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林(右二)指导团队成员和学生。2018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简称“国创会”)今天和明天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悉,这场重庆引智引才的盛会将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共计1000余人共商创新创业、人才技术合作大计。今起,本报将推出特别报道,讲述重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故事。今年6月15日,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涂小林获得了二等奖。作为重庆市“百名海外人才聚集计划特聘专家”,今年已是江西人涂小林在重庆生活的第4个年头,谈到为何选择重庆,涂小林直言是重庆人才政策的满满诚意打动了他。求学从“兽医”副教授到免疫学博士后翻开涂小林的履历,感觉就像是网络上常说的“开挂的人生”。1988年,涂小林从江西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随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获得了硕士学位。28岁那年,因参加并承担上海河口地区养殖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病原调查与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工作突出,被破格升为当时行业内最年轻的副教授。“直到那时,我还算是兽医,研究工作与骨细胞没有半毛钱关系。”涂小林笑称,当时自己一心想学习更精深的鱼病学知识,于是选择出国深造。从1996年到2004年,重启“学霸”之旅的涂小林先后在日本爱媛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和美国UCLA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免疫学博士后研究。2011年,他开始研究骨细胞Wnt和Notch信号如何调控成骨细胞发育与维持骨稳态,并取得了惊人的原创发现。涂小林也将研究范围拓展到骨生物力学、血液学、肿瘤学、药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涂小林说,那段求学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知识和能力,回国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我是一个中国人,肯定要回去的。我的纽带在国内,回去至少能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做出决定很容易。”归国满满诚意让他选择重庆2014年年底,作为重庆市“百名海外人才聚集计划特聘专家”,带着理想和高尖端的成果,涂小林全职来到重庆医科大学工作。像涂小林这样的医学界高层次人才,不管到哪儿都是“抢手货”。为什么他会放弃回家乡江西,选择来重庆工作?涂小林的答案是“诚意”。“回国前,我投了十几份简历,重庆医科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涂小林说,当时自己其实对重庆一点都不了解,只知道是直辖市,“在沟通交流中,我能感受到重庆这边求贤若渴的诚意。”在涂小林看来,医学工作最重要的是专注于研究,如果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很容易被分散精力。“如果光看工资待遇,当时重庆与某些城市还是有差距。但是这里,帮我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让我能够安心工作。”涂小林说,刚来重庆时,两个孩子恰好都到了入学年龄,一个念小学,一个上幼儿园,“这些事情都有专人来对接,一个月不到,两个小孩的就学问题都解决了,根本不用我操心。”人性化的人才服务让涂小林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加入重庆医科大学后,紧锣密鼓地着手建立骨发育与再生研究实验室,带回了率先建立的干细胞与骨发育正负调控小鼠模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在重庆工作的4年里,涂小林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骨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自己也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还被评为重庆市渝中区首批“渝中英才”。引才打造重点项目增强人才聚集效应在重庆生活了4年,涂小林自称已成为“新重庆人”,“我已经完全接受了这里的文化、饮食。”这种胜似家乡的感觉,让涂小林不遗余力地向外地朋友宣传重庆。“我发现,重庆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引才,人才政策也越来越好,我觉得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涂小林举例称,今年4月他在外地开会,跟其他同行说起重庆的人才政策,大家都很羡慕,“相信这些政策能让这座城市成为一块磁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重庆工作。”在涂小林看来,一个行业要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将众多人才聚在一起组建成核心团队,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团队的作用胜过个人的作用。”涂小林还建议,当发现一个项目有前景的时候,就应该重点支持,集中人力物力建设好,“通过一个个优秀的项目辐射出去,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机遇,从而起到吸引人才的效果。”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作为川渝地区的重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医学地位丝毫不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作为独立办学的医科大学,重医大自从从上海来到川渝就一直在迅猛发展,实力强,分数高成为重医大的标签。自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65余年的历史,目前重医大有袁家岗和缙云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袁家岗校区为老校区,缙云校区作为新校区自2007年入驻第一批师生以来,也已经过去14年。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重庆医学的不断发展,都对重庆医科大学的校舍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提出新需求。作为老校区的袁家岗校区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建筑、设备都存在一定的破损,急需改善。近日,重庆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科技1、2号楼新建及运动场改建工程招标公告》、《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教学及辅助用房项目设计招标公告》。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将新建科技1、2号楼,主要是生命科学研究院、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标准实验室、地下车库等。在缙云校区主要包括学生公寓,食堂、学生活动中心,教学实训中心、道路管网、环境景观工程及配套绿化工程。重庆医科大学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拥有内科学(传染病)、神经病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现在可谓是火爆,每年的分数线总是涨得很快。2020年在重庆第一批次的录取中,重医录取的最高分为668分,最低分为596分,与部分一本院校分数线相差不大。2019年其临床医学平均分是640分,这些分数是可以上一些985大学的,不得不说,这些年重医大的进步是在惊人!其直属附属9所医院更是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院、口腔医院、永川中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大学城医院、永川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排名中,附属儿童医院的小儿内科、小儿外科专业更是在全国排名第三。小结重庆医科大学现在已经是川渝地区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在当地的名声还是很好的,现在又在大力投资改造新老校区建筑,可见将来重医大的发展将会更加快速,也更加喜人,希望未来重医大能发展的更好,更上一层楼,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白衣天使!
作为撑起重庆医学和医院半边天的重庆医科大学,自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65余年的历史,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袁家岗校区为老校区,缙云校区作为新校区自2007年入驻第一批师生以来,也已经过去14年。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重庆医学的不断发展,都对重庆医科大学的校舍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提出新需求。近日,重庆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科技1、2号楼新建及运动场改建工程招标公告》《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教学及辅助用房项目设计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显示,将在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新建科技1、2号楼,该工程涉及生命科学研究院、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标准实验室、地下车库等。在缙云校区,工程则涉及学生公寓,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教学实训中心、道路管网、环境景观工程及配套绿化工程。重庆医科大学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拥有内科学(传染病)、神经病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尽管在大家的观念中,重庆医科大学是传统意义上的“二本院校”,但在历年高考招生中,重庆医科大学的招生分数体现了其实力,2020年在重庆第一批次的录取中,重医录取的最高分为668分,最低分为596分,与部分一本院校分数线相差不大。其直属附属9所医院更是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分别为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大学城医院、永川医院、康复医院、口腔医院和永川中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近年来都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在2020年排名中,附属第一医院(56名)、附属儿童医院(58名)、附属第二医院(98名)。其中,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排名中,附属儿童医院的小儿内科与小儿外科专业更是在全国排名第三。相信重医通过此次新老校区的建设和改造,能助推其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进而为重庆乃至全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也能带动其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
红网时刻湘西12月21日讯(通讯员 彭小宁) 12月18日,吉首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廖志坤教授带领教务处、医学院、校办负责人到重庆医科大学交流。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率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活动。邓世雄对廖志坤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地处武陵山片区的吉首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他希望,两校能够进一步增进联系,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廖志坤简要介绍了吉首大学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廖志坤表示,此次重庆医科大学之行是学习之旅、合作之旅、友谊之旅。他希望,两校能够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会上,双方围绕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新医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医药研究合作工作展开了深入讨论。廖志坤一行还实地考察了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药学院与病理学实验中心。
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已经全部揭晓,相信全国的考生和家长们这两天都在紧锣密鼓地查找资料,只为一个目的——志愿填报。那么生命科学和医学类方向的院校有哪些呢?小编带你去看看这份6月26日软科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看看哪一个是最适合你的。生命科学一、生物学在生物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31所高校上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列全国前二,双双进入世界百强。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二、基础医学在基础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38所高校上榜,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全国前二,双双进入世界前150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其中最后10所院校位次是并列)三、农学在农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60所高校上榜,中国农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名、世界第2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兽医学在兽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27所高校上榜,南京农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名、世界第26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医学领域五、临床医学 在临床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6所高校上榜,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全国第1名,进入世界前150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六、公共卫生在公共卫生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21所高校上榜,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全国第1名,进入世界前75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七、口腔医学在口腔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8所高校上榜,北京大学位列全国第1名、世界第33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八、护理学在护理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2所高校上榜,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位列全国前二,双双跻身世界前100名。九、医学技术在医学技术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40所高校上榜,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全国前二,双双跻身世界前150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山东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8-22的院校位次并列)十、药学在药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56所高校上榜,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全国第1名、世界第36名。院校学科实力排名TOP10: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以上的院校,你的分数够了没?小编在此祝你好运!
图为重庆举行环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项目签约。 钟欣 摄10日在重庆举行的环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项目签约暨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峰会上,重庆通过引进一批海内外医学创新项目、医疗产业链公司、生物医药创投基金的方式,持续完善该市产业创新生态。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是促进高校创新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优化大学周边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举措。环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以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创新资源为核心。该创新生态圈将按照“一中心、一集群、一链条、一基金”建设目标,打造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医疗服务集群、新型医疗产业链、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进一步集聚海内外技术、人才、高校、企业等创新要素。当天,环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签约引进22个医学创新项目、14个新型医疗产业链公司和总规模达21亿元人民币的4支生物医药创投基金。“我们团队运用超导磁体及磁共振,研究运用磁场控制血压,以及当血细胞流过动脉时磁场对血细胞的影响。”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李(DavidLee)介绍,由他参与开发的“利用物理磁流控方法治疗高血压创新技术”此次签约落户重庆。该技术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磁场处理方式,为不同的人保持正常范围内的血液粘度,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重庆是我们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一站,当地创新生态圈的打造给了我们契机。”来自以色列的PRCBiomedical公司是致力于新型诊断试剂盒研发的机构,该公司首席技术官艾瑞尔·奥巴赫(ArielOrbach)称,以色列的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医药、医疗器械和设备还是其他健康产品,在世界上都有极强的竞争力。他此次带来的“血液储存蛋白芯片检测项目”市场规模已达数十亿美元,“我们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毛显光认为,当前,卫生服务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创新姿态不断推动技术革新,世界卫生医疗产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高校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源头,可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中发挥研究支持、评估等作用。“期待未来能与重庆在医疗产业领域持续拓宽交流合作。”当天的活动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重庆医科大学主办。据介绍,环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将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健康产业创新生态,助力重庆医疗健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2至3年的时间,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具有活力的医疗创新区、高端的医疗服务区,完善的医疗产业聚集地和风险投资聚集地。(记者 钟旖)
当体育与医学完美结合后,将怎样影响健康中国的格局?人民大众又能从中收获什么?体医融合当前形势如何?都有哪些主要推动者?今天小编奉上一文,带你深度聚焦体医融合~体医融合的背景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是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第六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用整章篇幅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章节提出: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大健康作为最突出的新兴产业,跨界融合是最重要的路径。而跨界融合,最重要的、直接的方式就是体医融合。什么是体医融合?目前关于体医融合大致你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体医结合就是体育与医学的结合,是指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体育与医学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另一种是指社区体育要与正在逐步建立中的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借助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健身和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求达到增强社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总而言之,体医结合就是用运动的手段促进健康,在医疗概念中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体医融合的意义医疗的本源是保障人民健康,治疗患者疾病,恢复患者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以患者而中心,而不是以医疗为中心。体育的本源是保障人民健康,达到增强全民体质、减少各类发病、提供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延长健康寿命,而不是单纯的竞技。因此医疗和体育必须回归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本源上来。要想二者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就需要体育和医疗的融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运动,用医疗的手段服务运动。并非所有运动都可以获得健康,只有满足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运动,才能够真正促进人民的健康。运用竞技体育科学理论技术和临床医疗技术的融合来为体医融合做有力的支撑,才能让体医融合走的更远、更深。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强调:推动体育和医疗深度融合 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5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医融合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全民健身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强调,体医融合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要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体医深度融合,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赵勇指出,体育和医疗融合是推动健康革命的迫切需要,是回应群众关切的迫切需要。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要紧紧扭住“四个共同”推进体医融合。要共同实施国民体质监测,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国民体质监测全覆盖,摸清国民体质状况,建立国民体质大数据,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要共同培养能开运动处方的医生,通过联合编写教材、举办培训,以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为对象,以点带面开展工作。要共同服务群众的健身,把体育健康设施打造成医疗康复设施,将社区医生等培养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引导群众主动健康。要共同发展健身康复产业,体育、养老、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服务群众生活。体医融合的发展思路第一,要明确体医结合在实施层面的措施和方法。体医结合的主要实施措施就是“全民科学健身活动”。《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康中国”不等同于“医疗中国”。在健康层面,我们更多希望的是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国家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国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而非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全面健身在健康促进多个维度的积极作用,宣传科学健身的重要意义,全面开展全民科学健身活动,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体医结合的主要实施方法就是“运动处方”。要构建完善的“体医结合”健康促进体系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探究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剂量一效应关系的同时,规避运动风险的发生,做到真正的科学运动。第二,重视传统医学和体育科学的结合。体医结合绝不能只和现代医学结合,而排斥传统医学。传统医学中“治未病”“动静结合”“天人合一”等理念和方法就是体医结合理念的完美诊释和集中体现。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第三,将竞技体育中的训练监控、康复治疗手段及运动营养支持等应用到全民健康中。目前,竞技体育特别是高水平的竞技队伍,汇集了行业内最先进的运动训练理念和方法、运动员伤病治疗康复和恢复理念以及最佳的运动营养策略手段,如果能将这些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将是体医结合实践中的一次升华,让普通大众也能享受到只有精英运动员才能有的健康促进服务。第四,关注体医结合实践中的特殊群体和重点人群。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努力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 %以上。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第五,体医结合的实施中,需要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体育和医疗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共同动力,缺少体育手段的医疗和盲目运动都是存在隐患的,这一点,体育界和医疗界已有共识。而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由体育部门实施,而卫生、健康、医疗等则由卫生部门主导,相互间不仅沟通不足,甚至“互设壁垒”的现象存在。《纲要》提出不同行业要深度融合,那么未来体育发展需要在推进方式上做出改变,改变过去一家独进的方式,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国家应该积极统筹协调体育与医学融合,指导全国体育与医学在慢性病预防、康复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开展起来。真正做到“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体医融合大势所趋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我国引进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提出“体医融合”的概念,旨在使临床医生或相关健康从业者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正确的运动处方服务,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君石初步估计,目前我国能开具运动处方的医生不足千分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医生尚缺乏运动处方的专业知识、科学健身的技能和体验,以及繁忙的临床工作导致的精力不足,同时也缺乏政府体、医部门的互相协作和扶持政策。在本项目的前期调研过程中,通过“基层医师在线”杂志社所做的162份网上调查显示,社区医生由于缺乏“运动处方”相关知识,95.8%的医生只能给患者提出运动的“建议”,而非科学的“运动处方”。调查还发现,有82.3%的基层医疗机构尚还不能够开展体质体能测试和评估,大多机构表示不知从何做起。据统计,我国因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的亚健康占到70%左右,导致死亡的比例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7%,心脑血管病人数达2.9亿人,糖尿病患者有1.14亿人,高血压患者2.7亿人,血脂异常人数超过2亿人,脂肪肝和肥胖人数达到2亿多人。如此恐怖的慢病统计数据,单靠临床药物治疗是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必须实行“体医融合”,建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运动处方”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防治亚健康和促进慢病的康复。体医融合的践行者郭建军:合作要从三甲医院高水平专科医生开始专家介绍: 郭建军教授,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专业首席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运动与康复分会副主委。郭建军教授认为,当前“体医融合”的理论前提已充分建立,而竞技体育科技是国家体育总局系统服务全民健康的核心技术。竞技体育科技代表了体育科学最高水平,是学科发展最完善的体育科学,是最能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特色的科学,是公认的专业化体育。在医学对运动指导的要求下,只有竞技体育科技才能满足医学的对等要求。竞技体育科技所蕴含的整体训练、个体化训练以及高效率等特色可以服务全民健康的实现。“高科技体育科学与高科技医疗的融合是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郭建军阐述了“体医融合”的要义。体育与医疗合作从哪里开始?郭建军认为,合作要从三甲医院高水平专科医生开始。合作治疗的疾病应是多发病、常见病,而且是与运动有密切关系、运动效果最明显的疾病。建议从心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症这三种疾病开始。“在体育医疗合作中,不仅是技术的合作,也是话语权的合作。让医生给患者、给大众推荐科学锻炼,对于患者、大众的依从性效果要远远好于体育科学工作者对患者、大众的说服教育。这方面还需要医学和体育的深度融合。”郭建军说。郭教授建议加强科学锻炼素养教育。成立体育与慢性病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科学锻炼宣传队伍;对现有医务人员进行科学锻炼素养培训;将体育医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医学基础教育中;将科学锻炼纳入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的社体指导员教育考核体系中。与此同时,开展更深入的“体医融合”试点。成立专门研究部门,医院建立体育医学服务中心,在课题设置、政策经费方面大力扶植体育医疗合作项目,建立医生和运动营养指导师共同诊治模式等。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体医融合医院、社区实践糖尿病运动处方课程培训▼教练给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患者做运动处方培训▼体医融合和社区公益工程▼
11月30日,来自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消息,我市一大批事业单位和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共606名。其中北碚区卫生事业单位招29名;重庆医科大学招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89名;垫江县事业单位招70名;九龙坡区2017年面向全国引进企事业单位急需高层次、骨干人才和重点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优秀毕业生人才418名。北碚区卫生医疗系统招29人重庆市北碚区2017年四季度考核招聘卫生事业单位紧缺专业技术人员29名。招聘单位包括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北碚区中医院和北碚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现场报名点此次考核招聘市九院设两个现场报名点(重庆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碚区中医院设两个现场报名点(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北碚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设一个现场报名点(重庆医科大学)。现场报名点按时间先后顺序确定,第二现场报名点招聘时间及剩余岗位在第一报名点考核结束后在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北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报考人员请适当选择本次招聘单位中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最终以现场报名确认为准。重庆医科大学报名确认:时间:2017年12月7日(星期四)上午9:00-12:00重庆医科大学招89人重庆医科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89名工作人员,其中学术带头人8名,博士研究生81名。招聘部门包括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以及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重医附属口腔医院等。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应聘人员必须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情况,填报内容如有虚假、隐瞒,将取消其应聘资格。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垫江县事业单位招70人垫江县2017年四季度公开(考核)招聘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0名。具体来看,面向(应往届)毕业生考核招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6名;面向(应往届)毕业生考核招聘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名;面向2018年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卫生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名。卫生事业单位报名、考试考核时间地点:1. 湖南中医药大学此考点仅对县中医院中医类岗位进行招聘。招聘后的剩余岗位,将于2017年 12月11日在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垫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纳入重庆医科大学考点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报名时间:2017年12月8日上午9:00-12:00。考核时间:2017年12月8日下午14:00开始。报名考核地点: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研究生公寓二楼会议室。2. 重庆医科大学报名时间:2017年12月14日上午9:00-12:00。报名地点: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图书馆。考核时间:2017年12月14日下午14:00开始。考核地点: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新教学楼本部。其他事业单位报名、考核时间地点:报名时间:2017年12月23日上午9:00-12:00。考核时间:2017年12月23日下午14:00开始 。报名考核地点:垫江县职教中心。九龙坡企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引进人才418名九龙坡区2017年面向全国引进企事业单位急需高层次、骨干人才和重点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优秀毕业生人才418名。本次招聘活动共设定招聘指标418个,其中机关镇街事业单位 11个,教育所属事业单位54个,卫生计生所属事业单位 37个,区内重点及创新型企业招聘指标316个。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资格复审的方式进行。考生须在报名系统确认通过后,按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资格复审确认,方可参加考试考核。如因考生个人报名信息提供有误,导致资格审核未通过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资料图1.网上报名及时间:2017年12月1日9:00—12月9日18:00报名网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人事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183.230.36.223:82/wsbm/webregister/index.aspx)。报名情况将在人才服务联盟平台“点点找人”手机APP“联合招聘”栏目或九龙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通知公告”栏目内予以公布,报名期间每日17:30后进行报名情况数据更新。2.现场资格复审时间:2017年12月15日—16日9:00—12:00,13:00—16:303.现场资格复审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才服务联盟平台(运营策划中心)(九龙坡区杨家坪保利花半里时代广场C7-5楼)
一直以来,医科大学都是很多同学的首选,毕竟医生这个职业就业率很高,而且深受社会尊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3所分数线低,毕业后认可度依旧很高的学校。1.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国家重点院校,由于是非“211”院校,比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分数线低80分左右,但师资水平依旧不容小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的有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科学。它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创建于1947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国家重点学科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都是大连医科大学的特色专业,都是省内公认的优秀专业。每年分数线大概在540左右,非常适合刚够一本线的学生报考。3.重庆医科大学“重医”位于重庆市,也是一所 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有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病学。每年分数线在520左右。这3所医科大学,分数线低,但毕业后医院都“抢着要”!大家还知道哪几所医科大学分数线低,认可度却很高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回复哦。
众所周知,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肩负着守护国民健康的神圣使命;所以每当评选以及扶持优质大学时,必然都少不了医学院校的身影,评选“双一流”大学也不例外,在入选首轮“双一流”的25所“双非”高校中,医学院校占了四分之一的席位,由此可见国家对医学院校的重视。目前,距离第二轮“双一流”评选结果出炉的时间已经越发接近了,哪几所医学院校比较有机会挤入“双一流”行列呢?我们通过《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拥有A类学科的医学院校中仅有四所还不是“双一流”院校,所以这四所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接下来就去认识一下他们一、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由北京市、教育部与国家卫健委三方共建,是北京市重点高校和全国医科名校;学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以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有多强我想大家都懂,接受首都优质资源的全力扶持,拥有两个A类学科并有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独立医科大学。二、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与江苏省三方共建,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全国医科名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南京医科大在中国医学界也是一所重量级的存在;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拥有一个A+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并且该学科实力居国内首位;另外,学校的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三、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与黑龙江省三方共建,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基地以及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抗疫功勋”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在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位于哈尔滨市,是一所省属重点院校;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以及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立的时间并不算久,但近年学科建设的成绩瞩目,是目前拥有A+学科(中药学)的三所“双非”大学之一,中药学学科实力居国内第一位。除了以上四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同样也是入选“双一流”呼声极高的医学院校,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双一流”院校,还需要静静等待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