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半月谈|重症医学:医疗“特种兵”待崛起天尊地卑

半月谈|重症医学:医疗“特种兵”待崛起

重症医学:医疗“特种兵”待崛起半月谈记者 董小红 林苗苗 熊琳 侠克这是一群与死神抢人的人,他们时刻准备出发;这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学科,平日里默默无闻,一出动便是生死较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症医学的身影再次备受关注,脱颖而出的表现背后,是这门年轻学科在一场场大考中淬炼的成果。承担着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重症医学,在扭转疫情、老龄化社会加重的持续需求中,须尽快壮大起来。1浴火锤炼,重症医学显锋芒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症医学才被国家批准为临床医学下属二级学科,主要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生命提供支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2020年3月17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医生在给患者实施气管镜下痰液清理 王毓国 摄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中,重症医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说:“得益于在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异表现,其他专科的医生才逐渐对重症医学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通民众也懂得了什么是ICU(重症医疗病房)。国内的重症医学领域在摆脱生存危机后,也开始讨论重症医学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学科人才。”传统医学学科划分很细,比如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对于单一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这些传统专科在诊疗方面比较得心应手。然而,多数危重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此时并非各个专科诊疗方案的简单加减,需要更多考虑到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统专科相比,重症医学在这种情况下显现出综合优势。除针对危重病患者的支持治疗外,重症医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尽早干预,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是我国著名的“重症八仙”之一。“很多人觉得我们重症医学科医生只会救重症,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与实现重症管理关口前移。”他说。由于起步晚,重症医学科的科学研究仍是短板。“当务之急是认识并缩小差距,提高整体的科研素质,而不是心急火燎地赶进度。”杜斌说,我国重症医学虽然发展很快,但“地基”尚不牢固。早期从事重症医学的人多来自其他专业,缺乏重症医学的系统培训。随着国内重症医学不断发展,通过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2019年和2020年,国家卫健委先后批准重症医学的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以,重症医学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并非硬件不足,而是培育能够接续的人才队伍。2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周期很长,好比军队里的特种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说:“护士至少要在ICU工作2~4年,医生需要3~5年,才能掌握基本诊疗技能。接下来要做好难度更大的工作,需要至少8~10年,很多人中途放弃了。重症医学在很多人看来性价比不高。”2020年4月1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袁维方(前)在武汉为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做B超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从整个医院来看,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收入大部分居于中游甚至偏下。尽管患者称“ICU是世界上最贵的屋子”,但实际上重症科室的支出相当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川告诉半月谈记者,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悬在生死一线的病人,昼夜交替,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坚持下来。姜利认为,重症医学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储备“准ICU”人才。就好比打仗的时候,民兵也是兵,医疗机构要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普通床位进行ICU床位改造、扩张,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从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们需要这样的未雨绸缪;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测算投入来看,未来的大医院形态可能就是手术科室以及ICU,其他很多一般疾病的诊疗可以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来完成。“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体系和我们不一样,医生经过更严格的培训,时间会比较长,学的教材、教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姜利说。3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信息化张川深感,中国重症医学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重症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以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和信息化为主。——“同质化”和“科研多样化”。“重症医学发展眼下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科的整体素质。”杜斌说,对于一门成熟学科,一方面需要明确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比如在德国,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的ICU,治疗策略几无差异,都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的多样化,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研究者要深耕细作,也许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坐“冷板凳”,无法追逐热门。——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当前社会上有一个认知误区,以为ICU等于临终关怀。事实上,患者如果在ICU得不到好的治疗结果,可能就是挤占重症资源。姜利说:“对于那些经反复评估认为病情恶化已不可逆的临终患者而言,如果不能从ICU获益的话,延长的是痛苦的生命,临终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也很不人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类似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突出。重症学科一定要严格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才能服务真正有需要的病患。”——多学科协作是未来的趋势。通过多学科协作,能够最大程度抢救生命。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重症医学科网络,明确更多技术标准;通过医联体的下沉模式,加快实现重症医学基层与大城市的均质化发展。“重症医学不能脱离其他专科存在,没有哪个医院仅有重症医学一科独大。”杜斌说,重症医学水平依赖于专科对于原发疾病的处理,反映出一家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重症医学要为各个专科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科室的医生共同体现医疗成果。未来,ICU不仅需要和专科密切合作,还应该与营养师、康复师、呼吸治疗师,甚至包括心理专业的医师加强配合。——信息化进程提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重症患者中尤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基础病的患者为多,病情更为凶险。以智云健康为代表的智慧医疗平台,接到火神山医院疾病管理SaaS系统的接入需求,火速将100台专为提升慢病院内诊疗效率的一体机送往火神山医院支援,极大提升了医护对重症患者中慢病患者的诊疗与管理效率,为重症医护人员争取了宝贵的休整时间。未来,可以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促进各类重症诊疗大数据加快深度集成,生成临床知识库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便基层开展远程医疗。(完)

大制作

专家学者南京探讨重症医学发展 讲述ICU背后的故事

图为开幕式现场。 陈红明 摄中新网南京11月9日电 (杨颜慈)对于重症医学的医生来说,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以“分秒”为单位将“悬崖边”的患者拉回“安全地带”。ICU(重症监护室)背后的故事,重症医学的发展,也时刻牵动着社会的目光。图为开幕式现场。 陈红明 摄9日,来自海内外的近2000名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及业内代表齐聚南京,共同研讨重症医学的新进展。当天,由国家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的2018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第七次江苏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江苏省第16届重症医学研讨会在南京开幕。会上,围绕“生命·质量:反思与进步”这一主题,来自加拿大、法国、中国等中外重症医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先后作学术报告,探讨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于凯江教授认为,在中国,重症医学相较于其他专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医疗及教学等领域发展迅速,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自2003年非典爆发后,ICU迅速被社会大众熟知和了解,加之近年来重症医学学科发展迅猛,各类危急重症救治水平显著提高,大批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得以“起死回生”。“总体来说,中国在抢救患者的质量方面不断提升。但是,患者进入ICU以后,不同地区、不同医生的诊疗方法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一现象仍广泛存在。”于凯江认为,这就需要各地区、各医疗机构缩小差异性,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有着数十年临床经验的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见证了中国重症医学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他回忆中,在过去抢救危重病人对于医生来说往往是一件非常“紧张”的事情。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操作“教科书”,不少医生往往焦虑而手足无措。如今,这一专业的医生队伍已经渐渐从“游击队”变成了专职团队。“抢救重症患者在很多年前往往分散在医院的传统专科,但传统专科与重症诊疗却有着显著的差别。”邱海波认为,传统专科往往是诊断导向,即先诊病后诊疗,也被形容为“先瞄准后开枪”。但病人一旦进入重症监护室,医生必须瞄准最危急的地方立刻治疗,即“边瞄准边开枪”。邱海波认为,如今,重症病人的就诊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从分散的专科集中到ICU。但是,救护操作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也亟待加强。“寻找治疗依据,进行治疗规范及质量控制是重症医学的发展步骤,制定精准的质控规范是重中之重。”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也认为,重症医学同质化、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完)

反殉而天

临床“专硕”新增5个专业,何以改变招聘时“不受待见”?

2021年临床医学读研读博必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有8处调整:新增5个领域,拆分3个。近日,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领域设置的通知》,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列骨科学、儿外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遗传学和重症医学等5个领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调整为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核医学等3个领域。领域调整涉及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即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在相关领域,开展相应层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领域下设学科方向。《通知》称,此举是为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的领域设置,进一步做好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目对接工作,畅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路径。“这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进一步细分,指导就业的指向性更明确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李枫楠告诉“医学界”。1998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颁布。其中明确,专业学位相对科学学位而言,前者的核心在于培养临床能力,更突出实践性和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近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医学专硕)基本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硕士3年都在科室轮转。毕业后考核通过,能直接拿到4张重要的“上岗”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学时较短、专业保障、证书加持,医学专硕被视为“成为临床医生的捷径”,竞争惨烈到几十个人拼一个名额。再加上考试科目多、复试技能考核难、导师名额少、院校招生少,能考上的是“精英中的精英”。“真读上了,会发现自己是打杂加带饭的。”“知乎”有网友评论,专硕一开学,上一两个月大课后,就全面进入临床轮科,就读期间几乎没有假期,成天摸爬滚打在病房。内科专硕没日没夜地查体开药写病历,外科专硕主营拉钩封皮扛大腿。大家与导师见面少、交流少。不少人直到规培第三年,才回本科室,整个规培过程不接触、难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有些科主任在招新时,不待见专硕出身的,认为其既没学好基础知识又没练好临床技能。也有评论称,若人生目标只是普通市三级或二级医院,几年都不要求一篇SCI,或许该考专硕,毕业就上岗、“来之能战”。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发文章、评职称时,或比学术型硕士要慢一些。然而,假设人生规划是进有名气的三甲医院工作,奋斗曲线就要曲折一些了。比如,走专硕的路,同时对自己狠一点,下班去做实验、发paper。目的是两手都要硬:既能干临床,又能做科研。如果在读期间能发1篇Nature、Lancet或Science,够吃一辈子。考虑到几乎所有省级三甲最低要求都是博士毕业,一部分专硕们选择继续读博。但因是“科研小白”,读学术型博士不占优势,大牛导师们不想要。而临床专业博士的学位少到稀缺,难度不亚于入职综合大三甲。因此,多数人专硕一毕业,学业也就到头了。对此,上海某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告诉“医学界”,部分专硕或专博的培养不够严格。专硕3年后,临床技能的了解、掌握有明显不足。若读硕期间没有好文章,专业博士是考不上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经定了: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考研预报名将于9月24日9:00启动。医学院校在读的各位,准备好了吗?想好怎么报名了吗?或者,正在读研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后来人说?留言区交给你们了。来源:医学界作者:燕小六审稿:田栋梁校对:臧恒佳责编:潘颖【来源:医学界】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老鼠街

看到泪目!一名重症医学科主任22年的从医感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参加钟祥市人民医院5.12国际护士节时的心理感受!在会场,有幸聆听到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金海的讲话,在李金海的讲叙中,让我看到了一个医生如此心酸却又让人如此感动流泪的行医故事。他用无私大爱诠释了生命之大美,用纯朴的行动点亮了生命的希望。再此,向各位分享一位基层ICU医生22年的从医历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一钟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金海值此5.12国际护士节之际,回顾从医22年的经历,从心血管内科到急诊再到重症,我的思绪竟然是片段化的,但一条主线却是贯穿始终,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上大学时我父母对我的嘱托与期望。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我,面对人生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时,阴差阳错的选择了学医,很庆幸那时候上学还有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让我能够完成学业,经过医学院5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知识积累后进入钟祥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那是1996年9月。时光荏苒,22年如白驹过隙,衣带渐宽两鬓微霜,记忆中只有那些令我难忘的点点滴滴。转科期间,连续工作30小时后重感冒合并高热在集体宿舍卧床两天,回到病房时没有期待中的嘘寒问暖而是上级医师的训斥:身体这么差怎么当医生,委屈中明白了作为医生身体不是自己的,而是病人和工作的。工作的前五年,4个除夕和一个大年初一在医院值班,阖家团聚的年夜饭桌上少一双筷子让我的家人明白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太多的时间是不属于家庭的。寒冬的早晨,整夜高烧的女儿在我怀抱里用她滚烫的额头抵着我的面颊求爸爸多陪她一会,而作为当医生的父亲却无法满足这个小小的愿望,5岁的她已经明白了她爸爸其实也属于其他生病的人。记得在急诊科时,因为抢救病人的意外拖延无法按时下班赴约会而导致恋人在炎炎夏日里苦等了近三个小时,从此我们约会再无不见不散这个词,时至今日,当初的恋人成为夫人,我们仍然坚守约定:约会只等5分钟!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让她明白了不要相信医生对于时间的承诺。80岁的老人,心衰肺水肿,病情危重,入住心内科,她的老伴是一位老战士,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参加过三大战役,一生戎马,何曾畏惧,枪林弹雨没有击倒他,可是当他相濡以沫的老伴病重在床时他却无法承受!我充当监护仪彻夜守护在床边一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病人转危为安!痊愈出院。后来老战士以他特有的方式回来了,他披挂着满身的军功章,手捧大爱无疆的额匾,说感谢你们!说完面向我们深情鞠躬,那些军功章是他戎马生涯的回忆与荣耀,是一个军人的至高荣誉,他是在用一生最为珍惜的来感谢我们,那一刻,满走廊的病人及家属热烈的掌声让我明白了医生这个职业的光荣和价值。他是一个农民工,27岁,从四川来到钟祥,工作中从6楼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重度颅脑损伤、脑疝、DIC,生命垂危,紧急转入ICU,哥哥穿着工地上的服装,浑身泥巴,他即没有哭天喊地,也没有惊慌失措,可是他那微微颤抖的身体分明在诉说,悲痛已经把他给吞噬,我们让哥哥进来探视,他走的那么小心,生怕弄出声响,让他坐下来,他既然拒绝了,只是说了一句,我衣服脏,两个小时后,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弟弟心跳骤停,抢救一直在继续,当我们再次来到门前告诉他,去送弟弟最后一程吧,他紧握双手默默注视着弟弟,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谢谢大夫!这是他唯一的话语,他冲着我们深鞠一躬,转身离去,当运送尸体的车子经过监护室的门口,门被缓缓打开时,我看到了走廊里他那瘫倒的身躯,就在那一刻,在我心里,与这位哥哥同声一哭,为我们做到的,为我们做不到的,在ICU面对生死,我们见多了人世间的别离,更明白了知识、学历、背景并不能代表素质,那些平凡的人,在生死一线所展现出来的尊严,是闪烁在星空中的光芒,照亮的却是我们砥砺前行的路。生命难道只是心跳、呼吸、血压吗?是各种指标都正常吗?不,生命是理解与宽容,是爱还有同情。回首22年的从医之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但是感恩之情牢记我心。我感恩,是许许多多的师长们无私地传授知识,更教我做人的道理,他们虚怀若谷、严谨求实的作风影响着我,引导我在求知的路上少走弯路。我感恩,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对我的支持和宽容,令我有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可以从容的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也使重症医学科成为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为了医院的荣誉和病人的利益冲锋在前。我更应当感恩,是患者和家属对我的信任,正是这种信任和鼓励鞭策着我克服困难、勇于承担,为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排忧解难,看到我们的病人重获健康之躯走出钟祥人民医院去生活、工作,心中那份喜悦是无以伦比的!20余年风雨兼程,我无怨无悔,能成为钟祥人民医院一员我无比骄傲,因为我可以自豪的告慰我的父母,我实现了当年对他们的承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循理

重症医学科SCI论文发表及临床科研策略大数据分析

导言:重症医学科是最能体现一个医院水平的科室之一,重症医学科的大夫也经常被认为是医院里水平最高的大夫。在2020年COVID-19患者救治中,重症医学科的大夫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我们在对重症医学科发表的论文检索过程中,发现中国发表的SCI论文,在10年内增长了29倍。这显示了中国重症医学科临床及科研的急速发展。我们特别铆足了劲,帮朋友们找到了重症医学科做临床科研的四大策略。1,重症医学科论文概况重症医学科领域已经发表了230,734篇Medline收录文献。2011年,仅有6,843论文;到2020年目前,就已经达到38,019篇论文;十年翻5.6倍。(重症医学科研究论文的增长趋势)我们对其中最新发表的10,997篇论文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重症医学科领域2020年发文3.8万篇的总量,下面针对重症医学科的全球数据大都是今年最近3个月论文分析结果。国家分布可以看到,美国发表论文数最多,占33%;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为1,877篇,占19%,排在第二位。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分列第三到五位。(SCI论文的时间和国家分布)研究发表在哪些杂志?发表重症医学科相关研究最多的五个SCI杂志是Crit Care Med, PLos One, Sci Rep, Chest, Crit Care等。可以看到,重症医学科的研究发表在高质量期刊的比例比较高,20%的研究发表在6分以上期刊。需要注意的是,IF=-1的标记意味着该期刊尽管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但不是SCI收录期刊;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是掠夺性期刊,比如Cureus,就是典型的垃圾期刊;投稿时要特别小心。(发表论文的杂志分布)其中发表重症医学科论文最多的Crit Care Med,2019年的影响因子是7.42;每年发表的论文在700篇左右。中国学者在该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占第5位。研究热点基因和相关疾病重症医学科研究的主要基因包括NLRP3, ACE2, STAT3, SET, MTOR等;脓毒症、肺癌、休克、睡眠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是与重症医学科研究最关注的五种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研究最活跃的机构如下图所示,麻省总医院、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是发表重症医学科SCI论文最多的三个医院。最活跃的学者重症医学科领域最活跃的学者及其关系网如下图所示。很多同仁在找研究生导师、或者找访问学者导师,学术上活跃的学者总是最优先的选择。包括: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院CRISMA中心的Kellum, John A;中国中日友好医院的Cao, Bin;沙特阿拉伯的Arabi, Yaseen;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Slutsky, Arthur S;美国匹茨堡大学的Ely, E Wesley等。2,领域内的重要论文从下图可以看出重症医学科领域经典论文的分布。在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中,集中发表在NEJM这一医学顶刊,主要是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和综述。下表中的第二篇特别值得阅读,是Escobar等针对如何识别院内临床恶化风险的成年患者研究。应用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对于第一时间识别出那些病情加重的病人从而第一时间做出诊治,对于应用这一成果验证自己的患者从而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亦有重大帮助。3,中国发表的SCI论文单独查中国重症医学科发表的论文时发现,中国已经发表了24,464Medline收录的论文,其中2011年仅发表了257篇,到了2020年就已经发表了7433篇论文;中国重症医学科研究论文十年时间增长了29倍,令人感慨中国重症医学科临床和科研的高速发展,这是患者的福音。其中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发表的论文最多。从中国重症医学科活跃专家看,Cao, Bin和Wang, Chen的研究团队临床科研最为活跃;尤其是在2020年针对COVID-19的临床科研中做出了不起的工作。中国重症医学科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4,对临床科研的启发在重症医学科最重要的论文中,展示的思路对于我们做临床科研有非常大的启发,对于临床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同时也发现,重症医学科的几位学者,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发表了十余篇篇SCI论文,强烈提示发表重症医学科论文的套路。所以,我们分享两位学者的研究思路。1,美国匹斯堡大学CRISMA中心的Kellum, John A等在短短的3个月内发表了12篇高质量论文,并位居最活跃科学家榜首。所以将Kellum等的研究思路分享给大家。(2020) Urinary ezrin and moesin as novel markers for recovery from acute kidney injury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2020) Acute kidney disease and cirrhosis Journal of hepatology(2020) Outcomes of a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at experience acute kidney inju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ardiology in the young(2020) Perioperative Renoprotection: General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20) Ultrafilt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kidney replacement therapy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20) Effects of 5% Albumin Plus Saline Versus Saline Alone on Outcomes From Large-Volume Resuscit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20) Publisher Correction: COVID-19-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25 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ADQI) Workgroup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20)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 Mediates Kidney Injury ring Sepsis Nephron(2020) COVID-19-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25th 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ADQI) Workgroup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20) The authors reply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20) Targeting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OVID-19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2020) Letter in Reply to Gueret et 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 Low Bicarbonate or H+ (Cl-) Addition? ASAIO journal (American Society for Artificial Internal Organs : 1992)总结这些研究,思路非常清楚,研究集中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及其保护。如第11篇和第9篇就是针对COVID-19患者的肾损伤研究,第5篇则研究了危重患者中肾脏替代疗法,第4篇研究了围手术期的肾脏保护,第3篇研究了成年先心病患者的肾脏损伤,第2篇则关注的重症医学科患者中出现的肝肾损伤,第1篇是急性肾脏损伤的生物标记,第8篇是败血症肾脏损伤的机制研究。2,法国巴黎大学的Timsit, Jean-Francois,在3个月内发表了9篇论文。(2020) Local signs at insertion site an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n observational post hoc analysis using indivial data of four RCTs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2020)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risk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in the ICU. A post hoc analysis of indivial data of three multi-centric randomized trial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2020) Pulmonary infections complicating ARDS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20) Concurrent systemic antibiotics at catheter insertion and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the ICU: a post hoc analysis using indivial data from five large RCTs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2020)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France: incidences, outcomes and costs of care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2020) SARS-CoV-2 detection in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of invasively ventilated ARDS patients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2020) Insertion Site and Infectious Risk Among Peripheral Arterial Cathe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20) Duration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 for Gram-negative infec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2020) Impact of Loading Dose of Caspofungin in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Target Attainment for Severe Candidiasis Infections in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 CASPOLOAD Study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可以看到,Dr. Timsit的研究思路也非常清晰,对重症医学科的感染做了系列研究。比如第9篇是观察了重症室严重念珠菌感染治疗的药代-药效;第8篇观察了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持续时间;第7篇关注了周围动脉导管插入部位和感染风险;第6篇则是检测SARS-CoV-2;第5篇研究败血症的发生率;第4篇继续研究导管插入的感染;第3篇研究肺部感染与ARDS;第2篇继续关注导管插入后感染的风险;第1篇再次研究导管插入的感染风险。其中第7、4、2、1篇论文,是一个系列的研究,对于开拓您的思路非常有帮助。重症医学科研究思路小结:1,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器官损伤。这是重症医学科患者必有且独有的情况。并且重症医学科有来自不同科室的病人,所以关注一个点,就可以在不同疾病中做研究。比如举例1中的肾脏损伤。您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研究肝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重症医学科中的焦虑发生(我一直觉得,重症医学科患者精神状态对其是否能够存活非常关键);等等。除了损伤,如何防护这些损伤也同样关键。2,重症医学科有些必用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如感染治疗、血滤,这些也都是重症医学科中独有的,如举例2中的导管及感染的问题;其他类似问题也可以做成体系,比如胃管、导尿管、呼吸机使用等等。并且不同疾病肯定不一样。3,预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研究。就如第二部分(经典/重要论文)中第二篇,找到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预测标记,或者我们总说的六类重点观察患者的预后指标,这些都是临床重要而未解决的问题。如果已经有了指标,你可以验证啊;验证也是非常好的临床科研课题。4,患者转出指标及预后随访这个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比如最近就有人研究了COVID-19患者出院后,27%在60天内再次住院或者死亡。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转出去之后,哪些最后出院了,哪些又转回来了,哪些死亡了等等。有没有预测指标及生物标记,这些都是很有趣的研究。甚至可以从我们昨天解析的急诊科医生那里学到:能否用人工智能方法或者更好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新技术解决之前未解决的问题?声明:本文转自“Hanson临床科研”,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

能尊生者

重症医学:医疗“特种兵”待崛起

来源:半月谈网这是一群与死神抢人的人,他们时刻准备出发;这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学科,平日里默默无闻,一出动便是生死较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症医学的身影再次备受关注,脱颖而出的表现背后,是这门年轻学科在一场场大考中淬炼的成果。承担着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重症医学,在扭转疫情、老龄化社会加重的持续需求中,须尽快壮大起来。浴火锤炼,重症医学显锋芒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症医学才被国家批准为临床医学下属二级学科,主要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生命提供支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中,重症医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说:“得益于在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异表现,其他专科的医生才逐渐对重症医学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通民众也懂得了什么是ICU(重症医疗病房)。国内的重症医学领域在摆脱生存危机后,也开始讨论重症医学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学科人才。”传统医学学科划分很细,比如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对于单一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这些传统专科在诊疗方面比较得心应手。然而,多数危重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此时并非各个专科诊疗方案的简单加减,需要更多考虑到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统专科相比,重症医学在这种情况下显现出综合优势。除针对危重病患者的支持治疗外,重症医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尽早干预,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是我国著名的“重症八仙”之一。“很多人觉得我们重症医学科医生只会救重症,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与实现重症管理关口前移。”他说。由于起步晚,重症医学科的科学研究仍是短板。“当务之急是认识并缩小差距,提高整体的科研素质,而不是心急火燎地赶进度。”杜斌说,我国重症医学虽然发展很快,但“地基”尚不牢固。早期从事重症医学的人多来自其他专业,缺乏重症医学的系统培训。随着国内重症医学不断发展,通过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2019年和2020年,国家卫健委先后批准重症医学的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以,重症医学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并非硬件不足,而是培育能够接续的人才队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周期很长,好比军队里的特种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说:“护士至少要在ICU工作2~4年,医生需要3~5年,才能掌握基本诊疗技能。接下来要做好难度更大的工作,需要至少8~10年,很多人中途放弃了。重症医学在很多人看来性价比不高。”从整个医院来看,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收入大部分居于中游甚至偏下。尽管患者称“ICU是世界上最贵的屋子”,但实际上重症科室的支出相当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川告诉半月谈记者,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悬在生死一线的病人,昼夜交替,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坚持下来。姜利认为,重症医学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储备“准ICU”人才。就好比打仗的时候,民兵也是兵,医疗机构要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普通床位进行ICU床位改造、扩张,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从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们需要这样的未雨绸缪;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测算投入来看,未来的大医院形态可能就是手术科室以及ICU,其他很多一般疾病的诊疗可以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来完成。“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体系和我们不一样,医生经过更严格的培训,时间会比较长,学的教材、教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姜利说。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信息化张川深感,中国重症医学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重症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以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和信息化为主。——“同质化”和“科研多样化”。“重症医学发展眼下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科的整体素质。”杜斌说,对于一门成熟学科,一方面需要明确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比如在德国,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的ICU,治疗策略几无差异,都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的多样化,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研究者要深耕细作,也许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坐“冷板凳”,无法追逐热门。——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当前社会上有一个认知误区,以为ICU等于临终关怀。事实上,患者如果在ICU得不到好的治疗结果,可能就是挤占重症资源。姜利说:“对于那些经反复评估认为病情恶化已不可逆的临终患者而言,如果不能从ICU获益的话,延长的是痛苦的生命,临终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也很不人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类似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突出。重症学科一定要严格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才能服务真正有需要的病患。”——多学科协作是未来的趋势。通过多学科协作,能够最大程度抢救生命。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重症医学科网络,明确更多技术标准;通过医联体的下沉模式,加快实现重症医学基层与大城市的均质化发展。“重症医学不能脱离其他专科存在,没有哪个医院仅有重症医学一科独大。”杜斌说,重症医学水平依赖于专科对于原发疾病的处理,反映出一家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重症医学要为各个专科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科室的医生共同体现医疗成果。未来,ICU不仅需要和专科密切合作,还应该与营养师、康复师、呼吸治疗师,甚至包括心理专业的医师加强配合。——信息化进程提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重症患者中尤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基础病的患者为多,病情更为凶险。以智云健康为代表的智慧医疗平台,接到火神山医院疾病管理SaaS系统的接入需求,火速将100台专为提升慢病院内诊疗效率的一体机送往火神山医院支援,极大提升了医护对重症患者中慢病患者的诊疗与管理效率,为重症医护人员争取了宝贵的休整时间。未来,可以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促进各类重症诊疗大数据加快深度集成,生成临床知识库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便基层开展远程医疗。半月谈记者董小红 林苗苗 熊琳 侠克

莫里哀

ICU床位数四年增幅达16.4%,重症医学将迎来信息化大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动脉网每当遇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重症医学科便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例如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危重患者的高死亡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恐慌。1月底,国家卫健委以最快速度将全国一流的重症医学专家抽调到武汉,从而迅速控制了危重病情的发展和降低了病死率。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当时前后派到武汉的重症医务人员超过1.4万名,占到了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除了在重大灾害事件中冲锋在前,重症医学科也是日常疾病治疗过程中延续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医院里,重症医学科专门负责收治医院各科各类危重患者,并对这些具有潜在命危险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帮助病人的身体回到稳定的状态,从而减少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如此重要,但在今年抗击疫情中,却暴露出我国重症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疫情爆发初期,在政府的统一调配下,紧急安排了46家医院建立重症病房,并专门建设了雷神山和火神山两所重症医院。另外,根据2019年发布的《管向东:中国重症医学四十年》一文中指出,2015年ICU床位数占医院总床数的比例为1.7%,仍然没有达到国家的最低标准(2%-8%)。当然,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作为集现代医学成就于一身的一颗明珠,重症医学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各种疑难病症,这不仅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也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其中,重症医学信息系统是支撑重症医学临床和科研发展的必要关键因素。近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冰城重症论坛上,著名咨询公司IDC与东软集团共同正式发布了《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针对本次报告的相关内容、我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等相关问题,动脉网采访了东软医疗解决方案事业本部临床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东、IDC中国医疗行业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以期对我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梳理。重症医学信息系统能解决什么问题?每当有急救病人被推进ICU时,一扇厚重的科室门便格外显眼:门内是争分夺秒的ICU医护人员,门外是心急如焚的患者家属。为了挽救生命,科室医护人员需要不分昼夜的与死神殊死搏斗,利用一切资源抢救生命。但是,在传统的救治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主要是依靠经验和有限的设备,这对于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特别高,加上处理各种数据指标比较繁琐,仪器种类又多,使得救治任务时间紧,难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大。因此,用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医疗质量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IDC的调研,对于还未安装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医院来说,其重症日常工作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主要痛点:一是手工操作繁琐复杂,医生和护士劳动强度大;二是救治中医疗质量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提高方法;三是重症医学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协同能力还有些欠缺。“建立重症医学信息系统是解决这些痛点的必要条件。”东软医疗解决方案事业本部临床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东告诉动脉网,建立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重点需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诊疗数据的深度集成,二是基于数据的各类高级应用,三是基于数据的区域协同。围绕这三个需求,以上提到的三个主要痛点也将逐个解决。通过集成患者的临床数据和集成医疗设备的监护和治疗数据,可以解决手工操作繁琐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及时获取患者在医院各个科室的诊疗数据,包括科研等各类高级应用,支撑重症医学科与其他科室协同的需求,以及能够与其他医院建立区域协同机制。不难看出,重症医学信息系统是管理各种医疗设备资源、支持护理和治疗流程的信息系统。从应用的角度看,系统包括重症临床的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重症设备网络管理以及重症科研、重症医务管理、质量管理等主要模块,是综合性的重症临床信息系统,支撑重症医学科室的临床、科研和管理工作。“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没有建立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医院中,重症医学科仍然使用医院的核心系统(传统HIS)和电子病历系统(EMR),这些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基本上不能支撑重症医疗工作在治疗水平上的提升和对重症治疗质量的把控。”IDC中国医疗行业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表示。为什么医院核心系统做不到?这是由于其在使用中不能执行实时监测,且工作中需要登录多个系统获取患者的检验检查数据。不仅如此,核心系统(HIS系统)也面临升级换代,无法支持重症医学工作持续保持高质量;另外,在核心系统(HIS系统)基础上的开发更为复杂,比建立专门系统更困难。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我国的重症医学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艰辛历程,重症医学在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重症医学信息化才刚刚起步,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完善中。尽管如此,重症医学信息化仍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根据IDC的调查,在已经具备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医院中,有61.8%的医院为应对疫情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新冠肺炎救治的需求。“从这次疫情来看,我国还需加速重症医学的信息化。那如何来衡量医院通过不断建设与升级进入到哪一个阶段了呢?为此我们把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了四个层次,四个层次是逐级递进的。”肖宏亮告诉动脉网。具体来看,第一个层次是重症治疗工具的数字化:重症医学科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目前一些医院使用核心系统和电子病历来承担,但是越来越多医院建立了专门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第二个层次是重症治疗操作的信息化:通过系统结合临床数据、医疗设备数据及临床知识库,为医生提供患者全方位360度临床数据展现。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将患者更多的疾病与健康相关的数据集成起来,以及把各种临床科研的论文、临床指南等集成起来,从而建立针对重症救治的临床大数据中心。第三个层次是重症治疗技术智能化:对大数据开展人工智能,进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生成临床知识库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展远程医疗,促进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第四个层次是重症治疗过程智慧化:系统结合医疗设备与器械以及精准医疗数据库,全球资源库等,实现科室内智慧解决方案,通过人机互动等,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护理方案,使治疗更加智慧化,精准化、人性化,全面提升重症医学治疗水平,并可延申开展健康管理创新。“从我国当前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得进展来看,目前正处于全面信息化建设并向智能化过渡的阶段。”肖宏亮表示,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发展关键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从护理的角度,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现数据电子化,并于医院核心系统(HIS)、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系统(LIS)和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实现数据自动导入,自动生成护理记录。二是从医疗的角度,可全面立体掌握患者病情视图,提升救治水平和医疗质量。三是从管理的角度,可全面掌握科室动态及统计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和医护工作者满意度,并促进构建区域性重症临床数据库,共享医疗资源,支持区域重症治疗,推进临床科研发展等。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重症医学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李东告诉动脉网,目前很多医院使用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仍处于初步的信息化阶段,只满足了对于重症护理和治疗的基本要求,但对于提高重症医学的救治水平来说还很不足。具体来说,对于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或者副主任而言,当前信息系统最大不足是“临床研究支持不足”;对于重症科医生来说,当前信息系统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方案”。除此之外,重症医学信息系统还存在与医院核心系统、电子病历和集成平台等集成不深入,患者就诊数据不充分等问题,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在日常操作中还没有做到得心应手。另外,患者监护数据和设备数据还没有很好的及时进入系统。根据IDC的调查发现,不同岗位的医护工作者的需求也有各自的侧重点。首先,重症医学科主任除了对于“系统支持临床科研”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明确需求之外,对于“集成医疗设备和采用移动护理”也表达了强烈的需求;再者,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对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救治水平”的需求尤其旺盛,有46%的医生将这一点作为最主要的需求;最后,护士长和护士则对于“采用移动检验检查设备”和“稳定的大屏显示”的需求强烈。另外,医院在管理重症患者的家属探视方面也需要更多的通讯设备和显示设备集成,以及音频和视频的集成。针对这些市场需求,众多厂商也开始逐渐发力重症医学信息化领域,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综合医疗信息系统厂商,该类以医院核心系统厂商为主,通常具有非常丰富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以及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和医疗数据管理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力,但在集成医疗设备的数据方面需加强,代表企业是东软集团。东软集团凭借多年技术、业务、知识积累,全力攻关,于2016年重磅推出了智慧重症解决方案(E-CARE)。该方案聚焦重症医学领域,以患者为中心,围绕重症诊疗、护理、科研、管理等工作场景,将重症医学知识和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深度融合,辅助医护实现精准诊断与安全治疗,帮助管理者改善科室管理水平,助力重症医学信息化发展。第二种是专科医疗信息系统厂商,这一类厂商通常提供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和重症监护设备的联网方案,但是在重症医学信息系统与医院其他临床信息系统集成能力方面以及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需要加强。第三种是医疗设备厂商,这一类厂商提供医疗设备,基于医疗设备提供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在重症监护和设备管理方面能力很强,但是在信息系统与医院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结合以及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方面需要加强。“在选择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厂商时,一定要着重看是否具备综合医疗信息化技术能力,另外,最好具有成熟的核心院内产品架构、稳定的数据采集能力、可持续服务能力以及具有信息化转型的理念,这样能够在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在向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中具有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后劲。”肖宏亮表示。未来趋势演进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对重症医学科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的数据显示,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床位的比例从2014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2.2%,增幅16.4%。随着床位数的大幅增长,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化也将会保持高速增长。李东表示,重症医学信息化未来3-5年大概向三个方向发展:首先,信息系统前端对ICU相关设备及相关IT系统的深度集成,不仅是监护仪、呼吸机、血滤机、微量泵、血气分析仪等传统设备的联接,还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持续心排监测(PICCO)、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智能病床等设备的联接;对于IT系统不仅仅是数据互通,还要业务互通,在ICU内部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其次,信息系统后端对重症临床数据平台的建设,形成重症临床数据集及专病库、专病知识库,为重症临床中的治疗域提供基础支撑。有了数据平台,在治疗域中的AI辅助决策才有表演的舞台,才有可能在诊断、治疗、用药、营养四大领域中发挥作用;同样有了数据平台的支撑,重症临床科研、临床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尤其是重症临床科研,通过数据平台和业务平台的结合,可以打通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通道,提高科研综合能力。第三,信息化厂商对医疗健康行业的生态协同,一是建立重症区域诊疗救治平台,建立起协同、高效转诊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实现医联体共享医疗资源,如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同步诊疗过程等,提高医联体诊疗水平,实现重症患者早期诊断和救治的目标;二是与医疗设备企业、制药企业协同,结合医疗设备、药品以及精准医疗数据库,全球资源库等,使治疗更加智慧化,才能实现重症医学信息化的高级目标。东软凭借多年来的理解和实践,在以上方面进行重点投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也更需要好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现代重症医学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超级数字化和广泛智能化,未来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发展必然会围绕这两个方向不断迭代。”肖宏亮表示。具体来看,超级数字化是指重症医学数字化包括三类数据,一是患者在诊疗过程的各类数据,二是重症医学救治中各种监护设备和治疗设备的数据,三是重症救治中利用到学科领域的最新治疗方案和知识。相比于医院普通临床科室的数字化,重症医学科这三类数据的密度和依赖程度更高。 广泛智能化是指重症救治过程中,各个方面与维度的智能化,其是实现智慧重症的必要条件,是重症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超级数字化正在支撑监护、治疗和创新的智能化,支撑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的智能化,创新诊疗方法和技术,促成重症医学工作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坚信,随着重症医学不断朝着这个方向演进,重症医学科将筑牢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助力。参考资料:《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管向东:中国重症医学四十年》

爱魔方

医学类考研首推这些院校和专业,实力强劲,并且保护第一志愿

医学类院校不仅是高考热门报考院校,也是考研热门院校,医学院校分数本就比其他类型院校专业高一些,竞争压力还很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几所医学类院校,不仅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还极其保护一志愿。1.东南大学医学院推荐专业:重症医学、骨科和泌尿科(外科)、影像专业。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211院校,也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该校医学院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历经数十年发展,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重庆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组建,后成为重庆市政府、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进入ESI全球前1%,实力相当亮眼。3.中国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呼吸内科、儿科学、普通外科、医学影像学。中国医科大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具有革命历史,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且走完全程还坚持独立办学的院校,学校实力确实很好,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很多医院招人会要求985、211毕业生,但很多会标注中国医科大学除外,可见学校口碑在业界有多么高了。4.首都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的大学,虽不是985、211学校,但也是实打实的双一流大学,在双非医科大学中稳居前列。学校目前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有21所临床医学院,19所为附属医院,其中一半以上附属医院还是三甲医院,进入这样的大学学习,毕业后还能愁就业问题吗?这么好的学校,你还等什么呢?

老油坊

邱海波:全国设置重症医学科医院数量十年翻四倍

02:21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10月16日(周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邱海波介绍了重症医学专业医疗服务相关情况。他表示过去十年,全国设置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数量由1000多家增加到4000多家,全国ICU医生的执业人数增加到6万多人,ICU职业护士的人数增加到10万多人。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报告数据显示,重症医学抽样医院数是3000多家,总的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数达到211万人,重症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是8.3%,较前些年有稳步下降。重症医学科的质控指标也是有逐步的改善,调查显示,反映重症感染治疗紧迫性的感染性休克的3-6小时的集束化治疗达标率平均可以高达80%和71%,较前稳步提高。同时反映医院的ICU的医疗安全水平的医院感染,比如说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管感染的发生率稳步下降。

尸兄

第一章 中国重症医学之前瞻

北京协和医院记述中国重症医学之萌芽,不能不说北京协和医院。说北京协和医院ICU,不能不讲外科主任曾宪九。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凭籍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力,曾宪九教授委派自已的得意弟子陈德昌赴法国巴黎,系统学习重症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1982年,留学回国的陈德昌从一张床位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这是依据现代重症医学理念建立的国内第一个ICU,已为国内医学界所公认。2年后,发展到7张床位的北京协和医院外科ICU,由曾宪九正式命名为“加强医疗科”。“协和医魂”曾宪九曾宪九教授曾宪九教授,1914年生于湖北武昌,1940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外科医师。1942年~1948年在平和医院任职,后回协和医学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56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外科主任、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50年代,他提出防止肠侧侧吻合术后综合证的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推广;60年代,他开始研究创伤后体液和代谢反应,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重水稀释灌滴测定法和放射性核素红细胞量测定法;70年代初,他首先在临床上开展胃肠外营养的研究,稍后又研究创伤及外科感染病人的代谢和营养支持。他倡导成立了协和医院多科系参加的胰腺疾病研究组 ,开展胰岛B细胞瘤、胰头瘤的综合研究。曾宪九矢志不渝,挑选基本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胰腺外科,进行了几十年艰苦探索研究,成就让国际同行钦佩。在他的领导下,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创办了肠外肠内营养、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等新兴学科。他主编的《临床外科手册》和《外科护理学》是当时国内外科医师开展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手册。关于曾宪九,有几则故事广为流传一一中美建交功臣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次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做前期准备,秘密来到中国。随行的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赖斯顿先生因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炎发作,于17日下午四点急送北京反帝医院(1966年至197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的院名)第二门诊(后来的外宾医疗科)。总理办公室非常重视,委派医科院吴阶平、外交部新闻司负责同志来院。经全院专家会诊,决定当晚手术,手术大夫为吴蔚然、曾宪九、朱预。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出现血尿。小小阑尾手术的成败关乎国家形象,总理办公室多次来电询问。问题没解决,曾宪九主任不回家,彻夜到图书馆查阅国外文献,最终找到相关线索。原来国外有研究发现青霉素可致血尿。曾主任果断撤药,一日后患者血尿消失,即日康复出院。协和因为在这一重大外交活动中之出色表现,受到周恩来总理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