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发展前景和机遇孔子适楚

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发展前景和机遇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吴永久在金融领域,成都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今天(12月12日),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将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召开。本次峰会可谓是大咖云集,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姒元忠,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等齐聚成都,以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峰会大咖云集畅议成都机会在金融领域,成都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西部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成都自古就具有金融创新的历史基因。北宋时期,成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世纪90年代,成都首设新中国第一家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12月12日,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举行。本次峰会立足成都、面向四川、着眼全球,以全球视野对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进行新的展望,探讨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在今天召开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真可谓是大咖云集,其中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将发表主旨演讲。对于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在今年6月份,蔡鄂生曾公开表示,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把基础打牢、根基植深,也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技术创新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金融服务理念和系统性的创新发展,整体提升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这是我们要解决的大问题。此外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北京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谢锦生等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结合自身经验,将以全球视野对科技创新投融平台服务、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创板上市策略、金融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对成都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给出建议。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以企业上市为支撑,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能级。出台《成都市“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全面提高资本市场利用效率,推进重点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目前,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107家,今年新增14家。为了抢抓科创板机遇,成都出台了《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培育“科创板种子企业”在内的金字塔型企业资源库,今年11月,成都首家,也是中西部首家科创板企业先导药物已过会。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2010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经过传统金融机构数量、市场规模的量化积累之后,2018年2月,成都提出加快建设服务治蜀兴川战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金融中心,自此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入2.0版本。随着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进入2.0版本,成都也开启了扬帆快进的新征程。具体表现上,成都金融中心排名不断跃升——2019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成都排名全球第73位,比去年跃升14位。同时,2019中国金融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五,比去年提升1位。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达1324.75亿元,占GDP比重11%。如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发展这几年,已经积极带动沿线国家贸易获得发展,尤其是中欧贸易。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在此次“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上,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姒元忠将发表主旨演讲,在中国企业频频跨境并购的背景下,姒元忠将以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而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9年1~6月,中欧双边贸易额高达3088亿欧元,同比增长9.1%。而在2018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6137亿欧元,欧盟已经连续1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德之间的贸易,2019年第一季度中德双边贸易额为442亿欧元。2018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993亿欧元,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欧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项目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各方面合作深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D股于2019年10月24日正式上市并交易,这标志着中欧所D股市场正式开启,中国在欧洲的离岸蓝筹市场建设取得“零”的突破。每日经济新闻

六极

《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出炉,成都在首店经济上继续发力

西南首家超大网红彩妆集合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8月7日从成都零售商协会获悉,由该协会联合中商数据出品的《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出炉。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成都2020上半年首店数量累计开业122家,尽管与之前相比有所减少,但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位列中西部第一。不难发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扰乱品牌和城市原本计划好的步伐,但并不妨碍成都在首店经济上继续发力。那么,今年上半年,成都首店经济呈现哪些特点?品牌类型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从首店的类型比较来看,此次成都入驻全新品牌80家,占比65.5%,旗舰店、概念店或体验店42家,占比34.5%,进驻首店主要以餐饮与零售业态为主。报告显示,成都首店进驻各业态类型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较为均衡,零售、餐饮及生活配套均有一定比例,整体均衡发展。成都在疫情时期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恢复较快,上半年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同比增加较多,儿童娱乐、大型娱乐场所和疗养服务进驻明显。相较2019年上半年,2020上半年经济下行,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轻餐、饮品、烘焙等小型餐饮店较同期有所增加。但川菜、火锅、特色餐厅、咖啡茶饮、日料、西餐等正餐仍是成都首店主要品类,超餐饮品类70%。从零售业来看,各类服装品牌(潮牌、设计师品牌、买手店)、美妆等成为零售首店主要进驻品类。相比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店频开的美妆集合店、数码及珠宝品牌加速向成都布局,扩大西部商业版图。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各品类和数量都有所收缩,生活类以美容/美发/美甲及超市为主,其中超市为大型连锁新店和本土新超市为主;娱乐类以筹备许久的大型主题游乐及书店为主,新开首店中不乏livehouse、影院等业态逆势开业,凸显品牌对成都娱乐氛围信心。2020年上半年,成都引入店各业态品牌较2019年同期首店品牌更为丰富,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为亲子和运动健身业态,但疫情趋缓后,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业态开业增加。报告显示,上半年未有全国首店和亚洲首店开业,下半年成都国际化、重量级的首店仍需提高,实现首店“增量”的同时,也能持续“提质”。首店分布成华区、青白江区进驻数量上升较快2020年上半年,首店品牌主要集中于成华区、金牛区和青羊区,相较于2019年上半年,成华区、青白江区首店进驻数量上升较快。与2019年同期相比,市场相对成熟且饱和的核心城区如锦江区、武侯区首店数量减少。上半年成都首店品牌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金融城-科华商圈与春盐商圈,以购物中心为主,相比2019年同期,街铺首店比例有所提升。其中,龙湖滨江天街首进品牌占据第一。“成都依托极高商业成熟度和消费活跃度,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品牌选择成都的同时,也在反哺成都的商业和经济,进一步与空间价值耦合。”报告指出,面对首店经济,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2020年上半年引入首店数量122家,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专家核心商圈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世邦魏理仕成都研究部主管林晴岚表示,“首店”经济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首店”的具体品类、选址分布以及呈现模式。此外,鉴于消费者愈发理性,首进品牌以多样化的模式呈现,最大化发挥实体店优势,如快闪店、主题店、社区店等。“首店细分项的监测不仅给予我们更多角度透视市场发展周期,亦给市场主体诸多调整升级的新启示,继而使城市商业经济活力延续。”林晴岚表示。在她看来,疫情之后的复苏时期,商业项目运营商的积极应对、品牌方的精准把握、内需特征转型正在共同助力成都零售物业市场回暖。在核心商圈,运营商积极利用品牌资源来调整业态/租户组合,或升级店铺,使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包括远洋太古里吸引数个服饰及餐饮首店入驻,如山本耀司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Chanel中国新概念国内首店、LeTao西南首店等,并在五周年庆联合超60家品牌推出货品限量首发或独家首发;成都IFS大规模的升级既有店铺能级,包括匡威、Evisu、Kiton等的十余个店铺升级为更高能级的西南旗舰店;伊势丹百货则持续利用日本品牌资源,招引日本护肤、餐饮首店,如Elixir、Royce。(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图据成都零售商协会)

变向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刘涛:成都促进新消费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杨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释放。与此同时,人们习惯性的消费方式正在加快变革,以线上购物、创新服务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快速崛起。在此背景下,一座超大城市如何盘活资源,进一步释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在5月28日举行的“场景汇国际消费新新向蓉”—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上,《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进一步加码消费提振、引领消费升级。发布会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涛在解读《行动方案》时表示,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促进消费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成都出台这一文件正当其时”。文件出台正当其时 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据了解,《行动方案》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费新场景、创新在线消费新模式、发展消费新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出消费新产品、搭建消费活动新平台六个方面,旨在以新消费为引领,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活力、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品质、引领消费趋势、促进经济复苏。“从全国来看,消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刘涛表示,消费的发展一方面连接民生,一方面连接就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就业问题,怎样更好发挥消费的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利用新的技术变革产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来助推消费发展十分重要。列举案例时,刘涛特别提到了成都允许占道经营等创新做法。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成都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出台这一文件正当其时。”刘涛分析称,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成都自身得到了发展,在全国层面也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消费发展 成都基础扎实、未来可期根据《行动方案》,成都将每年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200家以上,发展特色小店300个以上,打造夜间经济示范点位100个;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每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消费场景项目40个以上,到2022年底,呈现50个以上蜀都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网红点位。事实上,今年以来,成都促进消费恢复和升级的系列举措一直备受关注,消费券、云逛街、购物节等一系列消费提振“组合拳”相继出台。数据显示,成都市首轮2亿元消费券于5月14日正式发放,166.81万人成功领取到消费券。截至5月14日20时,微信、支付宝、云闪付3个平台符合条件的行业商户数累计超过3万家。发布会上,刘涛也表达了对于成都消费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近几年,无论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还是培育新经济方面,成都都做了很多扎实工作,这些做法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刘涛看来,促进新消费发展,成都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未来还有很大潜力。每日经济新闻

向南方

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成都富有“消费基因”,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优势明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黄名扬 梁宏亮 每经编辑:刘艳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群的形成,消费资源日益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加快集聚,推动了这些城市消费市场的繁荣扩张,成为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消费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如今,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当其时。”不久前,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在5年内,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2月16日,一场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题的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在王微看来,这意味着这座拥有“消费基因”的城市,正式吹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号角”。王微在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不仅“有基础”,更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她建议,下一步,成都不仅要利用好这些优势,更要注重消费供给的进一步创新。消费能提升城市能级如今,消费之于国家经济,早已从“三驾马车”之一,成为经济增长不折不扣的“第一驱动力”。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在王微看来,消费之于城市的发展意义同样重大,这从全球140多个重要的消费中心城市的经验和成果中,就可见一斑。她指出,通常当一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消费和服务业,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带动全社会消费持续升级,推动了中高档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也成为拉动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样的发展,也为城市能级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消费人群的大量涌入、消费市场的繁荣扩张,不仅提升了大型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而且促进了城市功能的丰富拓展”。具体而言,即城市中开始涌现出“消费活动高度集中、消费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城市新型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域”,又将极大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成为聚集高收入、高素质、高品位国内外消费群体,以及高端人才的“独特优势”。正因如此,任何争做“上游”的城市,都不会愿意在这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赛跑中掉队。王微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迅速成为国际消费中心。不过,想要成为“消费中心”,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已经成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就并非“千城一面”。王微指出,这些城市,一部分是“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的”:“以巴黎、纽约、伦敦、东京等为代表,依托国际大都市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消费环境,形成了多元化消费功能、国际化高端品牌、全球化企业总部高度集聚的城市功能区”。另外一部分,则是“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王微表示,这主要是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如迪拜、首尔、洛杉矶等。消费供给创新是国内城市痛点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城市,消费的巨大“拉力”都显而易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也被提上了各个城市的“发展日程表”。在王微看来,“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正当其时”。她指出,一方面,我国人均收入已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国内中等收入群体持续壮大——这无疑为消费提供了收入基础。与此同时,入境游客数量位居世界第四,国内外消费联动日益形成,新兴消费快速发展,“这些都对商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因如此, 王微认为,我国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为新的平台和载体,加快消费升级及新动能培育。此前,《意见》提出,5年内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化、区域化消费中心,同时要打造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智慧商圈建设。王微指出,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在内,许多城市都以此为“航标”迅速启航。不过她也直言,目前国内城市打造“消费中心”,也普遍存在一些难点,其中之一就是“消费供给”问题。王微指出,经过40年改革开放发展,消费可以说是“从少到有”,消费需求也在悄然改变——从大规模互相模仿式消费,已然转变为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然而,“多样化、高品质消费供给,在中国仍然是短缺的,这是下一步应补齐的‘短板’”。此外,她认为,各个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时,基础设施是另一块还需完善的短板。“有没有连接国际市场的航线运力?航空枢纽与铁路、高铁、地铁之间能不能形成快速转换?要吸引国际消费者,通关免税政策是否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王微说。成都富有消费“文化基因”在王微眼中,商圈打造,也是消费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国乃至全球,能够叫得响的标志性商圈还是较少。”不过在这一方面,王微非常看好成都:得益于这里的“消费基因”,成都的春熙路商圈已经享誉中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王微认为,成都的优势可谓明显:消费集聚能力突出、消费市场创新活跃、消费资源多样、区位优势突出、消费文化独具特色以及政策环境好。“成都有非常好的消费文化基础。”在王微看来,这样的“文化基因”,也为成都消费性产业高度集聚,以及新消费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在此次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中,以“文化”为关键词的消费场景就是重点之一。作为成都提出的八大消费场景之一,“文艺风尚品鉴场景”提出,要重点打造博物馆、城市音乐厅、图书馆、书店、咖啡馆等多元立体文化空间,在美学熏陶中追求高格调审美的有品生活。成都作为西南交通枢纽信息中心,有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拥有重要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正在向万亿级消费市场迈进。王微认为,成都本身以及周边拥有丰富、多样的消费资源。对于成都如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王微特别指出,在定位上要突出特色,打造消费品牌和名片。夜间经济、绿道经济、网红巷子等逐渐成为成都消费发展的特色。早在去年印发的《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中,成都就将实施标识性消费场景塑造工程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打造承载成都记忆的特色商业街区。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锦里前不久曾上榜全球最美街区,成为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国街区。“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是简简单单让成都人自己生活好一点。”王微表示,“关键是它能够为整个城市群和更大范围内的消费者,创造一个很好的中高端消费者供给。”(实习生刘家琳对本文亦有贡献)每日经济新闻

卡夫卡

成都IFS全面焕新 探索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

05:07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2020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1年展望》研究显示,成都凭借在全国率先复苏的先机,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于2020年二季度由负转正。成都优质写字楼市场稳步回暖,科技、金融行业的需求活跃;运营商继续加码零售物业市场,内资品牌信心更乐观。2020年,成都活跃的消费市场和优质的物业条件持续吸引新品牌的入驻,全年引入386家首店,领跑新一线城市。成都在后疫情时代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加速复苏,一方面做强首店经济与夜间经济,同时撬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活力。成都IFS应势而动,发力引入众多首店,激活夜间经济创新力,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成都IFS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2020年国庆黄金周联合同为九龙仓旗下的重庆IFS,推出“游客限定礼遇”等互动活动,助力两地文旅经济协同发展,并成功入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发力之年,成渝高铁提速进入1小时直达时代,成都IFS同步开启“游客限定礼遇”加强版,升级双城互动玩法,打造文旅购物新体验。成都IFS总经理(营运)邓敏姮女士表示,成都IFS在七周年之际,以全面焕新的品牌形象出发,将持续为城市创造价值,探索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让艺术、文化、生活与商业在此融合生长,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构建美好生活新方式。早在2018年,成都IFS前瞻性地布局线上、搭建微商城 (IFS WeShop),整合智慧商业会员服务功能。通过积分体系升级、数据资产运营、营销活动多样化等方式有效提升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活力。2020年微商城开启24小时 X 365天不打烊模式,与品牌深度合作上架百余款限量、首发、明星单品,吸引60万人次浏览,快递到家服务扩展门店销售至16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促成客流的有效转化。由于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消费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疫情对线下活动的限制,促使品牌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成都IFS作为品牌的优质运营平台,在2020年积极拥抱直播新风口,开启CHAO直播间,与场内租户紧密合作完成1200场带货直播,观看人数超1亿人次。2020年,成都IFS新开店铺超120家,其中全国、西南首店或城市旗舰店超70家,不仅包括国际品牌,如加拿大奢侈户外品牌Canada Goose西南首店, 法国高级时装Carven西南首店, 意大利顶级奢侈内衣品牌LA PERLA西南首店,加拿大奢华外套品牌Mackage西南首店, 意大利设计师潮奢品牌MSGM西南首店,英国高端女鞋Sauvereign西南首店, 顶级瑞士制表品牌Ulysse Nardin西南首店, 著名法国皮草品牌Yves Salomon西南首店, 还包括童装法国奢华羽绒服品牌Moncler 童装店西南首店,著名英国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 Kids西南首店,以及高端艺境川菜餐厅上上瓷全国首店,鲜花美学餐厅花厨 Tomacado西南首店, 人气日式烧肉品牌牛角烧肉西南首店等。此外,2020年成都IFS与品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店铺等级,包括Audemars Piguet西南首家精品店,Chopard全球最新形象店,Chaumet西南首家高级精品店, Hublot全国最新及最大旗舰店,Mikimoto 全国最新形象旗舰店, Kiton全国最新形象旗舰店,Tom Ford最新旗舰店等在内的品牌重装升级,全新出发。不仅如此,去年全年,成都IFS还携手场内品牌带来超1500件首发限定甄品,并呈现包括爱彼 “非凡时光”时计展,Ulysse Nardin雅典表“冰火极旅”, FENDI CAFFE限时咖啡厅, Moncler Igloo 快闪店等在内的重量级全国或全球首展70余场,成为国际品牌全球首店首展首发的首选之地。封面新闻记者 李雪丹

一龙一蛇

调查|成都商业比“惨 ” 它算老二没人敢当第一

实体商业寒潮之下,传统百货闭店在成都不断上演。2017年成都就至少有8家百货闭店转型,最近的是盐市口核心商圈的远东百货。另一方面,新零售、场景搭建、粉丝市场、商业生态等词汇正在被频频提及,成为眼下行业新的研究风潮和方向。贴着阿里标签的盒马鲜生10月完成成都选址,并预计未来将在成都开辟50家店。对乐于尝新乐于买买买的成都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新人进场旧人出局,对年底的商业市场来说几乎已是家常便饭。有出局的自然有入局的,成都年底开业的商场也不少,武侯新城吾悦、武侯万达、北城天街二期……然而,成都商业已经很久没有亮点了,比惨也就变成了一种娱乐。今天比惨的主角就是东客站城际商旅城,放眼全成都,它算老二的话,没人敢称老大(bu fu lai bian)。东客站城际商旅城惨到什么程度?半年前,规划方圆12平方公里商旅城足足缩减了6倍,成为目前的2.15平方公里的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当年的雄心壮志 抵不过现实残酷在东站集聚区内规划/建设的近300万方商业供应中,以东站为圆心集中分布,大多数体量在10万方以上,主要以写字楼、酒店、中大型商业体为主。成都东站枢纽经济集聚区项目详情在东站实际投入运营的商业中,不算东方新城和新里柏仕公馆的社区商业,共有六个。位于西广场的商业中心和东广场的长途客运商业街,从东西站前广场步行均不到3分钟。但目前仅不到十家餐馆小吃、超市、酒店等勉力维持,其他大量铺面处于空置状态。即使运用中的商铺,情况也并不尽如人意:在12月10日中午12点,本就不大的餐馆小吃店,内里座位仍旧大量空余。而之前位于西广场商业中心的东港皮草城,因其季节性强、低频需求、客群固定、品牌敏感等,已败走东站,招牌已经撤下。东广场商业中心现状西广场长途商业街现状定位“青年时尚街区”的2.1万方荣盛香榭兰庭商业、阳光100米娅“时尚街区,生活中心”、佳年华广场的集中商业,大量商铺空置成为常态。已开业的商铺不足十分之一且均位于小区出入口,类型基本为超市、小吃餐馆、生活服务等社区型商业。大量空置商铺玻璃上张贴的出租公告,将这类型集中商业的雄心,均被逼退成了社区服务商业类型,仅能满足本社区日常需求。佳年华广场一期集中商业现状荣盛香榭兰庭商业现状阳光100米娅中心商业现状这就是东站周边商业体的现实尴尬现状:客流不足。于日均客流三十万的东客站来说,这是一个近似笑话的真实情况。作为交通枢纽香饽饽的酒店,紧邻东站出站口、地下通道可直达的龙之梦酒店群反而成为了东站商业中唯一的亮点:其在开业之初,即获得平均超过50%的订房率。这些客群中,以旅游团会议团为主占40%,网络订房占30%,散客及协议散客占30%。“同质哥”太多这个圈咋个也画不圆目前,在建当中的商业体共有五家:佳年华广场二期、蓝润东悦荟、通威梦魔方、龙之梦鹏瑞利养老公寓及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和德商迎晖天玺。龙之梦鹏瑞利养老公寓和其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均定位康养客群,基本放弃了东客站的直接客流。两者目前处于装修中,项目主体依据购物中心打造,转变为康养中心近乎是无奈之举。但是,康养群体更关注医疗条件、环境和空气质量。目前四川康养地产主要集中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的景区居多,主打市区内康养的龙之梦鹏瑞利,前途待定。龙之梦鹏瑞利康养公寓疑似商业街区蓝润东悦荟、通威梦魔方业态类似,均以小户公寓、写字楼和集中商业为主。蓝润东悦荟主打综合性商业,梦魔方定位新青年国际梦想社区。目前,梦魔方SOHO公寓销售超二分之一,蓝润东悦荟公寓销售约三分之二。而佳年华广场二期已改规为小户公寓,商业也大幅降低为社区底商。其一期办公楼销售惨淡,一套办公房源未售出。佳年华广场一期4栋办公楼销售情况办公房源未售出一套 1-4层商业房源仅一层有售出(来源:透明房产网)从三者的客群来看,其商业体均以东站人流为主要对象,前景不明朗。相较而言,目前施工已达正负零的德商迎晖天玺,将于2018年上半年亮相。公开资料显示,项目定位高端豪宅,1号楼为公寓办公楼,2、3、4号楼为住宅,5号楼为独栋商业。目前项目商业定位及公寓办公户型面积暂无信息,但从规划的公寓办公楼和独栋商业来看,与东站其他项目相仿。显然,不止于服务本社区群体。德商迎晖天玺项目施工规划图目前剑恒国际广场深基坑暂停中,工地在搭建框架。而香港瑞安天地项目、天津港澳中心、东来合院、中迪禾邦中心、井泰东方广场、龙之梦鹏瑞利C地块及相邻的D地块部分,均处于荒地状态。东来合院在2017下半年有短暂的土地平整动作,但目前设备已全部撤出。天津港澳中心已成为渣土倾倒地。东站中央绿轴公园及周边项目除了已呈现的中央绿轴公园及在建的佳年华广场和德商迎晖天玺项目,在东站西广场往外,只能看到成片的荒地和渣土。日均三十万人 奈何对我不理不睬对于东站来说,日均三十万人流只是个庞大的伪命题。成都东站客流通过高铁、地铁、公交在站内实现无缝换乘,而高架及地下通道的连通也使得车流可即停即走。东站人流动线以地下通道-广场出口-售票口-检票口为主要流动方向,缺乏离开东站广场的动力。而东西广场步行需10分钟,进一步限制了客流逛周边商业的欲望。东站西广场前空旷的地块对于过境商旅来说,就近原则是首选,对于主力餐饮、超市、特产等商业需求较高,而这类小型商业,相较于步行10分钟以上,地下二层的商业基本可以解决。另外,东站在建商业的迟缓,迟迟无法形成的商业氛围,也直接浇灭了商旅出站消费的欲望。据统计,包含万科魅力城片区、塔子山片区、五桂桥-槐树店片区等在内的传统东客站城际商旅城范围在内,共38个已入住住宅小区,均以刚需项目为主,约有4.5万户,按每户3人入住人口,理论入住人口约13.5万人。东站及周边范围的常住小区及理论人口在这13.5万人的常住小区周围,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大中小型商业。万年场商圈辐射范围可达五桂桥-槐树店片区,特别是主力24万方的万象城及二十四城范围内分布的万象润街,吸附大量的包含塔子山、五桂桥-槐树店等片区的人口。而万科魅力之城及卓锦曼购中心,吸附大量东三环外三圣乡、魅力城等片区人口。川师商业街、比华利国际城商业、蓝谷地商业广场等中小型商业以及锦华万达、华润广场等大型综合体,对包含川师、东沙河一线等客群形成强力吸附。基本上,东站辐射区范围内的小区客群,均被瓜分,目前处于巨大工地期的东站也对常住人口无法形成吸引力。东站周边中大型商业体分布情况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思路:借势而非留人日前,东客站枢纽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商务商贸、酒店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功能向产城融合方向转变,调减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加常住人口,并增加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从重产的商务区,开始向有活力的城市功能区转变。从东站及其周边近几年拍地结果了解到,东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及其周边,除了已入住的荣盛香榭兰庭和佳年华广场一期。仅有中洲里程、德商迎晖天玺、人居东站地块三宗住宅用地入市,区域住宅及常住人口严重缺乏。而2017年8月份签约的瑞安成都新天地项目,所在地块疑似将调整为住兼商。即使如此,东站及其周边住宅供应仍明显不足。东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及周边供地情况另外,在目前在建/待建的商业体中,基本以商务写字楼搭配散售公寓为主,基本均搭配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与枢纽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不适配,且商业同质化较为严重,一旦这些项目建成投用,难免仍旧会遇到客流严重缺失的窘境。目前,以枢纽交通特点进行商圈打造的上海虹桥商务区,对成都东站更具现实参考意义。虹桥商务区聚焦“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的三大功能。同时,上海虹桥作为媲美浦东地位的贸易中心,承担着商务平台、跨国公司经贸、资源配置系统及跨国公司总部机构集聚四大功能。借势车站及机场的交通便利,是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的现实承载。对于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来说,应该着眼于借势,而非将过境旅客留下。这也是以往东站各大商业体仅规划适配东站三十万客流的商务商业配套,缺乏产业引导,导致失利的直接原因。东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及商务商贸、酒店会展等商务服务业的转变思路,较为符合东站的现实需求。但问题是,依据东站目前商业体现状及规划方向来看,与集聚区仍旧存在着不适配的问题。东客站这个坑究竟要怎么填?这绝对是个问题,不管是房企还是买房人,小全全都强烈建议避开这个没想好路该怎么走的板块。

桑中

市场调研|成都地区“两联供”,卖不过空调和壁挂炉?

节能环保政策的引导、消费者对舒适家居的认可、品牌方的大力推动,让“两联供”在短时间内火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长江流域,成为暖通公司利润增长的新高地。然而,在成都地区却几乎是空白地!近期,暖立方传媒对成都地区上百家暖通公司做了电话、微信调研采访,基于反馈信息,形成简单的报告,给大家市场参考。“‘两联控’在成都几乎是空白地,如果有也仅仅只是试水,之前的问题太多”,因素如下:1:口碑不好前几年,部分暖通公司在设计、施工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做了不少两联供项目,其中产品控制问题非常之多,售后服务跟不上,业主投诉率高,导致市场对两联供存在偏见。2:天然气便宜成都地区,即使在气价多次调整后,价格也很有优势,第一阶梯气价为2.02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气价为2.43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气价为3.04元/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便宜就让两联供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3:空调以及壁挂炉市场的成熟无论是传统空调采暖,还是新兴的壁挂炉采暖,产业供应链趋于成熟。设计、施工、安装、售后已经明显的标准化。同时,业主的认可度也逐年提升,尤其壁挂炉采暖,已经成为替代燃气热水器的最佳选择,同时可以满足生活热水的需求,一举两得。4:技术的匮乏,标准的缺失两联供,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一筹,并不是随便上手就可以做,热源、末端、控制系统、管道、安装配件等,需要科学合理设计、规范施工、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如果不专业,会出现结露、系统冷热不均等严重问题。5:业主对“两联供”陌生相对于空调和壁挂炉,消费者对“两联供”比较陌生,运行费用、系统是否稳定、有无安全隐患(漏水)等都是担心的问题。6:暖通公司对“两联供”一知半解目前,很多暖通公司即使签了两联供订单,也需要通过整机厂家支持,或者找外包合作,这就导致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前期设计不专业、安装不规范、后期售后跟不上,可以想象系统运行必然是状况百出。7:品牌方市场推动弱,缺乏龙头老大引领目前,成都地区还是以氟机为主流市场,但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利润率逐年下降,10%的利润率已经算是理想,这也是大家看好“两联供”的原因。据悉,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开力、特灵等已经开始进场,随着大品牌的推广,可以预见成都地区的“两联供”在未来几年中将迎来火热局面。暖立方总结:“两联供”在舒适、节能、环保方面的优秀表现,尤其是被业界看好的利润空间,成为当下暖通公司转型升级的新蓝海。起步爬坡之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两联供”仅仅靠地暖经验是不够的,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做专业设计、规范施工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否则,不仅不能带来利润增长,还会将整个团队拖入深坑!

见分

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发展前景和机遇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吴永久在金融领域,成都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今天(12月12日),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将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召开。本次峰会可谓是大咖云集,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姒元忠,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等齐聚成都,以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峰会大咖云集畅议成都机会在金融领域,成都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西部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成都自古就具有金融创新的历史基因。北宋时期,成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世纪90年代,成都首设新中国第一家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12月12日,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举行。本次峰会立足成都、面向四川、着眼全球,以全球视野对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进行新的展望,探讨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在今天召开的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真可谓是大咖云集,其中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将发表主旨演讲。对于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在今年6月份,蔡鄂生曾公开表示,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把基础打牢、根基植深,也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技术创新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金融服务理念和系统性的创新发展,整体提升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这是我们要解决的大问题。此外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北京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谢锦生等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结合自身经验,将以全球视野对科技创新投融平台服务、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创板上市策略、金融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对成都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给出建议。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以企业上市为支撑,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能级。出台《成都市“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全面提高资本市场利用效率,推进重点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目前,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107家,今年新增14家。为了抢抓科创板机遇,成都出台了《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培育“科创板种子企业”在内的金字塔型企业资源库,今年11月,成都首家,也是中西部首家科创板企业先导药物已过会。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2010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经过传统金融机构数量、市场规模的量化积累之后,2018年2月,成都提出加快建设服务治蜀兴川战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金融中心,自此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入2.0版本。随着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进入2.0版本,成都也开启了扬帆快进的新征程。具体表现上,成都金融中心排名不断跃升——2019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成都排名全球第73位,比去年跃升14位。同时,2019中国金融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五,比去年提升1位。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达1324.75亿元,占GDP比重11%。如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发展这几年,已经积极带动沿线国家贸易获得发展,尤其是中欧贸易。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在此次“2019中国西部资本创新峰会”上,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姒元忠将发表主旨演讲,在中国企业频频跨境并购的背景下,姒元忠将以全球视野探讨成都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机遇。而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9年1~6月,中欧双边贸易额高达3088亿欧元,同比增长9.1%。而在2018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6137亿欧元,欧盟已经连续1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德之间的贸易,2019年第一季度中德双边贸易额为442亿欧元。2018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993亿欧元,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欧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项目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各方面合作深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D股于2019年10月24日正式上市并交易,这标志着中欧所D股市场正式开启,中国在欧洲的离岸蓝筹市场建设取得“零”的突破。每日经济新闻

虚极

《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出炉,成都在首店经济上继续发力

西南首家超大网红彩妆集合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8月7日从成都零售商协会获悉,由该协会联合中商数据出品的《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出炉。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成都2020上半年首店数量累计开业122家,尽管与之前相比有所减少,但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位列中西部第一。不难发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扰乱品牌和城市原本计划好的步伐,但并不妨碍成都在首店经济上继续发力。那么,今年上半年,成都首店经济呈现哪些特点?品牌类型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从首店的类型比较来看,此次成都入驻全新品牌80家,占比65.5%,旗舰店、概念店或体验店42家,占比34.5%,进驻首店主要以餐饮与零售业态为主。报告显示,成都首店进驻各业态类型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较为均衡,零售、餐饮及生活配套均有一定比例,整体均衡发展。成都在疫情时期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恢复较快,上半年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同比增加较多,儿童娱乐、大型娱乐场所和疗养服务进驻明显。相较2019年上半年,2020上半年经济下行,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轻餐、饮品、烘焙等小型餐饮店较同期有所增加。但川菜、火锅、特色餐厅、咖啡茶饮、日料、西餐等正餐仍是成都首店主要品类,超餐饮品类70%。从零售业来看,各类服装品牌(潮牌、设计师品牌、买手店)、美妆等成为零售首店主要进驻品类。相比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店频开的美妆集合店、数码及珠宝品牌加速向成都布局,扩大西部商业版图。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各品类和数量都有所收缩,生活类以美容/美发/美甲及超市为主,其中超市为大型连锁新店和本土新超市为主;娱乐类以筹备许久的大型主题游乐及书店为主,新开首店中不乏livehouse、影院等业态逆势开业,凸显品牌对成都娱乐氛围信心。2020年上半年,成都引入店各业态品牌较2019年同期首店品牌更为丰富,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为亲子和运动健身业态,但疫情趋缓后,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业态开业增加。报告显示,上半年未有全国首店和亚洲首店开业,下半年成都国际化、重量级的首店仍需提高,实现首店“增量”的同时,也能持续“提质”。首店分布成华区、青白江区进驻数量上升较快2020年上半年,首店品牌主要集中于成华区、金牛区和青羊区,相较于2019年上半年,成华区、青白江区首店进驻数量上升较快。与2019年同期相比,市场相对成熟且饱和的核心城区如锦江区、武侯区首店数量减少。上半年成都首店品牌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金融城-科华商圈与春盐商圈,以购物中心为主,相比2019年同期,街铺首店比例有所提升。其中,龙湖滨江天街首进品牌占据第一。“成都依托极高商业成熟度和消费活跃度,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品牌选择成都的同时,也在反哺成都的商业和经济,进一步与空间价值耦合。”报告指出,面对首店经济,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2020年上半年引入首店数量122家,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专家核心商圈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世邦魏理仕成都研究部主管林晴岚表示,“首店”经济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首店”的具体品类、选址分布以及呈现模式。此外,鉴于消费者愈发理性,首进品牌以多样化的模式呈现,最大化发挥实体店优势,如快闪店、主题店、社区店等。“首店细分项的监测不仅给予我们更多角度透视市场发展周期,亦给市场主体诸多调整升级的新启示,继而使城市商业经济活力延续。”林晴岚表示。在她看来,疫情之后的复苏时期,商业项目运营商的积极应对、品牌方的精准把握、内需特征转型正在共同助力成都零售物业市场回暖。在核心商圈,运营商积极利用品牌资源来调整业态/租户组合,或升级店铺,使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包括远洋太古里吸引数个服饰及餐饮首店入驻,如山本耀司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Chanel中国新概念国内首店、LeTao西南首店等,并在五周年庆联合超60家品牌推出货品限量首发或独家首发;成都IFS大规模的升级既有店铺能级,包括匡威、Evisu、Kiton等的十余个店铺升级为更高能级的西南旗舰店;伊势丹百货则持续利用日本品牌资源,招引日本护肤、餐饮首店,如Elixir、Royce。(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图据成都零售商协会)

频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刘涛:成都促进新消费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杨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释放。与此同时,人们习惯性的消费方式正在加快变革,以线上购物、创新服务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快速崛起。在此背景下,一座超大城市如何盘活资源,进一步释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在5月28日举行的“场景汇国际消费新新向蓉”—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上,《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进一步加码消费提振、引领消费升级。发布会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涛在解读《行动方案》时表示,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促进消费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成都出台这一文件正当其时”。文件出台正当其时 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据了解,《行动方案》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费新场景、创新在线消费新模式、发展消费新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出消费新产品、搭建消费活动新平台六个方面,旨在以新消费为引领,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活力、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品质、引领消费趋势、促进经济复苏。“从全国来看,消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刘涛表示,消费的发展一方面连接民生,一方面连接就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就业问题,怎样更好发挥消费的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利用新的技术变革产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来助推消费发展十分重要。列举案例时,刘涛特别提到了成都允许占道经营等创新做法。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成都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出台这一文件正当其时。”刘涛分析称,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成都自身得到了发展,在全国层面也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消费发展 成都基础扎实、未来可期根据《行动方案》,成都将每年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200家以上,发展特色小店300个以上,打造夜间经济示范点位100个;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每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消费场景项目40个以上,到2022年底,呈现50个以上蜀都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网红点位。事实上,今年以来,成都促进消费恢复和升级的系列举措一直备受关注,消费券、云逛街、购物节等一系列消费提振“组合拳”相继出台。数据显示,成都市首轮2亿元消费券于5月14日正式发放,166.81万人成功领取到消费券。截至5月14日20时,微信、支付宝、云闪付3个平台符合条件的行业商户数累计超过3万家。发布会上,刘涛也表达了对于成都消费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近几年,无论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还是培育新经济方面,成都都做了很多扎实工作,这些做法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刘涛看来,促进新消费发展,成都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未来还有很大潜力。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