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考必看|22级 ·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 参考书目及解读冰雪缘

报考必看|22级 ·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 参考书目及解读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田心的「报考必看 · 参考书目」专栏。今天小田心为大家解读的是「成都理工大学 · 传播学」专业的参考书目。在去年官方公布的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中传播实务部分变更了参考书。请大家务必认真阅读以下内容,以避免复习时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报考必看·参考书目 成都理工大学 | 传播学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共有影视文化传播、科技新闻与传播、 视听艺术传播、广告文化传播四个研究方向。2021级招生人数为20人(包含推免10人)。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9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875传播实务(新闻采编、公关实务)。复试科目(笔试)为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点击查看大图根据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9月发布的《成都理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其最新指定的参考书目如下图所示:△点击查看大图这里大家注意,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和传播实务是初试科目。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是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史和新闻学原理是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另外,要格外注意的是《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和《公共关系学》(第二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是去年更新的书目,购书时不要买错。下面,小田心为大家详细地进行介绍:传播学理论与方法·6190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田心说这本书是成都理工传播学考研的重中之重。在“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这张试卷中,绝大部分题目的答案来自这本书,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这本书学透彻,理论部分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知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而非死记硬背,因为考试除了以知识再现型题目考察大家外,有的题目还需要大家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来解答。02《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版)戴元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田心说这本书主要对应着“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这张试卷中的一个固定题型——“应用题”,即设计研究方案。故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大家要有问题意识,以能解决考试时的这个固定题型为目标进行学习。传播实务·87501《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田心说这本书是去年更新的新参考书,也是成都理工传播学考研的重中之重。在“传播实务”这张试卷中,大部分题目的答案来自这本书,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解、背诵。在复习过程中,大家也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而非死记硬背,考试除了考察书上的知识外,部分题目需要大家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来解答。此外,书上的知识也是撰写评论、消息,分析文章主题等等题型的基础。02《公共关系学》(第二版)(新编 21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田心说这本书也是去年更新的新参考书,在“传播实务”这张试卷中,会考到部分来自这本书的题目,也基本是以知识再现型题目的形式来考察。大家一定不能忽视。- 就这么多啦 -按往年真题情况来看,咱们初试需要复习的书目仅有以上讲到的《传播学教程》《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共关系学》这四本,暂时无需补充阅读其他参考书。另外,考卷中的题目多以“知识再现型题目”出现,也就是常说的“背了就有分”,故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考研的专业课难度不大,大家只要认真复习这四本书,且不忽视其中任何一本,考出一个好成绩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在复习顺序上,小田心建议大家先着重学习《传播学教程》和《新闻采访与写作》,然后再学习《公共关系学》。以上三本建议参考真题有主有次的进行全书学习。最后以考题为导向学习《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好了,大家从现在起就可以使用这四本书开始复习啦。到了9月,如果官方的书单再次发生变化,我们再按照最新的变化进行调整即可。- 田心说 -关于参考书,我们还会在「免费公开课」中为大家分享学习方法和建议。大家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QQ群、微信等方式联系小田心。学长学姐们会一直陪着大家,直到梦想的彼岸。

善哉问乎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简析·20级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20级考研已落下帷幕首先,感谢自己吧,感谢能走完这段旅程的自己。小田心也相信,不论成败你一定也能在其中收获点什么。今天,小田心将对「成都理工·传播学」的真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田心考研」今年“覆盖”情况进行说明!有图有真相!「20级·成都理工传播学」真题简析与田心“覆盖”情况简析主要是对题目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评价,”覆盖“情况,主要是对今年田心考研的课程、日常推文、补充资料等的”命中率“进行说明。(以下题目皆为回忆版)全文太长?看简版我们从不“押题”,小田心全年用心耕田,只为和大家一起在“日积月累”中,碰触成功!正文如下,有图有真相。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名词解释1.有效受众简析: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有效受众指不但解读了媒介内容,而且在态度和行动上也实际接受媒介影响的人。覆盖情况:此知识是《大众传播学教程》上的基础知识。2.人内传播简析: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称内向传播,指个人不以交际为目的的内部信息处理的活动。它是作为客体的外部环境信息刺激作为主体的个人的大脑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的表征是 “不出声”,但个人的言语运动器官仍在活动,并执行着与出声说话时相同的信号功能。覆盖情况:课中进行了强调,是《传播学教程》的基础内容。3.象征性现实简析:即“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最早由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课程截图4.媒介依存症简析:媒介依存症指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根据这一理论,日本的传播学者又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电视人”和“容器人”。覆盖情况:在模拟题中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课程中直接讲到5.信息主权简析:所谓信息主权,简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情况:在模拟题中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课程中直接讲到简答题1.简述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简析: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也有学者认为,人类传播的发展可分为符号和信号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六个阶段。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2.简述马莱茨克的社会传播系统模式简析: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了自己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称为马莱茨克模式。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由众多因素构成的而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些因素影响到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含有如此众多复杂因素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在此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较之同为表述系统传播过程的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添加了更多的附加成分,并进一步指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马莱茨克的分析较以往的研究更为系统、全面,且更具社会性。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3.比较“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的传播技巧与效果简析: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这是涉及诉求法的两种传播技巧,前者称为“诉诸理性”,后者称为“诉诸感情”。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4.谈谈你对“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句话的理解简析: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①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覆盖情况:这是《传播学教程》上的一个基础考点,冲刺课仅强调。5.简述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和缺陷简析:经验学派是指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的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性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该学派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作为一个学派成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其重要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前者是指该学派的研究兴趣在于事实的判断,在于揭示传播活动的规律,去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注重短期效益;后者是指该学派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可以消除社会矛盾,因此其任务不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缺陷:总的来说,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的倾向性,他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传播学的另一主要学派——批判学派研究的重点。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6.简述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简析:对于传播效果来说,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的作用。群体规范影响着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影响着他们对观点的接受,对价值或行为的认同。换句话说,群体规范影响群体成员对于信息传播的反应和态度,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其次,对于传播内容而言,群体规范起着制约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群体压力往往容易约束群体传播的范围和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于,相关的群体规范对于群体成员接受传播内容起到积极驱使或是消极抑制的作用。当群体规范原则与传播内容相适应时,对群体传播就能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总之,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对于群体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群体规范论述题1.请用传播学相关知识阐释“表情包”现象简析:这是一个「软考点」,即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需要大家综合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表情包是网络环境下图片和语言两种符号相结合的新型交往方式, 它以娱乐为目的, 同时又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彰显个性、构建全新话语框架等功能。大家可以从传播的功能入手解读“表情包”,如表情包具有传递信息, 提供娱乐;情感表达, 彰显个性;经济文化宣传等功能。可从表情包话语表达方式带来交流方式变革进行回答,如联结草根群体志趣, 争取话语权;构建全新的话语框架等。还可从符号学角度(其本质是符号化的情绪表达)、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角度(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可将表情包理解为:延伸的是人的情绪)等层面进行分析。也可分析表情包的负面影响等。这是一个较为容易解答的「软考点」。言之有理即可。覆盖情况:分析热点时讲到「表情包」公众号推文有「表情包」专题2.评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简析: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早期的西方产生了大致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在大众传媒的初期,乐观主义观点略占上风。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塔尔德、库利为代表。他们对媒介的期待是巨大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工具,煽情化、低俗化等倾向更是在二战后表露无疑,故以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大众传播影响持悲观态度。总的来说,这两种观点对当下传播学研究和研究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覆盖情况:课程中有直接讲到研究设计以《XX日报》对“精准扶贫”的媒介建构为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简析:题目没有指定研究方法,首先要明确应该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思路可以结合框架理论视角研究《XX日报》的“精准扶贫”建构策略。研究设计中应该包含理论假设、研究假设、抽样方案、类目建构、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等步骤。具体可以从文本体裁、消息来源、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报道呈现形式、报道价值取向等方面研究其建构策略。覆盖情况:在课程中以专题的形式讲解过传播实务名词解释1.隐性采访简析:新闻采访有多种方法,以记者在采访中是否向采访对象表明身份来划分,就有显性采访 (公开采访)和隐性采访 (隐蔽采访)两大类。隐性采访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现在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称为 “秘密采访”或 “暗访”。覆盖情况:在课程中直接讲到2.二手资料研究法简析:即利用那些并非为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好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如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一般是从文献调查开始。通过收集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摘取其中对社会评价有用的信息。)覆盖情况:未直接讲解到3.谈话实录型通讯简析:谈话实录型通讯,是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在谈话实录型通讯中,记者或记录人物之间的对白,或按原样保留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谈,或录下被访者的谈话并予以披露。覆盖情况:课程中直接讲到4.智媒时代简析: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指出:我们即将迈入的智媒时代,呈现“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三大特征。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这场以技术革新为导火索的智媒变革,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推进,正以腾飞之势快步发展。覆盖情况:此题目在课程中有讲到,在公众号推文中也有讲到。简答题1.简述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简析:对于一个新闻采写记者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到采访时事无巨细的交流沟通,再到最终用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撰写成稿件,这其中是对一个新闻采写记者的多个方面能力的考察,新闻采写对记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如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长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甘于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当然,大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覆盖情况:在课程中有强调这是重点2.简述如何用事实说话简析: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听众或者观众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精选事实,以小见大;正反并举,对比衬托;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要言不繁,画龙点睛;适时引语,借口说话。覆盖情况:在课程中有直接讲到该知识点3.简述沟通的内涵和企业沟通的目标简析:沟通具有联络、通讯、交往、交流的意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沟通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们之间的思想、观点、信念、意见、感情、愿望以及信息等等的交流过程;狭义的沟通是指信息传递者将一种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传递给信息的收受者的过程。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沟通过程包括三个要素:信息的传递者、信息的收受者和传递信息的内容(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对外来说,企业沟通是为了维护公共关系,对内来说,这是一种组织传播,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系、总目标的实现。覆盖情况:无直接覆盖,但答题所用的公共关系、组织组织传播等都是讲过的内容4.简述新闻策划对新闻报道的意义简析:在新旧媒体的融合趋势下,新闻报道的市场竞争与日俱增,要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必须要挖掘新闻素材背后的故事,为此,就必须要采用适宜的策划手段。新闻策划可以确立新闻报道的主题,确保新闻报道的方向能够正确引导舆论。当新闻报道的主题实现之后,新闻策划又可以围绕该主题调动各种信息资源,对材料进行广度的扩充、整合以及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策划最佳的报道方案。整合后的新闻素材,在挖掘其新闻内涵后,往往能够成为最佳的新闻报道。新闻策划就是将“点”的素材,连成一张网,向新闻受众展示时点新闻之间的联系,引发受众的思考。新闻策划需要将受众放置在首要位置,通过新闻策划的新闻报道,在主题和内容上都会偏向“如何在不影响新闻价值的前提下争取最多的新闻受众”,这样的做法既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又将新闻价值完美的呈现给新闻受众。另外,新闻策划还可以整合各个新闻媒体的优势,扩大新闻报道的舆论声势。覆盖情况:此题未直接覆盖到论述题1.举例论述新闻舆论格局及其对新闻创新的要求简析:互联网、手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 使更多元、更自由、更开放、更主动成为当今时代的舆论特征。大海般的信息量当中, 鱼目混杂, 泥沙俱下, 难免使受众真假难辨, 以致混淆视听。人们以前大多被动接受信息, 如今正在向主动传播信息转变。显然, 新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及生活方式。基于此, 新时期舆论格局大体形成这样的特征:一方面是由报纸、电视、电台、通讯社等组成的传统舆论阵地;另一方面是以互联网为主力的草根声音阵地, 这两个阵地有时对立, 有时融合, 互相影响, 不可绝然分割。新的舆论格局, 让担当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和新闻传媒遭遇挑战, 通过新闻创新使新闻传播被受众认同, 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和重要。在新的舆论格局下, 新闻创新可从理念、思维、内容和表现方式等方面着手, 积极进行改革, 才有望赢得受众并牢牢掌握引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覆盖情况:未直接覆盖,但课程中有讲到舆论和新闻创新相关知识。2.举例说明公关人员如何依据证据增强说服力,影响舆论简析: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公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便一篇文章甚至一个评论都有可能让一个公司陷入公关危机中。如2017年315晚会,无印良品上榜,理由是违规出售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中禁售产地的商品。无印良品发表声明指出央视记者混淆了公司注册地和食品产地并在声明最后附上了每批次食品报关报验单等一系列证明复印件。此次公关并没有抢时间,而是通过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在进行说服过程中,一般来说证据会作为论据进行使用,增强文本的说服力,给人类似“有图有真相”的感觉,从而影响舆论。覆盖情况:课程中有讲到危机公关相关知识应用题材料大意:改革开放40年,桓仁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商量了几次都不翻修1945年的办公楼,只为人民服务(同学回忆)题目:1.写出报道主题2.取总标题、小标题3.写作创意的评价3.撰写消息5.撰写短评覆盖情况:课程中有专门的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专题田心说看完是不是觉得,大部分考题小田心讲解和强调的,真的不会做都难!当然,小田心也会保持初心,继续努力,争取做到不仅我们讲解层面近全覆盖,而且让大家在接受层面也做到全覆盖,即帮助大家更深度的去吸收每一个我们讲到的知识点!小田心也相信,通过我们彼此的付出和努力,一定能打一场漂亮的考研仗!总的来说,今年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的题目主要为硬考点,有少量软考点,且考试题型题型之前基本一致,难度不大。大家只要平时把基础知识学到位,并且进行过一定的发散与拔高和做题训练,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对于20级的同学来说,建议大家定时回顾初试的备考内容,为复试保持状态。对于21级的同学来说,这次的真题也启示我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从深度和精细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同时要注意进行一定的拔高,关注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并训练自己的做题能力。成都理工笔记&课程即将上线关注 田心考研

三法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考研,换参考书目啦!田心为你解读……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公布9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划重点1.传播学统招10人,比去年减少14人。从招生章程来看,今年成都理工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缩招了一半,这对于考成理传播学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不好的消息。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不要动摇。要相信,只要我们复习的扎实,就算只招一个人,那这一个人也是我自己。更何况,在缩招又换书的情况下,说不定很多同学已经动摇了,正在考虑要不要放弃,我们何不抓住这个时期,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和别人拉开差距呢?2.传播实务(875)变更参考书目《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变更为:《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公关关系实务》(第12版),(美)西泰尔著,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变更为:《公共关系学》(第二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胡百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针对变更的这两本书,小田心的建议是,先把这两本书买回来。然后,快速翻阅新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将其中你觉得陌生的知识点(即丁柏铨老师那本书上没有的知识点)补充到你之前的采写笔记中进行记忆。其中一些你眼熟但是具体说法可能存在些许差异的知识点可以不再二次背诵,记忆之前的内容就好。因为原本的采写书籍已经相对全面,而不同的学者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可能存在不同,只要两本书表达意思是一样的即可。其次,阅读新的《公共关系学》,尽快整理重点笔记进行记忆背诵。和采写相比,新的《公共关系学》需要同学们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记忆。因为这本书比之前的指定参考书更加适合应试一些,在之前的推送中,小田心也推荐过大家对这本书进行补充学习。小田心将在之后的「田心·成都理工大学专栏」中为大家补充新书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我们也会在课程中对新的参考书进行解读,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学习。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减少大家的学习负担,小田心会尽快为大家整理出变更的两本书的重点笔记。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3.传播学理论与方法(619)的参考书不变:《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版),戴光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招生简章来了初试还会远吗?紧张起来加油冲刺吧!

母子行

成理传播学·22级初试答疑|看完这个,我要开始复习了!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前段时间我们向大家征集了关于初试的问题,今天小田心就综合了报考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同学的留言和平时的疑问,为大家集中做解答。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报考Q&AQ1 成理新闻传播类专业有专业硕士吗?目前没有哦。先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在考试上,除专业课的差别外,专硕考英语二,学硕考英语一,政治都一样。在读研期间,培养方向有区别,专硕培养的是实践型人才,学硕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对以后工作而言,专硕和学硕都可以到业界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也都可以继续读博或是从事相关的学术科研教学工作(学硕更多一些)。目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除传播学学硕之外,只有一个艺术类专业硕士,广播电视专业,没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Q2 成理传播学读几年?每年学费多少钱?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学制是三年,学费7200元/年。Q3 成理传播学有奖学金吗?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每年都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同时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待遇,还是很贴心der~不要被有限的学费限制住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哦~Q4 成理新闻传播类有非全吗?成都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类硕士目前是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Q5 我是三跨考生,考上的几率大吗?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跨考传播学专业,而且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在读的硕士就有众多本科学习英语、土木、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的同学。甚至有些导师还比较喜欢跨考的同学,认为跨考的考生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结合自身原来专业的优势有更好的发展。Q6 田心考研只针对成理传播学吗?虽然新闻传播是一个大的专业,各学校各子专业所考到的题目看似都差不多,但不同学校不同子专业的考察领域和命题套路是不同的,复习的方向和思路也就会有差异。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只是泛泛的进行学习,或是听一些所有新传都适用的课程,小田心觉得你的进步可能会相对缓慢,且会浪费一些复习时间和精力。过去两年,「田心考研」都在针对性地为报考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的同学提供资讯、帮助和辅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田心考研」仍然会继续针对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提供定制化资料、课程辅导。同时,我们也在为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大学等院校的同学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资料和课程也都独立于川大。平日推送的知识,各个学校都可以参考阅读。Q7 我该如何分配我的考研时间?点击高亮文字可以跳转查看时间分配建议哦。1.专业课时间规划建议,2.公共课时间规划建议,3.规划建议总结Q8 参考书在哪里购买?成都理工的参考书都是比较常见的书籍,建议大家网上购买即可。Q9 看完第一遍书后感觉没什么印象?建议大家按照时间规划里的建议把专业课复习按自身情况分成几轮。在看完第一遍参考书后,没有什么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不少的知识需要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考研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一步一脚印的去坚持。Q10 本科成绩对考研有影响吗?考研是一场新的战役,最终录取主要是看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尤其对于成理传播学初试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基础书目的理解和背诵,只要你能把参考书背的下来,你就能拿到绝大部分的分数。所以,现阶段就需要大家好好准备初试,无需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从现在开始认真复习即可。当然,大家本科期间最好也不要挂科哦,考研复习再忙也要确保期末考试能顺利通过。Q11 研究方向不同对复习有影响吗?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方向有四个,分别是影视文化传播方向、科技新闻与传播方向、广告文化传播方向、视听艺术与传播方向。报考的研究方向对初试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初试的题目是一样的,目前没有因为研究方向的不同出现不同的试卷。Q12 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Q13 传播学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传播学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的。比较对口的是传媒行业,比如进报社、电视台、网络媒体当记者、编辑、编导等。但也有不少同学在毕业后没有选择传媒行业,而是去了房地产做策划,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企业事业单位做宣传,进机关做公务员等等。Q14 需要看些什么参考书?大家可以在「田心考研」首页点击“服务”→“参考书目”查看。Q15 22版重点笔记什么时候上线?目前我们正在根据21级刚考完的真题以及最新的参考书对重点笔记进行修改和完善,希望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到大家。预计发售时间在过年之后。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到时候我们也会在公众号给大家发福利(如免费赠送),具体的方式,大家可以关注每天的推送。- END -好啦,关于成理传播学硕士的答疑就到这里啦。小田心今后也会继续针对成理传播学持续发送考研干货,和小伙伴们一起加油,触碰成功!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也欢迎通过 「写留言」的方式向小田心提问哟~!

天其运乎

想考研到成都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实力如何?

首先要给大家说一下,成都理工大学虽然不是985、211院校,但是在全国高校评选双一流院校的时候,却成功进入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知道,在全国将近三千所高等院校中,也仅有一百多所大学能够进入这一名单,所以,能进入“双一流”的大学必然是有着不错的实力,那么,成都理工大学到底有哪些优势呢?成都理工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虽然成都理工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与同省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行业内顶尖名校相比有所不及,但是在个别的学科领域内,成都理工大学依然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好大学。比如在我国地质学专业领域内,成都理工大学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与其建立的过程有着密不可分联系。成都理工大学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建立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这所学校是由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等学校的师资力量组建,可以说是一所极具特色的大学,而其专长便是地质相关专业。现在的成都理工大学,有哪些优势?转眼间,当初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成都理工大学,而且进入了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其地质学专业正是一流学科。当然,当初的地质学为优势特色的高校,如今也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优势学科主要有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除此之外,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等学科的实力也比较突出。除了学科上的优势,成都理工大学的地理位置也较为优越,其目前位于四川成都,虽然地理位置不及北京、上海等高校那样有优势,但是成都也是很多同学非常青睐的地区。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很多同学都喜欢报考一所四川省的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就业方面,成都理工大学偏向于理工科专业,作为一所专业优势特出的大学,这所高校的毕业生在未来从业的更多选择是在地质、能源、材料、电子等学科领域内。所以,如果自己对成都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这所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我是大学视野,关于成都理工大学这所高校,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和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探讨。

佞也

成都理工大学,自从评上双一流,学校的研究生就越来越不好考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今天胖胖带大家了解一所位于成都市的大学。这所学校和天津工业大学还有宁波大学这些学校一样。这些学校全都是在2017年新进双一流学科的大学。然后因为他是新屏上的双一流大学嘛,而且双一流大学在最近几年考研是特别的热门的,也就是报录比,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报考人数也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胖胖所知道的在2018年我本科的学校有几个学长学姐,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只是280多分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今年成都理工大学单,就它的通讯专业来说,它的复试分数线已经涨到了325分。可能一定原因是成都理工大学,通信专业招人招的少一点吧。但是这个分数和一个普通大学来相比的话,这个分数线已经挺高了!成都理工大学,如果大家想报考这所学校的话,求稳可以试试他的学硕,因为他的专硕的复试分数线已经达到了325分,这对于一所不是211,不是985大学来说确确实实有些高。所以说希望大家。掂量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去选择学校。

妻执巾栉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全攻略(上):2021招生情况、推免名单、学院联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研是一场激烈的信息战!了解越多的信息就意味着你拥有了越多的制胜法宝!而今天携行考研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关于成都理工大学的考研相关资讯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经国务院(56)国三办习字第4号文批准建立,是我国为适应当时工业建设需要兴办的第三所地质院校。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12月26日,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成都理工大学3D地图成都理工大学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主城区,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成都理工大学现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开设研究生学科门类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86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4名。2021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39名)482名,未完成的推免生计划将列入统招计划使用。▲成都理工大学各学院重点学科门类成都理工大学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未完待续,请点击主页继续查看~

厩焚

西政新闻传播学 · 初试答疑|内含报录比、分数线……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前段时间我们向大家征集了关于初试的问题,今天小田心就综合了报考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同学的留言和平时的疑问,为大家集中做解答。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报考Q&AQ1 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总的来说,专硕培养的是实践型人才,学硕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具体到西南政法大学的新传考研来说,其专硕考英语二、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而学硕考英语一、81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和706(新闻业务综合);政治都一样。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初试时学硕专硕的专业课试题是一样的。读研期间,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向、选择课程方面也有区别,整体而言,学硕更注重培养学术能力,专硕更注重培养实践和业务能力。对未来工作而言,专硕更倾向于到业界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而学硕更多的是继续读博,或是从事相关的学术科研工作。Q2 专硕、学硕各读几年?每年学费多少钱?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制是三年,学费13000/年。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制是三年,学费7000/年。Q3 专硕、学硕都有奖学金吗?西南政法大学将按照国家规定和学校研究生奖助政策通过各种途径为符合条件的硕士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分为三个等次:一等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12000元,二等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8000元,三等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4000元。硕士研究生一等新生奖学金的评定比例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10%,二等新生奖学金的评定比例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0%,三等奖学金的评定比例根据当年的招考情况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当年生源和预算,结合招生学院和学科组的意见加以确定,最低不低于当年招生总人数的30%。获奖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报到注册手续后即全额发放。硕士研究生综合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共三个等次,奖励金额分别为10000元、6000元及3000元。综合奖学金的评选以本年级、本专业有资格参评综合奖学金的学生人数为基数,以综合测评为依据,按照综合测评排序的前10%、30%、60%分别确定为综合奖学金的一、二、三等奖。综合奖学金的评选,在每一学年课程结束后,根据综合测评排名评定,在第三、第五学期评定。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万元,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相应调整。此外,每生每月都可以领到600元的助学金(每年发放10个月)。Q4 专硕有非全吗?西南政法大学的新闻传播类硕士是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哦~Q5 每年有多少人报考,最后录取多少人?西政不公开报录比。我们只能进行推算,2020级报考新闻学的人数大概在85人左右,报考传播学的人数大概在130人左右,新传专硕的人数大概在560人左右,最终统考录取新闻学22人,传播学32人,新传专硕75人。故推算新闻学报录比率大概为100:26;传播学大概为100:25;新传专硕大概为100:13。按同样方法计算,2019级新闻学报录比率大概为100:30;传播学大概为100:30;新传专硕大概为100:16。以上数据仅为学姐学长推算,供参考。Q6 本科学校不太好,会影响录取吗?考试难度大吗?西政对所有学校的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论你本科所学专业或者就读院校,只要你分数考得够高,自身够优秀,被各位老师争着要是有可能的!Q7 我是三跨考生,考上的几率大吗?每年都有大量考生跨考西政的新传专硕,而且成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你们的师兄师姐里还有本科学英语、土木、法律、食品安全…的呢,所以大家完全不用因为自己是跨考生就底气不足,别人行,你也行。另外,有的导师还特别看重跨考的同学,认为跨考的考生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结合自身原来专业的优势有更好的发展。Q8 看完一遍书后,感觉没什么印象?建议大家按照时间规划里的建议把专业课复习按自身情况分成几轮。在看完第一遍参考书后,没有什么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不少的知识需要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考研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一步一脚印的去坚持。Q9 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Q10 专硕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新传的就业方向是很广的。比较对口的是传媒行业,比如进报社、电视台、网络媒体当记者、编辑、编导等。但也有不少同学在毕业后没有选择传媒行业,而是去了房地产做策划,企业事业单位做宣传,考公务员…总之,想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不是难事。Q11 读研后会上些什么课程?以传播学专业为例,其公共必修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一外国语、新闻传播专业英语、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等。专业必修课有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传播学前沿理论、传播法研究、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社会科学质化研究方法、整合营销传播业务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专业选修课包括影视传播、人际传播(双语)、跨文化传播、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新媒体实务与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法治新闻传播、新媒体与数字出版、媒介经营与管理、科学传播。公共选修课包括演讲艺术与科学、公务员职业能力训练、瑜伽、体育舞蹈、网球、美术修养、就业创业指导等等。新闻学和新传专硕的课程与其相似,但有区别。Q12 专硕需要看些什么参考书?大家可以在「田心考研」首页点击“服务”→“参考书目”查看。Q13 我该如何分配我的时间?点击高亮文字可以跳转查看时间分配建议哦。22级政治&外语怎么安排怎么学?「时间规划建议·公共课篇」告诉你22级备考如何平衡各科复习时间?全年时间规划·完结篇Q14 22版重点笔记什么时候上线?我们现在正在根据21级小伙伴使用重点笔记复习的实际情况、刚考完的真题以及最新的参考书对重点笔记进行修改和完善,希望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到大家。预计发售时间在过年之后。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到时候我们也会在公众号给大家发福利(如免费赠送),具体的方式,大家可以关注每天的推送。- END -好啦,关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答疑就到这里啦。小田心今后也会继续针对西政持续发送考研干货,和小伙伴们一起加油,触碰成功!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也欢迎通过 「写留言」的方式向小田心提问哟~!

风雪配

四川考研最大考点成都理工大学:多项措施确保考试有序进行

考生有序进场封面新闻记者 刘皓洋26日上午7点过,成都理工大学校门已有不少考生陆续进入学校,均佩戴口罩。考生们均保持一米以上间距,依次出示健康绿码,测试体温,查验证件。检测体温据了解,作为四川省考位最多的考点,今年在成都理工大学考点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有9500人,其中近7000余人为外校考生,相比去年出现较大增长。核验考生身份据成都理工大学老师徐小强介绍,为切实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关键环节防疫和安全工作,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了统筹协调组、考场考务组、疫情防控组等8个工作组,在当地相关部门配合下安全有序组织考试。考生乘坐校园交通车在考试之前,成都理工大学通过学校官网、教育部研招报名系统发布公告和短信提示;开展考务人员防疫知识培训;做好防疫物资准备,科学设置考场:加大考位间距;设置隔离考场;做好考场消毒,在每科考试后均对考场全方位消毒。考生入场前复习等候后勤方面,成都理工大学确定香樟食堂为本次考试集中供餐点,食堂出入口均实行单向,需要进入食堂就餐的同学通过人脸识别测温仪,体温正常方能进入,并保持安全间距。“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节约考试时间,食堂会为考生们提供盒饭、供应热水。”徐小强说。

夏雨

新传考研改革,你是高校想要的新闻人才吗?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小田心:从这一条可以解读出专硕招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哦。)在此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于8月3日召开了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对招生(包括考试大纲)、培养、学科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布公告,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这对于备考人大新传专硕的同学来说,无疑当头一棒。同时也体现出了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方式正在逐步进行改革。针对以上一系列信息,不少报考西南片区如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的同学不禁发出疑问,“我所报考的院校是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小田心想说的是,各大高校如果要对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进行较大的调整,势必会在研究生报名之前以官方通知的形式告知大家。在此之前,大家过多的担心和焦虑都是不利于复习的。小田心强烈建议大家在关注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要坚持复习,更要加强复习,在官方信息出来之前,过多焦虑不如实实在在的去备考,增加自己的获胜筹码。智媒时代,技术发展对媒介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与社会需求,新闻传播教育应如何建立起新思路?如何通过“系统性转型”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尝试?小田心今天就整合「新闻与传播」2020年第7期「新闻传播教育的系统性转型」专题的相关观点和大家谈谈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话题。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一、中国新闻传播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第一,回应媒体技术发展,中国主要新闻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已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重视技能与知识教育,实现了“姿态性融合”。第二,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定位模糊,反映了专业亟需调整、整合。第三,各校新闻传播类培养方案高度雷同,缺乏个性化,直接拉低了人才竞争力。第四,素养类课程多而庞杂,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进行逻辑梳理与重构。田心说:以上内容作为背景了解即可。二、中国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受全球化浪潮和媒介技术变革的影响,新闻机构的地位、新闻生产过程都正在进入一种被学者称为“液态”的状态:新闻生产体现为职业记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动态实践;媒介机构不再是新闻事件的唯一阐释主体,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经由公众的集体参与而被不断重塑;新闻生产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组织化生产正变成协作性“策展”。田心说:请大家了解此处所说的“液态”是什么意思。从源头上看,“液态” 话语来自于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现代性理论,而其在新闻领域的滥觞,可追溯至荷兰新闻学者马克·德尔兹 ( Mark Deuze) 所做出的理论迁移与嫁接。“液态”的新闻业可以从记者身份的“液化”和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液化”两方面理解,前者即记者的身份和角色不再是相对稳定的,而是在新闻过程中表现出在职业记者、公民记者、社会大众之间不断转换的特征;后者即职业记者和公众既无法固守原有的职业、非职业边界,但也并不是从原有社区秩序中完全脱离,而是相互渗透。在此背景下,新闻人才需求也顺势而变。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两方面:其一,非新闻机构的新闻人才需求量增大,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研究发现,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需要懂新闻业务、编辑技术和公关技巧的新闻专业人才;政府需要网站编辑、制作和管理人才、政府危机处理人才、国际公关人才;网络技术平台上的新媒体需要懂编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电信部门正大力吸纳既懂内容制作,又懂编辑技术的新闻传播人才。其二,专业新闻机构对新闻人才的政治素养、实践技能、专业知识等均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使新闻传播人才的政治素养被再次强调,需要新闻人才“坚持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事业发展中能够高举旗帜、服务大局、明辨是非、凝聚共识、沟通世界”。除了政治素养外,媒介技术发展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有学者在统计了100家媒体的招聘信息后发现,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工作能力、职业态度、软件技术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同时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招聘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人才。田心说:关于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记住以上两个大点即可,其余内容进行理解。三、学科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科融合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杜威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的论述。他认为,事实是全息的,而知识是片面的。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被人为分离的知识需要重新融合。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多学科的知识来源奠定了其跨学科合作的教学科研传统,例如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就更加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知识、理论、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以完善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结构。(一)学科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特征第一,多元交叉的新闻理论知识图谱。在口语文字时代,知识主要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体现为道德规范与话语实践。在工业时代,印刷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更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被纳入学校课程学习之中,客观、系统的、以理性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成为主导。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在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知识观转型背景下,人们对媒体信息的获取由被动转向主动,知识观正在经历从“普遍性的知识到境域性的知识,分科化知识到综合化知识”的转变。这意味着学科知识理论的建设不仅是“积累的、理性的、分科的”,还是“批判的、整体的、综合的”。第二,有机复合的媒体实践创新平台。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传统的新闻采写编流程日趋数字化、智能化,单单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已无法满足新闻业界的应用需要,这也对新闻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的需求。第三,跨域协作的教研融合思维。从方法论的移植到研究对象的交叉再发展为概念理论的相互借用,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主题项目涌现。这样的跨域合作主要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新闻传播与政治、社会、法学等人文学科之间的跨域融合;二是新闻传播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信息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二)学科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探索第一,人才培养定位的能力融合,避免新闻学科“内卷”走向,培养π型复合人才。“内卷化”最早用于描述文化模式在达到最终形态后,不断使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发展模式和约束机制,最终体现为一种“内卷型”的增长或者没有发展的增长。尤其是现在一些新闻传播专业类目越分越细,与其他学科的壁垒有些增高。这就违背了知识体系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原则,与当今新闻传播领域全面融合的态势背道而驰。这样一种“内卷化”趋势不利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专业壁垒亟待打破。所以,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性的π型媒体与传播人才,包括全能型新闻人才、创意内容传播人才、媒介研发与运营人才、高成长性的跨界人才等,这种π型人才在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兼具广博的学识和多学科专业能力。此外,专业方向需要优化,注重拓展能力边界,深化专业特色。如下图。学科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能力要求专业方向定位,来自《新闻与写作》第二,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融合,探索特色培养,强化学科知识的衍生发展。首先,调整优化课程比例,构建全流程、有深度的卓越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其次,开发“菜单式”课程包,强化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理论学习。再次,探索融合型师资、小班化、双学位模式培养,创新教学发展路径。第三,媒体实验实践的平台融合,打造开放、合作、协同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媒介融合、新闻业与传播业急剧转型的时代,传播机制、传媒生态使得传播现象日趋复杂,新兴传播理论层出不穷。新理论急需在传媒实践中得以佐证,实践应用中的方法经验也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新兴理论。新闻传播教学的“知”与“行”必然是无法分开的。这些就要不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具体来看,可建设多元协同、内容新颖的新闻实验云平台,探索智慧传播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的社会认知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三)学科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趋势第一,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为主体,形成多学科融合数据库。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在保留原本院系结构的基础上,吸收跨学科、跨专业元素,兼顾学科导向与问题导向,逐渐向“纵横学科系统与问题系统交叉组合的研究型教育结构”转型。第二,适应媒体景观变化,构建“新闻+X”自主学习系统。学生所身处的媒体环境是天然的学习课堂。我们需要构建以新闻为中心的“新闻+X”发散型自主学习系统,与校园新闻教育相辅相成,鼓励学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主动感知媒体景观变化,适应深度变革的媒体环境。第三,重视数字媒介素养培养,塑造全球性视野。数字媒介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与媒介的相处关系,人们也经历了从被动接受信息的消费者到主动生产信息的生产者的角色转变。这要求我们拥有访问、分析、评估和传达各种数字媒体信息的能力。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如何使用不同数字媒介,还能对媒介内容进行批判性解读,并具有更多地关注与参与和创造有关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新闻教育在培养如技术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硬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技能”,如合作、同理心、全球性视野等等。田心说:以上内容,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标题,具体内容了解即可。四、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可细化为六个强调:第一,强调三观——加强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初心和使命教育;第二,强调视野——有再强的技能,也不过是技术人员,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就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宽广的视野,才会有思想,有想法。第三,强调实践——大力拓展路径,力争每个学生都能短期或长期到媒体学习锻炼。第四,强调实战——聘请专家,模拟辩论现场,魔鬼式演练,西方政客的口才都是从小练出来的。强化新闻评论能力培养,“对事实进行点评,就是要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从简单的信息发布进化到平等讨论和专业报道、深度报道”。第五,强调多元——跨领域培养,改进课程,开课多元化。第六,强调语言——当然,以上的基础是语言过硬,语言过不了关,急死也说不出来,写不出来。田心说:以上内容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考到xx新闻的人才培养等题目时,也可以变形使用。总的来说,今天给大家总结的内容主要以了解为主——把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教育作为一个考新传需要知道的大背景来进行了解。同时,文中一些关键的观点,可以进行记忆,以便在考到相关题目的时候变形使用。此外,小田心之前推送过的推文「技术革命背景下5W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喻国明老师告诉你!」也是根据喻国明老师的论文——《技术革命主导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重构与未来方向》及其讲座进行的整理,可找小田心回看。参考文献1.技能、知识与素养:中国新闻传播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与现实回应,陶建杰 林晶珂2.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李华君3.新时期对未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姜飞4.“液态” 理论的旅行及其对新闻学研究的启示,李泓江 杨保军5.“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新闻“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陆晔 周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