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20级考研已落下帷幕首先,感谢自己吧,感谢能走完这段旅程的自己。小田心也相信,不论成败你一定也能在其中收获点什么。今天,小田心将对「成都理工·传播学」的真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田心考研」今年“覆盖”情况进行说明!有图有真相!「20级·成都理工传播学」真题简析与田心“覆盖”情况简析主要是对题目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评价,”覆盖“情况,主要是对今年田心考研的课程、日常推文、补充资料等的”命中率“进行说明。(以下题目皆为回忆版)全文太长?看简版我们从不“押题”,小田心全年用心耕田,只为和大家一起在“日积月累”中,碰触成功!正文如下,有图有真相。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名词解释1.有效受众简析: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有效受众指不但解读了媒介内容,而且在态度和行动上也实际接受媒介影响的人。覆盖情况:此知识是《大众传播学教程》上的基础知识。2.人内传播简析: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称内向传播,指个人不以交际为目的的内部信息处理的活动。它是作为客体的外部环境信息刺激作为主体的个人的大脑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的表征是 “不出声”,但个人的言语运动器官仍在活动,并执行着与出声说话时相同的信号功能。覆盖情况:课中进行了强调,是《传播学教程》的基础内容。3.象征性现实简析:即“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最早由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课程截图4.媒介依存症简析:媒介依存症指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根据这一理论,日本的传播学者又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电视人”和“容器人”。覆盖情况:在模拟题中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课程中直接讲到5.信息主权简析:所谓信息主权,简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情况:在模拟题中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课程中直接讲到简答题1.简述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简析: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也有学者认为,人类传播的发展可分为符号和信号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六个阶段。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2.简述马莱茨克的社会传播系统模式简析: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了自己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称为马莱茨克模式。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由众多因素构成的而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些因素影响到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含有如此众多复杂因素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在此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较之同为表述系统传播过程的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添加了更多的附加成分,并进一步指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马莱茨克的分析较以往的研究更为系统、全面,且更具社会性。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3.比较“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的传播技巧与效果简析: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这是涉及诉求法的两种传播技巧,前者称为“诉诸理性”,后者称为“诉诸感情”。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4.谈谈你对“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句话的理解简析: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①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覆盖情况:这是《传播学教程》上的一个基础考点,冲刺课仅强调。5.简述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和缺陷简析:经验学派是指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的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性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该学派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作为一个学派成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其重要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前者是指该学派的研究兴趣在于事实的判断,在于揭示传播活动的规律,去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注重短期效益;后者是指该学派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可以消除社会矛盾,因此其任务不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缺陷:总的来说,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的倾向性,他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传播学的另一主要学派——批判学派研究的重点。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6.简述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简析:对于传播效果来说,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的作用。群体规范影响着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影响着他们对观点的接受,对价值或行为的认同。换句话说,群体规范影响群体成员对于信息传播的反应和态度,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其次,对于传播内容而言,群体规范起着制约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群体压力往往容易约束群体传播的范围和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于,相关的群体规范对于群体成员接受传播内容起到积极驱使或是消极抑制的作用。当群体规范原则与传播内容相适应时,对群体传播就能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总之,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对于群体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群体规范论述题1.请用传播学相关知识阐释“表情包”现象简析:这是一个「软考点」,即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需要大家综合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表情包是网络环境下图片和语言两种符号相结合的新型交往方式, 它以娱乐为目的, 同时又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彰显个性、构建全新话语框架等功能。大家可以从传播的功能入手解读“表情包”,如表情包具有传递信息, 提供娱乐;情感表达, 彰显个性;经济文化宣传等功能。可从表情包话语表达方式带来交流方式变革进行回答,如联结草根群体志趣, 争取话语权;构建全新的话语框架等。还可从符号学角度(其本质是符号化的情绪表达)、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角度(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可将表情包理解为:延伸的是人的情绪)等层面进行分析。也可分析表情包的负面影响等。这是一个较为容易解答的「软考点」。言之有理即可。覆盖情况:分析热点时讲到「表情包」公众号推文有「表情包」专题2.评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简析: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早期的西方产生了大致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在大众传媒的初期,乐观主义观点略占上风。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塔尔德、库利为代表。他们对媒介的期待是巨大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工具,煽情化、低俗化等倾向更是在二战后表露无疑,故以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大众传播影响持悲观态度。总的来说,这两种观点对当下传播学研究和研究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覆盖情况:课程中有直接讲到研究设计以《XX日报》对“精准扶贫”的媒介建构为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简析:题目没有指定研究方法,首先要明确应该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思路可以结合框架理论视角研究《XX日报》的“精准扶贫”建构策略。研究设计中应该包含理论假设、研究假设、抽样方案、类目建构、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等步骤。具体可以从文本体裁、消息来源、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报道呈现形式、报道价值取向等方面研究其建构策略。覆盖情况:在课程中以专题的形式讲解过传播实务名词解释1.隐性采访简析:新闻采访有多种方法,以记者在采访中是否向采访对象表明身份来划分,就有显性采访 (公开采访)和隐性采访 (隐蔽采访)两大类。隐性采访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现在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称为 “秘密采访”或 “暗访”。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2.二手资料研究法简析:即利用那些并非为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好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如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一般是从文献调查开始。通过收集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摘取其中对社会评价有用的信息。)覆盖情况:未直接讲解到3.谈话实录型通讯简析:谈话实录型通讯,是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在谈话实录型通讯中,记者或记录人物之间的对白,或按原样保留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谈,或录下被访者的谈话并予以披露。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4.智媒时代简析: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指出:我们即将迈入的智媒时代,呈现“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三大特征。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这场以技术革新为导火索的智媒变革,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推进,正以腾飞之势快步发展。覆盖情况:此题目在课程中有讲到,在公众号推文中也有讲到。简答题1.简述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简析:对于一个新闻采写记者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到采访时事无巨细的交流沟通,再到最终用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撰写成稿件,这其中是对一个新闻采写记者的多个方面能力的考察,新闻采写对记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如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长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甘于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当然,大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覆盖情况:在课程中有强调这是重点2.简述如何用事实说话简析: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听众或者观众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精选事实,以小见大;正反并举,对比衬托;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要言不繁,画龙点睛;适时引语,借口说话。覆盖情况:在课程中有直接讲到该知识点3.简述沟通的内涵和企业沟通的目标简析:沟通具有联络、通讯、交往、交流的意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沟通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们之间的思想、观点、信念、意见、感情、愿望以及信息等等的交流过程;狭义的沟通是指信息传递者将一种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传递给信息的收受者的过程。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沟通过程包括三个要素:信息的传递者、信息的收受者和传递信息的内容(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对外来说,企业沟通是为了维护公共关系,对内来说,这是一种组织传播,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系、总目标的实现。覆盖情况:无直接覆盖,但答题所用的公共关系、组织组织传播等都是讲过的内容4.简述新闻策划对新闻报道的意义简析:在新旧媒体的融合趋势下,新闻报道的市场竞争与日俱增,要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必须要挖掘新闻素材背后的故事,为此,就必须要采用适宜的策划手段。新闻策划可以确立新闻报道的主题,确保新闻报道的方向能够正确引导舆论。当新闻报道的主题实现之后,新闻策划又可以围绕该主题调动各种信息资源,对材料进行广度的扩充、整合以及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策划最佳的报道方案。整合后的新闻素材,在挖掘其新闻内涵后,往往能够成为最佳的新闻报道。新闻策划就是将“点”的素材,连成一张网,向新闻受众展示时点新闻之间的联系,引发受众的思考。新闻策划需要将受众放置在首要位置,通过新闻策划的新闻报道,在主题和内容上都会偏向“如何在不影响新闻价值的前提下争取最多的新闻受众”,这样的做法既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又将新闻价值完美的呈现给新闻受众。另外,新闻策划还可以整合各个新闻媒体的优势,扩大新闻报道的舆论声势。覆盖情况:此题未直接覆盖到论述题1.举例论述新闻舆论格局及其对新闻创新的要求简析:互联网、手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 使更多元、更自由、更开放、更主动成为当今时代的舆论特征。大海般的信息量当中, 鱼目混杂, 泥沙俱下, 难免使受众真假难辨, 以致混淆视听。人们以前大多被动接受信息, 如今正在向主动传播信息转变。显然, 新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及生活方式。基于此, 新时期舆论格局大体形成这样的特征:一方面是由报纸、电视、电台、通讯社等组成的传统舆论阵地;另一方面是以互联网为主力的草根声音阵地, 这两个阵地有时对立, 有时融合, 互相影响, 不可绝然分割。新的舆论格局, 让担当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和新闻传媒遭遇挑战, 通过新闻创新使新闻传播被受众认同, 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和重要。在新的舆论格局下, 新闻创新可从理念、思维、内容和表现方式等方面着手, 积极进行改革, 才有望赢得受众并牢牢掌握引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覆盖情况:未直接覆盖,但课程中有讲到舆论和新闻创新相关知识。2.举例说明公关人员如何依据证据增强说服力,影响舆论简析: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公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便一篇文章甚至一个评论都有可能让一个公司陷入公关危机中。如2017年315晚会,无印良品上榜,理由是违规出售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中禁售产地的商品。无印良品发表声明指出央视记者混淆了公司注册地和食品产地并在声明最后附上了每批次食品报关报验单等一系列证明复印件。此次公关并没有抢时间,而是通过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在进行说服过程中,一般来说证据会作为论据进行使用,增强文本的说服力,给人类似“有图有真相”的感觉,从而影响舆论。覆盖情况:课程中有讲到危机公关相关知识应用题材料大意:改革开放40年,桓仁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商量了几次都不翻修1945年的办公楼,只为人民服务(同学回忆)题目:1.写出报道主题2.取总标题、小标题3.写作创意的评价3.撰写消息5.撰写短评覆盖情况:课程中有专门的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专题田心说看完是不是觉得,大部分考题小田心讲解和强调的,真的不会做都难!当然,小田心也会保持初心,继续努力,争取做到不仅我们讲解层面近全覆盖,而且让大家在接受层面也做到全覆盖,即帮助大家更深度的去吸收每一个我们讲到的知识点!小田心也相信,通过我们彼此的付出和努力,一定能打一场漂亮的考研仗!总的来说,今年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的题目主要为硬考点,有少量软考点,且考试题型题型之前基本一致,难度不大。大家只要平时把基础知识学到位,并且进行过一定的发散与拔高和做题训练,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对于20级的同学来说,建议大家定时回顾初试的备考内容,为复试保持状态。对于21级的同学来说,这次的真题也启示我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从深度和精细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同时要注意进行一定的拔高,关注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并训练自己的做题能力。成都理工笔记&课程即将上线关注 田心考研
勤奋、效率和方法都非常重要,我刚刚开始考研的时候也很迷茫,不过还好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这里先感谢一下他们,还有很多学习的资料也都是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我的,我能顺利考上你们功不可没。我政治是9月底开始看的。一般政治大纲下来是9月中旬,那时候开始看完全来得及。很多人认为文科生复习政治是有优势的,其实我想说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所谓政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文科理科都一样。关于政治资料,《大纲解析》(坊间俗称红宝书)是一定要买的,也是最不可替代的一份资料,内容比较权威,考研的知识点都涵盖了。《大纲解析》每年和政治大纲一起在9月十几号出,是高教社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市面上很多仿版,注意不要买错了。这本书我比较细致的看了一遍。我速度比较慢,大概每天一章,马原部分的难度稍微高点儿就两天一章。考研的童鞋们一般都把这本书配合着肖秀荣的《1000题》看,方法是看一章做一章的题巩固。肖的《1000题》简直就是标配,图书馆里人手一本,题目多,解析比较详细,只用做选择题就好。 这一初步任务完成大概就到11月份了。关于报不报班的问题,我的态度是看个人复习情况可报可不报。报班的好处就是能提纲挈领的把内容梳理一遍,重点拎出来,不好的地方就是或许会打乱你的复习计划。要是报班也只要报个强化班冲刺班就可以了,猜的题大多不靠谱。没报班的话可以看看大名鼎鼎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就是缩略版的《大纲解析》,只是标注了重点。 除了肖四,我认为启航的《20天20题》质量也还可以,结合当年的重要时事从各学科的角度猜题,内容也比较简洁。 我还想强调的是,得选择题得政治,尤其是分值两分的多选题。《1000题》的选择题一定要精细的做,尤其是马原的部分,可能一开始做会错很多,但是还是要对照后面的解析弄懂。后期最好把错题再回顾下巩固。至于那5道大题,其实各人答的差距不会太大,考前突击背背也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政治是最拉不开分的一门课,你人品大爆发也就80多一点,考的再低也有60多,所以我在政治上真的没有花多少时间,也就过了一遍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以及形策小册子,最后背的只有《20天20题》和肖四。 武大的学硕英语线几乎年年是60,这个要求应该是很高的了。根据我的经验,每年总分不错但是被英语的58、59绊住的人不计其数,想想真的非常痛心。所以,英语真的需要大家的重视。 我的英语基础不错,四级610+,六级580+,虽然没有办法跟很多大牛相比,但是这成绩也算还可以了,考研英语得了74分。我想说今年的英语一真的感觉蛮难,考试时候的感觉就是这辈子没做过这么不确定的英语卷子,尤其是阅读,各种模棱两可啊,需要很重视。 我的英语复习心得很简单,就是单词+真题。单词是基础,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书,乱序版,一共50个list,每天看一个新的list,外加复习一下昨天看过的加以巩固。 把基础夯实了之后,就可以做真题了。张剑的黄皮书和丁晓钟的超精解我都做过,个人感觉是各有千秋。黄皮书看起来更正规,丁的阅读讲的较为精细,并且你可以从中收集到一些词组和好句子,在作文中可以用的到。我觉得,真题是最最重要的,我真题大概搞了两遍。其他的很多人买的黄皮书阅读150篇之类最多是作为真题之余的辅助,权当练练语感,也可以不做,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切记,切记。 具体到英语的各种题型,当然是阅读占大头,另外翻译的长难句也有难度,可以平时有意识的做做句子结构的分解练习。作文方面,尤其是小作文,我还是看了些模板的,因为邀请信申请信道歉信这类应用文要有基本的格式。但是要记住不能局限于此,一定要跳脱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文平时需要加以练习,大作文的看图写作更是这样。否则到考场上短暂的时间内脑子还像短路了一样的挤牙膏,就等着心焦火燎吧......总的来说呢,政治和英语能拉开的分差并不大,重点是在专业课。但是这两门公共课还是需要重视的,特别是英语。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及真题关于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传播理论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图像动画设计理论与技术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影与编辑制作网络传播概论、计算机基础装饰设计、色彩学大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2017武汉大学传播学真题617真题一、简答题1.孟子《好乐何如》的说理特点2.前人说王维《汉江临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谈谈你的体会3.请简述舒婷《双桅船》的象征意义二、论述题1.袁宏道《徐文长传》的艺术特色2.戴望舒《雨巷》的主题意蕴三、作文以“论创新”写一篇作文 800~1000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有哪些方式。三、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你的认识。809真题传播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四、结合一小段新媒体的材料,运用理论分析。(材料大体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意见新闻,也称观点新闻越来越多。)武汉大学传播学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其实我知道大家关心的主要是专业课啦啦啦~~~武大的专业课包括现在要说的专业一,就是大学语文,法律,经济等综合知识,专业二是真正和新闻传播有关的理论知识。我忍不住吐槽一下,武大的大学语文考了这么多年,翻来覆去的考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套路估计早就被一代代的摸清了,也并不能考察出多少文学水平,法律经济神马的更是这样,法律很死记硬背,经济很飘忽,能考出水平个魂,也不清楚会不会改变~今年的试卷前面的语文部分还算正常,但是做到法经简直怀疑是不是穿越到了政治考场。比如那道十八届三种全会关于民生的改革要点,和最后一道上海自贸区,让我万万分后悔木有好好看时事政治啊啊啊啊! 废话说了这么多,既然现在还是这样考的,那就得乖乖按要求来。我的《大学语文》是买的第三版,还听人推荐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大学语文导读。(后来实践证明可以不看),笔记是买的师兄的打印版,包括详细的专题复习笔记,核心考点,很清晰,也结合了前面说的这两本书,方便背诵;另外还有另一位师兄的手抄版笔记,另外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为了方便背诵整理了一本关键词和要点。 大语一共80多篇文章,除了外国文学不用看以外,每篇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觉得去年考过今年就不会考,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连续考了两年哟。至于要背哪些内容,不外乎艺术特色、风格特征、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作者的某篇文章中总结出他的整体风格,以及两篇文章或诗歌的比较考察。我的大语大概总共背了三四遍,要记的内容真的蛮多,有一个记忆方法就是在纸上列出核心的几个小点,用关键词记忆法,不能毫无条理的一股劲儿全塞进脑子里,那样复习效率会很低下。另外大语的题目有时候会跳出个第一第二版的文章,求稳和求面面俱到的孩纸们可以找出来看看。 法律是时考时不考,今年就没有。考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基本的概念记忆,比如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特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等等。所以周叶中的那本《法律基础》小册子只用看小标题就行了,我速度慢,再加上比较懒,就只看了前辈总结的大约20面的笔记,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背呀背呀背呀......尤其是考专业课前一晚,背昏了头结果第二天根本没考。怒摔!!! 至于经济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和考研基本就没关系,我反正是没看。有的人推荐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此我想说,如果你准备的早或者以前接触过,那么的确可以看看增加些经济学知识,但是就考研卷子本身来说,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这个对考试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耽误看其他书的时间。经济部分的题目现在出的越来越飘忽,近些年爱结合时事出题,比如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上海自贸区,至于那道信息不对称的题,猜也猜不到,只能靠平时积累。 专业一的作文题每年出的其实范围挺大的,比如去年的“青春的记忆”和今年的“生命”,看似不难,可写的很多,但实际上落笔时想要写出深度写出水平而不至于沦落到吃高考作文老本,还是需要肚子里积累一些东西。我只能说作文不太好专门准备,能力是靠平常多看书多思考培养起来的。好啦,武大新传学硕专业一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考的还是蛮死的,要以大语的复习为重中之重。专业一最好考高点儿,因为考上的人几乎都是115+,12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3专业课二复习 这门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是武大学硕考研初试中唯一一门针对新传专业设置的科目,也是我想要重点说的一项。专业二的难度最高,想要考到高分并不容易。 专二从11年开始新闻与传播合卷,大家看的都是前几年的指定书目。新闻学的有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看最新版),李卓均《新闻理论纲要》;传播学的有李彬《传播学引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和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我想不怕死的逐个评一下: 童兵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出版的,里面新闻学和传播学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内容比较老,看完了有种深深的又hong又zhuan的感脚,看一遍即可;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内容很详细,基本上是把新闻学的主要理论面面俱到的讲了一遍,对于理清新闻学框架比较有用,也可以以这个作为主干整理一份新闻笔记; 李卓均的那本书很薄,也比较老了,速度快的同学几天就可以看完,也是过一遍即可; 传播学方面,《引论》这本书我在逛论坛时见前辈们都说不用看,就直接跳过没看。听说很简单,适合跨考的娃儿们看来入门; 最最重要的当然是郭大神的《传播学教程》啦,这本书简直是新传考研必备啊,本专业的孩纸们本科都学过,一定要再三强调之。书的内容就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很明晰。有大神右边留空费了好大大大大的气力手抄了一份笔记,真是佩服......我觉得,由于这本书要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可以不做笔记直接抱着书背,但是做的话肯定会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所以大家掂量下时间自己决定。武大的传播学理论一直考的比较死,但是今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不再直接考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上的重点,而是更强调理论的延伸扩展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基础。 再说说被无数人吐槽过的《单向度》。《传播学教程》着重于经验学派,《单向度》着重于批判学派。这本书翻译很糟糕,人名都有前后不同的,也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懂的书,所以要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再咀嚼咀嚼前辈的笔记,重在理解,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合卷以后武大并不直接考察《单向度》书的内容,但是看了之后对于拓展答题时的广度深度还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的到。 除了这几本传统上指定的书,我还补充了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以及《新闻传播学考研重点热点难点50题最新修订版》。陈力丹是国内比较接地气的一位老师,《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语言比较浅显易懂,也很好看,但是整理的时候最好要用学术语言提炼一下。《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大概每年4月出,会就当年的重要事件进行新闻理论分析,也有每年的新理论新发展趋势等等,可以作为补充使用。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大概十一二月出,比较侧重答题技巧,内容比较碎片,今年第一次付出版社出版,可以买来在考前着重梳理下热点。《50题》是按专题分的,书虽然比较老,但是里面有一些很好的角度,对于做题挺有帮助的。 看完了这些书,我就开始做新闻专题笔记。传播学可以不做专题,但是新闻部分必须得做,我是全部手打,和同学分工,大概整理了二三十个专题,比较重要的有舆论监督、新闻调控和法规、双重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真实性、新闻道德、新闻自由、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价值、传媒业经营、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等等。做专题的方法是,每个专题的内容都分别从以上说的几本书中提炼相应的说法并加以汇总;至于做哪些专题,则需要分析武大这些年专二的真题,反复出现的考点就是你专题的重点。虽然做专题很费劲,但是一个清晰有条理的专题对于后期的背诵非常必要。下面就轮到我非常非常想强调的论文啦!除了那几本书以外,论文才是想要拿高分的王道,因为那些书很多都比较老,而且偏重于最基本的知识,东西也就那些,看来看去都差不多,要是你只把书背熟了就能考到高分那才是怪事。再说,武大这些年的出题趋势是越来越强调能力,今年我在考场上拿到试卷的当儿就明显觉得风格出现了变化,连字儿都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哭哭......武大今年不仅看家题目辨析题得到了巨大的发扬,而且考察传统的理论如客观性等都使用了材料背景,同时传播学的考题也几乎没有像以前那样有在《传播学教程》和《单向度》里直接找到的,这说明对知识背景的考察加深了。所以专二要想不吃亏必须要下工夫积累学科知识,让自己变得或者至少看样子高大上起来,要是能旁征博引就更好啦。 所以说,死读书这法子已经不灵了,我们需要看论文看论文看论文,这或许也算是条了解老师思想的捷径吧,囧。我之前在网上下载过唐朝才子师兄的论文摘要,然后自己在CNKI上把武大主要老师和其他学校的几位名师的论文基本全部下载了,看了绝大多数,大概180篇这样。这些老师包括单波、秦志希、罗以澄、强月新、夏倩芳,还有陈力丹、李良荣、黄旦等。我又想忍不住评一下,老师们不要打我。 单波老师的论文写的很牛,但是也比较高深,毕竟是学哲学出身,看起来好有文化个人风格好突出,要想大致理解的话得多看几遍。他的论文有几篇经常在考题中出现,比如《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隐私权与知晓权:冲突和平衡》、《关于新闻的商品性问题的思考》(最后这个考点比较老了),建议要加以重视。今年传播学有道全球化的题单波的论文里貌似也有,可惜我当时没看呜呜呜呜。 秦志希老师的论文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很好懂,也比较实用,关于消费主义的那三篇、《全球化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群体事件的那几篇比较重要。 罗以澄老师的论文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新闻传播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两篇关于新闻道德的,分别是《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强月新老师和罗以澄老师都是业务方向的,他的论文中一篇关于新闻来源失实的和一篇公共新闻的我认为对研究生考试可能更有用。 夏倩芳女神的论文一看就觉得在新闻方面学术素养很高,有一篇关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还有党管媒体的一篇和社会转型中工人群体的表达那一篇也可以看看。总体的感觉是夏老师很爱研究新闻框架啊话语表达啊等等(当然我看的非常有限)。 关于外校老师,其实我们都被陈力丹老师年产论文的数量惊呆了......大概每年好几十吧,很多包括在那本《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里,内容非常接地气和浅显易懂,没有距离感,也很能结合时事跟进最新科技趋势,我想这也是很多孩纸们喜欢他的原因吧。话说回来,他的论文每篇都很短,所以有时需要自己提炼一下。一般来说,只要看当年的和之前较为重要的几篇就够了。李良荣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很多,比较爱研究媒经管,2012年左右发表的关于新传播革命的几篇挺好的,虽然去年以来整体环境不大好(大家都懂哒),但是这几篇还是推荐看的,对于大众政治、意见领袖和民粹主义之类的研究很值得童鞋们看看。 至于其他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不少,都给了自己很多帮助。所有的这些看过的论文,我都在重点句子段落下面划了线,然后辛辛苦苦全部手打总结,最后做成了将近200面的论文摘要,打印粗来之后我好激动,瞬间成就感爆棚有木有啊......后期我又把这本厚厚的笔记看了一两遍,结合真题想了想,到考专业二前的那天中午还在给自己灌那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点和名言什么的......其实这也是受到了前辈的启发,真的非常感谢。 对了,我想说,相对于专一来说,专二是更需要演练真题的一门。无论你的时间有多么紧张,在考前还是要做几道真题,想想从哪些角度答,看看自己能答成什么样。演练的时候一定要限定时间,比如一道辨析题控制在15分钟。要是你的第一道题是在考场上做的,那么真的非常不利。最后再感谢一下在我的考研路上帮助我的师长、不辞辛苦的学长学姐们以及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我同行的研友。经过了漫长的大半年,我迎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祝愿各位能够在将来圆梦武大。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今天分享的是,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的樱花学姐的高分经验。她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学会方法,就能更加高效的学习。所有她专门分享了自己对于武大学硕专业课的学习经验。作者 | 樱花学姐成绩 | 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加油吧少年!—2019武汉大学传播学硕考研经验看过很多经验贴,也听说过很多经验,其实真实的过程还是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被录取意味着这一年来的播种最终到了见证收成的季节。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学姐报考的是武汉大学新传学硕,传播学专业。初试分数372,各科目分别是70、64、126、112,本次主要是专业课的经验交流。Part 1 关于初试(一)前期准备学硕初试科目主要是617和809,参考书目不再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搜到。还有其他资料的准备,学姐在前期准备了两套资料,其中一套是木铎的,617和新闻专题确实在后期会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仍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时间规划这个因人而异,学姐就说说自己的情况吧:暑假前,把所有参考书看过一遍(看的时候不是只看,否则是进不了脑子的,手写简略笔记),大学语文的笔记整理好(后期直接可以背的那种)暑假时传播学教程已背过一遍,嗯,是背过,过(能复述出来)暑假之后,传播学教程没有松懈,大学语文提上日程,每天背诵一点。然后是对新闻学专题的整理,把相关参考书以及论文都补充到木铎的专题上。到考前,大语和传播学教程已背过2+遍……(+的意思是每次背下篇的时候都把之前的再来一遍),新闻学专题后期有时间的也可以多背几遍。(三)具体复习617《大学语文》占100分,法律和经济加起来是50分。由于法律和经济出题不固定,不好预测,所以以大语的全面准备为重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要全部背过,其次是作者、写作背景,文学知识等作为补充,学姐对大语是比较用心的,整理了目录、考过的题、未考的题,做了一份表格,还有考前背诵版本小册。法律和经济除了资料上整理好的知识,还有自己网上整理的经济学之类的重点,在后期突击背诵。809分为传播学和新闻学,其实知识是通用的~传播学以传播学教程和批判视野(石老师的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笔记)为主,新闻学建议做一份专题,如果想省力可以买一份资料,自己再随时补充,老师的论文在后期因为背诵占用时间,所以暑假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看了。另外,考试是自己写题号,所以答题结构和字的大小尽量安排好看一点~Part 2 关于复试(一)复试流程今年学硕是在3月21和3月22两天复试,比去年提前了十天左右。第一天:上午报道、体检、政审,下午笔试。第二天:按照抽签顺序依次面试,下午4-6点英语口语。提示:在复试日期出来之后要赶快订房子,出行车票等,服装、简历、材料之类的需要的话也提前准备好。今年政审表是在复试名单出来后需要下载手写,复试时提交。复试费也是提前网上缴费,体检费需要现金。所以要多关注官网通知。(二)复试内容面试是重中之重,大家要足够重视。有五位面试老师,时间在15分钟左右。简历挖坑在之前的帖子中都已经强调过多次,今年老师确实会围绕简历问一些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改变了形式,增加了抽题环节。抽题是在进去之后,自我介绍完毕后,由助理学姐念出来,之后作答。也就是事先是不知道题目的。所以,还是挺考验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平时的知识储备水平的。但是也不用太担心,题目的难度基本不大,如果实在遇到难题,可以询问老师是否能有一分钟思考的时间,老师一般也是允许的。总的下来,大概问了六个左右问题,其中涉及许多专业课知识。笔试试题分方向。学姐今年的笔试有三道题目,都是论述题。分数不是很高,大家也可以吸取我的教训,在之前好好准备,看书,看热点,看论文吧。英语口语基本上五个人一个小组,在前一组面试的时候下一组就在老师旁边准备,这时候是不能带手机的。题目是抽签决定,先每个人自我介绍,之后就围绕主题讨论。小组成员还是建议多多讨论,气氛热烈一些,千万不要冷场。之后老师会随机再问一两个问题。最后小组成员的分数是差不多的。另外,复试虽然只有两天,但是一边跑来跑去,一边还要进行紧张的工作,还是挺累的。所以,希望大家第一 注意健康,第二 保持自信,第三 祝愿大家来年三月都能如愿!樱花学姐说:学姐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付出辛勤的小伙伴们最终都会收获累累硕果,所以加油吧!更多木铎家学长学姐新鲜高分考研经验:【状元锦囊】最新!初试412分拿下华科,8000字血泪经验帖助你上岸!【状元锦囊】最新!一战三跨考上复旦,新晋学姐384分经验带你上岸!【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4分超神经验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负自己未来可期【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12分经验 | “四非”出身不是问题,实力才是王道!【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393分经验 | 努力才能让幸运更幸运!【状元锦囊】边工作边复习还跨考,2019上海交大MJC第一名经验贴在此【状元锦囊】二本考上武大MJC!既然选择了,就一定坚持到底!【状元锦囊】最新!初试388分,万字经验贴告诉你如何用4个月考上南大MJC!【状元锦囊】边实习边考研上岸武大学硕!但学姐说要“以我为戒”……【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1分超神经验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总会有一片星光璀璨【状元锦囊】为梦而战成功上岸武大传播学学硕!考研是一场效率战!【状元锦囊】二战边工作边考研圆梦武大MJC!学姐说千万别走她走过的弯路!【状元锦囊】二本双非圆梦华南师大,最强复习历程剖析 / 最全专业课经验分享在此!【状元锦囊】华中师范大学学长独家总结文史哲复习秘笈!编辑 | 樱花学姐策划 | ty学长主编 | 安安学姐把你交给木铎,让学霸带你飞!
[全套]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37传播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考研真题及详解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传播历史与理论试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英尼斯2.数字鸿沟3.拟态环境4.潜网5.内容分析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符号的结构和特性。2.简述“麻醉精神”。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受众的概念在web2.0时代是否还能使用?2.大众媒介的基本运营模式是什么?新媒介又有什么样的变化?3.写出至少三个国际知名媒介的机构,并评述之。参考答案: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纸莎草等。这些东西作为媒介的共同特点是,虽然经不起时间的销蚀,但是非常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这种媒介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答:“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问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3)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4)社交范围的差异;(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答: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答: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答: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可以表示某物、某事等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因此,它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它是传播者和受众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1)符号的结构符号的结构,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部分,如文字的字形与读音,如绘画图形、汽笛呜叫、人体动作等。“所指”即符号意义,是指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具体而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是符号的形式、符号的指说对象和符号的部分意义,而非全部意义。社会成员所感知的符号形式都是共同的,其所指代的目标对象也是人们知晓的,并达成一致的。然而,在符号的意义方面,社会成员的认识和理解却有相当大的差异。符号意义可以分为表示性意义(或称辞典意义)和内涵性意义(或称引申意义)。前者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首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适用于所有使用符号的社会成员。人们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有一致的看法,其意义是大家共通的。这是社会中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否则人们无法进行基本的交流。后者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二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它可适用于一个或几个人,也可能适用于社会中的部分成员,这是社会成员的个体经验的产物。这种意义不能做到所有人共通,不过,在一定范围内,它为一部分人所共有。各种俚语、隐语、行话、切口、黑话,以至如今的网络语言,都可以表明符号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共有性。本文选自“才聪学习网”考研推荐!
新闻传播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之一,虽然2021考研的同学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但可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深入的了解新闻传播学的考研情况,为此小编搜集整理了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新传考研的同学提供帮助。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概况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分别是新闻传播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二级学科,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传播学,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二、新传考研考试科目1.新闻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610新闻传播实务824新闻传播史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2.传播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传播历史与理论816传播实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三、新传考研备考专业课书籍该怎样看?首先,建议大家先看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框架,然后泛读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在了解了一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大家就要开始精读重点书目了。精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读书:1.写作和出版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写作一本书时,都会受到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正如我们所说的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因此,了解一本书成书的时代背景,是你读一本书的第一步。2. 作者的写作过程;在什么环境下写作,与哪些人的思想有交集,他当时在跟什么人交往,有哪些认识等等。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你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作者创作的过程,从而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3.看完要归纳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能力。比如说,你跟别人说你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什么书,别人就会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代表了你无法输出自己阅读中的收获。4.看每本书都是要带着问题读的;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种品质。你之所以读一本书,肯定是对这本书有所期待。而你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这种“答题式”的阅读方式,会让你对书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可以提高你检索信息的能力。四、新闻传播学就业1.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台、期刊等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2.新媒体策划: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等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3.行业编辑: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备考指南,通过这些,各位2021考研的同学可以对新闻传播学有一个较好的了解。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小铎说:传播学学派知识点是每年考研的硬骨头,主要有三个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学派相关的知识点仅靠背参考书是很难掌握好的。如果报考院校重点考察学派更是要从现在开始积累、去理解、分析才能写出最好的答案。核心概念解析一、媒介环境学的内涵(名词解释、论述题常见考点)1、媒介环境学由尼尔·波兹曼公开提出,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探究媒介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作为媒介研究领域之一,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2、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是环境”,“环境即是媒介”,它有3个互相联系的理论命题:(1)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的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对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储存产生影响,对支撑这些传播过程的物质设备也产生影响;(2)传播媒介有偏向性:思想情感偏向,时空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偏向,内容偏向,认识论偏向等,读者对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和麦克卢汉的感知偏向论已经比较熟悉;(3)传播技术对文化产生影响。(注意:三个理论名词经常会单独拿出来考!!!)二、媒介环境学的发展阶段(主要在了解,有助于掌握媒介环境学的整体脉络,考试一般不会出题,但是知识性很强。)1、媒介环境学的第一阶段:开创新思路这一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路易斯·福斯戴尔等,和先驱们相比,他们明确了媒介的定义,同时也更加专注于媒介与人关系的探讨,媒介环境学正式在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伊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闪耀的“双子星”,其思想观点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与讨论2、媒介环境学第二阶段:选取研究重点和第一阶段的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相比,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均是选取了媒介环境学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阶段进行研究。尼尔·波兹曼表达了对电子媒介的抗拒和对印刷时的留恋与推崇,而詹姆斯·凯利则是坚持主张把传播当文化进行研究。他们将第一阶段学者的研究结论细化深入,以获得更进一步的结论。3、媒介环境学发展第三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第三阶段的领军人物。其中莱文森和林文刚是波兹曼的弟子,均属于纽约学派。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儿子,是多伦多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这一阶段,学者们研究对象更贴近时代发展趋势,着眼于最新科技对人的改变和影响。三、媒介环境学中的媒介思想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媒介环境学派研究分5个向度)1、泛媒介观与媒介环境学持有的泛技术观相联系,泛媒介观也是媒介环境学的特点之一。从窄义上的大众媒介,到口语、字母文字、象形文字、泥版、莎草纸、羊皮纸,再到汽车、住宅、武器等都可以纳入媒介的范畴之中。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就详细分析了近三十种媒介形式。2、媒介的偏向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并非中性的,而是有独特的偏向。媒介的偏向这一命题是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这是对媒介性质的研究。伊尼斯认为媒介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麦克卢汉将其发展为媒介的感官偏向,波兹曼继承了这一命题,指出了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莱文森指出了媒介的人性化偏向,梅罗维茨提出了媒介的前区偏向和后区偏向。后来尼斯特罗姆设计了一套理论来概括媒介偏向这一理论: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偏向、时间、空间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的偏向、内容的偏向、认识论的偏向。而正是媒介的偏向理论引出了媒介环境学的另一命题,即媒介对人的心理、认识、思维及对社会、文化等产生的影响与媒介的偏向有关。3、媒介即环境这是媒介环境学的最核心的命题之一,也是其理论架构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媒介环境学的定义是将媒介当作一种环境来研究。这一命题的内涵包括: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单一媒介环境或多重媒介环境、作为媒介的环境。这一核心命题来自艾吕尔的技术环境思想和芒福德的社会生态理论。麦克卢汉首创了这一术语,波兹曼定义和阐释了这一术语并创办了这个学派。随后的学者丰富了这一理论命题。媒介不仅是环境的一部分,还塑造着环境及其中的一切。生存于其中的人依靠环境,也反过来塑造着环境。媒介环境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生存其中的媒介环境,并力图达成人和环境的平衡。这是媒介环境学的终极目标。4、媒介史研究媒介史研究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又一核心研究范式。它以技术为维度,将人类传播史划分为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和电子媒介时代四个前后相续、重叠的时期。媒介环境学者关注在每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变迁和流变,以及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有学者对单独的媒介技术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如芒福德对印刷术、摄影术等的研究,莱文森对新新媒介的研究,波斯曼对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探究,翁对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分析等。也有学者考察了整个了媒介史,如伊尼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考察了自口语时代到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与文明的关系,莱文森考察了字母、印刷术、摄影术、电报、电话、电、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出现在历史上的重要传播媒介。这是媒介环境学派独特的媒介历史研究视角。5、媒介的影响对媒介本身的重视不得不关注媒介的影响。伊尼斯考察了媒介对文明的印象。麦克卢汉研究媒介对人的感知、心理和社会的影响。波兹曼研究了电子媒介对童年的影响及对印刷文化的侵蚀。翁探究了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对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莱文森分析了媒介对认识的影响以及新新媒介带来的诸多弊端。梅罗维茨则解析了媒介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众多学者对媒介的影响的研究都涉及到了媒介的好处和坏处两个方面。媒介环境学者不仅关注媒介在宏观层面的影响,也关注其在微观层面的影响。媒介环境学试图探究媒介是否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坏。这一任务的完成正好体现在对媒介影响的分析中。历年真题梳理对比“XX环境”与“媒介环境”(2019苏州大学440真题)议程设置是如何被发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举例当下环境中议题设置在社会共识和舆论引导方面起到的作用?(2018年上海大学考研真题)媒介环境学派(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谈谈你对“作为环境的媒介”的理解及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三个命题?(2016年上海大学考研真题)谈一谈你对“作为环境的媒介”的理解及其在传播学研究的意义?(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相关论文拓展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何道宽《新闻与传播研究》媒介环境学辨析——何道宽《国际新闻界》尼尔·波兹曼与媒介生态学——李晓云《新闻界》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何道宽《深圳大学学报》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影响观变迁——以媒介技术为视角——张凌霄《当代传播》要深入了解“媒介环境学”,一定要留意“何道宽”老师的文章!编辑 | 木铎团队策划 |墨墨学长主编 | 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考研应该如何做计划从决定考研再到复习然后到最后考完,这一路真的是非常枯燥和艰辛,我平时复习的累了经常会上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大家交流,论坛的师兄师姐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在这里先感谢一下他们。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研计划,我的考研计划在后面会详细给出,这里我主要想强调考研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断地调整。我是从暑假,即7月中旬开始的考研复习,记得当时首先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但是在复习开始没多久,我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在9月份中旬返校后,我不得不重新制定计划,而不幸的是,我中间有出了一些状况,以致于11月份我再次做了第三份计划,于是在考前我总算基本完成了最初的任务。有一句话我们都很清楚,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如果你不是很确定自己能不受任何影响地坚定实施自己的计划,那么,请记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剩余时间调整自己的计划,以确保在考前完成既定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信心十足的踏进考场,精神百倍的为未来而战斗!效率考研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效率的学习!硕考网上很多考生认为,只要在图书馆每天泡上十个小时,就是充分的学习了,但是,这样做只不过是一场艰辛的疲劳战,往往是事倍功半。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必须劳逸结合!有了充足的睡眠和放松,我们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想睡就睡饱,想玩就玩好,只要在睡足、玩痛快之后你能继续回到你的战场上奋斗,那么,你会发现你获得的不会比那些一直抱着书的人少,甚至是更多。另外,有效率的学习还必须制定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确保自己不会遗漏重要的考试信息。我的计划在开始考研复习之前,我仔细看了好几位前辈分享的复习计划,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份计划,其实也就是针对每一个科目做一份阶段性的复习任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最好还是重新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我的复习计划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7-8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通读每本参考书英语:每天一套阅读单词,能看多少是多少(其实单词并不是很重要,做好阅读是考研英语的关键,而且可以在做阅读时适当记一些单词,更有效率哦~)政治:细读任汝芬的序列一,每看完一章,一定要仔细做后面的真题(遮住答案),做完后把错了的题的答案在书上找出来并弄懂第二阶段:9-10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根据参考书、真题以及前人的笔记,以提问回答的形式整理一份详细的笔记(传播学教程的笔记尤为重要,而综合知识以《大学语文》为主,推荐《华中科技大学866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精编》和《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英语:继续每天一套阅读(新旧题型同步),另加每天两篇翻译政治:做题,大量地做选择题,推荐2000题(我们是这样叫的,去问书店里的都知道是哪本)第三阶段:11-12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背自己整理的笔记,在遇到问题时可返回书本寻找答案英语:做真题,可以一个星期做两套,时间限制可以视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关键是要把每个题型都做到位,作文可以不写,但一定要看一下,在脑子里想一下自己要怎么写,然后看一下答案给出的例文政治:继续做选择题,可以成套的做,真题、预测题皆可,并且要开始看主观题,同样可以不作答,但是也要想一想,并大声背诵主观题的答案,在脑中形成主观题作答的步骤和语句表达的形式第四阶段:考前10天综合知识、传播理论:巩固背诵,查漏补缺,解答真题英语:看真题,练习写几篇作文政治:背诵一些时事要点事实上,由于本人比较懒惰,这个计划完成的很勉强,就像前面说的,我对这个计划完成时间段做了几次调整,总算没有遗漏太多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呵呵~~尽管我考上华科算是比较好运,但总体而言,我还是坚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始终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有付出,多少都会有回报的,华科是一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名校,希望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及真题关于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广告策划创意学》 余明阳、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修订版) 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评论》 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 何志武 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报道写作通论》 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当代传播学》 申凡、戚海龙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传播学》 程世寿、刘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外新闻传播史》 张昆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 复旦大学出版社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2017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866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特点。【答案】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日标。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是新闻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势必有不同的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这是由广播电视事业的上层建筑的本质所决定的。(1)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①党委政治领导主要是党委宣传部门对广播电视事业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通过党的政策文件领导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思想宣传及舆论导向的作用。②政府依法管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是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活动的领导与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工作。③行业规范协调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对广播电视行业进行软性管理。④单位自我约束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制定内部道德自律的规范来加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主要是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2>广播电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广播电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是以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策指导等方式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制度总和。①宏观性和权威性管理体制主要进行行业宏观规划和调控,制定管理原则,主导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力一向,在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系中起主导作用。②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律规章、行政命令,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道德自律规范,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依靠国家统治机器等发挥效力,对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普遍约束作用。③时代性与稳定性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管理体制; 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管理形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④原则性与灵活性管理体制为适应全国各地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情况,在维持体制的原则要求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可较为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法。不同的调控方式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不尽相同。2.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进行简要介绍。【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中国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栏目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1958-1978年: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②1978-1987年: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这一阶段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的时期。③1987-1992年: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这一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④1993年至今: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①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与困难、现实探究与理想追求,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日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符合现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④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日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特技手段来实现栏目编导的设计意图,以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力。(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①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广播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受众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②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化。先进的广播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简便、快捷,由此带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形成。C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①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②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 ③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④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3. 简述广播电视的类型化构成策略。【答案】对于商业广播电视来说,最基本的节目构成策略有以下这样几种:(1)连续、稳定的“受众流”①这种编排方法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安排一系列的节目,并且使节目与节目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与过渡,以始终吸引受众,从而在一个频道(频率)内构成延绵不断的“受众流”。其主要目的是:不能让受众有机会转换频道或波段,防止受众“溢流”,从而达到封锁其他频道(频率)的目的。②节日编排要求:需要将同类型节目编排在一起,以吸引特定受众的持续收听收看; 但如果编排缺乏连贯性,就容易造成受众在上一节目结束之后,不再继续停留在本频率、本频道,而出现受众“溢流”。(2)板块式集中编排法①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接口板块(blocking ),播出时间通常持续两小时以上。②依其编排标准的不同,板块式节目一般又可以分为一种不同的节目模式: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3)“吊床式”编排法“吊床式”节目构成(hammocking ),顾名思义,就好像吊床的两端被系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那样,在节日编排时,会将一个相对收视(收听)率较低或视听率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4)节目导入法①“节目导入法”,即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对中间节目的影响力(Lead-in 和Lead-out ); 其中在整个晚间黄金时间的第一个节目更被称为“开场节目”(Lead-off ),开场节目奠定了整个晚间节目的基调,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人员甚至认为赢得了黄金时间的开场节目,也就赢得了整个晚间的视听率; 甚至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星期的视听率表现。②节目导入策略利用了受众收视(收听)行为特点中的“沿袭效应”,将需要引入或相对播出效果不甚理想的节目,安排在强势节目之前或之后,使之有机会送达这部分受众。(5)“帐篷式”节目策略“帐篷式”(七ent-poling )编排方法,也称“支撑策略”,是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来拉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收听)率,就像搭帐篷那样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帐篷式”节目编排方式,也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常用的策略之一。(6)无缝过渡策略①无缝编排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两档节目之间留下明显“破口”,以便将前面节目的受众能顺利导入下一节目,实现节目与节目间的无缝过渡。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初试复习经验专业课非常的重要,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嘛,华科的新闻史有点复杂,不好记背。所以一定要找对方法,中新史和外新史说到底还是历史嘛,知人论世,史论结合总是不会错的。新闻理论要特别注意条理,注意结构,每一个大的章节在整本书里是什么结构,大的章节又有哪些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所要达到的状态是,关上书后能默写出书的大结构,然后把大结构分裂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另外,真题是必要的,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以真题为参照知晓整本书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易考点在哪里,华科的题是不避重点的,今年考了明年还是有可能再考,就像梁启超的办报思想,连续考了两年,隔了一年后又继续考。最后,考试前一个月就可以以题型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复习了,归纳出自己的答题思路等。关于新闻业务,个人认为华科的新闻业务的题与现实结合得不是太紧密,所以还是得吃透书本,记牢知识点。新闻业务中有固定的一道写采访计划,10分,到考前一个月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了,但是在平时也应该注意多看新闻,保持新闻敏感,在繁忙的复习中也算是一点消遣吧,记得当时我订了新闻早晚报,每次晚饭回来的时候手机报基本上也到了,看看新闻,挺有感觉的。另外,华科的专业课,除了新闻采访和写作外,每个专业有自己单独的一道题。新闻、广电、传播、广告各不相同,这个就不细说了。只说说答题吧,一定要注意条理,华科是个工科学校,条理逻辑非常重要,重点突出,清晰完整是理想的状态。总的说说专业课,史论是重难点,一定要花大力气背,业务内容不多,背起来比较快,所以要在节约时间的基本上保证记准记牢,背诵复习的过程应该是由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专业课,最基本的情况下,背三遍吧,这是时间最紧凑的情况下也应该达到的状态,多复习几遍更好。新闻史一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内容很多,但是它并不复杂,反复记是王道,到最后要保证让它成为你的强项,新闻理论一定要重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本来但是对于华科,我一点信心也没有,我的本科很普通,普通的都没有新闻传播学的硕士,但是我想要么不考,要么就考个像样的学校,几经周折才决定了报考华科。5月底我买的专业书才到,有几本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借的。因此我基本是从6月才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先是把7本书都通读了2遍,了解每本书基本是在讲什么,第三遍阅读时我做了自己的大纲,比如中新史这本书,就列出了很详细的框架,每个时期发生了哪些史实都狠清楚,其他也是这样。到7月份,我买了一份笔记和真题,在阅读第四遍时,我把笔记都补充完整了,这个时间持续到9月中旬。到这时候学校的考试大纲基本也出来了,一般不会和去年的有所变化。所以从9月下旬,就要着手背诵了,背诵第一遍一定要面面俱到,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有些虽然大纲没要求,但是考试题目并不一定都是按大纲来,今年有很多“超纲”的题目(事实并不超纲,书上都可以找到),这也是你脱颖而出的要求。第一遍我大约花了一个月零几天,第二遍大约一个月,第三遍只要 20天,后来时间花的越来越少,最后可以一天复习一门,基本上我的专业课大约背的不少于5遍吧,背到书上随便一个题目我都可以答出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几点:1.真题特别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认真分析,哪些题目出的频率高,哪些题目出的可能性小,要做到心中有数;2.每年都会有重复的题目,自己找找规律,并且自己做个预测。我在考试前给每门课预测了十道题,最后很多都中了。3.我建议在考前自己出几套模拟卷,并且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节奏来做下,我都后悔没有这么做,结果在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极不合理,看着自己背过的题目没时间做了,那是多可惜的事啊!4.要学会学以致用。我原来觉得华科的题目理论性很强,并且中规中矩的,背会了分数就不会很低,今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且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趋势,今年的题目非常灵活,有几个题我都不知道出题人是咋想的,比如新闻史最后的论述题貌似是纸媒的危机什么的,这种题型在以往没出现过,于是我就把在新闻学里面的东西答进去了,再谈了下自己的看法。本来以为我的史论只有100分左右,后来成绩是123,我觉得很惊讶,因为我知道我的传播学研究方法选错了,这个题10分估计只能得2分吧。5.实务部分记得多多练笔,每周写一则消息或者评论、采访计划等,和其他研友互相监督评比,这种方法很有效,尤其对跨考生来说!我的实务是126分,自己不是很满意,毕竟我本科也是学广电的,新闻也常写,原因可能是时间分配问题,后面的题目写的不是很完整!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是也有很多非常值得高兴的地方,在考研的这段时间我在鹿鸣文学考研论坛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是你们给我了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真的很谢谢你们,我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出去,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还有很多资料我发在了鹿鸣文学考研论坛了,大家可以去论坛找我。
栏目内容考研服务,我们是专业的!本专业是否应该继续考研?跨专业考研又该如何选择?热门专业是否真的值得一试?有哪些专业可以捡漏?……每周二,考验核电站的《考研专业深度解析》将会推出系列专业解析!第三期新闻传播学01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02学科方向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由广告学和传媒经济学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构成。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主要分五个方向:第一,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的传播特性、功能、类别、程序,广告发展的历史与变化趋势;第二,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经营机制;研究社会对广告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第三,品牌传播:围绕着品牌建设而进行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以及媒体运用;第四,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的本质,传媒产品的性质与产制方式、传媒的消费结构、行为与绩效、媒体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等内在规律;第五,传媒经济实务:研究传媒组织的决策、战略及其他经营管理问题。03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各类新闻的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2.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04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之一:传统媒体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所以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首选。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结合以上,各专业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无不涉及多个方向,这就需要在读研期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会使你在应聘时更加受到赏识,也会提升你的履历,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就业方向之二:新媒体策划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要多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就业方向之三:行业编辑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摘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具体填报要遵循个人意愿!
4月到6月对于所有考研的考生来说都是很关键的三个月,尤其是对于想跨专业考试的考生,这三个月也是决定了一个人从基础小白到学霸转变的重要时期。新闻传播类的考生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安排复习,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应试书目不局限于课本对于考研参考书目,各学校都有自己的复习书单,这些书是必看的。虽然有的书中内容在以往的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既然是学校指定的书目,一定是有其用意的。另外,很多同学会发现,往年的试题中,有很多题目在书中并没有答案,所以,考生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阅读一些书籍和期刊,同时把握住学界的新思想和前沿理论。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多了解与传播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化理论等。关于复习进度安排在暑假之前最好完成两遍参考书目的浏览。第一遍要用很少的时间把所有的书进行阅读,快速地看一遍,做到有个大致轮廓的印象,也不必刻意去记书中的内容和知识点,只要做到对每个理论有印象就可以。暑假前完成第二轮复习,这时第二轮看书,要把握全学科的整体框架,适当勾画重点。这样到了暑假期间第三轮复习,考生就可以安心于整理最后要用来背诵的笔记了。也许你认为做笔记是抄书,可是当你真正的记完笔记后,你会觉得自己的复习效果有了明显的飞跃。关于跨专业考生复习关于复习时间的安排,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讲,每天最好5至6个小时左右。这6个小时可以分为两部分使用,一半时间分给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学习长难句,一半时间分给专业课,看新闻与传播的基础理论。收集资料的途径考新闻传播专业,收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收集学科资料以及笔记等可以通过网站论坛,也可以通过购买,最好是到文都教育等专业考研机构咨询。另外,可以通过知网,多看目标院校导师的学术论文,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基础复习期间,请同学们要静下心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个规划表,并一步步执行,打牢基础才能更高效进行下一步复习。
踏哒!实用的专业课拔高技能篇又来啦!今天特邀木铎学术大佬小明学长带着新晋小编壳壳学姐,来启发启发大家面对一个热点事件时如何发散自己的新闻传播思维去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热点?下面舞台交给小明学长和壳壳学姐!当拿到一个热点解析题时,是否会毫无头绪,又或者脑中只有5W模式?没关系,下面我将以刘 强 东 事 件 为例,传授大家顺利解答热点事件的好方法。思考角度1、了解事件概况首先要对热点事件有基本的了解,阐释这件事的基本情况是什么,说的是什么事?如果让你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件事讲给身边的同学长辈,你会怎么讲?事件主角是热点事件中或讲故事中的必不可缺的元素,在这里我们不是去分析八卦和小道消息,以及预测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而是要时刻谨记从传播学的角度展开讨论。因此,我们要分析事件中的主角是如何操作或运作这一事件的,比如刘强东方的公关如何发声,怎样引导或操控舆论,女生又如何应对等等,我们可以动用已知的舆论学等相关知识去解读。2、如何发酵?无论是什么热点事件,都离不开媒介的传播,我们都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这一事件是怎样传播并扩散的。首先能想到的是,可以论述这一事件的起源媒介,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中,是否有意见领袖的转发或发声,背后是否有资本运作?热点是如何占据热榜的,是否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议程设置,对受众的议事日程产生影响?比如刘强东案是在微博发酵的,那么在其他平台如知乎、传统媒体等有何表现?所以,我们仅从这一个点就能说很多内容。( 刘**强**东案件关键节点)3、媒体表现这里的媒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还包括自媒体、新媒体(党报或都市报的公号、微博官方账号)等。在关注热点事件的时候要记得观察党报、都市报等媒体是否有发声,如果发声了,那么要对比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中二者有何不同?(日常观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表现,最后都会是答题的好素材!)比如大众媒体中没有报道而公号和微博里报道了,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关注这一事件的大多是青年人或中年人,传统媒体是中老年人的媒介;新媒体不限版面,传统媒体资源有限等等)。此外,自媒体的表现也是分析的重点,广义的自媒体包括每一位在新媒体赋权下能够发声的网民,狭义的自媒体则指独立运作、拥有较大流量的自媒体账号。前者探讨的余地更大,可以从公共领域、微博广场式的狂欢分析,后者则可以讨论自媒体的伦理道德方面,如追逐流量资本中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自媒体人在利益面前走向堕落与溃败等等。谈到媒体表现时,还能谈及其中是否有把关的因素?媒介是否倾向性报道?机构媒体(新浪微博平台)是否有控评、删除评论、控制热榜等行为?是否有水军恶意评论,引导舆论方向?4、传播效果谈到传播效果同学们就想起传播理论,但忽略了基本的“效果”概念,某一热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引发了什么后果,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方面。例如《我不是药神》带动了国家针对高价抗癌药政策的出台,这就是它的效果,在刘强东案中,引发了社会中对性侵问题的反思和讨论,以及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和异化,“女权主义”也在中国的舆论场中有较大的争议等等。讨论完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再去引用理论分析,如涵化理论,议程设置等等。5、拔高理论(★)传播学除了经验学派外,还包括欧美源流,如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媒介环境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等等。我们可以借用其中的诸多理论分析热点事件,如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受众商品论,文化霸权理论;媒介环境学派麦克卢汉、英尼斯、波兹曼、莱文森等人的经典理论;文化研究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受众的解读(主导、协商、反对式解读)等等。甚至包括性别主义、意识形态霸权、数字/商业/技术资本主义都是可以讨论的范畴,只有把握了上述理论,才能在热点和论述题的分析作答过程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 刘**强**东案件部分传播表现和效果梳理)技巧总结当遇到一个热点题目时,首先要描述事件的基本情况,描述的内容类似于消息导语中的5W要素,简洁明了地讲清楚故事大概。在故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主角及多方的冲突矛盾,要分析事件中的主角做了什么,要从传播学理论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意义,是否能运用传播学或舆论学甚至广告学等领域的知识进行解读。其次要探讨事件是如何发酵的,媒介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要细心观察主流媒体(党报和都市报)和在不同的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中)各有什么表现,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自媒体时要探讨其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有哪些失范的地方以及失范的原因,挖掘出问题的根源(如金钱导向);主流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新浪微博等)在其中又存在怎样的博弈,如何在传播消息和消息的把关中明争暗斗?机构平台媒体如何控制热榜、流量,在把关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三,谈到自媒体时,一方面人人都是自媒体,但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将受众单独拿出来说,比如网民的舆论是怎样的,是否是乌合之众?新浪微博和知乎中对同一热点话题的讨论有什么不同?(假设有不同,是否可以证明是因为知乎用户的学历高的因素导致的?)网民如何推动事件的发展,亦或是使事件烂尾?可以从受众商品论、使用与满足、粉丝经济、消费社会、公共领域、狂欢等理论展开讨论。(不要打盹!好好做笔记!今天内容快结束了)第四,讨论热点事件的后续影响,反映了社会的什么问题,为什么会突然受到人们的热议?热点事件能够称为热点,必然是有某些特征反映了当下人们关心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分析热点时,应该思考这一背后的因素。比如女生性侵案,反映的是女性权益的保障和社会中对性侵这一问题的关注;比如AI换脸,反映的是颜值经济下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对人工智能的热切关注。同样,在分析传播效果时,除了运用经典的传播理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等),还可以拓宽视角,从批判学派的维度探讨女性主义、(性别/文化/意识形态)霸权、商业资本主义等等。分析热点问题和论述题要学习发散思维,掌握熟练以后就能够在作答时写到停不下来。(要是停下来了就找小明学长帮你写,小铎帮你做主!)此外,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上述提及的理论可能还是似懂非懂,小铎建议现在就拿出书和电脑把上面出现的每一个不懂的理论查一遍,有个基础印象,这样等上课讲到或者自己再看到时理解和记住的效果就会好很多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有问题留言区问!没问题哒睡个好觉喔~编辑 |小明、壳壳策划 | 墨墨学长主编 | 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