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写好农贸市场研究报告的几大干货理沙

写好农贸市场研究报告的几大干货

更新时间:2018-08-16农贸市场研究报告是什么?研究报告作为书面文字的一种体裁,与其它书面文字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研究报告不同于信息简报,它不仅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而且要提出主观意见;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不能仅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去反映调查对象,而要对调查的事物或问题从起因、背景、条件、发展变化、发展趋势到对策建议作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也不同于理论文章,它不是靠逻辑推理论证观点,而是靠客观事实说明问题,从事、人、理形成观点;它更不同于文学作品,不能凭主观想象虚构、渲染和夸张,不允许无中生有的“笔下生花”,而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农贸市场研究报告的文风应该严谨、朴实,表述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农贸市场研究报告撰写中要把握几个环节,一篇调查报告至少应具有三个要素:一是“是什么”,把调查对象的情况搞清楚;二是“为什么”,把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准;三是“怎么办”,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强调三要素,但不意味着就是情况、问题、对策“三段式”,可以根据调查内容、目的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撰写手法。执笔操作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提炼明确的主题,主题是贯穿农贸市场研究报告全篇的中心思想。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和掌握的材料形成观点,提炼出明确的主题。主题确定以后,谋篇布局、材料取舍、行文表述都要围绕主题进行。二、梳理清晰的结构,结构受主题的支配,全篇写几部分,每一部分有几个层次,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梳理清楚。三、筛选说明观点的材料,材料有了,观点有了,最后形成文章还有个对材料进行细致筛选的过程。所选材料要说明观点,观点要统帅材料,不经过筛选研究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形成材料的堆砌,好思想、好观点往往会被淹没在里面。四、拟定醒目传神的标题,写报告好比“画龙”,拟标题犹如“点睛”。作为“点睛之笔”,必须认真推敲,总标题要突出主题,体现报告的主旨;小标题既要紧扣阐述的观点,又要注意与总标题的内在联系。各级标题要力求醒目、传神、能导向、有吸引力,使人一看便想读下去。

红与黑

种植草果成本低利润高,亩产值高达2.5万多

草果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的水果,它的果实成熟后呈现红色,看上去非常漂亮诱人。草果全株有辛香气,气味不臭,非常好闻。种子一般是多角形的,其入药都是晒干后成熟的果实,对疟疾寒热、脘腹胀痛等具有非常好效果,所以也是很珍贵的一种药材,而且价格不菲。在种植上,有农户种植一亩产值高达2.5万多块,那么它的种植前景和市场前景如何呢?接下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一、草果的种植前景分析草果从种植到成果采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虽然收获时间长,但一般可以连续结果几十年的,所以种植一次可以受益几十年了。草果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其生长能力比较强,而且产量也比较高。一般在正常种植管理下,一亩可生产草果1500斤左右。另外,草果的种植技术是比较简单的,管理起来也比较粗放,所以完全不怕没技术,易种易管理。草果的种植投入成本也是比较少的。比如种苗价格、土地租金再加上管理、浇水、除草等各项管理工作,总投入大约在5000元/亩左右,所以种植草果成本低,具有着较好的发展前程,前景好。因此,成为了很多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二、草果的市场前景分析草果全身上下都是宝,即可炮制入药,又可制成香料,增进菜肴味道。市场方面,草果的需求也相对稳定高涨,且种植起来相对容易,经济效益比较高,因此草果的市场价格也比较可观的。就市场销售而言,跟本不用自己去销售,草果一成熟很多商贩都上门收购,收购价大约在20元一斤左右,有的地方高达25元一斤。如果按照亩产1500斤、收购价20元一斤计算,那么利润收入为1500斤X20元=30000元,然后减去成本5000元,因此一亩的产值在25000元左右。如果我们种植十亩、八亩,那么一年都可以收入几十万了。所以草果很有市场前景。上面就是草果成本利润分析全部内容,今天内容分析就到这里了。草果是我国的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成本低利润高,种植简单易管理。选择种植草果比种植其它水果强。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觉

2018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

前言为引导中药材产销衔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商务部于2012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集中采集发布中药材重点品种相关信息。目前,系统数据来源于100余个中药材产地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17家中药材市场、7家中药材网站及中国海关。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旨在客观呈现中药材流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市场运行特点,展望市场发展趋势,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学术机构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中医药新政密集出台,尤其是《中医药法》的实施以及《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发布,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此背景下,全国中药材供给规模继续扩大,流通环节资源优化提升,集约化产地加工方式凸显,“互联网+”新型贸易方式兴起,中药材流通市场加快转型升级。一、2017年中药材国内市场分析(一)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我国200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2700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12月31日点位为2350.80点,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6年的年初点位。从价格指数综合分析,2017年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具体来看,我国中药材流通市场常见的741个中药材流通品种中,220个品种价格上涨,334个品种价格持平,187个品种价格下跌。与2016年相比,2017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12%,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10%,价格下跌品种数增加48%。220个涨价品种价格平均涨幅为24%(2016年全年涨价品种平均涨幅为39%),价格涨幅较去年收窄,市场进一步稳定。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涨价幅度为101%,与2016年相比涨价幅度大幅降低,涨价品种多以小品种为主,市场、资本和气候对品种影响较大。187个价格下跌品种价格平均跌幅为13%(2016年平均跌幅为18%),价格跌幅较去年收窄,整体跌幅不大。其中,跌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跌幅45%,与去年持平。但是,大宗品种川芎、板蓝根分别下跌42%、36%,药食同源品种柠檬、益智仁分别下跌50%、43%,再加上产新后新货将大量上市,后期下行压力较大。(二)中药材种植受到政策鼓励,家种品种供应量持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同时,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因此,反映家种中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种家种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2017年整体下行,从2500点调整到2200点左右,下降332.01点,环比下降13.14%。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药材种植品种供应量正在持续增大。(三)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需求稳定增长长期以来,动物类药材多为野生。由于野生资源稀缺,且逐年枯竭,国家对其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价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2017年,反映野生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我国流通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99种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上半年突破3000点,上行至3200点附近,下半年小幅度回调,上涨117.4点,环比上涨3.93%。71个动物类品种中,34%的品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25.41%,珍珠、五谷虫、蝉蜕等上浮较大;24%的品种价格下跌,平均跌幅跌16.20%,鹿角霜、龟甲和蟋蟀降幅明显。(四)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增长主力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相关品种需求总量增长率为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随着中药饮片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布局药食同源类产品,将一些滋补类药材用于食品、保健食品,从而刺激此类药材销量不断增加。据阿里健康发布的《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40岁以下人群已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在消费人群中占比达72%。同时,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也直接刺激了药食同源产品的消费。天地网统计数据显示,人参、三七、枸杞子、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近两年保持了8%以上的销售增幅。二、2017年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分析(一)国际市场回暖,中药材进出口量齐增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口数量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大幅跌至5.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药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等。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9.10万吨,同比增加13.62%,平均进口价格2.87美元/公斤,同比上涨14.15%,中药材进口总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9%,远高于我国货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二)传统市场稳定,亚洲仍为进出口主要地区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 额9.71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年,日本超越中国香港成为我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我国对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占比则相对较小。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8.26万吨,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62.79%。亚洲地区的主要货源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主要品种有龙眼,番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三)“一带一路”助力,带动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中药材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量的13.70%和34.01%,同比分别上升80.33%和51.43%,出口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35%和25.89%,同比分别上升54.40%和38.35%,远高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整体水平。2017年,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数量1.39万吨,同比增长261.15%,出口额高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98.60%,占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4%,占我国对“一带一路”地区中药材出口额的38%。尤其是对越南中药材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迅速,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8.70%。(四)贵细中药材进口劲增,人参产业亟待深挖2017年,我国中药材十大出口品种为: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冬虫夏草、半夏、当归、党参、西洋参,以药食两用品种为主;出口额同比增加14.08%,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44%。我国中药材十大进口品种为:龙眼、西洋参、鹿茸、乳香、没药及血蝎、番红花、人参、甘草、加纳籽等、龟壳、石斛;进口额同比增长61.07%,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93.13%。其中,鹿茸、人参、西洋参、番红花4种贵细中药材进口额同比大幅增加,占2017年中药材进口额的39.04%,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进口大品种甘草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大幅减少约40%。长期以来,我国既是人参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人参的进出口状况却存在巨大反差。2017年,人参出口额是进口额的8倍,但出口价格却是进口价格的14.33%;人参出口量微弱上升,进口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同比高达137.58%;人参出口平均价格为51.84美元/公斤,同比大幅下降27.32%,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人参统货交易价。而人参进口平均价格却 高达361.81美元/公斤,同比增长4.85%,这突显了我国人参产业出口主要是以原料为主,量大但附加值低;而进口人参则主要是价值高的精加工产品,量小但附加值高。因此,亟待在人参产业整合、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精耕细作。(五)行业标准提升,出口药材质量持续好转2017年,我国出口药材整体质量继续提升。全年中药材因质量问题被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扣留和退回44次,相比2016年的56次、2015年的103次大幅减少。其中,人参因《中国药典》2015版中增加了农残限量规定,出口质量改善尤为明显。2015年人参出口退回或扣留次数为15次,2016年下降至9次,到2017年全年无扣留和退回情况(含人参粉和人参提取物)。干枣因《中国药典》2015版中添加不安全添加物、色素和糖精等要求,被扣留和退回情况也大有好转,2016年14次,2017年下降到3次。2017年,出口中药材因农药残留被退回次数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31次下降到21次。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子,2017年被退回10次之多,亟待建立无公害种植技术体系来保障枸杞子药材质量。(六)民营企业保持领先,成为中药材进出口主力2017年,民营企业在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70.76%,同比略有下滑,与2015年持平,占据出口份额之首;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上升至16.34%;三资企业市场份额同比持平。民营企业在中药材及饮片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59.46%,占据进口份额之首;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为17.14%;三资企业市场份额23.40%。但民营企业的单体进出口实力与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年,单家民营企业平均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75.0万美元和79.5万美元,国营企业分别是其1.61倍和2.33倍,三资企业则是其1.98倍和2.02倍,虽然平均每家民营企业中药材进口额远低于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但是平均每家民营企业中药材进口数量却远远超过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说明在进口品种或进口价格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也存在较大差异。三、中药材流通发展趋势研判(一)中药材品种出现新行情1.品种价格继续震荡调整。预计2018年药材走势同2015年相似,整体震荡调整。其中,家种大宗品种价格难以乐观,小品种、野生品种、动物类品种价格则有望走高。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已发生干旱、洪涝、冰雹、“倒春寒”等气象灾害,需要继续关注特殊气候因素对中药材整体行情的影响。2.家种药材供应量扩大。近年来,受到供给侧改革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及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下滑的影响,中药材种植关注度不断上涨,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土地确权和中药材种植机械的改良和升级,在我国中北部区域中药材种植向农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预计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家种药材供应量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大,特别是机械化种植家种药材供应量需要重点关注。3.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愈加重视科学健康和科学养生。“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提出的“预防为主”理论与中医“治未病”理论同出一辙,预计将带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需求量的进一步扩大。(二)中药材市场预示新变化1.优质中药材需求量扩大。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发布46次药品不合格信息,涉及5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超千批次药品。其中中药饮片类不合格批次占比65.98%。在此过程中,不少中药生产企业受到处罚,亳州市场开始大规模整顿,中药生产企业转向产地寻求优质中药材的趋势越 来越明显,预计优质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2.鲜食中药材刺激冷链配送升级。今后,随着社会消费升级,不论是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还是超市、菜场,以及电商平台,对鲜食中药材的需求量都不断扩大。由于受到供应季节、保鲜方式、冷链配送等方面的影响,鲜食中药材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均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药品冷链配送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鲜食中药材的冷链配送业务将逐步成为中药材流通的新增长点。3.中药材市场交易创新变革。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布,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融入“互联网+”浪潮的中药材电商平台引发行业巨大变革。珍药材、天地网、绿金在线等一大批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中药材规范种植、道地药材溯源、供需信息发布、金融辅助等服务,为解决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新模式、新途径。(三)中药材产地呈现新形势1.医药企业加速产地布局。按照《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的要求,中国中药、康美、天士力、天地网、珍宝岛、九州通、香雪等上市公司纷纷以多种形式下沉产地,产地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中药材定制化 生产、产地集中加工、托管式仓储、供应链金融、中药材视频直播和溯源等新型业务模式和技术都已在各大中药材产地兴起和应用。2.集约化产地加工雏形初现。中药材生产流通体系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推进其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已成为行业共识。2014年,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在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规划了90家中药材物流基地。截至目前,全国52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其中11家中药材现代物流基地上线运营。同时,《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出台,也为中药材产地加工进一步集约化提供了技术规范。3.产地市场交易日趋活跃。近年来,产地市场采购已成为中药材采购的趋势,特别是大宗药材采购活动逐步向产地延伸。在大型医药企业纷纷赴产地市场采购的同时,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仅有亳州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安国、玉林、成都和清平市场交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专业市场也相对冷清。

好儿子

艾媒咨询:中国中药材用户调研及延伸市场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由于中医药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加速扩展和整合。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中药巨头企业纷纷布局中药材后市场,建设中药大健康产业,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已成为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中最具成长性的组成部分。(《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用户调研及延伸市场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8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中药产品需求扩大,中药材发展前景向好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总体健康需求在扩大,进而推动中医药市场的发展,2018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达1246亿元,同比增长22.40%,预计到2024年,中药材市场规模将达2004亿元。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滋补养生和治病为主要目的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其中男性受访者人数占比较高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其中男性受访者人数占比较高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巨头药企纷纷布局中药大健康产业,中药材行业市场繁荣发展由于中医药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加速扩展和整合。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中药巨头企业纷纷布局中药材后市场,建设中药大健康产业,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已成为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中最具成长性的组成部分。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政策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经济2013年到201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都保持8%左右的增长水平,2018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5万元。其中,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付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水平,2018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到约1685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刺激着中药医疗消费需求的增长。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社会需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用户中,倾向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例为49%,与西药基本持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加上中药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药疗效信任度加深,中药市场需求扩大。中国中医类诊疗人次分布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中医类诊疗人次为10.7亿,其中中医类医院诊疗最高,为6.3亿人,占中医类诊疗量的5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医类医院数量占比仅为8%,但由于医院诊疗技术、医护人员专业性等优势,患者优先选择去中医类医院就诊。中药材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分析中药材前端发展前景可观,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驱动下,中药材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中药材市场规模扩大前景可观。2019中药材用户画像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更多,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药材的认知和评价更加客观,利于“信中药、用中药”消费环境的营造。消费者购买中药材对象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5.3%的受访用户主要为自己购买中药,其次是为父母、子女购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购买者多为自用,或为家人选购,主要以使用为目的。消费者购买中药材主要目的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滋补养生和治疗病症是受访用户购买中药的主要目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大健康理念“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发展,未来中药保健品等后市场的需求可能大于对中成药的需求,中药后市场将会繁荣发展。消费者购买中药材考虑因素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者购买中药材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药效,其次是中药成分和副作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减低,更加重视中药的疗效。消费者了解、购买中药材渠道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是通过医生介绍了解中药。从购买渠道上看,多数用户选择到医院、药店和诊所购买中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专业的意见以及到正规的场所购买中药产品。消费者对中药材价格接受程度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药材的价格高,但有64.7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药材价格虽高,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药疗效的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价格接受程度也会有所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疗效认知情况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1.4%的受访者认为中药材疗效很好,57.5%认为疗效一般,仅有1.1%的受访者认为中药材疗效很差。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愿意推荐其他朋友购买中药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疗效逐步被认可是消费者愿意向他人推荐的主要原因。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一)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二)过去五年,同仁堂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收入99.59亿元,同比下降4.95%;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加0.04%;扣非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速0.5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成药OTC市场整体消费疲软叠加公司新管理层上任后内部经营调整(大幅减少新开门店)是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受阿胶产能问题影响导致营收大幅下降,拖累母公司整体业绩。预计短期产能问题解决后,同仁堂整体业绩将恢复往年正常水平。 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三)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是同仁堂营收的两大板块。2019年上半年,医药工业营收43.41亿元,同比下降4.34%;医药商业营收38.53亿元,较去年同期38.18亿元,基本持平。中成药增长动力不足拖累医药工业业绩的主要原因。同仁堂中成药有超过400个品规,集中分布在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和妇科四大领域。2018年除了心脑血管其他三个中成药治疗领域均出现了3.87%-14.39%业绩下滑。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四)2019年前三季度,在中成药增长动力不足,辅助用药目录出台、医保限制使用、修改说明说等一系列政策的打击下,靠营销驱动的单一产品布局已经很难抵御中成药增长乏力和政策监管带来的冲击。同仁堂已转型进军大健康领域,布局保健品、药妆、养老等,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典型企业分析二:片仔癀(一)片仔癀是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漳州市国资委,全资持有漳州市九龙江集团,九龙江集团持有片仔癀57.92%的股份。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业务范围已有单纯的药品发展成为集药品原材料基地、药品生产流通经营、特色化妆品和日化产品及食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等大健康集团。企业分析三:东阿阿胶(二)根据东阿阿胶财报,2015-2018年,营业收入持续稳健上升,到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35.4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09%。艾媒分析师认为,受整体宏观环境以及市场对价值回归预期逐渐降低等因素影响,东阿阿胶主动压缩渠道客户库存并控制发货,从而导致其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渠道去库存给业绩的阵痛过去后,营业收入有望恢复正常增长。典型企业分析四:太极集团(二)2019前三季度,太极集团实现营收89.91亿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5.46%,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0%的情况下,第三季度出现下滑。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19.68%升至2019Q3的29.16%,涨幅超过10%。艾媒咨询分析师人认为,公司业务结构导致的毛利率相对较低,在此情形下,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或是吞噬太极集团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典型企业分析五:胡庆余堂(二)2010年胡庆余堂成立电商公司开始布局电商领域,通过“广撒网”的方式,与天猫、京东、小红书、抖音等超过32个新渠道合作,发展至2018年,电商板块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占据集团总销售收入的30%,以此推算出,2018年胡庆余堂总销售收入接近16667万元。据悉,2019年胡庆余堂电商板块营收目标是8000万元,并且会继续加大新渠道营销,预计几年内实现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的一半。短期内线下诊所、药房等实体的营收依然是胡庆余堂营收的主力。中成药产量趋势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中成药产量一路上涨。在2015年1月,2012年4月和2017年12月中成药产量出现三次峰值,分别达到34.24万吨,38.8万吨和36.4万吨。2017年以后,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行,中成药消费需求趋于合理,中成药产量开始回落,但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产量水平。 中成药销售收入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1-2017年中国中成药销售收入直线上升,到2017年中成药销售收入达2996.37亿元,同比增长8.7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成药销售收入稳步上升,说明中成药市场需求在持续扩大,但在药品招标、医保控费、两票制等政策制约下,短期内医院消费市场端中成药销售额会下降,中成药营收增速会持续下滑。消费者对中成药信任程度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7.3%的受访者信任中成药,且在未购买过中成药的受访者中有接近七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在未来有购买中成药的意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成药炮制工艺的升级,中成药质量提高,疗效赢得人们的认可,未来,人们对中成药的需求会持续扩大。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数据分析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零售总额为2473亿元。其中,中草药保健品行业零售额890.2亿元(占比36%),仅次于膳食营养补充剂(占比5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居民在收入和消费能力提升下,养生保健的意识明显增强,进而推动整体保健品市场需求增长。在此背景下,中药保健品凭借其中医理念特色,取得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保健品消费区间数据分析2018年中国中药保健品行业价格区间:400元以上占比攀升,200元及以下明显压缩,高端化趋势显现。以阿胶类保健品为例,目前东阿阿胶一盒240克装的蓝帽子“阿胶片”售价已经达到了1400元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8年高端进口保健品品牌销售额明显增长,促销活动的激励叠加居民消费升级拉动了高端中药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中药保健品地区需求分布数据分析华北地区,尤其是天津、北京两地,具有较为悠久的中药养生历史,同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当地对中药保健品有着较高的需求,约占全国比重的34%;华南地区较为注重膳食,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广东省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下,对中药保健品的需求明显提高,占全国比重约为23%。“药妆”市场规模数据分析2010 年以来“药妆”概念一直是国内化妆品行业的风口之一,虽然国内既未针对“药妆” 设制专门的批准文号,也未对“药妆” 有明确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如抗过敏、中医中草药、皮肤修复、医美等药妆概念的走红。数据显示,2017年药妆市场规模6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810亿元。未来中药草本化妆品市场规模会随着对人们对药妆的需求上升而上升。消费者使用草本化妆品原因数据分析近年来各大化妆品品牌相继推出草本化妆品,而草本化妆品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其安全的成分和具有的特定功效,这两点也是草本化妆品区别于其他化妆品最主要的特点。同时,而化妆品本身的使用效果、对皮肤的刺激性以及价格也是顾客考虑购买的因素。主要药妆品牌中医中草药的护肤理念在 2010-2015 年一度是行业最大的风口,佰草集、相宜本草等一批本土品牌也在那个阶段实现了渠道与销售规模的快速提升,中草药植物理念的流行,开始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中医汉方作为本土特有的医学理论,也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

玫瑰园

2019上半年度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研究报告

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念,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传输和处理,为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能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的极好的机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受到国家和各地方部门的大力支持。2019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刺激了水果生鲜的日常消费需求。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上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5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加了298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2019上半年的99.2%,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中国生鲜电商持续发展的基石。

趋进

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图书线上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稳步增长图书零售额线上占比逐年提升,2018年占比达到64.1%,预计2019全年占比达七成。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达254.5亿元,预计2019全年达到约300亿元。B2C图书线上平台中,京东图书作为头部玩家,是国内唯一覆盖纸电声+软硬件+知识服务的阅读全生态平台。新书品种数量及占总品种数量的比例逐年下降2017至2019年,新书出版品种数量逐年下降,占总出版品种数量比例也逐年下滑。图书市场发展结构逐渐优化,经典图书生命力旺盛。纸电同步销售趋势明显图书市场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越来越高,从2017年的14.3%,到2018年的23.7%,在2019年已经超过35%。随着民众电子书阅读率不断提升以及电子书市场内容供给不断提质增量,未来纸电同步销售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线上图书平台将保持低价优势、加强服务、继续渠道下沉针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线上图书平台将不断进行全方位升级:一方面,继续以价格吸引用户;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服务;此外,随着京东等玩家继续下沉市场,低线级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市场概览市场概览-线上图书市场价格优势及商品、服务升级促使线上占比逐年上升随着网购市场的日益发展成熟,居民购书方式逐渐变化,图书零售额线上占比逐年提升,于2016年实现反超;2018年占比达64.1%,市场规模573亿元,增长24.8%。2019年前三季度,实体店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下降7.0%,线上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4.8%;线上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19全年能到七成。在整体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京东等线上图书平台除了以折扣、满减等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还不断从商品和服务两个方面提升用户体验,无论是图书品种、商品推荐还是物流、售后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市场概览-B2C图书平台京东图书成为消费者优选的线上购书平台京东图书上线九年以来,不断思考如何把出版业的特性与线上的模式结合到一起,持续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获得读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信赖。业务布局方面,京东是国内唯一覆盖纸电声+软硬件+知识服务的阅读全生态平台。在一站式购物的消费大环境下,京东图书已成为消费者优选的线上购书平台,业务增长潜力强劲。此外,京东庞大的用户规模及高质量的PLUS会员为京东图书的用户增长提供了内生力,京东图书拥有高综合增长潜力。特点与趋势特点与趋势-纸书文教书、童书两个主要品类将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根据京东大数据,近三年各图书类型成交额占比排序相同,文教书、童书和文学书一直排名前三。值得关注的是,文教书和童书的市场占比在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家长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这两类书的市场占比将不断扩大。特点与趋势-纸书之文教大语文时代,中小学课外读物表现优异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文教书成交额最高的细分品类前三是:中小学课外读物、大学教材和工程类考试用书;中小学课外读物、高考读物、初中各年级读物成交额保持较高同比增长。近几年,国家提倡大语文,中小学语文教育发生变革,中小学课外读物作为文教书第一大品类,2019年成交额同比增速将近50%,预计在2020年,其成交额还将走高。上过初高中的同学都知道,《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是辅导书界的”小霸王“,带给80后、90后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这一系列图书依旧“折磨”着零零后,相关图书2019年销量是2018年的近三倍,是同步教辅中NO.1品种。特点与趋势-纸书之童书科技热,将给科普/百科类童书带来良好发展前景根据京东大数据,儿童文学、绘本、科普/百科三大细分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速超过童书整体增速,导致这三个细分品类在童书成交额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从2017年的65.6%,到2018年的66.4%,再到2019年的69% 。三大细分品类中,成交额同比增速最高的是科普/百科,将近40%;它跟儿童文学和绘本的成交额差距持续缩小——科普/百科成交额在2018年是儿童文学书的一半,2019年已占六成。国家整体科技热,将给科普/百科类童书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特点与趋势-纸书之文学玄幻、科幻、新武侠引领增长,爆款影视剧带动原著热销根据京东大数据,文学书品类中,社会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新武侠以及世界名著和诗歌词曲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中,玄幻小说及新武侠同比增长超过40%。科幻小说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速,2019年的成交额同比32.7%。爆款影视剧带动相关原著销量增长已成常态,如2019年大热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小欢喜》,前者播出后原著小说日销是播出前日销的20多倍,后者播出后原著小说销量是去年同期39倍。明年如果《大江大河2》《青簪行》《余生,请多指教》 《有翡》《流金岁月》 《孤城闭》 《鬓边不是海棠红》《六爻》等电视剧播出,会继续带动相关图书热销。特点与趋势-新书新书单品成交额逆势上扬;注重精品,是必由之路2019年,在新书品种数量较去年大幅下降的同时,新书成交额不降反升;每个新品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超30%。其中,文教书、社科书、科技书类新书成交额占比及增幅位列前三。对出版行业来说,更加注重精品的挖掘以及重点书的营销推广,不断提高新书市场规模,是必由之路。特点与趋势-数字阅读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将越来越高“纸电同步” 已成为读者阅读的新趋势。随之而来的是,一本图书同时有纸书和电子书两个出版形式的品种越来越多。在京东图书,这种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越来越高,从2017年的14.3%,到2018年的23.7%,在2019年已经超过35%。特点与趋势-国内一二线市场仍是主力地区,低线市场是增长引擎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各线级市场的成交额排序是:一线、二线、三线、六线、四线、五线。其中,一线市场的经管励志书、科技书、社科书、生活书、艺术书和原版书的成交额占比都高于图书整体占比(原版书占比最高,将近50%)。童书、文教书和文学书在一线市场的占比低于图书整体占比。五六线市场与一线市场表现正好相反。从成交额占比变化来看,六线、五线和三线成交额占比上升最多,低线市场成为图书线上销售的增长引擎。当下,京东等线上图书平台全力开发下沉市场,为改进低线市场的商业基础设施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低线市场的消费升级。特点与趋势-海外海外市场增长强劲,美国是最主要的消费国家京东一直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实力挖掘跨境线上红利,并重点开辟京东全球售业务。通过京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9年京东图书在海外销售爆发式增长,无论用户数量还是成交额,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是前三市场。市场榜单城市TOP10各城市中,北上广深以及成都用户最爱买书根据京东大数据,在2019年,无论是线上图书用户数量、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市场均全国领先。此外,成都、武汉、西安、天津、重庆、苏州6个二线市场各个指标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安购书的用户数量被重庆超越,但人均买书金额更高,整体成交额仍高于重庆,且在2019年超越天津成为第7。纸书畅销榜TOP10经典图书生命力持久,四种书连续两年上榜2019年纸书榜中,多数上榜书都是经典长销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平凡的世界》《三体》《原则》连续两年上榜。TOP10中新书只占两席,TOP100中新书占比不到两成。一方面经典之作常读常新,有无穷生命力;另一方面新书爆款不济也是主因。纸书畅销新品榜TOP10党政相关新书频上榜,多本新书作者登顶作者榜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纸书畅销新品榜TOP10中,有3种是社科新书,文学和童书各占两席。2019年9月才出版的《这里是中国》借助京东图书平台优势,不仅名列新书榜前十,而且进入总榜前十五。《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套装24册)》《这里是中国》《美国陷阱》《崔玉涛育儿百科》《人生海海》的作者全部凭借2019年新书入围作者榜TOP10。电子书畅销榜TOP10经典金融理财类图书强势霸榜2019年电子书畅销榜TOP10中以经典金融理财类书籍、管理类以及计算机类工具书籍为主,其中经典金融理财类书籍占四席,《富爸爸穷爸爸》《穷查理宝典》《财务自由之路》《证券分析》纷纷上榜。《原则》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这本书也是唯一一种同入2019年纸书、电子书双榜前十的图书。最受欢迎作者TOP10考研大军助力肖秀荣教授登顶,网红故宫位列第二京东图书2019年最受欢迎作者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肖秀荣。肖教授作为考研界的旗帜性人物,每年数以百万考研大军撑起了其在图书界的霸主地位。随着故宫博物院爆红,以《故宫日历》《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故宫文创产品也越发受到喜爱。星球研究所也凭借着2019年爆款书《这里是中国》成为书界网红。纸书出版机构TOP10科学技术类专业社多有入围2019年纸书出版机构TOP10中,中信出版集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与2018年排名一样,位居榜单第一和第二名。2018年排名第四的电子工业出版社今年排名上升一位,进入前三。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新晋入榜。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均属于科技大社。随着AI、5G、区块链、VR、智能家居等科技领域日益受到关注,科技类图书市场将不断扩大。电子书出版机构TOP10中信纸书电子书双头筹2019年最受欢迎电子书出版机构前十中,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图书为主的出版机构占据一半席位,中信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华章信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均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图书为主。中信出版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号召力,获得纸质书、电子书双头筹。用户分析用户画像-基本情况主要集中于26-45岁,学历水平较高线上图书用户性别较为均衡,男性占比52.4%,略超女性用户占比。年龄主要集中于26-45岁,这部分人群处于职场上升期和人生中成家生子的主要时期,对于图书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学历水平较高,本科&大专学历用户占比63.1%,硕士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9.3%。

苟可得已

云南省怒江州发展草果产业链 有好收成还要有好收益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眼下,正是云南省怒江州草果丰收季节。大峡谷里密林深处,一簇簇褐红色的草果长势喜人。“它可是我们怒江人的致富果。”十月普是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村民,最近他正忙着把收获的草果送到山下收购点。十月普从2015年开始种植草果,如今他家种了80亩草果,已经有30亩开始挂果。“去年刚挂果挣了3万多元,今年价格稳定,预计能卖七八万元。”草果是一种中药,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做调味品。怒江的高山峡谷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草果。从2007年开始,福贡县就投入资金鼓励群众发展草果产业。尽管种植草果给群众带来了部分收益,然而随着近年来怒江草果种植规模和产量的逐年递增,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波动,农户的收入增幅并不大。“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草果种植、生产和销售形式都比较传统。只卖原料卖不出好价格,有好收成却没有好收入。”怒江州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华说。为了让绿色的草果产业更好地推动地方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2016年,云南能投集团与怒江州政府合资成立了怒江州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并投资1.04亿元建设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建成全国第一家全自动化、高技术标准、高质量标准的草果电烘烤加工生产线,产能达到6000吨/年。走进加工车间,记者看到,收购的鲜果经过风选去杂、喷淋清洗、滤水烘干等步骤,变成了干果被包装起来。与此同时,公司还围绕草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草果市场潜力进行调研,开发了草果调味酱、草果调味汁、草果酒等产品,让大峡谷里的草果走向全国市场。“我们把加工中心建在种植草果的核心区,使农民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规避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张继华介绍,“今年企业计划采购加工草果鲜果6000吨、产出草果干果和草果粉1400吨,实现产值约5000万元。”为了让草果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怒江州还打造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的草果全产业链。在怒江州泸水市,中交集团投资建设的怒江香料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变过去只卖原材料的状况,提升草果产业附加值。除了在草果精深加工上做文章,针对每年产生的约1万吨老草果杆,福贡县引进了四川道明竹编公司和新繁棕编公司,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草果杆编织扶贫车间,利用老草果杆编织出精美的草果手工艺品,让以前没有用处的草果杆“变废为宝”。此外,2018年以来,福贡县每年还举办“草果节”“草果文化周”等活动,把草果打造成当地旅游特色名片。草果丰收,峡谷飘香。截至目前,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种植111万亩,其中已挂果面积40万亩,2019年产值达12.15亿元,受益群众达4.31万户16.5万人。草果成为怒江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支柱产业。(经济日报记者 曹 松)

居丧不哀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美国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2、日本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4、以色列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FS:Page]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2011-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011-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3、农业总产值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2011-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五、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2、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3、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4、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5、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斐然,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亮点。六、中国现代农业领先企业分析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公司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放心企业、2016全国十大领军饲料企业、主体信用等级AAA、中国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企业、2017福布斯全球2000强等荣誉称号。2016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亿元。2013-2017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产预混料、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逐步向动物保健产品、规模养殖和优质苗种领域拓展业务的高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和畜禽饲料、优质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向客户提供苗种、动保、技术、服务等养殖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保证客户全程健康养殖。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鸡、鸭、猪、鱼、虾等饲料,虾苗、鱼苗,及养殖过程中所需的保健品、疫苗等。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6.33%;利润总额10.44亿元,同比增长5.57%。2013-2017年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3、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1日,于1998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公司位于具有“绿色国际港”之称的京郊顺义区。下设六家分公司、十八家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种植、加工及销售;白酒生产与销售;肉食品加工与销售;良种繁育;肥料开发与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大型企业。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5.45亿元。2013-2017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1、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深度研究报告丨天猫XCBNData发布《2019出海市场研究白皮书》

天猫海外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于2019年11月22日联合发布了《2019出海市场研究白皮书》。以天猫海外七大核心市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用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洞察出口跨境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出海行业概况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整体跨境电商比例高达78.9%,交易规模为7.1亿元,跨境电商出口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需求提升,助推我国跨境出口行业快速发展。政策利好、资本涌入、人口红利助力跨境电商出海高速发展。以B2B平台、B2C平台、B2C自营第三方平台、服务商为主要形式,各大跨境电商竞相出海发展。天猫海外将阿里生态模式复制并落地全球市场,提高当地电商效率,服务品牌商家和海外华人消费者。但从跨境电商出海的业务模式来看,物流和服务一直是品牌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两大痛点!物流成本高时效低导致商家利率降低。消费者体验变差;服务难以本地化成为跨境电商的另一大难处。二、海外市场分析海外市场蓬勃发展,其中服饰、住宅家具、3C数码配件成为热门品类。这些商品主要服务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七个核心市场。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品类特征也孕育了不同的消费趋势。海外市场的消费趋势主要有4点:趋势一:传统的传承以及丢不掉的中国心和中式习惯,以购买呼应节日氛围的小礼品以及中国风的家居饰品为主。 趋势二:热衷国潮,紧跟潮流时尚,线上国潮服饰受欢迎。 趋势三:性价比高的3c数码小配件以及住宅大件漂洋过海进入消费者的生活。 趋势四:理想生活,健康户外活动与精致居家烹饪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电器。三、助力出海之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全球消费者,铺设出海之路。天猫海外,辐射200个以上的国家与地区,提供8000个品类的多元商品,服务千万消费者,建设了7大本地运营站点。借助阿里巴巴零售生态优势,满足市场各类需求和趋势,将优质的品牌、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全球各地的消费者,铺设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出海之路。天猫海外提供了全链路的跨境出海解决方案:1、覆盖10个核心产业带、近千家优质产业集群代表商家。通过对渠道供给侧的不断优化,针对海外市场,进一步丰富和补充现有商品;2、天猫海外整合菜鸟物流资源,提供一系列物流解决方案,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物流服务质量;3、多币种结算,解决线上支付痛点;4、天猫海外商家中心为商家提供了各种内容培训,为商家疑难解惑,助力商家顺利出海;5、天猫海外通过站内外各类不同流量渠道,多样化引流,提供多元和全面的选择和服务,助力商家出海;6、天猫海外帮助商家运用新媒体运营矩阵,针对性推出不同的新媒体运营方案,助力品牌顺利出海;7、本地退服务降低商家成本损失,提升海外消费者退货体验;8、天猫海外客服迎合当地特点,提供多语言支持的24小时人工服务。四、出海未来机会点总结下载本报告完整版或查看更多行业报告,请登录【发现报告】官网

边关路

我国中药材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中国农业监测报告撰稿人:张东伟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王建连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师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2807种。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组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中药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优良品种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中药材消费量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野生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风险需高度重视;三是加工流通趋于规范,但因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的中药材来源混杂、难以追溯的现状依然存在;四是进出口品种数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或仍将保持。五是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等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仍需防控。六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成本高、种植效益不稳定依然是阻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的产量占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一)生产现状1.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1-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2566万亩,增长率90.35%;中药材行业产量增加141.1万吨,增长率46.19%。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406万亩,比上年增长7.16%(图1);中药材行业产量446.6万吨,比上年增长5.26%(图2)。图1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2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行业产量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药材贸易网2.生态种植模式逐步形成。全国已有21个省市区约60余种中药材开展了生态种植的探索和实践。如东北地区人参生态种植(林下参)模式,华北地区连翘“二保护、三不管、二混栽”野生抚育与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浙江省重楼、三叶青、金线莲、前胡、黄精等林下生态种植与仿野生栽培模式,宁夏蒙古黄芪农田栽培中形成的“春发草库、伏耕培肥、秋季播种、双膜覆盖、水肥一体、农机农艺结合”的农田生态种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等,均采用模仿野生生境的生态种植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提升了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二)消费现状1.中医诊疗量上升促进中药材消费量增长。2014-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增加了1207所,增长率32.3%,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长了9994.6万人次,增长率18.8%。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的消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为289.5万吨,2018年增长至420.3万吨,增长率42.5%(图3)。图3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消费量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2.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量增幅明显。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图4)。其中以人参、三七、枸杞子、黄芪、当归、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增幅相对较高。图4 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需求总量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三)加工流通现状1.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0.7%(图5),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20个百分点(图6)。图5 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6 2014-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养殖、中药材经营、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涉及全国18个省(市)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四)进出口现状1.中药材进口额波动明显。2014-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口额波动幅度明显。其中,2014-2016年,由于大宗品种量价齐跌,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下跌幅度较大,下降39.1%;2017-2018年进口额逐渐上升,2018年较2016年增长107.1%,较2014年增长26.1%(图7)。图7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2.出口额波动性下降。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降至19.8万吨,降幅11.3%;出口额10.3亿美元,降幅9.5%;2018年出口额较2014年降20.8%(图8)。图8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五)市场价格1.市场价格整体趋于下行。2014-2018年,全国中药材价格走势整体趋于下行,且年际间波动明显(图9)。图9 2014-2018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家种中药材价格呈整体下行趋势。2014-2018年,家种中药材价格整体下行,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价格虽有反弹,但总体下降趋势明显(图10)。图10 2014-2018年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3.野生中药材价格呈平稳上涨态势。2014-2018年,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涨趋势明显(图11)。图11 2014-2018年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六)成本收益(以甘肃当归为例)目前,农户种植当归成本约1350元/亩(主要含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初加工、材料等费用),人工成本基本不计;种植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进行种植,每亩种植成本约3300元。如按2018年当归鲜货平均每亩单产450公斤(折干货每亩129公斤),鲜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6元、干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30元计。农户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135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2520元;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和合作社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60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570元。因中药材各品种种植方式不一,种植成本收益差异较大。就甘肃而言,农户自主种植(不计人工及土地成本)效益尚可,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二、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品种结构更加丰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种植机械改良,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二)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饲用中药原料品种快速增长。保健食品、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带动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市场的刚性需求增加;中药材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为相关中药材生产提供新的机遇,饲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饲料等所需中药原料的将迎来快速增长。(三)国际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将继续保持。“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中药材贸易范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和特有疗效,给中药材带来长期需求上升的积极影响,助推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稳定。(四)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周期性波动明显。受农产品行情波动影响,国内中药材行情出现错峰周期性波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进而助推价格上涨;“植物抗生素”类药材受疫情影响,年度涨幅波动明显。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2018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40万亩,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76%,中药材产业覆盖了全省87.9%的贫困县(区),涉及54.6%的贫困人口,中药材核心产区农民种植药材收益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超过50%;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药材覆盖面积突破600万亩,药农人均年收入一般在3100元以上;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产值超过150亿元,带动11.63万户贫困户、37.1万贫困人口增收;河北省62个贫困县中,43个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山西陵川县六泉乡西石盘村人均纯收入7120元,90%以上来自中药材。(二)主要经验1.注重产业扶贫,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脱贫带动作用,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区域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大手笔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发展新格局。2.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产业培育。针对中药材道地产区的天然优势,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特色、放大优势,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目标,建立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源头管理,推进中药材产业向品种道地性、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道地药材独特优势;同时,注重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及多功能开发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3.加强配套政策扶植,建立综合保障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保障农户利益为核心,从政府财政补贴扶持、银行配套贷款支持、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等方面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机制。4.多种模式灵活使用,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采用“科技推广+扶贫”“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劳务输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等多种模式,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全方位立体性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三)典型案例分析甘肃省陇西县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脱贫效果明显。2019年全县16个乡镇86个贫困村的81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田11314.65亩,占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面积的22.8%;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555亩,带动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收益。甘肃省渭源县通过“科技推广+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的企业帮扶增效增收模式,“企业+劳务输转”的就近用工务工模式,2018年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累计带动1800多人就业,户均年实现增收8600多元。四、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主要问题1.繁育种苗优良品种短缺,野生资源品种锐减。一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不规范,繁育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优良品种短缺;二是对野生资源的无序化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潜在风险。2.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用品质和药材质量安全受影响。一是种植规模小,无序跟风种植造成药材道地性丧失、药用品质下降;二是种植管理模式粗放,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产品质量安全受影响。3.加工标准化程度低,仓储运输环节问题多。一是产地加工基础薄弱,标准规范缺乏,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容易造成产地初加工的模糊监管与监管盲区,加工过程易导致中药材质量品种受损;二是专业仓库缺少,仓储设施与养护技术落后,物流标准与行业监管不力,仓储流通环节人为造成变质、污染,影响药用品质。4.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经营销售杂乱多样。一是大部分中药材加工前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后则属于药材,生产、加工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管理不到位,经营方式杂乱多样;二是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产品种植信息不透明,市场准入标准缺乏,中药材流通溯源难度加大。(二)风险分析1.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影响。气象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中药材生产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与气象灾害相伴而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中药材产业安全。2.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中药材生产周期长、道地性强,品种间不可替代,在市场管理工具相对缺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种植风险加剧。3.对外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国际贸易新关系的确定、新市场的开拓、贸易环境及形势的变化,都将给中国中药材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突发的疫情可导致相关中药材品种市场需求迅速上升,拉动市场价格飙升,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收益。但相对于不能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材品种的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而言,则可能因为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产品流通受阻,面临销货流量下降、产品积压、固定支出增加等风险,对产业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五、政策措施建议(一)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和监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扶持,发挥市场活力;建立并完善符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组织协调、行业咨询、标准制定、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保障有序发展。(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加强布局和引导,建设国家和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有序推进道地中药材品牌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中药大健康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加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品质。(三)加快中药材市场培育,建立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现代中药材商业流通体系,完善中药材商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发展互联网中药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渠道;打造现代化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加快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四)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转变发展思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创建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扩大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调剂余缺,保障供需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