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就业都是迷茫和未知的两件事。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因此没有信心进入社会、走向职场。还有人觉得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每天的工作压力太大。大学生本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一群人,有老师和家人的庇佑,平时也没有烦恼,而毕业让他们充满了恐惧,就业让他们想要逃避。于是,考研成为了很多人逃避成长的借口。2019年研究生初试多达290万人,而2019届毕业生人数是823万人,也就是说,2019届大学毕业生里,将近1/3的人选择了考研。那么对考研和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来说,读不读研究生,区别到底有多大呢?一、学历和能力不一样读不读研,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学历和能力上。现在拥有本科生学历的人几乎“满大街都是”,读研就意味着拿到更高学历的文凭,在今后的就业求职过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学历这块敲门砖的分量更重,很多专属于研究生的工作岗位我们也有了竞争的资格。再者,本科阶段的学习本就只是给专业知识打下了一个基础,可能这个基础还并不牢固。通过读研,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会更上一个台阶。二、工作起薪和起点不一样很多公司和企业对待员工,其实是实行的不同的薪资标准,学历不同,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同等职位下,转正后的员工工资,研究生的工作起薪都会比本科生高一个档次。在有些单位招聘公务员时,明确要求必须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才能报考,而本科生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即使能力再强也是如此。所以读不读研,将来工作的起薪和起点是不一样的。三、人际关系圈层不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人总是将人脉和圈层看得非常重要。读不读研,在所处的圈层和人际关系上也有非常大的区别。读研究生期间,接触的大多都是比本科阶段更加优秀和努力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自己的平时的习惯,爱偷懒的人可能也会因此变得勤奋起来。研究生的圈子比本科生的圈子对彼此的帮助更大。四、在工作中的受器重程度不一样很多本科生毕业找工作,一般都并不是对口的,而且多是技术性的基本岗位。但研究生受到的教育更专业、学习能力更强,将来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受到器重。特别是体制内的工作,研究生要比本科生更优先提升。但是不管学历为何,只要在工作中勤奋努力,肯吃苦,老板自然也是会看见的。对读不读研的差别,你怎么看呢?
众所周知,这个社会虽然打着重视能力来招聘人才的口号,可是实际上,学历依旧是很重要的,多少大学生拼尽脑汁,临近考研的时候成天成天的熬夜学习,只是为了考取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可是现在社会上却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优秀研究生毕业后去各个高校里应聘大学辅导员这个职业,很多人不禁会问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研究生去选择做这个工作呢?小编在这里为你解答。原因有以下四点。一、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家不仅重视经济发展现状,对国家教育程度也是鼎力支持,对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大学这种高等院校,是我们国家教育基地的重要支撑,因此国家重视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而大学辅导员这个职业也就比较热门抢手,所以很多研究生毕业生瞅准了这个时机,靠着自己过人的成绩轻松应聘大学辅导员这个位置。二、大学辅导员操心的事情较少,较为轻松很多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毕业工作以后,面临着工作难找和工作压力大的难题,许多负面情绪例如“这个公司给的工资太少了,还不如自己创业来的实在,可是又没有多少资金去支撑,怎么办呢”“上了这么多年学,工作怎么这么难找啊”等等浮现出来,但是许多有眼界的研究生毕业生瞅准了大学辅导员的这个工作机会,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小,而且有很简单的人际关系,在学校只和学生、老师打交道,人际关系非常单纯,不用担心人际关系复杂,有许多勾心斗角的关系存在,而且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辅导员应该是比班主任更为亲近的人,他们信任辅导员,关系就自然舒服,那么辅导员工作就更为轻松啦。而且班级里还有很多班干部,都各司其职。若是有什么事情交给班干部会很好的帮助辅导员处理。一般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需要辅导员亲自处理,像查寝,管理同学们学习生活日常都可以让学生干部帮忙做好。三、大学辅导员课很少,课余时间可自由安排其实大学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进行思想汇报,一般只要大学生在校安全、不惹事、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大学辅导员就不需要处理特别大的事情,所以他们的自由时间特别多,在空闲时间,大学辅导员完全可以去安排自己的事情,例如多看几本书、多运动多锻炼、所以这个工作属性非常让人羡慕,并且如果大学辅导员不再满足于现状,他们完全可以在空闲时间去学习一个新的专业和课程,为自己走更好的路做铺垫,并且大学辅导员这个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行政事业,在学校里,如果他们负责认真,平时有什么好的表现机会,都有助于评上更有价值的职称,在自己工作的闲暇时间,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做提高自己的事情,谁不想去做这个大学辅导员呢?四、辅导员工作性质稳定,选择继续深造很方便大学辅导员也是一份十分稳定的工作,与初高中老师类似。只不过没有初高中老师那么辛苦。工作压力也小很多。主要是因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都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进入大学后,多数事情都是学生们自己去解决,不需要辅导员去操心。另外,若是研究生毕业还想继续深造。在学校也很方便,一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好,图书馆有很多著名书籍可以借阅。二是若是本校可以考博士,也很方便。也能够与导师有更深入的交流。所以,看了小编分析的以上四点,心里的疑惑是不是少一点了,现在是不是知道为何这么多研究生毕业生愿意去做一名大学辅导员了吧?辅导员职业也是非常可以值得考虑的呢,你们觉得呢?
目前,上了大学的莘莘学子其实也不轻松。其一是,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强本科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本科大学的管理加强了。其二,202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达到了874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第三,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一个出路就是继续用两年的时间,读第二本科学历;不过,绝大多数学子会考硕士研究生,继续努力深造,提高自己的能力。第四,当前,即使是中学,也有许多单位,招收员工都至少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各大学教师,至少要博士研究生毕业。因此,读研究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重要的是工作就业的一个手段。那么,读研究生应该选择哪个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呢?请看《2020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从中,就可以看出您的最佳选择了!目前,全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竟然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以很小的差距,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距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仅仅只有0.34分之遥,排名第四。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仅有0.08分的距离,排名第五。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分别排在第六到第十名位置上。我们也可以发现,非985高校研究生院也进入了前60名排行榜。(1)北京科技大学(211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三十七。(2)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三十八。(3)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四十。另外,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211大学研究生院,也进入了前60名。总而言之,在选择读研究生院时,还是要选择985以上的高校,或者选择211以上的大学,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绝对化,读不了985、211、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也可以选择非985、211、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只要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请勤奋努力,天道酬勤!
近年来大学研究生扩招,考研人数达三百万?“考研潮”会持久吗?三百万“考研潮”会持久吗?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研究生扩招,是我国高校疯狂争夺教育资源、散布“人才危机”、制造虚假繁荣的产物。三百万“考研潮”昭示着高校教育正在向“浮夸教育”转变。充分暴露了我国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的实质。三百万“考研潮”便是高端文凭大幅度贬值的集中体现。三百万“考研潮”充分表明国人已经患上畏惧竞争、人心浮躁,大学生追求虚荣、逃避现实的“竞争恐惧症”。三百万“考研潮”意味着整个教育体制发生倾斜。考研人数逐年递增,从整体上降低了我国教育质量及其高端人才的含金量,已经形成总体“人才贬值”。眼下,绝大部分考研人把研究生作为岗位竞争的资本,其结果,严重背离了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学术研究,变成“读而不研,研而不究”,从而降低了研究生的自身价值。继“专升本”带来的本科“文凭贬值”之后,目前研究生领域成为高校教育“文凭贬值”的重灾区。大学竞相扩招,加大了国家和家庭不必要的教育投入,同时拔高了整体用人标准,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生产成本。这种“只培养不使用”的人才模式,已经脱离了中国国情,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如此下去,要不了5年,博士生将成为下一个被“文凭贬值”殃及的重灾区。下下一个又是谁呢?加上不负责任的舆论鼓噪,绝大部分大学生惧怕竞争,不敢创业,推迟就业,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加入“考研潮”,变成“啃老族”。物以稀为贵,人以多为贱。改革教育体制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然而,矫枉过正。说到底,考研也不会成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办法。如今的“考研潮”,类似于前几年居高不下的房价,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鼓噪而改变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百万“考研潮”尤如高山雪峰,总有一天会轰然崩塌。我坚信,眼下这股三百万“考研潮”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来个“紧刹车”,给 “浮夸教育”消消肿。不过,对那些立志考研的大学生来说倒是个绝好机会,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估计今后考研的门槛会更高,倒不如趁热打铁,赶上或许的“最后一班车”。
考研的报考人数增加了,考研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每年有这么多人报考研究生,但是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没有扩大,所以报考研究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据说今年是有历史以来研究生考试最难的一年,所以把握每年的考试题很难,很多人失去了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的机会,那么大学毕业后到底该不该选择考研,这些重要因素,最好提前了解清楚。第一点:能否负担自己研究期间的学费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在学校的大学生,但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根据大部分的大学,大学院的学费是一年到两万元左右,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负担,作为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很难负担学费,当然,也有学生可以申请银行的奖学金,但是,学生们也请好好考虑一下,我希望毕业后能马上还钱。第二点:自己能进什么样的大学,有明确的定位吗很多人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进入这所大学,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差,但对这个专业也不感兴趣,我喜欢总是过高评价自己的意志,所以,我总是以“毅然决然地不要介意别人的嘲笑”去考一所非常高的大学,但是,这个学生只能证明自己的定位不太清楚,到底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学生们自己试着考虑对专业的理解,关于自己实力的想法: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可以让自己在这一年里不离心地去复习,对自己将来发展的要求:自己没有大学院的学历,未来能否有好的发展,只有好好考虑这些,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第三:自己能否再留在校园学习三年对于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16年的你们来说,还有这个毅力吗?很多人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写硕士论文的心情,所以,在进入大学院之前,应该评价一下自己的毅力是否残留在校园里,研究期间对论文及学术研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继续研究的话,在研究生之间也很难冷静地学习。关于大学毕业后到底该不该选择考研,你是怎么看的呢?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讨。一、学生版二、圈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三、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四、红烧肉版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硕士论文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博士论文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五、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1.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2.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地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成清华人的“能干、出活”精神。我以为能达做到这一点,硕士教育就达到了目标。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涨知识: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啦!自考君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章。
文|麦左 图片来源于网络婚姻生活不一定是因为性爱,但没有性爱的婚姻一定是不正常的。微博上看到有个网友求助:自己和妻子都是国内高等院校研究生,结婚4年,感情很好,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只是结婚4年,两人一次都没有同房过。人们在底下评论:“就算再性冷淡的人,一个月至少也有两三次啊,4年怎么过的啊?”的确,对于正常夫妻来说,有性生活实在再正常不过,毕竟这是每个的生理需要,没什么好难以启齿。两性关系学家安得烈说:“缺少性生活,首先会对双方感情带来伤害。如果夫妻一方渴望亲密,而另一方拒绝,很容易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其次,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长期没有性生活可能导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稳定。”张爱玲也说:“通往女人内心的道路是性。”所以,结婚4年没有性生活,这真的正常吗?当然不正常。无性的婚姻能坚持多久?性冷淡是指性欲缺乏,对性生活毫无兴趣的人,也是性欲减退。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但也有调查显示,一般受过良好教育身体健康的夫妇,性冷淡占比很少,真正毫无性欲的人很少见。由此可见,如果是健康和身心正常的夫妇,4年没有同房确实不多见。难怪这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妇,会受到网友的一直抨击,因为的确不合理。在这位网友的自述中,他表示夫妻感情很好,无论是交流还是生活都没有问题,他对妻子至今保持着心动的感觉,正是因为太爱对方才不愿意强迫。说明一点,男方有性需要,但女方没有。这样的女性又是因为什么呢?女性如果没有性需求,原因有很多,思想保守,对性没有太多渴求,以及曾遭遇到这方面的伤害,从而产生排斥。不过女方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从事的职业,见识的世面,家庭背景都不太能让她产生这样的恐惧,或许真的有其他难言之隐吧。当然也不免替男方担忧,他既然是作为正常男性,有需求,也想过夫妻生活,却一直迁就妻子,这样的感情生变是迟早的事。有爱情基础的婚姻能坚持10年20年,却不一定坚持一辈子,有爱情却无性的婚姻往往连10年都很难坚持。性爱不能决定婚姻幸福与否,却能决定长久评论中有个网友说:“无性的婚姻一定会出问题。”她举例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也是因为无性,每次姐姐想要同房,姐夫都借口说累。后来终于被发现,是姐夫出轨了。我有一个朋友,夫妻结婚两三年,一直没有性生活。后来他亲口承认,自己想过离婚,也对别人心动过。只是俩人十几年的感情,不可能轻易离婚。总得来说,成年人没有几个会相信柏拉图式的爱情,却坚信婚姻里性是必需品。就像我们做饭用的调味品,缺一不可。婚姻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维持,有多少夫妻不是因为对彼此还有点欲望早就选择分道扬镳了,谁还愿意在围城里挣扎求生,看对方脸色过日子。在性生活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多获得“性福”。但是,一旦夫妻间没有了正常的性生活,这不仅是不和谐的表现,更是生理层面的原因。我们深知,婚姻的幸福与否是两个人的感情和交流沟通。心意相通,情到深处便是水到渠成,无性的婚姻则是永远到越不过那条鸿沟,走不进对方心底,无法心意相通。导致无性婚姻的原因有哪些?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许多人承受着巨大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身上都压着沉沉的甸子,因此,身体也逐渐出现问题,变得性冷淡。不过,还有许多原因导致这种问题出现。不爱对方,不愿意有身体接触。有句话说,女人只想跟喜欢的男人做爱,而男人只想做爱。女性对性爱的对象是有选择和要求的,以至于不会随便献出自己。身体受动侵犯,心理上有排斥。一般这种情况很少,除非是女生在幼时遭遇过性侵,才会对男性产生排斥,拒绝有亲密行为。自身原因,身体本身问题。个人身体原因的更少,只占2%,可以忽略不计。其实有一组数据可以表明,当下社会无性的婚姻越来越多。有些是彼此接受,默契不会公开。但也有很多夫妻,一方正常需求,一方性冷淡,这才是最郁闷的,也会成为婚姻中导火索。也有人认为,婚姻中性不是最重要的,有感情才最重要。最近《圆桌派》上,马爷反驳蒋方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男人肉体出轨,并对情人说秘密的话,是社会学的决定。”反而言之,肉体间的亲密行为可以促使男女间的话题更秘密,更接近心灵深处。一旦有了这种行为,感情也会随之升温,期待下一次的“深入交流”。也就是说,没有性行为的夫妻,很难有机会可以得到这样的交流。既然如此,夫妻的感情再好,也总有东西横在彼此之间。亲密的性行为是夫妻关系的粘合剂,无论你是否需要,它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都需要探索和解决欲望。时间是对婚姻最好的考验,性生活会让难度加深。任何夫妻想要关系变更好,还是需要做到坦诚,全心付出。这是对另一半的尊重,认可,甚至是一种夫妻关系的肯定。所以,你觉得婚姻里需不需要性生活呢?
这个话题是小编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的,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已经决定未来要读研的人,我深深地被这个事件震撼了。我震撼于现在中国导师所具有的霸权,原来无论一个学生读研期间多么努力,成果多么显著,他的未来仍然被导师紧紧攥在手里。只要导师不签字,学生就是毕不了业,只要导师有意,学生三年的青春,三年的所有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为乌有。出于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我将不在文中使用真实的名字,写这篇文章,只是单纯的想与大家讨论这件事。据小编对于事件情况的了解(当然,小编与当事人的圈子交流不多,我说的不能作准。若有兴趣,希望读者自己打听打听。不过这件事有可能被封杀。),简单来说,事情是这样的:2018年3月26日这天,一位研三学生在他的母亲面前跳楼自杀,而跳楼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老师。”原来这个学生在读研期间一直被他的导师压迫,导师平时对他呼来唤去,压榨他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迫使他叫导师爸爸。学生忍受这一切都是因为导师对他能否毕业有完全决定权,只要导师不点头,他毕不了业。学生在读研期间一直为他的导师做苦力,基本没学到什么东西,他以为他的付出可以换来回报,但是临近毕业他的导师却越来越强硬地控制他,不准他离开。离毕业越来越近,可导师却越来越强硬,甚至不断地恶心他,威胁他。终于,这个学生不堪重负,带着沉重的压力,在他的母亲面前一跃而下,选择了解脱。我不知道他的母亲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一个那么优秀的孩子,痛苦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会有多么心痛。我只有深深地同情,同时为自己的未来祈祷,希望自己不要遇上一个这样的导师!
自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各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就可以发现,2001年时,我国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仅为114万人,但是到了2018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20万人。与此同时,扩招的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生,就连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16年时,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201万人,今年的报考人数甚至达到了238人。我国的大学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将明显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和我国这些巨无霸大学密不可分的,根据2018年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结果发现,全国招研究生人数在8000人以上的就有三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为8900人,再加上博士研究生的6600人,2018年国科大光研究生就招收了15500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2018年拟招收研究生数量也超过了8000人,其中,华科招收8500人,而吉林大学招收了8030人,这三所学校算是高校中的巨无霸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方面,其实2017年时,武汉大学招生人数为9300人,今年缩招了很多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少招生了2400人,因此今年拟招收的总人数降到了6900人。而郑州大学自从2017年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之后,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比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4900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6600人。所以,这两所学校算是近两年扩招和缩招人数最多的两所知名大学。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巨无霸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比如2018年四川大学拟招收研究生人数是7558人,山东大学拟招收6600人等等。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看数量,同时也要看高校质量。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永远都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很多人研究近几年研究生考试人数增长变化,我们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近年来,我国考研人数的增长越来越迅速。尤其是今年考研人数已经突破了270万人次。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也导致了考研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些大学选择劝退在校研究生。那么这与严峻的考验形势究竟有没有关系?是考研人数增长导致了研究生被劝退吗?2020年还值得考研吗?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一些关联,接下来笔者为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面对如此严峻的考研形势,依然有大学生争先恐后地报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学生的竞争压力过大,不仅体现在报考大学的竞争上面,更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的本科学历大学生比比皆是,因此拥有本科学历的人进入社会就业,并不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因此他们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以此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以及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大学考研,从而使考研人数得到迅速的增长。鉴于这种情况,那么2020年还是否继续考研呢?面对大学生比比皆是的情况,如果你不参加考研,同样会有其他学生参加考研。用研究生学历同别人竞争的时候,社会上本科文凭并不能够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很多优质的岗位往往都会被研究生所取得,因此,2020年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笔者建议还是可以去选择大学考研,至少在学历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能够超过同等的本科大学生,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既然考研这么火热,为什么有的大学还会选择清退研究生呢?其实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很多大学生都不太清楚这些情况。这些被劝退的大学生往往都是由于在学校期间的表现不好,自己没有精力去读研究生,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学业,或者由于经常触犯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合格,因此在读研究生期间修不到足够的学分而不能正常毕业,如果继续任由这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肆意妄为,那么只能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因此这部分大学也是迫于无奈才选择清退研究生,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无缘无故进行清退。全国大部分学校都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每一位研究生都做到一视同仁,如果由于触犯了学校的相关制度,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想成为研究生,那么笔者认为学校做出清退的处理也是合情合法的,因此这不存在考研人数的增长而导致清退研究生,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此,笔者认为参加2020年考研也是有必要的,至少被清退的这部分大学生是极少数,并且由于是自身的原因从而导致的这种结果,因此大家大可不必介意。其实考研人数的增长,让我们知道了在未来社会研究生人数也会越来越多,这也说明我国社会的知识分子都逐渐呈现高学历的变化。另外清退一部分无法毕业的研究生,也能够更加保证考研的权威性,你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关注笔者大学有趣事,并分享你的观点,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