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互联网医疗产业链演变趋势互联网医疗行业从2014年开局至今,具有政策导向突出,产业进程推进快的特征。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已基本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产业演变趋势日渐清晰:一方面从上游信息技术的进化与下游医疗服务业态的创新共同影响了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从政策与产业落地历程看,历经推动期、窗口调整期后,行业进入规范化政策落地期,政策的导向也显著推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进程。从行业演变趋势看,上游信息技术的进化与下游医疗服务业态的创新共同影响了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阶段。上游的技术应用层面,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以及移动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等,为医疗诊断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互联网医疗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技术优势,对相关医疗健康数据进行整合和研究。从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看,互联网医疗是医疗信息化下一个建设方向。包括医疗行业在内的所有传统行业的医疗信息化均遵从自信息化起到互联网化再到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对应到时间维度,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正处于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信息化&网络化阶段),但第二阶段(即互联网化阶段)在政策引导、产业合力下即将迎来一轮建设高峰。对应信息化建设进程,是下游以医疗服务内涵为主的,围绕“互联网+医疗业态”的商业模式创新演变趋势。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中的医疗资源的连接及整合能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诊疗服务供应、医疗资源配置以及医药险全环节配置。随该三层次递进推演,其所对应的医疗服务商业模式维度,也将遵从为从传统医疗至互联网医疗再到智慧医疗的演变进程。结合产业发展分析框架,当前我国上游医疗信息化技术进程从信息化向网络化与互联网化迈进时,下游服务端在商业模式维度也逐步从传统医疗向互联网医疗延伸。信息化阶段下的传统医疗更多是以院内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为主,而网络化与互联网化阶段下的互联网医疗则强调通过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医疗健康服务。图表 互联网医疗行业演变趋势资料来源:艾瑞咨询1.2 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竞争格局产业链上游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是整个产业链壁垒最高的部分,短期国外龙头企业主导的格局将持续。全球基因测序设备主要出自Illumina、ThermoFisher(LifeTech)、Roche、PacificBiosciencess、OxfordNanopore,五家公司占市场份额99%以上。整个上游呈现的特点主要是:行业集中度高,高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发挥高壁垒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并购盛行,龙头企业全方位布局核心技术;试剂耗材提供绝大部分利润,但试剂耗材封闭性国产化难度较大;三代、四代测序仪是未来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但短期内二代测序仪依然是主流。尽管基因测序设备目前仍由国外垄断,但国内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研发和生产基因测序设备,实现产业链上移。首先是自主研发,如紫鑫药业同中科院合作开发的二代测序设备BIGIS系列产品,华因康开发的基因测序仪HYK-PSTAR-IIA;其次是收购国外企业和技术,如华大基因于2013年收购美国CompleteGenomics(CG)公司,获取CG公司基因测序设备知识产权,开发国产设备;再次是合作开发,如贝瑞和康和Illumina合作开发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CN500,达安基因与LifeTech合作开发IonProton测序平台等。国内测序企业努力探索并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1.3 体外诊断产业链国产替代市场机会一直以来,体外诊断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中游高端诊断市场和下游大型医院市场都是国外巨头主导,国产化程度低,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上受制于人,导致国产企业突破困难重重,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中参与激烈竞争,即使在某个环节取得进展,也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整体优势,国产替代进展缓慢。但近几年来,这一局面逐渐开始好转,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不断出台,国产领先企业纷纷加强产业链布局和研发投入,在上中下游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在多个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与国外巨头分庭抗礼。也正因此,专业化与规模化就成了国产企业突围的最佳选择,借鉴国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未来,也必将是拥有“产业链”的企业赢得市场。国内的关键原材料是随着体外诊断产业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产品质量不高;下游厂家在研发期间为了保证质量而选用进口原材料,对于研发完成的产品也没有动力去重新注册,因此国产替代进程缓慢。而在医改背景下,厂家迫于成本压力或有动力采用国产原材料。而对于最为核心的原材料,下游厂家有望实现自产或者合作研发,例如新产业和迈瑞医疗购买光电倍增管(价格约2000-2500元/个)研发电路来构成单光子计数模块,万孚生物、基蛋生物、安图生物、九强生物为试剂自供抗体抗原等原料;迈瑞医疗与高意科技独家合作开发鞘流池、一般不销售给国内其他血球仪厂家。可以实现关键原材料自产的体外诊断产品企业除了实现成本控制之外,在产品性能和技术创新的提升方面也具备优势。
1、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突破8万亿元中国是医疗大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2019年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中国的大健康市场是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与维护、恢复及增强健康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其主要包括五个分部:(1)药品零售;(2)非药健康产品零售;(3)医疗健康服务;(4)消费医疗健康服务;及(5)医疗健康基础设施。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81310亿元。2019年在大健康细分市场中,医疗健康服务市场规模为45430亿元,市场占比超过50%;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1633亿元,占比为20.06%。2、数字化技术改变大健康行业大数据、云存储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可及性已从本质上改变提供健康产品及服务的方式。数字大健康市场主要包括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线上消费医疗健康及数字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仍处于数字化初期阶段。2019年,中国仅有2.4%的药品通过院外在线零售药房分销。同样,2019年,就中国门诊量而言,在线问诊占总咨询量的6.0%。此外,2019年,中国数字化大健康市场规模为2180亿元,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3.3%。2019年在数字化大健康市场中,在线零售药房和数字化健康基础设施市场为主要力量,二者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180亿元和1050亿元,占比分别为48.17%和27.98%。3、多因素促进数字大健康市场发展医疗健康市场的改变,为数字化大健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扩大处方药外流处方外流是医疗健康行业的一个重要新趋势。院外销售规模逐年增大。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院外线下销售和院外线上销售的规模分别达到4810亿元和390亿元。近年来,医药产品线上渠道销量占院外渠道的比例不断增加。预计处方外流将在未来5至10年逐步推进。已与基本医疗保险挂鈎的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附近的药店预计短期内将从该趋势中受益;然而,具有大量SKU、强大供应链能力及处方流转能力的平台预计将成为长期受益者。——日益完善的医疗健康支付体系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的支付结构在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自费间分布更加均衡。基本医疗保险项目线上支付的实施,有利于在线问诊的发展,原因是其充当连接线下医院和处方流的入口,因而增加了用户群。拥有品牌认可度、技术优势及服务网络优势的平台将在与基本医疗保险接轨方面成为领先者。商业保险长期专注于用户体验,因此具有强大服务能力和密集网络的平台能够充分发展与他们的深度合作关系。此外,数字化平台过去已吸引大量自费用户。展望未来,预计此类用户继续优先选择具有品牌认知度、信任度和卓越用户体验的平台。4、中国数字化大健康细分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框架和技术转型已促使中国在线零售药房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在线零售药房市场在2019年增至人民币1050亿元,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7%。2019年我国在线问诊行业市场规模为90亿元。在线问诊一般涵盖咨询和处方续签、复诊、医院预约及慢性病管理。COVID-19疫情不仅提高健康与保健意识,也使该服务的接受度增加,从而使消费者养成使用在线问诊的长期习惯。结合预期会进一步规范服务的扶持政策环境,在线问诊将变得更高效、更可靠且质量更好。(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持续增加。据《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8.78万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5%,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从近几年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是医药健康产业重要的驱动因素,例如,科学界对癌症的理解逐渐加深,出现了许多新型癌症治疗药物和手段。另外,该产业受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较深,总结为消费升级、医保、人口老龄化三个维度:从消费升级的维度,中国经济经过持续的高速增长,公众消费水平已有很大提升,在追求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的背景之下,出现了民营连锁诊所、精准医疗等新概念或业态。从医保控费的维度,在医疗费用和支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具体表现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成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再评价等医改政策层面。从人口老龄化的维度,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仍在不断加速。根据WHO的中等变量程度预测,203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亿人,2055年将达到3.9亿人。这不仅带来了康复、护理等需求的增长,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医疗卫生支出也将相应增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201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51598.8亿元,占全国GDP比例达到6.2%。从主流的产业链角度,以药品和器械为主体,医药健康产业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为药品和医疗器械,中游为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主要包括CSO和商业流通领域,下游为医疗服务和药店。2018年以来,我国医药健康产业主管部门组织架构迎来重大调整,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药监局相继成立,整个医药健康产业变革的序幕已然拉开,存在以下四个发展趋势:药品方面,注册审批制度不断优化,新药国内上市时间与国际间隔缩短;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提升总体仿制药质量;鼓励创新,药企研发模式呈现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医疗器械方面,随着以药养医传统模式转变,器械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领域,国产化替代步伐加快。医疗服务方面,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民营机构比重显著上升,特色专科和高端特需服务蓬勃发展。数字医疗方面,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互结合,衍生出一系列新型产品和服务模式,包括医疗信息化、健康管理、医疗大数据、AI+医疗等方向。未来健康产业发展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以大型三甲医院为核心,可进一步链接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并加以政策扶持、吸引优质企业落户,重点打造一批临床试验基地、医学工程转化机构及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中心,形成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二是完善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AI+医疗”及“医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在协同性较强的医疗健康产业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医疗信息互通共享,构建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从而为“互联网+医疗”“AI+医疗”及“医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建立政府引导型产业基金,大力支持基础创新与源头创新。依托科研机构,建立政府引导型产业基金,聚焦医疗健康产业硬科技投资,鼓励基础创新与源头创新,重点扶持生物技术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项目。
中商情报网讯:中国是医疗大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中国的大健康市场是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与维护、恢复及增强健康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医药市场指销售包括非处方及处方药品在内的药品。非药品市场指医疗器械市场及营养保健品市场的组合。消费医疗健康服务指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指医疗或理疗保健或服务,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指一系列基本与医疗健康相关的设施和系统。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1,310亿元,预计2020年与2021年将分别增至89,730亿元和99,150亿元。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推动因素1.人口老龄化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预计2019年至2024年及2024年至2030年中国人口预计分别以0.3%及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预计将达到309.3百万人,占总人口的21.5%。鉴于老年人口普遍对药物及疾病管理有更大的需求,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将对健康产品及医疗健康服务产生巨大需求。2.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医疗健康消费支出预计将在个人支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部分。3.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与生活方式及年龄相关的慢性病支出一直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很大一部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69.6%用于治疗和管理慢性病,该趋势主要是由快速增长的潜在患者群所带动。4.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以及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疾病得以预防或可在早期发现,个人健康管理需求有所增。新冠疫情的爆发突出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进一步加速该需求增长趋势。中国大健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中国将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与此同时,健康企业的数量、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健康产业的整体容量、涵盖领域、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放大,正呈现出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的格局。而中国大健康行业也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中国将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健康保健成新经济焦点当前我们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焦点。我国正在努力的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经济常态下稳步发展,构建健康中国。3.大健康数字化进程加速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政策及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以及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大健康市场的线下参与者越来越关注其数字化战略。此外,由于健康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大健康一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会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更多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将会带动对在线问诊及药品的需求增加,这又会推动线上流量并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进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大健康产业基本概况分析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以养老市场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05%、33.04%;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重最小,只有2.71%。未来我国大健康产业10万亿市场规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为6.2万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达到7.01万亿元。预计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78万亿元,到了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5%,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1、消费市场没有完全打开——一方面,虽然我国大健康市场人口基数偏大,伴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大健康的需求会不断的攀升,潜在的市场规模随着需求会更加庞大,但是目前的消费群体,仍然受限于中老年及病患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不断开拓健康市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业了解和认识不够,甚至很多人并不懂这个行业,认为这个行业就是卖药、卖医疗器材的。但是其实健康行业的范围很广,除了制药公司,还有那些保健品、健康食品、甚至洗脚足疗等行业都是属于健康行业的范畴。2、产业链分散、商业模式落后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大健康产业链在各个环节上都显得比较分散,对应的资源分布也相对分散,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大量的资源整合将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而当前的市场竞争力正在由产业运营优势向资本运营优势转变,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寻找相应的资金、资源、技术和渠道等方方面面的有效结合途径。除此之外,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比较单一和落后,落后的商业模式势必会成为制约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桎梏。发展大健康产业,消费者是基础,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容量。大健康毕竟属于新兴产业,市场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大多数健康厂商规模较小,缺乏对竞争力产品、核心技术、健康服务传播路径等的系统整合,不能通过提供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和成功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真正持久的拥有健康。因此,产业的发展必须闯出一种以“设计+推广产品+技术+服务+信息”的创新商业模式,同时,传统的健康产业也需要思考如何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3、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相对于国际上先进的医疗医药水平,国内外在创新研发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纵观我国大健康产业,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等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健康行业仿制现象频出,高新技术缺乏等问题都阻碍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并且大健康产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的相关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现代制药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所属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与健康医疗领域的融合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质量。因此,在大健康产业的部署上,要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进行全面的技术研发,不仅要积极引进较发达国家低成本研发的优势,更要充分发挥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量。4、产业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标准和信息滞后等等问题,例如在现代中药领域关于医药制造技术的监控细则、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临床数据共享的政策法规、患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细则等相关政策都需要全面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费者的“医疗信任危机”,再加上食品安全和保健品过度宣传等问题凸显,严重威胁我国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就会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健康产业的热潮下,许多地方企业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等现象比较普遍。未来我国大健康产业五大发展趋势1、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4、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5、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近日,国家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政策支持下,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大健康产业囊括内容广泛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大因素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1、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占比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随着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快,消费群体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大健康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助推力。就目前而言,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2、国家政策鼓励在政府层面,我国重视以人为本,将民众始终放在工作中的首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将“健康强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政策层面的利好将极大地鼓舞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健康中国2030战略”又对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服务能力,健康体系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为实现全民健康而努力。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健康意识提升疾病可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另一种则是后天导致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给疾病侵入人体提供了机会,一旦发作往往猝不及防,十分可怕。而更为可怕的是,许多人并不意识到病症的存在,因此,年轻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瞬间辞世。在10-20年前,有愿望经常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人群大多在50岁以上,而如今20-30岁人群的体检普及率已大大提高,受益于此,未来20年内,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可望提高20岁。大健康产业市场广阔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特别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未来大健康产业前景光明。2017年国内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约6万亿元,国家卫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日前表示,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产业规模目标有望实现。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本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成为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目前布局大健康产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企业:1、以康美药业为代表的医药健康领军企业,其主要围绕原油核心业务打造大健康产业神态,完善产业整体布局。2、以万达、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其力图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3、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其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向融合,打造新兴领域。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4、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5、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消费升级”与“生命健康”,正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关注领域。2019年,在市场需求推动及政策红利释放下,大健康产业引领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浪潮,国内外各领域资源的密集介入,不断扩充着产业的规模、延伸与拓展产业领域的边界。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规模不断增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大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未来大健康产业前景光明。2017年国内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约6万亿元,2018年,这一规模已经超过7万亿元。国家卫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此前表示,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8万亿元的产业规模目标。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7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将呈现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1、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 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 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5、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商情报网讯:数字大健康市场主要包括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线上消费医疗健康及数字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由于处方药外流扩大,慢性病市场庞大,医疗健康支付体系日益完善,中国数字大健康将迎来发展新机遇。1、扩大处方药外流处方外流是该行业的一个重要新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处方外流的潜在渗透率预计将达到中国门诊药品销售额的87.6%。预计处方外流将在未来5至10年逐步推进。已与基本医疗保险挂鈎的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附近的药店预计短期内将从该趋势中受益;然而,具有大量SKU、强大供应链能力及处方流转能力的平台预计将成为长期受益者。线上渠道市场规模增速大大领先其余渠道,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8.1%,而同期院外渠道线下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2%。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庞大的慢性病市场反映了数字化的巨大潜力与在线零售药房相比,在线问诊的费用产生率通常较低,从而往往高度依赖流量和医生声誉。然而,在各种服务供应中,慢性病管理对医生的品牌效应要求相对较低。患者通常需要定期复诊、长期重复的处方续签和治疗。因此,相较于其他服务(如一般咨询),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更为频繁,且患者往往更关注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慢性病管理市场总体上占中国医疗健康开支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有很大的机会将大部分该市场进行数字化。同样,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如家庭医生)亦能产生重复性收入,原因是用户可能需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以预防疾病。因此,慢性病管理和医疗健康管理能在促进进一步的在线零售药房需求的同时,成为可行的变现方式。预计具备完整产品和服务供应周期的平台将直接受益于该等服务的增长。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日益完善的医疗健康支付体系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占比30.6%,自付医疗支出占比28.4%,商业医疗保险支出占比3.6%,其他支出占比37.4%。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的支付结构在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自费间分布更加均衡。基本医疗保险项目线上支付的实施,有利于在线问诊的发展,原因是其充当连接线下医院和处方流的入口,因而增加了用户群。拥有品牌认可度、技术优势及服务网络优势的平台将在与基本医疗保险接轨方面成为领先者。商业保险长期专注于用户体验,因此具有强大服务能力和密集网络的平台能够充分发展与他们的深度合作关系。此外,数字化平台过去已吸引大量自费用户。展望未来,预计此类用户继续优先选择具有品牌认知度、信任度和卓越用户体验的平台。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一、大健康产业概况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前提,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为此,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现状分析2014年到2018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增长,2018年营收规模超过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9万亿元,增幅达32.1%。中国与全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同样由于社会结构变化而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可持续增长性。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医疗美容市场2018年规模达2245亿元,2012-2015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22.7%,预测2020年将达3150亿元。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如新氧等公司IPO上市成功,会进一步提高医美行业的资本关注度。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截至2019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收入为50.96亿元,同比增长108.6%;毛利为13.31亿元,同比增长103.9%。其中医药自营药物和医药电商平台药物的营收和增幅瞩目。收入和毛利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医药自营业务及医药电商平台。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受负面舆情事件的影响,尤其是“黑天鹅”长生假疫苗事件,2018年医药行业整体股市市值几乎“腰斩”,并且这种不景气的状况持续到了2019年。2019年医药行业负面事件仍是层出不穷,多个白马股爆雷,导致医药股处于萎靡状态。目前,有部分医药企业正处于平稳回升的状态,但整体行情仍旧较差。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三、中国大健康服务行业细分格局分析除了生物技术与硬件设备高资金密集度的领域,社会需求和资本都在向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倾斜。在目前中国大健康服务行业中,可以分为六大板块。高端医疗、医疗产业化的延伸、医院以及医生集团的发展,都提高了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并进一步刺激和释放医疗健康、医疗保健、私人医生和高端医疗服务、医疗美容等细分领域的需求。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健康消费稳步增长在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下,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居民积极预防的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家庭健康管理意识不断提升。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长,刺激了健康消费市场的成熟。健康报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则显示了健康服务诉求和健康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九成公众购买过健康产品;线上问诊、空气净化器、营养补充剂、健身产品等健康消费近年来增长迅速;90后所代表的年轻人,对于健康思想的接受、健康知识的渴求和健康要求都相对较高。在健康消费市场中,保健品市场是较为重要的领域,其消费容量处于稳健攀升的状态。2、中医药发展进入高光时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文件法规与措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财力保障。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中,中医医院是主阵地,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医联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3、科技赋能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引领和赋能。017年6月,国家科技部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医药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中国首份关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规划》确定未来五年中医药科技创新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八件事: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深化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水平、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促进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加强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化、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4、严格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健康产业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针对产业各领域的监管始终是重点环节。2017年7月,国家食安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等九部门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从而开启了参与部门多、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全国专项大整治。整治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进口)行为的监管,强化企业守法诚信意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全方位监管会对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高压态势,这也将促使大健康产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消费升级”与“生命健康”,正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关注领域。2019年,在市场需求推动及政策红利释放下,大健康产业引领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浪潮,国内外各领域资源的密集介入,不断扩充着产业的规模、延伸与拓展产业领域的边界。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一、大健康产业分析(一)大健康产业是什么?近年来,大健康理念推行,大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健康产业可以理解为围绕满足各类健康(身体、精神、环境)需求的所有产业总称,其中包括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目前,我国依托大健康四大产业层级,形成了囊括医疗产品、服务、健康管理、环境、康体养生、智慧养老、商业配套、产业配套等全产业链的健康产业谱系。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政策利好大健康产业发展国家曾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此外,“十三五”期间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政策以扶持大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随着诸多利好政策出台,各地纷纷出台规划,力争将医疗健康产业打造成本地区支柱产业,大量社会资本也闻风而动。健康产业是提高全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健康服务业发展定位与内涵不够清晰,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合理,亟须加强引导规范。(三)人口老龄化加剧为产业带来需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439万人,比重上升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45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快,消费群体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大健康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助推力。就目前而言,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四)健康意识提升刺激大健康产业消费疾病可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另一种则是后天导致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给疾病侵入人体提供了机会,一旦发作往往猝不及防,十分可怕。而更为可怕的是,许多人并不意识到病症的存在,因此,年轻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瞬间辞世。在10-20年前,有愿望经常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人群大多在50岁以上,而如今20-30岁人群的体检普及率已大大提高,受益于此,未来20年内,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可望提高20岁。在此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健康意识提升,在保健、疗养、运动等方面的投入增多,刺激消费。(五)2020年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达8亿元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规模不断增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大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未来大健康产业前景光明。2017年国内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约6万亿元,2018年,这一规模已经超过7万亿元。国家卫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此前表示,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8万亿元的产业规模目标。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7万亿元。二、大健康产业投资情况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在广阔的前景下,大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异常火爆,众多企业也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一)大健康产业投融资火爆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私募股权投融资共发生464起。从投融资轮次来看: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以A轮和战略投资为主,投融资事件分别为126起、73起,占比分别为27.16%、15.73%。此外,B轮、C轮、天使轮、PreA轮、A+轮、B+轮以及D轮投融资事件均在10起以上。(二)企业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成为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目前布局大健康产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企业:1、以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健康领军企业,其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白药、大健康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从中成药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之一。2、以万达、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其力图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3、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其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向融合,打造新兴领域。据“2018年度中国大健康产业先锋企业”榜单显示:美年大健康、北京同仁堂、天士力、汤臣倍健等30家成为了大健康产业先锋企业。据了解,美年大健康是中国知名的专业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中心,在医疗和大健康板块中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美年大健康正打造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丰厚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发展格局,立志为国人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平台。资料来源: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医药行业拿地投资情报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地产情报库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医药行业用地拿地面积TOP50企业排行榜已揭晓。榜单显示,医药行业用地拿地前十企业分别为: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安天之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腾冲腾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及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用地拿地最活跃,2019年在医药行业用地拿地面积排名全国第一,拿地数量为3块,土地面积为111.47公顷,成交价达1.6亿元。以下是2019年全国医药行业用地拿地面积TOP50企业详细排名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火热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各地纷纷掀起了大健康产业园的建设。如天津健康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园位于团泊新城西区,西临津文快速路东临团泊湖、北临独流减河、南临毕杨路,占地22.55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规划面积10.6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天津健康产业园自2006年启动以来,目前已累计实施65个项目,完成投资190亿元。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园区建设了团泊足球场、国际网球中心、自行车馆、射击馆、曲棍球场、棒垒球场等多个专业化国际场馆,是2013年东亚运动会主要赛区,也成功举行了多个项目的比赛。中医药教育医疗和产业聚集区内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大学都已完成了搬迁入住,天津医科大学目前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园区暨天津分院、国际糖尿病专科医院也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静海探索形成的以康宁津园为代表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作为典型经验受到通报表扬。健康产业园积极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静海分园、血液病研究所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进驻,园区已成为京津冀健康产业的重要承接平台。三、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将呈现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1、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4、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5、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