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考研还是工作?大学生现身说法篇三角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考研还是工作?大学生现身说法篇

本文内容为各大高校往届大学生真实的现身说法内容,但因为是往届,每年该专业的大学情况可能会发生略微变化,所以部分内容较今年,明年甚至以后几年,实际情况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对于本专业的相关信息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欢迎详细阅读并提出对本专业的疑问或宝贵提议,读者的评论留言是对自媒体人最大的支持!(武汉理工)出国好啊,海归还是有前途的 我是大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现在本校读研,感觉跟工作比起来各有千秋,看个人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如果你上研是为了找工作,我觉得还是现在工作好。若你是为了搞研究,那考研吧。如果你只是不想那么快工作的话估计考研是不错的选择。(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工作还是上研或者出国,得看自己的意愿了,只有正确的定位自己,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北京科技大学)我觉得这得看自己的定位了,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以后不想做与本专业太相关的工作,那就本科就毕业工作或者考外专业的研;如果喜欢本专业或者认为适合搞研究的,尤其是以后想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最好是读研会更好;出国读研的话当然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因素,而且必须现在就得立刻准备各种语言考试,大四上就要着手申请事宜了。我也是出来了才感觉到,尤其是对于女生,如果不是本人意愿特别强烈的,我认为在国内发展也挺好的,出国的生活挺不容易的。如果是男生,出来闯闯倒是不错,但是得需要一定的自制力。(河北工业大学)我今年毕业,去年没有考上,工作了几个月,换了两个工作,最后还是决定再次考研。(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三了,考研还是工作的事应该还有时间考虑的,大四不是还没有考完吗?我是学材料的,要想以后还做材料,出国最好,考研次之,工作要看单位.要是不做材料了,那么工作吧,或者考研换专业。(郑州大学)有经济能力就出国吧。要是对材料感兴趣你就读研吧,但是得去名校读。郑大材料毕业的找个好点的工作不是很难的。有别的爱好你也可以选择别的啊,我就放弃了以前学的,准备当警察了。主要看你自己。感谢阅读完该文章,如果有什么疑问或问题,欢迎留言评论,您的留言评论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民勞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到底如何?就业如何?

作为一名材料人,不知道给怎么叙述这个问题,当初报这个材料专业只是觉得“材料科学”这四个字特别的霸气,让人一听就有种在研究领域工作的感觉,所以也就选了材料这个专业!直到上了大学,才渐渐地明白,当初选专业真的有点仓促了一点!应该把所有的专业都了解一遍的嘛,而且还应该考虑以后自己就业方面的!小编在此给即将高考的学生提醒一句,如果今年选专业,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千万不要觉得名字好听而去选!不过材料专业也挺好的,因为材料毕竟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三大能源之一,它的重要性,我想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用的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材料,所以材料的范围也很广!不过嘛,就就业来看,材料专业要想以后发展得好,那就必须要考研,因为如果本科生出来的话一般工资低,而且说实在的,我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在本科毕业以后用得上的真的很少,不过考上研究生可能会不一样了,因为上研究生后如果你要搞科研的话,那材料专业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本科阶段,材料专业主要学的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听起来不错,但要真正学得好,那真的很难,因为这些课程都很抽象,尤其是材料科学基础,小编现在也是材料专业,今年材料科学基础班上就只过了几个人,其他的全都挂了,因为题目很抽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如果要想学材料专业,那就要有很好的想象力了!材料专业最好的学校是武汉理工大学了吧,除了武汉理工大学,像清华大学等其他985大学的材料专业也是非常牛逼的!最后我们来聊聊材料专业的就业问题,小编上网去查了一下,材料专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三千八左右,人家都说学材料的,出来发不了财,不过绝对能吃饭!这也说得没错,因为毕竟材料学科是属于研究型学科,如果你出来不去搞研究,那材料专业真的和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一些劣势的,不过也属于中等的!也没有那么差!我们学材料的其实只要认真学习,把材料知识吃透,那我们也能做出一些成果的,而且我们材料专业在社会上认可度也非常高,是工科里的主要学科之一!所以说如果是材料专业的,最好还是考研,不过只要认真学习,我相信,我们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龙之寿

第十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1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周雄 万新安)聚焦材料研究学术前沿,促进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12月12日至13日,第十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国内6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生代表共7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本届论坛以“材料创新促发展·凝聚力量助复兴”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汇聚材料人力量助力国家复兴。论坛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兄弟高校和科研单位共计207篇来稿。经专家评审,来自3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名研究生脱颖而出并受邀进行交流报告。武汉理工大学领导以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硅酸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开幕式。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刘祖源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回顾了学校办学122年特别是近70年来的发展历程,寄语与会学生珍惜此次学习交流机会,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沈华东书记介绍了学校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广大青年学子正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定要勇担责任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严谨求实、引领科学创新。学生代表武汉理工大学任培安同学、浙江大学张碧辉同学分别发言。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天佑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斐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二维材料与光电器件》《大规模电网储能技术及长效高温密封剃度材料》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动向。论坛还设立了先进结构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5个主题分论坛,共计安排口头报告60场,并邀请了武汉理工大学吴劲松教授、徐林教授、杨全岭教授、李昱教授、李能研究员作为分会场主席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与参会研究生进行了学术交流。据悉,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承办。论坛已经成功举办9届,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投稿1400余篇,邀请来校交流学生550余人次,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与会研究生提供了拓展思维、启发智慧的机会,展现了材料科学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共享了学术研究成果,促进了各大高校携手推进学科持续向前发展。

虽亵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辞职考研,在家复习成功上岸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专业,本科为河北省普通一本,双非院校,大三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着手考研,自己也顺势加入了考研大军,没有好好准备,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失败在意料之中。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了一年的时间,由于学历受限,在职业规划上有着深深的无力感,随即萌生出考研的想法,希望重回校园继续深造,就这样开始了考研二战的历程。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考研之路有所帮助。一、考研规划我参加的是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2019年7月从公司辞职正式开始学习,虽然之前有过一次考研经历,但是本来就学艺不精,再加上参加了一年工作,本来就薄弱的知识忘得所剩无几,这次考研相当于从头开始,七月份辞职之后直接回到家里备考,整个考研过程花费了大约半年时间。大多数老师同学都不建议在家备考,确实在家学习有很多弊端,对自制力的要求很大,但是也有很多优势,在获得家人支持的情况下,在家洗衣服洗澡吃饭等等生活琐事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家里人对我考研这件事很支持,所以我基本上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在家晚上也没有门禁的困扰,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这相对于在学校备考的同学来说节约了很多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备考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每天晚上睡觉前把第二天的学习任务罗列出来,严格执行,在考研前期可以每周空出来一个下午作为休息时间,后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合理放松。每天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在网上找自习室,大家相互监督。在家备考也避免了和周围同学攀比进度的弊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定好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不要太在意其他同学的复习进度。二、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专业考研概况北京理工大学有三个学院招收材料方向的考生,材料学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和医工融合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和医工融合研究院是从2020年开始单独招生,以往都是委托材料学院进行招生,可能是第一年单独招生的缘故,第一志愿名额不够,接受了校内调剂,所以对于2020考研来说,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和医工融合研究院的考研难度要远远小于材料学院。材料学院由于报考人数逐年攀升,2020年复试分数线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就839方向(初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为例,2020年复试分数线较2019年上涨了21分。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和材料学院的培养没有太大区别,包括复试科目也是完全一致的,医工融合研究院偏向于医工方向,复试科目也与材料学院有较大出入,比如2020年规定的复试参考书目其中一本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在选择报考学院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等。三、初试复习经验(1)专业课:我的专业课是839材料科学基础,使用上交版的课本: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今年考察的题型是判断、选择、填空,计算和综合分析题。这种题型已经连续三年,之前还考过名词解释题,不管什么题型复习思路是不变的。北京理工大学的题注重考察基础知识的运用,基本没有偏题怪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回归课本,以基础知识为主,综合分析题的分值比较大,注重知识之间的串联掌握。咨询考研辅导加微:15010247108 专业课的复习最好在8月份之前,这本书很厚,知识点很多,需要不断地重复,在第一遍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忘得比记得还快,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慌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遗忘和重复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在三、四遍学习之后,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很深刻。九月份之后就要开始背诵真题,真题非常重要,完全重复的题目不是很多,但是重复的知识点非常多,要把真题理解透彻,举一反三。(2)数学二:考研数学的大规律是偶数年的题偏难偏怪,奇数年注重基础。数学学习的诀窍向来都是多做题,可以结合各位老师的视频课程进行学习,李永乐老师、张宇老师、汤家凤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其实不需要过分纠结报哪一位老师的课,以任何一位老师的水平带领我们进行考研数学的复习都是绰绰有余的,多做题才是王道,这个多做题呢,不是做题的数量而是做题的质量,题不在多而在精,一道题做三遍的效果可能要大于做三道题的效果。因为我本身复习的比较晚,复习时间有限,只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60题和330题,660题做了三四遍,这套题非常好,值得反复推敲。在这个过程中整理了错题本,错题本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理清自己复习过程中的漏洞。九月份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一定要充分地把真题利用起来,按照正常的考试时间来做来打分,做错的题再重新做,最后再结合答案进行订正。最后要说的是,不要过分的迷信押题,结合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合理安排。(3)英语二:在英语的复习上,真题是重中之重,每天必不可少是背单词,背单词我没有使用纸质书籍,直接用的百词斩这个学习软件,每天背,直到考试,考研全部词汇背了三遍,我觉得效果还不错。我考的是英语二,英语二的真题比较少,做完英语二的真题又做了英语一的真题,还是以英语二为主,做了至少三遍。(4)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但是也不要太晚,政治我复习不是很理想,是我的拉分科目,拉了很多分,原因可能在于复习的比较晚,由于时间限制只做了肖秀荣1000题,背了肖四肖八,也没有看视频课,总之基础很薄弱。以我的教训建议大家九月份就可以开始看政治,数学学习之余可以用来换换脑子,看看老师的视频课程。政治这门课程本身不难,但是也要引起重视,不要拉分。四、复试准备经验受今年疫情影响,复试时间推迟并且改成了网上复试的形式,正常情况下北理工的复试是属于比较早的一批,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0%+(复试成绩×5)×50%,即复试一分等于初试五分。839方向复试的参考书目主要有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金属材料学和材料的性能。除了专业课的考察外,复试还增加了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于复试占比很大,初试低分也不要放弃,逆袭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五、写在最后“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地洗,洗完之后你会发现,有人用了洗衣机,也有人忘了加洗衣粉,但是只要你认真洗了,你的衣服就一定是光亮如新的”。有人说,考研这件事选择比努力重要,可以这么认为,但是也不能因为有失败的风险就不去做,虽然结果无法预知,生活不会总是称心如意,但是越努力,越幸运。希望今后大家都能万事胜意。

持戒

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30余所研究生院校调剂信息汇总

不少材料专业的考研学子,最近在搜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院校的调剂信息,小编搜集了一些材料类专业的相关院校的考研调剂信息,希望能节省大家搜集院校调剂信息的时间。接收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院校,有湘潭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还有众多普通院校可以供准备调剂到材料专业的考研朋友提供选择;准备调剂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初试成绩,选择合适的研究生院校,希望准备调剂的20年考研生能够顺利上岸。以上院校的调剂信息,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相关院校的招生网站或者研究生调剂信息网,查找更多详细信息。

寿考

考研北科或西电,材料科学专业,选择哪个学校更好呢?为什么?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大学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可以细分为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西电和北科都设置了这一学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至于考生考研到底要选择哪一所大学?笔者谈三点个人看法:首先、北科即北京科技大学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曾经的211工程建设高校,更是目前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科始建于1952年,由多所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在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北科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级;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还是北科的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之一,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5个跻身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之一,且是唯一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在国内大学材料类专业排名中,北科都是名列前茅,绝对的最顶尖学科高校!其次、西电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同北科一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曾经的211工程建设高校、目前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电的校史要追溯到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历经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设有18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3个;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西电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C+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没有进入西电的全国重点学科,也不是西电的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但是材料科学却是西电4个跻身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之一!再者、北科与西电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在材料科学方面,北科的材料科学专业明显要远远强于西电,如果再考虑到区位优势的话,选择北科更明智。材料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材料、能源、信息,这个排位材料处于首要,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材料研究的极端重要性,社会生产的任何领域都离不开对材料、尤其是先进材料科技的研发,所以这个研究领域肯定是大有作为的。材料专业的本科生考研,比较于北科和西电,从地理区位、经济发达、学科地位、未来就业等方面,显然北科都更占绝对优势;因而,考生选择北科应该没有什么可疑惑的,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能够考上,如果自己实力不逮,选择西电,也是应该相当不错的正确决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材料专业想考研,西电和北科怎么选择”的问题,通过全面的横向比较北科与西电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综合实力,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北科的材料科学专业更具竞争力和说服力,当然前提是,考生也要有这个实力能够考上才可以!

玻璃箱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22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大家要做好自己的规划,不要着急。按照计划走,就不会慌张,一次又一次完成自己的每日计划会很有成就感,但是也不要安排得太紧张,如果状态不好不要逃避,正视并花时间给自己做心理疏导,积极心态,不断调节你们一定可以的!政治一直到大三下暑假之前是不用管的。政治具有时效性,所以一定不要买以前版本的政治练习题,没啥用的。政治是分四个部分,贯穿于咱们本科学的公共课,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这四个部分马原最难,分数占30%左右,毛概比较简单,但是知识点很细很多,最重要的一章,我认为这章分数超过30%以上。近代史和思修就很简单了,能记住,题最多了自然也就会了,自己理解比较困难的话可以在考研文库上看学长学姐上传的笔记。关于考研英语。英语是要看基础的,不过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要害怕,因为通过对考研英语的学习完全可以扭转局面。本人认为对考研英语的学习一定要趁早,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像以前一样靠考试之前背几个单词就能应付得了的。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单词,单词一定要早背,当你开始背时你会发现有好多都不认识没学过的词,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考研单词量相较我们以往的学习阶段会大大扩展。背完一遍之后要接下去反复背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考试,因为当你信心满满的背完一遍之后你会发现之前背的都不记得了,只是似曾相识。所以这个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初试,不要以为你背的早后面就可以不背了,那样就会前功尽弃。当你把考研单词背的非常熟练之后你会神奇的发现,自己的词汇量扩展的好多,遇到的好多词突然就全都认识了,我当时选的考研单词书,非常厚的一本,但是背完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第二个重要的就是阅读,阅读最难的就是长难句,这个没有技巧,只有自己下苦功夫练。本人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拿着历年的考研真题把阅读一句一句自己翻译,不会的单词拿手机查,而且一定要逐字逐句写下来和翻译原文对照,看看自己翻译的哪里有问题,虽然一开始这会让你极其痛苦,但这是非常提升能力的一个过程。英语学习拿考研真题就足够了,因为只有真题最接近真题。数学: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数学的核心是多做题,多总结。4月-7月:不管选择哪个数学老师,都要坚持将基础过完一遍,以张宇为例,要做完张宇30讲里的高数部分和1000题里对应章节的习题,千万不要再去看课本了,因为效率很低。关于基础班的视频问题,如果你的基础特别差,建议1.5倍速抓紧听完,基础不是很差就挑自己不会的章节看下就行。当前阶段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稍微看下线代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就放在强化阶段一起复习。7月-9月:最为重要的强化阶段。推荐看张宇的强化班,然后配套教材是《张宇闭关修炼》,这个阶段你要保证完成高数和线代的强化复习。习题部分高数可以做闭关修炼上的题和1000题里做错的题,线代部分可以做闭关修炼和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里的题。可以选择单独留给线代2-3周统一复习,将线代一口气复习完,因为线代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科目,这样效果比断断续续的复习好。9月底-11月:做真题。保证1-2天一套真题,保证掐表完成,一定要记住认真修改,将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和模块再强化训练,到了做套卷阶段,大家可以多总结一下自己做错的题大多出自哪一部分,针对性训练,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关于真题的年份。10-20年的真题最好做两遍及以上。00-10至少做一遍。00年以前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不做或者选做。11月-12月: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拟题做几套模拟,比如张宇的8+4,李林的6+4和李永乐6+2.不需要做太多,一般选择一个老师的模拟题做一下就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应对新题的能力和锻炼大家的做题速度,因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遇到新题大家很容易直接懵或者做不完。专业课《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任一版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崔振铎、刘华山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张红东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高分子物理》(第三版)金日光、华幼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华工专业课出的很有规律,还是有挺多历年真题内容重现的,当然最重要还是全面地复习。如果大家觉得对专业课不是很自信的话,可以报个新祥旭考研辅导班,听考上的学长学姐介绍,挺不错。由于各专业课各有特色,我的建议是:①要摸清专业课考察特点,认真分析真题②多看看相关专业师兄师姐的复习方法,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③分配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学习时间,把握好进度,保持好心态。④学校的指定复习书目是基础,需要牢牢把握,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考研这条路,只有走过的人才明白它真的不轻松,我也深刻的体会到。曾经受到过师姐的指点,万分感恩。所以,今天我怀着无比诚恳态度想把我能告诉师弟师妹都倾囊相授,希望无论是谁能有所帮助。

旦旦而钓

202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成功经验指导

一、确定 考研 目标与方向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说明你已经足够勇敢并且具备一颗向上的心,那么努力与坚持必不可少。作为成功上岸的学姐,希望我的一些经验能够帮助到正在奋斗的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决定考研之后先不要着急去复习,花几天时间去清楚地认识自己,包括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自制力等等。紧接着综合自己的实力和地域等因素,先选定几个学校,最后再到这几个学校的官网搜集信息,主要看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考什么,英语政治一般都差不多。我给出的建议是挑选基础比较好的专业课方向对应的学校,这对于之后的学习是比较有利的并且可以增强自信心。对于我而言,我考研想去的城市是天津或者北京,而且我心中对985高校有执念有很坚定的想法,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理工都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大概在七月份我决定了考北理工829方向,它考的专业课只有高分子物理一门,相对内容少一些,是能够满足条件又相对容易一点的选择。当然,如果能力足够强,可以选择更好一点的院校。二、充分了解报考院校的考研形势北理工的829方向分为学硕和专硕,初试只有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如果个人综合能力较好可以报考学硕,能力一般的优先选择专硕。目前学硕和专硕区别不大都是一样的进课题组做实验,并且都可以在两年后转博,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比较重要的一点,学硕和专硕每年都是大概有30多个名额,但是学硕会有50%—60%的保研同学,所以留下的名额比较少,希望考研的学弟学妹慎重考虑。关于录取分数线,每年与数学的难易程度相关性比较大,学硕浮动在330-360分之间;专硕分数线一般是310-320分,总之,最近几年难度有上升趋势。三、初试复习准备初试准备主要包括英语、思想政治理论、数学和专业课。英语要早一些开始准备,我是大概五月份开始学习考研英语的,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首先就要积累词汇量,我的办法就是一开始每天刷两个阅读理解,不认识的单词很多,就把比较重要的单词和语法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拿出来背一下,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没有捷径,还可以看一些关于考研英语单词语法的书。一开始不要妄自菲薄,这样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动力,另外,想要考985的研究生必须要不偏科,因为考研不仅要总分过线,单科也要过线。北理工的政治和英语线每年都是50分,所以偏科的同学就要重点学习一下。缓慢而扎实地渡过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就可以开始刷真题了,一开始可以慢一点锻炼做题方法,等到真题二刷的时候就要控制好时间了。英语作文可以稍微晚一点做准备,我自己写作文的能力还OK,所以没有过多的准备,考前一个月背一些范文或者结构较好的句子就可以了。关于考研政治,我是大概9月份之后才开始逐渐刷选择题,刷完选择题之后就是做肖秀容八套卷,上面的选择题起码要刷两遍保证全部都会。最后出了四套卷就要把上面的大题全部背过!很重要!当时我基本没有背其它的资料,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考了66分。其实四套卷里面的大题包括的范围很广,而且答案给的知识点也很丰富,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顺便把别的重要的知识点也都记一下,考场上分点答题,运用好脑子里相关的知识点就没什么问题。当然,如果想拿到很高的分数还要多理解记忆一些重要知识点。数学是重中之重,占比和专业课一样150分。数学的复习我基本是分为三轮,第一轮就是学习知识点,看资料书上的知识点讲解以及习题,我自己会把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的过程也会加深理解。第二轮复习就开始边复习知识点边做真题,逐渐在脑子里建立体系,基本把真题过一遍。第三轮复习就开始规定时间做真题,给自己一种正式考试的感觉,避免真正考场上紧张。最后我还留了一段时间把真题里面的大题题型整理了一遍,而且重要的知识点会越来越突出,也要整理一下给自己捋捋框架,把知识点建立联系,如果真出了比较难的题,是会有很大优势的。829的专业课不难,参考书是何曼君的高分子物理第三版,把书上的知识点吃透,买一本高分子物理习题练习一下,最后在网上买一套北理工829对应的真题知识点好好看一看,做一做。花时间整理知识点和研究答题技巧是比较重要的,一般试卷不难,吃透了课本都能答得上,考110多分是相对简单的。但是要想突出出来还是要精益求精。四、复试同样重要北理工复试与初试同样占比50%,主要分为英语口语(10%)、听力(10%)、高分子化学考试(20%)、综合面试(60%)。综合面试包括高分子相关的知识以抽题的形式进行回答,随后是专业英语翻译,之后有一道人文题目,最后老师会综合问一些问题。提前看一看高分子化学书,等出了分数可以酌情联系导师并且准备英语口语等复试内容。最后,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在考研路上一定要坚定,既然决定了就千万不要放弃。不能放大对手,更不能小看自己,意志坚定地去付出努力,理想的学校一定属于你!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魔翡翠

3个考公务员基本没戏的大学专业!考研后往往就业不错!

公务员是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每年有大量人报考公务员。可是公务员岗位的限制很多,对一些专业的报考是很不友好的,而这些专业考研却是前途一片光明,下面就列举几个不适合考公务员但很适合考研的专业。一、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生物相关的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政府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不多,设有针对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专业的岗位不多,基本上只有环保局、环保部这样的部门招收,僧多肉少,竞争压力很大,而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部分考生只能选择三不限的岗位,竞争压力大大增高,几乎几百人才一个上岸,考公独木桥不好走。生物工程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对高端技术人才需求还是挺大的。本科生大部分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几率不大,少部分从事着有关生物的下游工作。继续深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研究生期间继续钻研这方面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对以后从事生物科研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二、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知识。可以涉及的领域有钢铁厂,机械行业,水泥,玻璃,陶瓷,纳米材料,燃料电池等。这个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岗位也非常有限,对于那些不想考三不限的岗位的同学来说,选择的余地太小了,即使定向岗位,竞争压力也不小,考公务员非常困难。一般的材料专业找工作看似比较容易,实则从事的都是比较简单的质量检测这方面工作,技术含量比较低,还有的是转行到了其他行业。对于想做研究的同学来说,考研是很好的选择。这种做科研研究类型的专业,还是学校里更能提高研究能力,成为行业的尖端人才。很多企业也是和高校合作开发产品,研究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三、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除三不限岗位适合的岗位较少,可是土木工程专业报考公务员的人却很多,竞争异常激烈,经常是上百人竞争一个岗位,好多人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土木工程专业找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想从事一些门槛高的工作,对学历还是有更高的要求。通过考研,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自己的个人素养,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在毕业后从事政府规划设计之类的工作比较容易。对一些专业来说,考研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我的途径。考研前仔细考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能因为逃避工作而考研。考研备考是一个漫长又枯燥的过程,需要坚定的信念才能成功!

谢鲲

吉林大学的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的材料专业好考吗?看看生源就知道了

吉林大学的知名度自然不用说,几乎涵盖了高校届各种头衔,可谓是集各种宠爱于一身。尤其是在吉林省的影响力,那是相当大。2017年9月公布的吉林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中,吉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便入选了重点建设的行列。那吉林大学这个学科的实力如何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是吉林大学的1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获得B+的评级,应该说这个评级结果还不错。吉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是170人(学硕100人,专硕70人),去年该专业的学硕类专业共接收了33名推免生。这样的话,这个专业还有67个学硕名额,70个专硕名额。那今年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报考的生源质量如何呢?材料学院的复试名单中共有159人进入复试。这么看来,基本上是按照120%的比例来进行复试的,也就意味着进入复试的学生中,有20%意味着被淘汰掉。我们看看生源构成的情况:159名生源中,吉林大学校内共有46人报考,其他985大学共有3人报考吉林大学。有24名来自211工程的学生选择了报考吉林大学。共有86人来自普通的省属高校。从地域上来看,吉林省内报考吉林大学的较多,共有73人报考吉林大学(吉大46人,长春理工大学15人,长春工业大学9人,吉林建筑大学2人,长春工程学院1人)。在东北区域内,黑龙江省共有10人报考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3人,哈尔滨理工大学3人,齐齐哈尔大学3人,哈尔滨工程大学1人)。辽宁省共有5人(东北大学1人,沈阳理工大学2人,沈阳建筑大学1人,大连交通大学1人)。在其他区域内,报考吉林大学较多的还有山东省(17人),河南省(14人),山西省(10人),河北省(6人),江苏省(5人),安徽省(4人)。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仅有1名A类专业的学生(东北大学)的学生报考吉林大学。学校的专业被评为B类的学校中,总共有78名学生报考吉林大学,来自于17所国内高校;学校的专业被评为C类的学校中,总共有43名学生报考吉林大学,来自于12所国内高校;未获评级的学校中,共有37人报考了吉林大学,来自于28所学校中。综合来看,虽然吉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但这个学科的生源比较一般。估计是校内比较优秀的学生都本C9去了,而又由于吉林大学地处东北地区,国内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的学生中,愿意来东北读书的应该不多。这也就导致了学校专业的招生的青黄不接。我们坐等最终的录取结果吧!这样看来,吉林大学的材料学科的招生情况比较一般啦!如果你来自211高校或普通高校,想报考优秀的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是您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