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决战2020年亦是我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初心不忘,四十载砥砺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一直支持陪伴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我们将开展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创刊以来《财政研究》对繁荣财政理论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财政研究》未来如何在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期待您的参与!活动内容· 大数据看《财政研究》40年· “我与《财政研究》40年”征文· 《财政研究》精品论文集· 创刊40周年大型主题研讨会在此,《财政研究》编辑部邀您一起为活动建言献计!欢迎将好点子、好建议随时以任何方式告知我们。联系方式· 邮箱:czyj40th@163.com· 电话:010-88191229也可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征文启事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伴随着中国经济与财政的改革与发展,《财政研究》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对繁荣财政学术研究和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代代财政经济学人的相伴相随中,《财政研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在这四十年里,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感动过,如果您曾被《财政研究》影响过,如果您曾与《财政研究》有过难忘的交往与情感,希望您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经历和故事,这里有您们珍贵的回忆,更有您们殷切的期盼,让我们共筑《财政研究》的美好未来。征文要求来稿以“我与《财政研究》”为主题,体裁、篇幅不限,可以是寄语、述评、回忆录,也可以是诗歌、散文、随笔等。要求系个人原创,内容真实,未公开发表。我们将择优刊发并集结出版。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投递渠道文稿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主题注明“我与《财政研究》”字样。作者联系方式务必完整、清晰、准确。联系人:黄老师,010-88191223《财政研究》编辑部2020年4月“老资料新希冀”素材征集活动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财政研究》诞生了岁月荡涤我们已经同广大读者一起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财政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陪伴了许许多多优秀学者、基层工作者一起成长值此创刊四十周年契机《财政研究》邀请您一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征集内容一、老资料旧 刊重点为2000年以前的《财政研究》、增刊及其他出版物;手 稿曾在《财政研究》发表的作品手稿,曾在《财政研究》工作的编辑手稿;信 函与《财政研究》编辑部的往来书信;照 片与专家、编辑的合影,参加研讨会、座谈会的照片,编辑部办公地点照片;证书纪念品《财政研究》颁发的各类证书,参加活动的纪念品;其 他其他所有与《财政研究》历史相关的资料;二、新希冀手写一段寄语,表达您对《财政研究》的期望;录制一段视频,送上您对《财政研究》的祝福;创作一幅绘画,讲述您与《财政研究》的故事。(书法、绘画、剪纸、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任选)征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将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活动中展出,并收录在《财政研究》40周年特刊。我们将视资料的价值给予提供者奖励。盼望您的支持与参与!征集方式将资料发送至邮箱czyj40th@163.com,邮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也可以通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们留言;联系人:于老师,010-88191229相关说明(1)投稿资料应当不涉及版权纠纷,如内容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由提供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本刊无关。(2)投稿资料默认授权《财政研究》编辑部使用,编辑部保留对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宣传展示和应有的权利。审稿:邢丽 程瑜 闫晓茗组稿:李成威 高小萍 于婧华编辑:李雅煊原创扶持
近日,经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省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公共财政研究》入选中国知网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在财政学科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得分55.299,排第13名;“影响因子(JIF)”中的“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分别排第10名、第9名和第9名。《公共财政研究》自201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质追求,注重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战略性,聚焦重大财经现实问题,财经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搭建新平台、倡导新思维、刊发新观点。今年以来,《公共财政研究》接连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关注度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权威文献计量评价系统,标志着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科影响力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正确的办刊方针,始终紧紧抓住刊物质量这条主线,努力把《公共财政研究》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财政期刊。供稿:省财政科学研究院我就知道你“在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财政学会将于2020年12月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共同举办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20)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以下简称“论坛”)。论坛自2016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今年为第五届。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点任务,我们将论坛主题定为“迈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活动预告时间:2020年12月22日,09:00-17:00地点: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会议议程08:30-09:00 签到(友谊宫·聚贤厅)· 主持: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09:00-09:20 领导致辞· 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09:20-09:30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09:30-12:00 主旨演讲·楼继伟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学会会长· 冯健身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张弘力 财政部原副部长· 鲁 昕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12:00-13:00 自助午餐平行分论坛一(友谊宫·2号会场)· 主持:傅志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新时代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仅限受邀代表参会)致辞·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研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罗 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 刘冬梅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匡小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二级巡视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斯敏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 胡 薇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唐 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会议小结· 刘尚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平行分论坛二(友谊宫·4号会场)· 主持:邢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14:00-17:00发挥学术期刊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第一时段《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介绍庆祝《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视频短片· 陈 龙 《财政研究》编辑部负责人、研究员第二时段期刊座谈·李万甫《税务研究》杂志社社长·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经济研究》副主编·刘学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副主编· 梁 华 《中国社会科学》编审· 袁 淳 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 孙亦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 王振霞 《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第三时段期刊评价中心、《财政研究》执行编委、审稿专家座谈·蒋 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院长· 钱 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编审· 白彦锋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吕冰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 何代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 张 鹏 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副处级秘书、研究员
【今日热点新闻一览↓↓】国常会:部署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有关工作等National StandingCommittee: Deploy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ional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tc.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压实责任,对照协定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限,尽早完成协定生效实施的国内相关工作。The meeting requested that relevantdepartments should follow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the State Council, consolidat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clarify the division oftasks and time lim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 and complete therelevant domestic 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eement as soon aspossible.两个月涨近三倍后,理想汽车大额增发,中概造车新势力均一度暴跌After nearlythree-fold increase in two months, the ideal car issuance is large, and the newforces in China's car manufacturing have plummeted.理想汽车申请以最高36.8美元配售4700万股ADS,占已发行美国存托股票的5.6%,股价开盘跌11%后跌幅显著收窄,收跌逾0.3%,其他中概造车新势力也暴跌后反弹,小鹏汽车跌12%后转涨,收涨逾7%,蔚来跌15%后盘中转涨,收涨逾5%。此外,周三当日理想汽车公布交付数据显示,旗下理想ONE在11月交付4646辆,环比增长25.8%,再创单月交付量纪录。Ideal Motors applied for the placement of47 million ADS shares for a maximum of US$36.8, accounting for 5.6% of theissued American depositary stocks. The stock price dropped 11% after theopening and the decline was significantly narrowed, closing more than 0.3%.Other new Chinese car-making forces also plummeted After rebounding, XiaopengMotors fell 12% and then turned up and closed up more than 7%. After Weilai fell15%, it turned up and closed up over 5%. In addition, on Wednesday, IdealMotors released delivery data showing that its Ideal ONE delivered 4646vehicles in November, an increase of 25.8% from the previous month, setting anew monthly delivery record.小米暴跌之际美银美林“补刀”:下调评级及目标价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 "makes up" at the time of Xiaomi's plunge: downgradesand target price美银美林认为,小米增发和发行可转债后,EPS/ROE将被摊薄4.7%。小米2021年34倍的市盈率存在高估值压力,因此预期下调至27倍。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believes thatafter Xiaomi's additional issuance and issuance of convertible bonds, EPS/ROEwill be diluted by 4.7%. Xiaomi's 2021 P/E ratio of 34 times is under highvaluation pressure, so it is expected to be lowered to 27 times.美国会通过法案,禁止三年未满足审计监管要求的海外上市公司股票交易The United States will pass a bill to prohibit the stock tradingof overseas listed companies that have not met the audit and supervisionrequirements for three years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周三表决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该议案已于今年5月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 受此影响,部分中概股盘后跳水。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voted onWednesday local time to pass 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Act"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The Act requires thatforeign issuers that fail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CAOB for auditingfirms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re prohibited from trading in the UnitedStates. The bill was passed in the US Senate in May this year. Affected bythis, some Chinese concept stocks dived after the market.美国11月ADP就业人数增加30.7万人大幅低于预期U.S. ADP employmentincreased by 307,000 in November,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expected美国ADP就业人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ADP研究院称,11月美国就业在维持正增长的同时,步伐继续放缓。The number of U.S. ADP employment declinedfor the second consecutive month. According to the ADP Institute, the pace of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d to slow down while maintaining positivegrowth in November.姆努钦终结救市工具遭听证议员“围攻”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不会撤除支持Mnuchin’s tools to end the lout were "siege" by hearingmembers. Powell hinted that the Fed would not withdraw support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和决定停用部分联储抗疫贷款工具的美国财长姆努钦并无分歧,联储希望将贷款工具的保障功能再多保留一段时间。姆努钦辩称,他的决策完全合法,没有政治倾向。Powell hinted that the Federal Reserve andU.S. Treasury Secretary Mnuchin, who decided to discontinue some of the Fed'santi-epidemic loan tools, have no disagreement. The Fed hopes to retain theprotection function of loan tool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Mnuchin arguedthat his decision was completely legal and not politically inclined.美国会民主党领袖支持基于9080亿美元跨党派方案进行刺激谈判Democratic leadersof the American Congress support stimulus negotiations based on a $908 billioncross-party package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联合发布声明,呼吁立即进行新刺激的谈判,以本周二参议院两党议员提出的9080亿美元方案为基础。The Speaker of the U.S. House ofRepresentatives Pelosi and Senate Democratic leader Schumer jointly issued astatement calling for immediate negotiations on new stimulus, based on the $908billion plan proposed by bipartisan members of the Senate on Tuesday.姆努钦:特朗普将支持参院共和党领袖提出的刺激案Mnuchin: Trump willsupport the Senate Republican leader's stimulus case姆努钦称,特朗普将签署一项抗疫救助议案,它基于共和党人在传阅的框架。媒体称,虽然具体议案的文本还未草拟完成,但在同白宫官员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讨论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本周二已经在共和党议员的会议上传阅一份有针对性的救助方案概要。该框架提出,将3月抗疫救助法批准拨发却未用完的资金修改用途。它包括对小企业、餐饮业和剧院资助约3000亿美元,还有几十亿美元用于疫苗、学校和美国邮政,并未纳入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资助,纳入了民主党人长期抵制的免责。Mnuchinsaid that Trump will sign an anti-epidemic rescue bill based on a frameworkcirculated by Republicans.The media said that although the text of the specificbill has not been drafted, after discussing with White House officials andHouse Republican leader McCarthy, Senate Republican leader McConnell hasuploaded a targeted copy at a meeting of Republicans on Tuesday. Summary of therescue plan. The framework proposes to modify the use of funds that wereapproved but not used up by the Anti-epidemic Relief Law in March. It includesfunding of approximately US$300 billion for small businesses, the cateringinstry, and theaters, as well as billions of US dollars for vaccines,schools, and the U.S. Postal Service. It does not include funding for state andlocal governments, and includes exemptions for long-term resistance byDemocrats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活动温和扩张四个地区几乎未见增长Fed's Beige Book:U.S. economic activity expands modestly, four regions see little growth褐皮书称,10月末以来,美国经济活动温和扩张,大多数地区经济适度或温和(modest or moderate)增长。12个美联储辖区中,有四个地区报称,当地经济“鲜有增长或毫无增长”,另有五个地区指出,当地至少有部分行业的经济活动低于新冠危机前的水平。多个地区担心,在复苏以前,今年冬季当地就业水平会下降。According to the Beige Book, since the endof October,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xpanded moderately, andthe economy in most regions has grown modest or moderate. Among the 12 Fedjurisdictions, four regions reported that the local economy had “little or nogrowth”, and five other regions pointed out that economic activity in at leastsome instries in the region was lower than before the new crown crisis. Manyregions worry that local employment levels will decline this winter beforerecovery.软银放弃“纳斯达克鲸”!据称年内了结九成期权Softbank gives up"Nasdaq Whale"! Allegedly settled 90% of options ring the year媒体称,因投资者强烈不满,软银将任由90%的期权合约在12月底以前到期终止。截至三季度,软银进行衍生品等科技股交易的机构累计亏损37亿美元。“纳斯达克鲸”几乎亏掉软银上半年所有衍生品回报。According to the media, e to stronginvestor dissatisfaction, SoftBank will allow 90% of its option contracts toexpire before the end of December. As of the third quarter, SoftBank'sinstitutions that trade in technology stocks such as derivatives hadaccumulated losses of US$3.7 billion. The "NASDAQ Whale" almost lostall of SoftBank's derivative retur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巴菲特罕见“打新”的Snowflake上市后首份财报亏损超预期盘后跌9%| 财报见闻Buffett’s rare “new”Snowflake lost more than expected in its first financial report after goingpublic, and fell 9% after the market |Snowflake第三财季营收高于市场预期,但每股亏损额几乎是预期的四倍。Snowflake's third-quarter revenue washigher than market expectations, but the loss per share was almost four timesthe expected.给波音注入强心针美国航空复飞737 Max 为业内首家Give Boeing a boost,American Airlines goes back to fly 737 Max as the first in the instry美国航空计划本周试飞波音737 Max飞机。搭乘飞机的人员将包括美国航空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记者。他们希望此举能提高人们对这款飞机的信心。此前,波音737 Max飞机发生两次坠机事故,导致346人丧生。目前,该机型已经停飞了20个月。今日,波音股价上涨3.6%。American Airlines plans to test the Boeing737 Max aircraft this week. Those flying on the plane will include seniorexecutives and reporters from American Airlines. They hope this will increasepeople's confidence in this aircraft. Earlier, there were two crashes on Boeing737 Max aircraft, which killed 346 people. Currently, the aircraft has beengrounded for 20 months. Today, Boeing's shares rose 3.6%.欧盟考虑设立不包括匈牙利和波兰的抗疫复苏基金,施压否决财政刺激的成员国The EU considers setting up an anti-epidemic recovery fund that excludesHungary and Poland, and pressures member states to veto fiscal stimulus媒体称,欧盟委员会的高官警告,欧盟在考虑,明年推出没有匈牙利和波兰参与的7500亿欧元欧盟抗疫复苏基金,充当“纽带”,直到匈牙利和波兰改变立场为止。在11月的投票中,波兰和匈牙利行使了否决权,导致欧盟1.8万亿欧元财政刺激预算和复苏计划未能通过。According to the media, senior officials ofthe European Commission warned that the EU is considering launching an EUanti-epidemic recovery fund of 750 billion euros next year without Hungary andPoland as a "link" until Hungary and Poland change their positions.In the November vote, Poland and Hungary exercised their veto powers, resultingin the failure of the EU’s 1.8 trillion euro fiscal stimulus budget andrecovery plan.媒体称OPEC+周四会议有望同意延长当前减产Media said OPEC+meeting on Thursday is expected to agree to extend current proction cuts能源业信息服务与数据分析机构Energy Intelligence的记者周三称,多名外交官和OPEC+代表称,本周四的OPEC+会议会达成积极的共识。能源咨询业人士预计,OPEC+会一致同意,将始于明年1月的缩减减产计划推迟3个月执行。A reporter from Energy Intelligence, aninformation service and data analysis agency for the energy instry, said onWednesday that multiple diplomats and OPEC+ representatives said thatThursday’s OPEC+ meeting will reach a positive consensus. The energy consultinginstry predicts that OPEC+ will unanimously agree to postpone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tion rection plan that began in January next yearby three months.东南亚最大互联网并购案呼之欲出!媒体称打车公司Grab与Gojek合并出现实质进展The largest InternetM&A case in Southeast Asia is about to emerge! Media reports substantialprogress in the merger of ride-hailing companies Grab and Gojek如果两家公司合并成功,将有望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不过,合并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双方的谈判,也会牵扯东南亚各国监管机构是否予以批准。If the two companies merge successfully,they will be expected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nternet companies inSoutheast Asia. However, the success of the merger depends not only on the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but also on whether the regulatoryagencies of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pprove it.今日见闻历12月3日,星期四,宜专注Thursday, December 3, Yi Focus有人说,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就越长。把这种人性论应用到投资上,其结论必然是: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其知识和能力所及的能力圈。It is said that the larger the island of knowledge, the longer the coastline of ignorance. Applying t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o investment, the conclusion must be: every investor has a circle of competence within his knowledge and ability.作者:张良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室Author: Zh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studio链接:https://www.zzw868.cn/ https://www.zzw868.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isk Warning: The opinion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personal opinions, and the subject matter involved is not recommended. Buy and sell accordingly at your own risk.来源:华尔街见闻Source: Wall Street
俄首款新冠疫苗同步开展3期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杰尼斯·洛古诺夫18日在莫斯科表示,该中心开展的“卫星V”新冠疫苗第三期研究包含3期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此前试验中志愿者接种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抗体浓度的几何平均数)超过1:14000。“卫星V”是俄首款新冠疫苗,11日注册。“加马列亚”中心正对“卫星V”进行第三期研究,研究由同步进行的两部分组成。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发布 增加“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等国家卫健委网站8月19日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的通知》。《通知》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完善,增加“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等内容。实验性疫苗或有望有效预防新冠感染 由一种温和病毒制成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Replication-compete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accine vector protects against SARS-CoV-2-mediated pathogenesis in mi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实验性疫苗或能有效预防感染SARS-CoV-2病毒的小鼠肺炎的发生,该疫苗是通过一种温和病毒制成的,这种病毒通过遗传修饰能携带来自SARS-CoV-2病毒的关键基因。《流体物理学》:潮湿空气或有利于病毒的飞沫传播近日,一项发表于《流体物理学》的研究发现,空气湿度能影响其中的液滴传播效率。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常见的呼出液滴直径约为50~100微米,而病人呼出的液滴可能会包含病毒等病原体。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直径100微米的大液滴从距离呼气源约1.8米的地方落到地面,直径50微米的小液滴则最远可传播达5米;而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直径50微米的液滴没有一个能传播超过3.5米。此外,模拟计算显示,高湿度可使中等液滴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延长23倍,这表明略微干燥的空气可以减缓病毒飞沫传播。新冠大流行造成孕产慢性压力:可能导致新一波出生婴儿体重偏轻科学家称,新冠大流行造成的慢性压力可能会导致一波又一波婴儿出生时体型偏小。研究人员分析了8项涉及8200多名孕妇和100多万名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怀孕期间的压力与出生时的低体重有显著的联系。出生时的低体重是指足月婴儿的体重少于5磅8盎司。出生时身材矮小,可能会导致长期的问题,它与学习成绩差、成年后体重超标以及过早死亡有关。《细胞》:新冠肺炎轻症者可产生强烈T细胞反应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报道称,即使没有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反应,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也会触发强烈的记忆T细胞反应。作者表示,自然接触或感染新冠病毒而产生的记忆T细胞反应,或是预防引发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免疫成分。《科学》:揭示重症COVID-19患者出现免疫系统瘫痪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埃默里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香港医院管理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病情严重的COVID-19患者中,应当对体内病毒或细菌的迹象立即做出反应的“第一反应者” 免疫细胞反应迟钝。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新研究:57%新冠病毒颗粒从尿池喷射出,5秒半击中大腿一项研究发现,便池的冲水会导致携带新冠病毒的颗粒“猛烈爬升”到空气中,目前专家建议在公共厕所佩戴口罩。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模拟了小便池冲水时微粒是如何被排出的——制造出一种无形的潜在传染性飞沫喷雾。他们发现57%的微粒是从便池中喷射出来的,它们可以在不到6秒的时间内击中使用者的大腿。这项研究发表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新冠会导致儿童1型糖尿病?新研究首次发现潜在关联感染新冠病毒会导致儿童1型糖尿病吗?研究人员发现,在受感染的年轻人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学者们调查了伦敦5个儿科科室确诊的青少年人数。专家发现,在3月23日至6月4日期间,约有30名儿童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他们说,这大约是通常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数的两倍。新冠毒株变异与传播快10倍无关联 对现有疫苗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近日,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希沙姆声称新冠病毒D614G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此事迅速引发热议,令广大网友忧心不已。但多名国内外病毒学专家表示,他们对“变异让新冠病毒传播快10倍”的说法并不认同。有专家认为,综合已有的多项研究结果来看,D614G突变不太可能对在研新冠疫苗的功效产生太大影响。研究发现:新冠重症可能引发一种罕见的、肌肉弱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指出,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病例可能引发一种罕见的、肌肉弱化的自身免疫疾病。在一份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病例报告中,他们描述了3名没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他们在感染新冠后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在出现与COVID-19相关的发烧约一周后,患者开始出现眼睑下垂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实现星间激光通信“零突破”8月18日,据国家航天局消息称,我国“行云二号”01星与02星间成功实现了通过激光荷载技术的星间通讯。这是星间激光通信在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同时,这也标志着这两颗卫星中所搭载的所有核心技术均得到充分验证。本次进行星间通信的两颗卫星属于“行云工程”,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于5月12日发射成功,是我国首个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的先遣部队。SpaceX发射第11批“星链”卫星 已累计发射643颗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第11批“星链”卫星送入太空,完成了该公司“猎鹰”系列火箭的第100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发射643颗“星链”卫星。据SpaceX官网消息,美东时间18日上午10时31分,“猎鹰9”号火箭(B1049.6)搭载58颗“星链”卫星、3颗“天空”对地观测卫星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在升空约八分钟后,火箭助推器顺利回落在位于大西洋上的海上回收平台。“时间晶体”相互作用首次发现 有望促进量子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撰文称,他们首次观察到了“时间晶体”的相互作用。最新研究有望促进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改善当前的原子钟技术,提高陀螺仪以及依赖原子钟的系统(如GPS)的性能。美国新成立的伦理委员会驳回大部分胚胎研究提案据Science News报道,美国人类胚胎组织研究伦理咨询委员会(Human Fetal Tissue Research Ethics Advisory Board)于上月审核了14份使用胚胎组织进行医学研究的提案,并驳回其中13份。这些提案都使用人工流产后捐赠的胚胎组织,此前均已经通过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专家评审,列入建议资助,并满足目前对胚胎组织符合伦理的使用的法律要求。中医新发明扁弧刃针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一种可治愈顽固性颈肩痛等疾病的中医新发明——扁弧刃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正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据悉,扁弧刃针不仅可治疗各种骨关节肌肉疼痛,神经痛,颈肩腰腿病痛,筋膜炎等常见病,还可治疗无菌性缺血性骨坏死,失眠,过敏性鼻炎等疑难杂症。科学家批评美新法规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巨大倒退一项决定如何实施《清洁水法》的新法规,基于对判例法的选择性解读和对科学证据的曲解,使得美国数百万英里的溪流和湿地得不到保护。近日,在刊登于《科学》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称,《通航水域保护规则》(NWPR)只保护那些与河流、湖泊和其他大型“可通航”水体有永久水文表面连接的水域,违背了《清洁水法》的精神。首次!新型基因疗法消除了至少90%潜伏的HSV-1病毒8月18日,由西雅图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Keith Jerome和Martine Aubert领导的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一项研究,首次在动物体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破坏病毒的DNA,清除了至少90% 处于潜伏期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于根治唇疱疹,防止疱疹复发有重要意义。革命性突破!斯坦福团队找到关节软骨再生的方法北京时间8月18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证明,衰老与小鼠和人类关节炎中骨骼干细胞的进行性丧失和软骨再生减少有关。同时,他们发现了一种在小鼠与人体组织中再生关节软骨的新方法。这项工作建立在斯坦福大学之前分离出骨骼干细胞的研究基础上。《自然·通讯》:2亿吨微塑料或正污染大西洋,远超此前预期8月18日,英国国家海洋中心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西洋上层200米的范围内约有1200万-2100万吨微塑料垃圾。并且,这项研究仅对三种最常见的塑料进行了分析,这说明整个大西洋中的塑料数量远远高于目前所能确定的数量。《PNAS》:超新星爆发或导致了3.6亿年前的大灭绝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中,一支美国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假说:距离地球65光年的超新星爆发是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提出这一假说的依据是,当时的花粉记录中,出现大量被阳光灼伤的痕迹,这说明臭氧层遭到破坏、宇宙线辐射增强,而多次相邻的超新星爆发有可能造成化石记录中持续30万年的生物数量下降。研究人员表示,接下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对钐146和钚244的同位素测量检验这一假说。《免疫》:疾病或能让免疫细胞过早成熟中性粒细胞是帮助身体抵御疾病的关键免疫细胞,但血液中高水平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却可能预示着疾病。因此,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发育有助于在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据一项《免疫》上的研究,科学家识别出了一类特定的免疫祖细胞,并记录了其分化为中性粒细胞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皮肤癌、肺癌和COID-19患者的血液中往往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也包括这种祖细胞在内,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疾病扰乱了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发育,使其在未成熟时就被“派上战场”。《临床检查杂志》:新免疫疗法或有助延长一种常见脑癌患者存活期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延长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存活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在临床治疗中先提取患者血液样本,将其中的人体T细胞经人工强化后再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使其可以识别并杀灭巨细胞病毒。一期临床试验中,25名患者平均存活期提高至21个月。《科学报告》:催产素或有望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题为“Oxytocin and bone quality in the femoral neck of rats in periestropau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由下丘脑产生、有时被称之为“爱情荷尔蒙”的催产素(Oxytocin)或能帮助控制和预防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欧洲预防心脏病学》:腰围过大会增加心脏病复发风险近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腹部脂肪过多有心脏病史的人再次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这项研究是该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确定性最高的研究。研究人员对超过22000名患者在首次心脏病发作后进行了追踪,并研究了腹部肥胖(以腰围衡量)与心血管疾病复发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由动脉阻塞引起的事件,例如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研究人员发现:数十种非抗肿瘤药物能杀死癌细胞近日,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发现,用于治疗糖尿病、炎症、酗酒、甚至是犬类关节炎的药物也可以杀死实验室里的癌细胞。研究人员系统地分析了几千种已开发的药物化合物,发现了近50种此前未识别出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最新研究证实:哮喘药可大幅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近日,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新研究对现有证据进行审查和数据汇总分析,发现一种名为“β2-激动剂”的哮喘药物可以提高没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运动员的短跑和力量表现。具体而言,冲刺性能提高了3%,力量性能提高了6%,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比赛结果的提升。数学物理科学部征集2021年度重大项目立项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数学物理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21年重大项目立项建议。2021年度数学物理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建议拟遴选11项左右。重大项目资助强度(直接经费)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关于2020年度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考察需求的通知2020年度共享航次计划征集的考察需求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申请搭载年度常规航次(既有航次)的考察需求,二是提出针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考察需求(2020年新增,以下简称“重大科学考察需求”)。其中重大科学考察航次可以不同于既有航次,但也鼓励在既有航次基础上强化突出重大科学考察需求。山东财政4亿支持高校改革 面向省属本科高校测算分配近日,山东财政下达2020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中央资金4.02亿元。此次资金下达后,今年该省财政已累计安排中央专项补助18.8亿元。依据今年新出台的《山东省省属本科高校绩效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顺应山东省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在资金分配上,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将资金面向省属本科高校测算分配。今年广东本科高校投档线排行榜出炉 169297名考生“上岸”18日深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重磅发布本科院校普通文理类最低分数线线上考生的投档情况,有169297名考生顺利“上岸”,其中文科63564人、理科105733人。从今年的投档情况来看,“十强”高校基本保持稳定,绝大部分为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稳居前五名。“五强”高校的优质生源,有进一步提升,比如中山大学文科招629人,最低排位为1293位,比去年提升了114位,理科最低排位提升幅度更大,为858位;暨南大学文理科投档线,分别比去年提升了711位、3162位;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高分考生也实现增加。今年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发布:19056人2020年,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9056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计划1609人,硕士生招生计划17447人。北京市教委发布2020年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明确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生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在安排招生计划时综合考虑学科现状、科研经费、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平台和成果等因素。同时,支持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天津大学21项成果获天津市高校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表彰近日,天津市教委公布了2018-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和高校智库建设项目评审结果,天津大学21项成果获奖、3家智库评选优秀。在2018-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评审中,我校2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在天津市名列前茅,获奖数量占全市获奖数的24.7%,一等奖数量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22.7%。疫情难控!美多所大学恢复网课 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秋季学期开课仅一周,17日宣布取消本科生面授课程。由于美国新冠疫情近期反弹明显,先前陆续复课的多所大学疲于应对在学生宿舍、校外酒吧等场所出现的聚集性感染,已有不少大学宣布恢复线上授课,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法国高校开学费用增加 学生苦无收入还要买口罩 国大学生总会联合会(FAGE)17日公布的新学年开学费用晴雨表显示,今秋新学年大学生的开学费用(包括入学费用和生活开支)将比2019年同期增长2.5%,在巴黎大区将增长3%。这对于已经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遭受经济打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疫情取消中高考 英国采用算法打分引众怒为了防控新冠疫情,英国今年并未举行A-level和GCS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和中考)考试,考生成绩由一套算法得出。但在已放榜的“高考”成绩中,近40%的学生成绩低于教师给出的预估分数。这使得许多学生与名校失之交臂,引发了考生和家长的抗议。美国务院又搞小动作:威逼美高校捐赠基金撤投中概股在“追杀”TikTok等中国应用后,美政府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视为又一个“眼中钉”,各种旁敲侧击、小动作不断。据彭博社8月19日报道,美国务院官员发信警告美国各高校从其学校的捐赠基金中放弃持有中概股,并提醒他们在持股问题上提前采取更严苛的措施。重庆携手北大在渝建设大数据研究院 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8月18日,重庆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重庆今年继引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后,又一项引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成果,将推动重庆有关单位高效对接北京大学的优质科教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据了解,双方还将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医疗领域的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贵州启动高价值专利遴选工作 2020年贵州省高价值专利遴选工作近日启动。据悉,高价值专利是指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专利,具备技术水平高、权利稳定、市场前景好且竞争力强等特征,也包含具有潜在高市场价值或高战略价值的专利。主要包括: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的企业;拥有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或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的高校、科研院所。 惠州出台新政力促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优化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和扶持范围,加强新型研发机构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惠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2020年8月10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扶持办法》对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奖补方式作了调整,通过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惠州市财政将一次性扶持奖励100万元。江西省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共建高端研发机构日前,江西省科技厅制定出台《江西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重点瞄准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引进共建150家左右高端研发机构,使江西逐步发展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实力雄厚的高端创新基地集聚区和高端创新人才向往地。引进共建10家重大战略性高端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规模应在200人以上;以市、县(区)、功能区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奖励为辅,引进共建30家以上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引领意义的产业引领性高端研发机构;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鼓励企业、人才团队、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合作共建100家面向市场应用为主的研发应用型高端研发机构。重庆再增国家级“双创”特色载体 涪陵工业园区、荣昌高新区入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日前启动2020年(第三批)42家“双创”特色载体申报工作,重庆涪陵工业园区、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围,分别获得中央财政2500万元补助。“双创”特色载体建设,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牵头,主要是支持优质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专业资本集聚型、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该建设有利于促进特色载体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河北自贸区出台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河北自贸试验区日前出台了《关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措施在积极引进自贸试验区急需高端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提升人才综合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实行更加灵活的引才政策、加大荐才引才奖励力度、实行人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的保护运用等16条政策举措。这将有力助推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河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河洛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团队)19日开始申报自19日起,河洛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团队)开始申报,报名时间截至2020年10月20日17时。评选对象为用人单位引进的,与洛阳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功能相匹配,符合“9+2”工作布局和“5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并将其产业化的创新人才。厦门:投入“真金白银” 力挺蔬菜种苗产业日前,《厦门市扶持蔬菜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措施》出炉,六个方面,结合厦门具体实际,以奖励资金和补助资金的形式落实兑现:成立高层次育种创新研发机构可获50万元奖励,建立种质资源库可获20万元奖励;开展优质新品种选育,每个品种可获5万元奖励;购置育苗播种设备,可获总额50%的购置款补助;国家级种子种苗企业落户,最多一次性奖励30万元……清远出台方案培育精勤农民 对接创业扶持项目扩大产业规模近日,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清远市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下称《方案》)。清远将通过土地流转、农业项目、产业扶持、奖励激励、职称评定、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清远将推动资源优先向精勤农民倾斜,同时,推动农技推广、农业科研院校等专家面向精勤农民开展跟踪服务,对接创业扶持项目,提升其学历层次,扩大产业规模。
来源:财经杂志只要能遵循科学规律进行财政监管,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财政管控、监督体系2020年 4月14日,江苏南通如皋市一服装生产企业内,税务工作人员在了解企业转产口罩生产、销售情况。图/人民视觉文|《财经》记者 张寒 实习记者 薛敏编辑|王延春近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暨《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的“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财政压力不断加大。从中长期来看,受疫情冲击、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预计未来五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将呈低水平运行势态,而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可以说,财政困难不只是近期、短期的事情,中期也会非常困难。”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楼继伟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时期,多数省市的债务可持续性堪忧,粗略计算,大约四分之一的省级财政50%以上的财政收入将用于债务的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累积了财政金融风险。楼继伟的上述发言,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来自财税部门的数据显示,2020年财政税收增速创半个世纪以来新低。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为-3.9%,为1976年以来的最低增速;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4.4%,增速为-2.3%,为1969年以来即半个世纪以来最低增速。其中,2020年社保收入中有超过2万亿元来自一般公共预算补贴收入,占社保收入的28%,占财政支出的8.7%。财政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厘清?如何防范和化解财政领域的风险?财政危机离中国还有多远?为探寻政府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财经》杂志近日邀请了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宏观研究主管崔历进行了讨论。依靠一般预算收入补贴社保缺口的做法难以维持《财经》:当前财政领域比较突出的矛盾和困难是什么?刘元春:从全世界来讲,财政领域的核心问题是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债务问题。从中国来讲,目前虽然政府的债务风险不是非常大,但债务的结构性风险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显性隐性债务风险高、基层政府财政运转困难两个方面。这两个核心问题与整个财税体系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第二,财权与事权之间不匹配;第三,财政的功能定位需要改进。财政体系目前处于一个大转型、大改革、大调整的时代,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主导性的作用,因此会出现相应的效率问题和公平问题。财税体制改革是今年的改革重点以及“十四五”规划重点,但财政领域的利益关联广泛,改革尤其困难,要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改革更困难。许善达:目前,政府的各种债务增长很快,利息支付和到期后的本金偿还会给一般预算收支带来很大压力,财政收入的增量调整空间正逐步缩小,动用国有资本存量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2017年末,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指出,划转比例统一为国有资本的10%。从当前的财政困难情况来看,靠一般预算收入来补贴社保缺口的做法难以维持,必须用国有资本的存量解决社保缺口,但是只划10%肯定是不够的。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增加国有资本划拨,而是首先要研究已经划拨的部分如何能够替代财政的一般预算支出。现在国有资本的权益处于备用状态,并没有实际进入社保收支体系。目前还是需要打通这个渠道,使备用的国有资本权益资金替代一般预算支出,进入社保的实际收支,如果不够再追加划拨的比例。如果这项改革能快速推进,对调整财政格局将会有很大推动,对防范财政风险也将会有很大帮助。未来,中央、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补贴给社保的体制不能再继续了,要加大社保体系改革,尽快实现全国统筹,用国有资本权益逐步减少一般预算补助。同时尽力提高社保基金收益。《财经》:在当前财政收支压力下,是否还要继续对企业减税降费?许善达:中国企业税制的竞争力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一点在高科技、重资产企业上面表现得最为充分。未来中国的发展主要靠高科技、重资产企业跟外国企业竞争,因此,需要通过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升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这是提高中国企业税制竞争力的重要决定。这项政策实际上不是在减税,而是在推迟纳税时间,减轻企业财务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利息支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提高。减少利息支出,企业成本则会降低。最典型的企业是清华紫光旗下的武汉长江存储,如果留抵税款都改为退税,紫光集团可能现在不至于债务违约。刘元春:今年减税降费主体依然是中小企业,对于小额纳税主体,进一步提升起征点,对税率也进行了下调。今年的减税降费突出结构导向、创新导向等,已经逐步从去年的应急救助转向战略导向,逐步形成常态化。“十四五”期间很重要的一个战略导向就是怎样扩大有效需求。从这个战略基点来看,持续的大幅度的减税,在中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条件下,更有利于供给侧和生产端,而不是有利于消费端。因此,应当从总量性的减税转向结构性的减税。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需化解地方财权事权匹配难题《财经》:如何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包括显性和隐性债务风险?朱海斌:2020年中国经济恢复很成功,但是全社会非金融部门债务水平提升非常快。去年中国的债务水平提升了25个百分点左右,尤其是政府债务上升速度非常快。涉及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去年疫情后有一定程度的恶化。除了预算内的专项债规模大幅调高,预算之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也是大幅增长。崔历:我国政府整体负债率较低,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需要解决包括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匹配、国有资产盘活等结构性问题。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是需控制地方债务率,确保地方举债和财政收入、项目收益等相匹配;二是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减少隐性债务风险。不具备融资能力、自主经营能力的平台可能会逐渐被兼并重组、注销;而具备融资能力,运作良好的平台,将会顺应下一阶段城镇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继续担任地方发展的重要融资和国有资产运营平台的角色;三是健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提高地方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刘元春:解决隐性债务要加强监管,进行阳光化、法治化、透明化管控。同时,要调整财税体系。由于过去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和罚没收入等来进行弥补,因此土地财政成为了地方财政的一个核心来源,但现在土地收入收缩,传统税基提升不起来,转移支付控制的力度增强,资管新规和投融资平台严控之后,最后发现地方政府必须通过一些所谓的“创新”来规避监管,来完成其所承担的大量刚性支付功能。很多改革在这样的利益体系下,好改革变成了坏招数,比如出现了假PPP、类REITs等,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因为在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进行“创新”的内生冲动难以抑制。治本的方法,包括转换地方政府职能、进行财税体系的重大改革、改进地方官员考核、加强数字化监管等。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体系自身面临着很庞大的改革。第一,基层行政机构冗员问题。第二,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因此,地方行政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瘦身健体。地方政府与地方国企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勾兑现象,催生了地方封闭、市场分割、利益输送等行为。要通过地方国企改革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打破地方政府与地方国企之间的利益链接。中国应当做强做大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但是不应当每个县都有国企。这不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打破政府和国企的利益捆绑。硬化地方国企的预算约束也是关键。要调整地方国企的业务规划,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该淘汰的一定要淘汰。债务违约问题集中体现在地方国企,一些地方僵尸国企成为了吸金黑洞,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财经》:如何节约财政成本、提升支出效率?许善达:一些直达的扶贫资金从中央直接拨到县,不经过省市两级财政,减少了省和市两级政府对中央扶贫资金的滞留,提高了财政效率。在财政收支管理技术方面,仍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政府各部门、财政局等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财政支出。朱海斌:一是支出要从预算外向预算内调整,近几年中国的专项债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其实是好事,反映了一些预算外的项目转移到预算内,变得更加透明。二是加强支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加大外部监督力度。未来政府职能要变化,从更多参与生产投资活动变为服务型政府。此外,政府的信息公开,接受体制内外各方监督,也是有待改善的领域。当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应由未来多年的支出来匹配《财经》:有人担忧财政危机现象,如何避免中国一些地方出现明显的财政困难?刘元春:现在谈财政危机言之尚早,在中国肯定是不会出现的。只要能遵循科学规律进行财政监管,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中国政体决定了政府的自我调整能力很强,整个体系的转换非常快。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手中能掌握的资产很庞大。要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财政管控、监督体系。《财经》:怎样看待今后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朱海斌:财政政策今年不仅要呼应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正常化,还要和未来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财政支持的方向,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项目相关。财政对于特定领域的投资非常重要。例如,公共投资可以为未来数字化经济、技术创新、5G和新基建等提供有力的支持。相当一部分政府投资可能通过PPP,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起到引导作用和参与合作。在基建投资、环保和绿色投资等方面,中长期的投资需求是巨大的,但仅仅靠公共投资无法满足,而且公共部门投资的效率也存在问题。因此,怎样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投资更好地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再加上私人部门的效率、商业可行性评估,仍然有改善的空间。现实情况是,盈利性好的项目私人部门并不需要政府发动就有意愿去投资。进入PPP的项目大多是一些投资期比较长、回报率相对比较低的项目,如果政府有能力给予支持,如政府购买和有些收益的保证,可能社会资本会愿意参与。但如果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那么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仍然不足。另外在PPP里面,风险承担往往会是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上的规范。此外,财政以往做得不太够的方面是在社会服务和保障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民生保障和社保体系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加强。比如,2020年针对疫情后的弱势人群的失业救济、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比力度明显偏小。政府要继续增加民生、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许善达: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很像是一个董事会,最主要的职责是招商引资。中国地方政府承担发展经济的责任在全世界是最突出的,其对经济推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发展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投资是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投资才有税收、就业。很多地方领导人负责抢项目、抢投资,但是也可能遇到假项目,一些人利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骗取资源、土地和设备。因此,在中国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项目风险是需要高度警惕的。《财经》:如何降低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朱海斌:谈到土地财政,首先要承认它在过去20年的房地产市场、基建改善和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去年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现在很多讨论集中于如何找到替代土地财政的收入来源,比如热议多年的房产税。但是这些讨论过度关注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而相对忽视了政府支出方面需要大的改进。土地出让金对应的是未来70年的地租收益,一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应该由未来多年的支出来匹配,而不是当年内就把当年的收入都用完。现实情况是土地出让收入往往当年就被花完了,而且形成持续性的刚性支出需求。一旦某一年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跌,马上就会出现地方财政的问题。土地财政的改革要严格规范土地出让金(以及更广泛的财政支出)的使用和监督,要专款专用、支出透明、引入内外各方面的监督。许善达: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还会持续下去。中国当前处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员向城市流动性较高,对城市住房的需求就会很高,需求高则房价不会下降。而农村和乡镇的居民住房会过剩,早晚会淘汰一批。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限价等行政性手段来抑制房价,肯定是抑制不住的。未来,还是需要在供求关系上进行调整,增加住房供给,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供给,房价压力就会随之降低。只要房价有上升的空间,土地价格就有上升的空间。财政体系改革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财经》:未来,中国财税体系的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突破?许善达:对于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中国的领导层已经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现在要加快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这也是化解财政风险的治本之道。当前一般预算压力很大,如果进一步给企业降低税负,债务风险较大。用国民财富存量(国有资本)替代国民财富增量后,一般预算将会有更大调整空间,调整后的财政补贴可用于降低企业税负和偿还政府债务,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刘元春:第一,在总体债务率可控基础上存在结构性风险。目前结构性风险主要体现在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上。当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配置存在着冲突。目前,只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但依靠转移支付体系,很难适应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第二,转移支付的模式有待改进。例如,专项转移支付规划是否合理,一般转移支付量是否足够大,以及省级财政与基层财政之间的贯通问题。省级财政在转移支付中是区域统筹的枢纽,其是否能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是否能根据地方政府运转的新时代的要求来进行调整,这里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去年疫情时期建立的财政直达机制常态化是体制性的大调整,加强了转移支付的渗透,同时保证基层政府的平稳性和连续性。第三,财政的区域统筹是否严格按照行政板块进行统筹,其涉及功能、定位问题,现在的区域统筹按照行政板块统筹,和区域功能、定位之间存在着冲突,即结构性问题全面凸显。第四,财政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时代发展。从收入的角度来讲,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模式不可持续,要考虑适时推出房产税、遗产税等。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部门全面涌现。税基要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最明显的就是平台经济,甚至成为了避税漏税、财富转移的枢纽,还有一些大规模跨国公司的建立,导致税基弱化。第五,中国的税收成本很高,但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税收体系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员和成本。目前财政改革一定要抓住窗口期,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运转困难的窗口期。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财税改革没有找到突破口,没有构建出一个可实施的科学路径,应当抓住目前财政所凸显的系统性问题,寻找改革路径。《财经》:如何更好地利用专项债来支持经济发展?崔历:一是坚持专项债发行以项目为主导:专项债要求项目按照自身收益与融资能够自求平衡。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发行最多的省份为广东、山东和江苏,均超过2000亿元。未来,预计专项债继续倾向重点项目多、风险较低的地区。发达地区的省份未来发行专项债和投资的空间更大,从收益角度讲更可持续。二是适当扩大专用债使用范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专项债将会“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放宽行业领域、创设新品种,适量增加地方发债的自主性可减少资金沉淀,提高投资效率,推动地方投资。三是提高专项债发行市场化水平:完善信息披露体制,推动债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债券利率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有利于提升债券流动性,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四是加强债务管理:统筹管理地方政府的资产和债务,同时加强对专项债项目的全周期监管,保持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刘元春:如果大型项目建设债务资金跟不上,可能会成为烂尾的项目。因此,要保证财政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投资方面,基础性和产业项目的投资,其盈利能力还不错。但是要警惕地方新一轮的经济泡沫、基建泡沫已经开始出现,则在专项债方面不宜过度膨胀,同时要保证原来的战略性项目布局。从政府的投入来看,核心点还是要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每年占投资总额的60%。政府要做一些基础性、引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降低资源配置的扭曲,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渡难关。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东北财经大学多年来坚持科研精品化导向,密切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追踪经济改革的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断涌现。2020年上半年,学校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学校师生在国内经济学顶级期刊《经济研究》发表论文《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是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公认的经济学顶级期刊。东财教师齐鹰飞教授和博士研究生LI Yuanfei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分析》的论文。该文通过将生产网络引入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对GDP、福利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在较为一般的假设条件下,GDP(从而财政支出乘数)以及家庭福利与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无关,但产业结构受财政支出部门配置的影响。该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于财政政策而言,"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不矛盾,可以基于"稳增长"视角首先决定财政支出总量,继而再从"调结构"角度将财政支出配置在不同部门。据此,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助力。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会计学期刊录用并在线发表5月,会计学院刘行教授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李真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倪晨凯教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Dividend Taxes, Investor Horizon an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在线刊发于国际顶尖会计学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该文考察了股利税引发的锁定效应是否会降低股票的异质波动性。文章的结论表明,股利税引发的锁定效应通过抑制短期个人投资者的交易,稳定了资本市场,提高了股价的信息含量。The Accounting Review是会计领域国际前三的期刊,也是UTD 24期刊之一,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此项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学校会计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录用并在线发表4月,会计学院教师张文兰博士与香港教育大学Yan-Leung Cheung教授、美国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In-Mu Haw教授、香港浸会大学Bingbing Hu副教授以及美国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Morgan Swink教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Commo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Supplier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s在线刊发于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M)。论文研究了供应商—客户关系中的共同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供应商业绩,强调了间接交叉持股在提高供应链整合、协调上下游公司关系,继而提高供应商业绩方面的突出作用。学校教师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4月,数学学院副教授陈娟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基于离散Kirchhoff理论的多边形样条薄板单元》发表在国内高水平期刊《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20年第4期第50卷。该成果采用样条和基于三角形面积坐标的B网方法,构造允许1-irregular退化的多边形样条插值基函数,再结合离散Kirchhoff理论得到多边形薄板弯曲单元,可以处理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和退化的网格。这一结果为有限元方法中多边形薄板单元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是陈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11572081)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学校教师首次在《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上发表的高水平、标志性学术成果。学校教师在国际知名财务学期刊JCF发表文章由会计学院副教授张晓东作为通讯作者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Abdoul G. Sam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Value relevance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regime in China正式发表于国际知名财务学期刊Journal of CorporateFinance2020年第62卷。该文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各省作为事件点,考察了中央环保督查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文章结论表明,中央环保督查制度,在不改变现行环保法规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执法规格进而影响环保法规的最终后果。文章提供了中央环保督察有效性的学术证据,有助于从科学研究角度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学校教师文章在国际期刊(JEDC)发表3月,由金融学院教师李江艳副教授(准聘)与国外学者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The disposition effect and underreaction to private information 在国际知名专业学术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上发表。该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针对投资者广泛存在的处置效应,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市场资产价格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成果是学校金融学院国际合作研究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是2019年以来学校金融稳定研究团队取得的第四项国际化研究成果。学校教师研究成果被管理学UTD24国际顶级期刊录用3月,学校许建军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被管理学UTD24期刊之一的Pro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录用, 该论文题目为"Optimal Spot Trading Integrated with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s",许建军为第一作者,合作者为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研究中心教授Mustafa Cagri Gürbüz、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冯有翼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教授陈绍祥。该论文研究了通过长期合约和现货市场的双源采购及交易问题。学校近年来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聚焦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此项科研成果是国际商学院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方面的重要体现,此项科研成果也是许建军个人第二篇国际顶级杂志(UTD24)成果。来自:东北财经大学
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不同,历史学不能止于发现普遍规律、批量制造,而必须重视、解释和重构社会的特殊性,在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的表达,唯如此,方能维护人的价值与尊严。所以,熟练的历史学人都会在具体历史过程中探求特殊的逻辑,发现普遍的具体表达方式。丁亮的《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亦可作如是观。撰文丨罗冬阳(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教授)《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作者:丁亮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年6月1由财政目标驱动的“粮食市场”货币化浙直(明代浙江和南直隶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自五代两宋以来已然成为国家财赋重地;至有明一代,更是承担了帝国财赋供给的半壁江山。因此,对明代浙直的地方财政史做区域研究,即是从一个重要的局部对明代做政治、经济、社会的整体史研究,反之,亦是从整体史的视野把握明代财政白银化的具体历史逻辑。而从整体史来看,虽然财政史可以划入经济史的范畴,却不似经济史那么单纯地局限于“经济基础”,它往往要探讨“国家”这一“上层建筑”。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论和基础决定论的视角看,诸如财政制度变迁等等国家行为的改变,仅是社会经济变动的客观反映。用此种视角去观察明代财政收入银纳化这一重大现象,便可预设银纳化是民间力量或者市场力量推动的结论,并且从民间契约文书有关白银使用的案例中跳跃式地缀联证据。毫无疑问,白银作为货币也好,作为特定的金属材料也好,与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粮食、劳役不同,寒不能衣,饥不能食,劳不能替,不能直接或只能间接满足财政支出的最终需求。换言之,白银之所以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是以商品和劳务交易市场的存在为约束条件的。有如《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所引正统十二年(1447)杭州府夏税麦折银事例,经各县将夏税麦折征余米后,再由解银粮长将相应余米支出,粜卖易换荒银(杭州市场上流通的成色稍低银两),煎销成金花银(成色较高银两)锭,解送至京。虽然银两并非直接征自纳税户,无需纳税户直接与市场打交道、出售粮食换成白银上缴,但粮长粜卖稻米,易换白银,也仍以杭州当地存在一定规模的银粮交易市场为前提。实际上,当地银粮交易市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国家一定要将税粮折征白银,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推动税粮银纳化。市场的存在可以为国家或政府提供一个利益算计(价格)和节省成本的工具,构成政府税收治理方式选择的约束条件,却无法保障市场化的运作必定最有利或最符合政府的财政目标。因为政府并非被动的行为主体,在众多的主体里,它往往是最强有力者。而且,治理着广土众民、有着悠久传统的集权官僚制系统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替代市场,也可以创造市场。因而,面对约束条件及其变化,政府会做出最符合其财政目标的选择。明朝财政资源征集和分配的起运部分(朝廷支配部分),在地域分布上,大致呈现为北方各省供边(长城沿线“九边”地区的军事支出)、南方各省供京(供应京师各类人口需求,主要是粮食)的局面。而浙直财赋之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嘉兴、杭州、湖州各府,供应京师漕粮的比重和专供内廷的白粮(上等粳米和糯米)负担较其他省份和府县尤重。其负担之重,不来自正额税粮的庞大,而来自运输费用和各种杂费的繁多。若能折征白银,则运输费用可以大幅节省,杂费因征纳手续简化也可降低,纳税人户的赋税负担显然因之可以减轻。但是,自明到清,税收货币化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时间跨度近五个半世纪,除了正统年间百万两的折银外,漕粮和白粮的正额基本维持实物征收不变,仅有比例甚小的附加税折银,直到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方才有大规模减征和折银。甚至可以看到,因为江南源源不断的优质粮米供应京师,京师粮价竟然低于粮米的原产地,运输漕粮的漕丁和粮员发现此一奥秘,干脆在征漕省份折收银两,到通州再购买粮米抵数。可见,明清统治者为了最高统治集团的享受,凭借大一统集权国家的巨大组织力,将粮食市场扭曲,让供漕地区人民付出巨大代价。难怪明朝晚期京畿试种水稻、清雍正时期(1723-1735)的直隶营田试验,全都归于失败。活跃在自发交易市场上的“货郎”,自宋之后是各家画作的常见元素。图为明代“浙派”画家吕文英所绘的《货郎图》之冬篇。2“役”与摇摆不定的去货币化就浙江和南直隶两省而言,明代赋役折银比较彻底的部分是役,这方面《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有较详细的梳理和论证。由于集权官僚制的烂熟,在外部压力下,中国古代的王朝,在充当“裁判”的同时,往往倾向于亲自“上场踢球”。当然,前朝的覆辙多少可为后朝提供鉴戒,汉武帝的统制经济几乎重蹈亡秦老路,唐朝食盐专卖就利用了市场机制,将垄断经营权授予特定商人,而两宋则将垄断特许经营和“左右手互搏”发展到极致,虽然敛财之术登峰造极,甚至让后世史家惊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财政体制的先声”,但此敛财之术的不可持续,明朝开国者却深有体会。为避免宋亡之祸,明太祖力贬桑弘羊、王安石诸敛财之臣,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看齐,强化国家对土地和劳动者的直接控制,国家所需之物资,一概征收实物;所需之劳务,稍专业者,如军,如匠,如灶,等等,以户籍制度锁定专门人户承充;地方政府治理所需之劳务,则经基层组织——里甲或佥派轮充,或定户永充。如果严守实物和活劳动的原则,国家和地方政府横征暴敛的冲动可以受到有效制约。因为实物不可无限期储存,活劳动更无法脱离劳动过程而存储。但征收实物和活劳动的赋役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旦赋役的征调超出一定地理范围,需要数百里甚至数千里的协济,空间移动成本和管理成本就会相当昂贵。另外,同纬度地区的物产趋同,即使是不同纬度地区的功能相同的物产也互可替代,直接临民的地方官和纳税人户都会利用这一点尽量节省纳税成本。在这个意义上,地方市场的交易在赋役财政体制下,也会被地方节省纳税成本的需求创造出来。丁著中重点论述的浙直漕粮、白粮附加税的部分折银,就是这样实现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2007)剧照,朝廷推行的“改稻为桑”与庄稼人的生计产生冲突。更为严重的是,明初确立的赋役财政体制与货币政策缺乏协调。一方面,赋役财政体制可以完全排斥货币和市场交易,即便成本昂贵。另一方面,明朝朝廷却想发行一种自己不用、专给老百姓用的纸币——大明宝钞。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明初时,宝钞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明初统治者实际上知晓赋役财政体制并不能将地方市场排斥掉)。但是,“空手套白狼”的宝钞很快被百姓唾弃,市场价值一落千丈,堕落为大明脸上的一道标志性疤痕。宝钞在地方政府手里沦为废纸,无法实现财政支出功能,但该上缴的仍然要足额上缴,不能有丝毫的截留。当然,地方官不会自己掏腰包填窟窿,也填不起。于是,他们很熟练地运作“役”。如为地方政府免费提供看守仓库劳务的库子,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源,“有司(地方政府)视为奇货,家累千金,败不旋踵”。库子的这种财源角色,史家称之为“连带财政责任”,其实不过是“合法抢劫权”的婉称。“合法抢劫权”,史家还取了另一个名称——“超经济强制”。既然是“合法抢劫”,当然与强盗抢劫有区别,那就是要考虑“抢劫”的可持续性。专门佥派富户应役、择肥而噬终有尽时,于是演变为在一定范围内均摊,如一里、一县,也允许交银代役,遂有了“均徭法”和银差。尽管宝钞成了废纸,上缴的税粮丝毫不能少,迎来送往还得丰厚为妥,但这一切都可在弹性饱满的财源——“役”上解决。因此,“均徭法”在15世纪中期出现后,一直稳定到16世纪60年代,折银比率一直没有显著变化。此种状态,丁先生称之为均徭法银差和力差结构的“稳定态”。但是,“嘉靖大倭寇”打碎了这种“稳定态”。因为抵御倭寇招募军队(当时的卫所军已腐败不堪用)、置办军资,这些都要实打实的银子,不是将某一殷实农户押送到某军官手下就可以解决,而冒“抢劫”之名,将所得都交给军队,地方官也缺乏积极性。经多方利益博弈,结果就是将所有的力差都折银,并且大幅度提高折银比率,于是就出现了“均平法”,完成了劳役征发白银化的过程。总之,正如《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一书所指出的,财政是为国家汲取和使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服务的,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非其必然之义。而明朝赋役财政体制向货币体制的转变,是因为货币化更有利于调集经济资源。这便是明代赋役征银的治理逻辑。本文系独家原创书评,首发于2020年10月2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罗冬阳;编辑:罗东;校对:付春愔。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一年多来,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给两国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围绕这场罕见经贸争端的是是非非,海内外已发表了大量言论,事由更加清楚、真相更加明了。中美经贸摩擦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还有不少,中国人是信服道理的,中国人不怕讲道理,真理愈辨愈明。一、中美经贸关系是“零和博弈”吗?美国一些人挑起对华经贸摩擦,最直接的一条理由,就是认为美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吃了亏”,中国从中美经贸关系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中国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经济安全甚至整个国家安全。这种充满冷战偏见的观点,反映了霸权主义的“零和博弈”思维。中美经贸关系究竟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正常的贸易关系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互惠互利关系,而不是你多我少、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国际贸易有利于推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国际贸易的历史早已证明这样的实践是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早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美经贸合作的事实也作了同样的验证。中美建交以来,在双边贸易方面,1979年至2018年,双边货物贸易额从不足25亿美元增长到6335亿美元,增长了252倍;在双向投资领域,过去40年,中美双向投资由几乎为零到累计近1600亿美元,中美互为对方重要投资伙伴,投资的双向性和互惠性进一步显现。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证明,中美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双方经贸往来是惠泽彼此的关系,而非中国让美国“吃亏”的过程。更进一步看,国际贸易在整体上会增进参与国利益,但这种利益在参与国之间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国际价值理论证明,在国际市场上,商品价值取决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商品按照国际价值进行交换,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一方在交换中更具优势,会分得更多利益。国家之间可以不断进行交换,甚至反复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交换,然而双方的赢利未必因此相等。毫无疑问,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更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高,在国际交换中是获利更多的一方。在外贸领域,曾有个说法,中国需要出口上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美国波音飞机。这样的例证虽令人震动,但也是贸易规律的反映。长期以来,美国在货币、技术、市场乃至行业标准等方面拥有垄断权力,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超过正常利润水平的垄断利润,美国企业和家庭也充分享受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的丰富产品,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当然,中国也从中美经贸中获得了利益,但这都是中国人民以勤劳苦干获得的,根本不是因为占了美国的便宜。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处于生产价值链的中低端,美国处于价值链的中高端,中国在经贸交易中是付出了更加巨大代价的。为什么美国一些人不顾事实,固执地认为美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吃了亏”呢?要害就在于霸权主义的“零和博弈”思维作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超强实力取代西欧老牌帝国主义列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唯一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思维深入到了美国一些人的骨髓中。他们以霸权主义的思维来考量,中国在任何方面获益都会被看成使美国“吃了亏”,中国在任何领域接近甚至超过美国都会被当作对美国的“威胁”。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将中国长期锁定在依附地位,压制于产业链中低端,而美国则永居垄断地位,永保霸主权威,永享垄断利润,才算得到了“公平”和“安全”;一旦认为中国与美国之间有可能形成平等竞争的关系,即便这种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也不符合其霸权主义的目标,一定要加以遏制和打压。有如此荒谬的“零和博弈”思维,怎么可能塑造正常的中美经贸关系?二、美方所强调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美国一些人指责中国采取不公平、不对等的贸易政策,导致美国出现对华贸易逆差。他们试图以“公平贸易”为理由,在国际舆论上占据道义制高点。然而,究竟什么是“公平贸易”?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具体条件以及利益诉求不同,为了让贸易顺利进行,国际上形成了通过平等协商建立贸易规则的规范。也就是说,公平与否不是某一国说了算,规则如何改也不应取决于某一国的利益,而应通过各国平等协商来决定。实现公平贸易,必须秉持协商一致、互利互惠的原则,尊重国际贸易中的契约精神和国际规则,摒弃任何唯我独尊、唯我独大、唯我独占的错误想法。美国一些人强调的“公平贸易”不是基于国际规则,而是以“美国优先”为前提,以维护美国自身利益为目标,其核心是所谓“对等”开放,即各国在每个具体产品的关税水平和每个具体行业的市场准入上都与美国完全一致,寻求绝对对等。这种绝对对等表面上似乎公平,但由于它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事实上是极不公平的。美国某些人强调的所谓“对等”开放,不过是一种说辞而已。纵观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在开放问题上,美国一些人从来都实行双重标准:在需要国家支持以进行资本积累时,就大行保护主义和国家干预之道;在拥有明显竞争优势时,则要求他国无条件开放市场,强行推进自由贸易以从中渔利;当其竞争优势因后发国家的追赶慢慢削弱时,又重新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上利用自由贸易发挥本国垄断资本对后发国家的优势,竭力维护本国资本在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采取各种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措施,竭力打压、遏制他国有实力的资本——不论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这种经济霸权逻辑以意识形态“正统”自居,把竞争对手的优势解读为意识形态“异端”。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李斯特用“抽梯子”的说法,对这种伎俩进行了绝妙讽喻:一个人当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这就是美国一些人所谓的“公平贸易”双重标准的实质。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垄断性权力,在国际贸易中从发展中国家低价获取资源、劳动力和产品,高价卖出其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这种不公平的贸易格局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让发展中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事实上,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利用这样的优势占尽各国的便宜,但美国一些人却喋喋不休地抱怨贸易不公平,这到底奉行的是“强权”还是“公理”?回顾历史,美国一些人曾多次给竞争者扣上“不公平”的帽子。当欧盟实力上升时,欧盟被看作“不公平竞争者”;当日本有超越之势时,日本被看作“不公平竞争者”;现在,中国又成了美国一些人眼中的“不公平竞争者”。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美国一些人主张的“公平”与“不公平”完全是站在一己私利的立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不公平贸易”已成为美国一些人推行霸权主义的万能工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拿出来,哪个国家强大了就扣在哪个国家头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规则是经各经济体协商同意、普遍认可的,如果成员国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应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这是维护国际经贸关系公平的基本原则。美国作为世贸组织的创始国之一,理应遵守这一基本原则。然而,美国一些人并没有这样做,相反却绕开世贸组织大搞贸易霸凌主义,不断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挑起经贸摩擦。如此作为,当然绝不可能带来公平贸易。如果他们真有解决经贸问题的诚意,就该好好反思自己强调的“公平贸易”是否真的公平,走出自设的“公平贸易”篱笆,在与各国平等协商中寻找解决经贸问题的切实办法。三、奉行单边主义走得通吗?美国一些人在“美国优先”旗号下,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一方面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野蛮地运用单边手段打压他国,四面出击制造经贸摩擦;另一方面,藐视多边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退出伊朗核协议、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人权理事会等,公开反对全球主义理念。“美国优先”的口号与单边主义的行为方式,俨然成为一套“内在自洽的逻辑”。从表面上看,推行单边主义是要“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搞孤立主义。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面。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即美国一些人推行单边主义,是因为平等合作的多边主义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不符合其“美国优先”战略,不利于其巩固霸权地位。因此,他们急于通过侵略性单边主义,在国际竞争中以自身强大的实力优势碾压对手、各个击破,以期建立更加符合“美国优先”的全球秩序,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并堵住后来者前进的道路,阻止赶超者居上的步伐。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有一句“名言”吐露了心声:“如果今天让我重新打造(联合国)安理会,我会只设一个常任理事国,因为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全球的力量分布。”称霸世界的霸权主义面目昭然若揭。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社会化大生产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广泛和深入,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由此加速了贸易、投资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开放型格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以拒绝竞争的方式维持垄断地位,垄断绝不能完全地、长久地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谁也违背不得。随着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流。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已落后于时代,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注定不能成功。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商量着办。任何国家打着“优先”的旗号,堂而皇之地破坏国际规则,明火执仗地打压他国,注定要身败名裂。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绝没有出路,这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很多美国人也非常清楚。早在本世纪初,一位著名的美国国际政治学者就曾预言:“某一天,美国看上去不可战胜,第二天,则盛世不再”,“其他力量的崛起、美国的式微,以及美国单边主义式的国际主义,将共同使美国的单极时刻成为昙花一现”。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四、搞科技霸权主义能得逞吗?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但是,在美国一些人眼里,科技却成了自己独占独享的垄断性权利。为了维护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我国实施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在此次经贸摩擦中,更是肆无忌惮滥用国家力量,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围堵遏制,竭力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挤压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这种倒行逆施的科技霸权主义行径,绝不可能得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正因为科技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美国一些人的霸权思维、垄断做法和双重标准在这个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地缘政治专家亚当·加里在一篇文章中刻画了美国某些人的心态:在这种零和思维的驱使下,中国创新太少时受到指责,中国创新太多时同样受到指责,还要遭受保护主义关税,这说明了美国的虚伪,它暴露了一种狭隘、自私的心态,看不到双赢模式下的共同成功的现象。美国一些人的目的,无非是想把中国永久性地排除在科技创新的前列之外,永远接受美国垄断资本的盘剥。然而,这只是霸权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科技活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空前加深,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结果。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在范围、速度和规模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科技创新的全球化进程空前提速,科学技术的全球扩散渗透日益加强,各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互鉴日益频繁,跨国联合研究成为常态,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性应用是大势所趋。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每个国家的正当追求,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合作,反对科技霸权,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权利。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引起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这些科技成就,既不是“偷来的”,也不是通过“强制转让技术”得来的,而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结果。中国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事业和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美国用卑劣手段打压围堵所谓的“竞争对手”,并不能保证其科技领先地位。五、极限施压对中国管用吗?用极限施压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是美国一些人在国际谈判中的伎俩,美其名曰“交易的艺术”。其主要特征是以多面进攻、漫天要价为手段,同时在跨领域的多议题上与对手博弈,然后回转妥协,暗度陈仓,从而在核心利益上达成目标,靠强权维系霸权,靠霸凌讹诈击垮对手。美国一些人觉得极限施压威力无比,对中国也笃定“奏效”。极限施压真的灵验吗?美国政府在与一些弱小国家打交道中,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依靠强大实力和极限施压手段,将自己的利益诉求强加于他国。一些国家,或者因为综合实力较弱,或者因为长期的依附关系,迫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压力,在谈判中不得不按照美方要求作妥协退让,息事宁人,遂其心愿。这种情况多了,难免让美国一些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会害怕极限施压策略,必定会在其强大的高压下屈服。可惜,美国一些人判错了形势、找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要平等、互利、诚信的,在重大原则上中国决不让步。中国是日益强起来的大国,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美国一些人试图以极限施压的霸蛮办法来强压中国就范,注定徒劳无功。孤立中国的企图都会反过来孤立自己,针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必然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反感和强力反对。美国历史上曾数次检讨过谁应为“失去中国”担负责任。试问今日之美国某些人,你们担负得起这样的历史责任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美国一些人采取的极限施压策略,却严重违背了这一基本准则,给世界贸易规则和国际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历史经验表明,试图通过极限施压手段达成协议,只会破坏双方互信合作关系,错失合作的历史机遇。美国一些人对华采取极限施压,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将进一步损害各方利益。极限施压看似咄咄逼人,实则色厉内荏。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对其在国际和国内形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分化美国政治势力的重要力量。极限施压只会让世界各国更加看清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使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愈加孤立。六、贸易保护能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吗?本届美国政府上任伊始,提出了“买美国商品,雇美国工人”的施政原则,强调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一些人“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对于来美国建厂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于那些关闭美国工厂、去境外设厂的企业,就拿关税做文章,逼迫企业回美国生产。这些贸易保护主义行径,真能让美国实现“制造业回流”吗?“制造业回流”能否实现,首先要看导致美国制造业外流的原因是什么。从美国国内经济看,其制造业外流是由美国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为实现最大限度盈利,美国的跨国公司把越来越多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它们通过产业转移,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转移污染,提高资本的获利空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资本避开了利润率较低的实体经济部门,转而投向金融领域,从事金融投机活动,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空心化和虚拟化。从对外经济看,美国的制造业外流是由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在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元属于世界货币,居于霸权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世界经济的运行格局,其主要特点是:美国供应美元货币,其他国家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供应物质产品。美国大量进口,形成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大量出口,形成贸易顺差。这就意味着,试图通过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减少贸易逆差,很可能会损害美元的霸权地位。事实上,2018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1.4%,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租赁业占GDP的比重则为20.7%,去工业化和金融化的程度甚至比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更严重。可见,美国要实现制造业回流并不容易。反映美国工业产品产量的工业生产指数表明,经过季节调整之后,无论是整个工业部门还是制造业部门,2019年前4个月基本处于负增长状态,分别比2018年年末下降了1.3%和1.6%。而反映美国工业行业景气程度的工业整体和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前4个月则分别为77.9%和75.7%,分别低于1972年至2018年平均值的79.8%和78.3%。因此,从整体上看,美国的制造业并没有在贸易保护政策中重新繁荣。制造业的全球分工是生产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是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个趋势尽管会受到某些国家的政策干扰,但绝不可能逆转。美国现任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加征关税、高筑贸易壁垒等手段制造经贸摩擦,以贴“卖国标签”、威胁加税等方式要求美资跨国公司回流美国,这种做法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美国制造业回不去不说,反而将严重破坏全球价值链,冲击全球范围资源配置,产生广泛的负面溢出效应,降低全球经济的运行效率。七、经贸摩擦能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吗?2019年以来,美国就业率、股市市值保持双高,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达到3.2%……自美方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经济似乎还不错,这成了美国一些人不断升级经贸摩擦的所谓“底气”。但如何客观评价美国经济所谓的“繁荣”,需要进行全面理性分析。从一些指标看,美国经济在往上走,但能否持续,重点要看资本积累的状态。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私人部门经过季节调整的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只有1.0%,明显低于2017年和2018年的增速。根据美国官方发布的数据,2019年4月,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下滑2.1%,超过预期2.0%的跌幅。衡量经济扩张的重要指标——核心资本品,4月的运输量下降了0.9%。从发展趋势看,经济界人士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争议很大。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经济师预测,美国经济2020年底以前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几乎翻倍,这主要缘于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许多研究表明,从长期看,美国经济正处在所谓经济“长波”的下降期,不是稳步上升,而是稳步下降,包括美国前任财长萨默斯在内的很多学者用“长期停滞”来描述美国的经济表现。目前没有有力证据表明美国中长期经济基本面得到了改善。虽然美国一些人不断吹嘘“有史以来最好的经济”,但事实胜于雄辩。美国年均GDP增长率1950-1979年为4.0%,1980-2007年为3.0%,2010-2016年为2.2%,近两年为2.55%。显然,近两年的增长率不仅明显低于战后所谓的“黄金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的“克林顿繁荣”,与奥巴马执政中后期相比也只是基本持平,更是远未实现经济增速达到4%以上的承诺。美国以减税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有限,给财政造成的压力却是巨大的。近年来,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快速上升。今年2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已达到22.01万亿美元。被称为“新债王”的美国双线资本首席执行官冈拉克直言,美国经济的增长仅仅是债务的增长而已。美国花旗银行也警告称,市场开始质疑美国偿付能力的“致命时刻”即将到来。这一“致命时刻”,很可能因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而加速到来。中美经贸摩擦必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成为拖累美国经济的沉重负担。从生产的角度看,中美制造业相互依存度很高,许多美国制造商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中间品,相互加征关税必然提高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从消费的角度看,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消费者将为同等数量的商品增加更多的支出,因而在现有收入水平下必然出现需求下降。从进出口的角度看,中美相互加征关税将直接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下降,同时由于美国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导致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出口受到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是毒药而不是良方,搞经贸摩擦没有赢家,伤人也必伤己。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席卷全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欧等国高筑关税壁垒、大打贸易战。殷鉴不远!八、加征关税符合美国民众利益吗?在美国政府升级经贸摩擦时,一种自欺欺人的荒唐论调被美国一些人鼓噪得甚嚣尘上,这就是所谓的“加征关税对美国有利论”。从去年的“贸易战很好”,到如今不断宣扬中国正在向美国支付巨额关税……这些巨额税款将直接交给美国财政部,关税将为美国带来更多财富,甚至超过传统类型的惊人交易……这一系列完全有悖经济学常识的论调,不过是美国一些人为掩饰贸易战危害、骗取民众支持的说辞而已。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早就作过深刻揭露:资产阶级以国家和民族的名义所实行的保护关税制度,不过是“制造工厂主、剥夺独立劳动者、使国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资本化”的一种人为手段。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在损害别国利益的同时,照样损害美国民众的利益,是一场只有利于美国少数大垄断资本的利益再分配。经贸摩擦损害普通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根据税负转嫁原理,由于中国输美商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普通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此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终大部分要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著名投行高盛的研究认为,美国政府去年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出口商并没有“为更好在美国市场竞争”而降低价格,因此,关税成本主要转嫁到美国企业和家庭身上,导致了消费品价格上涨,推升美国核心通胀率。经贸摩擦不利于美国劳动者的就业。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工人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就业的增长受到制约。美国企业也将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原材料价格,并且由于经济中一些资源转移到被征税的领域而造成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毫无策略性地掀起一场贸易战,额外的关税负担将主要转嫁给美国国内下游的生产商,终将让美国一败涂地。有失必有得,也总会有一些人从提高关税中得益,成为提高关税政策的支持者。这些人是谁呢?当然不可能是美国的普通民众,而主要是美国的少数大垄断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教授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中国并非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美国公司的贪婪才是。美国所面对的真正的斗争对象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那些大公司。美国企业领袖和富豪群体积极推动减税、扩大垄断并把制造业外包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增加利润,然而他们却十分反对那些有助于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政策。经贸摩擦最终的后果,只是让极少数美国人获益,而大多数美国人将受损。九、中美经贸摩擦会压垮中国经济吗?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霸凌主义和各种封锁打压,无疑会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人们的消费和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不囿于短期经济波动,不困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用全局、长远和根本的眼光来冷静客观审视,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总体可控,向好趋势不变,综合优势明显,调控手段充足,是挑战更是机遇。看影响总体可控。2018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仅为18.24%,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渐变小。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有所放缓的大环境,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的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方式在转变,质量效益在提升,稳中向好态势愈加明显。中美经贸摩擦似乎会影响公众预期,使投资者做出非理性选择。但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在中央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中国可用的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是成熟可靠的,随时可大显身手。美方不要低估中国应对经贸摩擦的政策准备和能力经验。看向好趋势不变。虽然中美经贸摩擦给我国经济增加了新的变数,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户市场主体。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抵御外贸风险的有力武器,2018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8.6%,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76.2%,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看综合优势明显。从时间、空间、制度优势的三重叠加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优势。一是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生产要素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各个经济部门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是后发经济体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二是作为大国的人口优势、空间优势、内需优势、资本积累优势,将提供强大的韧性、潜力与回旋余地。三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各种资源有效利用,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这三要素叠加的优势已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现在这种优势在持续扩大而不是减小。看调控手段充足。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取得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政府和市场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总量和结构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现在,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还是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资政策等,都存在充足的空间。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看是挑战更是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将进一步突显,必将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力量,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机遇,把发展压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突出的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汇聚更多高端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握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大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努力在新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十、中国对待中美经贸摩擦的立场和态度自美国一些人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美双方的分歧逐渐明晰,无非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对立还是合作,封闭还是开放,垄断还是竞争,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等等。归根结蒂,是走霸权主义的老路,还是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在这些重大原则性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明确坚定、始终如一。面对美国一些人挑起并升级经贸摩擦,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中国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和世界贸易秩序大局出发,以极大的诚意回应美国提出的关切,克服各种困难,提出务实解决方案,并与美方进行十一轮高级别经贸磋商,体现了中国不愿打贸易战的真诚愿望。但美方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逾越国际关系准则的“红线”,企图以牺牲中国的发展权为代价,甚至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尊严,这是中国人民决不可能接受的。中国期待双方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诚意是始终如一的,原则也是坚不可摧的。中国不会畏惧美方升级经贸摩擦的任何威胁和压迫,中国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只有坚决斗争到底。任何人、任何势力切莫低估和小视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打持久战的强大韧劲!面对美国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坚持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维护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促进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将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为世界各国开创发展新机遇,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面对美国一些人不断挑战并破坏现行国际秩序,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创新完善。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中国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平等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不利影响,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都将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中国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是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导读稳就业保就业11月刊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广东财政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保居民就业工作,着力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调整资金分配结构及方式,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对就业创业的拉动作用。《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第11期杂志主要围绕广东财政支持稳就业保就业相关工作开展宣传。关键词:稳就业保就业专稿本期“专稿”刊登了戴运龙厅长的署名文章《坚持“六个导向”谋划推动“十四五”广东财政改革发展》。聚焦本期“聚焦”板块着重围绕财政如何突出重点、注重绩效,创新举措统筹资金支持稳就业保就业以及财政分类支持重点人群就业等,反映广东财政支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有关情况。明确财政支持稳就业思路与对策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广东财政如何全面贯彻党中央稳就业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打出财政“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组合拳?《明确稳就业思路对策 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一文分析了当前我省面临的就业形势,财政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与问题,明确“力增”“力保”的具体支持思路,不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从财政层面不断探索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抓住“重点群体”保就业今年“两会”多次强调做好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的就业问题,有共性也有差异。《财政精准施策 抓住“重点群体”保就业》一文详细梳理了广东财政全力支持“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多途径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加码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情况。财政理论前沿本期“财政理论前沿”板块,围绕“财政支持就业创业”主题向专家约稿,刊登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侯海波的《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应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何代欣的《保就业的财税政策作用机制定位与对策建议》。关注本期“改革动态”栏目刊登《广东财政“四个一”工作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等反映广东财政改革最新动态的稿件。“业务研究”栏目刊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兴罗《财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等业务研究类文章。文化为展示财政优秀青年干部业务能力与风采,本期“文化”板块的“财政风采”摘编了省财政厅部分青年干部参与厅“青年讲堂”活动的讲稿内容。往期精彩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10月刊导读东江流域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探索实践发挥政府采购功能┃《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9月刊导读发挥政府采购功能,助力开创新局面【来源:广东财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