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及前景预测(附报告目录)产业园区是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国产业园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1)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自发成长型又被称为“原生型”产业园区。该类产业园区的出现主要源于区域良好的内部条件,这些内部条件的催生加上外部需求扩大等诱因导致当地围绕某一核心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大量出现并自发聚集而发展形成,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形成模式。但是,园区企业之间相互临近和技术方面的共性基础便利了技术溢出,降低了技术模仿难度;但也导致园区内技术模仿严重,技术保护困难。同时,资本的逐利本性和缺乏政府的引导容易导致园区内部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上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园区内的这种无序竞争,损害其他园区企业利益和整个园区的声誉,导致园区不经济。(2)资源驱动型产业园区该园区主要依托自然资源,以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自然资源既可以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有色金属,也可以是农产品、水产、树木等生物资源和森林资源。该类园区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当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当地有价值的、稀缺的但对开采利用的企业而言却是廉价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而且在当地进行资源的加工利用,又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一旦资金和技术条件具备,当地的这种资源优势将驱动当地大量企业围绕资源的开采、加工等集聚,把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但是,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形成的产业园区,由于这些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导致企业对资源的盲目和过度开采,使当地稀缺性资源迅速减少。(3)规划引导型产业园区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集群发展模式。与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相反,政府规划型产业园区的出现和发展带有明显的人为主导痕迹,被形象地称为“引凤筑巢”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于这类产业园区往往是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未来发展定位而实施的具有一定战略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因此,规划引导的产业园区多为医药、化工和电子等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4)产业转移型产业园区它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形成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出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并逐渐在一些较为临近或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形成的产业集群。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或产业链中的环节;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是该产业附加值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以及城市的重新定位,这些产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在当地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产业转移的首选就是地理位置相临近,相对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2、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由于带动效益显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受地方政府追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具有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知识、技术和信息流动迅速等特点,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模式。2019年,全国169家高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上缴税费1.9万亿元,占税收收入的11.8%;出口总额4.1万亿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1.6%。2019年,全国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61.9万家,同比增长32%;企业从业人员2213.5万人,同比增长5.8%;实现营业总收入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工业总产值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0%。3、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未来十年,估计中国市场化产业园市场需求将仍然非常强劲,主要原因如下:(1) 新型城镇化趋势中国在过去数十年实现了高速城镇化。政府日渐意识到发展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不单只是人口由乡入城,更重要的是能同时解决人们就业及社会地位向上流动以至改善生活环境等多重需要。政府新一届领导层倡导“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实现产业现代化、优化资源分配及推动国内增长等目标。作为城镇化规划的一环,地方政府普遍推动市场化产业园的开发,尤其对于部分处在转型中的城市,大型市场化产业园的开发与周边地区结合,可以帮助这些城市打造新城市中心。(2) 政府大力支持为配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及城镇化的政府政策,地方政府一般将指定范围划定作经济开发之用,以优惠价格将该等范围的土地出售作为市场化产业园开发,并提供一系列奖励及优惠政策,包括向进驻产业园区的公司提供补贴及免税期以及为其雇员提供住房补贴及其他津贴。(3)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的园区开发机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围绕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是当前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主要举措。各地区也因此纷纷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使园区成为荟萃知识精英、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创业园、孵化器和集中区。报告目录:第一章中国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分析1第一节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分析1一、产业园区的定义1二、产业园区的类型3三、产业园区的功能8第二节产业园区的演化趋势分析8一、生态系统的发端聚核8二、生态系统的形成聚链8三、生态系统的完善聚网9第三节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9一、自发成长型产业园区9二、资源驱动型产业园区9三、规划引导型产业园区10四、产业转移型产业园区10第四节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分析11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成要素分析11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分析13三、共服务平台的构成20四、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22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保障23第二章中国产业园区运行现状分析30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分析30一、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特征30二、产业园区发展阶段分析32第二节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分析32一、产业园区数量规模分析32二、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分析33三、产业园区建设面积分析33四、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规模34五、产业园区从业人员规模34第三节产业园区经营效益分析35一、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35二、产业园区经济指标分析38三、产业园区投资收益分析39第四节产业园区投资与开发风险39一、政策性风险分析39二、周期性风险分析40三、资金链风险分析40第五节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分析41一、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突出41二、过于依靠优惠政策招商41三、园区建设存在“产城分离”现象41第六节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42一、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42二、以增强园区特色为重点42三、园区间协作带来共赢发展43四、由注重招商引资向促进园区内部企业发展转变43五、增强园区产业综合服务43六、产业园区战略投资转型44第三章中国产业园区开发主体分析45第一节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45一、“园中园”开发模式45二、“市场化”开发模式46三、“行政特区”开发模式47四、“官助民办”开发模式49第二节园区住宅开发主体分析51一、园区住宅开发模式分析51二、园区住宅运营模式分析51三、园区住宅盈利模式分析52四、园区住宅开发影响因素53第三节园区商业开发主体分析55一、园区商业地产开发模式55二、园区商业地产运营模式57三、园区商业地产盈利模式57四、园区商业开发影响因素61第四节园区工业开发主体分析61一、园区工业地产开发模式61二、园区工业地产运营模式63三、园区工业地产盈利模式63第五节政府对园区产业的规划64一、园区产业方向选择标准64二、企业入驻园区参考因素67三、政府对园区发展的定位67四、政府对园区产业的定位67第四章中国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69第一节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分析69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情况69二、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规划分析72三、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分析79第二节工业园区投资分析84一、一般工业园投资分析84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分析90第三节专业园区投资分析96一、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分析96二、化工产业园投资分析108三、汽车产业园投资分析116四、食品产业园投资分析126五、物流园区投资分析131六、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分析143七、总部经济园区投资分析157第五章中国产业园区竞争排名比较分析161第一节产业园区竞争综合排名分析161一、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总体状况分析161二、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区域状况分析162三、综合指标排名产业园区类别状况分析164第二节具体细分指标排名情况分析165一、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5二、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6三、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指标排名分析167四、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指标排名分析168五、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分析169第三节产业园区区域排名情况分析170一、东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70二、中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77三、西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183第四节产业园区类型排名情况分析189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排名分析189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排名情况分析199第五节产业园区竞争排名情况总结分析203一、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比较203二、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以上产业园区分布特点204三、各类指标排名均值以上产业园区汇总205第六章中国重点省市产业园布局与产业规划方案208第一节北京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08一、北京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08二、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08三、北京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11四、北京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12五、北京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14六、北京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19第二节上海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20一、上海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20二、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21三、上海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22四、上海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22五、上海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24六、上海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30第三节天津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31一、天津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31二、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32三、天津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33四、天津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36五、天津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39六、天津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46第四节重庆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47一、重庆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47二、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47三、重庆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248四、重庆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48五、重庆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51六、重庆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63第五节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64一、江苏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64二、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65三、江苏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65四、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66五、江苏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67六、江苏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73第六节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74一、浙江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74二、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75三、浙江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76四、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规划278五、浙江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80六、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84第七节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86一、广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86二、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86三、广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287四、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290五、广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291六、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298第八节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299一、山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299二、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00三、山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01四、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01五、山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02六、山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08第九节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09一、福建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09二、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10三、福建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10四、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11五、福建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15六、福建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19第十节湖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20一、湖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20二、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21三、湖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21四、湖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22五、湖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22六、湖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25第十一节湖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25一、湖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25二、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26三、湖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27四、湖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27五、湖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28六、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32第十二节江西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32一、江西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32二、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33三、江西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34四、江西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35五、江西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35六、江西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38第十三节河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40一、河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40二、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41三、河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42四、河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43五、河北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44六、河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49第十四节辽宁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52一、辽宁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52二、辽宁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53三、辽宁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53四、辽宁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54五、辽宁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55六、辽宁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59第十五节山西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59一、山西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59二、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61三、山西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61四、山西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62五、山西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63六、山西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67第十六节四川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68一、四川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68二、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69三、四川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70四、四川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70五、四川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72六、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83第十七节内蒙古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84一、内蒙古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84二、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85三、内蒙古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86四、内蒙古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87五、内蒙古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89六、内蒙古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393第十八节安徽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394一、安徽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394二、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394三、安徽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394四、安徽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395五、安徽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397六、安徽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02第十九节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04一、黑龙江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04二、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04三、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05四、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05五、黑龙江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408六、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10第二十节贵州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12一、贵州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12二、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13三、贵州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13四、贵州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14五、贵州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15六、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17第二十一节云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19一、云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19二、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20三、云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21四、云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24五、云南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25六、云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29第二十二节河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430一、河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430二、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432三、河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432四、河南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434五、河南省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434六、河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437第七章中国领先产业园区经营状况分析439第一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营分析43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3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4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42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43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4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45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46第二节联东U谷北京金桥产业园经营分析44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4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4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4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48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49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50第三节中国五矿(营口)产业园经营分析45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5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5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5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5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56六、营口市铝产业招商引资平台461第四节天安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经营分析46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6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6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6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63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6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67第五节津通(常州)国际工业园经营分析468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68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68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68四、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69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69第六节上海国际汽车城经营分析470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0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0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7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71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72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72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73第七节固安工业园经营分析474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4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5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76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76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77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78第八节深港中海信科技园经营分析47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7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79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80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80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80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81第九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经营分析48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8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8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8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84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87六、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87七、园区发展战略规哈487第十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49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9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9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92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9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495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495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496第十一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经营分析49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49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49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49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49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00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01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01第十二节苏州工业园区经营分析50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0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0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0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0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0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06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06第十三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0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0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07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0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0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0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10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12第十四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经营分析51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1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13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1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1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6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16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17第十五节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17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17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18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18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19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19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0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1第十六节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分析521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1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21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21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22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22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3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3第十七节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524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4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24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25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25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28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28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28第十八节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分析529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29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30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30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31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31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31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31第十九节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经营分析532一、园区基本情况简述532二、园区发展规模分析532三、园区产业布局经验533四、园区优惠政策解析534五、园区发展战略规划534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534七、园区招商引资分析535第八章中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与建议536第一节园区招商引资资金来源渠道分析536一、招商引资产业资本渠道分析536二、招商引资商业资本渠道分析536三、资源、政策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变537四、重资产招商向重知识、技术招商转变538五、政府主导招商向政企研联合招商转变538第二节园区招商引资风险与规避措施539一、招商引资风险来源分析539二、国外招商引资风险规避经验借鉴540三、对我国招商引资风险的启示541第三节中国园区招商引资路径与典型模式542一、国内招商引资方式及路径542二、国内招商引资的典型模式547三、主要招商引资模式对比分析555四、中国招商引资成功案例分析558第四节产业园区项目包装推广方案561一、产业园区品牌的价值561二、产业园区品牌营销现状562三、园区品牌营销策略分析563四、产业园区品牌营销建议565第九章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前景与招商引资建议566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566一、产业园区建设政策环境566二、产业园区建设经济环境582三、产业园区建设社会环境589第二节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前景590一、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590二、产业园区创新招商路径591三、产业园区创新规划理念592四、产业园区创新盈利模式592五、产业园区发展前景分析592第三节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建议593一、产业园区开发主要问题593二、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建议595三、产业园区项目申报建议596四、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建议598第十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前景及趋势预测607第一节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研究607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 “十三五”发展规划607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607第二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前景610一、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潜力610二、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前景展望611三、2021-2026年产业园区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611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616一、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616二、2021-2026年产业园细分市场发展趋势618第十一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价值评估分析623第一节产业园区的盈利环节与模式623一、园区盈利的背景与意义623二、园区盈利环节与模式分析623三、提升园区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625第二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626一、有利因素626二、不利因素628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629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629二、产业发展的方向分析629三、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向632四、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633第十二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机会与风险635第一节产业园区投资形势分析635一、产业园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635二、全国兴起产业园投资热潮641三、高新区转型下的投资机会分析641第二节产业园区建设融资分析642一、企业融资模式642二、项目融资模式643三、其他融资模式644第三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机会646一、产业园投资吸引力646二、产业园增长动力分析647三、产业园区域投资潜力分析648第四节2021-2026年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及防范648一、市场风险648二、经营风险649三、政策风险649四、人才技术风险650第五节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发展建议650一、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650二、产业园区主要投资建议651三、中国产业园区融资分析654第十三章2021-2026年产业园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656第一节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656一、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656二、中西部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656三、低碳产业园建设大跃进亟需规范化657四、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思路662五、城市产业园的定位策略与模式选择671六、我国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思路675第二节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78一、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678二、产业园区的规划对策分析679第三节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及对策680一、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680二、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对策681第十四章2021-2026年我国产业园区运营策略分析684第一节产业园主要投资模式684一、产业园开发模式684二、主体企业引导模式684三、产业地产商模式684四、综合运作模式685第二节产业园建设融资渠道分析685一、产业园建设行业发展的难题:资金与管理685二、资金与管理产业地产的资本特点687三、目前国内主要融资渠道688四、多元化的融资发展方向分析689第三节提升产业园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691一、促进产业集群方面691二、完善生产要素方面692三、拓展需求条件方面692四、主导企业发展方面693五、品牌营销推广方面693第四节产业园运营建议695一、运营策略建议695二、投资策略建议700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引领的是先进制造,最能促进转型发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逐渐转变发展策略,并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的新思路。一些智能制造企业在园区中构建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大批厂商共同投身于高品质、优性能产品的研发热浪之中。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掀起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热潮。智能制造产业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作用明显。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产业园概况、智能制造行业现状、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环境、智能制造产业园现状、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产业园可以分类为综合性产业园、单一型产业园以及复合型产业园。产业园的功能包括资源聚集功能、企业孵化功能、技术渗透功能、示范带动功能以及外围辐射功能。目前,产业园的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PART2智能制造行业现状分析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目前,智能制造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将近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PART3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环境当前全球各国都将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同时,人口红利递减,企业主需要机器代替人力。此外,智能制造节省用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PART4智能制造产业园现状分析近年来,各地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智能制造链条上诞生了大量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共计537个,范围涉及全国27个省市。西部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较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从结构来看,大数据产业园数量最多超100个,占比20.6%。其次是综合型产业园区,占比17.8%。由于新材料用用范围广泛,园区占比达到17.1%。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园面临缺钱缺人缺产业的问题。PART5智能制造产业园园案例本章节重点介绍武汉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萧山机器人产业园、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渭南3D打印产业园、荆门数控机床产业园。PART6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制造产业园行业将走向市场化、主体多元化、产业垂直化、运营资本化。《2019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全局研究了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园行业的发展概况,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思路。中商产业研究院在对整个行业把控的前提下,关注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市场现状和重点企业进行剖析。附完整报告下载地址:《2019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d2fecb45cc924b198e9a96eee7aef3ce/
中商情报网讯:202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也进入了调整期,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显然,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2020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主要围绕产业园概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概况;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趋势等六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的发展前景。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PART2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概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指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它是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PART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整体来看,广东创建现代农业园区最多(8家),占总数的7.5%。其次为黑龙江、四川(7家),占比6.5%。我国现代农业园区主要聚集在东部及中部地区。PART4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理论支撑包括发展极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链理论。发展极理论是把要素资源集投在某个区域,优先发展,产业集聚理论是通过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的优势,产业链理论就是全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这三个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休闲农业、绿色农业、中医农业等多种理论支撑下发展起来的。PART5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典型案例项目概况:改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稻菜轮作”“稻蔺轮作”种植模式。计划播种粮食100.78万亩,种植蔬菜45万亩,种植蔺草3.5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29.5万亩;同时,整合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园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标准规划建设。此外,加强技术服务指导。PART6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趋势园区生产方式由设施农业向大田农业转化:农业园区在开始建设时候基本以设施农业为主,但由于投入较高,加之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限制,这种生产方式难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广。近年来,农业园区的生产方式正在由设施农业开始逐步向大田农业转化,涵盖种植业、畜牧业、等各个产业,空间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广,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20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63adc2ca30b3416dafad627a2bbf923f/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制造是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业界认为,中国要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抓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产业园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未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未来将大有可为。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概况、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环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现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案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趋势六大方面剖析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智能制造装备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参考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PART2: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分析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的核心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及西北地区,其中以辽、鲁、京、沪、苏、浙和陕等地区最为集中。此外,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豫、鄂、粤等地区也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其中以洛阳、襄樊、深圳最为突出。同时,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京、沪、粤、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PART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环境工人生产力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如今制造业人力成本逐年上涨。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逼近5万元。用工成本上涨压缩企业利润,导致制造业陷入了发展困境。智能制造装备节省用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PART4: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现状分析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资源充裕,智能制造装备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大型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型,在推动企业从数字化向软件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以四川、陕西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企业普遍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升级阶段,智能制造装备实力及普及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园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位列全国前列,竞争力十足。PART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案例本章节重点介绍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南浔产业新城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襄阳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园、萧山机器人产业园、渭南3D打印产业园、荆门数控机床产业园。PART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趋势随着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迎来发展机遇,产业园将大有可为,园区规模将扩大,数量将增加。
智慧园区是以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理念,通过数字技术构建人、终端、平台三者互联的空间体系,实现园区信息的实时感知、采集、传输与分析,形成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功能复合型空间区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轮技术应用逐渐深入,为智慧园区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结合园区对自身转型升级诉求的不断增强,智慧园区建设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各类服务商纷纷涉足智慧园区这个庞大的蓝海市场,各类型的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在智慧园区领域从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运营管理服务商和基础设施集成商。未来,随着智慧园区市场的不断成熟,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会更为激烈。赛迪顾问采用指数法对中国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从“基础实力”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专家打分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衡量、综合判断,最终评选出排名前十的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和基础设施集成商。1.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Top10排名与分析图1 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运营管理服务商是指专注于智慧园区业务的信息应用软件企业,为园区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图2 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Top10排名情况企业实力层级划分较明显,飞企互联拔得头筹。总体来看,在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Top10中,飞企互联整体得分68.9,有较大领先优势,独占第一梯队;四格互联、天安云谷、左邻永佳三者得分均在55以上,处于第二梯队;绿城信息、兴海物联、瑞谷拜特三者得分在50分以上,处于第三梯队;唯你网、易达云图和汇智软件位列榜单第四梯队。飞企互联主要依托其在智慧园区领域强大的研发优势拔得头筹,目前,该公司拥有258项专利技术和223项荣誉资质,远高于其他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此外,Top10的第一、二梯队在企业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例如飞企互联在北京、杭州、重庆、深圳、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在全国拥有300多家产业链伙伴、500多家园区客户;四格互联现有员工450多人,分别在深圳、武汉、南京、成都设立研发中心及覆盖全国的常驻服务机构。榜单企业重点业务领域及布局切入点不尽相同。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Top10切入智慧园区业务的方向各有不同。飞企互联从平台搭建和与园区运营两方面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其中园区运营包括平台运营、用户运营、商家运营、商品运营和内容活动运营五大运营模式,运营成效十分显著。而四格互联则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不动产管理方面进入智慧园区领域,并在逐步拓展其智慧园区的业务范围。天安云谷则是从产城融合的方向入手,借助具有IT和地产双重从业经验的优势,推动其智慧园区业务的发展。企业整体呈现年轻化,资源汇聚能力有待提升。从Top10企业成立时间来看,七成企业成立时间在10年以内,仅兴海物联成立时间在20年以上,易达云图成立时间不足5年。总体来看,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头部企业呈现年轻化,表明该领域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企业对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领域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未来将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该领域,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领域的企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此外,在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Top10中仅飞企互联为新三板上市企业,其余企业均未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为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保障,同时上市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为汇聚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企业资源提供较大助力。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商需长远谋划,增强自身企业资源的汇聚能力。2.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Top10排名与分析图3 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评价指标体系基础设施集成商是指由园区基础设施集成方向进入智慧园区市场的企业,包括园区硬件设备商、大型通信技术商和大型通信运营商。图4 中国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Top10企业实力层级较为均衡,华为表现十分优异。在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Top10中,华为整体得分排名第一,分数达到70.5,中国移动紧随其后,两者得分均在65以上,处于第一梯队;中软国际、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企业得分均接近60,处于第二梯队;海康威视、中兴通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得分均在50以上,处于第三梯队。具体来讲,华为、中国移动依托其强大的智能终端制造能力、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雄厚的企业实力,在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领域占有较大优势。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600万个管理对象;中国移动在5G基站建设方面已建成超过14万个,通过利用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为智慧园区内企业实现信息高速传输打下基础。Top10的第二、三梯队在产品应用上有一定优势,例如中软国际通过打造“1套基础设施,1个园区大脑,3类智慧应用,2类交互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园区发展的集约协同和园区内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海康威视通过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智慧园区客户提供帮助,实现园区在智能感知、综合安防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榜单企业智慧园区业务开展方向差异明显。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Top10在智慧园区业务开展方面存在差异化现象。华为通过通信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生产制造,为智慧园区客户提供硬件设施,结合华为自身的沃土数字平台,实现园区在设施运行、综合安防、便捷通行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通过电信业务运营与5G基站部署,为智慧园区客户提供高速信息交互通道,帮助园区搭建自身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以此实现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行。海康威视、阿里巴巴通过在园区中部署摄像头、传感器等物联网终端设备,为园区搭建底层感知系统,使园区的泛在感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园区的数字化运行与管理。基础设施集成领域需深耕,后发企业冲击榜单难度大。从Top10企业成立时间来看,八成企业成立时间超过20年,成立时间最短的软通动力也已有15年历史。总体来看,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头部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长,企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在此领域立足前茅,后发企业想要冲击榜单难度较大。此外,在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商Top10中,多数企业已在A股、港股等上市,并在智慧园区基础设施集成领域汇聚了较为丰富的技术经验与产品资源,整体实力雄厚。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简介: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是赛迪顾问专业从事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研究的咨询服务部门。该中心致力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及智慧园区、5G、区块链等数字经济热门领域的发展现状、演进趋势、市场竞争及生态体系建设研究,为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发展规划、产业研究、招商策略、发展战略、市场调研、会议承办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12月18日,“韧性·复苏·新生 2020第四届中国产业园区新驱动力峰会暨2020年度中国产业园区金梧桐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大会由选址中国主办,赛迪网、和君咨询、知行晓政协办,中国产业地产与产城联盟、中国建筑学会产业园区学术委员会特邀支持。“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诸多产业园区面临着空置、招商和资金压力。”选址中国创始人、CEO陈雪源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峰会为业界同仁搭建交流平台,寻求广泛的合作机会,挖掘产业园区新的价值增长点。”一度峰会,一部白皮书。每年中国产业园区新驱动力峰会选址中国都将出品数万字的年度报告,全景呈现一年中产业园区行业发展、企业选址的客观规律,梳理园区发展新趋势。因为需要,因为高含金量,报告发布成为历年峰会的“保留节目”。选址中国、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联合出品《2020年度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报告》(后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成为园区行业洗牌的催化剂,推动了园区创新转型的步伐。部分标杆园区在盈利模式、融资模式、政策、招商运营、数字化升级等五大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编委代表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介绍,“2020年以来,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园区在努力摆脱‘房地产开发商’的形象,向‘园区运营服务商’、‘企业合伙人’、‘科技投行’等角色转变,产业服务、产业投资成为园区盈利模式升级的突破点。”今年随着鼓励国家级开发区上市融资等创新政策逐渐涌现,产业园区加速拥抱资本市场,借助“注册制”、科创板、REITs等“东风”,打通园区资产的“融-投-管-退”全周期通道。面向未来,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选址中国运营中心总经理葛翠发布了《2020中国企业选址十大案例和趋势》,结合《外商投资法》、减租抗疫、合肥战投蔚来、优客工场上市等年度热点事件,呈现出中国仍是外资热土,新基建掀投资热潮,科技企业选址需求不减,二线城市吸引力攀升,资本招商影响选址天平,联合办公常态化存在等十大趋势。今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高科技产业园区纳入试点范畴。中信证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高级副总裁宋云涛在大会上作《公募REITs元年——产业园区如何把握机遇》的主旨演讲,以投行视角阐释产业园区公募REITs的实操方法论及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他看来,园区公募REITs顶层设计强调权益属性,成熟园区资产不希望增加资产负债率,更愿将其转化为权益投资获取长期利润,园区公募REITs符合企业诉求,利于推进园区轻资产化开发管理。面对2020年的常态化挑战,园区人各有精彩也各有难题,如何把握机遇乘风破浪?大会邀请园区高管与智库机构代表就产业园区现状进行深入交流。民营园区运营商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对2020年的成绩打70分,开启自省、创新模式。相比物流地产IPO,产业地产如今站在资本风口上,却尚未有一条标准化的路径,未来价值点在于推出一套标准化IPO模型,园区行业短期低潮但长期看好。在中国产业园区发展迈入第4个十年,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中国产业园区金梧桐奖。130家园区、345万张网络投票,历经月余激烈评选,综合网络投票60%、专家投票40%的计票方式,终于揭晓综合实力10强园区、创新活力10强园区、企业服务10强园区、最美空间10强园区名单(排名均不分先后)。金梧桐奖综合实力10强榜单:西北旺万合科创园(西北旺“一镇一园”)、一方健康谷、保罗大健康产业园、中粮健康科技园、中航技广场、北京经开·壹中心、中关村科学城金隅智造工场、招商·东湖网谷、武汉东湖自贸生物创新港、大族企业湾。金梧桐奖创新活力10强榜单: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MAX科技园、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亨通数云网智产业园、泗洪绿色智能装备产业园、上海自贸壹号生命科技产业园、北京经开·壹广场、华润置地·科创大道、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燕京总部基地。金梧桐奖企业服务10强榜单: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天津京滨工业园、南阳·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蓝贝创新园、铭泰产业园、国泰·奥北科技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海泰产业园、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格雷众创园。金梧桐奖最美空间10强榜单:用友产业园(北京)、金科景朝长沙科技新城、亦花园创意产业生态园、海开·砖窑里、中天·国际金融园、和君教育小镇、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金隅高新产业园、鸿坤·金融谷、亦城财富中心。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北京头条客户端 ]
中商情报网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里,东莞的投资兴业机会将越来越多,营商环境将越来越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再加上近日深圳上升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受深圳高新科技等重点产业外溢效应的影响,东莞将迎来重大投资机遇。东莞的优势在于产业链配套齐全,这也是吸引企业来东莞的关键。近年来,东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市级统筹,大力发展上市公司产业园建设,吸引上市公司入驻。目前,东莞,在6大片区、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交相辉映。未来,东莞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新模式——“总部基地+产业园”,以“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莞产业园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东莞市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基本概述入手,普及了产业园基本定义及基本功能等,接着从东莞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东莞产业园发展现状、东莞重点产业园案例分析及东莞产业园存在问题和趋势分析五大方面剖析东莞产业园发展情况,为相关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参考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基本概述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PART2:东莞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2019年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00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1305.8亿元,园内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全县平均水平24.6%,累计联结带动贫困户7.18万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518.91元。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效果明显,省级财政资金撬动比达到1:4.36。东莞依托“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东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工业增速(8.5%)排名珠三角首位,占省工业比重连续五年上升。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升至54.2%、42.2%,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创近9年新高,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PART3:东莞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东莞,在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大片区、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交相辉映。东莞将“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战略。PART4:东莞重点产业园案例分析PART5:东莞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趋势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挑战,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源,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PART6:附录
中商情报网讯: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深圳的定位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当前,深圳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主导之下高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深圳产业园经济模式功不可没,深圳的高新科技企业因此快速落户,快速成长和淘汰,最终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圳产业园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为了更好的了解深圳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深圳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产业园概况、深圳产业园开发环境、深圳产业园发展现状、深圳重点产业园案例、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深圳产业园发展趋势。报告最后一部分为附录,统计汇总了深圳产业园区名单,包括产业园区的所在地、面积、入驻企业等。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PART2:深圳产业园开发环境分析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本章从经济、人口、政策产业发展需求、产业定位要求解读深圳产业园区开发环境。近几年,深圳经济运行总体稳健,深圳市2019年上半年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133.92亿元,增长7.4%。同时,深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0.1:41.1:58.8。PART3:深圳产业园发展现状目前,深圳总体数量超过200个,以龙华、龙岗、宝安和南山居多。深圳产业园区主要吸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通信和计算机、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的研发测试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的企业入驻。PART4:深圳重点产业园案例本章主要重点介绍了蛇口网谷、宝能科技园、深圳大运软件小镇、龙岗天安数码城、星河WORLD、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中海信(深圳)创新产业城。PART5: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构建泛在高效信息网络,以产业跨界融合和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建设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壮大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硬件、高端软件等产业,前瞻布局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前沿高端领域。PART6:深圳产业园发展趋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圳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必然要适应深圳战略转型的要求,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商情报网讯: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达到7150亿元。为了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先后批复同意八大区域开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大数据产业迎来加快发展,各地方政府、企业也积极布局其中,建立大数据产业园。为了更好的了解大数据产业园在我国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现状、大数据产业园开发环境、大数据产业园现状、大数据产业园案例以及大数据产业园前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PART2: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达到7150亿元。2019年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PART3:大数据产业园开发环境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多地积极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数量持续增长。利好政策支持、互联网普及率提高、数据生产量增长以及大数据技术体系形成均是促进大数据产业园开发的利好因素。PART4:大数据产业园现状为了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先后批复同意贵州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八大区域开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围绕不同定位,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数据综合试验探索。随着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成立后,大数据产业迎来加快发展,各地方政府、企业积极布局其中,建立大数据产业园。PART5:大数据产业园案例PART6:大数据产业园前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2019年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趋势为一是农业农村应用成为新热点;“大数据+产业”成为未来趋势;大数据资源企业聚集。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城镇化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药械市场结构的调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跨入世界制药强国行列。近年来,我国园区经济逐步崛起,全国各地掀起了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热潮。目前国内已形成了几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和华中地区成为我国四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在经济红利、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提高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预计未来10年医疗器械产业园将维持高速增长。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行业相关概述、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器械产业园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医疗器械产业园现状、医疗器械产业园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六大方面剖析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园,为医疗器械产业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来源: 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