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名大龄博士的愁与悟:对科研没有兴趣,读博就是对自己的折磨晋魏为脊

一名大龄博士的愁与悟:对科研没有兴趣,读博就是对自己的折磨

高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戏谑:不孝有三,读博为大。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显而易见,读博出来,大部分人都到了而立之年,而毕业后工作才刚有眉目,面对的是上有老小有小的环境,很多人会感到压力巨大,而彼时的同学早已小康生活,从而造成一种挫败感。一名大龄博士的愁与悟作为一名大龄博士,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不是真的对科研感兴趣,不是有真正好的学习习惯和抗击打能力,请千万不要走上读博这条路。现实很残酷,年纪越大可选择的余地越少,做决定就越要慎重。大龄甚至有家有口的,这个时候本应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关爱老照顾小还要做科研,而其实连科研的本质都没弄清楚,要毕业难度可想而知。人最难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当初讨厌乏味平稳生活,想通过读博士做些改变,最终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想创新发高级别论文真的是需要大量积累,就算不谈兴趣,最少需要有好的基础、好的学习习惯。导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比你聪明、比你基础好还比你刻苦。博士最大的收获是脸皮变厚了,能从一次次的失望中期待下次的希望,当然,没有人强迫我读博士,一切错都是自己的错,虽然有后悔,但世事就是这样的,可以回头看,但无法走回头。两年前的自己如果遇到了现在的我,只能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虽然后悔,但路是自己选的,纵使再困难也要坚持。只是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欲读博士的大龄朋友,在博士学位性价比已经不高的今天,背井离乡、抛弃妻子来读博要慎之又慎再慎!对科研没兴趣,就不要读博著名作家刘瑜曾经对“科研”做了这样的描述。在我等的阴暗目光下,学术研究是这样运作的:套上抽象的理论框架,亮出艰涩的专业术语,用绕人的逻辑和烦人的语言,去证明一个沉闷的道理。关键是你还要学术创新,所到之处,都是人家嚼过的口香糖,你还必须硬着头皮吞下去,嚼几下,再努力吹出一个泡泡。可想而知,科研,科研创新有多难。有人甚至说过这样“极端”的话:真正聪明、有想法的人不该搞科研,科研很多时候就是浪费智商,很多原本非常优秀的人在科研中可以输掉最后一丝维持信念的自信。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有博士感慨虽然自己毕业了,但没有搞懂科研的意义在哪里:已经博士毕业了,却依然没明白自己博士期间做的所谓成果有什么用,却还要编出大段的文字来证明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有多么大的价值,在哪个方面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有博士无法坚持选择中途退学。博士A:当初信誓旦旦的以为读博就可以改变一切,可是在熬过第一学期的一半以后,就退学了,外人看来不值,家人更是冷颜,但又如何,来到这个世上,坚持和坚强的道理也许是另一层的,现在平平淡淡的生活和每晚十点还在实验室奋斗的博士们其实是同样的收获,退学三周年了。博士B:我都30多岁了,放弃原来的事业来读博士,熬了2年了,还是什么都不懂,要照顾家里,实在忙不过来啊。唉,不知道第三年怎么过。所以,到了一定年纪,有家室的,还是考虑清楚读博士吧。博士C:已过而立,我也放弃读博士了,想想那么久太煎熬,身体以后会算账的今天已不再年轻,而昨天也未曾好好享受年轻,基本上一路打拼没有停下,就这样吧。读博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种压力,真正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的人很少。压力的本质也是源自对生活和一切的不放弃,读博想要改变现状,但这个过程终究是令人痛苦的。

大追求

北大本科,剑桥硕士,芝大博士,一颗子弹摧毁了这一切

“有一年在成都双流机场准备回美上班,换登机牌的时候遇到一个面露难色的老大爷,穿着很朴素,年纪看起来比我爸妈年纪稍大,我看他一个人很着急,就问了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告诉我,他儿子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出了车祸在医院成了植物人,他这次去美国是去看他儿子的,但是换登机牌的工作人员需要他在美国的地址,他的机票都是他儿子同学资助的,他一时着急也不知道在美国的具体地址。我赶忙从手机上搜了一下斯坦福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的地址给了他,另外知道了有人会在落地地点接机,又留给他一个我的电话才放心。每个在美长期学习工作的人都是抱着一份美好愿景来的,但是每次出现这种枪杀、暴行抗议以及上周国会山的暴乱,还是感觉个人在政治事件里太渺小了,真的应该保护好自己。今天一早家人看到新闻告诉我的时候,悲愤之余,我第一反应是问:凶手怎么样了?家人回答说:被击毙了。我说:很好,起码不能打心理疾病的借口了。”1月9日,中国在美留学生范轶然在所住公寓停车场内被一名非裔男子持枪射杀,当被其女友发现时已无生命特征。范轶然本科就读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专业是金融,本科期间他还修了哲学专业,后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取得了金融工程硕士学位,接着又去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金融经济方向博士学位,如果顺利的话,他可以在2021年拿到学位证,然而,这一切被一颗突如其来的子弹打得稀碎……范轶然与该非裔男子并不认识,也没发生任何矛盾,纯粹就是好端端地被剥夺了生命,该男子在射杀范轶然后,又陆续去了药店、超市等场所射击了七名无辜百姓(四死三伤),有老人也有小孩,最后在与警察对峙中被击毙。事发前一周,该男子曾在网上发布了数十个视频,称自己正在寻找什么人,其中一个视频,他就指向车内的一名一男子说,可能是这个家伙。事后这名非裔男子的姐姐在网上发帖称,弟弟一直饱受精神困扰。向嘉炜:【本人北大读的本科,芝加哥大学硕士在读。因为疫情的原因我目前在国内,昨天知道这个消息时,还不知道受害者的身份,只知道是在我所租住的公寓停车场有人被枪杀,直到今天学校发来了邮件以及看到了校友群里的消息,惊愕于天妒英才。在我进入校友群里的短短一年多里,范师兄未曾发过言,直至今日,才了解了他的学术进取和他的艺术才华。这是一次恶劣的无差别滥杀无辜,46岁的楼管阿姨、20岁的男性、15岁的小女孩、77岁的老妇人……还有许多精神受到创伤的路人。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的同时,芝加哥正在被政客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哥谭。凶手在社交媒体上提前发布了可能要滥杀无辜的言论,还能够长时间作案,潜心学术的留学生都要上交社交账号,再看着自己正在践踏自己的“世界第一大国”,一时语塞。我去芝加哥留学,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的球星——德维恩·韦德,另一方面是我本科期间读过的一本书——《城中城》,作者是芝大社会学系的一名博士,为了调查在芝加哥帮派潜伏数年,历经艰难困苦完成了对帮派组织的草根调研,让我非常敬佩。去年在美的时候,我告诉父母,校园里每个街角都站着校警保障我们的安全,今天有很多挂念着我的人给我发来范师兄被害的噩耗,我只能在痛惜斯人已逝的同时,苦笑地安慰自己,我好歹回国了,现在学校回不去,还有六个月就要毕业……另一方面,芝加哥南区正在成为“医疗荒地”,看病非常不方便,远离疫苗接种点的贫穷黑人甚至很难去接种疫苗,更何况政府一反常态的“黑人先接种”颇有些讽刺意味。崩塌,可能就是一瞬间的。】网友“温柔的不锈钢”:【愿死者安息。这位中国留学生真的很让人心疼,非常优秀的背景,北大修了两个专业、英国剑桥修金融、即将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凶手是一位32岁的非裔黑人。他事先在Facebook上传了视频说要毁掉社区,但是没人举报。结果就出事了,要是在中国很快会有网警介入。他从南城一直到北边,随机开枪。范同学当时坐在自己车内,被凶手近距离击中头部。芝加哥在美国其实一直口碑不好,主要是因为治安问题,尤其芝加哥南城是治安很差的黑人区。芝加哥大学地处南城黑人区边界位置,不过那儿已经算是南城最安全的街区之一了,犯罪率算是比较低了。唉,这么优秀的同胞就这样走了,让人真心感到难受。】范同学一路走来都是肉眼可见的优秀,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的父母以及家庭应该是多么的自豪。眼见成材之际,突遇横祸,父母估计心如刀割……但这样的事情,在美国每年因枪击死亡的数万人里,不过就是其中一起,又显得稀松平常,也许这就是人生,不知意外和朝阳哪个先来。范同学什么都没做错,只因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人擦肩而过,被一颗子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命运的随机性和多舛,在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井盖儿

北大博士被985大学录用,晒出高校老师收入后,众人:羡慕

我们知道博士学历现在还是非常顶级的,达到这个学历就可以是你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你了。如果学历只是研究生的话,差别也会不小,有些大公司也是不招收研究生的,毕竟现在研究生学历也不少见了,但是博士生还是稀奇。这不,一北大出身的博士被985录用了,晒出了真实的薪资之后,众网友看了也是表示非常羡慕了!原来发帖的博士说今年也是刚从北大毕业,家里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因为自己的学历也是收到了两个很不错的offer,其中一个是去985的大学当老师,年薪二十万,其中包括创收和课题方面的收入。另一份是福建的一个选调生,前两年是副县长,两年以后就可以转成正式的副处级。博士也是不了解这两个offer对于自己来说更合适一点,如果选错了怕对将来的自己有影响。网友们看了博士的纠结也是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说大学老师的福利还是非常不错的,最主要的是还有寒暑假,年薪三十万应该问题不大;第二份工作如果家里没什么背景就不建议去,对于情商和酒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还有的网友说那就看你想要稳定就选择大学老师,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可以选择选调生,看你想向学术界发展还是政界发展了。大家如果是这位博士的话又会如何选择呢?可以留言讨论一下。

运虎记

女大博士痛哭流涕总结得癌的习惯,如你有就赶紧改改吧!

于娟,女,出生于1978年,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于娟辞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记”。1下面我们剖析一下于娟自己总结的得癌因素,希望那个对你有所帮助。他为什么得癌症?他总结了这么大概有三点。第 一个于娟自己总结的癌症和吃有直接关系,原来于娟的父亲是个厨子,很有名的厨师,所以于娟从小就有这条件,在这海外几乎吃个遍,她自己总结过去吃过的动物,比如海鸥、野猪、蛇、孔雀啊,这些一般人没吃过的他大多数都吃过。他一反思就是说这些东西该不该吃呢?不该,有的人可能会说是杀生的原因,但于娟从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角度反思,为什么这些野生动物不该吃?他说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他在选择吃什么东西上,那是几千年上万年的经验选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驯化的最后的牲畜是猪、狗、牛、羊,为什么是这些,因为这些东西的营养对人体的好处更大,如果你要常年吃什么孔雀野种,你身体一定会有问题,所以这是人在自然规律当中一点点摸索产生出来的最后选择。非典的时候,从果子狸身上我们发现了病毒。还有于娟说她经常暴饮暴食,一高兴了大吃大喝,这种饮食习惯对肝脏都没有好的作用,我想现在很多的年轻的观众朋友们, 不顺口的不吃,吃的顺口的就多吃。再一个就是说他自己在吃这方面,特别钟情于海鲜。于娟的丈夫,是山东济宁人,住在舟山小岛上,是海岛上的人,那地方海鲜很多,第一次到自己丈夫家见公公,她的公公婆婆给他准备了当地最好的海鲜,没给我们吃的,于娟的战斗力非常旺盛,看见海鲜胃口特别好,一下就解决了桌上的海鲜。没了公婆婆就又给买。第二个致癌因素对现在的年轻人更有启迪,他说到了睡,说自己,从大学毕业以后,在大学里头到点熄灯了,从大学毕业以后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在 12 点以前睡过觉,所谓早睡都是在凌晨1:00。自从形成这个晚睡的习惯就这一点,就算早睡他就形成了这么一种习惯,有时候晚上工作到第二天天亮,才开始睡觉。这个时间干嘛了呢,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呢,理由就是,不到晚上干不成工作写东西,晚上有灵感的搞创作。,对于玉娟呢,她不是搞文学创作,她说她晚上的时间是为了考证、搞科研。3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于娟自己反思了,晚上不睡觉干嘛呢?网聊、聊天,上 BBS 灌水、蹦迪,跟朋友在茶馆里、咖啡馆里没日没夜的聊天,其实都干这些了。那反问大家一句,晚上不睡觉,干了多少正经事?其实于娟还是很了不起的,曾经在三年半里面就拿下了挪威奥斯陆学院的经济学硕士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博士学位,于娟事后反思说其实自己,就被这给害了,而且于娟自嘲自己当时什么都想考,看人家有律师证、会计证、雅思托福,自己就想考,而且应对这种考试确实有办法,临时抱佛脚,往往考试真的可以考过去。就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以后无论是你工作的任务还是学习的压力,不在平常当中有规律的,每天学每天学记载,而是临时要到的时候,突击,这种突击往往使你记得快也忘得快,而且这一突击等于短时间给你的记忆各方面增添了太大的负担,对大脑细胞的损害也非常大。但说到第三点的时候,我看了之后有点惊呆了,于娟说得癌症跟环境有关系。她说,我们这个大气环境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促成癌症的一个杀手,而且于娟,不光从这个角度反思,他还从住的地方反思,他就想到了,有一段时间呢,他搬到浦东一个亲戚的新房里,这新房里头是新装修的,他一进去就闻着甲醛那股刺鼻的味道,到老家待了两个月再回来以后没味道了,心安理得就住进去了,其实他不知道甲醛超标是现在家里最最严重的一个环保问题。于娟在这住了两年后准备再换地方,屋里有些家具,他老公舍不得扔,把几个好的家具,挪到他自己实验室里面,她老公是研究环保的,包括防甲醛的一些新材料,他有那种甲醛测试仪,有一回他老公无意间在实验室里面测试自己家的家具,如果空气里甲醛浓度超过 0.08 是对人体有害,结果一测 0.87, 自己家的家具怎么这么高。最后才知道自己得癌症与这个家具有直接关系,我这是借这个事奉劝这件事情,新婚燕尔希望把甲醛超标脱不了干系。

不及格

那个从国企辞职读博,还把自己搞延毕的大龄博士,后来怎么样了?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土豆西红柿延迟毕业一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事情。一般而言,不能按时毕业首先就可能要面临宿舍不能住,补贴不再有,工作不能签这类打乱生活节奏的问题。更深层的,还会面临精神上的折磨,比如对未来的恐惧,前途的迷茫,更有甚者会对自己全盘否定做出极端行为。 那么延毕这种情况大概都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能如何去避免这类事故的产生呢。今天刚收到导师告知我可以毕业的邮件心中万分感慨,决定把自己博士这几年走的弯路写下来供学弟学妹引以为戒。和大多数人一样,我高考时候对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每个专业都对应什么研究,什么类型的工作自然也没有概念。当时也没有知乎、微信公号这样的平台提供信息。我报考了和父母工作相关的一个专业,本科在一所普通内陆985,毕业后,在父母的建议和帮助下进了一家国企,工资还可以,当时房价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一年之后在老家的省会买了房子。可能是生活安顿好了之后,人就想更高的追求吧,由于当初这个专业是自己跟着父母的轨迹选的,并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可言,于是我很自然地厌倦了当时的工作。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讲就是我那时候可以看到我60岁时候的样子,于是辞职考研,以为提升一下学历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更有兴趣的事情。现在回头看来这个决定很糟糕,大部分情况下工作是否有趣和学历没什么关系,这是由选择的专业决定的。我们当时一起入职的朋友有一两个已经升职到了更高的级别,其他人大部分也都成为独当一面的部门leader,而我现在?恐怕连这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都拿不到了。当然,这都是事后诸葛亮了。 我当时考上了另一所东部地区985,还是原来的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下来之后就决定要出国读博,所以在入学之前就开始准备语言考试。我运气不错,研究生导师对我很好,在他的指导下发了三篇在领域内还不错的SCI,之后拿到了csc资格也就顺利出国了。其实到那时为止一切都还是很顺利的,倒霉的事情在我出国之后就开始接连上演。出国的第一年主要就是上课,坦白地说,那一年我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初到国外,满是新奇,课余时间就会出去玩,四处走走,有时候还会去别的国家看看。现在想想,我那时有点没心没肺,第一年从来没有思考过以后的规划框架,也没有认真学习过什么新知识。现在回想,主要还是因为观念没有转变,当时觉得博士就是在读一个硕士的感觉。如果早知道日后会有这么多麻烦,也就不会如此放纵了。再一个也是由于我从小家庭条件还可以,谈不上富裕,但是至少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经济上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想过要抓紧毕业出去工作,虽然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是一个不错的心态,但是这东西和浑浑噩噩可能就一步之遥。很遗憾,当时我由于见识的问题,没有预料到暴雨将至,自然也就没有未雨绸缪。 第二年开始了研究生涯,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我过去所做的研究和导师的方向不是很匹配。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发生,国外的学院规模一般都比国内小很多。一个专业可能一共也就几十个教授,那么显然有时候不能包含我们国内的每一个二级学科的全部子方向。我当时在国内主要是做试验,整理数据,分析结果那种模式。但是到这边偏向了数学模型,然而过去并没有在这个方向上有什么积累,自己探索的过程也走了许多弯路。更糟糕的是,这边的导师似乎没有什么学术追求,对教研室比较放羊不做太多指导,之前说过,我当时自控能力不太强,每每都是轮到组会发表之前才匆忙赶一些汇报内容,所以就蹉跎了好多时光。现在看来,对于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来说,数理基础都是万物之源。越基础的东西越有迁移力,可惜当时我并没有这份觉悟,甚至觉得那些基础知识不够前沿。见识短浅,只知道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东西。如果当时把基本功做扎实一点,就算之后进不了高校,找个金融岗“发财”也还有那么点希望的。所以,在这里给学弟学妹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做好基本功,无论将来读不读博士。我们很难预测未来哪些东西会大火,专业这件事情很不好说,大家如果读到博士那就是十年左右,这么长的时间线还是很难预测的。比如我高考那会儿,清华建筑的分数最高,而电子,计算机的分数就比较中游。然而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同志们早已站在风口,而建院毕业的朋友就相对辛苦了。所以风口在哪里我们不好预测,但是打好基础肯定是有助于抓住之后发生的机会的。当时受困于这些问题,我每天上下求索却也找不到方法,而这种状态几乎一直持续到毕业。这边和国内大课题组的模式很不相同,每个导师都相对比较独立,学生也其实得不到太多的指导。和硕导的春风化雨很不一样,这里说句题外话,我现在觉得在某些情况下,国内的导师抢一作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的?因为国内的确有些情况下论文的idea是老师给的,学生只是去把他实现了。然而到这边,我这个心态用了好久才转变过来。很遗憾,当心态转变过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后来就自然而然地延期了。很感谢父母的支持,让我不用为了生活来源而操心,这就比很多延毕的同学强很多了,也正是这份支持让我最终得以顺利毕业。俗话说穷则思变,看到别人都开始收尾毕业论文准备答辩而我一篇文章都没有的时候,我也就放弃了原先非顶刊不发的激进想法(别笑)。非常感谢当时一个中国人博后师兄,他带着我发出了第一篇论文,虽然期刊的level不高,但是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在跟着师兄做事情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一些研究的技巧。现在想来,其实大家的智商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我们很难比别人聪明多少,但是也请不要太自卑,我们也不比别人笨多少。如果别人一年能发五篇你只能发三篇,可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或者没他聪明,但是如果别人一年发五篇你一篇都发不出来,问题就一定出现在方法论上,多看看别人的研究,多沟通,多反思,不要闭门造车,这很关键。很多时候真的可能发生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事情。所以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就是要保持好奇心,不要太执迷于自己的研究,更不要屏蔽别人的建议。我当时盲目地觉得自己的研究很厉害,方法完美无瑕,但其实是走进了死胡同,花费了多少个日夜多少次连着36甚至48个小时的实验却没能换来令人喜悦的结果。但是其实如果早点和师兄沟通,多出去参加会议交流交流,心态放平尊重别人的成果,想来路也不会走得这么坎坷。除了自身的问题,选导师也是一个重中之重。这一点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很多朋友都被导师“坑过”。先谈谈我的导师,导师年近退休,人就比较佛系。在学术方面已经没有什么渴望,甚至志不在学经常去工业界social。有时候一两个月也没法和老师谈一次,组会更是有一个学期才开一次的情况。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论文写完了导师能压一年才给反馈,我在这个教研室的七年多见过只见过两个按期毕业的同门,其他人都是延毕,只是时间长短不一。大家出来读博士,肯定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如果遇见了一个不靠谱的导师就是划不来了,如果遇见了就应该拿出止损的果断而要每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我当时一个师弟,清华的本科,就直接拿了硕士走人,现在在国内大厂享受福报,当时进去得早,到现在级别挺高了,年收入保守估计可能过百万了。另一个师弟家庭条件还不错,来了一年发现这边不对劲果断转去别的学院自费硕士,现在工作生活也是非常开心。而我应该是太理想主义,以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回国之后带动国家学界发展,请不要笑,我当时毕竟只是一个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学生,之前的工作也只是每天两点一线接触什么社会。现在想想也就明白了其实如果跟错了导师或者选错的方向,大概率就是用青春去做一些试错性研究,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东西对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回国也只能爆笑祖国了。如今我已经年过35,超出了很多学校的招聘年龄,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成果。现在自然开始尝试拥抱现实转而以赚钱养家为人生首要任务。兜兜转转之后在一个没什么名气的高校找了一个带编制的工位,回国之后要收拾好自己开始新的旅程。读博有时候就是一场用青春做赌注的博弈,最后胜出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自揭过往来劝退后来者。当然,我觉得人不应该放弃理想,只是建议大家在有理想的同时也先看清社会,搞清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社会也需要,然后再去做。有时候做事情的快慢也不太重要,但是方向一定要选好。 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结局。

其声挥绰

上大博士状告母校:发表论文数量不够,学位遭扣押!

近日,青塔转发了“上海大学一位博士状告母校”的消息引起了小知的关注。这位柴姓博士是上大2014级的研究生,已于2017年12月毕业离校。他状告母校的原因是:学校扣押了自己的博士学位!因为按照上大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量化指标,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3篇三级期刊论文,而他就是因为没有达到这个指标,导致没有学位。不过,上大校级的学位授予细则的两篇论文指标,他已完成。在已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位论文答辩也已通过,且达到学校指标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的学位不该遭到扣押。对于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多少篇规定级别的学术论文,可以说是不少高校的“土规定”了。这一规定,往往有高校的“私心”,通过数量众多的硕博研究生发论文,能够大大增加整个学校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从而提升自己的排名和知名度。所以,这类的“土规定”早已被研究生们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不得不忍受着这样的条款。曾有媒体报道称,在2012年,有一位南开教授招收的十几名博士都未能正常获得博士学位,原因就是论文发表数量不够。所以高达65%的博士延期毕业,往往和高校“自设门槛”要求学生发表规定数量的核心期刊论文很有关系。因为高校规定的核心期刊数量肯定是有限的,每年能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多,但光是研究生这个群体,就达到好几十万。再加上还有高校老师、研究人员等等,这上稿的竞争就更大了。现在的论文发表早已经是产业化了,催生了专门的中介在代发甚至代写论文,中介介绍发表一篇论文,动辄就是上万。对于没关系、没资源、没后台还没经济实力的学生来说,想靠正常渠道发论文,简直就是登天。但高校这样的“土规定”合不合法?却没有定论。为了保障学术自治,国家层面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高校可以自行制定细则,但也没规定学校下的二级单位还能自己设置“小细则”。所以,这位柴博士认为上大经济学院的这一学位授予指标不合法,是经济学院“好大喜功,想通过学生发表论文来快速建立学术的影响力”。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这位来自农村的上大柴博士,有多么辛酸。他告诉记者,在毕业一年后,还尝试到处投稿。由于没有博士学位,在找工作中这个读博经历就等于没用。小知希望,他能够赢得官司,获得自己的博士学位,更希望此案能够推动更多高校打破“土规定”,按照国家的学位条例设置科学的评定细则,让学术回归学术。作者:知新行闻

差不多

北医大博士、硕士生导师鲁艺教授回母校忻州一中、作专场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鲁艺教授回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区作专场报告载誉荣归,情系母校。10月19日,忻州一中举办了第60期《忻中大讲堂》,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鲁艺教授回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区为师生作了专场报告。鲁艺教授在主校区作精彩报告鲁艺教授在北校区作精彩报告政教处主任王新林主持主校区报告会北校区高一年级主任张国栋主持北校区报告会鲁艺教授是忻州一中94级133班毕业生,2004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德国联合培养博士项目DAAD 奖学金,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里根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习。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联合会经方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特邀专家,鲁艺教授还是“薪火传承”刘渡舟名医研究室、国家名老中医王庆国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报告会现场 气氛热烈互动交流 创新活力鲁艺教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从东方到西方:发现中医之美”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求学之旅,以及在十余年中医执业生涯中的职业感悟,重点讲述了“发现中医之美”的领悟和收获。这场浸润悠久文化与深奥医理的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探寻中医药文明的理想之窗,徜徉于国医殿堂,探寻医学奥秘,了解中医魅力,也感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鲁艺学姐在现场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充盈着同学们对探求新知的热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主校区合影校友在北校区校园合影学校以《忻中大讲堂》为载体,组织杰出校友回母校举办专场报告会,是忻州一中“四有课程体系”中“励志教育课程群”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活了忻中学子丰润核心素养、敢于实践创新、勇于担当责任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家以学长学姐为榜样,在逐梦路上找准发展目标,寻求全新突破,拓宽学习视野,坚定成才信念,励志走向成功。(忻州一中)

鸷曼

小记者:大博士,福州请你留下来

小记者采访福州籍博士。福州日报记者 谢薇 许含宇 李淑娟/文 池远/摄“这里植被葱绿,冬天也是绿树成荫,和北方很不一样。”“我很喜欢三坊七巷,这里有冰心、严复等许多名人故居。我还喜欢福州的肉燕,很好吃。”……昨日,来榕参加第三届“榕博汇”——2019福州人才对接活动的400多名博士(硕士)兵分多路,参观了晋安公园、三坊七巷、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福州规划馆等地,在小记者的陪同下,大家边走边看,一路上点赞不断。“您好,我是福州日报的小记者,能问您几个问题吗?”“请问您是哪里人?叫什么?”“福州给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问您会考虑留在福州工作吗?”昨天下午2时许,20名福州日报小记者穿戴齐整,早早等候在三坊七巷入口处,亮出“大博士 福州欢迎您”的标语,兴奋地等待着“学霸团”到来。在博士、硕士们逛坊巷的间隙,小记者们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张玉霞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人,这次她和男朋友谭相冠一起前来参加“榕博汇”。“你们之前来过福州吗?”“你们对福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了解?”“福州与你们的家乡有何不同?”“你们打算来福州工作吗?”当小记者得知这对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夫妻档”打算来福州工作,便一路“围追堵截”。“这是我们第二次来福州,上一次来旅游对福州了解不多,这次来参加人才对接活动,福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福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所知道的有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名人。”“北方大城市空气干燥,生活节奏也比较快,而福州空气湿润,生活节奏比较适中,我想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一定很高!”在与福州日报小记者郑茉涵交谈后,张玉霞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之前也来过福州,这次来感觉福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变化真的非常大!”在水榭戏台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黄镇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选择就业城市,我会很重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黄镇隆告诉小记者廖丽宁,他是龙岩连城人,对三坊七巷和福州的历史本就不陌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里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展示融汇古今,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文化底蕴方面,福州给我各方面的印象都很好,这里的生活环境很好,自然环境更是没得说。热情、温暖、甜蜜是我此行的最大感受。”一路上,黄镇隆与廖丽宁相谈甚欢。黄镇隆笑着说:“不论是开始的宣讲会,还是参观安排、与企业对接等,主办方都考虑得很周到,这让我感觉很温暖。另外,这次活动的安排很贴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福州人民的热情。”“这是你亲手绘制的油纸伞吗?真是太珍贵了!”当天,中共中央党校博士陈梦琳收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当她得知福州油纸伞的历史距今已逾千年,是福州“三宝”之一,而从龙骨搭建到绘画,都是小记者张靖晨亲手制作的,博士姐姐郑重地将洁白的油纸伞打开,撑着油纸伞在坊巷中漫步,感受千年的诗意。“福州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有‘三宝’,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我细细探访!”“小记者采访环节,让我感觉很亲切,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魏默然表示,别看小记者们的年龄不大,采访起来可是有模有样,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从小就有这么好的平台,必将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活动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张涛在福州日报小记者的采访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寄语福州:“广纳天下英才,共建有福之州;成就国际都市,引领中国潮流。”采访结束后,小记者们还分享了自己的初次采访心得,并坦言,与博士、硕士“零距离”对话的经历十分难得,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学习经”“生活经”对自己很有启发。大家表示,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迎难而上,向优秀的哥哥姐姐们看齐!

偏令无出

虽然一些网友不喜欢郭德纲,但却更反感上大博士的公式相声?

小编比较喜欢听相声,也很喜欢郭德纲于谦老师的相声。郭德纲相声说的真不错,基本功扎实,又有创新能力,而且老郭情商智商都在线,说相声,拍电影,主持综艺,各个方面都吃得开。但他前些年有些时候确实又很令人讨厌,尤其是口头上爱占别人便宜,特别是拿女人找乐子,表面上看是抖机灵,幽默,其实就是嘴不饶人,而且已经对别人造成了人格侮辱,也降低了他的素质。拿于大爷一家给大伙儿找找乐,无可厚非。但其他场合就不太合适了,比如在颁奖典礼上郭德纲拿胡可孩子找乐,说孩子是他儿子。还有次郭调侃一位女观众:知道她为什么嘴这么甜吗?因为我有糖尿病……这样的例子不少,老郭八核的脑子,嘴上不饶人,占尽上风。可同样是嘴上不饶人,崔永元老师就比他的境界高太多了,尤其对女士和孩子,说话分寸拿捏的非常好。不过从这次郭德纲与交大博士对话来看,现在的郭德纲或许经历了太多是是非非,已经稳重了不少,说话不卑不亢,张弛有度。同时也给交大博士留了些面子,要放几年前,不把博士贬出翔才怪。如果老郭继续这样保持下去,还真有点儿德高望重的意思,成就真正的大师风范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可能就没那么令人讨厌了。至于前段时间的交大博士夫妻,我觉得他们或许对相声这门艺术有误解,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不是靠公式推导纸上谈兵,如果不贴近生活,出再多的书对说好相声也没意义。小编认为说好相声,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智商,但一定要有很高的情商。笔者不怀疑交大博士的智商,但他们的情商真是堪忧,与郭德纲的对话,就能看出端倪。曾经听说过一位优秀理科生,作文写不好,于是套用公式解题思路,组合一些段落素材,也写出了不错的作文。如果为了应试,这个问题不大,但你能想象用这种方法写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吗?公式相声也是如此,套用公式,或许也能出两个有新意的段子,但出经典作品基本不太可能。博士说到相声没有创新,其实老郭他们一直在创新。就算是经典老段子,侯宝林、侯耀文、郭德纲、郭麒麟爷儿四个,就能说出四个样儿来,一代代在传承中创新并完善。同一个包袱,郭德纲在不同场合抖法可能也不一样,因为这要根据现场观众反应控制节奏随机应变。反应是随机的,而公式是死的,一味的套用公式,不仅是与生活脱节,更是与观众脱节,自说自话的相声有意思吗?所以清华的博士说的那句话就很有意思:博士中也有正常人。世事洞明皆学问,认情练达即文章。小编觉得交大博士应该好好体会下这句话,首先不要看不起现在的相声,因为你还没把它研究明白。其次好好感受下人情世故,别把脑子光扎在书堆里研究相声,相信如果真的出了好作品,观众也会喜欢你们的。以上仅是小编的看法,不喜勿喷哟,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评论关注!感谢阅读!

黑灵官

一个大龄博士生的年终总结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2019 年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这一年里,我们没白没黑地守候在实验室里,等待着好结果的出现;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收拾起失败的心情,重新设计实验;我们勤勤恳恳地完成实验,仔仔细细地阅读文献...我们执着、乐观、无悔,我们用美好的青春为人类探索未知的事业做出了约等于0的贡献!但是一切皆有可能,明年,事情也可能会起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期盼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正面的 ——因为,我实在经不起什么折腾了。1.过去的一年,就科研成果来说,我在导师的催促下憋了 SCI 论文 3 篇,分别被拒稿 2 次、2 次、3 次,目前全都未获发表。虽然没能发表,但我的成长是实实在在的,至少,磨练了我的钢铁意志。2.科研中保持了极高的出勤率,除高烧请假 2 天外,其他工作时间无早退迟到等现象,从未因谈恋爱等个人问题影响工作。全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约为 68 个小时。3.上半年的春季学期中,除完成科研任务外,还带本科毕设学生一名。尽管该生动手能力极低,科学素养极差,但在我的「帮助」下仍然得到了毕设最高分。目前,该生在某 985 高校祸害就读。4.以助教身份参与本院大二学生的必修课一门。凭借一堂精彩的漏习题课,该课及格率创下 98% 的本校记录。5.在休息时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导师布置的案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填写各类教学计划和进程表格,统计成绩单,完成试卷分析等,电子文档和表格共计 29 份。6.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参加学术会议 1 次(本校);听讲座 27 次,其中玩手机 27 次,打瞌睡 26 次,提问 0 次,听懂 0 次。7.积极与导师讨论项目进度。讨论实验 61 次,其中被导师批评 20 次,导师出主意 13 次,解决问题 0 次。8.广泛阅读学术文献。下载文献 433 篇,泛读 211 篇,精读 23 篇,对自己科研有启发 47 次,解决问题 0 次。9.树立理想。同学聚餐喝酒 19 次,喝醉 2 次,喝酒后吹牛说自己绝对不会延期 19 次,将来会成为院士 2 次,能得诺奖 1 次。10.接受熏陶。一年内见院士 5 人,共 241 次,其中 1 人占 238 次;长江学者 9 人,共 383 次,其中 1 人占 375 次。11.积极参加学院建设。在研究生群天天发言,给学院公众号的每篇文章点赞。12.坚持体育锻炼。下决心减肥 8 次,减肥失败 8 次。13.喊错导师外其他老师名字 2 次,喊错本科同学名字 5 次。14.发朋友圈 139 条,其中科研新闻 68 条,八卦消息 45 条,人生感悟 24 条,吐槽 2 条(仅部分人可见)。15.在校园里见到姑娘 54 人次,心动 1 次,行动 0 次。16.除读研奖学金外,全年另有收入 6180 元,包括完成导师交给的横向课题 1 项,4 个月补贴 3200 元;为生物学霸投稿 3 篇,稿费 2880 元;参加某公众号抽奖,三等奖 100 元。17.网购 61 次,货不对版 2 次。18.参与网络围观 26 场,跟陌生人网上撕逼 2 次,保持全胜。19.发出好人卡一张,烧掉私人信件 16 封,结束感情 1 段。20.被父母介绍女朋友 2 次,见面 0 次。二零一九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此致敬礼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