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高瓴将持续寻找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新机会赋格曲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高瓴将持续寻找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新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王宁《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近日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联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路径、行业机遇和挑战、政策激励措施、气候投融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报告》认为,中国承诺“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目标驱动整个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带来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相关产业和公司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趋势,就可能开辟一系列新的高成长的业务领域,取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并有效规避低碳转型对传统高碳产业所带来的风险。《报告》指出,全球已形成的“碳中和”共识将有力地引导长期投资向低碳领域配置,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但是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报告》重点梳理了实现“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的相关机会,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领域。如电力领域的光伏发电中硅片和电池片技术提升、交通和工业领域的电气化、新材料领域的循环利用再生、建筑领域的节能改造、农业领域的化肥和畜禽养殖排放相关减排技术、负碳排放领域的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字化领域的智慧生活方式与健康等。高瓴合伙人李良表示:“2021年的到来,意味着我们正在步入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公司自成立伊始便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作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投资全生命周期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因素,将其作为必不可少的投资决策标准。在科技创新和实业赋能投资主题之外,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投资于气候变化相关的方向和领域,希望依托高瓴深度研究和持续参与创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更多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长期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博士表示:“高瓴通过前瞻性的行业研究,持续加大对气候变化、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未来,高瓴将持续寻找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的新机会,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益。”(编辑张伟)

国爵并焉

《产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59/F;国际刊号:ISSN 2096-4714;邮发代号:6-148。主管单位: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主办单位:滨海时报社是深入探讨中国科技、商业环境和经济趋势的权威型省级期刊,被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国家各部委主要领导特送刊物、每年“人大”主会场特送刊物。办刊宗旨:服务京津冀,辐射国家级新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面向国家级各类主体功能区。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形成内生动力为主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将产业创新研究经验与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为主攻方向,搭建政府,企业,专家,高校交流平台,立志打造成独具特色、全国知名、学术权威、行业有影响力的智库型杂志。栏目设置:(上半月)创新引领、区域经济、新兴产业、财经金融、企业管理;(下半月)前沿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应用、工程技术、研发探索。稿件要求:1.文章应具有学术理论的前沿性、问题分析的深刻性、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产业实践的操作性等特点,尤其欢迎有创新亮点、介绍相关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实例、体会与经验的文章,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准确、数据翔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价值或普遍借鉴意义。2.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稿件寄出半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3.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稿件,并通报作者姓名。4.论文所涉及的项目如为国家或地方基金课题,请在来稿中注明课题项目、编号、来源,本刊将优先录用。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 微信公众号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孙绰

碳中和有多火?连高瓴资本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都发布了碳中调研报告

如果你不知道碳中和的概念有多火,那么几乎可以证明你最近在证券市场上没赚到啥钱。如果说你现在还不去了解碳中和,那在接下来的几年级可能又会错过一个黄金赛道。通过下文我们对高瓴资本的调研报告的梳理,你就会明白碳中和的市场空间就是星辰大海。“碳中和”早已正成为全球面对环境的一个共识,随着工业的发展减碳趋势不可阻挡。可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哪些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这些都会在高瓴资本的调研报告里有多称述,图文并茂容易理解。同时我国也认为“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目标驱动整个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带来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相关产业和公司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趋势,就可能开辟一系列新的高成长的业务领域,取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并有效规避低碳转型对传统高碳产业所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碳中和不只是一个一时的热点概念,而是接下来几十年都必须面对和应对的一个趋势。在熟读上面高瓴资本的调研调研报告之下,再配合上自己的认知,方能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感受资本的风口。最后还是希望看此篇分享的小伙伴能给与我一个鼓励的关注与点赞,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继续搬砖下去的原动力。

宁固

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领导莅临西培教育调研

2020年5月15日,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杨培强一行莅临西培教育总部考察调研,西培教育董事长毛益飞及副总裁兼总经理赵江海等出席活动,并陪同考察团一行参观介绍。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座谈会上,双方与会领导就西培教育在国际留学教育、语言培训版块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深度探讨。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杨培强院长对西培教育在整合国外高校资源、科技人才资源及政府支持等各方优势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据悉,此次调研有效促进西培教育与嘉兴学院的相互了解,意在推动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为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突出创新、突出内涵。今后,西培教育将继续秉承务实与创新的精神,坚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面向国内广大家庭,让留学变得更简单。

女杀手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意义与路径

来源:人民论坛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是实现产业链国际循环转向国内循环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为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来与欧美发达国家形成的分段互补产业链合作模式正在转变为主导权与制高点的争夺而具有短兵相接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基于“链”运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链上各方协同合作可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合作共赢符合共同利益;另一方面,链上各环节又相互制约、相互竞争,每个企业和国家力图占据主导地位并尽量排除其它环节的威胁。这种竞争合作新态势日益凸显出创新的重要性。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激活与之配套的金融链、服务链、人才链,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的要求。产业链串联供给侧各环节经济主体与经济活动,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创新扭转供需失衡与错配离不开产业链升级与重塑。产业链需要通过创新实现升级,创新很大程度上也需要通过产业链重塑才能落实到经济活动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必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目前,“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明显效果,供给的灵活性增强,优质供给、有效供给增加,但过剩产能依然严重,房地产仍存在一定风险,整体杠杆率较高,企业成本下降途径缺乏,短板依旧突出。在这种形势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能够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补齐短板改善整个供给结构,从而成为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二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是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而这一产业体系最主要的内容是自主可控、先进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产业基础能力短板、产业链水平偏低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重塑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蓄长远发展动力的要求。“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高技术封锁和低收入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在双重压力和自身问题集中爆发之下遭遇的发展困境。从历史经验看,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除了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更重要的是内在动力的衰竭,主要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和产业升级滞后削弱了经济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过程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螺旋式推进的过程,即产业链的提升带动创新链的提升,以创新链的提升带动产业链的升级。中国即使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也只是迈进了高收入阶段的门槛。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培育和积蓄动能。只有掌握和运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规律,才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路径,超前布局,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在未来长远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需要处理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五方面关系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关口的一把钥匙,要用好这把钥匙必须处理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五方面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枢纽。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发展涉及众多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才能化解。首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只有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产业链是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一系列经济活动相互衔接、互相交织形成的产供销全过程的链条或网络;创新链是从创新创意的产生到研究开发,再到试验孵化,最后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市场在产业链运行中通过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对于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则需要政府与市场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在基础研究阶段,作为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市场供给必然出现短缺,政府应当承担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在商业化产业化阶段,私人性质越来越明显,就应当逐步交给市场;而在研发中试孵化的中间阶段,也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的敏感关键阶段,具有半公共物品的性质,此时政府与市场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打通融合的双向通道。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期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必然要发挥计划指导与组织协调的作用。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供需错位矛盾必须尽快调整。重大技术创新也只有通过我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才能加速实现,仅靠市场迭代演进很难迅速得到改进,政府作为供方或需方主动作为就能加速这一进程,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期投入、创新产业化阶段后期采购,政府调控和干预都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当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是产业结构转型的总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的双向融合,一方面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新模式,如生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端咨询服务等。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必须基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并且通过不断深化产业间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潜力、实力和动力的重要来源,但是抽象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结合才能实现,而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一方面,应用研究必然要以相关的基础探究为前提,应用研究的突破往往有赖于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另一方面,应用研究又与产业链紧密相连,产业链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决定了应用研究的方向,也影响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领域、深度和价值。基础研究涉及大范围、高风险、长期收益巨大但短期效果往往不明显,应用研究的特点则是窄口径、低风险,短期回报率高但长期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在这个意义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矛盾就在于资金、人才、政策等创新资源的配置,应当根据具体领域、特定形势实现综合动态平衡,要求国家创新体系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四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义的创新并不仅限于科学突破与技术进步,还包括各种体制机制改革。产业链必然包含产品、技术、工艺等基本环节,同时也涉及研发、财务、人力、战略、营销等辅助活动;在价值链上,每一环节的创新都是最终整个价值链增值的源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创新潜力,实现技术最优化与制度最优化的相互匹配。创新链形式上是围绕科学技术突破展开的,以创新创意与成功商业化产品为两端贯穿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但是创新链的效率和质量却主要依赖于创新管理的制度设计。由于创新链所联结的各主体,如资金、人才、企业各自拥有独立意志和利益诉求,产权、分配、激励等制度的一致性很难实现,而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一旦出现,就容易造成逆向选择、道德陷阱、低水平均衡等效率不充分困境。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通过产业链的串联把各个创新主体打造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进而在激励一致性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行业规范,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创新合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过程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同时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与创新体系的过程,对任何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或忽视都可能导致体系的脆弱与低效,无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五是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的关系。通过“低端嵌入”全球产业链是我国早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随着全球化的一波高潮,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大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是从创新的角度看,我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并未跟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基础性研究边缘化,低水平扩张模式导致技术扁平化,在产业科技领域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的失衡近年来越来越明显。通过加工装配的低端制造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并非长久之计。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以我为主、安全可控,自主创新是绕不过去的关口。当然自主创新绝不等同于闭门造车,仍然要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科技,但要更加强调自主创新的整体意识、自觉意识、战略意识,把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就是要通过围绕整体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通过围绕全方位的自主创新链打造和衍生出更有效率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克服创新链碎片化和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困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普遍复苏乏力,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低迷的态势一直未能扭转,逆经济全球化暗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是世界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经济全球化逆流必然表现为全球产业链的收缩与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分化重组的动荡格局,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大变局的一个重要表现。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正是对这一方针的贯彻。若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全球化动能的转换,必须重新构建全球产业链新格局。对我国而言,由于在相当一部分领域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并非主导者,而是依附于主链的边缘环节,在全球产业链整体萎缩、局部断裂的情况下,暴露出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存在相当程度的短板、断点、卡点、痛点、堵点。一方面,面对产业链危机,只有通过创新链的集成与焊接,让产业链重新运转起来,产业链各环节才能重新发挥系统性功能;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变局,只有从根本源头上把握住创新主线,才能引导产业链发展开创新局面。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一是抓住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的窗口期,加大力度尽快完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整体构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逆流、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冲击都在把大规模、长链条的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本土化、短链闭合的方向拆分重组。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幻想全球产业链的“伤口”能够迅速“愈合”,必须及时调整策略,扭转从属被动的局面,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疫情的突然暴发对国内产业链是一种极端压力测试,关键技术、原材料、零部件等短板进一步暴露出来。产业链完整是安全的首要前提,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就需要相应的完整创新链支撑。一方面,断链的冲击和各种风险因素倒逼中国产业链接续重组,促进创新链围绕产业链整体攻关,同时打造基于完整产业链的完整创新链;各国面对产业链断裂的威胁,都在努力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保障经济安全,虽然各国的难点和困境各不相同,但在相当程度上拉平了起跑线,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规模都可以转变为产业链竞争的优势,帮助中国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确立优势地位。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当把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首先制定详细规划;其次着力打通关键环节,让产业链创新链运作起来;最后着眼长远,开展前瞻性产业布局和技术研发,积蓄长远发展动力。二是加强市场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市场范围,完善市场环境,升级市场结构,巩固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的市场根基。产业链与创新链都是通过市场整合各环节分工协作实现系统功能的,市场主体是产业链创新链的基本组成部分。要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市场主体是重要前提条件。疫情蔓延导致许多市场主体退出市场,对民生就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都造成严重冲击,中央及时出台“六保”任务,其中“保市场主体”是一个关键枢纽,只有市场主体活跃起来,产业链创新链才有运行的空间。市场范围扩大与分工深化相互促进,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必须拓展我国主导的市场范围,把更多的市场主体纳入进来。党中央着力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都是拓展市场范围的重要战略。要进一步把产业链与创新链思维融入进去,用产业链引导市场开发,用创新链促进产业升级,构建跨区域的国际化现代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对市场环境非常敏感,尤其在企业创业和成长期,交易成本、利率、税率、预期等方面的微小变化都具有较大的刺激弹性。因此,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完善立法,减少不确定性;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设计优惠奖励激励等引导性政策,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创造条件。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市场升级,尤其是消费升级。无论产业链还是创新链,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都是消费。产业链从原材料开始经过产供销过程,创新链从科学创新开始经过研发与产业化过程,最终都是为了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因此消费升级同时决定着产业链与创新链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相对层次不高,大规模低价低质商品仍然是大众消费主流,削弱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消费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收入水平提高是基础,但收入提高又有赖于产业升级提供高附加值商品。因此要出台引导性政策,推进消费升级、研发创新、产业链升级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坚持多链协同,统筹发展,多角度形成合力助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产业链”是从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经济活动各环节看作一个系统整体,“创新链”是从知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把相互关联的创新活动看作一个系统整体,围绕这些经济活动和创新活动展开的相互关联的各种活动又形成服务链、金融链、政策链等各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相对而言更具有根本性、主体性,其它链条则是依附和服务于这两条主链的,但也形成相对独立的链条并对产业链创新链形成促进和制约两方面的作用。多链条融合发展本身是伴随着产业链与创新链自发实现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对于产品还是知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信号的反馈得到自发调整实现平衡。但是针对我国产业链、创新链不完整和结构失衡的状况,供求信息不对称、价格信号传递受阻失真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不但不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而且可能导致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因此,要统筹推进多链条有计划有导向地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搭建服务链、金融链、政策链、人才链、生态链等构成的结构体系,让各链条、各环节互动联动,真正运转起来,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形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胡乐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责任编辑:王铉

迪赫奇

福建省创新研究院成立 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央广网福州1月30日消息(记者张子亚)福建省创新研究院昨天正式挂牌成立,该院作为福建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是围绕福建省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经济、行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转化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进行研究并提供服务、指导和咨询,为全方位推动福建省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据了解,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福建省创新研究院的通知》,福建省整合相关机构的创新研究职能,组建福建省创新研究院,为省委管理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正厅级,归口省发改委管理,划为公益二类,研究院可设置专业研究所(中心)等二级机构。旨在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逐步培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的先导中心、产业经济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聚集高地、谋划产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决策参谋和高端智库。

海之墙

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重磅发布全国首个 “数字企业测评系统”

文丨中国数字化年会组委会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2020年12月10日上午,以“点亮数字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数字化年会线上论坛盛大召开。在盛大的云端开幕式上,国内首个“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也正式发布并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研究团队,根据“数字企业模型”和310份中国企业有效样本开发而成,企业可以在线实时自动测评,希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资产管理、数字化绩效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对标,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背景介绍: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全球性的前沿课题。它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任务,更是传统企业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核心课题。但是,适合中国企业衡量数字化水平和指导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一直空缺。2018年2月开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及研究团队、锦囊专家联合十余位业内知名CIO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数字化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案例访谈、问卷调查、深度研讨等多种研究方法,启动数字企业模型问卷调研及案例研究工作。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企业模型”由架构层、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共同组成。该体系经历几次深度讨论和统计分析进行迭代逐渐成熟,在《变数:中国数字企业模型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一书中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2020、2019、2018)的数据基础。在对数字企业长期且大量样本的深度调研和研究中发现,企业迫切的希望通过数字企业标准化模型,进行深度的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和数字化能力测评,收获标准化、多维度、量化的数字化能力评估。基于这样的数字企业构建的需求,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董小英研究团队,历时一年时间深度打磨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结合外部专家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痛点,以及锦囊专家的技术团队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服务经验,共同开发出“数字企业测评系统”基础测评版本,今天正式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致力于帮助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行自我数字化能力现状评估,明确未来数字化能力建设规划及目标,动态调整数字化转型战略及优化部署具体实施路径。“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理论依据:数字企业测评系统2021版,根据数字企业模型3.0开发而成,旨在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资源、能力、资产和绩效层面进行对标分析,明确定位、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模型3.0 是在2018、2019年基础上迭代版本,故称数字企业模型3.0,由五个主概念层和十二个子要素构成。五个核心概念层包括战略层,资源层,能力层、资产层和结果层。在这五个核心概念层内,分别提出了十二个要素,战略层以数字化战略为要素;资源层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人才为要素;能力层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态为要素;资产层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服务为要素;结果层以数字化绩效为要素。目的是从组织战略、人、技术、过程、资产、结果等不同维度,立体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进程。数字企业模型3.0参与“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线上测评,您将收获:即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多维度能力测评分值;数字化转型能力将从战略定位自评、数字化人才团队、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生产-运营-营销-决策-创新)能力、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绩效、以及基于数字企业模型2020数字企业平均得分八大维度的具体数字化对标图表;基于数字企业模型的一级指标维度下细化的多指标具体得分;简单清晰直观的多图表多维度呈现的《数字化转型测评报告》PDF版本。“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使用指南:测评方式:请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认真填写,系统将自动生成多维度数字化能力评估对标图表。收费标准:在线测评免费,即填写完测评题目将为您免费呈现企业自测评对标图表。如需获取完整的测评PDF版报告,仅需支付费用580元。目前,数字企业模型得到工信部、国资委等相关领导高度认可,并为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辅导。一批正在实践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石油、上汽大通、建发集团、华为、招商局、新奥集团、国家电网、广西中烟、重庆银行、阿斯利康等,将本模型及相关研究报告、案例,引入企业内部,指导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上千家参与前期问卷调研的企业,通过学习报告受益。便捷高效的专业测评系统就在今天已经正式发布,还等什么,抓紧时间登录锦囊专家官网开启线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之旅吧!

救药你

15页PPT!赛迪发布《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趋势与对策》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主办的首届赛迪产业经济论坛上,科技与标准研究所何颖发布了《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趋势与对策》。以下为具体内容PPT:123456789101112131415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ccid-2014”

糊涂虫

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良性互动

2020-10-27 09:58:31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解决国家重大急需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成为学科和学者面临的挑战,我们有责任为国分忧,勇于担当。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欧美国家大学的科研工作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又分为“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两类。“仰望星空”是对科学前沿的探索性研究,而“脚踏实地”则是针对技术创新背后的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国外大部分企业,其自身有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能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其中的科学问题,并主动与大学相关学科领域对接,针对其中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研究。国际龙头企业与大学共建实验室、设立研究课题等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德国著名的巴斯夫公司在海德堡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几乎与60%的全球500强企业都有联合实验室。因此,国际一流大学的大部分基础研究方向是源于技术创新需求,是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的。我国产业界现阶段创新人才不足、创新平台水平不高,自身技术研发能力还不够强劲。一方面,这与产业界对解决关键技术背后存在的科学问题认识不够,与大学或科研院所主动对接的能力不足直接相关,造成研发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开展的科研工作,很大程度上存在“不那么基础的基础研究”和“不那么应用的应用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基础研究不够前沿,应用研究又不够接地气,科研工作的定位和方向不够清晰,研究成果偏重于追求发表论文等,大学对产业界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可见,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基于此,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对校外十一个学科带头人主导的学科基地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形成了以下共识,以期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模式。1.用基础研究推动颠覆式技术创新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院士曾经将创新分为四个层次:(1)效率式创新,由提高管理和产销效率而产生;(2)开发式创新,由已有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或集成创新转化而来;(3)高新技术创新,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和原理基础上转化而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创新,如核技术;(4)颠覆式技术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基础上转化而成、具有突破性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创新,是最高阶的创新,如原子弹、图灵机等。目前,国家“卡脖子”技术、重大急需技术主要是高新技术创新和颠覆式技术创新。所有“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根本上是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没有得到阐明。只有从基础性研究着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难题。例如,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涡轮叶片关键材料的研发关系国家战略驱动发展,长期以来投入了国家大量的资源,成效并不尽人意。浙江大学相关团队聚焦产学研融合,依托浙江大学高温合金有关学科研究基地,聚焦涡轮叶片关键难题,组建显微结构表征与合金制备的交叉合作研究团队,基于组织结构调控及材料性能关系基础理论,开展服役条件下高代次单晶合金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性研究,使涡轮叶片关键材料在温度、应力以及稳定性等参数指标在短时间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及技术转换突破。2.校外科技基础设施架起学科和产业创新互动的桥梁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一般要经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评价—示范应用—产业化五个阶段,如图一所示。欧美大学一般以基础研究为主,后面的四个阶段基本上由产业界来完成。中国的情况不同,由于产业界的研发能力不足,技术研发、技术评价和示范应用尚需要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为主导或者共同参与来实现。因此,需要学科从基础研究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向延伸,同时也需要培养产业界向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方向延伸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学科建设时凸显这一特点,尤其是工程学科。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关键技术创新过程“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评价—示范应用—产业化”这根链条不断,科技基础设施在这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功能定位来看,我国大学的学科在高科技产品研发中应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同时尽量向技术研发、系统测试、示范应用以及产业化延伸。产业界则应该努力向应用示范、系统测试、技术研发与基础研究延伸,而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则架起了大学与产业界互动的桥梁,填平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死亡谷”。从需求或者获益角度看,学科发展需要科技基础设施支撑,而学校本身没有充足的物理空间和资金建设大型的科技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壮大则需要科技基础设施支撑技术研发、技术评估和示范应用,而企业没有足够的科技能力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期盼产业的转型、积聚人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三方的诉求虽然各不相同,但可以通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使各方获益。例如,我们这次调研的十一个校外学科基地,在校外建设了三十多台大型科技基础设施,获得了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和建设这些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人才的配套资金约14亿元,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科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地城市的科技竞争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3.学科带头人主导 全链条过程更具活力人才是核心,队伍组建是关键。如图二所示,从研究所、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和产业化公司的互动关系来看,基础研究主要由大学研究所或学科教师承担,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研发;技术研发则需要由从事基础研究的部分教师、平台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公司的部分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研发队伍,相应的技术支撑产业化;产业化工作中,同样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部分教师、部分平台的工程技术研发人员直接参与到产业化工作中,为产业化保驾护航。同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再从基础研究出发,进行技术改良和提升,实现全链条创新并形成良性循环。例如,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飞机装配技术一贯的封锁政策,浙江大学有关教授团队原创性地解决了飞机装配领域的一系列复杂数学、力学和工艺问题,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飞机数字化装配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数控定位器适度刚度设计理论,系统掌握了数控定位器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数控定位器产品,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建立了一整套飞机数字化装配核心技术体系和规范,开发了开放式、网络化、组件化飞机数字化装配大系统集成框架,为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软件平台。通过调研发现,这三个机构(图二),既相互独立、有各自的职能,又交叉融合、形成一个交集。这个交集就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的核心人员:学术带头人全链条参与是实现全链条创新的关键因素;学术带头人通常学术底蕴深厚、学术活力强劲,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影响力大;他们有能力从基础研究出发,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评估和应用示范,并主导或参与相关技术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全链条创新。这种全链条创新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4.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过程中,传统的学科建设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浙江大学的学术带头人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第一,团队组建。依托研究所或者二级学科,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围绕国家重大急需,开展全链条创新。这样的转变有利于某一时期从事产业创新的教授不脱离学科,反而形成学科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科建设在人才队伍和建设经费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平台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作为学科的校外基地,为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物理空间和科技基础设施,为学科由基础研究向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延伸创造了条件。第三,方向凝练。进一步明晰了学科发展方向,将学科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难题结合起来,将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企业的前瞻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内生驱动力。第四,任务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学科的主要任务,即一方面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性研究,推动颠覆式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围绕关键技术,推进全链条创新。第五,人才培养。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有能力开展全链条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创新了人才培养范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劲的创新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向育人与创新高度融合的未来,高水平大学必须率先抢占大变局下的发展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国家重大亟须及关键核心领域,持续拓宽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形成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全链条,使大学主动肩负起培育时代英才、打造国之重器、竞争世界科技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张泽,系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云敏,系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严建华,系浙江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朱敏洁,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专职副秘书长)编辑:迟语洋

沈焕

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创新放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我国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已达世界领先水平。科技创新由量变到质变,由点的突破到系统升级,高铁、北斗、天宫等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进入由效率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等对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产生冲击,部分核心技术出现“卡脖子”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均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多维度、多层次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首先,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供给侧和需求侧间的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建立以本土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的高水平队伍,整合以国内资源为主、国际资源为辅的要素市场,完善以自主研发为主、国际引进为辅的技术体系,确保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各链条上的安全可控。其次,科技创新必须融入国际大循环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通过加强与国外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交叉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自贸区建设,加强多边科技合作,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共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等全球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和科技研发合作,通过点(创新联盟)、线(一带一路)、面(区域创新)、球体(全球视野)的逐层递进和联动升级建立全球科技创新共同体。再次,努力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国内循环要依托国内创新主体,吸引国外创新主体参与,提高国内循环水平;科技创新国际循环要加入全球创新体系,利用国外创新资源,增强内生科技创新能力;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入国内国际两种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市场基础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财政扶持,进行国家驱动的战略性投资,推动创新资源向国家重点产业集聚,有效利用全要素资源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将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结合,提高创新供给能力。二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现代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制度,重视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联动作用,建立产学研联盟,增强创新主体活力。三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动力源,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区域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对外开放。以世界科技前沿为标准,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开放的视野、全面的认知加强科技创新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鼓励企业在国际规则范式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三是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和动态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这将吸引更多优质的要素资源和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再次,坚持把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点。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税收杠杆等政策对基础研究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335.6亿元,累计投入总额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仍然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二是注重原始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科技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进行产品、技术、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顾客、企业、政府、社会等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首先,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效集聚全产业链要素资源,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二是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大对产品和品牌等的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打造发展新优势,实现新兴产业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服务营销等多方面以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其次,建立产业互联网,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一是组建产业互联网。通过全链路业务数据进行线上精准分析,实现端到端的信息及时触达和高效协同,优化全产业链向协同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例如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间连通,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柔性化的服务。二是打造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以产业链核心技术为依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等通过空间集聚形成柔性生产综合体,降低制度成本,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信息在产业集群内透明,建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匹配的生产服务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向协同、高端、规模、智能化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转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重构企业自身边界和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打造更加灵活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数字化组织。例如近年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共享经济、个性化定制等模式使消费者和供给者、平台等实时连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优化人才激励和服务办法,构建开放、系统、多维度、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我国近年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军。(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王永贵 王 帅)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