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惠子闻之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环球网报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白小凡

把科研创新书写在临床一线

谈到自己的名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余锂镭总会讲到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这个蕴含着科学气质的名字,见证着他一步步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不止步于临床医生,还要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和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一样,余锂镭和团队发明的“可穿戴式无创迷走神经调控系统”也来自一次意外的发现。余锂镭所在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是“神经再平衡”,就是通过调控而非破坏的干预策略来调节过于兴奋的心脏自主神经,从而防治恶性心律失常。2015年,余锂镭在一次和从事神经研究的专家交流的过程中,听对方提到一种用于精准调控神经核团活性的光敏蛋白,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立刻展开研究,将一个名为“ArchT”的光敏感通道蛋白表达于心脏交感神经节上,在特定光照下,蛋白可以调节心脏交感神经的功能和活性,达到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目的。此前,欧美学者通常采取对心脏交感神经进行损毁性的干预,这种损毁性的干预会使心脏交感神经失去固有的生理作用,且具严重并发症等风险。而余锂镭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则是给交感神经戴上“紧箍咒”,保留它正常功能,仅在它“不听话”的情况下进行调节。这一研究发表后,入选《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国际心律失常领域十大研究进展。而余锂镭和团队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做研究的时候,我的导师常常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研究对患者能有什么帮助?”余锂镭这样形容他的科研初衷,“创新不能停留在写论文,还应该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为临床治疗服务。”在这一研究基础上,余锂镭和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可穿戴式无创迷走神经调控系统”。系统可持续记录自主神经活性并自动分析,一旦自主神经异常并达到阈值,即可发放信号使刺激仪发放刺激进行干预治疗。系统以手机App为操作终端,集实用性和便捷性于一身。“这套系统从提出理论体系到产品研发,完完全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提起研究成果,余锂镭脸上洋溢着自豪,“现在我们还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希望以后做出安全、易量产、低成本的产品,让老百姓都能用得上。”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余锂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让治疗更高效?什么是患者的最优解?在余锂镭看来,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他的思维习惯,是他在知识学习以外,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余锂镭作为党支部书记,带领心血管内科的19名党员和71名医护人员迅速投入战斗。各地援鄂医疗队抵达后,余锂镭和同事们选择整建制留下来,继续守护患者。从1月底至4月26日,他们共治疗患者近160人。为了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现高质量的救治,余锂镭和同事进行了诊疗工作体系的创新。余锂镭把医护划分为多学科医护协作的6个医疗组,每个医疗组除负责值班日工作外、还要主动对接一位危重症患者,加上当日值班医疗组,每一位危重症患者都有两个医疗组照护。同时,他们还设立了预查房制度,每天至少有两次线上讨论查房、一次清洁区查房讨论,然后再带着具体问题到病床前和患者交流。“可以说,这些制度,让我们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余锂镭说,心内科的团队加上多学科协作,在这个体系下得到了优化,有能力应对多种突发情况。在21病区,红区查房的医生全部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担任,组成固定的查房小组。“这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战友的负责。”余锂镭说,“让患者的治疗保持连续性,也尽量降低了医护潜在感染的风险。”抗击疫情的几个月来,余锂镭一边战斗在一线,一边坚持科研创新。他参与的联合团队创新研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和人工智能CT诊断系统。前者能够大幅提升病毒阳性检出率,后者则能极大提高诊断效率。“抗击疫情,科研是决定性的力量。”余锂镭说。他结束了一线的战斗,却没有走下科研的战场。他正在进行新冠病毒引发的心脏症状研究课题,并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我们的目的是创造新的武器、总结新的经验、提升技术手段,从而防止疫情再次发生。”余锂镭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的座右铭就是奋斗二字,把这个“斗”字拆开,一横、一竖分别意味着学科交叉的广度和深度、两点分别意味着我们从事的研究要转化成新的药物或新的医疗器械为人民服务。“我们赶上了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和医院积极鼓励支持年轻人创新。我们青年医生将在好政策、好氛围的鼓舞下,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安胜蓝)

舒璘

更好激发科研创新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高校是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机构,完善高校科研人才激励机制,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激发高校师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内生动力开始。科研活动,是一种基于思想意识、致力于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激发内生动力,离不开对科研人才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所处环境的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仅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坐标,也为从事科学研究标定了应有的态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可以为前沿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导航,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确保科技向善、创新向好。增强意志力是激发科研内生动力的基础性条件。科研事业并非一片坦途,创新研究更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无时不在。从事科研工作须具备坚强意志力,才能长久保持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为此,高校应肩负起意志力训练和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职责,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方面,需要构建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系统。近年来,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借鉴。此外,体育教育在意志力的培养中不容忽视,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也要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参与体育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校园意志力培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师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良好科研环境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科研环境尽管是外因,却对培育内生动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如,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等体制机制,都是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建立以适度容错率和科研成果高扶持率为核心理念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规范严密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都将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师生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不仅要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也要在人才激励上下一番功夫,在广大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张进财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心

打开 更好激发科研创新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高校是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机构,完善高校科研人才激励机制,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激发高校师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内生动力开始。科研活动,是一种基于思想意识、致力于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激发内生动力,离不开对科研人才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所处环境的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仅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坐标,也为从事科学研究标定了应有的态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可以为前沿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导航,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确保科技向善、创新向好。增强意志力是激发科研内生动力的基础性条件。科研事业并非一片坦途,创新研究更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无时不在。从事科研工作须具备坚强意志力,才能长久保持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为此,高校应肩负起意志力训练和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职责,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方面,需要构建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系统。近年来,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借鉴。此外,体育教育在意志力的培养中不容忽视,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也要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参与体育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校园意志力培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师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良好科研环境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科研环境尽管是外因,却对培育内生动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如,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等体制机制,都是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建立以适度容错率和科研成果高扶持率为核心理念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规范严密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都将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师生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不仅要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也要在人才激励上下一番功夫,在广大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冬之梦

两会热议“科技创新” 来自一线的科研力量正在壮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被反复提及,“创新”一词更是出现43次,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都是重头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为今后5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与之相对应的,如何切实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让数字经济、互联网新技术助力实体经济,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其中来自于互联网与制造企业一线的企业家代表们的声音,或者更能代表从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新思路。在实践中,还有着大量的数字经济先行者助力科技创新、产业扶持的案例,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来自一线企业的力量越发突出。“科技助力”成为大佬建言关键词首先是来自于制造业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杨元庆指出,进入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还需要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加快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 “新 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也有来自于互联网的声音,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建议,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夯实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部件的基础研发能力;持续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力争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等。可以发现,科技助力实体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传统产业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会带来价值链重组,如何小心谨慎的把握平衡,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主体,让创新始终走在安全发展的底线之上,则需要赋能者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连续多年都坚持对数字经济提出建议的马化腾,今年依然带来了一系列书面建议,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数字经济治理和基础科研方面。马化腾认为,在增强机遇意识的同时树立风险意识,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创新监管与治理方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合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马化腾也建议,要给青年科技人才更多发挥才能的舞台:基础研究的创新不仅需要科学家耐得住寂寞,全社会也应该多一分耐心,平心静气地支持和孕育未来5到10年科技创新的突破。来自一线的创新力量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科技走的最近的,除了科研机构就是一线企业了。在大众的认识中,基础科研是一项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投入,而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实际上,不仅在美国企业部门是技术、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这一趋势在国内也已经形成。科技企业是参与中国新一轮国际科技竞赛中的重要力量。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投入,为中国许多新消费业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移动支付、电子购物到外卖、直播、小程序、健康码,中国互联网在人口红利基础上,创新了先进的连接服务和商业模式,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在前沿科技领域,经过几年的积累,来自产业的力量正在凸显。相比京津冀地区,广东早年既缺产业基础,又缺教育资源,如今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内,90%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华为很早就有意识去按国际最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模式,拨出10%以上的收入开展研发。但贝尔实验室的前瞻领域研究模式过于烧钱,华为的诺亚方舟实验室于2012年成立,将基础研发加上了明确的时间概念,聚焦于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中,摸索出了基础研发资金效率和产出的一个平衡点。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创”大潮中,华为和中芯 国际等企业已经是主力军。基础硬件的CPU芯片领域,中国已涌现出龙芯、兆芯、飞腾、海光、申威和华为等CPU生产企业,尽早解决在关键基础设备领域“卡脖子”问题。马化腾也曾深夜发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几乎与华为同期,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实验室。企业部门引导的科技创新模式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市场转化力。新一批创新公司均将技术研发与企业战略相结合。2012年,腾讯设立了腾讯优图实验室,随后成立腾讯AI Lab、微信AI、未来网络实验室、量子实验室。其中,量子实验室针对量子科学研究与应用,是腾讯基础科学研究的代表。自波士顿动力机器狗上线在美国境内开放销售后,腾讯的机器狗也不断传出消息。就在不久前,腾讯的机器狗Max正式发布,这是腾讯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马化腾还指出,当前,量子科技、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和深地深海等一批前沿技术研发进展迅速,各地都在加快布局。产业投资拉动科技创新这些大型公司不仅是自身在进行基础科研投入和业务发展拉动,产业投资也是拉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一条腿。在这方面,除了以往看似简单粗暴的“资本和流量”投入之外,腾讯等互联网产业资本,更注重给被投公司带来数字化以及支持科技创新的价值。腾讯投资了燧原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芯片设计被誉为芯片制造产业链上的明珠,全球领先技术几乎同步发展,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回国创业,急需资本支持。芯片企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资金消耗类创业企业,开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成本大,每次流片成本就给高达几千万,更需要坚定的、长期资本支持。而业务落地、将硬件做出来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后面两步——找到落地场景,并将场景扩大、实现业务的规模化,燧原科技需要的业务场景不仅仅指互联网,更包括金融、保险、医疗等垂直行业场景。长期投资、有产业协同的产业资本正是可以帮燧原实现“热启动”的合作伙伴。腾讯自2018年8月领投Pre-A轮以来,连续4轮次投资燧原科技。在今年初获得C论融资后,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EO赵立东说,腾讯等投资方将带来广泛的产业资源,助力燧原科技的产业合作、生态建设、以及业务规模在2021年实现更快的发展。他还提到,在C轮融资的助力下,燧原科技将扩大招贤纳士的规模,提前进行组织升级布局未来,以支撑公司快速实现业务规模化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同样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新科技赛道之一。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不再需要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几乎都在与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同步发展,直接在国际科技赛场一较高下。例如智能驾驶领域,百度通过多年“All IN AI”的决心,发展了Apollo自动驾驶技术;中国也正在崛起一批AI医疗、AI制药的科技创业企业,发展速度不亚于美国和欧洲。腾讯就通过投资支持了一批智能+医疗项目,包括智慧医疗方案服务商医渡科技、睿心医疗,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企业汇影医疗,血糖医疗机械制造商微泰医疗,肿瘤大数据平台思派健康,生物基因制药和元生物等。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创业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主任田轩曾指出,腾讯这类CVC企业风险投资是一种崭新的创投组织形式,只要背后的母公司在,就可以持续地给小微企业进行投资;他们投资期限较长,可以让创业者、研发人员能够不断地进行试错,激励企业创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科技部在2月1日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及能源、交通、信息技术、制造、材料、空间技术等领域,解决这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以及“卡脖子”等重大攻关项目,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产业界的力量不可缺失。不可否认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是数字技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他们也遇到问题和矛盾。更多的企业应将眼光放在“星辰大海”,恪守科技与商业伦理,输出“科技”力量,实现互联网科技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

傲娇

科研提案的背后:推动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改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第二次带来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指标的提案,与2020年的提案相较,在这份提案上,易建强在数据统计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在这份名为《关于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指标权限的现状与建议》的提案中,易建强搜集了47所高校、18所科研院所近两年的导师数量以及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数量,并进行了比对。比对的结果显示,在高校中,平均每位博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大约为2-4名、每位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副高级)教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大约为4-8名。按照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实际上可能基本都四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也为三年计算,每位博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一年只能招收约1名博士研究生,每位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副高级)教师一年只能招收约2名硕士研究生。而在科研院所中,每位博士生导师平均只能招收约0.5名博士研究生、每位硕士生导师平均只能招收约0.6名硕士研究生。“我们团队的年轻硕士生导师有科研项目,但不能保证每年都分配到招生指标”,易建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有关研究生指标、招生方式的建议、提案在历年两会中并不罕见,但在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其紧迫性进一步凸显。易建强认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重大专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科技项目陆续启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拉开序幕。这些科研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相应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长期参与,是培养和锻炼青年人才的绝好机会,也是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好战场。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这类人才的供给主要要靠我国自己解决。对此,易建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对招生单位进行分类管理,赋予不同权限;第二、设置合理的导师人均每年招生名额上限;第三、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研究生招生名额备案;第四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管,宽进严出,保证质量。“计划经济”是易建强提案中连续两年用到的一个词,易建强在提案中表示国家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办法,编制和安排研究生招生计划。由于未充分考虑到各招生单位的实际需求、没考虑到我国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急剧需求、也没考虑到现在的研究生导师整体愈加年富力强等因素,编制的计划没能与时俱进,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中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如何确定的?教育部曾经在答复相关提案时提及目前研究生招生指标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五年、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结合国家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安排建议,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执行。“我国这些年超常规发展,而计划部门并没有及时调整。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院所,导师队伍发展迅猛,远非十几年前可比。国家在科技的投入及各类科技计划也大幅增加。相比之下,国家计划部们对各单位需求并不了解,可能也没有深入调研,因此还是每年按2%—3%左右的增长做计划”,易建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今年两会带来了一份《“十四五”要让自主创新落地生根,打破科研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思路”正当时》提案,这份提案中,也用到了“计划经济”一词。在这份提案中,周汉民提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科研领域仍存在“国家组织专家论证规划+科研单位和企业竞标”这种“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厚的体制,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这种“计划经济”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规划“不贴肉”。科研规划往往以“跟热点”为主,只知这些所谓的国际前沿和热点,而并不知其形成的土壤;二是科研项目“不匹配”。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一般由专家讨论决定,对于企业的需求和痛点不熟悉、不清楚、不了解。“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动之时,我们如何抓住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尚未形成的关键时刻,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形成中长期的数据化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而在这当中,核心是人才,核心是教育,核心是科研队伍的披襟斩棘”,周汉民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为此,周汉民建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将国家的期望、企业的痛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探索建立“市场化”科研体制,一是在立项环节,更多倾听企业心声;二是在评价环节,将企业纳入评价主体;三是在转化环节,促进市场化科研成果转化。代表、委员密集为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的背后,中国科研领域正在经历一次快速的发展。2020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预计已经达到2.4万亿,在整个“十三五”时期的年平均投入增长达到11.8%;基础研究投入在2019年达到6%,以投入主体看,高等学校研发支出占比在五年时间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7%逐步增长至2019年的8.1%。这种投入的强度在接下来还会进一步提高,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这也意味着在中国科研力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教育至科研项目体制,围绕科研的各项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适配“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 “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也提出开展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实行“揭榜挂帅”“业主制”“里程碑式管理”等制度,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完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组织方式,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建设等创新链各环节进行统筹谋划部署,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瓶颈问题等。这将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可以预计,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快速增加,中国科研领域围绕体制机制、学风建设等等,将会进行一系列持续性的改革,而改革的目的也很明确,即使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韵网创始人颜振军看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数点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内容都很重要,也是改革的趋势。颜振军建议,在科研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科学研究进行分类管理。比如说基础研究是长周期的,科学家应该是自主寻找研究方向,管理的应该是宽松的、弱约束的,而不是目前的短周期、强约束的方式;应用型、技术开发型的研究,应该以企业为主,以企业具体的需求为研发方向,企业提出需求了,政府的钱交给企业,再由企业进行开发研究,在研发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再与研究机构、高校等进行协作。

车马炮

中学生科研创新出现井喷,如此内卷化的科研,到底含金量有多少?

先看一份专利清单:这50多个专利,涵盖建材、养殖、机械、家具生产等多个领域,你觉得专利拥有者应该以什么学历为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些专利的拥有者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甚至不是本科,只是一群高中生。在申请专利的时候,他们大多是高一或初三,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也没受过正规科研熏陶,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就已经研究出这么多高大上的发明专利。这份名单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是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中以发明专利入围的学生明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是浙江率先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把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融为一体综合打分。上面的这些专利就属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发布的《2021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中是这样规定的:看到这些专利,谁还敢说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只要上大学需要,中国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将亮瞎地球人的钛氪金狗眼。前几年自主招生存在的时候,出现过许多类似的现象,我曾经写过,讲述的是教授帮儿子写论文,然后让儿子通过自招上名校的故事,基本来源于真实,只是隐去了人名和校名。还好自主招生取消了,所以学二代又被迫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起通过高考公平竞争。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科研成果: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同学,发表了《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重庆市高中生彭同学,发表了《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重庆市高中生程同学,凭借《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获得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武汉市小学生李同学,凭借《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中华少年多奇志,不爱玩耍爱科研。我认知中的科研,应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想法、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做实验、自己整理分析数据、自己撰写论文……我不认可的科研,是老师提出想法、老师查阅资料、老师设计实验、老师做实验、老师整理分析数据、老师撰写论文、老师帮自己署个名。不知道上面这些科研成果属于哪一种,反正昆明那位陈同学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病毒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武汉李同学的父亲是武汉大学杰出教授。还在新手村,就已经有大号带着越级刷怪了。谁要是敢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这些孩子是独立完成的科研,一定是欺负我读书太少智商不在线。比起上面那几项高大上的科研成果,浙江的这些专利就显得平易近人多了,其中多条专利都是与工厂有关。仔细一看专利拥有人的籍贯,大部分来自温州。温州工厂多,家里有厂的孩子,搞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你懂得。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只是浙江一个省的事,招生的高校也都是省内高校,面对的也是省内考生,所以其它省份还没有感受到改革的气息。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第8条是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其中提出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并且在前面几年的相关通知中,也都提出过综合素质评价。这样看来,综合素质评价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大方向。综合素质评价想必少不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将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去那所大学读书。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两千多年前的孟母能够为孩子连搬三次家,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也能帮助孩子诞生很多高大上的科研创新成果。未来可见的时间里,或许会出现一种奇观:父母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中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数井喷,甚至超过研究生。不管是高大上的科研,还是接地气的工厂专利,都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家庭。普通人家的孩子,非权非富非学二代家里没厂没矿,怎么办?很多年以前,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你也知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穷人靠边站。事实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很多年以后,新中国建立了高考制度,标准化的考试范围,标准化的阅卷评分,与家庭出身毫无关系,一切以分数说话。许多农家子弟、小镇青年凭借高考,进入大学,在大城市里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只看分数的高考,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才最公平。

飞车党

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创新谈)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要释放更蓬勃的创新动能,还需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减负、赋能前不久,广西推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33条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创新创造不活跃、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系列举措中90%都是激励政策。比如:用人单位可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突破薪酬总量控制的“天花板”;明确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科研岗位、创新团队和一线科研人才倾斜,合理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等。这份“干货”满满的政策文件如能顺利实施,将会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广纳天下英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多部门联合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方面开展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再将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等情况作为申请项目的限制性条件;围绕科技计划项目、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大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也应看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关部门、地方还需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减负、赋能,以充分释放更蓬勃的创新动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和人才成长规律。想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探索上,就要真正把人才的需求、成长放在第一位,多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他们营造优良的科研生态环境。比如,充分尊重人才创新创造的价值,建立面向科研人员的合理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考核评价注重质量、贡献、绩效,让各类人才人尽其用。让科研人员释放更多创新活力,必须把为人才减负松绑落到实处,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科学家手脚的“繁文缛节”,将科研人员从“无穷的报表和审批”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甘于寂寞,勇于奉献,追求卓越,产生更多原创成果。《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3日 19 版)(责编:郝孟佳、熊旭)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吐故纳新

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要释放更蓬勃的创新动能,还需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减负、赋能前不久,广西推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33条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创新创造不活跃、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系列举措中90%都是激励政策。比如:用人单位可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突破薪酬总量控制的“天花板”;明确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科研岗位、创新团队和一线科研人才倾斜,合理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等。这份“干货”满满的政策文件如能顺利实施,将会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广纳天下英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多部门联合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方面开展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再将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等情况作为申请项目的限制性条件;围绕科技计划项目、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大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也应看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关部门、地方还需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减负、赋能,以充分释放更蓬勃的创新动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和人才成长规律。想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探索上,就要真正把人才的需求、成长放在第一位,多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他们营造优良的科研生态环境。比如,充分尊重人才创新创造的价值,建立面向科研人员的合理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考核评价注重质量、贡献、绩效,让各类人才人尽其用。让科研人员释放更多创新活力,必须把为人才减负松绑落到实处,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科学家手脚的“繁文缛节”,将科研人员从“无穷的报表和审批”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甘于寂寞,勇于奉献,追求卓越,产生更多原创成果。

傅嘏

为科学家施展才华营造更好科研环境(创新谈)

要让科学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课题选择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按照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各自领域的特点组织研究、尽情施展才华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这话讲到了我们心坎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共鸣,广大科技人员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施一公、潘建伟、付巧妹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他们矢志报国、创新为民,奋勇攻关,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今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在各自的领域潜心研究、砥砺创新,为各行各业解难题、破难关。一方面,当今世界科技进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学科日益交叉、理工日益交融,其速度、深度、广度和专业度、精细度都是前所未有,局外人很难看得明、说得清,更不用说具体指导了。另一方面,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还是攻坚克难的技术开发,都属于困难重重、复杂缜密的脑力劳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楚、进度可控。因此,不能用计划思维和线性逻辑管理科研活动,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能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要让科学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课题选择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按照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各自领域的特点组织研究、尽情施展才华。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信任不等于放任,放权不等于不管。一方面,要持续深化改革,让项目设置、经费使用、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关键环节更加尊重规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进一步优化科研生态,从源头上把科学家从论文考评、“帽子”导向和报账审批等藩篱中解放出来;同时,对极个别突破道德底线、故意造假的科技人员实行零容忍,该处理的处理、该通报的通报,坚持做到风清气正。《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9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