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盛大启动!天极

《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盛大启动!

2020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决战2020年亦是我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初心不忘,四十载砥砺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一直支持陪伴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我们将开展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创刊以来《财政研究》对繁荣财政理论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财政研究》未来如何在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期待您的参与!活动内容· 大数据看《财政研究》40年· “我与《财政研究》40年”征文· 《财政研究》精品论文集· 创刊40周年大型主题研讨会在此,《财政研究》编辑部邀您一起为活动建言献计!欢迎将好点子、好建议随时以任何方式告知我们。联系方式· 邮箱:czyj40th@163.com· 电话:010-88191229也可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征文启事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伴随着中国经济与财政的改革与发展,《财政研究》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对繁荣财政学术研究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代代财政经济学人的相伴相随中,《财政研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在这四十年里,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感动过,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影响过,如果您曾与《财政研究》有过难忘的交往与情感,希望您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经历和故事,这里有您们珍贵的回忆,更有您们殷切的期盼,让我们共筑《财政研究》的美好未来。征文要求来稿以“我与《财政研究》”为主题,体裁、篇幅不限,可以是寄语、述评、回忆录,也可以是诗歌、散文、随笔等。要求系个人原创,内容真实,未公开发表。我们将择优刊发并集结出版。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投递渠道文稿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主题注明“我与《财政研究》”字样。作者联系方式务必完整、清晰、准确。联系人:黄老师,010-88191223《财政研究》编辑部2020年4月“老资料新希冀”素材征集活动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岁月荡涤我们已经同广大读者一起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财政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陪伴了许许多多优秀学者、基层工作者一起成长值此创刊四十周年契机《财政研究》邀请您一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征集内容一、老资料旧 刊重点为2000年以前的《财政研究》、增刊及其他出版物;手 稿曾在《财政研究》发表的作品手稿,曾在《财政研究》工作的编辑手稿;信 函与《财政研究》编辑部的往来书信;照 片与专家、编辑的合影,参加研讨会、座谈会的照片,编辑部办公地点照片;证书纪念品《财政研究》颁发的各类证书,参加活动的纪念品;其 他其他所有与《财政研究》历史相关的资料;二、新希冀手写一段寄语,表达您对《财政研究》的期望;录制一段视频,送上您对《财政研究》的祝福;创作一幅绘画,讲述您与《财政研究》的故事。(书法、绘画、剪纸、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任选)征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将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中展出,并收录在《财政研究》40周年特刊。我们将视资料的价值给予提供者奖励。盼望您的支持与参与!征集方式将资料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邮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也可以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联系人:于老师,010-88191229相关说明(1)投稿资料应当不涉及版权纠纷,如内容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由提供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本刊无关。(2)投稿资料默认授权《财政研究》编辑部使用,编辑部保留对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宣传展示和应有的权利。审稿:邢丽 程瑜 闫晓茗组稿:李成威 高小萍 于婧华编辑:李雅煊原创扶持

明王之治

「资讯」《公共财政研究》入选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近日,经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省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公共财政研究》入选中国知网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在财政学科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得分55.299,排第13名;“影响因子(JIF)”中的“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分别排第10名、第9名和第9名。《公共财政研究》自201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质追求,注重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战略性,聚焦重大财经现实问题,财经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搭建新平台、倡导新思维、刊发新观点。今年以来,《公共财政研究》接连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关注度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权威文献计量评价系统,标志着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科影响力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正确的办刊方针,始终紧紧抓住刊物质量这条主线,努力把《公共财政研究》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财政期刊。供稿:省财政科学研究院我就知道你“在看”

赐也

「CAFS活动预告」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20)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财政学会将于2020年12月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共同举办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20)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以下简称“论坛”)。论坛自2016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今年为第五届。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点任务,我们将论坛主题定为“迈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活动预告时间:2020年12月22日,09:00-17:00地点: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会议议程08:30-09:00 签到(友谊宫·聚贤厅)· 主持: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09:00-09:20 领导致辞· 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09:20-09:30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09:30-12:00 主旨演讲·楼继伟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学会会长· 冯健身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张弘力 财政部原副部长· 鲁 昕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12:00-13:00 自助午餐平行分论坛一(友谊宫·2号会场)· 主持:傅志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新时代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仅限受邀代表参会)致辞·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研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罗 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 刘冬梅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匡小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二级巡视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斯敏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 胡 薇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唐 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会议小结·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平行分论坛二(友谊宫·4号会场)· 主持:邢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发挥学术期刊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第一时段《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介绍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 陈 龙 《财政研究》编辑部负责人、研究员第二时段期刊座谈·李万甫《税务研究》杂志社社长·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经济研究》副主编·刘学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副主编· 梁 华 《中国社会科学》编审· 袁 淳 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 孙亦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 王振霞 《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第三时段期刊评价中心、《财政研究》执行编委、审稿专家座谈·蒋 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院长· 钱 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编审· 白彦锋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吕冰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 何代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 张 鹏 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副处级秘书、研究员

故其德广

学术期刊如何跟上学术创新步伐

2017年上半年,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个月后,她收到了一封催付论文费用的电子邮件:“金额33100元人民币,你的付款已经逾期,还请尽快支付。如果一直不付款,可能会影响以后你投稿被接受的概率。”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朱邦芬宣读了这封“被要钱”的邮件,也转述了这位院士对此事的评论:“我们国家对科技投入了大量资金,除了直接用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活动外,也支付了大量给国外投稿的版面费。尽管文章发表了,但是对一线的工程建设人员影响甚微,由于语言等各种因素,他们很少去阅读。”不仅中国学者发表学术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而且国内的图书馆还要使用大量经费购买国外电子期刊数据库。面对这种“中国人写,中国人出钱出版,中国人再花钱买电子版”的现状,她呼吁:“是时候让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了。将中国的刊物办好,是从‘赶超’到‘引领’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位院士的期待,也是全国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而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来说,虽然重要的文章大多在国内期刊发表,但他们期待,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国内学术期刊能建立起更高效的发表机制、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在这场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论坛上,中国的学术期刊如何追赶中国学术前进的脚步,成为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首发权:为优秀成果争取时间“第一等的、有希望拿大奖的工作,首先发表是硬道理,可以不管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在朱邦芬看来,其实有不少我国科研人员很愿意把自己优秀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他希望能够有若干种高水平中国学术期刊加大支持原创科研成果的力度,帮助那些优秀论文优先发表,为中国学者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现在,已经有一些可以自由发表学术文章的网站,成为科技论文的首发平台。10多年前,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就是在收集论文预印本的网站arXiv发表了研究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引发学界关注。201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线运营,为我国科技期刊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缺乏审核制度,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甚至有违科学常识的文章也有可能混杂在这个开放平台中,而优秀的学术成果则有可能被埋没其中。朱邦芬提醒,国内科技界、期刊界与网络行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类似平台的建设,把那些优秀的科研成果遴选出来,及时推送给学界。一些学术期刊看准了新媒体阵地,开始进行媒体融合的尝试。2017年11月7日,《财政科学》杂志编辑部主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次日,杂志的微信公众号就刊发了此次研讨会的专家观点综述。接下来的几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郭庆旺等专家的发言内容经过编辑加工后,陆续在这个公众号上发表。“当微信公众号全文刊发以后,我们把七篇专家文章统一放到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2017年11月25日,这些文章又刊发在《财政科学》第11期纸质版上。”《财政科学》杂志副主编邢丽认为,这个由新媒体、互联网、纸媒构成的传播链条,实现了将一个学术话题“反复置顶”的效果,能够促使相关学术研究持续发酵。微信公众号首发、学术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纸质出版,这种立体的期刊出版形式,不仅丰富了学术论文的传播手段,而且让那些学者在学术成果“首发权”的竞争中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权。2016年1月12日16点38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采用优先数字出版形式,在学术期刊网站上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等撰写的论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将胡鞍钢和同事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第一时间呈现给学界,而刊载这篇文章的纸质版杂志,经过印刷、运输等环节,两个月后才能与读者见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篇论文已经被下载三万多次,被300多篇论文引用。同样是优先数字出版,2017年10月31日8点24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文率先在学术期刊网站上线,比纸质版提前四个月。在短短40天时间里,论文下载量近两万次。除了论文本身的重要性,网络首发是其能够实现快速传播的必要条件。传播力:不唯“影响因子”论英雄如何判断一种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按当下流行的做法,人们一般会看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而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两年内,期刊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分子”是引用次数,“分母”是文章数量,比值越大则说明影响力越大。于是,有些期刊一方面减少刊发文章的数量,一方面约请权威学者撰写热点文章来增加引用率,甚至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尽量多引用该期刊的论文,或者与其他期刊约定互相引用,手段多种多样,都是为了缩小“分母”、做大“分子”,从而提高“影响因子”。“一种学术期刊如果一年只发表几十篇文章,即使影响因子再高,总体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朱邦芬认为,中国科技期刊不仅要追求影响因子,而且也要追求总的被引用次数和被引用的半衰期,如果能够通过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制定我们自己的科技期刊评价标准,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学术的话语权。“一篇研究《说文解字》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很可能没有一篇研究政治、经济、法律领域的文章高,但不等于它一定水平低、质量差。你的刊物发政治、经济、法律研究可以是第一,我的刊物发《说文解字》也可以是第一。你发‘一带一路’可以是第一,我发契丹文化研究也可以是第一。这有什么不可以呢?”针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蒋重跃说,学术期刊的视角应该从关注文章转载情况、关注影响因子,转向关注学术,“那些影响因子不高,但是有特色、很有学术价值的期刊,坚持了学术标准,保护了学科结构,它们的贡献总有一天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尊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王明亮表示,为了适应中国学术和学术期刊发展的新趋势,学术期刊网站有责任搭建一个更为公开、规范的学术评议平台,提供更为完善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数据与工具,使中国学者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本报记者 杜羽)

能尊生者

英国财政研究所:新冠导致债务压力巨大,未来大幅增税不可避免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经济目前并无法得到“完全的保护”,因为经济增长放缓和借款增加使其债务达到创纪录水平。英国财政研究所表示,受疫情影响,英国政府今年的借款将达到和平时期从未见过的水平。它表示,今年政府已额外向经济注入2000亿英镑,以支持就业、商业和收入。这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意味着要在未来不可避免地大幅增税。为了支付所提供的服务,英国政府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英格兰银行借款,然后试图通过税收来平衡其账目。但在一份原本是为了配合财政大臣现已废弃的秋季预算的最新报告中,财政研究所表示,随着危机的继续,这将变得更加困难。该机构表示,预计2024-25年的经济规模将比3月份时的预测小5%,这将使英国因税收减少而遭受1000亿英镑的财政损失。与此同时,该行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面临更高的借款。”英国财政研究所在其公共财政年度审计中表示,政府不会像财政大臣一周前所承诺的那样,“永远保持收支平衡”,而保守党在竞选宣言中所承诺的降低债务是不可能的。今年的政府年度借款将达到世界大战期间的最高水平,而国家债务将超过经济总量,到2025年将达到GDP的110%。然而,财政研究所警告说,现在不是提高税收或削减支出的时候。英国经济将继续需要普遍支持,因为这是全球经济增长遭受的最严重打击之一,同时英国脱欧后可能会出现与欧盟之间新的贸易壁垒。目前,额外的借款得益于政府支付的超低利率。但是财政研究所勾勒出了这样一种情景:即使大幅增税(从这个十年的中期开始每年增加400亿英镑),也无法使国家债务的规模低于GDP的100%。该机构表示,偿还支持新冠导致的支出,将是一项延迟的、随后非常循序渐进的税收和支出限制计划,可能持续一代人的时间。金融研究所主任保罗约翰逊表示,政府在短期内别无选择,只能增加支出,在中期内完全保护经济几乎无能为力。他说:“我们的经济规模比预期的要小得多,支出可能也会增加。如果不采取行动,已经处于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高水平的债务将继续上升。增税甚至大规模的增税,看起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可能要到本世纪中期才会发生。”英国的国债在8月份首次超过了2万亿英镑。该智库预计,到2024-25年,债务将略高于国民收入的110%。这将比大流行前的80%和2007-08年金融危机前的35%都有所上升。财政研究所表示,英国受益于危机期间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这使得借贷成本更低。但它警告称,如果不伴随着更强劲的经济增长,任何加息都可能“给公共财政带来巨大问题”。该预测发布之际,英国经济仍处于压力之下。在一份与此同时发布的分析报告中,花旗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除中国外,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收缩,而且幅度很大。西班牙和英国表现最差,产出下降约20%,是美国和德国的两倍多。世行警告称,即使可以避免另一轮大规模封锁,大多数经济体的产出在2021年或2022年之前都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即使疫情结束了,由于更加谨慎、行为转变和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仍将受到持续影响。花旗银行预测,2021年上半年,英国的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到8%到8.5%,也就是270万到290万人失去工作。这可能导致失业率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 #债务#, #新冠#作者:小柴责编:autumn

大庄园

巴黎日记:西方想秋后算账,跟谁算账?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晴转阴星期天法国比较平静,虽然受疫情冲击,但生活的惯性强大,还是回到了雷打不动的周日状态。我也借机偷个懒,直接从周一写起了。封城进入第四周。法国各方期待的“放缓”已经有些迹象,但仍待进一步确定,卫生总署长宣布法国正在接近高峰,死亡人数仍然在高位,达到833例,死亡总数接近9000,死亡率也已经突破11%。特别是养老院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0,感染者更是难以统计。政府一直都强调养老院是高风险群体,但措施显然存在疏漏。法国很早就宣布70岁以上老人不予治疗,养老院也一直不统计,直到三天前才合并发布,但仍以医院死亡和确诊人数为准。法国纳入疗养院系统数据,累计确诊达83029例超过中国不过法国媒体聚焦的是由于天气太好、复活节假期来临,民众开始打破隔离令,大量外出。我的邻居也是大门紧闭,看来也是度假去了。另一个引起关注的新闻是法国性工作者协会要求总统马克龙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德国今天总数突破十万大关,德国总理办公室主任布劳恩向《法兰克福汇报周日版》表示:"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尚未到来”。美国死亡人数则突破一万。正如特朗普昨天所说的,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会达到一个“可怕的程度”。接下来一周对多数人而言将是“最艰难、最悲伤”的日子,犹如“珍珠港时刻”和“911时刻”。纽约市的一位议员不得不提议把病亡者葬于市政公园,可见危机之严重。今天英国首相约翰逊病重住院的消息震惊世界,并立即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约翰逊感染已经超过十天,感染新冠病毒约80%是轻症或者无症状,而且康复的很快。英国首相已经十天还在发烧,显然不属于此例。而一旦是重症,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风险就比较高了。至少,他领导国家的重任怕是要无法承担了。但此时的英国疫情刚处于上升期,距离今天的意大利还远着呢。据英国媒体报道,威尔士地区一家医院的护士被上司告知,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所以一旦新冠病毒患者出现突然心跳停止的情况,他们就不要再管这名患者了。英国在62天前发现首例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但62天后的今天,医护人员们还在等待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抱怨说,他们现在就好像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些和约翰逊本人的初期不重视有关。他在今年3月19日信誓旦旦地表示,正在大幅度增加新冠病毒检测数量,而且很快就达到每天检测25万人的水平。但是到了4月2日,卫生大臣汉考克却说,他现在定下了新的目标,希望在4月底前做到每天检测10万人。作为国家领导人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实在是治国大忌。东西方政治传统和现实的差异这一次在疫情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法广看到一个好消息:继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黑、美国之后,法国终于建议人人戴口罩了,并且从中国进口20亿——这和中国疫情严重时进口的数量一样。不仅如此,各种培训如何制作个人口罩的视频大量出现。我的心情顿时大好。不仅仅是中国的出口逆势看涨,还有法国能尽快看到隧道的光亮了,我这日记也能看到终点了。当然更令中国人自豪的是,3月份中国面向五十多个国家出口口罩近40亿只,呼吸机1.6万台,还有数量惊人的防护服、检测试剂。且不说经济效益,中国拯救了世界上多少人的生命啊。真是功德无量。不过法国媒体在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又重复了一个已经被中国揭穿的谣言:荷兰从中国进口的口罩不合格,60万被召回。这明明是荷兰没有遵守中国出口商的使用要求,把普通口罩当做医用口罩了。这种手法我上一篇日记刚刚提到,今天就又出演了。从法国卫生部1月21日第一次就疫情对全国发表讲话,提出健康人无需戴口罩,历经两个半月的质疑,终于到今天改正过来。只是没有人解释原因,也没有人道歉,更没有人因如此严重的误判和导致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我比较奇怪的是,一向医学发达的法国,专家们怎么一直都不对是否戴口罩发表意见?我查到的最早资料是4月4日法国非常权威的医学会建议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这是不是政府改变了,学者专家们才去附合?难道不应该在疫情之初就发表意见吗?我个人认为,确认未知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的难度,远远超过确认口罩是否有用的难度。既然全世界对西方口罩问题如此宽容,那么对中国是不是应该一视同仁呢?别忘了,法国全球最牛的巴斯德研究所在初期也判断错了:认为出现症状几天后才有传染性。德国医疗科技也很先进,也曾得出和法国相似的结论。这并不是各国专家水平不高,而实在是病毒太狡猾。甚至1月20号中国都已经得出人传染人的结论,1月23日,香港城市大学的医疗专家还发表论文,认为没有传染性。只是国内外对中国严苛到鸡蛋里挑骨头的程度,对西方宽容到无底线的程度,就是活生生的、习以为常的现实。这几十年来,出现过不少影响全球的疾病。比如美国出现全球第一例艾滋病、英国的疯牛病、墨西哥和美国的猪流感、巴西的寨卡病毒、非洲的埃博拉以及中国的非典和新冠疫情。尽管都是面对未知病毒,中国却是做的最好的,也是最负责任的。1月24号中国封城,27号暂停出国旅游,是唯一一个在应对疫情时采取这样措施的国家。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的应对措施至少避免了70万人感染。武汉封城,周边和其他省市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中国封国,何以西方竟然不能做到中国一个省都能做到的事呢?尽管如此,西方在自己出现危机后竟然有不少要求事后算账的声音。比如3月28日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一位英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说:“现在唯一的优先事项是处理疫情危机,但每个人都知道,当这一切结束后,必须要有一个清算”。 从这次德国、意大利、美国、法国、希腊、瑞士、捷克发生的口罩等医疗物资被抢或者互抢事件,可以看出西方确实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所谓“清算”之语并非只是不满或者恫吓,有很强的主观故意。然而,有强烈的主观故意和是否能实施是两码事,决定因素甚多。第一,特朗普是否能够连任。如果连任,特朗普的重点仍然是贸易战,他对这种复杂的事情不感兴趣,也没有这个耐心。如果他败选,新总统首先要收拾特朗普在国内外造成的乱摊子:要修复和盟友的关系,要重新加入特朗普退出的各种国际协定:比如气候变化、伊朗核协议、TPP诸如此类,包括由于美国拒不批准新的法官而已经瘫痪的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尽快启动。同时刚上任的总统还需要在内政上迅速打开局面,三板斧还是要抡完了再说国际事务。总之由于理念不同,拔乱反正的工作十分艰巨。第二,疫情过后是否会发生全球经济危机。目前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超过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是大概率事件。今天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在出席法国参议院经济事物委员会质询时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法国今年面临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他还指出,此次疫情带来的是一场具有“暴力、全球性和持续化”特征的危机。这个时候,全球还是得携起手来继续应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第一个战胜疫情并动员全部生产能力满足全球抗疫需要的国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第三,疫情是否在秋冬之际再次来临。目前来看,医疗专家根据病毒的特性,认为可能性极高。这样的话美国选举是否能举行也是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全球需要携起手来应对第二波疫情。中国的制造业又得满负荷运转,毕竟产业链的再造不可能一年之内就实现。第四,要看谁先发明出疫苗,或者是否中国和西方都能发明出疫苗。发明疫苗是不容易的事情,生产出来满足全球需要同样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只要中国也有疫苗,这个市场就基本上是中国的了。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巨大的生产能力,这个时候,中国将继续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最后,不管美国什么情况,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的可能性很小。脱欧后的英国,需要和中国、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它对中国的需求远远超过它在欧盟的时候。而且英国由于行动迟缓,还搞出来一个“群体免疫”,导致疫情极为严重,损失巨大,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当然,如果美国真要挑头,英国会以拒绝加入为筹码,要求中国提供援助或者让步是很有可能的。法国和中国的特殊关系,这一次在疫情中经受了考验,特别是在全球一罩难求的情况下,20亿平价口罩,非常仗义。这个人情够法国偿还的了。至于德国,其经济向来对中国非常依赖。德国对华出口占据整个欧盟的一半。尤其重要的是,法国和德国在这次疫情中都吃过美国的亏,盟友背叛引发的愤怒可远超过对手的伤害。所以即使美国要挑头,也很难得到欧洲国家的响应。还有一点需要说的是,中国到目前援助国家已经达到120,这些国家对中国心怀感激。而且这次全球都看出来了,和西方比,中国诚信、可靠,只要跟着中国走,一定有好处,要是跟着美国走,一定要付高昂的保护费。比如台湾,民众一周只能买三个口罩,却要每周援助美国十万个,你想谁愿意学台湾啊?所以啊,西方有些人就不要做白日梦了。讲道理不行,讲实力也没行,还好意思出来混。这也再一次说明了,有实力才有一切,才能把握主动权。想想21世纪以来,西方一而再犯下巨大错误:从9·11反恐战争、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11年阿拉伯之春(演变成欧洲最大的难民危机)、2016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以及2020年疫情,而中国每一次都抓住机遇或者转危为机。西方的衰落不是单一偶然因素,中国的成功同样是建立在战胜一个又一个考验基础之上的。这一次迅速战胜疫情并不是运气和偶然,而是必然。我也是很奇怪,何以西方一而再的犯战略性错误,丧失了反思能力和纠错能力?前几天新华社采访我也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想有这两个能力,第一得先意识到自己错了。目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公开承认整个欧洲都轻视了新冠病毒,没有把中国和世卫组织的吹哨当回事,也没有做准备。而且还指出,美国还不如欧洲。但也就停留在这一步,而没有进一步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轻视,是什么原因不把人命关天的事情当回事。为什么不听中国和世卫组织的警告?认识问题都不够,还怎么去反思?就是有的反思,也很浅薄。比如美国大名鼎鼎政治学者福山,竟然把所有的责任推到特朗普一个人身上。当然,福山还算是好的,至少认为特朗普是有责任的,还有很多大人物如基辛格还认可特朗普的表现呢。福山至少还是从西方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有更多的西方政治人物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中国给他们争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但不感谢,反而要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就这还有反思能力?没有反思能力何来纠错能力?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失误,到现在西方可有一个官员被问责?——西方目前唯一一位和疫情有关的被撤职的官员,是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舰长,原因是他要求因为疫情而撤离人员。现在西方甚至连批评都不行。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了:现在要团结才能打赢疫情,批评都是不负责任的。可你看看中国,不管疫情多么严峻,媒体追责从没有停止过。我统计了一下,光采访李文亮的国内媒体就有九家,另外还有纽约时报和CNN。可是爆料早在一月份就向总统和总理发出警报的法国前部长布赞女士,采访她的只有一个世界报。不仅没有美国媒体,更没有中国媒体——我倒是建议那九家中国媒体申请采访一下这位前部长。不过我猜测被拒绝的可能性很高,西方毕竟和中国不一样。至于纽约时报和CNN更不会自讨没趣,如果是中国的部长嘛,那就是另一回事。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非常严重的指出:虽然西方应对疫情效率低下,然而他们打舆论战的水平却不减。不信,我现在就举一例 :英文读物五大出版社之一、总部在纽约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将于8月18日(看这日期选的多么中国传统化)面向全球出版武汉一位作家日记的英文版!美国是什么国家?一个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一个全球强抢口罩的国家,一个初期连检测试剂都不合格的国家,他们却依然能够和表现最好的国家去打话语权之战!抗击病毒他们输给中国,但却未必输掉舆论战。不管怎么样,我一再说过,美国这个国家不可小视。像这样的事情,中国现在确实比不了。现在西班牙已经成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但有一个小镇却至今没有一例。它的经验竟然是完全模仿中国:全镇封锁,只有一个出口,任何人进入都要先消毒。大家都不需要去超市,镇里集中配送。这可是西方一直批评中国的模式。不过科学就是科学,病毒不管你是哪一派,更不懂意识形态。应对错了,就是病毒的帮凶。说来说去,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绝对化了,必然导致恶果。自由当然重要,人人也都需要自由。但如果把自由当作最重要的价值,那就走到真理的另一面了。好在后来西方在付出大量生命的代价之下,也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封城、封国、实行隔离令和宵禁,甚至采用手机定位系统、大数据去追踪病毒,这才总算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出现稳定的趋势。最后说一个西班牙的荒唐事:一位企业家竟然偷盗了200万个医用口罩,价值500万欧元,真是胆大包天。疫情仿佛一个镜子,把世间百态展现无遗。

去食

国务院研究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哪些中央资金将纳入

今年试水的中央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成效明显,国务院开始研究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范围将扩大至符合条件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020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计约8.4万亿元。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对今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一机制推动规模性纾困政策迅速落地,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一大规模性纾困政策是国家推出2.5万亿元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这一政策落地的关键在于基层政府不折不扣落实。由于受疫情冲击,今年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这使得这一大规模减收政策落地存在困难,即便一些地方名义上落实了减税降费政策,也可能从其他方面多收费、增加企业负担来弥补财政减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中央财政将新增的2万亿元资金通过新设的直达机制快速拨给市县基层政府,一方面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支持地方落实“六保”任务。根据财政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在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各地已将1.566万亿元直达资金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形成实际支出10214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地方资金的61.2%。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称,这有效补充了地方财力,保证了减税降费到位,支撑了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保民生,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和脱贫攻坚。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会议认为,实施规模性纾困政策和直达机制,保住了上亿市场主体,支撑了近90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为经济稳定恢复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会议表示,研究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以改革的办法提高财政资金效能。有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一项应急性举措和阶段性办法,但由于今年实施下来,资金下达速度明显提高,解市县基层政府资金燃眉之急,这使得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有望常态化和制度化。李克强此前公开表示,往年财政资金层层分解下达平均用时超过120天,今年新增资金预算指标7天就下达到基层。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扩大直达资金范围,对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一般性转移支付,可纳入直达机制,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等及时足额兑现,更好支持保基层运转。事实上,今年已有相当规模财政资金参照直达机制管理。李克强此前表示,今年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等1.77万亿元直接用于民生的资金,也参照直达机制监控管理。根据国务院这一部署,明年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体制。根据2020年中央财政预算,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规模为83915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约7万亿元,这包含了3万多亿元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约为7757亿元。上述会议还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地要强化责任,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和全程监控,严防浑水摸鱼,确保用好资金。为了督促地方花好这笔直达资金,国务院此前要求相关部门动态跟踪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建立直达资金专项国库对账机制,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财政部通过新设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监测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驻各地的监管局也对直达资金进行常态化监督。同时,审计署也启动了直达资金专项审计。

此下德也

这名厅官降为科员后获十万研究经费,组织挽救后争取再次入党

如何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是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湖北省纪检部门对此有不少有价值的经验。近日,最新一期出版的中纪委机关刊《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就刊登了署名为“鄂纪研”的文章《湖北省加强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杨郧生文章提到了一个案例:(湖北)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因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后,发挥专业特长,组织撰写了《汉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汉江文化史》两部专著。在湖北省纪委回访时,这名被降为科员的干部激动地说:“虽然现在我不是党员,但仍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4年后我将再次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这名从“有错干部”变为为“有为干部”的“前厅官”名叫杨郧生,因违纪被处理已有3年的时间了,《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此前还曾将其当做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16第22期刊文介绍,杨郧生曾经担任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5年4月,因严重违纪,被湖北省纪委立案调查。接受调查期间,杨郧生坦白交代问题,退缴全部违纪所得,知错悔过态度较好,当年7月,被开除党籍,行政职务降为科员,到相关单位从事研究工作。受处分后的杨郧生,能够正确认识错误、正确对待处分,努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湖北省纪委在进行帮扶教育回访时,发现他对汉水流域民俗文化和明代汉江文化史研究有一定专长,但违纪案件发生后,研究工作因经费短缺陷入停滞,即请十堰市纪委协调,由市财政拨付专款10万元,交杨郧生帮扶教育单位十堰市人大办公室进行管理,支持其开展研究。文章透露,“当杨郧生得知十堰市财政拨付1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自己的研究工作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文章还提到,目前,杨郧生的专著《汉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汉江文化史》文稿已经完成,年(2016年)内即可出版。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尚未在网络销售平台上找到杨郧生的专著《汉水流域民俗文化研究》和《明代汉江文化史》。公开简历显示,杨郧生出生于1956年11月,湖北保康人。杨郧生仕途起步于湖北十堰,曾任十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后出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2014年1月当选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5年4月19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湖北省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郧生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5月28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免去杨郧生的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职务。虽然仕途因为贪腐问题折戟,但作为一名曾经的学者型官员,杨郧生的著作《学林影录》《郧阳民俗文化》等多部研究湖北十堰地区文化的书籍还是可以在多个网上书城找到。其中,《学林影录》一书记载了杨郧生不少求学、工作过程中的经历。这本2014年出版的书籍在“作者简介”里透露,“杨郧生是湖北保康人,哲学硕士、社科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1年12月参加工作,当过知青、技工、教师和公务员。现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十堰市作家协会主席。”该书还透露,杨郧生“20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深造,曾师从费孝通先生。2005年赴欧洲考察学习社会管理,200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国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发表小说、散文和纪实文学作品近百万字,主要代表作品有党建理论专著《党内民主机制论纲》,地方文化研究专著《郧阳民俗文化》,长篇报告文学《梦萦故乡那条河》,游记散文集《藏地大回环》等”。此外,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检索信息显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还曾刊发论文《人文情怀 文化观照——评杨郧生的散文创作》。这篇论文透露,杨郧生的著作还包括散文集《锦绣南旧州》《<乐闲堂>小记》等。

是谓反衍

盘点!2020年上半年,东北财经大学发表7项成果,涵盖国际顶级期刊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东北财经大学多年来坚持科研精品化导向,密切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追踪经济改革的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断涌现。2020年上半年,学校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学校师生在国内经济学顶级期刊《经济研究》发表论文《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是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公认的经济学顶级期刊。东财教师齐鹰飞教授和博士研究生LI Yuanfei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分析》的论文。该文通过将生产网络引入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对GDP、福利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在较为一般的假设条件下,GDP(从而财政支出乘数)以及家庭福利与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无关,但产业结构受财政支出部门配置的影响。该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于财政政策而言,"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不矛盾,可以基于"稳增长"视角首先决定财政支出总量,继而再从"调结构"角度将财政支出配置在不同部门。据此,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助力。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会计学期刊录用并在线发表5月,会计学院刘行教授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李真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倪晨凯教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Dividend Taxes, Investor Horizon an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在线刊发于国际顶尖会计学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该文考察了股利税引发的锁定效应是否会降低股票的异质波动性。文章的结论表明,股利税引发的锁定效应通过抑制短期个人投资者的交易,稳定了资本市场,提高了股价的信息含量。The Accounting Review是会计领域国际前三的期刊,也是UTD 24期刊之一,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此项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学校会计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录用并在线发表4月,会计学院教师张文兰博士与香港教育大学Yan-Leung Cheung教授、美国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In-Mu Haw教授、香港浸会大学Bingbing Hu副教授以及美国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Morgan Swink教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Commo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Supplier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s在线刊发于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M)。论文研究了供应商—客户关系中的共同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供应商业绩,强调了间接交叉持股在提高供应链整合、协调上下游公司关系,继而提高供应商业绩方面的突出作用。学校教师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4月,数学学院副教授陈娟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基于离散Kirchhoff理论的多边形样条薄板单元》发表在国内高水平期刊《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20年第4期第50卷。该成果采用样条和基于三角形面积坐标的B网方法,构造允许1-irregular退化的多边形样条插值基函数,再结合离散Kirchhoff理论得到多边形薄板弯曲单元,可以处理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和退化的网格。这一结果为有限元方法中多边形薄板单元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是陈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11572081)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学校教师首次在《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上发表的高水平、标志性学术成果。学校教师在国际知名财务学期刊JCF发表文章由会计学院副教授张晓东作为通讯作者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Abdoul G. Sam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Value relevance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regime in China正式发表于国际知名财务学期刊Journal of CorporateFinance2020年第62卷。该文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各省作为事件点,考察了中央环保督查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文章结论表明,中央环保督查制度,在不改变现行环保法规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执法规格进而影响环保法规的最终后果。文章提供了中央环保督察有效性的学术证据,有助于从科学研究角度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学校教师文章在国际期刊(JEDC)发表3月,由金融学院教师李江艳副教授(准聘)与国外学者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The disposition effect and underreaction to private information 在国际知名专业学术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上发表。该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针对投资者广泛存在的处置效应,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市场资产价格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成果是学校金融学院国际合作研究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是2019年以来学校金融稳定研究团队取得的第四项国际化研究成果。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管理学UTD24国际顶级期刊录用3月,学校许建军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被管理学UTD24期刊之一的Pro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录用, 该论文题目为"Optimal Spot Trading Integrated with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s",许建军为第一作者,合作者为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研究中心教授Mustafa Cagri Gürbüz、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冯有翼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教授陈绍祥。该论文研究了通过长期合约和现货市场的双源采购及交易问题。学校近年来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聚焦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此项科研成果是国际商学院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方面的重要体现,此项科研成果也是许建军个人第二篇国际顶级杂志(UTD24)成果。来自:东北财经大学

悒悒不乐

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财政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工作

今天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范焱斌主持召开区第二届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重要批示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全区财政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工作。区领导周志辉、凌泽民、聂荣、周正茂、杨钦涵出席会议。丁四明、凌立霞特邀出席,郑以仁列席。会议指出,要提升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重要批示和文件精神,聚焦耕地保护,做到惜土如金、守土有责、用土有方;要强化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办法,对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理;要开展全面摸排,坚持分类处置、有序推进原则,对新增违法行为“零容忍”,确保违法用地零增长。会议充分肯定全区上半年财税工作成效。会议指出,要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高质量完成减税降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和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工作目标任务;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新增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融资和建设成本,加快平台公司转型;要积极推进“三资”盘活,积极谋划收入,加大向上争资力度,促进望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会议研究了“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区域捕捞问题整改工作和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站位,坚决贯彻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布署,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市场清查力度,全面落实为期10年的禁捕措施;要明晰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部门联动,打好整治组合拳;要坚决落实省、市关于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的相关要求,守住“五个不发生”,并结合望城实际,做到科学评估、精准施策,进一步压实各部门责任,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加强工作保障,确保望城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