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公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下属PPP研究所和北京亚太财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单位简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是财政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研究风格独特,实力雄厚。多年来,本院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财政中心工作,在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高端财经人才培养、政策方案评估、政策解读宣传和国际智库交流合作等领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为财政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所(以下简称PPP研究所)是本院按照国家政策成立的新型科研平台,承担财政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的重任,依法开展PPP、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投融资规划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协同开展财政大数据应用研究和试点试验,承担“中国区域财政地图”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北京亚太财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财科公司)是本院所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为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PPP、专项债、投资融资、绩效考核等专业咨询服务,为本院科学研究提供研究案例和实验基地,负责本院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试点试验工作。同时,还承担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为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和项目质量,PPP研究所和亚太财科公司一体化运行管理,技术资源共用,科研成果共享。二、招聘计划录用人员兼任PPP研究所相应岗位;特别优秀者经报备可担任公司高管职务。三、薪资待遇四、报名须知1. 应聘者通过网上邮件报名,将填写后的《招聘信息采集表》发送至zhaoy@ckyppp.com或wangsc@ckyppp.com,邮件标题为“姓名+岗位”,网上报名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6日17时。本次招聘不接受其他形式报名。2. 每名应聘者限报1个岗位,可选择是否服从岗位调剂。3. 亚太财科公司和PPP研究所将通过资格审查、考察测试等程序,择优确定拟聘用人选。资格审查通过者,我们将以电话、短信或邮件等通讯方式通知应聘者参加测试。未通过者,不另行通知。体检标准依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4. 应聘者提交的《招聘信息采集表》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刻意隐瞒。对于拟聘用人选,我们将对《招聘信息采集表》内容及诚信情况进行查验,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聘用资格。5. 对特别优秀者,岗位要求条件可适当放宽。6. 应聘者信息将被严格保密,所有资料恕不退还。7. 聘用人选确定后统一与亚太财科公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书》;聘用期间,根据《劳动合同书》约定享受薪酬和社会保险等合法待遇。8. 本次招聘为社会化招聘,不解决编制,不解决进京户口,不解决住房。9. 工作地点在北京,根据情况可能阶段性派遣到外地合作机构进行人才交流。10. 联系电话:010-88191823,联系人:赵燕。五、应聘者基本资格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 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3. 热爱财政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勤劳肯干、乐于奉献,恪守职业道德。4. 所学专业、学历与报考岗位的要求相符(须提供相关资质证书编号,以便查验)。5. 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熟练掌握Word、Excel、WPS、PPT、图片及视频剪辑等基本办公软件操作方法。6. 在北京有居所。7. 身体健康,能接受出差等工作派遣,能适应各种主要交通工具。六、招聘岗位及具体要求(一)办公室主任岗(二)创新室主任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8月24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现接收1名留学回国人员。一、单位简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是财政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研究风格独特,实力雄厚。多年来,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财政中心工作,在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高端财经人才培养、政策方案评估、政策解读宣传和国际智库交流合作等领域积极开展工作,为国家决策和国家治理建言献策,在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协同治理中贡献智库力量。二、接收计划三、报名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2.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 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4. 热爱财政科研、教学事业,具备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身体条件。5. 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年龄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10月11日。6. 需落户人员应达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规定的留学回国人员申请办理就业落户的要求(在回国2年有效派遣期内且尚未就业),并于报名前毕业回国且完成学历学位认证。7. 所学专业及学历符合岗位要求。8. 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其他条件。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以往在公务员考录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为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不得报名。四、接收程序(一)报名1. 报名采取网上邮件报名方式,不接受其他形式报名。2. 网上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20年10月11日17时截止。3. 报考者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填写《接收信息采集表》(见附件),同时提交身份证、学生证、在校期间成绩单、《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电子版,一并发送至zgckyrsc@163.com,邮件标题为“岗位名称+姓名”。报考者提交的《接收信息采集表》等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刻意隐瞒。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即取消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岗位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以电子邮件、电话方式通知参加笔试。未通过资格审查者,不再另行通知。(三)笔试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组织网上或线下笔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四)面试1. 根据笔试成绩,按照1: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并发布面试公告。2. 本院将以邮件、电话方式通知并确认参加试讲、面试人员。未进入面试人员名单的报名人员不再另行通知。3. 全部确认面试人员均需参加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综合成绩。4. 面试人员须先试讲再面试,试讲成绩计入综合成绩。(五)体检和考察1. 参考心理素质测评结果,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按1:1的比例确定拟体检和考察人选。2. 参加试讲、面试人数与接收计划数比例低于3:1时,考生试讲成绩、面试成绩均应达到75分的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3. 体检标准依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六)公示综合体检和考察等情况,确定拟接收人选,并在本院官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七)人员接收接收人员确定后,由本院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接收人员就业报到和落户手续。五、注意事项1. 报名人员在报名时填写的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务必准确,期间如有变化请及时告知本院。2. 参加现场考试人员必须遵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现场考试时应佩戴口罩(不带呼吸阀),进考场前须测量体温、提供当日“北京健康宝”绿码。当日凡经现场确认有可疑症状或异常情况的考试人员,另行安排。突发高、中风险地区的考试人员不符合来京政策要求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联系电话:010-88191157。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9月10日
面试(试讲)公告根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接收留学回国人员公告》相关要求,现将本次面试(试讲)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面试(试讲)确认以邮件方式通知进入面试(试讲)名单的考生。请考生于2020年10月28日下午17:00前确认是否参加面试(试讲),确认方式为发送电子邮件,要求如下:(一)邮件发至zgckyrsc@163.com(二)邮件标题为:1. 确认参加面试(试讲)+岗位名称+姓名。2. 放弃参加面试(试讲)+岗位名称+姓名。逾期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试讲)资格。二、面试(试讲)时间和地点面试(试讲)将采取现场方式进行。试讲定于2020年10月31日进行,开始时间为下午14:00。请考生按照通知安排于当日下午13:30前签到候考。对未按规定时间签到候考的考生,取消其试讲资格。面试定于2020年10月31日进行,开始时间为下午16:00。请考生按照通知安排于当日下午15:30前签到候考。对未按规定时间签到候考的考生,取消其面试资格。试讲、面试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航天桥西南角)11层1121会议室(考生进入大厦后乘坐右翼电梯)。三、注意事项(一)面试(试讲)前,请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核实身份。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的,取消面试(试讲)资格。(二)面试结束后,按照笔试、试讲和面试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照接收计划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人选。参加面试(试讲)人数与接收计划数比例低于3:1的岗位,考生面试(试讲)成绩应达到75分的合格分数线,方可作为体检考察人选。(三)体检考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四)根据北京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参加面试(试讲)的考生需提供当日“北京健康宝”绿码,以备现场展示,进入面试(试讲)地点必须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测量。考生如果在面试(试讲)过程中出现发烧等突发情况,应立即主动报告工作人员,并由工作人员陪同到医务室接受检查。咨询电话:(010)88191157特此公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10月27日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各类资产开启下行通道,避险资产受到流动性传染,以欧美日为主的各国央行纷纷通过降息、资产购买,稳定汇率等集体性宽松措施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反观国内货币政策,在疫情高发期率先迅速做出反应,通过8500亿专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MLF、LPR利率,降准措施落地。随着经济运行日趋正常化,资金市场利率创新低后,央行货币政策定力已明显增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增速迅猛,且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之势不减。各国为防范阻击疫情,不得不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封城、中断交通、关闭国境,限制人员流动,企业纷纷停工停产。世界宏观经济经济和金融体系动荡加剧,欧美及疫情严重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衰退已经不可避免,多国股市连续触发熔断机制,平均下降超30%。而同时,流动性危机显现,非美元货币集体贬值,疫情叠加价格战致使原油暴跌,黄金和债市等避险资产因流动性冲击,也进入抛售模式。以欧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大放水,加大资产购买力度。欧美央行祭出货币政策大招美联储推出2008年金融危机时流动性工具,开放式购买国债和MBS。美联储则在3月3日以及3月16日两次降息,降息后基准利率为零。降息的同时,联储还启动7000亿美元QE,随后启动商业票据购买(CPFF)以缓解商业票据市场信用息差上升压力。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仅限于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旨在保持流动性和稳定信贷市场。3月20日,美联储扩大货币市场便利,包括购买信贷支持范围扩大到市政债和增购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重启量化宽松以来,美联储已经购买了3750亿美元的国债/MBS,这意味着量化宽松的规模空前扩大。从3月13日(星期五)开始直到本周五结束,美联储将购买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MBS。历史性开启无限量“QE”模式。3月23日,美联储更进一步,宣布将不限量按需买入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每日和定期回购报价利率重设为0%,将购债范围扩大到机构抵押支持证券,并增设3个流动性工具。美联储还将设立两项信贷工具,为家庭、小企业和主要雇主提供前所未有的信贷支持,合计将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新融资;并将很快宣布“大众企业贷款计划”(Main Street Business Lending Program),以支撑中小型企业贷款。此外,3月17日,美联储美联储根据《联邦储备法》第13条第3款赋予的权利,先后启动商业票据融资便利机制(CPFF)和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二者均创设于2008年。这是也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后,时隔12年后再次重启两大工具。欧央行、日本央行未降息是因为其政策利率已是负利率,降息空间不大;欧央行宣布7500亿欧元抗疫紧急资产购买计划且表示未来可能加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的行动,捍卫欧元的承诺没有极限,欧洲央行有使用所有的可能工具的决心;日本央行上调公司债和ETF购买目标,并引入新流动性工具。美元荒和贬值压力促货币互换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去年占全球所有外汇交易的近90%,美国以外的非银行借款人的美元信贷高达11.9万亿美元。首先,在疫情影响之下,降息成为拉动需求、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本次美联储降息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降息后,但由于全球流动性危机导致美元荒,避险资金继续抛售各种货币、债券和股票而囤积美元,导致美元指数3月19日突破102关口,创2017年1月以来新高。欧盟、英国、日本和新兴市场的汇率均出现较大的贬值压力,美联储不得不增强与各国央行美元互换以全球投放美元缓解全球“美元荒”,并重新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帮助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这也是美联储一周内设立的第三个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使用的工具。通过设立MMLF,波士顿联储将给合格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品为该金融机构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收购的高级别资产。MMLF的结构与曾在2008年-2010年运行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类似,但购买的资产范围将更广。其次,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日本、欧元区以及瑞士拥有常备互换安排,20日六大央行统一发表声明,称经协调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美元货币互换的安排,自3月23日起,将每周的货币互换操作提高到每日进行,并将至少持续到4月底。同时,各中央银行还将继续每周进行“84天期的操作”。北京时间周一上午,美联储联合全球五大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将利用现有货币互换额度为美元流动性提供支持。各央行一致同意将货币互换协议价格下调25个基点。而前一天即3月19日,美国与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9家中央银行共计4500亿美元的互换额度,以抵抗冠状病毒大流行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紧缺状况,并防止全球经济崩溃。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仍在,有实力走出独立性行情。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社会逐渐重新回归正常轨道。央行在一方面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500亿,符合市场预期;而与此同时,央行货币政策正也展现较强独立性。一是3月MLF与LPR利率不变。3与16日和3月20日,央行并未跟随海外降息,MLF和LPR利率先后保持不变,超出市场预期。二是央行逆回购市场连续26个交易日暂停操作,暂停逆回购操作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市场流动泛滥,资金面极度宽松。对于银行等存款类机构,3月20日,DR007利率创下0.79%的史上新低。央行货币政策仍有降息降准空间,独立性操作也逐渐浮出水面。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经济尚未恢复,基本面完全重回正轨尚需时日,实体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企业流动性压力短期难以缓解。海外疫情仍在扩散升级,对国内经济仍有较大冲击。3月2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新办举行的“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布会上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方向是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是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且可以略高一些。同时,要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宽松仍在途。央行操作思路已经有所转变,政策目标在应该是驱动资金流向实体,推动LPR下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非跟随全球央行全面放水。总体来看,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为稳定金融资产价格,减缓疫情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各国被迫一致性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空间消耗巨大,只能加大资产购买,其效果仍有待检验;且未来的货币政策空间变得更加狭窄,各国央行将如何退出QE的另一大考验。国内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逐渐恢复活力,央行再度凸显“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的空间,并尽可能长的延续正常货币政策”的调控思路,并积极推动实体企业走出短暂冲击,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留下货币政策空间。(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郑良海)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那么,何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8月24日晚,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8年夏季高峰会上表示,积极财政政策除了带有扩张性外,还应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结构优化功能,那才是积极或者更加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结构优化对于此次国务院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的背景,在贾康看来,中国经济从2010年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以来,一路寻求软着陆,基本上形成了L型转换。从2015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有12个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在6.7%~6.9%这个区间。不过,在完成“L型转换”的收官期,今年我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冲击,使经济遭遇不确定性和新的下行压力,因此必须按照宏观调控所说的“相机抉择”作出政策调整。目前货币政策已由稳健中性转为稳健概念下的“松紧适度”,财政政策也需做到更加积极,要配合货币政策来实施总量扩张。财政政策存在为扩张度加码的操作空间,一定涉及提高赤字率。对于今年通过走财政的正规程序,做预算调整方案,提高赤字率、加大债务年度发行规模的情况,贾康表示,在年内还看不到这方面的迹象,不过不排除明年和后续年度有必要的话,赤字率可有所提高。不过,贾康强调,在总量方面提高赤字率还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要优化结构。贾康认为:“优化结构应该纳入当前中国所讨论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视角,而且要特别加以强调。因为这个视角正是紧密结合中央反复强调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这个结构的优化就需要区别对待。在解决总量上的问题,即在当下更多解决适当松的问题的同时,要处理好结构优化的问题,这一定是财政要唱主角。”贾康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否认必要时要提高赤字率,提高发债的力度。但是一定要结合着提高赤字率和更多的发债,把资金筹集起来、运用起来的时候,到底怎样合理地区别对待、怎样补短板、怎样去通过结构优化,支撑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在升级版轨道上的发展。由财政政策更积极地去推进结构优化,是财政部门无可替代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明年赤字率可考虑提高到3%那么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是赤字安排方面。贾康认为:“我们可以讨论下一年是不是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适当提高中国的赤字率。今年官方报的是2.6%,我们前两年曾经报3%。有必要的话明年我们至少可以先提高到3%,下一年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如果有必要的话,后续年度再提高一点,我觉得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但是一定要审慎考虑。”第二是举债安排。贾康认为:“举债规模跟赤字率提高是正相关的,如果适当提高赤字率,明年和后续年度弥补赤字的举债规范机制就可以更积极地运用,如假定在未来几年还本的压力比较均匀,那么就应该更多地考虑每个年度适当多举一些债。我们现在公共部门的债务如果按照官方所说的不到GDP的40%,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安全区内相对保守的状态,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在未来年度适当地提高到40%,45%甚至50%。但是也要警惕大家担心的问题,官方数据可能不包括地方隐性债。”第三,结构性减税,进一步营造“低税负”环境。那么究竟怎么减税?在哪儿减呢?除了增值税的标准税率进一步下调,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等以外,贾康认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原来说可以加计抵扣150%,后来又提高到175%,现在能不能考虑再抬高一点,到200%,250%,这是可以讨论的。企业没有研发投入,就享受不到,这是支持企业进一步释放潜力、释放活力和创新发展。”最后,贾康强调:“现在企业真正降低负担,不能光讲税,一定要把税外的各种各样的其他负担都放入眼界,看全景图。”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旭 易启江5月21日,全国两会大幕正式开启。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历来是两会上最受关注的焦点,市场也高度期待即将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举措。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将采取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多方面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多大空间?今年赤字率能到什么水平?债务规模有多大?货币政策有多大空间?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进行了专访。刘尚希告诉记者,中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从整体上把握,就是要对冲风险,比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对冲疫情减收增支影响,以及对冲基层财政困难等。财政政策要针对“六保”精准发力NBD:受到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随着当前复工复产达到正常水平,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财政收支形势?刘尚希: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受疫情冲击,经济、财政指标同比基本是下降的,只有金融相关指标等少部分同比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速同比下降6.8%,对我们国家来说,近40年罕见。值得关注的是,疫情的冲击还不仅一次,而是有两次。第一次是疫情在国内暴发所带来的冲击,第二次是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冲击。这两次冲击叠加,放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导致经济增速深度下滑。现在我国抗击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而从经济指标来看,累计的数据仍然是同比下滑,只能说降幅收窄,还没到完全稳住的地步。中央对当前形势有非常科学精准的判断。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两个“前所未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在4月17日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两个“前所未有”来描述和判断当前的形势,我想这是经过周密研究得出的结论。近期我国财政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受疫情冲击,各地的税收大幅度下滑。半数以上省份的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超过10%,同时又有大量的刚性支出,如抗击疫情、救助企业和贫困家庭,部分地区为了恢复经济发放消费券等。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钱。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支出不断刚性化,收入却在急剧减少。当前,国内、国外不确定的形势叠加在一起,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到财政、金融运行,都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说长期来看中国发展面临着战略机遇期,那么短期这个较高风险的轨道也不能忽视,短期的判断恐怕也不能仅仅基于当前的数据,还要长远地看,将可能面临的高风险轨道综合衡量,来判断全年及以后的发展态势。NBD:中央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您认为财政政策方面将如何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刘尚希:我认为现在积极财政政策更富有前瞻性的考虑,不仅仅是考虑现在怎么办,更瞄准了未来的趋势,把现在怎么办和下一步怎么办整体考虑,以对未来风险情景的判断来指导当前的行动。站在明天看今天,从未来看现在。这就是风险思维,也是底线思维。财政政策应当成为风险管理的工具,对风险进行隔离、进行抑制,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公共风险最小化。只有转向这种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思维、风险意识,才有可能看到风险、知道风险在哪。中央提出的“六保”,我认为就是看到了六大风险点。就当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六个风险点像灭火一样,相互隔离开来,避免它们串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火势。所以,我觉得当前财政政策要针对中央提出的“六保”发力,最大限度拓展政策空间,精准施策,让资金直达“六保”,让居民就业、市场主体、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的风险得到有效对冲,给经济社会注入更大确定性。中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从整体上把握,要旨就是要对冲风险。比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对冲疫情减收增支影响,以及对冲基层财政困难。政府要过紧日子 重点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NBD:市场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高度关注,也非常期待一些新的刺激举措,您如何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刘尚希:为了应对两个“前所未有”,在财政政策上要表现出一定力度,通常的理解是要加大财政支出规模。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今年赤字率到底能到多高的水平,债务规模有多大,社会上也有很多具体的建议和讨论。更关键的问题,还是政府扩大赤字增加债务以后用来做什么,如何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财政政策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手段之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将公共风险转化为一定程度的财政风险,以此来对冲公共风险,这是其他政策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应当说,财政赤字、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在拓展当前财政政策空间上是有积极作用的。具体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赤字率有多高,发债有多少;二是同时强调政府要过紧日子。需要解释的是,政府过紧日子,是要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而不是说单纯地压缩支出。换句话说,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一定要保障,而一般性支出要压减,财政资金大力提质增效,要精打细算,把钱花得有效果,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政府过紧日子,也就是要严格执行预算,在预算执行上要“以收定支”。这并不意味着,在制定政策和编制预算时也是“以收定支”,而是相反,以积极有为的姿态来编制国家预算,也就是“以支定收”,即扩大赤字和债务,以此对冲风险。NBD:中央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财政、货币等政策要“打配合”,您如何看待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刘尚希:2018年以来,央行的资产是在萎缩,今年4月份也比3月份减少,说明央行基础货币在被动收缩。这迫使央行降准来扩大货币乘数,增加广义货币M2,扩大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但总的准备金率需要保持一定水平才能避免系统性风险,世界平均水平大概是13%。而我国的现实是法定和超额之和的准备金率大概是14%。即使是通过降准增加了货币供应,但能否注入实体经济仍有不确定性。按照常规,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本性是要规避风险,而不是越有风险越向前。这可能导致增加的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这需要财政这只手拉着商业银行往前走,诸如提供贷款贴息等。基础货币被动收缩,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可能已经出现通缩,4月份的PPI部分反映了这一点。宏观环境越是不确定,经济越可能出现通缩,传统货币政策的空间就会越小。这也是国外货币政策为什么突破传统方式,另辟蹊径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原因。这时候,就越是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新的组合,协同对冲风险,保持国家宏观政策的更大对冲力度。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网南昌9月25日电(记者 秦海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南昌创新基地暨南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中心”9月25日揭牌。这标志着南昌向着深化智库交流合作、加速财政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共谋地方经济发展良策迈出了新的一步。据了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是财政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此次财科院与南昌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创新中心,是财科院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设立的首个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专项债等财经领域的创新研究基地。创新中心是南昌市人民政府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参照正县级管理,委托市财政局代管。创新中心将积极依托财科院的智力支撑,力求形成以南昌为样板的“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相互推动的一个大格局”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理论。截至8月底,经创新中心谋划,南昌市已启动6个PPP项目,其中市本级的3个项目累计可撬动社会资本70亿元左右,南昌市重大重点项目筹资困境得到有效缓解。
编者按:2020年伊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栏目——《财科头条》。本栏目以“洞察财政前沿,速递专业解读”为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国内外财政政策最新动态和智库权威解读,欢迎关注转发。全文共3698字 | 阅读大概需要9分钟本期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背景速览:2020年10月26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三五”以来,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有效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umber1:对冲风险保民生,财政政策还要更加积极有为新华社·权威专家话经济|刘尚希: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积极有为对冲风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在疫情冲击下,对财政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大的,那么财政面对这种巨大的冲击,也要去自救,这个自救就是我们讲的过紧日子,要调整支出结构,改变传统的大手大脚花钱的方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去保证财政可持续,这是一个任务。另一个任务,即使财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财政政策还要更加积极有为,还要去对冲风险,要去对冲企业的风险,对冲产业链所面对的风险,对冲就业的风险,还要去保障民生、保障基层运转等等,这是财政必须要去做的。Number2:充分发挥财政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 | 新发展格局下的公共风险与财政改革刘尚希认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费率长期上不去,内循环不畅,从国民得到实惠这个角度来看,与快速增长是不匹配的。所以,现在有必要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的外循环作为手段。这对构建我国发展的确定性,防范化解风险实现安全发展,是很重要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高度不确定性、全球风险高发的一个时期,财政如何加快自身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简要谈三点看法。一是进一步完善税制。从大的方面来讲,要适应经济发展数字化的新趋势、新要求,改变在工业化基础上形成的税制,使之形成适应数字化为基础的新税制。税收征管也要适应数字化的趋势,增强和改善征管能力,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去维护国家的税收主权利益。二是预算改革。这涉及到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两方面。如果说市场应当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那么预算应当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要在地方政府能力的限度之内讲事权与财力相匹配、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Number3:积极财政政策要避免为花钱而上项目新华网·专家漫评|刘尚希:如何以新发展格局积极应对挑战刘尚希认为,财政政策要坚持更加积极有为,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但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花在急需且长期有效的项目上、花在有经济社会价值的项目上,要避免为花钱而上项目,为短期目标而盲目铺摊子、提标准。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丰富政策“工具箱”,打出“组合拳”,发挥出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六稳”“六保”关键要保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城镇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市场主体保住了,就保住了就业;保住了就业,才能保住收入;保住了收入,才能真正有效保障民生。Number4: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CAFS专家视点】刘尚希 | 中国的财税政策与高质量发展刘尚希认为,今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摆脱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把创新摆在首位,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长期看,依靠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两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即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对于公共服务而言,需要转变对公共服务或者说公共消费的认识,它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共享”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融合的最有效方式。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消费不仅能扩大短期需求,稳定短期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积累人力资本,增加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同时促进机会公平,缩小能力鸿沟,发展方式与环境更加友好,财税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也就不会陷于空谈。Number5:以财税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CAFS两会热评」刘尚希|以财税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刘尚希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财税政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财税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财税政策转型,跳出财税政策运用的路径依赖,包括经验的路径依赖和理论逻辑的路径依赖,反思和总结现有的财税政策实践和理论,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来思考和调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则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摆脱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把创新摆在首位,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没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公共服务,要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财税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少的。要转变对公共服务的认识,同时,人力资本需要从社会层面来加深认识。财税政策以促进消费的平等化为着力点,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拓展发展空间,实际上以机制化的方式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了基础。Number6: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权威访谈|刘尚希:积极财政政策精准助力“六稳”“六保”刘尚希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一环。因此,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加快推进。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和当前的形势相比仍有些滞后。技术创新虽以企业为主体,但高校、科研院所等基础创新力量同样不容忽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热情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要重塑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条件。此外,还要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Number7:打出政策“组合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动能”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石英华认为,今年财政政策的制定体现了前瞻性与精准性。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稳定经济运行,补齐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财政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要保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适时适度作出调整;另一方面,要做好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配合,在落实短期阶段性政策的同时,注重防范经济运行中长期风险,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在稳定市场主体方面,随着经济复苏,政府要从出台强有力的救助方案,逐渐过渡到使用引导性措施,着重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对于稳定宏观经济总体形势而言,建议在现有的政策体系基础上,完善财政政策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机制,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任务的平衡。同时我们应注意到,我国长期以来交织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单靠短期刺激政策发力恐怕是不够的。健全宏观调控与公共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也是当前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任务。Number8: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CAFS专家视点】文宗瑜 | 中国经济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文宗瑜认为,我国经济需要尽快完成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并倒逼政府全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与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营造,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各类市场竞争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民资外资产业投资的准入限制;还要强化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机制,加强产权保护,既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细化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又要严格执行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还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甚至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去,要求改进市场监管方式,健全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活力与创造力的发挥。Number9:构建“稳金融”的长效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赵全厚|逐步构建“稳金融”长效机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全厚认为,我国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长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金融排斥问题,成为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支农支小”效能是必然的选择。下一步,要在继续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的同时通过科技信息手段在“定向精准”方面下功夫,提高普惠金融效率。二是要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防范好金融风险是“稳金融”的底线。要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在稳杠杆的过程中适度转移杠杆和降低杠杆实现合理分摊风险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编者按:2020年伊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栏目——《财科头条》。本栏目以“洞察财政前沿,速递专业解读”为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国内外财政政策最新动态和智库权威解读,欢迎关注转发。全文共2344字 | 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本期关键词: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背景速览: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umber1:提高消费率,让国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十四五”关键词不是“增速”,而是“可持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提高消费占GDP的比例,实际上反映国民享受发展成果的程度,如果消费率过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太慢,那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发展只为了经济增长速度,只为了创造财富,而本国的国民没有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无疑是有偏差的。在过去以外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下,我国给全球提供了很多福利,而从消费占GDP比例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国民在享受发展成果上实际上是不足的。内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发展的成果要更多用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民自主发展的能力。所以,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外循环应作为手段,目的是服务内循环。两者的关系不能搞颠倒,也不能搞对立。Number2:提升消费需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内需扩大需要调整系列政策和体制刘尚希认为,消费需求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这个概念和人力资本的计量是直接相关的。消费通常理解为是需求概念,其实是人口、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人的健康素质、劳动素质基本积累、教育水平等方面增强的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消费是人力资本化。如果看这些年我国的消费情况,消费率是有所提高的。2015年之后,我们的国民消费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一直就停住了。消费率没有上升说明内需不足,尤其今年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明显表现消费是萎靡的,储蓄反而在上升。这导致内需的不足,增长的动力也就不足。在外需也在下降,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只能靠畅通内循环,依靠内循环来支撑我们国家长期的发展。从战略上需要调整,这个调整是一个过程,小船好掉头,但是大船转向都是需要时间的。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需要时间,不是今天说完明天就可以实现的。Number3: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CAFS两会热评」刘尚希|更加积极有为 财政政策要有新思维刘尚希认为,要围绕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的潜在需求,对数字经济、数字产业等相关行业、企业形成拉动,还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让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此次疫情也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深层次矛盾,比如说,中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新基建特有的技术特点,其投资主要靠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应做好规划、引导和提供政策激励。即使是“铁公基”等老基建,也几乎没有市场参与不了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建设及运营模式。Number4:用好新经济、新平台等新职业、新岗位人民日报·权威访谈 | 刘尚希: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刘尚希认为,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新工种,都来自新经济、新平台。互联网催生了多样化的创业就业模式,直播带货等网络营销覆盖用户规模达到8亿人以上。数字技术发展为我们畅通供需、解决就业问题极大地拓展了空间,我们要敢用、善用、用好这些新职业、新岗位。同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人才成长。我国科研人员总量世界第一,这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主动权。Number5:建议扩大公共消费与新基建投资「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刘尚希认为,通过稳消费以恢复经济和政府通过启动基建投资来扩大就业、恢复经济被认为是财政应该发力的两大领域。现在的财政政策远没有到刺激政策的阶段,现在还是要保生存,使生存风险最小化,从而为经济恢复创造条件。随着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上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增强,最近出现了储蓄增加的现象,这将导致消费进一步萎缩,这需要我们考虑如何通过扩大公共消费来弱化居民预防性动机,带动居民消费。公共消费一是维护政府运转的消费,二是供社会成员消费的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培训支持等等,这些都跟“六保”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当前的条件下看,基建投资恐怕难以再发挥2008年、2009年时期那么大的作用。通过传统的基建投资来恢复和稳定经济、稳定就业,这个效果会较低,因为传统基建投资的空间变小,其乘数效应也大大降低。而通过保存量、保住基本盘,自然就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目标。Number6:消费类基建助力消费升级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研究认为,保就业保民生实际上也是保消费。此次疫情当中尽管消费整体受阻,但其中也不乏亮色,尤其是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游戏及线上医疗等新的消费业态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说明消费升级依然存在市场。消费升级不仅依赖于需求,还依赖于供给,只有消费的供给端也不断升级,消费升级才具备基础。未来“新基建”在消费基础设施的改造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能够带动信息消费和服务消费,促进投资与消费的深度融合。尽管疫情期间消费短期升级受阻,但从长远看,消费新基建建设将有力助推消费升级。
中国财政科学院财政学、会计学一、 财科院简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简称“财科院”)的前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财科所”),系1956年按照毛泽东主席的专门指示设立的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从事财经理论、财税政策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制度研究工作,承担着为党中央、国务院,为财政部提供决策咨询的重要职责。财科院也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单位之一,在财政学和会计学两大专业领域,从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从1982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60年的科研历程,38年的办学实践,成就了财科院辉煌的今天。2016年1月28日,经财政部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财科所正式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如今的财科院人,又在为创建新型高端智库、打造一流财经科研教学机构而努力。二、考试科目及考试范围初试科目(考试方式均为笔试):1.学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三)、经济学综合。2.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外国语。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详细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等请见《初试目录》、准考证》。复试:初试合格并达到我院复试线者方可参加复试。复试科目:1.学术硕士研究生: 专业(笔试、面试)外国语(面试)经济学综合(面试)2.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笔试)专业(笔试、面试)外国语(面试)综合素质(面试)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以及举止、表达和礼仪等。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除参加上述几门考试科目外,复试时还须加考专业、专业基础两门科目(笔试)。3.复试笔试内容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现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6人1.财政学62人(1)院内(30人)张东明 罗建钢 许安拓 孟翠莲 王敏 陈新平 陈少强 赵福昌 史卫 申学锋 许文 张立承 李成威 程瑜 刘薇 马洪范 邢丽 王宏利 李欣 封北麟 张鹏 武靖州 苏京春 于长革 陈龙 施文泼 张绘 樊轶侠 景婉博 李铭(2)院外(32人)周放生 袁东 刘纪鹏 管圣义 吴文学 孟春 胡学好 范勇宏 余爱水 杨敏 刘磊 赵路 苑广睿 应亚珍 刘微 刘键 周道许 丁国光 徐珑 张丽宾 唐在富 刘军民 王桂娟 廖路明 吴方伟 孟艳 刘志刚 董仕军 周强武 彭程 吴琼 许学礼2.会计学44人(1)院内(19人)何华祥 卢侠巍 赵纳晖 韩晓明 潘泽清 孙永尧 黄燕飞 龙海红 谭静 王晨明 万寿琼 赵治纲 周卫华 文宗瑜 杨小舟 李明 王建新 徐玉德 洪金明(2)院外(25人)吴群 李玉环 朱海林 杨志国 陈建明 李茂龙 严绍业 陆建桥 鲍国明 刘光忠 李国忠 刘国强 周小全 丁伟 郜进兴 王利华 王先臣 杨珊华 何召滨 张成栋 黄新炎 钟玮 刚成军 李全 陈广垒(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指导教师61人(1)院内(19人)王世定 杨小舟 李明 卢侠巍 文宗瑜 韩晓明 徐玉德 王建新 王泽彩 何平 万寿琼 黄燕飞 赵治纲 龙海红 王晨明 赵纳晖 孙永尧 周卫华 洪金明(2)院外(42人)朱海林 吴群 杨志国 陈建明 陆建桥 顾惠忠 焦晓宁 赵东 李国忠 樊澄 张占魁 谢佳扬 刘光运 白小刚 蒋占华 张登洲 陈军晓 党英 郭伟 胡建忠 胡兴国 康学敏 廖芙秀 李娟博 刘海民 韦秀长 吴江涛 徐华新 徐永乐 杨珊华 闫小雷 郜进兴 李全 何召滨 刘刚 吴寿元 陈广垒 谭宪才 房建民 尚文彦 胡世明 齐飞(三)录取本院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 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北京市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本单位 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 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四)就业非定向生毕业后均按国家规定就业,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及定向生按政策规定定向就业。(五)学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学费、住宿费与奖学金1.学费、住宿费:国家计划内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费均按国 家相关规定收取,学术硕士研究生 8000 元/生年;全日制专业硕士 研究生 18000 元/生·年。2.奖学金:为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完善硕士研究生教 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吸引优质生源,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 践的积极性,我院设立了学业奖助学金制度。全日制学业奖学金评定 按本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综合 测评实施细则》的制度执行。四、财政学院招生人数、考试科目2019年2018年五、财政学院复试分数线2019从近年的数据看出,财科所招生人数较少,复试分数线是挺高的,基本稳定在370左右。 其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报考人数增加导致复试和录取分数也在提高。财科所在复试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本科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不太建议三本的学生去考。从财科所复试形式看,801经济学综合专业在复试时采取的是采取差额复试,一般1:1.2,综合成绩是按照学术型初、复试笔试分数之和占录取总成绩70%,复试面试分数之和占录取总成绩30%,可以看出初试成绩较高的在复试时比较占有优势,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要想报考财科所一定要好好的准备初试,较高的初试成绩代表着较大的被录取的概率。六、中国财政科学院参考书目参照财科所“801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指定参考书目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其他参考资料:经济类报刊杂志有关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文章关于参考用书,说明几点:第一,财科所801经济学综合历年的考题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占的比重都比较大小,这就要求在复习的时候政经和西经重视度要一定。第二,教材复习顺序:先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再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政治经济学》的书可以从7月份开始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的书一起看,因为宋涛的书很多知识比较陈旧。第三,801经济学综合一般在论述题都会涉及到热点知识的分析,要注重平时财经信息的积累,多看相关的文章,构思答题思路。关于热点知识,我们会开设课程,进行热点总结分析和预测。六、专业课考试题型财科所“801经济学综合”考试题型相对稳定,具体为: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论述题(共3小题,3选2作答。每小题30分,共60分)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财科所801经济学综合题型很稳定,没有计算题,题型比较偏文,要想在考试中得高分,必须注重答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从历年的考题可以看出,题量不算大,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时尽量有一定的扩展。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分值很重,不能简单几句话就结束;论述题是3选2作答形式,要选自己知识积累很多的题作答,以小论文篇幅的形式作答。2019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科所)801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资本积累经济人假设相对剩余价值混合所有制经济滞胀摩擦性失业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简述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和意义试论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简述科斯定理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论述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论述货币主义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论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点详情关注公众号:考研考博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