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研究》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59/F;国际刊号:ISSN 2096-4714;邮发代号:6-148。主管单位: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主办单位:滨海时报社是深入探讨中国科技、商业环境和经济趋势的权威型省级期刊,被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国家各部委主要领导特送刊物、每年“人大”主会场特送刊物。办刊宗旨:服务京津冀,辐射国家级新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面向国家级各类主体功能区。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形成内生动力为主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将产业创新研究经验与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为主攻方向,搭建政府,企业,专家,高校交流平台,立志打造成独具特色、全国知名、学术权威、行业有影响力的智库型杂志。栏目设置:(上半月)创新引领、区域经济、新兴产业、财经金融、企业管理;(下半月)前沿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应用、工程技术、研发探索。稿件要求:1.文章应具有学术理论的前沿性、问题分析的深刻性、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产业实践的操作性等特点,尤其欢迎有创新亮点、介绍相关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实例、体会与经验的文章,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准确、数据翔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价值或普遍借鉴意义。2.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稿件寄出半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3.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稿件,并通报作者姓名。4.论文所涉及的项目如为国家或地方基金课题,请在来稿中注明课题项目、编号、来源,本刊将优先录用。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 微信公众号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文丨中国数字化年会组委会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2020年12月10日上午,以“点亮数字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数字化年会线上论坛盛大召开。在盛大的云端开幕式上,国内首个“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也正式发布并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研究团队,根据“数字企业模型”和310份中国企业有效样本开发而成,企业可以在线实时自动测评,希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资产管理、数字化绩效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对标,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背景介绍: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全球性的前沿课题。它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任务,更是传统企业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核心课题。但是,适合中国企业衡量数字化水平和指导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一直空缺。2018年2月开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及研究团队、锦囊专家联合十余位业内知名CIO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数字化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案例访谈、问卷调查、深度研讨等多种研究方法,启动数字企业模型问卷调研及案例研究工作。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企业模型”由架构层、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共同组成。该体系经历几次深度讨论和统计分析进行迭代逐渐成熟,在《变数:中国数字企业模型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一书中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2020、2019、2018)的数据基础。在对数字企业长期且大量样本的深度调研和研究中发现,企业迫切的希望通过数字企业标准化模型,进行深度的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和数字化能力测评,收获标准化、多维度、量化的数字化能力评估。基于这样的数字企业构建的需求,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董小英研究团队,历时一年时间深度打磨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结合外部专家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痛点,以及锦囊专家的技术团队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服务经验,共同开发出“数字企业测评系统”基础测评版本,今天正式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致力于帮助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行自我数字化能力现状评估,明确未来数字化能力建设规划及目标,动态调整数字化转型战略及优化部署具体实施路径。“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理论依据:数字企业测评系统2021版,根据数字企业模型3.0开发而成,旨在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资源、能力、资产和绩效层面进行对标分析,明确定位、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模型3.0 是在2018、2019年基础上迭代版本,故称数字企业模型3.0,由五个主概念层和十二个子要素构成。五个核心概念层包括战略层,资源层,能力层、资产层和结果层。在这五个核心概念层内,分别提出了十二个要素,战略层以数字化战略为要素;资源层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人才为要素;能力层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态为要素;资产层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服务为要素;结果层以数字化绩效为要素。目的是从组织战略、人、技术、过程、资产、结果等不同维度,立体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进程。数字企业模型3.0参与“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线上测评,您将收获:即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多维度能力测评分值;数字化转型能力将从战略定位自评、数字化人才团队、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生产-运营-营销-决策-创新)能力、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绩效、以及基于数字企业模型2020数字企业平均得分八大维度的具体数字化对标图表;基于数字企业模型的一级指标维度下细化的多指标具体得分;简单清晰直观的多图表多维度呈现的《数字化转型测评报告》PDF版本。“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使用指南:测评方式:请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认真填写,系统将自动生成多维度数字化能力评估对标图表。收费标准:在线测评免费,即填写完测评题目将为您免费呈现企业自测评对标图表。如需获取完整的测评PDF版报告,仅需支付费用580元。目前,数字企业模型得到工信部、国资委等相关领导高度认可,并为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辅导。一批正在实践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石油、上汽大通、建发集团、华为、招商局、新奥集团、国家电网、广西中烟、重庆银行、阿斯利康等,将本模型及相关研究报告、案例,引入企业内部,指导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上千家参与前期问卷调研的企业,通过学习报告受益。便捷高效的专业测评系统就在今天已经正式发布,还等什么,抓紧时间登录锦囊专家官网开启线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之旅吧!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子系统和重要根基。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等问题,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日前,受中共中央委托,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带领民建中央调研组赴上海市和广东省调研,实地考察两地部分企业,了解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企业、学界的意见建议。形成共识,深刻认识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涉及很多方面,千头万绪,该如何统筹,从哪里着手?调研组认为,首先要深刻认识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在调研组召开的第一场座谈会上,来自汽车、制药、能源、科技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和上海市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调研组成员们一边听、一边记,并和企业家、专家学者交流、互动。调研组鼓励企业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以产业链思维抓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既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又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持续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调研组成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既需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也需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齐心合力。面对产业链涉及范围广的现实情况,调研组又召开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座谈会,听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相关部门的介绍。抵达广州后,调研组还听取了广东省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关于产业链发展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限时发言亮干货的座谈会,帮助我们了解地方实情,促使我们在加强前瞻性谋划和规律性思考上下功夫。”参加完座谈会,调研组成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地区要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共同构建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合力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重点产业的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直面问题,建立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产业链“部分行业领域缺少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脆弱,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较少。”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链条还未全面打通,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创新能力和服务支撑国家战略能力有待增强。”广东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座谈会上,不同地区、行业的发言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创新。带着问题和思考,调研组在上海和广州市先后走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的优势、技术创新要素现状、面临的困难及建议等。调研组认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必须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组织整合科研创新力量,开展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全力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构建一批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产业链。补齐短板,加快培养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人才是基础。从上海到广州,一路走来,关于如何发挥人才创新根基和创新核心要素作用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调研组认为,要优化人才供给,加强“技术 管理”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政策,提高我国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在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声学实验室,几名青年员工正在进行噪声测试实验。“学什么专业的?”“平时有机会参加技术培训吗?”“晋升渠道怎么样?”调研组成员与工程师们交谈。调研组成员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攀技术高峰,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一路走,一路问。每到一个企业,调研组都仔细了解企业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研发投入方面的情况。“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型人才和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和技能型产业工人。”调研组成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盛朝迅建议,一方面,培养潜心科研、热爱探索的创新人员,改革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制度,将人才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打造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团队。四天两地,紧张且高效。调研途中,调研组成员沟通交流、交换思路、碰撞观点,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民建中央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每年就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展开调研。据介绍,民建中央将在此次调研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向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建议,更好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1日 11 版)
本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韩鑫)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总体平稳、转型加快的运行态势,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总得分119.12,比上年上升4.06个分值,继续呈现平稳提升态势。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对指数增长贡献最大的指标首次从产业发展规模转变为产业创新指标,对总指数分值上升贡献率高达90%,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中心,截至目前,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90%、90%和70%以上,同时2018年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14.6%,比全球同类行业收入增速高15.7个百分点,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7%,比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增速高4.8个百分点。在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仍高出工业6.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例超过12%,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面临从当前4G向5G切换的关键期,加大研发投入已成企业共识,2018年全行业研发经费增长14%,2018年企业研发人员持续增加,行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5.26万人年,比上年增长21%。与此同时,新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产业供给初显高质量发展态势。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收入规模超4万亿元,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4%。据统计,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有两类:一类是融合人工智能属性的产品,以可穿戴、智能车载设备、无人机和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消费设备为典型产品,近几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已超过2200亿元;另一类是细分领域的技术升级产品,如集成电路工艺升级、显示面板分辨率和柔性程度升级等。
12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主持人、制片人赵馥宁主持,脉脉未来俱乐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新经济创新者年会在北京望京昆泰酒店拉开帷幕,大会创新性地垂直聚焦六大热门新经济版块向未来发问,并邀请了各产业版块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家进行回答。“六问未来产业TALK”将作为脉脉未来俱乐部保留环节在每年年终上演,回顾一年新经济产业热点,展望新一年新经济趋势。今年六大版块分别为「人工智能&未来商业」、「新技术&未来健康」、「产业服务&未来办公」、「新技术&未来出行」、「新教育&未来学习」、「新电商&未来消费」,均为2018年度关键热词。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彬在「产业服务&未来办公」版块发表演讲,以下为现场实录(有部分删减):整编:何小皎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的思考,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亿欧对于2019年有哪些预判?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收获。趋势一下乡出海拓展发展新空间为什么说下乡出海,大家都知道2017年移动互联网已经达到顶峰再没有新的增量,在没有红利情况下去哪儿找这样的红利?很多人今年选择到海外去找新的红利。出现了非洲的支付宝,出现了东南亚的滴滴。2018年年初的时候,还是当地有一些资源或技术的创业者在抢占市场,到了下半年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流正规军”已经进去了,开始在海外To C消费互联网的市场跑马圈地,到海外寻找新的增量。另外一方面是下乡,我们中国一二线城市,每个人都有手机并成为移动互联网重度用户了,随着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的民众有了手机之后,拼多多、趣头条相继上市,这些企业他们虽然有一些负面,但是他们其实做了很重要的事情,他们把乡村用户习惯培养成了,他们相当于打通了城市和乡村的数字化的通路,2019年后肯定有更多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借助这条通路走到农村去寻找新的增量,这是我们对2019年的第一个判断。趋势二产业智能化+原始创新力助力供给侧释放新红利第二个是激活存量。与其到海外乡下寻找新的机会还不如激活存量,举个例子,今年双十一物流订单超十亿,这是个异常庞大的单量,但送到我们手里的速度却在不断提高,因为有很多前置仓,有很多对物流仓储的预判数据。To C体验增长一点点,To B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些产业互联网机会是能够释放我们供给侧能力的。我印象中,在北京今年开始手机可以扫码乘地铁,NFC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今年才开始能够实现不用带地铁卡,就是因为需要将整条链路的商业基础设施搭好了。我们为什么讲原始创新力是提供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据数据显示,在几个行业中,我们的研发投入是有明显增幅的,我们的政府特别需要把我们的科技提升起来,政策也在对科创领域进行利好倾斜。我们在2016年底,我的同事李双代表亿欧团队在亿欧创新者年会上预测了人工智能是毋庸置疑的发展方向,2017年我们认为是人工智能和产业相结合的爆发年。其实到2018年,人工智能将会摧枯拉朽式得驱动产业升级,潜力巨大。这相比我们去海外和下乡寻找增量,这是更大的量。尽管智能技术在产业的覆盖度还很低,但已经爆发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产业智能化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比如,全国有32000家医院,但使用AI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只有400家。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增长空间。趋势三新商业基础设施成型及完善催生新物种没有新的基础设施,我们不可能长出新的物种。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微信支付已经覆盖了300+城市,在新的商业习惯下,我们用户行为和特殊组合式的营销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涌现出新的物种。中国在这方面要比国外好很多,我们现在摄像头密度已经让贼都无处可逃了,这就是中国发展速度。趋势四智能科技+消费升级继续凝聚新动能亿欧把所有的智能科技罗列到了这个图上,大概60多项,每一项目商业化程度我们都做了分析,高低不一样,最高用的最好,最低的商业化程度还不高。到2019年,我相信这些都会长,为什么?因为在基础设施的带动下,在我们行业的推动下,类似这样的智能科技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更多的垂直传统产业中。当然,消费升级,有的人会认为,买奢侈品就是消费升级,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随着拼多多这类企业的推动,让更多、更广的受众,也就是三、四、五线人享受到城市人享受的新的服务或者新的产品,这是更广泛的消费升级,这个量足以覆盖我们这些所谓的一线城市金字塔尖的人奢侈品的消费量。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层面、还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亿欧坚持做好的内容,让大家在产业创新的这条路上不断去学习。趋势五一级+二级市场变革形成新资本资本方面的变化,一级市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创业的各位也会深切感觉到,再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都是美元基金为主,美元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高科技、新经济的发展。随着贸易战、世界格局改变等等,中国资本甚至政府资本走入一级市场,大量人民币基金有大量的机会。而且我们现在越来越看到政府基金,不仅仅去追逐财务投资、战略投资,更注重社会意义、社会影响力,这是一级市场的变化。针对二级市场最轰动的是今年11月份科创板的提出,今年中国A股市场还是有些低迷,美国的市场还是动荡的。科创板的提出非常轰动,因为这个是鼓励我们中国进行科技创新,无论是贸易战时,无论是华为人被捕以后,中国人憋着一股劲,我们原始科技创新怎么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我想提醒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从事技术领域,可以把它变成国际专利,去海外舞台发展,要多注重海外的影响力,在做品牌时,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以上就是亿欧对于2019年的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谢谢!*公众号-脉脉未来俱乐部介绍-脉脉未来俱乐部是中国新经济企业家成长与社交平台,会员均为新经济领域优秀的企业创始人、合伙人。俱乐部促进拥有“新技术、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经济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同时发挥脉脉独特的海量职场用户优势,通过线下定向服务帮助会员招募核心人才、链接资本、促成合作,陪伴企业成长与发展,成就未来企业家。
CFIC导读◆ 除了与其他技术一道,与具体产业相结合,构建更加高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自身的产业化也将是区块链必然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是通过信息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实现信息存储的去中心化和信息传递的去中介化,并通过经济和社会治理手段实现信息在难以被篡改的基础上的高质高效共享,进而实现组织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以提高生产生活效率。区块链发展10余年时间,始终纠缠在币和链的发展方向上,而习总书记的讲话则指明了区块链发展的方向。那么,如何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1区块链技术应用必须与产业相结合自区块链概念诞生以来,业内人士和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区块链是下一场技术革命,除了区块链自身实现的信任增强、价值传递等属性外,更对区块链对现有系统和业务的组织流程再造倾注了大量期待。但区块链诞生后的10年时间,区块链技术只是朝着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单纯沿着比特币和以太坊规定的方向,在公链的底层技术层面加力;二是与通证经济、社群组织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生态的构建。很多人都忽略了区块链技术与具体产业的结合,没有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产业系统和业务流程的组织再造。事实上,区块链底层技术确实有极迫切需要突破的地方,比如效率问题和安全问题。效率问题内生于最早区块链采用的经济模型和技术架构的,可能需要对原初的区块链底层架构进行重大的变革和重构,或是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才有可能解决。安全问题是任何信息系统与生俱来的问题,但区块链的安全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区块链链上数据的自身安全,而是随着区块链承载内容的扩张,比如智能合约的引进而在代码层面未能实行严格的形式化验证而产生的。区块链技术与通证经济、社群组织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生态构建,确实可以扩大商品和服务的流通范围和周转效率,但区块链技术在生态中除了发行通证、记录交易外,目前并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与其说是新生态的构建,倒不如说是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深化。2产业互联网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新空间产业互联网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产业互联网依托大数据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助推经济脱虚向实,实现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意味着制造、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诸多传统领域相继都将被互联网所改变和重构,并通过互联网提高跨行业协同的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是产业互联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遍应用,海量的数据将被生产出来,传统的中心化处理方式也将面临着带宽、处理速度、传输安全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挑战和管理上的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因此,提早布局,实施数据的安全性传输、分布式存储、本地化处理,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块链通过多种底层技术工具,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分布式一致性存储、安全性传输,未来还有可能通过IPFS实现存储数据的全程透明可溯源,通过分片、状态通道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因此,区块链技术将通过对产业互联网的改造,获得更大的应用价值。当然,产业互联网也极有可能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而获得更大更持久的生命力。3产业互联网的应用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改造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产业互联网,肯定需要对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造。比如,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哪怕不是像比特币一样的物理节点全网一致性分发,只是在逻辑上的全网一致性分发?是否需要通证,以及社群的存在?再者,目前的区块链系统只能记录交易,而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是否需要通过技术架构的重构实现区块链+大数据的有效融合?即既存储交易类轻量级数据,也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重量级数据,同时既保证交易数据的一致性,还要能够实施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深度分析和数据挖掘?在目前区块链性能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前提下,哪些数据在链上存储,哪些数据在链下存储,链上数据与链下数据如何交易,都需要在架构和体系上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变革。4产业互联网是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体,其中既会有传统的结构化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系统,也会有大量的物联网智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控制设备,还会有大量的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系统,肯定还有区块链的交易数据安全传输和根据业务系统需要定义的并由算法实现的一定范围内的一致性数据存储和一致性数据的本地化处理。总的来说,区块链既给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引进了新的工具和思维,同时通过对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的改造和重构,也给区块链技术落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正如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进而带来新的价值一样,我们也不认为区块链与产业互联网的结合是区块链技术向传统的回归,而是区块链技术按照业务发展需要进行的自身体系构架的深化和发展。这些技术既有目前广泛使用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也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种技术的深度结合,同时又广泛汲取Adhoc、C4ISR等多种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既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完备、处理的及时,同时又防止信息和数据在存储和处理上的不必要过载,实现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和产业的高效发展。5区块链自身的产业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除了与其他技术一道,与具体产业相结合,构建更加高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自身的产业化也将是区块链必然的发展方向。随着区块链多种底层技术的突破和区块链自身架构的优化,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包括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区块链为核心的产业化趋势也逐步显现。从上游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到下层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落地;从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实体经济的结构优化和内涵增长,到自身完整的产业链条的形成,并占据新的经济至高点,形成经济新的发展引擎。区块链自身的产业化发展越迅速越完善,区块链优化和重构整个经济体系的程度就越高,区块链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就会越明显。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总书记要求的落实,不仅仅取决于区块链技术的单兵突破,更要求区块链整个产业快速完善并协调发展,才能推动产业的更大创新!本文来源: 链证经济作者:高承实
李悦等编著的《产业经济学》(第五版)已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深入总结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经济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该书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着重论述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规律等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系统阐述;突破国外产业经济学只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理论框架,探索构建包括发展理论、产业规律、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6日 09 版)
文/亿欧智库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关键期。以阿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依靠创新驱动企业效益增长,在国际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私募股权市场,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类型的初创公司成长为独角兽,试图撼动传统行业格局。市场中的创新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如果以量化思维去考量产业创新,结果将是如何呈现?亿欧智库基于已有的研究和自身对产业创新的理解,使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提供以行业为分析角度的洞察国民经济和市场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和阐释2016年以来至2017年年末产业创新的现状和成果,最终形成《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报告》。Chapter1:产业创新背景和内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等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已提升至第22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国家,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比甚至高达第2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经济体。尤其在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初创公司规模、专利数量、论文被引数量等名列前茅,顺应当下的产业革命趋势,中国有机会成为国际创新高地。也应注意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这要求以往依靠资本拉动、依靠低人力成本、以规模换收益的企业急需完成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发展质量。目前我国的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效能不足,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性、创新链间的耦合性、产业链与创新链间的协同性都不够完善,制约着整体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实现创新要素驱动发展,亟待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不同行业的创新成果,更体系化地研究产业创新的动态,亿欧智库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和自身对产业创新的认知理解,将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以及产业的活力程度作为衡量指标,形成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Chapter2: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排名通过收集整理不同数据,亿欧智库最终形成2017产业创新指数排名结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的创新得分远高于其他行业,印证了两大行业输出扩散创新成果、支持其他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创新企业100强中,华为以7447的高创新指数居于第一,其次分别是中石油、阿里、中兴和腾讯。制造业在100强中占到了60%以上,尤其是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扮演了主要角色。新科技指数方面,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分远远超出其他行业,得益于其科研应用和技术服务的行业特征。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也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但是在制造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创新程度差距悬殊。以企业的研发投入为衡量标准,发现前1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总和占到整体的53.7%,其中大多数为大型国企和科技企业。此外,在新理念和新政策层面,能够发现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挥了强力的引领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引导扶持小微企业创新。从行业的活力程度来讲,资本市场往往更青睐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未来潜力。Chapter3:产业创新指数行业分述本部分,亿欧智库分别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进行了简要总结和案例分析。Chapter4: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结论整体而言,除科技驱动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新兴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在指数表现上与前两名差距较大。近几年新科技新业态的涌动仍未明显撬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初创企业在各自领域发挥鲶鱼效应仍有待时日,行业与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尚局限在少数范围内,研发投入梯度呈长尾曲线,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在前期攻坚阶段。从行业层面来讲,我国研发创新的头部企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汽车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和工业行业。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结果,国有企业在引领科技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头部企业与中长尾企业的研发投入量相差巨大,后进者面临着较严重的淘汰风险。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成为创新理念的发散地,政府则倾向于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间接调控手段,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编者按今年12月6日是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一周年纪念日。也是在这一天,八一农垦大学与建三江管理局召开了水稻研究院建设总结会。回顾一年来,八一农大从顶层设计、政策出台、组建机构等方面的各项举措;农学、工程、食品、电气与信息4个学院的专家团队围绕“四位一体”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15个联合攻关项目,建立试验点45个,对接80余次,投入师生170余人次,开创了校企共建火热的新局面。今天,在这里介绍的7个典型项目涉及秧盘播种、水稻育秧、田间管理、收获仓储、秸秆利用、稻米加工,几乎贯穿了水稻生产的整个环节,彰显了八一农大水稻科研的丰硕成果。这其中,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感人故事,下面就让小编为您慢慢道来。32道关键节点的考验“太慢了!太慢了!”在浓江农场稻谷烘干现场,面对水稻智能烘干设备的高效表现,农户们觉得地里水稻收获太慢,根本跟不上这套烘干设备的节奏。图为建成后的烘干技术装备全景。这套优质水稻智能调控保质干燥与生物质供热装备由八一农大工程学院车刚团队研发,采用水稻秸秆作为供热原料对稻谷进行烘干,这种“原汤化原食”的方式做到了秸秆有效利用;配合净洁除尘技术有效沉降滤除氮氧化物、氯化氢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研发的自适应智能控制系统可调控水稻的干燥品质,同比食味值提高两个点以上,并大幅度节省人工,做到了提质、节本和增效。 车刚教授说:“从去年11月设计咨询到今年11月企业验收,整个研发过程一共经历了32道关键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一次严峻考验。”今年9月23日,恰逢“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项目进入第28道工序——生产调试。但当时赶上暴雨天气,造成水稻大面积严重倒伏。面对农户盼望收获的急切心情,研发团队决定提前开工,联系农场先对受灾倒伏严重的地块进行抢收烘干。一位农户种植了900多亩水稻,倒伏了300多亩。当他看到经过水稻保质干燥机烘干后,稻谷色泽和未受灾时一样,连连赞叹:“真厉害!这300亩水稻算捡着了!” “这一年来,团队从八一农大到浓江农场往返了30余次,确实比较累、比较辛苦。”回忆起项目建设过程,车教授由衷地感叹,“但一看到稻农们喜悦的笑容——值了!” 为水稻倒伏开“药方”如果说车刚团队在水稻倒伏方面做到了事后补救,八一农大农学院孔祥清教授带领的植物化学保护团队则是预防先行。今年,孔祥清带领团队在勤得利、洪河、大兴、二道河、前进、七星农场及建三江科研所布了7个试验点,使用调节剂开展抗倒伏和抗低温冷害试验,这道预防灾害的药方“疗效”显著。从2012年开始,孔祥清教授把研究重点放在用生物和化学调节剂提高水稻抗倒伏性方面,并在垦区东部管理局开展试验,今年在建三江管理局又应农场水稻生产需求增加了抗低温冷害试验。两项试验表明:“密高水稻壮秆剂”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平均增产5%,投入产出比达到1﹕4以上;“密高水稻抗寒营养剂”“密高水稻授粉增进剂”在今年极端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平均增产8%,投入产出比为1﹕6.4以上,两项试验降低了倒伏和低温冷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其效益极其可观。图为密高水稻壮秆剂抗灾成效对比。如果数据乏味枯燥,通过上面这张照片就能看出“药方”的效果。在倒伏比较严重的地块形成了一道奇观,周围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而唯有施用壮秆剂的地块水稻长势好并几乎没有倒伏。稻农听说后,成群结队前来参观,看过后都感到很震惊,纷纷表示明年也要使用。“用老百姓一句话:‘不倒不是稻花香’。因此,往往越是品质好的水稻,越容易造成倒伏。抗倒伏不是最终目的,还要提高产量,确保水稻品质不下降。”孔祥清教授说,“使用调节剂抗倒伏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灾害程度,但对抗一般灾情比较显著。”孔教授表示要将研究继续进行下去。真是学无止境,科研也无止境。“校产货”实现“零”突破今年春耕季节,二道河农场的水稻种植户多了一个“新帮手”——水稻秧盘起盘机。这台机械是由八一农大工程学院李渤海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样机研制全部在校园内完成,是个典型的“校产货”!同时,它还填补了垦区水稻秧盘起盘机械的空白。垦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从耕播到收获,唯独没有起盘机械。秧盘起盘移栽人工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怎么解决?农场给前来调研的工程学院专家出了这道考题。李渤海团队接到任务已是12月份,要抢在第二年春播前造出这套机械,时间紧!任务重!李渤海先带领团队到建三江各农场搞调研,回到学校,大家放弃了课余、寒假和春节休息时间,全心进行设计研发。由于没有任何参照,研发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团队成员昼夜忙碌,共设计出10余个方案,经过优化整合、激烈讨论才最终定稿。为了抢工时,5名教师在工程学院训练中心内自己动手完成了零件加工和样机组装。期间,工程学院10多位专家协助攻关技术难题,一批批研究生参与进来,那段时间实验室里热火朝天。“没有这些师生的参与,样机就不会这么快完成,连最初的试车也是在农学院水稻中心的帮助下完成的。”一说起项目研发,李渤海充满了感激。图为秧盘起盘机试验现场。5月4日,建三江管理局在二道河农场召开现场会,一台红蓝相间的水稻秧盘起盘机闪亮登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研制”的字样十分显眼。在众人的目光下,起盘机开始工作,顺利完成秧盘的起盘工作,机器工作性能已基本达到作业要求,顺利完成“首秀”。“这么短的时间研制完成这样的机器,实属不易!”建三江管理局领导和各农场农业、农机管理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目前,水稻秧盘起盘机已申请了专利,正在对集盘总成进行试验,之后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谈起下一步工作,李渤海干劲儿十足,“虽然距离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有信心完成好这份答卷。”一个敢于啃“硬骨头”的团队前进农场于2018年从国外引进的水稻秧盘播种生产线难以实现自动化作业,投入人力成本高,生产效能也受到限制。农场领导找到了八一农大工程学院黄操军教授。经过实地考察和论证,黄教授和团队提出一整套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案,得到农场领导、用户单位、农技中心的认可。这个改造项目涉及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和大量组件的设计、加工及制造。为此,黄教授组建了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专家在内的精干团队,从原理和系统层面分工合作,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放弃了节假日,抢在9月底完成系统设备制造。“十一”期间,团队抵达农场,计划利用小长假完成设备安装。与此同时,农场对改造系统的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满足条件则要变更大量机械结构和测控手段,改造将变得更加复杂,返回大庆重新设计制造已来不及。面对眼前的形势,黄操军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说啥也要在年内完成组装!”他先让其他教师返校上课,一人扛起所有工作,在农场一蹲就是45天。为加工精度高的组件,他找寻到70公里外的专业工厂。为节约项目经费,他除了干本职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还边学边摸索地当起了机械设计师、电焊工、机加工、叉车工,致使两件工作服在机件打磨和电焊过程中报废。此时的工程难度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能力范畴,但黄操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就请教企业工程师朋友,或打电话求助工程学院的教师团队,学院领导得知情况后派来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助阵。让他感动的是,无论是不是这个团队的成员,老师们都尽力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一个个棘手问题,助推改造项目度过了艰难时刻。近日,返校稍作休整的黄操军又带领团队赶赴前进农场,听他在电话里的声音,透出胜利在望的喜悦。“设备装配接近尾声,很快就能完成调试……明年春耕试车,我一定会在现场,既然承诺为农场解决这个难题,就要一管到底。”图为改造项目设备安装现场。据悉,项目完成后,或将成为垦区首批投产的自动化水稻秧盘播种生产线。这套升级改造的生产线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只需两人就能实现4条生产线同时高速运行,将大幅节约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能,生产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可满足4个水稻品种同时播种,确保用种量均匀、成苗一致,真正做到经济高效地用种、用肥、用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垦区水稻生产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突破。但对黄操军教授团队来说,意义不仅于此,或许在攻坚克难中体现出的“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精诚团结”的精神,才值得他们倍加珍惜,因为正是这种精神,锻炼出这支敢啃“硬骨头”的团队,并将成为团队的恒久标签。 为了老百姓吃得更放心“就算没有专项经费,我们也要将项目做成!”。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说这话的是八一农大食品学院稻米加工专家翟爱华教授。今年3月,翟教授团队承接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对接项目,任务是通过制定和严格控制储藏、加工企业的技术规程,达到稻米品质的提升。她带领团队在七星农场、大兴农场、浓江农场与多家米业对接,就企业生产现状、所需技术成果、烘干设备及仓储设施建设、在建水稻仓储及精深加工等方面情况展开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反复沟通洽谈,最终与七星农场北农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兴农场大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合供销)达成合作。图为“一砂三铁”串联组合碾米工艺。项目团队经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能耗高、出米率低,缺乏系统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建档立案不规范。对此,他们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建立管理规范。为企业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改进操作工艺,设置关键控制点;免费为企业建立一整套标准卫生操作规程(SSOP)记录档案,精细到从化学药品使用记录到库房清洁检查记录,使企业管理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优化工艺流程。将企业原有的“二砂(砂辊米机)二铁(铁辊米机)”改为“一砂三铁”的串联组合碾米工艺,实现“多机轻碾”,减小碾米压力,提高米粒光洁度,适合本地长粒型稻米加工;将润糙和抛光技术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严格控制初始含水率、单次加湿量和润糙时间,使整精米率提高1.2%,碾米能耗降低15%-20%;严格控制抛光水温、加水量和抛光次数,使碎米率最低降至4.1%,提高整精米率2%,通过对30多个米样的食味值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来看,明显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和外观品质。目前,稻米加工企业多数是中小型民营资本,无法负担设备改造的成本,团队只能与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这让翟教授略显无奈。“我们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做技术服务,目的是让企业看到,我们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事。我们拿出诚意,企业才有决心按照我们的方案改造。”翟爱华教授将稻米加工环节的控制比作“无形的粮田”,提高的是大米产量和品质。“如果种植业的专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工行业专家则要将论文写在生产线上。把好这通往餐桌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仅是为企业谋效益,更关系到百姓的食品安全。为了这点,花再多的钱也要做!”干点儿利国利民的大事儿在八一农大农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承担的对接项目中,“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综合配套技术”和“基质板育苗技术”分别由郑桂萍教授和李红宇副教授牵头进行试验示范。两项技术均比较成熟,都是针对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寻找突破口,后者还实现了少土或无土育苗。用李红宇的话说:“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保障水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育苗移栽”是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模式的基本模式,每年育苗取土量巨大,仅黑龙江的育苗取土量,排成横截面1平方米的条带,3年就可绕赤道一圈。为了取苗床土,造成对优质良田、山地、滩涂、湿地的巨大破坏。同时,每年秸秆产生数量巨大,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节约苗床土和秸秆再利用是当前黑龙江水稻生产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建三江管理局提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郑桂萍教授团队针对这些问题,与企业合作历经5年联合攻关,突破了基质板吸水慢、出苗不齐、前期脱肥等技术难题,终于成功研制出“水稻育秧基质板”,实现了少土或无土育苗。该产品以作物秸秆、植物纤维、菌渣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成分,作为原料和生物质能源可消耗对应土地面积10%的秸秆,不但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新出口,还省去了取土、运土、筛土、混拌壮秧剂的农艺环节,减轻了摆盘的工作量,平均每栋大棚节省人工7.7个。经过在七星农场和洪河农场开展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基质板处理秧苗素质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常规秧苗,尤其是在根系方面,较常规秧苗可增加1.5-2条根,每亩节约成本22.7元。图为秸秆全量还田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田。“秸秆全量还田综合配套技术”在大兴、创业、前哨、胜利4个农场展开对比试验,通过对秸秆、施氮量、促腐剂、石灰粉和灌溉方式等因素的5种处理,研究每种处理对秸秆腐解率、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李红宇说:“这两项试验结果的检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很难给出较为严谨的结论,水稻团队会一直做下去,争取早日开花结果,让两项成果真正发挥‘利国利民’的作用。”
2018年8-9日,品途集团举办的2018·NBI夏季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是“与创新节律同步”,旨在探讨商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创新趋势,并持续关注科技前沿、零售消费、泛文娱、大健康、教育、旅游等10大领域,品途集团希望通过峰会的交流与合作,让创新“更有价值 ”、“更易触达”、“更有用”。在8日主会场中,中国电商委主任兼秘书长苏军、微软中国CTO韦青、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等嘉宾,就产业创新等发表主题演讲。品途集团副总裁、品途智库总经理连昱首先作为主办方进行致辞。连昱认为在时代变革前只有创新能够应对,所以品途希望通过NBI去影响和激发更多具有创新型的机会、人和企业,能够给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中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创新,但是真正科技前沿的领域创新还比较少,品途NBI峰会希望给更多科技前沿的创业者有更大的推动力,给更多的创新企业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空间。品途希望能够更多的把创新带给更多的企业,用创新赋能中国整个可持续的产业未来。主会场开场嘉宾、中国电商委主任兼秘书长苏军对连昱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对当前的国内的创新创业做了总结和展望。“当前正处在一个变局的节点,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重要阶段,瞄准技术原创和创新,我们才会有未来,企业家和创业者应该有这种担当,应该有这种使命感。”而在这些变化、这些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底层的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所有新技术的叠加之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物种,也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创业企业,这就说明整个商业社会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技术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并非冷冰冰的存在,它有社会属性,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让技术成为最好的催化和杠杆。现在看,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大,基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成为了主流,在消费零售领域,技术的应用在经历外延与深度的双重作用,品途集团副总裁品途智库总经理连昱认为,零售行业不断变局的过程当中背后巨大的动力是来自于科技。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说,新零售消费方式会逆向牵引整个消费体系的变革。新零售诞生有三个原因:1、技术;2、消费者;3、数字化程度,那么在这三者之间,该如何平衡彼此的关系?又将如何互相进步?2016年,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60%,GDP拉动是有三驾马车,所以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产业界、企业界,对于消费升级、消费的需求,大家的关注度非常高的。麦肯锡也预测,未来15年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增量的30%,中国人占全球的比重是20%,未来15年如果中国占30%的消费增量的话,说明中国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全球的消费大的格局中是占据到一个更大的一个份额。从消费结构看,消费趋势正在向发达国家靠拢,一方面是所有的消费都在升级,总的支出在增加。另一方面,结构的变化。原来生活必需品相关的消费,在整体消费的占比不断下降。中国整个消费的方向,更多的是趋向于日韩的消费趋势。当前中国的消费升级和技术变革正处在一个叠加的阶段,技术作为底层搭建基础,催生了消费不断升级。国人的基础消费水平是在下降的,但是在娱乐、教育等素质教育方面是上升的,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解释了这一变化,正符合阿里在零售业的核心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对整个零售业的业务进行数据化,重构造人货场的关系,再进而构建生态环境,最终帮助企业重新定义内部组织架构和文化。科技在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微软中国CTO韦青从生活的角度阐述了技术这个难懂的概念:“所谓云计算,就是运用公有云、私有云的能力,跟使用电水的能力一样。如果还没有用到,只能说明你可能还没进入到智能化时代。事实上真正的大时代还远没有到来,不要着急,但是要行动。真正理解就是,无处不在的计算和无处不在的智能,然后进入一个真正的智能化社会。”但什么才是智能化社会呢?韦青说,这一轮智能时代靠的是数据,但我们现在有数据吗?所有人工智能企业没有数据炒不出这盘菜。数据从哪里来?没有万物互联,数据是不会来的,万物互联的社会靠云计算的架构来支撑,这就是云物大智的思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已经不是互联网了,而是物联网,未来的时代就是物联网的时代。如果我们将科技停留在物联网层面,也是有局限性的,零壹空间创始人兼CEO舒畅传递了更深层次的科技,即未来航天技术也能改变人类生活。舒畅说,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大改善人类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真正进入到科技对抗的时候,航空航天这样一个大的领域,在中国从资本层面,也还是非常冷的一个行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推动,未来在远离城市没有基站覆盖的区域,更好的进行通信,包括未来的无人驾驶,在你到没有地面基站地方,如何实现无人驾驶?如果呢没有信号,这些得需要通过卫星技术来改变。再有,从无人驾驶的角度来看,恒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容大智造首席执行官王祖光也表示,无人驾驶一定是一个必然趋势,在5年前、10年前,大家大部分都在实验室、研究院讨论无人驾驶,都认为无人驾驶非常前沿。无人价值已经走进了生活,并开始真正的在生活场景中得以实践,比如当前与恒源科技合作的都是一些新兴的商业公司,像人们所熟知的饿了么、菜鸟、美团、滴滴等独角兽企业。创新的变量创新绝不是喊喊口号的自我标榜,韦青说微软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就在于自我变化和思考,创新是变量,来自于对未来价值的追逐。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由此推至,创新会改变对Video++极链科技创始人兼CEO金明从AI创新下的新文娱经济角度,讲述了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视觉经济价值的故事。金明认为,从视频的业态辐射看,分为三个业态:在线视频、短视频、直播。从内容端再到播放平台,再到下游,可能通过广告通过电商去变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三大消费者特征逐渐从冰山下面显现出来:参与为王、渠道和世界经济。“AI知道视频发生了什么之后,最终形成跟观众交互的应用层,观众可以直接在里面看到广告,进行互动与消费。”金明说。毫无争议,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商业文明的进步,滕业创投合伙人孙敬伟认为,数字化把原有东西变得可度量化,变得很精准,精准度在不断的提高,最后到可优化。而数字化创新,在传统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以上的种种,无轮是基础的生活需求,还是简单的技术搭建,更深层次的技术创新,都将一步一步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正是当前这个时代的特征,既存在机会,也神秘莫测,当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候,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正是关乎国家的命运,企业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