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成都体育学院召开了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会议。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舒为平,党委常委、副校长邬红丽、何本祥,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宇,及全体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邬红丽主持。 该校学生处副处长黄霞介绍了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基本情况,全体成员对名额分配、评选流程、拟推荐人员条件等进行了认真审议,拟推荐的国家奖学金42人、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193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580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1386人均全票通过。 邬红丽强调,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师生关注度高,职能部门要加强调研,不断完善评选办法,进一步凸显评选对人才培养的积极导向作用。 舒为平最后要求:一、要认真总结经验,着力优化完善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办法,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要积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解释工作,确保评选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构建公平正义、和谐法制校园。(通讯员:成都体育学院周进田来稿)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2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12月23日晚,成都体育学院隆重举行“致敬!成体人”2019年度颁奖晚会,重温2019经典记忆,向这一年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的成体人致敬。该校领导、颁奖嘉宾、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外聘员工代表盛装出席,欢聚一堂,见证荣光。 颁奖晚会在开场视频《致敬!成体人》中正式拉开序幕,通过视频回眸充满力量的成体故事。随后,晚会揭晓了2019年度“十佳团队”提名奖和“十佳团队奖”,学校教学名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特邀嘉宾分别为他们颁奖,礼赞奉献与担当。视频《奋进,成体青年》,展示了成体青年积极进取的青春风采。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胥万兵宣读了《表彰决定》,该校党委书记刘青和党委副书记校长舒为平分别为研究生、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颁奖。 颁奖晚会上,表演了由该校师生带来的节目《为成体喝彩》《祖国花季正当时》《奋进2019》等节目,博得了师生们的阵阵喝彩,在致敬成体人的同时,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致敬!成体人”颁奖晚会作为成体优秀校园文化展示平台,从成立工作小组,到线上线下评审团评选,全程受到了全校广大师生和校友们广泛关注。过去一年,该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喜迎新中国70岁华诞。来年,成体师生也必将戮力同心,紧紧把握双一流建设、赛事名城建设和新校区建设的机遇,齐心协力,阔步前行,不断开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来源:未来网、新华网、河南省教育厅、四川教育发布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各高校不断推出系统、持续而深入的资助举措,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启动紧急救助机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改变传统的“学生申请—学院初审—学校审批”资助模式,依托资助管理系统及疫情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精准摸排出的37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湖北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为部分本人或父母患新冠肺炎的学生发放2000元-3000元补助。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提供免费流量支持。为保证学生正常在线学习需要,学校多方联系,积极争取,通过开封移动、联通公司为37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人每月10G的国内免费手机流量。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实施疫情专项救助。疫情期间,学校为119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发放国家助学金810.942万元。关注重点群体,为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提供每人50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毕业生提供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分类资助、精准资助,为疫情期间经济困难学生解难题。防控疫情,关怀传递在心间。学校密切关注疫情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启动紧急排查机制,运用学工管理系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数据库筛选和排查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55人,按照特别困难等级每人2000元,比较困难、一般困难等级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困难补助7.1万元。防控疫情,精准资助送关爱。学校通过学生资助管理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联动各学院摸排湖北籍外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孤儿、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学生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学校本科学生及直系亲属、家庭成员情况,根据影响程度为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目前,学校正在统计非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名单,将通过精准资助的方式为500名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贴,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雪中送炭。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前移阵地,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发展性资助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以疫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就业及相关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侧重点,学校精心设置15个参考选题方向,涉及网络教学、大众传媒、心理健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等众多领域。申报者既可以从参考选题中选题,也可以自拟实用研究题目。经过学校广泛线上动员,学生积极响应、踊跃申报,共有342人递交项目申请。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将其中114项课题(本专科生立项114项,研究生立项10项)列入计划,经过网上公示后,每项课题给予1000元研究启动资金。目前,11.4万元启动资金已拨付到位,惠及114名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上述课题全部完成后,学校还将根据后续结项评审结果,给予500—1000元的资助经费。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出台《南阳师范学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资助中心通过学生工作系统防控体系核准学生动向和身体状况,收集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做好资助对象认定信息库的动态更新,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群体,本人或直系亲属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湖北籍或疫情期间居住在湖北的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其他受疫情影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建档立卡学生或者家庭突遭意外变故的学生,每人资助500-1000元。这些有力措施和前期的摸底调研,切实做到资助工作的精准帮扶、应助尽助。安阳工学院安阳工学院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紧急救助机制,对重点疫区和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切实保障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摸排统计疫情严重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向他们宣传防疫资助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实施精准资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户、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每人资助500元;为确保学校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每人发放20元线上学习流量补助;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赠送流量,疫情期间每人每月赠送10G流量,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在线上课,停课不停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认真排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等情况,特别是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本人或父母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为429名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提供手机流量费用减免资助活动,保障网络课程学习;利用“空中宣讲会+空中双选会”助力实现隔空人才需求对接,联络416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职位2829个、提供岗位65414个。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依托学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机构“冯老师就业工作坊”,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QQ群、微信群7个,在线上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简历指导、面试辅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与推荐,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线上累计审核毕业生求职补贴1500人。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三聚焦三强化”做实疫情防控期间资助育人工作。聚焦政策宣传,强化人文关怀。学校运用“互联网+资助”工作形式,通过学习强国、QQ群、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及家人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疫情期间防诈骗等知识。聚焦主题教育,强化育人实效。结合“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坚守诚信,助推青春”主题,采用线上形式,有序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聚焦精准资助,强化服务保障。学校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特别是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予以资助。学校通过精准摸排后,对部分困难学生发放生均500元的平安健康补助金;针对本人或家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返校后将视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对本人或者家人感染疫病,导致无力偿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和在校借款学生,酌情给予助学贷款本金代偿帮扶;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本人因疫情被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导致偿还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的毕业贷款学生,在还清所欠金额后,学校帮助提供非恶意逾期证明,协助其按照有关银行的要求进行信用维护;学校简化申请审批程序,加急办理相关财务手续,提前将专项健康平安补助、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西南民族大学2月27日,学校为358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1000元,为63名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每人500元。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资助金39.35万元已打卡发放。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计84.53万元,籍贯在“三州三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200元,计43.76万元。本次流量专项补助,一共发放流量补贴128.29万元,实现困难生全覆盖。学校多措并举做好资助工作,发放本、预科生3月份助学金320余万元、“归家团圆”车船票补贴40万元,积极开拓网上勤工助学岗位151个。同时,辅导员老师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学生困难,进行精准帮助。西南医科大学学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一是设立“抗疫专项补助”,对38名湖北籍学生和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658名学生,每人给予70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设立“学习网络流量专项补助”,对56名因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网络教学流量补助,积极助力“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学校本次共计对714名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合计48.86万元。西华大学2月20日,学校制定并下发了《西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方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每人资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300元特殊慰问金,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200元、家庭经济困难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600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将启动第二批专项资助。辅导员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以网络调查精准摸排的结果为基础,与学生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共审核资助355名学生,发放首期专项资助金额18.24万元。其中,专项资助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人,资助金额15.43万元;专项资助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人,资助金额2.66万元;专项资助学生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学生1人,发放慰问金0.15万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则,迅速响应并制定资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计20.5万元的专项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还开通寒假期间临时困难补助报送通道,简化报送流程,加快发放速度,给予因疫情影响导致临时困难的学生500—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先后资助64人,共计5.7万元。关爱留校学生,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3000个口罩,并每天为留校学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预防中药大锅汤,制作“芳香避秽”中药香囊发给留校学生。川北医学院一是对疑似病例,每人发放2000元的困难补助;二是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的困难补助;三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四是对疫情期间因直系亲属患重病或去世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800—20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100元。首批对44名同学发放资助共计2.72万元。后续,学校还将根据院系的摸排情况和学生申请情况,持续进行资助。绵阳师范学院疫情发生后,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采取多项暖心资助措施,启动疫情期间专项帮扶机制,向湖北籍建档立卡学生、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他省份家庭有临时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家庭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5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共资助学生117人,共发放临时补助6.26万元。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对全校5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特别资助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1200元,其余学生每人600元,总计发放3.48万元。成都体育学院对于留校学生,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到各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补助,向留校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困难资助金,向其他留校学生也发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还为每名留校学生发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对于离校返家学生,当疫情出现伊始,学校便及时组织各院系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对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较大影响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向该生发放了3000元困难补助金。此外,鉴于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响较重地区,学校及时慰问了湖北籍学生,向湖北籍贫困学生发放800—1000元困难资助金,向其他学生发放300元慰问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补助和慰问金近10万元。四川音乐学院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针对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针对今年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了40名湖北籍贫困生和186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资助金13.75万元。攀枝花学院学校分类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按不同级别给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资助,其它地区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别贫困学生可申请4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本人发放2000元资助金,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子女每生发放2000元慰问金,为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金、留校其它学生发放200元慰问金。同时学校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未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补充申请贫困生认定。除给予相应资助外,学校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截至目前,学校共为241名同学发放资助金共计95200元。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目前,学校已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学生发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共计发放5.34万元。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在线心理辅导,为19名学生进行了咨询疏导。成都医学院设立疫情专项资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专项资助,发放资金2.6万元,资助学生10人。专项资助分为两类:一是确诊新冠肺炎学生专项资助。对本人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全校资助1人。二是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金,全校共资助9人。开展寒假留校学生慰问。为留校的15名本专科学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共计发放0.8万元。发放“流量”补贴。为271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安装满足在线课程学习条件的宽带网络或手机未办理足够流量业务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的流量补贴,共计发放2.71万元。协调网络运营商免费为学生增加上网流量,减轻了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网压力。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针对父母被单位派出驰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学生,每人发放1000或600元的慰问专项补助,共为51名学生发放4.5万元。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对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资助2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资助1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资助标准为500元/人;目前还滞留在湖北的学生,发放300元/人的防控经费,用于购买口罩、消毒药品等;在线上课期间,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50元/人的手机流量费。截止目前,共向500余名学生发放共计2.89万元的专项资助。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资助1:为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疫情期间摸排的贫困学生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标准为20元/人*月,从3月起算直至疫情结束。目前已为5328名困难生发放3月流量补助10.656万元。资助2:为555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6.65万元。资助3:为滞留湖北的7名困难学生按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0.7万元。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凡参加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及配偶、子女,报读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补助2000元,给予湖北籍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000元,首批共计发放补助3.3万元。同时,学校还给滞留疫区的湖北籍学生一对一发送慰问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的通知》,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关注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首批为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生活补助7.68万元。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决定,凡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报读学校医药康养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减免三年学费。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各高校不断推出系统、持续而深入的资助举措,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启动紧急救助机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改变传统的“学生申请—学院初审—学校审批”资助模式,依托资助管理系统及疫情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精准摸排出的37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湖北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为部分本人或父母患新冠肺炎的学生发放2000元-3000元补助。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提供免费流量支持。为保证学生正常在线学习需要,学校多方联系,积极争取,通过开封移动、联通公司为37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人每月10G的国内免费手机流量。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实施疫情专项救助。疫情期间,学校为119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发放国家助学金810.942万元。关注重点群体,为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提供每人50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毕业生提供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分类资助、精准资助,为疫情期间经济困难学生解难题。防控疫情,关怀传递在心间。学校密切关注疫情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启动紧急排查机制,运用学工管理系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数据库筛选和排查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55人,按照特别困难等级每人2000元,比较困难、一般困难等级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困难补助7.1万元。防控疫情,精准资助送关爱。学校通过学生资助管理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联动各学院摸排湖北籍外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孤儿、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学生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学校本科学生及直系亲属、家庭成员情况,根据影响程度为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目前,学校正在统计非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名单,将通过精准资助的方式为500名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贴,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雪中送炭。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前移阵地,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发展性资助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以疫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就业及相关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侧重点,学校精心设置15个参考选题方向,涉及网络教学、大众传媒、心理健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等众多领域。申报者既可以从参考选题中选题,也可以自拟实用研究题目。经过学校广泛线上动员,学生积极响应、踊跃申报,共有342人递交项目申请。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将其中114项课题(本专科生立项114项,研究生立项10项)列入计划,经过网上公示后,每项课题给予1000元研究启动资金。目前,11.4万元启动资金已拨付到位,惠及114名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上述课题全部完成后,学校还将根据后续结项评审结果,给予500—1000元的资助经费。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出台《南阳师范学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资助中心通过学生工作系统防控体系核准学生动向和身体状况,收集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做好资助对象认定信息库的动态更新,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群体,本人或直系亲属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湖北籍或疫情期间居住在湖北的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其他受疫情影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建档立卡学生或者家庭突遭意外变故的学生,每人资助500-1000元。这些有力措施和前期的摸底调研,切实做到资助工作的精准帮扶、应助尽助。安阳工学院安阳工学院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紧急救助机制,对重点疫区和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切实保障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摸排统计疫情严重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向他们宣传防疫资助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实施精准资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户、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每人资助500元;为确保学校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每人发放20元线上学习流量补助;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赠送流量,疫情期间每人每月赠送10G流量,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在线上课,停课不停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认真排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等情况,特别是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本人或父母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为429名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提供手机流量费用减免资助活动,保障网络课程学习;利用“空中宣讲会+空中双选会”助力实现隔空人才需求对接,联络416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职位2829个、提供岗位65414个。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依托学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机构“冯老师就业工作坊”,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QQ群、微信群7个,在线上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简历指导、面试辅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与推荐,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线上累计审核毕业生求职补贴1500人。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三聚焦三强化”做实疫情防控期间资助育人工作。聚焦政策宣传,强化人文关怀。学校运用“互联网+资助”工作形式,通过学习强国、QQ群、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及家人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疫情期间防诈骗等知识。聚焦主题教育,强化育人实效。结合“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坚守诚信,助推青春”主题,采用线上形式,有序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聚焦精准资助,强化服务保障。学校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特别是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予以资助。学校通过精准摸排后,对部分困难学生发放生均500元的平安健康补助金;针对本人或家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返校后将视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对本人或者家人感染疫病,导致无力偿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和在校借款学生,酌情给予助学贷款本金代偿帮扶;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本人因疫情被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导致偿还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的毕业贷款学生,在还清所欠金额后,学校帮助提供非恶意逾期证明,协助其按照有关银行的要求进行信用维护;学校简化申请审批程序,加急办理相关财务手续,提前将专项健康平安补助、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西南民族大学2月27日,学校为358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1000元,为63名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每人500元。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资助金39.35万元已打卡发放。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计84.53万元,籍贯在“三州三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200元,计43.76万元。本次流量专项补助,一共发放流量补贴128.29万元,实现困难生全覆盖。学校多措并举做好资助工作,发放本、预科生3月份助学金320余万元、“归家团圆”车船票补贴40万元,积极开拓网上勤工助学岗位151个。同时,辅导员老师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学生困难,进行精准帮助。西南医科大学学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一是设立“抗疫专项补助”,对38名湖北籍学生和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658名学生,每人给予70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设立“学习网络流量专项补助”,对56名因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网络教学流量补助,积极助力“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学校本次共计对714名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合计48.86万元。西华大学2月20日,学校制定并下发了《西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方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每人资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300元特殊慰问金,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200元、家庭经济困难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600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将启动第二批专项资助。辅导员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以网络调查精准摸排的结果为基础,与学生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共审核资助355名学生,发放首期专项资助金额18.24万元。其中,专项资助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人,资助金额15.43万元;专项资助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人,资助金额2.66万元;专项资助学生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学生1人,发放慰问金0.15万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则,迅速响应并制定资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计20.5万元的专项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还开通寒假期间临时困难补助报送通道,简化报送流程,加快发放速度,给予因疫情影响导致临时困难的学生500—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先后资助64人,共计5.7万元。关爱留校学生,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3000个口罩,并每天为留校学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预防中药大锅汤,制作“芳香避秽”中药香囊发给留校学生。川北医学院一是对疑似病例,每人发放2000元的困难补助;二是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的困难补助;三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四是对疫情期间因直系亲属患重病或去世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800—20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100元。首批对44名同学发放资助共计2.72万元。后续,学校还将根据院系的摸排情况和学生申请情况,持续进行资助。绵阳师范学院疫情发生后,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采取多项暖心资助措施,启动疫情期间专项帮扶机制,向湖北籍建档立卡学生、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他省份家庭有临时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家庭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5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共资助学生117人,共发放临时补助6.26万元。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对全校5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特别资助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1200元,其余学生每人600元,总计发放3.48万元。成都体育学院对于留校学生,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到各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补助,向留校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困难资助金,向其他留校学生也发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还为每名留校学生发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对于离校返家学生,当疫情出现伊始,学校便及时组织各院系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对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较大影响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向该生发放了3000元困难补助金。此外,鉴于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响较重地区,学校及时慰问了湖北籍学生,向湖北籍贫困学生发放800—1000元困难资助金,向其他学生发放300元慰问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补助和慰问金近10万元。四川音乐学院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针对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针对今年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了40名湖北籍贫困生和186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资助金13.75万元。攀枝花学院学校分类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按不同级别给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资助,其它地区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别贫困学生可申请4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本人发放2000元资助金,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子女每生发放2000元慰问金,为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金、留校其它学生发放200元慰问金。同时学校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未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补充申请贫困生认定。除给予相应资助外,学校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截至目前,学校共为241名同学发放资助金共计95200元。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目前,学校已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学生发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共计发放5.34万元。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在线心理辅导,为19名学生进行了咨询疏导。成都医学院设立疫情专项资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专项资助,发放资金2.6万元,资助学生10人。专项资助分为两类:一是确诊新冠肺炎学生专项资助。对本人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全校资助1人。二是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金,全校共资助9人。开展寒假留校学生慰问。为留校的15名本专科学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共计发放0.8万元。发放“流量”补贴。为271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安装满足在线课程学习条件的宽带网络或手机未办理足够流量业务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的流量补贴,共计发放2.71万元。协调网络运营商免费为学生增加上网流量,减轻了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网压力。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针对父母被单位派出驰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学生,每人发放1000或600元的慰问专项补助,共为51名学生发放4.5万元。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对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资助2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资助1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资助标准为500元/人;目前还滞留在湖北的学生,发放300元/人的防控经费,用于购买口罩、消毒药品等;在线上课期间,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50元/人的手机流量费。截止目前,共向500余名学生发放共计2.89万元的专项资助。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资助1:为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疫情期间摸排的贫困学生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标准为20元/人*月,从3月起算直至疫情结束。目前已为5328名困难生发放3月流量补助10.656万元。资助2:为555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6.65万元。资助3:为滞留湖北的7名困难学生按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0.7万元。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凡参加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及配偶、子女,报读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补助2000元,给予湖北籍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000元,首批共计发放补助3.3万元。同时,学校还给滞留疫区的湖北籍学生一对一发送慰问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的通知》,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关注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首批为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生活补助7.68万元。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决定,凡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报读学校医药康养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减免三年学费。来源:新华网、未来网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四川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断推出系统、持续而深入的资助举措,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01、西南财经大学疫情发生后,西南财经大学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西南财经大学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全面摸排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身体状况、就业现状、求职意愿等信息,建立网络化的“一对一”工作台账。组织学院(中心)教师党员与未就业湖北籍毕业生建立“一对一”联系,跟踪指导服务至离校。为湖北籍毕业生提供生涯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解答生涯困惑,舒缓就业焦虑,减少疫情对其求职心理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举办公考培训班,帮助湖北籍毕业生提高应试技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湖北籍毕业生QQ群等线上平台向湖北籍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搜集湖北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通过湖北校友会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按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向湖北籍毕业生发放特殊求职补贴,重点支持其中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和1名残疾毕业生,增强其就业保障,帮助他们顺利渡过疫情期间的求职难关。02、西南民族大学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资助工作,设立专项困难补助、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和助学金等,多措并举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专项补助,暖心支持学校设立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补助,资助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在籍在校学生,重点帮扶我校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或父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学生或因疫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月27日,学校为358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1000元,为63名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每人500元。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资助金39.35万元已打卡发放。流量补助 ,贴心上线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计84.53万元,籍贯在“三州三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200元,计43.76万元。本次流量专项补助,一共发放流量补贴128.29万元,实现困难生全覆盖。精准帮扶,让你安心学校多措并举做好资助工作,发放本、预科生3月份助学金320余万元、“归家团圆”车船票补贴40万元,积极开拓网上勤工助学岗位151个。同时,辅导员老师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学生困难,进行精准帮助。03、西南医科大学为全力助推抗疫阻击战,西南医科大学紧跟形势、积极部署、迅速行动。聚焦受疫情影响学生家庭,密切关注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温暖和关怀落到实处。精准帮扶,专项专助“停课不停学”西南医大坚持学生资助工作“停课不停助”。学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一是设立“抗疫专项补助”,对38名湖北籍学生和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658名学生,每人给予70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设立“学习网络流量专项补助”,对56名因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网络教学流量补助,积极助力“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学校本次共计对714名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合计48.86万元。值守热线,筑牢筑强抗疫心理防线学校开通学生资助、心理援助、就业帮助等热线电话及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疏导、学业支持、就业指导等帮扶工作。成立了由13名专家和72个志愿者组成的“心理防疫”突击队,截止4月初,累计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服务70余人次;组织全校15000余名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线上防疫心理健康讲座;338人通过“智慧树”平台学习《生死教育与死亡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开展线上心理团辅5000人次;成功干预2例心理危机个案,确保了全校师生心理安全。利用网络平台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130人次;线上开展《职业规划与择业指导》课程,对3000余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开展“求职简历门诊”专项工作,完成个案就业指导296人次。04、西华大学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华大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通过专项资助、心理疏导等举措关心关爱因疫情影响而受困的学生,制定专项资助方案、深化资助育人功效,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疫情攻坚战。2月20日,学校制定并下发了《西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方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每人资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300元特殊慰问金,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200元、家庭经济困难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600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将启动第二批专项资助。辅导员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以网络调查精准摸排的结果为基础,与学生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共审核资助355名学生,发放首期专项资助金额18.24万元。其中,专项资助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人,资助金额15.43万元;专项资助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人,资助金额2.66万元;专项资助学生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学生1人,发放慰问金0.15万元。此外,为解决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已启动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等资助资金发放工作。同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或无力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学校已启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等银行机构实施延后还款期限的举措,对失去还款能力的启动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05、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则,迅速响应并制定资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计20.5万元的专项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还开通寒假期间临时困难补助报送通道,简化报送流程,加快发放速度,给予因疫情影响导致临时困难的学生500—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先后资助64人,共计5.7万元。关爱留校学生,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3000个口罩,并每天为留校学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预防中药大锅汤,制作“芳香避秽”中药香囊发给留校学生。06、川北医学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川北医学院在第一时间设立“抗疫特殊困难补助”,及时对因疫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资助。一是对疑似病例,每人发放2000元的困难补助;二是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的困难补助;三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四是对疫情期间因直系亲属患重病或去世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800—20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100元。首批对44名同学发放资助共计2.72万元。后续,学校还将根据院系的摸排情况和学生申请情况,持续进行资助。07、绵阳师范学院疫情发生后,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采取多项暖心资助措施,启动疫情期间专项帮扶机制,向湖北籍建档立卡学生、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他省份家庭有临时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家庭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5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共资助学生117人,共发放临时补助6.26万元。08、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对全校5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特别资助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1200元,其余学生每人600元,总计发放3.48万元。09、成都体育学院学校制定出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寒假离校返家和留校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慰问与资助。对于留校学生,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到各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补助,向留校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困难资助金,向其他留校学生也发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还为每名留校学生发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对于离校返家学生,当疫情出现伊始,学校便及时组织各院系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对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较大影响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向该生发放了3000元困难补助金。此外,鉴于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响较重地区,学校及时慰问了湖北籍学生,向湖北籍贫困学生发放800—1000元困难资助金,向其他学生发放300元慰问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补助和慰问金近10万元。10、四川音乐学院疫情无情,川音有爱。为确保来自湖北籍家庭困难学生和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学校设立了专项“抗疫慰问金”。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针对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开展对湖北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了解,多措并举,建立和落实“一对一”就业帮扶指导工作机制,同时设立“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帮扶补贴”,实施定向资助。针对今年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了40名湖北籍贫困生和186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资助金13.75万元。11、攀枝花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对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资助、及时资助,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学校分类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按不同级别给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资助,其它地区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别贫困学生可申请4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本人发放2000元资助金,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子女每生发放2000元慰问金,为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金、留校其它学生发放200元慰问金。同时学校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未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补充申请贫困生认定。除给予相应资助外,学校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截至目前,学校共为241名同学发放资助金共计95200元。12、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了解掌握湖北籍学生情况,持续并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和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孤儿等特殊困难学生,每日摸排学生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目前,学校已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学生发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共计发放5.34万元。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在线心理辅导,为19名学生进行了咨询疏导。13、成都医学院设立疫情专项资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专项资助,发放资金2.6万元,资助学生10人。专项资助分为两类:一是确诊新冠肺炎学生专项资助。对本人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全校资助1人。二是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金,全校共资助9人。开展寒假留校学生慰问。为留校的15名本专科学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共计发放0.8万元。发放“流量”补贴。为271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安装满足在线课程学习条件的宽带网络或手机未办理足够流量业务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的流量补贴,共计发放2.71万元。协调网络运营商免费为学生增加上网流量,减轻了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网压力。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针对父母被单位派出驰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学生,每人发放1000或600元的慰问专项补助,共为51名学生发放4.5万元。14、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院资助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聚焦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家庭和生活困难学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资助。学校对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资助2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资助1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资助标准为500元/人;目前还滞留在湖北的学生,发放300元/人的防控经费,用于购买口罩、消毒药品等;在线上课期间,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50元/人的手机流量费。截止目前,共向500余名学生发放共计2.89万元的专项资助。15、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情况:资助1:为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疫情期间摸排的贫困学生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标准为20元/人*月,从3月起算直至疫情结束。目前已为5328名困难生发放3月流量补助10.656万元。资助2:为555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6.65万元。资助3:为滞留湖北的7名困难学生按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0.7万元。16、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经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研究决定:凡参加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及配偶、子女,报读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17、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补助2000元,给予湖北籍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000元,首批共计发放补助3.3万元。同时,学校还给滞留疫区的湖北籍学生一对一发送慰问信。18、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的通知》,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关注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首批为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生活补助7.68万元。19、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决定,凡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报读学校医药康养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减免三年学费。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编辑 | 阿黄、凌纳(实习) 校对 | 李晓平 审核 | 关 关 来源 | 综合各大高校官微、四川学生资助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各高校不断推出系统、持续而深入的资助举措,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启动紧急救助机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改变传统的“学生申请—学院初审—学校审批”资助模式,依托资助管理系统及疫情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精准摸排出的37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湖北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为部分本人或父母患新冠肺炎的学生发放2000元-3000元补助。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提供免费流量支持。为保证学生正常在线学习需要,学校多方联系,积极争取,通过开封移动、联通公司为37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人每月10G的国内免费手机流量。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实施疫情专项救助。疫情期间,学校为119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发放国家助学金810.942万元。关注重点群体,为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提供每人50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毕业生提供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分类资助、精准资助,为疫情期间经济困难学生解难题。防控疫情,关怀传递在心间。学校密切关注疫情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启动紧急排查机制,运用学工管理系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数据库筛选和排查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55人,按照特别困难等级每人2000元,比较困难、一般困难等级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困难补助7.1万元。防控疫情,精准资助送关爱。学校通过学生资助管理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联动各学院摸排湖北籍外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孤儿、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学生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学校本科学生及直系亲属、家庭成员情况,根据影响程度为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目前,学校正在统计非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名单,将通过精准资助的方式为500名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贴,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雪中送炭。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前移阵地,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发展性资助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以疫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就业及相关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侧重点,学校精心设置15个参考选题方向,涉及网络教学、大众传媒、心理健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等众多领域。申报者既可以从参考选题中选题,也可以自拟实用研究题目。经过学校广泛线上动员,学生积极响应、踊跃申报,共有342人递交项目申请。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将其中114项课题(本专科生立项114项,研究生立项10项)列入计划,经过网上公示后,每项课题给予1000元研究启动资金。目前,11.4万元启动资金已拨付到位,惠及114名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上述课题全部完成后,学校还将根据后续结项评审结果,给予500—1000元的资助经费。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出台《南阳师范学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资助中心通过学生工作系统防控体系核准学生动向和身体状况,收集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做好资助对象认定信息库的动态更新,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群体,本人或直系亲属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湖北籍或疫情期间居住在湖北的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其他受疫情影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建档立卡学生或者家庭突遭意外变故的学生,每人资助500-1000元。这些有力措施和前期的摸底调研,切实做到资助工作的精准帮扶、应助尽助。安阳工学院安阳工学院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紧急救助机制,对重点疫区和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切实保障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摸排统计疫情严重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向他们宣传防疫资助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实施精准资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户、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每人资助500元;为确保学校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每人发放20元线上学习流量补助;为全校1391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赠送流量,疫情期间每人每月赠送10G流量,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在线上课,停课不停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认真排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等情况,特别是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本人或父母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为429名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提供手机流量费用减免资助活动,保障网络课程学习;利用“空中宣讲会+空中双选会”助力实现隔空人才需求对接,联络416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职位2829个、提供岗位65414个。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依托学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机构“冯老师就业工作坊”,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QQ群、微信群7个,在线上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简历指导、面试辅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与推荐,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线上累计审核毕业生求职补贴1500人。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三聚焦三强化”做实疫情防控期间资助育人工作。聚焦政策宣传,强化人文关怀。学校运用“互联网+资助”工作形式,通过学习强国、QQ群、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及家人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疫情期间防诈骗等知识。聚焦主题教育,强化育人实效。结合“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坚守诚信,助推青春”主题,采用线上形式,有序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聚焦精准资助,强化服务保障。学校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特别是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予以资助。学校通过精准摸排后,对部分困难学生发放生均500元的平安健康补助金;针对本人或家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返校后将视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对本人或者家人感染疫病,导致无力偿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和在校借款学生,酌情给予助学贷款本金代偿帮扶;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本人因疫情被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导致偿还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的毕业贷款学生,在还清所欠金额后,学校帮助提供非恶意逾期证明,协助其按照有关银行的要求进行信用维护;学校简化申请审批程序,加急办理相关财务手续,提前将专项健康平安补助、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西南民族大学2月27日,学校为358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1000元,为63名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每人500元。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资助金39.35万元已打卡发放。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计84.53万元,籍贯在“三州三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200元,计43.76万元。本次流量专项补助,一共发放流量补贴128.29万元,实现困难生全覆盖。学校多措并举做好资助工作,发放本、预科生3月份助学金320余万元、“归家团圆”车船票补贴40万元,积极开拓网上勤工助学岗位151个。同时,辅导员老师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学生困难,进行精准帮助。西南医科大学学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一是设立“抗疫专项补助”,对38名湖北籍学生和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658名学生,每人给予70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设立“学习网络流量专项补助”,对56名因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网络教学流量补助,积极助力“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学校本次共计对714名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合计48.86万元。西华大学2月20日,学校制定并下发了《西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方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每人资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300元特殊慰问金,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200元、家庭经济困难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600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将启动第二批专项资助。辅导员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以网络调查精准摸排的结果为基础,与学生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共审核资助355名学生,发放首期专项资助金额18.24万元。其中,专项资助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人,资助金额15.43万元;专项资助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人,资助金额2.66万元;专项资助学生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学生1人,发放慰问金0.15万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则,迅速响应并制定资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计20.5万元的专项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还开通寒假期间临时困难补助报送通道,简化报送流程,加快发放速度,给予因疫情影响导致临时困难的学生500—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先后资助64人,共计5.7万元。关爱留校学生,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3000个口罩,并每天为留校学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预防中药大锅汤,制作“芳香避秽”中药香囊发给留校学生。川北医学院一是对疑似病例,每人发放2000元的困难补助;二是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的困难补助;三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四是对疫情期间因直系亲属患重病或去世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800—20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100元。首批对44名同学发放资助共计2.72万元。后续,学校还将根据院系的摸排情况和学生申请情况,持续进行资助。绵阳师范学院疫情发生后,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采取多项暖心资助措施,启动疫情期间专项帮扶机制,向湖北籍建档立卡学生、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他省份家庭有临时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家庭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5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共资助学生117人,共发放临时补助6.26万元。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对全校5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特别资助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1200元,其余学生每人600元,总计发放3.48万元。成都体育学院对于留校学生,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到各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补助,向留校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困难资助金,向其他留校学生也发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还为每名留校学生发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对于离校返家学生,当疫情出现伊始,学校便及时组织各院系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对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较大影响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向该生发放了3000元困难补助金。此外,鉴于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响较重地区,学校及时慰问了湖北籍学生,向湖北籍贫困学生发放800—1000元困难资助金,向其他学生发放300元慰问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补助和慰问金近10万元。四川音乐学院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针对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针对今年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了40名湖北籍贫困生和186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资助金13.75万元。攀枝花学院学校分类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按不同级别给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资助,其它地区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别贫困学生可申请4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本人发放2000元资助金,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子女每生发放2000元慰问金,为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金、留校其它学生发放200元慰问金。同时学校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未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补充申请贫困生认定。除给予相应资助外,学校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截至目前,学校共为241名同学发放资助金共计95200元。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目前,学校已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学生发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共计发放5.34万元。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在线心理辅导,为19名学生进行了咨询疏导。成都医学院设立疫情专项资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专项资助,发放资金2.6万元,资助学生10人。专项资助分为两类:一是确诊新冠肺炎学生专项资助。对本人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全校资助1人。二是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金,全校共资助9人。开展寒假留校学生慰问。为留校的15名本专科学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共计发放0.8万元。发放“流量”补贴。为271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安装满足在线课程学习条件的宽带网络或手机未办理足够流量业务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的流量补贴,共计发放2.71万元。协调网络运营商免费为学生增加上网流量,减轻了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网压力。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针对父母被单位派出驰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学生,每人发放1000或600元的慰问专项补助,共为51名学生发放4.5万元。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对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资助2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资助1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资助标准为500元/人;目前还滞留在湖北的学生,发放300元/人的防控经费,用于购买口罩、消毒药品等;在线上课期间,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50元/人的手机流量费。截止目前,共向500余名学生发放共计2.89万元的专项资助。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资助1:为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疫情期间摸排的贫困学生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标准为20元/人*月,从3月起算直至疫情结束。目前已为5328名困难生发放3月流量补助10.656万元。资助2:为555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6.65万元。资助3:为滞留湖北的7名困难学生按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0.7万元。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凡参加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及配偶、子女,报读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补助2000元,给予湖北籍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000元,首批共计发放补助3.3万元。同时,学校还给滞留疫区的湖北籍学生一对一发送慰问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的通知》,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关注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首批为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生活补助7.68万元。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决定,凡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报读学校医药康养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减免三年学费。“青春长征·火炬点亮传递活动”正式上线让我们在线上一起寻访贵州红色故事编 辑 | 肖 睿校 审 | 葛 颖值班编委 | 吴德祖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四川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断推出系统、持续而深入的资助举措,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01 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对全校57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特别资助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1200元,其余学生每人600元,总计发放3.48万元。02 西南财经大学疫情发生后,西南财经大学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西南财经大学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全面摸排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身体状况、就业现状、求职意愿等信息,建立网络化的“一对一”工作台账。组织学院(中心)教师党员与未就业湖北籍毕业生建立“一对一”联系,跟踪指导服务至离校。为湖北籍毕业生提供生涯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解答生涯困惑,舒缓就业焦虑,减少疫情对其求职心理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举办公考培训班,帮助湖北籍毕业生提高应试技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湖北籍毕业生QQ群等线上平台向湖北籍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搜集湖北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通过湖北校友会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按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向湖北籍毕业生发放特殊求职补贴,重点支持其中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和1名残疾毕业生,增强其就业保障,帮助他们顺利渡过疫情期间的求职难关。03 西南民族大学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资助工作,设立专项困难补助、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和助学金等,多措并举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专项补助,暖心支持学校设立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补助,资助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在籍在校学生,重点帮扶我校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或父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学生或因疫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月27日,学校为358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1000元,为63名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每人500元。新冠肺炎专项困难资助金39.35万元已打卡发放。流量补助 ,贴心上线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网课流量补贴,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计84.53万元,籍贯在“三州三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本预科、研究生每人发放200元,计43.76万元。本次流量专项补助,一共发放流量补贴128.29万元,实现困难生全覆盖。精准帮扶,让你安心学校多措并举做好资助工作,发放本、预科生3月份助学金320余万元、“归家团圆”车船票补贴40万元,积极开拓网上勤工助学岗位151个。同时,辅导员老师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学生困难,进行精准帮助。04 西南医科大学为全力助推抗疫阻击战,西南医科大学紧跟形势、积极部署、迅速行动。聚焦受疫情影响学生家庭,密切关注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温暖和关怀落到实处。精准帮扶,专项专助“停课不停学”西南医大坚持学生资助工作“停课不停助”。学校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一是设立“抗疫专项补助”,对38名湖北籍学生和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658名学生,每人给予70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设立“学习网络流量专项补助”,对56名因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网络教学流量补助,积极助力“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学校本次共计对714名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合计48.86万元。值守热线,筑牢筑强抗疫心理防线学校开通学生资助、心理援助、就业帮助等热线电话及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疏导、学业支持、就业指导等帮扶工作。成立了由13名专家和72个志愿者组成的“心理防疫”突击队,截止4月初,累计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服务70余人次;组织全校15000余名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线上防疫心理健康讲座;338人通过“智慧树”平台学习《生死教育与死亡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开展线上心理团辅5000人次;成功干预2例心理危机个案,确保了全校师生心理安全。利用网络平台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130人次;线上开展《职业规划与择业指导》课程,对3000余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开展“求职简历门诊”专项工作,完成个案就业指导296人次。05 西华大学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华大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通过专项资助、心理疏导等举措关心关爱因疫情影响而受困的学生,制定专项资助方案、深化资助育人功效,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疫情攻坚战。2月20日,学校制定并下发了《西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方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每人资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300元特殊慰问金,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200元、家庭经济困难留校学生每人发放专项防控补助金600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将启动第二批专项资助。辅导员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以网络调查精准摸排的结果为基础,与学生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共审核资助355名学生,发放首期专项资助金额18.24万元。其中,专项资助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人,资助金额15.43万元;专项资助留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人,资助金额2.66万元;专项资助学生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学生1人,发放慰问金0.15万元。此外,为解决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已启动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等资助资金发放工作。同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或无力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学校已启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等银行机构实施延后还款期限的举措,对失去还款能力的启动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06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则,迅速响应并制定资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计20.5万元的专项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还开通寒假期间临时困难补助报送通道,简化报送流程,加快发放速度,给予因疫情影响导致临时困难的学生500—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先后资助64人,共计5.7万元。关爱留校学生,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3000个口罩,并每天为留校学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预防中药大锅汤,制作“芳香避秽”中药香囊发给留校学生。07 川北医学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川北医学院在第一时间设立“抗疫特殊困难补助”,及时对因疫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资助。一是对疑似病例,每人发放2000元的困难补助;二是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的困难补助;三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四是对疫情期间因直系亲属患重病或去世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800—2000元的困难补助;五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100元。首批对44名同学发放资助共计2.72万元。后续,学校还将根据院系的摸排情况和学生申请情况,持续进行资助。08 绵阳师范学院疫情发生后,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采取多项暖心资助措施,启动疫情期间专项帮扶机制,向湖北籍建档立卡学生、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他省份家庭有临时困难的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家庭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5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共资助学生117人,共发放临时补助6.26万元。09 成都体育学院学校制定出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寒假离校返家和留校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慰问与资助。对于留校学生,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到各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补助,向留校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困难资助金,向其他留校学生也发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还为每名留校学生发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对于离校返家学生,当疫情出现伊始,学校便及时组织各院系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对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较大影响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向该生发放了3000元困难补助金。此外,鉴于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响较重地区,学校及时慰问了湖北籍学生,向湖北籍贫困学生发放800—1000元困难资助金,向其他学生发放300元慰问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补助和慰问金近10万元。10 四川音乐学院疫情无情,川音有爱。为确保来自湖北籍家庭困难学生和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学校设立了专项“抗疫慰问金”。针对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针对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人资助500元。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开展对湖北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了解,多措并举,建立和落实“一对一”就业帮扶指导工作机制,同时设立“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帮扶补贴”,实施定向资助。针对今年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了40名湖北籍贫困生和186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资助金13.75万元。11 攀枝花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对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资助、及时资助,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学校分类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按不同级别给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资助,其它地区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别贫困学生可申请4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本人发放2000元资助金,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子女每生发放2000元慰问金,为留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金、留校其它学生发放200元慰问金。同时学校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未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补充申请贫困生认定。除给予相应资助外,学校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截至目前,学校共为241名同学发放资助金共计95200元。12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了解掌握湖北籍学生情况,持续并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和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孤儿等特殊困难学生,每日摸排学生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目前,学校已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学生发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共计发放5.34万元。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在线心理辅导,为19名学生进行了咨询疏导。13 成都医学院设立疫情专项资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专项资助,发放资金2.6万元,资助学生10人。专项资助分为两类:一是确诊新冠肺炎学生专项资助。对本人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全校资助1人。二是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金,全校共资助9人。开展寒假留校学生慰问。为留校的15名本专科学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共计发放0.8万元。发放“流量”补贴。为271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安装满足在线课程学习条件的宽带网络或手机未办理足够流量业务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每人发放100元的流量补贴,共计发放2.71万元。协调网络运营商免费为学生增加上网流量,减轻了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网压力。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针对父母被单位派出驰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学生,每人发放1000或600元的慰问专项补助,共为51名学生发放4.5万元。14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院资助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聚焦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家庭和生活困难学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资助。学校对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资助2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资助1000元/人;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资助标准为500元/人;目前还滞留在湖北的学生,发放300元/人的防控经费,用于购买口罩、消毒药品等;在线上课期间,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50元/人的手机流量费。截止目前,共向500余名学生发放共计2.89万元的专项资助。15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情况:资助1:为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疫情期间摸排的贫困学生发放网络教学流量补助,标准为20元/人*月,从3月起算直至疫情结束。目前已为5328名困难生发放3月流量补助10.656万元。资助2:为555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6.65万元。资助3:为滞留湖北的7名困难学生按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0.7万元。16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经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研究决定:凡参加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及配偶、子女,报读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17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补助2000元,给予湖北籍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临时性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000元,首批共计发放补助3.3万元。同时,学校还给滞留疫区的湖北籍学生一对一发送慰问信。18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的通知》,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关注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首批为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生活补助7.68万元。19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决定,凡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报读学校医药康养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减免三年学费。
3月13日,成都体育学院召开全校研究生教育会议,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部署学校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发展。该校党委书记刘青出席会议并做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舒为平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该校领导潘小非、付东、邬红丽、何本祥、校党委常委郑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各培养单位党政负责人及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校内研究生导师、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刘青作了《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专题报告。报告从“一流大学”的特征和“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标准、现状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深入解读了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分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报告对照世界、国内知名高校和体育院校,深入剖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客观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提出三点要求:要对标学校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战略目标定好格,要以运动医学“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目标,制定高标准;要明确办学方针,转变观念,按照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要求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更新育人标准,突出研究生的研究性,突出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性,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突出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刘青指出:学科建设和优秀人才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科研和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两者的纽带;竞技水平是学校发展的特色。报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一定要敏锐地洞察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新问题,用更高的格局和更广的视野来审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特征,围绕“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目标,尝试新改革、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会上,舒为平作了题为《担当时代使命,奋力开创学校研究生教育新局面》的总结讲话。舒为平指出,目前全校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时刻,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做好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谋划好研究生教育发展。首先学深悟透“两会”精神,精准把握“大变局”下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导向;要聚焦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强化责任担当;要以“三新”为引领,打造成体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舒为平强调:把握住“变局”,将时代变局转化为研究生教育新局,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实现自我超越;谋划好“大局”,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加速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改革创新;开创好“新局”,立足学校“十四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总体目标,落地落实任务举措,高质量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会上,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本祥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分析了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出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为学校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当天上午培养单位的交流环节中,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小球系、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5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做了交流发言;在下午分组讨论中,6个讨论小组紧密围绕全国和四川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和各院系工作实际,针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座谈交流,大家总结了经验,凝聚了共识,明确了研究生教育的方向。 会上,对2019—2020学年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考核“优秀”的导师进行了表彰。据了解,该校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经走过42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当前,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此次全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站位高、视野宽、立意深、内容实,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大方向、大趋势、大格局,学校将“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担当时代使命,奋力开创学校研究生教育新局面。(通讯员:成都体育学院李璐 王洪珅)
北京体育大学办学历史: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委联合通知,确定“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办学历史: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校的体育系、科组建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学校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天津体育学院办学历史: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办学历史: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为现名“首都体育学院”,2003年取得博硕士点授予权,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武汉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成都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虽然大部分考生都是直接以文化分录取,但是不可否认体育生一直是高考录取的一大分支。对于网上文化生和艺体生的互相争论,无论是那种方式入学,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文化生靠脑子,艺体生靠身体,我的脑子可能坚持不下来,你的身体可能也坚持不下来。国家也很重视这类高校的发展,分配了一个211名额。毕竟在世界上体育竞赛也是非常受到各方重视的,当奖台上升上国旗我相信大家都会感到自豪。
今年六月我们连续推出了三篇“考研人物志”分享同学们成功上岸的喜悦听他们讲述“研路”上的酸甜苦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更多同学传来了考研成功的喜讯于是我们采写了第四篇“考研人物志”这次的主题词是“跨考”一场关于初心、选择、毅力的逐梦之旅//初心邹成希 2016级泰语专业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笔译专业研究生支撑邹成希跨考的信念是那颗深爱日语的初心。她因动漫结识日语,又因日语深陷动漫,虽然大学录取时未能如愿进入日语专业,但她从未放弃日语的学习:从大一起辅修日语,后来还买了网课深入自学。经过资料搜集和综合分析,邹成希将考研目标定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她想抱着求知的态度,进入该校王牌的日语专业系统地学习这门语言。准备专业课的初试时,邹成希明显感到自己的翻译能力不足,当时也没有专业日语老师的指导,她处处碰壁。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邹成希在网上阅读相关人士总结的技巧和经验,通过大量练题和请外教老师修改作文等方式,努力越过翻译这个难关。到了复试环节,邹成希还经历了坐过山车般的“刺激”——面试流程临时变更,一开场就是包含了各种长难句的日翻中,时间有限、老师催促,她硬着头皮翻完了那篇生涩难懂的文章后,心境已濒临绝望。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复试后半段,邹成希发挥得特别好,因为在考试前,她和一位研友就有针对性地准备了近100个不同角度的面试问题,并相互抽问反复练习,其中有几道题,她真的押准了。回忆整段考研经历,邹成希最想感谢苏柳老师。虽然苏老师是泰语专业的老师,但她却始终全力帮助邹成希跨考:帮忙联系考上大外的校友,悉心给出备考意见,引导她如何突破做题瓶颈……一路坚持下来,邹成希收获的,不仅是令自己意外的好成绩,更是感受到了一颗热爱的初心对于人生选择的引领:困难时分,葆有这颗初心,就有了敢于放手一搏的勇气。采写 / 黄丽月//挺住李彩云 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考取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大三上学期,李彩云参加了学院召开的考研动员会,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在会上分享经验,其中不乏成功跨考的案例——2015级李杰学长,以初试第一名考取厦门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这让李彩云备受鼓舞,“坚定了跨考的想法,这是一件很酷的事。”电子科技大学一直是李彩云的向往,高中担任了三年政治课代表的她对政治哲学很感兴趣,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她的兴趣所在,综合考量后,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成为她提升自我的方向。去年四月,李彩云开始备考。她先把书过两遍以上,整理出框架体系,结合历年真题总结出题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来熟悉知识点。暑假留校时,她每天7点半起床,晚上10点回宿舍。大四开学后,她和许多考研党一样,在图书馆夜间10点闭馆后,还会带着小台灯到兰桂餐厅再背1小时的书。最难熬的是复习的初始阶段,面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门专业课,李彩云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怀疑自己选错了专业,后来在学姐的开导下才渐渐放平心态。刚开始背书时,“背了就忘”的不踏实感也让李彩云经常失眠到凌晨两三点,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这是每一个跨考生的必经阶段:想在几个月内学完别人三四年的专业知识,必须得有更大的决心去坚持。因此,李彩云最想对有同样跨考想法的学弟学妹说,“跨考最难的就是前几个月,要做好接受一切挑战的准备,明确自己为什么跨考,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起初的困难,都会慢慢好起来。”采写 / 刘明//毅力郑亮 2016级俄语专业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西南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方向)研究生2019年6月,郑亮结束长达一年的赴俄学习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考研。高中时,他就对邵飘萍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前辈颇感敬佩,加上自身对新闻传播的热爱和兴趣,他下决心跨考。结合专业优势和未来想在川内发展的意愿,郑亮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该校的初试语种,可以选择俄语。郑亮将初试准备分为3个阶段——暑假期间,学习重心放在专业课和政治上:早上学史论、下午看新闻实务、晚上背政治,每天学习7-8小时;开学后,他将剩下的书看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转述;11月,经过权衡后,郑亮停止上课,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每天7点半准时走进学院提供的自习室,中午累了困了就趴一会儿,直到晚上11点才离开。初试前20多天,是郑亮最手忙脚乱的时候。前期,他疏忽了政治、俄语和消息评论的复习,此刻不得不临时“抱佛脚”。幸好,他的专业课复习得很扎实,这样便能挪出下午的时段刷政治选择题、复习俄语、练习评论和写作。日复一日的辛苦,换来了考试时的从容,查到初试成绩400分的郑亮,幸福地当场尖叫。回望来时路,郑亮遇到了很多困难,他调侃自己是属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书上的内容总是背不下来,心头常有担心和焦虑。每当负面情绪堆积,他就给自己放个小假,健身休息或是看电影,调节好心态后,再逼着自己继续学。他记得每一个背书到口干舌燥的下午,每一次饱含着对未来憧憬的眼泪,还有路过熄灯的餐厅被考研人的台灯光亮鼓舞的瞬间,“在强大意愿之下,一些崎岖颠簸与挫折都是小事情”。郑亮很感谢一直为他创造便利条件的老师们、一路支持鼓励他的朋友们、给予他帮助的学长学姐们。对于未来,他有着美好的憧憬,“我不自信是否有能力推动新传这个学科继续前进,但我愿意为之努力。”采写 / 陈右平//选择刘思妤 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网球专项)研究生刘思妤与网球的缘分源于大二上期的素质选修课。当时为了减肥而选择网球课的她不曾想到,这次选课竟会改变自己的方向——了解网球文化后,刘思妤迷上了这项运动,还养成了每周打球的习惯。不知不觉中,这颗黄绿色的小球,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大三时,刘思妤从体育部老师口中得知,成都体育学院有体育教学(网球专项)专业,她便动了考研的心思。除了英语和政治,刘思妤还需考三门专业课: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其中,运动生理学的书最厚最难,众多医学名词让高中学文科的刘思妤颇感吃力。最初,她求助学医的朋友来讲解这些名词,但医学和运动生理学毕竟有区别,她便依靠网络搜集资料、整理知识点来逐步推进备考。在复试中,刘思妤报考的专业还会考查网球专项技术。从前,打网球只是她的爱好,并未刻意磨练水平,但为了通过复试,刘思妤把自己当成了专业运动员——准备复试的初期,恰逢疫情爆发,刘思妤每天在家练习挥拍,录制视频发给教练纠正动作,或到小区楼下对着宽敞的墙壁击球,想尽办法保持球感。生活秩序恢复后,刘思妤开始了每天四五个小时的训练,就算持球拍的手掌上全是茧,手指磨出了水泡,她也会贴着创口贴继续训练,“都到这一步了,不管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在考研过程中,刘思妤并未放松商英专业的学习。她卸载了手机上所有的娱乐软件,缩短睡眠时间以确保专业课能跟上进度。初试前两个月,她每天只睡6个小时,每周还会抽空去操场跑5公里来缓解压力。因为报考专业太跨界,学外语的刘思妤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独自走过漫漫研路”,但就像她喜欢莎拉波娃钢铁般的毅力和决心一样,她也把偶像的精神带到了考研中,“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的专业,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再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最后一定会成就自己!”采写 / 丁瑶//方法曾承东 2016级德语专业考取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四年前高考填志愿时,曾承东就纠结过:究竟是学外语还是学新闻?因为对语言的兴趣更加浓厚,她选择了德语专业。不过,在系部团学的新闻部工作两年后,她愈发想要系统地学习新传学科,于是决定考研,希望成为“德语+新闻”的双技能人才。在曾承东看来,学习小语种的同学报考专业外语院校的研究生会更具优势,加上自己将来想在川渝地区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目标。大学期间,曾承东的德语学得不错,综合测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十,大学四年都拿到了奖学金。放弃擅长的德语,转而攻克陌生的新传,实在是困难重重——除了兴趣,曾承东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知之甚少,她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花了三个多月,曾承东才把参考书目看完第一遍,对书中的内容有印象,却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看了很多真题,找了许多资料,向文传的师生多次请教后,她才找到了每本书和每个章节的重点。弄清重点后,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列成框架:理解、背,理解、背……不断重复后,书上的文字才会转化成自己的话刻进脑子里。经历这段辛苦的“划重点”后,曾承东有感而发,“不要去抄参考书目上的长篇大论,因为既浪费时间又很难记忆。”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曾承东认为不能只埋头于书本,要随时刷刷报考学校的官网,关注业界学界大牛的微博或论文,提前阅读报考学校导师的论文,这些对猜测考题方向、确定复习重点有很大帮助。同时,还可以到贴吧、知乎、微博、微信公众号看看经验分享贴,加入考研交流群,最好能联系到目标院校已上岸的学长学姐,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甚至是笔记和真题。采写 / 朱雯洁跨考也许真的很难但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的“当你真心渴望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希望看完此文的你能更勇敢地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新媒体学生记者团】采写 / 黄丽月 刘明 陈右平 丁瑶 朱雯洁感谢受访者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