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等编著的《产业经济学》(第五版)已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深入总结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经济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该书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着重论述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规律等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系统阐述;突破国外产业经济学只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理论框架,探索构建包括发展理论、产业规律、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6日 09 版)
来源:巴比特7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及二级巡视员李燕在经济日报刊文“加快推动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表示,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推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过程中,主要是守住三个“底线”和对标三个“高线”。“高线”之一是技术创新应用对标高标准,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新技术扩散的制度环境,将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进一步拓展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领域,探索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保险机制,加快健全新业态新模式的准入和标准规范。
日前,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发布2020年研究生各专业初试成绩排名。学术之路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全面了解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2020年的考研成绩分布,特对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的相关成绩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据悉,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是江西财经大学独立建制的专职研究机构,拥有产业经济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江西省第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产业经济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研究院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领头,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研究队伍。产业经济研究院师资力量雄厚,现共有专职14人,兼职研究2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博士生导师10人。产业经济学是1996年由原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合并而成的,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是我校最早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并在江西省最早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本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显示,2020年拟在产业经济学专业招收27名硕士,全部为全日制。经统计,2020年共计有164名考生报考,其中22名考生缺考1-4门,无缘复试与录取。本文主要统计没有缺考考生的成绩分布情况。经统计,共142名考生的成绩是本文统计分析的对象,这142名考生的英语成绩平均分为59.51分,考研政治的平均分为64.88分,业务课1的平均分为70.41分,业务课2的平均分为104.65分,总分平均分为299.44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考生们的成绩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考研英语成绩。考研英语、政治、业务课1、业务课2、总分的成绩分布如下表所示。考虑到今年的招生计划只有27名,因此我们只截取前53名考生的成绩,具体如下表所示。经统计,这53名考生的英语成绩平均分为66.45分,考研政治的平均分为67.94分,业务课1的平均分为97.79分,业务课2的平均分为124.23分,总分平均分为356.41分。如果我们将这个分数与其他学院(参见: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2020年各专业研究生初试成绩排名发布啦!)的成绩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因此,想顺利考取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英语、政治成绩最好70分以上,专业课成绩也不低,这样才更有把握。假如按照1:1.2进入复试,那么复试分数线应该为350分左右。
●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各领域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整合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引导市场进行产业链要素集中投入,解决“下游不信任上游、上游找不到下游”的难题●健全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机制建设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6日召开,研究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等问题。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产业基础能力包含哪些要素?当前,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总体处在何种发展水平,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产业基础能力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基础能力是对产业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和决定产业发展质量、产业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燕解释,它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工业“四基”。产业基础能力考验的是一国各个产业的“综合成绩”。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产业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江涛认为,其中涉及各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新兴技术产业化能力以及全球产业链管控能力等。“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旨在实现引领性、原创性产业理论的重大突破,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则面向关键共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等的颠覆性突破。”李江涛说,新兴技术产业化能力重在产业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全球产业链管控能力指向建设全球产业支配体系,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产业动力源。坚实的产业基础能力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当前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表现如何?纵向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进步飞速。“通过承接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我国迅速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李燕看来,这一工业化过程让我国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产业基础能力大幅提升。横向看,借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浪潮,我国新技术新产业突飞猛进。李江涛认为,目前在量子通信、5G等领域,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已世界领先,为下一步的具体产业化和占据世界产业链高端奠定了雄厚基础。目前面临“缺芯”“少核”等难题新形势下,为何要提出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将“产业基础高级化”作为一场攻坚战来打有何重要意义?从内部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制造业领域,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集中体现在产业基础薄弱上。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明皓列举道,一些“卡脖子”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仍大量依赖进口,部分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一致性差,试验验证能力较弱。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我国每年消费的集成电路价值约占全球出货量的33%,但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仅占全球集成电路总规模约7%,80%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性能的可靠性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所副所长冯媛解释道,部分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缺失,无法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及系统设备;部分基础产品性能、质量难以满足整机用户需求,导致一些主机和成套设备、整机产品陷入“缺芯”“少核”“弱基”。从外部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戒骄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练好内功,增强关键和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把产业发展的基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长期来看,这也是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李燕说。“点线面”整体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如今,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如何用好优势,进一步夯实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会议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程重点,分类组织实施,增强自主能力。对此,李燕认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就是要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我国各行业领域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整合各方资源,补齐发展短板。“一些产业或产业链要解决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另一些产业则要实现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朱明皓表示,产业基础再造应以“结构体系”为着力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点线面结合,整体推进。“首先,政府要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形成‘点’的突破。其次,应引导市场进行产业链要素集中投入,解决‘下游不信任上游、上游找不到下游’的应用难题,形成‘线’的拉动。最后引导各行业挖掘培养‘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形成‘面’的展开。”此外,受访专家表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当前,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面临着创新引领意识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和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持续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过去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在李江涛看来,下一步应健全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刘戒骄也表示,应通过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在资金、初始市场等方面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从而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30日 02 版)
步入“十四五”新时期,什么是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新方向?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在京举办,多位经济学家就“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各抒己见、展开探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围绕“工业如何支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发表了主题演讲。史丹认为,步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如何保持工业占比的稳定,第一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是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新型工业化将为工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史丹表示,因为传统工业化中有些工业已经走到生产峰值,下一步将要利用数字革命,给工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数字革命将能实现生产智能化、分工网络化、产品制定化、过程绿色化等。数字经济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形势下走出了逆势增长态势,由此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表示,尽管目前对数字经济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作为一种新业态,它主要体现在渗透效应、替代效应,以及产业的关联效应上。“数字经济本体规模不大,但是对各行各业都有渗透。”张辉说。在分析目前国内国际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上,张辉认为,美国与中国在数字经济上领先其他国家,数字企业及独角兽方面,中美几乎包揽了前十。在国内,第一阵营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第二阵营为福建、四川、山东。其中,北京具有较全面发展的优势,上海以软件为主导,深圳则主张软硬结合。疫情之后,双循环新格局也一直是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话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通过“需求侧产业升级动力”这一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于泽表示,未来要实现双循环格局,维持我国制造业产业占比基本稳定,并优化产业结构,更多的是要进行市场化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价格信号的作用。比如,通过要素市场改革,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进步的速度。图片来源:人大首发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并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怎样才算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这与国际开放与合作是否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做?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保障国内经济基本稳定运行 记者: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频频强调“产业链供应链”。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到“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再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如何理解这些表述的变化?许召元:全球产业分工和发展的逻辑已经从竞争力为主转移到稳定性和竞争力并重的新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都把更好地保障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审视其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布局,甚至将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内生产。增加自主可控能力是当前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核心任务之一。不同时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有不同内涵。在疫情暴发之初,保稳定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复工复产步伐,确保工业生产对国内和国际的稳定供应。随着各国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特别是随着美国将我国不少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不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隐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主要任务是能够在国际供应受阻的情况下,保障国内经济基本稳定运行。强调关键产业和可控“能力” 记者:自主可控与当前强调的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矛盾吗?应如何处理两者关系?许召元:自主可控强调的是“关键产业”,核心是要关注可控的“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指在面临外部(主要是国外)的产品、零部件、技术等供应受限时,还能够依靠国内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产品、服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重在对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例如,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但是彩电产业也有一些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即使如此,这对国内的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短期影响也很有限,这些产业就不用过于强调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重在强调“能力”,自主可控不等于全部国产化,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短期内有波折,但总的趋势仍然是开放与分工合作,各国主要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便是对关键产业,也不需要全部用国产替代进口,而是重在具有自主可控的能力。以集成电路为例,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约为3000亿美元,如果这一领域技术突破实现了自主可控,就不需要进口了吗?我认为不一定,更大的可能是我国还会进口一部分,也出口一部分。供需两端需共同发力 记者:怎样算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我们应该如何补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许召元: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主要短板在高端环节,增强自主可控能力需要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我国是世界上产业门类最齐全、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在绝大多数产业的中低端环节都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部分高端产品也有较强的生产水平,目前的短板主要体现在高端环节上。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国已能够生产90纳米的光刻机,能够满足很多对制程工艺要求不是特别高领域的需求,但在高端光刻机领域还存在技术空白;在数控机床领域,我国的中低端机床已经实现了大量出口,但高端的数控机床包括刀具、主机、数控系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进口。增强自主可控能力需要强化供给侧的能力提升,也要同样重视需求侧的拉动作用。任何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应用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需求牵引。因此,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就是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良好局面。一方面,产业链中的大企业要有备份意识,要释放一部分的需求,采购使用国内生产的、可能比进口产品差一些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给国内产品应用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强和优化对各类电商平台治理,引导平台实行按质排名,让平台优先推荐高品质产品,更好披露产品的质量信息,促进需求端形成优质优价、引导产业升级的重要拉动力。(经济日报 记者 黄鑫)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我家乡的视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里,前四个字就是“产业兴旺”,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首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相比,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实际上有重大的政策导向变化,重点突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其次,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突出了农村产业的综合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到农村去,这也有优化选择问题。
导 语4月21日—22日,江西省政府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处处长黄芳芳率调研组一行来我院考察,就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调研组在朱尊峰院长的陪同下分别参观共享喷涂中心、中国家具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赣州市五色云数字产业智能馆、赣州市高层次人才俱乐部,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效和相关做法。调研中,调研组围绕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示范项目落地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对我院“五色云”项目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和产业基础,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重塑家具产业全产业链,推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认可,希望我院紧紧围绕省委全力以赴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要求,抢抓机遇,担当实干,充分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实现产业创新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深刻变化,为中国经济由大变强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中国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大国。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余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中国产品遍布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实现了制造业规模对发达国家的超越,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煤炭、钢铁、有色、汽车、船舶、交通运输、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条比较健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化,中国的产业链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朝着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以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发展。新兴的产业链条不断出现,传统产业链条正在重构与裂变,催生出许多新的产业形态与市场机会。一二三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等加快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程度不断提升。大量企业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不断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适应着产业与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实际上,中国不仅在轻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上也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先型企业。中国已经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装配环节向中高技术产品比例不断提升的主要出口国转变。在诸多新技术、新产业领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发展尤其显著,使得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断健全的产业链,丰富的人力资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所有这些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中国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反应力、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由大变强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在华侨大学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之际,10月10日,由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建)、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承办,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及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协办的“中国产业经济论坛(2020)——中国产业经济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在泉州举办。 论坛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等50多所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大家针对当前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研讨,共同为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华侨大学副校长王丽霞表示,本次论坛作为华侨大学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高端学术活动之一,不仅是中国产业经济学界的一次盛会,更是学校应用经济学科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她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积极分享研究成果,共谋产业经济发展蓝图。 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友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胡日东、华侨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昕东,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升级”“ 制造业质量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推进‘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央行沟通、通胀预期波动与企业风险承担”“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等主题作报告。 参会嘉宾并围绕产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规制、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企业创新与产业转型、数字经济与产业投融资行为五个议题,在五个分论坛(各两个半场)进行了60篇论文的汇报和点评。(通讯员:华侨大学王浩锋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