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称不足者

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

7月4日,西北工业大学生物制药与健康领域高级研修班在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开班,来自我市及周边地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50余名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学习。此次高级研修班以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为主题,来自西工大生命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学员们讲授纳米药物、小核酸药物、大规模药物筛选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研究知识。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产业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快载体建设,从创新环境、人才引进、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已集聚昭衍新药、信立泰药业、赛业生物等一大批研发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医药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此次西工大生命学院和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合作举办生物制药与健康领域高级研修班,将推动建立辐射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交流合作,促进太仓市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用迈上新台阶。(文章来源:太仓日报)

无用

产学研合作: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创新成果迅速实现转移、转化,使之最大限度地造福社会。1、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意义科技创新及其专利成果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和一个民族繁荣兴旺的重要因素,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新的战略目标。而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激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已经成为产学研合作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理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高校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高校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现如今,科技成果的低转化率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众多科研成果在形成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长期且多方面的。虽然学术界与企业界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但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提供者,企业是科研成果的需求者,两者本应是建立在供求需求上的合作关系。然而,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科研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却不知从何下手,而高校定位前沿科学研究,得出的成果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形成转化难的问题,双方在需求对接上严重失调,是造成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势在必行。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突出作用,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教育部于2016年10月发布《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人才、科技优势,推动一批能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显著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3、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成效显著高等院校输出技术成交额是衡量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指标。根据湖北省技术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产学研合作的驱动,在2017年,湖北省共有6所高校输出技术成交额破亿,而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成交额更是遥遥领先。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高等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而且可以助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层合作与共赢发展。为解决企业与高校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武汉云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行动。以可转移的科研成果为依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各种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专利等信息经过整合后汇聚于云庐APP线上平台,企业可精准定位符合自身需求的科研成果。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云庐蛛网名片宣传研发成果,并能更迅速的获得企业反馈,从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科研方向,避免科研成果的浪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得以保障。

菅野

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 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围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而在现阶段,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仍然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按照合作对象主要分为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两个层面。注:文章综合整理自清华大学科研院张友生、申艳菊的《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几种典型模式》、清华大学官网、相关研究院官网等~作者:袁玉凝

钩住了

产学研合作助推高质量发展

4月29日,中南林科大校长廖小平(左二)一行赴株洲市进行为期2天的产学研调研,以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间,调研组一行在株洲市油茶产业协会、醴陵恒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园艺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进行了考察调研。 调研结束后,校企双方均表示,下一步将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尽快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并拟定了校市合作时间表。 王锦 摄 【来源:新湖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妃子笑

深化产学研合作 打造新时代示范标杆

11月23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率团来虞开展主题教育“初心之旅”,考察上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双方要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的示范标杆。中央第三指导组组长诸葛彩华,省政协副主席、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黄志平等参加会议或考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澄,区领导陶关锋、徐军、赵文中、周树森、包朝阳、章颖芳、夏永江、胡宝荣、魏国剑等参加。上虞,是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的故乡。在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代表团一行怀着崇敬心情瞻仰老校长的生平事迹展,感受薪火相传的求是精神。看着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任少波感慨道,求是是浙江大学的精神内核,老校长不仅倡导求是精神,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师生树立了典范。求是精神不断激励着浙大人奋勇向前,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不断开创新的辉煌。考察期间,代表团分别走访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入领略上虞制造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晶盛机电是浙大系创办的企业,一直以来传承浙大求是精神,以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取得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地位。任少波对浙大校友在上虞创新创业取得的非凡成就表示祝贺,希望企业持续加强科技战略研究,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断促进绿色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卧龙集团,代表团一行参观拥有世界一流产品的展厅,纷纷赞叹企业的全球化优势,双方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智能制造项目曾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目录。任少波表示,卧龙是全球电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希望双方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更多技能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当天下午举行的校地合作座谈会上,区委书记陶关锋对浙大代表团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当前,上虞正致力打造全市接轨大上海桥头堡、长三角后花园、杭州湾智能制造高地,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上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浙江大学多年来的鼎力支持。希望校地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浙大系创新平台的全方位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更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以高端资源赋能上虞高质量发展。 任少波表示,上虞是浙大深化主题教育、对接校地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承载着浙大深厚感情的地方,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上虞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大与上虞深化合作,具有长远意义和价值,充满着无限潜力和空间,希望下一步能紧密结合上虞需求和浙大优势,着眼前瞻布局和创新发展,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挖掘深度协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高地,让校地合作成为全省示范标杆。会上,校地双方还就共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项目进行了磋商对接,大家表示,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全力打造大湾区高水平示范性医学中心,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人演

产学研合作好案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科学技术日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为创新而生。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决定共建深圳先进院。深圳先进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瞄准国际一流工研院,致力建设与国际学术接轨、与珠三角产业接轨的新型科研机构,定位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建立,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经过13年的发展深圳先进院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创新体系”,由八个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cGovern联合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深圳龙华、平湖及上海嘉定)、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组成。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2018年底在深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将依托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在粤科研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深圳先进院一直以来紧贴创新发展的脉搏,拥有全球的高端人才和新颖的体制机制模式,具备扎实的科研实力。14年来,院累计承担科研项目经费近60亿元,累计申请专利8000余件,专利总体价值、影响力位列全国科研院所第一方阵;累计发表论文超过1万篇,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及《自然》系列共发文30多篇;累计孵化企业968家。在创新驱动战略和率先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深圳先进院在高端医疗影像、低成本健康、医用机器人与功能康复技术等“一三五”科研方向取得丰硕成果,重点培育领域城市大数据计算、非人灵长类脑疾病动物模型、先进电子封装材料、肿瘤精准治疗技术、合成生物器件关键技术等均取得重要突破。深圳先进院现已成为国内海归密度最高、国际化学术交流氛围较好的新型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6月,深圳先进院人员规模突破3000人(含学生),其中员工1595人,海归近600人,累计吸引包括诺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知名大学在内的百余位教授在深开展兼职合作研究,累计培养学生逾7000人。从成立之初起,深圳先进院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道路。采用理事会管理模式,开放办院,需求牵引,动态定位目标。采用三方共建的模式,根据国际科技发展态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来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更加贴近世界前沿;主动拓展与国内外各界的互动,特别是与香港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强调多学科交叉,鼓励跨部门、跨单位、跨界创新;坚持学术与国际前沿接轨,产业化与区域经济融合。不拘泥于传统科研机构的建设,通过13年的摸索,初步搭建了围绕科研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创新系统”,这一做法大幅提高创新的效率与效益,高效地实现了创新链上下游资源的共享与协同,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复制性,可以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遵循“巴斯德模式”,形成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的特色与优势。深圳先进院强调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研发与生活、市场的紧密连接,真正实现科技创造价值,带动深圳产业跨越式升级。先期牵头的深圳机器人联盟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2006年全市机器人只有5亿产值,2019年统计已经超过1000亿。深圳先进院一方面立足源头创新,面向科技前沿,培育新兴学科,形成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的特色与优势,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知识源头”和“核心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项目和前瞻性布局为牵引,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规模产业化。形成双螺旋产业化战略,合力推动产业化跨越式发展。深圳先进院以知识产权引导科研方向,以市场需求引导产业方向。为增强开放研发机制,与企业携手共进,推动产业化合作的“源头对接”模式,合力推动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在项目评价方面,加强产业化合作项目的绩效比重。在项目管理方面,改变蜂窝煤式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矩阵式管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圳先进院围绕“人才强院”战略、“质量先进院”战略的实施,优化人才培育载体环境,加大高端人才吸引力度,完善人才服务手段为抓手,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系统工程实施,建设三级人才梯队,促进人才优先发展。面向全球引才,建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和“国家引智示范基地”。国际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环境的建设,为深圳先进院建设国际一流工研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是党中央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作为在深圳成长了14年的国立科研机构,深圳先进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先行示范区要有先进的科研技术、培植创新的沃土以及完善的知识市场机制。深圳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深圳速度,创造深圳奇迹,必然有其自身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集中于政策机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源头创新不足的短板势必会影响进一步转型和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大学为其发展作有力支撑。风物长宜放眼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先进院应该看到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开辟新域,全面提升创新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深圳先进院在IBT融合、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创新资源在不断发生聚合反应,以后将发挥桥头堡作用,打造合作的最佳枢纽平台。据悉,深圳将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三位一体”为重点,联合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先进院地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中,且牵头建设的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未来都将落地光明。深圳先进院也将成为开放的“窗口”,搭建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的合作桥梁。在大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完善的“知识市场”,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深圳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关键就是要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想重现当年的企业发展盛况,继续不断涌现出“知识市场”中的华为和腾讯,首先要快速实现从工业经济模式到知识经济模式的换挡。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乘政策东风,扬创新之帆,劈波斩浪,一路向前。未来,深圳先进院将继续瞄准国际前沿和市场趋势,布局前沿学科方向,凝练高水平科研队伍,立足深港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引导IT和BT科研力量的融合,为建设国内一流新型科研机构和国际一流大学不懈努力。(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黍离

深入企业 促进产学研合作

12月10日上午,宜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组织,就高县蕊锋西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宜宾学院赵善梅团队在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宜宾)的“西瓜实生苗有机栽培技术及生物病害防治、无害化除草技术”项目的合作进行实地走访撮合。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张莉对双方达成合作共识表示欢迎,同时进行了科技政策宣传,并表示中心将继续跟进和服务后续的合作过程,利用自身科技资源及时帮助解决双方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宜宾市更多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需求。【来源:宜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死若休

董良杰代表: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近年来,黑龙江省十分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方案,对提升黑龙江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省人大代表董良杰说。董良杰代表建议,要把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从局部的、部门的工作,上升为全局的、统筹协调的战略任务。要整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战略,协调经济、社会、科技等公共政策,统筹科技创新管理活动。瞄准省重点培育“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要求,推动全省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整体质量提升。董良杰代表还建议,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技术、人才资源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用好技术交易市场的平台,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把高校、科研院所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成黑龙江省企业的新产品,不断增加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作用,促进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授信力度,推动各类资本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中,解决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急需的资金问题。”董良杰代表说。(记者 孙铭阳)(责编:王思迪、王艳)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梦十夜

新模式下的“产学研结合”已成为科技创新引路者

导语: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新模式下的“产学研结合”将被赋予重要的时代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摒弃房地产驱动经济发展的旧有模式之时,以智能技术、高端制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之一;同时,以芯片、传感器的硬件技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创新创业正在呼唤一种区别于过去40年跟随型和模仿学习型的科技创新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新型科技创新之路的探索?随着大疆无人机等一批“产学研”实践产物的成功,以原创技术为主的“学院派”们将在很大程度上担当起科技创新引路者这一时代责任。所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道路是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概念并不是新提出的概念,最早在官方文件中见到这一说法的可以追溯到原国家教委办公厅1997年10月印发的《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在该通知中,国家教委办公厅同意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提出的“九五”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计划,在国务院10个部位和北京、上海2个市所属的26所高校中立项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工作,而此时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已经成立6年之久。但是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产学研道路的发展并没有像当初所设想的那样顺利,走产学研道路而成功的也只有科大讯飞、北大方正等寥寥几家企业。但是最近几年,产学研的概念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已成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军工信息化等领域也先后诞生了固高科技、大疆无人机、晶科电子、商汤科技、思丹德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或者准独角兽企业。除了成功案例的频现,近几年我国在新一代产学研、乃至政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探索中也总结了多种模式,如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企联盟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未来产学研的进一步探索与产业发展的促进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模式1:成果转让模式成果(技术)转让模式是将科研院所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成功率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此外,企业也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费,且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承接能力差,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模式2: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是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一定的要素进行合作,具体有两种:一是合作开发,企业投入资金、人力,高校或研究所投入人力和设备,共同就某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二是委托开发,企业以项目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合作开发是一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定、利益分配的合理安排以及企业主导作用的发挥。技术开发是目前企业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且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模式3: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比如在高校专门设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软件、电子商务、电子等专业定制班、在企业设立科研院所学生实习基地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该模式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交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利于企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而言,短期内可以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可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科研机构而言,有利于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需求。模式4:共建实体模式共建实体是指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或政府机构组建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等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单位或法人。其中,政府机构主要对产学研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包括制订中长期规划、实施政策和资金引导,加强协调和管理等。共建经济实体是产学研之间最紧密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模式,也是最成熟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长期联系与合作关系,有利于将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为规模经济优势,从而获得技术成果与高收益回报。从成果转让到合作开发再到共建实体是一种逐级渐进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趋于紧密。近期有多个高校与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经济开发区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西北工业大学设立电子信息学院杭州创新中心,专注导航抗干扰等前沿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电子工程学院杭州创新中心,专注遥感科学的前沿技术研究。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巨大进步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越来越明显,我们已经难以依靠过去跟随模仿型创新创业来达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全球领先的科技领域,技术已经进入了高地甚至无人区,前面不再有可模仿和跟随的对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政产学研结合能够最高效的放大高校研发实力,促进科技创新学术成果、人才资源与当地政府产业基础的整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支撑未来产业发展。政府机构引导下的产学研结合道路受到产业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一些敏锐的投资机构也已经深度参与其中。据记者了解,这两所“双一流”大学新设创新中心项目的落地,其主要推动方正是近期摘得第一财经2019年度“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行业投资机构TOP10”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友财投资,此前友财投资还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有限合伙人联盟“最具LP投资价值的普通合伙人”。作为一家专注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布局的投资机构,友财投资能够与深创投、达晨资本、水木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一同跻身行业权威媒体榜单TOP10,凭据的恰恰是其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政产学研合作的关注,和对创新合力、成果转化的推动。而在友财所投资的项目中,景津环保(603279)已于2019年上市,世纪空间、前沿生物等多家战略新兴领域企业也已获科创板受理或即将申报IPO。模式5:校企联盟模式“校企联盟”是当前形势下产学研合作较为有效的组织形式。校企联盟有丰富的内涵,可以是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与一个或一批企业结对实施科技服务;可以是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可以是省外乃至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可以是高校院所服务农业,与县、乡(镇)、村合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基地和园区;还可以是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地方或高新园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和联盟等。除了上述模式外,我国在新一代产学研的探索中也对战略联盟模式、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技术交流模式、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科技园区模式等路径进行了尝试。其中,战略联盟模式下,各方能够通过股权或契约的方式建立的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具备持久的发展潜力;公共服务平台模式下,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建立面向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服务,政府还可通过线上资源对接,为产学研各方提供真实有效的技术供需信息,从而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总体看来,产学研合作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产学研合作的理念可能存在差异,各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还不够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企业在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可能不足,产学研合作中融资渠道不够顺畅等。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产学研合作确已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更是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区域,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区域,甚至老工业基地东北,这些地区都具备非常优质的产学研基础。我们期待各地政府从政策、体制、平台、环境等多方面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更期待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能够被更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乃至投资机构所应用,在科技创新领域涌现出更多成功案例。

皆原于一

阿里联合清华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同探索AI与安全关键技术

小学生用照片攻破丰巢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失控撞人、AI换脸让你一秒成为黄片主角……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和应用,随之而来的安全、伦理等问题也引发普遍担忧。“人工智能安全作为人工智能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推动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进行更加深度和广泛的合作,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进行系统布局,”12月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AI与安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表示:“这一领域是快速发展的,要在关键时刻把握正确的方向,抓住关键的技术,“相信通过这次AI与安全会议,能取得新的进展和收获。“据悉,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阿里安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举办,邀请高校、互联网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科研人员参与,旨在提升各界对于AI与安全的重视程度,合作产出更多安全AI成果。“在2019年天猫双11当天,我们的安全AI大脑完成风险防控388亿次,99%的黄牛被系统准确拦截,”阿里巴巴集团安全技术总经理钱磊指出,阿里具备当前产业界最复杂的商业场景,清华拥有极强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未来双方通过人才、项目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和命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书记刘奕群表示,阿里与清华一直合作密切,这次会议将促进各方更加深入的合作,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将在国际人工智能的安全领域更好发出中国的声音。发展可信、可解释的安全AI成共识人工智能发展的快速和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2019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各国均出台各类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和国家战略;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公司总数超过2500家,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接近500亿元。“各类场景中,安防、医疗应用较为广泛,最近上海地铁一个摄像头抓到了潜逃20年的杀人犯,就是典型应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在报告中指出,但人工智能当前面临数据、算法、网络、信息、伦理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建立可信的人工智能将成为发展的重要考量。”早在1987年就带领清华成立全国第一个以人工智能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见证、参与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张钹在主旨报告中强调,必须发展安全、可靠、可信的第三代人工智能,这样才有可能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安全广泛的应用。而发展技术的关键在于基础研究,必须在基础研究上进行重点投入和突破。图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张钹在会议中做主旨报告“一张鸟的照片,加一点噪声,就能让AI识别为一只老虎,”张钹院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源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底层缺陷,采用非常简单的神经网络系统,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提取出低层次的特征,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像人类一样去提取高层次的语义特征,“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现实情况是,没有永远安全的系统,也不要指望有永远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才有前瞻性的判断,及时采取措施。”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徐宗本在主旨报告中也重点强调: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在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技术,需要充分利用数学等工具加强基础研究,突破精确性瓶颈,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小样本和可解释的深度学习。 AI与安全发展相辅相成针对AI与安全的众多技术领域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卫明、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伍军、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副院长沈超、西交利物浦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教授黄开竹、清华大学副教授张超等人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并从各个角度提供建议,比如防止AI的滥用和误用、加强相关标准制定、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各个实体产业的融合等。“当业界还在担忧AI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已经在阿里的安全场景中全面使用AI技术,安全本身的攻防对抗属性下,AI也在进化,”钱磊表示,阿里安全通过在打击假货、营商环境治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新零售安全等领域的AI应用,希望打造出更安全、更可信、可解释的安全AI。钱磊在现场公布了一组安全AI的防控数据:在打击假货方面,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就被封杀、96%的知识产权投诉在24小时内被处理;在保障商家经营方面,每天应对千万级风险订单识别和判断,累计拦截上百万恶评攻击。徐宗本院士点评称,AI打假提供了更多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对真假甄别意义重大,AI打假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阿里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成立于2009年,最早期为专家运营阶段,即通过离线数据分析研判,修复产品漏洞,“一直到2013年,基本都是这种人肉模式,但随着阿里业务体系不断扩大,如果每个业务都要两三个专家去分析,基本是不可能的,后面我们就进入数据智能时代。”钱磊表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指标体系,通过人去解读指标变化,再变成规则落地、线上防控,“人依然是主导。”“安全风控本质是一个识别、判定和处置的过程,我们尝试通过算法来提效,并在一些流量业务中使用,效果不错,从2018年开始,全面转向安全AI时代,”钱磊认为,安全能力的高低强弱和在场景中能使用多少数据,使用数据的水平,是正相关的,而AI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大面积应用,将大大提升安全业务使用数据的水平,“安全的对抗性,又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多变的场景,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2019年6月,阿里联合清华大学发起安全AI挑战者计划,分别进行了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等场景的对抗样本测试,共计2000多名队伍报名,此次会议中也对前五名获奖队伍进行了现场颁奖。“我们希望与更多方合作,在AI的可解释性、安全性上,在更多应用场景中,产出更多的成果,来推动人工智能和安全产业的发展。”钱磊表示。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