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进行产品设计调研分析雌雄片合

如何进行产品设计调研分析

前言最近重新梳理《设计调研》读书笔记。秉着啃完书就想做图示消化的习惯,把这本书的脉络和重点划出来了。ps.因为最近在做一个大型农牧业项目,所以特喜欢大自然的颜色(绿啊蓝啊哈哈哈)所以,本篇配图以清新淡雅的自然色为主~不喜欢唔系欢哈哈哈也没有用滴!目的设计调研 - 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设计的调查和研究。设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的指导设计活动开展和产生积极的结果。通俗点说,就是要弄清楚人们想要什么,然后通过设计来给予他们。调研形式针对产品所处的阶段,设计调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已有产品」和「全新产品」。针对「已有产品」,通过调研找出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提升产品体验。针对「全新产品」,通过调研提出设计原型,让用户进行体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直到满足用户需求。后者包含前者,贯穿于产品形成到消亡的整个过程。调研方法设计调研根据时间顺序分为「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但是在设计调研中也不仅仅在开始时需要数据采集,可以说,每个阶段都可能进行一定的数据采集来帮助调研的进行。调研的流程设计调研的方法是多样性的,设计师需要在某些关键设计阶段,根据产品状态,选择最佳的调研方法和方法组合,完成调研目标。以下为设计调研的通用流程。一、明确调研目标与方法调研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明确调研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正确的调研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调研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产品目前所处的阶段,调研希望解决的问题及具体内容,同时初步确定调研将会采用的方法。调研方法有很多种,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相对的概念。定性:用于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和观点,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定量:是对定性问题的验证,常用于发现行为或者事件的一般规律。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选择的方法类型也就不同。下图为所有调研方法在四个象限的分布,横轴区分了该方法得到的数据是客观的(行为)还是主观(目标和观点)的,纵轴区分了该方法的类型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1.与产品生命周期对应的调研方法(1)产品开发期:这个阶段还没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用户的需求应该如何被满足?”这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竞品用户,专家用户)和二手资料研究之类的定性方法来解决。(2)产品成长期:这个阶段需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维持高增长率。用定量的方法调查积累的用户数据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人群细分,再结合定性的方法来获得特定类型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反馈,从而办证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3)产品成熟期:这个阶段产品趋于稳定,需要不断创新来保持竞争力,所以需要发现新的用户群,增加新特性来开辟市场,重新进入成长期。可以通过定性的方法发现需求,并结合定量的调查来验证评估可行性。(4)产品衰退期:当产品走向消亡,我们就需要调整产品以适应新的用户群,那么回到“开发期”。2.与产品设计阶段对应的调研方法(1)细察环境:了解市场同类产品,探索客观环境,定义并描述设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竞品研究:竞品优劣势,我们的机会?如何差异化设计?(2)形成方案:探索多种解决方案,考虑可行性,进行快速测试和反馈,避免后期做高成本修改。(3)选择方案:对方案进行测试,评估与验证,选择最佳方案,并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优化设计方案。(4)评估结果:通过论坛,问卷,后台数据等各渠道收集用户反馈,建立各类指标等来衡量与跟踪产品满意情况。二、制定调研计划在明确调研目标与方法之后,需要定制详细的调研计划。对整个调研的细化,能帮助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明确方向与重点,在实施过程中把控时间节点,并对结果的输出具有大致的方向。1.调研背景描述设计调研的背景,产品所处阶段,希望通过调研解决的问题。2.调研目的为了解决背景中的问题,需要在调研中完成的具体内容,也是最终报告输出时的需求阐述。3.调研方案(1)调研方法(2)调研计划(3)调研对象(4)进度安排4.预计成果对调研目的的逐一回答,会获得一份对调研产品的全面评估报告,报告包括3个部分:1.问题说明2.原因分析3.解决方案。5.人员分工设计调研项目需要一个团队来配合完成,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工作。可绘制文档记录跟踪:1.环节2.具体任务3.负责人。三、邀请调研用户在实际调研中,根据调研目标的不同,选择设计调研的对象也会不同。以下为邀请用户的3个步骤:1.确定招募用户的条件和方式注意不要过分确定目标用户,即招募的用户可能比目标用户更宽。例如一个儿童网站,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儿童,也要考虑儿童家长的意见。2.编撰用户甄别问卷及筛选符合条件的用户甄别问卷主要用于筛选符合条件的用户。无论是利用自己的数据还是借力专业招募公司的数据库,编写甄别问卷都是招募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编撰时要注意避免会直接透露所招募条件的问题。3.确定邀请的用户信息和时间完成招募工作后,我们需要讲用户信息和时间安排整理成表格,主要指可用性测试,单人访谈,焦点小组等需要用户在特定时间到特定地点参与调研。四、执行调研过程不同的调研方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下边列举几种调研方法的适应场景与方法组合。1.焦点小组-定性焦点小组是一种多人同时访谈的方法,6-8人为宜。聚焦在一个或一类主题,用结构化的方式揭示目标用户的经验,感受,态度,愿望,并努力客观的呈现其背后的理由。用于产品开发早期,重新设计或者周期迭代中。善于发现用户的愿望,动机,态度,理由;利于对比观察,是很好的探索方法。但是,不能用来证实观点和判断立场。2.卡片归纳分类法-定性卡片法是以卡片为载体来帮助人们做思维显现,整理,交流的一种方法。便于整理,随时抽取,方便查找,还可以将不同时间记下的信息做比较,排列。常用于产品目的,受众以及特性的确定,但在开发信息架构或设计还未确定之前,这种方法处于设计的中间环节。也广泛用于创造型思维的激发方法中,比如在头脑风暴中使用。3.问卷调查法-定量问卷调查是指调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来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是发现用户是谁和他们有哪些意见的最佳工具。问卷类型分为结构问卷,无结构问卷和半结构问卷。问卷调查省时省钱省力,不受空间限制,利于做定量的分析和研究。4.可用性测试-定量可用性测试是一种基于试验的测试方法,6-10名为宜。在于发现人们如何执行具体任务,因此用这种方法来检查每个独立特性的功能点向预期用户展示的方式。是发现可用性问题最快,最简单的方式。5.问卷法和焦点小组-定性&定量这种组合是讲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如通过定量的问卷发现人们行为中的模式,通过焦点小组对造成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研究。反过来又可以再通过问卷法来验证这个解释。如此交替的调查方式在实践中经常使用。五、输出调研结果在明确调研目标与方法之后,需要定制详细的调研计划。对整个调研的细化,能帮助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明确方向与重点,在实施过程中1.定性报告写报告的关键点在于,是要围绕调研目的来写。不要把所有的研究结果罗列出来,然后告诉大家每个用户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较好的方式:确定目标-分析结论-摆出证据-给出相应的建议。2.定量报告定量报告最重要的是图表的呈现方式,要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你要呈现的信息。最后设计调研能够帮助设计师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局限,从个人思维换位到用户思维,逐步体谅、理解用户,了解用户对具体产品的功能需求、价值评定、审美观念等。是设计从业者应该要具备的基本职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一,是设计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知识,更是设计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希望每个设计师在设计的道路上越来越专业。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叫我牙套」

聪明衰矣

实例: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调研?

本文从问题型调研以及竞品调研两个方面,讲了如何做产品调研。做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前期有一部分重要工作职责就是做调研。我分享下两个调研的实例,这部分可能与硬件产品会比较直相关,软件方面可能可以是同个思路,也应该也有更好的方法,方便的话可以留言交流下。一个是依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调查市场上的产品;一个是开发一个新产品前,最方便的拿到第一手调研资料的方法。一、问题解决型调研这种方法,适用于自身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为决策型问题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做的调研。下来先以例子给大家提供一个可用的思路,再做总结。1. 现状:客户在当前整机显示屏的效果不满意这部分原因是跟选型和成本有关,我们的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成本做到最低,但是我们现在低成本的方案无法满足客户要求,需要在保证成本的同时优化方案,这就需要根据问题做相关的同类产品调研工作。2. 现状分析:黑色不够黑,过渡色不明显对于客户效果不满意的原因,在与客户沟通以及公司内部专家的分析之后,得出了范围较广的结论就是黑色不够黑,过渡色不明显。这个过程会面临到的问题是:①客户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是觉得不够好;②所给的描述太过宽泛,不能够转化为设计语言。针对问题,需引导客户说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并为之做相应的调研和分析。引导的方式可以有2种:①让客户指出参照物,跟哪个一样?比哪个好,比哪个差一点也能接受;②让客户提供参数范围,一般的客户没有该能力,如果有会是最方便的。显然第一条是最直接的,这里我们引导客户,挑选出了客户心中比较满意的显示屏效果,即可作为下一步做调研的基础。3. 实施调研:挑选了6款屏幕进行初步分析和打分对于客户的参照物,我们进行了一次产品调研,也是这一轮问题解决最核心的步骤。(1)亲身到市场,感受几款屏幕间的差异,过程要求客观可以跟公司内部的专家一同前往评估,专家的作用就是定义需要做对比的几个要素,比方亮度/色彩/分辨率等,这个步骤目的是识别出参照物间的区别,为后面选择屏幕做决策基础。我们发现,好的屏幕和更好的屏幕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表现真实颜色的准确性,这个准确性,是由几个参数组合实现,无法进行单一的评价,而经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得出客户所要的效果,就是显示出的效果能够贴近效果图。(2)提供与市场调研相符合的样品除客户指定的参照物外,我们找了合作的供应商,为我们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了打样,因为不同的工艺,材料,设定的参数的搭配方式显示的效果会不同,我们与供应商在这一过程进行了细谈,最后得出3款不同组合搭配的样品。于是,客户选择的参照物,再加上我们内部觉得与客户参照物差不多由竞争力的产品,一共有6款。(3)筛选过程参照物有了,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所有参照物陈列在一起,再做一轮筛选。我们将6款屏幕陈列在现场,与客户组成小组(也可以是内部小组),对各个屏幕进行评价和打分。打分的方式可以是累加,也可以是加权累加,这个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我们从客户关注的几个效果中去打分:①黑色的效果②颜色过渡的效果③高级灰的表现力这一轮筛选,得分靠前的产品中,有我们加入的样品,那么只要样品与客户要求接近,那么该结论就可以定下来了。(4)沟通和调整针对样品做微调,尽可能贴近客户的要求,很幸运,最终样品的超过甚至超过了客户的预期。于是这个问题经过后续的执行,就算结案。总结:以上是一个看似顺利的过程,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模糊地带以及令人头疼的问题,后续还有很多问题点阻碍着这个结论进行,我制作了这个问题到结案的PPT,有需要的我可以专门写一篇进行分享,这里我就不细说了,原则上就是要让过程往这个思路上拉近,基本上大部分问题可以这么来解决。以下,讨论下如果不顺利的情况下,可以怎么做?1. 如果第一轮筛选,没有自己的样品怎么办,最后样品微调,还是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怎么办?这个问题的避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你的市场调查的结论,这要求你的市场调查要准确,供应商做出来的样品,你的团队需要有判断是否接近客户的预期,甚至是超过客户的预期,这样是最保险的,同时,该过程需要让客户参与进来,对每个决策的结论,先咨询客户的意见,把控整个过程,结果才能更好的保证。那如果还是无法接近客户要求,那就需要适当增加成本,该成本的增加上报上级,通过其他途径让客户接受该结论,才能让项目往下推进。2. 市场调研无从下手,怎么办?这个就是产品经理的能力,要不断的学习更多知识,可以不深入,但至少要知道怎么样去咨询其他专家的意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知道如何问问题,靠的是更多的知识,这一步,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二、竞品调研这个方法是针对现有市场的调研,也是进行二手资料的分析,信息上会比较旧,但对于产品的雏形设计,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决策方向,方法也比较简单。例子一:芯片的分析1. 信息来源对于芯片的相关规格,目前因为芯片公司的保密做的非常好,这一部分信息,只能是通过与芯片公司的合作关系,获得首批试用的规格书,我相信一定规模的公司都有这方面的信息来源。2. 信息整理有了对产品影响最大的所有芯片方案后,需要做的就是汇总到一份对比的清单中,要求是对重点参数的理解,各个芯片,都会在参数上做差异化以针对不同的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份分析中,选择合适的芯片进行相关的开发,以下我用一张截图,即可表达我的意思。纵坐标需要汇总的是芯片的相关参数信息的描述,这一部分根据每一份芯片的规格书进行补充(芯片本身也分有系列,这个纵坐标很容易去获得),横坐标是各个芯片的具体规格。这样子,我们就能很直观的知道哪个芯片在哪些参数上有优势,为决策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子二: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也符合同样的方法,纵坐标为支持的功能,横坐标为产品,这部分的信息可以通过各个公司公布在官网上的说明书。这一步骤,能为产品做哪些功能,不做哪些功能做一个参考。当然,以上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信息的时效性不好,从官网上,规格书上得到的信息会是滞后的,那么有可能结论也是滞后的,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方向,我们需要持续去做的,就是寻找最新的信息,这部分取决于个人/公司的资源情况,还是有很多值得去开拓的方式,这也是公司和个人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了。总之,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工作职责在于产品调研,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去开拓自己的信息来源方式,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棒的辅助工具(我最近在找一些前沿科技的分享类平台或节目,以前有个科技三分钟很不错但是停掉了,大家有没有推荐,不甚感激),另一个就是人脉,最新的关键的信息掌握在关键的人的手里,产品经理的规划中,也需要有这一部分资源作为自身提升的基础,需要积累,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去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信息,祝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由 @小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若能射乎

如何做产品调研?

作者:停云本文在PMCAFF社区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一.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场景1.自己没有产品,想做产品。这类产品调研主要是想问三个问题。1.这是一门好生意么?——分析客情、行情2.如何这是一门好生意,现在都有谁在做,他们是是怎么参与这门生意的?——分析敌情3.我要如何参与这门好生意?——分析我情场景2.竞品分析:自己有产品,但自己所在的位置不是最理想的,想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这类产品调研是第一个场景的细分深入。主要想了解的是:1.整体市场行情如何?我在什么位置?2.我如何构建独特竞争力和自己的护城河?二.产品调研具体调研什么?具体根据调研目的和场景拆分成内容1.判断是否是一门好生意使用价值:是否真实解决用户问题,解决了多少用户的问题,用户反馈如何。市场规模:产品的增速和规模、天花板。投资价值:用户是否会为解决的问题付费或者这些用户能否被转化,盈利如何,能不能持续盈利。2.判断市场玩家和竞品情况--市场上下游供应链重点企业的参与模式与核心产品--主要竞品产品理念:产品的理念是怎么样,是如何通过功能和信息体现的目标用户:产品选择了哪些目标用户主要资源:有什么资源是这个产品成立的基础功能架构:有什么功能,功能是怎么组织的信息结构:有什么内容信息,信息是怎么组织的使用流程:产品是怎么使用,用户体验如何--运营运营推广策略:内容、产品。发展动向--财务成本构成:主要成本如何收益模式:如何收费,买断、租赁、按时间、按次付费...3.竞品做得如何用户情况:用户量、留存率、转化率、口碑NPS盈利情况:销售额、成本、毛利、净利市场情况:市场占有率做竞品对比的时候,根据需求,抽取国内2-4家,国外1-2家典型公司做对比。4.自己是否可做SWOT5.自己怎么做资源、机会、竞争力优势突破点竞品借鉴点定位与规划具体可以参考以下艾瑞咨询的报告,或者加公众号停云记回复【产品调研报告】看具体案例分析。三.如何调研?如何获取上面这些信息,有两个来源:1.二手信息来源,如果有人做好了,直接拿来用就好,不重复造轮子。2.一手信息来源,如果没有,那就自己组织收集信息,这一步是最难的,要很多资源协调。那如何更好的获取二手信息?推荐以下文章和信息渠道(见公众号停云记):【感知力提升】4步法快速提升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查找网站集合同时如果报告很多,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开头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要做产品市场的三个问题:1.这是一门好生意么?——分析客情、行情2.如何这是一门好生意,现在都有谁在做,他们是是怎么参与这门生意的?——分析敌情3.我要如何参与这门好生意?——分析我情通过这三个问题去掌握重点信息。2.一手信息来源,如何收集信息,重要有的两点:成立调研专题,争取所要的资源:人、钱、物。如果缺乏资源保障,很难做好一个有效的调研,更多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浮于表面。深入一线场景:专业的问题找专家,用户需求找用户,竞品就找竞品公司体验。“ 记得当时我做生鲜O2O那一会,每周都要逛超市、小店了解竞品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情况,做农业那会农忙时节一周三天以上在农村田间工作,后来我做到家服务O2O做新品调研,又应聘竞品公司的服务小哥,使用他们的上门服务和APP使用。”“想赚一个群体的钱,你心智必须高于这个群体,你经历过他们的阶段,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一针见血满足需求获得回报。——海贼·王路飞”

绑架者

产品功能调研,需要注意的3个要点

产品功能调研应该是每个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本篇文章中,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分享了关于产品调研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市面上很多产品看起来不同,但追究到产品底层逻辑,其实有着本质的共性。这些共性是市场教育、用户反馈和竞争要求的结果,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市场格局和同样大环境下的互联网用户。01 为什么做产品功能调研基于上述的共性,做产品设计时,观察其他竞品就非常有必要。尤其对于初级产品经理来说,当自身产品经验不足以支撑你构思出足够完善的功能架构、业务流程和交互设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产品调研,快速找到和了解竞品。因为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功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大幅度的创新,主要是帮助产品经理缩短产品设计的过程,提高性价比。可以在模仿竞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业务做适度的创新。做产品调研的时候,不要只注重竞品表现层元素和交互设计的分析,这是新人比较容易走进的误区,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底层逻辑和业务流程。就如一句老话:不要以貌取人。这是十分片面的角度。产品调研分为针对一个功能点的调研和一个独立产品的调研,那么这两种调研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产品调研:会集中于相对比较新的,独立完整的产品,没有很多交错的产品。例如:不适用于支付宝,太庞大繁杂,会导致调研周期太长;功能调研:集中于业务逻辑、功能逻辑的细节示意图:功能调研与产品调研的异同02 怎么做功能点的调研首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一定要带着目的去做调研,否则没有调研结果也是无用功。(此篇文章只展开谈论功能调研)明确了调研背景,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功能调研呢?我就以下面三种调研类型展开来说。背景一:竞争对手上新功能了,对竞品新功能的调研目的:能抄么,有没有竞争壁垒?要抄么?首先考虑核心问题:目标用户:都有会谁用这个功能?罗列出可能的所有类型用户。用户需求: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功能?能满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功能逻辑: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该功能的行为路径。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应当先理清业务,再谈交互;观察该功能相关的数据表现(如果有条件的话);输出结论,让老板做决策:要不要抄:和自己产品的用户群、整体业务框架是否符合?数据情况是否可观?能不能抄:是否有技术壁垒或特殊门槛得出结论,并给出结论的分析理由1/2/3条等,最后汇报给老板,让其做决策背景二:自己产品要上新功能,对竞品相似功能进行调研搞清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先确定目标用户。产品功能的现状如何?要调研哪些产品?尽量去找行业领先、产品口碑领先的软件。先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再谈交互设计;竞品和自身产品有关此功能的差异点是什么。背景三:从学习的角度去做功能调研准备调研的那个产品的新功能有哪些?整理最近2/3个版本的新功能;产品设计三要素(用户、场景、需求)是否都会满足了?先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再谈交互设计;产品的亮点是什么(功能逻辑或交互设计)?观察其数据表现。03 功能点调研实战以下是我对“快看漫画”和“腾讯漫画”详情页的简单调研。梳理并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1. 两者阅读页的功能模块分解1)快看漫画阅读页V5.47.02)腾讯漫画阅读页V5.24.52. 两者功能模块异同点1)相同点两者的阅读页均分为导航栏和标签栏2大模块。功能点:章节名称 、漫画详情页入口、弹幕开关、发弹幕、查看目录、夜间模式、阅读模式、设置2)不同点分享的位置:快看把分享放在标签栏里,弱化了分享,导航栏突出了详情页入口;腾讯把分享和详情页入口放在一起,突出了分享,并且这两个功能均是在用户结束阅读时可能进行的操作,简单说是对漫画的设置,而不是阅读设置,属于同一性质。因此这两个功能放在同一区域更合理。收藏:快看将收藏按钮放在标签栏区域,引导用户在阅读页可以直接收藏,突出收藏功能;腾讯在阅读页没有收藏功能,可能是出于不打扰用户的目的,若用户喜欢该漫画,会在结束阅读后去详情页收藏(克制 ,毕竟微信是它的老大哥,hahaha)发弹幕、发评论:快看将发弹幕和发评论放在一起,可切换,引导用户快捷发评论,可增加评论转化率,既多了一个功能却又不影响整体排版设计,与标签栏的评论入口相呼应;腾讯只有发弹幕,且在初始状态下隐藏了弹幕的“发送”按钮,既保证了标签栏排版的简洁和美观,又没有牺牲发送功能操作的便捷性。因为两者发送弹幕的步骤数是一样的。因此快看在初始状态下的“发射”按钮显示多余。切换章节:快看可以在一级页面直接切换上一话、下一话,增加切换章节便捷性。也与快看在阅读下一话时必须手动切换页面的交互有关。评论入口:快看在标签栏上放置了评论入口,引导用户评论互动,促进活跃。亮度调节:鉴于腾讯标签栏已经有“夜间模式”,设置里的“亮度调节”是画蛇添足,有点多余(不信看埋点数据,它的点击应该没有标签栏的夜间模式高)。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设置弹窗若去掉了它,降低了弹窗高度,影响美观翻页模式:由于历史背景问题,腾讯的漫画库中,左右翻页阅读模式的日漫、国漫较多,所以存在日漫模式;快看的大部分漫画都是近几年流行的条漫形式,均是上下翻页。翻页开关:快看提供了点击阅读页底部区域进行翻页的开关,顾全到了某些用户的操作行为路径,用户可跟随自己的漫画阅读喜好调节。横竖屏:切换阅读的模式,可是手机的重力感应也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这个功能可以去掉了单章节评论开关:用户可跟随自己的漫画阅读喜好调节。弹幕自动播放:快看的亮点功能,快看的弹幕展示区别于传统的左右滚动弹幕,但是让用户可以在漫画内容上的任意位置放置弹幕,固定不动,给予用户极大的主动控制感。由此弹幕的交互设计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互动形式。例如:编辑一个箭头的弹幕,放在漫画人物旁边,就意在指向它。言归正传,弹幕自动播放开关,可以调节弹幕聚在一起,不影响纯阅读体验;可以把弹幕扩散开,在原定的位置显示,增加弹幕互动性。更多弹幕设置:由弹幕特殊的交互设计衍生的设置功能。增加趣味性3. 结论综合快看漫画和腾讯漫画的漫画阅读页而言,快看做的更胜一筹。前者突出弹幕趣味性和评论,更注重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活跃和粘性,但又不牺牲阅读体验。另外阅读页的交互设计也呼应了快看的产品战略方向——内容+社区。这是拓展用户增长点的一个战略方向。后者突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更注重阅读相关操作的便捷性和阅读体验。产品整体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更好一点。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多多指点哟~本文由 @Zs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绿河

互联网产品经理是如何做需求调研的(2020完整版)

需求调研分析是产品经理人员常常去做的事情,用户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怎样提高用户调查的有效性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网上有很多提供调查方法的文章和理论似乎并没有系统完整地阐述如何进行用户调查,那么用户调查究竟应该怎么做呢?1.分析并明确调研的对象刚开始,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调查对象。当我们做调查时,俗话说问对人做对事,含义:研究不同的用户群,获得不同的需求。用户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以发现不同的调查对象;所以明确的调查目标是整个调查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从时间上看,调查目的可分为三类:i、产品状态:目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现状如何?ii、具体需求(用户来源、使用路径、资费等):产品需求得到用户的认可吗?iii、使用体验:产品经验的表现如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设定目标,使问题更聚焦2.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用户调查有着不同的使命。在产品开发初期,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得到不同的用户需求作为构建系统的依据,在产品上线后,我们可以从用户那里收集反馈,改进业务流程或用户体验。不管您是想要了解用户的观点和行为,验证假设,还是量化研究结果,您都必须在进行研究前确定这次调查的目的,因为任何无意义的闲谈或问卷调查都是无效的和干扰。2.2、其实很多人习惯问用户“你想要什么其他功能?”,“您觉得这个APP好用吗?”这样类似的问题,但这是把客户引向错误方向的开始。千万不要让客户告诉你怎么做系统。正确的方法是通过用户对业务和使用习惯的描述来构建或改进系统。所以在调查的过程中,有必要设定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确定调研目标后,我们要针对目标制定调研计划。调查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目标用户的地理位置?调查预算是多少?采用何种调查方法才能达到调查目的?问用户什么问题,以验证我们的疑问和假设?调查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设备,物料等准备工作。3.明确调研的形式研究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眼动试验、A/B测试、可用性试验、用户见面访谈、电子问卷、焦点小组、参与式设计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我们在产品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里恰当的意思是指适合产品规模,同时也适合公司规模,比如许多中小型企业根本就不需要做眼球运动试验或可用性测试。基于我的经验,下面的几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并且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关于用户见面访谈采访用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和用户进行更长时间更深入的交流。更容易得到用户的真实想法和潜在因素,通常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研究者提出的问题需要仔细推敲和打磨。在文章的下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问题的组合。电子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广,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反馈,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缺点是不够深入,问卷的设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回答。因此,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直接决定了本次调查的质量。一份优秀的问卷需要两个主要方面:长度和问题类型。通常问卷时间5分钟内即可,设定的问题要尽量具体,不要空洞。在问题设置上,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提供多个选项,类似选择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容易诱导回答者,从而导致结论不准确。另外,使用半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的好处是,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回答者思考更多,获得更准确的信息。真实场景调研在一些传统书籍中,也称之为“现场观察”,但现在更多的是再现场景。说白了就是创建用户平时使用产品的场景,看看用户在熟悉的环境下是如何操作的。在B端产品中,通常是进行实地考察。这种方法可以使产品人员对需求和业务流程有更直观的了解,更容易得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多思考,尝试总结整个任务的步骤,寻找脉络。4、分析调研结果4.1、对调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用来回答调查研究中的问题和假设。以需求为导向的分析过程如下:我们的调查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匹配?如不匹配,试着在下一次调查中找到更准确的目标用户。4.2、用来比较调查结果是否有很大的不同。使用者是否认为我们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一种痛点刚需还是一种无关痛痒的小需求?使用者认为我们的产品很酷?是否有特点?是否愿意为此付费?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果我们的需求假设得到验证,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果需求假设没有得到验证,是因为我们的研究用户不匹配,是需求有问题还是解决方案有问题?想想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优化后,我们将进行下一次用户调查,并继续迭代。5.分析用户行为和真实想法;5.1、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这是调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若将用户需求比作一条污染河流,则我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往往是河流下游的“可见需求”。经常会有困扰用户的问题,用户可以自己想象得到的功能等等。但是污水总是源源不断地从河里排出,我们必须找出一种方法去寻找来源,就是得到“没有意识到的需要”和“无形的需要”。5.2、潜意识地通过产品人员对真实工作场景的感同身受而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无形需求是指产品人员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用户心理去构思出用户无法想象的解决方案。因此在经过调查研究之后需要归纳和总结并大胆的提出设想,再去不断的进行实践和验证。并且,通过研究用户的想法,可以使产品人员了解用户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需求,基于什么样的业务和心理前提,这样的需求是否值得响应等等,对需求分析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用户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用户得到不同的观点,但产品不能追求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产品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

人道

互联网产品经理,如何做一次有价值的产品调研?

编辑导读:产品调研是产品经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不论是在做产品规划、竞品分析,或者想要了解某些感兴趣的产品时,往往需要深度体验一番。本文从产品调研的框架思路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对如何做一次有价值的产品调研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说明,与大家分享。在做产品调研时,往往是带有一定目的的,可能是需要找到竞品核心亮点和规划方向,可能需要探寻竞品的商业模式。总之,如果想要更高效的、有价值的找到产品的价值点,就需要讲究一些套路了。产品调研的方法通常有用户体验五要素,即通过梳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以及表现层,来描述对产品的认知和感受;还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画布,来分析产品的商业模式,以明确产品的核心生存能力和商业竞争模式等等;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层面来拨开产品的面目,确实可以拥有更独特的视角;但是如果只按照这些通用的方法框架去填充内容,可能也不会有太多深刻的收获,因此,还需要学会如何结合已有方法论,去做一次有价值的产品调研。一、产品调研框架和思路那么,有价值的产品调研,应该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一定是首先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快速将调研内容用在工作中,其次可以补充自己的信息差,甚至可以开拓眼界,发现更多新奇的产品功能或者运营;在调研之前,可以先进行最本质的思考,一款互联网产品被安装在移动手机或PC端上,就是为了能帮助用户在移动/PC场景下解决问题,所以在抽象产品功能结构和交互体验之时,也需要思考这些功能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用,才能更加理解产品设计的用意,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产品功能点。同时,如果想更加全面的了解产品的前因后果,就可以从用户场景、产品逻辑与结构、产品交互体验、产品迭代与运营路径和产品数据表现几方面来调研;用户场景:针对产品的核心功能点,梳理功能在移动或PC场景下的操作动机,可以明确这些点实际是在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用户在这些操作场景下需要哪些功能点,来解决自己的问问题;产品逻辑与结构:可以知道产品的架构设计和实现方案,是怎么来解决问题的,以及未来的拓展;交互体验:可以了解目标用户在使用同类产品时的行为模式和操作习惯,便于将思路复用到自己产品上;产品迭代记录:可以了解产品的发版记录,去思考产品的演进路径,是基于什么目标去完善产品的方案,以及未来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运营方式:结合产品发版记录,去匹配特定时间特定阶段的运营方式,往往可以了解当时的运营背景和目标;产品数据表现:可以通过官方或第三方数据来看产品上线效果,比如商店评论、论坛、官网反馈等等判断产品的服务能力和市场交付状况;二、基本思路和框架下的调研方法1. 明确调研背景以及目的调研背景:说明此次调研的背景,需要参考了解?竞品对比?还是市场行业用户分析?调研目的:想通过此次调研达到什么目的?发掘亮点功能?借鉴发展方向?还是纯属个人兴趣?往往调研的背景和目的不同,所以投入和产出的内容也不同,如果是公司工作要求,那可能就需要完整的、全面的体验,来输出客观的、有价值的产品调研报告;如果只是自己兴趣了解,或为了面试问答,那么就需要抓住几个重要的角度去切入,而不必要全面深入;2. 初识产品产品概况:简要说明产品服务形态,是什么,做什么,为谁提供什么服务,解决什么问题;产品核心功能点:说明针对目标用户最核心的几个功能场景,通常3-5个即可;比如构成现在的微信生态的几个核心场景,消息、朋友圈、微信自媒体(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消费支付;比如xx产品,为用户提供xx功能和服务,目标用户是某些年龄范围内的学生或在职青年,希望可以有一款产品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而这款产品正好在用户的痛点方面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基本需求,还通过提供附加功能来提升整体的产品体验;同时,经过了几年的市场深耕,这款产品从为个人效率服务,已经拓展到了为企业增效服务,在个人应用和企业赋能的场景上都有不错的表现。3. 用户-场景-需求罗列产品的典型目标用户、场景、以及在该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基于产品定位分析上述场景,发现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这个阶段承接上个步骤,罗列产品的几个典型应用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中分别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同时,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来思考产品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够完整,如果是你,你会有哪些想法?同时说说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在理解产品时更加深刻,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个产品的功能做的不好,其实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产品真正要解决的目标用户和场景,仅仅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去判断,难免有失客观;4. 产品逻辑与结构核心业务逻辑:梳理各用户角色在产品中的功能流转和整体业务模型,包括产品收益方式、付费模式等;用户使用流程:梳理各个核心用户的业务流程图,并分析在流程上的优缺点,是否已经闭环或存在不合理;产品功能结构:通过自己的产品体验来拆解产品功能结构/信息结构,直观了解产品的功能框架;这个阶段就是用户体验五要素中的结构层和框架层的内容,往往这些点可以展示产品的完整形象,也是产品直观展示在用户眼前的形态;如果你需要找到自己产品的突破点,那么这部分的竞品调研是不可少的;5. 产品交互体验整体交互设计:找到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梳理页面流程,分析在流程中想要达到理想态的优缺点;实现功能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涉及到后续功能的转化率或OKR,就不能简单的照抄或随便设计而已了;因此需要梳理页面流程,在具体分析数据之前,可以看看不同页面的设计和跳转是否合理,符合用户操作习惯;6. 产品的迭代与运营路径根据应用市场中的产品发版记录,梳理产品在近期的迭代和运营记录,分析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可能的规划;任何产品的演进都是有目的的,市场一片大好的时候可以长刀直入,遇到市场竞争激烈时就会曲线救国;但无论何时,通过观察产品的迭代版本记录,往往可以发现产品的“野心”;如果你们目的地一致,那便可以肝胆相照,但如果是竞争对手,那么尽快“识破”对手的目的,提早布局才能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7. 产品数据表现增长曲线:结合数据梳理产品在迭代过程中的用户、收益增长,梳理在哪些阶段、哪些时刻会有明显增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产品使用数据:如有声读物、知识付费、社交类类产品,通常会在产品内部观察到活跃情况(点赞、收藏、评论等操作),可以侧面分析哪些内容是用户喜欢和关注的,梳理未来的内容运营方向;就算是机遇无限的互联网环境,也没有平白无故的高速增长,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产品做对了什么。看看产品的几个增长点,结合产品迭代记录以及当时的环境,分析增长的原因,是因为活动运营收效好、客户运营很成功,还是赶上了直接竞品的失误,给产品创造了机会;产品使用数据则是用户行为的直接表现,不要看用户说什么,而要多看用户怎么做;如果调研的产品是自己产品的直接竞品,那么对于自己产品需要构建什么内容,就有很大参考价值了;8. 对比竞品分析用户反馈数据对比:从用户侧了解产品的评分、口碑、反响;产品基本情况、典型功能对比:可以表格对比形式罗列关键点和高度重合的内容,并从核心业务层面分析优缺点;产品的差异点对比:罗列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这个阶段就是常规的竞品对比内容了,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能从竞品对比中发现自己产品真正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竞品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是产品调研的价值点之一;9. 调研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内容,梳理产品本身、运营、业务模型和规划的思路和建议,通常3-5个。经过一番详细的调研,势必要整理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了;前面经过对比分析和阐述,那么对于调研的状况,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才是最好的;有调研,有思考,有方案,才是完整的调研结构。三、找到价值点,而非简单套路以上是产品调研的完整思路,不一定全部用到,还需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性的调研,否则往往会造成精力浪费;如果只是自己兴趣了解或面试问答的要求和能力,那么初识产品、用户场景需求这两个阶段就基本可以满足;如果想要输出更规范的调研报告,那就应该更加深入调研了。好的产品调研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目标产品的信息,还有利于练习自己的产品感,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层层拆解,通过不同维度去探究产品的全貌,同时对同类型产品做归类,寻找相似点,慢慢地就可以有良好的产品感。以上就是个人在学习、实践后总结的思考,不一定都适用,但如果你正好需要,那就去试试吧。#专栏作家#通俗产品人,分享独树一帜的产品思维、职业经验。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循循善诱

产品用户使用调研的三种最有效方法!

对目标用户开展系统的产品调研,也是直接获取用户反馈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大公司,产品调研的工作是以用户调研人员为主导,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人员配合的形式进行的;在小公司,这项工作则通常由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人员自主完成。常见的调研方式有:(1)与用户的面对面访问调研人员营造了轻松的交流氛围,与用户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您可以降低查找周围同事和朋友的标准),向用户询问自己想知道的产品相关情况。(2)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调研人员邀请用户使用该产品并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将观察用户的实际产品使用情况,并详细记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如果您想避免由于调研者在身边而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调研者还可以让用户独立完成操作任务而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并且调研者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进行预定义。安装监视软件以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此方法通常用于产品可用性测试中,以评估产品可用性并帮助产品人员发现产品中的问题。(3)让用户填写问卷。问卷通常是电子版本。调查人员可以使用某些软件来快速制作此类调查表。前两种调研方法的成本很高,因此调研范围不能太大,只能用于定性调研。而第三种调研方法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用于定量调研。尽管定性调查的样本量并不大,但是可用性大师Jakob Nielsen对可用性测试中理想测试对象数的调研表明,只有5个用户可以找到所有产品问题的85%,而15个用户可以找到几乎所有问题。因此,定性调研在帮助我们获得直接反馈信息方面仍然非常有效,例如“当用户使用我们的视频站点时,许多人认为视频播放不流畅。”产品经理可以基于此结论直接改进产品,也可以使用此信息来完成定量调查问卷,从而使定量调查更具针对性和参考性,最终得出更广泛,更深入的结论,例如“用户在使用我们的视频网站时,有60%的人认为视频播放不流畅。”

感相

产品的竞品调研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

竞品调研的方式有线上调研和线下调研。线上调研有竞争对手官方网站、交流互动平台、动态新闻、产品历史更新版本、促销活动以及网上的客户评价。线下调研自己扮演客户去竞品店面去了解竞品的产品定位、价格、销售额、销售区域、消费者认可度等关键性的数据和竞品店面销售人员的接待情况。竞品调研主要分为以下1、调研前先明确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不能盲目的随便一个品牌就调研。2、做一个数据收集的表格,调研的情况及时记录。3、想好你要了解竞争对手什么内容,利用顾客的身份可以深度了解,4、收集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产品功能、市场定位、价格、销售区域、消费者认可度、竞品调研可以通过自己网络上搜索同品牌儿。然后再就是自己实际到店,还有就是通过。亲戚朋友购买过他产品的人,然后进行讲解。然后了解啊,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方式来调研。然后调研的内容就是啊,找出竞品的优势和缺点,然后可以去自己的总结出。对比,再对比出,然后和刺激同产品。它的最大优势在哪里,然后最大的缺点在哪里,然后最重要的调研这些方式。调研这些东西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我们产品的缺点和优点通他产品的优点缺点进行。比较,然后尽可能达到我们产品。可以讲出我们产品最大的卖点,这是目的。竞品调研。我认为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调研何时去实体店调研。网络网上调研呢,就是通过网上搜索通过各种网网上的一些。信息了解竞品的。他的相关恩广告啊,宣传啊,还有他的口碑,做一个初步了解我认为效果更好的。还是去实体店去调研,首先我们。找一个或者或者几个和自己品牌定位相接近的。或者是在当地市场做的比较好的一个品牌作为静,作为那个调研对象。调研呢,我们准备一个小区,我们了解一个小区刚交房的小区或者装修的小区。我们以这个小区的业主的身份主要便装进入店面。去调研。首先我们了解到这个竞品调研的。品牌它的店面位置。还有就是了解他店面阿,大概的面积。还有团队团队有大概有多少人他的人员分工。然后通过销售人员呢,介绍我们了解到他的相关产品的优势。还有就是了解到他的一些活动活动价格促销手段。通过沟通中呢,我们了解这个销售人员的一些话术可以总结他有没有什么优点。了解他的工作能力。通过和销售人员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更多的销售人员一些话术看他的话说,能不能。能不能打动我们。我们也可以提一些我们在自己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比较难回答的一些问题啊,我们也可以提出来让对方的销售员。给我们做一些。回答,从中我们看看能总结出来更好的一些方式。下面就是一个竞品的一个调研的内容。调研内容的话,包括市场的一个价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个占比还有就是一个。就是一个百姓心中的一个品牌意识对他的这种感觉怎么样,还有一个整体的一个就是他的一个市场销量。包括就是他的一个市场,这一块儿对其他品牌的一种。就是对比之间的一种占比。

得养生焉

产品经理必知:产品调研中功能调研的标准“姿势”

编辑导语:产品调研是产品经理最熟悉不过的工作内容了,产品调研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功能调研了。本篇文章种,作者为我们分析了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以及产品调研和功能调研的区别,最后通过实战案例为我们总结了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做好产品功能调研。前些天,微信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悄然上线,互联网产品圈里一边倒说是“鸡肋”。到底这个功能“鸡肋”不“鸡肋”,我们作为“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不能“随大流”被大众情绪裹挟,抱怨说微信又抛出来一个“鸡肋”!理由是什么呢?我们得有理有据啊!OK,我们来YY一下!假如回到微信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调研阶段,你是某信某部门产品经理,假如Tony马给你下达这样的需求:Tony马:视频号上线这么久,数据好像不怎么样!看能不能从朋友圈做做引流?小龙(产品总监):恩…..(视频号就是一个累赘)要不试试“话题标签”功能,我让他们调研一下………(新入职一个产品经理,正好没啥事安排)………小龙(产品总监):小明啊,你看看我们微信朋友圈能不能做一个“话题标签”功能,为视频号导导流量啊?小明:啊,这个….这个…..我先调研一下,晚点回复你,总监。一、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因为“创新起于模仿,精于超越”,20世纪80、90年代的温州“四大经济支柱”的纽扣、皮鞋、服装和打火机产业,无不从模仿开始。温州人的模仿不是简单“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是用心模仿,下功夫研究,不仅学到了家,而且还青出于蓝色而胜于蓝,温州产的打火机风靡世界就是一个成功模仿的典型样本。从模仿到超越,这条路径也是最省时、最保险的高性价比路径。再说互联网产品,面对同样的市场格局、在同样的市场大环境下,看似玲琅满目的互联网产品,却在产品底层逻辑上,有着本质上的共性。经过市场与用户验证过的产品/功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暂时不需要也没必要做颠覆式创新,只需要快速找到竞品、并且从视觉到交互、业务流程、功能逻辑、需求逐层“解剖”产品,吃透产品。然后在模仿竞品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适度创新就好。现在明白了,“调研”与“抄”的区别么?二、产品调研&功能调研什么产品调研、功能调研傻傻分不清楚?产品调研分为针对某一个功能点的调研和某个独立产品的调研,那么他们的异同时什么呢,一张图让你明白:产品调研:针对独立完整的新产品,做产品结构、运营逻辑的调研。而像微信、支付宝这种平台级体量的产品太庞大复杂,很难做产品调研,周期不可控。功能调研:针对产品某个或某些功能、业务逻辑做调研。三、如何做产品功能调研产品功能点的调研,又分为三种场景:四、产品功能调研实战“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上文以《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为例,做产品功能调研:1. 微信产品定位2. 微信用户画像3. 用户、场景、痛点分析4. 可调研的产品:微博、抖音的相同与不同5. 结论目前,微信朋友圈每天有大约7.5亿人打开,平均每人每天要看十几次,每人每天耗时30分钟,所以朋友圈每天的访问总量高达100亿次。1)平台业务上可见朋友圈汇集了大量的流量,而微信内容版块沉淀了海量的优质内容却缺少流量,内容创作红利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视频号更是缺乏更精准的流量入口。今年7月份,微信公众号文章上线了话题标签的功能,辅以朋友圈“话题标签”为视频号、公众号甚至是搜一搜导流,将内容有效精准分发给消费者。从而进一步打通微信的内容生态,为微信内容生态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内容展示渠道,这可以满足平台业务的需求!2)内容消费者“话题标签”功能可以类似“微博”、“抖音”为内容浏览者优化搜索。但话题聚合页面有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版块内容就会像“微博”话题聚合页面一样“搜索结果类型复杂不可控”。3)内容生产者“话题标签”并不能提升内容生产/创造者“自我表达”的情感动力,暂时不能为他们提供价值,更没有消除他们的“痛点”。内容创造者为何要在发朋友圈时添加话题标签呢?需要进一步挖掘。五、最后微信“话题标签”对微信业务上而言,可能会盘活朋友圈为自己内容生态建立一个引流渠道。但用户层面目前还未看到很多价值,没有用户会为了那抹忧郁的蓝色而添加「#+文字」的话题标签,况且还没有趣味性。或许微信在下一盘大棋,我们吃瓜群众只是初见端倪,可不能随意评头论足。本文由 @安子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北京人

产品调研究竟有什么用?

编辑导语:产品调研,这对产品经理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工作内容了,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学会做产品调研。本篇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分析了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指出了功能调研和产品调研到底有什么区别,并且总结了产品调研应该怎么去做。“坚持长期有效的调研,是提升产品感的有效方式,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窘境。”产品调研重不重要?几乎每个从业1-3年的产品经理都会遇到的问题。人人都说知彼知己方可百战百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80%的产品经理很少重视产品调研。不可置否,尽管各个产品流派都在强调产品调研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产品调研这项工作往往就会被忽略。各种因由,可能是时间,可能是资源。归根到底还是在大多数产品经理心中对于产品调研,觉得是个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事情。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为什么要去做产品调研?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场景:竞争对手上新的功能了,我们要评估一下,要不要跟进;要上新的功能,之前没有经验,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是可以参考的;日常联系自己对产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三个场景几乎我们都会遇到,然后也会用一些方法去处理这些问题。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产品调研。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产品调研呢?第一点:竞品上线新功能之后,我们去调研的时候,一般需要考虑用户有哪些、用户分别是怎么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需求以及用户得到了什么好处。其次,我们还要看一下数据表现,也就是功能的使用情况。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具体产品的业务类型选着合适的数据指标。功能的数据表现主要看覆盖率、打开率、成交量等等。一般特别精确的内部数据我们是拿不到的,我们只需要关注公开资料中的相关数据即可。最后,需要思考对于自己的产品有什么意义。调研产品是为了给设计产品做决策提供依据,所以要结合自己的产品去思考要不要抄,能不能抄,给出自己的结论。第二点:我们自己的产品准备上新功能的时候,一般会去借鉴其他产品的功能。那么针对这一类调研,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有以下几点:在调研之前,我们一定要思考自己产品的目标用户、还有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了解自己产品目前的现状。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迭代,做迭代主要是希望达成什么目的?然后最好带着目的去做功能点的具体调研。我们在选择调研产品时,要尽可能的去调研国内外优秀的产品,譬如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或者周围用户都在使用,口碑很好的产品。具体在分析时,可以去关注,对方产品功能的核心关键点是什么,他们的功能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背后可能满足的用户场景是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调研几款产品时,通常来说相同点都是关键点,差异点都是亮点。最后,通过梳理功能逻辑,给出自己的结论。第三点:为了个人学习和积累,我们要先明确都有哪些功能点,在这些功能点中,哪个是最关键的。与之对应的用户场景需求是否都被满足了,产品的底层逻辑和流程是怎样的,其中的亮点有哪些,最后,数据表现如何,是否跟我们的分析相符。其实上面的的三种情况仅仅是我们在做产品调研中比较初级的功能点的调研,当我们产品经理比较丰富的时候,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产品是,我们就不能仅仅考虑功能的本身了。我们的视野要更开阔一些,来关注独立产品的设计。二、功能调研和产品调研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么,功能调研和产品调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目的性明确的调研,注重产品底层的逻辑流程和产品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而不同之处在于,功能调研注重的是业务流程的梳理,交互体验和功能中的突出亮点;产品调研则注重功能的迭代过程、产品结构以及运营逻辑。简单一点来说,可以把功能调研,理解成是点的调研,而产品调研,是面的调研。功能调研更倾向于在单点进行深入,而产品调研,更注重调研的深度和广度。三、产品调研如何做?产品调研怎么来做呢?在讲产品调研之前啊,先给大家介绍一个“黑白盒子”理论,所谓黑白盒子理论就是一套产品分析的方法。所谓黑箱,套用测试里面的定义,就是不去考察产品内部的线路、流程和设计思路,而是直接按照他的交付预期去测试。比如这个产品就是让100个人站上去不会垮,他的黑箱测试就是让100个人站上去,看看会不会垮,如果不会就成功了。至于里面是水泥做的还是塑胶做的,统统不管。所谓白箱,就是看产品里面的设计逻辑、线路结构、流程等细节是否符合设计方案,我们套用这里理论进而推导出了一个产品调研模型:我们分别来看一下:第一点:用户场景需求,什么样的用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场景)会使用产品或者功能,来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明确“用户、场景、需求”是怎么被满足的,这点特别重要。假设我们有个功能特别棒、特别酷,但是呢?如果功能跟用户的使用场景没有关联,对用户需求解决没有帮助,尽管这个功能很好,但是对产品而言也是个无用功能。第二点:产品逻辑,就是产品是怎么运转的,都有哪些用户,用户和用户之前是如何发生了联系,产生的数据是如何流转的,用户和数据是在哪个页面汇合的。这里我们可以具体到几个工具:产品业务逻辑图、产品业务流程图、产品功能结构图、产品页面流程等。第三点:关键页面与交互,这一点相对容易一些,我们都下载使用过不少产品,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多留意一些好的交互设计,遇见不好的交互也可以多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更适合。第四点:了解产品的迭代路线。一款产品爆红一定是有发展历程的,所以要关注产品的迭代与发展,通过分析产品的迭代路径,可以知道哪个功能点的优先级会高一些;然后再结合这个产品的数据,还有用户的反馈,帮助我们判断用户的喜好,然后我们以后在设计产品时,可以少走弯路。第五点:前面我们看了用户需求、产品逻辑、页面交互、迭代路径等等,基本上就把产品分析的很透彻了。再下来有个很关键的点,判断产品好不好,还要看一下他的数据表现怎么样。产品表现我们主要看两个指标,数据表现和用户表现。尽量看产品本身公开、有用的数据,比如用户的评论数、评论内容、产品内的内容相关数据,数量、用户点赞评论转发等。第六点:运营路径与关键运营点,通过我们得到的数据去复盘运营路径与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我们避免踩坑。得到数据后,我们可以简单复盘一下。四、总结最后我们回到最初的目的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在我看来,无非两个东西:提升所谓的产品感,我们的产品感好的话,设计起产品来就会更加顺手一点;提升工作效率,当我们要做个一事情的时候,有前人经验和案例可以参考。对于提升产品感,理解行业新趋势,并获得和同行交流的谈资。通常每半年都会有新的产品形式,要思考新的趋势跟自己产品的结合;此外,你体验和思考的多了,也可以帮助自己积累谈资,跟圈子里的同行交流时有话可谈。第二种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抄时选择性的抄,知道哪些该抄、哪些不该抄,需要结合产品本身及当前形势判断的。归根结底,所谓的产品调研其实就是让我们去认识产品、还原产品、创造产品。认识产品:就是充分理解产品,怎么理解产品,我们通过体验、使用产品,通过产品的数据表现、版本迭代,去理解他的运营动作,看看他的官方动作或者其他人的调研报告来深入理解。还原产品:就是对产品的分析和归纳,我们首先要看到产品背后的功能结构和流程,这是必须要理解的,否者我们只是产品的一个用户而已。版本迭代的过程,整个产品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我们要站在对方产品经理的角度去理解产品设计迭代的逻辑的;再然后我们梳理出运营大事件的时间轴,最后呢通过前面三个,我们得出一个产品增长曲线。通过增长曲线我们就可以看出产品增长背后的理由,它是由功能带动的呢?还是由运营带动的呢?还是因为市场的问题?当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产品增长的时候呢,眼光也会更加透彻了。再然后就是创造产品:在调研部分的创造是比较粗糙的,这里我们只要确定,别人做的什么、是不适合我们、抄不抄、抄哪个。最后,我们所有东西都要做吗?也不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基于我们的目的,基于目的去分析产品,这样产出的报告也会非常的聚焦,可读性非常强。这就是我对产品调研的理解,最后用一句鸡汤来作为结束:坚持长期有效的调研,是提升产品感的有效方式,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窘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由 @kiw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