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梦园:“互联网+”成就辅助考研公寓模式孔雀城

研梦园:“互联网+”成就辅助考研公寓模式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上教育结构、层次的改革完善。促使不少学子追求更高学历以增强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由此产生考研热,诞生了考研辅助市场,一些考研培训班、辅导班、考研公寓等应运而生。但是,哪种模式更适应需求,更受学子们的青睐呢?四川省市场经济法律应用协会对此展开了调研,旨在通过调研,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推进考研辅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位于成都温江区金泉社区的“研梦园”独具特色,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打造出了一处良好的自主考研学习环境。末伏的蓉城艳阳高照,酷暑还没有完全退尽,8月29日,四川省市场经济法律应用协会秘书长李章印一行来到研梦园,对这所辅助大学生们实现梦想的地方进行了实地调研。研梦园,一处难得一见的典型川西四合院院落,现代建筑、古朴典雅的装修风格,颇具人文气息。院外是城市的喧嚣,院内却十分宁静,迎面袭来的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楼上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学习。据这两年统计,在研梦园学习的同学考研过线率很高。李章印秘书长一行参观了楼上楼下的住宿学习室,从单人间、两人间,一直看完三人间到八人间等几种布局。不仅有专门装修设计的自习室、背书室,其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公共食堂卫生整洁。还有辅导老师监督起始作息时间、指导学习。研梦园创始人兼CEO吴俊,毕业于兰州大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辞掉了在地产领域收入颇丰的工作,开始创业。据吴俊透露,初始创意研梦园是团队中有人曾经在外地入驻类似学习公寓的经历,加上团队的创新,植入了“互联网”+”,演变成现在的助研经营模式。合伙创始人侯语涵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在商业营销领域经验丰富,具有较为丰富品牌建设理念、资本运作理念。IT技术顾问陈洪波擅长APP专业技术研发。目前,研梦园正在研发研究生沟通交流学习的APP软件,并积极筹备扩展,将在成都扩大规模,同时向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发展。场地建设、品牌建设、团队扩建等都在进一步筹备中。(何广友)

大迷信

河外考研,我们来了

考研的艰辛,是每一位考研学子心中的痛。每天奋斗在三点一线上(教室、宿舍、食堂),个中滋味,苦中带甜。既然,考研路途如此艰辛,为什么每年还有大批学子备战考研呢?究其原因,无非为学历提升。提升了学历,能占到一片更加广阔的平台,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机会,能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当然,考研不是终点,只是过程。不过,小编依旧为每位考研学子致敬。今天,小编为大家带福利来了!!!河外考研邦为每一位准备考研的学子做好了精心的准备,只等你的加入。名师云集,大咖助阵,考研成功不是梦河外考研邦整合了全国各大名师资源,只为不辜负你的青春。米鹏老师全国著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考研行业资深辅导名师,考研政治阅卷组成员。河外考研邦河北地区政治独家主讲名师,考研热销书“米鹏考研政治辅导”系列图书主编,考研政治辅导领域讲课和押题双料冠军,在考研政治辅导领域耕耘16年,出版考研政治图书累计3000余万字,培训学员超300万人,融会贯通考研政治五科内容,讲课诙谐幽默、重点突出,尤擅考前预测,因多年保持70%以上的考题命中率,在广大考生中享有“考政治,找米神”的美誉。陈诺新生代考研英语实力派辅导专家,理论知识深厚扎实,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逻辑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住重要知识点,并且牢牢记住。在全国十几个大城市辅导考研英语课,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极富亲和力,直击命中率较高,深受广大考生好评。授课特点:授课条理清晰、语言畅达、深入浅出、精辟透彻、诙谐风趣、直击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曹天啸博士后考研英语培训界里唯一的硕士生导师,从事考研辅导15年,培训考生百万计,全国五大辅导班里核心主讲老师,阅读理解前命题人。中国考研界唯一的测试学专家,独创阅读矩阵算法,每年受到大江南北无数迷弟迷妹追捧。语言命题测试学博士,美国麻州州立大学测试学方向访问学者,考研命题测试学研究课题组专家成员、考研命题语言学测试专家,创立了考研英语"SWOT"阅读法,打造英语考试的全新解题概念,受到全国考研学子追捧,应邀在中国研究生信息网、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考研版独家撰稿,连续7年辅导英语考生以80%以上通过60分而著称考研辅导界。肖文杰全国英语培训专家,主要从事考研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研究和教学。学生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济南、广州,昆明,重庆,等重要城市。十余年来培训学生上百外人次。其上课风格儒雅不失激情,亦庄亦谐,深受广大学子喜爱。其“词汇词源记忆法”,“阅读逻辑法”“13句万能模板写作法”等教学方法,为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和考研学子津津乐道。创造了很多高分学员的奇迹。被广大学子称为“实战大师”,“最强英语老师”。还在等什么?这些福利错过可就没有了哟,现在加入河外考研邦,优惠多多、惊喜多多!

画戏人

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冲突 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

考研备考战线不断拉长 大三实习让位考研复习无奈的“注水”实习新学期开学,进入大四的宋洁终于交上了学院要求的“实习证明”。为了腾出暑假考研的“黄金复习期”,这个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联系好成都的一家报社,寒暑假分别实习1个月,但开出3个月的暑期实习证明,以便达到学院规定的大三暑假实习要求,拿到毕业必需的8个实习学分。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暑假实习的一个月里,宋洁依旧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平时上下班的路上就戴着耳机学习网课,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复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带来的尴尬,不仅困扰着宋洁。她关注到有同学曾在年级QQ群里匿名反映过,“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对大三学生而言,大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伴随近年来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在这堂重要的“实习课”上,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进退两难的“暑期时间”武汉某211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欣清晰地记得,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曾统计过毕业意向:学院129名毕业生中,选择“保研、考研或者出国读研”的学生有79人,占比达61.3%,“有的班级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只有个位数”。杨欣所在班级的情况只是近年来考研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8%。与之相伴随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考研战线在你拼我抢中不断拉长。湖北大学大四学生张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所在的统计学专业,51个同学里超过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复习3个月到半年,“现在大家都在抢跑,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了。”由此催生的则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应届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这个暑假,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杨江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觉得,“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在江苏一家建筑公司,他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这段毕业“生产实习”占4个学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为学院带队老师的时间变动,临时提前至暑假。杨江说,其他专业同学面临的冲突更严重,“忙”里偷闲地复习备考是考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常态,“但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实习而放弃考研”。今年暑假,正在复习备考的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徐苗,在学院的安排下,进入武汉光谷一家生物企业实习。在学校发给徐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毕业生产实习”至少8周,才能拿到4个实习学分。尽管实习与复习备考冲突,但徐苗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实习,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应该因为时间冲突而怨声载道。在这段不断拉长的考研战线中,没有课业压力、时间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学生的“黄金复习期”,利用暑假报名考研辅导班,在备考中赢得更多优势,也是他们的选择。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杨清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鉴定”,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并注明“3个月的实习期以及实习经历”。为了利用好这段挤出来的时间,她花费5300元在网上报了考研专业的辅导课,“一共143个课时,每周有两节网络直播课。假期里还可以兼顾复习其他考研课程”。武汉一家大型考研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2018年暑假,参加该机构“暑期名师集训营”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报名暑期考研名师集训辅导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还要多,跟‘考研热潮’的来临关联很大”。“注水实习”成无奈的选择在传统课程安排下,大学生一般很难在学年内腾出大段完整的实习时间,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毕业实习的常用时间。作为昔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承担着引领大学生认识社会、熟悉工作,进而规划人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背水一战的考研环境下,暑假的黄金复习期不可错过。于是,“注水实习”成了不少和宋洁一样的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深入地体验,实习时间至少3个月,才能跟进一个任务从构建到成型的全过程。”今年7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艳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澳门一家公司实习了1个月,“因为实习时间较短,指导老师没有给我安排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师范专业2016级师范生文静刚结束在重庆一所中学的实习。她介绍,“如果要备好一节课,得先通过指导老师的课程审核,才有机会登台授课。这个过程基本耗时两个星期,而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里,这种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尴尬的大三实习现状,给高校的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表示,当前毕业实习的管理体系太过混乱,每年都有学生托人联系实习公司,盖章“走过场”,“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儿一天都没去过实习单位,但交上来的实习证明,却写满了3个月的工作经历”。去年暑期,鄂东地区一家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驴唇不对马嘴”的实习。最初,学院批准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将原本规定在大三暑期的专业实习延期至考研初试结束之后的1月。然而寒假来临时,学院却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对口通信企业认为寒假的实习时间太短,不愿接收李康这批延期实习的学生。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实习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学院临时联系上黄冈本地一家空调工厂,将70余名电信专业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工厂流水线,负责空调充氮。“毕竟只是短期实习,单位对我们基本不上心,老师也只管我们的出勤率。”因为每天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还经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带着其他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集体罢工”,离开了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单位。随后,李康在一家鸡排店带薪兼职了40天,带着盖有“××鸡排武汉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职证明,通过了学院的毕业实习学分认证。“因为学院没能给我们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老师们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为了备考,武汉某师范类高校大四学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报了一个全年考研辅导班,每隔两周上一次专业课。考研复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她都在学校里复习。李明提到,前几年,学校曾作出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实习。但近两年,学校要求所有大四学生必须强制实习,或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或者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毕业实习占两个学分,还必须在当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学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学校要求的那两个月实习期,正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忙于复习备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过家人找好一所中学,开好两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备老师检查。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选择考研的50人中,当“考研复习与大三暑期实习冲突时”,有36%的大学生选择“边复习,边考研”,34%的大学生则表示会直接“找关系解决实习证明”。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年来大三实习成为“鸡肋”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学生面临实习矛盾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问题。“解决大学生实习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国内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动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改变学生‘功利化’的求学态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如何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熊丙奇建议,高校要重视每一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每个专业的实习基地,增加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开展专业实验、田野调查等,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严格认证每个环节。同时,校企之间要打破合作的“围墙”,拓展实习资源,建立起高校企业共享的实习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各类实践实习。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让大学生实习回归实践教学“本位”,提高动手能力。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木洲则提出:“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放更大的实习空间,由校方主导共建专门的实习基地。”他建议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价值,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强化实践跟踪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实习效果。同时他也提到,“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校方有责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可以在尊重学生专业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和实习课程体系,针对考研与就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良性循环”。(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大学生均为化名)熊康 李青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隆美尔

无奈的“注水”实习:大学生面临考研与毕业时间冲突

新学期开学,进入大四的宋洁终于交上了学院要求的“实习证明”。为了腾出暑假考研的“黄金复习期”,这个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联系好成都的一家报社,寒暑假分别实习1个月,但开出3个月的暑期实习证明,以便达到学院规定的大三暑假实习要求,拿到毕业必需的8个实习学分。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暑假实习的一个月里,宋洁依旧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平时上下班的路上就戴着耳机学习网课,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复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带来的尴尬,不仅困扰着宋洁。她关注到有同学曾在年级QQ群里匿名反映过,“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对大三学生而言,大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伴随近年来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在这堂重要的“实习课”上,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进退两难的“暑期时间”武汉某211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欣清晰地记得,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曾统计过毕业意向:学院129名毕业生中,选择“保研、考研或者出国读研”的学生有79人,占比达61.3%,“有的班级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只有个位数”。杨欣所在班级的情况只是近年来考研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8%。与之相伴随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考研战线在你拼我抢中不断拉长。湖北大学大四学生张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所在的统计学专业,51个同学里超过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复习3个月到半年,“现在大家都在抢跑,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了。”由此催生的则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应届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这个暑假,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杨江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觉得,“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在江苏一家建筑公司,他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这段毕业“生产实习”占4个学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为学院带队老师的时间变动,临时提前至暑假。杨江说,其他专业同学面临的冲突更严重,“忙”里偷闲地复习备考是考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常态,“但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实习而放弃考研”。今年暑假,正在复习备考的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徐苗,在学院的安排下,进入武汉光谷一家生物企业实习。在学校发给徐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毕业生产实习”至少8周,才能拿到4个实习学分。尽管实习与复习备考冲突,但徐苗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实习,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应该因为时间冲突而怨声载道。在这段不断拉长的考研战线中,没有课业压力、时间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学生的“黄金复习期”,利用暑假报名考研辅导班,在备考中赢得更多优势,也是他们的选择。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杨清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鉴定”,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并注明“3个月的实习期以及实习经历”。为了利用好这段挤出来的时间,她花费5300元在网上报了考研专业的辅导课,“一共143个课时,每周有两节网络直播课。假期里还可以兼顾复习其他考研课程”。武汉一家大型考研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2018年暑假,参加该机构“暑期名师集训营”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报名暑期考研名师集训辅导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还要多,跟‘考研热潮’的来临关联很大”。“注水实习”成无奈的选择在传统课程安排下,大学生一般很难在学年内腾出大段完整的实习时间,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毕业实习的常用时间。作为昔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承担着引领大学生认识社会、熟悉工作,进而规划人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背水一战的考研环境下,暑假的黄金复习期不可错过。于是,“注水实习”成了不少和宋洁一样的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深入地体验,实习时间至少3个月,才能跟进一个任务从构建到成型的全过程。”今年7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艳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澳门一家公司实习了1个月,“因为实习时间较短,指导老师没有给我安排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师范专业2016级师范生文静刚结束在重庆一所中学的实习。她介绍,“如果要备好一节课,得先通过指导老师的课程审核,才有机会登台授课。这个过程基本耗时两个星期,而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里,这种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尴尬的大三实习现状,给高校的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表示,当前毕业实习的管理体系太过混乱,每年都有学生托人联系实习公司,盖章“走过场”,“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儿一天都没去过实习单位,但交上来的实习证明,却写满了3个月的工作经历”。去年暑期,鄂东地区一家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驴唇不对马嘴”的实习。最初,学院批准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将原本规定在大三暑期的专业实习延期至考研初试结束之后的1月。然而寒假来临时,学院却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对口通信企业认为寒假的实习时间太短,不愿接收李康这批延期实习的学生。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实习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学院临时联系上黄冈本地一家空调工厂,将70余名电信专业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工厂流水线,负责空调充氮。“毕竟只是短期实习,单位对我们基本不上心,老师也只管我们的出勤率。”因为每天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还经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带着其他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集体罢工”,离开了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单位。随后,李康在一家鸡排店带薪兼职了40天,带着盖有“××鸡排武汉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职证明,通过了学院的毕业实习学分认证。“因为学院没能给我们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老师们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为了备考,武汉某师范类高校大四学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报了一个全年考研辅导班,每隔两周上一次专业课。考研复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她都在学校里复习。李明提到,前几年,学校曾作出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实习。但近两年,学校要求所有大四学生必须强制实习,或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或者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毕业实习占两个学分,还必须在当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学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学校要求的那两个月实习期,正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忙于复习备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过家人找好一所中学,开好两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备老师检查。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选择考研的50人中,当“考研复习与大三暑期实习冲突时”,有36%的大学生选择“边复习,边考研”,34%的大学生则表示会直接“找关系解决实习证明”。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年来大三实习成为“鸡肋”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学生面临实习矛盾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问题。“解决大学生实习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国内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动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改变学生‘功利化’的求学态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如何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熊丙奇建议,高校要重视每一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每个专业的实习基地,增加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开展专业实验、田野调查等,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严格认证每个环节。同时,校企之间要打破合作的“围墙”,拓展实习资源,建立起高校企业共享的实习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各类实践实习。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让大学生实习回归实践教学“本位”,提高动手能力。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木洲则提出:“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放更大的实习空间,由校方主导共建专门的实习基地。”他建议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价值,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强化实践跟踪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实习效果。同时他也提到,“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校方有责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可以在尊重学生专业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和实习课程体系,针对考研与就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良性循环”。

德兼于道

研究生确定扩招,对谁最有利,一般大学生都会存在这两大“误区”

文:大学老班长2020一开始,就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万事开头难”。这场战役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影响。以我生活的小镇为例,零散的摊位不能摆,人们只能去现在也习惯去有规模的菜店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打击太大。再就社会上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有的同学年前刚辞职,准备年后看看机会、有的秋招没有遇到合适的,打算春招拼一把、还有N战考研失败的”。目前的形势只能逼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去考试就业,国家也明确要求“三支一扶”、“征兵”等扩大招收名额了。始终是狼多肉少,往届和应届考公考研的一大堆,失败了再考、失败了再考,库存未充分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太难了……正在同学们快被就业这条稻草压倒之时,一条政策似乎重新点燃了考研学子心中的梦,仿佛又拥有了一线希望。国家正式官宣:要特别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一条对策是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那么哪些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呢。一、第一志愿复试线压线的同学,或者说刚过初试线的同学,会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复试,这可能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所以要好好准备。二、特定专业扩招的同学,在网传重庆市教委的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新增研究生计划以全日制专业硕士为主,并要求向理、工、农、医和示范等门类倾斜,特别是在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网络安全等相关领域扩招。”但是这些还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保证所有的院校和专业都扩招。“扩招”又给我们释放了哪些信号呢?先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几次扩招,1999年高校大扩招、2009年研究生扩招、2019年高职大扩招、2020年的研究生和专升本扩招。1999年高校扩招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1999年之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5%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当时,高考竞争非常激烈,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国民又对受高等教育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当时的国企改革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人下岗,就业也是一大难题。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正式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一个窗口。逐渐的,人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了。由此及彼,看今年的研究生扩招。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打击不小,相应的招聘需求减小,各方力量的支出更是巨大,经济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也显现出来了。而研究生扩招可以稳定就业、延缓就业、增加教育消费支出,也是扩大内需、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策无疑是利好的,但人们却产生了以下两个误区1.研究生扩招不是鼓励大批学生去考研究生鼓励学生往高处走没有错,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读研,但有些考研辅导班为了招生大肆宣扬“不考研崩溃论”。尤其是对一些普通高校的学生,本身研究生考试普通高校的学生竞争力就很小。明明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却被忽悠去考研了,结果研究生没考上,也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而二战考研又会增加很多压力。只想说明两点:1.学校学生最晚要在大三上学期确定是否选择考研,是要根据自己就业方向定的,是否有一大段时间坚持专注考研复习、是否能承受失败的后果、是否适合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而不是被忽悠脑袋一热就去报班考研了。2.希望考研培训班能够恪守初心,真心从学员个性化方向出发去招生。举个反面例子,有个同学没想好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就打算去考研了。大三的暑假在复习考研,但9月份开学就动摇了,说自己看不进书,不打算考了。然后又去找工作,中间飘摇不定,又想去考研,结果毕业了还没确定就业。2.研究生贬值是不争的事实,但前提是你得拥有高校扩招,本科生越来越多,质量肯定层次不齐,毕竟是“大众教育”。研究生扩招,部分高校的软件水平跟不上,培养的学生质量也很明显。供给太多,自然就不值钱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当不了科学家,成为不了钟南山院士。但评价一个事情的前提是你得拥有,你连研究生都不是,又凭什么评价呢。我们普通人读书找到个踏踏实实的工作就很满意了,通过读研究生进入到一个更好的平台。现在的关键是有能力的迅速进去占坑,学习能力稍差的本科毕业直接就业。此文仅供普通人参考。

天之穿之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章友德教授记2020山东家政日

导语:11月27日,吉额翎集团(SHG20)美好生活服务产业首席规划师章友德教授参加了由山东省商务厅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诚信,让生活更美好——2020山东家政日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宣传月活动”。本文是章友德教授对参会的心得体会及所思所悟。作为一个关注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学者,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章友德疫情新常态,防控不放松好久不来济南了,昨天到济南遥墙机场,已经是夜晚9点多钟了。来之前关于济南有许多传说,现在说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这是因为上海连续几例的新冠确诊感染者。因为没有时间去,也就没有去进行核酸检测。即使去,也不知道在哪里呀!到虹桥T2航站楼以后,在办登机牌的时候,又按照要求填写了山东的健康码。想想不是有上海健康码吗?为什么还需要填写山东健康码?前几天在重庆与河南,不也是一码走天下吗?怎么山东就不行了?毕竟是多年不来山东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规定。最近上海与天津都爆发了几例确诊者,但两地处理的方式似乎不同。一个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一个还是“宽严相济”。当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时,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一个新常态,考验着各地的决策者。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处理,直接反映了我们的科学决策水平。山东家政日: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上一次来山东还是2000年前后。那个时候经常来山东,给考研辅导班的学生上课。经常是利用周末时间来回山东,可以说是从烟台走到泰安。自然最多的还是到济南。这次是应山东电视台之邀来的,电视台在11月27日,举行一年一度的山东家政日。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日子举办“山东家政日”,是因为2013年的这一天,最高领导人来到山东考察。在参观山东著名家政企业“阳光大姐”时对服务员说“家政服务业大有可为,要坚持诚信经营,提升职业化水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从那以后,山东便开始举办家政日。今年的山东家政日的主题是,“诚信,让生活更美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家政行业的认知和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我们的发展目标,但如何达成最大发展共识,显然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多年前,我虽然就意识到家政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但一直是难以知行合一。直到最近两年来,因为多年的老朋友,上海吉额翎集团(SHG20)创始人于海群董事长的邀请,才真正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2019年,参与了吉额翎集团(SHG20)组织的中国首届家政产业发展投资国际论坛的活动,才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到这个古老行业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与上海《解放日报》记者的专题对话。同时,在今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就我国家政行业如何更好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家政服务业在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如何实现这个古老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我们以创新来驱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提质扩容:破解家政行业困境在我看来,这个古老行业要真正实现“提质扩容”需要我们跳出家政看家政,跳出家政做家政。但我的这个观点只有少数,像上海吉额翎集团(SHG20)这样的企业认识到。吉额翎集团(SHG20)创始人之所以投入到这个行业,就是因为他在长期体制内的工作中,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社会不同阶层对高端家政服务业的需求增长,而现在的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今天,我在山东家政日的主题活动中, 就是与嘉宾分享如何用产业化思路破解家政服务行业的困境。因为在家政日主题活动上,还有对优秀家政企业与个人进行表彰,山东电视台做了现场直播。山东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聚焦影响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希望通过政府倡导,引导行业“提质扩容”,这也是落实2019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意见》的具体体现。山东已经走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发展前列。作为一个关注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学者,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内循环”,而不去思考如何用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满足从传统行业到现代产业的职业发展要求。这或许是一个真正需要思考与实践的主题。因为这样的思考与原因,我在20年后再一次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听出租车司机说,因为到处是泉眼,到现在为止,泉城还没有通地铁。看来,要实现国家的发展转型不仅仅是家政行业。本文系2020年11月27日撰写欢迎关注章友德与朋友分享个人思考与心得章友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上海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上海吉额翎集团美好生活研究院(上海家庭管家家政服务产业研究院)顾问。

边缘人

中消协:校外教育培训投诉多 勿轻信“包教包会”“一线名师”等宣传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校外教育培训行业投诉的问题主要是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刻意隐瞒办学资质和报名条件、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条款、预付式付款方式风险大、受疫情影响产生的纠纷多。中消协表示,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正常上班、上课受到影响,很多消费者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选择通过线上课程来提升自我职业能力,如报名消防工程师、营养健康师、心理咨询师、会计师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家长们担心孩子在家里耽误学习,为孩子报了很多线上课程,如语言培训、早教、艺术课程等。伴随消费量的增长,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纠纷也呈现出不同特点。问题一:虚假宣传问题严重中消协认为,虚假宣传问题一直是培训机构投诉的重灾区。一是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二是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师资力量,三是实际培训学习模式与宣传不符,四是实际教学质量与体验课、试听课质量相去甚远。例如,消费者邓先生报名了深圳市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专升本项目,共7485元,报名时招生老师声称邓先生只需坐等拿证,其他问题一概不用考虑,且随时可以退学退款。报考时招生老师也未尽合同相关事项的告知义务,只让邓先生在合同上签字。后来,邓先生被告知需要考试,毕业论文也要自己写,感觉自己被骗,遂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投诉。通过消费者邓先生提供的其与招生老师的聊天记录等证据,广东省消委会工作人员认为经营者宣传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经营者最终全额退还学费。又如,2020年8月5日,刘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市消费者协会投诉开封市点津教育。称其为让孩子达到中招建档线,一共缴费19800元,当时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口口声声保证能让孩子提百十分,过建档线没问题,而且还要超几十分。可中招考试后,孩子离建档线还差几十分,与当初承诺相差太远,故要求全额退款。可商家只答应退70%,刘先生不认可,遂投诉至开封市消协。消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点津教育负责人进行协商沟通,可基于当时仅是口头承诺,消费者没有留存相关证据,致使商家百般推诿,不愿全额退款,最终不能达成一致协议。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教育培训机构常见宣传有:“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包教包会”等。这些宣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问题二:刻意隐瞒办学资质和报名条件中消协指出,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无办学资质却冒充有资质机构。部分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对报考者有一定条件限制,如必须大专以上学历或有一定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员才具备考试资格,但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者为了售卖课程,隐瞒条件限制,诱导不知情消费者缴费,甚至在有些消费者提出质疑后,承诺可以帮消费者伪造学历。例如,2020年7月27日安徽省阜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投诉,消费者于2019年3月份在某培训机构报名钢琴培训班,培训机构未与消费者签协议,后消费者发现该培训机构没有教学资质,要求商家退还剩余培训费18000元,商家不同意退款,消费者迫于无奈投诉到消保委。经消保委工作人员调解,商家同意给消费者退费。又如,2019年4月,消费者汤女士在浙江省余姚市某驾校报名参加驾驶培训,驾校直到2020年8月仍旧没有为其报名。消费者遂要求驾校退钱,驾校拒绝,态度蛮横,汤女士向浙江省余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泗门消保分会寻求帮助。经查,该驾校营业执照属于绍兴地区,且未办理许可证。经调解,驾校已经退还消费者报名费2000元,消费者表示满意。关于无证无照问题,已按相关程序转行政部门处理。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根据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规定,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问题三: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中消协表示,培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者管理水平不一,师资力量千差万别,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严重影响服务品质,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例如,2020年8月17日,重庆市渝北区消委会接到消费者田女士投诉,称其于今年3月份,花5400元购买了某教育培训中心的英语和政治线下考研辅导班培训课程。机构承诺英语从5月份开始每周末上课一直到考试,一共100多节名师面授课。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开课,机构承诺以线上课程形式补上,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发了30多节去年上课录的视频,不是直播课,也不是最新内容,上课的内容和资料的页码都对不上。政治课应从3月20号开始辅导,但是至今都没有开课。市面上面授课本来就比线上课程贵很多,消费者花了面授课程的钱,如果只能上线上课程,就应该扣除这个差价,但是机构拒绝补差价。消费者要求扣除已经上了的英语视频课和资料费,退还和补偿缩水课程共计费用4400元。经过渝北区消委会多次沟通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培训机构退还并补偿消费者培训费用4400元。中消协提醒消费者,经营者应当对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量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教育培训服务的师资力量、培训效果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要与经营者对涉及服务质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并以合同形式固定,以便后期出现纠纷方便维权。问题四: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条款中消协表示,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利用消费者合同意识淡薄,在合同签订方面做手脚:一是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二是销售人员代替消费者签订合同或者利用网络默认消费者同意协议内容,三是未显著提醒消费者注意格式条款。此外,部分教育机构不履行合同约定,或者擅自修改合同条款。例如,2020年7月20日,消费者吴先生向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称自己于2020年6月16日在阆中市某教育培训机构为其小孩报了一个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其小孩在该培训机构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小孩对思维导图培训学习没有兴趣,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 “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消费者遂投诉至阆中市消委会。经查,消费者签订的培训合同中确实载明有“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经调解,经营者按合同约定退还消费者剩余款项。又如,2020年9月初,广东消费者许先生报名参加了某教育科技公司开办的12天12晚结构化面试课程。开课第一天经营者即单方将课程更改为6天结构化面试课程加上6天无领导面试课程,消费者妥协接受。第二天经营者又更改为两个班合并上后6天的无领导面试课程,并将上课的老师更换为助教,消费者无法接受,多次与经营者沟通协商,但是其一直拖延不予解决。待消费者上完6天结构化面试课程后,经营者依旧坚持合并班的方案,声称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就退款,但不能全额退,且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求助,要求经营者要么重新安排老师上课,要么全额退款。最终,在消委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营者承诺重新安排教师授课,并赠送许先生两天课时。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合同里面常见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有:“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协议一经签订,概不退款”“所有课程将在课程有效期满后自动截止,未结束的课程将自动作废,并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费”“合同签署7日后,无论是否开课,不接受任何原因提出的退费请求”“培训期间,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概不负责”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等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消费者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应仔细查看协议条款内容,明确培训范围、费用、退费程序、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违约责任等。消费者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双方都不能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问题五:预付式付款方式风险大中消协指出,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为节省费用,消费者通常会缴纳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费用,部分消费者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缓解压力,但稍不注意就有陷入“套路贷”的可能。有的消费者为了方便,跟培训机构的推销人员进行个人之间私下转账,这种情况风险很大。此外,近年来,培训机构倒闭、跑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消费者受到较大财产损失。有的消费者因办理了培训贷,一方面接受不到培训服务,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偿还贷款。例如,多名消费者向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诱导消费者贷款报公务员培训班,用名叫“理享学”的贷款方借贷的钱垫付学费,考上后再还贷款,没考上不用花钱。然而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公告迟迟不出,十月份临近还款日期。经营者拖延时间不给解决方案,即使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出公告,也改变不了消费者要提前还款的事实。经营者给出的方案是按协议退部分款项,或是延期“理享学”还款,但这样会影响个人征信,与消费者报班时的意愿不符。经深圳市消委会调解,经营者与13名消费者达成一致,投诉得到解决。又如,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153名消费者群体性投诉,称杭州某琴行受疫情影响关门,退款方案为未上完的课程费用按照90%退还,不退赠送课时,报名时赠送的乐器按照原价在需退费的金额里直接扣除。消费者认为该退款方案不合理,一致要求琴行按照100%退还课程预付款。富阳区消保委自5月26日介入该起投诉后,多次约谈该琴行负责人和股东,历经三个月,最终于8月21日将22万余元预付款全部退还到家长手中。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要仔细查看分期付款合同,严防分期变贷款;不建议消费者选择“培训贷”等信贷产品。问题六:受疫情影响产生的纠纷多中消协表示,一是疫情期间,不能聚集,部分线下服务转为线上,不符合消费者预期,引发投诉;二是疫情期间,部分培训门店无法正常营业,又无法转为线上课程,消费者要求退费,却被收取部分违约金;三是部分培训机构倒闭,消费者退款难;四是消费者因工作变动、经济困难申请退课,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例如,2019年7月11日,消费者周先生在山东省济南市某跆拳道培训机构为孩子报了一年的辅导班,学费2700元/年,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月—6月经营者未给学生现场授课(其间通过网络方式为学生上过课),2020年7月、8月经营者想通过集中授课方式为学员上完课程,但周先生认为集中授课没有上够课程,并对集中授课及网络上课方式不认可,认为对于跆拳道来说网络上课达不到效果,要求退费,经营者不同意退费。消费者遂投诉至济南市消费者协会,在工作人员调解下,经营者按照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下,计算孩子需要上课的总天数,继续为周先生孩子提供跆拳道培训,待课时上够后,再由周先生自行决定是否为孩子续费报名。又如,2019年9月28日,消费者汪女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早教中心百盛店购买幼儿早教课程96课时,共计花费15800元。2020年2月初,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未开课,开课后消费者发现该早教中心的百盛店搬到了开发区的红博会展中心。因新店地址离汪女士家较远,交通不便,于是,汪女士要求经营者退还消费剩余90课时费用,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20年9月17日,汪女士将此事投诉到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经市消协多次协商、调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经营者承诺在10月31日之前将剩余学费一次性退还消费者。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规定,当事人订立的线下培训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不能进行线下培训,能够通过线上培训、变更培训期限等方式实现合同目的,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请求通过线上培训、变更培训期限、调整培训费用等方式继续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不能进行线下培训,通过线上培训方式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案件实际情况表明不宜进行线上培训,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具有时限性要求的培训合同,变更培训期限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培训合同解除后,已经预交的培训费,应当根据接受培训的课时等情况全部或者部分予以返还。

第一鬼

考研之路,你准备好了吗?

眨眼又到一年的考研报名时,想想自己研究生已经毕业两年了。从准备考研到备考到笔试初试复试到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历时将近一年半。现将我的考研历程和心得写下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做了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加入考研大军一、明确考研目的。我身边考研的人,一是自己本人确实喜欢学术,想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让自己在某方面上有所建树,目前我的研究型同学还在社科院等高校读博中;二是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现在逃避工作或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我当初考研目的就很简单,只是为了研究生学历能够在我将来找工作时加分。和我一起毕业的研究生同学,现在基本上都找了个比较不错的单位、如省直公务员、专科院校老师、银行员工等等。二、确定考研学校和专业。选对学校和专业事半功倍。在选择考研学校和专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985或211院校,某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等;二是学校该专业近几年的招录人数和录取分数线;三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工作意向确定专业;四是结合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专业课功底等。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切勿好高骛远,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当时选择的是自己本专业经济学,这样备考时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和高数。在选择学校时,由于我本科是二本院校,想通过考研进入更好的平台,所以学校定在985院校中,结合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和985各院校的专业录取人数和分数,最后选择了重庆某所大学。(个人建议可以选择好学校的相对较弱的专业或者学校一般但是专业很强的学校,当然是针对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同学,如果有信心可以考试学校和专业双一流的学校是最好的啦)考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三、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大部分考研的人都是一战,在经过不断的查询资料、咨询老师学长后终于确定理想的考研院校和专业,但是对于考试哪些科目、具体哪些是重点、每门课程需要多久时间复习,具体如何复习等等都不是很清楚。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报考研辅导班,他们会给我们一整套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我大三时在某考研机构当校园代理,可以免费在该机构上考研班。我开始备考是在大三下学期,重点是攻坚高数和英语。我当时具体的学习计划现在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当时就是跟着辅导班的老师走,每天根据辅导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在下次课上课前必须把上次课老师讲解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做完,同时提前预习老师上课的内容。每次上课就是一整天,中午休息下,如果没有提前预习好久很难当场消化老师讲解的内容。到大三下学期暑假基本已经结束了英语和高数的一轮复习,开始看专业课知识了。到大四后,每天开始合理安排英语、数学、专业和政治四科的时间,需要确保自己每门都必须过国家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坚持就是胜利!

药也

随便找人盖个章?“注水”实习要不得!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学期开学,进入大四的宋洁终于交上了学院要求的“实习证明”。为了腾出暑假考研的“黄金复习期”,这个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联系好成都的一家报社,寒暑假分别实习1个月,但开出3个月的暑期实习证明,以便达到学院规定的大三暑假实习要求,拿到毕业必需的8个实习学分。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暑假实习的一个月里,宋洁依旧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平时上下班的路上就戴着耳机学习网课,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复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带来的尴尬,不仅困扰着宋洁。她关注到有同学曾在年级QQ群里匿名反映过,“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对大三学生而言,大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伴随近年来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在这堂重要的“实习课”上,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进退两难的“暑期时间”武汉某211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欣清晰地记得,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曾统计过毕业意向:学院129名毕业生中,选择“保研、考研或者出国读研”的学生有79人,占比达61.3%,“有的班级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只有个位数”。杨欣所在班级的情况只是近年来考研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8%。与之相伴随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考研战线在你拼我抢中不断拉长。湖北大学大四学生张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所在的统计学专业,51个同学里超过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复习3个月到半年,“现在大家都在抢跑,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了。”由此催生的则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应届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这个暑假,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杨江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觉得,“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在江苏一家建筑公司,他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这段毕业“生产实习”占4个学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为学院带队老师的时间变动,临时提前至暑假。杨江说,其他专业同学面临的冲突更严重,“忙”里偷闲地复习备考是考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常态,“但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实习而放弃考研”。今年暑假,正在复习备考的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徐苗,在学院的安排下,进入武汉光谷一家生物企业实习。在学校发给徐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毕业生产实习”至少8周,才能拿到4个实习学分。尽管实习与复习备考冲突,但徐苗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实习,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应该因为时间冲突而怨声载道。在这段不断拉长的考研战线中,没有课业压力、时间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学生的“黄金复习期”,利用暑假报名考研辅导班,在备考中赢得更多优势,也是他们的选择。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杨清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鉴定”,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并注明“3个月的实习期以及实习经历”。为了利用好这段挤出来的时间,她花费5300元在网上报了考研专业的辅导课,“一共143个课时,每周有两节网络直播课。假期里还可以兼顾复习其他考研课程”。武汉一家大型考研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2018年暑假,参加该机构“暑期名师集训营”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报名暑期考研名师集训辅导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还要多,跟‘考研热潮’的来临关联很大”。“注水实习”成无奈的选择?在传统课程安排下,大学生一般很难在学年内腾出大段完整的实习时间,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毕业实习的常用时间。作为昔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承担着引领大学生认识社会、熟悉工作,进而规划人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背水一战的考研环境下,暑假的黄金复习期不可错过。“注水实习”成了不少和宋洁一样的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深入地体验,实习时间至少3个月,才能跟进一个任务从构建到成型的全过程。”今年7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艳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澳门一家公司实习了1个月,“因为实习时间较短,指导老师没有给我安排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师范专业2016级师范生文静刚结束在重庆一所中学的实习。她介绍,“如果要备好一节课,得先通过指导老师的课程审核,才有机会登台授课。这个过程基本耗时两个星期,而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里,这种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尴尬的大三实习现状,给高校的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表示,当前毕业实习的管理体系太过混乱,每年都有学生托人联系实习公司,盖章“走过场”,“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儿一天都没去过实习单位,但交上来的实习证明,却写满了3个月的工作经历”。去年暑期,鄂东地区一家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驴唇不对马嘴”的实习。最初,学院批准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将原本规定在大三暑期的专业实习延期至考研初试结束之后的1月。然而寒假来临时,学院却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对口通信企业认为寒假的实习时间太短,不愿接收李康这批延期实习的学生。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实习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学院临时联系上黄冈本地一家空调工厂,将70余名电信专业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工厂流水线,负责空调充氮。“毕竟只是短期实习,单位对我们基本不上心,老师也只管我们的出勤率。”因为每天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还经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带着其他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集体罢工”,离开了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单位。随后,李康在一家鸡排店带薪兼职了40天,带着盖有“××鸡排武汉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职证明,通过了学院的毕业实习学分认证。“因为学院没能给我们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老师们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为了备考,武汉某师范类高校大四学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报了一个全年考研辅导班,每隔两周上一次专业课。考研复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她都在学校里复习。李明提到,前几年,学校曾作出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实习。但近两年,学校要求所有大四学生必须强制实习,或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或者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毕业实习占两个学分,还必须在当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学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学校要求的那两个月实习期,正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忙于复习备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过家人找好一所中学,开好两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备老师检查。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选择考研的50人中,当“考研复习与大三暑期实习冲突时”,有36%的大学生选择“边复习,边考研”,34%的大学生则表示会直接“找关系解决实习证明”。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年来大三实习成为“鸡肋”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学生面临实习矛盾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问题。“解决大学生实习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国内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动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改变学生‘功利化’的求学态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如何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熊丙奇建议,高校要重视每一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每个专业的实习基地,增加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开展专业实验、田野调查等,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严格认证每个环节。 同时,校企之间要打破合作的“围墙”,拓展实习资源,建立起高校企业共享的实习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各类实践实习。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让大学生实习回归实践教学“本位”,提高动手能力。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木洲则提出:“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放更大的实习空间,由校方主导共建专门的实习基地。”他建议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价值,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强化实践跟踪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实习效果。同时他也提到——“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校方有责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可以在尊重学生专业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和实习课程体系,针对考研与就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良性循环”。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大学生均为化名)

凤凰情

中消协:预付式付款风险大 不建议消费者选择“培训贷”等信贷产品

来源:新京报网原标题:中消协:预付式付款风险大不建议消费者选择“培训贷”等信贷产品 新京报快讯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19,909件,解决167,785件,投诉解决率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514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857件,加倍赔偿金额174万元。各级消协组织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近30万余人次。一、投诉基本情况(一)投诉性质分析根据投诉性质(如图1所示)分类,在所有投诉问题中,售后服务投诉57,378件,占投诉总量的26.1%;合同投诉53,823件,占投诉总量的24.5%;质量投诉40,687件,占比18.5%,价格投诉9,835件,占比4.5%;虚假宣传投诉8,959件,占比4.1%,安全投诉7,619件,占比3.5%;假冒投诉2,901件,占比1.3%;人格尊严投诉2,443件,占比1.1%;计量投诉1,060件,占比0.5%;其他投诉35,204件,占比16.0%。售后服务问题、合同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近70%。图1:按投诉性质分类比例图(二)商品和服务类别分析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商品类投诉91,790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共21,801件(如图2),占商品投诉总量的23.8%,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食品类投诉共14,302件,占商品投诉总量的15.6%,排名第二位。日用商品类投诉共14,180件,占商品投诉总量的15.4%,排名第三位。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类的投诉量分别居第四位、第五位。图2: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服务类投诉114,224件,服务类投诉中(如图3),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有30,121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6.4%,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互联网服务投诉共29,385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5.7%,排名第二。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有15,639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3.7%,排名第三。销售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量列第四和第五位。图3:服务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二、校外教育培训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正常上班、上课受到影响,很多消费者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选择通过线上课程来提升自我职业能力,如报名消防工程师、营养健康师、心理咨询师、会计师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家长们担心孩子在家里耽误学习,为孩子报了很多线上课程,如语言培训、早教、艺术课程等。伴随消费量的增长,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纠纷也呈现出不同特点。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虚假宣传问题严重虚假宣传问题一直是培训机构投诉的重灾区。一是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二是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师资力量,三是实际培训学习模式与宣传不符,四是实际教学质量与体验课、试听课质量相去甚远。例如,消费者邓先生报名了深圳市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专升本项目,共7485元,报名时招生老师声称邓先生只需坐等拿证,其他问题一概不用考虑,且随时可以退学退款。报考时招生老师也未尽合同相关事项的告知义务,只让邓先生在合同上签字。后来,邓先生被告知需要考试,毕业论文也要自己写,感觉自己被骗,遂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投诉。通过消费者邓先生提供的其与招生老师的聊天记录等证据,广东省消委会工作人员认为经营者宣传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经营者最终全额退还学费。又如,2020年8月5日,刘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市消费者协会投诉开封市点津教育。称其为让孩子达到中招建档线,一共缴费19800元,当时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口口声声保证能让孩子提百十分,过建档线没问题,而且还要超几十分。可中招考试后,孩子离建档线还差几十分,与当初承诺相差太远,故要求全额退款。可商家只答应退70%,刘先生不认可,遂投诉至开封市消协。消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点津教育负责人进行协商沟通,可基于当时仅是口头承诺,消费者没有留存相关证据,致使商家百般推诿,不愿全额退款,最终不能达成一致协议。中消协提醒:教育培训机构常见宣传有:“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包教包会”等。这些宣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二)刻意隐瞒办学资质和报名条件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无办学资质却冒充有资质机构。部分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对报考者有一定条件限制,如必须大专以上学历或有一定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员才具备考试资格,但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者为了售卖课程,隐瞒条件限制,诱导不知情消费者缴费,甚至在有些消费者提出质疑后,承诺可以帮消费者伪造学历。例如,2020年7月27日安徽省阜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投诉,消费者于2019年3月份在某培训机构报名钢琴培训班,培训机构未与消费者签协议,后消费者发现该培训机构没有教学资质,要求商家退还剩余培训费18000元,商家不同意退款,消费者迫于无奈投诉到消保委。经消保委工作人员调解,商家同意给消费者退费。又如,2019年4月,消费者汤女士在浙江省余姚市某驾校报名参加驾驶培训,驾校直到2020年8月仍旧没有为其报名。消费者遂要求驾校退钱,驾校拒绝,态度蛮横,汤女士向浙江省余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泗门消保分会寻求帮助。经查,该驾校营业执照属于绍兴地区,且未办理许可证。经调解,驾校已经退还消费者报名费2000元,消费者表示满意。关于无证无照问题,已按相关程序转行政部门处理。中消协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根据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规定,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三)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者管理水平不一,师资力量千差万别,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严重影响服务品质,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例如,2020年8月17日,重庆市渝北区消委会接到消费者田女士投诉,称其于今年3月份,花5400元购买了某教育培训中心的英语和政治线下考研辅导班培训课程。机构承诺英语从5月份开始每周末上课一直到考试,一共100多节名师面授课。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开课,机构承诺以线上课程形式补上,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发了30多节去年上课录的视频,不是直播课,也不是最新内容,上课的内容和资料的页码都对不上。政治课应从3月20号开始辅导,但是至今都没有开课。市面上面授课本来就比线上课程贵很多,消费者花了面授课程的钱,如果只能上线上课程,就应该扣除这个差价,但是机构拒绝补差价。消费者要求扣除已经上了的英语视频课和资料费,退还和补偿缩水课程共计费用4400元。经过渝北区消委会多次沟通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培训机构退还并补偿消费者培训费用4400元。中消协提醒:经营者应当对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量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教育培训服务的师资力量、培训效果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要与经营者对涉及服务质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并以合同形式固定,以便后期出现纠纷方便维权。(四)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条款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利用消费者合同意识淡薄,在合同签订方面做手脚:一是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二是销售人员代替消费者签订合同或者利用网络默认消费者同意协议内容,三是未显著提醒消费者注意格式条款。此外,部分教育机构不履行合同约定,或者擅自修改合同条款。例如,2020年7月20日,消费者吴先生向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称自己于2020年6月16日在阆中市某教育培训机构为其小孩报了一个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其小孩在该培训机构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小孩对思维导图培训学习没有兴趣,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 “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消费者遂投诉至阆中市消委会。经查,消费者签订的培训合同中确实载明有“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经调解,经营者按合同约定退还消费者剩余款项。又如,2020年9月初,广东消费者许先生报名参加了某教育科技公司开办的12天12晚结构化面试课程。开课第一天经营者即单方将课程更改为6天结构化面试课程加上6天无领导面试课程,消费者妥协接受。第二天经营者又更改为两个班合并上后6天的无领导面试课程,并将上课的老师更换为助教,消费者无法接受,多次与经营者沟通协商,但是其一直拖延不予解决。待消费者上完6天结构化面试课程后,经营者依旧坚持合并班的方案,声称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就退款,但不能全额退,且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求助,要求经营者要么重新安排老师上课,要么全额退款。最终,在消委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营者承诺重新安排教师授课,并赠送许先生两天课时。中消协提醒:合同里面常见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有:“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协议一经签订,概不退款”“所有课程将在课程有效期满后自动截止,未结束的课程将自动作废,并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费”“合同签署7日后,无论是否开课,不接受任何原因提出的退费请求”“培训期间,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概不负责”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等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消费者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应仔细查看协议条款内容,明确培训范围、费用、退费程序、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违约责任等。消费者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双方都不能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五)预付式付款方式风险大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为节省费用,消费者通常会缴纳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费用,部分消费者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缓解压力,但稍不注意就有陷入“套路贷”的可能。有的消费者为了方便,跟培训机构的推销人员进行个人之间私下转账,这种情况风险很大。此外,近年来,培训机构倒闭、跑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消费者受到较大财产损失。有的消费者因办理了培训贷,一方面接受不到培训服务,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偿还贷款。例如,多名消费者向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诱导消费者贷款报公务员培训班,用名叫“理享学”的贷款方借贷的钱垫付学费,考上后再还贷款,没考上不用花钱。然而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公告迟迟不出,十月份临近还款日期。经营者拖延时间不给解决方案,即使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出公告,也改变不了消费者要提前还款的事实。经营者给出的方案是按协议退部分款项,或是延期“理享学”还款,但这样会影响个人征信,与消费者报班时的意愿不符。经深圳市消委会调解,经营者与13名消费者达成一致,投诉得到解决。又如,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153名消费者群体性投诉,称杭州某琴行受疫情影响关门,退款方案为未上完的课程费用按照90%退还,不退赠送课时,报名时赠送的乐器按照原价在需退费的金额里直接扣除。消费者认为该退款方案不合理,一致要求琴行按照100%退还课程预付款。富阳区消保委自5月26日介入该起投诉后,多次约谈该琴行负责人和股东,历经三个月,最终于8月21日将22万余元预付款全部退还到家长手中。中消协提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要仔细查看分期付款合同,严防分期变贷款;不建议消费者选择“培训贷”等信贷产品。(六)受疫情影响产生的纠纷多一是疫情期间,不能聚集,部分线下服务转为线上,不符合消费者预期,引发投诉;二是疫情期间,部分培训门店无法正常营业,又无法转为线上课程,消费者要求退费,却被收取部分违约金;三是部分培训机构倒闭,消费者退款难;四是消费者因工作变动、经济困难申请退课,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例如,2019年7月11日,消费者周先生在山东省济南市某跆拳道培训机构为孩子报了一年的辅导班,学费2700元/年,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月—6月经营者未给学生现场授课(其间通过网络方式为学生上过课),2020年7月、8月经营者想通过集中授课方式为学员上完课程,但周先生认为集中授课没有上够课程,并对集中授课及网络上课方式不认可,认为对于跆拳道来说网络上课达不到效果,要求退费,经营者不同意退费。消费者遂投诉至济南市消费者协会,在工作人员调解下,经营者按照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下,计算孩子需要上课的总天数,继续为周先生孩子提供跆拳道培训,待课时上够后,再由周先生自行决定是否为孩子续费报名。又如,2019年9月28日,消费者汪女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早教中心百盛店购买幼儿早教课程96课时,共计花费15800元。2020年2月初,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未开课,开课后消费者发现该早教中心的百盛店搬到了开发区的红博会展中心。因新店地址离汪女士家较远,交通不便,于是,汪女士要求经营者退还消费剩余90课时费用,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20年9月17日,汪女士将此事投诉到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经市消协多次协商、调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经营者承诺在10月31日之前将剩余学费一次性退还消费者。中消协提醒:《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规定,当事人订立的线下培训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不能进行线下培训,能够通过线上培训、变更培训期限等方式实现合同目的,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请求通过线上培训、变更培训期限、调整培训费用等方式继续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不能进行线下培训,通过线上培训方式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案件实际情况表明不宜进行线上培训,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具有时限性要求的培训合同,变更培训期限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接受培训方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培训合同解除后,已经预交的培训费,应当根据接受培训的课时等情况全部或者部分予以返还。三、中消协关于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意见近期,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陆续出现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关门情况,涉及消费者众多,财产损失巨大,类似情况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取预收费经营模式,一些无良商家打着“充值享优惠”的旗号,通过大额折扣诱惑消费者预交大量费用,因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体系,消费者的预付费可能被商家挪用,后期商家跑路或经营不善,消费者维权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收集预付费变得极其便捷,也为卷款跑路行为开辟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实施集资诈骗行为所利用。部分地区的行政机关、法院也积压了大量相关案件,消费者权益亟待有效维护。中消协高度关注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从2005年起,多次发布相关消费预警,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数次向有关方面反映,呼吁加强立法规制。2019年,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并向有关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进相关问题解决。但是,由于预付式消费涉及领域众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关工作推动难度较大。为切实解决消费者面临的痛点,中消协发表如下意见:(一)加强立法立标,夯实维权制度保障一是列入立法计划,防范后续风险。预付式消费纠纷久治不绝,核心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建议针对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的情况,尽快将预付式消费立法列入计划,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强预收费经营行为治理,做好源头治理,防止后续无休止的消费纠纷。二是细化立法规定,筑牢制度保障。预付式消费纠纷解决难,大多由于消费者预付资金被经营者挪用,无法偿还。预付资金是消费者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预先交付给企业用于自身消费的资金。预付资金不是投资行为,消费者不应当承担经营者的经营风险。经营者对于所收费用应当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不得挪用。建议立法从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资质限定、合同要求、履约担保、资金管理、信息披露、费用退还、冷静期、退市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制,切实加强风险共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制定相关标准,细化操作规范。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标准,强化对各行业、各领域预付式经营行为的规范要求。特别是针对校外教育培训领域金额高、刚需强、问题突出的情况,制定专门标准,从服务宣传、服务约定、服务提供、服务质量、资金保障、纠纷解决等各方面作出细化规定,明确流程管理,预防控制风险。(二)强化行政监管,有效保障预付资金安全一是明确收费资质限制。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对高风险预收费经营者的准入管理,设立资格审查制度,根据预收费经营行为涉及领域、收费金额实行备案登记制、申报许可制。二是明确资金管控规定。对经营者预收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限制,防止企业滥用或挪用。三是通过第三方资金托管、央行提存保证金、要求经营者提供担保、强制保险等方式,保障预付资金安全,防止经营者卷款跑路造成消费者巨大损失。四是明确资金挪用责任。经营者预收资金应专款专用,擅自挪用应承担相应责任,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从重处罚。五是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对采取预收费方式的经营者实施动态监管,公示消费者投诉情况,跟踪经营者资金异动状况,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跨地区经营、收取预付资金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重点跟踪、重点防范。对预付式消费跑路经营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其经营资质、一定时期的从业资格,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强化追责机制,追究责任到人,加大惩戒力度。(三)强化司法解释,统一司法审判理念司法保护是消费者的最终救济手段。目前,部分消费者因预付费纠纷诉诸法院,但维权中面临各种问题,效果不尽理想。建议司法部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或者审判指导意见,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在举证责任、格式条款认定、民事赔偿等方面统一司法裁判尺度,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形成社会示范指引。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者刚需较大,预付资金较多,机构跑路后,波及面广,侵权严重,希望司法机关受案后采取主动调查、限制消费、信用惩戒等措施,努力帮助消费者维权。(四)强化行业自律,严格守法诚信经营经营者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采用预收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应当珍惜消费者信赖,严格自律、守法经营,不做虚假承诺,杜绝违法行为,提升品质水平,切实履约到位,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化解纠纷。特别是有关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更应严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不良经营手法,切实落实法定义务和责任。相关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规范,推进信用约束,维护行业风气,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五)消费者强化风险意识,慎签合同慎高投入预付式消费有风险,消费者选择要谨慎。就校外教育培训领域而言,一要注意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有教学、培训等资质。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机构经营信息,通过营业场所租赁情况等了解机构运行状况。二要细看合同,谨慎签约。接受服务前,要仔细查看合同内容,特别是违约条款等。要善用询问权利,保障知情消费。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消费者应注意查询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报考要求,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不要相信考前密题、包过等夸大宣传、虚假承诺。三要保持理性消费。对于费用高、周期长的教育培训项目,一定要审慎签约,尽量不要一次性高额缴费。四要保存相关证据。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对于机构人员口头答复,要落实到合同协议中,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四 、受理投诉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