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2018年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公司战略,同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SIG),统一管理产业互联网业务,象征着腾讯的发展方向正式从2C转向2B。 腾讯提出“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背景:(1)消费互联网红利逐渐减少,腾讯需寻找发展新动能;(2)新旧经济动能接续, 产业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3)国家自上而下支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亿欧智库认为,腾讯提出产业互联网C2B2B2C的发展路径具有前瞻性和特殊性,腾讯产业互联网的布局具有研究价值,且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腾讯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总体战略的改变而调整,目前腾讯产业互联网布局仍在初期,2B业务已经成为腾讯第二大收入来源。 腾讯整体产业互联网布局分为四个部分:(1)核心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这些技术是产业互联网发 展的基石;(2)数字化触达工具——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小程序等帮助企业进行单环节或高频场景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 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3)行业解决方案——智慧产业,腾讯选择了医疗、教育、零售和出行四个行业进行“单点”突破, 促进行业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4)生态共建——腾讯注重产业互联网生态的构建,生态构建贯穿每个环节,是产业互联网的 重要支撑。 腾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去中心化”战略和C2B路径,其中C2B路径是否畅通将会决定腾讯发展产业互联网能否成功。 挑战在于:内部整合不足,仍有多个业务散落在不同的事业群,造成一定程度的内耗;虽然腾讯云出现较早,但是在后续的发 展中丧失先机,多行业布局落后阿里,目前需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生态圈群稳健性不足、价值创造不足、关联性不足,需要 统一的生态圈群管理协调机制。 C2B:企业将业务聚焦于同客户的直接互动,以支持按需研发、按需制造、按需供应链以及按需营销,这种模式被称之为 C2B 模式。 智慧产业:腾讯利用自身的产品技术和能力,整合成不同的解决方案,促进不同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出行、 智慧零售皆属此类。 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是一门融合各类核心技术,同时融合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就诊体验,降低医生诊疗难 度,使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的服务模式。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 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传统交通运输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效渗透与 融合,形成具有“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前期腾讯智慧出行的重心在于提升人们“出行”体验, 后期“出行”和“交通”的概念日益融合,提出服务“以人为中心”的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智慧交通”。智慧零售:腾讯智能零售的概念相对于阿里“新零售”而言,都是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 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不同的是, 腾讯智慧零售将重点放在私域流量与零售商家的连接。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以连接或影响其他节点。产业互联网生态:1993年,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商业生态系 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产业互联网生态是围绕着一个或若干核心企业构建的、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生产组织机制,在 这种机制中,各类组织复杂交互,既“自主发展”又“互利共赢”,共同演化成一种竞合平衡、环境适应、稳定进化的社会生态形态。孵化:结合腾讯技术、资本、流量和经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如培训、资本、竞赛等,降低商业运营的风险和成本,培育和服 务新兴企业。一般而言,“孵化”的主体是企业, 但腾讯拓展了“孵化”的概念,不仅针对企业,也覆盖个人、园区和产业基地。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需用于商业请咨询原作者
回复关键词【2019智慧文旅】下载完整报告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5月21日-23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腾讯云启、腾讯云启研究院联合腾讯文旅、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在会议期间共同发布了重磅行业报告:《2019产业互联网智慧文旅研究报告》,报告首次全面阐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智慧文旅的发展轨迹。报告中提到,文旅行业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点,伴随AI和5G等新一轮技术的崛起,智慧技术正在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文旅行业迫切需要装上新技术引擎,提高行业生产力,奔向未来的智能社会。当前文旅行业已经发展到 3.0 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升级,对文旅产品和文旅体验的要求也更加具体和个性化,解决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问题成为当前文旅业的重头戏,需要相关产业链、政府、企业链用技术将文化和旅游有机巧妙的结合,让用户的出行体验更有深度也更加智慧。报告指出,文旅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拥有大量珍贵的文化资产和无形资产。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推广到更大的市场,融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以及如何在当前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时代,更好的开发无形资产的价值,将给文旅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局面。近几年来,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相继被提出并落实,并获得了政策和社会的认同。在互联网巨头中,腾讯率先瞄准了这一领域,做出了智慧文旅布局,成立了腾讯文旅全新业务品牌,通过提供完整、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解决方案和服务落地,连接G2B2C,助力文旅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以腾讯多年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强大的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在旅行的智慧化、文化的智慧化、文旅结合的智慧化三大方面展开了探索与实践。针对如何把握住智慧文旅的发展机遇,报告指出,文旅行业的发展有三重动力:消费升级、政府推动、对外开放。消费升级对文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政府推动对文旅行业提出经济增长的要求,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则提出了更多国际化的要求。借助于新一轮技术革命,文旅行业将走上富有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道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由过去的人口红利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决定行业经济发展,只有适应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新的生产工具,提升生产力水平,才能抓住发展机遇,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报告原文回复关键词【2019智慧文旅】下载完整报告- End. -本文编辑:腾讯文旅见习编辑 张聪聪审核:腾讯文旅 孙晖 仝晓琳 张璐图片素材出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化产业参考# 整合编译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这是申鹤公众号第578天的第578篇原创文章最近,国士无双正在全力开启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工作,所以一直在研究产业互联网。很多人不理解,到底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等,专有名词太多,到底是什么关系。这篇文章,我就用最直白的话解释一下产业互联网等这些专业术语的概念。说到产业互联网,就必须要说到互联网。互联网大家都可以理解,从最开始的PC端的互联,再到手机端的移动互联,访问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同一张网。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普通用户平时接触的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准确来说,只是“真正互联网”的一个分支,称之为“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什么是消费互联网?就是我们平时衣食住行、社交娱乐方面用到的那些平台,都属于消费互联网。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都是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他们面向C端用户提供产品和体验,并借助聚集起来的巨大流量,直接(游戏付费等)或者间接(广告等)地获得收入。但事实上,真正的互联网,并不单单指消费互联网,而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政企互联网的统称。(图片来自网络@知乎小枣君)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趋近结束,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此时,人们开始发现,与其在消费互联网这个红海里继续厮杀,不如考虑一下寻找新的蓝海。于是乎,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产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上。其实,一个巴掌拍不响,产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自身也有很强烈的发展欲望。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首先,什么是产业?制造业、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通信等等,这些都是产业。(产业就是行业,所以产业互联网也不时被叫成行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针对各个垂直行业,进行供求链条的重塑和改造。如果听起来还比较晦涩的话,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兆洪的一段话我认为解释的很好,他说:“产业互联网至少应该符合几个条件:第一,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手段,产业内部的壁垒能被打破;第二,互联网让产业内部协作更密切、更高效;第三,真正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产业的发展。以前的公司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对于小公司来说,这样的结构不仅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且也常常会因为公司某一方面存在短板而面临生存险境。通过行业内部的协同合作,使得每家公司都可以各尽所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公司与公司之间将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发展。”举例来说,贝壳找房就是房产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找钢网就是钢铁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叮叮叮注意1:还有一个概念,是工业互联网,其实和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差不多,不用锱铢必较,只不过产业要比工业的覆盖面更大,工业一般指的就是传统的制造业。(图片来自网络@知乎小枣君)叮叮叮注意2: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以总结为这样几条:1、产业互联网对应的是 B to 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各种三角关系网络。消费互联网是人对人,C to C或者B to C等等。2、产业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是定制的模式。就是说玻璃行业跟服装行业,同样一个产业在产业互联网里边的流程特点是不同的,汽车行业和医疗行业当然也不同。这个和消费互联网里13亿人是一种特性、一种模式,对100万人有用就可以理解为对1亿人也有用(不同),所以它们一个是标准化的机制,一个是定制化的机制。3、产业互联网是不断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消费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提高流量,它不管你效益怎么样,流量好,流量大,哪怕赔本,照干。4、产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提供的是以各种公平、公正平台服务共享的活动过程。消费互联网是由某种垄断性或者差异性来体现它的服务,总之这两个方面有不同。最后,什么是政企互联网?政企互联网简单说,政府在推动数字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各个企业的支持,特别是技术型企业。所以,政府应该与企业紧密合作,加上各专业开发团队的支持,才能全面支撑起数字化政府的建设,形成一个开放共赢、百花齐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生态体系。而在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政企互联网这三大系统中,属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巨大。下一篇文章,我们着重说一下为什么今后独角兽都将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时代的一粒灰,在给产业互联网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凝实着最底层的基座。产业在加速,市场在进化,而我们都是剧中人。作者|皮爷出品|产业家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依稀记得王兴在去年年底发的那个朋友圈,“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有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话音未落。新年伊始,美股贡献了3次熔断、A股千股跌停、比特币暴跌70%,股市哀鸿遍野。有无数人悄然倒在疫情黎明前,更有无数人选择离开原来的赛道。时代的一粒灰,彻底为2020年的苦基调定了性。但世界遵从的是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侧下滑的同时,终究会有另外一侧在贡献增量,为2020年提供一份良性注脚。一组数据显示,疫情黑天鹅把中小企业的线上化加速了3—5年,zoom、saleforce等诸多saas企业成为数字化香饽饽。此外,新能源电车、自动驾驶、云计算、大健康产业、AI赛道……更多的新名词顺利上位,在红蓝绿单车“坟场”的映衬下成为新的主旋律。自上而下的政策,自下而上的驱动,共同解构着这个在人类史上都足够深刻的节点。必须有人选择前进。今年,互联网,已经不能称为世界的绝对主角。盘踞在固有边界内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等,开始以更加主动侵略的姿态拓展着自己的边界。互联网成为武器,成为最好用的工具。2020,是一轮新的经济筑底,是企业天择的十字路口,更是一个决定未来方向的产业元年。一、新基建开启元年疫情对于新基建的定义,核心是指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客观来看,从新基建对应的的几个领域则是不难看出今年的话题企业。其中,5G对应的是中兴、华为和三大运营商;特高压和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是民生命脉工程,由政府主导;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则是对应国家的新能源电车政策,其中的企业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兴汽车龙头。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大伞下,则是既有垂直赛道企业,又有巨头入场;工业互联网则是把出房地产之外的另一个国民支柱产业摆上台前,真正用科技手段进行重塑。如今的出行等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工具升级,更多的是基于人、数据、场的深层次连接,经由每个环节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流转,而承载这些数据的,只能是新型的基础设施。而构建在这些基础行业之上的,有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全部民生赛道,20年前构建的是信息化高速公路,如今打造的则可以被称为产业高速公路。纵观新基建几大领域,无不是技术最底层,与其说是在建设新基建,更不如看作是国民经济加速跑的新底盘。而这个底盘决定的是未来十年,甚至更远。二、云热词:“用云量”、云原生、超融合云计算成了热词。细数当下的赛道,今年除了固有的腾讯、华为、阿里、百度、京东等巨头外,诸多垂直云玩家也都迎来不错的增长,如UCloud,青云等等。用云量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数据显示,仅2020上半年,中国企业用云量就增长了近100%,而随着结算周期的延后,下半年的数据将会更为可观。其次,云原生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大厂的选择。即“生在云上,长在云上”,从某种程度看,这是一劳永逸的调整,即把企业架构直接承载在云端,能够保证后续数据和企业模式的安全、高效。但不得不提的是,就当下来看,云原生距离真正实现还存在一层薄膜,即当下而言,纯正的云原生不见得比半上云要更便捷。这点在明年或许会有改观。除此之外,超融合和云计算的融合也更加密切。不论是金融行业的数据库,还是电商行业的线上化模式,云计算和超融合的结合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捷径。如腾讯最近就推出了全新融合数据库品牌“TDSQL”,核心就是超融合的数据库模式。不仅在2020年,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云计算都将是企业发展的绝对归属地,也是互联网大厂的掘金池。三、TO B成资本“座上宾”如果说2019年,TO C项目还身处投资人的视线之中,那么2020年,除却社区团购之外的全部C端项目都被直接打入冷宫。与之成鲜明对比的B端项目的强大吸金能力。举个例子,今年仅心理健康一个赛道,融资数就高达51起,累计融资10.48亿美元,同比增加76%;而单笔融平均融资金额高达2054万美元,为2019年的2倍。根据天眼查数据,尽管因为疫情整个资本市场低迷,但在2020上半年,国内ToB领域仍发生了273起融资。相较之下,To C端消费服务端的投融资明显低迷,以今年大火的生鲜电商领域为例,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投融资事件数仅为8件。细看TO B市场的融资项目,其基本覆盖医疗、大健康、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其中以供应链平台与SaaS平台备受青睐。或者可以说,投资人的逻辑正在从“轻”向“重”转移,硬科技成为“飞猪”。如李开复主导的创新工场,在过去一年,其主要标的基本都集中在如物流供应链、自动化机器人、数字及AI 医疗、在线教育等领域。基于场景的长期价值正在成为投资人在2020考量的最佳因素,周期性成为决策的第一顺位。在未来的一年里,这种趋势将会“愈演愈烈”。四、新能源电车开启“狂欢年”自动驾驶迎来高光时刻,从2019到2020年彻底走出了“V”字折线。不论是美股的蔚来、小鹏、理想,还是A股比亚迪,抑或是港股五菱汽车等,从今年年初到如今股票涨幅最少都在300%以上,蔚来更是在一年之内翻了十倍。与狂飙股价对应的是日益攀升的交付量。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今年来销量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蔚来连续四个月创单月交付量新高,并实现了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八个月同比翻番;1-11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36721辆,同比增长111.1%。小鹏汽车也在11月创下了今年单月销量最高记录,同比增幅达342%;1-11月,小鹏累计交付量21341辆,同比增长87%;理想同样实现连续五个月环比上涨。同时,截至12月18日,理想已向用户交付超3万辆理想ONE,创下了国内新能源车企首款车型最快交付记录。如果说2019年,新能源电车存活下去靠的是政策补贴,那么今年它们则更多的是靠市场认知。即随着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如今的新能源电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低能耗、廉价,再加上充电桩已成为基础配备设施,人们更加青睐新能源电车。除此之外,新能源带动的还有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在12月22日市值达到7571亿元,首次超过中国石油,位列A股前十。而特斯拉“概念股”下,恩捷股份、新宙邦、天赐材料等特斯拉供应商,股价亦成倍上涨。不难预测的是,在明年新能源汽车也将持续迎来利好。市场感知面的变化决定了这必然是一条上扬曲线。五、自动驾驶迎来高光时刻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行业层面的集体狂奔,那自动驾驶则是技术层面的大跃进。这种跃进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用户认知层面。11月25日,一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在网上传开,这份文件除了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更对外界透露出一个颇为坚决的声音:华为造车路径,正持续加码。实际上,不只是华为,上至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下至传统车企,上汽、大众等,还有新能源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都已然是自动驾驶的座上宾。从L2到L3级别的跨越,正在成为车企的最强仰仗。但事实上,大部分车企,包括特斯拉,尽管都已经放出豪言,但L3级别的自动驾驶仍处于测试环节。L3自动驾驶时代,意味着可解放双手 ,驾驶员不必一直监控系统,但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L3及以下整体单车配套价值约为2.5万元。但这确实是各家自动驾驶的强抓手。根据罗兰贝格研究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38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约5000亿美元,其中芯片、传感器、软件算法将贡献主要增量市场。从当下来看,过去的2020年人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期待与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呈正相关,越来越多人选车开始把自动驾驶数据加入决策区间,这无疑加强了自动驾驶的场景落地。可以说,2020年是自动驾驶真正开始落地的一年,不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传统车企,抑或是新能源势力,都已然具备L2+自动驾驶的能力。疫情延缓了自动驾驶的进程,但却增强了人们对于科技属性的强认知。六、SaaS赛道的边缘崛起SaaS赛道,是2020年绕不开的一个行业。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可以算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对其的一个解读是,SaaS是产业互联网的最直接触点,即通过SaaS的模式,企业能够或轻或重地完成数字化转型,不论是餐饮还是零售,亦或是服装农业等等。以客如云为例,其核心做的事恰是帮助餐饮企业进行数字侧的改革,通过软硬件的改造使企业完成全端的数字化链路改造,进而真正降本增效。根据华西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SaaS市场规模达473亿元,占全球SaaS市场9.3%的份额。即尽管疫情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线上化的SaaS模式却是一大推动。从市面上看,2020年,中国的SaaS格局的领军者正在愈发明显。如企业级服务龙头用友网络,超融合领军者深信服,办公SaaS领军企业金山办公,建筑SaaS龙头广联达,SaaS ERP领军者金蝶国际等。除此之外,SaaS的另一个利好是巨头的入场。从当下来看,腾讯、阿里等诸多巨头都在筹建SaaS生态,其本质恰是在依托资本、技术能力聚合SaaS的产业打法,进而构建出大生态,小产业格局的模式。以腾讯SaaS加速器为例,其如今已经可以看作是国内SaaS优秀企业的筛选池。另外,能足够感知到的是,2020年中国的SaaS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中国风。即和美国固有的通用TO B企业相比,国内的SaaS模式更多的聚焦在单独细分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市场的预测是,未来很可能会形成巨头SaaS生态,即巨头和SaaS企业之间构成局部整体,进而呈现统一的进击形态。但能看到,在接下来的几年,SaaS或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企业赛道。七、大健康产业站在舞台中心如果说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灰天鹅,那么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最大的利好者——大健康产业。这其中包括互联网医疗、医美行业以及传统医院。很明显的一个节奏点是,医疗的线上化正在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而这个速度在2020年已然被放到最大。数据统计,今年智能医疗等大医疗领域的案例非常频繁,根据创业邦整理的数据显示,仅11月份,医疗领域投融资事件就高达54起,涉及金额108.15亿元,数量及规模均处于前三行业。可以说,大健康是2020年绝对的主角。一方面看健康产业本身就符合“Think long”的逻辑,资本的短期输入将会带来持续不断的输出;另一方面人们以及市场对于医疗健康企业的认定本身就偏理性,不像白酒、科技板块的泡沫,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价值逻辑。但另一方面,大健康的产业模式也正处于初期。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上半年,智能医疗领域有融资经历的项目约349个,大多数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大量创新项目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可以说,2020年是真正的智慧医疗元年。基于市场和用户认可的真正起点,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或将迎来更大的爆发。从如今入场的企业不难看出,除了固有的线下医院,线上大厂,如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华为等,都有线上医疗模式或者医疗技术底层的形态搭建,在真正的奶酪面前,谁都想分一杯羹。除此之外,新氧等诸多医美平台也逐步进入2.0阶段,即整理市场秩序,从混乱进入冷静期,真正从行业模式上释放赛道蓝海。站在舞台中心,大健康产业稳定且坚定。八、5G“姗姗来迟”如果说在今年开始之前,人们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可能所有人的答案会有出入,但5G一定得票最高。5G是人们公认的时代推动机。它的功效不仅发挥在技术底层,更聚焦在人们的生活变化。如手机适配,如工业互联网的改造,如AR/VR技术的下一步进化。但从某种意义来说,在2020年,5G仅仅算是做了市场教育。尽管参与教育的有华为、中兴、以及三大运营商,但终究未在实际落地场景上掀起大浪花。其本质原因在于,5G基站的落地需要时间。数据显示,5G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仅是4G的六分之一,这也意味着若想实现全部覆盖,基站数量将会是4G的6倍。今年年中的一次座谈会上,任正非就曾说过,“5G实际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这也恰是2020年5G的现状。不过,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5G已然成为标配。时代变化的温度传导是自上而下,也是从点到面。无需失望,我们只要慢慢等待就好。▼2020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300多天里,我们见证了产业变迁的百态,也更感受着时代变化的温度,有伤心,但更多的是希望。时代的一粒灰,在给产业互联网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凝实着最底层的基座。产业在加速,市场在进化,而我们都是剧中人。注: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实践研究行业,对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研究,都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这些企业成长的历史,调研这些企业的痛点,从而对物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去年开始较多的参与了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的工作,于是开始研究产业互联网,也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企业,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比如供应链管理有特点的企业,B2B取得初步成功的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发展历史,归纳未来发展趋势,提炼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长路径。今年7月份,承诺为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写一些内容,便开始搜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理论书籍已经把很多从实践总结出来的趋势介绍清楚了。产业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改善结构效率一直沾沾自喜于自己找到了产业互联网创造价值的原因: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在打破产业边界后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了产业融合,融合后的产业重新社会分工,改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产业互联网将解决的是服务效率的问题,所以提出了《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的理论,并写了一本书。但是后来发现在十年前中山大学出版了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理论丛书中,很多观点已经被提出来了。丛书中产业边界的研究,帮助在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部分建立了完善的框架。根据《中国制造新起点: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中提出来的CHIP方法,通过书籍学习,是最快速建立知识架构(Infrastructure)的方法。通过案例(CASE)与架构相结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比如产业边界包括:地域边界、产品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产业边界。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互联网未来可以突破的产业边界,并分析新的产业生态,找到未来快速增长的领域。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之后,便会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从而优化产业的结构,实现结构优化,而结构优化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效率优化创造的价值。过往工作经验都与迈克尔.波特的预言相关最近仔细重新阅读了迈克尔.波特在2014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迎接第三次IT浪潮》,发现过往的工作经验都是被波特的预言的行业。波特在1985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的文章《信息如何带来竞争优势》介绍价值链中的生产活动,从订单处理到账单支付,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生产资料规划都逐步实现自动化。从企业信息化角度而言,ERP,MRP的高速发展,都应验了波特的判断。在2001年3月哈佛评论上,波特发表了《战略与互联网》,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个体生产活动与外部供应商、渠道和客户之间跨地域的协调与整合。企业甚至可以对全球的供应链系统进行紧密整合。供应链管理的高速发展,应验了波特的第二波浪潮的判断。2014年发表的第三次IT浪潮:信息技术为所有产品带来革命性巨变。原先单纯由机械和电子部件组成的产品,现在已进化为各种复杂的系统。硬件、传感器、数据存储装置、微处理器和软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组成新产品。借助计算能力和装置迷你化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智能互联产品,将开启一个企业竞争的新时代。波特的第三次IT浪潮将开启企业竞争的新时代,实际与“物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将改变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解决的主要难题是服务业的难题,这一轮的技术变革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力相当,我把这次革命,称为服务业革命。”智能产品重新定义行业边界根据波特的文章: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影响公司的竞争,更会扩展整个行业的边界。竞争的焦点会从独立的产品,到包含相关产品的系统,再到连接各个子系统的体系。以下文字摘自 波特原文。智能互联产品不但能重塑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生态,更能扩展行业本身的范围。除了产品自身,扩展后的行业竞争边界将包含一系列相关产品,这些产品组合到一起能满足更广泛的潜在需求。单一产品的功能会通过相关产品得到优化。例如,将智能农业设备联接到一起,包括拖拉机、旋耕机和播种机,这些设备的整体性能就会提升。因此,行业的竞争基础将从单一产品的功能转向产品系统的性能,而单独公司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如今制造商可以提供一系列互联的设备和相关服务,从而提高设备体系的整体表现。在农机设备业,行业边界从拖拉机制造扩展到农业设备优化。在采矿机械业,久益已经从优化单独设备的性能转向矿区整体设备的性能优化,行业边界也从单独的采矿设备扩展到整个采矿设备系统。不仅如此,行业边界还会继续扩展,从产品系统进化到包含子系统的产品体系(Systemof Systems)——不同的产品系统和外部信息组合到一起,相互协调从而整体优化,就像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甚至是智能城市。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和爱科公司(AGCO)合作,不仅将农机设备互联,更连接了灌溉、土壤和施肥系统,公司可随时获取气候、作物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信息,从而优化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智能家居是另一个例子,它包含多个子系统,例如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对整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那么它将取得主导性的地位,并分得利润蛋糕中最大的一块。一些公司,例如上文提到的约翰迪尔、爱科和久益,它们正有意识地扩展和重新定义行业边界。这会带来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竞争基础,企业需要具备全新且更广泛的能力。业内的其他公司将受到这种趋势的威胁,如果它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它们提供的传统产品将逐渐被商品化。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则将进化为系统整合者,取得行业的统治地位。智能互联产品带来的网络效应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大趋势已日渐清晰。首先,行业进入壁垒的提高,加上早期积累数据带来的先发优势,很多行业将进入行业整合期。其次,在边界快速扩张的行业,行业整合的压力会更大。单一产品制造商很难与多产品公司抗衡,因为后者可以通过系统优化产品性能。最后,一些强大的新进入者会涌现,它们不受传统产品定义和竞争方式的限制,也没有高利润的传统产品需要保护,因此它们能发挥智能互联产品的全部潜力,创造更多价值。一些新进入者甚至将采用“无产品”战略,打造联接产品的系统将成为它们的核心优势,而非产品本身。
本文作者从版本迭代、生态圈和存在问题几个方面对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于2012年由通用电气提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光靠制造已不能赢得未来,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智能制造的两个依托,一个是包括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在内的工业制造技术;另一个就是包括智能传感控制软硬件、新型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内的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即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工业互联网对智能制造在决策、运营、生产、商业模式上都能起到支撑作用。决策层体现在通过异构数据的整合和实时分析,帮助企业智能决策;运营层体现在通过企业内信息集成和企业间供应链的集成,帮助企业提高研发、管理、物流和供应链上的效率;生产模式上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提高产能,缩减人工和管理成本;商业模式上可以支撑企业开发互联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从 2016 年 8 月的 1.0 版本演变到 2020 年 4 月的 2.0 版本。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1.0 版本从业务架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由网络、数据和安全 3 大要素构成。数据:驱动智能化工业的核心。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采集工厂、车间等的运营数据,集成处理后反作用于生产控制;网络:工业数据传输交换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撑基础,尤其是5G的发展,给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和变革;安全:工业互联网健康运行的保障,重要性在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在于构建三大优化闭环,即优化生产运营决策的闭环,优化机器设备运行的闭环, 优化企业协同、用户交互与产品服务的全产业链、 全价值链的闭环,并进一步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 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四大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版本2.0 版本继承 1.0 版本的核心,数据仍是其核心,见图 9.2-4,将其拆分成4个层面:产业层、商业层、应用层、能力层。产业层的主要定位是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视角, 商业层、应用层和能力层的定位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视角。旨在从上至下,企业能跟随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方向,调整自身业务架构和能力,提高竞争力;反之,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建设,能向上推动顶层产业的数字化变革。图9.2-4工业SaaS架构把我们的视线从工业互联网的大生态圈中拉回来,毕竟整个架构的实现,落地时还要从每个企业入手,设想下, 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的老板,我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改革,缩减成本,提高产能,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的职责是帮助老板实现数字化改革这一目标。把线下搬到线上这是第一步,这一步早在10年前就开始做了。笔者询问过很多大型企业,基本上他们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从销售订单到最后交货,但这些系统中好用的不多,主要原因有下面3个:技术架构和方案太老,无法支撑现在的功能优化和迭代;产品缺乏规划,完全按照客户的业务定制,功能耦合性过强,错综复杂,现今不敢优化;以本地客户端为主,需要在PC上操作,不适用现场移动场景。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优化原有系统,提高易用率。一方面产品设计更符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可支撑更多业务的迭代;另一方面使用门槛降低,很多信息化公司开始提供云服务,比如金蝶在传统his的基础上推出精斗云等一系列SaaS;将PC和移动端结合起来,多终端的结合能让整个流程触手可及,保证全程跟踪。遇到过铁路部门的一个客户,想要把火车的报修流程通过小程序实现,他们有自己的报修系统,但只能在PC上操作,这样维修工每次维修时都要全程录像,修理完后再去电脑上上传视频,以作为后续的追踪凭证,效率非常的低。利用大数据、AI、IOT等技术,扩宽产品边界,利用数据的价值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同时对接电商、金融等业务,开拓企业业务边界,实现顶层的产业互联。要想解决企业内、企业间的所有问题,肯定不是靠一套系统就可以满足的,我们来深入的分析下。剩下的内容,会逐步更新到专栏中,敬请期待。关注我,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更新。#专栏作家#8年+互联网资深产品经验,多年B端产品管理经验。具有多个从0到1的大型B端产品的孵化、重构、迭代经验;主要教授产业互联网产品相关的硬核知识点。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编辑导语: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自我修正,自我革命,自我进化,很多人可能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资本和流量始终是互联网发展的命脉,为了获得资本和流量,互联网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互联网发展到最后,其实是建筑起来了以平台为界限的烟囱林立的鸿沟。在鸿沟之间,是不同平台为了拓展自身的势力范围而不断进行的征伐和乱战。其间,有倒戈、有溃败、也有胜利,然而,胜利的只有一小撮。阿里与京东在电商领域,美团与饿了么在外卖领域,滴滴与快的在出行领域,摩拜与ofo在共享单车领域,类似的战役,比比皆是。一个平台发展壮大了,必然有另外一个平台沉沦落寞了。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即互联网平台的成长是以对手的没落为代价的,并且最终的互联网会成为处于头部的少数派的天下。虽然这是一种错觉,但是,在某个特定的背景下,这种错觉却是非常正确的。比如,在那个资本乱战的年代里,征伐和乱战是常有的事。而且,作为资本的“提线木偶”,玩家们不得不进行征伐和乱战。我们所看到的征伐和乱战仅仅只是最精彩的片断,正如一部电影的高潮部分一样。然而,高潮部分如果没有了前期的酝酿和铺垫,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其实,在这部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中,我们更加应该关注的是高潮片断之前的部分,因为这个部分才是考验一个人,一家公司基本素质的地方。之所以会将互联网的征伐和乱战与一部电影的高潮部分相提并论,很大程度上因为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并且用它们做比较,你也更加能够容易理解。在我看来,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地方,因为一旦早期和中期的优势确立,后来的征伐和乱战的大局其实是已经确定了的。这就好比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精彩的部分,并不是秦国的一统,而是早期有张仪和苏秦们烘托出来的合纵连横。在春秋战国的初期和中期,真正体现的是智慧,而在后期,剩下的仅仅只有刀和剑。当然,还有充斥着鲜血的征伐。我们在看待互联网的事情上同样要遵循这种逻辑,所以,我们要把目光聚焦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我们要关注和寻找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张仪”和“苏秦”,翻开互联网早期和中期的发展史,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自我修正、自我革命和自我创新,或许是这场大戏的主角。阿里从B2B到B2C再到手淘;百度从搜索到资讯再到AI;腾讯从社交到游戏再到产业,这些大的脉络背后其实都是互联网在进行自我修正,自我革命和自我进化。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的高潮是在什么资本乱战的时代,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的高潮是在什么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的高潮是在巨头们鼎立的时代,真正的高潮早已其实是在那个快意恩仇、指点江山的莽撞江湖。在这个阶段,大家都在做什么呢?互联网的玩家们其实都在自我修正、自我否定、自我创新和自我革命。阿里从PC到移动的华丽转身,百度从搜索到AI的坚定决绝,拼多多从下沉市场的强势崛起,其实都是互联网在自我修正、自我创新和自我革命。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的崛起是必然的,而是它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创新和自我革命的结果。如果你把互联网的崛起认定为必然事件,或许,互联网玩家们会说: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事实上,互联网的自我进化并未停止。现如今,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产业互联网,其实依然是互联网自我进化的结果。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在做那些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做的工作,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在做那些移动互联网没有能力做的工作。为啥没有做呢?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能力尚未发展到可以改造产业的阶段,而且整个市场的培育都还没有真正成熟。如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说,我给你做一款改造你的生产方式的解决方案,十有八九会被人当成是精神不正常。为啥又做了呢?因为互联网在自我进化,它发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短板和弊端,同样也在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另外,技术的发展同样走进了一个新时代。现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从早期的萌芽开始进入到瓜熟蒂落的发展阶段。从“为啥这么说”,到“为啥没有做”,再到“为啥又做了”,其实就是一次完美的互联网的自我进化和修正。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自我进化和自我修正,而是继续沿着早期的发展道路固执地走下去,或许早已被拍死在了沙滩上。所以,当B端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为了撇清与互联网的关系,而一味地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很low的概念,其实,将新产业革命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恰恰表现了互联网的自信和成熟。另外,将新产业革命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才算是真正将C端时代和B端时代联系在了一起,更加符合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真正把握住了产业两端的精髓所在。总的来讲,互联网的自我进化和创新最终导致了产业互联网的出现,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产业革命。当我们在寻找B端产业升级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对于C端时代的继承,或许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方面。那些一味地为了迎合B端时代的来临,而忽略C端的做法非但无法真正把握好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红利,反而还会让自身带入到新的发展死胡同里。正视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自我进化的产物,才能让新产业革命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千万要记住: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自我修正,自我革命,自我进化。#专栏作家#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基于流量增长已经放缓,企业亟需一个新的突破口来承载自身的持续增长,产业互联网转型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传统行业到底需要如何进行产业互联网转型呢?这个就是今天想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转型主要会有两类困境,一是对产业互联网有向往,但是缺少思路,转型方向很多,无法确定目标方向;二是有成型的思路,却落地难,没有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资源来源等。在这一情形下,我们这里给大家总结几点传统企业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正确姿势。1、转变思维模式,找准转型方向找准企业转型方向,明确企业转型路径是企业转型升级最为关键的一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跳出固有模式,解放思想,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在产业上的体现就是用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数字化的水平,用全新的模式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更要深入产业,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资源,明确企业企业升级要素,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2、创新商业模式,搭建企业平台互联网情境下企业运作模式,不管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战略、产品策略还是企业组织构架等都需要平台的支撑来实现。传统企业需要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企业品牌宣传曝光,进行客户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寻找潜在的客户,并根据反馈为企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带来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打造全新的商业生态,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3、整合资源,转变供应链模式产业互联网时代,流量竞争已经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了,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企业将相对分散的上中下游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优化,利用互联网将生产的各个部分改造重塑连接,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互通,打通资源流通的最佳路径,保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智企云,已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持续研究数年,深耕传统行业,从业务线上化梳理,互联网化改造,数据化智能化提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2018年10月,马化腾在一封公开信中断言: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对于未来数年腾讯的战略目标,他这样表示:“接下来,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那么到底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其核心价值是什么?腾讯又将如何拥抱?拥抱的阶段性成果有哪些?由于我一直在零售电商行业并在近几年深入研究和总结这个行业的方法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从零售电商行业开始逐渐了解产业互联网的运作机制和创新模式。本文将结合腾讯智慧零售的战略,从产业和互联网两个方面将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做个分析和总结。01产业的三大层次产业的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另外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某一产业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零售电商产业中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得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压力,并且“规模经济”也确实能够使得单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降至最低。这个层次的零售电商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变得异常紧张,竞争非常激烈。产业开始进入下一个层次。第二层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产业并出现产业联系,即产业和产业之间,同个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将形成联系。用更易于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跨界”成为常态,不同的产业之间开始出现更密切的联系,不只是在同一产业中竞争。“普惠”将在这个层次成为核心价值,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而且用户在企业之间的选择不再是基于“规模”,更看重企业在产品、运营和服务上的能力。产业端比互联网更早进入存量市场,各行各业产能过剩现象很早就已经发生,相比较互联网来说,产业端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为了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用户价值的饱和权衡更加重要。互联网企业的流量思维的黑客式增长模式逐渐过时,用户运营、产品思维和服务质量的硬核建设才是王道。所以传统零售和线上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的结合更加紧密,无论是京东到家、物美的多点、阿里的盒马和永辉超级物种、社区团购,还是腾讯智慧零售的超级连接以及“普惠”的价值理念,都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产业的第三个层次则进入产业结构阶段,以经济活动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产业结构大的调整和优化会在这个层次出现。产业发展的三个层次在零售电商产业均有不同层度的体现,目前产业已经进入到第二层次及第三层次的初级阶段。02产业互联网的三大层级在产业的第二层次,产业联系使得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出现了深度联接,产业互联网出现了。产业互联网从最早的O2O模式到现在的多种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有必要探究其背后的核心价值。从“产业链”的维度梳理出产业互联网的“三大层级”。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03腾讯智慧零售的“倍增计划”结合产业互联网“三大层级”出现的倍增效应,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何腾讯智慧零售在这个阶段提出“倍增计划”。因为腾讯智慧零售的“超级连接”在某个节点的效益产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它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我们去分析腾讯智慧零售的全新定义:即以“超级连接”为增长引擎,数字化用户驱动的全触点零售。可以看出,腾讯智慧零售本身已经进入产业的第二层次。随着其后续推出的“倍增计划”来看,也符合产业发展“第二层次”和产业互联网的“三大层级”。“倍增计划”本质上是腾讯智慧零售成为连接器,帮助连接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通过培训、认证、游学交流等方式不断培养零售的数字化人才。同时进行一些新业态竞技大赛,打造出更多实践的标杆案例,让更多连接腾讯的产业企业能够更快速地产生经济效益。通过这三大措施,“倍增计划”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GAP通过线上线下触点打通,一、二线城市门店优惠券核销率超16%,小程序获得新客户超6万,UV较平日提升432%;三四线城市DAU增长至之前日均222%,转化率增长至之前日均567%,GMV增长至之前日均306%。七匹狼小程序微商城实现日均UV提升6倍,非营业时间/跨地域销售增长10%,优秀门店业绩增长7.5%,优秀导购业绩增长11%,形成了总体业绩和门店/导购业绩的倍增。丝芙兰通过裂变活动拉动小程序UV增量38%,拉动小程序销量增量20%;活动引流裂变比高达1:30;拉新成本对比传统渠道降低30%。GXG收获小程序官方商城日均GMV环比活动前提升305%,点击率环比提升49.9%,公众号转化率环比提升467%的优异业绩。影儿的小程序微商城GMV占大盘超10%,带动会员注册增长178%,其中,导购在小程序微商城GMV中的贡献达到80%。通过腾讯智慧零售的“倍增计划”落地的案例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产业 “第二层次”的产业联系与产业互联网在产业链维度的“三大层级”,使腾讯智慧零售的“超级连接”战略和“倍增计划”在产业端实现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和经济价值。这些企业的实践,还将逐渐总结出产业在“第二层次”中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使产业里所有企业同样获益。这就是产业互联网“普惠”的过程和逻辑。04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互联网从建立以来就具备平权性质、价值对等、共享机制、自由协作、互联网工具的多样性和便利,这些特征与传统产业结合形成产业互联网之后,逐渐将传统产业以货及价格竞争的企业关系结构升级到产业的第二层次,通过产业联系变为以场、人为核心的竞合模式。从产业的“层次”和产业互联网的“层级”可以看出,场与人要真正落地并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以人为本、人人受益(消费者成为生产者、经营者、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近几年出现的电商分销和拼团体系、零售的超级导购、社区团购的社群等均是在“普惠”的价值体系下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从零售电商近五年的创新发展来看,“普惠”不仅是产业互联网核心价值,更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品牌商和零售商的组织和企业文化中。05“普惠”的不同理解及价值体现从头部品牌商家的实践来看,公众号的内容运营+小程序+社交广告实现“品效合一”是他们的主要经营模式;中小品牌则更侧重公众号的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工厂品牌则更愿意与拼多多、京东拼购和社区团购的平台进行深度分销合作。不同的品牌商和厂家在腾讯智慧零售“超级连接”战略中会不同的受益,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工具的理解和使用程度,以及内部组织的适应性。与不同的零售电商平台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也决定了他们获得的收益规模。但无论如何他们如何理解“普惠”本身,各种各样的品牌商和厂家均能够与腾讯智慧零售产生联系,这种“产业联系”让所有正在进行供应侧改革的商家都能够借助互联网完成升级,并通过“超级连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进入产业发展的“第二层次”。这是品牌商对于“普惠”的理解和价值体现。对于大型的全国连锁零售商来说,他们拥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人才和资金,能够更全面地与腾讯智慧零售的前、中、后台进行对接,实现降本增效。而小型的本地零售商则在单店的社群运营和工具的使用上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其次是与“到家”类的平台更深入地合作,精准地获取客流并实现转换。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本地化差异经营的能力。大小零售商对于“普惠”的理解与品牌商虽然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当腾讯智慧零售的“工具”和“倍增计划”惠及他们的时候,已经不必过于纠结“普惠”的定义,在“超级连接”的过程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因为“普惠”的产业核心价值所呈现出来的“小、多、轻”三大特征,与腾讯智慧零售超级连接的三大特点是相对应的:“小”即温度感: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每一刻的个性小数据。借助深刻的消费洞察,让商家即时满足消费者每一分钟的小需求,在社交场景中强化消费者与品牌的连接与信任。“多”即私域化:将各种离散的触点连接起来形成全渠道私域化经营。腾讯智慧零售在“倍增计划”实践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效激活超过60个商业触点,从而构建出“全触点零售”的新商业模式,让商家在各种各样的连接中实现全渠道数字化管理,沉淀自有用户和数字化资产。“轻”即高效率:通过更加轻量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更快实现数字化。开放的数字化工具箱及微信体系内成熟的轻量级的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互联网产品,以及极简的便利小程序商城,和高效的轻云服务,融合线上、线下各种小场景,形成了转化与交易的短链闭环。超级连接的“超级”之处,体现在拥有能连接10亿级用户的巨大体量还能专注于“小”,体现在手握巨大的流量平台却能“多”触点为商家提供私域,体现在把可能无比复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化重为“轻”。腾讯智慧零售在与超过百家行业领导企业深度探索零售数字化过程中,仅1年时间为某些企业贡献的业绩量甚至高达10%。一、现有客流数字化:商超类企业,平均沉淀数字化会员数超1600万(永辉、沃尔玛、步步高、天虹)万达小程序上线后沉淀了千万级会员,商场店铺内客流提升了30%-50%优码服务30+客户,平均提升营销活动 ROI 15% ,总计节约营销资金3亿+蒙牛2018世界杯FIFA小程序线下参与扫码人次2亿+(优码)二、新增业态 .com 2.0 : 优秀商户智慧零售业务占整体零售大盘比超10%优衣库小程序购买转化率超行业3倍(微信生态下的服饰类小程序)永辉借助社交裂变(社交红包+砍价+KOL带货),使得小程序订单在到家业态中,贡献超50%2018年12月,绫致集团通过导购小程序WeMall获得的销售收入达4500万这些案例是腾讯智慧零售亲自下场取得的成绩,仅沧海之一粟。05存量时代的“产业网络效应”毫无疑问,腾讯智慧零售的“超级连接”战略和“倍增计划”都是符合产业发展“层次”和产业互联网“三大层级”的,也是存量时代做的正确的事。在“普惠”的产业互联网核心价值驱动下,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纷纷加速了这种连接,以实现自己的业绩倍增。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深度思考的是原有的“网络效应”产生了质的变化,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认为一个网络系统的价值,等于该系统内节点数(用户数)的平方,因此用户量的增长,产品价值会指数级飙升。对于那些具备网络效应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最大化的财务回报,不是购买资产,而是购买用户。腾讯智慧零售显然已依据梅特卡夫定律中的主导思想和产业端早已开始的供给侧改革一起推动产业的层次提升。我暂时将这个阶段定义为“产业网络效应”:在存量时代,用户饱和以后的价值权衡,会使得高质量用户价值更高。虽然下沉市场如火如荼,但用户量饱和后的拼多多们都在极力摆脱低端标签,不断开始走精品和品牌化路线。而对于产业端的商家来说,他们早就意识到“存量时代”的竞争态势,只不过在产业与互联网没有实现更紧密或者更有效的“联系方式”时,这些商家无法利用已有的“网络效应”提升自身的价值。借助腾讯智慧零售的“超级连接”战略和“普惠”的产业互联网核心价值观,“产业网络效应”逐渐显现,产业的第三层次初级阶段开启了。
互联网行业对于一件事情研究的颗粒度非常小,每次做事情之后的复盘、迭代都需要精细化运作。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每个传统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理念重新做一遍。——《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的道法术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