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影响因子高居榜首!国际冠军!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再获重要进展!击鼓

影响因子高居榜首!国际冠军!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再获重要进展!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培华教授课题组在深度学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国际标准数据集上取得领先的性能并获得国际大规模自然物种识别挑战赛冠军。李培华教授课题组所撰写的论文《Deep CNNs Meet Global Covariance Pooling: Better Representation and Generalization》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简称IEEE TPAMI)录用并在线发表。IEEE TPAMI的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为17.73,在2019年谷歌所发布的学术影响力排名中,位列所有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及人工智能相关期刊之首。该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82和61971086资助下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其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为李培华教授团队提出并完成。论文第一作者王旗龙为实验室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即“博新计划”);论文第二作者谢江涛为硕博连读研究生,从大二开始进入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目前已在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5篇论文;论文通讯作者为李培华教授,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发表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的顶级会议CVPR/ICCV/NeurIPS和顶级期刊IEEE TPAMI/TIP等,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致力于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研究成果落地到实际产品中。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中最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在图像和视频识别、场景理解、医疗诊断和机器人感知等领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正是由于其基础性和核心作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是世界上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的重点研发内容。然而已有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更宽或更深的神经网络架构,却忽略了对高阶非线性的挖掘,限制了模型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对此,李培华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矩阵幂正规化高阶聚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范式,通过学习卷积特征二阶或更高阶信息作为图像表征,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在理论层面,论文从概率和统计的角度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在高维度和小样本条件下稳健地估计卷积特征的高阶统计量,并进一步从信息几何的角度建立了网络模型与黎曼测度之间的密切关联;在应用层面, 所提出的模型在通用物体识别/场景分类/细粒度分类/纹理分类国际标准数据集上取得领先结果,识别性能显著地优于已有模型。基于所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课题组参加了CVPR大规模自然物种识别挑战赛,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的59支队伍中取得第一名,获得国内外学者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李培华教授课题组应邀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浙江行”活动, 论文作者、博士研究生谢江涛在路演中向与会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门宣讲和介绍。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和核心技术,课题组所提出的模型在商品识别、自主/无人驾驶车辆、无人值守超市和基于视觉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延伸阅读李培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0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INRIA/IRISA,Rennes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获得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荣誉。所指导的团队于2018年获大规模精细粒度iNaturalist物种挑战赛@FGVC5 CVPR2018冠军(1/59), 2015年获阿里巴巴大规模图像搜索竞赛第2名(2/843), 2008年获虹膜识别国际评测NICE第4名(4/97)。研究内容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主要研究兴趣为图像/视频识别、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十几项。在权威国际期刊如IEEE TPAMI/TIP/TCSVT、PR及权威国际会议ICCV/CVPR/ECCV发表几十篇论文。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深宫怨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这么强?创造多项第一,看看他的真实实力

虽然对自研技术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培养科技人才的各大高校也成为了大众关心的焦点。近段时间,华为“天才少年”张霁、姚婷的公开,让华中科技大学再次引发热议。要知道,全球仅四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而这4人中,钟钊、左鹏飞、张霁3人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这也让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了中国科技高校的代名词。事实上,大连理工大学丝毫不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排名中,两所高校就打成了平手。大连理工大学创办于1949年,学校的名气虽然不算很大,但科研成果却一个赛一个惊人。1961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创办者之一、有着“中国光学之父”之称的王大珩院士,带领大连理工大学的优秀学生,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此后,中国激光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58年,中国正式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由大连理工大学的彭士禄担任总工程师,负责设计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而钟万勰院士则为其打造了“核潜艇耐压壳体锥柱结合壳体稳定性设计”。在他们的指导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于1970年研发成功并顺利下水。2009年起,来自大连理工学院的程耿东院士,带领一众教授和学生组成了科研团队,参与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发。该团队提出了箭体结构优化方案,成功让长征五号减重645公斤,并节约了2000万元的发射成本。另外,亢战教授提供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显著提高了助推器斜头锥结构的稳定性。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有着桥梁界“珠穆朗玛峰”之称,还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所拥有的全球最长海底沉管隧道(5664米),正是大连理工大学的高纪兵、尹海卿、梁桁等实现的。他们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沉管深埋的“半刚性”结构,还解决了安全存放预制沉管的问题。此外,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解决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问题;打造出强大的主控制系统,为创造了7000米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提供坚实支撑。

漠而清乎

超级2019!大连理工大学全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1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 增强服务全面振兴战略能力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5年内投入大工15亿元,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根植辽宁、服务国家,是大连理工大学这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大学初心所系、使命所在。一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全体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开拓创新奋进,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就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1、一流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出台87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举措。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4个试点建设单位、23项专项试点、33个理论研究课题形成点面结合、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引领性文件,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未来能源技术学院和机械大类合作培养的中美联合学院。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数量达到24个,继续位列全国第一;21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学们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金二银二铜的好成绩,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彰显出大工学子的风采。2、一流大学建设迈出新步伐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准聘长聘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等,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完成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盘锦校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和一流大学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完成一流大学建设中期评估,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理科振兴计划”“优势学科攀登计划”,加大战略新兴学科布局和学科交叉公共平台建设力度。学校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首次进入前300位,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由3个增至4个、数量并列内地高校第6位。3、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再立新功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重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2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项、重点项目2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重点项目1项,全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1亿。科技奖励工作取得突破性成绩,4项成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评审委员会会议审定,其中创新团队奖实现“零”的突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主动融入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成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实体建设,建设辽宁省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3个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2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4、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高端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贾振元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人,为历史最好成绩。加大人才储备,7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教育体系,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辽宁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5、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步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承办“白俄罗斯教育年”开幕式,成立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有序推进白中学院建设。举办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日大学生交流大会,“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广泛传播并在实践中不断被认同。主持发行《科学》杂志合作子刊《代谢探索》,共同主办极端制造领域首本国际期刊《极端制造》,国际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大连理工大学面临一流大学中期验收和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大考之年。展望新的一年,大连理工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履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为东北全面振兴、为全面决胜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阿咲

最新!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又有重大突破,10项成果获国际关注!

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近期,学校在一系列科研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期带大家看看这些硬核科研新成果、新发现。一、极端条件热物理与能源系统团队在太阳能界面蒸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大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极端条件热物理与能源系统团队在太阳能界面蒸发领域取得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成果一:利用玉米秸秆开发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蒸发体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玉米秸秆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农业废弃物,它还具有孔隙发达、密度低等特点。其内部具有复杂的多孔结构,可以在高效输水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隔热。这些特点使该蒸发体在一个太阳强度下的蒸汽转化率达到了86%。该研究成果以Highly Thermally Insulated and Superhydrophilic Corn Straw for Efficient Solar Vapor Generation为题,发表于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张昊天,通信作者为李林副教授和唐大伟教授。基于玉米秸秆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a)玉米秸秆蒸发体表面形貌及内部微纳结构,(b)玉米秸秆热导率及水输运能力,(c)玉米秸秆蒸发体的蒸发性能。成果二:以木材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超轻的柔性木质气凝胶蒸发体,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该木质气凝胶具有超阻热、抗霉变、自排盐的特性,从而在长期海水淡化过程中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的蒸发性能。研究成果以Flexible and Mildew-resistant Wood-derived Aerogel for Stable and Efficient Solar Desalination为题,发表于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张倩,通信作者为李林副教授和唐大伟教授。基于木质气凝胶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结构示意图天然木材与木质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和物理特性,(b)木质气凝胶蒸发体的光热转换性能,(c)木质气凝胶蒸发体的蒸发性能及耐久性,(d)木质气凝胶蒸发体的自排盐特性。二、吕小兵教授团队在手性聚酯创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吕小兵教授团队基于多手性双金属协同催化实现环氧烷烃高对映选择性开环的研究思路(ACS Catal. 2019, 9, 1915;JACS 2016, 138, 11493; 2019, 141, 8937),开发出新型多手性双金属铝催化剂,实现了外消旋环氧烷烃与环状酸酐的动力学拆分共聚反应和内消旋环氧烷烃与环状酸酐的去对称化共聚,制备出立构规整性手性聚酯材料,并进一步实现了内消旋环氧烷烃、外消旋环氧烷烃、环状酸酐的不对称三元调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具有梯度或随机结构的手性聚酯。就聚合物的热性质而言,梯度调聚物由于重复单元的比例不同而呈现出由一种结晶形式向另一种结晶形式过渡的趋势;而随机聚合物则仅具有一个可调变的混合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关研究成果成果发表在PNAS 2020, 3 , 202005519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李杰(该生在本科期间就在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先前已以第一作者在JACS发表两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和在ACS Catal.发表一篇全文,并成功获德国洪堡博士后资金),通讯作者为吕小兵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90073;21920102006),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7R14)的支持。三、卢湖川教授团队获得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最佳论文提名近日,在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上,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卢湖川教授团队成果荣获CVPR2020最佳论文提名。本届CVPR共接收6656篇投稿,录用1470篇,录用率22.09%,其中最佳论文提名26篇,录用率仅为0.39%。该成果第一作者是大连理工大学信通学院硕士代克楠,指导教师为王栋、李建华、卢湖川。此外,由卢湖川教授领导的IIAU实验室今年共有8篇论文被CVPR2020录用,其他指导教师包括张立和、朴永日等。该论文提出了一个长时更新控制器,由短时跟踪器、更新控制器、全图检测器以及验证器组成,由短时跟踪器进行本地跟踪,目标丢失时,用全图检测器检测候选目标,验证器判断,更新控制器控制短时跟踪器和验证器的更新。各模块相对独立,该方案使得长时跟踪的性能可以更好地受益于短时跟踪器,全图检测器等发展。四、李培华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被领域内国际顶级期刊录用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培华教授课题组在深度学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在国际标准数据集上取得领先的性能并获得国际大规模自然物种识别挑战赛冠军。所撰写的论文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会刊》(简称IEEE TPAMI)录用并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Deep CNNs Meet Global Covariance Pooling: Better Representation and Generalization”。IEEE TPAMI的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为17.73,在2019年谷歌所发布的学术影响力排名中, 位列所有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及人工智能相关期刊之首。该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82和61971086资助下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其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为李培华教授团队提出并完成。论文第一作者王旗龙为实验室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现任职于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即“博新计划”);论文第二作者谢江涛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从大二开始进入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 目前已在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5篇论文;论文通讯作者为李培华教授,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发表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的顶级会议CVPR/ICCV/NeurIPS和顶级期刊IEEE TPAMI/TIP等, 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并致力于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研究成果落地到实际产品中。五、段春迎教授团对在限域超分子拟酶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段春迎教授团队基于前期工作基础(J. Am. Chem. Soc.,2019,141, 1270712716;Chem. Commun.,2019,55, 85248527;Angew. Chem. Int. Ed.,2017,56, 86928696;Angew. Chem. Int. Ed.,2017,56, 1528415288),在限域超分子拟酶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A Host–Guest Approach to Combining Enzymatic and Artificial Catalysis for Catalyzing Biomimetic Monooxygen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11, 2903),文章第一作者是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亮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蔡俊凯,通讯作者为段春迎教授。a全酶催化反应策略;b人工酶与天然酶耦合“套娃”式催化反应策略人工酶与天然酶耦合“套娃”式反应过程示意图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和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优青基金的大力支持。六、经济管理学院夏昊翔教授团队最新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暨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夏昊翔教授团队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Carlo Cannistraci博士团队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合作发表题为“Molar gateway-ness connectivity and structural core organization in maritime network science”的研究论文,报告团队针对国际集装箱航运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成果。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的层级模块化结构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的层级模块化结构《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自然斯普林格集团下属Nature系列期刊中的综合类子刊,2018年期刊影响因子:11.878,在Web of Science的JCR报告中排名综合类期刊第五,此前多年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位列第三。本论文工作的总体研究思路由夏昊翔教授团队提出并实施。Cannistraci博士团队在对所研究海运网络的双曲空间映像分析中起了重要作用。夏昊翔团队的博士后徐梦俏和博士生潘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Cannistraci团队的博士后Alessandro Muscoloni为第三作者,徐梦俏、夏昊翔、Cannistraci为论文共同通信作者。本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871042)、重点项目(71533001)、国家创新群体项目(编号71421001)等项目支持。七、石川、陈冰冰团队在锰基催化剂催化脱除VOC & NOx方面取得系列最新进展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川、陈冰冰团队一个月内在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催化类顶级期刊连发三篇,报道了她们在锰基催化剂催化脱除VOC&NOx方面的最新进展:1、氧化锰催化剂中不同类型的氧物种对催化氧化苯和甲醛性能的影响虽然氧化锰在很多氧化反应中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是对其催化作用本质的研究尚存争议。研究制备了四种晶型的MnO2(包括α-, β-, γ-,和δ-MnO2),标识了不同晶型氧化锰中的三种氧物种:依据Mn与O的键合强度,氧物种被区分为弱吸附的表面氧物种,表面晶格氧物种和晶格氧物种。四种晶型的氧化锰中不同氧物种的含量分布不同,通过将某特定氧物种的含量与VOCs氧化反应性能的定量关联,揭示了不同氧物种的催化氧化作用机制:表面弱键合氧物种利于低温反应(甲醛氧化),表面晶格氧物种可促进中温反应(苯氧化)的进行。通过此研究加深了氧化锰中氧物种与VOCs氧化反应性能间构效关系的认识,可进一步指导催化剂改性,实现对不同VOCs污染物高效低温氧化催化剂的精准设计。相关工作以“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talytic Roles of Various Oxygen Species over Different Crystal Phases of MnO2 for C6H6 and HCHO Oxidation”为题发表在Acs Catal 10 (2020) 6176-6187 (https://dx.doi. org/10.1021/ acscatal. 0c00459)。2、碱金属改性的CoMn氧化物用于低温脱除甲醛的研究另外,从提升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甲醛催化活性角度出发,建立了碱金属改性钴锰氧化物体系。碱金属Na和K掺杂改性后的CoMn氧化物的甲醛氧化活性大幅提升,能够在反应气氛为80ppm HCHO/21%O2/H2O(RH=50%)/N2,60℃和高空速(60,000h–1)条件下,将甲醛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且室温条件下的转化率高达23%,是目前非贵金属氧化物用于甲醛氧化反应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之一。根据表征结果可知,碱金属K的掺杂的主要作用是:1)使催化剂表面产生更多活性氧物种,因为催化氧化甲醛性能与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含量直接相关。2)K的存在能够促进H2O解离为OH物种,为甲醛氧化提供另一条反应途径。表面OH物种是提升HCHO氧化活性的关键因素,水的存在主要调变了CoMnK催化剂上低温甲醛氧化反应路径并降低了甲醛氧化反应活化能。相关工作以“New insights into alkaline metal modified CoMn-oxide catalysts for formaldehyde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s”为题发表在Appl. Catal., A 596 (2020) 117512 (https://doi.org/10.1016/j.apcata.2020.117512),Catal Sci Technol (https://doi.org/10.1039/D0CY00857E)。3、氧化锰催化剂中不同类型的氧物种对催化氧化苯和甲醛性能的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团队制备了二维CoMn片状复合氧化物,用于低温氨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NH3-SCR)。具有片状形貌的催化剂与传统的CoMn氧化物颗粒相比,活性大幅提升,其中250℃焙烧的CoMn氧化物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在60℃即可达到90%以上的氮氧化物转化率,即使气氛中含有SO2时,仍能在300℃反应8小时后保持90%的氮氧化物消除效率,是目前用于低温氨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之一。将活性与结构表征关联,揭示了CoMn片状氧化物的作用机制:该催化剂表面存在丰富的路易斯酸中心,同时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能力,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反应物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及部分氧化,极易与NO形成活泼的反应中间物种,在较低温度即可分解生成氮气。在此过程中,气相氧气的作用是将催化剂再生,完成氧化还原的循环,保证反应的继续进行。相关工作以“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highly efficient CoMn oxide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NH3-SCR of NOx”为题发表在Appl. Catal. B: Environ. 596 (2020) 117512 (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215)。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子课题(2017YFA0700103)、国家重点基金(219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2014,21707015,21577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19LK04)、辽宁省自然基金指导计划(2019-ZD-0023)的资助。上述文章的第一作者分别为化工学院的陈冰冰博士,博士生赵琦,研究生王芷卉。八、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雪花老师最新成果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雪花副教授团队与苏州大学李瑞宾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环境健康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发表了题为“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predicting 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纳米金属氧化物诱导炎症效应的定量结构-效应关系模型)的研究论文(DOI:10.1289/EHP6508)。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对纳米材料造成肺部炎症效应的预测。不仅为纳米材料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还拓展了对纳米材料炎症效应机理的认识。该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纳米金属氧化物造成肺部炎症的机理《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是环境健康领域国际权威期刊。经Web of Science检索,该刊2019年共发表论文174篇,其中第一完成单位在中国的论文共有15篇。这项工作为纳米材料的毒性筛查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工具,也为未来实现以计算模拟替代大规模动物实验提供了可能性。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7019, 21477016, 31671032)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18YFE0120400)的资助。第一作者:黄杨(博士生,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通讯作者:李雪花(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瑞宾(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科研成果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Formation of Low-Volatile Procts and Unexpected High Formaldehyde Yield from the Atmospheric Oxidation of Methylsiloxanes”(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导致低挥发性物种及高产率甲醛的形成)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est.0c01090)。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过氧自由基自氧化机制,阐明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会生成甲醛,增加其释放的环境风险。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对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的理解,还为甲基硅氧烷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计划拔尖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十、姜晓滨教授团队在多级膜溶析结晶的传质过程模拟及医药结晶连续调控研究取得进展近日,姜晓滨教授团队基于经典膜渗透传质模型和液膜更新理论(图1),对MAAC的液膜构建和调节过程进行准确的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开发多级溶析结晶装备,实现医药结晶的连续调控和过程强化(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0, 59, 10160-10171)。多级膜溶析结晶(Multi-MAAC)过程流程图(上)及 原理示意图(下)CFD数值模拟结果:(a)膜表面外任意点的溶析剂浓度随时间变化;(b)沿中空纤维膜纵向(膜组件入口到出口)的溶析剂浓度分布;(c)中空纤维膜径向溶析剂浓度分布云图;(d)沿径向的溶析剂浓度分布;(e)沿径向的过饱和度分布;(f)液膜层模拟厚度对比。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化工领域权威期刊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获得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US10675557)。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生李津,通讯作者为姜晓滨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76043, 21527812)、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项目(2016RA4053)、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专题(DUT19TD33)支持。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护林员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实力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又到一年岁末时,接下来又会有个和高校圈息息相关的重大奖项即将揭晓——国家三大奖。国家三大奖来源于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款》。条例显示,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换句话说,国家科学技术奖,也就是国家三大奖。至于和高校圈息息相关,在言小编并不是无中生有。早在2017年,“双一流”评选中就有个很重要的指标——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因此,国家三大奖历来是高校的“必争之地”,尤其是要论一所高校的综合科研实力,从国家三大奖表现上便可见一斑。今天,咱们就为各位考生推荐一所科研实力优越的老牌工科院校大连理工大学,细数历代国家三大奖都不乏它的身影。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大连理工大学4项成果喜获嘉奖,包括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中,由郭东明院士领衔的“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成为本年度获此奖项的唯一团队。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大连理工大学贺高红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孙立成教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大连理工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2项大奖。其中,由贾振元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由贾金青教授主持完成的“超高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软科在不久前也发布了2016-2019年度高校斩获国家三大奖含金量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以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排名全国第10,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高校第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来形容大连理工大学再适合不过了。今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三大奖”初评结果,大连理工大学以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位列全国高校第6。如此来看,2020年度国家三大奖即将揭秘之际,大连理工大学很可能再创历史新高。至于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实力怎么样,在言小编就一个字——牛!关注“在言高校”,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资讯!

三正

2018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排名,大连理工大学成为最大黑马!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最后一个年度大奖——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对于各大高校来说,这个奖项基本代表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也算是高校教学成果的一个成绩单。从获奖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共计有19个奖项入选。北京大学3个青年科学奖也是亮点,其余各重点高校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校获奖项目数排名如下:以上是总获奖数高于1项的56所高校清单,其中既包括了多数知名重点高校,也有一些生面孔。获奖总数超过10项的高校共计有6所,除了清北之外,华东五校中有3所大学进入了其中。最后一所高校是大连理工大学,大工自然科学2等奖获得了5项,这个成绩非常耀眼了。排名前十的高校全部是国内的重点大学,但还是以理工科高校为主。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在其余榜单并不出彩的高校,年终的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排名成绩最好的非985工程高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拿到的6个奖项全部是科技进步奖。作为医学的殿堂级高校,其虽然没有985、211的头衔,但没有谁能将其当成一所普通高校看待。一些热门211工程大学表现也不错,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等,都拿到了4个奖项。而普通高校中,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确实是最大的黑马。不得不感叹,江苏省的高校表现确实非常出彩,不管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大学。重点高校中,也有部分大学表现不佳。像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与往年相比成绩都相差不少。西交大和哈工大这两所C9级别高校,今年在一等奖方面数据都是0。武汉大学虽然获奖数有2项,但也全部都是2等奖。这些高校在今年的科研成果评比方面,确实成绩并不尽如人意。整体来看,北京和江苏两个省市的高校表现最佳。北京地区高校占据地域和资源优势,而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确实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成果。不管是去年大热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还是如今复苏的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都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当然,这也导致了南大、东南经费并不像其余省份高校那样充裕,毕竟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有代价的。对于各所高校的这份成绩单,你怎么看?

秘密战

聚焦!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朱志伟教授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Jens Nielsen教授合作,以“Multidimensional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medium-chain fatty acids”为题,在国际催化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了酵母多维代谢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关键化工原料和燃料——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制造。以酿酒酵母为底盘微生物,在酶分子水平、代谢途径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跨尺度、多维度改造,提高了酶活力,消除逆反应和副反应,改善了细胞耐受性,使酿酒酵母合成中链脂肪酸的能力提升了250倍。该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探索出了多尺度(基因、途径、细胞和反应器)工程设计改造优化底盘细胞生产化学品的新途径,显著提高了生物制造的效率,促进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国际媒体和研究同行的广泛关注,其中著名技术评论网站Arstechnica.com刊登了“Brewing fuel—Researchers completely re-engineer yeast to make more biofuel”(酿造燃料—研究人员再造工程酵母生产更多生物燃料)的评论文章,并引发领域专家上百条评论。同时,本论文得到生物工程领域权威综述杂志Trends in Biotechnology(Cell出版社旗下Trends系列综述杂志之一,影响因子13.7)的Spotlight栏目推荐,该栏目主要报道生物技术领域有重大进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在中链脂肪酸生物催化转化领域研究工作进入国际前列。朱志伟教授于2019年5月入选学校“星海青千”计划,主要从事真菌脂类代谢工程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以第一作者相继在Nature Catalysis,Nature ChemicalBiology(封面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力。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以强化人才引育工作加强新兴学科建设力度。学院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本硕博各类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及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

事之若何

院士多!就业好!科研强!大连理工大学这个王牌专业“火”了!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大工机械工程学院历经70多年发展,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秉承“明德格物,博学笃行”院训,以“培养一流精英人才、建设一流科研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已成为大工最具实力、最有特色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此外,大工的“机械工程”学科是大连理工大学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也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学科。在最近一次全国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档(2%~5%)。多位院士领衔,形成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工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师148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教授/研究员69人,获得国家级人才荣誉或称号30余人次。王立鼎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来大工机械工程系工作。1934年出生于辽宁辽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精密齿轮制造专家和MEMS专家。郭东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工机械系1982届本科毕业生、1984届硕士毕业生、1992届博士毕业生。1959年出生于河南温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高性能制造专家。贾振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工机械系1984届本科毕业生、1990届硕博连读毕业生。1963年出生于辽宁朝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重大装备制造(辽宁)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机械工程专家。2、多班型设计,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了普通机械班、机械创新实验班、机械日语强化班和DUT-UCI中美联合培养班等四个班型,为学生提供满足不同定位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普通机械班)该班型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成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可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工程机械4个专业模块中选择其一继续学习,部分专业课程采取双语或纯英文授课模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该班型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的先导区和试验田,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创新学术引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拔尖人才。50%的优秀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班)该班型学制五年,专业课程采用日语或中日双语授课模式,培养既掌握机械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通晓日语、英语的国际化复合型高水平专门人才。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不需要具有日语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大连理工大学(DUT)-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联合项目,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英文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1/3的专业核心课程由美方教师前来讲授。学生完成前三年的学分要求后,可以申请到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攻读学位,达到UCI的毕业要求将授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机械工程理学学士学位。3、国际交流途径,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依托“同窗友情”育成计划,与十余所国外高校签订长短期联合培养协议,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或交流。学院通过引进外籍教师承担专业课程、邀请国外知名高校学者来学校讲学交流、开辟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访学渠道等途径,将海外与本土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4、毕业出口多,发展前景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深造与就业比率几乎达到1:1。深造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就业行业涉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信息产业、工程建设、教育科研和金融经济政府组织等,大多毕业生就业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建筑集团等大型央企和华为、阿里、腾讯、京东等知名民企。70多年来,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如:尉健行—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53届(第一届)本科毕业生;闻世震—曾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1965届本科毕业生;俞鸿儒—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届本科毕业生;殷国茂—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届本科毕业生;徐性初—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届本科毕业生;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1987届硕士毕业生;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82届本科毕业生,1984届硕士毕业生,1992届博士毕业生;贾振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84届本科毕业生,1987届硕士毕业生,1990届博士毕业生;倪润峰—原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1967届本科毕业生;许宪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1986届本科毕业生,1989届硕士毕业生。5、科研成果显著,促进拔尖人才成长数代机械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聚焦于高性能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突破了一系列高端装备制造“卡脖子”技术瓶颈难题,取得了多项推动国内行业科技进步的成就。在难加工材料加工方面,“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10年内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在超精密加工与性能测试方面,“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压电石英现代测试理论、方法、系列化新型测量仪及其应用”,获得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究工作引领了高性能制造技术发展,并获得目前国内机械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上述成果有力地助推了大飞机首飞、“嫦娥落月”、“胖五”飞天,为我国多个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6、硬件设施一流,教学科研基地实力强学院新大楼位于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建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欢迎广大有志学子报考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学术引领者、社会领导者、行业领军者、工程领创者为己任。用设计点亮生活,用智慧装备强国梦想,大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你来。延伸阅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招生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合作开设的,2020招生计划60人,该专业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江西单独代码招生,其他省份与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合并代码招生。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龟至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最新进展来了

来源: 凤凰网房产宁波站凤凰网房产快讯12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过渡场地建设临时规划方案批前公示,公示时间自2019年12月17日至2019年12月26日。效果图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过渡场地建设项目,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育才路26号,原宁波旅游学校旧址,北侧紧邻宁波海峡宾馆,南侧紧邻宁波税务干部学校,总用地面积为29352.713平方米。平面图沿街效果图

吉大港

院士领衔!大连理工大学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载体,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对于人类应对环境以及能源问题具有重要价值。近期,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立成院士团队在太阳能燃料和太阳能电池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孙立成,物理化学家。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科学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在高效水氧化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高效分解水催化剂设计、制备新思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通常由氧化水产氧和还原质子产氢两个半反应耦合而成,而水氧化半反应(OER)是构建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的技术瓶颈。受自然界绿色植物和蓝藻中光合作用中心附近氨基酸残基中羧酸官能团的相关作用启发,团队李福胜副研究员通过原位电化学沉积方法,将未配位羧酸配体引入到镍/铁OER催化剂反应中心周围,加速质子转移。电化学测试表明,NiFeCP/NF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OER活性,其过10 mA cm-2电位仅为188 mV,Tafel斜率仅为29 mV dec-1,稳定性良好。该工作为在分子水平理解水氧化反应和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Nat. Commun.(2019,10, 5074)上。电催化水氧化对于以间接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高效水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团队李斐教授利用小分子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解方式,制备新型碳基复合材料。在有机配体向纳米碳转化过程中,分子亚单元的存在对金属中心起到有效的限域、分散作用,所得CoFe(OH)x/C介孔材料的析氧过电位大幅降低。这种高性能水氧化催化剂的开发为降低电解水的能耗提供了新的方案(Adv.Sci.,2019,6,1900117)。团队侯军刚教授合成了氮掺杂的碳层包裹氮氧化钨电催化剂(NC/Vo-WON),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仅在过电位为16mV下获得10 mA cm-2的电流密度,Tafel斜率仅为33 mV dec-1,稳定性良好(Adv. Energy Mater.,2019,9, 1803693)。因其在三维电催化剂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受邀撰写综述文章(Adv.Funct. Mater.,2019,29, 1808367)。为实现高效光催化水分解,侯教授从材料学角度出发,通过锂化学工艺构筑了Z型Vs-ZnIn2S4/WO3二维异质结催化剂,有效调控了Vs-ZnIn2S4和WO3界面间的电荷分离与传输,使其体系光催化制氢速率提升到11.09 mmol g-1h-1,大大提高了激发电荷寿命(Nano Energy,2019,59,537)。2.高效分解水器件设计及构建新策略高效分解水制氢分子催化剂如何在太阳能转换器件中得以应用是本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其方法之一是构建分子催化剂和光敏剂负载于宽带半导体薄膜的染料敏化光电极和光电化学池。李斐教授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Thomas Meyer教授合作,创新了分子催化剂在界面的组装方式,将NiO空穴传输层嵌入光敏剂和催化剂之间,精准模拟PSII中酪氨酸摆渡电子的功能,优化这一复杂体系的电子传递链,使光阳极稳定性大幅提升,解决了染料敏化光电极目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相关成果发表于PNAS,2019,DOI:10.1073/pnas.1821687116。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多以水为氢、氧来源。团队张培立副教授受此启发,设计构建了一种以水为氢、氧源的电催化有机物同步氧化与还原体系。在阳极实现一种有机物氧化的同时,在阴极实现另一种有机物的还原。以NiBx为工作极,以5-羟甲基糠醛氧化制2,5-呋喃二甲酸为阳极半反应,以对硝基苯酚还原制对硝基苯胺为阴极半反应,耦合构建以水为氢、氧源的全反应电解池。实现了同步的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催化(≥99%)(Angew. Chem. Int. Ed.2019,58, 9155)。3.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电子注入能量损耗是阻碍其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团队杨希川教授设计了两种三聚咔唑光敏剂用于DSSCs,ZL001和ZL003,分别以柔性Z型双键和刚性单键连接给体和受体。经动力学研究,ZL003具有更快的电子注入能力,更低的振动弛豫能量损失。ZL003的器件实现了13.6%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迄今为止单一光敏剂电池的最高纪录,第三方认证效率12.4%,亦是DSSCs目前认证最高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Energy Lett.,2019,4, 943951上。高效稳定、成本低廉的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团队于泽副研究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子修饰,设计合成了酞菁铜衍生物CuPc-Bu和CuPc-OBu。采用非掺杂的CuPu-OBu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优取得了17.6%的光电转换效率,表现出良好的长时间空气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Adv. Energy Mater.,2019,9, 1803287上。杨希川教授研究发现分子的平面性会制约成膜性与电荷传导,通过分子设计,基于二甲氧基三苯胺取代基的吲哚并咔唑核心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经掺杂便可以取得高达17.7%的光电转换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er. Chem. A,2019,7, 14835-14841上。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9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筹建而成,1995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在2009年和201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两次获评优秀。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现有固定人员75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土耳其科学院院士1人(其中,孙立成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具有2.5万平方米的集中空间,拥有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600M全数字化超导核磁共振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测量平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30万元以上的先进仪器设备180余台套,建有精细化工公共测试平台、生物分子荧光探针与分子检测可视化平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光解水制氢平台、精细化工先进合成与催化平台,以及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平台和数码喷墨染料中试示范平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管公用,为开展精细化学品的高功能化、绿色化和清洁化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开展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在相关学科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分子识别染料、太阳能转换染料、精细高分子产品及环境友好精细化工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更高的起点上引领和支撑我国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