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之表声丹寨县代表团龙启娟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使群众看病难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加强农村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好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十分必要。村级卫生室现状: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卫生室建设投入不足,诊疗水平有限,农村群众的生病得不到及时的诊疗。稍微大点的病必须到县或州、省城治疗,增加了其治疗成本。二是有的村级卫生室招聘不到村医,卫生室长期闲置。三是有的村虽有人员却不愿从事村医工作。四是个别村的村医因待遇低,出于养家糊口需要,不得不离职谋求生计,出现村医空缺。建 议1、加大对农村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提高其待遇,稳定农村医疗队伍。2、大力扶持农村医务室建设,在贷款融资、建设用地、设备添制、药物配送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支持,提高农村医务室的医疗服务水平。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收费行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坚决打击以次充好、更名提价,进药收回扣行为,净化药物流通渠道,降低药价。2019年1月18日建议办理州卫健议复字〔2019〕1号你提出的“农村村级卫生室现状”在我州有些地方确实存在。一是村卫生室建设未真正达到全覆盖。二是村医报酬低。三是村医工资及各项补助未及时足额拨付。四是村医队伍年龄明显老化、学历和执业资格偏低。对此,我州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出台了《中共黔东南州委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着力破解“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的突出问题。二是实施深度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18年实施了1025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卫生人才培训培养。首先,实施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其次,实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项目;2017年向省申请并完成631名无中专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报名审核,2019年将毕业。再次,建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2016年完成850名培训任务,2017年完成1000名培训任务,2018年完成1150名培训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232医学人才”培训3000名的总任务。四是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收费行为。出台相关文件开展了行业作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步工作中,我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一是借助脱贫攻坚东风,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2019年底前,确保每个行政村设置一所规范化村卫生室,并达到“四有两落实”(有服务阵地、有村医、有医疗设备、有基本药物、落实提高村医待遇、落实村医培训)。二是配齐村医,强化培训。将此项工作纳入了2019年州人民政府民生实事,年底前配齐所有行政村村医,并以县市为单位开展不少于一周的理论和实践村医培训。三是扩大人才来源方式,并建立培养留得住的本土村医激励机制等措施,从根源上解决村医队伍不稳定的实际问题。四是提高待遇,稳定村医队伍。要求各县市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村医的补助、工作等资金要按时、足额兑现。五是联合州发改委、州网信办、州公安局等部门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监管长效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权益。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2019年6月19日来源:州人大办代表之声编辑部投稿邮箱:954932006@qq.com
走进德顺蒙古族乡明山村卫生室,9点多的阳光正暖,村卫生室内干净整洁,温暖如春,几盆迎春花更是增添了几分温馨。患者张长林正在这里打着点滴,提起村级卫生室给老百姓的带来的便利,张长林高兴地说,“我这病都十来年了,以前总是要打车到洮南看病,来来回回的费时间,费钱不好,这年纪越来越大了,也不方便。这回好了,现在咱的卫生室设备、药品啥的都挺全的,不用出村就能治病,真是太好了。而且村医也特别负责,我们老百姓这回可方便多了。”就医路途远,卫生条件差,药品种类少,一直困扰着生活在村屯的患者,特别是老年和行动不便的患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洮北区委、区政府以民为本,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在保证业务不停滞的前提下,持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建设,努力改善村屯患者的就医环境,形成了一套集购药、诊治常见病、药品报销等“一站式”服务网络。村级卫生室建设的不断推进,使许许多多像张长林一样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尹玉光是德顺蒙古族乡明山村的村医,谈起这两年村级卫生室的变化,尹玉光难掩激动之情,“以前的诊所就在家里,四十多平的小屋,看病打针都在一起,卫生条件不怎么好。有时候只能背着医药包到老百姓家里看病。如今,可是大变样了。”如今,走进100平方米的德顺蒙古族乡明山村卫生室,记者看到,基础医疗设施配备齐全,药品全部由乡卫生院集体采购,种类达到100多种,实施一站式报销服务,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特别是贫困群众,更是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健康扶贫的各项医疗政策。金祥乡新建村贫困户张洪海老两口身体都不太好,加之年纪较大,看病成了老两口最挠头的事。自从村里建起了卫生室,张洪海老两口就可以就近就医取药,这可乐坏了张大爷,“哎,我们俩这身体都不好,以前看病抓药都得走挺老远,要不就得托人买。现在好了,咱家门口就可以看病抓药,医生时常还会来家里给我们看病,把我们需要的药送到家里来,这下方便多了,我们可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啊!”张洪海说着撸起袖子,让刚刚进门走户的村医量起血压来,老两口脸上绽满了幸福的笑脸。新建村卫生室只是金祥乡村卫生室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村卫生室建设的不断推进,金祥乡13个行政村的卫生室都已陆续新建扩建完成,极大地方便了该乡群众。金祥乡卫生院院长程文光介绍说,“村卫生面积均达到80平方米以上,基本药品80种以上,所有卫生室都实现了五室分开,达到了标准卫生室的建设要求。该乡充分利用村卫生室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各项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村医送医送药的有利时机,送到百姓的家里,让惠民政策落地有声,精准到位。”据了解,2017至2019年,洮北区投资近600万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89个,并先后投入资金近500万元,为全区村卫生室采购医用设备、宣传栏板和电脑等办公设备。几年来,通过专职村医招录和邻村代管、卫生院下派等方式,村卫生室和村医有效承担了为辖区居民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扶贫等各项工作,同时为提高村医履职能力,区卫生健康局还会每季度组织村医进行健康扶贫知识、诊疗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目前全区所有村医均具备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
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村医何宏在新建的村卫生室内整理药品。(5月15日摄)固原市西吉县在医疗精准扶贫方面夯实基础、强化基层,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去年全部完成238个贫困村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每一座新建的村卫生室面积均超过80平方米,并配备医疗设备。新华社记者 孙天朗 摄西吉县偏城乡伏垴村村医马晓东在新建的村卫生室预防接种室内整理资料(5月16日摄)。西吉县偏城乡伏垴村村医马晓东向记者介绍村卫生室留观室(5月16日摄)。西吉县偏城乡伏垴村村医马晓东在新建的村卫生室内工作(5月16日摄)。西吉县偏城乡伏垴村村医马晓东在为村民量血压(5月16日摄)。(来源:新华网)
包括学校、体育馆、图书馆、医院、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系统等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共福利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水平,促进社会发展。需要重点研究:根据项目的服务范围,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依据项目的功能定位,比较选择适宜的建筑方案、主要设备和器械;项目经济评价以经济分析为主,常用的方法有最小成本缝隙、经济费用效果分析等。学校、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等行业均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9月24日,黑土河镇海嘎村卫生室内人头攒动,前来看病和体检的村民络绎不绝,排队等待看病就医的队伍已经排到了门诊室外的院子里。村民赵五秀来得比较早,已经在输液室里输液,谈起如今看病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她这样说道:“我已经感冒一个多星期了,吃药、打针都不顶用,现在来输液试试。我家离村卫生室不远,骑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原来看病难,小病一般都是拖着,大病只能去黑土河或者昭通,路途远,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方便,现在村里面的卫生室修的很好,医生水平也高,我们看病方便多了。”“今天是赶场天,本来来看病开药的老百姓就要多点,加上我们今天组织了免费体检,所以来的人更多。”海嘎村卫生室村医张艳一边忙着给村民开药,一边说道。时间虽然已到下午3点,但从早上8点多就一直忙碌不停的张艳连口饭都还没顾得上去吃。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嘎村村民,从卫校毕业后张艳就一直在海嘎村行医,到如今已有17年,她见证了海嘎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一路走来历经的变化。“我在海嘎村当医生已经17年了,我刚毕业的时候村里是没有卫生室的,所以我就自己在家开诊所,后来2010年左右的时候村里面修了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卫生室,虽然设备老旧、医生也不足,但是老百姓好歹有个看病的地方了。2017年的时候,招商局到我们村捐资援建了现在的幸福乡村卫生室,改变我们村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现在我们村卫生室门诊室、接种室、妇保室、药房、观察室、输液室一应俱全,分工明确,药品的种类也增加了,看病的医生也增加到了两名,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年我们还会深入到老百姓家中为他们免费测血压、血糖,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会进行定期回访。”张艳说道。据黑土河镇卫生院医师党静介绍,此次组织的免费体检主要是针对村里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一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我们主要体检的项目有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糖、血脂、B超、心电图,还有尿常规等相关检查,通过体检,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这个体检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我们黑土河一共有12村,我们12个村都会去开展,预计到10月15号左右就能全部完成。”党静说道。黑土河镇海嘎村“幸福乡村卫生室”,是为改善威宁贫困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招商局集团捐资援建的幸福乡村卫生室之一。该项目由县卫生健康局统一组织实施,单体建筑面积155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8.5万元,其中招商局集团承担主体建设资金28.5万元,县卫生健康局承担附属工程及医疗设备的配套资金10万元。卫生室按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功能,设立了门诊、药房、留观室、输液大厅、预防接种、档案室等,于2017年4月开工,2017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近年来,随着全县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和提升,村级卫生室也有了新变化,从环境又脏又乱、缺医少药到如今环境干净整洁、药品齐全、服务良好,乡村卫生室的建设完善让老百姓实现了“小病小痛”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守护着乡亲们的身体健康,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黑土河镇是全县7个极贫乡镇之一,原建的村卫生室面积小、环境差,无法满足老百姓看病就医需求,为此,在2017年,招商局集团对黑土河镇援建幸福乡村卫生室,现在全镇乡村卫生室已全覆盖,目前村卫生室能基本满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需求,极大缓解了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黑土河镇卫生院院长陈学军介绍说道。2016年招商局集团经过对威宁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深入考察后于同年12月选定在黑土河镇坪山村,大街乡营中中村修建两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作为试点;每所主体投资28.5万元;2017年2个试点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因效果较好,招商局决定于2017年再援建48所,至此共计50所。2018年再续援建35所。2019年上半年招商局集团加大力度援建“幸福乡村卫生室”137所,预计10月15日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下半年援建301所,已基本全部进场,至此,在招商局集团连续4年的大力支持下,威宁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每个点附属及设备共计15万元,资金由县级配套。随着一所所“幸福乡村卫生室”的建成投入使用,威宁偏远农村医疗公共服务资源覆盖严重不足、医疗服务落后的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小小村卫生室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小病不走远”“慢病有人管”“优生有保证”,降低了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率,被评为威宁县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及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项成果之一。为了看病,今年70岁的海嘎村村民张恩举经历过“一把草治百病”、“赤脚医生跑断腿”的年代,如今,随着乡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他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他直言道:“原来不仅缺医少药,为了看病还要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路才能找到医院,困难的很。现在每个村都有卫生室,医生服务也好、药品又多,有些时候还亲自到家里为我们老年人看病,再不像原来那么苦啦!”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 卯龙艳 毛宁编辑 马永光编审 邵安乐
好消息,新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10月19日,在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新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总投资3.5亿元,该项目位于新乡市-卫滨区-卫滨区夏荷路与海河路交叉口东北角;估算投资35128万元;预计2022年9月完工。项目备案信息:新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 58 亩(约 38666.8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640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门诊综合楼、综合病房楼、疗养站、综合服务中心、辅助 建筑及室外配套设施建设等。医院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周边居民的就医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更能优化片区的配套设施,希望新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能够早日落地。
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么站镇有这样一所村卫生室,它坐落在平原村集市的一角,新修建的村卫生室干净整洁,是附近村民的“健康守卫站”。房子是新房子,村医是老村医。已经在平原村行医二十二年的王道琴、夏朝升是一对夫妻。1997年离开校园后,两人就在这个村庄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从集市摆摊卖药到成为平原村的村医,再到如今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医生。夏朝升夫妇见证了威宁县基层医疗的变迁过程。“以前旧卫生室条件差,老百姓看病要到么站卫生院或者县人民医院,老百姓看病难还贵,现在可好了,这些年硬件设施改善了,我们还经常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王道琴深有感触的说道。如今的么站镇村卫生室如今,夏朝升夫妇所使用的村卫生室是2018年招商局集团援建的幸福乡村卫生室。新建卫生室有250平方米。位于平原村中心地带,即便住所较远村民也只需要花费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卫生室看病。有个头疼脑热随时可以到村卫生室看看。新卫生室设有药房、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医疗设备齐全,治疗农村常见病的药物齐全。通过自主学习、接受上级部门的培训,以及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总结提升医术,夏朝升夫妇现在已经能熟练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遇到疑难杂症还能给出一些医疗转诊意见,老百姓也乐意来看病。过去,平原村的村民健康意识不高,生病了轻易不会去看医生,往往延误了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时有发生。现在,平原村卫生室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再加上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病人自付费用较低。有效的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平原村也就做到小病、慢病防住了,大病减少了,村民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减少许多。夏朝升给村民看诊“我小女儿肠胃不好,经常来卫生室找王医生开药,有时候也做小儿推拿,都很管用,花钱少又安全。”村民夏彪带着孩子来开中药,谈到村卫生室的变化,夏彪说:“以前大病小病都要去县城看,路程远费用也贵。现在只要孩子有点不舒服,走几分钟就到卫生室了,夏医生和王医生就算不在上班时间也随叫随到。现在村民们都很认可卫生室,有的时候早上来还要排队,人多的时候一天得来上60多个人。”近年来,威宁自治县通过招商局集团、省级捐资援建和自筹建设,全县村卫生室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威宁县共建设了620所村卫生室,新建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均达到120平方米以上,并且规范设置四室(诊室、治疗室、药房和公共卫生室),按照标准统一配齐了医疗办公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极大夯实,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婷编辑 朱梦怡编审 徐元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进一步落实好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切实解决好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能看得起病”问题,遵义市红花岗区通过强化责任落实、资金落实和政策落实,全力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健康扶贫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走进金鼎山镇野里村卫生室,仿佛到了一处小型卫生院,大厅宽敞明亮,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医疗设备、基本药物应有尽有……“按时服药,没有多大问题,放心好了。”野里村卫生室坐诊村医周华丹在为前来看诊的病人例行检查后,像家人般细细叮嘱着。“以前给村民看病都在自己家里,设施设备不全,就医环境艰苦,现在村里新建的村级卫生室都是标准化建设,也新增了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村里从医21年的周华丹见证了村卫生室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村卫生室的环境好、设备全,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到这里来看。”前来看病拿药的村民张元芬表示,小病小灾跑大医院,一耽搁就是大半天时间,而在家门口看病,花钱不多,还又快又好。“现在的卫生室是去年新建的。”金鼎山镇卫生院副院长杨福宇说,野里村卫生室于201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约350平方米,内设诊室、处置室、治疗室、留观室、药房等多个功能服务室,同时配备了4名乡村医生和相对完善的医疗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作为村级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平时主要为村民提供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服务,像伤风感冒等多发病、35岁以上人员首诊血压血糖的监测以及对全村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随访等。”周华丹说。临近中午,周华丹和另一名村医马家容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树林家中,熟练的拿出医疗设备为他进行血压监测,并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今年66岁的赵树林患有心脏搭桥、肺气肿、高血压等疾病,为此,卫生室安排医务人员定期上门免费给他进行血压监测、政策宣传、诊疗指导等服务。“因为我有高血压,她们经常都来叮嘱我少吃盐、少吃肥肉,注意防寒保暖,而且一个月要给我测量两三次血压,我很满意。”村级卫生室的建成投用,让同赵树林一样的很多人都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设在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村民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看病就医途径。近年来,红花岗区着力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在对各村级卫生室的整体环境、业务用房等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的同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并指导村级卫生室开展群众健康教育,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使群众能够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据统计,截止目前,红花岗区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82支,组建健康扶贫工作队15支,完成40个行政村的村卫生室达标建设,131名注册村医按需求分布各村卫生室服务,并对全区3052户1068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应签尽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四室的标准认真开展达标创建;注重村医的能力建设,每年举办村医培训班至少4次以上,并用1至2年的时间,让每名村医到县级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以上的业务能力提升,真正筑牢农村医疗卫生网底。”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文/图:罗晓珊)
兴隆县聚焦“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用好各级帮扶政策,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用好各项对口帮扶政策,着力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服务水平。天津市北辰区医疗机构派出6名医师帮扶兴隆5所医疗机构,唐山二院派出5名医师帮扶兴隆5所乡镇卫生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派出4名医师、2名护师对兴隆县医院和中医院开展帮扶,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3所县级医院派出20名医师帮扶20所乡镇卫生院。所有派驻医师已全部到位并正常开展工作,支援医师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教学查房、业务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临床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诊断水平。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行村医县招乡聘村用制度,由乡镇卫生院与村医签订聘用合同,并对本乡镇范围内村医进行调配使用,制定出台了“六统一”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准入退出、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六统一”管理,全县284个村卫生室全部落实药品零差价。与全县366名在岗村医签订了招用及返聘合同,县财政出资237.8万元,为在岗的全部366名村医投缴医疗责任险,为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缴纳了“五险”,全面提高了村医待遇和保障。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建设村级卫生室信息专网,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是今年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整合“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资源,我市已为市民提供了远程诊疗、网上挂号、电子叫号、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等便民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走进郝家桥镇狼皮子梁村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醒目的“在线互联网门诊”字样引入眼帘,前来就诊、开药的群众正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面对面会诊。泾灵北村村民郑淑芳说:“我因为没有时间去银川看病,就让大夫帮我约了远程会诊,张大夫给我约的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的专家号。等待的时间也特别快,一会儿功夫就可以给我看病了,看了后给我诊断的病情跟灵武市医院大夫诊断的病情是一样的,也是玫瑰糠疹。”狼皮子梁卫生院办公室主任马龙说:“病人来了,我们先分析他属于哪个科室,然后我们再给病人约银川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约上专家之后,我们就去帮他挂号,十分钟之内就可接通了。”目前,全市医卫电子政务网络网速升级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网速增至50兆、村卫生室网速增至20兆,村级卫生室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此外,我市还为全市8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置了“在线互联网门诊”配套设施,以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在线互联网门诊。崇兴镇村民马丽霞说:“我觉很好,因为看病比较方便,就不用到医院去排队,就直接可以在网上。你把你的病例发到网上让医生去看,也可以提前预约,看病比较方便。”狼皮子梁卫生院办公室主任马龙告诉记者,因为这边比较偏远,到灵武市的医院不太方便,所以我们就在这边接通灵武市医院的专家,也可以接通银川市医院的专家,现场给病人会诊,这样就比较方便。今年我市还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后,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等医疗服务。泾灵北村卫生室负责人张明忠说:“我们家庭医生签约现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居民到这边看病,我们为他们提供12类5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有一种,针对一些老年人、年龄比较大的、行动不方便的,我们会采取入户的方式,跟他们签约。签约我们分两种方式,一种是纸质版、一种是电子版的,电子版就是在手机上签约。”截止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建档立卡户签约率达100%,非建档立卡户签约率约70%。下一步,市卫健局将继续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综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联合共同体建设,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改进村级卫生室信息化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新需求。END记者:曹艳玲 王源本期编辑:吴伟婷责任编辑:韩 月审核:陈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