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春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李春华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违反群众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相关工作职责;严重违反社会公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嫌受贿犯罪。李春华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构成违法,并涉嫌职务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给予李春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东大,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东大培养了大批学术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无可比拟。此外,作为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名校,东京大学开设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SGU英文课程,专业领域也非常广。今天,日本君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东京大学工科英文授课项目之一-国际学生城市与环境研究研究生课程!项目介绍国际学生城市与环境研究研究生课程,英文全称为“Graate Program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属于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都市工学专攻;提供2年制硕士课程和3年制博士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厚的专业基础,使其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专家。课程设置:①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urse环境工程课程②Urban Planning Course城市规划课程③Water Engineering and Utility Management Course水利工程和设施管理课程(只有硕士学位)城市规划的研究主题包括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设计、地域设计、住房和城市分析、城市信息安全、国际发展和区域规划、城市交通、景观规划、空间设计和社区设计、规划和管理。环境工程课程侧重于环境系统、环境风险管理、水环境技术、城市水系统、城市资源管理、城市可持续性科学和环境微生物功能的研究。*文末添加日本君为好友,可获取教员研究领域详细信息。费用&奖学金01费用Ⅰ硕士课程申请费:10,000日元入学金:282,000日元学费:535,800日元/年(每学期267,900日元)Ⅱ博士课程申请费:10,000日元入学金:282,000日元学费:520,800日元/年(每学期260,400日元)02奖学金(部分)①东京大学外国留学生特别奖学金②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奖学金③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为国际学生提供的SEUT助学金④通过工学系研究科推荐的私人组织奖学金⑤亚洲开发银行(ADB)奖学金⑥JICA“亚洲创新”奖学金硕士课程申请(2020)入学时间:9月(一期申请,一期入学)招生人数:未明确语言要求:优先托福,雅思,也接受托业;建议提交GRE(不强制要求)专业背景要求:1.无日本国籍又不在日本居住的人*虽然申请时居住在日本的学生不符合申请资格,但通过与合作学校的交流或短期项目在东京大学临时注册的外国留学生,只要证明他们来自其他国家,可以作为例外申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提交文件,证明他们参加了由该大学办公室实施的一个项目。2.无日本国籍,在日本无“永久居民”、“长期居民”或“特别永久居民”身份的人3.完成16年海外教育GPA要求:无明确要求申请流程:1.虽官网未写明是否为内诺制,但建议套磁;2.创建,填写完成并提交T-cens账户;3.申请材料邮寄到学校;4.参加面试;5.邮件通知录取结果。申请材料:①申请表:AF1-申请表:正面照:开通T-cens系统三个月前拍摄的照片AF2:学习计划;AF3:毕业论文总结;AF4:T-cens填写教育和工作经历;AF5:CV②成绩单③成绩及评分体系④证明性文件翻译件(如适用)⑤毕业证书⑥学位证书,仅当毕业证书未注明学位名称或授予日期时,才需要提交。⑦预毕业证明;⑧两封推荐信(网推)⑨个人声明⑩护照语言成绩提供官方成绩报告并直接送分材料递交方式:网申+邮寄申请时间:2019年9月9日-11月26日;所有邮寄的材料必须在11月29日当天或之前寄出,并在12月5日当天或之前到达招生办是否需要套磁:建议套磁,要根据备选研究室的情况来写研究计划有无面试:有面试面试时间:2020年1月份开始通知面试结果通知时间:2020年3月底;无论是否成功都会发邮件告知*以上为2020年入学申请信息,仅供之后申请参考。博士课程申请(2020)入学时间:9月(一期申请,一期入学)招生人数:未明确语言要求:优先托福,雅思,也接受托业;建议提交GRE(不强制要求)专业背景要求:1.无日本国籍又不在日本居住的人*虽然申请时居住在日本的学生不符合申请资格,但通过与合作学校的交流或短期项目在东京大学临时注册的外国留学生,只要证明他们来自其他国家,可以作为例外申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提交文件,证明他们参加了由该大学办公室实施的一个项目。2.无日本国籍,在日本无“永久居民”、“长期居民”或“特别永久居民”身份的人3.获得海外硕士学位GPA要求:无明确要求申请流程:1.虽官网未写明是否为内诺制,但建议套磁;2.创建,填写完成并提交T-cens账户;3.申请材料邮寄到学校;4.参加面试;5.邮件通知录取结果。申请材料:①申请表:AF1-申请表:正面照:开通T-cens系统三个月前拍摄的照片;AF2:学习计划;AF3:毕业论文总结;AF4:T-cens填写教育和工作经历;AF5:CV②成绩单③成绩及评分体系④证明性文件翻译件(如适用)⑤毕业证书⑥学位证书,仅当毕业证书未注明学位名称或授予日期时,才需要提交⑦预毕业证明⑧两封推荐信(网推)⑨个人声明⑩护照材料递交方式:网申+邮寄申请时间:2019年9月9日-11月26日是否需要套磁:建议套磁,要根据备选研究室的情况来写研究计划有无面试:有面试面试时间:2020年1月份开始通知面试结果通知时间:2020年3月底;无论是否成功都会发邮件告知*以上为2020年入学申请信息,仅供之后申请参考。
新京报快讯 据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春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李春华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违反群众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相关工作职责;严重违反社会公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嫌受贿犯罪。李春华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构成违法,并涉嫌职务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给予李春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编辑 倪艳楠
西交利物浦大学:从产业调研到校企合作,西浦团队聚焦苏州城市与环境研究位于吴江太湖新城的横扇街道,以发达的羊毛衫产业著称。在谈到如何提高横扇羊毛衫的品牌效应时,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Joon Sik Kim博士认为:“可以从环境、产业、旅游、就业等方面进行整体包装,赋予‘工业旅游’新的设计理念,以理念创新提升羊毛衫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水平。”九月,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徐蕴清博士、研究主管Johannes M H Knops教授及中心成员,协同城划系主任Joon Sik Kim博士、Hyung-Chul Chung博士,走访调研了横扇街道羊毛衫产业园。在吴江太湖新城管委会吴云为主任的主持下,西浦团队和横扇街道相关负责人召开了讨论会。横扇街道党建办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产业园已实现从传统手摇横机到全自动电脑横机、从生产白围巾到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一家村办企业到家家户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的巨大转变,羊毛衫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吴云为主任建议,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可围绕如何解决羊毛衫产业园优化升级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以提升横扇产业的品牌效应和商业效益,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当天,徐蕴清博士一行还走访了位于太湖新城的苏州市吴江滨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徐博士表示:“研究中心将整合西浦多学科、国际化的研究力量与科技平台,基于滨投集团丰富的项目实践,秉承理论联系实际和国际结合本地的原则,为新城建设的挑战提供前瞻性的研究支持和策略建议。”9月23日,徐蕴清博士与城规系王锐教授、Paola Pellegrini博士等还受邀与邦城规划苏州公司(SCP)举办深化合作交流会。“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外部资源和校内力量,致力于为当下和未来的城市和环境发展问题提供高质量研究与地方化策略。”徐蕴清博士说。SCP中国区陈启宁总裁表示,自2014年SCP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展开合作以来,双方在健康城市研讨、智慧城市发展、城市更新等方面取得了合作成效。王锐教授从西浦教学的角度提出两点合作意向:“一是结合SCP的实际项目,优化西浦Studio课程;二是参与SCP具体项目,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将最前沿的项目实践成果编撰成具有理论意义的学术论文,丰富双方团队共同的科研成果。”“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既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优势所在,也是SCP的重点特色之一。”陈启宁总裁总结道,“希望今后能够与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不断深化合作,基于研究合作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讯员:石露芸)
央视网消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春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
时代周报记者 谢江珊 发自上海沪苏浙的断头路打通了吗?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是否通畅?8月7日,16位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善县调研,了解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推进情况。当前,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印发的大背景下,三省(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上海)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但《规划纲要》至今仍未正式对外公布。相较之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则是先出台整体的规划纲要,5个月后由广东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实际上,2014年启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至今没有正式对外公布。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是中央的顶层设计,从提出过程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结果。”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分析指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形成,“自上而下”的力量相对更加突出:“不同的过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制度环境。京津冀、长三角发展战略涉及的是一般省、市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则涉及一个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有其特殊性。”(Q:时代周报 A:杨开忠)城市群建设走上“上下结合”的轨道Q: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城市群和2个城市圈。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城市群?A:进入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创新和转变。传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于“匀质性区域”概念,强调区域内部构成单元之间相对一致性的联系,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都是这样性质的区域。新时代区域发展战略设计则基于“功能性区域”概念,强调区域内部各地域单元之间相对紧密的联系。主要包括两类区域战略:一是中心城市跟周边地区组成都市圈,以及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大都市圈首尾相连组成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理念;二是围绕某一特定地方性稀缺资源的竞合开发与保护形成的功能性区域战略,如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黄河生态文明发展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等。之所以要建这么多城市群,一是从建设现代化强国全局和长远来考虑;二是我国人口、幅员都是超大规模的,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只建一个东海道城市群就可以。城市群建设还要“上下”结合。过去我们重视“上”,强调城市群的大尺度建设,忽视了“下”,忽视了作为基础的都市圈建设。今年2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我国城市群建设走上了“上下结合”的轨道。Q:如何看待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的异同?A:这三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共同构成我国规划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都是中国参与组织管理全球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门户和总部,未来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管理能力的顶级巨型城市群,发挥世界性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三者又各具特点。第一,在功能上有所侧重。京津冀协同相对侧重政治和文化,长三角、大湾区发展侧重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第二,从国内经济腹地区域来看,京津冀协同侧重北方、长三角一体化侧重华东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侧重泛珠合作区域;第三,从混合经济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国有成分会相对较多,长三角、粤港澳的民营成分会相对多一些;第四,中心性有相对差异。2017年以来,我在很多场合讲过,粤港澳城市群将是未来中国和世界中心性最强的经济中心。此前张五常先生提出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我是赞成的。为什么?除了香港、澳门独立关税区和自由港的优势外,我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从地缘经济角度看,长三角比较适中,但如站在整个亚洲甚至全球来看,珠三角则是适中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推进和东南亚、印度的发展,珠三角将越来越具有优势;二是从交通来看,在水运主导时代,规模庞大的整个长江流域都位于长江入海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具有明显的腹地优势,但现在已经告别水运时代,进入综合交通时代,长江流域内陆地区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比如湖南、江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这些地方的经济都跟粤港澳更为密切。湖南、江西相关领导告诉我,当地区际经济联系的67%左右是跟粤港澳联系在一起的。Q:未来三大城市群发展面临怎样的问题?A: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先后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是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撑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从战略上看,三大城市群发展均面临三个方面战略问题。第一,如何发展全球管理能力。这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问题。生产全球管理能力的经济,我们称之为总部经济或高精尖经济,三个地区均要大力发展这种意义上的总部经济或高精尖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创新、人才、金融和优质生活。因此,三个城市群无不需要打造世界级创新圈、金融圈、人才圈、优质生活圈,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第二,核心区与周边区的发展差距。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跟粤北、粤东、粤西的差距,长三角江浙沪核心区跟安徽、苏北的差距,京津冀跟河北的差距,都很大。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的高度处理后核心区与周围区的发展,既不能搞齐步走,也不能进一步扩大差距,要有机疏解核心区、在周边区培育发展极,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第三,一体化跟地方竞争的关系。良性的地方竞争是发展动力源泉,是造就中国奇迹的重要积极因素。搞一体化发展不是建立一个替代地方政府的区域政府,不是用区域合作、地方合并替代地方竞争,关键是建立健全开放的、与全国统一市场发展相容的区域大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让地方竞争秩序更加良性。区域合作、地方合并要以市场为基础,要以地方竞争为基础。当然,三大城市群也有各自相对特殊的战略取向。京津冀城市群面临新时代建设怎样的首都和怎样建设首都的问题,解决首都北京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其主要战略取向;粤港澳城市群则直接面临如何促进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的问题,解决粤港澳三地协同问题是其相对主要的战略取向;长三角城市群相对突出的问题是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包括更加深刻的对外开放。落后地区可发展高科技产业Q:有声音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大挑战是行政壁垒,各地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统一制定公共服务和标准,也有人认为更大的挑战是如何通过市场力量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你怎么看?A:总的来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大挑战,是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此外,我还想强调三点。一是高密度与高品质的关系。地方品质与密度是相互关系的,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区域的人口密度越高则地方品质越高,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密度进一步上升可能导致地方品质下降。长三角区域面积与日本本州岛大致相当,人口密度却高达本州岛的两倍,资源环境压力很大。在这样的高密度下,要打造世界级地方品质、形成世界一流的优质生活圈,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是重大挑战;二是长三角地区地域广大,既要大力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又要着力推进都市圈之间的一体化;三是地方利益关系,包括发达地方之间、发达的核心区跟相对不发达的边缘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需要在地方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建立起基于市场的各种利益调节和补偿机制。Q:目前长三角产业分工态势明显:上海是龙头,江浙是两翼,安徽是腹地。安徽能给一体化带来什么?A:一个地方参与区域一体化,一般有三方面依据。一是发展条件和水平相对一致;二是与一体化成员地区的功能联系相对紧密;三是基于共同的管理。从这个框架来看,把安徽划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首先是因为功能联系。长三角的核心地区跟安徽在生产要素、产业分工协作、产品市场方面的联系,比跟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其他地区密切得多;其次,沪苏皖在历史上隶属同一地缘,近代安徽也一直划归华东地区一体化发展;第三,体现出安徽想要更好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安徽能够给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很多东西:首先带来劳动力和市场。2018年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323.6万人,劳动力主要流向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而且安徽本身也是一个大市场,长三角要发展,必须占领更大的市场腹地。其次,安徽合肥是我国很重要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拥有4个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能够为长三角带来重要的科技资源;再次,安徽能够给长三角带来很大的潜力空间,未来可能会成为长三角越来越重要的高端制造中心,毕竟当地劳动力丰富,土地空间相对更加充裕,能够提供重要的产业协作;最后,安徽是长三角很多生态产品的源头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相比江苏跟上海的竞争关系,安徽跟上海是互补关系。Q:如何才能缩小长三角区域发展差距、缓解江浙沪地区开发强度压力?A:首先要认识到,像上海、苏南、浙江东北部,目前的开发强度已经相当高,不适宜再做大开发。认识以后就要调控,比如在国土空间开发上做好规划,划定“三区三线”(“三区”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通过管控,让开发强度有利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政府要引导一些产业向相对落后、但有条件发展的地区如安徽、苏北转移,但也要特别认识到,不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一定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阳光地带”的兴起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在加州等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一方面,后发地区自然环境好且地域广阔,适合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科技人才生活和发展;另一方面,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对运输的依赖性相对较小,这类产业的交通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较小,高科技产业可以成为长三角一些落后地区的发展新机遇。最后,最重要的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一定要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人到哪里最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能在长三角区域率先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和土地开发权的自由流动,就能够真正消除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发展差距。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据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春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李春华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违反群众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相关工作职责;严重违反社会公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嫌受贿犯罪。李春华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构成违法,并涉嫌职务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给予李春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何优势?劣势何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建设郑州大都市区?2月22日下午,在“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暨大郑北发展高层论坛”上,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分享了他的观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与劣势并存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标志着将郑州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上升到国家战略。2017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市要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并明确分析了郑州的劣势和优势。在优势方面,郑州占据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文化优势和广阔的腹地优势。劣势方面主要表现在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经济首位度不高,郑州经济总量仅是武汉、成都的70%,与国内领先中心城市相比,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此外,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定要放大优势,采取综合措施克服劣势,甚至化劣势为优势,将优势进一步叠加组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加快步伐。”王建国说。完善新城区和县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构建国际化、观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王建国看来,加快建设郑州大都市区,首先要构建国际化、观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地铁、公交与周边城市的衔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但不意味着这些交通形式要到达周边城市的中心城区。此外,要完善新城区和县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大数据战略 构建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产业支撑体在农业方面,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另外,要拓展网络经济发展空间,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网络全面覆盖村。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数资源享开放和开发应用打造郑州国家级数据中心。建立大中小城市合力分布、协调发展格局 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都市城镇体系以培育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建设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力分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布局。发挥郑州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焦作、开封、新乡、许昌为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形成增长节点。加快中小城镇培育发展,提升承载能力。构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铁路、航空“双枢纽”口岸的国际化水平,推动综合保税区优化升级,提升郑欧班列品牌影响力,加快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发,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撑体系。支持双一流学科建设 构建科技、人才、创业“三链融合”的创新体系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自愿,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开展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国际国内影响力,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聘用和流动方式,吸引国内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者。构建自然之美、田园风貌、绿色低碳的生态体系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扩大森林绿地面积,增加市民绿色休闲空间,扩大公园绿地、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乡镇三级休闲公园体系;恢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
5月18日上午,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经友好磋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宗旨,就合作共建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等有关事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一枝独秀,在河之洲”,秀洲区作为嘉兴市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兴主城区,既是江南水乡、毓秀钟灵之洲,又是嘉兴城市西部的创新高地,有着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秀洲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2.0版科技企业孵化之城,成功创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性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为G60科创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秀洲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才引智,并在前不久出台了秀湖双百人才新政2.0版,全力推进“人才强区”建设。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作为我国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研究机构,在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等专业领域均有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研究所拥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创新中心1个、所级研究中心6个,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保持着交流和合作关系,并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此次双方牵手,必将为秀洲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我们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增添“中科院”新引擎。嘉兴市科协主席吴根军,秀洲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德威等领导共同见证双方签约。刘德威表示,下一步,秀洲区将以此次框架协议签订作为双方全面合作新起点,全力以赴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更齐全的配套设施、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促成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早日落地。也希望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把更多更好的项目建在秀洲,把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投向秀洲,带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扎根秀洲!
才泓冰(左)与朱永官院士合影12月2日,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才泓冰、生态修复专家高明清博士一行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调研活动,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永官对才泓冰的到来表示欢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发展处处长陈伟民、孙新教授参加调研活动。参观研究所,并听取研究成果与先进技术介绍展览区域才泓冰首先参观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发展处处长助理黄诗鹍详细介绍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各项研究成果及技术转化情况。才泓冰与朱永官院士讨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的腐植酸产业规划项目推进情况,朱永官院士对项目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示了肯定。厦门锐思资本总裁常智华(左一)与才泓冰、高明清合影调研中,双方深入交流了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各自优势与发展愿景,双方达成了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相关技术产业化的合作意向,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资等资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赋能。朱永官院士的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和生物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领域。他认为,科学的成绩,如果停留在实验室,可能没有太多的社会价值,虽然有科学意义,但是社会价值还是要通过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把科学带来的好处送到人类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腐植酸产业规划项目正是将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为此开展了长期研究、筹备工作,对锡林浩特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进行了准确分析,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腐植酸产业形势,抓住全市经济向高质量迈进的新时期机遇,吸收腐植酸产业发展及园区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出未来十年腐植酸产业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以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希望通过规划引领,在为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的同时,也为双方的合作树立标杆与示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研究所主要任务是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环境治理工程与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是由中国经济导报社主办、中国发展网发起的专业研究产业发展高端智库。产研院智库以整合产业资源为目标,通过实施“开放合作、优化组合、精准对接、踏实服务、创造价值”的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创新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产研院智库以整合产业资源为目标,通过实施“开放合作、优化组合、精准对接、踏实服务、创造价值”的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创新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