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是转型核心不活了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是转型核心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 每经记者 张建 摄经济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新经济的发展为各方提供了新的课题。“各地为什么都在抢人呢?说明现在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强了,(引进人才方面)我觉得成都市做得非常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对记者表示。5月19日,许善达作为“2018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与创新论坛”的主旨演讲嘉宾,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他表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企业的竞争强度较以往提升,税制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税制建设成国际竞争重要因素NBD:您参与研究的《中外企业税负比较》研究报告中提出,税制成为国际间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财税改革应该把握什么原则?许善达:税负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讲,各国的税制不同,所以要比较一个企业的总体税负在理论上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我们过去在比较各国的企业税负时一般就是单个税种来比较,现在就企业税负的国际比较还没有公认的方法论,也没有被公认的比较结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企业的竞争强度较以往提升,税制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现在考虑一个国家的税制建设,企业在这个税制下的竞争力、税制本身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的竞争力大小成为税制功能里的重要因素。NBD:具体到税种上,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改革进程备受关注,国家近期也有不少动作,比如要求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从今年5月1日起下调一些行业的税率,您对增值税改革有何期待?许善达:增值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最主要的一个税种,受历史条件限制,规范的增值税制度不适应当时的国情,我们把规范的增值税做了调整,实质上等于我们1994年出台增值税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将来增值税改革的方向一定是把这些不规范的因素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改成规范的。我认为改革已经走过了以下阶段:首先是加强增值税的征管,然后是对增值税改革的逐步深化,营业税改增值税也是一大阶段。“营改增”的下一步深化改革就是要留抵税款改为退税,这部分改革几年前已经开启。企业应放弃盲目炒房、炒股发展NBD:您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速有何看法?许善达:我认为中国的增长还会保持一个不错的速度。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节点。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时间段,一个时间段就是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依靠“三低”,即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与发达国家形成互补关系,分享到一部分发展红利。NBD:人工智能、新零售等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崛起,您如何看待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许善达: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属于科技含量比较大的,但是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实国家的方针非常明确,各地为什么都在抢硕士、博士、院士,因为经济增长需要这些人来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我认为成都市做得非常好。中国现在面临着这么一个重大的转型关口,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相当严峻的时刻。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能不能来找到未来发展的科技含量空间。企业要放弃盲目搞房地产、炒股票这一类的发展方式,要集中资源在主业里,加强研发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佐光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是转型核心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 每经记者 张建 摄经济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新经济的发展为各方提供了新的课题。“各地为什么都在抢人呢?说明现在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强了,(引进人才方面)我觉得成都市做得非常好。”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对记者表示。5月19日,许善达作为“2018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与创新论坛”的主旨演讲嘉宾,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的专访,阐述其对税制改革、宏观经济走向以及新经济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观点。他表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强度较以往提升,税制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税制建设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NBD:您参与研究的《中外税负比较》提出,税制成为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税制改革应该把握什么原则?许善达:税负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讲,因为各国的税制不同,所以要比较不同经济体的企业税负在理论上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我们过去在比较各国的企业税负时一般是就单个税种来比较,现在就企业税负的国际比较还没有公认的方法论,也没有被公认的比较的结果。但是企业有企业自己的比较方法,只不过就不单是比较税负,税负只是他们成本中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行政管理成本等。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对我们过去的税收理论引起一些挑战。以前讲到税收理论,其功能首先是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然后调节收入差距,包括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企业间的竞争强度较以往提升,税制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现在考虑一个国家的税制建设,企业在这个税制下的竞争力、税制本身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的竞争力大小成为税制功能里的重要因素。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能逆转的。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税制上述竞争力不够,国民经济就会萎缩,给政府筹钱、调节差距的资源就没有了。所以我认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其中提高税制的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因素。NBD:具体到税种上,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改革进程备受关注,国家近期也有不少动作,比如要求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从今年5月1日起下调一些行业的税率,您对增值税改革有何期待?许善达:增值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最主要的一个税种,受历史条件限制,规范的增值税制度不适应当时的国情,我们把规范的增值税做了调整,实质上等于我们1994年出台增值税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将来增值税改革的方向一定是把这些不规范的因素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改成规范的。我认为改革已经走过了以下阶段:首先是加强增值税的征管,1994年改革后到2001年,当时增值税虚开发票的活动就非常活跃,把增值税发票管住是重点。然后是对增值税改革的逐步深化。增值税的改革分为两大阶段,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是一大阶段,生产型的特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的购进的东西不能抵扣税款,改革后允许抵扣且税率没有提高,因为增值税监管的力度大,流失的钱减少了,等于这笔收回的流失的钱给守法户降低税负,这一阶段在2003年到2009年间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也是一大阶段,这个过程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营改增”在诸多讨论中都是共识,但营业税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收入,改革困难在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调整以及分工,最后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为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上海的解决方案就是,营业税减税的量由上海承担,不要中央补贴,但是“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也100%给上海,这部分不涉及分税制改革。上海试点以后,很快全国就分批跟进了。第二阶段,扩大“营改增”行业范围,但此时遇到了营改增减税给地方政府预算的压力太大的问题,因此这部分改革的速度减慢了,但问题不在于税制本身,“营改增”的方向是既定的,但需要分税制调整,2016年5月1日起,所有的营业税都改成增值税。增值税在中央地方之间改为50%和50%分成了。“营改增”下一步深化改革就是留抵退税改为退税,这部分改革几年前已经开启。留抵税款制度对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企业负面影响较大,国务院今年已经决定了,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的现代服务业、研发的企业要实行留抵税款改为退税。这些改革方向已定,要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预算平衡的要求分阶段实施。企业要放弃靠盲目搞房地产、炒股票的发展方式NBD:我国大力发展新经济,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此次留抵税款调整对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许善达:只有当生产型转消费型改了,营改增也改了,留抵税款这个问题才能够提到日程上来。高科技、重资产企业投资的规模非常大,投资后形成生产能力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投资期间,没有销项、全是购进,这样留抵税款相当于是个预缴的税,这对于高科技、重资产的企业发展形成了占压企业资金的问题。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的研发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战略最鼓励支持的领域,国务院今年已经决定,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的企业要实行留抵税款改为退税,从个别企业变成了行业。当然改革也有难度,我们生产型改消费型花了6年时间,营改增花了4年时间,留抵税款制度改革也得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因为想改成退税是需要资源的,那是真金白银。NBD: 您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速有何看法?许善达:我认为中国的增速还会保持一个不错的速度。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节点,也就是一个转型的节点。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时间段,一个时间段就是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依靠“三低”,即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与发达国家形成互补关系,分享到一部分发展红利,这种发展,以加入WTO为代表,就是我们更融入全球化的格局中。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调整,我国也面临这样的调整。我认为过去依靠“三低”发展的方式,不能持续下去了,同时我们要解决不能再靠提高杠杆率,特别是不能靠实体行业都去盲目搞房地产、炒股票这样的发展方式。要鼓励我们的企业增加经济中的科技含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一个行业是所谓的科技落后的行业。只有你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你的这个产品是落后的,每一个行业都可以提高里面的科技含量。NBD:人工智能、新零售等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崛起,您如何看待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许善达: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属于科技含量比较大的,但是在技术上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实国家的方针非常明确了,各地为什么都在抢硕士、博士、院士,因为经济增长需要这些人来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我认为成都市做得非常好。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着这么一个重大的转型关口,这个关口对我们所有的企业都是相当严峻的时刻。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能不能来找到未来发展的科技含量空间。制造业企业要放弃搞房地产、炒股票这一类的发展方式,而是要集中资源在主业里,加强研发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这既是企业发展的空间,也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的一个空间。能够拥有资源、获得科技含量提升的企业,将来会在竞争中间取胜,如果找不到空间,或者找到空间却没有把钱、资源投进去,那今后很有可能是被市场所淘汰。

妇产科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在6.6%左右

来源:证券日报“2018年供给侧数据基本平稳,部分需求侧数据变化加大,经济增速已经出现下行压力,2019年三大攻坚战仍需要深入持续进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主任汪红驹研究员表示。 10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举办的“NAES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2018年3季度)”在京举行,汪红驹在做主题报告总结时做出上述表示。 与日前面世的多家机构预测相仿,财经院课题组的研究预测是,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小幅放缓至6.6%,第四季度进一步回落至6.5%。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增长6.7%,全年经济增长6.6%左右。在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后,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6.3%左右。 汪红驹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工业服务业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非制造业PMI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降成本、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 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冯明博士在主题报告中强调,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仍在恢复中,情况比2014年、2015年好,民间投资在增长,名义GDP增速在10%左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的领域保持活跃。 不过,当前经济面临的风险点也很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明显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显著上升,企业实际税费负担普遍加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所加剧,综合融资成本抬升,上游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压缩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居民消费增速持续放缓,消费实际增速低于GDP增速;部分沿海经济大省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凸显。 课题组提出,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增多的背景下,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至关重要。 汪红驹认为,防范风险的同时,更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寻求防风险、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冯明则提出,当前“三去”已基本完成,“一降一补”更加重要,应着力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版,同时,要显著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比如再下调增值税名义税率,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以及社保费率,出台整体性、一揽子减税方案,体现坚定的政策意图,发挥好“稳预期”作用。 报告建议,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确保货币政策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适度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努力释放民间投资新活力;统筹把握稳增长与去杠杆平衡,防患系统性金融风险。

贵无

果味财经研究院DeFi指数:DEX指数下跌3%

截止今日17点,果味财经汇总DeFi相关行情如下: 1、DeFi概念币种总市值现报159.59亿美元(+0.02%),排名前五的代币为:WBTC(14.33亿美元)、cDAI(12.37亿美元)、DAI(9.42亿美元)、Uniswap V2(WBTC/ETH)(6.84亿美元)、Uniswap V2(USDC/ETH)(5.51亿美元)。 2、DeFi中锁定资产总价值达123.5亿美元(-1.12%),Uniswap以26.4亿美元占比21.41%排在首位、Maker锁定资产总价值21.3亿美元,WBTC锁定资产总价值14.3亿美元。 3、果味财经研究院DeFi指数:DEX 53.23(-3%)、衍生品 74.84(-1%)、借贷 86.23(+2%)、预言机 69.46(+3%)。

查克拉

凤凰网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李国旺:真正的大牛市会在2020年下半年启动

2018年12月25日,笔者用智本创新论五元运行方法发表《真正的大牛市或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文。2019年全年中国资本市场演化,全部证实了智本创新论对A股市场分析的准确有效。根据智本创新论,在一定的周期阶段,经济体本身及经济体的镜子资本市场运行是由政策组合一供求关系一业绩升降一市场情绪一估值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前景,首先要确定的是周期位置。2020年中国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周期的什么阶段?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按10年太阳周期来讲,2020年是上证指数30年周期到来时;按12年月亮周期讲,2008年中国股市由熊市之周期12年周期结束时。因此,从周期位置讲,2020年是由熊转牛的关键年。2019年A股市场基本受3000-3050点阻力带魔咒所控制,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之久了,A股何时可再重振雄风并将3000-3050点之阻力带转化成地平线?这是一亿多投资者共同关心并希望有明确的问题。考察2020年A股行情能否如期雄起,在确定2020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周期位置后,我们仍然按照市场行之有效的智本创新论五元运行分析法,即分析政策取向、市场供求关系、业绩增长、市场群体情绪、市场估值水平等五方力量相互生合克制关系。政策组合上,我们判断是围绕三大攻击战,防止经济下行恶化,2020年会推动信用宽松,货币与资本品比较供求大体平衡,通过稳杠杆推动稳增长。只有稳增长,才能将悲观一观望的群体情绪(人气底)转化相对乐观,从而提升受供给侧+环保挤压的周期股估值,提升市场底,真正为3000-3050点地平线夯实基础。智本创新论股市五元运行图2020年进入新一轮自然周期与经济周期下面,我们用智本创新论的五元分析法,剖析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情景,以为投资者决策参考。首先,政策创新组合与2020年股市的情景关系分析。政策虽然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但政策发挥正向作用,需要与经济周期的节奏合拍。2019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也在越大,这种情况2020年会持续下去,但同样力度的政策,因为进入新周期,2020年效果会好得多。2020年上半年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惯性未完全消除,宏观政策将在新的12年周期到来时,加强化调节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物价未彻底稳定前实施偏宽松的信用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政策保障。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松货币与宽信用相结合,为经济和股市新周期到来提供必须要的货币支持。201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系统的稳定经济的方略,强调2020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多重问题“相互交织”,“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另一方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是2020年所处的时间周期节点和政策方位,2020年为实现圆满收官,政策取向上必须确保经济、社会包括股市等各领域都平稳运行。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预期2020年通过持续降准和定向货币工具创新等,将市场实际利率调降,带动LPR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增加对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扭转工业企业业绩下降局面,为能源、重化、制造业、金融业的业绩复苏提供货币支持。财政政策方面,继续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数量的扩大的同时,更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实现,通过“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保障刚性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同时通过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提高财政政策效果和质量,为制造业企业业绩复苏提供财政支持。金融风险防范方面,金融防风险任务在“三大攻坚战”中的位置排在了最后,结构性去杠杆调整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去杠杆暂告一段落,这为2020年经济复苏和股市回暖需要宽信用提供了政策背景。同时,2019年年底新证券法在人大通过,意味注册制普遍实施已进入新常态;对外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国际资本对A股定价影响力度继续加大;银行理财+险资入市政策放松,真正具业绩增长+大方分红的蓝筹股成为市场新宠,蓝筹股是2020年A股稳定的基本盘。这些新政策变化与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的六稳战略(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相匹配。六稳战略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信心比金子更珍贵,信心起来,是市场雄起的人心工程。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PMl重新回归到50以上,企业家心理预期扭转悲观预期,为金融稳定与经济稳定构筑了人心工程。二是会议强调把六稳战略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联系,即一切经济工作以人民幸福为中心,实现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把六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政治任务,这一任务完成好,为2021年建党100周年献礼。其次,供求关系与2020年股市情景分析。资本市场的前景,除了适当的周期阶段,政策创新赋能,实现加红利加持,还得看市场的供求情况。市场供求情况,分商品、货币、资本品三个层次。商品供求。商品又分为PPI代表的工业品供求与CPI代表的消费品供求。从去库存开始到稳库存补库存过程中,理论上PPI应在高位徘徊,事实上2019年国内投资需求、国际出口需求的下降,导致PPI急剧下滑,形成利润萎缩,不仅影响股市,还直接抑制了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自我收缩投资,已经成了企业投资者的共识与心理群体行为。企业家投资积极性下降,企业收缩投资行为,必然反作用并抑制就业市场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停滞,在CPI上升有背景下,必然形成自我压缩消费行为。如果扣除物价与M2增速,2019年居民消费事实上处于收缩状态。2020年只有在扩大信贷+积极财政政策下,扭转PPI下降,稳定工业企业业绩,抑制CPI在高位徘徊,才能改变PPI向下与CPI向上形成的剪刀差,从而为扩大投资与扩大消费打下基础。货币供给。社会融资代表了全社会对资金的总需求,比M2更能反应货币需求的情况。当前中国经济商业银行有钱贷不出与民企融不到钱同时存在。在去杠杆已经阶段性完成任务的条件下,如何在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融资的同时,为中小企业增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或许是2020年增加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工作。增信需要有关政府提供类似台州市金融支创新支持民企的信保基金来支持。在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不乐观,地方政府全面为民企增信而出资建立信保基金可能性不大。因此,市场期待央行或银保监会创新出台专项针对扶持中小微民企的货币工具和政策工具组合,对商业银行是一种政策考核,真正将钱灵活融到需要创新的企业中去。资本市场供求。2020年影响A股的除了宏观六稳政策与经济业绩外,资本品的供求是核心要素。资本供求从内部看,新证券法通过后,注册制将成为资本市场新常态,投资者心理上有可能认为股票会大量供应,因此,需要对注册制进行“普宣”,帮助投资者正确认识注册制度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从对外关系看,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国际资本对A股配置将持续扩大,A股定价国际化,业绩好分红高的公司不仅受国际机构青睐,同时国内社保资金、保险资金、养老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入市规模因政策的创新会扩大也会加大蓝筹股的投资,因此,从资本品供求看,具有价值创造力同时大方分红的公司,将是真正受大资金欢迎者,2020年将蓝筹股行情新的起跑年。第三,业绩增长与2020年股市情景分析。2019年在去库存与去杠杆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经济增速在外部经济摩擦加大的情况下行。2019年企业业绩总体下降造成当年股市上冲无力的原因。如果2020年出台真正大规模幅降税减费等政策落地,重振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2020年上半年出现业绩稳定,2020年下半年出现业绩反弹的可能性存在。但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下,在300万以下城市落户放开背景下,地产行情有望稳定、地方财政紧张有望舒缓,大幅减税政策出台与地方专项债券发行可能并列。2020年下半年开始有可能在基建上着力,在稳金融稳杠杆的背景下,制造业、能源业、金融、金属、地产相关行业相继回稳甚至复苏的概率存在。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达80%左右,一旦出现价值修复性的估值回归,将带动股市底部抬升,3000-3050也有可能成为地平线。第四,市场情绪与2020年股市情景分析。经济运行或金融市场趋势,均与市场预期相关,市场预期由群体情绪反映出来。2019年投资供给端作用力在衰减,需求侧回落将对经济增长形成冲击。如果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在2020可能由负转正增长,这样会对企业家(采购经理人)信心指数PMI产生正面效应。作为心理预期,一般会比真正的业绩回归早3-6个月,2019年三季度后PMI已经回归荣枯线以上,代表企业家整体对未来的预期已经向上,我们预测,PPI有可能在2020年清明后逐步回稳并有可能向上,这是企业家信心能够持续乐观的根本保证,也是市场情绪从观望向乐观转变的定海神针。CPI方面,如果2019底或2020年初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正式签订,大量进口美国粮食,猪肉价将进入下跌区间,CPI将在春节前后摸高后持续回落。因此,2020年只要农业不出现大灾,通胀压力将舒缓,在经济向行压力缓解,企业业绩增长预期稳定的情景下,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将会更为谨慎乐观。为了防止经济向下压力成为最后一跌或形成下行惯性,按智本创新论的观点,反周期或逆周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在2020年将会加力使用,央行除了降准以外,以宽松为目标支持企业获得合理流动性的货币创新行为可能层出不穷,对资本市场投资者心理的影响相对正面。货币政策上除了助力周期性可行业复苏外,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加大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以解脱财政补贴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这种政策取向的可能性,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心理与投资行为与投资组合,5G概念、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将引导投资者行为方向。2020年注册制度成新常态后,将会引导投资者对创新型企业投资的热情。与之相对,传统周期产业公司由于业绩增长回稳,因此有可能成为投资群体心理上压舱底股票,A股的结构性行情或许更为显著,即新的知识经济的真正科技创新类受欢迎,传统产业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机会出现。这种由于政策变化、业绩变化导致的群体心理预期与投资行为的变化,股市行情结构上出现喜新不厌旧可能是2020年A股市场比较显著特点。第五,估值水平与2020年股市情景分析。2020年究竟配置地产、黄金、债券、股票、商品期货还是持币观望为好?这就得算算什么资产是真便宜,什么资产是真泡沫。中国房地产已经持续20年上升,房价收入比已经严重失调,同时中国居民家庭在资产配置中地产占比全球最高,股票占比全球主要国家中占比最低。地产的持续繁荣,导致过剩重化工业产能持续扩张,以资产质押为标准动作的、以债权融资为主的、以牌照垄断为特色的商业银行因此扩张成了“宇宙银行”并且将75%以上上市公司利润转移走,导致实体经济剩余价值持续被虚拟经济转移,金融脱实向虚,抽干了实体经济之血,连续几年的去杠杆,导致资本市场资金紧张而行情下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重化产业+金融机构(包括地产)占了市值80%左右,这些产业产能过剩、业绩下降或呆坏帐增加,前几年投资将直接将估值向下评估。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新时代,传统的重化产业如果通过毁灭性创造,通过数字经济进行智能化重构,跟上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彻底将无用而造成价值毁灭的产能出清,才可为新兴的知识产业提供价值创新空间。因此,在A股持续11年时间下行条件下,重化产业+金融机构在去产能过程中估值相对便宜。2020年A股股票行情可能在政策创新等五元力量加持下,金融、金属、基建、水泥建材、地产、化工、能源等传统行业出现价值回归机会;航空、航天、大飞机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行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行业可能出现价值创新机会。当然,投资者如果需要对冲风险,建议与期货公司合作,通过将所持股票组合与对应的商品期货或者股指期货或者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降低风险。智本创新论:中国经济存在12-30-12周期循环综上所述,2020年是上证指数第3个10年周期,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12年周期来临年,按十年周期与五元运行机制预测,中国资本市场可能出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创新带来的政策红利行情。同时,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扩大对外与对内开放和结构化改造,过度下跌的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因自身创新有可能出现价值回归反弹的行情。同时,随着注册制的普及,大批科创型的公司因为价值创新而引导行情。2020年中国经济正迎来新的十二年周期,真正的大牛市,有可能在2020年某个时候拉开大幕,以迎接2021年建党100年周年。来源: 凤凰网财经

观光客

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组莅临百望云调研指导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着全面的转型压力,创新科技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路径。百望云是一家注重研发、注重通过创新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公司,而他们掌握的数字化资产,通过合理化应用,对企业研判经营思路,对区域研判经济趋势,对行业研判发展动向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在赴百望云公司调研时如此表示。为促进成员单位互相了解,特别是掌握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数字化领域创新研究,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陈小工(原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葛东升(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刘晓北(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周和平(原文化部副部长)、徐庆华 (环保部原总工程师)、赵喜子(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勇(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谢渡扬(中国建设银行原监事长、党委副书记)、张克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原副总裁)、万峰(鼎诚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一行专家组成员赴百望云调研指导。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组与百望云高管团队合影百望云高管团队分别向专家组汇报了百望云在数字商业层面取得的成果。在国家财税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普惠金融科技的政策背景之下,百望云从互联网化税控和电子发票业务切入企业服务云市场,迅速覆盖百万级以上的企业服务市场。百望云通过业财税一体化SaaS平台,帮助企业建立发票池并打通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结合“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从发票类型、商品、税率、客户、供应商、企业资金流等多维度、多角度进行统计汇总,更加直观展现企业票据信息趋势。通过全面的定制服务,企业可对资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直接或间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空间、助力企业掌握业务扩张现状等,有效规避潜在的资金风险、税务风险,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财务层面的决策依据。同时,百望云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引擎技术帮助企业构建风控模型,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百望云重视技术储备,以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例,百望云已进行了区块链电子发票从开具、存储、流转、读取、报销的全流程业务闭环设计,一旦场景推广即可快速转化落地。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许善达先生曾主持参与《中外企业税负比较》的研究,他一贯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税制建设,一定要看企业在这个税制下的竞争力、税制本身与其他经济体税制相比的竞争力大小等等。”在听取了百望云的汇报后,他表示,“发票数字化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财务数据,也有利于国家建立电子底账库,更好地掌握全国的市场交易情况,这不仅对制定税收政策有参考价值,对国家宏观调控决策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则从经济角度对百望云的业务给予指导:“我们在做工业经济研究时,一直致力于掌握全域数据,但跨省的数据调研难度很大,这造成我们有各省数据,也有全盘数据,但对省际交往、数据流动、资金、产品和服务在区域间的流入流出等数据了解不透彻。而发票背后隐藏着商业流向的底层秘密。这个数据池对城市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研究都会非常有价值。”专家组也对百望云的前瞻布局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很欣喜地看到百望云此前已经为很多企业建成了自用或行业级的电子发票平台积累了经验,特别是百望云参与建设ETC通行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这是目前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可抵扣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行业,对专票电子化的推行有借鉴意义。未来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其发展空间巨大。百望云要再接再励,把握行业趋势、政策趋势,提前做好布局。专家组成员与百望云高管团队还对发票数字化在商业交易领域的应用、税务数据的合规应用边界、中国税务经验对周边国家的意义等前瞻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百望云创始人兼CEO陈杰百望云创始人兼CEO陈杰对专家组莅临调研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百望云是一家技术驱动的科技公司,我们以发票数字化为切入点,通过对发票链的挖掘,为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拓建业财税融合驱动运营的新维度。联办财经研究院则是一家注重通过深入实际调研形成研究结论的专业机构,此前研究院对其他成员单位的调研,既专业又深入。感谢联办财经研究院组织此次庞大的专家组来百望云调研,也期待百望云在数字化、科技、创新方式的成果,能够与研究院的研究能力相结合,最终形成有业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陈杰还表示,百望云已受邀参加一带一路“拉丁美洲—中国国家税务国际论坛”,致力于将在国内积累的成功经验分享出去,让更多国家的企业享受到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

浮生录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可考虑以省为单位错峰放假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星8月6日,财政部调研小组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上半年财政运行、减税降费等情况。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不过,当前已出现持续向好的趋势。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下半年,我们该如何看待财政政策走向?财政政策又会呈现哪些特点?《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下半年或对预算执行进度要求更高NBD: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个集成效应?汪德华:我国界定的宏观调控政策范畴很广。一方面,财政、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性政策,宏观性更强;产业、就业、区域等政策,则主要是结构性政策。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也非常重视结构性目标。财政政策的结构性目标容易理解。而在货币政策方面,通常我们说货币像水一样,水流到哪里,是市场的作用。但在我国,决策层还是希望通过金融部门的努力,引导水流到最需要的那一块田里去。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要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财政、货币这些总量性政策要在经济循环当中产生作用和影响,一定是要通过一些渠道,产业、就业、区域政策就是渠道。财政、货币资源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必然是通过这些具体的政策渠道起作用的。通过产业、就业、区域政策渠道起作用,也就实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目标,实现了结构调整功能。中央提出要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我认为主要是针对当前的一种现状,产业、就业、区域等领域的规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脱节。近些年来,我们很多部门都出台了各类产业、区域方面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在制定时提出了很多目标,但与财政政策、金融资源没有衔接到位。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必然面临来自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需求,这些竞争性需求应当排排序,有轻重缓急。各个部门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我想政治局会议强调集成效应,就是要求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区域等,都要注意与财政资源、金融资源相匹配。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也能更好实现就业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的发展目标。NBD: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分别会有哪些特点?您如何看待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汪德华:财政政策方面,预算定下来以后,总的盘子是确定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突破常规进行预算调整。预算定下来之后,对宏观经济影响很大的是预算执行进度。下半年如果经济形势不乐观,可能对执行进度要求更高。货币政策可以灵活调整。我认为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会盯住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六稳”“六保”等方面的情况。一直以来,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相对比较谨慎的,但会以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为前提。二季度经济形势还不错,如果三、四季度经济形势继续向好,财政、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加大力度。我们看到美国,疫情以来宽松政策力度很大,因为它经济恢复不达预期;现在疫情控制不力,美国宽松的预期始终是存在的。NBD:今年我们看到财政的一项创新制度安排,就是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您如何看待这项政策制度?汪德华:今年预期财政收入可能是要下滑的,为保持支出力度不减,中央大幅增加了债务性收入,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等方式全部给地方,这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提供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市县级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在85%以上,其中市县级财政支出占全国的比重在75%左右。由此也导致,中国的转移支付比重非常高。今年受疫情影响,地方财政运转非常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非常有必要。但要让转移支付资金能尽快发挥效益,能够到急需的地方和部门,过去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间可能会截流,二是一级一级拨付下去时间比较长。为此,今年设计出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一方面是解决以往管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表明这是应对疫情的一次性政策安排。当我们的经济、财力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我认为财政制度还是应坚持分级财政,不会由中央直达市县。未来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水平会快速提升NBD: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内需恢复相对乐观,但外需仍存不确定性,您如何看待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汪德华:我认为这是中长期的一个格局,并非仅为了应对短期的疫情冲击。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宜过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它在国际贸易中对外依存度是很低的。过去这些年,尤其是我们加入WTO之后,在贸易上形成了“大进大出”的格局,也就是很多产品都向国外销售,同时很多原材料、关键性部件,都依赖于国外供给。从长期来看,“大进大出”的格局对于中国的风险其实挺大,另外一方面,如果国内发生一点波动,对全球其他国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需求层面来看,我们的生产目标主要还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过去的中国相当于青壮年劳动力,我们其实生产了很多,但消费不高,未来可能我们的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水平会提升更快一点。从供给层面来看,就是要解决若干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背景下增强产业链的稳健性,避免某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NBD:消费反弹慢于生产是当前的一个主要担忧,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上下降了1.3%,请问下半年要拉动国内居民消费,您觉得应该做哪些工作?汪德华:经济学理论解释消费行为的是持久收入假说,人们的消费实际上是根据长期的收入来决定的,我想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够体会到。今年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下降会影响消费,但更重要的是对长期经济发展的信心。如果对未来收入增长充满信心,相信消费增长问题不大,疫情的短期影响会逐步消失。关键是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和预期。另外,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消费意愿实际上被抑制了。从目前几个地区的情况看,我们积累的疫情防控经验比较丰富。国庆节即将到来,以往的国庆节假期主要问题是景点过于拥挤,很多人因此不愿意出去旅游、消费。我有个建议,是否可以考虑以省为单位,错开国庆休假时间。比如同样是7天假期,有些地区提早到9月底放假,各个地区把放假时间错开。以前我们没有类似的尝试,作为一个应对疫情的短期政策,这样可以从供给层面把人们受抑制的消费意愿激发出来,促使文化、旅游等消费反弹,如果试行效果好,未来也可以延续。每日经济新闻

解剖刀

完善公共消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找准公共消费发力点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完善公共消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找准公共消费发力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公共消费是其中重要一环。“公共消费主要是公共部门通过直接消费,购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来向社会提供福利,如购买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扩大公共消费规模、提升公共消费效率,有新的内涵和新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2020年,在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部统计显示,全国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5%,教育支出增长4.4%。何代欣认为,公共消费是扩大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稳定我国发展转型的基础,公共部门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公共消费这个抓手来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具有长期性,供给改善和需求延伸都需要时间。公共消费能弥补市场需求不足、稳定社会总需求水平,还能解决市场机制短期难以解决的福利导向不足问题。在建立国内统一市场中,公共消费的引领带动非常重要。”何代欣说。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公共消费,何代欣认为,要做好公共消费总规模的测算,明确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这样既有利于任务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财政风险防控”。同时,还要找准公共消费发力点,确定好公共消费支出结构。“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因地制宜,依靠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做好公共消费工作。”何代欣表示,现代财政制度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过往的最大不同是财政要发挥国家治理作用。“公共消费应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福利增进,这是健全宏观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公共消费范围的拓展与财力支撑紧密关联,在有限财政资金下,提高公共消费效率至关重要。何代欣认为,从国际经验看,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公共支出效率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公共消费效率提升,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每一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需求日趋多元化,如入学入托、就医就业等。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获得感,坚持公共消费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提升公共消费效率,实实在在增加社会福利。”何代欣说。

翻个墙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等专家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这一重要领域迎来新的改革“路线图”。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这份意见的作用和意义何在?有哪些看点?13日,记者采访了专家和财政部有关负责人。 看点一:以改革促治理,推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意见,更加注重加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和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力争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体系框架,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意见立足于前期改革形成的基础,将有关改革成果制度化,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 ——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必须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涉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风险管理防控等,都是预算领域里非常重要且值得关注的部分。 看点二: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精准性?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意见亮出了多项新举措。 “如果预算约束力不够,政府财力就有可能被浪费。”杨志勇表示,这些新举措,能够增强重大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提升财政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能力,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看点三:优化国库集中收付,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财务管理的核心基础性制度。为适应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新需要,意见围绕现代财政国库管理“控制、运营、报告”三大功能,系统性地提出了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有关要求。 例如,在“控制”方面,意见明确,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控制体系和集中校验机制,实行全流程电子支付,优化预算支出审核流程,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 “国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杨志勇说,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财政国库管理。 看点四: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基层财政运行、地方政府债务、社会保障、金融等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加大,迫切需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 为此,意见提出,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 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方面,一方面,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等;另一方面,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督查审计问责。 “意见坚持底线思维,关注风险防控和财政可持续性,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防范风险,为财政可持续性提供制度支撑。”杨志勇说。 看点五:强化信息化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近年来,财政部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信息贯通;以省级财政为主体加快建设覆盖本地区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与中央财政对接,动态反映各级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力争2022年底全面运行;建立完善全覆盖、全链条的转移支付资金监控机制……意见进一步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提出了多项举措。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意见要求,财政部将推动各地加快推广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同时,根据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进展,研究推进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 “这些举措与时俱进,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杨志勇表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预算改革的基础工程,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来源:新华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打屁股

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揭牌

黄埔再添 " 双一流 " 高校研究院!9 月 27 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以下简称 " 研究院 ")在广州市黄埔区揭牌成立。研究院将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及国家 " 一带一路 " 战略,致力经济、金融、管理的前沿研究,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揭牌仪式前,研究院举办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与会领导和理事共话研究院发展,共谋大湾区未来。" 财经黄埔 " 落户 大湾区再添顶级智囊研究院由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以经济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政策咨询、高端人才培养和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为重点,打造 " 产学研 " 一体化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平台。研究院将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根据研究院的定位设置研究机构,分批入驻研究院。鼓励各研究机构针对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首批入驻的研究机构包括金融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智能财务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六大研究中心。中财大何以结缘黄埔?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理事长何秀超在致辞中细述了中财大与广州黄埔的特别缘分。"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是中财大在外建设的第一个研究院,落户黄埔,可谓是‘亲上加亲’。" 何秀超表示,中央财经大学是一所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家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 14 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是培养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被誉为 " 财经黄埔 "。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需要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研究院将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发挥学校学科独特优势,依托六大研究中心,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贸易、税收、法律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体制和金融服务创新研究等领域开展战略和储备性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为经济改革发展服务。同时,围绕国家、地方金融和经济改革创新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研究院重点组织集中攻关,力争每年都能产生标志性研究成果;跟踪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做好政策应用研究、决策咨询报告、专项规划、应急课题等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将编撰成内部咨询报告,发布有关指数,出版发展报告,定期举办高端财经论坛,提升研究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此外,研究院将采用 " 以项目带学生 " 的模式,开展产教融合、跨学科、复合式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承接相关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开设金融硕士(金融科技)、会计硕士(智能财务)等全日制硕士项目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等非全日制硕士项目,2021 年首次招收 200 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开设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EDP)等非学历学位教学项目,大力吸引、汇聚、培养高端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知名院校纷纷进驻 黄埔高等教育迎来大发展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成为高科技人才培育、高校科技研发和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先后进驻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并于今年 9 月迎来首批研究生。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联合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纷纷落子黄埔,构筑起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随着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入驻,黄埔高等教育科研版图愈发令人瞩目。据悉,在推进研究院成立的校地合作过程中,从共建双方第一次会谈到落实项目场所仅用时 37 天,充分彰显了 " 黄埔速度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不断深化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重点推动合作举办 " 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论坛 ",共建中外教育合作项目,更深入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李小萌 通讯员 肖昆华 孙颖【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