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常州大学“学霸班级”、“学霸宿舍”频出,看看他们的奋斗故事!楠桂

常州大学“学霸班级”、“学霸宿舍”频出,看看他们的奋斗故事!

近日,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陆续公布。常州大学涌现了一批“学霸班级”“学霸宿舍”,优异成绩的背后,学霸是如何养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硬核”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暖心室友齐心考研五人分别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一人提前一年毕业,考入陕西凤凰国际飞行学院。这个“学霸宿舍”出自华罗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机械电子类2016级。早晨睡到8点自然醒,上午复习3小时,中午午睡1小时,下午复习4小时,晚饭后散完步,再回宿舍看4小时,睡前一起总结当日复习经验,互相交流心得,他们的备考“养生”而有规律。谈到考研成功的秘诀,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江冲说:“我们始终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齐头并进。”当宿舍成员偶有倦怠情绪时,其他舍友会用‘反向激励法’,帮助其走出低谷;临睡前,大家围坐一起,讲讲自己当日遇到的难题,分享最优的解决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164班336宿舍的四位同学,分别被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和常州大学录取。在四位学霸看来,“神仙友谊”是他们考研成功的关键。四年来,宿舍每位同学都能相互体谅对方,每个人又非常自律,大家关系相处非常融洽。“备考过程中,我们有着默契的配合,每天大家都有复习的目标,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但我们从未想过放弃。”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的仲国强说。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161班406宿舍,五人分别被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长江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录取。“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你一定不会成功”是这个“学霸宿舍”的座右铭。翻看他们的经历,“斜杠青年”属性十足。从大一开始就活跃在各级各类学生活动、学科竞赛中。求索网站主席、学通社摄影部部长、学生班主任……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这个“学霸宿舍”,除了学得好,还注重全面发展。从大一开始就抱团学习、抱团参加各种活动,自然而然也就抱团踏上了考研之路。考上东南大学的张燚说:“从大一开始,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追梦人,学在常大,我们追梦的步伐未曾停歇。”合理规划有目标,海外研学出佳绩身在海外求学的常大学子,也有着精彩的奋斗故事。今年,海外教育学院2020届毕业生中,79.3%的学生进入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高校深造。在他们之中,也有“学霸宿舍”的身影。两年前,海外教育学院刘仁璟、吴扬、卢文璇三位同学来到了合作高校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开启了在加拿大的求学之路。机缘巧合之下,三个人同租一套公寓成为室友。两年后,三位同学都收到了多伦多大学(QS最新排名:加拿大第1位,世界第25位)的offer,决定一起继续“租房”,共赴多伦多大学攻读研究生。异国他乡求学的日子里,三位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克服语言关到交流学习心得,从内向的留学新生到有人成为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中国留学会主席,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到共同获得奖学金,谈到为什么会成功,三位同学默契地将原因归结为共同的目标、合理的规划。一来到加拿大,三位同学都想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进一步去知名大学深造。有了这个目标,大家学习的动力十足。每次专业课后,一起讨论教学内容,防止遗漏了某些重要的知识点;传授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弥补其他人专业学习的薄弱环节;期末复习的时候,连着一周都从早到晚都待在图书馆学习,分享方法,共享成果,甚至有时候午饭也在图书馆解决了;申请学校遇到了困难,相互交流,传授经验,困难迎刃而解。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制作油泼面,卤肉饭,水煮牛肉犒劳自己。刘仁璟说:“异国求学的日子里,每个人潜移默化的帮助,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而不枯燥,顺利而无遗憾。更希望读完研后,我们可以回国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全班拧成一股绳,考研之路携手闯31人的班级,14人考取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录取率45%,年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石油化工学院能化161班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班级”。四年的相识与相守,换来的是一辈子的默契与灵犀;成绩的背后,是班级同学共同的努力与付出。优良班风、科创氛围、团结协作是大家公认的成为“学霸班级”的法宝。能化161班从大一开始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以及“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的周庆伟说:“班级同学学习欲望强,上课抢座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不逃课、准时上课是我们班一直坚持的。”同学们还全员参加科创活动,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化工实验大赛等比赛中屡屡获奖,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进一步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团结协作的考研氛围,也是“学霸班级”的助推剂。考研路上,班主任与辅导员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紧张的考研复习中,班级同学发挥专长,传经送宝,有分享考研信息的达人,有善于鼓劲的行家,有传授解题技巧的学霸……“漫漫考研路,班级的同学同监督、同努力、同成功。”考入厦门大学的廖忆晨说。常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软硬件”服务,通过考前辅导、慰问、假期寄送考研资料、布置考研线上复试教室等方式全面助力学生考研。今天,“学霸班级”“学霸宿舍”的故事已经讲完;明天,更多的常大“学霸班级”“学霸宿舍”正在孕育。来源:常州大学 素材来源:各学院、学通社采访部编辑:蒋佩津、汪怡彤审核:张茹、徐寅

夫迹

为何非名校生考研成功总是遭嘲讽?

这年代,名校学生考上研究生不是新闻,非名校生考上名校才有人点击。前不久常州大学学霸宿舍集体考上研究生被曝网络刷了一次屏,引发大众进行了一次辩论式的讨论。大概议题无非就那么两种。第一种是对非名校生考上名校所付出的努力应当被正式和肯定,第二种则认为高考是一种分界岭,将绝大多数资质好的学生送进了名校,两者差距悬殊。基本上,第二种被喷的最惨。都在试图将对方辩败,说服对方。1.我大体可以猜测持第一种观点的人群,大多可能不是名校学子,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目前的社会标准所认可。我为什么说是社会标准呢?因为在目前的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名校学生是社会精英、国之栋梁,目光总是聚焦在名校上。不然你可以对比看看,同一则有关学生的新闻,名校学生的肯定要比非名校更受人们关注。不然也不会有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学生毕业当保安备受关注了。这到无可厚非,身为名校,其本身除却悠久的发展历史之外,各种优质资源都要远远超于其它普通院校。大众对其有期待感,是可以理解的。而持以第二种观点的人,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本身就是通过高考进入名校就读的“土著”,自然倾向于自己远胜同龄人的说法。第二类,则是被环境给同化掉的人。他们被外界一些信息所“侵入”,默默地被一些社会上的声音给“洗脑了”。这类人群中,可能也有相当一部人并非名校学生,但对“高考分层论“坚信不疑。不客气的讲,这类人就是纯属没脑子,不擅思考。而生活中,这类人的比例恰恰很多。2.在这里,我并不想评判非名校考到名校的学生应不应该点赞,也不想质疑高考分层论的合理性与否。因为在我看来,那完全没有意义。第一,你又不是考上的当事人,你点不点赞,别人在意吗?人家可能根本没功夫搭理你的讨论。第二,高考分层是否客观存在?你是否亲身体验过?还是只通过网上一些只言片语,和某个个人的经验分享,就盲目相信?因为我们接触到的每则信息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造就你对某一事物产生一定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前文所提到的社会标准,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尽相同。伴随着的讨论也不尽一致,只是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罢了。很多时候,可能我们听到的强音太多,会不自觉地去认同。具体到考研来讲,长期以往的考上名校就有种种好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也倾向于认可这样的强音灌输。事实也证明,人们常常喜欢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觉得我已知晓的就是事实的全部,这也是非名校生考上名校后广遭诟病的主要因素。3.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在考研中,还是在生活中,存在一些被环境同化掉的人群。举个身边的例子来讲,上周我去找朋友玩,刚好那天他没在,听他室友讲,他去上选修课了。当时我有些诧异,张嘴道:“你怎么没去上课呢“,说完就有些后悔,很明显,他翘课了。哪知,他满不在乎的讲道:“选修课质量太差,实无必要去上。“后来,我和朋友吃饭聊到此事时,朋友告诉我,他们宿舍大多数持以此类看法, 认为学校的选修课完全是在为让学生修够学分而设置,水的不能再水,反倒是他们都很向往名校的选修课,谈起名校选修课时津津乐道。我向朋友表达出我的疑惑,现在很多公开课均是由名校打造推出,可谓唾手可得啊。朋友一副不屑的神情对我说:“网课能和现实正常教学相提并论?”,言下之意是说,这些由名校推出的网课水分也很大,不值一看。这使我觉得奇怪,一方面,人们向往美好的事物,喜欢追求高层次的事物。4.但当真有机会接触自己向往的东西时,却一副摒弃姿态,令人费解。后来,我知晓,一部人是只喜欢嘴上渲染一些美好以及高层次的事物,并且擅以此为基点嘲弄他人。拿考研来讲,你很有可能是因为受到这种强音的干扰而选择名校,也有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大的舞台和可能,无论两者是哪一种,你只要去做了,而且成功了,那么我祝福你。但在可以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你是第二种,有过自己的思考后的选择。最后,我想说,选择你所认为正确的事,并锲而不舍的做下去,窗外的嘈杂声,有时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环保路

嘲讽非名校生考研,有一种痛叫学历歧视

前几天,江苏常州大学白云校区,有间寝室8的名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宿管阿姨挂起横幅庆祝,消息传来,有人赞叹,也有人不以为然:本科双非考上985也没用。(4月10日《现代快报》)同一间寝室的舍友全部考上研究生,这样的新闻经常发生,也确实是学校里的佳话,有良好的榜样与励志作用,也给人以启示。俗话说,人要好伴,树要好林,一个寝室,一个班级,都需要一个好的学习带头人,一个学霸能影响一群人见贤思齐,形成共同切磋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8名男生全部考研成功,连宿舍阿姨都为之打横幅祝贺,可见对此是深深地认同与由衷高兴。宿管阿姨的横幅反映她的价值取向与内心追求,考研并非是无路可走的下策,实是在学习道路上发奋进取、积极向上的表现,在大学就是要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无止境,在最好的年龄就应该好好学习。宿管阿姨的横幅,也道出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但有网友对此冷嘲热讽,说什么“本科双非野鸡学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这种嘲讽无疑是在泼冷水,不得不说,这种心态有一定的现实土壤,社会上的确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的潜规则,有名校博士只因本科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找工作时屡屡受挫,有毕业生屡投简历却如石沉大海。据传,有人事部经理曾自曝内幕,参加招聘会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直接投入了垃圾桶。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很伤自尊却又叫人无奈,因为你没办法去较真,本来就是双向选择,在一大堆简历面前,人家这么做还可以叫择优录用呢,你维权都难。也要看到的是,第一学历的歧视现象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最高学历与实际能力。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念的书,无论第一学历还是最高学历,都不会毁掉一个人的努力,只要认真学习,天生人才必有用,就一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非名校生考研遭嘲讽,当然是一种怪现象,不能简单地怪网友语有不敬,根子还在于某些用人单位的偏见与势利眼。同学们也不必气馁,任何对努力的嘲讽都是浅薄的行为,也会因无知而招致惩罚,因为会错过一个真正用功与自强不息的人才。改变这种第一学历歧视,靠用人单位转变观念,更靠同学们自己不断加油,以更强大的表现来让人信服,在以后的路途中,默默学以致用就是对他人不屑的最好回应。文/余人月

天智

本科双非即使考上研究生也会被歧视是真的么?

2018年考研季进入尾声,常州大学同宿舍的8个男生,4人留在本校读研,3人考取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1人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宿舍8人全部考研成功,网友却迎面泼来一盆凉水。那意思就是即使你考上了985、211的研究生,还是会被看不起的,因为你本科学校不怎么样!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每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不放过任何碎片时间读书,这么励志的故事被报道后,网友的反应却是这样的:“一个硕士简历递过去,给不给笔试机会70%的权重压在你的本科学校,信不信由你们。”原始学历歧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新闻年年都有,什么武汉大学女博士第一学历被歧视啦,研究生因为第一学历求职碰壁啦甚至连白岩松,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一项关于“博士毕业找工作原始学历是否受到歧视?”的统计,说有76%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本科学历歧视。这些歧视有明着来的,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就写非985、211不要。也有暗着来的,嘴巴上说着只看实力不看学历,筛选简历的时候却很诚实。一些企业还看学校开工资,2015年深圳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时按照学历、学校给起薪: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的6000,211工程院校7000,985工程院校8000,清华、北大、电子科大为9000。简而言之,在用人单位眼里:高职的不如专科,专科比不上二本,二本肯定没得一本好,而一本呢还得看是不是211,985面前211也只能往后站,而这些,统统都不如清华北大。即使研究生、博士考上清华北大了,也还是比不上本科就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内部的歧视之外,导师因为学生本科时期的学术经验、思维训练、知识积累等,也更爱选择本校或名校的研究生。这导致很多双非学生考研时,除了备考,还要胆战心惊地到处询问哪些学校不歧视本科学历……找工作歧视、学校歧视,学生鄙视、导师也不喜欢,讲真,就因为一次高考,双非的人生就被定下了吗?退一步说,就算本科不是所谓的名校,名校研究生也是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凭什么就得受歧视了?如果真要拼学历,是不是幼儿园就得上重点?所以我个人认为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挑拣过程——不聪明的,淘汰;不努力的,淘汰;意志不坚定的,淘汰。四年大学,是人才的关键塑造期。本科时代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响深远,是其他后期的深造难以弥补的。前不久,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决赛中,击败北大硕士彭敏,成为总冠军。雷海为连大学都没考上,20岁就从家乡出来打工,从清洁工到外卖员,他都干过。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之不断学习,克服自身惰性,或许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捷径。有很多本科非名校的朋友,但是高考时因为分数不够只能服从分配,连读的专业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不过并没有因此浑浑噩噩地把四年日子混掉,而是在迷茫中想清楚了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所以本科期间找到一切办法接近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终于在毕业时成功转行。关键的是,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方向的迈进中,读名校已经不单纯是为了学历,而成了前进方向中的一块铺路石。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想干嘛呢?

本体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讽:不是名校毕业不奋斗难道做蛀虫吗?

前两天,某校“学霸宿舍”全部大学生考研成功的事上了微博热搜。据报道,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 15 号宿舍楼上,宿管阿姨挂起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庆祝储运 142 班 3002 室全体考研成功 ”。原来,最近考研成绩公布后,这个宿舍的 8 名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一时间他们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302 宿舍也成为名副其实的 “学霸宿舍 ”。 最近考研成绩陆续公布,这 8 个男生中,淮安的杨亚吉、安徽的王帅、盐城的唐国祥都考取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生;淮安的田素俊、河南的谢昆伦、扬州的沈涛和来自重庆的庞海明 4 人都留在了常州大学读研;四川宜宾的万宇翰则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在一些网友的眼里,却变了味。“本科双非野鸡学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我们宿舍八个人,一人保研,一人出国,一人即将在国外工作,剩下的找不到好的出路都去上研究生了。”说出这些话的人,轻轻松松用"就算你考上了985研究生本科双非照样没人要你"的出身论就将人家勤奋努力换来的成果一棒子打死。在鄙视已经变得公然、无畏、无所顾忌的当下,似乎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你鄙视我,我鄙视他,鄙视食物链将消弭的等级制度再次建构,竖中指 、翻白眼就是隔开自恋、自卑的“宫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鄙视链横空出世。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囊括角落衣食住行,比如出门看电影,看独立电影的瞧不起看好莱坞的看好莱坞的又瞧不起看国内大电影的。比如大学选专业,理科生看不起工科生,工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又瞧不起艺术生,而艺术生瞧不上非艺术以外的所有学科。似乎在中国,一纸文凭格外重要,所以高校的鄙视链也一直光明正大的存在并运用在社会之中,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三本,三本的嘲笑专科生鄙视高职生。985也会细分,清北的自认比复交浙科南高一等,而这几大名校则自恃高于普通985,在名校也自有江湖,从本科至博士都来自名校的学生备受推崇,而从“二流”学校考入名校的则会成为异类。其实,当你开始鄙视他人的时候,就默认了自己处在鄙视链的一环,也必须要承受其他人的鄙视。鄙视链就像是食物链,鄙视,被鄙视,鄙视多少人,被多少人鄙视,这些都直接意味着你与这个社会最核心价值的距离。不管是体现个性,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赢得个性与安全感 。鄙视链的存在,源于一些孱弱个体自身的不安全感,为寻找依托去牺牲自尊来打击他们的自尊。真正的强者不会去鄙视他人而会帮助他们。因为英雄从来都不问出处。虽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985、211出身的毕业生大多优于普通本科、专科的毕业生。所以才会有很多同学在上了普通本科后挤破头也要上名校的研究生,但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去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话让广大网民记忆犹新,他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从他的话中我门明白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却生在罗马。我们用尽一生去追赶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但,这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吗?不是名校毕业的我们就应该躺平虚度此生吗?罗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如果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的马云在他的年代算是天之骄子,那么罗xx的前半生丝毫看不出可能成功的迹象。但正如他所说的:“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罗xx出生在一个东北的边陲小镇,高中辍学的他曾摆过地摊,开过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当传销老师,后来自学英语当了GRE讲师,一讲成名,不满于现状的他后来辞职开设了网站、创业英语学校又做了手机。完成了从小贩、名师、意见领袖、创业者再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不管你对罗xx这个争议人物喜爱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成功。也许我们的奋斗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但在奋斗路上经历的酸甜苦辣,看到的荒芜与花开却是每个人人生中独一份的宝贵财富。也许我们刚刚毕业会因为自己的学校而遭到就业歧视,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拥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代表就拥有一个好的结尾。因为不是本科985、211毕业,因为起点比别人低就翻不了身吗?对别人的辛勤与汗水加以嘲讽,笔者想替那些起点低却奋斗不止的人们问一句:不是名校毕业,我们不奋斗难道应该去死吗?我记得有人在面对嘲笑时曾说过:别笑,我用我一生等着你。

其始无首

江苏一高校现3个“学霸寝室”:寝室成员全部考研成功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李华锡通讯员郭群娜)近日,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个寝室的14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8名男生和6名女生,分别被北京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等11所高校录取。其中,3栋517寝室的4名男生大学期间,经常为了讨论一个问题“互怼”;9栋524寝室的4名男生考研期间不打游戏,并通过运动缓解压力;5栋301寝室的6名女生为减轻备考压力、营造轻松环境,通过掷筛子决定洗漱顺序。他们的考研励志故事在校园传播,被同学们称为“学霸寝室”。3个寝室的14名同学均为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3栋517寝室的戴中奎、魏治平、潘德成、顾高源4名男生分别被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成功录取。9栋524寝室的李俊烨、周超、徐潇、吕磊4名男生分别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大学。5栋301寝室的女生宋煜青、吴宇分别被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成功录取,李琦、单淇均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陈悦和郭超强成功考进常州大学。“寝室四人都考研,所以我们选择一起在寝室复习,每个人都是彼此的研友,每天相互督促、相互鼓励、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考取北京工业大学的魏治平认为,这是他们都能考上研究生的重要原因。戴中奎是3栋517寝室的舍长,发表过1篇论文,拥有2项专利。据潘德成介绍说,寝室没有跨专业考研,学习的内容都差不多,每当有人提出问题或者提出想法,他们都会激烈讨论,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看书来获取答案。顾高源告诉记者,大学4年,4人经常因为讨论问题“互怼”,火力的集中点在“老实人”戴中奎舍长,“通常在解决完问题都会问他一些相关问题或者更深层次问题,而戴中奎都会被‘怼’得哑口无言。”“每次看到李俊烨早早起床,无形之中就给自己施加了压力,自己就不好意思再赖床了。找一个志趣相投的研友,相互督促,相互鼓励,真的很重要。”9栋524寝室成员徐潇表示,室友李俊烨每天都是寝室里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他的勤奋和刻苦也在感染着其他室友。“考研期间,我们寝室四个人从来不玩游戏。”考取吉林大学的周超说,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就是运动,每天晚上都会在操场上跑步。“室友徐潇在后期备考最煎熬的时段,喜欢骑自行车排遣压力,吕磊则喜欢听英语歌曲放松心情。”“我们都是自己动手修理水龙头,厕所水箱,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5栋301寝室6名女生,成了同学们公认的“女汉子”。据了解,她们在一个寝室生活了4年,从来没有红过脸,并且在大一时全部加入院学生会进行锻炼。“晚上的洗漱时间是我们的放松时间,我们喜欢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洗漱的顺序。”宋煜青说,在考研最后的冲刺时刻,每晚掷骰子的时候寝室QQ群里是最热闹的,此时大家都冒泡出来聊天放松心情。吴宇认为,“掷骰子只是一种闲暇放松,为的不是洗漱,而是大家聚在一起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舒缓气氛,这对我们后期备考心态调整是有极大帮助的。”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华介绍,今年,该学院401名毕业生中共有227名学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136人被拟录取,录取率达60%。

留下我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长短何如

常州大学2020高考招生相关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问:江苏高校为数众多,常州大学有哪些特色和优势?答:常州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历经4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构建了博士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建立了符合教育规律和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常州大学作为原部属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与行业和地方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2011年,江苏省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成功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这是学校特有的强大行业优势。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更让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常州大学,拥有了显著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常州,其丰富的地方名人、创新创意和江南特色文化,为常州大学提供了文化优势。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所在的常州科教城、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常州“一核八园”的智慧之“核”,是常州乃至长三角科技、智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库和引擎。所以,常州大学坐拥天时地利人和。问:常州大学今年本科招生专业和计划安排情况如何?答:常州大学今年本科层次共有70余个专业(方向)面向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4500余名。在江苏全部为本一招生,占总计划的一半以上。问:常州大学今年在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及选测科目要求是怎样的?答:今年常州大学(招生代码1242)、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招生代码1631)、“4+0”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代码1526)江苏普通本科录取的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为1B1C(含)以上,必修科目测试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考生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超过三门。问:常州大学今年的录取规则是怎样的?答:常州大学的录取规则是:1.普通类进档考生:对于进档考生,我校将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再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当投档分相同时文科考生语文分数高者优先,理科考生数学分数高者优先,以上条件都相同的考生英语分数高者优先。2.江苏文科类、理科类考生: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为1B1C(含)以上,必修科目测试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对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录取,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成绩相同时,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排序,后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如在排序中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仍相同,文科考生语文分数高者优先、理科考生数学分数高者优先,以上条件都相同的考生英语分数高者优先排序。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考生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超过三门。3.美术类:(陕西省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及位次从高到低录取。(陕西省外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时按总分(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当总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4.音乐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采用音乐类联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联考成绩计算)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5.表演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采用表演校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我校校考成绩计算;采用表演联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联考成绩计算)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6.体育类:(江苏省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省体育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总分(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总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江苏省外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体育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7.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以上录取规则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如果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我校也将做出相应调整。问:常州大学的学科建设、教学水平如何?答:学校学科特色较为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学科上榜。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部2006年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三连冠”;在近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在近五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2项;在近四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2016年获得华为“专项奖”;2014—2019年,先后4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赛特等奖。学校拥有招收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资格。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问:常州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答:学校现有科教城、西太湖、靖江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300万余册,馆藏基础雄厚,是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地区中心馆。学校建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学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7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另设有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问:常州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答:学校师资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博士学位5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29人。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教师学术水平获得答:等,排名全国高校第71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大学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是中国最具经济和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高铁距离省会南京40分钟,距上海仅50分钟。长期以来,常州大学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至今学校已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和优秀人才,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10%的学生进入石油石化行业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域涵盖全国各省市,行业分布广泛,实现了优质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薪就业。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排名,列江苏省非“211”公办本科院校第三位。近三年学生考研录取学校不乏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问:常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情况如何?答: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简称圣大)和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简称梅大)两所高校合作举办四个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并招生。学院以创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目标,吸收和利用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多元、开放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院的教学安排由学院组织。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合作办学的培养方案中嵌入外方专业课程,并确保语言课程在前3年教学安排中的占比。语言类课程由外教负责,专业课程由常大其他专业学院及境外合作高校教师负责。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名学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BC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博学位;部分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广播公司、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希迈士国际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国内外知名公司、企业工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批准,成为英语雅思官方考点之一。中加项目:毕业生当中,1/3的同学选择在加拿大或者美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1/3的同学选择在加拿大工作,1/3的同学选择回国发展。具体而言,毕业生分布于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中国上海、苏南片区的各大名校、名企及银行、证券公司工作。中爱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达研率连续10年达100%,52人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世界排名前50的名校深造,70多人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0的名校深造,或者进入微软、IBM、英特尔、博世、西门子、汇丰控股等世界名企就业。问: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的招生、培养情况如何?答:华罗庚学院(以下简称华院)以华罗庚先生“精勤不倦,自强不息,立志事业,献身祖国”之精神为院训,以“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型人才”为办学思路,以“小班教学、名师授课、教学自主、师生互动、注重实践、鼓励创新”为教学组织原则,以“导师制、淘汰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培养机制,实行荣誉项目学分管理机制,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具有较宽的国际化视野,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潜质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学院依托教育部《面向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地方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和江苏省《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依靠相关学院,大胆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和促进学生交叉学科学习及个性化自主学习,大力推进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参与单位),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1单位)。学院实行大类培养,在新生入校后通过选拔进入化工材料、机械及信息电子三个专业大类学习,每班25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00人,已有五届毕业生。建院至今,华院已形成踏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院风和创新创优的氛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为突出,普遍具有人文关爱情怀和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初步呈现出华院学子的特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0届毕业生升学录取率达70%,2020届毕业生中,33人被浙大、复旦、南大、川大、南理工、南航、美国罗切斯特等国内外优质高校录取,优质高校录取占比80%,升学质量、数量再创新高;华院学生团队分别获得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2015年、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18年答:CM程序设计大赛铜奖,国家级学科竞赛累计获奖256项,生均1.28项,省级学科竞赛累计获奖231项,省级学科竞赛人均1.5项,累计120余人次赴国(境)外长、短期学习交流,累计发表论文60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项,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凸显。问: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招生、培养情况如何?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于2018年9月,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董事长、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湘发起,由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常州市、常州大学等联合共建,三方就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联盟,旨在共同在常州打造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产业加速和资本参与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学院自2018年9月起招生,每年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及项目能力测试遴选新生进入学院。学院现有51名学生(2018级20名,2019级31名,2020年起拟招生50人)。学院借鉴欧林工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智能制造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挑战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建构,以“项目制课程流”为核心引领,探索构建一套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跨学科融合培养的全程项目制课程为引领的全新教学体系;李泽湘教授把学院视为在新工科教育理想实施布点高校之一,向学院导入其生态企业(如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大疆无人机等)真实工程案例,导入国际高校(香港科技大学、欧林工学院)优质课程资源,与学院共同将企业真实案例转换成教学项目(如机器视觉、平衡车、倒立摆、四悬翼无人机等),共同将国际教学资源实现本土转化。学院还与周边智能制造企业(北自所长江院、常州固高科技、科乐为等)形成合作意向,以企业项目委托的方式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大三、大四年级的自选项目。项目制培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效显著。2018级学生仅经过一年的训练,就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省级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目前,学院正依托中以常州国家创新园与创新国度以色列高校探讨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以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通道,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问:常州大学的奖助学金的设置情况如何?怎样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答:常州大学设置以下奖助学金:新生“青果奖学金”:在当年实际缴费报到注册的新生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为10000元/生。国家奖学金8000元,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资助面约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等分为2300元、3300元、4300元三个标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资助面约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8%。综合测评奖学金:根据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评定,特等奖4000元/生/学年,获奖面2%;一等奖2000元/生/学年,获奖面3%;二等奖800元/生/学年,获奖面10%;三等奖400元/生/学年,获奖面20%;单项奖200元/生/学年,获奖面20%。企业社会奖助学金:翟健栋博士奖学金20000元、扬子石化-巴斯夫奖学金5000元、圣汇奖学金5000元、南萍助学基金5000元/生/学年、唐荆川爱国兴学奖助金5000元、福彩爱心助学金3000元、常州市福建商会助学金3000元、天津校友会学费资助等数十项。学校设有“奖、助、勤、贷、补、免”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立体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后,可以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为主,“青果”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企业社会奖学金为辅的模式解决学费和住宿费;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和企业社会助学金为辅解决生活费;特殊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困难补助。常州大学完备的资助体系将帮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无法一次性缴齐学杂费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学校开辟“绿色通道”,先为学生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核实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资助。问:常州大学今年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情况及学生的食宿条件怎么样?答: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并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公布的各专业学费均为每学年预收学费,具体收费详见招生计划表,学年结束时学费按学分分学年结算。住宿费:根据入住条件不同收费标准为700~1500元/生/学年。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切实履行“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承诺,常州大学所有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学生公寓实行24小时管理,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创造整洁、文明、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后勤产业集团公司饮食服务中心获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教城校区第二食堂喜获“江苏好食堂”称号。问:常州大学今年新增哪些专业?答:2020年常州大学新增生物医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和消防工程4个本科专业。

大商场

江苏理工学院和常州大学,谁才是常州第一学府

常州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安徽宣城交界,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区位条件优越。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 区,代管溧阳市1个县级市,共有36个镇、25个街道。总面积43.85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耕地面积14.82万公顷。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3.3%。全市户籍总人口385万人,增长0.7%,其中男性188.8万人,增长0.5 %;女性196.2万人,增长0.9 %。户籍人口出生率7.8‰,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1.2‰。常州本科高校有: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今天我们谈一谈江苏理工学院和常州大学,谁才是常州第一学府。一、江苏理工学院(一)概况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二)学科建设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近400人。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4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45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180余人,聘请学术和产业界知名专家近80人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5人,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以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140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9个。(三)办学目标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二、常州大学(一)概况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二)学科建设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三连冠”;在近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在近五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2项;在近四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2016年获得华为“专项奖”;2014—2019年,先后4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赛特等奖。学校拥有招收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资格。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2012年"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标志着本学科已具备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三)办学目标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综合看,常州大学更胜一筹,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关注。本文由高校杂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天时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题: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