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贾振元、王福吉、董海主编,2019年7月第二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2版),祝守新、邢英杰、关英俊主编,《机械设计》,王德伦、马雅丽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7月第二版。《机械原理》,王德伦、高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微型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陈星编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8月。《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4版),熊诗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陈隆德、赵福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复试:机械类基本知识综合考试。二、历年考情分析2020年:报名510人,统考录取273人,推免18人,录取分数线290分;2019年:报名839人,统考录取157人,推免44人,录取分数线351分;2018年:报名621人,统考录取160人,推免9人,录取分数线310分;2017年:报名418人,统考录取147人,推免18人,录取分数线320分;2016年:报名358人,统考录取108人,推免22人,录取分数线310分;三、初试经验数学二共计150分,其中包含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考试内容:函数、极限、联系、一元微分、一元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不做说明,其中重点难点是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一元微分和积分,近几年最难的题还是回归到了最基本的极限上面,并且数学二相对于数学一和数学三的优势在于他是针对专硕的考试内容,并且不考概率论和无穷级数,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数学的考试难度,考试内容难度降低了,但是考试对于知识点的考察更加细致了。因此需要同学们花时间来刷题,提高做题能力以及做题速度,回顾往年的真题,大家可以看到数学是最提分的,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这个就是英语和政治所不能比的。我跟大家说一下我的复习方式,我就用了三本教辅书,汤神1800题、李永乐660题以及张宇30讲,我也是综合比较了,这三本是性价比最高的,张宇的书可以很好的诠释每一个知识点,但是习题不咋地,李永乐的习题真的很典型,可以很好的理解知识点,汤神的题主要是多,并且,我个人喜欢刷题,刷题一直爽,一直刷一直爽。英语共计100分,词汇的基础核心单词2000单词,考研词汇5000,拓展词汇2500,共计7500个单词,这个才是正常的学生的词汇标准,每个月的话也就是1500个单词,基本上每天的单词记忆是在50-100之间的,所以单词学习要趁早。实战练习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所以我的学习节奏是最开始一天一篇阅读理解,一篇我差不多做将近2小时,到后来我2小时三篇,做题效率与正确率都达到考试要求,这个期间我每天都坚持练习,而且必须要要求自己在什么期间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基本上每天我都会花费4小时在英语上。其次是作文,写作水平我希望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外文文献以及外文书籍,提高外文写作水平,其实写作主要是有一个主体脉络思想,围绕着中心思想不停地渲染,提高文章氛围。考研政治我没有什么太多的建议,我只能说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是看的肖秀荣的网课视频,并且结合着他的教辅材料学习的,每天晚上定时1小时进行政治的背诵,等到肖四肖八出来以后做好背诵,我就是用的笨方法学的政治,但是效果还可以,我的政治60分,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考研文库里面有很多真题,大家也可以多去看看,我当时在里面找了很多资料,真题。专业课是我学的比较顺心的,报了新祥旭一对一的班,老师一对一的带我比较省心,然后老师也把他自己的笔记资料什么的都给我了,里面已经分析好了考试重难点,所以不用我刻意去整理,大连理工的考试题型主要是分析题以及概念题为主,计算题涉及内容多,但是分值低,说白了,就是给你设置陷阱,你光会概念也不可以,也必须会计算,但是大工的计算题都是和例题比较相似,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必须多做做例题,搞懂例题基本上计算题就过关了。大分值的还是需要记忆,基本上没问题晚上睡觉伴我入睡的都是专业课的书,走路、吃饭、休息都在背专业课的内容,并不是多难,主要是太生僻,而且出题方向谁也掐不准,所以必须多背多做。四、最后高考的考场几乎没有人缺席,但是考研的考场一场比一场人少,你会明显发现这个过程当中其实都是你在超越别人。当你在复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自信、焦虑、彷徨等现象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复习越好的人越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其实不然,这其实是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进步过程,反观那些其实啥也不会的人却也总发现不了自己那里比对方薄弱,加油吧考研人。我考研复习不顺的时候喜欢自己安慰自己,这碗鸡汤希望对学弟学妹们都能有点帮助: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真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考研亦是如此,竭尽所能之后不强求结果,共勉!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7机械设计或808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或853液压传动专业课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版):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郑津洋,化学工业出版社;《传感器》(第二版):唐文彦,机械工业出版社;复试科目:《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检测技术》:施文康,机械工业出版社;加试科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周哲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造基础》:吕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液压传动》:张军,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流体力学》:曾亿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蔡美琴,高教出版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六版):费业泰,国防工业出版社。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分享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机械、交通运输、土木等专业都是必修课材料力学主要学习板、杆、梁、轴等构件的形变问题,研究扭转、拉伸等受力方式,及扭断、压垮等破坏的预防其对于计算能力和公式记忆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学校也会安排一些实验课研究生考试中,也有一些专业会考材料力学,作为专业课,通常以计算题为主,选择时一定要了解其难度,综合考虑。
初试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全校专业课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 148分第2名: 报考能源与动力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48分第3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8分第4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8分第5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8分第6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8分第7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8分第8名: 报考能源与动力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147分第9名: 报考能源与动力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47分第10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147分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考研的小伙伴都会感觉有些焦虑,最近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冰哥,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复习启动得比较晚,并且数学占用了我比较多的时间,就想考一个专业课内容少一点好考一点的学校,您觉得XX学校怎么样?我发现很多小伙伴都要考浙江理工大学。学计算机的为了将来毕业以后好工作,首选肯定要考虑江浙沪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IT行业的发展也处于国内的前沿。除却北上广深,浙江自然是首选之地,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且是阿里巴巴大本营所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能入阿里,也算是很好归宿了。浙江大学是不敢轻易报考的了,剩下首选就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了,可是杭电的专业课考试科目确实计算机综合,这个可太难了,接下来那就是浙江理工大学了,恰好浙江理工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数据结构》,只考这一门,相对计算机综合来说可是好太多了。选学校的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它的考试科目是英语二数学二和数据结构,这样看来考试难度的确不大,相比其他院校动辄数学一+408计算机综合可是好太多了。但这个学校究竟怎么样呢,是否适合报考,我们接着往下看。上图是今年的拟录取名单,分数多在300附近,看来的确不是很难。但是通过查询进入复试的考试单科成绩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考生专业课成绩低于85分。这得分就有点儿低了,这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学校存在压分,另一种是这个学校的生源质量不行,我找到这个学校近三年的报录情况统计。统计显示,17年报考人数67人,上线35人,录取41人;18年报考人数184人,上线72人,录取51人;19年报考人数420人,上线64人,录取55人。所以这也就基本排除了生源不足的情况。通过总分和专业课得分我们可以核算出,录取考生的政治英语成绩多在130分以上,可见生源质量还是可以的,那就基本只剩压分一种可能了。另外浙江理工大学20年报考得比较多,但是在生源很充足的情况下,信息学院开了三批调剂,进了复试,都可能被刷一半,为985/211的调剂生让位,这是很明显的不保护一志愿考生。20届专业课单一门数据结构就让很多同学分数低到了无法调剂地步,所以尽管看起来分数很低,但并不是分数低就好考的。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一定不能怕麻烦,要多查询,多对比,多分析,选择不对,也会导致一年的努力白费。
还有几个月就要迎来新一届的考研大军了,作为一名准研究生,我把自己在专业课上的备考经验作了如下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新一届的考研人。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很多同学都是从学长学姐那获取的复习资料,有的资料还特别全,都是按照考试的题型整理的。看到这样的复习资料是不是要乐坏了,这么全的资料,都背下来不就行了吗,专业课so easy ! 但我要说的是,不要被资料给迷惑了,资料不是拿来就直接背的。不少同学平时的考试都是考前突击,一周学完一学期的内容,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学习,在考完后就忘<差不多了,甚至有的在背"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机械化的记忆。如果照搬平时的方法来准备,效果会很差,自己也背/很痛苦。为什么?因为考研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往往有好多本,知识点有很多,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而到了后期,不仅专业课要大量记忆,政治、英语也有很多需要记的知识,如果没有方法的记忆,你将会体验到什么是崩溃。说了这么多,那究竟要怎么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里就说说我的方法。一、理清课本框架拿到专业课的参考书后,翻到目录一栏,从章节标题看它的主要框架,比如这本书分为了哪几个章节,每个章节讲了什么内容,章节与章节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在记住主要框架的基础上,看每一章又分为几节,方法同上。有时候小节里面还会有细分,记住主要的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你对这本书就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再开始通读课本,不用精读,大致浏览一遍,知道每个部分讲了些什么就行。在后面的记忆中,再把知识点一个一个地放进去。(不要为了图快而省去了这一步,当你背到后面整个人都很混乱的时候,你会后悔省去了这一步的)二、整理资料这时候再开始看从各处收集到的专业课资料,有的会比较乱,需要自己按照考研题型进行整理,比如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分类放到一块。有人喜欢全部整理好后再开始记,也有人喜欢一边整理一边记,看个人的习惯了。三、记忆资料现在到了记忆环节,在踏实完成上面两步后,这一步会简单许多。就好比一棵树,你掌握了框架就掌握了这棵树的枝干,知识点对应的是各个分叉上的叶子。比如我看到这个知识点就知道应该把它放到哪个章节的哪一部分,就像在树枝上贴一片片的叶子,这片在这,那片在那。慢慢地,随着知识点的增多,你的知识树就会变大,知识点也会很有条理地分布着,不会乱。四、找准考试重点有人说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这个可以看往年的真题,真题里大题所在的章节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着重理解和记忆那一部分的知识。一般就是记那个是什么,那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如何实施的,利用不同的方法效果又是怎样的等等。还有记关键词,到考场上你不可能把答案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就是在记一个问题有几个点的基础上,记住关键词,再用自己的话把答案丰富起来。要注意记住不同的问题所对应的答案,不要只记答案。之前就有同学考前背了很多,结果上了考场不知道问题对应的是哪一个答案,整个人都很混乱,我讲的第一步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五、复习刚开始你得用很长时间才能把专业课的知识都过一遍,到后面你会越来越快,也许半个月,也许一个星期。这时候就要坚持每天看,不要感觉背得挺好就隔一段时间再看,每天复习看似费时间,其实是最省时间的方法。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心得,祝愿新一届的考研人旗开得胜!
专业课最好三四月份就开始着手复习。如果你的专业是全国统考,那没有确定学校之前就可以复习起来了如果你的专业是自命题,那么最好尽快确定学校后,再按照学校的大纲和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进行复习。考研专业课要用到的资料很多,总体分为两大类:基础资料和辅助资料考研专业课「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三类:分别是专业课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这一类资料在复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打基础,了解本专业的一些经典理论。1、专业课参考书: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在招生专业目录中详细列出专业参考书,大家只需要去官网查就好了!如果学校没有参考书,这种大家可以去知乎,百度上去搜索,有很多上岸学姐发的经验贴。2、历年真题:部分学校会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布历年真题,路径一般是【研究生院-招生信息-历史资料】,在学校官网找到的资料比较准确和权威。大部分学校一般不会在官网公布真题,这个时候可以联系上岸学姐学长。3、专业课笔记:自己做专业课笔记,先把一本书大概看一遍,第一遍侧重框架,建立对这本书的宏观认识。专业课备考大忌就是只是碎片化,所以你要做的是梳理思想流派,画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从一些具体的学术流派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你要知道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者,这些学者有什么样的观点,在往年的考卷中,哪位代表性学者考的的次数最多,主要考的是他那个观点?知识点和人怎么结合,这是考研当中最实用的一种专业课的技巧。考研专业课「辅助资料」辅助资料包括:大牛课程、导师论文。在专业课备考经验的开头我们就说,学习专业课不能仅仅只盯着参考书上的知识点来看,你还要去研究人对不对?因为除了部分统考科目外,专业课最终的出题人肯定是学校的老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更加靠近这些出题人一点,怎么靠近?我有两个方法。1、找院校上岸学长学姐咨询一手资料,他们天天跟着导师,掌握得资源资料一定非常准确。B、导师论文: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一定要多读一下你所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专业课考试命题人大多为该学院代表性学者,或者根据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出题。而在一个老师的出题过程中,他题目的来源大概率来自于近两年写的论文,所以啊,论文一定要大量的看。另外也要重点关注学科的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些论文出现在显赫的期刊上,尤其是专栏的期刊就会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考到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知识点肯定是要大一些的。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1、大量阅读论文(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论文)看完基础书后,专业课复习重点是你所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专业课考试命题人大多为该学院代表性学者,在一个老师的出题过程中,他题目的来源大概率来自于近两年写的论文,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知识的由来大部分来源于他最近关注的事物,在一个老师出题的过程中,他能想到的就是他最近的几篇论文。如果你把知网上查到的学科带头人论文开始倒推,你就会发现真题和这些论文的关联性。所以论文非常重要,导师出题无非就是依据的是自己的论文,或是学院其他学科带头人的论文来出题。论文一定要大量的看,读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另外也要重点关注学科的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些论文出现在显赫的期刊上,尤其是专栏的期刊就会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考到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知识点肯定是要大一些的。2、认真研究真题拿到历年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相信我,这是最好的专业课风向标,把握好真题并用它来指导实践,保证你的专业课不会低于110分。暑假之前,我将一些专业基础书籍看完之后,就开始研究近五年的真题。主要关注的点是:哪些知识是反复出现?它来源于哪本书?(哪些知识出现的概率大,哪些知识点在重复考?)从简答/论述题目的内容来分析题目来源。它是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学界热点还是业界热点,以此来揣摩学校的出题偏好。历年真题中,有没有考过本校老师的论文观点或议题?来大体推测今年可能的出题者。了解概率大的出题者的经历,包括研究领域、历年论文、师从关系,也要将学院「导师的导师」的论文读完并进行总结。3、构建完整的知识树不断的从人到知识,从知识到人,反复用这种方法来构建你的专业知识体系。以传播学为例,你必须熟悉著名的传播学者,重构自身对传播学的理解:第一种要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始祖、演变有一种全局的观念,比如各种理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流派的派系中生长出来的;第二种要掌握中外各位有名的传播学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学术贡献,否则你的知识只有碎片化。比如说四大奠基人,和肖、麦克卢汉、詹姆斯·W·凯瑞、舒德森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师承系谱是什么?你能报出多少个外国学者的名字?你分别觉得她们属于那种不同的流派?他们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如果你说不出来,专业课考的不好就不要怪别人。知识只有从人的身上去记录,你才能记录出来。否则你就算死记硬背了一些东西,你仍然记不住这些知识点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运用它是合适的。反过来,如果你从人的角度去记忆,就会觉得自己的专业课视角,豁然开朗。
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总分500分的初试成绩其中两门专业课的分数就占了300分,占据的分值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考研真正能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科目一定是专业课,所以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有心的同学可以查看一下,无论是哪一个学校的哪一个专业,最终初试成绩出来以后,很容易就会发现大家的专业课成绩相差很大,这其中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考研初试答案差不多,分数却相差很大专业课是重中之重,这是每一个备战考研同学的共识,因此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基本都会在专业课上花费最多的时间。虽然报考不同专业要复习的专业课有所不同,但是专业课的知识点毕竟是有限的,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掌握和巩固不应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才是啊!尤其是同学们学习的都是相同的知识点,虽然由于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距可能会导致大家学习的程度不一致,但是最终成绩在头部的同学按理说应该差距不大的,因为这部分同学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肯定都是一流的。但事实是即使头部的考生专业课分数同样差距很大,有些同学甚至感觉自己和一起备考的同学考试的答案都相同,但是分数却比同学低了几十分。这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难道考研阅卷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导师阅卷专业课最后考的就是发挥如果是专业性比较强、有标准答案的科目分数相差比较大还比较容易理解,例如高数和英语,但是一些具有文科性质的科目还有这么大的差距,那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毕竟小编是不相信花同样的时间学习效果差这么远。文科专业课就那么多知识,备考5-6个月完全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掌握,到考研后期相信很多同学都把专业课所有的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了。所以专业课最后考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临场发挥。专业课的知识就那么多,你倒背如流,他人也是滚瓜烂熟,谁发挥得好谁的分数就高。批改试卷的导师们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要想用分数把他们拉开差距就必须用一些细节。考试入场专业课分数巨大差距的原因导师们为了把学生分层就只能使用一些细节评分把专业课的分数拉开差距,这也是为了最后评选复试资格的时候让初试成绩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那么这些细节就是分数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第一,答题逻辑比较重要。同学们专业课备考的时候复习的都是相同的资料,大家掌握的知识也都是一样,因此面对同一道题大概率回答的内容重合率是超高的,这个时候就显得逻辑的重要性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会让导师眼前一亮,而单单的知识点堆叠会让人感觉很混乱。考研初试现场第二,没有自己的观点。前面讲过大家学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参考资料上的东西大家都能回答出来,那么要想跟别人有所区别突出自己,就要在答案中加入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比较新颖且结合题目的观点,很容易让导师打出高分。第三,卷面与分值匹配问题。卷面就是字面意思,如果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这样很难让导师打出高分,尤其是现在的同学很多都练过字,字迹潦草不清晰的话就是反向“突出”自己;至于分值匹配问题就更简单了,大家要看分数写答案,分值为15分的大题和分值为30分的大题该写多少字要心里有数。考卷整理总结每年考研初试成绩公布之后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的公共课成绩很好,英语和政治加在一起都在140分左右,但是专业课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有的才考了60分、70分。这里面有一份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有些高校专业课压分,但是除此之外就是真正的自己的卷面发挥了。公共课能考到140分的考生,你说他专业课学得很差小编是不信的,所以最有可能的问题就是出现在了上面讲的那3点中。#教育优选计划#考研加油以上的3点,希望对即将考研或者未来将要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毕竟学到了的知识却因为答卷的问题导致考得分过低真的太亏了。你还知道哪些导致专业课分数差距过大的原因吗?或者你有认识一些公共课考得很高专业课却考得很少的同学吗?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留言!
转眼间,已经到了九月份,各位考生正在紧张地备考着,各招生单位招生简章也在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很重要吗?有必要去看吗?其实是很有必要,各位考生千万不要只是一味地学习,却没有注意到一些主要信息的发布:例如专业课的科目变更。有些学校的科目会在招生简章中发布出来,有些学校通过学校二级网站单独发出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注意到的,否则将导致我们没有意义的复习。哪些院校的专业课科目有变更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下。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有三个学院发布了科目变更公告,分别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代码:080700)、能源动力(专业代码:085800)专业初试业务课科目由《826真空技术物理基础》调整为《826热工学》,特此公告。参考书目:陈黟、吴味隆等编著. 《热工学(第三版)》(第一篇热工理论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研究,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业务课科目调整如下,特此公告。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公布了21考研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指南,多个专业初试科目发生变化,如中国史、世界史由原来自命题改为313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另外还有多个科目发生了变化,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一下。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自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报考我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原考试科目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光学)(科目代码855)改为物理综合(大学物理、狭义相对论基础、量子力学初步,分数比例约为100:20:30)(科目代码待定),物理综合的参考书为:《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光学、狭义相对论基础)(程守洙 江之永主编)、《量子力学教程》(第一、二章)(周世勋 原著 陈灏 修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两个专业招生考试科目(范围)做出调整,包括初试、复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另外还有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也发布了专业课变更公告,小编将在下篇文章继续为大家整理。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考研信息的及时性真的很重要,错过了你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往期精彩回顾速看,你的国庆假期可能要缩短,这些高校将提前或延长寒假许院、平院、黄淮 和新院,经过十多年的本科发展,孰高孰低?面对老二本院校:黄淮学院和平顶山学院,河南工学院后来居上校名仅一字之差,速来看河南工学院与河南工程学院录取情况
各位考研er们,马上就九月了,你们的专业课开始了吗?有的小伙伴都已经复习一轮了,有的小伙伴竟然还没开始复习?今天咱们就来谈一谈暑假结束的时候,专业课应该复习到什么程度,之后大家要怎么规划,一起来看看吧~1、目前应该达到的程度首先,专业课一定要重视,每天都要分配足够多的时间给专业课。如果专业课复习3~5本书,在暑假期间专业课书籍能看完一遍已经相当不错;如果更苦的专业课有5~7本书,看完一半也很不错的;当然如果进度慢,看完1~2本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现在专业课都还没开始,那……有点危险了!专业课复习比较好的同学,都是在暑假期间就将专业课的书籍从头到尾做了一遍,看完一章节的知识点,还做完了对应的课后习题。接下来九月份的工作就是对照去年的考研大纲逐个攻破各项重难点。大家可以发现,成功上岸的前辈们,哪一个不是刷了三遍以上的专业课呢?当然很多同学才刚刚准备考研,数学和英语还没复习怎么样,要他看专业课是不现实的,小编给个底线,十月中上旬至少将专业课系统的学一遍。对于专业课,建议第一遍学习时候,分单元学习,并做对应的课后习题,一边打好基础,一边构建各个知识的框架。从9月份开始往后走,时间只会越来越紧。无论哪个专业,如果想要稳妥一些,后期压力不那么大,我们最好能够在10月份(上中旬)的时候能把复习内容完成一轮复习!复习进度较慢的小伙伴们不必过于着急,更不能打退堂鼓!现阶段开始只要合理、科学制订复习计划,高效去执行,就没有学不完考不上的理由!2、重视专业课!欲求总分高分,专业课和数学必须拼命高分。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科目就是专业课了,有的同学到现在了都迟迟舍不得开始复习专业课,有一部分同学总想着数学复习好了再开始,结果就是专业课的时间一直在压缩,导致最后真的来不及了,专业课好的可能考130分以上,甚至140分,考得差的同学也许就2位数,甚至不及格。专业课考试范围往往比较固定,很多考题也都能从历年真题的影子中看出,只要你把指定教材里边的考试重点吃透,历年真题吃透,再配以适当的拓展复习(有的科目需要做指定的习题),稳稳的拿高分。所以专业课是一个性价比高、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科目,一定要充分抓住他的学科特点。总的来说,大家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数学要拼命复习,数学好的同学争取数学和专业课都考高分;专业课也要拼命复习,充分发挥它容易得高分的特点,尤其是不考数学的考研er们,专业课那必须是重中之重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性,专业课考察也要自己的习惯和方式,希望大家利用好资源,多和学长学姐接触交流,少走弯路,有不懂得及时解决。3、专业书目通览几遍,摸清重难点分布暑期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分水岭,给自己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尤其是专业课。由于考研专业课的分值较大,其成为了考研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提早锻炼专业素养,开拓专业领域的知识面。通过第一遍的通览摸清重难点考点的分布,第二遍看书要抓重点,将重点问题整理成笔记。形成提纲,另外要试着再去解决那些自己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第三遍看书要细致深入,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已经对整体知识框架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阶段就要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复习和记忆,对具体问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考查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和探究。考纲内容早知道,命题规律了如胸(1)强化基本专业知识记忆参考目标院校专业阶段测试试卷,分析历年试卷出题思路,统计知识出现频率;(2)针对最新考纲的要求内容进行重点划分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考点意识,然后进行针对性内容记忆,锻炼自己答题的得分点意思。复习进度总归来说只是一个表面数据,复习质量好坏才取决我们能否考上。不需要比进度,按照自己的节奏高效备考就好!当然,进度也是个值得参考的趋势,大家也要学会反思,步步为营才是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