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X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受X县海洋与渔业局委托,X县X行业协会联合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X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机构和专家,深入县内外X企业、沿海养殖区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产业概况X是X县重要海水养殖品种,“世界X看中国,中国X看福建,福建X看X”这是X业界对X产业的评价。X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X年代,在这之前,全球每年X捕捞产量仅为几千吨。X年前养殖九孔鲍(杂色鲍),随着南方九孔鲍养殖于X年开始遭受冬季爆发性死亡和苗期“脱板症”的严重危害,X养殖陷入低谷。X年后,皱纹盘鲍引入福建X养殖获得成功和皱纹盘鲍杂交种的培育获得突破,皱纹盘鲍杂交种成为X养殖主导品种,少量兼养西盘鲍、绿盘鲍等新品种(新品系),X年全县X养殖面积X公顷、X年全县X养殖面积X公顷。我国X养殖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辽宁、浙江、广东和海南等六省。随着X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世界X产量迅速增长,X年中国X产量达X吨,占世界X%以上。福建地域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X养殖中心,其养殖产量占全国X%以上。其中X产量X万吨,产量占全国X%,占全省X%;占全市X%,X县占福州市X%,福州市占全省X%。X年全国X养殖产量X万吨,福建省X养殖产量X万吨,X产量上升到X万吨,比增X%。X年X县X产量达到X万吨。随着X产量的不断增长,X消费市场也在不断发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X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大连等有消费习惯和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过一二十年培育,X销售市场不断磊大,目前已遍布全国一二线城市。从世界上看,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是世界主要X消费地区,X消费渠道主要有现代贸易(霸级市场、超市、专卖店)、传统贸易(批发商、经销商)以及食品服务商(普通餐厅、星级饭店)三类。中国内地主要销售渠道为传统贸易,现代贸易则刚刚起步。据了解目前X进入老百姓餐桌不到总量的X%,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X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位于北纬X°X′-X°X′、东经X°X′-X°X′之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基本上无严冬,为中亚热带气候。X县是我国南方最早开展X人工养殖的县份之一。X年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选点苔录镇后湾村开展九孔鲍(杂色鲍)育苗养殖实验获得成功,开启了X县X人工养殖新纪元。X年从北方引进的皱纹盘鲍杂交鲍由于适应X气候及环境条件,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呈暴发式增长,保持了二十多年高速发展期,X年开始X县一跃成为全国X养殖第一大县。主要养殖海域水温年变化范围为X-X℃,黄岐半岛海区盐度变化范围为X-X,罗源湾海区盐度变化范围为X-X,黄岐半岛与罗源湾海区透明度变化范围为X-X米,PH值变化范围为X-X,是X较理想栖息地。史料记载,X历史上有过杂色鲍分布,X沿海一带称X为“鳆鱼”“番人耳”“牛眉”“海耳”,其谐音“鲍者包也,鱼者余也”X代表包余,以示包内有“用之不尽”的余钱。因此,X成了宴请筵席上必备的“吉利菜”之一。早在唐代,以X为主料的“X银耳汤”在X沿海是酒席上品,每逢X收获季节,官家、民家宴请宾客,席上总想方设法摆上一碗“X银耳汤”,以示主人身份。明太祖朱元璋在浙江舟山首次尝到当地名师调制的“X银耳汤”就是借鉴X当地的作法,朱元璋对这道菜赞不绝口,回朝后把“X银耳汤”列为官宴佳珍。二、发展现状㈠养殖方面。近年来加强南北合作,促进养殖链向南北延伸。我县有大小X育苗场X家,最高峰时每年育苗量达六至八亿粒,尚可解决全县一半以上的苗种需求。闽南、广东具有气候温暖特点,育苗时间早于X一两个月,苗种上市早、同比规格要比X苗大X-Xcm,具有早投苗、早收成的明显优势,因此近几年养殖户逐步转向投放闽南或广东苗,X本地苗逐渐被淘汰,育苗场呈关闭状态,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供自育自养的育苗场还在少量生产。为了企业的生存,有条件的育苗场逐步转向与闽南或广东与当地育苗场以联营或承包方式进行苗种生产经营,在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同时也为X养殖户提供可靠的苗种来源。“南北接力”养殖是近年来的一项重大创新,它的出现为推动X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南北接力”就是选择在每年X-X月份将养殖满一年的一龄鲍移至北方海域继续养殖,X月份再移回当地海域养殖。如此循环接力,可避开南方高温期对X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据调查获悉,采取这种“南北接力”养殖模式,养殖成活率可提高X%左右,且可提前半年达到商品规格,养殖产量也相应增加X%以上,养殖效益凸显。据养殖户和经销商推算,今年我县有超过X%的海上挂养X采取南北接力养殖形式移至北方海域,北移数量约占北方养殖总量的X%以上。据不完全统计,X年全县X投苗量约为X-X亿粒,其中约有X-X亿粒于X年X-X月份移养北方,移养北方部分的X收成时产量可达X万吨左右。X县X养殖产量从X年X万吨,到X年产量X万吨,总体上呈逐年递增趋势。㈡加工方面。X养殖业的发展,带动X加工业发展,我县先后有日兴公司、龙福公司、晨洛公司、捷丰公司等多家水产加工企业介入X加工业,推出了干鲍、罐头、即食、冻品等多个系列产品。X年预计全县加工X产量X—X吨之间,其中有X吨左右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创汇额可达X亿多元。日兴公司是我县唯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也是全县最大的X加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日兴公司一家X年加工量占全县加工量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全县X%。近年来速冻X受到市场青睐,销售量激增,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大力开发速冻X,抢占市场。日兴公司先后引进一条双螺旋低温生产线、一条液氮超低温生产线,扩大速冻X生产规模;晨洛公司也购进一条液氮生产线,投入速冻X的研发生产。目前X速冻X产品供不应求,主要客户为高端酒店和X深加工企业。作为一款去壳、去内脏、烫洗干净、色泽一致、品质基本保持活鲍属性的产品,是二道加工的绝好原料,方便加工企业、酒店及居家加工烹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㈢销售方面。目前全国X销售形成南方和北方两大批发市场,南方以马尾批发市场为主导,形成南方X定价机制,北方以獐子岛以及几个X码头为主导,形成北方定价机制,X批发价格也趋于透明,经销商利润微薄,风险较大,实力弱的遭到了淘汰。X本地X经销商最多时达X多家,目前生存下来的不足X家。迫于传统贸易的激烈竞争和存在的巨大风险,部分经销商正在探索发展现代贸易,如福建省裕海水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福建省中新永丰公司与“永辉超市”合作发展现代贸易取得初步成果,X年全县X现代贸易量预计可达X-X吨。传统贸易市场主要客户为酒店,现代贸易市场主要客户为普通百姓,两者交集不大,形成优势互补。随着现代贸易的兴起,X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X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今年X价格稳中有升与现代贸易的兴起、需求增加有一定的关系。㈣品牌建设方面。X年成立了连县X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在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从X年至今,以协会为主体,先后创建了“中国X之乡”“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保护”“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州市知名商标”等多个“X”公用品牌和荣誉。我县的X加工和销售企业为了提高“X”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在全行业推广使用“X”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X之乡”等品牌,在申请使用品牌过程中落实建立X产品可追溯制度。今年在郑县长的重视下,县政府还拟投入了X多万元,委托中国经济日报社开展“X”品牌全方位推介宣传工作,极大提升了“X”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为促进我县X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政策扶持情况X县先后出台《大力拓展X鲍销售网络,加大鲍加工力度,做大做强X鲍产业》等意见,X县政府对X-X年设立淘宝网X水产品专卖店,根据不同销售额级别的专卖店给予资金支持。近年来,鲍销售存在着渠道、销售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广大鲍养殖户处在销售环节的最低层,由于缺乏市场预见性、无组织分散的经营,信息不灵通等原因,中介容易利用养殖户的逐利心理来压低销售价格,削减养殖户的收益。这种较为传统的市场营销,如果一旦发生赤潮等自然灾害,就会使得鲍市场出现局部区域的恐慌性抛售,鲍价格会大大降低,危害养殖户的收益。四、存在问题近年来,X县X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㈠密度过大,规划滞后。X县X养殖业始于上世纪X年代未,那时正值我县渔业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鼓励捕捞业向养殖业转移,由于养殖规划滞后,导致X等养殖业无序发展。目前X主养区密度过大、港道狭窄,水流不畅,X常常处于缺氧状态,因而造成了大量X非正常死亡、养殖户减产减收。㈡品种退化,病害增多。自本世纪初兴起杂交鲍养殖以来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直至目前X养殖品种依然没有得到更新,由于杂交鲍良种选育工作滞后,近亲繁殖现象普遍,品种退化严重,病害增多,严重影响养殖成活率。目前养殖成活率普遍低于X%,而且养殖三龄以上的大规格X难度越来越大,X品质也在逐年下降,严重威胁着X产业。㈢南北接力,局限凸显。“南北接力”是个较好的养殖模式,养殖周期可缩短X个月左右,既节约了成本,又可提前上市,因此很受养殖户欢迎。这几年有条件的养殖户都普遍采用了这一养殖模式。然而,由于有关部门管理不力,在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现象,给我县等南方地区的养殖户造成很大的困扰。㈣加工短腿,拉动乏力。X产业是我县渔业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之一,然而,加工业作为产业链中重要一环非常薄弱。目前我县X年产量在X万吨以上,而加工产量不到X吨,加工产量占整个X销售量不足X%,不能很好起到消化产能、拉动价格的作用。㈤销售薄弱,亟待加强。销售是X产业的关键环节,没有足够的销售力量,就会造成“中梗阻”现象,尤其是在赤潮、病害暴发季节和集中收成季节容易出现压等压价现象。目前我县本地长期经营、有实力的经销商仅三四家,仅靠区区几家经销商难以满足生产者需要。五、建议及对策X、实行养殖证制度。因种种原因我县尚未全面实行养殖证制度,无证养殖直接阻碍了X出口所必须办理的出口备案手续和绿色、有机食品申报以及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也加大了海域管理难度。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养殖证制度,实行持证生产势在必行。X.加强X海区的整顿规划管理。目前各主养区内X养殖密度普遍偏大,养殖区潮流不畅通易致局部溶氧不足造成X缺氧死亡。因此,要对X养殖区进行重新科学规划和调整,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适当减少单位面积笼的数量和养殖数量,确保区内各部分潮流畅通,避免或减少高温期和赤潮灾害来临时的损失。X.加强X种业工程建设。加强X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力度。近几年厦门大学开展西盘鲍、绿盘鲍杂交研究获得了成功,目前已经在包括X在内的南方地区推广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两种杂交鲍具有生长快、耐高温特性,十分适合南方地区养殖。因此要大力引进和推广绿盘鲍和西盘鲍养殖,加快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要尽快建成X县X遗传育种中心、X县X良种场和育苗场三级种业体系,并使种鲍培育专业化,促进X养殖良种化。X.加快X养殖转型升级。X月X日,全国首创的X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X号”在X苔菉镇东洛岛海域下水投用。这台福建中新永丰与上海振华重工联合研发的大型农业现代化设备是国内X养殖行业迈入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振鲍X号”养殖平台外形类似一个巨型网箱,长X米、宽X米、深X米,可容纳近X个X养殖箱,预计单台年产X约X吨。平台主要由浮体结构、养殖网箱、上部框架、水下框架、机械提升装置X个部件组成,实现了饵料输送、投放、网箱上下吊装全部机械化。同时,“振鲍X号”让X养殖的范围从离岸X米的近岸区域开始向X公里外的外海区域发展,平均X米以上的水深,清澈、高含氧量的海水又将大幅度提升X的品质和生长速度。除此之外,该设备充分考虑海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入风力发电系统,为X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节能又环保。这是X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如果获得成功,将有力带动我县X养殖业的升级转型,推动X养殖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我们要密切跟踪“振X号”养殖平台项目实施情况,全面收集该平台各项数据,为更好推进“振鲍X号”、“振X号”和全县X养殖现代化服务。要探索发展多元化生态养殖,因地制宜地引进水环境、温度、病害可控的先进的生态养殖系统和养殖模式。X.建立南北对接协调机制。建议设立北方X生产指挥部,加强双方政府及海洋与渔业、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建立双方联动机制,打击不法分子,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生产者利益。X.大力培植加工业。对X养殖业而言,X加工业与销售业同等重要,加工业发展了就会增加X销量,从而拉动养殖业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县加工企业太少,规模也相对较小,加工产量有限,对养殖业的拉动作用不大。因此要下大力气培植加工企业,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加工企业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要探索企业库存质押等贷款模式,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要增加企业新增生产线补贴额度和贷款贴息支持。要鼓励企业大胆引进日本、韩国、台湾等先进食品加工企业,引领和带动本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X.大力开发现代贸易市场。X是全国X养殖第一大县,同时X养殖南北对接中,北方X养殖大户中X人占大多数,在我县建立“中国X批发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当前生鲜水产品现代贸易正在我国兴起,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零售业和永辉等大型商超正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颠覆传统生鲜水产品市场,“盒马鲜生”以现场购买、现场加工、现场食用或购买、加工、配送一条龙服务方式,深受普通老百姓欢迎。近年来,X经销商企业和队伍都在不断壮大中,出现了福建省裕海水产贸易公司和福建省X源丰鲍业有限公司的骨干销售大户,而且阿里的“盒马鲜生”和永辉超市都是我县X销售的重要客户,可以预见,未来现代贸易模式将会超越传统贸易模式成为生鲜水产品销售主流,因此要大力开发现代贸易市场,要重点扶持我县已经进入现代贸易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需实施减税或免税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现代贸易,尽快占领现代贸易市场。X.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工作。这些年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迫切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力度申报X“中国驰名商标”。这是众多品牌中影响力最大的品牌,也是我们终极目标。X年,我县委托一家名叫“中珍银华(北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品牌创建代理公司申报,因多种原因,国家商标局批复无法通过申报,经两年多运作后宣告申报失败。下一步要加大投入,夯实申报材料,寻找实力更强的公司代理申报工作,力争在两年内取得突破。二是加快推进“X”公用品牌标志标识的使用。目前我们不仅持有多种X公用品牌,而且还与北京有关知识产权公司共同策划设计多种品牌标志标识供X企业选择,从目前看,标志标识的使用率偏低,这件事还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并适当投入加以推动。三是加强品牌管理。在大力鼓励企业使用“X”品牌的同时,严格加强品牌管理,要按照“品牌使用管理规则”严格审核品牌使用者的各项资质和必备条件,做到“宁缺勿滥”。要与工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打击假冒“X”商标行为。四是继续加强品牌宣传。去年,在县委宣传部的牵头下,在中央经济日报社等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参与下,“X”品牌宣传在各种媒体宣传平台展开,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新气象,宣传效果显而易见。未来还需要县政府继续投入更大的经费进行大媒体、多角度、持续性宣传。
我国饲料生产、家禽养殖和生猪养殖的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行业准入政策、技术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主要由国家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负责。地方农牧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卫生部门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禽类和生猪及相关肉产品的国内流通和国际贸易归商务部门管理。1、政策分析经过多年立法建设,我国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的多层次畜牧业、肉制品加工业法律法规体系,其他规范性文件具体包括《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市场分析鸡肉和猪肉是我国居民喜爱的主要肉类食品,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肉鸡养殖和生猪养殖也是我国农村家庭主要的副业。(1)鸡肉产量及消费情况①世界鸡肉产量及消费量近年来,虽然受到禽流感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世界鸡肉产量、消费量依然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1年全球鸡肉产量达到8,135万吨,2017年增长到9,0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并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全球主要的鸡肉生产区有美国、巴西、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1,860万吨、1,325万吨、1,160万吨、1,170万吨、440万吨、387万吨。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20.62%;我国为第三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12.86%。②国内鸡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禽流感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鸡肉年产量及消费量略有下降;2015年较2014年有所增长,产量增长率为3.08%,消费量增长率为3.41%;2016年较2015年略有降低,产量增长率为-5.22%,消费量增长率为-4.16%;2017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产量增长率为-5.69%,消费量增长率为-5.62%。(2)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情况①世界猪肉产量及消费量2012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7亿吨,2017年增长到1.11亿吨,猪肉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64%。全球主要的猪肉生产区有中国、欧盟、美国、巴西、俄罗斯和越南,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5,350万吨、2,340万吨、1,172万吨、373万吨、296万吨和275万吨。我国作为第一大猪肉生产国,2017年猪肉产量占比为48.18%②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从2005年的60,367万头增长至2015年的70,825万头,年复合增长率达1.61%。 2012-2014年,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产量年增长率为3.03%,消费量年增长率为3.08%;2015年较2014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3.25%,消费量增长率为-2.63%;2016年较2015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5.50%,消费量增长率为-2.87%;2017年较2016年产量有所上升,增长率为0.96%,消费量基本持平,增长率为-0.08%。3、竞争企业分析(1)黄羽鸡行业竞争格局我国黄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大规模的黄羽鸡养殖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且多为区域型公司。品种丰富、具有跨地区扩张实力的公司主要有温氏股份及本公司。同时,由于黄羽鸡养殖行业较为分散,国内消费市场容量巨大,优势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直接竞争。温氏股份是一家拥有三十多年创业历史,以生猪、黄羽鸡养殖为主,以奶牛、肉鸭养殖为辅,以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为产业链配套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为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温氏股份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和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生猪养殖企业。(2)生猪行业竞争格局与黄羽鸡养殖行业类似,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也较低。部分大规模、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虽然各具区域优势,但除温氏股份之外尚不存在其他具有全国性生产、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温氏股份、河南牧原、雏鹰农牧、正邦科技等,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江西等地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大规模企业的具体规模没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统计,行业内公认温氏股份在商品猪养殖规模及出栏量等多个方面为行业第一。4.风险分析(1)动物疫病与自然灾害风险动物疫病是畜牧业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公司黄羽鸡养殖业务面临的疫病主要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沙门氏菌病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生猪养殖业务所面临的主要疫病是蓝耳病、猪瘟、传染性肠胃炎等。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1)疫病将 )疫病将 导致鸡只、生猪 养殖 效率下降甚至死亡, 相关防疫部门及公司为控制情发展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2)疫病发 )疫病发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3)疫病的发 )疫病的发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求受到抑制。(2)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黄羽鸡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黄羽鸡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因此 生变化,因此 黄羽鸡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黄羽鸡 与生猪市场 目前集中度水平仍相对较低,大量散养农户及小规模殖企业存在 “价高进入、 价低退出 ”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较大。其中, 较大。其中, 黄羽鸡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 黄羽鸡 价格上涨 —— 黄羽 鸡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 供过于求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价格下降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养殖规模 缩小 ——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 生猪供应增加 —— 生猪价格下跌 —— 生猪 饲养 盈利下降 ——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 生猪供应下降 —— 生猪价格上涨 —— 生猪 饲养 盈利增加。本节选资料出自尚普华泰发布的《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兽用生物制品就是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药品。一、兽用生物制品分类根据用途,兽用生物制品可进行以下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并且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日渐增多,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另有6家新建企业尚未生产),拥有1,969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2018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32.92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合计104.43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78.57%。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27.7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将维持在13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年-2018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虽然微幅下降,但在政策的支持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下,未来市场仍可期。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18年底,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7家,占比为17.17%;中型企业70家,占比为70.71%;小型企业12家,占比为12.12%;无微型企业。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为79.44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9.77%。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企业的销售占比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1)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乃至整个兽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经济动物的养殖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在国内市场,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目前中国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和宠物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宠物疫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加大投入,未来用于犬、猫等宠物的生物制品将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兽用生物制品就是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药品。一、兽用生物制品分类根据用途,兽用生物制品可进行以下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并且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日渐增多,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另有6家新建企业尚未生产),拥有1,969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2018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32.92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合计104.43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78.57%。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27.7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将维持在13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年-2018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虽然微幅下降,但在政策的支持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下,未来市场仍可期。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18年底,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7家,占比为17.17%;中型企业70家,占比为70.71%;小型企业12家,占比为12.12%;无微型企业。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为79.44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9.77%。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企业的销售占比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1)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乃至整个兽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经济动物的养殖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在国内市场,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目前中国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和宠物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宠物疫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加大投入,未来用于犬、猫等宠物的生物制品将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202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也进入了调整期,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显然,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2020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主要围绕产业园概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概况;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趋势等六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的发展前景。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PART2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概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指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它是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PART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整体来看,广东创建现代农业园区最多(8家),占总数的7.5%。其次为黑龙江、四川(7家),占比6.5%。我国现代农业园区主要聚集在东部及中部地区。PART4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理论支撑包括发展极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链理论。发展极理论是把要素资源集投在某个区域,优先发展,产业集聚理论是通过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的优势,产业链理论就是全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这三个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休闲农业、绿色农业、中医农业等多种理论支撑下发展起来的。PART5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典型案例项目概况:改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稻菜轮作”“稻蔺轮作”种植模式。计划播种粮食100.78万亩,种植蔬菜45万亩,种植蔺草3.5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29.5万亩;同时,整合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园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标准规划建设。此外,加强技术服务指导。PART6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趋势园区生产方式由设施农业向大田农业转化:农业园区在开始建设时候基本以设施农业为主,但由于投入较高,加之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限制,这种生产方式难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广。近年来,农业园区的生产方式正在由设施农业开始逐步向大田农业转化,涵盖种植业、畜牧业、等各个产业,空间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广,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20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63adc2ca30b3416dafad627a2bbf923f/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报告观点前瞻美国和加拿大猪价波动幅度没有出现伴随规模化而明显收窄的迹象,而且猪价依旧呈现周期波 动特征。我们在此前的 《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一)》中,已经对美欧日等 国家和地区的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做过深入分析。其中,位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生猪产业在 1980-2010 年均经历过快速规模化过程。通过分析美国 1909 年以来和加拿大 1962 年以来的猪 价走势,我们并没有看到猪价的波动幅度伴随规模化推进而出现明显收窄的迹象,而且猪价依旧 呈现周期波动。 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的“盈利曲线”效应(单头盈利) 。通过分析美国 1974-2009 年生猪 自繁自养月度单头盈利曲线的历史走势,我们发现在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盈利曲线位于盈亏平衡线上方的时间宽度和盈利深度均要明显大于盈亏平衡线下方的部分。然而,伴随着规模化进 程的推进,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盈利曲线的对称性趋于增强。 单位盈利曲线对称性明显提升给生猪产业带来什么影响?从 1974 年到 2009 年,美国猪价大致 可以划分出 9 轮猪周期。在假设生猪销售数量在时间轴上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快速规模 化之前和初期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规模化成熟阶段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猪周期为单位的单头盈利水平总体处于下行趋势,这主要是由单位盈利曲线对称性 明显提升所导致。 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的“盈利曲线”效应(单位重量盈利) 。由于美国生猪平均出栏体重 从 1974 年的 220 磅逐渐提升至 2009 年的 270 磅,我们在这里剔除单头出栏体重差异的影响, 从单位重量盈利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与上述单头盈利曲线相同的历史特征表现。在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单位重量盈利曲线位于盈亏平衡线上方的时间宽度和盈利深度均要明显大于盈亏平衡线下方的部分。然而,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单位重量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盈利曲线的对称性趋于增强。与此同时,在假设生猪销售数量在时间轴上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的单位重量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规模化成熟阶段的单位重 量盈利水平。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猪周期为单位的单位重量盈利水平总体处于下行趋势。 在生猪产业规模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北美生猪产业(以美国为代表)出现上述盈利曲线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场经营个体特征的差异和养殖结构的变迁。与大型专业养殖户、专业化养殖企业相比,个体小养殖户的明显特征是:个体养殖户收入来源多样,不局限于农业,资本约束明显小于大型专业养殖户和专业化养殖企业,生产和产能调整对市场行情的反应更灵活。在生猪产业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个体小养殖户的出栏量占比相对较高,在猪价下行并进入亏损阶段时,由于个体小养殖户仍有其他非养殖收入来源、资本约束小,其很容易压缩产能和减少产量,甚至是停产或彻底退出生猪养殖,因而行业去产能的速度相对较快。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大型专业养殖户和专业化养殖企业的出栏量占比逐渐提高。由于此类养殖经营者为专业化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生猪养殖是重要收入来源(或唯一收入来源),使得其面临较强的资本约束,因此在猪价下行并进入亏损阶段时,在压缩产能和停产的动作上,这类型的经营者无论是能力还 是意愿均比个体小养殖户要弱,因而行业低谷去产能的速度会更慢,行业亏损持续时间更长。 我们认为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从本质上来讲,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化初期,行业红利丰厚,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较为明显,一个完整猪周期里的平均单头盈利水平也较高。规模化后期,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逐渐减弱, 盈利曲线的对称性增加,一个完整猪周期里的平均单头盈利水平也较规模化初期有所下降。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1-单头总成本/(单头总成本+单头盈利)】×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虽然伴随着规模化进 程的推进,生猪产业完整周期的单头盈利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是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上升,成本的节省对单头盈利水平的下降趋势有对冲作用。因此在生猪规模化的进程中,行业或者企 业是否可以保持原来稳定的 ROE 水平,主要取决于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总资产周转 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综合因素。上述公式再次体现了我们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一)》报告中提出的“相对效率”概念对于生猪养殖企业的重要意义。对于单个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单头盈利的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行业整合和行业效率提升速度等外部因素,而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效率的提升进度。由于行业效率提升和整合进程会持续演进,对于单个养殖企业而言,不进则退。如果“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 数”无法提升,单个养殖企业想要保持原来良好的 ROE 水平,就必须时刻跑在行业整合速度和 行业效率提升速度之前,保持一种相对速度优势。 通过分析欧盟 1991 年以来的历史猪价走势,我们发现伴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的推进,欧盟猪价 大体呈现出波动有所收窄的现象,英国、丹麦、德国、西班牙、法国等规模化程度靠前的成员国家同样如此。欧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生猪产业存栏结构差异较大,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生猪产业的规模化程度相对靠后,与英国、丹麦、德国等国家差别较大,前者猪价波动的幅度也明显大于后者。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养殖场经营者特征的差异,罗马尼亚等国家由于个体小养殖户的出栏量占比相对较高,大量小养殖户容易跟随猪价“追 涨杀跌”。 与欧盟有所不同,在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历史猪价时,我们并没有看到规模化前后波动幅度有明显变化。至于北美和欧盟猪价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从目前掌握到的产业信息来看,美加和欧盟“猪 肉净出口/猪肉产量”比例差别不大,原因更多可能源于内部,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1)美 加个体小养殖户比欧盟个体小养殖户在生产计划安排上可能更理性;(2)欧盟规模养殖场比美加 规模养殖场在生产计划安排上可能更理性。结合当地文化习俗等背景因素判断,我们认为后者占 的比重可能更大。英国生猪产业在经历过 1970 年代期到 1990 年代后期的一轮规模化进程后,从 2000 年开始逐 渐进入成熟稳定期。从 2005-2017 年的年度单头盈利水平来看,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的盈亏 幅度对称性较为明显,与前面美国和加拿大的特征较为相似。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生猪产业规模化的动因不完全相同,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是在城镇化、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猪肉产销量增速放缓、猪饲料行业饱和促使饲料企业往下游养殖延伸、环保压力加大等多因素的驱动下,逐渐进入类似美欧日的规模化进程,小散户加速退出,中大规模 养殖场(企业)市场份额持续增加。一方面,我国年出栏 500 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数量在持续 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年出栏 5000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数量在持续增加。2007-2017 年,我 国出栏 50 头以下的养殖户数量减少了 55.41%、出栏 50-99 头的数量减少了 23.35%,出栏 5000-9999 头的养殖场数量增加了 142.71%、出栏 10000-49999 头的养殖场数量增加了 129.28%、出栏 50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增加了 714%。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猪 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在逐渐提升,例如我国生猪的 MSY 水平从 2009 年的 13 上升至 2018 年的接 近 20。欧美先进国家 MSY 平均水平在 26,丹麦全球最高,已经突破 30,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 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生猪产业同样展现出了“相对效率曲线”效应。我们在此前的 《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 对效率曲线效应(一)》中已经对海外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的“相对效率曲线”效应做过深入分析。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产生的产业背景是:产业内经营实体存在生产效率的结构性差异,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存栏结构的迁徙(即市场份额从产业中部尾部逐渐往头部集中)。从我国生猪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规模养殖生猪的单头成本要明显优于散养生猪的单头成本,同样表现出了规模经济效益。在规模经济效应和存栏结构迁徙(即市场份额从产业中部尾部逐渐往头部集中)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生猪产业跟海外相似,同样展现出了“相对效 率曲线”效应。 我国生猪产业自繁自养单头盈利曲线现阶段的特征与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初期较为相似:单头盈利曲线正向的非对称性非常明显,单头盈利的持续时间要明显大于单头亏损的时间,单头盈利的高度要明显大于单头亏损的深度。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产业规模化的红利仍然较为丰厚。根据海外生猪产业的发展规律,我们预判,随着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的逐渐推进,产业红利将逐渐收窄,我国生猪产业单头盈利曲线的对称性将逐渐增加,规模成熟阶段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也将低于初期的水平。正如前面所述,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上升,成本的节省对单头盈利水平的下降趋势有对冲作用。因此在生猪规模化的进程 中,行业或者企业是否可以保持原来稳定的 ROE 水平,则取决于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和幅度、 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综合因素。我国猪饲料行业经过前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后,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行业趋于饱和,饲料企业开始往下游延伸进入养殖环节,在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中,充当重要的整合者角色。虽然猪饲料和生猪养殖是上下游的紧密关系,但是两者的行业特征仍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也看到不同的饲料企业往下游延伸过程中的表现各异。从饲料走向养殖,至少需要面对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 题:(1)从低波动走向高波动;(2)从轻资产走重资产;(3)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 管理”。 对于长期习惯于弱周期和轻资产思维的饲料企业而言,要进入下游养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战 略定力问题,在明确生猪产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在思想上真正理解和接受生猪养殖行业强周 期和重资产的行业属性,避免随着周期起落而出现战略摇摆。 饲料企业还需要解决战术能力的问题,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管理”,意味着企业 需要建立自身的一套生猪生产养殖技术体系和组建相关的团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此外,生猪养殖与其他工业生产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生产对象是生物,每个生物之间存在差异,不像工业生产的统一标准化和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因而,生猪 生产过程离不开生产管理团队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也正是“公司+农户”中,农户的优势 之一。正如服务业有句老话“你怎样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样对待你的顾客”,套用到生猪养殖行业就是“你怎么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么对待你的猪”,因此良好的员 工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始终认为,“好团队”+ “好机制”+“好文化”,才能“养好猪”。 对于从饲料走向养殖的饲料企业而言,如果缺乏战略定力,即使有战术能力,也可能会错失 行业发展机遇,从而在生猪养殖上难以做大做强。如果缺乏战术能力(体系、团队、机制、文化等),即使有战略定力,也容易“冒进”和“豪赌”,在生猪养殖发展道路上跌跌撞撞, 惊险不断。两者需要匹配和平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本+资本。 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成本。生猪是产品同质性较强的大宗农产品,不愁销售,只是价 格高低问题。生猪行业的属性决定了,产品差异化和销售均很难形成一个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同质性较强的大宗农产品,生养殖行业最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成本。与此同时,生猪养殖行业又是强周期行业,随着盈亏周期的波动,具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养殖企业会体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养殖企业,在发展生猪养殖的战略定力上往往会体 现出更大的自信。 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资本。生猪养殖行业是资本投入较大的行业,如果缺少资本实力 支撑,即使具有成本领先优势,也可能难以深度分享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的红利。此外,雄厚的资本实力也有助于企业抗周期和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在这次非洲猪瘟疫情中,资本实力的重要性比以往都更加凸显。例如部分优秀企业和优秀团队在第一波疫情冲击过后,碍于缺乏资本去复产,不得不被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并购。除了上市公司外,我国还有一批没有上市的,经营效率不输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企业。如果这批企业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则能更好地帮助其分享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中的产业红利。海外生猪产业市场集中度。 根据 Pig International 的统计,2016-2017 年全球生猪养殖企业 40 强里的企业名单里,海 外企业占了 35 家,其中美国 8 家、加拿大 4 家、巴西 4 家、俄罗斯 3 家、泰国 3 家、西班 牙 2 家、墨西哥 2 家、韩国 1 家、丹麦 1 家、智利 1 家、波兰 1 家、日本 1 家、菲律宾 1 家、意大利 1 家、英国 1 家、法国 1 家。 截止 2016 年,美国生猪养殖行业前 35 强企业合计占行业约 63%的市场份额,其中行业排 名前 5 名的企业依次是 Smithfield Foods、Triumph Foods、Seaboard Foods、The Maschhoffs、The Pipestone System,市场份额分别为 14.66%、6.42%、4.83%、3.63% 和 3.08%。行业 CR5、CR10、CR15、CR20 分别为 32.63%、45.68%、51.24%和 55.65%。 此外,美国生猪屠宰企业前 5 强企业(2014 年)依次为 Smithfield、Tyson、Swift、Cargill、 Hormel,市场份额分别为 26.7%、17.2%、11.2%、8.4%、8.2%,前 5 强企业约占全行业 市场的 72%,行业集中度明显高于上游养殖行业。 截止 2016 年,加拿大生猪养殖行业前 5 强企业合计占行业约 22.3%的市场份额,其中行业 排名前 5 名的企业依次是 HyLife、Maple Leaf Agri-Farms、Olymel、The Progressive Group、 ProVista Agriculture,市场份额分别为 6.01%、5.51%、4.61%、3.17%、3%。 从其他海外国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占该国国内份额数据来看,法国24.83%、西班牙16.85%、 巴西 12.93%、英国 9.11%、波兰 9.72%、意大利 8.74%、越南 6.76%、俄罗斯 4.64%、丹 麦 3.7%。 我国生猪产业集中度较低,整合空间广阔。截止 2019 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CR5、CR10、CR15、 CR20 分别为 7.64%、9.40%、10.46%和 11.16%,远低于美国生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美国分 别为 32.63%、45.68%、51.24%和 55.65%)。此外,从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额的国际 比较来看,法国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额为 24.83%、西班牙为 16.85%、美国为 14.66%、巴西为 12.93%、波兰为 9.72%、英国为 9.11%、意大利为 8.76%、越南为 6.76%、加拿大为 6.01%、 俄罗斯为 4.64%、丹麦为 3.7%,我国即使按照 2019 年非洲猪瘟期间的极端情况也仅有 3.4%。 我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产业,但是与海外主要生猪生产国家相比,我国生猪产业集中 度仍较低,行业未来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 美国和加拿大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盈利曲线的特征变化美国和加拿大生猪产业在 1980-2010 年均经历过快速规模化过程 我们在此前的 《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一) 》中,已经对美欧日等国家和地 区的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做过深入分析。其中,位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生猪产业在 1980-2010 年均经历过快速规模化过程。即使到了规模化程度较高阶段,美加猪价周期仍不灭 通过分析美国 1909 年以来和加拿大 1962 年以来的猪价走势,我们并没有看到猪价的波动幅度 伴随规模化推进而出现明显收窄的迹象,而且猪价依旧呈现周期波动。(美国生猪产业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爆发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情,给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每窝产子数、PSY 和 MSY 均有所降低,出栏量下降,从而推高猪价,该周期为非常周期)美国和加拿大均处于北美,市场自由贸易程度较高,且加拿大生猪定价机制纳入美国生猪价格等 参数,因此美国和加拿大猪价在历史上呈现出较强的趋同性和联动性。美加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的“盈利曲线”效应 通过分析美国 1974-2009 年生猪自繁自养月度单头盈利曲线的历史走势,我们发现在快速规模 化之前和初期,盈利曲线位于盈亏平衡线上方的时间宽度和盈利深度均要明显大于盈亏平衡线下 方的部分。然而,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盈利曲线的对称性趋于增强。单位盈利曲线对称性明显提升给生猪产业带来什么影响?从 1974 年到 2009 年,美国猪价大致 可以划分出 1974 年 6 月-1976 年 11 月、1976 年 11 月-1980 年 4 月、1980 年 4 月-1983 年 11 月、1983 年 11 月-1988 年 11 月、1988 年 11 月-1992 年 1 月、1992 年 1 月-1994 年 11 月、 1994 年 11 月-1998 年 12 月、1998 年 12 月-2002 年 11 月、2002 年 11 月-2009 年 8 月等 9 轮 猪周期。在假设生猪销售数量在时间轴上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规模化成熟阶段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猪 周期为单位的单头盈利水平处于下行趋势,这主要是由单位盈利曲线对称性明显提升所导致。由于美国生猪平均出栏体重从 1974 年的 220 磅逐渐提升至 2009 年的 270 磅,我们在这里同时 剔除单头出栏体重差异的影响,从单位重量盈利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与上述单头盈利曲线相同的历史特征表现。在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单位重量盈利曲线位于盈亏平衡线上方的时间宽度和盈利深度均要明显大于盈亏平衡线下方的部分。然而,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单位重量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盈利曲线的对称性趋于增强。与此同时,在假设生猪销售数量在时间轴上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的单位重量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规模化成熟阶段的单位重量盈利水平。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猪周期为单位的单位重量 盈利水平处于下行趋势。盈利曲线特征变化的产业逻辑分析 在生猪产业规模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北美生猪产业(以美国为代表)出现上述盈利曲线特征变 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场经营个体特征的差异和养殖结构的变迁。根据美国 2002 年、2007 年和 2012 年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美国生猪养殖场经营者中以农业为 主业的比例平均约为 57%,也就是说有 43%的生猪养殖场经营者只是把农业作为副业。农业收 入在个人收入占比小于 25%的养殖场经营者约占总数的 57%,农业收入在个人收入占比小于 50% 的养殖场经营者约占总数的 65%。年龄大于 65 岁的生猪养殖场经营者占总数 13%,年龄大于 45 岁的生猪养殖场经营者占总数 67%。在加拿大的生猪养殖产业中,以安大略省为例,1999 年养殖场主年龄大于 55 岁的占 23%,51-55 岁的占 14%,2006 年非养殖业务收入占个人收入 大于 50%的养殖场主占总数的接近一半。与大型专业养殖户、专业化养殖企业相比,个体小养殖户的明显特征是:个体养殖户收入来源多样,不局限于农业,资本约束明显小于大型专业养殖户和专业化养殖企业,生产和产能调整对市 场行情的反应更灵活。在生猪产业快速规模化之前和初期,个体小养殖户的出栏占比相对较高,在猪价下行并进入亏损阶段时,由于个体小养殖户仍有其他非养殖收入来源、资本约束小,其很容易压缩产能和减少产量,甚至是停产或彻底退出生猪养殖,因而行业去产能的速度相对较快。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大型专业养殖户和专业化养殖企业的出栏占比逐渐提高。由于此类养殖经营者为专业化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生猪养殖是重要收入来源(或唯一收入来源),使得其面临较强的资本约束,因此在猪价下行并进入亏损阶段时,在压缩产能和停产的动作上,这类型的经营者无论是能力还 是意愿均比个体小养殖户要弱,因而行业低谷去产能的速度会更慢,行业亏损持续时间更长。我们认为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从本质上来讲,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化初期,行业红利丰厚,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较为明显,一个完整猪周期里的平均单头盈利水平也较高。规模化后期,盈利曲线的这种“正向”非对称性逐渐减弱,盈 利曲线的对称性增加,一个完整猪周期里的平均单头盈利水平也较初期有所下降。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1-单头总成本/(单头总成本+单头盈利) 】×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虽然伴随着规模化进 程的推进,生猪产业完整周期的单头盈利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是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上升,成本的节省对单头盈利水平的下降趋势有对冲作用。因此在生猪规模化的进程中,行业或者企业 是否可以保持原来稳定的 ROE 水平,则取决于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综合因素。上述公式中,再次体现了我们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一)》报告中提到的“相对效率”概念对于生猪养殖企业的重要意义。对于单个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单头盈利的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行业整合和行业效率提升速度等外部因素,而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效率提升的速度。由于行业效率提升和整合进程会持续演进,对于单个养殖企业而言,不进则退。如果(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无明显提升空间的情况下,单个养殖企 业想要保持原来良好的 ROE 水平,就必须时刻跑在行业整合速度和行业效率提升速度之前,保 持一种相对速度优势。欧洲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盈利曲线的特征变迁欧洲国家生猪产业在 1970-2010 年经历不同程度的过快速规模化 英国生猪产业在 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后期经历过了一轮规模化进程,生猪养殖业的场均存栏 规模从 1966 年的 70 头大幅攀升至 2000 年的 600 头。作为一个整体,欧盟也在经历着规模化 进程,例如欧盟 2005 年共有超过 380 万家生猪养殖场,到了 2013 年剩下不到 220 万家,单场 养殖规模也在明显提升。具体国家来看,以丹麦、德国和西班牙为例,丹麦国内的生猪养殖场从 1982 年的 55023 家持续下降至 2018 年的 3125 家,场均存栏规模从 169 头大幅提升至 4090 头,年屠宰万头以上的屠宰场从 1970 年的 54 家减少至 2018 年的 8 家(合作社组织在丹麦的生 猪产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和西班牙也同样经历规模化进程,养殖场数量下降,单场 养殖规模提升。伴随规模化程度提升,欧洲 2000 年后的猪价波幅有所收窄通过分析欧盟 1991 年以来的历史猪价走势,我们发现伴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的推进,欧盟猪价 大体呈现出波动有所收窄的现象,英国、丹麦、德国、西班牙、法国等规模化程度靠前的成员国 家同样如此。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2000 年以后,丹麦和法国的猪价运行水平要低于英国,尤其是丹麦显得格 外明显,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英国生产成本>法国生产成本>丹麦生产成本”。另一 方面,反观德国,德国的猪价运行水平与英国较为接近,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也相对接近。欧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生猪产业存栏结构差异较大。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生猪产业的规模化程度相对靠后,与英国、丹麦、德国等国家差别较大。前者猪价波动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后者。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养殖场经营者特征的差异。罗马尼亚等国家由于个体小养殖户的出栏占比相对较高,行业生产的规划性更弱,大量小养殖户容易跟随猪 价“追涨杀跌”。在前面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历史猪价时,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加规模化前后猪价波动幅度有明显变化。至于北美和欧盟猪价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从目前掌握到的产业信息来看,美加和欧盟“猪肉净 出口/猪肉产量”比例差别不大,原因更多可能源于内部,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1)美加个 体小养殖户比欧盟个体小养殖户在生产计划安排上可能更理性;( 2)欧盟规模养殖场比美加规模 养殖场在生产计划安排上可能更理性。结合当地文化习俗等背景因素判断,我们认为后者占的比 重可能更大。英国经历过规模化后,生猪单头盈利的盈亏对称性较明显 英国生猪产业在经历过 1970 年代期到 1990 年代后期的一轮规模化进程后,从 2000 年开始逐 渐进入成熟稳定期。从 2005-2017 年的年度单头盈利水平来看,盈亏平衡线上方和下方的盈亏 幅度对称性较为明显。与前面美国和加拿大的特征较为相似。我国生猪产业正在经历着一轮规模化进程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的动因 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生猪产业规模化的动因不完全相同,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是在城镇化、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猪肉产销量增速放缓、猪饲料行业饱和促使饲料企业往下游养殖延伸、环保压力加大等多因素的驱动下,逐渐进入类似美欧日的规模化进程,小散户加速退出,中大规模养殖 场(企业)市场份额持续增加。我国生猪产业目前正处于加速规模化的进程中 我国生猪产业目前正在处于加速规模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我国年出栏 500 头以下的生猪养殖 场数量在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年出栏 5000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数量在持续增加。 2007-2017 年,我国出栏 50 头以下的养殖户数量减少了 55.41%、出栏 50-99 头的数量减少了 23.35%,出栏 5000-9999 头的养殖场数量增加了 142.71%、出栏 10000-49999 头的养殖场数 量增加了 129.28%、出栏 50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增加了 714%。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在逐渐提升,例如我国生猪的MSY水平从 2009年的 13上升至2018 年的接近 20。我国生猪产业规模进程中的“相对效率曲线”和“盈利曲线”效应 我们在此前的 《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一)》中已经对海外生猪产业规模化 过程中的“相对效率曲线”效应做过深入分析。生猪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相对效率曲线”效应产生的产业背景是:产业内经营实体存在生产效率的结构性差异,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存栏结构的迁徙(即市场份额从产业中部尾部逐渐往头部集中)。从我国生猪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规 模养殖生猪的单头成本要明显优于散养生猪的单头成本,同样表现出了规模经济效益。与美欧日等海外生猪产业相比,我国生猪产业仍处于规模化的初级阶段,生产效率指标仍有较大 的提升空间。例如,我国生猪产业平均的 MSY 水平不到 20,欧美先进国家平均水平在 26,丹 麦全球最高,已经突破 30。由此可见,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生猪产业自繁自养单头盈利曲线现阶段的特征与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初期较为相似:单头盈利曲线正向的非对称性非常明显,单头盈利的持续时间要明显大于单头亏损的时间,单头盈利的高度要明显大于单头亏损的深度。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产业规模化的红利仍然较为丰厚。根据海外生猪产业的发展规律,我们预判,随着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的逐渐推进,产业红利将逐渐收窄,我国生猪产业单头盈利曲线的对称性将逐渐增加,规模成熟阶段的周期单头盈利水平也将低于初期的水平。正如前面所述,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上升,成本的节省对单头盈利水平的下降趋势有对冲作用。因此在生猪规模化的进程中,行业 或者企业是否可以保持原来稳定的 ROE 水平,主要取决于单头总成本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总资 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综合因素。我国饲料企业从饲料走向养殖的若干问题探讨我国猪饲料行业经过前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后,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行业趋于饱和,饲料企业开始往下游延伸进入养殖环节,在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中,充当重要的整合者角色。虽然猪饲料和生猪养殖是上下游的紧密关系,但是两者的行业特征仍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也看到不同的饲料企业往下游延伸过程中的表现各异。从饲料走向养殖,至少需要面对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 题:(1)从低波动走向高波动;(2)从轻资产走重资产;(3)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 管理”。我们接下来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饲料到生猪养殖:从低波动走向高波动 饲料作为农业生产资料,“量”是较为重要的盈利决定因素,行业周期表现为弱周期,盈利稳定性在大农业里表现较为突出。与饲料行业相比,“价”是生猪养殖行业较为重要的盈利决定因素,猪价周期波动较大,因此生猪养殖行业盈利的波动性更强,盈亏周期更为明显。饲料企业从饲料 走向生猪养殖,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盈利从低波动走向高波动。从饲料到生猪养殖:从轻资产走重资产 饲料行业是低毛利高周转的行业,资产相对较轻。与饲料行业相比,生猪养殖行业则是低周转的行业,资产也相对更重。从轻资产走向重资产是饲料企业从饲料走向养殖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从饲料到生猪养殖: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管理”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对任何企业都缺一不可,但是由于行业属性问题,不同行业在这三个环节中会各有侧重。饲料是农业生产资料,饲料生产工业属性强,工业化和标准化程度高,对于饲料行业而言,更侧重于研发和销售。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生猪作为刚需属性较强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不是问题,只是价格高低问题。与工业不一样,养殖行业生产过程管理的对象是生物,自动化标准化程度不如饲料行业,养殖过程的细节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更侧重于生产过程管理。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管理”是饲料企业从饲料走向养 殖需要面临的又一个问题。从饲料到养殖延伸的关键:战略定力和战术能力 正如前面提到,从饲料走向养殖,至少需要面对和解决好从低波动走向高波动(从弱周期走向强周期)、从轻资产走重资产、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管理”等问题。对于长期习惯于弱周期和轻资产思维的饲料企业而言,要进入下游养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战略定力问题,在明确生猪产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在思想上真正理解和接受生猪养殖行业强周期和重资产的行业属性,避免随着周期起落而出现战略摇摆。其次,饲料企业接着需要解决战术能力的问题,从重“研发销售”走向重“生产管理”,意味着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的一套生猪生产养殖技术体系和组建相关的团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此外,生猪养殖与其他工业生产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生产对象是生物,每个生物之间存在差异,不像工业生产的统一标准化和机械化 智能化生产。因而,生猪生产过程离不开生产管理团队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也正是“公司+农 户”中,农户的优势之一。正如服务业有句老话“你怎样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样对待你 的顾客”,套用到生猪养殖行业就是“你怎么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么对待你的猪”,因此良 好的员工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始终认为,“好团队” +“好机制”+“好文化”,才能“养好猪” 。对于从饲料走向养殖的饲料企业而言,如果缺乏战略定力,即使有战术能力,也可能会错失行业发展机遇,从而在生猪养殖上难以做大做强。如果缺乏战术能力(体系、团队、机制、文化等),即使有战略定力,也容易“冒进”和“豪赌”,在生猪养殖发展道路上跌跌撞撞,惊险不断。两 者需要匹配和平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生猪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本和资本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成本 生猪是产品同质性较强的大宗农产品,不愁销售,只是价格高低的问题。生猪行业的属性决定了,产品差异化和销售均无法形成一个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同质性较强的大宗农产品,生养殖行业最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成本。与此同时,生猪养殖行业又是强周期行业,随着盈亏周期的波动,具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养殖企业会体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养殖企业, 在发展生猪养殖的战略定力上往往会体现出更大的自信。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资本 生猪养殖行业是资本投入较大的行业,如果缺少资本实力支撑,即使有成本领先优势,也可能难以深度分享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的红利。此外,雄厚的资本实力也有助于企业抗周期和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在这次非洲猪瘟疫情中,资本实力的重要性比以往都更加凸显。例如部分优秀企业和优秀团队在第一波疫情冲击过后,碍于缺乏资本去复产,不得不被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并购。除了上市公司外,我国还有一批没有上市的,经营效率不输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企业。如果这批 企业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则能更好地帮助其分享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中的产业红利。中外生猪产业市场集中度比较分析海外生猪产业市场集中度 根据 Pig International 的统计,2016-2017 年全球生猪养殖企业 40 强里的企业名单里,海外企 业占了 35 家,其中美国 8 家、加拿大 4 家、巴西 4 家、俄罗斯 3 家、泰国 3 家、西班牙 2 家、 墨西哥 2 家、韩国 1 家、丹麦 1 家、智利 1 家、波兰 1 家、日本 1 家、菲律宾 1 家、意大利 1 家、英国 1 家、法国 1 家。截止 2016 年,美国生猪养殖行业前 35 强企业合计占行业约 63%的市场份额,其中行业排名前 5 名的企业依次是 Smithfield Foods、Triumph Foods、Seaboard Foods、The Maschhoffs、The Pipestone System,市场份额分别为 14.66%、6.42%、4.83%、3.63%和 3.08%。行业 CR5、 CR10、CR15、CR20 分别为 32.63%、45.68%、51.24%和 55.65%。此外,美国生猪屠宰企业 前 5 强企业(2014 年)依次为 Smithfield、Tyson、Swift、Cargill、Hormel,市场份额分别为 26.7%、17.2%、11.2%、8.4%、8.2%,前 5 强企业约占全行业市场的 72%,行业集中度明显 高于上游养殖行业。截止 2016 年,加拿大生猪养殖行业前 5 强企业合计占行业约 22.3%的市场份额,其中行业排名 前 5 名的企业依次是 HyLife、Maple Leaf Agri-Farms、Olymel、The Progressive Group、ProVista Agriculture,市场份额分别为 6.01%、5.51%、4.61%、3.17%、3%。从其他海外国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国内份额数据来看,法国 24.83%、西班牙 16.85%、巴西 12.93%、英国 9.11%、波兰 9.72%、意大利 8.74%、越南 6.76%、俄罗斯 4.64%、丹麦 3.7%。我国生猪产业集中度较低,整合空间广阔 截止 2019 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CR5、CR10、CR15、CR20 分别为 7.64%、9.40%、10.46% 和 11.16%,远低于美国生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美国分别为 32.63%、45.68%、51.24%和 55.65%)。此外,从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额的国际比较来看,法国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 额为24.83%、西班牙为16.85%、美国为14.66%、巴西为12.93%、波兰为9.72%、英国为9.11%、 意大利为 8.76%、越南为 6.76%、加拿大为 6.01%、俄罗斯为 4.64%、丹麦为 3.7%,我国即使 按照 2019 年非洲猪瘟期间的极端情况也仅有 3.4%。我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产业, 但是与海外主要生猪生产国家相比,我国生猪产业集中度仍较低,行业未来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投资建议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拥有万亿级的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我国生猪产业与海外主要生猪生产国家相比集中度仍较低,行业整合空间广阔。此外,我国生猪产业的盈利曲线特征(曲线的正向非对称性突出)表明我国生猪产业目前的规模化红利仍较为丰厚,国内优秀的生猪养殖企业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成本和资本是生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从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唐人神、海大集团、正邦科技、天康生物、大北农、傲农生物、天邦股份等头部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已经占据资本的先发优势,后续有望从中获益。除了上市公司外,我国还有一批没有上市的,经营效率不输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企业。如果这批企业能借助资 本市场的力量,则能更好地帮助其分享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中的产业红利。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金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金证券,陈振志)反刍的概念和释义反刍是指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把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重新咀嚼。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消化方式的动物,一般是草食动物,例如牛、羊、鹿等。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胃属于多室胃,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没有胃腺,总体作用是对食物进行发酵、 过滤、磨碎以及营养成分的粗吸收,只有皱胃是分泌胃液的部分,相当于单胃动物的胃,又称真 胃。全球反刍和其他肉禽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的生产格局全球猪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猪肉产量 12000 多万吨,其中中国大 陆地区 5000 多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45%,位列全球第一。其他产量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10%)、德国(4.4%)、西班牙(3.7%)、巴西(3.1%)、越南(3.1%)、俄罗斯(3%)、 加拿大(1.8%)、法国(1.8%)、丹麦(1.3%)、荷兰(1.2%)、日本(1%)、英国(0.7%)。全球禽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禽肉产量 13165 万吨。全球禽肉产量 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7.36%)、中国(16.10%)、巴西(10.74%)、 俄罗斯(3.5%)、印度(3.21%)、印尼(2.69%)、墨西哥(2.67%)、波兰(1.94%)、日本(1.75%)、 伊朗(1.74%)、阿根廷(1.71%)、土耳其(1.67%)。中国禽肉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 国。全球鸡蛋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鸡蛋产量 8217 万吨。全球鸡蛋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38.07%)、美国(8.16%)、印度(6.37%)、印 尼(5.78%)、巴西(3.69%)、墨西哥(3.59%)、日本(3.21%)、俄罗斯(3.03%)、土耳其(1.51%)、 乌克兰(1.12%)、巴基斯坦(1.09%)、哥伦比亚(1.05%)。我国鸡蛋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遥遥 领先于位居第二的美国。全球水产养殖生产格局。亚洲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 92%,中国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接 近 60%,欧美地区水产养殖的全球占比较小。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我国水产品养殖总量只占了 全球的 13%,亚洲占全球的 59%。此后,随着国内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 截止 2017 年的产量已经占据全球 60%的份额,亚洲也占据全球的 92%。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 展规模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地区。全球牛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牛肉产量 7260 万吨。全球牛肉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7.01%)、巴西(14.05%)、中国(9.09%)、阿 根廷(4.32%)、印度(3.47%)、澳大利亚(3.24%)、巴基斯坦(3.06%)、墨西哥(2.79%)、 俄罗斯(2.24%)、法国(1.97%)、加拿大(1.91%)。我国位居全球第三,美国和巴西分别位居 第一和第二。全球羊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羊肉产量 1617 万吨。全球羊肉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29.84%)、印度(5.13%)、澳大利亚(4.65%)、 巴基斯坦(4.53%)、土耳其(2.85%)、新西兰(2.79%)、尼日利亚(2.60%)、苏丹(2.38%)、 阿尔及利亚(2.17%)、英国(1.9%)、乍得(1.87%)、蒙古(1.6%)。我国羊肉产量位居全球 第一。全球牛奶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牛奶产量 71592 万吨。全球牛奶产量 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3.84%)、印度(12.57%)、巴西(5.01%)、 德国(4.62%)、中国(4.47%)、俄罗斯(4.34%)、法国(3.48%)、新西兰(3.06%)、哥伦比 亚(3.05%)、土耳其(2.90%)、巴基斯坦(2.88%)、英国(2.17%)。我国反刍和其他肉禽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在我国肉禽蛋奶等农牧产品中,养殖水产品、猪肉、鸡蛋和羊肉产量在全球的占比相对较高,分 别约为 58%、45%、38%和 30%;禽肉占比约为 16%;牛肉和乳制品占比相对较低,分别约为 9%和 4.5%。从“净进口量/产量”的角度去衡量我国肉禽蛋奶分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我国的乳 制品和牛肉的这一指标水平较高,分别为 54%和 32%;水产、鸡蛋、禽肉和猪肉较低,分别为 0.39%、0.32%、2.72%和 4.68%;羊肉居中,约为 8%。截止 2019 年,我国牛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依次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 羊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依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智利、哈沙克斯坦,乳制品进口的主 要来源国依次是新西兰、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育种环节根据 USDA 对畜牧生产中各环节技术作用的研究,育种的作用居首,约占 40%,营养饲料约占 20%,疾病防治约 15%。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的育种环节分析在生猪养殖行业,据统计,我国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以外三元为主,以“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 为主的外三元商品猪占据了我国生猪出栏量的约 80%以上,而且种猪群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种 猪引种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美国、丹麦、英国、法国和荷兰。在家禽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四大家禽品种中,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鸭品种均为 100%国内自主育种, 蛋鸡的国内育种也占据一半,而白羽肉鸡目前仍然依靠进口祖代肉种鸡以生产父母代肉种鸡,进 而满足下游环节对肉鸡产品的需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祖代白羽肉种鸡主要有 AA+、罗斯 308、 科宝艾维茵、哈伯德 4 个品种,分别由安伟捷、科宝、哈伯德三家公司提供。在水产养殖行业,截止 2018 年,我国自主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已达 215 个,其中自主选育 186, 包括淡水鱼类 79 个,海水鱼类 11 个,虾类 21 个,蟹类 8 个,贝类 35 个,藻类 21 个,鳖类 3 个,棘皮 8 个,选择育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水产养殖所需的苗种除了南美白对虾和个别冷水性鱼类外,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其中,我国自主培育的罗非鱼市场占有率达 100% , 罗氏沼虾种虾市场占有率达 60%,斑点叉尾鮰市场占有率 40%。我国水产养殖基本形成“研究 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反刍家畜养殖的育种环节分析在奶牛养殖行业,我国第一个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于 1985 年通过国家审定,1992 年 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该品种是由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经纯种繁育以及与地方黄牛进行杂 交并长期选育而成。截止目前,我国奶牛主要包括中国荷斯坦牛、乳用西门塔尔牛、奶水牛、褐 牛和三河牛等品种,其中荷斯坦牛是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也是高度国际化的品种,占我国奶牛 总存栏量的 80%以上。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 75%。 我国奶牛核心种源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国内存栏乳用种公牛主要来源于活体引进 和进口胚胎,优质冻精也以进口为主。以辽宁省为例,奶牛繁育所使用的冷冻精液和胚胎主要由 外部调入,其中 70%来源于进口。在肉牛养殖行业,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有 54 个地方黄牛品种、26 个水 牛品种和 12 个牦牛品种,包括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等地方牛品种。与此 同时,我国还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进行杂交,培育了一批 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蜀宣花牛等兼用品种,以及夏南牛、延黄牛、 辽育白牛、云岭牛等专门化肉牛品种。地方黄牛品种是我国肉牛产业的主导品种,但该品种的肉 用性能有所不足。虽然我国一直在努力进行肉牛品种的改良和优化,但是良种覆盖率仍不到 30%, 与肉牛养殖发达国家 90%的改良率差距较大。截止 2019 年末,我国共有 44 个国家肉牛核心育 种场,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 26 个。总体而言,我国肉牛种业呈现品种多,单品种 核心群规模小,育种工作持续性较弱的特征。在肉羊养殖行业,我国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共 100 个,且大多都具有耐粗饲、 抗病性强等优点。然而,这其中大多数品种产肉性能较低,肉品质较差,缺乏专用的肉羊品种。 与此同时,我国还引进多个肉羊品种,例如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澳洲白、德 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这些引进品种除了作为新品种培育外,还经过与 地方品种杂交,形成多种类型的杂交群体。由于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使得我国引进的肉用种羊 品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及羊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大 部分种羊场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育种技术力量不强,核心群体规模小,种羊质量参差不齐, 生产性能不高。总体而言,我国肉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仍然较低,羊肉生产仍以地方品种或细毛羊 杂种羊为主,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养殖环节生猪、家禽、水产的养殖环节分析在生猪养殖行业,全球生猪产业在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日趋成熟,且标准化程度较高。以 美国为例,美国生猪产业的每窝产仔数指标已经 20 世纪 70 年代的 6-7 头,大幅攀升至近些年 的 10-11 头,MSY 指标也从 10 左右提高至 20 多。在家禽养殖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全球白羽肉鸡产业在肉鸡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已经 较为成熟,且标准化程度较高。其中,肉鸡养殖周期从 1925 年的 112 天压缩至 40 天左右,料 肉比从 1925 年的 4.7 下降至 1.91,平均养殖死亡率从 1925 年的 18%下降至 3.8%,出栏肉鸡 的单只体重从 1925 年的 1.14 公斤/只提升至 2.63 公斤/只。在过去 20 年,国内肉鸡和生猪行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伴随着规模化 和标准化程度提升,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和养殖效率逐渐提升。2018 年下半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后,进一加速了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进程。在水产养殖行业,我国水产养殖受制于养殖水域资源分布和养殖户特性的影响,规模化趋势并不 明显。以淡水养殖为例,目前仍然个体养殖户占主导的池塘养殖为主,工厂化养殖方式占比较小。 相较于肉鸡和生猪产业,我国水产养殖大致呈现出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因地制宜、模式灵活 多样、养殖品种多样(全国水产养殖品种 260 多个),自然条件(水域分布、光照、降雨、水质、 气温等)对养殖影响程度较高等特征。此外,我国水产养殖主要是“研究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 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养殖品类不断丰富,养殖模式灵活多样,新品类养殖具有 强烈的技术指导需求。上述综合因素使得水产养殖户之间养殖过程管理和效益差别比肉鸡、生猪 大。反刍家畜的养殖环节分析在奶牛养殖行业,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草地放牧方式、家庭农牧混合方式、集约化规模养殖等三 种方式。采取草地放牧或家庭农牧混合方式的一般是小农户,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则采取集约化规 模养殖方式,且大多由企业经营。2008 年之前,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进程比较平缓,奶牛存 栏 100 头以上的场户占比从 2002 年的 11.9%提升至 2008 年 19.5%。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以 后,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出现明显提速,奶牛存栏 100 头以上的场户占比从 2008 年的 19.5% 大幅提升至 2018 年的 61.4%。在奶牛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过程中,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秸秆青贮、生产性能测定(DHI)、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疫病防控现代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 术等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采用全混合日粮 (TMR)饲喂,从而推动了我国奶牛行业单产从 2008 年的 4.8 吨大幅提升至 2019 年的 7.8 吨。虽然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在最近 10 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 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单产优势并不等同于全成本优势,奶牛使用年限和饲料成本等均 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受资源环境制约,我国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比奶业发达国家高 50%左右。以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占比较大的新西兰为例,新西兰以放牧为主的养牛方式和高效 的家庭牧场经营模式降低了奶业生产成本,大幅低于我国规模牧场生产成本,在国际上处于较低 水平。此外,新西兰具备完善的修蹄、去角、配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动物福利立法,以及执 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奶牛平均使用年限可达 5-6 胎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奶牛生产成本。根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我国 2019 年奶牛实际寿命为 4.4 岁,相当于 2.5 胎,与新西 兰等国家仍有差距。在肉羊养殖行业,我国传统肉羊养殖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除了部分 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外,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肉羊产业从育种、繁殖、 饲养、生产管理到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较为缺乏,疫病防控难度大,饲料配方不 科学,尚未形成科学饲养和标准化管理,饲养标准和常规饲料的营养参数有待制定和推广。从养 殖模式上,我国肉羊养殖主要分为原生放牧、半舍饲、舍饲等三种养殖模式。随着畜牧业的现代 化发展和天然草场资源的日益紧张,我国肉羊生产方式开始逐渐从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向规 模化、标准化舍饲方式过渡,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舍饲多羔绵羊新品种的选育等日益受到产业重视。在肉牛养殖行业,我国肉牛养殖的产业特征与肉羊养殖有诸多相似之处。我国肉牛饲养方式有放 牧、放牧+舍饲、舍饲等三种方式,主要以分散养殖、小规模养殖、个体养殖为主,集约化、规 模化养殖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养殖规模较小,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还不高。与此同时, 在肉牛胴体重和单位生产成本方面,我国肉牛养殖行业与澳大利亚等肉牛养殖先进国家相比,仍 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肉牛养殖业,无论是技术推广环节,还是养殖环节,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 才相对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得不到良好的推广应用,大部分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相对不高,技 术指导和改良提升空间较大。海外经验:反刍动物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要明显低于生猪、家禽美国和日本等海外国家的畜牧养殖业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规模化进程。以美国生猪产业为例,从 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进程出现加速现象,进入其发展史上最为快速的规模 化阶段,并在 2000 年代初期达到较高的规模化水平。然而,从畜牧养殖业内部来看,美国生猪 和家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要远高于反刍动物(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而反刍内部则呈现出奶牛 规模化程度高于肉牛的特征。除了出栏规模占比数据外,美国农牧产品的合同养殖比例也可以提 供侧面的印证。我们曾经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系列深度报告中 指出,合同养殖模式的全面推广在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同 养殖销售的比例与规模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从美国各个畜牧养殖品种的合同养殖销售比例来 看,生猪和禽类要远高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内部的奶牛要高于肉牛。日本的畜牧养殖业也体现 出与美国类似的上述特征。我国畜牧养殖的发展趋势与美日同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目前阶段,我国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规 模化程度和趋势要明显强于反刍动物(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行业,且反刍动物内部的奶牛 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趋势要明显强于肉牛养殖。我们认为潜在的原因可能在于生猪和家禽的规模 化效益要比反刍高(我们在此前的《生猪产业规模化红利:相对效率曲线效应》系列深度报告中 也有所阐述)。以我国的生猪养殖和奶牛养殖为例,从经验数据的角度,国内生猪养殖的规模化 优势要高于奶牛养殖。因此,结合国内和海外畜牧养殖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我国反刍动物未来的养殖规模化程度将呈 现明显低于生猪、家禽的产业特征,商业性反刍饲料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消费环节与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绝对量方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 差距,具有提升空间;在品类结构方面,我国肉类品种结构的均衡度明显偏低,猪肉在整个肉类 的占比相对较高,牛肉和羊肉的相对占比明显偏低。欧美发达国家牛羊肉在整个肉类中占比平均 达到 20%以上,日本和韩国也分别达到约 20%和 24%,我国约为 14%。在乳制品方面,我国乳 制品的人均占有量不到日本的 1/2,不到全球平均的 1/3。通过分析全球 173 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养结构演进规律,我们发现,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动物蛋白消费趋于上升(直至达到饱和状态)。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以水产蛋白 消费为主还是以奶制品蛋白消费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其第一大动物蛋白的消费占比大多呈现下降 的趋势,而原先占比较小的其他种类动物蛋白的消费占比逐渐有所提升。总体上,动物蛋白消费 结构呈现出均衡化的趋势。例如,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动物蛋白消费结构中, 伴随着水产蛋白消费占比下降的是,牛羊肉、奶制品、禽肉、猪肉等这些原先占比较低的蛋白消 费的提升。美国、西欧、俄罗斯、巴西和南非过去几十年里动物蛋白消费结构中,伴随着奶制品 蛋白消费占比下降的是,禽肉或者水产等这些原先占比较低的蛋白消费的提升。结合全球营养结 构的演进规律,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人均肉禽蛋奶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与 此同时,随着营养均衡度需求的提升,我国牛羊肉、水产、禽肉和奶制品等相对占比将趋于上升。反刍和生猪、家禽、水产比较分析之:饲料环节反刍料和猪料、禽料、水产料的区域分布我国猪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广东、广西、山东、湖南、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和 辽宁,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产量的 49%,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的 75%。我国肉 禽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安徽、江苏、福建、河南、四川, 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肉禽饲料产量的 65%,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猪饲料的 83%。我国蛋禽饲 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河北、山东、湖北、辽宁、广东、江苏、河南、湖南、安徽、山西,其 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蛋禽饲料产量的 48%,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蛋禽饲料的 70%。我国水产饲 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四川、江西、广西、山东,其 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水产饲料产量的 70%,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水产饲料的 85%。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是草食性动物,养殖分布受牧草和秸秆等资源影响较大。我国牛羊等反刍动 物养殖产能和存栏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我国羊肉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内蒙古、新疆、山东、 河北、河南、四川、甘肃、云南、安徽、湖南,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羊肉产量的 55%,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羊肉产量的 76%。我国牛肉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山东、内蒙古、河北、黑龙江、 新疆、吉林、云南、河南、四川、辽宁,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牛肉产量的 43%,前 10 大区域 占全国牛肉产量的 70%。我国牛奶产量前 10 大区域分别为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 新疆、宁夏、辽宁、陕西、山西,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国牛奶产量的 60%,前 10 大省份占全国 牛奶产量的 82%。与反刍养殖产量分布格局相匹配,我国反刍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分别是内蒙古、河北、辽宁、黑 龙江、山东、新疆、天津、宁夏、江苏、北京,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前 5 大区域占全 国反刍饲料产量的 59%,前 10 大区域占全国反刍饲料的 80%。反刍料和猪料、禽料、水产料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猪肉、禽肉、禽蛋、水产、牛奶 牛肉和羊肉等农产品的消费量和产量总体处于上升大趋势。我国猪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1134 万 吨增长至 2018 年 5404 万吨,年均增速 4.19%;禽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160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2239 万吨,年均增速 7%;禽蛋产量从 1980 年的 281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3309 万吨, 年均增速 6.52%;牛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27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667 万吨,年均增速 8.59%; 羊肉产量从 1980 年的 44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488 万吨,年均增速 6.33%;牛奶产量从 1980 年的 114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3201 万吨,年均增速 8.93%;水产品产量从 1980 年的 450 万 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6840 万吨,年均增速 7.08%。截止 2020 年,我国工业饲料年产量达到 25276 万吨,其中猪饲料 8923 万吨、蛋禽饲料 3352 万吨、肉禽饲料 9176 万吨、水产饲料 2124 万吨、反刍饲料 1319 万吨。从结构占比来看,猪 饲料占总产量的 35.3%、蛋禽饲料占 13.26%、肉禽饲料占 36.3%、水产饲料占 8.4%、反刍饲 料占 5.22%。从 2010-2020 年过去 10 年的平均增速来看,猪饲料年均增长 4.14%、蛋禽饲料 1.09%、肉禽饲料 6.84%、水产饲料 3.52%、反刍饲料 6.12%。从工业饲料普及率来看,生猪约 为 75%、肉鸡和蛋鸡为 90%、水产为 30%多,反刍料不到 20%。反刍饲料总体呈现出占比小、 普及率低、增速高的特点。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对工业饲料的需求和依赖度由低到高的养殖模式 依次是放牧、半舍饲、舍饲。随着国内牛羊肉和乳制品人均消费量的增长、反刍动物舍饲和规模 养殖比例的提升,预计我国反刍饲料的行业容量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反刍饲料的竞争格局和海大集团的发展机会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信息,2020 年我国反刍饲料(商品饲料)十强企业分别为:禾丰牧业、 新疆泰昆、长春博瑞、天康生物、北京九州大地、大北农、北京永和荣达、江苏波杜农牧、内蒙 古正大、包头市北辰饲料。禾丰牧业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44.8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额 4.04%, 其中肉牛、肉羊饲料销量 20.35 万吨;大北农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33.71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 额 3.04%;天康生物 2019 年反刍饲料销量 19.72 万吨,反刍料市场份额 1.78%。另据饲料工业 信息网统计,长春博瑞 2019 年奶牛饲料销量 30 多万吨;九州大地 2019 年奶牛饲料销量接近 20 万吨;正大集团 2019 年奶牛饲料 20 多万吨。与猪料和禽料等大单品相比,由于反刍饲料在 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相对靠后,国内传统的大型饲料企业主要布局在猪料和禽料板块,在反刍饲 料板块涉足较少,反刍饲料的市场份额更多是被大量的中小型饲料企业瓜分,行业集中度低。 由于传统大型饲料企业把主要战略资源布局在猪料和禽料上,从而使得其在反刍饲料品类上的研 发和技术服务投入不足。与此同时,众多中小型反刍饲料企业又由于自身规模实力的不足,也难 以在研发上做较大投入,从而使得反刍饲料市场参差不齐,产品的显性化、数据化程度较低,行 业未来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国家及地方政策性支持 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畜牧业结构,突出发展奶类生产,积极推进乳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牛乳在国民膳食中的比重,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2017年至今,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先后颁布和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等文件,进一步统筹荷斯坦牛和其他奶畜发展,推进奶源基地建设与饲草料种植和乳制品加工协调发展,2020年实现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明确了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乳制品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拟定建设周期2年 项目实施主体:全资子公司甘肃瑞嘉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嘉牧业”) 项目实施地点: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金阿铁路西侧 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49,834.57万元,拟使用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34,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公司自筹资金投入。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提供优质生鲜奶68,000吨、公犊牛3,400头、母犊牛2,650头、淘汰牛750头。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为28,320.0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6,337.15万元,投资回收期8.29年,各项主要财务经济指标合理可行,经营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用地情况 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实施地点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南滩,周边全部通电,电力充足,项目选址区位交通便利,通讯、广播、电视信号覆盖整个区域。本项目总占地1,860亩,其中公司拟通过出让方式购买370亩,当地政府通过无偿租赁设施农用地1,490亩。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提供优质生鲜奶68,000吨、公犊牛3,400头、母犊牛2,650头、淘汰牛750头,正常年销售收入28,320.0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6,337.15万元,投资回收期8.29年,各项主要财务经济指标合理可行,经营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按照设计养殖规模计算,项目建成全部投产后需要大量的青贮,苜蓿、玉米等青饲料并创造多个就业岗位和人员需求,而项目实施主体周边属于上述农用原材料养殖区域,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本项目的实施,为周边农户种植的饲料作物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通过乳制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改变传统单一、粗放、落后的传统畜牧业,实现公司和农户的“双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体现了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乳品行业增长潜力较大 2000年,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仅7公斤,2017年达36.9公斤,平均每天100克,增速明显。尽管如此,人均乳制品消费水平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300克标准仍相去甚远,不足亚洲乳品平均消费水平的一半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农村居民还很少喝上奶,奶类消费增长蕴含着较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和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加快推进、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国内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快于GDP增速,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有效带动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乳品消费增长。此外,便利店、电商平台、母婴店等渠道快速发展,推动了乳品市场线上线下同步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费升级加快,结合“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未来国内乳品消费规模将继续扩大,行业增速将稳步提升。本次项目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日加工600吨液体奶改扩建项目投产后和公司自身日益增长的原奶需求,并转化为终端乳制品产出进而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与乳品行业未来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相符,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中商情报网讯: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完整病原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等制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用于人工主动免疫以预防疫病的一类生物制品。其中,兽用疫苗是指专用于动物的疫苗。一、疫苗的分类①根据疫苗毒(菌)株是否存活分类根据疫苗抗原是否可繁殖,疫苗可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②根据抗原的种类和数量分类根据疫苗抗原的种类和数量,疫苗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混合)疫苗。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相关政策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大力发展新型疫苗列为生物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在技术、人才、资金等领域向疫苗行业有所倾斜。随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1、内兽用疫苗市场总体销售规模国内兽用疫苗市场总体销售规模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至今,兽用疫苗销售额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比例均超过90%。但自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后,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于2018年12月起下滑幅度开始增大,并持续至2019年11月;11月后,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才开始止跌回升。因此,我们预测2019年国内兽用疫苗总体销售规模也出现下滑,但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2020年国内兽用疫苗总体销售规模也将随之上涨。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2、国内兽用疫苗适用动物情况我国的兽用疫苗,主要以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为主,近年来,牛羊用疫苗增长也非常迅速。2018年,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销售额合计94.69亿元,占兽用疫苗总销售额的77.64%。2018年,兽用疫苗按使用动物分类的销售额及销售占比数据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疫苗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兽用疫苗未来发展趋势(一)兽用疫苗技术发展趋势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兽用疫苗的研发在近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首先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制备的疫苗不断涌现,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研究基因缺失的活疫苗、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以及合成肽疫苗。其次是充分利用发酵工程和分离纯化工程技术对传统疫苗的抗原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使得相关传统疫苗升级为生物技术疫苗,如将鸡胚培养法、原代细胞培养法、传代细胞转瓶培养法等升级为传代细胞培养工艺、悬浮培养工艺,将全发酵菌液灭活疫苗升级为全发酵菌液分离纯化成组分疫苗等。再次是设计、研发多联苗和多价苗,即对传统疫苗的一般生产工艺(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工艺以外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继续设计和研发联苗和多价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提高免疫效率的目的;培育和选择更好的抗原培养基质以大幅度提高抗原效价;筛选更好的保护剂以改变冻干活疫苗的保存条件等。(二)兽用疫苗产品发展趋势1、价疫苗向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发展当前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用疫苗仍以单价疫苗为主,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相对较少。当前许多畜禽传染病以并发或继发(多病联发)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临床上,而且呈持续扩展之势。由于单价疫苗仅能预防一种传染病或者一种传染病的某一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因此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必须对畜禽进行多次疫苗注射。多次注射一方面可能造成畜禽更大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可以减少畜禽接种疫苗的次数,实现“一针多防”,提高疫苗的接种效率,同时还减少了疫苗运输、存放、接种的成本,可以为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减轻负担。因此,多联多价疫苗已引起市场的重点关注,兽用疫苗企业均加大了多联多价疫苗的研发力度。2、因工程疫苗成为行业发展重点基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制出不含感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疫病的多价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性良好、产品质量均一、适合开发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等优势。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安全高效的疫苗需求旺盛,因此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力的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基因工程疫苗势必成为未来兽用疫苗的主要发展方向。③提高传统兽用疫苗的质量,研发针对新发疫病的产品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日益复杂,多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疫病相继暴发与流行,超强毒株和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因此,传统疫苗预防接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疫病免疫保护的需要。一方面,现有兽用疫苗产品的质量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以应对强力毒株的危害;另一方面,某些毒性偏强的疫苗的使用应受到严格限制,需要应用新技术研发出毒性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兽用疫苗。近些年,一些在国外爆发的新型畜禽传染病相继传入国内,给我国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新爆发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免疫机理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将成为我国兽用疫苗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封面人物:统一(中国)投资总经理 侯荣隆三农日报第574期今日名言: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佚名看三农日报,发现更大的产业!「要闻」1、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全面部署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通过合格证制度,把生产主体管理、种养过程管控、农药兽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问题产品溯源等措施集成起来,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更加有效的保障质量安全。2、2020年中国养殖业下游需求量或达1亿吨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畜牧业产值相较往年有所下降。而据政府发布的相关《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要超30%。目前,在我国禽畜肉类产品消费市场中,猪肉占比超60%。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肉类需求量将约达1亿吨,肉类产量约达9千万吨,市场缺口约1千万吨要靠进口弥补。「地方大动作」3、四川出台《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近日,四川省农业厅出台了《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服务基地,初步建立贫困乡镇及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农产品品牌,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提升,特色农产品实现产销对接,造血功能明显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的内生动力明显提升,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52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占全省未来3年拟脱贫人口的30%。4、江西力争5年至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过万亿近日获悉,江西召开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明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思路,力争用5年至7年的时间,实现农业综合总产值倍增,达到过万亿元,引进培育10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至100亿元的农业企业。「产业新势力」5、报告:农产品加工业将扩大市场规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包括中小型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进出口总额降幅继续收窄、区域结构加速调整等。这些新特点对于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以及扩大市场规模有积极作用。6、植物蛋需求不断上升中国市场对鸡蛋和植物蛋白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中国生产了全球大约 40% 的鸡蛋,同时也消耗大约 1/3的鸡蛋产量,对植物蛋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与传统的鸡蛋生产相比,生产同样数量的植物蛋的用水量减少了98%,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3-94%,土地需求减少了86%。7、数据显示:辣味在食品类别中发展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在用餐时会选择辛辣口味,与2017年的数据(43%)相比,这一数字翻了一番,同时有62%的消费者认为咸味食品带点辛辣味口感会更好,突显了辛辣食品带来的机遇。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辣味主菜、调味品和零食的接受程度很高,接近90%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几种食品,而辣味饮料和辣味甜点的接受度相对偏低,但也有接近60%的消费者是愿意尝试的。所以除了传统的类别,辣味在其他看起来似乎不太容易被接受的食品类别中也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8、报告:一人食、懒人速食等已成为食品新风口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人群已经超过两亿,成年独居人口高达7700万。以往的家庭聚餐场景逐渐被独自进餐取代,人口结构的变化让小包装食品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天猫数据显示,一人食商品在天猫同比增长高达30%。懒人速食也获得众多消费者喜爱。数据显示,热火锅等新式方便速食在天猫增长超过50%、半成品菜同比增长高达111%。其中,新锐品牌自嗨锅销售额狂飙突进200%以上。「公司情报」9、中化现代农业划转至中国化工 两化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5日晚,荃银高科公告,由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化工(上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科技”,拟更名为“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5日签订《股权划转协议》,将其持有的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农业”)100%股权以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划转至中农科技。由此,中农科技通过现代农业间接持有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1.50%的股份。此项资产划转意味着,两化(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的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10、来伊份与南京农业大学下属国家肉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来伊份公布,2020年1月6日,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下属之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交易的对方为国家肉品中心,国家肉品中心于2009年2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由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国家肉品中心围绕冷却肉加工质量控制、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低温肉制品加工与质量控制、肉类分级等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以及肉的成熟机理、传统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及食品凝胶形成机制等肉品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系列工作,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11、新希望涉足生鲜电商,上线“鲜小厨”日前,新希望旗下草根知本集团推出了社区生鲜新零售“鲜小厨”。鲜小厨将自己定位为基于社区微型前置仓的生鲜电商。其小程序界面显示,该平台可以提供的商品以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生鲜类为主,商品下方均写有“即时购”和“预定”字样。选择即时购,2公里内最快29分钟送达;如果预定,当日20:00点之前的订单会在次日11点以后送达、或者前往门店自提。目前可以提货的门店约有110个,其中多为新希望鲜生活门店。「观点」12、郭丽岩:2020年农产品价格或波动向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表示,展望2020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震荡走势加剧的同时,品种分化或将明显,部分大宗工业品价格可能呈现波动向下态势,而部分农产品价格可能呈现波动趋上走势。13、叮咚买菜CEO梁昌霖:生鲜电商春天来临叮咚买菜创始人、CEO梁昌霖向蓝鲸财经表示:“我们觉得生鲜电商的春天来了,一是因为农业处在巨大的转型期,第二个是因为我们处在低毛利率的红利期。”在梁昌霖看来,生鲜电商表面上看是消费互联网,本质上是产业互联网,背后是巨大但非常落后的农业产业,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一批新零售企业出现、中国物流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农业已经进入转型期,这也意味着生鲜电商会有巨大发展机会。14、专家:水产品走进家庭是未来发展趋势专家认为,未来三年到五年,中国会掀起海鲜产品消费的小高潮。“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对海鲜产品价格影响是一个原因。目前中国水产消费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水产养殖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特别是沿海城市对海鲜产品有着较高需求。未来,水产品深加工、推进优质水产走进家庭是一个趋势。”「融资」15、进口海鲜零售供应链公司“食务链”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1月6日讯,进口海鲜零售供应链公司“食务链”宣布其已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由顺丰、申通、圆通、中通以及韵达五家龙头快递企业共同设立的蜂网投资。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三方面:一是继续深耕供应链上游,提升核心能力;二是优化供应链整体,提升成本优势;三是加大品牌投入,扩大企业规模与影响力。16、智慧农贸平台“买点菜”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日前,智慧农贸平台“买点菜”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战略融资。董事长丁峰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市场布局,细化产品线、提升服务产能和强化品牌宣传,为公司未来拓展全国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由农侠会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