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重医1,复旦5,安医大10,华科17别离开

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重医1,复旦5,安医大10,华科17

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重医1,复旦5,安医大10,华科17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里面要学的东西最多的一大专业了,由于现在很多高校都招的是5+3的临床医学,就不存在考研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就是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但按照目前的就业的大趋势要进好一点的医院没有研究生学历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征来说考研是必须的,一般填志愿的时候都有什么本硕或本硕博连读的,对于学制是五年的建议早准备。临床医学具体考研准备工作可以这样安排,如果英语较好专业学的较好的话可以晚点准备。五年制的话建议最早不要超过大四上,一般都在大四下准备太晚了就不行了,太早容易产生疲劳。据小编了解,临床医学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准备大约一年,就就算推迟也不超过一两个月。因为临床医学考研西综内容较多,题目也较灵活,而且英语是需长时间的积累。不过如果具体的准备时间要因人而异,跟个人的基础以及每天时间安排有关。对于2019临床医学考研较热门的高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的排行是根据考生报考热度及院校临床医学实力两个方面综合的一个排名,排在前三名的是三所双非医学院校,重庆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这三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在全国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在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是B类学科,排名靠前主要还是相对来说较好考,还有一点就是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报考的考生较多。临床医学四轮学科评估情况排在第四第五位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临床医学都是A类学科,排名靠后主要还是考取难度大,报名人数相对较少,所以热度没有前三所医学院高;而第6、7、8位的三所医学院校都是东北的高校,同样具有性价比高,较易考取的特点,四轮学科评估临床医学也都是B类学科,分别是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及哈医大,虽然位置较偏,但录分不会过高;前10的最后两所医学院校是中山大学与安医大,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是A类学科,而安医大为B类。重庆医科大学前10的医学院校实力都是B类以上,实力强的临床医学院校反而热度不如双非,甚至一些A类高校排名较靠后,比如华科排在了17位,中南21、川大24,其实并不是这些高校实力不强,而是太难考,所以反而不如哪些地理位置一般的双非医学院校热度高,大家对此怎么看?

李悝

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哪些大学最难考?

来源:金融小伙伴考研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怎么样判断适合不适合呢?有一个点需要考虑的是考目标院校的难度。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100所高校的考研难度和评判方法。01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来源:中国考研网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02怎么看高校考研难度 怎么判断高校的考研难度?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人数计划招生人数、报录比(录取人数/报考人数)、推免人数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招生人数一般在官网公布的专业目录里。大家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从报考人数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从录取人数中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要注意咯,部分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热门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简直是神仙打架,这样高的报录比的学校大家要慎重考虑,谨防扎堆报考。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错!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2、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3、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像今年天津大学会计硕士,统招28人,然而进复试有319人,差额复试比为11.4: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招27人,进复试248人,差额复试比9.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笔译(全日制)录取13人,共有115人进入复试,复试差额比近9:1。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2)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4、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录取原则按考生总成绩(初试+复试)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复试比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但是现在,各大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复试了,甚至有高校将复试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了60%。学校不同,复试权重不一样。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坚持努力所有事都会变成好事

丛林狼

医学考研,985VS双非,选哪种更好?学长:能上双非一本就不错了

医学院校考研难度大,竞争激烈,是否就说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过剩呢?其实目前医院的医生数量并不多,但就业就是难,毕竟很多医院需要自负盈亏,到找一名医生医院的开支就更大,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在职的医生工作量大,每天连轴转的主要原因,也是医学生就业医院就业,医院非硕博不要的原因所在,医学专业考研是必须的,选择院校就应该灵活机动了。医学院校是985的,基本上都是985合并的医学院,实力一般来说都很强大,比如清北复交、川大华西、中南湘雅、华科同济等,每年想往这些高校考研的医学专业生太多,实力不济的话,想都不要想,对于大多数的本科医学生,考研能进入重医大、中国医大、南方医大、南京医科大学等这些些双非都很不错了,毕竟医学院校的985、211太少了。对于考研医学专业,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找综合大学医学部还是专门的医科大学,这个不是重点。读研从找工作考虑考虑的话,有机会和实力最好当然是选985、211院校,现为双一流,学科排名都只能作参考,因为学校的排名不代表你导师的水平,多从师兄师姐那打听一下消息,关键是选择有能力的导师。在院校的选择上,小编对医学院校的实力在进行一个归纳,便于大家选择985大学医学院实力强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比如说川大华西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华科同济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浙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北大医学部,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这都是实力非常强大的医学院,能考上这些985大学医学院肯定是首选,正确的选择,毫无疑问分数线也高。实力弱势的985大学医学院也很多,比如南开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实力稍强的还有西安交大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上这些985大学医学院还不如上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这都是实力很强势的医科大学。最后一类就是各省市实力强的医学院,比如广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徐医大、温医大等院校,实际上能读这些院校相应的实力强的专业就业也很不错,毕竟现在医学专业考研难度太大,正如一位学长说的,能考上双非一本就不错了,大家对此怎么看?

一恋

百所大学考研难易排行榜,985反而更好考,这是什么情况?!

考研到底有多难?从不断升高的报考人数中就能看出,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由177万人增长至341万人,近乎翻倍,可是院校扩招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考研人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报考人数众多的心理学、会计学、教育学、翻译、管理学等热门专业上,更是难上加难。2021考研的同学选定学校了吗?快来看看你的目标院校究竟有多难考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全国100所大学考研的难易排名吧!TOP1~TOP50院校难度分析第一梯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难考)。 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它们都是我国TOP级高校,另一方面它们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过50%,同时其考察试题的难度,灵活度和广度都首屈一指。统考生想要报考,难度系数很高。第二梯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前10的高校,人大 + C9的组合。选择这类的高校的考生,需要你实力过硬,运气也要好,最后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争取也是可以过的哦。第三队列: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个梯队的高校都是各自省市的名校,整体实力伯仲之间,各有各的特色和擅长领域,甚至有些专业跟上面梯队的一样难考。第四队列: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而言,要容易一些,难度也就相对而言弱一些,不过想考上还是会有些压力的。第五队列: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整体实力较前面低不少,这个梯队的高校是比较偏远些地区的名校老校,但国防科大要单拎出来,国防科大比较低调,实力比较强,军校背景,没有这个方面念想的考生还是不要报考了。独秀型: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堪比985。之所以被称为独秀型,是因为这几所院校有些专业实力堪比清华北大,难度很大,业内名声又很好,所以难度就不小了。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如语言类的北外、上外都是地域好+专业强导致难考,并且未来就业不差也是原因之一,再者如财经类也都是选择的热门大学,难度也是只高不下。TOP51-100院校难度分析其实这后半部分高校中,也不乏一些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但与前面差些的原因,小编觉得可能与地域经济及本校发展还有关系。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例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前面分析的,大家也不要因此觉得所有院校都很难考上,以下3类还是相对好考些哦~第一,一般而言,985学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学校比较容易考一些;第二,在985学校里面,非自划线高校要比自划线高校要相对容易考些,非自划线的5所985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一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不作范围内;第三,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趋向于北京、上海、东部沿海,这也导致了西部地区高校要比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要相对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要比东部地区的同济、厦大的竞争难度相对小很多。权衡院校竞争态势各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大,特别是自主划线的高校。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第一是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考研院校报考难度评估8个数据1、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为了保险起见,不要只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了解院校大致的趋势是在缩招还是扩招。2、报考人数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3、实际录取人数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4、报录比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要想报考这些院校和专业,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和成千上万的学子们一起竞争。5、推免人数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6、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7、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说明两个问题:①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②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8、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重复试,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甚至10%。

不知就先

医学类考研性价比高的院校

1、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每年统招100人左右,近3年专硕招生在30-50之间,其中专硕推免生不超过5个,一般过复试线只要同意调剂(专硕调学硕或者基础),基本都能录取。2018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复试名单及分数线关于复试线,过了学院线就能进复试,复试相对比较公平,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拟录取,拟录取后再按照排名调整报考科室,开学后12月份双向选择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复试成绩核算推荐专业重症医学(附属中大医院,仅次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和泌尿科(外科)影像专业2、中国医科大学这所学校名称虽以“国”字当头,其实位于辽宁沈阳,是一所“双非”大学。但在2020年校友会排名中,中国医科大学在全国的医药类大学(除去综合大学的附属医学院)中排名第十。每年这所学校报考的人数不少,好在招生很多,报考难度不算大,基本上过线就能上。而且其附属医院的待遇也非常不错。推荐专业呼吸内科、儿科学、普通外科、医学影像学等。3、河北医科大学这所学校位于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市,也是一所“双非”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每年招生人数在千人左右,难度相对来说较小。部分专业报录比推荐专业这所学校的基础医学相关专业都非常不错,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的特色专业。4、重庆医科大学重医位于山城重庆,在研究生招生时被地理位置限制,导致考研难度在同等水平下的大学里面,难度算是比较小的。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复试分数线推荐专业学校的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专业都非常不错,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5、首都医科大学北协和当然是当之无愧顶级医学院,但首都医科大学也很不错,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但是平台、资源、杰出校友、未来发展都是不错而且城市都是北上广,是中国的核心城市,未来的机会和潜力都比较大。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专业学位)推荐专业外科学(神外)、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

苜蓿

2020年重庆公办大学排名,前二得主毫无悬念,哪所高校能排第3?

西南地区是我国中国七大自然地理分区之一,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西藏自治区等地在内的五个省市区。其中,重庆的教育水平在这五大区域中,仅次于四川省,也得上数一数二的教育高地。此地不仅是教学水平高,更是孕育出不少知名的大学,例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这类老牌强校,或是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一众行业高校。那么,在这16所公办大学的排名比拼中,除众望所归的重大外,还有哪些学校能够入围五强?让我们一起往下看。本次榜单中排名第一的高校,毫无疑问是我国声名显赫的“建筑老八”之一——重庆大学。凭借该校的实力与威望,想必不少考生对这所老牌强校都有一定的了解。重大属于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实力非常雄厚。学校共持有3个A类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专业,除此外学校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报考热度也非常高,是建筑系同学的重点考研目标。紧跟其后的西南大学是我国首批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起源于“川东师范学堂”,现今已转变为一所学科种类齐全的综合性高校。该校除学科实力雄厚之外,师资力量也很不错,在现有的3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含有693名教授,以及5名中国院院士。学校的录取录取分数线不算高,今年在贵州、广东等地都在600分以下,在河南、河北略高一些为631分。总的来看,报考性价比非常很高。排名第三的是西南政法大学,学校虽非211办学层次的高校,但综合实力非常雄厚,学科优势也很突出,在我国政法类高校中常年稳居前三,今年在校友会中排名第2。学校在政法界威望极高,丝毫不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无论是从事法律行业,还是报考公务员都非常有发展前景。排名前五的学校,依次还有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均是当下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的行业类高校。这2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不高,在各省基本保持在580分左右,很适合中等生报考。现今,互联网、医学都是社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这两所学校知名度高、专业对口将来势必会成为考生重点关注的对象,同学们在择校时可好好留意一下,考上哪所将来都很好找工作。笔者分析想从事“IT”行业的同学,可选择报考重邮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将来不仅能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还可以选择报考国家电网,就业前景也非常不错。选择报考重医大的同学,需要注意注意学校分数线的上涨幅度,依照今年医科类高校的报考热度来看,学校的分数还会有所上升,笔者推荐同学们选择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含金量高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大,薪资水平高。除以上排名前五的高校,重庆还有不少综合实力强劲的公布大学,例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行业高校,都很符合现下社会的发展前景,并且录取分数线都在560分左右。

色空

重庆最好的五所大学,两所适合“捡漏”,还有一所是军校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陆北老师填报志愿时,不少人都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的学校。但其实,不少新一线城市也正高速发展,以强大的综合实力追赶着一线城市,比如有着“山城”与“雾都”之称的重庆。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准一线城市充满了活力,在教育资源上也是可圈可点,既有历史底蕴浓厚的老牌大学,也有可以“捡漏”考进去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专业特色突出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报考的新选择。近日,人民日报整理出了31省市排名前五的大学,各个都是各省的实力院校。重庆被选入榜单的5所高校,也是实力强潜力大,非常具有报考性价比的。那现在就来看看重庆上榜的五所高等院校吧!1.重庆大学它是全国性的重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主要偏重于工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七人,由此可知学校的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够硬。报考该校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高考分数达到600分,就可以填报该学校的志愿。如果成绩经常在一本线徘徊,再加把劲,努努力,考上重庆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再来看看重庆大学的专业。它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是主要还是以工科为主。在机电、生物、经管等学科具有显著优势,建筑以及土木工程等专业也不赖,都是很值得报考的。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校就业发展情况,重庆大学作为双一流大学,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学生毕业后只要肯努力,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工作。根据调查到的数据可知,该校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大概在9万-16万左右。在保研政策上,它的名额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人性化的。2.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学校专任教师有3058人,其中教授就有693人,而国家级人才也多达87人。师生关系融洽,且会经常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学习氛围浓厚。关于录取方面,西南大学一般要求高考分数达到600分以上,但是有时候也可以“捡漏”进去。不过即使 “捡漏”,高考分数也要达到一本线及以上。学校的水产养殖学还是不错的,虽然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是毕业后却很吃香。而且水产实验室规模庞大,设备齐全。学校的师范类专业也极具特色,是通过了国家认证的,且老师的教学很有自己的特点。关于就业方面,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不管是选择考研,选择创业,还是选择就业,他们的方向都特别明确,这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息息相关,因此毕业后也不用愁没有“饭碗”。3.第三军医大学据说,考入这所学校,女生一两年下来会发现自己变漂亮了,原因就是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教学方面,第三军医大学和其他军校一样,管逃课管得极其严格,基本上没有学生敢逃课。除此之外,学校也还有很多社会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是一所军校,所以第三军医大学基本上不招文科生,录取分数大概在理科600分左右。学校的医学专业极具优势,在重庆人民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老师教学方式极具特色,并不会枯燥乏味,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操方面。老师会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操中。军校在很多方面的管理都很严格,在此不建议女生报考。平时一直较弱的女生,刚入校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特别不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甚至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坚强、身体素质优秀的女生,也是可以报考的。4.西南政法大学学校是全国性重点大学,以法学为主,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名字是由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同样是需要在600分以上,当然,大家也可以“捡漏”被录取,但是高考分数还是要达到一本分数线才有机会“捡漏”成功。该学的专业众多,其中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是它的优势专业。5.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历史悠久,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设备齐全。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教师总数2220人,其中博士导师就有239人,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该校的录取分数相对前面四个学校来说要低一些,适合在一本线边缘徘徊的学生冲刺报考。学校专业能力突出,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排名在全国前列,特别适合想要学医学的同学报考。至于学校的就业前景,就近几年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重医在重庆也是扛把子的。只要你学习好,能力强,就不愁找不到“饭碗”。重庆的这几所大学实力都很不错,但在报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犹豫,因为重庆并非一线城市。其实,作为准一线城市,选择到重庆上大学也是有优势的。1.两者相比,准一线城市更具有潜在优势随着一线城市的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就只能当其中的分母,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拿最简单的住房问题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乃至房租,都高出其他城市好几倍。而准一线城市处于正在发展的状态,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服务,同时只要我们多努努力,认真工作,说不定就能够成为其中的分子。2. 两者相比,准一线城市的去留更自由一线城市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在院校所在地工作,因为相比回到家乡,一线城市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对于有些独生子女,或者打算回家乡发展的学生而言,在毕业之际他们就很容易左右为难,在回家和不回家之间摇摆不定。如果选择在准一线城市上学,留在院校所在地工作的诱惑就没有那么大,他们也就更容易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去留相对来说更自由。3.二者相比,准一线城市考研更具有优势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人都会往一线城市考研,但是这对发展前景真的比准一线城市有优势吗?其实并不是。成批毕业生都往一线城市考研,这就容易造成一线城市的人才堆积,而导致有部分人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如果能力不是非常突出,那么,在准一线城市考研,发展前景其实相对更好一些。准一线城市正在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此时考往准一线城市,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大学心理教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

德之钦也

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你的目标院校排第几?

近几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激烈的竞争之下使得高校考研难度愈加明显。若你的目标是985、211,那就更难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帮帮就来和大家聊聊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前期学校选的好,也是考研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呀!首先,判断一所高校的考研难度有多大主要参考数据有4个,分别:报录比: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比值。推免人数:该校的推免人数,所占比例;复试分数线:有国家线和34所高校自划线,无论是哪一种,分数高低决定了考研难度的大小;复试分数权重:复试分数权重比例越大,考研的风险越大。根据上述指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新出炉的考研难度排行榜,看看你的院校是否也在其中吧~TOP50院校难度分析第一梯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单单说考研的难度,最难考的还是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方面是它们都是我国TOP级高校,另一方面它们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过50%,同时其考察试题的难度,灵活度和广度都首屈一指。统考生想要报考,难度系数很高。第二梯队: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清一色的top10:人民大学 +C9联盟。C9联盟是一个中国一流高校的小圈子,而人大做为中国综合类高校的top高校,除去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同学,很多理工科同学会因为其名气报考。第三队列: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个队列的15所高校整体实力都在伯仲之间,属于同一层级的高校,但是各自有光环加持,也就是有自己特色一流专业,在这一专业领域内,甚至不输前两个梯队的任何一所高校。第四队列: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相对于北上广地区的名校,这8所高校的录取难度降低了一些,但也是除北上广地区高校外,最难考的高校了。第五队列: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这几所高校的整体实力要低于前面的高校,但是各个高校有各自很鲜明的特色,有不错的学科和专业。所以,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竞争也异常激烈。独秀型: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堪比985。优越的地域,强大的专业实力,广受认可的业内名声,果然是让人眼红又难考的财经类名校。其他特色型:语言类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也是地理位置+专业实力的双重优势导致考的人多,难度大。换个思路,从这两所毕业在北上这些城市就业,就业前景也是很光明的。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除去985高校,我们可以看出,财经类高校和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较大。我们再来看看考研难度排名第51至100名的高校。TOP51-100院校难度分析以上100所院校考研难度排行,不仅有985/211的院校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比如:南京审计大学,虽然是双非院校,但审计学非常强势,金融、财政也出类拔萃,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再如重庆医科大学,乍看普普通通,了解过才知道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看来,财经类高校和医科大学都很受欢迎,也是考研难度较大的高校。另外,医科院校考研难度大,这还与录取人数有关,医科院校大多采取本硕连读的招生办法,留给考研的指标就少了很多。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以上就是考研难度较大的院校集合啦,不知道你的目标院校排名第几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吐槽呦~

西部最强的一所医学院:虽是双非学校,但录取分数却超过许多211

西部最强的一所医学院:虽是双非学校,但录取分数却超过许多211医学院校近几年是考生们很喜欢报考的院校,虽然医学十分的难学,但是再过医生和教师一直都是很受广大家长们的喜爱,事实上,这两门学科虽然收入有限制,但都是很稳定的工作。在我国,双非医学院还是挺多的,但能和211高校抗衡的却不多,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所西部最强势的双非医学院。我国比较好的双飞医学院有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和中国医科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这四所学校都是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双非医学院,但我国有这么一所医学院,虽然是双非,但录取分数却超过不少211高校,这所学校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创建于1956年,根据中央部署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重庆分校,后独立成立重庆医学院。1985年,重庆医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曾先后隶属于卫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在西南地区,重庆医科大学属于一流的医科大学,在全国也是一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目前,重庆医科大学有21个学院、系、部,开设34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5月,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B+类学科,药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评为B-,口腔医学评为C+,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评为C。学校的录取分数在我国的许多省市还是十分高的,想要考上重庆医科大学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重庆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也是十分高的,根据重庆市大中专就业中心统计,2018届有5995人毕业,初次就业率为82.49%。研究生1771人的初次就业率为87.86%;本科的4140人初次就业率为80.02%;专科84人的初次就业率为90.46%,本科未就业毕业生中,有13.7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不知道大家觉得重庆医科大学怎么样呢?

太一形虚

考研经验|从报考B区到调剂A区的魔幻之旅

前言本人初试成绩只能算中等水平,一志愿报考b区某医科院校,因众多因素放弃一志愿复试通过调剂成功上岸重医,故此贴主要针对性讲一些调剂相关事项和重医的复试。本帖略有些琐碎,注意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关于初试没有太多要说的,主要的心得还是坚持和保持良好心态。调剂是一条很孤独很艰辛的路,我希望你们都没有机会体验这其中辛酸,但是建议你们在早期对调剂也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你们的择校还有计划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帮助。举个例子,有些同学甚至在报名后都认为A区和B区的院校不能互调,然后报名的时候为求稳只敢报B区的院校,或者有些同学想着先冲A区,等后面不行再调到B区,最后发现自己能接受的B区院校不接受调剂或者调剂的水很深。总之,除非你对目标很坚定,否则建议早期大致了解调剂的规则和流程。01初试后准备&需要调剂的情况初试结束后建议大家到各大平台估分,估分的结果参考价值较高,结合往年的分数线评估自己上岸的概率,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在正式分数出来之前也应该开始为复试准备,这包括专业知识的准备、打听往年复试情况、准备简历、联系导师等。初试成绩出来后,先说一点,就算成绩不太理想也不要轻易放弃,就像今年一不小心就扩招了呢。知道成绩后要主动出击,积极打听所有有利于你复试的消息,比较关键也比较难的就是知道自己在报考中的排名,有的学校会公布报考排名,有的学校直至复试前一天你都不会知道;比较常用的渠道有通过熟人打听、组建报考群、各类平台排名系统等。若你不幸得知自己遭遇撞车、导师已有意向人选之类的,此时你应该做好一志愿复试和调剂两手准备或直接全力准备调剂,此为第一种需要调剂的情况;第二种就是你初试分数爆表加上一志愿复试晚,可尝试调剂更好的学校,调剂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一志愿有影响,但是还是得前去确认一志愿院校的政策;第三种,一志愿复试过于激烈被刷,若不是对一志愿有坚定的追求,此时应该立刻转战寻找调剂而不是沉浸在失败的悲痛中。02调剂流程&相关事项调剂的整个流程十分繁琐,很多细节和注意事项,已尽最大的努力整理所记得的信息;看完以下内容需要耐心,有需要的同学自取。现在我按时间顺序讲一下整个调剂的流程和相关事项。在调剂中,科研、英语、总分是三块敲门砖,这都需要前期的积累,所谓厚积薄发也就体现在这种时候了。关于总的基本要求和政策每年研招网都会公布,同学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条件符合的情况下A、B区是可以相互调的,每个学校对于调剂的条件都会有一些不同,但是别小看这一些不同,你疏忽一小点的关键条件都会影响你的调剂,所以一定不要怕麻烦,去学校的官网仔细查看该院校的调剂文件和当年的招生章程,这期间你需要浏览很多网站,看很多文件,建议用你自己的方法做好笔记,及时做好分类汇总,以便填报时进行对比。有调剂的打算后,你应该通过各类渠道获取调剂信息。在早期,也就是大多数院校尚未复试的情况下,会有少数调剂名额通过各类网站和导师的学生放出来,抓住此类信息要求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且此类调剂也有一定风险,比如虚假信息、诈骗信息,亦或是后面被导师放鸽子,建议与院校研招办进行确认,具体方法参阅相关经验贴。在部分院校开始复试而研招网调剂系统未开启之前,此时主要是通过校内调剂或者联系相关院校的研招办和导师而得到调剂名额,这个阶段的方法各式各样,每一样都有自己的门道,也都充满了困难和艰辛,因本人是通过研招网公布名额实现调剂,所以此阶段的调剂还是得参考相关院校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寻找直系师兄师姐的帮助最佳。03研招网调剂系统调剂系统包括研招网调剂系统、校内调剂系统、民间组织调剂系统,研招网调剂系统最为权威,就算是通过校内系统调剂最后也要象征性地在研招网走流程。走研招网调剂系统包括四步——查询计划余额信息、填报调剂志愿、参加复试、等待录取通知。第一步,查询计划余额信息。在研招网公布具体调剂日期后,你就应该火力全开地去浏览你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通知,你需要看的主要内容有招生章程、调剂细则、缺额情况、一志愿录取情况等等。招生章程主要是看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了解学费和住宿等信息。院校的调剂细则非常非常重要,一定一定要仔细研究反复研究,因为每个学校的调剂细则会不一样,同一个学校不同医院的细则也可能会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确认你报考的医院官网是否有公告通知。看调剂细则有几个要点。1) 首先看接受调剂的专业和调剂条件,比如中大的调剂就有说所有专业原则上不接受外校调剂,也有同学打电话去确认,但不知结果如何,调剂条件在第一轮调剂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分数要求,但在第二轮第三轮调剂,大部分学校都会说明总分和英语分别要达到多少分,可以这么说,分数较低的同学争取早点填调剂,否则后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霸要调剂;2) 其次是调剂的遴选规则,大部分学校是按总分遴选进入复试的名单,但重医有两点比较特殊,就是按符合调剂条件考生的初试第二科目英语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当英语成绩相同时,按总分遴选,且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得调剂为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调剂为学术学位。在这两点上每个学校会不一样,一定要看仔细记仔细了,不要努力错方向。3)再有就是看报录比,看报录比是为了了解复试的竞争程度;重医每个医院的报录比不一样,一院的最为恐怖,1:5,我当时因为看的文件太多记混了,以为一院的是1:2,报名后重新看调剂细则发现是1:5,整个人都不好了。4) 还有看该院校是否可以同时报多个专业,这个有利于你目标院校的选择,像南方医和中国医有明确说不行,重医只要你复试时间不冲突就可以。5) 看调剂流程的时间安排。这个特别重要,记住各个院校的复试时间,避免报名的时候不同院校出现冲突,合理填报。注意复试材料提交的时间,我在截止日期当天的下午六点才发现要提交材料,然后匆忙去准备。还有就是复试费的缴纳、心理测评等时间,具体看各个院校官网,注意及时完成,否则到时就算进入复试也会被取消资格。第二步,填报调剂志愿。首先你要确认目标院校调剂系统的开放时间,这个很重要。院校基本都不会在研招网开通调剂系统的当天就把所有名额放出来,倘若你不知道院校开通系统的时间安排,就有可能错过某个批次甚至是这个学校的调剂。今年重医的第一轮调剂名额分了三批开放,每一批分开进行遴选,第二批开放的时间是晚上十二点,然后早上八点关闭,不少同学在关闭之后才知道,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提前总结好每个院校开放系统的具体时间,及时填报,避免留下遗憾。其次就是要了解目标院校的志愿锁定时间,结合其他院校的调剂开放安排以充分利用调剂填报机会。下一步你就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加目标院校的调剂QQ群、微信群,了解你目标科室的意向填报人数,我当时加了差不多20个群吧,那两天手机信息爆满,这也是调剂令人头疼的地方之一;当时天医消化内有12个学硕名额,结果加群后发现有接近150个人打算填这个科室,而且分数都很高,所以说信息获取很重要,尽量地排雷避免和大佬撞车。在综合分析以上所获得的信息之后,结合你的个人兴趣爱好得出几个目标院校科室进行填报。在研招网填报的时候再看一下学校是否增加了填报条件,确认专硕学硕无误后就可以点击填报,备注那一栏可以填一下你的优势,我也不知道老师那边会不会看。研招网系统只能同时填三个平行志愿,建议先只填两个,留一个备用,这样在等待的时候发现有更好的选择可及时下手。填好之后就是焦灼地等待复试通知了;此时如果下方第二个点亮起表示你的档案已被老师查看,放入候选库。填报的志愿在锁定时间结束或者被学校拒绝后才能更改,原则上学校确定不要你会在系统上拒绝你,但是没听说会有哪个学校明确拒绝的,都是需要自行等锁定时间结束。如果你填报之后发现自己长时间未被查看或查看后长时间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但这个时候你发现更好的选择开通系统了,可以尝试着致电学校研招办请求解锁,以便及时填报下一个目标。也会有锁定时间结束很久才收到复试通知,这种情况出现在你的竞争对手放弃了复试从而候选到你。第三步,参加复试。只要你够强,你接受多少个学校的复试通知都没问题,接受复试通知后也可向校方书面申请退出复试,但注意避免时间冲突,因为今年为网络复试,故可做到短时间内参加不同院校的调剂复试。关于复试通知,不同学校作风不一样,重医完全就是需要自个网上冲浪注意查看通知;南方医会安排老师电话通知并建群,故收到复试通知后及时前往研招网点击接受,同时前往院校官网查看复试缴费、心理测试、材料提交等事项自己是否已经完成。关于重医复试,今年的调剂复试是在研招网的远程复试系统上进行,据了解专硕的第一志愿和调剂复试形式相同,即事先准备很多套题目,每套题目10道题,面试当场进行抽题,每套题包含1道开放性问答、2道政治、1道关于新冠、3道专业知识、1道技能操作口述、2道英文问答,复试时间20分钟,提前答完则提前结束,问题没回答完时间到也结束;专业知识范围为内外诊断,操作为执业医技能,其他问题范围很广,比较考验个人能力;试题回忆如下:开放性问题为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签约中的毁约现象,政治考四项基本原则之类知识点,新冠的问题看了指南不难,专业问题考了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慌张步态,技能操作导尿术,英文问题为关于买商业保险和一个自我介绍。整个复试过程比较严肃正经,没有闲暇聊天和扯家常,听说学硕的复试老师会和你聊天之类的,当时画面里大概是七八个老师吧,全部问题都由同一个老师来念。以上为回忆内容,不保证完全精确。第四步,录取通知。在没有确认接受某个学校的拟录取之前,你可以收到多个学校的拟录取通知。一般学校在发出拟录取通知后12个小时内你必须在研招网点击确认,如果你还参加了别的学校的复试,那你不必马上去点击确认,等够12个小时看另外一个学校是否有结果,12个小时快结束前一般学校那边都会打电话催你上去确认。如果没有接到录取通知,则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若是真的不愿意二战或者放弃,则一直不停地寻找调剂信息,在调剂系统开放的40天内,都还可能有机会,这得看你自己的选择了。结语调剂是自己一个人的长跑,在你觉得喘不过气的同时还得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唯一的逃离方式便是坚持,直到冲破这个牢笼,祝愿大家都能一战成硕如愿以偿。关于调剂繁琐而复杂,以上仅为个人经验,肯定会有不周之处和某些错误,所以大家还得多看经验贴,多获取信息,多对比,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