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怎么考?最好的答案或许在这里其应若响

在职研究生怎么考?最好的答案或许在这里

刚刚开始同等学力申硕的初次注册,虽然考试还有几个月,但是关心在职研究生考试的同学还是想了解具体的细节,那么,在职研究生怎么考?重要通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名为“在职研修课程班”!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各语种和学科统一考试大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一般在五月倒数一两个星期日,具体的考试日期要以学位中心官网的信息为准。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1.外国语水平考试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外国语科目的语种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和日语。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均须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且应试语种须与接受其硕士学位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相应学科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语种相同。2.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均须参加相应的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试大纲由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由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考试大纲将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发布实施,考试大纲(电子版)将于3月初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简称学位网)向社会发布。考试选学校也很重要,近日,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出炉。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取得非常傲人的成果。大家攻读研究生可以选择学科专业强的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各专业课程研修班目前正在招生,有意向报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课程研修班的考生可关注微信公共号rucezzy回复姓名+专业给我们留言。

假随从

为什么报考在职研究生?也许这些就是答案!

在职研究生教育正在飞速发展中,吸引而来报考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报考在职研究生呢?也许这几方面就是主要目的。报考在职研究生一、为了高含金量证书在职研究生也是属于研究生教育,自然是可以获得研究生相关证书的。目前,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主要就是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是先学习后申硕,完成学习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书,通过申硕考试及答辩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考试入学,与统招研究生一样,顺利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与统招研究生的证书效力一样。二、为了高层次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研究生教育层次的知识都是比较高深的,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教育,可以学到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可以开阔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有了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就能更好的进行工作,日后的发展也会顺利很多。三、为了高端人脉人脉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想要有一个不错的发展,人脉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人脉的质量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攻读在职研究生的人员,多为企事业单位中比较优异的职员或者管理者,人脉质量是非常高的。如果能获得这些高端人脉,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大狂魔

为什么要考在职研究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时节,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刻。就在昨晚,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迎来了2019年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与步履匆匆撑着各式小伞穿梭于写字楼之间的忙碌身影,正是当下北京职场人现实生活的写照。当下职场人还有一个特点——很多上班族都正在或者打算加入到在职考研的大军中来。为什么要考在职研究生?职场新人 秦女士 26岁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不久的职场新人,秦小姐活力满满。为什么考在职研究生这个问题,秦小姐表示自己觉得趁着年轻,多读书肯定没错。虽然没有太长远的计划,但她认为以后考公务员或者出国深造,考个研究生都用得上。新媒体运营 张女士 35岁1来自山东的张女士,毕业后就来到了北京打拼,一直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当前就读于北京某高校,是一名在职研究生。谈及为什么要考在职研究生?张女士目光灼灼,说道:“来了北京这么久,我突然发现如果不能够及时充电,靠我以前的知识储备显然不太够用。而且,我一直都有个名校情结,当初考了几次没有考上这所名校,去年才听说这所学校招收的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不用考试就可以入学,我就告诉自己必须抓住这机会。也算给了我一个机会实现梦想吧”。人力主管 王先生 45岁“工作了这么多年,要想突破职场瓶颈,继续晋升,不提升学力是不可能的”。王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考虑到当前工作家庭都需要投入一部分精力,而且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考全日制研究生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在职研究生相对来说比较适合我。”2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除了考研人数猛增,自从在职考研纳入非全日制考研之中,非全日制考试难度增加,含金量提高,往届生考研比例增加。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考研主体女生比例增加,进入“她时代”。在2007年仅占到48%,到2016年已经增长至55%,提升近7个百分点。女生渐成考研群体主流。为什么在职考研?有的人为了梦想,有的人为了升职加薪,还有人单纯为了以后提高竞争力……“让未来多一重选择”,我想大概是所有职场人的心声吧!这也是我听过最美的答案。无论是哪种原因,每个职场人都在坚持着自己内心认为正确的选择

伐树于宋

读在职研究生有没有用——一位职场白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职研究生,得到了很多职场人士的追捧。当然,也不乏一部分质疑声音:在职研究生单证无用论,在职研究生含金量不如全日制,在职研究生......那么,在职研究生到底有用没用?读还是不读?一位职场白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一直有名校情结,名校对于我来说除了一个说出来体面的头衔,我更在乎它所承载的潜在价值:名校顶尖的师资、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无可复制的学术精神、深厚的人脉关系......1我知道按照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准备统考,也不可能辞职去读全日制研究生,当然我一个本科非985/211的毕业生,想要通过研究生统招进入国内知名学府深造,显然可执行性不大,我也没那个底气。所以同等学力就成为了我进入名校的最佳方式。入学不用考试,直接提交资料就进入理想学府的校园里上课,聆听专业学者教授、名师大咖的教诲,感受校园回血的激情,对于我来说非常难能可贵。2职场拼杀靠的是实力,我承认学历很重要,但是对于我当下的工作来说,我更加需要的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职场人脉的拓展,眼界学识的提升,至于学历,我一个民营企业的员工来说,反倒是不像应届生那样特别重要了。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不断增加。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我没有经过与数百万大军的PK,直接进入名校,和他们一样享受同样的师资,同样的校园环境,还有个同等含金量的硕士学位证书,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3当然,我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人人都知道全日制研究生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方式,虽然国家政策一直的引导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与社会认可度,但可能由于一些企业的“一刀切”,目前想要完全认可在职研究生显然不太现实。但是全日制研究生不是人人都能考得上,也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支撑自己脱产去上学,职场人士,拖家带口,有些时候早已身不由己。可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知识的迭代更新不断加快,终身学习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此种境况下,选择一种满足学习需求,还能对升职加薪有所帮助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性价比就成为了衡量的标准。认为学历重于一切,又没有经济压力的人选择了辞职专心备考全日制研究生;认为双证更安心,自律能力够强、工作相对清闲的选择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对于我这种想读名校,自己又无暇备考,更看重潜在价值的选择了同等学力。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我们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缙笏绅修

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这几天有很多在职的朋友咨询考研的相关信息,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在世界五百强工作的小姐姐,工作不错,打算考研一是兴趣,二是想多学点知识,提升下学历,三是她同事都在备考,她觉得有同伴一起更有学习的氛围。还有一个是年近三十,也打算考研,在紧张的备考中。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在职研究生到底怎样,用没有用处?在职研究生这里将在职研究生定义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包括申硕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案例。比如听到这样的话”我认识谁谁谁,研究生学历,还不是那样?“这些读了非全研,但能力不佳,即学历对其无用的案例,听听就好,任何个例都不要套在自己身上。还有就是缺少正确的科普知识,有认知偏差。很多人觉得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松,好毕业,上课时间少,学不到真知识……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要参加考试,考试难易度跟全研一样。都需要修够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才能顺利毕业,并无区别对待。至于上课时间,也是差不多的。可能平时非全的上课时间少一点,但是全研一般是两年毕业,非全要两年半到三年时间。综合下来,上课时间是差不多的。而且非全和全日制的课程设置并无区别,有区别的是院校间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这里可以知道,择校真的很重要。在职研究生既然都一样,为什么会有“在职研究生”这种学习模式存在呢?因为国家需要,企业需要,从业人员需要。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两者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硕士侧重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专业硕士侧重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国家和企业发展,需要更多能学以致用的人才,所以会推进培养专业硕士。从业人员在工作到一定阶段后,很多行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和更多专业领域内的同行,专家研讨才行,在这种情况下,在职研究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在职研究生了解了这么多,大家对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心中有答案了吧。那么考在职研究生难度高吗?这个我们下篇文章分解。弘才学习网的考研辅导资料也能帮到大家哦。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想,这才是不断学习的正向意义吧。

闻所未闻

高赞答案:能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直只有他们自己

“极度痛苦,非常后悔。”这是知乎网友@XCPP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你们,现在都怎么样了”这一问题下回答的第一句话。要说“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话题。我们就得把时间拉回2016年9月。那年,教育部正式出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就读和毕业政策之后,“在职读研”就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从2016年9月开始,教育部对已经成为乱象的“在职研究生”一刀斩下,从此市面上就只剩下四种研究生:统考统招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的研究生,以及中外合办的研究生。其中,同等学历申硕的含金量最低,免试入学、简单毕业,学校只发放“学位”一个证,学信网上并不能查到“研究生学历”。中外合办有海外镀金,含金量比之同等学力稍高,但海外研究生也够乱的,零零总总看起来唬人,实际能有多少效力真说不定。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教育部的指示,这俩原则上是同等级的。所谓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区分的不是这两者的学历水准,而是就读学习的方式。全日制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需要脱产全日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则是学生不脱产参与学习。两种研究生除了学习方式有区别之外,招生、考试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该做的小组作业,该写的毕业论文,非全日制都别想逃掉。而且为了保证非全日制学习的效果跟上全日制,非全研究生的学制还比全日制多一年。在知乎,有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那些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回答很多,但总体都在传达同一种情绪——后悔。主要是两种后悔:一是累到绝望,心生后悔;二是碌碌无为,心生后悔。前一种,主要是集中在国内的985名校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多是从当年考研的全日制研究生调剂到非全,也有部分是工作之后听说非全日制新政策后,第一年就当了“小白鼠”。从他们的回答能看到,985名校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实和全日制没有太大的区别。课程一样,作业一样,论文要求也完全相同。知乎网友@XCPP本科是清华,毕业在单位工作多年,因评级和晋升要求而考取了某985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位网友的经历相当魔幻,在相关问题的回答,第一句话就是“极度痛苦,非常后悔。”当初,虽然他也知道教育部新出台“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之后,非全从此有别于曾经的在职,成了和全日制一样的“统招统考、双证齐全”的正规研究生学历。但再怎么说,“非全日制”也是“在职读研”的一种,不可能特别严格。然而,XCPP的“非全之旅”却并不顺利。首先是考研的过程,他因为本科是清华,基础非常牢靠,很轻松就过了当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分数线。(这一点非常牛逼,非全刚出的时候,99%的在职人员都没过当年的线。)然而在复试的时候,他却遭遇了“潜规则”。虽然是非全专业,但他还是被招生导师忽悠没有使用加分政策,从而让另一个学生顶替了他。(导师骗他说,当年只有他一个人过线了,实际上还有一个。)在心仪的专业被人抢走之后,XCPP都准备另择高明了。该985的招生老师,却给了他另一个专业的名额。因为只是需要学历以方便单位的评级和晋升,这位网友就直接入学了。只是,没想到这一步就直接踏进了一条“不归路”。入学后的XCPP发现,该985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但没有传说中的“在职研究生”的水分,反而要求比起全日制还要严格。首先是学分方面,非全日制要比全日制多修5个学分才能毕业;然后在作业、论文、小组课题这些方面,更是没有因为他在职而减轻,都是和全日制学生一样的要求;更离谱的是,非全日制的他,还要参加学校的入学军训。XCPP是一个已经工作了7、8年的中年人,这波折腾直接让他踏上了单位、学校和家三点一线、螺旋忙碌的不归路,好多次都累到精神衰弱。XCPP的经历并不是偶然,在国内的985院又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相对来说,反而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过得更累,课程照做、导师也不在乎你是不是在职,该“压榨”的还是会压榨,同时单位的工作也不能落下。不同于985名校对非全日制的同等甚至超出全日制的严格对待,普通的211或者双非院校,在非全日制的培养上就显得不是那么正规和上心。在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本就没啥实力,更何况是非全日制,严格说起来也只是比曾经的在职研究生要好上一点,根本就不是985名校那种严格培养。因此,很多双非或者普通211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后悔就是学不到东西。尤其是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是当年全日制没有考上,被学校忽悠填报了非全日制的学生。相对于全日制来说,社会对非全的认同度毕竟暂时还不够,所以这些双非院校的非全研究生,痛苦、迷茫和后悔就不言而喻了。只是,知乎的另一个匿名网友,却无情的揭穿了这种现状背后的真实:一直歧视非全的不是别人,而是身在普通院校非全专业的我们自己。他说,他真正后悔的不是报考了一个毕业之后会在毕业证上打上“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也不是为此而付出的高昂学费,而是荒废了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那几年时光。在学非全的时候,他虽然一边工作一边上课,但学习上却始终抱着混一混的心态。CPA一门也没考过,课程和论文也只是敷衍了事,下班之后总是找借口玩游戏、看小说,一直熬夜到两三点,在空虚中睡去,在迷茫中醒来。他一方面羡慕那些全日制的同学,有非全没有的研究生福利、有非全没有的在校体验,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这些所谓的“区别”,不过只是他试图掩盖自己碌碌无为,不为“没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文凭”努力的借口罢了。实际上,他的那些非全同学,同样在工作、在养家、在学习,但他们却在读研期间,发表了期刊,考过了CPA,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也许,真的只有经历之后才会明白。无论是非全日制还是全日制,不过只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环境罢了。比起一张空泛的毕业证而言,更重要的其实是读研期间的付出和收获。“非全日制如全日制”这种想法,从来都不过是非全的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因为没用,所以不用拼尽全力去学;因为没用,所以只需要混一混时间;因为没用,所以它也不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改变… …实际上,教育部一直在推进非全日制的权益。2016年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同一标准、同一质量”,2020年在第一届非全研究生毕业之际,又联合五部门发文落实非全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非全日制只是一种提升学历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区分学历水准的标志。假如非全日制就读的学生,自己都觉得自己和全日制不是一个水准,觉得自己低全日制一等,那又如何能让别人看得起?尚岸研修室,专注考研资讯和观点输出。

慧能

在职研究生:哪种方式不用参加考试就可以读?

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公布后,自然成为广大考研人的焦点。这些年来,考研大军有增无减,这其中就不乏在职人员。在职人员边工作,边准备考试,着实辛苦。那么,也有一部分在职人员,既想在职读研,提升自己,但是工作的确过于忙碌,无暇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有木有那种不用考试,就可以直接就读的在职研究生呢?答案是:有!1目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经过初试、复试,并最终拿到录取通知书才能入学的在职研究生类型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难度大、竞争激烈,并不适合所有在职人员。而另外一种方式的在职研究生的确满足了很多在职人员的需求。免试入学。不用考试,只要满足院校入学条件,经过审核资料,就可以直接到校上课学习。这种方式极大的缩短了从想学习到真正实现学习的时间。职场瞬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机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武装充实自己,然后灵活运用于工作之中,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2硕士学位证书满足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的学习者,还可以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按照流程申请院校硕士学位,经过认定的人员,可以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获得同等含金量的硕士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出国留学、升职加薪都很有用哦!4次考试机会目前,这种在职研究生入学不用考试,但并不代表可以浑水摸鱼。具备这种在职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多为国内重点院校,教学质量与管理都是极其严格的。按时上课、通过考试,都是必须要做到的。考虑到在职人员半脱产的身份,院校一般会采用单科成绩保留制。学生只要在考试资格卡建立4年内通过所有考试即可。相对其他学习方式,这种在职学习方式已经相对容易的多。这种不用考试、还能获得相关证书、并且考试机会多的在职研究生报考类型即为同等学力申硕。但很多在职人员对此了解并不多,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同样能够叱咤风云,又何必纠结于哪种方式呢

养蜂人

关于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你都知道哪些技巧?Get到重点了吗?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作为读研生涯的最后一道关卡,写好论文以后,就要进入到答辩环节。在答辩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会不会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有些考生因为答辩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功课,而失误连连,最终导致没有顺利获得证书。所以关于论文答辩也是非常重要的。论文答辩流程1、考生在答辩前,将指导老师签署过得毕业论文意见、提纲、草稿等一式三份交于答辩委员会。2、由答辩老师介绍完规则后,考生概述论文题目、内容及结论等。3、答辩老师针对论文提问,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是否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4、召回答辩考生,宣布答辩结果,答辩未通过的考生,提出修改意见,一般允许学生另行答辩。答辩前应熟悉论文在答辩之前要熟悉掌握并且理解手中的论文重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经常被提问的问题应及时想好答案,以便于更好的回答出来。最重要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在答辩过程中不慌不乱。不要急于回答,思考后再回答有些考生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突然提了一条问题,而你又急于回答,可能导致回答时漏洞百出,这样是不太好的,当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认真聆听,不要着急回答,应该在脑子里快速的过一遍,应该怎么回答,如果不太理解也可以重新问一遍答辩老师,以免理解错误答非所问。回答问题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在听清答辩老师的问题后,在脑海里快速整理,然后作出回答,要把自己正确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犹犹豫豫,东一条,西一条,在回答时要客观、全面、不要把话说得太“死”,声音适中就可以。不懂得问题,不要强行回答在答辩时,对于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当自己不会时,可以说明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过后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不懂装懂,回答出来的问题让答辩老师不满意,拉低分数。要文明礼貌,答辩也是学习交流的过程在答辩时,可以向答辩老师请求指导,也可以当成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在答辩过程中,要保持文明礼貌,尊重答辩老师,如果与答辩老师的观点不同时,更应该注意,在答辩结束后,要有礼貌的退场。避免过于紧张,自信心不能丢失如在答辩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过于紧张会导致语言不流畅,脑子一片空白,要给自己加油打气,消除紧张的心理。

和同

深度解读: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随着教育部门对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关注和选择在职研究生学习,报考热度持续上升!但仍然不乏一些持观望之势的人员发出“在职研究生有用吗”疑问,通过多角度探讨在职研究生有用吗,也许你自己会找到答案。数据解读:在职研究生有用吗?12018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人数为14.15万人,总报考科次达到22.26万。总报考科次比2017年增长1.83万,增长率9%。——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中心2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数据来源: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3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数据来源: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人数增加,考研大军不断壮大,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我国研究生学习热潮风起云涌,在职研究生也不例外。为什么会有在职研究生的存在?4在谈论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之前,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在职研究生。其实,在职研究生的出现是国家政策、企业需要、在职人员需求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政策:在职研究生是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到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对于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和建设干部队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企业需要:在职人员因为有了工作经历,更加明了自己的短板,明白职场的行情,也会更加明晰努力的方向,对于工作学习也更有责任感,学习回报率更高。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学以致用”型的人才,企业需要这批具有实战经验、且具有深厚系统理论基础的综合型在职人才。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经过多年工作积累,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在职场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和更多专业领域内的同行、专家研讨,才能解决问题。而在职研究生一方面可以有针对的去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可以与专业人士切磋、探讨,寻求最佳方案。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5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需要明确这个“有用”的标准是什么?对于你来说,你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学习知识。这就离不开课程设置和师资,那么在职研究生师资力量如何?当前,只有知名院校才会招收在职研究生,而且每个学校招收的名额和专业都有严格限制。排名较好、校风严谨的高等学府,对于在职研的教学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报考这种学校的在职研究生根本无需担心师资问题,因为院校自身可能会比你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水准与教学效果。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会针对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在职人员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对于打算学习知识的在职人员来说,在职研究生的确是有用的。获得相关证书。无论是同等学力申硕获得的硕士学位,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毕业证书,首先都是经过扎实学习,修满课程学分,获得国家认可的证书。同等学力申硕需要参加同等学力5月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在入学之前就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所以两种方式获得的证书,与全日制统招研究生证书不存在实质性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从此点来看,读在职研究生也有用。此外,对于想日后读博、出国留学、职称评定等来说,读在职研究生也会用得上。但需要明确的是,在职研究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锦上添花,它无法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你一夜暴富。它能够带给你的是学习能力或者学历的提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两手空空而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指缝中溜走!在职研究生有用吗?这个答案真的取决于自己!

由也

28岁是在职考研,还是拼事业?或许我可以给你答案

想想,第一批90后已经到了28岁的年纪了。各自为各自的生活忙碌奔波着......或许28岁的你已经在一家不错互联网公司工作,收入还不错。但经过2-3年的职场摸索后却看不到未来会怎样,也有很多未知。想考研,但总是动力不足,也容易被一些琐事分心,自己一个人复习效率比较低,容易被各种诱惑分心,不知能否考上,可是不读研自己一定会后悔。如果读研,怎么收心?如果死心塌地工作,怎么解开考研的心结?你是不是也正在纠结这个问题?小编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位答友,用他的亲身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知乎答友情况简介:10年前毕业于某985高校,随后工作两年,在工作的第二年在职跨专业考研到另一所985高校,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工作状态。对于选择考研还是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症结是:工作还不错,但还是不想放弃考研,如果考研,一方面要面临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能否考上。(PS:这也是你的想法吧?)这种纠结的状态他当时也经历过,权衡过后还是选择考研,并且是在职考研。选择在职研究生原因是:1、心里无法放弃考研,而年龄在增长时间不能耽误,既然无法放下那就早点去做。2、在职考研相对压力要小一些,包括经济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考不上,还有工作做为保底,不至于无路可退,这种情况下备考的心态可能比辞职背水一战要好很多。如果考上了,接下来2-3年读研的费用还可以自己承担。他前期的复习准备是这样做的:制定好复习计划,每天保证3-5小时学习时间,周末两天全天学习,坚持下去,最终考上了985院校的硕士。考上后仍然利用周末时间上课,而且并不影响正常工作,顺利毕业后获得硕士证书,如愿成为一名硕士生。这位知乎答友用他的亲身经历表明,在职考研完全是可行的。制定好复习计划,坚持下去,真的没有那么困难。他说:生活中困难的事情多了去了,在职考研真的不算什么,而且在职考研是一件相对来说自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掌控的事情,多点毅力,持之以恒,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