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试名单,清一色985,普通本科入围抢眼爱琴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试名单,清一色985,普通本科入围抢眼

最近考研的同学最关心就是复试的问题,不少学校都已经公布了复试分数线已经复试的安排。最近看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复试名单,可谓是“神仙打架”。2020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试名单第一名哈工大的同学真厉害,436分初试第一名,力压清华、北大、浙大、武大华科这些985院校。这一份复试名单中的学校,清一色的都是985的院校,211的都比较少,普通本科院校的尤其显得抢眼。像排第八名的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这份同学,就很优秀。还有后面的广西民族大学这位同学,同样很厉害。2020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招生计划在2020年的招生简章中看到的招生计划:2020年本所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05人(含专业学位硕士),其中,推免生招收87人(已经在推免阶段招收完毕),统考硕士招收18人(预计招收学术型硕士14人,专业型硕士4人)。除此之外,自动化所招收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预计招收80名左右。推免的人数占了大部分,统招的名额很少了。而我们看见复试名单山人数不少,有60多人参加复试,复试被刷的人数不少。所以这些同学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过要是985院校的复试没过,调剂也去不了什么好学校,多半还是选择二战。普通本科院校也能考出好成绩普通本科学校出身的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也有考得很不错,进入复试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在于实力。要是大家学校,有的像这样的复试比例,大家应该多做点准备。谁都想上一志愿,可以还要过复试这一关,适当的关注下调剂信息,不然复试一旦没过,真是难了。大家好好准备复试吧,加油,早日上岸!

夺宝记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复试名单,清一色名校,仅有3人来自“双非”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实力非常强大,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每年想报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所的同学趋之若鹜。4月23日,2020年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布,在非专项计划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仅有三位同学来自“双非大学”,具体名单如下:本次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公布的复试名单,总共有62人,其中专项计划13人,非专项计划的有49人。在49人的非专项计划的复试名单中,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同学初试成绩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36分,堪称学霸中的“学霸”。另外,初试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同学有9人,分别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众多的名校当中,有三人来自“双非”大学,一位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赵同学,一位是广西民族大学的刘同学,一位是中国民航大学的陈同学。这三所大学很多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这三所大学:一、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铁道兵工程学院,属于部队建制,1979年铁道兵工程学院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十三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铁道兵工程学院迎来重大改革,脱下军装,划归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石家庄铁道学院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成为河北省省属大学。2010年,学校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铁道”命名的本科院校。鉴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源于铁道兵、铁道部的历史,这所大学仍然沿袭了部队的作息制度,学风非常严谨,优势学科主要在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并在铁路建设、土木工程等领域获得过多项国家三大奖,学生就业前景比较好,号称全世界有铁路工程的地方就有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校友。二、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坐落在南宁市,属于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2006年更为现名。学校有东、西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3500亩,有7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该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位于天津市,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该校创办于1951年,如今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目前该校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695亩,有本科专业31个,在校生28000余人。学科建设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交通运输、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技术。结语以上三所大学都属于“双非”大学,也没有进入“双一流”,但是这三所大学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有进入全国顶尖的大学或研究所的机会。这也提醒我们,即使高考发挥得不好,只要大学能够认真学习,考研还是有逆袭的可能。与此同时,有些人也为这三位同学捏了一把汗,复试名单中几乎全是名校的学生,不知道他们是否可以成功上岸?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关注“习与智长”,分享有价值的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深度剖析国内的高校和专业,让考生和家长们少走一点弯路。

八珍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揭牌

11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泰州联姻合作共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诞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杨一平、泰州市副市长陈明冠共同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揭牌。11月10日上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泰州港核心港区召开。中科院自动化所科技处副处长、理事长孙守胜,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易建强,高港区领导张汉刚、王庆、张琴等出席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理事会管理架构、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重大事项决议原则、联席会议制度等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是泰州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研究院将围绕泰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链,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链,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成果转化基地,为泰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院将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拥有的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泰州制造业综合优势,将智能制造作为科技创新前沿布局和增强泰州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主攻方向,使智能制造成为领航泰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旨在有计划地、扎实地为泰州、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企业开展高端制造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整机设备以及体系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工作,开发、引进、落实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的高科技技术、项目和专利。研究院下设智能产品与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教学系统研发与培训服务中心。研究院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紧盯智能制造产业链,围绕产品与装备、工程与系统技术、咨询与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设计、成果转移转化、企业科技服务和产业投资孵化等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泰州制造业综合优势,构建智能制造研究创新链。(周晔 李誉 陈瑾)

傲爷刀

「积淀」走进科学院系列之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紫冬盛开蝶自来

这是海淀·故事第775篇文章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2,1,发射!”伴随着冲天的火光和欢呼声,我国第37、38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冲天而起,直入天际,三个小时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两颗卫星将成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前发射的十二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过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前辈们又为其付出了多少努力。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现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1968年,为加速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所整建制划入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名为空间控制技术研究所,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0二研究所。1970年,根据自动化学科技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重建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标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过程中孕育,应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诞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成长。从“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到高性能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成功,从满足国家需求的精密感知与先进控制到面向内容安全的网络信息处理,从深入百姓生活的“汉王”品牌系列产品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控制技术,几代自动化所人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雪后的自动化所筚路蓝缕 临危受命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召开了包括中央各部门、各有关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大会,动员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来自全国 23 个单位的 787 名科技人员提出了发展远景规划的初步内容,体现出全国“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深切感到某些新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快地发展这些新学科,使其在短时间内接近国际水平,把计算技术、自动化、电子学和半导体这四个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列为“四大紧急措施”,经周总理同意,确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采取紧急措施,尽快筹建相应的四个学科研究机构。不久后,自动化研究所应运而生。1986年9月19日,自动化所举行了建所30周年的纪念活动,历届所领导合影留念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以柯岗为代表的多位苏联专家来所讲学,草创研究所的先辈们抓住每一个机会,努力的吸收养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自动化研究所日益壮大。图为科研人员在进行操作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的人造卫星一号发射成功,此后,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我国开展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自此,欣欣向荣的自动化研究所临危受命,加入了这次注定载入史册的攻坚任务之中。而几乎与此同时,自动化所还承接了原子能反应堆自动控制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综合自动控制两项任务,自动化研究所草创不久,便被委以重任,投身最需要的地方,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奋斗,这也成为一代代自动化所人的信念和追求。攻坚破难 东方破晓1966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六五一设计院,并开始进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设计工作。自动化研究所在其中所承担的“东方红”乐音装置、调制器和短波发射机研制工作也提上日程。同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两弹”(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试验前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这一方针后来成为人造卫星研制人员的座右铭和工作指导方针。同年12月,中科院六五一设计院完成了东方红卫星总体技术方案设计。196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持续进行,除却个别国防工作外,其他的科研工作全部陷入停滞状态,而卫星上天的梦想一直在科研人员的心中生根发芽,无数个夜晚,他们秉烛达旦,焚膏继晷,孜孜以求,只为让“东方红”的声音响彻天际。科研人员在调试“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1970年4 月 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圆满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报 得及时,听得到,看得见”和一次成功、初战必胜的要求。太阳系第一次听到了来自神秘东方的声音,从此这颗人造卫星一直漂浮在它的轨道上,注视着这个美丽古老的国度,见证他在一天天的日起月落间崛起。“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紫冬悄绽 继往开来“2010年7月30日,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所长的钱伟长教授逝世,享年98岁。钱教授因在多领域皆有建树,被称为“万能科学家”,而他却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位被称作中国力学之父的老人,参与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1980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促进了力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交流。为中国的力学事业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动化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钱教授回国建设新中国的几十年间,始终关心着自动化科学的发展,他曾说:“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几十年来,自动化研究所秉承老所长的训导,薪火相传,代代不绝,许许多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喷薄而出。(2010.7-2015.10)自动化所领导班子。左起:杨一平、王小明、王东琳、徐波、战超近年来,自动化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年攀升,多年位居北京市科研系统前十名绘;制的“脑网络组图谱”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突破国外封锁,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走出“中国制造”之路;基于自动化所语音识别技术的“紫冬语音云”在淘宝、来往等阿里巴巴旗下移动客户端产品中得到推广;“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安全性及有效性检测认证并进入临床应用;“仿生机器鱼高效与高机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制的机器海豚实现了1.5倍体长的最高直线游速,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机器海豚完全跃出水面。“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分别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工作中,为社会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中国日报社合作构建“全球媒体云”综合平台,受到广泛好评;“基于ACP方法的石化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及应用”先后应用于茂名石化、齐鲁石化,为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并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路走来,自动化研究所硕果累累,星光熠熠。2012年智能化大厦竣工,将为研究所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中国自动化领域一穷二白的时候,自动化研究所应运而生,它临危受命,总是活跃在国家需要的地方,总是冲在科研领域的风口浪尖。从最早的人造卫星、氢弹原子弹,到三峡水库,北京奥运会,总有自动化研究所的身影。紫冬之春注:紫冬并不是一种真实的花,因紫冬与自动谐音,故而自动化研究所化用其名来自称。“面向过去,万千丰碑伫立,展望未来,无数紫冬盛开。编辑 / 马超群审校 / 冯焕丽更多海淀历史文化故事【积淀】清华园火车站:燃烧的青春旧地朝花【积淀】《延禧攻略》是一份历史攻略?听说这里有答案【积淀】岁月荡金波 颐和园中来

卷耳

出门问问&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建语言智能与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

机器之心原创作者:高静宜3 月 29 日,「语音智能与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在北京成立,该实验室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研究团队联合建立,将专注于自然语言理解、多轮对话管理、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人机语音交互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出门问问成立于 2012 年 11月,是一家在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垂直探索等技术领域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根据此前路透社报道,于 2015 年 11 月出门问问完成 C 轮融资后的累计融资金额达 75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Google 、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 海纳亚洲、圆美光电、及歌尔声学。「我们不能止步于产生需求时才进行研发,或是仅仅满足于照搬、挪用国外的新技术、开源算法。只有在探索前沿、核心算法上进行投入,我们才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说。李志飞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加入 Google 研究院从事机器翻译的研发工作。基于这样的想法,出门问问对技术研究合作在经费投入也没有设置门槛和限制。「只要能做出比较有意思的成果,甚至对我们的技术不一定有直接的影响,都没有关系。我们是有情怀的,可能比较理想主义一点,但我们是真正希望能够做出一些创新的。」李志飞说。事实上,能够促成这次为期三年的合作基础是,双方共同看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机交互趋势,且在研究资源方面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注于机器翻译,而机器翻译是 NLP 技术最集中、最核心的应用,同时团队在基本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技术有非常扎实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十分领先的团队。而出门问问在成立之初就把眼光放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并在两年前开始发力人工智能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商业化,先后发布了 Ticwatch 智能手表、Ticmirror 车载智能后视镜等 AI 落地产品,由此带来的研究优势是具备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构建端到端的系统,能够完成需要大量工程师、产品经理共同构建的工程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李志飞看来,企业做研究与科研机构有很大区别,大多数企业很难全力做比较长线的研究,作为创业公司要保证足够的前沿技术敏感寻求实验室共建是有效途径之一。他以深度学习的崛起作为案例说:「深度学习开山鼻祖 Geoffrey Hinton 曾在学界做了很多年相关研究,在 2007 年,当时我还在微软研究院语音识别组实习,他们就开始与微软进行合作,探讨把深度学习算法部署在微软系统里。直到 2012 年的时候,他们在语音识别领域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之后 Google 才开始跟进。在美国,对于技术最早的探索大多还是在科研界。这也是国外很典型的一种模式。」这次合作目标计划从搭建面向特定应用任务的自然语音处理系统开始,逐渐延展到场景构建和算法设计的创新,再到第三年设计具备演化拓展能力的算法和系统,推动合作企业的业务迭代。比如,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对话系统中,目前的瓶颈在于自然语言的理解以及上下文的对话机制,在听歌的场景下,用户说:「我想听周杰伦的歌」、「他有没有摇滚歌?」,在车载场景下,用户说「我要导航到国贸」、「找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这两处场景就存在一个比较通用的上下文指代的问题。「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把语音交互做到三个比较大的应用场景里,即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李志飞介绍说,「未来发展的整个趋势就是无手无屏的语音交互,换句话说,就是在用手和用眼效率比较低的场景。在技术层面上来说,未来把物理世界的知识深度结合到自然语音交互也是一个趋势。和人类沟通一样,人机交互系统只有在拥有了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快速、深度、有效地沟通,这个过程涉及到知识表示、逻辑推理等问题。我们最核心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懂你的虚拟个人助理。」研究目标之外,李志飞还希望可以在这次合作中摸索出一套产学有效合作对接的机制。过去有很多产学合作只实现了单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支持学界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却并没有深度创新点进而作用于企业迭代,或者学界只为企业提供人力,实验室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收获。只有构建一套既能够帮助科研机构解决实际有用、有意思的问题,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得到算法技术本身的提升的机制,才能使合作双方配合默契、有效,进而实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双重目标。「这不是一个短平快的过程,要实现预期成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李志飞说,「事实上,很多学界研究人员对实际产品系统并不够了解,我们希望在这次合作中,他们可以花一些时间来了解我们的系统。这样他们就无需自己从头搭建一个系统,而是可以直接在我们基于工程人力、数据所快速完成的原型系统中,进行算法验证。我想,这也是研究里面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独一无二的系统里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远比拿出一个很多年前的问题来琢磨有趣,也比把某些算法的准确率提高百分之五更能得到认同。我们的系统是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对话,是在移动场景下用户直接去使用的,是一个非常新的系统。在这里找新的方向,就好比开辟了一个新的城池,再在城池中去种菜,而非在老城里发明更好的种子。这样的研究不仅更容易出成果,也更能得到行业认可。」

其于本也

只要心往一处想,没人能“卡”住中国科技的“脖子”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只要心往一处想,没人能‘卡’住中国科技的‘脖子’。”……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7位科技工作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9月11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信心比黄金重要“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让人印象深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正面迎敌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国也因此成为最早成功阻断疫情大规模扩散的国家。“对于中国人民和科技界而言,虽然前期我们也一度迷茫不知所措,但我们还是将现有科学技术手段用到了极致,助力抗疫。而抗疫胜利,也让我们再一次增强了‘四个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这样说。长期以来,中国科技界发展的源头理论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此前无论是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方法还是成果认定,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对于西方科学那一套,我们多少有点迷信,认为自己是‘学生’,遇到问题,也会觉得西方‘老师’的处理方法会更好。”但这一次,曹健林说,科技在抗疫中所做出的共享,让我们对自己特别有信心,反而对过去的“老师”有点担心。从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蔓延的趋势,到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制度优势在抗疫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制度优势+科技手段在持续为经济社会疫后复苏保驾护航,疫苗的研发速度,更让科技工作者们信心倍增。“疫情之下,我们深深明白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明白了科技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怎么做的,一些发达国家又是怎么做的,全球科技界看得很清楚,也对中国科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对于我们未来前行都是宝贵的助推力。”在曹健林看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以自力更生激发突围斗志在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看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不仅是“十四五”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点,更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奋斗、成才和奉献的舞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应当将自己的科研兴趣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靠拢,向‘四个面向’聚合,我们的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杨元喜这样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涉及科技创新生态和科技活动目的两个关键问题,其中,生态涉及学风,目的涉及用途。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郑永飞表示,“我理解的科学家精神就是在研究工作中具备‘只为成功找方法’的钻劲、‘一往无前勇争先’的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而谈及中国科学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之复杂性,曹健林表示,西方个别国家的大选经济已经把最为阴暗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越是受到打压,我们越要坚定自力更生、突破重围的信心,激发出自身的斗志。合作比“脱钩”明智“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越开放就越有活力,就越能提升创新能力。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领域进行联合研发;我国有丰富的科学防控经验,在药物、疫苗、检测等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长期积累,通过国际合作能更加有效应对人类共同的敌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表示,在美国试图进行“科技脱钩”、国际科技合作遇到困难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更加积极、有效地展开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要逐步放开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学术组织任职。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表示,这不但能有力促进我国打造更加国际化的学术生态,也为各国科学家提供了崭新学术活动空间。这些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将为我国科技创新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既有时代性、又有针对性,非常鼓舞人心。“随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一定会迎来全新局面”。好奇心与责任心是科技之师在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看来,科技创新产出需要一个先进的科技体系作为基础,这一体系的源头就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学教授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种是源自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产生的问题,比如这次疫情,病源由何而来、繁衍传播的链条媒介等。要时刻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非易事。张雨东将科学家的这种执着比喻为“童心”:“现阶段,我们遇到很多‘卡脖子’问题。其解决之道在于全社会对‘知识就是财富’这一观念的充分认可。唯有社会对于自主研发产生高度认可,对于基础研究的成功给予鼓励、失败给予包容,科学家们才能更为坚定地恪守初心、不畏艰难地在科学技术海洋中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贾晓启表示,“从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的角度,我认为这既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舞,同时也是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也使我感到责任重大。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行为规范,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指导学生的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一步一个脚印应对“卡脖子”直面科技产业一些被业界认为存在“卡脖子”的环节和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光刻机,生产集成电路芯片最重要的装备之一。目前全球公认的光刻机最高工艺水平是5纳米。对此,曹健林表示,集成电路不一定都需要5纳米,90%以上的芯片用不着这么细。但能不能做到5纳米,考验的是我们研发和生产光刻机的本事。“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在国家重大专项、产业基金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材料和装备领域也拥有了为企业供货的能力。当然,面对国外的打压和封锁我们仍有所谓堵点和‘卡脖子’点,但打压和封锁也促使科技界、产业界和全国人民迅速统一认识,形成更加支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例如中国是芯片装备领域的后来者,而这个领域的后来者要真正进入产业极其困难。除了要攻克技术难关之外,由于装备很贵,被用户接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国外封锁造成了别无选择,反而推动了我们的发展。装备中最难的是光刻机,从研发到量产,我们都有相应的计划,也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和进步。”曹健林表示。记者:崔吕萍编辑:黄喆

雍也

中国新制造正在崛起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靖恒 李华清 王昕宁 近日,安踏体育(02020.HK)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1.6亿元,超过了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引起热议。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年报或者业绩预告。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内企业去年的财务表现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那么,最近几年国内的“新制造”发展情况和趋势究竟如何呢?记者分别挑选了三个行业: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光伏新能源,试图从中找到中国新制造的崛起路径。工业机器人跟随并跑“我认为今年是真正的工业机器人的元年。”3月下旬,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埃夫特(688165.SH)的董事长许礼进如是说。在许礼进看来,尽管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行业,但对比家电、汽车、手机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规模并不大,全球每年的产量也就几十万台,但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大,“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全球蔓延,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企业采买工业机器人的进程。不管今年是否是工业机器人元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无疑是要继续扬帆远航的领域。自2013年起,中国就替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37.3万台,其中销往中国的为14.05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7.6%。但提起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闻名于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这四大家族分别是日本的发那科、日本的安川电机、瑞士的ABB和德国的库卡。其实,国内也有人提“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分别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埃夫特以及机器人(300024.SZ)、新时达(002527.SZ)和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其中埃夫特的实控人是芜湖市国资委,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机器人则是这四家企业里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2009年上市,实控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全称叫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里的“新松”取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经的一位所长之名——蒋新松,蒋新松有“中国机器人之父”之称;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则是这四家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成立于1991年,还未上市。但上述四家企业在自己的官网上,均没有提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的称号,埃夫特介绍自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新松机器人介绍自己是行业内首批中国品牌,新时达介绍自己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广州数控介绍自己被誉为南方数控产业基地。曾有业内人士用数据展示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中国机器人概念股令人心酸之处:2017年,方正璞华首席机器人科学家唐德权在一个论坛上做演讲时指出,日本最专业的机器人上市公司发那科2016财年的净利润折合为人民币约为78亿元,高于中国40家主要机器人上市公司合起来的2016年年度利润77亿元人民币。如果拼净利润,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客观现实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例如减速器、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依然是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侵蚀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利润的“吞金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002747.SZ)在4月7日发布的公告里介绍,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3个核心部件对工业机器人成本的占比合计超过70%,而目前,国内约85%的减速器市场、70%的伺服系统市场和超过80%的控制器市场均被国外品牌占据。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大概可以分为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和下游包括系统集成、销售代理、租赁培训等面向市场和终端用户的服务,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产业链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全产业链布局。在整机制造和控制系统领域,四大家族企业均很有话语权,在伺服系统领域,安川表现突出,在系统集成方面,库卡和ABB很有积累。今年2月底,新松机器人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指出,在国际竞争过程中,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国外企业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时间,对比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史还是太短,普遍只有20余年的历史。而ABB成立于1988年,它成立之初就是由两家均有百年左右历史的企业,阿西亚公司 (ASEA)和布朗勃法瑞公司 (BBC)合并而来;库卡成立于1898年;安川电机成立于1915年,发那科成立于1956年。然而,中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一些维度的差距也有在缩小,例如市值方面。截至4月8日下午,埃斯顿的市值为221亿元人民币,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库卡集团的市值为2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为173.27亿元,埃斯顿的市值已经超过库卡。当然,埃斯顿与ABB、发那科和安川的市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ABB在纽约、苏黎世和斯德哥尔摩三地上市,其中在美股上的市值为633.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4149.11亿元;发那科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日本交易所集团官网显示其市值为5589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3336.75亿元;日本交易所集团官网显示安川电机的市值为154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923.43亿元。营收方面,发那科2019年财年净销售额为5082亿日元(这已经是发那科目前公布的最新年度财务数据,2019财年的统计时间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折合人民币为303.7亿元;安川2019年度销售收入为410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245.5亿元;ABB 2019年营收接近2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832亿元;库卡2019年营业额为31.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为248.17亿元。2019年,埃斯顿营收为14.21亿元、埃夫特为12.68亿元、机器人为27.45亿元、新时达为35.34亿元。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在努力追赶国际竞争对手中。作为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埃斯顿有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一是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业务,二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其中前者对总营收的占比为3成,后者为7成。据MIR发布的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度报告,埃斯顿在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排名中进入全球机器人前十名,是唯一进入前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定下一个目标,要在2025年进入全球机器人产业第一阵营。从发展战略来看,埃斯顿走的路子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类似,全产业链布局,埃斯顿描述为“All made by Estun”,目前具备运控控制、驱动器、电机和机器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试图切入技术门槛高的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是其他一些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思路。埃夫特的业务板块也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机制造,二是系统集成,前者对营收的占比将近2成,后者高达8成。它实际上也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有投入,它的控股子公司瑞博思生产控制器和伺服产品自用于整机制造,也参股了奥一精机。2019年,埃夫特控制器的自主化率为30.18%,减速器自主化率为10.32%。新松机器人的业务板块分为机器人、数字化工厂、半导体装备和工业软件与控制平台,乍一看上去与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关系不大,但其在接受专访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公司有在参与国家零部件标准的制定和国产零部件示范应用,内部也有专门团队跟踪国产零部件的产业进展,并积极参与测试,推动产品导入,另一方面,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有布局,部分成果已在产品中逐步使用。收购产业链上的外国品牌,迅速获取技术、市场或品牌上的赋能,也是一些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推进的策略。自2015年以来,埃夫特先后收购了三家意大利企业CMA、 EVOLUT和WFC,其中CMA是智能喷涂机器人和智能喷涂解决方案提供商,EVOLUT是智能抛光打磨及金属加工解决方案提供商、WFC是汽车行业柔性焊装系统提供商。埃斯顿则收购了德国企业Cloos,该企业的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技术在业内较有名气,由于2020年完成对Cloos的重组并表,埃斯顿预告2020年的业绩也因此有所提升,预计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6%-149%。新松机器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形容中国的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跟随到并跑阶段的跨越,眼下,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短期经营业绩,例如新松机器人预计2020年公司将由盈转亏,而埃夫特到2020年则还未能实现扭亏,但接下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是否会如许礼进所预测的那样,进入真正的发展元年,还有待实践检验。医疗企业显现巨大生机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使得全球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但有许多的中国企业却展现出逆势上行的强大韧性,一部分医疗企业便是典型。2020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300760.SZ)共确认收入160.64亿元,同比增长29.76%,接近于2019年全年营收总和165.56亿元。公司表示,这主要受益于国际市场对相关抗疫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DR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需求量。与此同时,2020年开年至今,迈瑞医疗的股价从180.88元/股最高涨至494.55元/股,涨幅高达173.41%。近日股价有所回落,截至2021年4月8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5023亿元(约为767.5亿美元),是A股市场上医疗领域当日市值最高的公司。迈瑞医疗成立于1991年,在医疗器械领域已经深耕30年,经历了从代理外国品牌到自主研发创新,从单一产品到产线全面布局,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迈瑞医疗已成长为我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与众多高新科技产业类似,医疗器械产业中,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的企业成立时间早、资金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早已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现有格局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如美敦力、强生、雅培、飞利浦、罗氏等集团多诞生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2019年,美敦力全年营收为305.57亿美元,强生的医疗器械板块销售额为259.63亿美元,雅培的快速诊断和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之和为199.52亿美元。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4519亿美元,仅上述三家企业已占据全球17%市场份额。尽管美国是目前全世界医疗器械消费最大的市场,中国却是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德勤咨询在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报告》中指出,我国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预测将跃升至8000亿元以上,而且自2015年以来,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远超全球水平。在消费市场强劲增长势头下,随着我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也逐渐出现一批能够挤入全球头部公司名单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QMED发布的《2019年医疗器械企业百强榜单》中,迈瑞医疗的营业收入以23.09亿美元排名全球34位,总市值以343.53亿美元排名全球15位。天风证券分析师郑薇指出,“与跨国巨头相比,工程师红利、需求捕捉和响应能力、流程灵活性等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其中最显而易见的结果是产品商业化周期缩短,以生化分析仪为例,迈瑞用 20 年时间完成了海外巨头 40 年的产品迭代历史,侧面印证了我们产品的推陈出新的效率。”她预计国内械企在未来将持续发挥这种优势。近十多年来,通过内生发展叠加外延式并购,迈瑞医疗业绩持续提升。2014到2017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从78.36亿元增至111.74亿元,CAGR约为13%;回A股上市后业绩增速加快,2017到2019年间,营业收入从111.74亿元增至165.56亿元,CAGR上升到22%左右。上述两个时间段内,净利润的CAGR则从23%上升到34%。2017到2019年间,全球排名前几的医疗器械公司,如美敦力、强生、飞利浦等公司,营收规模虽然庞大,但增速处于较低水平。这三家公司的CAGR分别为-1.8%、-1.2%和4.7%。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2019年研发投入达14.6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8.85%,这一水平远超A股其他医疗器械企业。那么,作为我国坚持自主创新之路的医疗器械龙头公司,迈瑞医疗在与国际头部器械厂商的竞争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公司2020年中报显示,在国内市场上,其产品已经覆盖我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去年曾表示,“在少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 国产化率超过六成,比如监护仪、生化试剂等;在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比如血球、麻醉、呼吸、大型影像设备等,但尚未替代进口产品;在相当多的细分领域,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超高端彩超、内窥镜等。”更具体一点,迈瑞医疗的业务主要布局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产品线。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线中,迈瑞医疗已有的成熟产品如监护仪和麻醉设备,2017年分别在我国市占率排名位于第一、第三位。2020年8月,公司高管层在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疫情爆发后,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除微创外科产品外,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全部子产品在上半年均成为国内第一。体外诊断方面,公司产品布局比较全面。但在IVD领域单一市场最大的化学发光市场内,国产化率仅有20%,根据粤开数据研究院整理的数据,目前该市场70%份额由罗氏、雅培、贝克曼和西门子占据。迈瑞医疗虽然起步较晚,但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仪器在部分参数性能上已经能与进口产品媲美。公司认为,国家DRGs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化学发光领域未来几年进口替代的速度。医学影像产线中,目前国产彩超产品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彩超市场(主要在三甲医院)仍由 GPS 三巨头占据,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不足10%。根据智妍咨询2018年数据,公司的超声设备处于国产领军地位,其市占率仅为5%左右。公司也在年报中表示,还需加大超高端彩超等业务投入,促进进口替代。放眼国际市场,此次疫情实际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进一步全球化。迈瑞医疗2020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增速加快,同比增长达46.82%。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在产品质量、产能响应速度、售后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次疫情中,公司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抗疫设备得以大量进入海内外全新的高端客户群。公司表示,前三季度迈瑞在国际市场完成了约 600 家高端客户群突破,超过了历年国际市场高端客户群突破数之和。李西廷在今年3月一次访谈中提到,我国医疗器械发展起步较晚,一些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的医疗器械持怀疑态度,不敢引进使用。此次疫情,我国医疗器械不仅解决了这些国家的燃眉之急,还使他们对国产医疗器械有了新的认知。他认为“这使得国产品牌在国际发展至少提前五年。”但与此同时,李西延不忘居安思危,他于2019年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迈瑞的目标是能够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前20名。本次采访中,谈及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他表示对于公司海内外营收五五分的现状并不满意,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销售份额。李西延说,“尽管迈瑞医疗在过去三十年已经掌握了很多核心技术,但要在国际上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还需要攻克更多核心技术。”光伏企业领跑世界比工业机器人发展得更快的是光伏企业。目前,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应用规模上来看,中国光伏企业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隆基股份(601012.SH)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股份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不论是在市值、规模或者市场占有率方面,隆基目前都是全球范围最大的光伏企业,目前隆基已经有60%的产品供应出口。隆基股份的股价在八年里的涨幅超过了40倍。在2020年,隆基的股价涨幅达到了277.1%。截止4月8日下午收盘,隆基股份的总市值为3391亿元。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从2011年盈利2.84亿元增长到2019年实现净利润52.8亿元。据其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隆基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亿元到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55.3%到62.88%。作为参考,太阳电力公司(SUNPOWER)是一家在1985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的太阳能企业,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行业里的领军企业。2020年该公司的总收入为11.24亿美元,净利润为4.74亿美元。同为北美光伏巨头的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在2020年的总收入为27.11亿美元,净利润3.98亿美元。截止4月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电力公司市值为50.9亿美元,第一太阳能公司公司市值为86.1亿美元。天风证券的分析师孙潇雅在前段时间的研究报告中表示,隆基公司主要创始人和核心管理层均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具备专业背景,对产业和技术理解深刻。因此,隆基股份一开始就选择了降本潜力更大的单晶硅片,而不是短期内盈利更多的多晶硅。孙潇雅介绍称,在2014年末,隆基开始切入下游组件推动单晶需求增长。公司从被动接受下游需求到主动引导终端需求转向,打开了硅片业务的长期发展空间。2017年下半年,单晶硅片盈利超预期,装机首次进入全球前十。2020年,中欧政策层面支持新能源长期发展,公司一体化优势初步彰显,公司加快电池、组件产能建设,向深度一体化转型,减弱硅料、银浆等原辅材涨价影响。然而,隆基在执行单晶战略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最初单晶渗透率太低难以持续盈利、中途多晶黑硅与多晶金刚线等技术使主流的多晶产品竞争力大幅增强、后来组件销售面临传统多晶组件厂先发的品牌渠道与营销优势。孙潇雅认为,“面对困难,隆基公司凭借强大的战略定力与高效的执行能力,几乎连年超额完成硅片业务年度目标,并且通过加大营销投入等方式扭转了市场对单晶组件厂的认知,成立6年即将成为全球组件出货冠军,不断刷新历史。”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还对记者表示,现在隆基使用的生产设备很多都以国产为主,并且定期根据技术变化更换设备。不同环节的设备周期不一样,有的一两年更换一次,有的甚至不到一年就更换。孙潇雅也指出,在切片环节,公司早在2011年前后就已经具备金刚线切片的专利,但是由于装备尚未国产化、供应链不完整、工艺成本也很高,因此公司最开始投产的产能依旧是传统的砂浆切割产能。经过公司数年努力,2013年末选定了金刚线种类,培育了连城数控供应设备,与金刚线生产企业确认了稳定供应关系,才开始大规模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并迅速地在2015年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100%金刚线切割的企业,赚取了2-3年的技术进步利润。在光伏组件环节,隆基在2015年就开始对PERC电池进行量产研究。PERC是指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比常规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由于设备国产化不足、衰减问题、成本较高等原因,最开始投产的电池产能依旧多为常规电池。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隆基掌握了光致衰减的减小与控制技术,在此期间,国产设备经过多方使用后也逐步成熟,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于是2018年公司就迅速将原有产线全部升级为PERC产线,同时启动大规模扩产计划,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新电池产能,成为组件环节头部企业。除了太阳能,隆基目前还在其他相关的新能源方面有所布局。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显示隆基在3月31日注册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隆基在2019年之前就开始在氢能方面进行研究布局,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因为“氢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同样作为全球光伏巨头的通威股份(600438.SH)则是从水产饲料业开始起家。自公司1995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水产饲料、禽畜饲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止4月8日收盘,通威股份市值达到1476亿元。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和蔡紫豪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2016年,经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通威股份注入了通威新能源、永祥股份、合肥通威的股权,将体外新能源部分纳入体内,目前形成农牧和光伏两大业务板块;2017-2019年,通威股份光伏电池片出货总量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4月6日,通威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42亿元,同比增长1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6.1亿元,同比增长36.95%。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股份自2006年进入多晶硅领域,2008年首期1000吨多晶硅顺利投产。2015年3月末,永祥股份完成四氯化硅冷氢化技术改造,从而极大节约了多晶硅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随着2018年底乐山、包头多晶硅项目顺利投产,永祥股份多晶硅年产能达到8万吨。根据刘强和蔡紫豪在研究报告中的介绍,永祥股份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电耗、硅耗、蒸汽耗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电耗为例,2019年全国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为70kWh/kg-Si。永祥股份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2015年10月就降至70kWh/kg-Si以下,到2017年进一步下降至62kWh/kg-Si,远低于行业水平。在光伏电池方面,N型电池因更高的发电效率以及更低的功率衰减,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必由之路,未来将成为替代P型电池的技术路线。目前通威股份单晶料占比已超过90%,并可批量供应N型料,是行业内可稳定供应合格N型料的少数供应商之一。根据公司中期技术规划,未来单晶料占比将维持85%以上,其中N型料占比达40%到80%,并可生产电子级高纯晶硅。另外,公司早在2013年即接管合肥赛维LDK布局电池,在2014到2015年看准PERC机会,快速扩张PERC产能,2018年成为全球电池龙头,2019年产能达到约30GW,市占率达到10%。同时也获得了PERC迭代的技术红利,电池收入从2016年的38亿增长到2019年的122亿,保持着行业龙头地位。通威不仅在目前主流量产的PERC电池上具有优势性价比,在PERC+、TOPCON、HJT等新型产品技术领域也有重点布局。2019年,公司正式切入HJT电池的量产研发,在成都和合肥的产能均达到200MW,试验线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且分别由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和迈为股份主导,实现了23.2%的最高转换效率。截至2020年5月,最高研发效率已经突破24.6%,为公司下一步的量产提供技术储备。——————

论则贱之

走进中科院——成都研学旅行关于科技研学5天活动方案

最有特色的研学旅行方案是什么?有哪些特色?成都研学旅行主题有哪些?近年来,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创新衔接,国家多次出台重要文件支持中小学研学旅行。其中,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成都研学旅行机构国洲文化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研”“学”合一,体会出行的欢乐,享受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乐学、好学的学习态度。鉴于此,国洲文化开展走进中科院的5天研学活动,旨在注重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研学参观相关场馆之后,结合相关主题、知识点的科技制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一、首都博物馆沿历史朝代更替顺序学习我国古代战争演变史,主要了解明京师保卫战和清代著名词人的故事。通过听讲解、讨论探究等方式,沿途了解各个朝代特点。最后,以“垓下之战”老师讲解为引子,分小组选择我国古代或现代历史上某个著名战役,谈论分享,通过演讲、情景剧表演(自选)等方式进行故事演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研学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梳理知识脉络。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解京剧行当基本知识,了解经典京剧故事中的主角分类以及脸谱特征,学习京剧脸谱的分类、色画方法、脸谱的色彩和图案,赏析经典的京剧脸谱,并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动手绘制喜欢的脸谱,向同学们讲述该脸谱的含义。研学目的:感受国粹的精髓,学习京剧文化。三、大气物理研究所参观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摩气象观测塔,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和现在的天气情况,结合实际让同学们有乐趣的学习寒潮、梅雨等的相关知识,了解每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得来的,对天气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摩气象观测塔,老师引导学生说这几年的空气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延伸出大气污染,雾霾以及类大气污染的种类,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研学目的:学习高中地理中的气压、气象学知识;学习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学习高中化学的气体成分知识。四、励志演讲通过“211”“985”2018年状元研究所分享励志求学故事、励志学习经验,增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加强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理想信念。研学目的:成都军事夏令营的蒲老师认为,通过励志故事的分享给与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正确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以及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五、微生物研究所带领学生参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习世界和中国微生物学的发展、生活中的微生物,使学生对微生物学有总体认识,参观真菌与人类科普展厅、菌种保藏中心,拓展学生视野;通过科普趣味实验,体验关于微生物的实验,介绍微生物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启发学生科学思维。研学目的:学习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细胞知识,微生物知识。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选取自动化研究所所内高中学生较感兴趣的智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科技成果,包括虹膜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视频监控、人脸识别、仿生机器鱼、脑网络组图谱、AI程序“CASIA-先知1.0”等,学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智能科学的奥秘。研学目的:涉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相关高考考点知识。七、中华航天博物馆以“中国梦 航天梦”为设计理念,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为重点,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航天实物与模型:从古代航天探索,到运载火箭家族,再到神舟号飞船以及人造卫星,学生将真切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间穿插相关航天人物的故事及航天精神,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最后,通过测试游戏、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航天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研学目的:了解中国航天60年,以及对航天知识的了解,加深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走进中科研学活动方案,旨在通过研学旅行,搭建一个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平台,帮助青少年巩固知识,拓展思维,提升基本素质,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得车数乘

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在成都成功举办

8月25日-27日,以“新西部、新重构、新机遇”为主题的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盛会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同期在25日上午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博览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主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成都市博览局全力支持,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业内知名媒体至顶网和科技行者协办。 聚焦蓉城 助新西部 四川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曲晓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副厅长皮亦鸣、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出席开幕峰会。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四川省作为西南大省,正加速构建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5+1”现代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19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成都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也为新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机遇。以5G和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终端、基础电子、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促进四川经济发展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皮亦鸣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皮亦鸣谈到, 与传统的产业相比,电子信息产业正在从国际向国内转移,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良好的教育资源,具备制造业全产业体系,拥有高新制造业产业升级所需的工业基础。希望通过此次博览会,做好国际国内双循环,进一步提升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在峰会致辞中表示,成都是中国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世界500强企业301家落户成都,成都也是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地,近年来,成都出台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和集成电路、软件、新型显示、5G,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的专项配套措施,希望与会嘉宾以本次博览会为契机,更加深入了解成都,将更多的项目在成都布局,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大会还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等单位的多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代表,他们将齐聚蓉城就电子信息自主创新、电子信息产业方向、自主安全与产业链重构、数据存储与产业数字化、先进计算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鲲鹏生态助力电子信息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积极探讨,分享各自观点,展望行业发展趋势。专家云集,产业重构,积极探讨电子信息新趋势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侯增广机器人技术改变了制造模式、医疗模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和人类社会深度融合,真正进入家庭和社会,智能机器人尚面临诸多挑战。在开幕峰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侯增广,发表了《机器人技术核心挑战与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未来不同产业、学科等不同领域的交叉能够对相关研究和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机会。报告讨论了人类、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以及未来的机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这表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速已经转负为正,整个经济走势体现了电子信息产业强劲的发展韧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在主题为《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方向与思考》的报告中表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向智能制造的流程的转化,也逐渐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信息技术仍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引领力量,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经济战略博弈的核心领域,信息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等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正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动能重启的重要引擎。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于奇长期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于奇发表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全力推进集成电路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的主旨演讲。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人才短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瓶颈。他表示学校通过产业界和高校密切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微电子学科与系统学科相融合、集成电路与集成工程相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全力培养造就一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IC工程领军人才、IC高级设计人才以及核心工艺工程师。同时希望学院能够建立成一个立足成都、带动西南、辐射全国的一流微电子学院。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谷虹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网信产业发展要以“自主安全”为核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施载体,以底座安全为根本保障,强调以数字化、融合创新推动国家战略转型升级,最终形成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谷虹在《重构自主安全产业之路》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以中国长城为代表的国家队,正在以安全需求为引领,持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基座,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布局,满足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中国长城打造的“芯+端+云”完整生态链,深刻诠释“大国重器”精神,夯实新基建核心安全基座。 曙光信息产业成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文静今年的疫情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为基础的新基建呼之欲出。同时新基建的本质,是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未来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曙光信息产业成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文静,发表了《先进计算融合创新-构筑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从新基建的概念、先进计算的重要性到算力经济时代的到来,全面阐述了算力在驱动数字化、智能化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曙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建设和运营以算力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先进计算技术的研发、设备制造、先进计算服务、生态建设、人才培育和应用创新来发展先进计算产业,助力区域科技实力提升,共育算力经济。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张熙伟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驱动业务场景越来越多样性,多样性的应用场景驱动算力需求的多样性,今天已经进入多样性的计算新时代,算力已经成为新生产力,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张熙伟在峰会上分享了《鲲鹏展翅,共赢计算新时代》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在云时代以及端边云协同的趋势下,ARM驱动的多样算力成为新的主流选择,华为计算战略希望围绕鲲鹏和昇腾,构筑多样性算力生态,积极践行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生态伙伴商业成功,并坚持技术投入,做深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竞争力超越,来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智能无所不及。同时华为与伙伴共建鲲鹏生态,基于研发、应用、人才培养三轮驱动,来打造西部数字经济新底座,共建西部“数字经济”新时代。 开幕峰会主持人:至顶网总编辑高飞 重磅登场 创新机遇 2020年创新成果集中展示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于2020年8月25日至8月27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6、7号馆举办,将集中展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发展成果,展现最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八大精品展区,全方位覆盖产业链本届展会设立两大主题展馆八大主题展区,展出面积近20,000平米。6号新基建馆重点打造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和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四个展区,7号基础电子馆重点打造助力产业基础高级化包括基础电子、集成电路、测试测量、微波射频四大展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参展商,带来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多维度、系统性地展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领先科技成果和产品。如今,新兴电子正在迅速崛起,其高成长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而“2020年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作为西南地区第一电子大展,汇聚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电子元器件作为今年展会重要看点之一,吸引了中国兵装集团58所、元六鸿远、永星电子、宏明电子、雨菲电子、中电科40所 47所等企业。另外,中电港多家国际芯片厂商,成都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旗下15家会员企业也共同亮相该展区。 测试测量版块的参展企业包括是德科技、福禄克、赛宝实验室、虹威科技、美恩斯、成都天大仪器、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所等。 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代表,大族激光、沈阳兴华航空电器、德阳智科电子、河北泰库物联网等企业也携带自己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亮相展会。除了开幕峰会,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之《大数据应用实践高峰论坛》、《电子元器件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助力电子信息+AI高峰论坛》多场分论坛,话题涵盖集成电路、高端元器件、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多个热门专业。在论坛上,大咖们齐聚一堂,从资源、技术、人才等多个角度分享和探讨各个领域的发展,分享最新行业资讯,共话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给与会者带来更多探讨相关市场和技术的机会。另外,展会现场还重磅推出手工焊 接大赛、无人机表演赛、手机游戏电子竞技比赛三场重要赛事。从2016年起同期举办的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使电博会真正实现了“软+硬+产业”全方位的展览展示平台。并通过其专业性,高品牌价值和发展趋势的权威性,相信对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都市圈等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在成都交会叠加展示的新窗口。

故观之名

成都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基地校名单出炉,快看哪些学校上榜了

6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召开了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推进会,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市教育局在总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的基础上,会同市科技局、市科协启动实施了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将在全市建立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教育载体,构建以培养学校、创新实践基地、基础创新学习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链,构建跨区域、跨部门、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协同培养的工作体系,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同时,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还确定了包括成都七中等27所中学在内的学校,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确定成都石室中学机器人设计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基础创新学习中心;确定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等12个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和四川川大智胜软件有限公司等8家高新科技企业,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聘请了四川大学教授李光宪、姚进,成都七中特级教师文宗等20名专家,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首批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机制。推进会上,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代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发出倡议,全市27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将成立“成都市普通高中创新教育联盟”,以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为依托,以联盟为平台,推动成员学校之间在课程、师资、实验室、科研等方面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推进育人方式转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也将组织专家组,对基地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和评估。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张瑾 见习记者 应鑫附: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名单第一批: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第二批(2018年新认定):成都市华阳中学、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成都市玉林中学、成都市中和中学、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川师附中、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成都二十中、成都市七中万达学校、川大附中、成都市华西中学、成都市列五中学、龙泉中学、新都一中、双流中学、棠湖中学、简阳中学、金堂中学、温江中学、大弯中学、郫都一中、彭州中学。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创新学习中心(创新实验室)名单:1.成都石室中学—机器人设计实验室(文庙校区);2.成都七中(林荫街校区)—生命科学实验中心;3.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科技创新孵化室;4.成都树德中学—生物创新实验室(宁夏街校区);5.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人工智能学习实践中心;6.成都市玉林中学—创客中心;7.成都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机器人创新实验室;8.成都市华阳中学—创客工坊;9.成都树德协进中学—STEM教室;10.成都二十中—“北斗”科普教室;11.成都华西中学—基础创新实验室;12.成都列五中学—生化创新实验室;13.成都棠湖中学—创新实验室。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名单:1.四川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2.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四川大学食品科学科普教育中心;4.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普基地;6.西华大学新能源与微电网科普基地;7.西南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展示体验中心;8.成都大学数字动漫体验中心;9.成都工业学院机械博物馆;10.华西医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1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2.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13.四川川大智胜软件有限公司图像识别与飞行模拟展示中心;14.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体验馆;15.成都航利航空工程职业教育公司航空发动机博览馆;16.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技术应用展示中心;17.四川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科普基地;18.成都3D打印创意设计体验中心;19.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干细胞科普教育中心;20.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无人机及飞行控制体验馆。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首批导师名单:1.李光宪,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2.姚进,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和科创。3.舒红平,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4.王万林,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和预报。5.张蕊,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6.郭庆功,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无线电物理和微波技术应用。7.邱小平,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智能信息处理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应用。8.马尚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地面气象观测仪器、信息获取与处理和混杂动态系统理论。9.雷泞菲,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工程。10.李权,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理论与计算化学、新材料设计与理论模拟。11.丁海涛,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电气自动化。12.秦永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经济、社会保障和生涯规划。13.蒋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量子通信专业。14.李航,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博士,机器人工程。15.文宗,成都七中,中学正高级教师,生物。16.唐俊峰,成都市科教协会,副理事长、科学特级教师,科创。17.熊冲,成都市石室中学,中学一级,机器人设计与制造。18.刘宇,树德中学,中学一级,生物与科创。19.熊安国,成都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竞赛。20.李大勤,新都一中,中学高级、省特级教师,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