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餐饮选址可行性分析报告——实例低下层

餐饮选址可行性分析报告——实例

XX仙林金鹰奥莱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为了更好的推进创业部对南京市场的进入,现对金鹰奥莱城为期一周的调研做总结性分析报告,以便对该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具体内容如下:目标市场分析南京市场分析西贝莜面村南京市场状况预选商圈市场分析预选店面分析道路、交通状况分析消费人流量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租金状况分析预选店面其他店面定位分析结论目标市场分析(一)南京市场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2014年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为821.61万人,户籍人口648.72万人 ,2014年为80.92%,排全国第7位。受教育程度全国领先,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26.11%,在副省级中列第1位,低于北京(31.5%),高于上海(21.9%)。南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有209.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6.12%,相当于每4人就有一个大学生。相比江苏每10人有一位大学生和全国每11人有一位大学生,大幅领先,显示出文化名城和拥有众多高校的优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0.77亿元,列全国第11位,增长9.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5.17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91元,增长10.3%。从国家等级划分,南京是国家二线城市。餐饮市场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复合商圈相对较少,目前最大规模的商圈集合为中山路新街口商圈;消费群体由于大学较多因此年龄结果年轻,多为逛街和游客;对传统中餐较为青睐,同时接受新口味菜系程度高,例:大叻、披萨等外国料理目前多为等位经营;除对传统中餐较为青睐外,对麻辣口味菜系接受度高。XXX店市场状况分析XXX目前在南京市场拥有4家店面:1店:位于夫子庙附近建康路1号鹏欣水游城4楼。月均营业额115万,人均消费75元该店是XX进入南京市场的第一家店,消费者认知度高。2店:江宁区双龙大道1680号金鹰购物中心4楼。月均营业额108万,人均76元,2015年7月开业。3店:中央路201号金茂汇购物中心8F月均营业额90万,人均77元,2015年9月开业4店: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购物中心B座8楼月均营业额:150万,人均74元当地消费者对XXX认知度高,对菜品和服务满意,特别对“非常好吃”、“菜品25分钟上齐”的营销观念非常认可。目前四家店面的展示和对品牌的推广为我们下一步进入南京市场开了好头。存在的问题:1、有部分消费者对价格存在质疑,认为价格偏高。本地市场与我们同菜系且同质化较高的“XXX店”11家门店,人均在65左右。2、4家门店都在半径5公里范围内,店面过于集中。预选店面商圈分析栖霞区位于南京主城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航运中心。常住人口66.8万人。辖9个街道办事处,68个社区居委会、49个村委会,其中龙潭、栖霞、西岗3个街道整建制委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仙林大学城位于栖霞区西部,东麓,距离15公里,2002年2月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学城之一。仙林大学城定位于南京三个副城之一,是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截至2013年8月,已有、、、、、、、、、等院校及其校区入驻。仙林大学城是以中产阶层为主的高档居住区。2015年,仙林地区共有各类在建项目62个,总投资430.5亿元,截至8月底,当年投资进度已超过80%,中电集团28所仙林新所区、金鹰奥莱城二期、江苏兰德地理信息产业园二期、万达茂等10个总投资约120亿元的重点项目在仙林大学城集中开工奠基。仙林中心商业区以三大人工湖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远离水面的是由多种不规则几何形状组成的大型建筑主体,规划有百货公司、电影院、专卖场等,局部建筑单体之间则由连廊相接;临湖的是小型建筑,有饮食店、咖啡吧、书店、精品店等;两个层次中间是一条长长的带顶步行街,将商业区紧紧联系,成为将来商业氛围的聚核地带。仙林金鹰天地于2009年12月18日试营业,开业后经营持续爆冷,客流量甚少。经营一年后,在2011年4月重新开业,身份转变为“仙林金鹰奥莱城”主做高档品牌折扣。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最早规划项目的主要消费群为大学城的学生及该区域的高级白领。但是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与金鹰品牌形象有较大差别,且每年有二个多月假期,对营业有较大影响。二、周边社区当时的入住率为40%左右,社区大多为低密度别墅为主,人流小。经过金鹰的调整及该商圈历时五年的培养,商圈趋于成熟。已经成为栖霞区的商业中心。综述:仙林金鹰奥莱城位于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带,又名为仙林中心。经过南京市委市政府不断调整和大力发展,大学城转向科技城的规划已经有了显著效果。15年动工的金鹰奥莱城二期和17年底开业的万达茂也将为仙林中心增加更多的机会点。同时与奥莱城近在咫尺的南京中建大厦和南京高科大厦的陆续进入也会为奥莱城提供更多的客流。因此从商圈角度来看仙林金鹰奥莱城具备开设一家西贝店面来满足周边居民及学术的就餐需求。二、预选店面分析(一)道路、交通状况分析该预选店面位于仙林中心的金鹰奥莱城。周边主要道路有:南,杉湖西路;北,文苑路;东,学海路;西,文津路。其中主要的交通要道为文苑路文苑路:由于仙林中心区域西部较东部发展的更加成熟,因此由西向东的车辆更多,主要行驶在文苑路,文苑路到仙林中心非常方便可直达停车场。公交站:七条线路可达预选店面:50路、70路、97路、108路、146路、310路、D1路。地铁站:地铁站2号线仙林中心站,步行300米即到。(二)消费人流分析预选店面门前人流量测算结果如下:周一到周四,预选店门前高峰时段人流(11:45-12:45)17-22人周五到周日预选店门前高峰时段人流(11:45-12:45)25-30人人流动线:预选点北正对南京财经学院,从北至南属于一楼,直接连接文苑路,不需要经过楼梯可直接到达。从人的行为角度人习惯靠右行走,预选店面必经之路。预选店面楼下为儿童游乐区,消费者习惯游玩后从预选点门前的电梯进入餐饮区域。儿童游乐区北侧为奥莱城女装区,女性为购物主体,因此购物结束后也习惯从预选店门前电梯进入餐饮区域。(三)业态品牌经营情况:注:所有餐饮由于周一周二为学校课程较多且刚过完周末所以生意一般,其中周一周二午市全部坐满需要等位的为土大力、东北炖、南京食朝汇、石器烤肉,大叻。其他餐饮上座率为8-9层。全部餐饮晚市都可以坐满。从周三开始全部餐饮全天全部开始回暖。三、租金状况分析(一)预选店面:预选店面建筑面积633平米,使用面积540平米,得房率0.85。目前市场开发部门与金鹰集团谈判的结果如下:。注:物业费20元/月,3元/月推广费预选店面633平米,按金鹰报价4.6元/㎡/天计算,年租金:106.3万。月租金:8.9万。。预选店面使用面积540平米,按厨房100平米扣除,按单座位占2平米/人计算,可以设定餐位数220位,人均75元计算上座率3,日营业额为4.95万元,月营业额148.5万按金鹰7扣点月租金为:10.4万元,年租金124.7万元上座率2.5,日营业额为4.13万元,月营业额为123.8万元按金鹰7扣点月租金8.666万元,年租金104万元(二)市场同店店面:四、定位分析:该商圈餐饮消费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能够占到整体餐饮消费的5层,其他为家庭消费和商务用餐,家庭消费比例可占到3层,其他为商务用餐。各家店面的促销活动:美团购物券,95元购得100元消费券;消费卡储值,折扣比例88折、85折;信用卡折扣返现,交通银行最红星期五,招行返现。根据测算整体餐饮正餐消费人均在70-80元之间。其中等位较多的餐饮门店人均分别为:土大力60元、大叻90元、南京食朝汇80元、东北炖60元。符合公司店面的定位标准。根据等位较多的餐饮门店来看,该商圈内的饮食习惯对时尚中餐的需求较大,土大力、大叻、南京食朝汇、东北炖每日晚餐全部等位。符合公司店面的产品定位。该商圈其他餐饮门店基础员工工资2800-3200。五、结论1、预选店面所在金鹰奥莱城已经营业7年,属于成熟商圈。金鹰奥莱城15年对餐饮业态进行了又一次调整,目前餐饮业态更加丰富且具有特色,可以满足各种餐饮需求,提升了对周围消费者的消费粘性。2、预选店面的租金价格与已开的西贝餐厅对比除江宁金鹰店为最低。与该商圈其他生意好的餐饮店相比:3、未来机会点:A.目前金鹰奥莱城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中会正式营业,主要的功能为大型健身中心及百货、停车场。金鹰奥莱城二期将与一期进行无缝对接,届时金鹰奥莱城将成为中国最大体量的奥特莱斯,更加丰富的业态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B.与预选店面一路之隔的文海路东侧已建成的仙林商务中心,有可能成为栖霞区政府的行政事业中心。仙林商务中心体量10万方,是预选店面未来可期的最大机会点。综合预选店面商圈成熟度,租金情况,未来机会点的增加三方面因素认为该预选店面可进行投资介入。预选店面外招停车场入口

刘敞

2018中国新餐饮消费行为趋势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居民生活的渗透不断深入,以及80、90后等网生代尤其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80后、90后新中产群体成为餐饮消费的重要群体,当前市场对手机线上点餐、等位和支付等需求出现持续增长,同时对餐饮消费便利性、个性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移动化、自助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餐饮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餐饮市场概览餐饮消费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整体形势稳中向好餐饮行业作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的行业,规模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达4.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国餐饮营业额达12736亿元,同比增长10.1%,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年初的一次演讲中谈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餐饮业营业额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60亿元增长了700多倍,行业规模即将跨入4万亿时代;服务网点也从1978年的12万户发展到2017年的465.4万户,涉及门店超过800万个,整个行业从基础薄弱逐步发展成为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惠及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产业。新餐饮时代,全链路线上线下一体化成新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居民生活的渗透不断深入,以及80、90后等网生代消费者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当前市场对手机线上点餐、等位和支付等需求出现持续增长,同时对餐饮消费便利性、个性化和品牌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使得餐厅在功能与服务线上化、用户消费体验持续提升以及全链路线上线下一体化等维度的竞争,将成为国内餐饮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新餐饮消费趋势洞察样本说明生活节奏加快拉动在外就餐需求增长,超5成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增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愈发青睐在外就餐。与此同时,90后等网生代年轻群体更是其中主力。艾瑞调研数据显示,从外出就餐的频次变化来看,51.8%受访者最近一年外出就餐的频次在增加,仅有10.7%的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减少。 此外,42.5%的受访90后每周在家做饭次数少于4次,且每月在家做饭少于三次的比重是其他年龄段的2倍以上。8成消费者外出就餐时间在60分钟内从就餐时间来看,有58.4%的消费者外出就餐花费的时间在30-60分钟,其中18.9%的消费者外出就餐平均花费时间在1小时以上。从消费金额来看,58.3%的消费者平均每顿花费的金额在50-200元之间。就餐第一步—挑选餐厅:重口碑从信息获取渠道来看,随着餐饮行业互联网渗透程度不断提升,在线生活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消费者查看餐厅信息、挑选餐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亲戚朋友的推荐也是消费者获取餐厅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口碑评价、价格、位置是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的前三考虑因素,其中80.7%的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会考虑餐厅的口碑评价。就此而言,提升餐厅的口碑值不但能帮助餐厅提升老客复购的频率,更能帮助餐厅吸引更多的新客前来就餐。就餐第二步—预订餐位:选餐订位首选在线生活服务平台从预订行为来看,在线生活服务平台由于其方便快捷、信息丰富等特性,已成为消费者外出就餐时预订餐厅的主要方式。在预订过餐厅的消费人群中,有85.1%的消费者曾通过在线生活服务平台预定餐厅,超餐厅微信公众号及电话预定等渠道近一倍。就餐第三步—排队等位:超半数消费者最希望用手机在线排队调查显示,85.2%的消费者外出就餐时能接受的最长等位时间不超过30分钟,15.2%的消费者希望等位时间能够在10分钟以内,仅有3.2%的消费者能接受1小时以上的等位时间。排队方式方面,当前消费者使用最多的方式是门店排队机取号,但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有51.7%的消费者希望能够通过手机在线排队等位。就餐第四步—点餐:服务三次未响应流失近半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有49.4%的消费者会经常通过服务员点餐,不断涌入的线下点餐需求对餐厅服务能力提出了极大考验,有71.5%的受访者表示,外出就餐时通常需要召唤2次以上才会有服务员响应。但对消费者而言,约五成人认为在召唤2次未响应时,自己的就餐体验就会变差。而当召唤第3次时,50.8%的消费者会放弃就餐。就餐第五步—上菜就餐:上菜速度整体满意度较高50.4%的消费者表示,外出就餐时的平均上菜速度为10-20分钟,而12.1%的消费者外出就餐时通常上菜时间会超过20分钟。在对上菜时间的容忍度方面,44.4%的消费者表示上菜时间超过30分钟就不会再去该餐厅就餐,19.3%的消费者表示能接受的最长上菜时间为20分钟。就餐第六步—结账买单:移动支付成就餐主流结账方式移动支付已成为消费者最主流的支付选择,93.2%的消费者外出就餐时通常会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仅有42.7%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已成为消费者外出就餐时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就餐第六步—结账买单:近六成消费者希望能自助开票当前消费者最经常选择的开发票方式是将抬头和税号保存在手机中,让餐厅收银员开票。但58.5%的消费者更希望能自助开票,同时扫描付款小票上的开票二维码自助开票是消费者时下最愿意使用的开发票方式。新中产人群餐饮消费趋势洞察 国内中产规模稳步增长,新中产更具消费潜力根据瑞信(Credit Suisse)《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在世界11亿中产中(财富介乎1万美元至10万美元),中国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2.6%迅速升至2017年的35%,全球中产群体的人口预计到2022年将增加2.3亿,至逾12亿人,中国所占比例也将升至40%。目前中国的中产群体已形成了相对可观的规模,同时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80、90后也将进入富足化阶段,成为最具消费实力的新中产人群。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消费群体结构的整体重塑,以及餐饮消费市场需求的全面更替。新中产餐饮人群画像新中产餐饮消费“两高”明显根据艾瑞调研数据,随着餐饮市场愈发年轻化,以80、90后为主的新中产正在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其中,64.6%的新中产每周会外出就餐超3次,高出整体水平16.4个百分点;同时,在消费金额方面,新中产人群花费金额普遍高于其他人群,并有近七成新中产消费者表示平均就餐消费金额会超过100元。“高频次”“高消费”成为新中产的最重要特征,让其在餐饮市场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近六成新中产最爱用手机在线排队在新中产消费者外出就餐最想用的等位方式方面,艾瑞调研数据显示,58.7%的80、90后新中产消费者选择手机在线排队,是这类人群最愿选择的等位方式,而仅有9.7%的新中产消费者会选择通过服务员登记等位。四成新中产偏爱提前预点餐从点餐方式的意愿来看,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通过在线生活服务平台提前预点餐和在门店扫码自助点餐是80、90后新中产最希望使用的点餐方式,而其他餐饮消费人群仍对服务员点餐方式有较好印象。新中产就餐更重服务体验根据艾瑞调研数据,相对于整体中产餐饮消费人群来说,80、90后新中产更要求上菜效率,有16.1%的新中产消费者仅能接受20分钟以内的上菜时间。此外,新中产人群也更为看重就餐时的服务体验,15.9%的新中产召唤服务员超过2次没有响应就放弃在该餐厅就餐,是整体水平的1.11倍。四成90后新中产外出就餐时间多于50分钟在外出就餐时间方面,新中产平均时长显著高于较其他群体,并且这一时长随着年龄降低而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40.7%的90后新中产外出就餐时间花费会在50分钟以上,人数占比高出80后新中产近17%。男性重效率,女性重体验从性别维度来看,男女新中产最希望使用的点餐方式不尽相同。根据艾瑞调研数据,42.7%的男性新中产最希望使用在线生活服务平台提前预点餐,在免去排队之苦的同时,按时有效率地享受美味。相对而言,女性新中产更在意便捷性和私密性,近八成在点餐时更希望在线自助完成。男性在意性价比 女性吃饭不将就此外,在新中产人群中,男女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区别。其中,75.5%的女性新中产消费者外出每次外出就餐花费在100元以上,且每次餐饮花费在200元以上占比36.3%,愿为餐食品质和就餐体验付出更多;相对而言,男性每次外出花费多控制在200元以内(76.2%),高性价比的餐食才是其就餐首选。新餐饮消费趋势新餐饮消费走向自助化、智能化时代,全流程提升效率优化体验成制胜市场关键综上来看,随着互联网对居民生活渗透的深入,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通过在线渠道满足自己对餐饮的各类需求,通过在线生活服务平台挑选、预定餐厅也已成为消费者就餐时的常规选择。与此同时,以新中产为代表的一批主流餐饮消费人群,除了一如既往重视餐食的品质安全外,也会越来越关注餐饮全流程的效率和体验,这使得新技术、新体验将成为餐饮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心,逐步用智慧化、数字化的经营理念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而移动化、自助化、智能化的新餐饮体验也将成为未来餐饮的重要发展方向。

君子不友

西安饮食-老字号餐饮振兴拓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西安饮食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拟对外拓展41个新网点并对9个原有网点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新网点项目建设期限为 2021 年至 2023 年,分三年逐批建设;原有网点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期限为 2020 年至 2022 年,分三年逐批提升改造。2、项目的必要性(1)有利于完善西安餐饮业功能、提高餐饮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陕西省“2336”发展思路和西安市政府对旅游业的规划,旅游业将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未来十年西安的旅游业将有跨越式的发展,也必将要求餐饮等配套服务业跟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目前,西安正在处于餐饮业结构模式调整的关键时期,餐饮服务业正处于完善阶段。作为西安老字号餐饮的龙头企业,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西安的餐饮服务业功能,提高餐饮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促使产业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助力西安绘就国际化城市建设新蓝图。(2)符合餐饮业发展方向,为西安饮食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现代餐饮业发展要求,饮食产业已超越了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的初级阶段,需要融进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餐饮经营的取向越来越集团化和品牌化,餐饮服务的内涵也越来越人性化和生态化,餐饮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国际化和市场化。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不仅在满足消费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符合现代餐饮业发展的方向,也将成为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3)符合西安饮食全面扩张的需求随着西安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拓展,西安餐饮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面对西安国际化、包容性的餐饮消费风格及潜力巨大的市场,作为西安的老字号品牌及餐饮业知名的上市公司品牌,西安饮食拟积极扩张业务,不断拓展市场,通过新网点拓展和原有网点环境提升改造,实现公司“降本增效”的目标,进而进一步提升西安饮食的业绩。(4)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西安饮食旗下的老字号餐饮网点具有用工需求大、劳动密集的特点,可为不同类型的群体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显著作用,可以减轻的政府的就业负担,同时就业人口的消费需求,也可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综上所述,项目实施是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带动餐饮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需要,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陕西省“2336”发展思路,统筹区域发展具有积极地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因此项目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3、项目的可行性(1)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和全局层面重视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力推动文旅消费。201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餐饮行业作为文化旅游的重中之重,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2020 年西安市商务局 2 月 21 日出台的《扶持商贸行业,提振消费信心》的 38 条措施中,大力支持陕菜推广和中华老字号、西安老字号和西安名吃振兴,支持连锁企业扩大经营,鼓励品牌增加连锁店,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一定的奖励。本项目作为区内餐饮业重点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因此项目的实施具备政策可行性。(2)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西安饮食拟振兴拓展的老字号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的实施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完善周边区域的餐饮环境,更迭周边的餐饮业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充分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满足当地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永兴坊关中楼(3)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可行性根据测算,老字号振兴拓展项目具备较好的盈利性,将可以在运营期内为公司实现良好的利润贡献。因此,该项目具备较高的盈利可行性。4、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室内装修工程,包含了:室内整体改造,空调和新风系统安装,消防联动报警系统,餐具用具,布草,室内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桌椅和家具、电视,活动舞台及电子配餐柜、操作间设备购置,油烟排风净化系统、音箱系统购置,监控系统安装,包间、餐厅窗帘制作、安装,门头广告牌的制作、安装,收银、点菜系统购置、安装,企业文化装饰等。5、项目用地及投资概算情况新拓展网点项目计划紧跟市场及区域发展动向,租赁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已建成商业用房;环境提升改造网点计划在原租赁或建设的商业用房基础上进行装修改造,公司现房屋租赁合同中有房屋到期后优先租赁条款。

九十九

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渗透增加势在必行

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渗透增加势在必行新版限塑令带来需求增量72-220 万吨新版限塑令力度增强,实施节点及目标进一步明确。2020年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再提限塑令,这是自 2008 年首次提出全国范围内的限塑令之后 12 年又一次重提限塑。7月10日,《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新版限塑令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禁止、限制塑料制品的具体要求和既定目标,并把塑料制品这一大类正式作为禁止、限制的主体,同时对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塑料制品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地区陆续出台实施方案,彰显限塑决心。中央政策出台之后,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山东、广东、广西、山西、河南、云南、四川、贵州、浙江、福建在内的超过24 个省份下发了关于治理塑料污染实施方案。海南省于今年2月率先发布了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名录,并定于年底12月1日实施。各地区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推进"禁塑"的节奏大体相同,但一个共同点在于2020年底将完成第一阶段目标。而此次"禁塑令"将塑料的定义延伸到了所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制范围进一步加大。除了禁止和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各地还提出加快推广可替代产品和模式的应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一次性白卡纸餐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及一次性餐具催生白卡纸替代需求。新版限塑令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中,白卡纸的替代需求主要产生在不可降解塑料袋(牛皮纸为主,白卡纸为辅)以及一次性餐具(主要为白卡纸),快递塑料包装的替代品主要为│箱板瓦楞纸。基于此,我们根据不可降解塑料袋以及一次性餐具的用量、替代率测算白卡纸的新增需求。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总体渗透率仍较低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 年需求达到 36 万吨。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量过去 3 年保持了每年 5%左右的增速。之前根据 IHS 预测,到 2023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将增加至 55 万吨,5 年平均增幅达 9%。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万吨)但与全球塑料需求量相比,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仍很小,渗透率低。据 PEMRG数据,2018 年全球塑料需求量达到 3.59 亿吨,而当年可降解塑料需求只有36 万吨。IHS 统计了可降解塑料使用量最大的欧洲、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或地区,发现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均在 3%以下。欧美和中国的可降解塑料渗透率对比一次性餐具:市场替代空间约 17 万吨外卖行业发展驱动一次性餐具使用量高速增长。一次性餐具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线上外卖配送和线下打包、外带。近 3 年来互联网外卖行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外卖订单增速保持在 60%以上,2019 年外卖订单数预计达 109.6 亿单。目前一次性餐具基本都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石油基高分子塑料,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在外卖行业驱动下激增,也会加剧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常见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我国外卖订单量“绿色餐具”行动已在路上,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空间将达 16.5 万吨。外卖一次性餐具使用量激增带来的塑料垃圾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2017 年 6 月,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曾与多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推动使用绿色餐具。目前可降解餐具主要包括纸质餐具和可降解塑料餐具。我们考虑线上线下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扣除其中纸质餐具的使用量,测算得到可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约为 17 万吨。一次性餐具用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测算一次性塑料袋:市场替代空间约 61 万吨限塑令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被纸袋或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的趋势日益加快,其中可降解塑料袋替代将带来 61 万吨的市场需求空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替代品主要有纸袋和可降解塑料袋,纸袋虽然成本也低于新兴的可降解塑料袋,但存在显著不足:1)纸袋的强度弱于可降解塑料袋,不适合大量购物场景;2)纸袋不耐水和油浸,在餐饮业的应用不如可降解塑料广泛。因此,我们预测在一次性塑料袋领域,纸袋的渗透率会低于可降解塑料袋。经测算,一次性塑料袋应用领域将为可降解塑料带来超过 61 万吨的市场需求空间。纸袋和可降解塑料袋的应用场景一次性塑料袋替代带来的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测算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申请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建议书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商业计划书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偶然

《2019中国小吃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发布

9月27日-29日,2019中华小吃产业发展大会暨全国美食街区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在会上,辰智科技联合中国烹饪协会推出《2019中国小吃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报告中分析了餐饮产业发展态势、小吃产业发展现状、小吃品类市场情况,给出了小吃产业发展建议,为小吃行业发展提供了趋势分析和策略参考。(《2019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用“10大数据”、“10大机会”、“10大风险”、“10大建议”透析我国餐饮发展现状,为餐饮人士全面洞察我国餐饮市场,预测餐饮未来新风向。详情阅读此文:【最新《2019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发布,餐饮人一定要看!】)1、中国小吃产业发展分析(1)中国餐饮规模超4.2万亿中国餐饮业自2012年遭遇寒冬,经过3年的转型调整,逐步回归大众市场。从2015年餐饮业收入增速有所回升,近几年增速放缓,进入拐点期。但作为重要的消费方式对经济的贡献较大,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超过4.2万亿。2019年1-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8795亿元,同比增长9.4%。中国烹饪协会分析称,餐饮市场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仍然在持续。此前,相关机构也预测,2019年中国餐饮收入将达48620亿元,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将突破7万亿元,达到了71670亿元,2019年至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19%。(2)小吃占中式快餐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18年中式快餐在餐饮整体门店中的占比超过40%,2019第二季度占比接近50%,这表明中国餐饮市场中,中式快餐已成最大的业态。而在中式快餐中,小吃的占比升高,2019年第二季度,小吃占比45%,是中式快餐的重要组成部分。(3)小吃店集中在经济、人口大省地方特色类小吃仍是主流形式,80、90后成为消费主体,小吃消费者的“社交”属性增强。随着中式快餐高速发展,资本进入,小吃产业连锁化进程加快。未来,小吃产业连锁化是方向,门店升级是手段。报告显示,从整体小吃餐厅网点来看,广东、江苏、河南及山东的网点数分布较多,门店均超过10万家。从发展趋势来看,分析2019第二季度全国小吃网点增长率,小吃开始向西部扩展。2、小吃品类消费市场小吃按品类属性可分为地域类小吃和产品类小吃,按商圈属性包括美食街区小吃,不同的品类小吃有不同的发展特点。(1)产品类小吃成发展趋势根据地域和主要食材等特征,2019现阶段地方特色小吃占据小吃产业近6成门店。但从趋势来看,地方特色小吃地域优势明显,但全国发展受限,产品特征小吃发展呈上升趋势。(2)从线级城市来看,蔬菜类小吃较受欢迎从线级城市来看,二线城市的小吃店发展相对较好,增长率最高,四五线城市增长率次之,一线城市小吃增长率最低。从线级城市不同小吃分类来看,蔬菜类小吃(如麻辣烫/冒菜等)较为火爆,三四五线城市蔬菜类小吃增长率超过1000个百分点。3、小吃品牌发展情况(1)品牌现状:多品类、少品牌小吃单店的占比正在减少,品牌正在大力发展。而小吃门店TOP10中,仅有正新鸡排、绝味鸭脖和杨国福麻辣烫3家是品牌门店,其余多为熟知的品类店:其一,说明我国小吃品牌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其二,众多小吃品类还有潜力发展空间。(2)品牌模式:连锁加盟为主数据显示,从小吃不同类型的门店头部品类来看,地方特色小吃主要以品类单店经营发展为主,产品类小吃主要以连锁加盟为主。4、小吃打响品牌升级战根据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我们总结了2020年小吃产业的整体发展建议:(1)挖掘小吃爆品图中显示,鸭脖类小吃头部企业整体营收规模,2016-2019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他们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市场空间可期。小吃是一个品种繁多的品类,全国的拓展性非常强,群众基础和味觉基因值得小吃产业进行挖掘,从而打造另一个百亿级的小吃爆品细分领域。(2)注重品牌建设从供给侧来看,小吃门店连锁化趋势呈现不断加强趋势。从需求侧来看,餐饮消费者仍然很关注品质品牌。小吃产业连锁规模化毋庸置疑,但品牌建设除门店扩展外,其他方面较为薄弱,品牌连锁化仍是方向,小吃产业要注重品牌建设。(3)打造特色小吃近年来,产品类小吃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域类小吃呈现下降趋势,发掘地域类小吃,更容易打出差异化特色,但受区域限制,全国性拓展相对不易。从地域类小吃出发,强调其产品特性,弱化其地域属性,既保留特色又容易被全国消费者接受。(4)控制开店风险不同的小吃门店类型,如商业中心的小吃店,和美食街区的小吃店属性不同,面对的客群和需求也不一样,餐饮老板开店或扩张前先自问三个问题:去哪开店?开在哪里?开什么店?并通过前期深入了解区域特点、城市特点、商圈特点及竞争情况,以规避开店中的风险。(5)食客数据洞察小吃产业社交属性不断增强,就餐环境更新迭代,不同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的消费意愿。因此,对小吃食客进行就餐行为和就餐态度的深入洞察,在同类产品同类化严重的情况下,一成不变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通过创新升级产品来迎合消费者升级的需求才是当下最重要的策略。(6)抓住数字红利我国餐饮业已从“流量红利”时代进入到“数字化红利”时代。餐企在数字化大环境下,通过商品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顾客数字化,并形成有效的数据沉淀,依靠数字化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实现品牌价值的数字化。(图文来自辰智 )

狡童

美团点评《中国餐饮报告2019》:2018年餐饮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

DoNews 3月28日消息(记者 向密) 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发布《中国餐饮报告2019》。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已达4.2万亿,首次突破“四万亿”规模。从突破3万亿到4万亿仅用了3年时间,破万亿时间越来越短。同时,以大数据为基础,美团RMS(餐厅管理系统)、智能收单为代表的供给侧数字化,成为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据美团点评线上数据,中国餐饮消费者中,90世代(90后+95后)占比51.4%,远远超过90世代在总人口的占比。女性仍然是餐饮消费主力,占比59.7%;但与此同时,男性餐饮消费地位日益凸显,“他消费”开始崛起。高端餐饮消费群体中,男性占比52.1%。 小吃快餐门店数量优势仍无可撼动,以44.3%的门店数量占比持续稳居第一。“小吃快餐是最大品类,无论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还是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小吃品类崛起的速度非常快,人均消费金额也在升级”,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表示,“而且,小吃快餐是标准化、供应链发展最有潜力的品类,会为很多餐饮创业者提供一个非常肥沃的土壤。”同时,火锅跃居线上订单量第一品类,全年消费占全品类20.3%。在消费者行为及偏好上,消费者对吃的核心要求是“味道好”、“价格合理”、“口感和精致度”,“好吃不贵”仍是抓住消费者的不二法门。餐饮外卖市场保持强势增长,2018年美团外卖总交易金额达2828亿元,同比增长65.3%;日均交易1750万笔,同比增长56.3%。据美团外卖数据,啤酒、小龙虾、烤串等暖场宵夜是看球的黄金伴侣,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消费者通过美团外卖平台下单的啤酒就超640万瓶,小龙虾销量也直线上升,夜宵外卖销量超6450万只。过去十年中,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128.5%。但“赚得多了”并不代表餐饮消费者们不在乎优惠,相反,对于优惠依然保持着“高热情”。而在线上优惠方式中,最青睐的仍然是“团购套餐”(35.6%)。与此同时,套餐也正在脱去过往的低价印记,引入越来越多的品质商家进行消费升级。美团点评的最新数据显示,“黑珍珠”商户中,有26%上线了精选套餐,价格从158元/位到1988元/位不等;“必吃榜”商户中,有44%上线了必吃套餐,价格从33元/位到344元/位,应有尽有。在发布报告之余,美团点评还与中国烹饪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发挥中国烹饪协会的行业资源优势和美团点评的技术、产品、数据优势,搭建战略合作平台,为加快推进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提升中餐国际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双方合作,在推进中餐标准化、加强食品安全、产品研发与创新等领域构建新的服务平台。(完)

姬神

《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20)》发布

12 月 18 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昆明学院主办,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云南省餐饮商学院支持的《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以下简称:蓝皮书)暨滇菜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学院报告厅举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蓝皮书主编邢颖在致辞中宣读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对蓝皮书的高度评价:“《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是一份主题突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报告。报告紧紧围绕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分析了形势,总结了经验,并针对后疫情时代餐饮产业面临的环境,提出了十四五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的具体思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希望今后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写出更好的报告”。图: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蓝皮书主编邢颖在致辞中宣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对蓝皮书的高度评价执行主编于干千教授介绍,蓝皮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我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转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作蓝皮书主旨报告《化危为机,推动中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疫情对餐饮全产业链的冲击与影响;二是疫情之下把握餐饮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三是化危为机,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图:执行主编于干千教授作蓝皮书介绍,并作蓝皮书主旨报告(供图)报告从需求端、供给端和创业扶贫三个角度对疫情冲击与影响进行了研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餐饮收入 34578 亿元,同比下降 18.6%,降幅比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 13.8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餐饮消费需求受抑反弹乏力,餐饮业并未出现理想的消费反弹,“断崖式”的骤降远超过 2003年“非典 SARS”对餐饮业的影响,创下了建国 70 年来餐饮产业经济降幅之最;在疫情造成全产业链停摆的状态下,既对食材种养殖、调味料生产、食品加工等供应链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又对与餐饮业相关生产性服务市场、设备制造市场等造成影响;目前,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 3000 万人,餐饮业关店退市风潮削弱了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加大了以餐饮业上游原材料供应为依托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压力。图: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蓝皮书主编邢颖作致辞(供图)新冠肺炎疫情危中蕴藏着餐饮业发展的新机遇。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来看,生存和发展倒逼餐饮企业必须迅速适应当前公共卫生需要和社会经济数字化进程、产业分工、品牌建设、连锁经营。报告就疫情对餐饮业长期影响的研判指出,一是餐饮业恢复性增长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二是限上餐饮企业的“韧性”强于小微企业;三是连锁经营的扩张速度放缓,门店面积和用工小型化,坪效增长趋缓;四是企业更加重视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品牌建设成为抵御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选择。从激发饮食文化变革角度审视,摒弃野味饮食文化、倡导文明餐饮社交文化和回归家庭厨房亲情文化等方面的守正创新措施,将激发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变革。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来看,此次疫情使政府、社会和民众对餐饮业产业安全内涵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将餐饮业纳入公共健康体系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形成了广泛共识,必将有力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图:执行主编于干千教授作蓝皮书介绍,并作蓝皮书主旨报告(供图)报告指出,餐饮业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最为深远的生活服务业,也是恢复消费信心的“试金石”和政府重点扶持的民生产业之一。通过梳理从 2020 年 1 月 31 日到 4 月 1 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涵盖金融、财政、社保、消费等方面的 75 个政策文件,从化危为机,加快复工复产,推动餐饮业恢复性增长;化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二个层面对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化危为机,加快复工复产,推动餐饮业恢复性增长:首先,要注重发挥扶持政策的组合协调效应,预防政策效应的逐级递减;其次,要完善政策评估与动态调整、督查与容错等机制;再次,要完善服务企业的便利化机制。化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第一,不断完善餐饮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第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转型;第三 ,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转型。(编辑:歹永聪)图:执行主编于干千教授作蓝皮书介绍,并作蓝皮书主旨报告(供图)

若正汝形

餐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宅家必备快手菜,疫情下年轻人如何做饭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方便、快捷,新宅家族诉求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做饭的态度转变,下厨逐渐脱离单纯的家务劳动认知范畴,成为一种生活乐趣;然而快节奏生活 压缩了原有的下厨时间,简单易操作,不需太多烹饪技巧的快手菜/预制菜/半成品菜颇受青睐;烹饪工具方面效率先 行,新宝股份 2018 年 9 月推出摩飞多功能料理锅,煎烤煮蒸炸一锅多用,至今销量突破 10 万+;与美食博主日食记 的多条合作视频微博客户端累积播放量达 2500 万+,与下厨房,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合作的美食教程评分和访问量较 高。春节期间,疫情导致原本的餐厅堂食和外卖需求被在家做饭承接,生鲜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 200%-300%,自热小火 锅等方便速食各渠道终端均处于断货状态,下厨房,日日煮等美食烘焙类应用流量暴增,正月初三下厨房 APP 由于 登录人数过多出现宕机;需要用到烤箱、煎烤机的西式烘焙类菜谱访问量较高。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 疫情爆发期间,破壁机、搅拌机、煎烤机、电烤箱等不需要上门安装的西式厨房小家电线上销售量表现优异。春节过后,延迟复工和在家办公继续推动在家做饭习惯的养成,烘焙,甜品等步骤更标准、相对中式红案更简单易学的西式美食颇受青睐。据友盟数据统计,美食菜谱类 APP 自 1 月 26 日新增使用设备量大增,并在节后推迟复工 和在家办公时期有所持续。二、多视角看中式复合调味料行业西式烘焙、轻食因简单、标准、易上手而在年轻人中大肆流行,但中餐仍然为中国胃的居家必选;中式红案讲究火 候和悟性,动辄“油少许”“盐适量”,让没有下厨经验的年轻人难以掌握。中式复合调味料是中式厨房烹饪的复 合解决方案,操作简单,一料多用,其中的代表品类火锅底料正在逐渐脱离火锅范畴,成为居家川菜类烹饪常备产 品。酸菜鱼、小龙虾调味料等逐步成为中餐中较大的品类,水煮、麻婆、藤椒等用料较多、工序复杂的调味料也渐 渐成为居家常备,口味不断丰富,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增长。疫情期间,除医院和政府机关外,酒店、学校、 国企等大 B 端食堂停工,小 B 餐厅也大多歇业,复合调味料以家庭消费为主。疫情培养了年轻人在家做饭习惯,加 速了复合调味料在 C 端的渗透,预计未来年轻人下厨将更依赖于复合调味料。(一)偏可选消费的复合调味品,怎么看待市场空间和集中度? 当前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渗透率低,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根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 Frost & Sullivan 数据,我国复合调 味品的市场规模从 2013 年的 557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7 年的 1,091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15.83%。根据 Frost & Sullivan 资料,2015 年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调味料销售价值分别为 533、218、119、42 亿美元,且发达国家复合调味料在调味料市场中有较高的占比,美日分别为 50.5%、49.8%,而我国复合调味料的占 比仅为 18.2%(2015 年数据)。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 年我国复合调味料在调味料市场中的占比增长至 26%。从人均消费数据来看,中国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由 2010 年的 169.8 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300.5 元,增长 77%,预计 2015 至 2020 年继续实现 56%的高增长达到 469 元。其中,中国复合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由 2010 年的 26.5 元增至 2015 年的 54.6 元,复合增长率为 15.6%,预计 2015 至 2020 年实现 93%的增长达到 105.4 元。虽然增长显著,但中 国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 2015 年美国、日本的复合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分别为 83.3、85.3 美元 (折合人民币 537 元、555 元),是中国的 10 倍。1、 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空间及测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社零中的餐饮收入按人均口径计算约为 3,061 元/人,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 品烟酒消费为 5,631 元,其中剔除占比 13%的烟酒和饮料两个子分类, 2018 年居民人均食品&饮食消费为 4,899 元(平 均约 14 元/人/天),这相当于人均在家烹饪就餐的消费金额。可见我国目前在家就餐和外出就餐的比例大约为 62% 和 38%。随着我国人均 GDP 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外就餐占比从 2001 年的 18%不断攀升,经我们测算的 38% 比例数据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 Frost & Sullivan 研究,2015 年中国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 300.4 元,其中复合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为 54.6 元,且中式复合调味料人均年度开支为 8.4 元。以 2015 年人均在家烹饪就餐消费 4,189 元为基数,调味品消费占比仅 7.2%, 其中复合调味料占比 1.3%,再其中,中式复合调味料占比仅 0.2%。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给出的调味品市场数据, 2018 年中式复合调味料在在家食品消费中的占比提升至 0.3%。预计 2020 年中国人均年度复合调味料支出能达到 105.40 元人民币,国内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当年轻一代成为我国主力消费群体,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烹饪经验的不足,复合调味料因操作简单,烹饪时间短颇受 青睐,未来产品质量的提升,品类和口味的创新将不断刺激市场需求。Frost & Sullivan 预计 2016 至 2021 年中国中 式复合调位料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16.5%,超过复合调味料整体 14.2%的复合增长率。因此我们预计中式复合调味 品在在家就餐中的渗透度 2021 年将达到 0.6%。总体来看,居民对复合调味料的消费支出大幅增加、消费次数更加频繁。从不同线级城市的消费角度来看,三、四、 五线城市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调味品消费能力更有潜力。据 Frost & Sullivan 调查,四个一线城市复合调味品年均 花费 239 元,较两年前增长 20%,年购买次数 16 次,较两年前增长 12%;二线城市复合调味品年花费 174 元,较两 年前增长 26%,购买次数 13 次,较两年前增长 9%;三线城市调味品年花费 138 元,较两年前增长 34%,年购买次 数 11 次,较两年前增长 15%。四五线城市复合调味品年花费 125 元,较两年前增长 20%,年购买次数 11 次,较两 年前增长 16%。(二)火锅底料:中式复合调味料代表 1、 国内火锅调味料竞争格局 火锅调味料,是复合调味料里最被大众接受的品类。中国火锅调味料(包括底料和蘸料)市场一直竞争激烈,市场 较为分散。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5 年火锅调味料五大市场参与者约占市场份额的 29.6%,其中仅火锅底料 的 CR5 比整体火锅调味料稍高为 30.9%,前五分别为红九九、颐海国际(海底捞)、天味、德庄、红太阳。在火锅 底料行业中,中高端火锅底料市场相对集中,2015 年三大市场参与者为颐海国际、德庄及小肥羊,CR3 达到 51.1%。2、 火锅底料行业各竞争对手解析 除了中高端市场分类外,我们认为还能从区域口味和品牌的企业背景来划分。1)按区域性划分,目前火锅底料市场基本能分为显著的北方蒙料和南方川料两个派系: 北方蒙料:小肥羊、内蒙古草原红太阳、大牧汗、草原阿妈等。 南方川料:海底捞、红九九、天味、德庄等。虽然北方系品牌也会生产研发辣汤火锅底料,川料系也会生产番茄、菌汤以及清汤底料,但由于消费者认知等因素, 在麻辣口味上北方系品牌对川料品牌造成直接冲击,相反川料系品牌不断研发生产的各种口味清淡或者较为综合的 底料产品可能会分流非辣味底料市场。目前市场上的火锅底料仍以南方川料为绝对主导,北方系底料由于受众有限, 市场占比还较小,2015 年火锅底料品牌仅有红太阳进入 Top5,市场占有率 2.7%。2)按企业背景划分,火锅底料市场还能划分为餐饮品牌和食品加工品牌: 餐饮品牌:以海底捞为典型代表,早年通常是以餐饮门店为起点实现品牌树立,在快速复制拓张的需求下不断 向上游延伸,通过建立中央厨房、底料生产线来实现底料口味的标准化,随后将底料产品进一步商业化实现对 外销售。目前这些品牌的餐饮门店和底料销售业务通常同时进行,但除了海底捞外,其他餐饮品牌门店仍处于 区域发展阶段(尤其是重庆本地品牌),尚未拓展到全国。例如小龙坎、德庄、桥头、秦妈、王家渡等。 食品加工品牌:以天味为代表,没有经营任何餐饮门店而完全以食品加工业起家,以底料口味打出自身品牌。 由于是食品生产企业出身,其经销商体系建立得较早,且较为完善,渠道更加下沉。与食品快消类品牌相比, 部分品牌因品牌力有限,难以实现跨区域扩张,仅在特定区域形成一定品牌效应,例如红九九、周君记、秋霞 等。 综上分析,就颐海国际而言,主要竞争对手在区域上看仍是南方川料系品牌。从企业背景的角度进行横向比较, 颐海国际享受了海底捞在火锅行业中全国性龙头地位的品牌红利,在餐饮品牌中除了小龙坎由于采取加盟模式 实现了快速全国扩张(2018 年合作门店达到 823 家,营业门店突破 710 家),其他的餐饮品牌多是区域直营为 主,尚未实现全国化扩张。以餐饮业态为主、食品加工业务为辅的模式对颐海的竞争威胁并不大。3、 火锅底料市场空间测算 2017 年我国餐饮市场总体规模达 4.27 万亿,按 8%年增速预计 2021 年餐饮市场(外出就餐)整体规模约为 5.8 万亿。假设其中 25%为火锅类(火锅+冒菜+串串+香锅等)的餐饮需求,则火锅类市场需求约为 1.45 万亿。我国餐饮企业 的食材成本通常占收入的 35%左右,假设火锅类餐饮的食材中 15%为底料,可以得到火锅类餐饮的底料市场整体需 求为 763 亿,即若所有火锅餐厅都使用工厂生产产品,则火锅调味料潜在规模 2021 年可达到 763 亿规模。我们预测 底料工业化产品在火锅餐饮行业的渗透率约为 50%,即火锅调料产品的市场规模为 374 亿元。(三)国际对标:复合调味料的集中度和成长性 我国调味品行业目前集中度较低。以海天为例,海天味业目前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调味品公司,但在国内调味品行业 市占率为 7.1%,在酱油细分市场市占率仅为 17%(CR5 为 30%左右,截至 2017 年),日本酱油行业龙头企业龟甲万 市占率为 30%(CR5 为 60%左右),对标海外,发达国家 CR 集中度较高;2B 和 2C 都分别有大公司。味好美(McCormick & Company)公司 1889 年创立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主要生产各类香辛料,菜品调味料 和调味酱等,现如今,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巨头企业都是味好美的全球合作伙伴。 业务模块分为 2C(Consumer Segment)和 2B(Flavor Solutions Segment), 2017 年公司以超过 40 亿美元收购利洁时集团(Reckitt Benckiser Group Plc)的食品业务,包括 French’s 的芥末酱和 Frank’s 的 Red-hot 酱料,对业绩提振作 用明显,营收净利大幅增长。2017 年公司在全美各调味料公司中销售额排名第二,仅次于卡夫亨氏。目前业务收入 2C 占比较高,2019 年 2C 业 务营收为 32.70 亿美元,占比为 61.15%;2B 业务营收为 20.78 亿美元,占比为 38.85%。日本著名调味品公司龟甲万(Kikkoman)创立于 1917 年,总部位于日本千叶县野田市,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酱 油、食物调味料及香料、味淋、烧酒及清酒、果汁及其他饮料、药物与餐厅管理服务等。公司在日本酱油行业市占率达到 30%,占据绝对龙头地位。日本国内销售收入以食品,酱油,饮料为主。公司最出名的是“萬字酱油”产品。龟甲万上市后股价稳定持续上升,近 10 年股价复合收益率达到 13.27%,上市以来复合收益达到 9%。公司在传统日式酱油的基础上配合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消费升级趋势推出多种口味复合调味酱汁,巩固了酱油行 业龙头地位,并且于 1962 年开始拓展制酒业务,1963 年开始拓展番茄制品业务,2004 年开始拓展豆乳业务。公司 设有“龟甲万博物馆”网站,宣传酱油文化,详细介绍了日本酱油行业的历史和龟甲万酱油的制作方法。目前营收 净利保持稳定增长。2018 年公司营收为 4306 亿日元,同比增长 7.07%;净利润为 238.5 亿日元,同比增长 0.17%。从公司酱油销售规格来看,大于 2L 的酱油产品(多用于餐饮及工业)销售规模占比由 2012 年的 52.8%提升至 2018 年的 54.8%,表明公司 2B 业务收入占比过半且稳定增长;2012 年-2018 年,1L-2L 酱油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小于 1L 酱油销售规模明显提升。味之素的(Ajinomoto)主要产品包括食品事业(调味料,加工食品,冷冻食品等),氨基酸事业,生命支持和医药 健康事业等。公司成立于 1909 年,为日本味精行业龙头,以发明味精及制造各式增味剂著称,1909 年,公司推出 世界上首款味精产品 AJI-NO-MOTO,1960 年开始,公司逐步拓展业务范围至速冻食品和医学营养等,并从产品出 口转为海外生产。1990-2010 年间,公司致力于氨基酸技术和相关产品研究开发,逐渐成长为全球性食品制造龙头。2018 财年公司营收为 1.13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1.14%;归母净利润为 297 亿日元,同比下降 50%,利润下滑是因为 公司整体费用上升。目前公司海外食品制造业务营收占比最高,为 43%,日本食品制造业务营收占比为 33%,医药 健康和生命支持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12%和 10%。味之素的调味品业务以家庭渠道为主,2018 年家庭用产品营收占比为 54%,餐饮及工业用产品营收占比为 46%。公 司目前在日本鲜味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清炖肉汤等业务板块市占率都较为可观。目前公司在日本国内食品制造业务主要由调味品,加工食品,冷冻食品和咖啡产品构成。目前公司速冻食品业务在 日本市占率第一,以家庭渠道销售为主。其 Gyoza 速冻品牌在日本国内市占率高达 48%,位居首位。2018 年,速 冻食品业务家庭渠道营收占比为 61%,餐饮及工业渠道营收占比为 39%。三、其他受益行业:净菜/半成品、方便食品(一)自热产品需求上升,方便速食高端化 自热火锅 / 自热米饭等方便速食兼具麻辣鲜香的口味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因易储耐耗,性价比高,荤素搭配足 以满足一餐需要而广受欢迎。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在家用餐需求增加,引发小火锅囤货热潮,春节期间到二月 初各销售终端均断货,预计一季度自热小火锅订单增量超预期。 类比疫情期间自嗨锅销售情况,各渠道终端均脱销, 线上平台虽能下单但基本都为预售,据苏宁大数据显示,仅 2 月 10 日至 2 月 13 日,苏宁平台自嗨锅销量同比增长 370.27%;据每日优鲜 2020.01.23 - 2020.02.23 统计数据显示,自嗨锅销量环比增长 12 倍。我们认为,自热小火锅耐储存,易耗,性价比高,口味丰富,荤素搭配可满足一餐需要,使用操作简单,只需要常 温水即可,预期疫情过后自热小火锅等方便类食品将作为居家常备,需求保持稳定上升。相比普通泡面等传统方便 速食,自热类单品价格平均在 30 元以上,拉面说,螺狮粉,康师傅速达面等高级方便料理单品价格在 12-22 元不等。1、 自热小火锅市场空间及测算 自热小火锅升维降维双向抢占市场,前景广阔。自热小火锅也称方便火锅,2015 年问世,2016 下半年在微商渠道初 现端倪,17 年 3 月春季糖酒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自热小火锅拓展了火锅食用的场景,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都想 吃上火锅的需求: 自热小火锅满足了一部分“偶尔吃好一点”的消费升级需求,如住校学生,跟团游中老年人,郊游家庭等,具 有替代部分方便面的属性。 从品类上自热技术能弥补火锅难以外卖的不足,相较于部分外送火锅的价格而言更具性价比且操作更为简单, 均价低于外卖平均 45 元的客单价,因而从品类讲对外卖存在一定替代。 降维满足部分火锅便捷性需求,解决部分消费者或单身人群“懒于出门”“一人食”的火锅需求。因此我们从这两方面对自热小火锅市场空间进行测算: 替代方便面的升级需求(升维):方便面目前市场空间为 500 亿元,考虑高单价的盒装产品适用范围更广,假设 产品均价 4 元/包,则消费频次为 125 亿次。由于自热小火锅和方便面客单价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假设自热小火 锅对方便面是销量的替代而非销售额的替代,即替代了 1%的方便面消费频次,则自热小火锅替代的消费频次为1.25 亿次,以自热小火锅 30 元的产品均价算,此部分替代方便面的升级需求市场为 38 亿元。 替代部分外卖的类火锅品类:根据艾瑞数据,2018 年我国外卖市场市场规模达到 5,192 亿元,外卖客单价大约 为 45 元。由于和自热小火锅 30 元的客单价存在差异,我们依然假设自热小火锅对外卖是销量的替代而非销售 额的替代,并假设每单外卖合理的用餐人数为 1.5 人,且外卖 2%的销量能被替代,则自热小火锅替代外卖的需 求规模大约为 100 亿元。 替代传统堂食火锅的便捷性需求(降维):传统火锅目前市场空间 4000 亿元,假设对其替代 1%,即 40 亿元的 替代规模。由此可大致算出自热小火锅整体市场空间约 180 亿的规模。就目前而言,18 年颐海国际该品类收入 4.45 亿元,假设 颐海未来在自热小火锅市场的市占率能达到为 3%(由于自热小火锅行业快速发展,市占率略低于成熟的火锅底料市 场 6.8%的市占率)。目前行业尚未成熟,仍在快速发展,下沉空间较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2、 懒人经济推动方便料理细分化和高端化 一些受众广,市场教育基本完成的品类出现了中高端品牌,比如主打日式拉面的拉面说,主打湖南米粉的霸蛮,李 子柒,螺霸王,好欢螺售卖的螺狮粉等。这些品牌相比于普通泡面等传统方便速食更加精致,食材讲究,味道尽力 还原堂食,符合快节奏城市生活和“宅”经济,适合一人食,烹饪步骤简单易操作,配料齐全只需开火煮;价格与 传统方便面拉开差距,定位中高端;初期发力线上渠道,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或小红书等内容电商为主,后期逐 渐在线下便利店或商超铺货。高端方便料理通过食材升级,技术升级(自嗨锅采用冻干技术更好的还原了食物本身 口感),品类拓展(意大利面,重庆小面,红油面皮等),口味创新(雪碧味拌面)刺激需求,打破了人们对于方 便食品不健康的传统印象。疫情期间,螺狮粉品类热度上升,微博话题“螺狮粉还不发货”共有 541 万阅读量,各 电商平台螺狮粉销量创新高,李子柒旗舰店螺狮粉(3 袋装)月销量 100 万+,好欢螺旗舰店螺狮粉(3 袋装)月销 量 45 万+,佳味螺旗舰店螺狮粉(3 袋装)月销量 10 万+。拉面说创立于 2016 年,属于中高端拉面品牌,主打日式速食拉面,营造“家里的拉面馆”,线上渠道单包价格在 16.9-19.9 元。烹饪步骤简单,配料齐全,用时短,适合上班族在家烹饪,采用半干生鲜面,相比传统泡面保质期更 短,仅 60 天。销售渠道从线上起家,逐步推广至线下。以内容营销建立品牌知名度,除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 与“下厨房”“日日煮”等内容电商以及知名度较高的美食博主合作推广;2018 年 11 月入驻盒马。霸蛮创立于 2014 年,原名伏牛堂,成立之初以经营线下实体门店为主,2016 年推出速煮系列牛肉粉,开始快速发 展食品零售业务,目前餐饮 + 零售相结合,线下在北京拥有 63 家直营门店,其他销售渠道包括外卖,电商平台(每 日优鲜,淘宝,京东等),便利店,商超等。李子柒 2016 年开始在美拍上传视频,以古风美食视频走红,内容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还原了食材从种植到端上饭 桌的全过程。目前微博粉丝量有 2329 万,抖音粉丝量为 3997 万,YouTube 平台粉丝量有 928 万,微博视频播放量 均在千万以上,YouTube 平台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为 4948 万,跻身 YouTube 最具影响力博主之列。有别于一般网红博主广告变现方式,李子柒通过个人品牌、销售 IP 产品。2018 年七夕节上线天猫旗舰店,开始售卖 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食品,如螺狮粉,拌饭酱,火锅底料,养生茶,传统糕点等,2019 年双十一“李子柒”品牌当天 总成交额突破 8000 万。爆品螺狮粉年后 30 天内已售卖 390 万+袋。成功将个人名字打造为食品品牌,以个人 IP 短 时间内打通电商,经销商,KA 等渠道。通过短视频为食品引流,布局线上线下渠道,除自身官方旗舰店之外,旗 下藕粉,姜茶,拌饭酱等产品也入驻了天猫超市,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平台。线下渠道方面,依托“李子柒”IP 的超强影响力迅速下沉,“苏造酱”系列拌饭酱,螺狮粉,藕粉等产品进驻了盒马鲜生,华润超市,Ole 精品超市等。(二)预制菜:餐企发力半成品预制菜,净菜或成生鲜电商盈利点 以海底捞,眉州东坡,西贝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开始在疫情之后发力零售产品,海底捞上线半成品预制菜;眉州东坡 也开始售卖东坡肉等半成品方便菜;西贝围绕自身特色推出“西贝甄选”系列,包括门店同款牛大骨,羊杂汤,粗 粮等等。规模化餐企自身拥有较强供应链和中央厨房优势,加之门店终端分布广泛,已有品牌认知度较高,更容易 将食品制造业务拓展到 C 端。线下以餐饮门店为零售端口,线上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或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售卖。而广州酒家,陶陶居等老牌粤菜餐企依托自身原有粤菜烹饪技术和品牌优势,推出速冻食品和半成品炖汤等方便菜。 广州酒家依托线上电商平台销售豆沙包,奶黄包,虾饺,烧卖,糯米鸡等广式点心,陶陶居线上销售以各种粤式内 容炖汤为主。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发展净菜、半成品可以巩固便捷性壁垒。相较于大卖场而言,净菜半成品更符合到家生鲜便捷 性的定位,也具有更高的附加值。美国半成品净菜外卖平台 Blue Apron 已于 2017 年 6 月实现 IPO,而国内半成品净 菜市场现仍处于培育阶段,较突出的企业属“海底捞”旗下的蜀海,依托海底捞的品牌优势和自身供应链优势推出 “捞派羊肉”“捞派毛肚”等产品(疫情期间也上线了生鲜食材配送业务)、以及背靠“望湘园”的净菜电商我厨。 叮咚买菜上线净菜半成品专区,位于快手菜一级入口下,小包装规格且价格适中。盒马鲜生上线了鲜做半成品,“盒 马工坊” 标签之下为自营品类,也与上海小南国等餐企合作售卖其他品牌半成品。随着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以及农 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解决中式菜肴烹饪痛点的净菜品类或大有可为,到家生鲜电商提前布局有助于巩固其便利性 和差异化壁垒。开发自有品牌以巩固低成本壁垒。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落后,给渠道树立品牌留下巨大的施展空间。一方面零售渠 道做自有品牌,能对价格有更强的发言权,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生鲜电商能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品牌形 象的建设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流量和价值,强大的顾客黏性也为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2017 年盒马鲜生推出“日 日鲜”获广泛关注,永辉也上线了“永辉优选”系列,经营范围包括休闲零食,家居日用,粮油酒水等。未来围绕 自有品牌的竞争将更激烈,生鲜电商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周边目标客户开展针对性商品开发,更体现其数据价值。规模渐大流量优势显现后,品牌广告属性增强。除了自身提高盈利能力,跑平模型外,一旦规模逐渐放大,流量优 势形成,对于消费品品牌而言又是一个新渠道。而生鲜电商相对于传统 KA 而言,消费更加高频,更能触到新一代 消费群体,渠道的传播属性将增强,对于食品、日用、甚至厨房周边用品等高毛利率品类而言,生鲜电商的广告变 现价值凸显。另外,生鲜电商对消费数据的掌握更能帮助品牌完成精准营销、新品推广以及消费者意见的反馈。……(报告来源:华创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观光者

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到店餐饮专题研究报告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32.8%,餐饮行业发展遭遇挑战。但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渐减少、社会秩序和消费恢复,餐饮行业特别是线下业态将迎来持续反弹。头部到店餐饮服务平台也将进一步利用自身综合服务能力优势推动到店餐饮商家集约化及数字化发展,帮助行业复苏的同时巩固竞争优势地位。(《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到店餐饮专题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1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收入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整体餐饮行业收入规模达46721亿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餐饮业收入规模为14609亿元,同比下降32.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餐饮行业未来将继续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常态化发展速度;虽然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收入规模下滑,但随着疫情的恢复,消费环境进一步宽松,餐饮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回暖。疫情好转、秩序恢复,2020年下半年到店餐饮市场持续反弹。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外出就餐人员急剧下降,到店餐饮市场遭受打击,餐饮行业遭受冷冬。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渐好转,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餐饮行业将迎来复苏,到店餐饮行业同样迎来持续反弹,到店餐饮平台有望借助行业反弹,迎来发展新机遇。平台生态进一步优化,头部平台凭借良好的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巩固优势地位。餐饮行业服务平台生态一直是餐饮行业的重要竞争力,例如商家资源、合作内容以及评价体系等,包括美团点评在内的头部平台一直把平台服务优化作为重心,通过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来扩大平台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逐步巩固头部平台的优势地位。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中国餐饮行业市场交易规模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餐饮收入达42716亿元,餐饮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2019年餐饮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46721亿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餐饮业收入规模为14609亿元,同比下降32.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餐饮行业未来将持续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常态化发展速度。虽然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餐饮行业收入下滑,下半年随着疫情恢复,消费环境的进一步宽松,餐饮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回暖。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发展时期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图谱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发展现状美团点评到店餐饮业务GTV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美团点评到店餐饮服务用户流量基础扎实,同时基于深耕行业多年的经验,逐步巩固自身行业领先优势。未来到店餐饮市场竞争将持续围绕用户服务、商家赋能等进行,提高餐饮行业运转效率。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发展特征分析线上线下联盟化模式激发到店餐饮新活力女性用户, 26-30岁人群为到店就餐的主要用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到店就餐用户画像方面,女性占比为52.7%。在年龄分布上,以90后人群为主,26-30岁区间人群占比将近四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从消费者就餐习惯来看,伴随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到店餐饮更加受到青睐。随着90后等网生群体消费能力的提升,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在线生活服务平台成为用户到店就餐信息获取主要渠道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 超过五成的受访者了解和选择餐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在线生活服务平台,如美团点评、口碑等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生活服务平台已经成为餐饮用户日常餐饮消费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在线生活服务平台由于其方便快捷、信息丰富等特性,已成为用户外出就餐预订餐厅的主要方式。美团点评成为用户选择到店就餐的首选平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到店就餐用户首选服务平台为美团点评,其次是口碑,占比为25.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美团点评凭借在行业深厚的积累,已逐步在用户端及商家端积累了流量优势,具有较高的用户使用粘性。优惠力度是用户选择在线服务平台最看重的因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43.3%的受访用户认为平台优惠力度是用户选择在线生活服务平台最看重的因素;其次是覆盖门店齐全和推荐/评论的有效性,占比分别为42.7% 和42.1%。美团点评: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点评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是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连接商家与消费者两端。美团到店餐饮业务提供线上查找餐厅、购买套餐和代金券、排队预订等服务,凭借用户流量优势和商家资源优势,领跑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口碑:借助阿里生态赋能餐饮商户的数字化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合并旗下的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依靠阿里大数据的优势,新口碑的定位是为本地生活服务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为线下商家提供从平台、流量到营销、供应链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建立了从选址、供应链、预订、点单等功能在内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帮助商家实现服务数字化、门店数字化和营销数字化。中国到店餐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疫情好转、秩序恢复 2020下半年到店餐饮市场持续反弹2020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外出就餐人员急剧减少,到店餐饮市场遭受打击。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渐好转,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到店餐饮行业逐步迎来复苏;到店餐饮平台有望借助行业反弹,迎来发展新机遇。平台生态进一步优化 头部平台凭借良好的综合服务能力巩固优势地位餐饮服务平台生态一直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商家资源、合作内容及服务评价等;包括美团点评等头部平台一直把平台服务优化作为重心,通过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平台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从而更好地巩固头部平台的优势地位。到店餐饮平台商家赋能升级 持续提升运转效率合作商家的数量和质量是到店餐饮平台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到店餐饮平台将持续赋能商家经营升级,加强与商家联动能力,为商家打造高效数字化经营方案。到店餐饮平台如何帮助商家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餐饮企业效益,将是未来平台竞争的关键战场。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到店餐饮服务迎升级随着5G商用范围扩大,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升级,到店餐饮平台也将迎来创新发展新时期。在平台内容建设上,包括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成为平台持续建设的一大重心。另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多元、更便捷的到店餐饮服务体验。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到店餐饮专题研究报告》。

六气

艾瑞:2018年中国智慧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智慧餐饮行业研究报告》,对我国智慧餐饮发展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做出了全面分析。本文来自艾瑞咨询,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