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大数据出炉啦!同学们快来看看吧!常州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武进、西太湖、白云,她是江苏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78 年,1981 年名为江苏化工学院,2002 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 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具体就业报告数据请戳图认真看看吧!你认为这样的数据有用吗?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朋友们评论区里留言交流
常州大学,有武进、西太湖、白云三个校区,是江苏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1981年名为江苏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石油石化是学校的行业特色,2020年,学校继续依托“三桶油”共建优势,积极利用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稳定联系,稳步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0届毕业生考研升学930人,升学录取比例为21.87%。就业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主,江苏及长三角地区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地区。硕士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3.44%,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5.91%。详情如下:一、2020届就业2020届总毕业生数为5052人,其中男女比例1.1:1。硕士毕业生800人,本科毕业生4252人,江苏生源57.17%。1、就业率截至2020年8月31日,2020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4.34%,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27%。截至2020年12月25日,硕士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为94.92%,本科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为87.23%。二、深造情况1、国内升学①就业报告报告显示但根据第一张就业率的表格,升学=4252*21.28%,共计905人。两处不能吻合。于是下载2020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研究。②教学报告还是不能吻合。2、境外留学根据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是159人。3、两年对比情况整理如下:三、工作情况1、就业地点硕士毕业生中,有74.09%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本科毕业生中,有69.40%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上海市、浙江省和广东省。硕士就业地点: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常州市、南京市、苏州市等省内地区。2、就业行业3、就业单位4、重点产业5、求职成功渠道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众所周知,江苏省的好大学特别多,仅仅是公办一本大学就有24所,其中985工程建设高校2所,211工程大学(不含985高校)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5所,并且所有一本大学在全国的排名都比较靠前,也就是说,都是好大学!常州大学就是江苏省的公办一本大学之一,软科排名全国第129,肯定是非常好的大学,笔者这样说的理由有三:首先、常州大学区位优势明显,合作办学公司背景强大,是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高校。常州大学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该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还是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发起成员,以及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批准的英语雅思官方考点。常州大学作为江苏省的公办一本大学之一,好大学的称谓是名副其实!其次、常州大学办学实力强劲,专业学科发展优势显著,师资力量雄厚,值得拥有。常州大学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的,学校拥有3个校区,17个学院,78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9个授权领域);学校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四轮学科评估,常州大学共有6个学科上榜,其中有1个B类学科,5个C类学科,整体表现较好。常州大学教职工近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综合来看,常州大学无论是专业学科发展,还是师资教育力量,都算得上是相当雄厚的,是一所你值得拥有的好大学!再者、常州大学就业形势具有天然优越性,学生提升学历容易,高薪工作不是问题。常州大学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圈核心区域的苏锡常地带,绝对称得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尖地区,大学毕业生们就业创业发展的理想城市。同时,这里知名高校林立,学生们要想提升学历层次,既便捷又容易,读常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孩子的前途肯定是灿烂光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常州大学的7个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之一,当然也是学校高度重视发展的学科专业之一,具有非常有发展前景。其实今年能够被常州大学所录取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即便江苏学子,被录取常州大学最低也需要高考成绩超出一本线5分以上!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常州大学怎么样?儿子今年录取到常州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要上吗”的问题,无论是一本,还是二本,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必须要上;因为能被常州大学本科批录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得到就是赚到”,何况所录取还是学校的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呢,发展前途辉煌,上了绝对不会后悔!
江苏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什么专业最“吃香”?“薪情”看涨吗?12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赟就业率96.1%,平均月薪为6877元《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江苏高校(不含科研机构、党校和军队院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89个,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省学位办主任杨树兵介绍,江苏既是高教大省,也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19.4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报告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了跟踪调查。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总体合格率达97.39%,研究生就业率为96.1%,研究生平均月薪是6877元,且连续三届稳步提高。其中博士8873元,硕士6766元,70%以上的研究生月薪集中在3500—8000元。什么专业最“吃香”?工学、管理学等最好找工作什么专业最“吃香”?从学科门类看,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其次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就业率最低的是历史学。研究生毕业都去了哪儿?报告显示,2018届研究生在境内工作的占比为85.10%,其中,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审计大学,比例达到了97.44%,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农业大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南京艺术学院,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徐州医科大学。从学科门类看,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经济学,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理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艺术学。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农学。什么专业招生最多?工学类博士硕士规模最大江苏的研究生好考吗?什么专业招生最多?记者注意到,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68960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工学类博士研究生和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都是最大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列前五的还有理学、医学、农学和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最多的学科前五还有管理学、医学、理学和教育学。从博士研究生总招生数的增幅来看,常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由于招生基数小,增幅最大。硕士研究生总招生数增幅最大的是江苏海洋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合理吗?超七成研究生认可今年6月,省学位办委托南京大学汪霞课题组首次实施了全省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调查,本次调查的主题就是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告诉记者,根据调查,“超过70%的研究生对于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课程收获认可度较高;71.39%的研究生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满意;75.74%的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满意。”据悉,今年的报告还首次以“双一流”高校为统计范畴,对全省3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的生源进行了分析。据统计,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链接>>延期和分流淘汰的人比去年都增加了“不潜心研究,不认真学习,就毕不了业。”杨树兵介绍,近年来,江苏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记者注意到,2018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但延期和分流淘汰的人数都增加了,其中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杨树兵还透露,江苏明年拟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将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
江苏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什么专业最“吃香”?薪资看涨吗?昨天(12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一起来通过统计数据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研究生平均月薪6877元 工学、管理学等最好找工作《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江苏高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89个,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共有近19.4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据《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介绍,在分析研究生教育规模时,就发现了江苏省在工学、医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的全国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门类,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江苏省在这几个学科门类上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较强。《报告》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了跟踪调查。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总体合格率达97.39%,研究生就业率为96.1%,研究生平均月薪是6877元,且连续三届稳步提高。其中博士8873元,硕士6766元,43.35%以上的研究生月薪集中在5001—8000元。什么专业最“吃香”?从学科门类看,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其次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就业率最低的是历史学。研究生毕业都去了哪儿?《报告》显示,2018届研究生在境内工作的占比为85.10%,其中,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审计大学,比例达到了97.44%,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农业大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南京艺术学院,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徐州医科大学。从学科门类看,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经济学,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理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艺术学,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农学。招生最多的专业——工学类博士硕士江苏的研究生好考吗?什么专业招生最多?记者注意到,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68960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工学类博士研究生和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都是最大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列前五的还有理学、医学、农学和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最多的学科前五还有管理学、医学、理学和教育学。从博士研究生总招生数的增幅来看,常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由于招生基数小,增幅最大。硕士研究生总招生数增幅最大的是江苏海洋大学。超七成研究生认可学校课程与教学今年6月,江苏省学位办委托南京大学汪霞课题组首次实施了全省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调查,本次调查的主题就是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根据调查,超过70%的研究生对于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课程收获认可度较高;71.39%的研究生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满意;75.74%的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满意。据悉,今年的报告还首次以“双一流”高校为统计范畴,对全省3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的生源进行了分析。据统计,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赵恩婕)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江苏省的经济虽然名列全国前列,但是省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苏南和苏北的经济差距十分巨大,全省的经济产值70%以上都是来自苏南地区。导致一个省的同一所大学,在苏南和苏北的录取分数都存在差异。正常苏南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都是比较高,特别是在录取外省学生时,普通的二本学院都要超越一本线才能报考。对于其它省份的考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就代表着拥有更多的机会,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相对简单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新事物,视野更加开阔。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三所江苏常州市的三所公办大学,希望对你有用。常州大学常州应该是苏南地区高教资源最匮乏的地区,该市的三所公办大学办学最早的学校都是1978年,至今也仅有42年。常州大学的前身由两部分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无锡分院。这两所大学都是在1978年,分别在无锡和常州挂牌。历经两年的分分合合,终于在1980年,南京化工学院分院整体搬迁到常州,次年更名江苏化工学院。常州大学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属于“中石化” 直属高校,就是现在也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四方共建大学。通过常州大学的发展史,大家大致猜出常大的优势学科。学校的强势专业有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学科、油气储运工程学科、材料学学科、化学工艺学科、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等学科。常大学科实力可能不是非常强,但是因地处常州,另外是常州市唯一一本高校,因此在常州乃至全省地区认可度非常高,毕业生在江浙沪地区不管是就业还是薪资待遇方面都是属于比较高的一类人。因此常州大学在全国各地录取分数还是比较高,一般都在一本线60分以上。例如,2019年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57,河南554分,江西556分,山东557分等。常州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士2000年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创建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通过常州工学院的校史,我们可以发现它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且学校的办学历史比较短暂。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至今还没有硕士点,学校的教学任务重点还是以学生的高等普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为辅。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软件工程),1个国家级综合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校录取分数线有一点虚高,外省招生的录取分数线正常都在一本线徘徊。例如,2019年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00,河南501分,山西482分,江西509分等。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是常州市三所公办大学中时间最短的一所,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常州职业师范学院,1988年开始本科生招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先后合并了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江苏省常州会计学校。2012年,江理开始了招收研究生,学校的教育层次发生跃迁,从教育为主到科研教育齐头并进。学校的优势学科有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等专业。该校在外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是维持在一本线左右,如2019年在安徽省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01,河南507分,辽宁520分等。以上三所大学就是常州市最好的三所公办高校,学校的实力不一定属于顶尖高校行列,但是在苏南地区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特别是常州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该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以后进入中石化、中石油等公司相对简单很多。感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一下学校的具体详情。
来源:扬子晚报平均月薪6877元,工学就业率最高江苏发布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江苏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什么专业最“吃香”?“薪情”看涨吗?12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就业率96.1%,平均月薪为6877元《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江苏高校(不含科研机构、党校和军队院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89个,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省学位办主任杨树兵介绍,江苏既是高教大省,也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19.4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报告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了跟踪调查。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总体合格率达97.39%,研究生就业率为96.1%,研究生平均月薪是6877元,且连续三届稳步提高。其中博士8873元,硕士6766元,70%以上的研究生月薪集中在3500—8000元。什么专业最“吃香”?工学、管理学等最好找工作什么专业最“吃香”?从学科门类看, 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其次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就业率最低的是历史学。研究生毕业都去了哪儿?报告显示,2018届研究生在境内工作的占比为85.10%,其中,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审计大学,比例达到了97.44%,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南京农业大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南京艺术学院,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徐州医科大学。从学科门类看,在境内工作占比最高的是经济学,升学出境占比最高的是理学,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占比最高的均是艺术学。应征入伍占比最高的是农学。什么专业招生最多?工学类博士硕士规模最大江苏的研究生好考吗?什么专业招生最多?记者注意到,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68960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工学类博士研究生和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都是最大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列前五的还有理学、医学、农学和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最多的学科前五还有管理学、医学、理学和教育学。从博士研究生总招生数的增幅来看,常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由于招生基数小,增幅最大。硕士研究生总招生数增幅最大的是江苏海洋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合理吗?超七成研究生认可今年6月,省学位办委托南京大学汪霞课题组首次实施了全省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调查,本次调查的主题就是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告诉记者,根据调查,“超过70%的研究生对于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课程收获认可度较高;71.39%的研究生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满意;75.74%的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满意。”据悉,今年的报告还首次以“双一流”高校为统计范畴,对全省3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的生源进行了分析。据统计,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链接>>延期和分流淘汰的人比去年都增加了“不潜心研究,不认真学习,就毕不了业。” 杨树兵介绍,近年来,江苏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记者注意到,2018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但延期和分流淘汰的人数都增加了,其中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杨树兵还透露,江苏明年拟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将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记者 王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