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摄)。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 2020年12月25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包装车间内检查产品包装质量。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2月23日,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工作人员查看蔬菜长势。该中心以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为先导,引进京津高科技企业和科研团队入驻,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面向未来,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01突破科技创新关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5年,科技创新任务艰巨。“从国际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等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必须迅速抢占制高点,在世界科技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说。唐华俊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科技肩负新使命、需要新变革。“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突破农业科技创新关键点,把握农业科技创新落脚点,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必须牢牢把握主动权,确保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要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努力提高科技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的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优化布局、调整方向,努力提高科技供给结构和质量。唐华俊建议,要强化农业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合成生物学、作物高光效、农业生物固氮、固定杂种优势等基础前沿研究,努力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围绕现代种植养殖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太空农业、未来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同时,要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农村科技和高端智库影响力。根据畜禽和作物产业变动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区域中心布局和科研团队布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学科基础前沿创新需求,谋划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台站、试验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唐华俊建议,要健全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年轻化,加大对无“帽子”、有贡献人员的支持力度。扎实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创新竞争新形势的高水平人才。(记者 常理)02握紧创新发展主动权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尚智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深化改革,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尚智丛表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纷纷调整国家战略,以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利器,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当前,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积极作用甚至超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等。”尚智丛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顺应历史潮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尚智丛表示,我国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仍面临两个瓶颈。一方面,缺少原创性科学技术思想。“我国是一个科技后发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缺少能够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原创性科学技术思想。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尚智丛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结合还不够密切。尚智丛认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需要有效地组织知识、资本、人力、土地、原材料及各种社会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建设,“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各环节有机衔接,助力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今,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的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奋起直追。“以5G发展为例,我国已成为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这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革新趋势,也满足了我国大规模、更便捷的通信需求。但是,我国高端通信技术产业链仍不完善,还需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尚智丛说。“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目的是‘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生活’,也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尚智丛建议,面对新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清楚认识和判断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注重原始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创新引领产学研用结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记者 郭静原)03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总体来看,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但种业技术和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特别是一些品种、领域和环境如果出现断供情况,会影响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从品种来看,我国水稻、小麦虽然单产较好,但品质仍有待提升。在大豆和玉米方面,我国大部分品种单产只有美国的60%左右,这主要是受品种改良水平和栽培条件、生态环境制约。“近年来,我国不仅在玉米改良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还对作物的品质、抗病性、抗虫性、节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种业‘翻身仗’。”万建民说。打赢种业“翻身仗”要做好哪几项工作?万建民表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研发不依赖受体基因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新一代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无外源基因无基因型依赖,以及特异性强或广适性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组合诱变技术、新型育种芯片和基因高效分型技术等育种关键技术,推动种业关键技术原始创新。万建民表示,还要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研制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和表型精准鉴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国家作物种质库。此外,要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粮食主产区,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记者 常理)04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当前,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这与我国科技发展阶段性水平有关,同时还存在一些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表示,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我国科研人员大致分布在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国企、民企、新型研发机构。其中,水平最高的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国企中,而这部分科技人员的流动受到某些制约——收入不能用市场化机制来定价;身份认同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方便在国家机构和民间机构间自由流动。二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织制度。目前,重大项目攻关还依托于体制内院所、高校、国企等,很难做到汇聚体制内外的科研力量一起来解决“卡脖子”难题,缺乏可以吸纳和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大平台。三是科研机构的开放交流制度。我国科研机构开放程度不足,研发岗位和研发经费难以提供给外籍科学家。科学发现需要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碰撞,欧盟、日、韩等都有大量课题和经费向全世界研究者开放,而中国科研机构中外籍科学家占比非常低。四是科研经费的筹集和分配制度。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类项目,因不能马上见到经济效益,企业不乐意投钱,基本由政府出资支持。而发达国家中的基础研究经费,很大部分来自社会资金,如企业捐赠、基金支持等。一些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科学项目,也存在同样问题,缺乏社会化资金来源。如何破除上述体制机制障碍?赵刚建议,要推进院所制度改革,让体制内科研机构拥有更大自主权,畅通科研人员在体制内外不同科研机构间的流通渠道。同时,大幅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科研机构、民营企业的科研力量,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项目经费扶持,还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国家科技项目、科研经费,要拿出一定额度向国外科学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此外,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科研领域,鼓励成立支持科研的公益基金,对企业资本投入科研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记者 佘惠敏)来源:经济日报、今日科协
记者 马爱平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比2016年提高11%。在主产区立地条件欠佳的不利形势下,大豆亩产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育种科技的进步。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饲料作物之一。我国的大豆消费需求包括食用大豆和压榨(油用及饲用)大豆两大类。“十三五”期间,我国食用大豆年均消费量约为1600万吨,压榨大豆年均消费量为9000万吨,大豆年均消费总量超过1亿吨,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0%,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大豆年均消费量将在1.2亿吨左右。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比2016年提高11%。“在主产区立地条件欠佳的不利形势下,大豆亩产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育种科技的进步。”3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面对大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大豆总产量还需提高。”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南美业务负责人于彩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及“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大豆实现稳定增产。我国生物育种技术自主培育的大豆品种也开始大范围推广,并逐渐走向国际。长童期基因J 让低纬度地区也能种植大豆“由于大豆种植效益偏低,国内相当一部分大豆生产用地属于营养水分失衡的非优耕地,干旱、涝害、土壤盐碱化等非生物胁迫因素严重制约了优良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发挥。”于彩虹说。传统大豆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效率较低,而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大豆性状改良与品种创新效率,有助于高效培育具备综合抗逆性的环境友好型品种。“大豆生物育种策略的关键是,挖掘大豆育种关键基因,改良和创制优异的育种基础材料,构建分子育种平台,发展智能设计育种。”于彩虹说。她举了一个例子,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大豆对光周期的反应通常影响着成熟期的长短,从而影响产量。具体表现为同一品种在高纬度地区光照时间长、开花晚、成熟晚、产量高;而在低纬度地区光照时间短,则开花期提前,成熟较早,产量低。历史上大豆驯化与选育主要在中高纬度地区完成,而低纬度地区则长期被认为不适于大豆的种植及生产。大豆长童期性状在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并成功应用于低纬度地区大豆育种。上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J是控制大豆长童期性状的关键位点,然而其编码基因和分子调控机制一直未明确。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年海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课题组在《分子植物》上发表论文,阐述了研究者们寻找了半个多世纪的大豆长童期基因J,并揭示了J来自中国、美国和巴西等不同品种大豆各生育期的分布规律;2017年和2020年,广州大学教授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及其合作者团队先后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报道了大豆长童期关键基因J的克隆及进化机制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的分子调控网络,系统阐释了大豆中高纬度适应的多基因进化机制。长童期基因J可以作为改良大豆短日照高温适应能力的分子靶点。大豆具有了长童期性状就可在短日照条件下,延长成熟期并提高产量。研究发现,长童期基因J促进了光周期开花,且该基因突变型可推迟低纬度短日照条件下大豆开花时间,使大豆产量比野生型提高30%—50%。此外,长童期基因J上至少存在着8种功能缺失型等位变异位点,在育种中导入相关位点有助大豆品种在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缩小大豆种植的地区差距。“长童期性状在育种上的发现与应用,使得大豆的种植在低纬度地区快速扩展,从而使巴西等地迅速成长为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与出口国,显著改变了世界大豆的生产形势。”于彩虹说。首个大豆泛基因组 为推进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是作物育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我国科学家曾经成功对大豆品种“中黄13”参考基因组进行了组装和注释,然而不同大豆种质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单一或少数基因组不能代表大豆群体的所有遗传变异,大豆分子设计育种亟须能够代表不同大豆种质材料的全新基因组资源。2020年,中国科学院田志喜、梁承志、韩斌等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对全球2898份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大豆种质材料进行分析和鉴定,进而构建了世界首个大豆泛基因组。本次泛基因组研究所选用的大豆种质材料具有重要的育种和生产价值,其中“满仓金”“十胜长叶”等种质材料作为骨干核心亲本已各自培育出“黑河43”“齐黄34”等上百个优良新品种,这些品种被各个大豆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是分子育种的代表性技术,其旨在对大豆内源基因进行聚合或修饰,赋予大豆新的性状,而这些育种技术的应用都依赖于对大豆功能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于彩虹说。因此,大豆泛基因组和相关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发布为大豆育种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平台,也为推进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提升大豆产量奠定了基础。此外,“十三五”期间,国内科研院所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基因组重测序等分子手段,鉴定克隆了一系列与大豆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解析了一批新基因的功能和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构建了大豆分子育种平台。大豆育种特征 从以产量为核心走向区域化“定制”我国大豆种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河南等省份,近年来国内大豆平均亩产有一定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大豆种植综合收益不佳。“我国大豆种植区域广,不同产区地理环境差异大,而大豆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种的广适性,需培育适宜不同地区的区域型大豆品种,才能有效提高国内大豆总产量。”于彩虹说。“十三五”期间,大豆新品种的培育从以产量为核心向优质专用、抗病抗逆、资源高效、管理轻简化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大豆生态区对品种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大垄密植、浅埋滴管、免耕覆秸等技术模式的不断成熟,良种良法结合,刷新了小面积高产纪录,创造了大面积高产典型。万建民说:“比如,‘中黄37’蛋白质含量高、籽粒大,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栽品种之一;‘中黄30’抗旱耐荫,成为西北地区主栽品种;‘中黄901’早熟高产,抗大豆灰斑病,适宜东北北部种植;‘中黄39’适宜种植区域从北纬20度到40度,是我国种植区域纬度跨度最大的大豆品种。”于彩虹也举例说,“黑科56”“黑科60”等超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使我国大豆种植区向东北北部第六积温带等高寒地区拓展;“齐黄34”“中黄301”等耐密抗倒品种的育成,有效地满足了黄淮海地区机械化免耕覆秸种植对品种的新需求;“中豆41”“南农99-6”等品种育成与推广提高了南方地区大豆品种的耐高温干旱能力。来源:科技日报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将大豆种植的北界向北推进了100多公里,把大豆种在了“禁区”。现在,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达6419万亩,接近全国大豆总面积的一半。这位科学家就是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杂交大豆育种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大豆泰斗”的王金陵教授。王金陵初时渺渺寥寥应,声名鹊起正当年1936年,19岁的王金陵考入金陵大学理学院,但出于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最终转到了农学院农艺系。大四时,王金陵在大豆专家王绶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大豆的分类》。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当时却鲜有国人深入研究大豆的选育与种植。在这样贫瘠的学术环境中,王金陵克服种种困难,前后共收集了三、四百份大豆材料进行性状分析,交出了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他与大豆就此结缘。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全省的大豆单产量只有每亩几十斤,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经过调查分析,再结合农民和国营农场的需求,王金陵决定放弃大豆育种常用的纯系法,使用杂交育种,以培育“植株高大、主茎发达、耐肥性强、抗倒伏、适合机械化作业及合理密植”的大豆新品种。他和助手比较了上千株行、上万个单株的大豆,完成了鉴定与杂交工作。根据1958到1960年的试验结果,他和团队在几个优良品系中选出了最优品系,定名为“东农4号”。和先前的品种相比,“东农4号”更适合密植和机械化栽培,具备成熟期更早、结荚密、产量高等特点,籽粒性状优良。1959至1965年间,“东农4号”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增产大豆折合产值2亿多元,堪称中国大豆杂交育种的里程碑。1971年,王金陵和助手在一个羊圈里,选育出了“东农34号”新品种,成为我国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的专用优质大豆。一路向北,突破种植禁区黑龙江北部地区并不是种植大豆的理想区域。这里常年严寒,很多土地因气候限制,只能把小麦作为唯一的种植作物。连年的单一种植,导致土地营养不均,小麦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有的土地不得不采用轮耕的种植方式,甚至被直接弃耕。为了解决高寒地区种植作物单一的难题,王金陵和团队需要培育出生育期特短的超早熟大豆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合适的大豆品系。为了亲自观察新品种的性能特点,年过六旬的王金陵,两次奔赴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的嫩江、黑河地区,调查了解新品种在各个试验点上的表现。最终,这个品系的大豆不负所望,产量高、蛋白含量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比国际上的极早熟品种还要早熟3至10天。这一品系的大豆被定名为“东农36号”。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东农36号”打破了我国高寒地区不能种植大豆的禁锢,把中国大豆种植的边界向北推进了100多公里。遥望星空天地阔,脚踏实地路远悠从最初因为毕业论文与大豆结缘,到2013年因病去世,王金陵为中国大豆的选育付出了60多年的心血。在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上,王金陵作为唯一的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奖”。王金陵教导学生就像做大豆育种试验一样,十分严谨认真。他的研究生常汝镇和杨庆凯在入学考试时,都答错了一道关于植物学的问题。研究生入学后,王金陵没有忘记这个小细节。他不仅专门请了当时的植物学教研室主任为两个学生辅导功课,还亲自参加课程考核,可见王金陵的严谨之处。王金陵王金陵从未出国学习过,但英语水平非常优秀,无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不在话下。中美关系解冻后,王金陵作为最早赴美访问团的成员之一,凭借自己的英语功底,细致考察了美国大豆的现状。他常常对自己的博士生说:“中国的农学博士毕业时,必须达到两个标准,一方面要能用流利的英语在国际讲台上与世界同行对话,另一方面还要能用通俗的语言教农民如何种地。”他经常鼓励后辈:“做育种的,也要有理论基础,要一手交品种,一手交论文。”甘做人梯托俊彦,但求薪火有传人对于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王金陵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到最后一位,甚至有时候执意不署名字。为了在实践中锻炼中青年教师,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时,王金陵有意让学生独当一面。1983年,杨庆凯在王金陵的悉心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有关野生大豆资源潜力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荣誉称号。1987年,60岁的王金陵主动写信给领导,请求辞去大豆研究室主任的职务,把重任留给后来居上的年轻人。受王金陵的感召,他早期的学生也主动请辞大豆研究室副主任的职务,全心全意为中国大豆培养未来人才。王金陵教授九十五生日会,左二为王金陵王金陵把对家国、对事业、对人民、对学生的全部挚爱和能量变成火把,高擎在后辈面前,熊熊地燃烧,散发光与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参考文献:【1】《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记中国大豆泰斗王金陵》,黑龙江科技报【2】常汝镇. 我的老师王金陵教授[J]. 大豆科技, 2011(02):7-8.【3】《夕阳无限好“金豆”伴我行 共庆东农大终身教授王金陵90华诞》,黑龙江日报【4】《韩天富:让大豆睡好觉、长大个》,科技日报【5】常汝镇, 邱丽娟, 李文滨, et al. 高屋建瓴 脚踏实地——向王金陵教授学习,祝贺王金陵教授九十华诞[J]. 大豆通报, 2006(2):3-5.【6】本文图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网站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这其中,农业科技的贡献居功至伟。这一年,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农业科学家并未停下研究的步伐。他们用卓越的研究和执着的精神为农业、农村、农民带去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破解优质蛋白玉米育成之谜《自然—通讯》1月7日主要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文琴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团队进展亮点:深入解析了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基础,全面挖掘了潜在的硬质胚乳修饰因子。发现了一些与多个胚乳修饰因子遗传位点紧密相连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具有结构变异和表达水平改变等遗传特征。提出了解释优质蛋白玉米硬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模型。点评:构建了高质量优质蛋白玉米基因组,鉴定出具有结构变异和表达差异的候选基因,这将会促进优质蛋白玉米胚乳修饰因子分子标记开发和分子育种。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023-2揭示重要抗盐碱机制《自然—通讯》1月10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蒋才富团队进展亮点:报道了一个玉米抗盐碱数量性状基因ZmNSA1,可调控盐碱胁迫下玉米地上部钠离子稳态,揭示了EF-hand蛋白调控盐碱胁迫下钠离子稳态的新机制。ZmNSA编码一个含有EF-hand结构域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并能负调控MHAs的表达和抗盐碱应答。在盐碱胁迫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结合ZmNSA1并促使其被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上调MHA2和MHA4表达,促进根部氢离子外排,从而增强质膜Na+/H+反向转运体SOS1的活性,促进钠离子稳态,增强玉米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点评:揭示了一种新的EF-hand蛋白解码钙离子信号机制,解析了它在玉米抗盐碱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是作物抗盐碱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027-y发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调控新机制《科学》2月7日该成果以《科学》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傅向东供图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团队与三个实验室联合攻关进展亮点: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成果。从携带“绿色革命”基因sd1的水稻品种93-11中,筛选到一个产量性状(分蘖)对氮素响应不敏感的突变体,并克隆了控制水稻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NGR5。NGR5不仅通过介导H3K27me3组蛋白修饰参与氮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而且能与植物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互作;DELLA蛋白能竞争性结合赤霉素受体GID1蛋白,抑制赤霉素介导的NGR5蛋白降解,进而增加NGR5蛋白稳定性。点评:该成果找到了一条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降低化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有育种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2046揭示被子植物早期复杂演化历史《自然—植物》2月24日主要作者:四川大学教授刘建全联合华北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兰州大学等进展亮点:该研究对两种早期演化分支的水生植物代表种(芡实和金鱼藻)进行了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被子植物早期的复杂演化历史。被子植物的五个主要演化分支——金鱼藻、睡莲类(芡实为代表)、木兰类、单子叶植物和核心双子叶植物——早期都经历了独立的多倍化事件,芡实最近还经历了一次基因组三倍化。无油樟和睡莲类依次是其他被子植物的姐妹群,同时推测金鱼藻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姐妹群。研究发现,除杂交外,不完全谱系筛选可能是早期被子植物辐射分化过程中,引起主要分支之间基因树或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分支关系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点评:该研究对于阐明被子植物中主要分支的演化次序和生境转变,同时为后续生命之树,特别是水生被子植物适应性演化、不同类群加倍事件的研究都提供了基本框架,为认识被子植物早期辐射演化历史提供了证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594-6白羽扇豆高质量基因组发布《自然—通讯》2月26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锋团队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许卫锋团队进展亮点:成功组装了磷高效利用模式作物白羽扇豆的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白羽扇豆低磷适应的特征与其基因扩张与亚基因组优势关联。白羽扇豆经历了与芸薹属等异源多倍体物种类似的全基因组三倍化事件,导致亚基因组优势现象。白羽扇豆的自身碳固定、排根发育建成、土壤磷活化和内部磷利用等四个先后调控途径的多个相关基因发生显著扩张和特异性低磷诱导表达。其中,生长素稳态调节关键基因对于排根形成至关重要,抑制其表达可大大减少排根形成。点评:该研究对磷高效利用作物的筛选与培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891-z“液体黄金”霍霍巴油可借油菜合成《科学—进展》3月11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郭亮团队、陈玲玲团队联合国外5家单位合作完成进展亮点:完成油料作物霍霍巴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解析了霍霍巴种子中蜡酯合成途径。蜡酯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脂酰辅酶A还原酶FAR将脂酰辅酶A还原成脂肪醇。然后,在蜡酯合成酶WS的作用下,脂肪醇与脂酰辅酶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蜡酯。蜡酯主要富集在种子的子叶中,而含量极少的三酰甘油则主要富集在种子的胚轴。种子不同部位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参与蜡酯合成的相关基因在子叶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胚轴中的表达量。这些基因在空间上的表达差异,可能是造成蜡酯及三酰甘油在霍霍巴种子中存在明显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点评:深入了解霍霍巴蜡酯合成机制,为霍霍巴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高芥酸油菜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正好符合霍霍巴中相关酶的底物偏好性,这使得在高芥酸油菜种子中合成霍霍巴油成为可能。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y3240揭示阻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分子机制《自然》3月19日刚刚授粉的拟南芥花,摘掉了部分萼片和花瓣。段巧红供图主要作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段巧红团队、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进展亮点:发现了被子植物阻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分子机制。在拟南芥FERONIA受体激酶的缺失突变体中,多个花粉管进入同一胚珠的不正常现象很常见。原来,FERONIA受体激酶调控了低甲酯化果胶质在丝状器的积累,进而调控了第一个花粉管诱导的一氧化氮在丝状器中的积累。一氧化氮对诱导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诱饵蛋白进行亚硝基化修饰,一方面阻止其分泌,另一方面使其失去诱导花粉管的活性,其他花粉管因此不能进入这个“名花有主”的胚珠。点评:在分子与生化水平上揭示了胚珠如何协调“花粉管破裂”与“防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这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连的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06-2大豆驯化过程中开花的进化和选择《自然—遗传》3月30日主要作者:广州大学教授孔凡江和刘宝辉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进展亮点:揭示大豆驯化过程中开花的进化和选择机制。发掘了两个长日照条件下控制开花期的关键位点Tof11和Tof12。这两个位点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异和人工选择。其中,tof12-1的功能缺失突变被强烈选择,并在栽培品种中被迅速固定下来,从而使栽培品种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普遍提前。tof11-1的功能缺失型突变发生于tof12-1之后,在tof12-1遗传背景上再次受到选择,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栽培大豆的开花期和生育期,提高了栽培大豆的适应性。点评:该研究不仅首次系统确认了光周期开花是作物核心的驯化性状,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长日照条件下大豆光周期的分子调控网络,阐明了大豆适应高纬度生态环境的遗传基础,还发现了大豆驯化过程中同源基因的逐步进化与选择的分子机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04-7绘制首个山苍子基因组图谱《自然—通讯》4月3日山苍子花。陈炳华摄主要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汪阳东团队进展亮点: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山苍子基因组图谱,并基于此揭示樟科物种进化及其精油合成分子机制。对樟科在中国分布的20属47个代表种进行了低盖度基因组测序,16属23个代表种进行了混合组织和花苞转录组测序。鉴定了调控樟科及山苍子精油主要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LcuTPS42。点评:该成果揭示了单萜合酶基因家族在樟科中的演化,有效促进了樟科植物单萜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对揭示樟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指导樟科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加速分子育种进程具有指导作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493-5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科学》4月10日主要作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孔令让团队进展亮点:团队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首次明确并验证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不仅具有稳定的赤霉病抗性,而且具有广谱的解毒功能。点评:Fhb7基因的发现和抗病机制解析对水稻、玉米等作物育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禾谷类作物种质改良和创新的难得基因,其在育种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有力提升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水平,为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5435五个异源四倍体棉花起源终被厘清《自然—遗传》4月20日主要作者:南京农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所、德州农工大学等进展亮点:构建了所有五种异源四倍体棉花的高精度参考基因组。这五个种的形成是单一起源,并历经了20~60万年的自然演化,逐渐形成五个棉花种。其中,陆地棉和海岛棉经过8000年左右的独立人工驯化,成为最主要的栽培棉花。不同棉种在150万年的杂交、多倍化和进化过程中,基因数量和排列结构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在8000年左右的人工驯化过程中,陆地棉和海岛棉的纤维长度和品质等发生了显著改变。点评:首次揭示了五个多倍体棉花进化和驯化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规律,同时为通过种间杂交、表观遗传育种和基因编辑改良棉花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特有的基因组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14-5寻找现代玉米改良的足迹《自然—遗传》4月27日主要作者: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进展亮点:从种质资源库和中外育种学家手中搜集了350份玉米育种材料,并在海南、吉林、河北等4个环境收集了这350种育种材料的表型数据。分析发现,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中美两国的玉米育种材料都经历了向着更低的穗位、更少的雄穗分枝数、更紧凑的叶夹角及更早的开花期方向发展的趋同选择,表明这四个性状的改良对玉米耐密性提高的重要性。与上述4个关键性状有关的有利等位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美育种材料中出现的频率同时显著上升,揭示了四个性状在中美育种过程中受到趋同选择的遗传基础,也印证了这些位点的重要性。得到了1888个在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涉及逾5000个功能基因,其中包含一大批调控玉米耐密性和抗逆性的关键候选基因。点评:这是一个跨越不同育种年代、不同国家的玉米育种选择规律分析,挖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玉米关键农艺性状改良和产量提升的遗传基础和关键调控基因。解析了国内外现代玉米选育过程中的“育种选择指纹”,描绘出现代玉米改良的足迹。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16-3增加一种植物就能获得显著的多样性效益《自然—植物》5月4日主要作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蔡友铭团队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进展亮点:通过分析全球2900余组植物种植的比较试验数据发现,在农业、草原和森林系统,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能够提高捕食性天敌的丰度和捕食率、寄生性天敌的丰度和寄生率,从而减少害虫、保育害虫的天敌、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在农田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可表现为作物间套作,或者农田周边种植其他经济植物等。这给天敌昆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躲避恶劣天气的庇护所,也能为它们提供花蜜等食物。有趣的是,添加一种植物与添加多种植物,对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天敌数量并没有太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态系统,只需在主栽作物田块通过种植诱集植物、间套作、果园生草等措施添加1种植物,便可明显增加主栽作物上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点评: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帮助农民、决策者利用有益昆虫提供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这为降低农药用量、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食物网层面的理论依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54-y铁载体是根际稀缺资源保卫战的“秘密武器”《自然—微生物》5月11日张耀予绘图主要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团队联合瑞士、荷兰、英国学者进展亮点:铁是根际微生物和土传病原菌争夺的核心稀缺资源之一。铁载体是细菌分泌的化合物,主要用来螯合环境中稀缺的三价铁。细菌需要特定的受体才能吸收对应结构的铁—铁载体螯合物。有些铁载体可以抑制青枯菌生长,产量越大抑制能力越强,被称为抑制型;而一些低产细菌产生的铁载体却为青枯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被称为便利型铁载体。当便利型铁载体介导促进效应时,根际细菌的铁素竞争力弱,分泌的铁载体被青枯菌剥削利用,促进了青枯菌的生长,而自身由于分泌铁载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却无法回收自己的铁载体获得铁素营养,因此生长受阻;反之亦然。有趣的是,抑制作用最强的细菌是,与青枯菌系统发育距离相对较近并产生大量铁载体的分离株。点评:铁载体介导的根际细菌与青枯菌之间的铁竞争,是预测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青枯菌共存模式、决定病原菌是否入侵成功,以及对宿主植物造成破坏的普遍机制。利用上述结论,可以工程化生产抑制型铁载体微生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19-8解析蒺藜苜蓿复叶发育新机制《自然—植物》5月11日研究成果被选为《自然—植物》封面故事。 陈江华供图主要作者: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江华团队进展亮点: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蒺藜苜蓿复叶形态模式建立的新机制。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到一类新的五叶突变体pinna1:不同于palm1突变体中小叶以掌状聚集,pinna1突变体中的五个小叶以羽状方式排列,额外增生的两片小叶起始于顶端小叶的基部,形成奇数类羽状复叶模式。最终定位了PINNA1基因,它特异地在不同时期的叶原基中表达。遗传分析表明,PINNA1与SGL1基因间具有遗传上位性;定量PCR和时空表达分析揭示,pinna1突变体中SGL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其表达空间也显著的扩大;生化实验证明,PINNA1与PALM1精巧协同合作实现对复叶发育过程中SGL1时空表达的精确调控。点评:这项成果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调控蒺藜苜蓿复叶发育的新机制,为苜蓿的分子育种和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42-2发现新型广谱抗菌增效剂《自然—微生物学》5月18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团队进展亮点: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线性短链广谱抗菌增效剂SLAP-S25,可以提高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四环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以及其它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SLAP-S25和多粘菌素联合应用恢复了10种不同的多粘菌素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但对肺炎克雷伯菌则需采用SLAP-S25和其他种类抗菌药联用策略。SLAP-S25和多粘菌素联合应用有效抑制了87株临床分离的多粘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生长。此外,SLAP-S25不仅能恢复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的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还能降低其用药量,点评:为合理用药和治疗多药耐药病原菌感染提供了新策略,为保障多粘菌素类药物作为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23-z首次破译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基因组《自然—通讯》5月19日主要作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邱强团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等进展亮点:发表我国地方特有品种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的四倍体基因组,并成功将四倍体基因组组装到了32条染色体上。开发出基于CRISPR/Cas9的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成功培育获得了一批多叶型紫花苜蓿新材料,其杂交后代表现出稳定的多叶型性状且不含转基因标记。点评:将让实施紫花苜蓿分子育种策略成为可能,从而为加快我国优质苜蓿品种培育和牧草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338-x20个水稻品种的参考表观基因组图谱发布《自然—通讯》5月27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兴旺和李国亮团队进展亮点:全面系统地描绘了20个水稻品种的表观参考基因组图谱。产生了多达500多套组学数据,覆盖20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及其多个组织,包括58个基因表达数据、32个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354个各种组蛋白修饰数据、58个全基因组开放染色质区域图谱。基于此,从水稻表观基因组图谱中定义了15种染色质状态。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增强子活性的启动子,这些启动子不仅调控相邻基因的表达,还可以作为增强子,通过染色质远程相互作用,调控远端与其互作基因的表达。点评:该研究完成了水稻顺式调控元件和染色体状态的注释,鉴定到的籼粳稻之间染色体状态差异为研究水稻品种分化和环境适应性的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全面解析水稻基因组结构提供重要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457-5全球间套作增产模式获进展《自然—植物》6月1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院士团队进展亮点:间套作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在全球尺度上形成了增产效应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其中一种为高投入—高产出玉米间套作管理模式,通过玉米与矮杆谷类作物搭配,采用条带种植、分期播种、充足养分投入等管理措施,较单作具有更大的增产效应,在中国广泛应用。另一种是低投入—低产出间套作管理模式,通过豆科作物与矮杆谷物混作或单行交替种植,采用同种同收、较低养分投入等管理措施,增产效应较低,该模式在欧洲广泛应用。高投入—高产出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增产效应是低投入—低产出间套作模式的4倍。两种间套作模式较单作均具有节肥增产的优势。点评:间套作不仅能满足低投入农业的生态目标,也是高投入农业中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广泛应用的玉米间套作模式具有更大的增产效应,值得全球借鉴。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80-9揭示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机制《自然》6月11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院士团队进展亮点:该研究系统鉴定了拟南芥独脚金内酯早期响应基因,阐明了独脚金内酯调控分枝数目、叶片形状以及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突破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研究的瓶颈。他们发现,SMXL6,7,8能够作为转录因子调控自身转录,同时作为转录抑制蛋白调控分枝等发育过程,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点评:是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为探索激素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中的转录调控网络,对全面解析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揭示植物与丛枝真菌共生的机制进而培育高产抗逆、营养高效、抗寄生的作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82-x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小菜蛾对Bt高抗性《自然—通讯》6月12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团队进展亮点:昆虫激素水平升高可以激活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多个中肠受体基因差异表达,从而导致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t)杀虫蛋白Cry1Ac产生高抗性。在Bt蛋白高抗的小菜蛾中,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含量均显著升高。它们之间的串扰可以激活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机制,使小菜蛾在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对Bt杀虫蛋白完美进化,从而产生高抗性。点评: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经典的昆虫激素可以参与昆虫Bt抗性的新功能及其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结果对于我国田间重大农业害虫Bt抗性进化的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以及新型Bt生物杀虫剂/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研发推广和可持续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608-8建立新型可预测多核苷酸删除基因组编辑系统《自然—生物技术》6月29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研究组进展亮点:基于胞嘧啶脱氨以及碱基切除修复原理,首次将野生型SpCas9与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糖基化酶以及无嘌呤嘧啶位点裂合酶组合,建立了新型的多核苷酸靶向删除系统,并成功在水稻和小麦基因组中实现了精准、可预测的多核苷酸删除。点评:该系统的建立可为植物基因组调控DNA的功能研究及设计育种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66-4发现植物株型调控新机制《自然—植物》7月13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进展亮点:揭示了黄瓜卷须身份基因TEN调控卷须发育和运动的分子机制,为基因内部结合的转录因子是如何调控基因表达这一基础的科学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答。TEN是一个新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其C端负责结合到下游靶标的基因内增强子上,其N端结构域是一类全新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主要乙酰化修饰组蛋白H3的球体区域,维持染色质开放,从而激活靶标基因表达。点评:该研究成果为揭示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内部如何调控基因表达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也为深入认识株型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并可直接用于培育轻简化栽培的无卷须黄瓜新品种。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715-2首个古茶树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自然—通讯》7月24日主要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闻玮玮课题组进展亮点:在完成首个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古茶树基因组组装的基础上,利用217份多样的茶树资源的转录组数据,揭示了中国茶树育种中的骨干亲本,并鉴定了调控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多个关键基因。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古茶树和栽培种并未显著分化,表明在风味品质上,茶树可能未受到长期定向的人工选择。点评: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丰富资源,为茶树分子育种、品质提升以及有益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奠定基础。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498-6创制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自然—植物》8月31日主要作者:山西农业大学杂粮分子育种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进展亮点:获得了一个超短生育期谷子“小米”,其生育期仅2个月左右,株高仅30厘米左右。生育期和株高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相当,适合室内大规模种植研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构建了全生育期基因表达图谱和谷子多组学数据库,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从而将“小米”发展成了C4禾谷类研究的模式植物。点评:“小米”模式植物体系的建立将促进C4高光效、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机制、抗旱机制、遗传改良等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747-7龙井茶树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组装成功《自然—通讯》9月7日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导、携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进展亮点:以我国著名的优良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克服了其基因组高度杂合、重复序列比例高等复杂基因组组装难题,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基于此,对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39份有代表性的茶树材料进行了深度重测序,揭示了茶树群体的系统发生关系,描绘了栽培茶树的进化历史。点评:该成果为茶树基因组学和育种研究,以及茶树遗传和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228-8马铃薯杂交种子在接近《自然—遗传》9月28日杂合马铃薯 RH。中国农科院供图主要作者: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等进展亮点:首次测序完成杂合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提供了迄今最完整的杂合马铃薯基因组、最全面的马铃薯单体型比较分析。为构建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以及对单体型进行比较分析,该研究提出了高准确率HiFi read与遗传群体测序、HiC测序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克服了“重复序列” 和“高杂合”这两个障碍,成功组装了染色体级别的单体型,为复杂基因组的解析提供了借鉴。在二倍体马铃薯RH中检测到了22134个有害突变。有害突变散布在两套基因组中,与其他类型的变异呈马赛克式分布,并且有害突变还有可能与优良基因紧密连锁,很难通过传统杂交的方法彻底淘汰有害突变。点评:为马铃薯二倍体育种提供基因组学支持,有助于利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方法快速打破马铃薯育种中的障碍,构建优良的二倍体自交系。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99-x榕树和榕小蜂精细基因组图谱发布《细胞》10月8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进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明瑞光课题组等进展亮点:构建了2种榕树和1种传粉榕小蜂的高质量基因组精细图谱。并首次在分子机制上揭示了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树—榕小蜂协同多样化等多项未解之谜。两种榕树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结构变异,如染色体断裂、片段化重复等。这些变异与植物免疫、帖烯类合成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有关,为其适应性演化提供了遗传基础。点评:为榕树气生根特征进化和相关园艺品种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为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等研究打开了组学分析的大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9.043解密植物干细胞如何抵御病毒《科学》10月9日主要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忠课题组进展亮点:解析了植物干细胞抵御多种病毒侵染的分子机制。揭示了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存在广谱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在侵染过程中,病毒必须利用植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以完成自身的复制、组装和侵染过程。而干细胞关键调节基因WUS则通过直接抑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限制了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点评:回答了为什么植物病毒不能侵染植物茎尖这一长期未决的基本生物学问题,为未来作物广谱抗病毒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7360拟南芥花期自然变异的调控新机制《自然—通讯》11月17日主要作者: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李培金课题组进展亮点:对世界范围内102种拟南芥不同生态型的FLC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筛选到一个花期调控关键基因SSF。SSF蛋白具有两个变异类型SSF414D和SSF414N,这两种蛋白能被植物体广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饰和降解系统识别,以调控SSF蛋白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开花抑制基因FLC的表达水平,导致植物花期发生改变。其中,414D主要存在于北方植物中,可以使植物晚花,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而414N主要存在于南方的植物中,调控植物早花,以适应南方较为温和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实验表明,SSF和FCA作为同源基因有着相反的功能。SSF可以调控植物晚花,FCA调控植物早花;FCA同时存在于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中,而SSF只存在双子叶植物中。点评: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变异调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机制,为植物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666-0揭示水稻中重要二萜的代谢机制《自然—植物》12月8日主要作者:海南大学教授罗杰团队进展亮点:利用水稻自然群体进行代谢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7号染色体成功定位鉴定了一个控制单环二萜自然变异的基因簇DGC7。该基因簇由1个萜烯合成酶及2个CYP450酶组成,在质体中催化形成5,10-二酮-蓖麻烯,一种具有潜在医用价值的重要二萜。DGC7受到茉莉酸甲酯介导的表观调控因子JMJ705直接调控,并能提高水稻对于白叶枯病的抗性。点评:揭示了水稻单环二萜基因簇自然变异的生化基础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作用,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资源。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0816-7揭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分子机制《自然》12月10日苜蓿根瘤器官。王二涛供图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团队进展亮点:揭示豆科植物因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而具有结瘤固氮的能力,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回答了“为什么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结瘤固氮”的科学问题。植物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CR在豆科植物的皮层细胞表达,另一个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HR在维管束表达后移动到皮层细胞,使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了SHR-SCR分子模块。该干细胞分子模块赋予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分裂能力,能够被根瘤菌的共生信号激活,诱导豆科植物苜蓿的皮层分裂,形成根瘤。点评:发现了控制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的关键分子模块,加深了人们对共生固氮的理解,为非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命运的改造奠定了基础,并为今后减少作物对氮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16-z
▲李艳华为农民讲解大豆知识。本报记者杨喆摄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谢锐佳、管建涛、杨喆)10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金豆娘娘”:伴豆一生,为中国大豆“争气”——“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扎根黑土地培育出系列高产优质大豆》的报道。今年夏天,当大豆在关心国际贸易的网民中成为“网红”的时候,“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满头大汗的育种专家李艳华正在湿热的试验田里手持镊子,耐心地给大豆杂交授粉。在南方很多稻区,稻农们经常会提起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而在东北这一全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区,豆农们念念不忘的则是李艳华,这位中国科学院育种专家。李艳华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东北基层农业生态实验站近30载,且要“伴豆一生”。她培育的优质大豆品种十多个,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优质大豆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她无数次经过从北到南的4000多公里跋涉,为了节省科研经费,睡在普通火车硬座的下面。她痴心育种无暇写论文,曾迟迟评不上正高职称。她用一颗颗金灿灿的大豆“作墨”,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换回农民们的最高赞誉——“金豆娘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本报记者谢锐佳摄“临时工”成了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传男不传女”的技术却传承给了她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郊区有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院里有不少试验田。不论春种、夏管还是秋收,试验田里经常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瘦削的身材,利落的短发,泛黑的面色,蹲在田里查看苗情、豆粒,不时在小本上记录……她是大豆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1966年,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大豆为生。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南麓,黑土肥沃,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也是重要的大豆集散中心。李艳华自己都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没离开大豆,而且很可能会“伴豆一生”。1990年,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李艳华回到海伦市农业局原农科所工作。虽然工作关系在这儿,但刚到单位没多久,她就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实习”。真正进入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李艳华经历了一番波折。当年,实验站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特别希望找一个接班人,能够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对于接班人的选择,金振宇只要求一条:传男不传女。因为这份工作特别辛苦,还要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女生来说太残忍,因此只想找一个男生。然而,金振宇退休前找了好几年,也没合适人选。直到李艳华毕业,有人向金振宇推荐,才有了李艳华试一试的机会。“那个时候,就把我当临时工招进来的,每天两块零六分的工资,干了好几个月。”李艳华回忆说。最终,金振宇被李艳华不怕辛苦、踏实的干劲感动了,决定将自己干了一辈子还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交给她。1991年,李艳华正式成为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一员。弹指一挥间,今年52岁的李艳华,已在实验站工作了28个年头。2017年,李艳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宇说,建所几十年来,加上李艳华,全所一共才有3人获此殊荣。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显示,李艳华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大豆超20亿斤,为农民增加效益40多亿元。▲李艳华在实验室研究大豆标本。本报记者谢锐佳摄育成第一个品种前,科研成果十年空白“板凳要坐十年冷”,失败是“家常便饭”从到实验站的第一天起,李艳华就确定了目标:培育适应东北高寒地区种植和加工的优质大豆品种。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好,效率快,精准度也相对高。但与农民种地不同,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却很“传统”,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脱粒、人工分类。因此,她比很多农民还要忙。收获季节,她坐在地上筛选装袋,每一个豆荚、每一个豆粒都反复观察。平时,查看大豆生长进度,抗虫、抗草、抗风特性,哪一点也不能落下。“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功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李艳华说。大豆育种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反而难得一见。从开始进行杂交育种,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育种过程,李艳华如数家珍:“决选”只是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一到两年的鉴定实验,实验通过后才可以送到有关部门参加审定,审定时间又需要三四年左右。因此,一个大豆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到12年的时间。从第一个品种开始培育,到有了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李艳华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10年间,她的科研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空白的。“板凳要坐十年冷,10年空白是值得的。”李艳华笑称,“怀胎十月,就能生孩子了,育种比孕育孩子难十倍。”杂交组合是大豆育种中的基本方式,将大豆品种不同的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起,称作一次杂交组合。李艳华20多年来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最终才从中育成了10个左右的审定品种。大豆育种是“十年磨一剑”。坚持是值得的。李艳华研发的东生系列品种,亩产400斤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却很受青睐,转化成效很不错。近几年,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累计转化资金近2000万元。▲2018年6月9日,李艳华及外国专家与她的高跟鞋合影。(图片由李艳华提供)为“抢时间”,外宾与她的高跟鞋合影“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今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平时不爱打扮的李艳华,特意准备了一双高跟鞋,想着在会面的时候穿。可穿着高跟鞋没法下田干活,李艳华又不愿意浪费时间。于是,她就把高跟鞋放在地头,像往常一样穿着可以防露水的雨靴下地干活去了。但没等干完活,客人们就来到试验田参观了。外国专家看到在地里干活的李艳华和高跟鞋,十分诧异,了解事情原委后,这些外国专家为李艳华竖起了大拇指。“老外开玩笑,high heel(高跟鞋)可以带来high yield(高产),因此就邀请我、我的高跟鞋,与他们一起合影。”李艳华笑着说。就这样,李艳华留下了一张与高跟鞋合影的特别照片。照片上一片笑容: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7个人围成半圆,李艳华穿着雨靴居中靠前一些,中间是一双还没来得及穿的黑色高跟鞋。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李艳华工作中的一个习惯。李艳华说,育种工作不讲究什么“朝九晚五”,也没有双休和年假,只看天气:“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即便下雨,往往也只是将工作地点从田地里转移到实验室。每年,李艳华待在地里的时间有150天以上,远远长于一般的农民。大豆的花期本来就短,一天当中真正能进行杂交实验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又多集中在早上。为了多进行几个品种的杂交实验,李艳华往往凌晨两三点钟就要开始准备。有的同事去实验站吃早饭,才知道李艳华已在地里工作了三四个小时。夏季深夜,实验站田地里,微风轻拂豆苗,显得静谧而又深邃。实验站里,李艳华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办公室的角落里,放有一个躺椅,上面放了一件旧军大衣。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工作,李艳华常常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躺椅作床,军大衣为被。▲李艳华在实验室查看大豆种子。(新华社记者杨喆摄,2018年6月29日)北种南繁,每个豆种都跨越了4000公里睡在火车硬座下面的育种科学家黑龙江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每年长达半年封冻期。由于积温较低,作物一年一熟,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的时间,这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制约。而另一端,冬季的海南正艳阳高照。“咱们满打满算一年只有一个生长季,人家一年两到三个生长季。”李艳华说。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几乎每年秋季,李艳华都会把种子带到海南“避寒”繁殖,第二年春季再把培育的种子带回黑龙江继续实验,这样可以增加一到两个生长季,育种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到一半。这就是北种南繁。从最北的黑龙江省,到最南的海南省,几乎每个种子的形成,都跨越了大约4000公里的培育路线。“以前邮寄东西慢,经常是人到了海南,种子还在路上。所以不着急用的种子就寄过去,着急用的就用皮箱装好随身携带。”李艳华说。为了多带一些种子,李艳华自己的随身物品能省则省,能不带就不带。2000年以前,为节省有限的科研经费,李艳华常常坐近50个小时的火车,往返在我国版图上最北至最南的两省之间。为了能多省点钱,她常常选择硬座。李艳华还记得,累了、困了时,晚上就躺在座位下面睡觉。“后来,项目经费多些,不用节省坐车的卧铺钱了,但却经常买不到卧铺票,偶尔还得坐硬座。”李艳华苦笑。海南是个度假胜地,可李艳华却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些。一张老照片上记录了李艳华在海南的工作场景:头戴斗笠,围着丝巾,席地而坐,与当地农民一起筛选大豆。育种时间紧张,她常常住在试验田旁临时搭建的棚子里,24小时守着自己的秧苗。“一方面是方便查看育种细节,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种苗被损坏。”李艳华说。为了多抢生长季,李艳华有时从当年10月到第二年5月初,超过半年时间都在海南进行种子繁育。▲李艳华在实验田内劳动。(新华社记者杨喆摄,2018年6月29日)经费紧张,她却拒绝企业十倍高薪邀约耽误一个数据,一年的工作就可能白干了“育种必须得吃得了苦,沉得住心气。”李艳华说,甚至要偏执一些。杂交实验中所需的大豆被称为“材料”。李艳华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到处搜集“材料”。无论是南方北方、国内国外,还是科研院所、展会及农民家,见到合适的豆子,李艳华绝不会“放过”,拿到实验室留作实验材料。“有的时候去外地逛超市,看到没见过的豆子品种,我也会搜集一些带回来。”李艳华说。“做我们这种工作必须要细心,育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一不小心,一年就白干了。”李艳华说。有一年,李艳华培育的一个大豆材料产量特别高,同事都很兴奋,建议她拿去做南繁育种。但突然的高产却让李艳华心里犯了嘀咕。谨慎起见,她又试种了一年,结果产量又降下来了。原来,工作人员在收获时不仔细,导致数据记录出了问题。每一个生长季,她要处理三四千份大豆材料,如果不细心,育成一个好品种甚至不止10年。李艳华坚守育种工作近30年,源于对这项事业的热爱。1998年,一家种子企业邀请李艳华去当副总经理,每年工资一万元,外加四五千元的分红,并承诺分给一套楼房。彼时,李艳华一年工资只有1000多元,一家人还住着平房。但李艳华拒绝了收入增加十倍的机会。在李艳华看来,进了企业,受利益影响,育种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纯粹”了,也不像实验站里的器材、试验田这么方便。同事韩斌说,她本可以像很多其他专家一样,到哈尔滨等大城市工作,享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可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田地里的那些大豆秧苗,几十年来,一直守在小小的实验站里,不愿离开。上世纪90年代,科研资金紧张,李艳华曾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做科研。“你这样干还有啥意思啊?你看看谁像你那么‘虎’(傻)?”那时,李艳华的很多亲戚朋友常常这样问。李艳华则站在实验站通往试验田的路上,告诉自己的丈夫王国栋:“只要走在这条路上,就有责任干好。”▲李艳华在农民王淑艳的地里查看大豆长势。(新华社记者刘宇轩摄,2018年6月27日)“认人费劲儿,就能记得住种子”孩子需要喂奶时,丈夫把女儿抱到地里在实验站内一间实验室里,摆满了挂着密密麻麻豆荚的大豆秧,有的放在玻璃罩内;另一间实验室的架子上,一层层放满了一袋袋用小网兜装起来的大豆种子。大豆秧或种子普通人很难分辨,只能通过标签查看,才知道属于哪个品种,但李艳华一眼就能分清。“主要是从豆粒的圆度、色泽来区分,有时也说不清楚,就是凭感觉,因为接触太多了。”李艳华说。“这是东生1号特别抗病,籽粒色泽浓黄,非常圆,做豆芽好,生出的豆芽直又长,产品率高,口感好,几乎成了发豆芽专用品种;做豆腐也好,蛋白高,出豆腐,收购价高,每斤高出其他品种1毛5。这是东生7号,有非常好的加工品质,做出来的豆浆纯正浓香,入口绵柔,永和豆浆很大一部分用的是东生7号……”李艳华拎起一袋袋金黄的豆种,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指。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审定的已到10号,而还没审定的,像东生17号、19号,已经被农民们“抢”去广泛种植。“种子认得清,但认人比较费劲儿,我脸盲,见了好几面的人,还是记不住,有时搞得比较尴尬。”李艳华无奈地说。由于衣着朴素,举止低调,李艳华也常常让人认不出是专家来。有一次下乡,她甚至被当地一位乡镇干部误认为是前来闹事的。还有一次,一位到实验站采访的电视台记者,直接把她当成了当地农民采访,也让李艳华哭笑不得。李艳华对衣着的唯一要求是:一定要能穿着下地。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却曾遭到女儿的不解。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有一次早上说啥也不去上学了,李艳华去劝,女儿却一直往下扒她的衣服。原来,女儿觉得李艳华的衣服太差、太旧了,不像别的小朋友妈妈穿的衣服那么鲜艳。由于常年忙于工作,李艳华觉得自己对家庭、女儿有很多亏欠。女儿出生不久后,李艳华就到试验田去工作了,孩子需要喂奶时,丈夫就把女儿抱到地里给她喂,喂完再抱回家。“孩子成长中,打疫苗、上下学这样的事都由我来办。”丈夫王国栋说。“别人家孩子,有事都找妈,我家孩子,有啥事就找我,她妈抓不着影。”▲李艳华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海6055”,高产,品质优良,多为三四粒荚。本报记者谢锐佳摄豆农们的财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育种专家“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你知道“金豆娘娘”吗?如果在海伦农村问这个问题,很多豆农会说知道,同时再竖起一个大拇指。因为,“金豆娘娘”的外号,便是当地农民送给李艳华的。李艳华所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因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当地农民欢迎。她是豆农们的“财神”。“李老师培育的品种,产量比一般品种一垧(公顷)少说得高出500来斤!一般品种,结豆荚一株也就20来个,李老师的品种,多的能到30个。”“十一”期间,顾不上休息的海伦镇建城村农民赵成军正在地头指挥机割大豆。今年他种了约1000亩大豆,全部是李艳华所培育的东生系列。“我老感激了!”谈论起李艳华,向荣乡向丰村农民王淑艳难掩激动之情,“我种的东生品种,每公顷能增收2000元左右。”“在我们很多豆农心目中,她就是另一个‘袁隆平’!”王淑艳说。由于太受豆农、豆商欢迎,李艳华被拉入到各种跟大豆有关的微信群里。“少说也有十几个群。”李艳华说。群里有4200多“好友”,其中大部分是农民,还有经销商。“我有三片地,头一块每垧(公顷)6200(斤),第二片每垧6300(斤),第三片每垧7130(斤)”“我每垧最高能达7200(斤)”“东升2(升应为生——记者注)40个蛋白,有需要联系我”……群里每天交流种植经验、收成情况,发布产品信息,热闹得像个大豆交易所。开办讲座,传授农业知识,坐着拖拉机下乡去解答农民疑问,李艳华做这些事从不讲报酬,农民们却都一件件记在心里。夏天的土鸡蛋、冬天的黏豆包,这些都是当地农民为表达心意送给李艳华的“礼物”。不久前,眼看着地里大豆长势喜人,海伦市共和镇主力村农民林凤送给李艳华一双手工缝制的布鞋表达感谢。听闻此事,克山县西建乡农民林忠堂送给李艳华一首“打油诗”:“礼物虽小意非同,一针一线表赤诚,一颗拳拳赤子心,大豆缔结鱼水情!”李艳华对育种工作上心,但对于评定职称、向上晋升很重要的论文数量,却不怎么“上心”。“我们这种研究更多是要实践,论文写得再多,培育不出来好品种也没用。”李艳华说。也正因此,李艳华晋职称的脚步比别人慢了许多。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2008年就获评正高职称。直到2015年,李艳华才因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破格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李艳华的一些同事对她的评价。“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李艳华瘦弱的身躯里凝聚着满满的自信。中国是大豆原产国,至今已有约5000年种植史。曾作为主要蛋白来源的大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大豆远未能自给自足。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多达9554万吨,相当于每天26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靠岸。为了摆脱被动局面,2018年我国拟增加的大豆种植面积就达1000万亩。这一“反差”让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倍感紧迫。“我们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种子,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艳华紧迫中蕴含着冲劲。
【劳动者风采】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送进百姓家——记全国劳动模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张国宏张国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他先后获得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的张国宏,背起行囊来到了距兰州市千里之外的庆阳市镇原县上肖乡省农科院试验站,参加冬小麦抗旱、抗锈、高产育种研究。30多年来,他忘小家顾大家,一直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搞科研。作物生长季节,他不是在试验田里潜心研究,进行观察和记录,就是深入农户家里走访调查;农闲季节,他查阅资料、分析总结,并奔波于全国各地科研院所拜访学习,引进育种资源材料,为优良品种的亲本选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攻克难题,他的足迹踏遍了陇原大地,认真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入百姓家”的科研理念,求实奉献、严谨敬业,秉承“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信念,立志要为农民选育出最好的小麦品种。30多年来,张国宏创建了甘肃省农科院冬小麦遗传育种学科,选育冬小麦新品种15个。其中两个品种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评为甘肃省建国六十周年地标性科研成果。这些优良品种在甘肃陇东、中部及宁夏、陕西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增产小麦5.2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0.2亿元,为甘肃省小麦生产及条锈病控制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来,张国宏研发科研成果27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他研制的多项栽培技术成为农业部和甘肃省主推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为甘肃小麦、大豆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的冬小麦遗传育种学科成为甘肃省农科院重要的科研项目,组建的大豆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团队也进入国家团队。目前,他仍然带领团队为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和脱贫攻坚不懈地努力着。来源:甘肃日报编辑:贺靓(见习)
中国是大豆原产国,至今已有约5000年种植史。尴尬的是,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却只有240斤,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多达9554万吨,相当于每天26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靠岸。李艳华,扎根黑土地几十年的大豆育种女专家,培育的优质大豆系列新品种,大田种植亩产普遍达400斤,甚至有农户种出每亩480斤高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培育的十多个优质大豆品种,累计推广已达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增收40多亿元。中国大豆,应该有自己的自信!↑ 李艳华为农民讲解大豆知识。杨喆 摄今年夏天,当大豆在关心国际贸易的网民中成为“网红”的时候,“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满头大汗的育种专家李艳华正在湿热的试验田里手持镊子,耐心地给大豆杂交授粉。在南方很多稻区,稻农们经常会提起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而在东北这一全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区,豆农们念念不忘的则是李艳华,这位中国科学院育种专家。李艳华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东北基层农业生态实验站近30载,且要“伴豆一生”。她培育的优质大豆品种十多个,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优质大豆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她无数次经过从北到南的4000多公里跋涉,为了节省科研经费,睡在普通火车硬座的下面。她痴心育种无暇写论文,曾迟迟评不上正高职称。她用一颗颗金灿灿的大豆“作墨”,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换回农民们的最高赞誉——“金豆娘娘”。03:20↑ 新华视频《黑土地上的“金豆娘娘”》,看李艳华如何培育出咱自己的高产优质大豆。(视频记者:管建涛、杨喆、刘宇轩)“临时工”成了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传男不传女”的技术却传承给了她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郊区有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院里有不少试验田。不论春种、夏管还是秋收,试验田里经常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瘦削的身材,利落的短发,泛黑的面色,蹲在田里查看苗情、豆粒,不时在小本上记录……她是大豆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1966年,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大豆为生。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南麓,黑土肥沃,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也是重要的大豆集散中心。李艳华自己都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没离开大豆,而且很可能会“伴豆一生”。1990年,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李艳华回到海伦市农业局原农科所工作。虽然工作关系在这儿,但刚到单位没多久,她就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实习”。↑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谢锐佳 摄真正进入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李艳华经历了一番波折。当年,实验站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特别希望找一个接班人,能够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对于接班人的选择,金振宇只要求一条:传男不传女。因为这份工作特别辛苦,还要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女生来说太残忍,因此只想找一个男生。然而,金振宇退休前找了好几年,也没合适人选。直到李艳华毕业,有人向金振宇推荐,才有了李艳华试一试的机会。“那个时候,就把我当临时工招进来的,每天两块零六分的工资,干了好几个月。”李艳华回忆说。最终,金振宇被李艳华不怕辛苦、踏实的干劲感动了,决定将自己干了一辈子还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交给她。1991年,李艳华正式成为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一员。弹指一挥间,今年52岁的李艳华,已在实验站工作了28个年头。2017年,李艳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宇说,建所几十年来,加上李艳华,全所一共才有3人获此殊荣。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显示,李艳华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大豆超20亿斤,为农民增加效益40多亿元。↑ 李艳华在试验田内劳动(2018年6月29日)。杨喆 摄育成第一个品种前,科研成果十年空白“板凳要坐十年冷”,失败是“家常便饭”从到实验站的第一天起,李艳华就确定了目标:培育适应东北高寒地区种植和加工的优质大豆品种。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好,效率快,精准度也相对高。但与农民种地不同,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却很“传统”,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脱粒、人工分类。因此,她比很多农民还要忙。收获季节,她坐在地上筛选装袋,每一个豆荚、每一个豆粒都反复观察。平时,查看大豆生长进度,抗虫、抗草、抗风特性,哪一点也不能落下。“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功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李艳华说。大豆育种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反而难得一见。从开始进行杂交育种,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育种过程,李艳华如数家珍:“决选”只是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一到两年的鉴定实验,实验通过后才可以送到有关部门参加审定,审定时间又需要三四年左右。因此,一个大豆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到12年的时间。从第一个品种开始培育,到有了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李艳华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10年间,她的科研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空白的。“板凳要坐十年冷,10年空白是值得的。”李艳华笑称,“怀胎十月,就能生孩子了,育种比孕育孩子难十倍。”杂交组合是大豆育种中的基本方式,将大豆品种不同的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起,称作一次杂交组合。李艳华20多年来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最终才从中育成了10个左右的审定品种。大豆育种是“十年磨一剑”。坚持是值得的。李艳华研发的东生系列品种,亩产400斤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却很受青睐,转化成效很不错。近几年,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累计转化资金近2000万元。↑ 2018年6月9日,李艳华及外国专家与她的高跟鞋合影。(图片由李艳华提供)为“抢时间”,外宾与她的高跟鞋合影“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今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平时不爱打扮的李艳华,特意准备了一双高跟鞋,想着在会面的时候穿。可穿着高跟鞋没法下田干活,李艳华又不愿意浪费时间。于是,她就把高跟鞋放在地头,像往常一样穿着可以防露水的雨靴下地干活去了。但没等干完活,客人们就来到试验田参观了。外国专家看到在地里干活的李艳华和高跟鞋,十分诧异,了解事情原委后,这些外国专家为李艳华竖起了大拇指。“老外开玩笑,high heel(高跟鞋)可以带来high yield(高产),因此就邀请我、我的高跟鞋,与他们一起合影。”李艳华笑着说。就这样,李艳华留下了一张与高跟鞋合影的特别照片。照片上一片笑容: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7个人围成半圆,李艳华穿着雨靴居中靠前一些,中间是一双还没来得及穿的黑色高跟鞋。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李艳华工作中的一个习惯。李艳华说,育种工作不讲究什么“朝九晚五”,也没有双休和年假,只看天气:“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即便下雨,往往也只是将工作地点从田地里转移到实验室。李艳华实验室里摆满了大豆标本。谢锐佳 摄每年,李艳华待在地里的时间有150天以上,远远长于一般的农民。大豆的花期本来就短,一天当中真正能进行杂交实验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又多集中在早上。为了多进行几个品种的杂交实验,李艳华往往凌晨两三点钟就要开始准备。有的同事去实验站吃早饭,才知道李艳华已在地里工作了三四个小时。夏季深夜,实验站田地里,微风轻拂豆苗,显得静谧而又深邃。实验站里,李艳华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办公室的角落里,放有一个躺椅,上面放了一件旧军大衣。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工作,李艳华常常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躺椅作床,军大衣为被。↑ 李艳华在实验室研究大豆标本。谢锐佳 摄北种南繁,每个豆种都跨越了4000公里睡在火车硬座下面的育种科学家黑龙江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每年长达半年封冻期。由于积温较低,作物一年一熟,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的时间,这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制约。而另一端,冬季的海南正艳阳高照。“咱们满打满算一年只有一个生长季,人家一年两到三个生长季。”李艳华说。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几乎每年秋季,李艳华都会把种子带到海南“避寒”繁殖,第二年春季再把培育的种子带回黑龙江继续实验,这样可以增加一到两个生长季,育种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到一半。这就是北种南繁。从最北的黑龙江省,到最南的海南省,几乎每个种子的形成,都跨越了大约4000公里的培育路线。“以前邮寄东西慢,经常是人到了海南,种子还在路上。所以不着急用的种子就寄过去,着急用的就用皮箱装好随身携带。”李艳华说。为了多带一些种子,李艳华自己的随身物品能省则省,能不带就不带。2000年以前,为节省有限的科研经费,李艳华常常坐近50个小时的火车,往返在我国版图上最北至最南的两省之间。为了能多省点钱,她常常选择硬座。李艳华还记得,累了、困了时,晚上就躺在座位下面睡觉。“后来,项目经费多些,不用节省坐车的卧铺钱了,但却经常买不到卧铺票,偶尔还得坐硬座。”李艳华苦笑。海南是个度假胜地,可李艳华却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些。一张老照片上记录了李艳华在海南的工作场景:头戴斗笠,围着丝巾,席地而坐,与当地农民一起筛选大豆。育种时间紧张,她常常住在试验田旁临时搭建的棚子里,24小时守着自己的秧苗。“一方面是方便查看育种细节,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种苗被损坏。”李艳华说。为了多抢生长季,李艳华有时从当年10月到第二年5月初,超过半年时间都在海南进行种子繁育。↑ 李艳华为农民讲解大豆知识(2018年6月29日)。杨喆 摄经费紧张,她却拒绝企业十倍高薪邀约耽误一个数据,一年的工作就可能白干了“育种必须得吃得了苦,沉得住心气。”李艳华说,甚至要偏执一些。杂交实验中所需的大豆被称为“材料”。李艳华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到处搜集“材料”。无论是南方北方、国内国外,还是科研院所、展会及农民家,见到合适的豆子,李艳华绝不会“放过”,拿到实验室留作实验材料。“有的时候去外地逛超市,看到没见过的豆子品种,我也会搜集一些带回来。”李艳华说。“做我们这种工作必须要细心,育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一不小心,一年就白干了。”李艳华说。有一年,李艳华培育的一个大豆材料产量特别高,同事都很兴奋,建议她拿去做南繁育种。但突然的高产却让李艳华心里犯了嘀咕。谨慎起见,她又试种了一年,结果产量又降下来了。原来,工作人员在收获时不仔细,导致数据记录出了问题。每一个生长季,她要处理三四千份大豆材料,如果不细心,育成一个好品种甚至不止10年。李艳华坚守育种工作近30年,源于对这项事业的热爱。1998年,一家种子企业邀请李艳华去当副总经理,每年工资一万元,外加四五千元的分红,并承诺分给一套楼房。彼时,李艳华一年工资只有1000多元,一家人还住着平房。但李艳华拒绝了收入增加十倍的机会。在李艳华看来,进了企业,受利益影响,育种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纯粹”了,也不像实验站里的器材、试验田这么方便。同事韩斌说,她本可以像很多其他专家一样,到哈尔滨等大城市工作,享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可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田地里的那些大豆秧苗,几十年来,一直守在小小的实验站里,不愿离开。上世纪90年代,科研资金紧张,李艳华曾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做科研。“你这样干还有啥意思啊?你看看谁像你那么‘虎’(傻)?”那时,李艳华的很多亲戚朋友常常这样问。李艳华则站在实验站通往试验田的路上,告诉自己的丈夫王国栋:“只要走在这条路上,就有责任干好。”↑ 李艳华在实验室查看大豆种子(2018年6月29日)。杨喆 摄“认人费劲儿,就能记得住种子”孩子需要喂奶时,丈夫把女儿抱到地里在实验站内一间实验室里,摆满了挂着密密麻麻豆荚的大豆秧,有的放在玻璃罩内;另一间实验室的架子上,一层层放满了一袋袋用小网兜装起来的大豆种子。大豆秧或种子普通人很难分辨,只能通过标签查看,才知道属于哪个品种,但李艳华一眼就能分清。“主要是从豆粒的圆度、色泽来区分,有时也说不清楚,就是凭感觉,因为接触太多了。”李艳华说。↑ 李艳华培育的东生9号大豆。谢锐佳 摄“这是东生1号特别抗病,籽粒色泽浓黄,非常圆,做豆芽好,生出的豆芽直又长,产品率高,口感好,几乎成了发豆芽专用品种;做豆腐也好,蛋白高,出豆腐,收购价高,每斤高出其他品种1毛5。这是东生7号,有非常好的加工品质,做出来的豆浆纯正浓香,入口绵柔,永和豆浆很大一部分用的是东生7号……”李艳华拎起一袋袋金黄的豆种,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指。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审定的已到10号,而还没审定的,像东生17号、19号,已经被农民们“抢”去广泛种植。“种子认得清,但认人比较费劲儿,我脸盲,见了好几面的人,还是记不住,有时搞得比较尴尬。”李艳华无奈地说。↑ 2018年5月,李艳华在海南省三亚市一处试验田里筛选大豆。(图片由李艳华提供)由于衣着朴素,举止低调,李艳华也常常让人认不出是专家来。有一次下乡,她甚至被当地一位乡镇干部误认为是前来闹事的。还有一次,一位到实验站采访的电视台记者,直接把她当成了当地农民采访,也让李艳华哭笑不得。李艳华对衣着的唯一要求是:一定要能穿着下地。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却曾遭到女儿的不解。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有一次早上说啥也不去上学了,李艳华去劝,女儿却一直往下扒她的衣服。原来,女儿觉得李艳华的衣服太差、太旧了,不像别的小朋友妈妈穿的衣服那么鲜艳。由于常年忙于工作,李艳华觉得自己对家庭、女儿有很多亏欠。女儿出生不久后,李艳华就到试验田去工作了,孩子需要喂奶时,丈夫就把女儿抱到地里给她喂,喂完再抱回家。“孩子成长中,打疫苗、上下学这样的事都由我来办。”丈夫王国栋说。“别人家孩子,有事都找妈,我家孩子,有啥事就找我,她妈抓不着影。”↑ 8月23日,在海伦百万亩大豆核心区,海伦海北镇镇长钱伟说,今年雨水太多,收成不如去年,但东生系列亩产应该也有400斤。 谢锐佳 摄豆农们的财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育种专家“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你知道“金豆娘娘”吗?如果在海伦农村问这个问题,很多豆农会说知道,同时再竖起一个大拇指。因为,“金豆娘娘”的外号,便是当地农民送给李艳华的。李艳华所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因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当地农民欢迎。她是豆农们的“财神”。“李老师培育的品种,产量比一般品种一垧(公顷)少说得高出500来斤!一般品种,结豆荚一株也就20来个,李老师的品种,多的能到30个。”“十一”期间,顾不上休息的海伦镇建城村农民赵成军正在地头指挥机割大豆。今年他种了约1000亩大豆,全部是李艳华所培育的东生系列。“我老感激了!”谈论起李艳华,向荣乡向丰村农民王淑艳难掩激动之情,“我种的东生品种,每公顷能增收2000元左右。”“在我们很多豆农心目中,她就是另一个‘袁隆平’!”王淑艳说。↑ 李艳华在农民王淑艳的地里查看大豆长势(2018年6月27日)。新华社记者刘宇轩 摄由于太受豆农、豆商欢迎,李艳华被拉入到各种跟大豆有关的微信群里。“少说也有十几个群。”李艳华说。群里有4200多“好友”,其中大部分是农民,还有经销商。“我有三片地,头一块每垧(公顷)6200(斤),第二片每垧6300(斤),第三片每垧7130斤”“我每垧最高能达7200(斤)”“东升2(升应为生——记者注)40个蛋白,有需要联系我”……群里每天交流种植经验、收成情况,发布产品信息,热闹得像个大豆交易所。开办讲座,传授农业知识,坐着拖拉机下乡去解答农民疑问,李艳华做这些事从不讲报酬,农民们却都一件件记在心里。夏天的土鸡蛋、冬天的黏豆包,这些都是当地农民为表达心意送给李艳华的“礼物”。不久前,眼看着地里大豆长势喜人,海伦市共和镇主力村农民林凤送给李艳华一双手工缝制的布鞋表达感谢。↑ 海伦市共和镇主力村农民林凤送给李艳华的手工布鞋。(图片由李艳华提供)听闻此事,克山县西建乡农民林忠堂送给李艳华一首“打油诗”:“礼物虽小意非同,一针一线表赤诚,一颗拳拳赤子心,大豆缔结鱼水情!”李艳华对育种工作上心,但对于评定职称、向上晋升很重要的论文数量,却不怎么“上心”。“我们这种研究更多是要实践,论文写得再多,培育不出来好品种也没用。”李艳华说。也正因此,李艳华晋职称的脚步比别人慢了许多。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2008年就获评正高职称。直到2015年,李艳华才因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破格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李艳华的一些同事对她的评价。“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李艳华瘦弱的身躯里凝聚着满满的自信。↑ 李艳华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海6055”,高产,品质优良,多为三四粒荚。 谢锐佳 摄中国是大豆原产国,至今已有约5000年种植史。曾作为主要蛋白来源的大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我国大豆远未能自给自足。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多达9554万吨,相当于每天26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靠岸。为了摆脱被动局面,2018年我国拟增加的大豆种植面积就达1000万亩。这一“反差”让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倍感紧迫。“我们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种子,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艳华紧迫中蕴含着冲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监制:何莉编辑:王龙、王绥翊、周喆实习:黄琳婧、韩思洁为”金豆娘娘“点赞!
11月7日,第14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在广州举行。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参与大商所油脂油料衍生品交易的客户超过50万户,其中单位客户超过8500户;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期权总成交3.82亿手(单边)。对于目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与会人士表示,由于美国产量减少以及中国需求回落,今年全球大豆正处于供需双降格局,巴西产量提升削弱了美豆的市场竞争力。预计2019/2020年度中国大豆进口将保持稳定,需生猪疫情变化情况,中美贸易磋商短期难以解决美豆出口问题,但可能影响到巴西大豆出口。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创新高“今年以来,受潮湿天气影响,美国大豆收割延后,大豆收割进度比正常时期晚了20%。但最新数据显示,收割进度已经回升到8%的差值,10月份美国寒潮的来临对晚熟农作物的影响需要。” 埃信华迈农业商业情报副总裁彼得·罗德预计,2019年美国未播种地达到 1760 百万英亩之后,美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将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2020/2021年度美豆种植面积将有所反弹,玉米种植面积仍超过大豆。美豆2019年产量自2011 年以来首次下跌,预计将从 44 亿蒲式耳减少至不足 36 亿蒲式耳,单产为46.9蒲式耳/英亩,远低于此前53蒲式耳/英亩的预期。巴西农业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法比欧·满金表示,巴西大豆目前种植面积达到3600万公顷的创纪录新高,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可能会达到1.28亿吨,但需要降雨量情况。此外,对于阿根廷产区,他表示,受当地政府新出口关税政策影响,预计阿根廷会出现玉米转种大豆的情况,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但增幅有限。“由于种植大豆的成本比种植玉米更低,同时资金回笼速度快,农户可能今天卖大豆,2—3天以后就能在账户上收到现金,我们觉得今年阿根廷可能会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产量会有5500万—5600万吨。”中美贸易磋商进程受需求方面,我国生猪疫情以及中美贸易磋商进程是全球大豆市场的焦点。法比欧·满金表示,巴西的经济依赖于大宗商品市场,多方贸易格局变化影响到巴西经济的方方面面。巴西货币雷亚尔仍未升值,当前的汇率水平有利于巴西产品出口,但如果中美贸易磋商达成协议,可能导致巴西大豆对华出口量下降。“预计2019/2020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保持稳定,但如果未来一个月中美贸易磋商情况有变,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可能下降至5300万吨,巴西需要找到新的出口路径。”“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豆出口量从2016/2017年度的接近22亿蒲式耳跌至17.5亿蒲式耳。目前,最新数据显示出口量已有所回升,但增幅仍不足以弥补对中国的贸易缺口。” 据彼得·罗德介绍,美豆出口的关键期在10月至次年1月,目前美豆出口量回升主要集中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相比于中美贸易摩擦前,今年美豆总出口量仍减少1100万吨。美国对华出口减少令巴西受益,目前巴西已连续3年保持对华出口高增长,预计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7700万吨,阿根廷产量预计也将从2018/2019年度的低位反弹。除此以外,其他国家需求情况有所不同。彼得.罗德表示,美豆目前压榨量超过21亿蒲式耳,创下新高,美国每日压榨量已接近行业产能最大值,美豆国内最大需求来自生猪和肉鸡(禽类),两者均连续多年实现增长。此外,美豆油需求很大程度上来自生物柴油增长,预计目前美国生物柴油产量超过20亿加仑。法比欧·满金也表示,巴西大豆压榨量或将增加,但推动压榨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豆油,巴西豆粕未来一年或将供过于求。“巴西要求生物柴油掺混率从今年开始每年增长1%,一直到2024年达到15%。因此,豆油需求将成为未来巴西大豆压榨的主要动力,而不是豆粕,预计巴西豆粕需要与阿根廷争夺市场份额。”库存水平支撑美豆价格“美国和世界需求强劲支持大豆价格上涨至高于往年水平,库存使用比保持稳定,美国库存水平促使美豆价格走强。此外,近几周大豆管理基金自2018年5月以来首次看涨,市场多头头寸达到7.3万张。”展望未来,彼得·罗德认为,由于目前巴西产量维持高位,削弱了美豆市场竞争力,预计未来中美贸易磋商达成协议并不会立即解决美豆出口难题,改变美豆贸易流向。预计2020年7月前,美豆价格将在8美元/蒲式耳水平获得支撑。他进一步表示,未来美豆出口情况,一方面受中美贸易协议中美豆需求占比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美豆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变化。法比欧·满金表示,天气原因导致今年美豆的播种延期和产量下降,目前CBOT大豆价格在9.5美元/蒲式耳左右的水平,预计随后会达到9.7美元/蒲式耳,全球大豆需求缺口在1200万吨左右。此外,今年美豆期末库存为1100万吨,去年期末库存大概是2500万吨,库存下降会推动价格上升至9.5美元/蒲式耳以上。受世界需求不明朗以及美国豆粕需求强劲的影响,彼得·罗德预计,豆粕期货价格将维持在接近 300 美元/吨的价位,但不应持过度乐观态度。“美国国内豆油需求强劲,但是目前季节豆油库存仍在增长,预计库存将限制价格上涨,我们在29美分/磅以下不会看空。中国豆粕需求面临不确定因素,目前情况仍未明朗,我们只知道中国对豆粕进口的态度更加谨慎。”责任编辑:赵彬 主管:李靖琴来源: 期货日报
研究显示,过去数十年世界多个粮食主产地同时歉收的概率正在明显加大。图据法新社。据法新社报道,12月9日一篇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研究论文警告称:“如果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气象同时袭击几个主要粮食生产地带的话,可能会给全球的粮食供给造成威胁。”气候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不确定因素,但某方若出现粮食歉收,通常会有其它地方出现丰收,从而弥补损失的部分。另外,即便发生歉收,短期混乱也可以通过储备粮或者向海外购买粮食来应对。然而,最新的研究却对现有的应对模式提出了质疑,如果发生了超过现有规模的气象异常,我们该怎么办?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的研究团队指出,气候变化不仅仅只包括了气温上升,还可能导致超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干旱、热浪、洪水等异常气象。该论文的作者是IIASA的弗兰奇斯卡·高培教授。他表示:“一旦气候给农业生产造成打击,不仅会导致粮食价格暴涨以及饥荒,还会影响政权的稳定、大量移民潮的发生等。”该研究论文指出,从1967年-2012年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量的大数据对比来看,世界多个粮食主产地同时歉收的概率正在明显加大。其中,以小麦、玉米和大豆最为明显。1988年-1989年里,大豆出现了大面积歉收的现象,全世界一共减产了72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如果主要粮食产区全部受到影响,全世界大豆将减产1255万吨以上。《自然·气候变化》同时还刊发了与之相关联的其它研究论文。论文警告称:“占全球粮食产量1/4的北美西部地区、欧洲西部地区、俄罗斯西部地区以及乌克兰,受到热浪袭击的风险正在不断上升。”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的客座研究员凯·科伦胡博表示:“这次的研究发现了全球粮食系统存在的脆弱性。如果气候变化的规模超出了现有水平,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地带同时受到热浪袭击的风险将增加20倍。”另外,PIK的乔纳森·邓格思表示:“今后,不仅仅是不同的区域会同时面临发生热浪的威胁,而且热浪会比现在严峻得多。受热浪的影响,不仅受灾地区会出现粮食不足的问题,远离灾区的地方也会因此面临粮食不足、价格暴涨的威胁。”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罗天编译报道编辑 张寻
正安县,曾经是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位于正安瑞溪的三把车村,曾经也是贫困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没有工厂企业、没有集体经济、没有支柱产业,只能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外出打工,成为了广大村民无奈的选择,希望在“家门口”解决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养家,成为了每个人的最大愿望。黄豆,正安人并不陌生,每个家庭都会在玉米地里,以“套种”方式种植。由于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加上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黄豆并未成为当地的经济作物。“随便种植一点,过年过节或者办酒席,用来制作豆腐、菜豆花等菜肴,很少有多余的黄豆售卖,更不要说深加工了。。。。。”谈到黄豆种植,当地村民这样表示。 三把车村的“挂帮”干部王琼维,从帮扶第一天开始,她和村支两委都在苦思冥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精准扶贫,真正做到“精准”?单纯的“现金式”扶贫,容易让贫困户“返贫”,如果能够集中优势资源,为三把车村和广大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呢? 为了探索一条扶贫新路,他们到遵义、贵阳、重庆等地实地考察,并结合正安实际,决定从当地人最熟悉的“小黄豆”开始入手,通过“公司+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引进专业技术、整合扶贫资金、创建人才队伍,打造属于自己的村级企业,解决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2018年,三把车村成立了正安瑞香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产豆芽、豆腐和豆腐干,并申请注册了“三把车”商标。截至目前,该企业解决了20余人就业,每月毛利润20万元左右。开足马力生产的话,每天的产量可供20万人消费。 “小黄豆”也能做出“大文章”,大大弥补了传统“小作坊”生产模式的诸多弊端。现在,他们又将目标放得更长远,做大做强“三把车”品牌,力争早日走出正安,开拓更广阔的商业市场,成为了“瑞香食品”的必修课夯实正安“食堂”,“深刨”县外市场正安瑞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能洪表示:“正安瑞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采取‘公司+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运作方式。其中镇财政整合资金80万元,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占股80%。正安能红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14万元,占股14%,吸纳贫困户入股。其余入股资金6万元,占股6%。每年年底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作为集体经济,由三把车村具体负责建设和实施。严格按照利益联结机制,“瑞香食品”负责产品销售,“合作社”负责生产加工豆制品及黄豆收购。2019年带动64户贫困户分红2.96万元、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233户贫困户种植黄豆,户均增收约2000元。 目前,在产品销售上面,已经和县内两大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金源鸿、黔安)建立了深度合作。此外,还与一中、二中、职校、建国学校、农贸市场、单位食堂、园区食堂、县城生活超市等地方,建立合作关系,辐射人群约10万人。夯实正安“食堂”的基础上,逐步延展县外市场,2019年开始,公司已与道真、务川、绥阳等县部分学生营养配菜中心建立合作。同时,公司也开启了“互联网++”电商销售模式,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模式,让正安“三把车”系列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预计2020年的毛利可达100万元。精准扶贫,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村委会副主任、兼任“瑞香食品”总经理的周能洪坦言:“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们村支两委和挂帮干部,起初也是伤透了脑筋。精准扶贫,扶贫是结果,精准是过程,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暂时性的扶贫也就是昙花一现。我们需要摸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有了集体经济作为扶贫主体,当地村民和广大贫苦户,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和各级政府,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我们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不能看表面,要从“根”上找到贫穷的真正原因。三把车村建立的“企业+合作社+村民”这样的合作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当地经济落后的客观现状,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激活和带领更多群众,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出生于1976年的周能洪,在谈到创业经历时,也是长吁了一口气,并客观的表示:“创业之路是艰辛的,这要感谢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虽然我们有了鱼,但渔还不够强大,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的成绩还不足以自满,在这里也欢迎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经验、有资本、有渠道的返乡青年和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创业浪潮中,共同为我们的集体经济献计献策、添砖加瓦……”。走出正安,以“品质、品牌”占领市场说起正安的村集体经济,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是做产品,就得把品质搞上去,把口碑做起来,有了口碑和品质,有了专业人才队伍,再慢慢的铸造赢得未来的商业品牌,才能让企业长久不衰,才能让“产业扶贫”成为撬动“精准扶贫”的杠杆。 周能洪表示:“这一路走来,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本地没有借鉴的案例,我们就走出去学习。瑞香食品”三把车“系列产品,稳定正安市场是我们的短期目标,但不是终极目标,品质永远是第一位,口碑、品牌、资本、人才等等,每个环节都显得十分关键,我们不搞浮夸风,也不搞大跃进,踏踏实实迈好每一步,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咱们正安的深加工产品,也能走进全国人民的餐桌……”。正安作为山区农业县,藏在大山深处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就像这一颗颗十分常见的“小黄豆”,只要肯下苦工夫,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劳务输出大县——正安县,要想吸引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就得发展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就是这些乡镇企业和村级经济体,有了产业就有了就业空间,有了就业才能彻底甩掉“贫穷”帽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家企业,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品质是核动力,品牌是发动机,口碑是传送带。就像“瑞香食品”这样,既要有苦练内功的思想准备,也要有纵横发展的远景规划,既要有战略定位,也要有科学战术。正安的集体经济,还是“襁褓中”的小生命,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小生命”的成长。(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