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长快2015-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36.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0%。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7月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86568亿元,同比下降7.5%。注:2015年零售额增速为12.2%。2019年9月7日,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发布,百强企业总销售规模首超7万亿元,由于2019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尚未发布,故从各零售业态展示各个零售百强销售情况可知,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次超市百强销售收入达9792亿元,同比增长4.1%,约占全年社会食品零售总额的18.1%;时尚零售百强销售总额达到7328.40亿元,同比增长12.4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的同比增速。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连锁百强门店总数14.4万个,同比增长5.9%。其中,便利店销售增幅为16.5%;专业店、超市、百货店分别为10.4%、4.0%、0.7%;便利店门店增幅为7.8%,超市、百货、专业店分别为7.7%、2.4%、1.5%。除超市业态外,各业态销售和门店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超市业态中增长最快的是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幅分别达到16.5%和16.9%。2、连锁TOP10中超市业态占比高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TOP10中,苏宁易购集团以3787.4亿元的销售额领先其他连锁企业,其增长率同样较高,达到12.5%,门店总数虽然下降25.7%,但总数依然位于前列,达到8276个。从具体业态看,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沃尔玛、家乐福(2019年9月苏宁易购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作为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TOP10行列企业,超市业态在连锁百强TOP10的比例达到4家,表明超市业态在零售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开始朝着社区超市方向发展。2020年6月,老牌家电巨头国美北京开出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切入高频社群业务。华润万家以951亿元的销售额位于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名单首位,同样在连锁百强中的排名较高。零售巨头争先涉入社区生鲜小超市,2020年7月15日,大润发在南通的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大润发mini全国首店在南通正式开业,同步上线了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售+自提模型,登录飞牛拼团小程序即可下单,由大润发配货到大润发mini门店,消费者次日到店提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社区消费占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达40%左右。随着消费习惯的转变,大卖场日渐式微,大体量、大规模显然很难满足当下消费者快速便捷的购物需求,社区型超市业态是整体超市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还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下。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长快2015-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36.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0%。2020年1-5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2.74万亿元,同比下降10.60%。2019年9月7日,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发布,百强企业总销售规模首超7万亿元,由于2019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尚未发布,故从各零售业态展示各个零售百强销售情况可知,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次超市百强销售收入达9792亿元,同比增长4.1%,约占全年社会食品零售总额的18.1%;时尚零售百强销售总额达到7328.40亿元,同比增长12.4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的同比增速。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连锁百强门店总数14.4万个,同比增长5.9%。其中,便利店销售增幅为16.5%;专业店、超市、百货店分别为10.4%、4.0%、0.7%;便利店门店增幅为7.8%,超市、百货、专业店分别为7.7%、2.4%、1.5%。除超市业态外,各业态销售和门店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超市业态中增长最快的是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幅分别达到16.5%和16.9%。连锁TOP10中超市业态占比高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TOP10中,苏宁易购集团以3787.4亿元的销售额领先其他连锁企业,其增长率同样较高,达到12.5%,门店总数虽然下降25.7%,但总数依然位于前列,达到8276个。从具体业态看,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沃尔玛、家乐福(2019年9月苏宁易购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作为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TOP10行列企业,超市业态在连锁百强TOP10的比例达到4家,表明超市业态在零售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开始朝着社区超市方向发展。2020年6月,老牌家电巨头国美北京开出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切入高频社群业务。华润万家以951亿元的销售额位于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名单首位,同样在连锁百强中的排名较高。零售巨头争先涉入社区生鲜小超市,2020年7月15日,大润发在南通的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大润发mini全国首店在南通正式开业,同步上线了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售+自提模型,登录飞牛拼团小程序即可下单,由大润发配货到大润发mini门店,消费者次日到店提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社区消费占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达40%左右。随着消费习惯的转变,大卖场日渐式微,大体量、大规模显然很难满足当下消费者快速便捷的购物需求,社区型超市业态是整体超市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还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下。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长快2015-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36.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0%。2020年1-5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2.74万亿元,同比下降10.60%。2019年9月7日,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发布,百强企业总销售规模首超7万亿元,由于2019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尚未发布,故从各零售业态展示各个零售百强销售情况可知,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次超市百强销售收入达9792亿元,同比增长4.1%,约占全年社会食品零售总额的18.1%;时尚零售百强销售总额达到7328.40亿元,同比增长12.4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的同比增速。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连锁百强门店总数14.4万个,同比增长5.9%。其中,便利店销售增幅为16.5%;专业店、超市、百货店分别为10.4%、4.0%、0.7%;便利店门店增幅为7.8%,超市、百货、专业店分别为7.7%、2.4%、1.5%。除超市业态外,各业态销售和门店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超市业态中增长最快的是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幅分别达到16.5%和16.9%。连锁TOP10中超市业态占比高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TOP10中,苏宁易购集团以3787.4亿元的销售额领先其他连锁企业,其增长率同样较高,达到12.5%,门店总数虽然下降25.7%,但总数依然位于前列,达到8276个。从具体业态看,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沃尔玛、家乐福(2019年9月苏宁易购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作为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TOP10行列企业,超市业态在连锁百强TOP10的比例达到4家,表明超市业态在零售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开始朝着社区超市方向发展。2020年6月,老牌家电巨头国美北京开出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切入高频社群业务。华润万家以951亿元的销售额位于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名单首位,同样在连锁百强中的排名较高。零售巨头争先涉入社区生鲜小超市,2020年7月15日,大润发在南通的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大润发mini全国首店在南通正式开业,同步上线了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售+自提模型,登录飞牛拼团小程序即可下单,由大润发配货到大润发mini门店,消费者次日到店提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社区消费占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达40%左右。随着消费习惯的转变,大卖场日渐式微,大体量、大规模显然很难满足当下消费者快速便捷的购物需求,社区型超市业态是整体超市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还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下。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超市行业:上半年前高后低,Q3 延续低迷超市刚需,表现优于其他线下业态 受疫情影响,2020 年 1-7 月社零总额同比负增长;同时,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社零额增速逐月回升。由于所售品类的刚需属性,相对其他线下业态,超市企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而龙头则在疫情影响下得以逆势提升市场份额。2020 年 1-4 月,重点流通超市/ 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企业累计销售额分别同比+0.6%/-29.8%/-20.4%/+1.3%。到家业务需求高增,各方普遍受益疫情催化到家业务蓬勃发展。疫情期间,消费者集体用餐、公共餐饮等在外用餐回 归居家用餐,生鲜需求由机构团体/餐饮转移至零售端。社区封闭式防疫举措下消费者外 出频次减少,生鲜、食品等商超品类到家业务需求激增,平台类(京东到家、淘鲜达等)、 初创类(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传统商超线上业务(大润发优鲜、天虹到 家、永辉生活等)普遍受益。Q2 疫情缓和后,生鲜到家平台用户数及订单量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疫情使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更为强化,吸引了更多资本、产业进入到家业务领域:1)原本在 2019 年下半年遇到资金瓶颈的生鲜初创企业开启新一轮融资;2)互联网龙 头加大对生鲜短半径零售的投入:年中起,美团生鲜到家“美团买菜”、社区团购“美团优 选”,拼多多社区团购“多多买菜”布局提速。5 月中旬为界,上半年前高后低;回暖或待 Q45 月中旬之前,防疫形势严峻,居民在外用餐回归居家用餐,生鲜&食品需求转移至零 售端使得超市受益;重点跟踪的龙头企业在 2020Q1 同店增速普遍在 10%以上。5 月中旬 以来,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社会运转逐渐恢复常态,而超市行业也面临着更复杂的不利 因素,同店走弱:1)疫情对消费能力的负面影响开始体现,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2)雨 季雨水偏多;3)疫情反复对海鲜、水鲜、冰鲜销售的负面影响;4)重点商超品类价格走 弱,尤其是去年同期水果价格高基数;5)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竞争加剧。从 7、8 月份看,行业延续了 5 月中旬以来的低迷态势,多数门店同店为负;预计 Q3 超市行业整体低迷;Q4 旺季、天气、价格基数等干扰因素减弱,同店或有回升。线下龙头:大幅优于同业,逆势双线提市占同店较非疫情时期显著提升2020H1,线下商超龙头永辉超市、高鑫零售、家家悦、红旗连锁、步步高等均实现了 较高的同店增速(均在 5%以上),较 2019 年同店增速明显提升。其中:Q1 同店增速创近 年来新高,5 月随着疫情缓和同店基本恢复正常水平;6 月同店增速下滑,部分出现负增 长;7-8 月份延续了 6 月份的情况。逆势展店,龙头提升市占率H1 展店调整,下半年展店恢复。2019 年,永辉超市新开大卖场 167 家、并购百佳大 卖场 38 家;家家悦展店 80 家;红旗连锁展店 264 家,步步高展店 63 家。2020 年,永辉 超市计划展店 130 家,红旗连锁计划展店 200 家以上;家家悦、步步高展店规划提速:分 别为 100 家/50 家。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开店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期间地产/物业工程进 度受到影响,新店筹备期变长;新开购物中心店场内其他商铺招商不足”,永辉超市新开 31 家、高鑫零售 1 家中型超市、家家悦 36 家、红旗连锁 129 家、步步高 17 家,但全年展店 的计划没有显著变化,仍维持逆势展店、提升市场份额的大方向。线上突破,分享红利,双线提份额疫情影响下,生鲜等商超品类的到家业务需求激增,不仅带动了互联网电商快消品 类的快速增长、初创类生鲜电商再获融资,也使得在线上业务有沉淀、有决心的传统商 超龙头得以突破,分享线上渗透率提升的红利,双线提升市场份额。2019 年,高鑫零售、永辉超市、天虹股份、步步高的线上 GMV 分别为 147.7 亿 /46.0 亿/31.0 亿/23.3 亿元,线上占比分别为 16.1%/4.4%/10.0%/4.6%。2020H1,高鑫 零 售 、 永 辉 超 市 、 天 虹 股 份 、 步 步 高 的 线 上 业 务 GMV 增速分别 为 +41%/+243%/+378%/+147%,线上占比分别达到 19.9%/9.7%/13.0%/12.5%。艾瑞咨 询数据显示:2019 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 2796 亿元,同比+36.7%;预计 2020 年规模 4047 亿元,同比+44.7%。高鑫零售、永辉超市等商超龙头的线上主要由生鲜构成,普 遍占比在 65%以上;其线上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在到家业务中的市场份额处于提 升通道。根据草根调研,我们推算 2019 年,高鑫零售、永辉超市、天虹股份、步步高线上 的生鲜 GMV 约为 96 亿/30 亿/20 亿/15 亿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 3.4%/1.1%/0.7%/0.5%; 预计 2020 年,其线上的生鲜 GMV 将提升至 143 亿/87 亿/46 亿/44 亿元,市场份额提 升至 3.5%/2.1%/1.1%/1.1%。对于非生鲜类的包装食品、米面粮油、日化(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洁厕液等)、 日用品(纸巾等),B2C 长半径运营在仓储、配送成本和时效性上相对不占优势,阿里 通过天猫超市、京东到家开普勒等向合作方进行短半径转移;传统商超以店为仓在这些 品类的到家业务上更具成本优势。线下商超拓展线上业务,盈利情况优于初创企业和互联网企业。2020H1:1)高鑫 零售线上业务客单价在 78 元左右,净利率约 3%~4%;7、8 月份以来,客单价回落至 67 元左右,净利率约 1%~2%。2)永辉超市 Q1 线上业务实际盈利,Q2 亏损约 4500 万元,预计全年线上业务亏损远低于年初预算的 5 亿元。3)天虹股份到家业务边际利 润为正;4)步步高到家业务约 1%+的净利率。远景探析:线上、超市份额提升,到家业务龙头割据生鲜和包装食品:10 年远景,线上占比约 30%生鲜和包装食品是超市销售的重要品类,也是短半径到家业务的核心品类,我们透 过这两个品类来探析超市、到家业务的远景。2010-2019 年,生鲜零售规模(不含税,下同)由 1.4 万亿元增长至 2.5 万亿元, 10 年 CAGR+6.4%,5 年 CAGR+5.8%;2019 年,线上生鲜零售规模 1655 亿元(不同 于 GMV,零售规模约为 GMV 的 65%~70%),占比约 6.5%,10 年 CAGR 约 36.9%, 5 年 CAGR 约 44.9%。2010-2019 年,包装食品零售规模由 0.9 万亿元增长至 1.9 万亿元,10 年 CAGR 约 7.3%,5 年 CAGR 约 5.4%;2019 年,包装食品线上零售规模约 2020 亿元,占比 10.6%,10 年 CAGR44.5%,5 年 CAGR30.8%。2019 年,生鲜和包装食品整体零售规模约 4.4 万亿元,其中:线上 3675 亿元,占 比 8.3%;线下 4.1 万亿元,占比 91.7%。我们推算,截至 2029 年,生鲜和包装食品零 售规模有望达到约 7.2 万亿元,CAGR +5%;其中:线上达到 2.2 万亿元,CAGR+19%, 占比 30%;线下 5.1 万亿元,CAGR+2%,占比 70%。市场份额由菜市场向线上、超市转移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中国生鲜零食渠道占比为:2019 年,菜市场占比 47.9%, 仍为第一大渠道;超市占比 36.0%,为第二大渠道。2010-2019 年,菜市场份额由 52.6% 降为 47.9%,超市份额由 34.4%上升为 36.0%,线上市场份额由 0.5%提升至 6.3%。此 前农批市场、菜市场、海鲜市场等是疫情高发地,各地均加强对此类市场的监管,北京 新发地已不再对零售顾客开放。生鲜销售由菜市场、夫妻店等向线上、超市、社区生鲜 等转移。大卖场收缩,中小业态超市扩容大卖场销售额占比逐渐下降,便利店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Euromonitor 数据显示, 2011-2019 年,面积 2500 平米以上的大卖场销售额由 0.5 亿元上升至 0.6 亿元,销售 占比由 23.4%下滑至 20.1%;面积 400-2500 平米的中型超市销售额由 1.6 亿元上升至 2.3 亿元,销售占比由 73.8%变为 73.3%,相对稳定;面积 400 平米以下的便利店销售 额由 431 亿元激增至 1303 亿元,销售占比显著提升,由 1.9%提升至 4.2%。超市面积 的小型化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超市龙头顺应消费习惯变迁,不断调整新店模型。永辉超市大卖场的开店面积逐年 变小,并不断探索 2000 平米的小超和社区生鲜 mini 店(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mini 店数量 458 家)。高鑫零售大卖场开店数量不断减少(2018A:24 家;2019A:7 家; 2020H1:0 家),但加速中小门店展店:2020H1 已有 3 家中型超市,我们预计 2020 年 全年公司将新开约 3 家中型超市,30-50 家 RT-mini 小型超市;预计 2021 年全年将新 开 30-50 家中型超市,200+家 RT-mini 小型超市。生鲜到家四大核心要素:流量、场景运营、供应链和配送生鲜电商需注重流量、场景运营、供应链和配送四大要素。流量:搭建线上入口难 度较小,微信小程序、自建 APP、第三方平台均为可行的方式;流量获取以及提升客户 粘性(留存、复购、ARPU 值、停留时间等)是难点。场景运营:到家场景中,线上 APP/ 小程序界面的友好性和丰富性,商品的选品、组合和包装,以及商品的推介方式(软文、 视频等)均十分重要。供应链:生鲜电商在选品(多样性、符合消费者习惯)、采购(产 地直采、品牌商合作、供应商采购)、仓储(中央大仓的选址)、物流(冷链物流、常温 物流体系的资源整合)等方面与传统商超差距较大,均需要时间沉淀和优化。配送:生 鲜电商可根据规模大小和配送距离选择自建配送团队或与第三方合作,配送方式的选择 以及订单配送履约成本的控制是生鲜电商运营的一大重要因素。生鲜到家终局初探:生鲜属性+消费分层+自营为主=龙头割据生鲜属性:难存储、易腐烂,高损耗;标准化程度低,消费本地化属性强;刚需, 购买频次高,低客单价,低毛利率。中国消费市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层级的消费者有不同的 购买力、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饮食偏好。生鲜标准化程度低,生鲜电商在追求规模效应和 满足消费分层所必须做出的差异化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性高于日用品、包装食品、饮 料等快消品类。商业模式:生鲜到家的创新性主要在于前端的“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到家”;其后端 即供应链端并无实质性创新。供应链的沉淀需要时间,生鲜强品控、重管理、低毛利、 重效率的特点决定了商业模式需要以自营为主。综上,预计生鲜到家长期来看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格局;在流量、供 应链、数字化及运营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料将在特定区域、特定层级的市场上占据龙头 地位。中报财务分析: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零售业务毛利率稳步上升零售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综合毛利率表现分化。2020H1,重点商超零售业务毛利 率普遍呈现上升趋势: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分别+0.76pct/1.04pcts/+1.44pcts 至 17.15%/18.33%/25.38%,主要受益于规模优势、品类结构不断调整、供应链优化和成熟门 店占比逐渐提升;高鑫零售受到毛利率较低的生鲜品类销售占比提升的影响,零售业务毛利率同比-0.83pct 至 22.10%。2020H1,重点商超综合毛利率变动差异较大:高鑫零售受 线下客流下滑引起的转租收入减少及零售业务毛利率下降的共同影响,综合毛利率下滑至 24.55%(2019H1:26.07%);红旗连锁受到增值服务收入减少的影响,综合毛利率下滑 至 30.19%(2019H1:30.22%);永辉超市由于转租业务占比小、品类优化、规模优势和 供应链提效,综合毛利率提升至 22.37%(2019H1:21.84%)。重点超市企业各品类毛利率均呈上升趋势。超市行业销售毛利率分品类看:日用百货 毛利率最高,食品用品类毛利率次之,生鲜品类毛利率最低。从趋势看:各品类毛利率均 呈现上升趋势。2016-2020H1:永辉超市/家家悦生鲜毛利率分别提升 1.6pcts/2.36pcts 至 14.95%/17.39% ; 永 辉 超 市 / 家家悦 / 红旗连锁食品类毛利率分别提升 0.86pct/ 1.97pcts/6.41pcts 至 19.22%/18.70%/26.56%;家家悦/红旗连锁日用百货类毛利率分别提 升 2.05pcts/7.43pcts 至 24.10%/28.27%。长期看,未来随着销售规模的增加和供应链的 不断优化,超市行业各品类毛利率有望进一步稳中有升。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销售增加、租金减免等带动重点超市企业期间费用率下降。2020H1,除中百集团外, 重点商超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步步高/家家悦/红旗 连锁分别-0.6pct/-0.3pct/-0.1pct 至 19.2%/17.0%/24.7%。分细项看,2020H1 销售规模和 人工费用的同步增加共同致使人工费用率相对稳定:如永辉超市 7.8%(2019H1:7.8%), 步步高 7.3%(2019H1:7.3%)。2020H1 租金费用率表现分化:永辉超市/家家悦分别同 比+0.1pct/+0.3pct 至 2.8%/3.0%;步步高/红旗连锁分别同比-0.7pct/-0.2pct 至 4.2%/7.6%。净利率和 ROE 变动两级分化2020H1 , 重 点 商 超 净 利 率 涨跌不一 : 永 辉 超 市 / 高 鑫 零 售 净 利 率 分 别 同 比+0.37pct/+0.37pct 至 3.69%/4.09%,主要由于零售业务毛利率的提升和费用率的下降;步 步高/红旗连锁/中百集团净利率分别同比-0.87pct/-0.40pct/-0.45pct 至 1.66%/ 5.78%/- 0.92%。2020H1,重点商超 ROE 表现出现分化:永辉超市/高鑫零售/家家悦加权 ROE 分 别提升 2.1pcts/0.9pct/1.4pcts 至 9.07%/8.49%/9.72%,主要由净利率提升和资产周转加 快共同拉动;步步高/红旗连锁加权 ROE 同比-1.1pcts/-0.4pct 至 2.20%/8.34%,主要由于 疫情期间备货增多带来的资产周转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涨跌不一,资本开支减少2020H1,永辉超市和家家悦现金流表现优异,分别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50.3 亿/7.1 亿元,同比增长 152%/173%,主要由于商品销售规模增加;步步高和红旗连锁经营性现金 流净额分别为 7.5 亿/-0.7 亿元,同比下降,主要是支付供应商货款、人力成本费用、租金 费增加等因素所致。2020H1,各超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均减少,主要由于疫情期间开店放缓,以及仓储、物流等建设项目延后。重点公司分析:同店前高后低,到家业务从 0 到 1永辉超市:十年远景,线上占比 30%+,净利率约 3.5%~4.0% 近景:2020 年中报解析2020H1 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22.7%,归属净利润同比+35.4%,扣非归属净利润 同比+19.9%,同口径下扣非归属净利润同比+27.7%同店增速良好,全年将延续快速展店。2020H1,公司同店增速 7.4%(2019H1:+3.1%), 测算 20Q1/20Q2 同店增速分别约 14%/-1%(经营口径 Q2 约 0%)。截至 2020H1 期末, 公司拥有大卖场门店 938 家,期内新开 31 家;预计全年展店约 130 家;截至 2020/9/12, 大卖场门店数已达 949 家。下半年展店加快,重点拓展低线城市。截至 2020/9/11,公司本年度已自主展店 40 家 +,展店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根据草根调研,公司现有 57 家门店已进店装修,待开业,展 店速度加快;Q4 是公司传统的开店高峰期,预计全年大卖场门店数将超过 1000 家。长期 看,新开门店将集中在低线城市,原因:1)高线城市节奏快,对便利性更高的线上业务需 求更多;2)高线城市可选择的商业物业减少;3)低线城市的市场增长空间较大;4)区域 下沉有利于优化全国的供应链网络体系。到家业务高速增长,亏损控制超预期。2020H1:永辉生活 APP/京东到家销售额分别 达 22.5 亿/16.2 亿元,推算客单价分别为 69/101 元;公司整体线上销售额达 45.6 亿元, 线上销售占比达 9.7%(2019H1:3.4%),亏损仅数千万级别。到家业务 GMV 符合预期, 亏损控制超预期。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到家业务将重在规模扩张,利润端仍将出现一定 规模亏损,全年线上占比将达到 10%。云创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并表为永辉带来新的发展动能。根据草根调研,剔除蜀海供 应链贡献的 11.3 亿元投资收益,云创 2020H1 经营性亏损约 5 亿元,其中 Q1/Q2 分别亏 损约 4.3 亿/0.7 亿元,亏损额度边际递减。截至 2020/5/31,永辉生活/超级物种门店数分 别仅 177/54 家,后续关店数量减少,利于云创减亏。2020/7/31,公司公告收购云创 20% 股权、并表,对于永辉加速发展线上业务意义重大:1. 科技永辉由分散走向统筹,公司获 得线上入口、场景、会员及数据(截至 2020/6/30,永辉生活 APP 会员数达 3284 万人, 2020H1 月活数 772 万人); 2. 人才、供应链、网点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通过整合提效。 云创并表后,云创的数字化系统和科技人才将与上市公司打通,在数据、商品供应链、物 流履约和用户运营上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科技永辉将进入新阶段。Mini 店关开并举,商业模式持续探索中。2020H1,mini 店销售 14.5 亿元,新开 16 家、闭店 88 家,期末 458 家;我们估算亏损约 1.3 亿元(其中关店亏损约 6600 万元), 亏损情况较 2019 年有所好转。下半年,mini 店将继续关停并举,预计全年亏损 2.0~2.5 亿 元。长期看,小业态将是公司坚定推进的业态,若能通过高米效、强到家、大店带动小店 的模式跑通盈利模型,mini 店有望成为公司外延扩张的重要引擎。彩食鲜持续亏损,规模提升是解决盈利的关键。2020H1,彩食鲜营业收入 19 亿元 (2019H1:13 亿元),亏损 2 亿元(2019H1 亏损 8100 万元),亏损扩大主要受疫情期间 餐厅、政企业单位食堂关闭的影响。预计 2020 年全年彩食鲜亏损 3 亿元以上,为公司带 来的权益亏损将超 1 亿元。短期看,彩食鲜将持续亏损;长期看,B2B 规模的逐步扩大以 及与永辉供应链对接的流畅度是彩食鲜未来扭亏为盈的关键。2020H1 公司同店增速 7.4%,大卖场展店 31 家,期末大卖场总数 938 家;Mini 店开 关店并举,期内新开 16 家 mini 店,关店 88 家,期末 458 家。2020H1 规模优势和供应链 提效共同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0.5pct 至 22.4%,费用率略有下降。推算 2020H1 大卖场利 润增速同比约 24%,mini 店亏损超 1 亿元。 远景预测:十年 3000 家大店、3100 亿收入、净利率 3.5%、3200 亿市值对标家家悦,区域加密布点空间广阔。截至 2020/6/30,家家悦超市在优势区域威海 市和烟台市的门店密度分别达到了 8000 人/店和 2.6 万人/店,永辉超市在优势区域福建省 和重庆市的门店密度分别是 26 万人/店和 22 万人/店;剔除门店面积对门店密度的影响, 家家悦超市在威海和烟台的建筑面积密度为 3 人/平米和 10 人/平米,永辉超市在福建和重 庆的建筑面积密度为 34 人/平米和 30 人/平米,永辉开店空间巨大。假设永辉超市未来十 年每年自主展店 100-130 家,十年间合计并购门店 500 家,到 2029 年大卖场门店数将超 过 2500 家;假设单店平均营业收入 9500 万元,则对应大店贡献营业收入约 2500 亿元。线上业务高速发展。2020H1 永辉超市线上业务销售额 45.6 亿元,同比增长 243%, 线上占比达到 9.7%;预计 2020 全年永辉超市线上销售额约 100 亿元,对应 GMV 约 130 亿元(假设平均增值税率 9%,营业收入/GMV 约 0.7),假设全部为生鲜和包装食品,则 对应线上市场份额约 1.8%。预计 2029 年末,永辉超市线上销售占比将达到 33%,线上营 业收入有望达到 1029 亿元,市占率有望提升至 4.7%。小业态模型跑通后有望加速展店。长期看,小业态将是公司坚定推进的业态,若能通 过高米效、强到家、大店带动小店的模式跑通盈利模型,mini 店有望成为公司外延扩张的 重要引擎。我们预计 2029 年底公司 mini 店数量将达到 6000 家,假设店日均销售额为 2.5 万元,则 Mini 店贡献营业收入将达 507 亿元(假设平均增值税率为 8%)。2029 年,预计永辉超市合计营业收入将达 3119 亿元,净利率保守估计 3%、中性 3.5%、 乐观 4.0%,按照 3.5%的中性净利率预测,永辉超市净利润预计将达 109 亿元。2029 年, 永辉超市 PE 保守估计 25x、中性估计 30x、乐观估计 35x。在中性假设下,预计公司 2029 年末营业收入约 3119 亿元,净利率 3.5%,对应净利润 109 亿元,给予 30xPE,对应市值 3275 亿元,CAGR 为 15%。乐观情况下,预计公司 2029 年末营业收入约 3119 亿元,净 利率 4%,对应净利润 125 亿元,给予 35xPE,对应市值 4367 亿元,CAGR 为 18%。家家悦:同店良好,经营提效,泛区域扩张延续2020H1 家家悦营业收入同比+27.3%,归属净利润同比+27.0%,扣非归属净利润同 比+31.7%。公司并购门店整合情况略低于预期,推算 2020H1:河北家家悦亏损约 1200 万元,安 徽家家悦真棒亏损 1687 万元,山东华润万家亏损约 1200 万元,合计为上市公司带来权益 亏损约 3300 万(2019H1 权益亏损:1092 万),增亏超 2000 万。剔除并购门店,推算公 司自主门店 2020H1 净利润同比约+37%,净利率达 4.0%。我们预计 2020 全年河北家家 悦、安徽家家悦真棒、山东华润万家各亏损 2000 万+,自主门店利润增速约 30%。未来公 司将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及门店加密的形式进一步提升自主门店的盈利能力(我们预测自主 门店长期目标净利率 4%-5%);通过自主展店+并购优质标的的方式拓展新区域市场规模, 优势区域的稳健业绩增长将弥补省外新区域规模较小和供应链不足带来的短期亏损。2020H1 公司同店+11.4%(19H1:+4.4%),领先同业;自主展店 36 家,并购安徽快 乐真棒门店 31 家,闭店 6 家。推算公司 Q2 同店经营口径放缓至 1%~2%,根据草根调 研,分区域看:张家口地区 Q2 同店增速最高;青岛和济南地区同店增速次之(Q2 同店 4%左右);烟威地区同店增速约 1%,低于平均水平。品类优化、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提效拉动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1.0pct 至 18.3%;销售/ 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3/-0.1pct 至 15.0%/2.0%。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是超市板块中业绩 稳健、成长明确的优质标的。红旗连锁:商业主营增长稳健,省外扩张进行时2020H1 红旗连锁营业收入同比+18.0%,归属净利润同比+10.2%,扣非归属净利润 同比+7.1%。受益于疫情下生鲜食品零售需求激增,20H1 公司同店增速 11.2%(19A 约 3%)。 20H1 公司开店 129 家,关店 10 家,期末门店达 3189 家。增值业务收入占比减少,米面 粮油和生鲜销售占比提升致使综合毛利率-0.03pct 至 30.16%,人工成本增加致使人工费 用率+0.78pct 至 11.84%。剔除新网银行贡献投资收益影响,20H1 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同 比+20.8%。内生:同店高增(20H1 同店+11.2%),各品类毛利率(日用百货、烟酒、食品)均高 位提升,费用率有较大下行空间,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外延:高速展店,以甘肃为起 点布局省外市场。预计公司将进入泛区域扩张、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步步高: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提效正当时2020H1 步步高营业收入同比+5.1%,归属净利润同比-32.7%,扣非归属净利润同比 -41.8%。立体化激励变革,员工活力充分释放。高管层面:公司 2020 年 4 月 29 日公告新一期 回购计划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管理层、中层干部及核心员工的动力。门 店层面:店长、主管级员工成为合伙人,总部根据历史业绩、门店实际情况制定利润考核 指标,合伙人团队根据出资占比享受超额利润分成;普通员工薪资与门店效益强挂钩,通 过动态用工和数字化工具追踪并考核员工销售情况,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薪资激励。2020H1:公司同店销售增长 9.6%;报告期内新开/净开超市门店 17/9 家,预计下半 年超市展店提速。供应链提效促进超市板块 2020H1 毛利率同比+0.4pct;2020Q2 期间费 用率同比-1.8pcts 是公司经营层面效率提升的更真实展现,净利率提升仍是公司未来三年 发展的主旋律。公司持续推进用户、运营、供应链三个维度的数字化建设,经营提效成果 显著,2020H1 超市线上销售占比达 12-13%。高鑫零售:B2C 高增,未来还看线下复苏及小业态 2020H1 高鑫零售营业收入同比+5.1%,归属净利润同比+16.8%,扣非归属净利润同 比+8.1%。B2C 业务迅速增长,B2B 业务逐步恢复。2020H1,公司 B2C 销售占比达 12%。 20Q1/20Q2 店日均客单量分别超 750/950 单,客单价分别超 85/68 元。截至 2020/6/30, 公司 B2C 用户数近 5000 万,活跃用户数(双月活)近 1300 万。我们预计 2020 年全年 公司 B2C 业务销售占比将达约 13%。受疫情对餐饮和企事业单位的影响,2020H1 公司 B2B 业务同比增长 5%,占比为 7.9%,其中生鲜销售占 B2B 销售总额的 32%。截至 2020/6/30,B2B 用户数超 60 万,活跃用户数接近 25 万。下半年 B2B 业务料将恢复快速 增长,我们预计 2020 年全年公司 B2B 业务销售额将达到 100 亿(含税)。通过猫超共享库存和社区团购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时间和空间需求。时间:猫超共享 库存的一小时达和半日达满足当日消费需求,社区团购的菜鸟驿站和自拓团满足次日达需 求。空间:一小时达配送范围为 5km 以内,半日达配送范围为 5-20km。截至 2020/6/30, 一小时达已接入所有门店,半日达已接入 180 家门店;与菜鸟驿站的合作已触达全国 16 个城市的 3000 多家网点,自拓团已触达全国 85 个城市的 5000 多家网点。展店持续,中小超将成为拓展重点。2020H1,公司新开中型超市 1 家,关闭欧尚门店 3 家,改造 6 家大卖场门店。截至 2020/6/30,公司共有 481 家大卖场和 3 家中型超市。 为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预计中小超将成为公司未来展店重点。我们预计 2020 全年公司 将新开约 10 家大卖场,2-3 家中型超市,30-50 家 RT-mini 小型超市;预计 2021 年全年 将新开 30-50 家中型超市,200+家 RT-mini 小型超市。B2C 业务高增长带动 2020H1 公司同店增速达+5.7%,欧尚、大润发整合提效及精细 化运营助力费用率明显下降,归属净利润超预期。未来重要观测点:1)中小业态的拓展和 盈利情况;2)线下客流的恢复;3)线上盈利能力提升情况;4)双品牌进一步整合提效的 空间。前两者主要影响估值,后两者主要影响业绩。……(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作者:中信证券,徐晓芳)
图片来源:新华社12月18日,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机构尼尔森公布最新研究显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球零售业带来深刻影响,伴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转变,消费市场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该研究报告认为,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国的消费复苏步伐走在了世界前沿。在经历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的爆发后,线下渠道也开始强势复苏。通过3月份和8月份对线下零售渠道的盘点,尼尔森发现,到8月份,大部分线下渠道的存量店铺都已恢复正常运营。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传统渠道,如化妆品店、母婴店,到8月份也基本恢复正常。其中,现代渠道的存量店铺正常营业率从3月份的76%升至86%,传统渠道从3月份的64%升至80%;母婴渠道的存量店铺正常营业率从3月份的67%升至80%,化妆品渠道从3月份的53%升至75%。而在现代渠道中,大型店铺和小型店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根据尼尔森统计,8月份大卖场渠道的存量店铺正常营业率从3月份的98%降至93%,超市渠道从3月份的95%降至87%。这意味着,大型店铺尤其是大卖场和超市,存量店铺正常营业率不升反降。相比之下,小型店铺尤其是小型超市和便利店,则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活力。8月份,小型超市渠道的存量店铺正常营业率从3月份的73%升至84%,便利店渠道从3月份的79%升至90%。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萨金特表示,疫情迫使人们减少外出、花更多时间在家,随着人们购物地点和方式的改变,零售业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是永久的。而且,这些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体现。零售商和品牌商需要重新审视人们的购物场所、时间和方式,调整业务重心,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萨金特说。尼尔森首席商务官丁玎表示,无论是从最新的中国经济数据还是尼尔森的快消行业数据,都可以看到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复苏态势。在经历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娱乐等数字经济的空前发展后,快消市场线下渠道开始展示令人振奋的复苏迹象。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1月9日,国家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合并之后的莱芜有什么变化?钢铁产业是否会有更多调整?2019年钢贸商经营情况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莱芜市场。山东莱芜是一个以钢立城的城市,境内有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富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三个主要钢厂,涉及产能近2000多万吨,产品涵盖了建材、线材、热卷、中板、冷轧、特钢、型钢、带钢等主要品种,品种和门类较为齐全。也正是因为此,当地好多贸易都围绕莱钢三家钢企展开。莱芜的钢贸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莱芜地区没有一个有聚集力的钢贸市场或者钢材市场。根据贸易商反馈,莱芜的经销商和资源分散在莱城区和钢城区两个地方,而钢城区最为集中,每家经销商基本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和行吊。为此我们花了4天时间走访莱芜市场。具体市场情况如下:万泽物流园:31日一早,我们首先走访了山东万泽物流园,一早这里就车来车往,生意还可以。我们走访了物流园里的经销商客户,了解到这里主要聚集着工角槽及钢管等流通量偏小的的经销商,之后与物流园里面的经销商做了交流、交换了联系方式,现场与几个经销商沟通了市场行情并介绍了我的钢铁的业务范围等。A经销商:该公司是目前莱芜地区为数不多的几家非莱钢代理商,在莱城区东部有一个室内仓库,主要经营莱钢、石横特钢建材,协议量4000吨,常备库存在2000吨左右,和另外一家公司为莱城区东部两家贸易商。B经销商:该公司是莱钢型钢一级代理,有自己的厂外库。根据负责人朱经理介绍,最近莱钢型钢产线在检修,由于型钢需求表现一般,价格不温不火。朱经理表示,由于近两年在外地有自己的工地项目,现在也考虑过做建材,不过资金这块有顾虑。根据朱经理反馈,2018年底莱钢对目前建筑钢材代理商进行了新一轮招商,目前建材代理商总量扩大了了近100家,而钢厂采取的是分货模式,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缺规格。C经销商:该公司地理位置较好,位于高速出口出,目前主要做板材、螺纹、型钢等;目前公司有4个业务人员,货场货不多,库存在500吨左右。根据负责人介绍,他们现在主要是做老客户,往远处发货的周期较长,并且客户订货规格散。年后莱钢型钢产线在集中检修,近期没有接太多单子。D经销商:该公司是莱芜地区一家大型带钢经销商,为泰钢的带钢、卷板一级代理,月协议量带钢0.9万吨、卷板0.9万吨,目前中宽带库存不到1万吨。公司徐总表示,目前库存基本无压力,对于二季度行情比较乐观;公司业务在2018年有所扩大,目前已经是山西建龙钢铁的代理,主要在郑州及周边市场,2019年业务量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之后拜访了多家型钢、建材贸易。期间,当地经销商李经理介绍了他们目前的业务情况,目前她们公司主要经营莱钢型钢、热卷、窄带等品种,同时也采购一些板头、钢坯下脚料等,目前业务量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对于后期行情,他们认为钢厂仍在主导市场,在目前行情中经销商处于相对弱势,由于资源不多市场话语权比较弱。钢厂方面:A钢厂:目前该钢厂的主要产品有带钢、圆钢、钢坯、工业线材等,2018年总销量钢材420万吨左右。去年在国家去产能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拆除一座120t转炉,目前集团有2个转炉、5个高炉,其中4个高炉在用,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基本都在3.0以上,利用系数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并且采用进口矿,成分稳定,目前产量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预计2019年产量不会有大的增加,目前销售模式主要还是代理商订货、分货模式。B钢厂:目前企业产能在550万吨左右,主要产品是热卷、带钢、冷轧、不锈钢等品种。产品主要发往江浙、广东一带,主要对接的下游是化工产业等。公司杨总介绍,目前山东主要四家生产热卷的钢厂分别是:日钢、莱钢、山钢日照、泰钢,他们主要还是和这几家钢厂对标;自2016年开始,公司也加强了环保投入,目前泰钢共有两个1780m高炉及6条轧线生产较为正常。C钢厂:该钢厂是山东地区一家大型综合钢铁企业,主要产品有建筑钢厂、型钢等,目前年产量达到500万吨水平。根据企业销售负责人介绍,目前总部共有两个1080和450的高炉,分公司有两个1260的高炉,根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公司也在做响应调整,目前已经在平整场地开工建设两个高炉,分公司两个高炉及本部一个高炉在工期完成后推出,建成之后公司年人均炼钢达到2500吨,实现工艺技术和装备制造的双突破。就市场行情来看,他认为目前厂内库存维持低位,价格比较有支撑,同时山东地区基建开始发力,直发量稳健,后期就山东市场来说,价格还是以稳中上涨为主。总结:走访期间,市场在税改热点的炒作下,成交有所缩量,不过月初开始市场开始放量。分品种来看,山东建材钢厂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供应端推动了价格拉涨,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已经高出周边市场150元/吨左右。目前本地钢厂代理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中间代理商呈现减少趋势,钢厂政策的市场影响力有加强趋势。而外围资源品牌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市场认可度不高,对本地冲击有限。就其他品种来看,本地钢厂仍然延续了传统操作策略,变化不大;市场没有明显缺口,贸易商随进随出,市场价格偏弱,目前热卷、型钢与建材倒挂150元/吨,中板和建材价格持平。四月份山东市场品种可能继续分化,建材价格强势依旧。
目的 :为某超市的供应商的进货调整、淘汰(或淘汰其部分品种)及供应商库存商品的处理提供依据。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本报告使用datafocus系统,对某超市一月的供应商和产品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库存量、订购量等指标的分析,得到调味品的销售量最高,饮料、肉家禽、日用品中的日正的德国奶酪、德级的浪花奶酪、佳佳的鸭肉和成记的运动饮料为滞销产品等相关结论。因此认为增加调味品类、点心类商品的订购量,减少特制品的订购量;淘汰日正的德国奶酪、德级的浪花奶酪、佳佳的鸭肉和成记的运动饮料四种产品等措施能优化超市产品结构及增加超市的利润。关键词:datafocus,零售,供应商分析,存销一、案例背景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品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其中超市是最典型的零售行业。为某超市的供应商的进货调整、淘汰(或淘汰其部分品种)及供应商库存商品的处理提供依据需要进行供应商分析。本案例主要分析指标为“存销比”:存销比(库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平均库存或本周期期末库存与周期内总销售的比值,是用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库销比一般按照月份来计算,计算公式是:月末库存/月总销售。计算单位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金额.二、案例问题零售业产品生产量大,产品的多样化导致其信息量剧增,用EXCEL来进行销售分析及决策定位已经无法满足无时无刻不再变化的新数据,使用datafocus产品就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因此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力和时间。三、案例分析进入datafocus 产品系统,从数据管理页面中导入数据源“供应商产品表”、“供应商信息表”、“产品”,并在数据看板页面创建新的数据看板,命名为“供应商分析”。在分析之前需要将这三个表进行关联,并构建模型。A.销售总概1.产品库存订购总概表选择供应商产品表中“产品名称”、“库存量”、“订购量”三个数据列。并把库存量从小到大排列。从表中可以看到每个产品的库存量和订购量,让商品AD可以即时根据表中内容再订购紧缺产品。图 1产品库存订购总概表2.货主地区分布选择饼图进行供应商的地区分布统计。图 2货主地区分布如上图2所示,该超市在华北的供应商来源占比最大为69%,其次为来自华东的供应商数量。3.各类产品的销售量总计通过添加公式对“销售量”进行计算,然后使用降序排序的折线图对比各类商品的销售量。图 3各类产品的销售量总计由图3可以看到,调味品的销售量最高,点心次之,特制品的销售量最低。B.滞销产品分析1.各类商品存销比添加公式计算存销比,选择条形图展现各类商品的存销比。图 4各类商品存销比如图4所示,海鲜、特制品和谷类/麦片的的存销比值较低,说明商品的周转率越高;饮料、肉家禽、日用品的存销比值较高,说明该类商品存在滞销产品。2.类别下各产品存销比在上述基础上筛选出存销比值较高的饮料、肉家禽、日用品类商品,对类别下各产品的存销比进行探索,此次统计图选择柱状图。图 5类别下各产品存销比由图5可以看到,浪花奶酪、德国奶酪、运动饮料、鸭肉的存销比值较大,说明这些产品相对其他产品不畅销。3.供应商的各类产品存销比浪花奶酪、德国奶酪、运动饮料、鸭肉存在滞销危险,现在对这些产品的供应商进行探索。图 6供应商的各类产品存销比从图6中可以看到,日正的德国奶酪、德级的浪花奶酪、佳佳的鸭肉和成记的运动饮料存销比较高;义美供应商的鸭肉存销比很低,还是很受欢迎的。4.滞销产品所在的供应商总体分析依旧通过散点图探索从滞销产品所在的供应商订购的所有商品的存销比。图 7滞销产品所在的供应商总体分析由图7所示,从日正供应商订购的产品中只有德国奶酪的周转率低;从德级供应商订购的产品中只有浪花奶酪的周转率低;从成记供应商订购的产品中只有运动饮料的周转率低;从佳佳供应商订购的产品中只有鸭肉的周转率低。将这8个结果图表导入“供应商分析”数据看板中,排版结果如下:图 8 数据看板四、结论越是畅销的商品,库销比值越小,说明商品的周转率越高;越是滞销的商品,库销比值就越大,说明商品的周转率越低。存销比就是反映你用多少个单位的库存来实现了1个单位的销售,反映周转率的一个指标数据。1.该超市在华北的供应商来源占比最大为69%。2.调味品的销售量最高,点心次之,特制品的销售量最低。3.海鲜、特制品和谷类/麦片的周转率较高;饮料、肉家禽、日用品中的日正的德国奶酪、德级的浪花奶酪、佳佳的鸭肉和成记的运动饮料为滞销产品。五、对策与建议1.增加调味品类、点心类商品的订购量,减少特制品的订购量。2.从日正、德级、佳佳、成记四个供应商所订购商品中分别只有德国奶酪、浪花奶酪、鸭肉和运动饮料为滞销产品,其余商品周转率较高,故只需淘汰日正的德国奶酪、德级的浪花奶酪、佳佳的鸭肉和成记的运动饮料四种产品。除非注明,否则均为DataFocus企业大数据分析系统,让数据分析像搜索一样简单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无论是金融机构研究员、咨询公司顾问甚至是互联网战略分析师,他们都有一个必备技能,那就是需要会做行业研究报告,从战略和经营角度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如果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很多人是不清楚如何做一份行业研究报告的,比如你身处短视频行业,你领导突然下达一个任务,让你做一份短视频行业的研究报告,你一定会是懵的,无从下手,从哪里切入?1行业研究思考框架 行业研究的逻辑线索简单来说就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第一步,分析 宏观环境和整体 行业趋势,为之后的分析定下基调。第二步,分析 细分领域和 具体公司情况,因为宏观的概念无法落地。第三步,分析竞对企业情况和 应对策略,怎么样才能碾压对手or不被对手玩死。第四步,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 投资价值。(这一步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业务要求的不同灵活处理)以上四步,下面会针对每一步来详细讲具体的研究方法。2宏观形势分析分析宏观形势,大致也可以分为下面四步:1. PEST分析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无不受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格局趋势的影响。如果想要预测和把控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方向,就一定要有更高的格局。更重要的是,现在一个行业的颠覆往往不是来自于内部企业,而是来自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外部企业,甚至是来自新的行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大数据、AI、云计算带来的科技变革会产生很多新兴的公司和行业,而这些新来者往往正是传统行业的掘墓人。咨询公司常用到的PEST(Politics,Economy,Society,Technology)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最好的工具之一。其中Politics(政治)维度是最需要重视的。有些不能过审的内容这里不能多讲,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国内有很多行业都是需要政府补贴的(例如新能源电动车等),还有很多行业是需要看政策风向吃饭的(例如动不动就翻车的P2P行业)。国外政府的态度和风向也很容易影响行业格局。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川大统领从行政命令的角度对一个商业公司的封杀就是降维打击,本来是可以直接搞死企业的(例如美国弄死“法国华为”阿尔斯通的案例,可以参考《美国陷阱》这本书)。好在华为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的精神,在(窝巢支持下)和美国硬杠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虽然芯片国产化的技术难度在短期内很难追上,但硬杠到底总比妥协屈服后被步步蚕食的下场好了太多,毕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嘴脸一直是贪得无厌。这个问题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里说的过于精辟,以下原文引用预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 产业链分析任何一个行业其实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分析,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行业。这里具体的方法很多,可以层层逼近的方式来深入了解行业,具体的问题例如:行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是什么?上下游都有哪些?行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价值是什么?行业在产业链条中是否不可或缺的?行业是否具备在产业链条中的定价权?…………二级市场行业研究经常会对一个公司背后的整条产业链进行分析,例如苹果和华为,这两家行业巨头的背后,是无数上下游供应商提供的各种零配件和技术。从芯片、到面板、到摄像模组、到音频系统等等,每个方面都是各种供应商的配件和技术结晶,最终才能呈现出一台优秀的手机。天朝大A股市场也常出现XX概念股(例如苹果概念股,5G概念股等),也是来自于产业链分析的结果。3. 行业规模估算既然要在一个行业发展或者深耕,就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这样才能知道有多大的蛋糕可以分(市场潜量),或者还剩下多少蛋糕可以分(市场存量)。估算市场规模(Market Sizing),是咨询公司面试常用的题目,一般可以从供给端(Supply)与需求端(Demand)出发,进行交叉验证。简单来说,本质上就是要把一个你不知道的数,拆成几个你知道或者容易推测的数。举一个例子,如何估算北京市每年的奶茶店市场规模?从需求端角度来看,可以拆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家三口人,只有我每两天喝一次奶茶,每杯30块钱。那我家一年花多少钱买奶茶?转化成专业一点的公式就是:市场规模 = 用户基数(3口人) x 渗透率(1/3) x 消费频次(约180杯/年) x 客单价(30块)这个公式里面,用户基数已知,客单价已知,渗透率和消费频次可以根据经验拍一个数,如果要提高准确率,还可以通过用户分群的方式估算不同人群的渗透率和消费频次。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访谈、市场调研的方式获取更准确的数据进行估算,具体市场调研操作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这里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只能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并且不同估算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同,最后的估算结果也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更多的估算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之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讲更多的例子。最后,如果想要省事,或者实在不好自行估算行业规模的话,也可以查找市场上现有的一些行研报告,采用报告中的估算数据,以作参考。4. 行业发展阶段分析通过上一步的市场规模估算,我们大概知道了这个行业还有多大的空间可以供企业争取。接着就需要判断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毕竟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的竞争策略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可以关注下面几种指标来判断行业的发展阶段:A)市场增长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用户数/用户增长率这是主指标,与行业发展速度相匹配。传统企业更关注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因为传统企业是利润驱动的。互联网企业更关注用户数/用户增长率,因为互联网企业是资本驱动的,只要有风口,就可以投入大量资本驱动行业增长,疯狂扩张,能熬死别人就赢了。举一个典型例子,瑞幸咖啡的前身神州租车就是这么玩的。B)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可以反应盈利能力和吸引投资能力。C)集中度行业前几名企业的销售额占比,反应垄断程度和竞争情况。集中度越高的行业越难进入,因为进入壁垒高,所以行业龙头的盈利水平较高,例如手机行业的苹果,常年以牛逼的毛利水平制霸全球同行财报。同理,集中度低的行业进入门槛低,但竞争激烈,盈利水平低。行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都很适合企业进入并抢“量”,成熟期和衰退期就需要稳扎稳打保持现有优势并谨慎探索未来方向,通过这样的思路来定一个策略上的基调3细分领域分析宏观的概念无法落地,所以第二步的分析要围绕整体策略,思考一个具体的落地方向,即下沉到一个细分目标市场。可以从以下5个维度思考这个问题:1. 商业模式是什么?严格来说其实没有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以虚拟产品为主,而具体的深耕领域有游戏、广告、电商平台、社交、O2O平台、新闻资讯、互联网金融等等,更加垂直的领域有汽车、房产、美妆、母婴等等。这里谈的商业模式,更多关注盈利模式,下面举一些例子:B2C(商家对消费者):网易严选、小米商城等品牌商自己运营的平台、P2PB2B(商家对商家):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百度、头条B2B2C(早期是B2C):京东(有京东自营,有入驻商家)C2C(消费者对消费者):闲鱼二手交易、58同城二手板块B2VC(商家对投资者):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例如瑞幸咖啡、共享单车、B站O2O(Online to Offline):这个其实不能和上面几种放在一起讲,因为O2O的分类维度是从线上线下,而不是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但是O2O可以包括B2C、B2B、C2C、B2B2C等等看到一个很生动形象的例子,也分享给大家:你在地摊买东西,C2C你去超市买东西,B2C超市找经销商进货,B2B超市出租柜台给经销商卖东西,B2B2C你在网上下载个优惠券去KFC消费,O2O所以问题来了,除了常识和经验,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搞清楚盈利模式?这里提供一些分析的思路,当然绝不仅限于这些思路:A)与业内人士交流问前辈,问同行,加入专业社群,付费咨询等B)看新闻,财报,行业文章通过关注行业新闻建立基本的认知,关注财报了解利润来源C)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问题用户看问题是看功效(这个东西好不好用?)企业看问题是看谁来买单(能把这个东西卖给谁?谁会买?付多少钱买?)2. 细分市场是否有开发价值?这里主要是讲细分市场规模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在前面的宏观形势分析里提过了估算行业规模的方法,同样的,针对细分市场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市场估算,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3. 面向哪些消费群体?了解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规模、用户需求、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品牌/产品渗透情况。具体分析方法参考之前写过的市场调研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行业除了分析消费群体,还特别注意具体的地域。因为每个大区、每个省、每个市可能都会有很多具体差异,光讲大趋势是落不了地的。4. 要做出什么产品?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增长空间的产品品类,并关注产品渗透率、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等。注意对于用户和产品的研究最好有量化数据。脱离规模谈需求,脱离用户谈产品,脱离地区谈策略,都是很不专业的。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数字做预算规划,行业研究想要落地,也离不开对一线业务的了解和调研。5. 有哪些风险制约因素?风险制约因素有很多,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但不仅限于这些思考维度:A)细分市场的PEST因素看具体落地时是否有机会点/障碍点B)行业的进入壁垒(也是关键的成功因素)即行业内既有企业在多年经营当中建立的优势。进入壁垒一般有:客户忠诚度,政策与政府关系,资本金投入,规模经济,技术积累,品牌效应,渠道,运营经验,产品差异化等等C)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如贸易保护、行业限制、反倾销等)市场风险(如需求减少、竞争者增加等)经营风险(如员工过剩、成本提高等)财务风险(如坏账,现金流断裂等)…………D)核算成本和利润,看是否能盈利主要是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可能不太在意利润的问题,毕竟烧钱是主流衡量盈利水平的指标一般有毛利率(Gross Margin),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等等在研究具体项目时,一般会采用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等等4竞争情况分析完成了对细分目标市场的分析之后,对行业的洞察已经可以具体到战术层面。如果还要更深入到战斗层面,结合行业趋势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就得做第三步,竞争情况分析。大致的分析框架也可以分为下面四步:1. 竞争情况梳理首先可以做的一步是梳理一下行业目前有没有巨头?这些巨头是出于发展阶段还是已经占据了大壁江山?他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除了新兴行业和高速发展中的行业,大部分行业的蛋糕其实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后来者如果想要搅局,就需要创新的思路。例如当年的新闻资讯行业,是门户网站的天下,例如新浪、搜狐、腾讯等,拥有大量的采编团队,对于已经形成如此体量的行业龙头而言,以传统的思路跟它们竞争是行不通的。于是今日头条作为搅局者,用算法分发的思路创新性地重构了行业格局,后来居上地占有了新闻资讯行业的一大块蛋糕。2. 选定竞争对手做竞争情况分析一定是需要对标一个甚至几个对家的。否则就是自嗨。只有选中对手才能谈优劣。因为最终选择权在用户手里。用户不会理会企业的各种策略,只会考虑我是谁、我需要什么功能、我觉得这个产品好不好用、我觉得这个产品贵不贵、我觉得对家产品是不是更好用、如果更好的话好在哪里……选中对手,才能真实测试用户态度,了解真实的竞争优势劣势,才能知道我们想象中的用户到底买不买单。3. SWOT分析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是最常用的竞对情况分析模型。通过对这SWOT四个因素的排列组合,可以确定之后的竞争策略。具体的思考维度可以参考但不限于以下思路:主要竞争品牌的知名度总体市场及各销售渠道的市场占有率用户构成、用户画像产品特点价格定位销售渠道、铺货范围、供货程度各销售渠道的优劣势各零售店的促销活动广告营销费用比例…………针对上面的每一个维度,都可以做SWOT分析,具体操作的时候建议结合当前业务关注的问题,选择最紧迫的几点有针对性地分析。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举一个好玩的例子来讲SWOT分析。时至2020年穿越剧仍然是很热门的话题,上半年就有从现代文明穿到古代文明拿狙击枪开挂吊打古人的,还有编剧穿到自己写的剧本里开上帝视角结果差点翻车的,所以这里可以提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穿越到三国时期,怎样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小目标是先赚他一个亿,大目标可以是一统天下)优势S作为穿越人士,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对历史趋势的了解(俗称上帝视角、开天眼)。预知未来这个技能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吧?要是让我回到2000年,我砸锅卖铁也要去买房子好吗。。。或者回到2010年,我愿倾家荡产投资茅台的股票。。。有人会说穿越人士还有一个优势是对现代军事科技的掌握,拜托你醒醒,火药你知道怎么配制吗?枪你可能会开,然而你会制造吗?你有图纸吗?有图纸你能一起带着穿越吗?重武器就更不要说了,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工程师就不要做梦了。。。还有人说穿越人士对兵法的了解?你是认真的吗?纸上谈兵还能有这么自信?古代战场上的天气、地势、敌我双方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能理解这些细节吗?而且你知道怎么保障后勤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您能否考虑一下?所以作为穿越人士,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你懂的是天下大势和历史人物的特点,不是具体的操作,所以请合理利用优势,广纳人才——因为你知道谁会打仗,谁会奇谋,谁会治军,谁会治国,所以请不要登月碰瓷三国时代名将谋臣的专业能力,你只需要知人善任,关键时候做出决策,老老实实做他们的老板就可以了。。。劣势W最大的劣势就是你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光杆司令一个,没有认识的人,没有群众基础,连家人和朋友都没有。电视剧里那种一穿越就能碰到男主角/女主角的事情,想想就好,不要当真。更实际的情况是你穿越之后连衣服都没有,连一块烧饼都买不起,上无片瓦,下无交通工具。当然你要是开了金手指,开局直接魂穿了某位无辜群众,前面的话当我没说。机会O说到机会,从商业角度来看,就是要看前面提过的行业宏观形势和细分市场情况。有下面几个机会点可以考虑:1)致富请找医疗行业宏观形势是,三国时期瘟疫影响了很多战争的发展和结果(黄巾之乱就是源于东汉末年的大瘟疫,赤壁之战曹军水土不服也是一个例子),瘟疫和伤病也导致了很多名将谋臣的陨落。从细分市场来看,搞医疗行业必定是能致富的,但是关键问题在于你不掌握核心技术。所以赶紧去抱华佗大神的大腿,比如说对麻沸散这种神药进行商业化操作(由你作为药企掌握定价权),对五禽戏这种神操进行大规模推广开班(可惜不能直播教学)。不管是把华佗发展成商业合伙人,还是通过人格魅力发展成挚友,都是靠谱的方法~2)搞事请找你喜欢的合作伙伴如果想要改变历史进程,你需要先和诸侯或地方豪强合作,毕竟你手里没兵没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获取诸侯豪强的信任,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即兵马钱粮),接着就可以靠你的天眼一步一步扭转历史。具体跟谁合作取决于你穿越到了哪一年。举个栗子,如果穿越到建安二年,你可以去找曹老板,建议他不要去搞张绣的婶婶。如果穿越到建安五年,你可以去找孙策,建议他不要单骑出猎。如果你要和刘备一起干,随时可以建议他去请诸葛先生出山并且尽快把法正从刘璋那里挖过来。威胁T整体的宏观环境威胁来自于你不会武功,又没有军队,被抢劫or被暗杀or亡于兵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需要考虑和本地豪强合作,或投靠某位诸侯。具体的细分领域威胁来自于你要发展的行业:如果要发展医药行业就要紧密观察华佗会不会抛弃你单干,是否能够获取核心的商业机密(例如麻沸散的制作方法等),或者如何通过股权运作的方式保住你在公司里的地位等等。如果要搞事,最大的威胁就是曹刘孙三家诸侯,他们在你羽翼未丰之际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你形成实力之后是随时会卷土重来的隐患。接下来可以看一下具体的竞争策略了:机会优势战略(OS)如果外部的机会正好是你的优势,赶紧利用起来机会劣势战略(OW)外部有很好的机会,但是目前是你的劣势,你就需要改进优势威胁战略(ST)你具有优势但是外部存在威胁,那就需要时刻监视、保持警惕威胁劣势战略(WT)既是威胁又是你的劣势,请及时逃离并消除以下是结合“如何在三国成为人生赢家”这个问题的具体战略说明:4. 标杆分析标杆分析(Benchmarking),就是把企业经营的各方面情况与与竞争对手或行业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高级的拿来主义,怎样把别人的优秀经验化为己用,如何对别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调整为符合自己战略和特点的操作。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于销售部门来说,标杆分析是很适合的方法。如果直接对销售进行指导,无异于纸上谈兵。毕竟总部的分析师不一定会去一线接触销售跑单的业务,就算接触了也是钦差出巡体验生活,并不是真的和基层销售员一起跑业务,所以上来就指手画脚经常是脱离实际的。销售会质疑总部的分析人员,但不会质疑比他们自己做得好的销售,最多抱怨自己没有人家的外形条件、地域条件、促销政策、话术指导、以及其他支持资源等等(是的他们可以找一万个理由证明业务做不过人家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树立标杆比讲道理有用,让他们跟着做得最好的销售标杆案例学习是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好办法。全国的销售团队,总有一个大区的业绩最好,这个大区里又有一个省市业绩最好,这个省市里又有一个商圈业绩最好,这个商圈里又有一个门店业绩最好,这个门店里又有一个金牌销售业绩最好。为什么人家业绩好?刨除不可复制的因素之外,学TA的成功经验就好了。销售行为毕竟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套路和流程化操作的。你的目的不是把60分的销售变成90分,而是把不及格的销售变成60分,量变引起质变,最后对总体业绩的提升将会是明显的。这里就不展开来说未来趋势分析这一点了,毕竟对于未来趋势的把握,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积累和商业洞察才能做到,大部分人的预测都只是看看而已,就算是数据模型,对未来的预测也有太多的变数。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聊。5去哪里找数据最后讲一下数据要去哪里找。毕竟不管是做行研,还是做分析,一切研究的基础都需要有数据,所以找数据是第一步。1. 怎么找数据?从大的角度看,有5种方法:1)搜索引擎谷歌大法好,请善用搜索引擎,可以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准确找到需要的信息,并且发现一些新的思考维度。唯一的门槛是需要科学上网。2)搜索引擎搜不到的其他网络内容例如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就是一个信息孤岛,不开放给搜索引擎的,所以只能自行关注感兴趣的行业,寻找相关的媒体或自媒体。3)公开二手数据国家官方公开数据,例如统计局数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例如招股书、财报、重大公告以及来自咨询公司、数据平台、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4)市场调研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二手的,也可以是自己调研得来的一手数据,具体调研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家访谈、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Cold Call等等。5)人脉交流这部分数据就看各位同学的本事了,可以是你家里带来的资源,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校友、同事、朋友带来的资源,也可以是你自己通过社交、会议、沙龙、社群等方式获得的人脉资源。毕竟很多内幕消息和行业核心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必须接触到相关人士,才能了解到这类信息。总的来说,看脸,也看缘。2. 怎么看待数据?拿一张表做说明:1)官方数据最权威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但是即使是国家统计局,拿到/上报的数据就是一定真实的吗?不敢多说怕不过审。行业协会数据同理。2)第三方机构数据这种数据比较真实,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数据来源于使用了第三方机构产品的企业。例如TalkingData(这个公司是做数据服务的)发布的互联网行业报告,但是注意这个报告对互联网行业的定义,仅限于那些用了TalkingData产品的互联网企业。那还有很多没有用这个公司产品的互联网企业,就不算了?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只能用于某些特定行业的分析,例如电商、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属性强的行业,有大量的用户数据供分析。但是对很多传统行业而言,要么没数据,要么很难收集数据,你怎么分析?3)市场调查数据调研数据也是比较真实可信的,局限在于样本太小、成本又太高。只要涉及到抽样,都会有样本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反推可能过于夸张,而且还有幸存者偏差。国家统计局也会做抽样,但是样本相比全国的企业简直是九牛一毛。如果做全量统计,除了公安机关民政机关,就是运营商和微信有这个能力了(三大运营商用户智能机设备数超过14亿,微信用户数接近12亿),但是微信采集不到其他APP的数据,三大运营商采集不到没有智能机的人群的数据。这都是客观局限。4)企业主动发布数据上市公司的财报、公告等信息一般可以从官网的投资者关系这一栏找到,同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对于新手了解一个行业非常有用,会有一些章节详细介绍上市公司从诞生到上市的情况,包括业务情况和运作方式,并将公司所在行业进行一次梳理。招股书、财报这类数据,虽然存在粉饰的嫌疑,但总体来说也是比较真实的,但是也有两个问题:一、数量太少、频率太低,毕竟你不能逼着企业发布数据啊。二、对于广大非上市公司,你怎么分析?估计只能猜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渠道的数据,但除非能够相互印证,一般都不能直接使用。3. 数据不准确怎么办?既然能获取的数据存在这么多问题,那应该怎么用呢?如果数据不准要怎么办?首先,不要迷信行研的数据。严格来说,行研数据肯定不准,也没办法准,如果你的内部数据和行研数据对不上,也很正常,相信你的内部数据,不要强行说服自己。但是商业数据通常很难获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数据,即使是通过私人关系从对方内部拿到的数据也是天差地别,无法甄别。因此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购买是最常用的做法。除此之外,从对方网站爬数据,通过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公司高管的采访视频、投资人对公司的评价等等方式也是常用的手段。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把以上方式收集到的数据综合在一起看却是最接近真相的数据。行研真正的价值,不是具体数字,而是分析师对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判断。好的分析师能够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看到数据背后隐含的商业行为和价值,这才是真正做战略分析的意义所在。所以行研的参考意义大于实战价值,如果内部数据都分析不出来问题,行业分析更是只能作为参考,更多的时候是给投资人画饼的时候的背书。更关键的是,逻辑有时候比数据更重要。不管你通过数据分析出了多少结论,最后都要输出并且说服别人。这就需要你有讲故事的能力。说服力强的故事通常有着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因果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个过程并不比数据收集分析简单,或者说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你的读者(不管是同事、老板、还是客户)可能很难质疑你的数据,所以会更加注意你的逻辑是否合理和严密。思考的逻辑可以是树状的,但是沟通的逻辑最好是线性的,表达和汇报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重点,对于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说起来又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4. 常用工具推荐下面推荐一些常用的找数据的工具和网站,供大家参考:官方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行业统计数据:各大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咨询公司报告:MBB、罗兰贝格、德勤、普华永道、尼尔森、IBM等第三方数据机构报告:CAICT中国信通院、 CNNIC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阿里研究院、企鹅智酷、360研究报告、 199IT、 TalkingData、QuestMobile、前瞻网、乐晴智库、友盟、艺恩、艾瑞、艾媒、易观、亿欧、极光等二级市场研报:WIND万得金融终端、迈博汇金(慧博)、Bloomberg(彭博)等上市公司财报: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美国SEC、上市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页、巨潮网、证券星等创投媒体:36 氪、虎嗅、猎云、亿邦、新浪科技等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财新网、FT、新浪财经等垂直领域研究与资讯:微信公众号、知乎机构号等宝藏工具:B站,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区的财经频道,科普频道,社科频道等个人推荐的行研报告查询平台:发现报告 https://www.fxbaogao.com/并购家 http://ipoipo.cn/作者:胖小丁 知名咨询公司管理咨询pointer,头部互联网战略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
1、2018年中国中国百货零售行业规模增速创新低,且行业高度分散中国百货行业自1978年商品解禁以来,行业自身的发展大致历经了40年发展沉浮,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2000年的野蛮生长阶段,此时的行业以大型自营式百货商场为主要形式,且由于消费放开,竞争态势呈现迅速扩张模式;第二阶段为2001-2007年的外资入侵阶段,外国巨头给中国百货业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转型升级成功的中国本土零售巨头,外商入侵倒逼国内百货行业摆脱了之前盲目扩张、无序竞争的环境,此时大量的百货企业由自营模式转向更高效的联营模式;第三阶段为2008-2010年的经济危机阶段;第四阶段为2011-2016年的电商冲击阶段,这一阶段电商冲击+抑制三公消费,百货行业处于持续低迷阶段;截至目前,国内百货行业处于第五个阶段,为行业复苏阶段。随着经济增长、地产造富效应等推动下的消费回暖,叠加电商红利的逐渐丧失,以及消费者对线下购物体验的重视,国内百货公司纷纷在2016年开始实现较好的同店增长。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百货、专业店和专卖店四个业态增幅分别为6.8%、3.2%、6.2%、1.8%,我国百货业增长持续趋缓。另外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数据,中国90家百货行业骨干企业2018年销售额为7456亿元,较2017年仅增长4.2%,增速创2014年以来新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零售形成买方市场,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百货公司开始以联营方式经营,直接进驻百货店经营的各大品牌形成了大区、各省、多级授权的经营模式,百货业由此形成区域格局。如今,随着电子商务销售额剧增,百货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局限于某地的弊端,越来越渴望走向全国。由于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时间尚短,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市场地位的垄断性百货零售企业,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百货行业的集中度略高于超市行业,但CR10基本保持稳定,CR5出现轻微下滑趋势,2018年分别为14.3%和8.3%,市占率最高的王府井占比为2.5%。为了提高行业集中度,各巨头纷纷进行收购并购来整合自身的业务。尤其是2015年以来,百货行业收购并购频发,电商等多个巨头纷纷转移线下,打破了百货行业过去多年行业整合较缓慢的格局。同时,行业的整体低估值为电商等企业收购中小型或区域型百货公司带来了估值和整合优势,实现全国布局的机会。2、经营模式目前以联营为主,自营占比中长期有望逐步提升短平快发展使得我国百货经营模式成联营模式主导,自营比例不足10%。短平快的联营模式使我国百货在过去二十年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布局,也同时为今天的行业困境埋下了伏笔。联营模式一方面使百货公司遭遇了毛利率天花板,毛利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较美日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使其始终未能习得对消费市场的敏锐度,以及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如何运用数字化赋能,使得百货公司对客户偏好重新得到抓取能力,以及适当提升更符合消费者喜好的自营门店已经逐步成百货公司目前发展重点。3、百货打造多元化业态,体验式消费为转型焦点随消费结构升级,成本上涨和电商崛起,百货企业为提升竞争力,纷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经营,打造多业态格局,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超7成的百货企业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等。除此之外,为顺应电商发展趋势以及推进自身全渠道发展,部分传统百货如王府井、茂业百货、重庆百货、银泰百货等自建电商平台。如新世界试点推出“新闪购”网上商城,组织爆发及特惠网上商品,在线下单,线下提货;百联、欧亚等提供自设到家服务。另一部分则借助电商巨头发力线上,与京东到家、饿了么等生活服务平台合作,推进门店数字化,以消费者为核心积极拓展全渠道销售。如阿里银泰开展战略合作;天虹联手腾讯形成“虹领巾APP+天虹微信+虹领巾PC端”全渠道模式,开发快速买单小程序和智慧停车小程序;腾讯、京东入股步步高,三方共同发展智慧零售和无界零售。现阶段,国内95、00后越来越追求全方位购物体验及时尚的生活方式,许多百货企业致力于打造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场景,引入亲子、IP、艺术、文化、娱乐、餐饮、科技等元素,创造全新体验,刺激消费欲望。近年来,面对入驻品牌同质化趋势,加上联营模式的弊端,加大特色品牌自采比例,设立买手店,开发自营品牌已成为百货业转型变革的焦点。另外,在消费新时代,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在此趋势下,传统百货企业积极开发自有品牌,形成差异化品牌识别。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8-2019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有78.7%的受访百货已经实行自采自营模式。在开展自采自营的企业当中,有30.7%的企业自行开发经营自有品牌。4、数字化转型推动门店增收+提效,龙头优势有望扩大线上用户渗透红利已过,互联网巨头转向布局线下。2015年起线上阿里与京东等平台的新增用户成本开始明显提升并超过了其对应的边际毛利贡献,对应着网络购物的用户增量红利逐步进入了尾声,以阿里和腾讯为两者阵营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转向对线下零售渠道的战略投资和合作,包括阿里入股银泰和苏宁、成立盒马生鲜,腾讯入股京东、永辉、步步高,以及与天虹股份签订战略合作。线下的百货企业则同样经历了4年的线上冲击后,开始确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方向,期间为代表的包括天虹成立电商事业部,发力到家业务和虹领巾App,百联与阿里签订战略合作共同探讨大数据及互联网应用等。来源: 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