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教师被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冰瞬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教师被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接到网友反映称,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郑华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8年第9期的文章《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2008年第11期的文章《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涉嫌大面积抄袭他人论文。澎湃新闻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上述文章,经比对发现郑华撰写的《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一文涉嫌抄袭浙江传媒学院汪月波发表于2006年第5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现更名为《未来传播》)的《论王家卫对<花样年华>音乐的塑造》、达县师范专科学校(现为四川文理学院)刘飞云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3年第7期的《电影的另类与音乐的另类——试论王家卫电影的音乐构成》等文章。郑华撰写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一文全文涉嫌抄袭作者萱萱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的《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陈辉、单建鑫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7年第17期的《谈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芜湖市音乐家协会吴英霞发表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的《银幕上的旋律流程——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浅谈》等文章。澎湃新闻就郑华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一事致电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将向领导汇报,后做相关调查。郑华在《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一文第一段中写道,音乐是最早进入电影的一门艺术,对于情绪的渲染、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表现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对一部影片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是表现王家卫电影个人风格的重要手段,他的电影通过音乐的使用而变得与众不同,同时又通过极其精致甚至于雕琢的画面,而让人们记住了他的音乐,画面和音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电影音乐独特的把握和使用,是使王家卫的影片充满魅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而汪月波在《论王家卫对<花样年华>音乐的塑造》一文第一、二段中写道:音乐是最早进入电影的一门艺术,对于情绪的渲染、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表现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对一部影片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是表现王家卫电影个人风格的重要手段,他的电影通过音乐的使用而变得与众不同,同时又通过极其精致甚至于雕琢的画面,而让人们记住了他的音乐。画面和音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上述两部分内容几乎一致,仅个别语句有删减、改动。而汪月波的论文发表比郑华早两年。再比如,郑华在《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一文“通过音乐进行影片内容的叙事,用心灵去聆听”一节第二段写道:著名的流行曲《加州梦游》和王菲改编自“小红毒”(应为小红莓——编者注)合唱团曾风行一时的《梦中人》,使《重庆森林》成为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与商业互动的视听佳作。影片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失恋的警察与一个职业杀手相遇的故事……这正是王家卫电影音乐作为叙事语言的一个重要例子。刘飞云在其撰写的《电影的另类与音乐的另类——试论王家卫电影的音乐构成》一文中“音乐的叙事和心灵的聆听”部分写道:例如,著名的流行曲“加州梦游”和王菲改编自“小红莓”合唱团曾风行一时的《梦中人》,使《重庆森林》成为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与商业互动的视听佳作……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失恋的警察(金城武饰)与一个职业杀手(林青霞饰)相遇的故事……这一场戏正是王家卫电影音乐作为叙事语言的一个重要例子。上述郑华文章的段落和刘飞云文章的段落几乎一致。刘飞云的文章发表比郑华早5年。另外,这位网友发现郑华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一文,也涉嫌大面积抄袭他人文章。澎湃新闻比对发现,郑华撰写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一文中多处段落涉嫌抄袭作者萱萱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的《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一文中的部分内容。如郑华撰写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中写道,京剧、昆曲、秦腔、豫剧、越剧、河北梆子等不同剧种的地方戏因其唱腔、方言、做功、人物造型等方面的差异而深受不同地区群众的喜爱……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戏曲音乐的出现能够更明确地交代故事背景、人物身份、环境特征等,而戏曲音乐中特有的唱段、过门儿、锣鼓点等不同形态的组合还能够帮助推动剧情发展、渲染人物情绪,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如《小兵张嘎》里巧妙地运用河北梆子音乐结合画面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地区;《活着》的音乐主题来自于秦腔和皮影戏的唱腔,它用最质朴、粗犷的音乐冲击着观众。而萱萱撰写的《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一文写道:京剧、昆曲、秦腔、豫剧、越剧、河北梆子等不同剧种的地方戏因其唱腔、方言、作功、人物造型等方面的差异而深受不同地区群众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戏曲音乐的出现能够更明确地交待故事背景、人物身份、环境特征等,而戏曲音乐中特有的唱段、过门儿、锣鼓点等不同形态的组合还能够帮助推动剧情发展、渲染人物情绪,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如运用了秦腔的影片《活着》;京剧音乐占重要比重的《霸王别姬》;采用豫剧音乐风格创作、令人荡气回肠的《焦裕禄》;《小兵张嘎》里巧妙地运用河北梆子音乐结合画面交待了故事发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地区……上述两段除个别语句不同,几乎一致。萱萱的文章发表比郑华早4年。郑华论文(左)涉嫌抄袭他人论文部分。郑华论文(左)涉嫌抄袭他人论文部分。此外,如图所示,郑华撰写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还涉嫌抄袭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陈辉、单建鑫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7年第17期的《谈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芜湖市音乐家协会吴英霞发表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的《银幕上的旋律流程——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浅谈》等文章。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郑华系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几年先后在教育类学科级期刊和音乐类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及教研教改论文,其中获重庆市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一篇。郑华曾主持、主研过6项省部级课题,其中主研重大项目一项,201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重庆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2016年被评为重庆师范大学第五届“师德标兵”。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1月1日,有网友在重庆市网络问政平台发布信息,反映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郑华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一事,并详细列举了上述郑华撰写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的具体部分。截至澎湃新闻记者发稿时,这条问政信息的进度显示为“已转交”。(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香澄

重庆师范大学进“双一流”高校概率大吗?

重庆师范大学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全景重师重庆师范大学,位居重庆,是重庆市市属综合性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1986年,就获批为了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评推免权,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目前,该校以第一单位获得过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据悉,该项奖励是上一轮“双一流”的评选标准之一!清晨重师重庆师范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专业硕士类别(领域)授权合计14个,在校各类研究生40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62个,由我校牵头获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领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黄昏重师那么,重庆师范大学能进“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小编认为:概率有!但是不大!原因如下:1)教育部上一轮虽然用自然科学二等奖为门槛纳入一批高校,但是,据小编所知,当你,自一空缺,自二成了当面自然科学奖最高奖励,而只有最高奖励才能进双一流。现在的自二不是最高奖励,所以,应该不能进。2)众所周知,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该校只有1个博士点,学科建设上,在第四轮评估中,该校共有10个学科上榜,但是,该校最好的学科仅仅为B-,教育部要求A+才有可能入选“双一流”,B-相比于A+还差太多!夜幕重师所以,小编觉得,重庆师范大学上车“双一流”的概率不是很大,现在,各地非“双一流”高校都在努力积极争取自然科学二等奖,越来越多的四非高校通过引进几位大牛拿下自二,实际上本身学校实力和学科建设一般,如果一直标准在自二,小编觉得不符合实际情况!本质上说,如果一个高校刚获得博士授权单位2年就入选国家队重点大学,小编感觉“双一流”有点没含金量了。大家觉得呢?小编拙见,不喜勿喷哦!

公性

重庆师范大学处理了一位课堂上乱说乱讲的老师

对高校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了。一个学生,面对什么样的老师,对他以后的成长,将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如果踏破底线,兜售私货,直接将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人生三观。为什么当下网络上有那么多不分青红皂白而只顾仇视国家的极端网友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在学校受教育时,有些老师的教育,导致了他们思想的混乱,三观的错乱。所以,重庆师范大学对于一个在课堂上“发表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违反政治纪律,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老师,进行了严厉处分,这是治理高校的一个新的进步。在微博上,比如邓相超、张鸣、贺卫芳等高校老师,他们就经常发表一些特别不负责任的言论,只不过有的被处理了,有的却没有。

爱无声

重庆师范大学"宝藏"教师杜萍:上课就像煮饺子,煮的过程胜过味道

“上课就像是煮饺子,我喜欢煮饺子的过程胜过饺子入嘴时的美味。”在重师,有这样一位老师,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潜心研磨,促进教科专业发展的教师是她,进修学习,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导师亦是她,她始终怀揣着一颗平常心走在教学的漫长道路上。她就是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杜萍教授,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每5年评选一次,此次评选恰逢新中国成立第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意义深远。全国有718名教师当选,重庆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7人获此殊荣。杜萍,女,汉族,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委宣传部文明礼仪培训专家团成员、重庆市首批社会科普专家。坚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余年,担任《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智慧研究》《教育学》《教师礼仪》等二十余门本硕课程任课老师。主持国家课题、市级课题共11项,主研课题20余项,其中7项成果获省市级、部委级奖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负责主编、参与专著、教材撰写20多部。2011年她被评为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并于2019年荣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光荣称号。师生同“讲”一堂课1986年,杜萍老师来到重师,成为了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张对学生知识传授与教学能力培养的融合、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形成形象生动、亲切自然、环环相扣的教学风格。在杜老师的新课堂模式里,学生也是老师。一节课的两个课时,由同学们讲述已准备的章节和杜老师点评补充知识点组成。而她最初在传统理论课上进行课堂模式改革时,却遇到了不少问题。同学们的不解和质疑充斥着整个教室,“为什么老师要让我们来讲课?”“老师是不是太懒了不想讲课?”在改革开始的前两年,面对同学们的质疑,杜老师也曾动摇过,“最后还是觉得这种方式对学生们更有意义,能够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实践证明了杜老师教学改革的正确理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杜老师的新式课堂上,同学们不同的思维理念相互碰撞,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妙趣横生。最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认同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理解了杜老师的良苦用心。同学们进行讲课在同学们讲课时,杜老师总会安静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记录下课堂的情况。本科班的第一节课,一位上台讲课的女同学在讲课时话筒突然出现了故障,细心的杜老师看见后连忙上台为一直扯着嗓子讲课的学生调试好话筒,并笑着对她说:“可以继续了”。“正是杜萍老师温暖的笑容让我不再再紧张,让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完整地讲好一节课”。学生讲完之后,杜老师会再次从内容上给学生讲解知识、组织讨论,并对学生的授课状态做出点评。通过学生讲知识,老师补充知识,师生交流知识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实践性也更强。杜萍老师仔细记录学生们的表现教学的快乐是“找到”的杜萍老师授课“‘找到’快乐是非常重要的。用‘找到’来形容,是因为快乐并非唾手可得。”今年已经是杜萍老师从西南大学毕业后进入重师任教的第33个年头了,可即使是这样一位对教师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的老教师,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着成为教师的强烈愿望的。“原来的我并不想成为一名老师,读了师范院校以后才慢慢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在杜萍老师33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欢喜也有过忧愁。“有些学生认可你,但也会有不认可你的学生。有压力,也有挑战。你要慢慢找到其中有乐趣、有安慰的、受鼓励的地方,有着把这个职业做好的信念和愿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在杜老师看来,做老师不难,但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却是有挑战的。杜老师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也很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作为一线教师,杜萍老师在漫长的教学时光中寻找着其中的乐趣、认可与成就,体会不同的教学感受。并且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反思来提升教学意识和能力,为自己做好每一个教学阶段的规划。“教师这个职业需要能力的积累和不断的职业规划,才能做到比自己的过去更好。不懈追求,不断地通过积累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意识和能力。只有扎扎实实一步步地走,才能走得更远。课堂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课内和课外教学的结合是杜老师所认为的教育,也是她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目标自学-教师导入-学生讲授-教师补正-生问互动-拓展探新”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杜老师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杜老师的课堂,无不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设计》便是其中一门课程。“在这门课上,我有一个月的时间要带学生去小学支教,同学们做好教学设计以后进入小学课堂,开始第一次授课。通过这个实践课程,同学们对小学教学、小学课堂、小学生有了更加具体而真实的感知。”在任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杜老师悉心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并带领学生到小学课堂进行实践操作,精选本科学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出版了专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与评析》,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杜老师讲授教学的教师礼仪课程上,和蔼可亲的杜老师不仅纠正学生们的形态仪体还会亲自帮学生们搭配衣服。在她看来,教师是一个以表达沟通为工具的职业,在外表形象、语言交流方面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礼仪是在校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一直在强调学生技能的提升。比如教他们站、走、坐,然后分小组来展示,学生不仅课上要学习,课下还要加强练习。”在教师礼仪的教学设置上,以服装搭配再拍照上传的交作业形式代替简单的PPT播放和沉闷的板书讲授,让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高等教育改革随着中国的日新月异而发展快速,杜萍老师对高校教育也有着自己的感悟。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老师,进一步改善的物质条件、提高的人文环境等物质基础,能让教师们焕发出更大的工作激情。作为教务处的特聘指导专家,杜萍老师一直和青年教师一起坚守在教育一线,且连续指导了四届共9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教学技能大赛奖项。她常常提到:“进入后喻文化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与思考能力,而且要共同探讨学术。如何建设人文科学研究的共生性团队文化,是研究水平不够强的大学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这一批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研究者,应该在开拓研究的过程中,把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维方式与文化带动起来,履行好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杜老师把一代人的责任勇敢地扛在肩上,身体力行地感染着青年教师。其实不仅仅是青年教师,那些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很久的教师们,也常常被杜老师感动。优雅、知性、热心,这三个词是彭文波教授对杜萍老师的第一印象,但在深入的了解之后,他发现杜萍老师更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对学生、学术的认真负责,还有杜萍老师在生活中一丝不苟的模样:倒车时甚至为了不给他人带来麻烦而要求自己把车子停得完全笔直。赢得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并非易事,期间用去的时间和心血是无法衡量的。今年3月,王昌善教授生病住院时,杜老师不顾工作与家庭的繁忙,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看望。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问候,让来自异乡的王昌善老师终生难忘。在修改研究生论文时,杜老师也不只是改动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方式,还会在此基础上修改论点,往往一篇论文修改下来,文章里全是杜老师的批注。杨思帆老师也问过杜老师为什么要做到这么细致。“如果老师都不用心的话,学生也很难用心。”对于杜老师来说,无论何时老师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是这一代教师应有的担当。良师益友般的存在“恩师杜萍教授,巾帼学者也。尊道尚礼,秉德温恭,端庄大方,驭下宽厚平和。既授余学术之法,更传余为人之道......”这些铿锵有力却又饱含温情的字句,承载了一位学子对恩师由衷的纪念与感恩。这是杜萍老师15级的研究生蒋维西同学所作的《谢师章》。回想起研究生时期,蒋维西说:“自己读研时获得的‘军功章’里有杜老师一大半的功劳。”他写论文时苦于没有安静的环境,杜老师就无偿地把自己的办公室钥匙交给了他。偶尔去指导他的论文时看见凌乱的办公桌,也从不责怪,甚至默默整理好散落一桌的资料,最后在离开时轻轻关上门。“杜老师是如此温暖的人,她了解她所带的每一位研究生的秉性。”在这间办公室里,杜老师指导了他每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却从未提出署名要求。在杜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帮助下,读研期间蒋维西便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篇为我校A3级期刊,4篇为全国中文核心。创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历史新高,被评选为重庆市优秀毕业生。“我从一个懵懂青年,学会了用探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绩。杜老师启蒙了我的学术意识,同时也开启了我对学术探索的大门,她对我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益。”杜萍老师和蒋维西的合照93年入校的刘晓华所在的“20年回眸的群”从未停止过消息提醒。和杜老师聊聊最近的生活,在教师节的时候,一声又一声的“女神杜萍老师”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而刘晓华,这个当初茫然的贫困小伙已经变成了一名充满信心的人民教师。20年的时间,对于刘晓华来说,能改变的只有容貌,他心中对杜萍老师的感激之情没有减少一分。“我曾被杜老师‘营救’过。”刘晓华动情地说到。那一年刘晓华和同学们到歌乐山上玩,却在山上和流氓发生了矛盾,被送进了派出所。一向冷静的杜老师听说后急得直哭,连忙和丈夫赶到歌乐山派出所了解情况。最后又托人重新打开已经因时间太晚而停运的索道送学生们下山,回到重师时已经是凌晨。“杜老师带给我的改变不仅仅学术上的知识,更是人格上的自信。”刘晓华出生贫寒,父亲早世,由姐姐抚养长大。进入重师后一度因高考失利而萎靡不振,后来在杜老师的鼓励下竞选上了班长、学生会主席的职位。杜老师教会他的自信和做人,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现在的他也跟随着恩师的步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下一代教师全新的篇章。杜萍(从左至右第五位)与学生们在一起作为重师的“老人”,杜萍老师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以自己虚怀若谷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可对于她来说,这不过是做好了老师这一个职位。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采访 | 张宇 管彤 敖雨欣 林杏 卿瑞珏 李吉祥 唐隆单 杨筱甜 文案 | 管彤 敖雨欣 林杏 卿瑞珏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张寿兵 封面 | 冯一凡 排版 | 敖雨欣 执行编辑 | 管彤 责任编辑 | 徐赤 何瑶 孙小珂

东方红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4个月后返校,乌鸫鸟夫妻已在宿舍筑巢养娃!

近日!时隔4个月,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学生返回学校,发现有鸟在寝室筑巢,巢中挤着2只幼鸟。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曾征,该宿舍的一员介绍:鸟的名字叫乌鸫!据说还是瑞典的国鸟!自己是5月16日下午,返回到寝室之后,就听室友说,宿舍有个鸟窝!曾征表示,自己特别惊奇!然后去看了一下,有2只鸟在窝里!而且一动不动的,自己也不知是为什么!最开始还以为这两只鸟是夫妻,还脑补了一下绝美的爱情故事!后来咨询了一下老师,老师告诉曾征,它们还是两只幼鸟!几位同学专门为小鸟打扫阳台,并分别取名为“乌乌”和“鸫鸫”!曾征表示,目前两只幼鸟都已经学会飞了!现在小鸟和鸟妈妈都已经飞走了!应该就在楼下的树林里面。现在鸟窝里面还有一枚鸟蛋,咨询了导师,导师也说这个鸟蛋应该是孵不出来了。同学们将鸟窝保持原样,期待它们能回家!有老师打算确定乌鸫不再回巢后,将鸟窝做成标本。

不离不劳

重庆有英才|重师副校长杨新民:研究成果被多国科学家引用

人物档案杨新民博士,博士生导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第一批重庆英才。现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英才计划第一批入选人才,获得优秀科学家称号。11月7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重庆英才计划第一批入选人才(团队)名单,389名人才、95个团队成为重庆英才计划第一批入选人才(团队)。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新民作为优秀科学家名列其中。“重庆重视人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也将继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用最前沿的应用数学助力重庆经济发展。”杨新民说,他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以《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项目为牵引,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婉拒高薪 扎根重庆30多年研究运筹学今年58岁杨新民来重庆已经是第40年了。1979年,18岁的杨新民考入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1983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担任助理讲师。1985年,杨新民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运筹学。“运筹学是将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去求最优解的学科。”自此,杨新民一头扎进了运筹学的研究中。这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3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做好运筹学研究,使这一学科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基础科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杨新民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时,有研究机构聘请他做运筹学研究,开出的月薪是三四万港元。“虽然条件优厚,但我也没犹豫,还是回到重庆师范学院任教,月薪1000多元。”杨新民说,他在重庆师范学院求学、工作,得到过许许多多的支持,博士学成,更应该回到母校,全身心投入数学学科建设和研究。事实上,杨新民也做到了。2019年1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完成、杨新民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同时,他的研究还解决了多个国际运筹学界的难题,研究成果被多国科学家引用。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助力重庆发展杨新民认为重庆召开英才大会,为第一批重庆英才颁发证书,让在渝科学家和人才备受鼓舞。“重庆重视人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这将集合我们现有人才的力量,从各个领域选出人才专家,这对重庆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杨新民说,他感受到了重庆市对于人才专家的鼓励和认可,相信英才计划将对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他也谈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离不开人才,重庆现有人才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符。为此,他建议,重庆要从各个层面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比如从各个单位、配套部门可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通过分类评价考核机制遴选激活现有人才。”杨新民说,各级机构和部门要有意识,出台配套文件、储备一批人才服务重庆发展,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制高点和抢占先机。多年来,杨新民和团队的研究得到了重庆各界的大力支持,他也希望能用实实在在的贡献来回报社会,为重庆发展助力。“未来,我将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带领团队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继续开展运筹学前沿研究,同时积极探索理论应用,整合全市相关智力资源,用最前沿的应用数学助力重庆经济发展。”杨新民说。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倩 摄影 李化

整整齐齐

重庆师范大学:对郑华老师的有关学术问题已做出行政处理

5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郑华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一事。5月14日,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致电澎湃新闻称,学校已在2018年6月对郑华老师的有关学术问题做出行政处理,并且处理已执行完毕。该处理结果涉及个人隐私,不能上网,可以到学校查看了解。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就其所了解,郑华老师本人认为,这个问题学校已做出处理,有人利用媒体不知情的情况,恶意炒作,这个行为已经侵犯了其本人合法权益。郑华老师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请公安机关查清事实,维护他的合法权益。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1月1日,有网友在重庆市网络问政平台发布信息,反映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郑华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一事,并详细列举了郑华撰写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的具体部分。5月14日,重庆师范大学对这位网友的留言回复道:学校已经就郑华老师的有关学术问题于2018年6月做出行政处理,并且处理执行完毕。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有网友反映称,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郑华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8年第9期的文章《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2008年第11期的文章《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涉嫌大面积抄袭他人论文。经澎湃新闻比对发现,郑华撰写的《浅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音乐特性》一文涉嫌抄袭浙江传媒学院汪月波发表于2006年第5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现更名为《未来传播》)的《论王家卫对<花样年华>音乐的塑造》、达县师范专科学校(现为四川文理学院)刘飞云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3年第7期的《电影的另类与音乐的另类——试论王家卫电影的音乐构成》等文章。郑华撰写的《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一文全文涉嫌抄袭作者萱萱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的《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陈辉、单建鑫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2007年第17期的《谈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芜湖市音乐家协会吴英霞发表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的《银幕上的旋律流程——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浅谈》等文章。(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合于天伦

20艺术考研择校——重庆师范大学

01学校简介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校园面积2688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重庆市美丽校园。02近三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04参考书目《设计素描》(第4版)黄作林、杨悦、李英武,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艺术设计概论》凌继尧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王受之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1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9-6-1冯双白,茅慧主编. 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5.田可文编著.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09.黄晓和著.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修订版[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02.《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设计素描》(第4版)黄作林、杨悦、李英武,重庆大学出版社《体育概论》(第二版)杨文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影视艺术概论》周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艺术文化学》操奇、朱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李杰明编著. 舞蹈学位论文写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1李虻,姚兰编著. 音乐论文写作[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1吴祖强编著. 曲式与作品分析 第2版[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0605知名导师董毅: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声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理事。唐力生:男高音,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声乐客座教授。曾随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李维渤、赵庆润教授学习声乐。 苏毅苗: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导师:姚艺君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萧梅教授)。重师西南地区传统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中国音乐生态学团队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ICTM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黑咖啡

孩子去重庆就读师范类本科高校,可以选择的几所大学?

一、西南大学西南大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大学是由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西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本科大学之一,现在仍是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高校,师范教育的学科实力雄厚。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学校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24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学校现有38个教学单位,10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23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3000人,留学生近2000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120人,其中教授727人、副教授1277人,博士生导师535人、硕士生导师1699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09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二、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是重庆市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人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4000余人、研究生近5000人、留学生300余人。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现有17个二级学院,76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4个市级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三、长江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学校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8.47万平方米。学校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学历留学生近200人,少数民族预科生近100人。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8人,副高职称363人,博士学位教师469人。学校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全面启动“新师范”“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设有21个二级教学院(部)、59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市级一流专业8个。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重庆市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校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学校始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现有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3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特色学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学校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重庆作为直辖市拥有的师范类院校4所:一所部属综合类的师范底蕴深厚的大学,三所师范本科院校。若考取三所普通类的高校,毕业可以去读西南大学的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拥有免推资格,实力也不错,去这里读师范收获定会不错。

蓍草

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谁的实力更强

重庆工商大学办学历史:学校源出两脉,一脉为1952年创办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历经重庆机器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渝州大学等发展阶段。一脉为1963年创办的重庆财贸干部学校,历经重庆财贸学校、重庆商学院等发展阶段。2002年两脉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有国家“万人计划”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等高层次人才和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重庆英才等优秀师资。柔性引进了蒋庄德院士团队。有市级教学团队10个。学科评估:重庆师范大学办学历史: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1月,时名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5月,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2003年,学校改为现名;同年9月,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师资力量:学校共有专兼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8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以上,博士生导师25人。有特聘中科院院士1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2人次;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以及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等省部级人才210余人次。学科评估:两校的诞生时间几乎相同,校友文化差距应该不大从学科评估可以看出重庆师范大学略胜一筹,但也只是胜过一点点,在顶尖学科上两校的级别相同,并且学科数都为两个,仅仅在上榜学科数量上要略强一点。在师资力量上两校的专任教师数量相差无几,差距在100人以内,不过重庆师范大学有一名特聘院士。综合来看重庆师范大学要稍稍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