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培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对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社]2000年3号),明确指出:“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又一次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传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过程存在重学术科研、轻思政教育的普遍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医学教育模式不断转变、医患关系逐年复杂,这些都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外,更要具备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思想,与医学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有必然联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于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上,发挥其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 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对医学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的文化体系,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曾就义利观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孔子把道德作为最高价值,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则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近年来,社会上,某些医院存在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人们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医患矛盾愈演愈烈;高校中,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一味追求课题和SCI论文,导致科研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临床型医学研究生则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医疗技术上,对与患者的沟通及人文关怀上明显不足。因此,高校需要运用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帮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医学研究生将眼前的利益看淡、将人生的进度看远,避免陷于利益的漩涡中,真正明白医护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工作价值以及人生意义,做到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2 传统文化中的“兼济”理念对医学研究生的责任感的培养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两个精神,分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孟子到“成天下之大事”(《荀子》)的荀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林则徐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都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肩负祖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当代医学研究生们,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医学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我国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西部偏远地区以及基层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甚至滞后,需要高层次人才到这些地区发光发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兼济”理念加强对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文化精神。 3 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对医学研究生人生态度的指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充分表明古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说明传统文化对自强奋斗的重视。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也曾说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研究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缺乏社会磨练,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较弱。医学研究生同样如此,尤其是参加规范化培养的研究生,他们不但要面对科研、临床、实验等繁重的学业,还要承担来自经济、婚恋、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在各种压力环境中调整好自己的人生态度,做到迎难而上,不轻易被困难击垮,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校应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锻炼他们顽强奋斗、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4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医学研究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理念,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都体现了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医学研究生同学在处理与同学、与辅导员、与导师的关系时,都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坚守自身与尊重他人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涵养的内在和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人际交往的智慧,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交往品质,优化人际关系,是医学研究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关键。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反复提及,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的全面补充和延伸。 三 在医学研究生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注重课程安排,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思政教育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甚至没有开设。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首先,应该通过增加选修课或必修课,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医学研究生接受系统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以及仁爱之心。其次,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聘请在思政教育方面文化功底较深的专家进行授课,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医学院校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传统文化课、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手段,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样对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在医学院校的地位和待遇,切实加强对医学研究生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2 提高导师人文素养,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责任,而“道”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对研究生知识传授和思政引导两方面的教育责任。目前,绝大部门的医学院校的导师只关注对研究生医学技能的培养,要求他们更多地走进实验室、走进医院进行科学实验或者临床实践,很少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医学院校应该定期开展导师培训和导师遴选制度,对医学研究生导师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其人文素养,或者与综合院校文科类导师开展交流活动,学习人文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更好地对医学院校研究生进行教育。另外,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要建立一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微信、微博、博客、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医学院校发布通知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载体,将自己融入时尚流行文化中,在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开展新颖时尚的活动,如高校可以建立网络文化工作室,立足网络新媒体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制作传统文化的精品视频,创建传统文化优质网站,将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开通专门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共账号,定期发布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知识,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等,让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生活的点滴。 4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搭建广阔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从硬件方面说,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并且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作品,如名人雕塑、名医长廊,利用古代名医的名字作为校园道路或者建筑物的名字等;从软件方面说,可以设计一些医学研究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中医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或者举办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论坛等。使得医学研究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洗礼。
赵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一位“网红”教授的“网红”讲座刷屏了!讲座现场,如饥似渴的学生将主讲人团团围住,报告会气氛堪比明星演唱会。如此深受追捧的,其实是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而这位主讲人竟是一位“根正苗红”的工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余隋怀。余隋怀教授讲座现场。西北工业大学供图多年来,余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一座难求。就在前不久,余教授赴湖南多所中学开讲《从文物看中华文明和创新精神》,仅在长郡中学就有4000余名师生到场,加上在线观看人数,超8000人聆听了这场讲座。报告结束后,余隋怀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很多线上观看的同学也特地跑到现场。讲座不到两个小时,结束后和学生们聊天、交流,余隋怀却用了两个半小时。“中国古人太厉害了!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多年来,正是因为许许多多这样深爱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感染的学生,让余隋怀坚定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十几年前的一次实践课,余隋怀带学生去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参观结束,原本兴致盎然的同学,垂头丧气坐在了博物馆外的台阶上:“老师,学了几年工业设计,本来还自我感觉不错,可看了祖先们几千年前做的东西,感觉不管是理念还是技术,自己都差得太远了!”余隋怀教授与学生们现场交流。西北工业大学供图学生的感慨深深触动了余隋怀:“作为老师,我必须为他们解开这个思想上的疙瘩。”于是,多年从事“航空航天”攻关的余隋怀,捡起了小时候喜欢的历史。站在“设计”专业的角度,他用理工科思维重新审视文物、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查阅了大量学术资料后,余隋怀不禁在心底惊呼:“中国古人太厉害了!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这位从事工业设计20多年的教师,被西汉文物“雁鱼铜灯”的精妙设计深深震撼:这尊通高53.8厘米的铜灯,外形为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和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将燕、鱼的形象,装饰与实用的性能结合得天衣无缝。”西汉文物“雁鱼铜灯”。资料图片不仅如此,圆形灯盘的附柄还可以自由转动,盘下的圈足和雁背直口套合。再看鱼腹部,和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和灯盘之间,插立着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以调节灯光亮度。更为精巧的是: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就防止了油烟污染空气。“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讲起传统文化,余隋怀总是深入其中,滔滔不绝。“你看,这个骑斑点马的大唐女孩儿,穿低胸衣、束花腰带、拎小手包、戴遮阳帽,那么自信、泰然,宛如一个近代的欧洲贵妇。今天的女孩儿敢穿成这样上街吗?”唐代仕女彩雕。资料图片“再看我们今天的工业设计,用‘土豪金’‘玫瑰金’这样的名字,太没文化了。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形容颜色的:玄色、灯草灰、花青、竹月、胭脂、碧玉石……”“再看,早在秦代,我们就出土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当时的中国数学领先世界——正是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改写了世界数学史。”余隋怀的讲座,从不缺乏幽默诙谐,又贴近生活、直击人心。他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基因和血脉,她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她曾经拥有的辉煌时代正在复兴,也必然会达到新的顶峰。”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资料图片多年来,每逢周末,余隋怀总是喜欢带学生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给他们讲解,常常一讲就是8个小时。为此,他还一度上了博物馆的“黑名单”。“刚开始,博物馆嫌我们影响正常运营,有时甚至还要赶我们出去,”他笑着说,“可后来,博物馆逐渐认可了我的讲解。”现在,余隋怀也在给博物馆的讲解员上课。长期大量地讲解和授课,让余隋怀的身体不堪重负,但他却乐此不疲。让他坚持做下去的动力,就是每次讲课后孩子们的反馈,“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而当一个理工科教师从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那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生命能量……承担“天宫一号”“深海勇士号”等国之重器工业设计方案余教授的主业,其实是工业设计。他曾获得“中国设计业的诺贝尔奖”——光华龙腾奖的“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他还是科技部“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西工大工业设计团队参与载人潜水器舱室布局优化设计工作(右二为余隋怀)。西北工业大学供图近年来,余隋怀完成的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中包括“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以及“深海勇士号”深潜器等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方案。西工大工业设计团队承担了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驾驶舱及客舱内饰设计任务。西北工业大学供图余隋怀主持了国家载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的工业设计项目,图为载人航天空间站实验舱工业设计与人机工效仿真。西北工业大学供图“深海勇士号”深潜器舱内布局优化设计。西北工业大学供图不仅如此,余隋怀还带领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战国车辆的文物考古及数字化复原,这样的跨学科、多团队合作在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也正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使得这件早已朽烂在历史泥土中的国宝得以重见天日。通过数字技术,完成的甘肃马家塬墓葬车复原图。资料图片在余隋怀带领的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团队的钻研努力下,工业设计作为常态化工作方法被我国多个部门纳入航天工程研发流程。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非常多的实物,这让我们从中国的历史遗产中获得了诸多借鉴和启示。”余隋怀告诉记者:对大学老师而言,历史和文化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骨子里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尽一份力量,是激励我这个大学教师始终向前的不竭动力。”
长江日报-长江网7月9日讯(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程书雄)长江日报-长江网8日报道《只为传承流传200多年的非遗文化,新洲一硕士研究生毕业4年重新参加高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人称赞程传坤的行为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传奇故事”,也有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为传承非遗文化,硕士毕业4年再战高考,程传坤的行为到底“值不值”?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再次对话程传坤,揭示他重新参加高考的心路历程。再战高考不是一时冲动“我刚辞职回来准备参加高考时,也有人劝我‘不值’,但这真不是我一时冲动作出的选择。”谈到当初作出再战高考的决定时,程传坤说。程传坤称,一开始,他认为“程氏正骨术”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但一个个病人身上的故事渐渐让我改变了看法。”(图为程传坤(左)在父亲的诊所里观摩学习。程书雄 摄武昌东湖景园的叶女士告诉程传坤,她曾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生活不能自理,在武汉多家大医院住院治疗,收效甚微。经“程氏正骨术”7次诊治后,“腰腿痛消失了,至今没复发。”来自潜江的孙先生是通过省中医院专家的推荐,专门找到程传坤父亲,4次治疗后,孙先生脊柱不能伸直的毛病基本痊愈。“落根在乡下的‘程氏正骨术’还能引起省中医院专家的关注?”程传坤开始对‘程氏正骨术’产生了好奇,“让我对‘程氏正骨术’彻底改变看法的是:2017年,‘程氏正骨术’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第一次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是能造福群众的一项事业!”“这也是父亲一直劝我传承‘程氏正骨术’的初衷。去年6月,当父亲再一次劝说我时,我没有犹豫。”程传坤说。因为爱情,2018年程传坤从深圳回到武汉工作。然而,程传坤的这次选择没能得到女友的理解,谈了一年多的女友离开了他。“我不后悔。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备考这一年放弃了所有娱乐2019年开始备战高考时,程传坤离开高中课本已经长达12年之久。用一年的时间,拣回全部高中知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我那时心里特没底,不知道自己能拣回多少知识。”程传坤说。刚开始拿到高中课本时,程传坤懵了,数、理、化、生几乎全忘光了。特别是化学,一些知识原来根本就没学过。“但我作好了吃苦的准备,我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然而,前两次月考,成绩特别不理想,对程传坤的打击很大。同学们也慢慢知道他是硕士毕业回来参加高考,很多人也表示不理解,议论纷纷。“我有几次差点就想放弃。”“但我不甘心。”为专心备考,程传坤专门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住,学校晚上9点半下晚自习,他回到自己的宿舍,挑灯夜战,直到11点半才睡觉;早上,他比同学们早起半个小时。同班同学董辉说:“程传坤与我们‘格格不入’,他课上课下总是争分夺秒在学习。我们课下喜欢打闹,但再怎么打闹也对他产生不了影响。他的毅力很让人佩服。”程传坤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最终,在班上能够稳定在前几名。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无论是在深圳还是在武汉上班,程传坤的工资都不算低。在深圳,他刚入职时每月能拿到近万元;回到武汉,每月工资也有大几千。有人给程传坤算了一笔账:备考加上重读大学的时间,至少是5年,这5年光经济损失就近百万了,如果再加上这5年人生成长的黄金时间,程传坤的损失可能难以估计!因此,很多人说他的行为不可取。但程传坤说:“这个不能仅算经济账。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我人生航向的一次调整。”程传坤的父亲程声旗说:“让儿子当传承人,一方面,是我割舍不了这项流传了200多年的非遗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把‘程氏正骨术’进一步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群众。”程声旗畅想了未来的发展:把小诊所壮大为一家民营医院,走出汪集,走向武汉。程传坤的班主任翁戍西十分赞同程传坤的行为。“一些非遗文化因为无人传承而逐渐消亡,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损失。程传坤付出巨大牺牲,勇于传承非遗文化,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精神。”相关报道:只为传承流传200多年的非遗文化,新洲一硕士研究生毕业4年重新参加高考【编辑:邓腊秀】
25日晚上演的《元宵奇妙夜》,一群“唐宫小姐姐”巧妙地承担了串场的角色:在河南博物院就地“复活”观赏文物,“转场”到隋唐洛阳城的应天门瞰盛唐风采,“穿越”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醉心上元灯会……网友们感慨,“仿佛闯入了一场盛唐繁华旧梦”。在这背后,既是传统文化不断复兴,越发受到年轻人青睐,也是不少传统民俗和手艺日渐复苏,正在成为生活的风景。“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奋进新时代,必须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紧密结合,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和创新。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在创新中“活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文化在时代大潮中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注入科技基因,传统文化更有灵气。近年来,有着科技加持,越来越多传统文化也逐渐“潮”了起来。比如《唐宫夜宴》中让人一眼千年的“唐宫小姐姐”,运用了5G、AR(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在二次创作、数字合成、融媒体传播等手段的创新下,以虚拟场景与真人演绎的有机交融将歌舞融入博物馆场景。诸如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等国宝,也和唐俑一起“活”起来、“火”起来。“互联网+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插上腾飞“翅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也迎来了重大利好。比如,牛年春节,表情包、短视频、H5等互联网产品就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春节期间联合各大新媒体平台策划了一波“视频直播家乡年”,大量短视频、直播更是让不回家过年的民众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等在网上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十四五”期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符合网民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繁荣绽放,也让更多的受众尤其是年轻用户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积极参与到文化符号的传承中来。(作者任慧英是西安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余蓉 11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湖南赛区选拔选手名单出炉,组织学生参赛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伟感触良多:“我已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赛,虽然今年选拔再次失利,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深了,我觉得自己没白忙。” 李伟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她,注重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讲授文学作品时,她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作品,并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分享给学生,深受学生喜爱。她还坚持开展“课前文化小讲堂”的活动,鼓励学生对隐藏在日常细节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予以发掘、讨论,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尺讲台之外,李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青春诗词大会”“汉字英雄”,已成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的讲座,场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连续2年参加“汉语桥”工作,积极向外国选手们推介名胜古迹、唐诗宋词等,激发起外国友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实践之余,李伟也潜心钻研,将传统文化与教书育人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撰写了论文数十篇,主持了省厅院级课题4项。
专业是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 却因主讲传统文化“圈粉”无数 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近日,一位“网红”教授的“网红”讲座火了。讲座现场气氛堪比明星演唱会。深受如此欢迎的,其实是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而这位主讲人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工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余隋怀。多年来,余隋怀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一座难求。就在不久前,余隋怀赴湖南多所中学开展“从文物看中华文明和创新精神”的讲座,仅在长郡中学就有4000余名师生到场,加上在线观看人数,超8000人聆听了这场讲座。报告结束后,余隋怀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讲座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课后聊天、交流,却用了两个半小时。余隋怀告诉记者,对大学老师而言,历史和文化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骨子里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尽一份力量,是激励我这个大学教师始终向前的不竭动力。”“必须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你看,这个骑斑点马的大唐女孩儿,穿低胸衣、束花腰带、拎小手包、戴遮阳帽,那么自信、泰然,宛如一个近代的欧洲贵妇。今天的女孩儿敢穿成这样上街吗?”“再看我们今天的工业设计,用‘土豪金’‘玫瑰金’这样的名字,太没文化了。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形容颜色的:玄色、灯草灰、花青、竹月、胭脂、碧玉石……”“再看,早在秦代,我们就出土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当时的中国数学领先世界——正是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改写了世界数学史。”余隋怀的讲座,从不缺乏幽默诙谐的例子,又贴近生活、直击人心。他的主业,其实是工业设计。余隋怀曾获得“中国设计业的诺贝尔奖”——光华龙腾奖的“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他还是科技部“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然而,十几年前的一次实践课,让余隋怀坚定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那时,他带着学生去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参观结束,原本兴致盎然的同学,都垂头丧气地坐在了博物馆外的台阶上。他们对余隋怀说:“老师,学了几年工业设计,本来还自我感觉不错,可看了祖先们几千年前做的东西,感觉不管是理念还是技术,自己都差得太远了!”学生的感慨深深触动了余隋怀。“作为老师,我必须为他们解开这个思想上的疙瘩。”余隋怀说。于是,这位从事工业设计20多年的教师,捡起了小时候喜欢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站在工业设计专业角度,用理工科思维重新审视文物、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余隋怀不禁在心底惊呼:“中国古人太厉害了!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他被西汉文物“雁鱼铜灯”的精妙设计深深震撼。这尊通高53.8厘米的铜灯,外形为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和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将燕、鱼的形象,装饰与实用的性能结合得天衣无缝”。不仅如此,圆形灯盘的附柄还可以自由转动,盘下的圈足和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和灯盘相对应,覆口和灯盘之间,插立着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以调节灯光亮度。更让他赞叹不已的是,灯火点燃时,烟雾可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防止了油烟污染空气。余隋怀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基因和血脉,她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她曾经拥有的辉煌时代正在复兴,也必然会达到新的顶峰。”多年来,每逢周末,余隋怀总是喜欢带学生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为他们讲解,常常一讲就是8个小时。为此,他还一度上了博物馆的“黑名单”。“刚开始,博物馆嫌我们影响正常运营,有时甚至还要赶我们出去。”他笑着说,“可后来,博物馆逐渐认可了我的讲解”。如今,余隋怀不仅为学生讲课,也在给博物馆的讲解员上课。“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在余隋怀带领的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团队的钻研努力下,工业设计作为常态化工作方法被我国多个部门纳入航天工程研发流程。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非常多的实物去证明,这让我们从中国的历史遗产中获得了诸多借鉴和启示。”近年来,余隋怀完成的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中包括“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以及“深海勇士号”深潜器等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方案。不仅如此,余隋怀还带领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战国车辆的文物考古及数字化复原。这样的跨学科、多团队合作在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也正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使得这件早已朽烂在历史泥土中的国宝得以重见天日。长期大量讲解和授课,余隋怀的身体有些不堪重负,但他却乐此不疲。让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每次讲课后孩子们的反馈,让他觉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在他看来,当一个理工科教师从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那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会一下子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赵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丁宝秀】
专业是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 却因主讲传统文化“圈粉”无数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近日,一位“网红”教授的“网红”讲座火了。讲座现场气氛堪比明星演唱会。深受如此欢迎的,其实是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而这位主讲人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工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余隋怀。多年来,余隋怀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一座难求。就在不久前,余隋怀赴湖南多所中学开展“从文物看中华文明和创新精神”的讲座,仅在长郡中学就有4000余名师生到场,加上在线观看人数,超8000人聆听了这场讲座。报告结束后,余隋怀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讲座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课后聊天、交流,却用了两个半小时。余隋怀告诉记者,对大学老师而言,历史和文化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骨子里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尽一份力量,是激励我这个大学教师始终向前的不竭动力。”“必须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你看,这个骑斑点马的大唐女孩儿,穿低胸衣、束花腰带、拎小手包、戴遮阳帽,那么自信、泰然,宛如一个近代的欧洲贵妇。今天的女孩儿敢穿成这样上街吗?”“再看我们今天的工业设计,用‘土豪金’‘玫瑰金’这样的名字,太没文化了。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形容颜色的:玄色、灯草灰、花青、竹月、胭脂、碧玉石……”“再看,早在秦代,我们就出土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当时的中国数学领先世界——正是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改写了世界数学史。”余隋怀的讲座,从不缺乏幽默诙谐的例子,又贴近生活、直击人心。他的主业,其实是工业设计。余隋怀曾获得“中国设计业的诺贝尔奖”——光华龙腾奖的“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他还是科技部“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然而,十几年前的一次实践课,让余隋怀坚定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那时,他带着学生去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参观结束,原本兴致盎然的同学,都垂头丧气地坐在了博物馆外的台阶上。他们对余隋怀说:“老师,学了几年工业设计,本来还自我感觉不错,可看了祖先们几千年前做的东西,感觉不管是理念还是技术,自己都差得太远了!”学生的感慨深深触动了余隋怀。“作为老师,我必须为他们解开这个思想上的疙瘩。”余隋怀说。于是,这位从事工业设计20多年的教师,捡起了小时候喜欢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站在工业设计专业角度,用理工科思维重新审视文物、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余隋怀不禁在心底惊呼:“中国古人太厉害了!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他被西汉文物“雁鱼铜灯”的精妙设计深深震撼。这尊通高53.8厘米的铜灯,外形为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和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将燕、鱼的形象,装饰与实用的性能结合得天衣无缝”。不仅如此,圆形灯盘的附柄还可以自由转动,盘下的圈足和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和灯盘相对应,覆口和灯盘之间,插立着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以调节灯光亮度。更让他赞叹不已的是,灯火点燃时,烟雾可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防止了油烟污染空气。余隋怀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基因和血脉,她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她曾经拥有的辉煌时代正在复兴,也必然会达到新的顶峰。”多年来,每逢周末,余隋怀总是喜欢带学生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为他们讲解,常常一讲就是8个小时。为此,他还一度上了博物馆的“黑名单”。“刚开始,博物馆嫌我们影响正常运营,有时甚至还要赶我们出去。”他笑着说,“可后来,博物馆逐渐认可了我的讲解”。如今,余隋怀不仅为学生讲课,也在给博物馆的讲解员上课。“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在余隋怀带领的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团队的钻研努力下,工业设计作为常态化工作方法被我国多个部门纳入航天工程研发流程。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非常多的实物去证明,这让我们从中国的历史遗产中获得了诸多借鉴和启示。”近年来,余隋怀完成的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中包括“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以及“深海勇士号”深潜器等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方案。不仅如此,余隋怀还带领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战国车辆的文物考古及数字化复原。这样的跨学科、多团队合作在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也正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使得这件早已朽烂在历史泥土中的国宝得以重见天日。长期大量讲解和授课,余隋怀的身体有些不堪重负,但他却乐此不疲。让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每次讲课后孩子们的反馈,让他觉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渴求了”。在他看来,当一个理工科教师从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那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会一下子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赵珍、孙海华)[ 责编:田媛]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料图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头、熙来攘往的寻常巷陌,时常会觅见或翠袖红裙、绮衣锦裳,或宽袍广袖、青衫白褂打扮的青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汉服早已从小众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符号逐步走入大众的审美视野。在审美变化的背后,回避不开的是蕴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推动青年群体走向潮流前沿。火花:质疑和坚持的碰撞26岁的皇甫月骅在2009年第一次穿上汉服外出时觉得,这是一件需要鼓足勇气才能做到的事。她的挑战来自家人和旁人不解的目光。近十年过去,她的感受变化很大:更多青年喜欢并穿着汉服,更多人不再认为着汉服是奇装异服的展示或者哗众取宠的表演。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它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明朝,经手绘纹饰、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集独特的染、织、绣于一身,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是“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投射,呈现出中国风和东方美学。如今,不仅中国学生经常着汉服举办成人礼、诵经读书,甚至外国年轻人也在短视频播放平台上着汉服玩起了自拍,平台上与汉服相关视频经常获点赞数过百万。“西塘汉服文化周”刚刚在风景如画的浙江嘉兴第五次落下帷幕,首届“中国华服日”便于4月18日即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当天在陕西西安拉开帷幕,近千名汉服爱好者相约而至。“现在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还是会有旁人拍照,但更多是欣赏不是惊异,也很少被误以为是和服、韩服或是Cosplay,我觉得这些年来的坚持有了意义。”如今已成为北京汉服协会负责人的皇甫月骅说。2009年,一群汉服爱好者创立了北京汉服协会,至今已有实名会员400多人,大多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社团每年都会举办数十次活动。在北京,16岁的中学生王泽平日总是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然而酷爱历史的他,课余仿佛变了个人,把自己交给了汉服,交给了历史。每每身着汉服翻阅史书、参与社团活动,便仿佛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打开了探寻古人生活之旅的大门。资料图交融:历史与现代的拥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源自《诗经·无衣》的诗句道出了许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以“同袍”来互称汉服爱好者,有种“抱团取暖”的感觉,也有种历史赋予的传承使命感。在与汉服相关的网上论坛上,会有“求勇气”去尝试汉服的新人发“求助帖”,跟帖则多是讲述自身经历的“鼓励帖”和介绍如何更好穿搭的“科普帖”。除此之外,论坛上更为常见的是关于汉服制式和设计的探讨,以及对于其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北京汉服协会活动部成员李晓璇喜欢在逛街、出游时穿汉服,也会将汉服“改良”以便于日常活动。在她眼里,穿汉服不应该有太多局限,而是自然形态。“汉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种服饰,穿汉服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而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人。”李晓璇说。最近,北京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刘欢正在和同学拍摄一组汉服毕业照。曾担任学校汉服社团社长的她认为,汉服可以逐渐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穿着,就像T恤一样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刘欢通常会建议社团同学们在先充分了解汉服文化后再购买穿戴,为的是买到的汉服是一直喜欢并愿意穿着的,而不是仅仅为应付活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师王艺璇认为,如果将汉服陈列在博物馆中,就会同标本一样缺乏持续传承的可能。服装是时代风尚的直接表达,时下青年愿意在生活中穿着汉服,是将汉服带回现实的努力,也体现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亲近和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吴悦依然清晰记得她第一次穿上汉服出现在一门专业课小组时的情景,同学们纷纷“点赞”,一向严肃的老师也连连称赞。在汉服爱好者眼中,汉服和时装在一起时象征传统,和其他民族服饰在一起时象征汉族,和其他国家服饰在一起时象征中国。“虽然现在的汉服并不能真实完整地再现中国传统服饰的全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穿着汉服的同时,试着探寻千年历史演变中的华夏服饰文化。如果要说时尚的话,通过不同的服饰搭配,汉服确实可以变得很时尚呢。”皇甫月骅说。资料图溯源:汉服回归文化传承始于服章,达于博远。半月谈记者发现,与汉服相关的兴趣社团和协会,大多会在提倡复兴汉服的同时,根据元宵、清明等节日举办相应的传统活动。活动内容不仅限于汉服文化交流,还会扩展到中国传统技艺、传统文化。刘欢从手机相册翻出照片,展示这两年社团活动成果:从手工制作传统发簪、团扇到学习汉舞,再到清明踏青、中秋赏月。可以说,诸多青年以汉服为起点,一点一滴地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礼仪,学习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传统技艺,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吴悦说,起初接触汉服是出于对美观的考量,装扮上华美的汉服,可以拍出为人称道的照片。可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在这一过程中,她喜欢上考据汉服,通过翻阅古籍,她不断学习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还经常帮汉服卖家找错。皇甫月骅介绍,协会中很多青年开始选择汉服一部分是源于审美和前卫的追求,而更多的青年在这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北京汉服协会名为“含章”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已开展一年,活动以填词、刻章、作画等多种形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目的就是希望由汉服延伸到文化,吸引更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和而不同”地分享交流。尽管给所有穿汉服的青年找到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是比较困难的,但既然有这么多的青年愿意穿上汉服,说明他们从心底里悦纳汉服。这也与蕴藏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结难以分离。青年对于历史的尊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恰巧通过汉服这样的载体得以呈现。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青年对汉服的热情,以及醉心古典风格的装扮,反映了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青年的认可与挖掘,这是一种不断壮大的文化自信和自豪,也是传统文化活力复兴的体现。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资料图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群 刘尚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续传承 将民族文化融入时代音符“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世代炎黄子孙的心血,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焕发出时代新活力。其中,具有神秘东方色彩的京剧艺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有责任有义务讲好中国故事,演好中国故事。”刘冰是活跃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戏曲演员,他用特殊的方式传播传承戏曲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形式,传承与传播着戏曲艺术。在刘冰看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是他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传统文化自带魅力,怎么样用当代人的语言去描述戏曲背后的故事,让“90后”甚至是“00”后的青少年了解戏曲甚至喜爱戏曲,一直是刘冰努力的方向。“我们当代演员绝对不是固守的,要能捕捉到时代声音。不仅要演古人像古人,更要拿古人好的思想来影响今人。”在传统的戏曲中,刘冰经常将当下时兴的语言,相声的包袱,以及电影门类的手法融入到戏曲创新中,处理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传统戏曲艺术在青年戏曲演员的传承下得以弘扬,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则在青年导演的画面镜头中得以呈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说:“我们应该发挥人文交流纽带作用,把各界人士汇聚到金砖合作事业中来,打造更多像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这样接地气、惠民生的活动,让金砖故事传遍大街小巷,让我们五国人民的交往和情谊汇成滔滔江河,为金砖合作注入绵绵不绝的动力。”关于这一点,中国内地青年导演王益民以实际行动进行了积极的响应,“电影节文化交流,其实不只是形式上的做法,更多的是通过表象的内心表达,通过电影传输各国文化的底蕴内涵,在交流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近期举办的威尼斯电影节,王益民执导的电影《天山儿女》荣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入围展映奖。王益民说,因为了解就会热爱,因为热爱才能信任,因为信任最终才能促进和平发展。近年来,他开始策划并执导跨国电影,“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创作过程中,他深入异乡人的生活与家庭,了解民风民情。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下,王益民始终相信,虽然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但是通过故事的表达,人与人是没有距离的。走出去 青年是推动文化交流的使者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还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应该自觉承担起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和使命。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李云就是一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青年使者。2015年5月,结束了学生的身份,李云远离家乡——“孔孟之乡”山东来到“千佛之国”泰国,开启了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崭新征程。“当地学校对汉语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汉语课程,我所在的学校还跟云南地区的一些学校有固定的交流项目。”在泰国期间,李云在华富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教学生们汉语。作为汉语外教老师,李云的职责就是把汉语推广出去,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泰国落地生根。为此,她首先做的是,摆出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让泰国学生们直观感受中国的位置和领土,让他们了解中国的领域和文化。“我给学生们带去了中国结、编绳、窗花、毛笔等小礼物,教授汉语的同时也会教他们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李云就是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她将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讲给学生们听,并教他们亲手制作,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年,歌曲《小苹果》风靡全中国,这股热潮也吹向了中国西南方的泰国,李云将《小苹果》版广场舞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她的学生竟然还渐渐地学会了跳广场舞。在将中华文化弘扬出去的同时,李云也感受到了泰国佛教文化、七彩文化、拜师节等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她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从一只“单身汪”找到了属于她的另一只异域“比翼鸟”,现在,她的泰籍男友已经追随她来到中国,并正进行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学习。
说到捏面人,大家能想到什么?热闹熟悉的家乡庙会,走街串巷挑着货担的老爷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猪八戒,但你能想象“葛优瘫”也能捏成面人?并且,创作者还是一个95后小哥?这位小哥叫郎佳子彧,他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也是《最强大脑》选手,但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靠着捏面人,他在抖音上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小哥哥上传的第二条视频就获得了13万点赞量,甚至吸引了老外前来拜师学艺。面人,也叫面塑、面花、年模,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着色丰富鲜艳,造型生动可爱,加入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是一种非常适宜观赏把玩的工艺品。它的塑造技艺并不要求精工细刻,造型不追求分毫毕现,颜色甚至有些会跑到形状外面。但就是这种稚拙的感觉,以及材料的触手可及,让捏面人有一种格外的可爱和亲切感。捏面艺人,可以根据题材和造型的需要随手取材,甚至,只要有块泥,想捏出什么就能捏出什么。天津曾有个叫“泥人张”的高手,话说,这天他正在天庆馆吃着饭,进来一位有权有势的张大爷,人称“海张五”,这人进来后,看到”泥人张“不拿正眼瞅他于是,就拿“泥人张”打趣,“捏泥人,在哪捏,裤裆里捏吧!”这话一出,“泥人张”看似不动声色,左手却伸到脚底抠出一块泥巴,在酒桌底下左捏又捏,右手还端着酒杯饮酒,眼睛瞧着饭菜,不一会,就捏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海张五”,在场的人看了,一个个啧啧称奇“简直比海张五还海张五哪!”小小的面团看似平平无奇,但在手艺人的心中,早就包罗万象。经过捏、塑、搓、揉、掀,刮、刻、点、切,各种各样的形象从手中破茧而出,面塑上,时常能看得到手留下的痕迹肌理。以往,我们印象里的面人,可能大多都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古代人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对这个世界的许多自然现象理解得也较为粗浅,所以常常寄托于一些吉祥符号和神仙传说,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和愿景能保佑风调雨顺、健康长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符号反而成了过时、落伍、俗气的代名词,传统面塑怎么结合现代发挥它的作用呢?关于这个问题,“面人郎”95后传人郎佳子彧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答案。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创始人。父亲郎志春在继承郎派面塑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郎佳子彧耳濡目染,很早就对捏面人产生了兴趣。15岁,他创作出轰动一时的奥运福娃面塑,16岁,他破格进入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成为准会员,这些荣誉和成绩既是对郎佳子彧的肯定,但也让他背负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负担,他思考着如何将这门手艺让更多现代人接受。跟祖辈的想法不一样,郎佳子彧在这门手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在他的手中,传统的或当代的文化符号都能成为他创作的母题。既有《山海经》中的祝融,有历史人物加戏曲的变脸,也有因网络表情包而火起来的“葛优瘫”,有佛系游戏旅行青蛙,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还有《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大叔和萝莉,有《神偷奶爸》中的格鲁和小黄人,还有《复仇者联盟》的复仇者们。小小的面塑,打造出妥妥的大片质感。就连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单品——AJ球鞋,也能通过他妙手生花。当球鞋被炒得很贵的时候,郎佳决定自己捏一双,并安慰广大男性同胞,“买不起没事,咱捏得起!”男篮世界杯期间,他捏男篮队员;七夕时他捏口红,教男生们怎么送女生礼物。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达流行文化,不仅赋予传统手工艺文化新的能量,也让这一原本只属于一部分爱好者的艺术形式成功“出圈”。除了流行文化,社会话题也能通过面塑的形式展现。比如疫苗事件之后,郎佳子彧用面塑塑造儿童的形象禁锢在针筒中,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儿童安全、医药安全。郎佳子彧用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和行动证明,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捏面人这种传统技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这种生命力就是大众的喜爱,因为他表现的就是当代人的审美好尚。传统技艺不再只是遵从程式化的造型规则,也不同于古代的民间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祈求吉祥的目的。在郎佳子彧的艺术创造中,还有许多作品关注内心,注重自我的表达,是当代年轻人特有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比如,他在高中时创作过以自己为原型的面塑作品,像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埋在课桌、书本、练习册后的青春。在跨专业考研时,他跟所有考生一样,压力很大,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将焦虑、迷茫、又在坚持着努力的状态融注其中。一个有着三幅面孔的人何尝不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写照?谁的内心不曾有过“社恐”的时候?面塑对于郎佳子彧来说,既是一门家族传承的手艺,也是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媒介形式。郎佳子彧曾说:“一门手艺变成了遗产,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开拓创新,应该是出于一种自愿、自觉的喜爱,而不应该全然是为了情怀,不应陷入自我感动的刻奇心理。捏面人在今天的价值是它作为一种轻松娱乐的文化形式,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甚至是小朋友。这种参与,更多的是体验,创作技法是否高超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找寻一方属于手工艺的恬静空间,也正是手工技艺最原初的美学和希求。曾经多数人以为几近没落的传统技艺,经由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形式,通过一件件精美的面人作品,将这背后对手艺的传承、对匠心的坚持,带到了大众面前,使得这门传统技艺连同凝结其中的传统文化,进入了当代年轻人的视野,也获得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面,原本是日常平平无奇的食材,却化作充满巧思的艺术品,由技进道。像捏面人一样,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都是流动不居的,它们在快捷变化的当代生活中,不断适应并发展出新的面貌和文化意涵。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民间手艺人成为“大神网红”,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刘坤庭,油纸伞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闻士善,广西桂林的折纸怪才秦坤,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窑传人李雪亚,生在东北却热爱苏绣成为行家的薛淑萍······透过他们,我们看到了,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重新焕发生机,我们更看到了,传统手工技艺虽跨越千百年,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承载着无数民众的热望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