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王雅茜)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批聘任50位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等担任该院“产业研究员”。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来看,这一制度为全国首创,也是山东省农科院继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据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介绍,聘任人员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他们的研究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 记者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首批聘任的50名产业研究员人才济济,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 聘任人员所在企业共49家,包括: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包括我国冬暖式大棚发源地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他们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8月21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产业研究员”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这是继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聘任人选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目前,该制度已经实施,首批共聘任50名“产业研究员”,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推荐人选涉及所在企业49家,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聘任的“产业研究员”均为国内知名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涉及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产业研究员”主要工作职责为: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咨询建议;为研究所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出本行业领域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推动所在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接收农科院科研人员或成果转化人员到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推动所在企业承担农科院科技成果中试放大或产业化示范;推动所在企业与研究所联合申报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共建各类研发载体,协同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所在企业与农科院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农科院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院所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外合作交流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会上,省农科院人事处副处长徐绍建介绍,“产业研究员”可以帮助指导科研人员从产业、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又可以在企业转化。同时,省农科院及各研究所也会为产业研究员及所在企业提供平台支持,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根据企业需求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入驻企业开展培训,指导科研工作或解决产业面临的实际难题。为了培养和锻炼青年人才,省农科院将选派青年博士到“产业研究员”所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推动科研与生产实际接轨。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近日,省农科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改革攻坚行动,紧紧围绕全省八大发展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需求,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创新人才引进评价方式,破除“四唯”等不良导向,吸引集聚高层次产业人才,破除“小而散”转化模式,重塑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体系,科技支撑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研究员”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这是继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聘任人选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目前,该制度已经实施,首批共聘任50名“产业研究员”,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等。推荐人选涉及所在企业49家,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曹州百花园高级技师孙文海、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聘任的“产业研究员”均为国内知名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涉及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主要工作职责为: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咨询建议;为研究所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出本行业领域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推动所在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接收农科院科研人员或成果转化人员到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推动所在企业承担农科院科技成果中试放大或产业化示范;推动所在企业与研究所联合申报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共建各类研发载体,协同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所在企业与农科院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农科院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院所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外合作交流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8月2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摄影 李才林)人民网济南8月21日电(宋翠)记者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首批聘任50名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等担任“产业研究员”。“产业研究员”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这是继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聘任人选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目前,该制度已经实施,首批共聘任50名“产业研究员”。推荐人选涉及所在企业49家,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山大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右)为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卫东颁发”产业研究员“聘书。(摄影 付修卿)聘任的“产业研究员”均为国内知名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涉及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主要工作职责为: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咨询建议;为研究所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出本行业领域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推动所在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接收农科院科研人员或成果转化人员到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推动所在企业承担农科院科技成果中试放大或产业化示范;推动所在企业与研究所联合申报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共建各类研发载体,协同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所在企业与农科院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农科院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院所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外合作交流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批聘任50位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等担任该院“产业研究员”。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来看,这一制度为全国首创,也是省农科院继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产业研究员”制度是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聘任人选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据悉,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这一创新举措,目的就是要快速集聚一批懂产业懂市场的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产业研究员”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的产业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市场的全面对接、深度融合,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方面,“产业研究员”可以帮助指导科研人员从产业、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又可以在企业转化。另一方面,省农科院及各研究所也会为产业研究员及所在企业提供平台支持,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根据企业需求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入驻企业开展培训,指导科研工作或解决产业面临的实际难题。同时,省农科院将选派青年博士到“产业研究员”所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推动科研与生产实际接轨,培养和锻炼青年人才。首批聘任的50位“产业研究员”,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等。首批聘任人选涉及企业49家,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省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聘任的“产业研究员”均为国内知名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涉及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据介绍,“产业研究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咨询建议;为研究所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出本行业领域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推动所在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接收农科院科研人员或成果转化人员到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推动所在企业承担农科院科技成果中试放大或产业化示范;推动所在企业与研究所联合申报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共建各类研发载体,协同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所在企业与农科院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农科院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院所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外合作交流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亚楠 通讯员 李才林 报道)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国企重组关键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李 锦(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最近,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整体划入新公司。此次联合重组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随着国企联合重组的深入,把握新阶段特点,在产业链竞争力上见实效,是当前国企重组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国企重组的目的,不是一般意义上把规模做大,而在于扎实做好业务协同和管理提升,集聚创新资源、打通产业链条、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应出现重规模、轻效率,重机构重组、轻链条整合,“大而不强、整而不合”的现象。目前,全球产业链布局正在深度调整。提高国企重组效益,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链竞争力。这是国企兼并重组的目标,也是重要着力点。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是国有企业重组的重点。专业化重组以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为背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推动企业聚焦主业,把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组合起来,形成若干产业链条。应着力理顺业务板块间的逻辑关系,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产业链条整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在行业中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推动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减少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以纵向整合为主,提升专业供应链管控能力,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国企重组中的基础任务。核心产业链的强化,是国企重组的关键。产业链自身复杂等多种因素,导致全球产业链调整差异较大。有些产业链是深度镶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不容易转移的,核心产业链调整更加耗时,成本更高。这些高度依赖专业化和全球范围的分工合作的产业,正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效益和升级态势有重要影响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强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更强竞争力,是国企重组的重中之重。我国产业基础,包括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基础研究等还很薄弱,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卡脖子”问题。外来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我国本土企业的科技能力成长。国有企业要借重组机遇,持续构建新的比较优势,把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企业新动能,使科技驱动企业发展,在并购重组的方面整理相关科技资源,得到更先进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推动产业从中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短板方面的补充,是国企重组的迫切任务。国际产业链的调整是外因,中国产业链自身的短板则是影响产业链安全和稳定的内因。国有企业应着眼于当下和长远,坚持底线思维,从防范和化解产业链风险、增强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性、使产业链社会基础更加包容等角度,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筑牢产业链的基础。对一些重要的产业或领域,即使短期内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无法提升,也要做到有备份或替补能力。在国企重组中要更加注重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内需求对于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导向作用,降低国有经济尤其是某些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重视设置在本国或本地区,以控制非市场风险。尤其是石油、重要矿产和部分农产品等无法自给自足的产业,更须重视自给自足的产业链条“内循环”。
2020-08-21 18:42:33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济南8月21日电(记者叶婧)记者21日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这个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产业研究员”制度。目前,已有50名山东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通过这一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品牌工程“就业”。据了解,首批受到聘任的“产业研究员”所涉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及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等多个学科,其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说,他们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快速集聚一批懂产业、懂市场的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是为了发挥“产业研究员”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发展趋势的优势和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编辑:李学平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1日讯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创新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首批聘任50名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等担任“产业研究员”。“产业研究员”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这是继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目前,该制度已经实施。首批共聘任50名“产业研究员”,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等。推荐人选涉及所在企业49家,其中,8家企业已经与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外企业13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聘任人选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闪电新闻记者 娄冬梅 吕钊 菏泽台 张大庆 报道【来源:闪电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包括烟台双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等50名来自省内外知名企业的高管等高层次产业人才,首批获聘山东省农科院产业研究员,成为提供咨询建议、共建创新平台的中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也是全国各级农科院中的首创。产业研究员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首创的柔性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品牌工程,这是继今年5月该院在全国首创建立第一所长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首批聘任的50名产业研究员中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而聘任人员涉及企业共49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知名特色产业村集体2个(包括我国冬暖式大棚发源地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这些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说,聘任人员主要为省级及以上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他们的研究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学科。张立明表示,产业研究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为山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建议;为山东省农科院有关研究所选择科研创新方向提供咨询与建议;与该院联合申报项目、科技奖励,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承担该院科技成果中试放大或产业化示范工作;所在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承接该院科研人员前去实践锻炼。那产业研究员如何履职?对此,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表示,自己打算每年到省农科院做二三次产业咨询报告,提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此外,公司每年还将接收20名左右省农科院科研人员进行实践锻炼。
新华社济南8月21日电(记者 叶婧)记者21日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这个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产业研究员”制度。目前,已有50名山东省内外知名企业高管通过这一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品牌工程“就业”。据了解,首批受到聘任的“产业研究员”所涉领域,基本涵盖了山东及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畜禽蚕桑、资环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等多个学科,其所在企业均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说,他们建立“产业研究员”制度,快速集聚一批懂产业、懂市场的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是为了发挥“产业研究员”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发展趋势的优势和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