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界杂志简介《财经界》杂志于1983年创刊,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型财经期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主办,以重大经济动态、宏观经济政策、最新经济热点、产业发展趋势为主要报道对象,强调和谐发展和社会责任,突出独家性、权威性和可读性。财经界杂志栏目设置卷首语 名刊名著_国内外名刊名著 发改委专线 封面文章 智库 产经_汽车 产经_金融 产经_企业 国信观点 权威报告 对话 战略解读 资本市场 新闻资讯 世行在线 财政金融 投资理财 财会研究 税务筹划 人力资源财经界杂志李磊主管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稿周期: 1个月内曾用名: 财经界主办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出版周期: 月刊出版社: 行政事业单位类国际刊号: 1009-2781邮发代号: 82-569主编:国内刊号: 11-4098/F影响因子: 0.412期刊类别: 经济与管理科学创刊时间: 1983出版地区: 北京语言: 中文北京树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磊 作者简介:李磊,中国创业年轻杰出讲师; 教育品牌中国行业年度人物; 中国中小企业公益教育家;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培训著名讲师;著名心理咨询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李磊冷眼看世界》《李磊逆向思维》《李磊港澳高校直通车》《李磊有话说》栏目品牌创始人。分析如何通过经济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李磊,北京树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大兴区,102600摘要:随着市场准入机制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状态,将更多科学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加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并且逐渐被人们所学习、研究、熟悉,以此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价值。因此笔者将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谈一谈在当前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索可以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关键词:企业价值;经济管理;管理方法;稳定发展引言:笔者认为,需要对其经营管理进行创新,以此才能保证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这也是不断提高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一个不断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对市场进行准确且科学的定位,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企业在日后稳定的发展下去,最终才能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各项需求。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所存在的价值(一)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随着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其各项资源得到优化与配置,最终可以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代进步处于一个同步状态,最终促进企业运转效率得到提高。在科学管理体系的引导下,可以使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其所消耗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并且有效地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使其目标与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为企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必须围绕工作目标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保证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各项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为企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更好适应市场所具备的经济环境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调整的阶段,而我国经济在转型时对于企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发展经济必须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企业在日后开展资源配置过程中,准备的更加充分,并且使其更好地从市场发展规律出发,顺从国家所倡导的共享绿色高效理念,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把握住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最终提高经济发展所具备的适应性,提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与改革效率,最终满足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价值。二、企业经济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一)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较多,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欠缺有效且科学的制度,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因为外部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企业未能与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联系,同时未能做好企业管理制度与外部现实环境相适应的改革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规章制度往往重视于形式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难以调动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目标,最终影响到实现预期目标。(二)人才管理过程中具备较低的管理水平因为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未能采用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所以难以调动职工在参与管理中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未能发挥其所具备的优势,使其内在有效性受到约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未使其所具备的内在潜能被充分的开发出来,企业难以调动人力资源所具备的热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制约与影响。二是企业未能针对员工开展对应的激励政策,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较强的稳定性,而这时企业也会面临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难以保证各项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三组织模式缺乏灵活性,企业在形成组织结构时,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一些企业有着十分复杂的内部管理结构,并且未能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始终,同时因为内部运行体系十分复杂,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地面对市场所出现的变化。很多企业为了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导致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未能将创新管理模式加入其中,大胆的对其体系与结构进行不断变革,未能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切实照顾好每个部门的利益,因此就会导致企业的稳定性与健康性受到影响,难以保证企业与社会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最终难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发资源,同时也难以实现其树立的目标。三、如何利用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得最高价值(一)采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现代企业必须朝着规范化与标准化方向更好地发展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的制度,最终促进企业更好地运转下去。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以此降低企业在运行时所需要耗费的成本。目标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保障,只有确定一套完善的管理目标,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度,更好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成监督与制约等多项目标。在这时需要做到下述几点:一是需要利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市场转型角度出发,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入其中,企业应当在使用管理技术时,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必须利用科学化的监督方式,并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管理进行及时完善,采用数据信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式开展企业管理,可以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快速找到企业出现的各项漏洞,并且改进各种制度化缺陷;三是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工作进行更好的完善,并且从企业各种细节部分出发;四是采用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以此高质量、综合性、全面化的完成管理目标。(二)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得到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当前时代,作为市场经济逐渐步入到创新经济时代的一个前提,只有企业人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我们需要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当做到下述几个方面:首先,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努力为企业的各个员工搭建使其更好成长的发展平台,保证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起来,为员工找到合适的岗位,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员工开展培训,使员工可以积极的,并且积极地听取员工所提出的各种建议,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二是倡导采用全面且有效的评价机制,并且将科学去利用绩效考核模式,适当的对有突出表现与卓越贡献的员工进行鼓励和奖励,并且激励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可以贯穿在企业价值理念的始终,使员工的工作激情得到更好激发。(三)建立完善与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为了保证现代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经营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在综合性机构的带领之下,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此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对于财务、人事、销售等多个部门做好整合工作,最终可以保证企业的效益达到最优化。一是需要构建完善的发展战略,并且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二是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从企业竞争入手,通过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自动化设备加入其中,对其进行辅助,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管理活动,最终提高企业在管理中的智能水平。需要从企业发展与需求出发,使原有的结构模式被打破,允许恢复员工自由身份,并且企业的员工可以采用自由组队的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也能使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最终更好地完成企业所设定的工作目标。(四)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优化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设定的方向,应当从当代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此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经济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除此之外,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先确定产品的分类、数量、生产类型等产品,生产也成为影响企业占据市场份额最主要的因素。如果采用单一的产品生产模式,那么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所以企业必须对产品类型进行改变,通过生产多元化的产品,最终可以满足消费者所提出的不同消费需求。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保证体现在生产柔性化方面,也就是通过生产多种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所提出的新变化,因此可知柔性管理手段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发展多个方面,不仅包括经济管理方面,同时柔性管理主要是根据消费者与市场需求来开展的,在生产时没有较多的数量。这种生产方式,能帮助企业生产时更加顺利,因为生产的数量较少,可以促使企业控制好库存数量,调整生产的规模,同时柔性管理所具备的生产柔性化特点可以进一步的打破单一生产模式,利用市场所具备的需求,对于生产订单情况进行调整。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现企业价值过程中,成为达成经济效益和完成社会贡献的重要体现标准,无论是哪个行业或者哪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经济手段,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进行有效的干预,才能保证企业对更好的远离其面对的风险,最终使他的价值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张艳军,王思诺,张翼,丁伟明.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办公室业务,2018(18):72-73.[2]彭艳翼. 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才智,2018(22):228-229.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3]秦绪杰.在经济管理方法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措施[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7-28.
一、学校历史悠久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二、学校红色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华中师大的校友,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个恽代英广场三、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2011)收录期刊。《外国文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H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汉语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教育与经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教育财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以及《近代史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数学通讯》、《中学生英语》、《教师教育论坛》、《外国语文研究》。四、拥有众多优质学科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五、学校交通便利周围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所需。论学习,学校学风非常棒,去图书馆学习的同学络绎不绝。论风景,学校有四季的风景,有樱花、月季、牡丹、桂花、梅花、桃花、菊花等等,让你一年四季领略华师大的美。论美食,学校又称为“华中吃饭大学”,学校食堂令大学生流连忘返,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还怀念学校的美食。总之,这个学校值得报考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论坛时间:2020年12月7日9:00—18:00论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由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将于明日举办。届时,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将齐聚一堂,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大咖云集 思想盛宴这场教育盛会注定不容错过!01年度盛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是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年度品牌论坛,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竖起国家智库旗帜。02主题鲜明!有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03大咖云集!民进中央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蔡达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还有哪些大咖将出席明天的论坛咱们一起去看看发言专家简介(按照会议议题和发言顺序排列)上午论坛:“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顾明远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2014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彭斌柏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曾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处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导,国家督学,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江西等五省市政府咨询专家、多所大学兼职教授。30多年来专职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经常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文件和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顾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参与教育重大决策咨询和重要文件起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重大课题研究。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汉族。1988年加入民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下午分论坛一:“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至2019年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2008年至2018年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兼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国际副校长等。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历任河南大学教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系列专著有《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主编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新时代北外文库等。发表论文160多篇。王扬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先后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作,曾任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二秘、一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教学与教材处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教育分会会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多项。刘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国家督学。孟晖1970年5月出生,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2013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任、民进武汉市主委,武汉市政协常委。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总会计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会长、北京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教育与经济》副主编、《教育经济评论》编委会副主任,《教育财会研究》编委。刘宝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多项研究和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下午分论坛二:“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孙霄兵国家督学、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客座研究员、中华诗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杨银付1967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曾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驻洛杉矶总领馆教育领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7月任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作为研讨小组成员,参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大纲领性文件的研讨和起草工作。刘贵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教育科研评价的中国难题》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各类奖10余项。其中《区域综合改革:中国教育改革的转型与突破》著作,入选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为英文出版发行。王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综合研究部主任、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国家重大教育规划、政策制定和宣传解读。方中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历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础教育研究工作,承担大量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刁玉华1964年1月出生,山东海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现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兼任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长期关注和研究教育哲学、教育评价等问题。出版有《构建教育新模式》《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等著作。尹骏1973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曾任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理论与实践基础扎实,多篇论文在教育核心期刊刊登。教育实践大胆创新,实施“大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改革、“太原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太原市中小学减负新政”、“民办学校记分管理办法”等改革举措,在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井光进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潍坊中学党委书记。全程参与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等新世纪以来潍坊各项教育改革实践。著有《潍坊市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人的解放: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自主办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等,发表教育类学术文章37篇,获山东省教育人事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国家、省相关文件起草工作。本次论坛由人民政协网、中国教育报、光明网、中国网、人民视频、澎湃新闻、北师大官方微博、抖音、百度直播、爱奇艺、快手等十余家媒体进行现场实况同步视频直播。
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期刊信息中文名:时代经贸外文名:Economic & Trade Update语言:中文类别:经济原主管单位:北京市商务局原主办单位:北京市WTO事务中心现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现主办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编辑单位:时代经贸编辑部创刊时间:2003年出版周期:旬刊国内刊号:CN11-5036/F国际刊号:ISSN 1672-2949期刊特点:权威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期刊荣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栏目设置:主题研究 理论探讨 经济观察 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金融视线 法律天地 财会研究 经营有道 市场营销社会保障 招生就业 投资创业 科技新知 教法研究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刊文示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罗军 武海霞关于服务外包的文献综述 李亚亚企业定期投资与分红的数学模型 周玉梅论韦拔群的道德信念及其现实意义 刘万杰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入党热"现象的理性回归陈锴 石艺云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分析 赵伟行为金融学与非理性决策 钱玉文并购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杨黎黎通信运营商信息采集方法初探 胡欣 李玮海峡两岸跑步机安全检测要求比较研究 唐军 王水生 姜克 陈斌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刘树森对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分析 向奕民国初期广东赌博和迷信--以《广州民国日报》为考察对象 罗紫茵与时俱进优化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侯东萍经济管理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李鎏 武海霞 尹然平奥运会各国获得奖牌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林江斌节能发电调度下火电企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韩奇 董晓梅 王文迪网络团购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黄慧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于冰 张小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李翠香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下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思考 陈贻蒲 汪岳瑜论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林超群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邹莉独立学院国际化办学探索 徐莲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须知1、稿件署名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以书面文字稿投稿的须附以WORD格式保存的稿件软盘;以电子邮件投稿的,应将文稿以WORD格式按照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2、本刊根据情况可能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投稿时声明或注明。3、本刊收到来稿的5个工作日内即发出删改或录用通知,未收到通知者稿件可另外处理。4、来稿应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资料可靠,语言规范;随文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5、来稿中所列文献应与文内对应,参考文献按在文中首次引用的次序,排列序号(1)(2)(3)。。。。论著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时间;论文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和卷期等。6、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和电子信箱。7、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出版后每篇文章赠作者两本样刊。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刊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礼士胡同41号●邮编:100010
主管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单位:海峡书局出版社有限公司出刊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N35-1316/F国际刊号:ISSN2095-4395邮发代号:34-84收录情况:万方期刊简介:《新商务周刊》是中国唯一以商务命名,深度关注商业领域风云变化的新锐杂志。我刊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文章。在内容上力求突出综述性、科学性、实用性,为国内外商业领域和信息化同行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栏目设置:商业文化、宏观经济、金融视线、信息产业、人力资源、财会研究、管理纵横、理论探索等。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 微信公众号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近年,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又提上国家重要议程,很多高校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调就是“高校不办企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高校后勤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特殊性,高校后勤单纯走社会化道路未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安全稳定事件面前,高校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强有力的后勤队伍。为此,在这高校后勤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人创作了这篇与社会化主流思想完全相反观点的论文,希望给决策者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和启发。这点,对于高校,对于高校后勤,对于现有高校后勤人,或许很重要。前言自高校后勤服务推行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后勤服务走向了市场,减轻了高校的负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本质是“市场化”)所带来的功利性与高校后勤服务本身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难以解决的瓶颈。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基本框架已经搭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全面反思在此过程中所丢弃的高校后勤服务的部分公益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并据此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呼声。本文尝试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过程、成就和现状入手,系统分析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困境,探析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缺失的根源和公益性回归的必要性,并尝试性提出现阶段推行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导论(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选题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一直以来是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主要研究的一个方向。应该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经济体制改革推向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会上明确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并提出了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正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大量的国有经济体改制,工人下岗,社会化思潮泛化。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社会化、教育产业化等公共物品市场化、社会化改革随后兴起。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从那时候起应运而生。时至今日,我国公共部门的社会化改革趋势是否有所缓和?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回归,以及由此引申的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是否可行?这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2、选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二十年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改革前我国后勤体制中不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元素,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是初步改变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推行了以任务和经费承包为主的经济承包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基本改变了以传统的计划经营管理方式为主的现象,初步实行了科学的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三是有效地改变了由高校包办一切后勤服务的单一形式,形成了多种经营方式并举的多功能的后勤服务体系。但无论从外部环境因素还是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问题,主要根源在于:从市场化角度来看,市场价值规律与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集中表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上。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后,在其经营过程中应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追求经济效益,但是高校后勤的任何经营服务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服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稳定的需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即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部门性质。特别是现阶段,既不可能很快地割断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公益性供给制的各种因素影响,又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驱动,所以出现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商品化与公益性共存的局面,所谓“孔庙里头开商店”,产生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和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契约外包和现实的公共服务性质之间的矛盾;后勤服务经费的给付和后勤企业自负盈亏的矛盾;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不彻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未能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自身综合竞争力不足,设备老化无力更新,生存遭遇困境,进而影响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功能的发挥;在社会医疗、保险、教育等公共部门逐步回归公共性的今天,高校后勤部门的自身定位问题面临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均值得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一定的解决途径。3、选题的新颖性和可借鉴价值显而易见,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行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进一步完善甚至深入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上,而对高校后勤服务公共性的回归所需要的公共化改革提及不多。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是一项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从近年来国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部门改革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借鉴国外高校后勤体制的社会化模式,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不得不说是一项趋势。但笔者认为“社会化”虽然对“公共化”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不一定与“公共化”产生矛盾。笔者提出公共部门的“公共化”改革,事实上是对我国近年来过分强调“社会化”改革,而弱化公共部门的“公共性”以至于导致出现一些公共问题的一种纠正。公共部门的“公共化”改革不是否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而是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更加重视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已经需要一场“改革”才能够完成。因此,笔者尝试着对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析,同时也是为我国公共部门今后进行“公共化”改革提供一个参考。可见,本课题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可借鉴价值。(二)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当前国内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学术文章汗牛充栋,特别是有关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论探索及实践研讨更是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证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其中,较全面的论著如王富主编的《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是一部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影响性都很强的论著,全书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研究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一度成为高校后勤工作的指导用书;彭怀祖论著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从优化高校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的角度,透视后勤体制改革,展望后勤资源配置的未来,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消费自主选择、社会提供服务、各方监督管理、行会规范自律”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方向,也因此该书曾获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特别奖;鞠传进主编的《新时期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致公出版社),收录了全国各高校理论探索及实践总结论文近五百篇三百多万字,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了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此外,按时间先后顺序还有如徐振岐论著的《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胡征宇、费伟民编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全国高校后勤“十一五”理论研究成果精选》(浙江大学出版社);姚玉龙主编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实务》(兰州大学出版社);李连江论著的《高校后勤管理与社会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李航舟论著的《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戴德祥论著的《高校后勤管理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从以上论著可以看出,学者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特别对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遇到的困难及各种应对办法均进行了周密的探讨。然而,针对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导致的“功利性”与高校后勤服务本身具备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学者从根本体制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属性”虽然很多文献均有所提及,但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性”回归,相关的研究依然不多;“市场化”、“社会化”的固有观念依然禁锢着大家的思维,目前尚没有出现明确提倡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观点的相关论著及相关学者。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尝试着从全新的“公共”角度入手,大胆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一些思路,以期能为我国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三)研究方法与框架1、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检索研究法。一方面利用笔者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的优势,大量调阅和收集与高校后勤发展和改革有关的内部材料和历史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电子期刊等各种渠道,查阅收集大量有关公共管理、高校后勤管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以及高校后勤服务实践的文献资料,包括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和法规、各种研究专著、学术期刊文章以及优秀硕博学位论文等,内容涉及国内外、各个时期。并通过对以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以运用于本文研究。(2)访谈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或典型案例研究等形式,了解高校后勤服务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各方对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看法和评价等,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其中,访谈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几个群体进行,一是后勤体制改革,特别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当事人,包括一些老领导和老职工;二是后勤部门的在职人员,包括学校后勤事务主管部门及后勤企业的职工,这里头还分为管理层及一线岗位人员;三是接受后勤服务的全校师生员工;四是全国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院校及其后勤部门等。(3)比较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期国内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当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各种模式以及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彼此利弊和根源,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以作为本文研究之用。2、研究的基本框架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第一部分从“高校后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等概念入手,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市场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通过一系列举措,重新重视并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公益属性,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校的后勤服务模式,并进行了彼此之间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公共化”改革是深化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本文的第三、四部分,系统分析了传统体制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弊端,回顾阐述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政策变迁,分析指出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的第五部分尝试性地提出了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一、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与依据(一)相关概念1、高校后勤所谓后勤,一般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或机关、团体等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而高校后勤,便是在高校中为“前方”提供“供应工作”的“后方”部门及“供应工作”本身。从广义而言,高校的后勤应包括除教学科研以外的所有内容,即有为高校教学科研本身提供服务保障的各部门、人员及相关工作,又包括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保障的各部门、人员及相关工作。从这个意义而言,除教学科研本身以外的所有部门、人员和工作都属于高校后勤。如学院办公室、机关部处、图书馆、校办医院、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及衣食住行各相关部门;除教学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从狭义而言,高校的后勤更侧重于为高校提供衣食住行相关服务的,带有一定经营性和社会性的部门及服务,即“后勤服务”。如食堂、宿舍、校园绿化保洁、水电保障、邮政、宾馆、医院、校车、校内超市等单位、服务人员及服务内容。自1999年我国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很多高校均成立了集团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而“高校后勤”便进一步界定在此类部门中。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有关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为研究方便,故笔者尝试着将“高校后勤”定义如下:我国高等院校中被校方划归到后勤属性中的,具有一定经营性质的,为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保障的部门、人员及服务内容。从内涵上来看,本文的“高校后勤”主要限定在校方主观意义上的“后勤”,是被学校划归到后勤范畴,并施行后勤体制管理模式管理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工作本身,而这也正是1999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所涉及的“后勤”内涵。做这样的设定,有利于本文相关研讨工作的开展和论述。从外延上来看,本文的“高校后勤”主要限定在国内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后勤处、后勤集团等相关类似的后勤管理部门和服务实体。为方便比较研究,本文所涉及的国外高校后勤的范畴,主要限定在那些与国内高校后勤所涉及的服务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部门、工作人员及服务本身。2、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根据上文中对“高校后勤”的定义,高校后勤服务应具有以下几种属性:(1)经营性。高校后勤服务所涉及的有关衣食住行相关的服务无疑具有“经营性”的属性。“经营性”又称“非公共性” 或“企业性”,具有功利性的特点。高校后勤服务主要以服务业为载体,以付费服务为特征,以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需求为导向,具备了第三产业的特征和企业经营的特质。虽然个别高校存在免费服务项目的情况,如厦门大学自2008年以来为学生提供免费米饭,但整体而言,这类服务均属于付费服务——吃饭要刷饭卡、住宿要付宿舍费、校内超市购物同样要付费等。有付费,就必然存在供需关系和经济杠杆。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具有强烈的经营性特点。(2)市场性。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性”又决定了其“市场性”的属性。“市场性”源于“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后勤实体部门必须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导向及竞争更好地调配后勤资源,指导经营组织,形成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后勤部门的效益和自身价值。(3)保障性。高校后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在校师生的重要保障部门,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高校后勤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保障,这包括为教学科研工作所提供的设备设施、环境卫生、水电服务、车辆运输、会务筹办等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为在校的师生员工提供诸如餐饮服务、宿舍物业、超市服务、衣服清洗、失物招领、校区班车等服务保障。此外,高校后勤也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定的校园安全维稳保障职能,即高校后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情绪,容易成为诱发校园事端的诱因,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4)公益性。公益性即公共性,是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高校后勤服务虽然具有“经营性”的属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经济实体,但由于高校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 具有高度的公共属性,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职能也决定了其具有公共属性,承担着一定的公共责任。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体现在高校后勤的运作必须紧密围绕高校的各项中心任务展开,必须服从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并维护高校的教育属性,必须强调公益奉献、公共服务与公共责任而不是仅仅以营利创收为目标。当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离开了公益属性,高校后勤服务就不再成为高校后勤服务,而与校外那些提供饮食、车辆、物业、宾馆等服务的一般企业没有两样;离开了公益属性,原有的高校后勤企业必将逐步失去校内服务业市场,而逐渐被校外富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所取代。也正是拥有了公益属性,高校后勤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属性。3、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1999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界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即“所有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可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突出的是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性”和“市场性”,其关注的是高校后勤服务的企业属性,目标是将高校后勤成建制地从高校行政系列及事业管理体系中剥离,推向社会,通过分流与重组的方式,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以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选择的社会化后勤第三产业服务体系,最终实现经营自主和市场选择的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即后勤组织的企业化、后勤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后勤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以及后勤服务保障的商品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针对传统体制下我国高校后勤体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其的目的是改变高校统包后勤事务导致高校负担沉重以及计划体制下后勤部门管理僵化、缺乏生机、服务质量和水平无法适应社会及高校发展的需求等状况。4、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所谓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是特别针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出的。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除了有其“经营性”和“市场性”外,还具备重要的公共属性,包括“保障性”和“公益性”。而且这种公共属性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甚至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长期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后勤乃至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此,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公共化”思路。与“社会化”不同的是,“公共化”突出的是高校后勤服务的“保障性”和“公益性”,其关注的是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属性、社会属性和教育属性,目的是强调高校后勤服务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公共财政对高校后勤服务的扶持。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就是要改变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市场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吸取建国以来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举措,重新重视并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公益属性,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新要求。(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及意义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是公共化后勤,而不是社会化后勤。与社会化高校后勤模式不同的是,公共化后勤是针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并不是否定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在肯定及保留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对于打破“大锅饭”,激活高校后勤活力,优化后勤资源配置,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所导致的高校后勤服务公益属性和保障属性受到政府、高校及师生的忽视及弱化,后勤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公益性与功利性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后勤体制改革不彻底、生存与发展普遍遇到瓶颈、碎片化发展倾向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公共性”的高校后勤服务全新发展思路。“公共化”的提出从字面上可以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公共化就是公益化。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提出,从字面上明确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公共化”,即强调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和保障属性。这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强调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属性和市场属性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化”改革方向的提出,框定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于高校后勤服务公益属性的回归和强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其次,公共化也是一种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提出,并不是完全否定社会化,因为“公共化”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化”。从字面上来看,“社会化”是一个多义词,虽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性结果主要是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但事实上,“社会化”也可以理解为将传统高校后勤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以及行政化、效率低下的僵化体制,转变为服务社会公众型的、公共财政支撑的服务保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公共化”也等同于“社会化”,只是对“社会化”这一模糊的提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并明确界定,在肯定和保留“社会化”实践成绩的同时,突出并强调其中的“公共化”因素。(三)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思路的提出,具有其理论依据。1、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性”理论近年来“公共性”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性的丧失和觉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的“公共性”,是指“公共部门”的内在属性,表现的是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在内部机构、利益分配和行为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异质性,其具体体现在:(1)组织特征的公共性。不同类型的组织,其宗旨、架构、运行模式以及行为本身均具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性。如企业组织,其宗旨和目标在于获取利润,为此其内部架构按照企业经营的需要,可能横向设有产品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广告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纵向设有各地区的总营销部门,各分公司、子公司等;其运行模式相应采用“市场导向、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其组织行为通常在于努力挖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获取经营利润。而与之不同,具有公共属性的组织,如政府,其宗旨主要应在于服务社会和公众,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架构根据方便服务的原则进行设置,如近年来政务服务中心在各个地方相继成立正是典型的体现;其运行模式相应的采用“服务导向、财政支持”的公共化管理体制,如政府部门采用非市场性及财政支持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其行为本身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特征,如政府对保障公民的医疗、教育、安全等方面的职责。可见,公共部门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具备独特的公共属性。(2)价值观念的公共性。一般而言,企业部门的价值观念主要在于努力通过经济的手段实现高效的经营目标;私人组织的价值观念主要建立在个体本位主义与私利主义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价值取向。与之不同的是,公共部门的价值观念更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平等民主、社会责任、伦理美德、无私奉献、服务大众等公益层面。如公共组织的典型机构——教育机构,其价值观念应在于探索并教育如何体现平等和公平精神,让每个人都受到公平待遇的社会正义;悉心培养有一技之长并懂得处世之道的人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研讨并传扬集合积极主动性、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多元性为一身的自由精神。简单而言,教育机构应以探索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等公共性价值作为其终极的目标价值,而不应该有“教育产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又如医疗机构,应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心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以崇尚“人民生命至上”或“人民健康至上”作为其终极的目标价值,而同样不应该有“医疗产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可见,价值观念的公共性,是公共部门的重要特征之一。(3)主体行为的公共性。公共部门的主体行为与其他非公共部门的主体行为有显著的区别。企业部门为满足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其主体行为主要表现为努力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通过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加更多的积累,以便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或满足企业主的利益需要。而作为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公共部门,其主体行为主要在于建立并维护社会秩序与市场经济秩序,如司法部门、工商部门;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其稳定运作,如经济管理部门;进行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如环保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和各种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各类事业单位组织等。总之,组织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内部特征及主体行为的属性,具有公共特征及公共价值观念的公共组织部门,其主体行为因而具有显著的公共属性。(4)目标对象的公共性。公共部门行为的目标对象依然具有公共性。如政府管理部门,其行为的目标对象为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如保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界定和保护合法产权等;经济性公共事务,如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管控、区域经济调节、经济发展规划等;文化性公共事务,如组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性公共事务,如社会保障管理、民政管理、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社区建设等。而与政府部门不同的是,企业部门行为的目标对象具有显著的非公共性,如生产准备行为,尽可能低成本地储备原材料及劳动力;生产经营过程,将原材料和劳动力消耗转化为成品或服务;市场营销行为,充分认识和了解顾客的服务期待;销售营利过程,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以尽可能高的价格销售出去以获取利益。可见,与非公共部门不同的是,公共部门的目标对象同样具有显著的公共属性。通过借鉴“公共性”理论,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高校后勤的公共部门属性,从而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方向的确立,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2、基于经济学范畴的公共产品理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属性直接关系到现实中该种产品或服务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实际上,现实中的任何政策或制度安排中都隐含有对产品属性的前提假设或判断。所以说公共产品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等有关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组成要件。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文提到的“公共性”理论是基于组织的价值取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研究的是公共组织的特征、目标、观念、行为以及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而与“公共性”理论不同的是,“公共产品理论”属于经济学范畴,研究的是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具体而言,社会总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由于纯公共产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的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 ,即具有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因而一般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来提供。私人产品与纯公共产品正好相反,主要通过市场来供给。而准公共产品虽然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但由于其具有外部效应,导致了其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效益两者之间的分离,因此如果完全由私人通过市场的方式来提供必然会出现供给不足。从我国的实践结果表明,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准公共产品比私人通过市场的方式提供更具效率。在我国,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政府单方面供给;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及私有经济的逐渐成熟,我国教育逐渐演变为政府和市场(社会)两者相结合的供给方式。直到上世纪末期,我国推行了教育产业化,教育逐渐被政府当成财政包袱,甩给了社会和市场,甚至一度成为政府营利的工具。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因此应运而生。今天,在教育产业化政策最终导致一系列问题后,我们逐渐认识并修正了这一政策,而让政府等公共部门更多地承担对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任务。同样,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入瓶颈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行全面的研讨和反思,并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3、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西方各国。它以公共选择理论、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主张运用市场手段和企业管理技术、方法“再造”、“重塑”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许多先进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因此发生了变化,公共行政僵死的等级制、官僚制组织形式正转变为公共管理富有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这种新模式有几种不同概念,包括:“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后官僚制典范”及“企业型政府”。通过多年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推进,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各国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其受到的褒贬不一。从正面的角度来看,新公共管理运动创新了公共部门管理模式,在公共部门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私营企业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方法,提升了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但从负面的角度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及实践的推动与西方国家面临“滞胀”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政府财政无力承担庞大的官僚机构,才不得不将政府推向社会和市场,而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部门私有化改革从某种程度而言事实上是放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削弱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忽视了“公民”与“顾客”的本质区别,用“经济”、“效率”和“效益”,替代了本应尊崇的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就我国而言,当前公共行政体制甚至还未形成完整的理性官僚制体系,因此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抨击的官僚制在我国并不存在,且中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差异巨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积极成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不一定适用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现实国情。如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事实上就是中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种尝试,类似的还如教育医疗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等,实践证明类似的改革在我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因此,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国情决定了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应当十分慎重,特别要重点防止从纯粹行政化的极端,向纯粹市场化的另一个极端转变。4、制度变迁理论上世纪70年代前后,制度因素逐渐纳入经济增长的研究当中。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制度”显然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并供给,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制度的供给同样是有限和稀缺的,只有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人类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新的制度才会产生。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基本平衡时,制度趋于稳定;而当现有制度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时,便会促发制度的变迁。根据制度变迁的理论,我国高校后勤体制的每一次变革,特别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制度的提出和推行,都是在旧有制度的供给与社会需求处于不均衡时,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由高校自发或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性推行的一种制度变迁安排。同样,随着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有的制度框架和安排已经越来越无力解决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人们迫切要求产生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以修正并继续推动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制度的提出,正基于此。5、国内外高校后勤体制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程度也较高,政府、社会、学校能够很好形成合力,对大学生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以解决他们在后勤服务消费中的实际困难。如学校对大学生的后勤服务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大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对高校后勤资源进行调控,防止暴利和欺诈行为的产生;大学生通过参与后勤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对后勤服务和管理进行监督等等。国内研究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学术文献很多,这得力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上文已有提到,在此不再累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对本课题的论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中外高校后勤服务的若干模式(一)国内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概况目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不一,且差异化具有扩大的特点。经过汇总、比较和归纳,笔者将当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1、行政化后勤模式即后勤部门行政化,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由学校成立后勤主管部门,并设立多个服务保障实体部门,承担学校主要后勤事务。在1999年全国范围内发起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之前,我国高校后勤部门多属于这种模式。如厦门大学2002年后勤体制改革之前是由总务处、资产处及下属的饮食、物业、维修、校园和接待五个中心组成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近年来,随着后勤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遇到瓶颈,使得我国一些高校恢复了这种管理模式。如云南省于2009年7月下发了《云南省关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意见》,明确了云南省高校近期后勤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撤销甲乙方等建制,设立后勤保障管理机构……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制……”,这事实上是全面恢复高校后勤的行政化自办模式。还有一些高校,多年来一直运行的便是这种行政化自办后勤模式。如清华大学的“小机关、多实体”运行模式,设后勤管理处、物业管理中心、接待服务中心、饮食服务中心、修缮校园管理中心等,均为处级建制,全面负责校内后勤服务保障事宜。这种后勤服务模式的特点在于不论后勤服务的主管机关还是具体的服务保障部门,均实行行政建制和管理,负责学校几乎全部后勤服务保障事务(除个别自身无力承担的事务,通过契约关系交由社会企业来协助完成)。当然,由于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特殊性,这种模式下的后勤实体依然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核算和经营性收入,但后勤实体的正常运转主要还是依靠学校的财政拨款来保障,且后勤实体间的竞争性不强,也不存在外部竞争问题,基本上没有成立企业,没有独立法人,在内部管理方面不是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而是行政事业体制的一套方法。2、自办后勤企业模式与行政化后勤模式不同的是,自办后勤企业模式在“小机关、多实体”的基础上,朝社会迈出了一步——即将后勤实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企业化改制,有的甚至注册成立独立的法人,具备一定服务校外市场的能力。这种模式下,高校后勤事务依然由后勤服务主管行政部门及高校自办的服务保障企业来承担,校内服务保障企业是学校组建的相当于国家(集体)所有制企业,采用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虽然这种模式校内后勤服务市场依然由学校自办的后勤企业垄断,但校内后勤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校外市场竞争能力,可以在保障校内后勤事务的同时,走出学校,进行适当的业务拓展,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正是由于后勤实体进行了企业化改制,并具备一定的业务拓展能力,因此学校减少甚至停止了对后勤部门的财政拨款,而采用服务付费的方式,按后勤企业提供的劳务支付相关费用。同时个别学校还要求后勤企业每年上缴一定的经营利润。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开始初期,自办后勤企业模式是高校后勤的主流模式。虽然多年来,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曾经向校外企业开放了校内市场,但最终,依然有很多高校回归甚至加强了这种自办后勤企业模式。如华南理工大学后勤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后勤集团、上海外国语大学后勤发展中心、同济大学后勤集团、上海海事大学后勤发展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中心等上海高校,近年来以校内市场为依托,做实、做大、做强校办后勤企业。其中,同济大学的校办餐饮实现了主营收入年均17.58%的速度增长,赢得了“吃在同济”的口碑;上海外国语大学后勤发展中心则在做好校内餐饮服务的同时,走出学校,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取得成功。3、半社会化后勤模式与自办后勤企业模式相似的是,采用半社会化后勤模式的高校依然有自己的校办后勤企业。唯一不同的是,半社会化后勤模式的高校对校外企业开放了部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按照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路,这种后勤服务模式的产生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的必然阶段。在社会化改革的初期,学校给予新改制的校办后勤企业一定的优惠以及几年的校内市场垄断权。随着改革的深入,校内市场必将逐步以至于最终全部向社会开放,通过校外企业的进入,把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事务全部交给“社会”和“市场”这两大因素来优化。也正是这一思路使得一些高校走上了半社会化后勤模式,虽然有一些高校最终放弃了这一模式,但仍然有一些高校依然坚持这种模式。如厦门大学自2002年推进科技产业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后,学校建立起了基于甲乙方契约关系的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和后勤集团,承担学校主要后勤服务保障任务。但近年来,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逐步向校外企业开放校内超市、校内咖啡屋等校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后勤集团的服务经营份额。又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把校办后勤企业承担不好的校内市场向校外企业开放,确保了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4、完全社会化后勤模式这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论目标之一,即完全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企业和竞争。这种模式可能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高校自身也存在改制后的校办后勤企业,但改制较为彻底,学校对校办后勤企业不再给予任何垄断地位或优惠政策,而与校外企业处于同等竞争地位,共同分享校内市场;二是高校只保留后勤服务主管部门,没有自办的后勤企业,而校内后勤服务保障事务全部交由校外企业来承担,如嘉庚学院。当前,这种完全社会化后勤模式多存在于两种类型的高校:一是新创办不久的高校,从创校开始便施行这种后勤服务模式;二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如一些民办高校,后勤事务相对不多,把后勤服务交由社会承担,可以减轻自身负担。如学校创办时间不长,规模较小,可采用完全社会化后勤服务模式。而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老牌高校,虽然进行了多年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较难完全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以上是我国高校当前的四种主要后勤服务模式。当然这种分类不是绝对和单一的,每所高校都有可能混合采用各种后勤服务模式,很多高校也往往处在一种后勤服务模式向另一种后勤服务模式的过渡期。因此,以上分类只能根据各高校主要采用或占主导地位、比例最大的后勤服务模式作为该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类型的划分依据。(二)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概况在此归纳总结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目的在于给国内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也因此,笔者主要收集和归纳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以便有更高的借鉴价值。为了方便与国内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作比较,笔者将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主要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自办后勤模式即高校设有专门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学校主要后勤事务由学校直接设立的服务机构来承担,服务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举美国的例子。美国高校基本上有自己设立的较为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机构,包括专门的后勤事务管理机构和各种后勤事务服务机构,一般由1至若干名副校长负责,有自己全职的后勤员工队伍。如圣荷西州立大学,作为一所有150年左右办学历史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在餐饮、住宿、运输、绿化、保洁、商店等后勤服务机构,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学校设立了“规划设施保障部”和“斯巴达人书店”两个部门,分别归两位不同的副校长负责。其中“规划设施保障部”又分为“规划基建部”和“后勤设施保障部”两个下属部门,“规划基建部”负责学校基建计划的提出、论证以及协调工作;“后勤设施保障部门” 包括水电维护、供暖维护、制冷、绿化、保洁、运输及租赁等服务。学校拥有全职后勤员工(正式编制)200人左右,且综合素质较高,部门负责人基本为所从事行业方面学士以上的毕业生,一般员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为学士以上或社区学院毕业的学生。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参与到后勤部门勤工俭学。此外,英国高校也多采用“自办后勤模式”,一般高校设有教学、总务、财务、基建、人事和安全6个处,负责后勤事务。在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美国高校的食堂和宿舍,很多由学校直接投资建设并提供服务。如圣荷西州立大学,在市场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如此发达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而且是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期,依然筹集巨资投建教工和学生宿舍,共建有近2300个床位的宿舍区,分别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和四人间,厨房设备以及公用的微机房、会客室、娱乐室、便利商店、洗衣房等配套一应俱全;在校内供餐方面,建有集图书、餐饮和百货于一体的便利商店“斯巴达人书店”,书店负责人也是校内食堂和商业网点的负责人,校内食堂主要由全职后勤员工经营。为确保高校后勤服务的非营利性,在后勤服务财务收支上,美国公立大学的做法通常是要求后勤部门账面上基本上全年不出现盈余,若有盈余,也必须在一个会计年度内通过改善后勤服务设施设备等方式在财务账面上填平,且年度收支情况要在校报等媒体公开,接受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在后勤员工的收入方面,要求不得与经济效益挂钩,基本相对固定。如美国康奈尔大学设立专门的食堂供餐机构,虽然也采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按照规定实行收支平衡制度,成本等同于售卖价格,且在成本测算中不得有盈利部分。总之,国外高校“自办后勤模式”类似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第一类“行政化后勤模式”和第二类“自办后勤企业模式”。区别在于:国内高校“行政化后勤模式”更强调了此类后勤部门及服务实体的“行政”理念,这与国外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以及服务机构所强调的“服务”和“公益”的理念是有差别的;而国内高校“自办后勤企业模式”又突出强调了后勤部门的企业“营利”属性。也正因为如此,同样是高校自办后勤模式,“行政化后勤”下的后勤部门及服务实体曾经存在服务窗口行政化运作,服务人员态度傲慢,不计服务成本等问题,不但影响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且给高校背负上沉重的后勤财政负担;而“自办后勤企业模式”下的高校重视其后勤企业的“营利性”,不但要求后勤企业通过营利减轻高校的后勤财政负担,而且有的高校还要求后勤企业每年上缴学校一定的经营利润,这与国外高校“自办后勤模式”所强调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是有一定的区别。2、公办后勤模式即高校不论是否有设立自己的后勤服务主管部门,其具体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由全国性的专业后勤服务机构(公司)统一承办。这类全国性的专业后勤服务机构(公司)可能由国家统一创办,也可能是社会公共团体自发组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此类机构(公司)绝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属于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公司),即便经营有获得一定的利润,也是直接用于教育公益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这类模式往往有政府的财政或公共资金扶持,因而笔者称之为“公办后勤模式”。如德国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服务机构,其分部遍布德国全境,承担着为德国各高校近200万大学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重任。其经费的80%来源于经营收入,20%来源于政府拨款,除了日常运行支出外,有盈余的部分直接用于社会公益活动,以改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所依托的外部社会条件。又如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由政府创建,在全国设有28个地区事务中心,全面承担全国高校的宿舍、食堂等后勤事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自主经营,并接受政府财政补贴,且其学生宿舍、食堂等服务设施建设全部由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再如日本的“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属于群众性公益组织,在法律的保护下,存在于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里。该组织有常务理事和专门理事,常务理事负责对日常运作进行监管,专门理事负责食堂、宿舍、商店等日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欧国家由于普遍实行义务教育,因此大学的办学经费以及学生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均由政府拨款,也因此高校的后勤服务公益性较强,纯粹由全国性的专业后勤服务机构统一承担高校后勤事务,且高校一般不设后勤服务管理机构,后勤事务完全脱离学校,以确保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科研。而日本高校依然设有自己的后勤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后勤事务,虽然主要由“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等社会公益组织承办高校后勤事务,但政府依然采用免税或低税的政策鼓励高校将一些后勤事务向社会各专业公司招标承办。总之,国外高校“公办后勤模式”类似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第三类“半社会化后勤模式”和第四类“完全社会化后勤模式”。不同的是,国外高校的“公办后勤模式”强调了“公办”属性,即由政府或公益组织设立的专门机构承接了高校的后勤事务,以减轻高校的负担。即便日本依然设有高校自己的后勤服务管理机构,依然有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事务,但也通过国家政府免税或低税等政策,以确保社会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能够不丧失其自身的公益性。而反观我国高校的半社会化或完全社会化后勤模式,由于缺乏政府或社会组织创办的全国性后勤服务公益机构,且缺少大幅度的政策扶持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高校自办的后勤企业或进入高校经营的社会企业很难完全秉承“公益”和“非营利”理念,而引起一系列问题。这方面将在下文详细论述。(三)中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从前文对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自办后勤模式”还是“公办后勤模式”,国外高校的后勤部门均极大限度地强化其内在的保障属性和公益属性,并拥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强大财力扶持。通过对中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我国社会环境暂不支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普遍具备足于承担起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基础和保障机制:一方面,政府从法律、政策和财政等方面大力支持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政府是高校后勤服务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后勤事务明显带有福利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政府通过低税的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团体和企业,广泛参与高校的后勤服务与保障,使得高校后勤服务取得社会多方位的支持;且政府较好地发挥了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宏观调控职能。如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由政府创建和调控,接受政府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社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具备承担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条件和能力。这包括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诚信保障机制,确保社会上的企业同样可以承担好如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应承担的安全、卫生、稳定等重要职能;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集团运作模式使得社会上的企业在承接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时具备低成本优势,可以实现价廉物美,避免如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的为稳定物价而产生“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亏本的矛盾问题;发达的第三产业基础,使高校所需的几乎所有后勤保障服务在社会上均有相应的大型企业可以提供,使得“社会办后勤”真正成为可能。如日本的“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便全面承接了高校各个领域的后勤保障服务。而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一方面在鼓励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的立法上不明确,没有切实有效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撑,虽然一些地方有部分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但不够系统、持续性不高,特别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因素,地方政府对高校后勤服务的重视程度不一,高校后勤服务仍然主要依靠高校自身财力来承担,政府没有像支持社会公共产品那样去扶持高校后勤服务,这也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成了高校简单甩掉自身“包袱”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无法提供高校所需的所有后勤服务项目,且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特征使得社会企业无法以较低的价格为高校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再加上社会企业在服务的质量、诚信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体不足的情况下,无力承担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特有的公益职能和部分政治职能。2、历史遗留问题阻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各高校对原有学校行政体制下的后勤服务部门及人员进行了各种改制分流的尝试,但由于上文所提到的社会第三产业整体不够发达,加上改革前各高校均已有一套完整的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及编制内人员配置,因而在改制过程中,便存在社会化后勤部门的资产所有权问题及人事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很难彻底解决。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预期目标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确立后勤部门的法人地位,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高校后勤部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并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改革主要采用校内甲乙方的模式,即学校成立负责后勤事务的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代表学校的甲方;将原有从事具体后勤事务的实体机构,如食堂、车队等分离出来,组建企业化或半企业化实体,作为服务学校后勤事务的乙方。甲乙方通过签订经济合同的方式确定需求方和供给方关系。根据改革的思路,改革初期学校给乙方适当的优惠,帮助乙方壮大自身实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乙方将完全脱离学校,与其他社会上的企业一道竞争参与校内后勤服务市场,而由学校甲方根据价格及服务质量,选择为自己服务的社会企业,以此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完全社会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乙方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学校,乙方的人员属于学校原有事业编制或大集体人员,这使得改革很难彻底,无法真正实现乙方与学校的完全剥离。一方面,由于学校拥有乙方资产所有权,使得甲乙方在日常运作中无法真正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和合同契约运作,甚至很多高校甲乙方之间根本没有签订任何契约,代表学校的甲方仍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乙方各种后勤服务保障任务;另一方面,由于乙方组建初期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使得学校无法对乙方原有正式编制的人员进行完全的分流转岗,而保留在乙方的学校编制人员,学校也很难对其进行完全的转编,只能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性人事制度,甚至很多高校依然对后勤服务的管理人员进行组织任命,赋予行政级别。正是由于以上历史遗留问题,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甲乙方关系形同虚设,学校(甲方)对后勤服务的管理依然行政化,校办后勤实体企业(乙方)依然没有完整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人事独立权,甲乙双方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运作,这极大阻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3、“公共化”是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关键美国加州福勒顿大学副校长波易孟曾经表示:“目前各国高校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各不相同,中国要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后勤组织方式。从我们的经验看,采用折中或混合的方式是最佳途径,学校可以选择服务好的企业参与学校后勤事务,但要以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判断标准。” 从发达国家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可以看出,发达国家较好地形成了政府、社会与高校三者的合力:通过法律、政府、高校及学生的监管和调控,防止后勤服务暴利或欺诈行为产生;通过财政和社会公益支持,确立高校后勤服务的“不营利”宗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势,给高校和师生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后勤保障服务内容。发达国家的这种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和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及市场机制发展高校后勤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后勤服务管理正普遍处于因社会化与公益性矛盾而进退两难的境地。相比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一方面我国虽然推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多年,但依然缺乏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所需的一整套法律政策、社会环境和内部体制支撑,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短期内这些支撑条件是无法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一直以来得不到政府、学校及社会的应有重视,缺乏像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构建的十分完善的公共保障机制和支撑体系,甚至还没有认识到构建这套体系的重要性,更不用说着手这套体系的创建,这使得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大的瓶颈和风险。因此,通过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公共化”是当前深化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三、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政策发展为了进一步论证当前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有必要对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政策发展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和反思。(一)传统体制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弊端建国后,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应运而生。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处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家对高校采用统包统办的方式,相应的,高校对其后勤部门自然同样采取了统包统办的做法。具体体现在高校后勤服务的“福利化”管理模式,即高校统包后勤服务一切事务,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在封闭的、全福利化的供给制下,按部就班地从事着高校的后勤服务保障事务。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事实上“是在计划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又是在特定的供给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着特殊性的体制结构形态——自我配套模式,这种模式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搞好服务的自然选择……”。在经济困难、物质基础极其薄弱的建国初期,这种包办模式下的高校后勤服务,为我国高校的建设、发展与稳定,发挥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刚刚起步,物资比较贫乏,社会服务业还未发展,高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以及师生员工的衣食住行显然只能依靠高校自己才能解决。特别是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只有统一包办的计划体制后勤服务模式,才能够全面而不计报酬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充足的基础建设以及餐饮、住宿、水电、运输、医疗等各项服务保障。因此,计划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为建国初期我国高校的起步建设及正常运作与发展提供了稳定而重要的保障。但是,这种传统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笔者尝试着归纳为以下三点:1、封闭的计划体制后勤给高校带来沉重的负担一直以来,我国缺乏为高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公益性后勤服务组织,何况在建国初期。加上国家的财政有限,那时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只能由高校自己承担一切成本。为此,那时的高校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数千上万名师生员工以及家属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均由学校负责包办,学校后勤服务机构庞大,后勤人员臃肿,所承担的后勤包袱非常沉重,反而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2、计划体制的僵化性影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竞争及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选择,存在效率低下、管理僵化、资源浪费严重等特点。同理,在计划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是一种学校统包后勤的,无偿的、公益型的、完全福利化的供给式体系。由于学校包办过多过死,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缺乏监督机制、管理漏洞多,效益低下,导致后勤服务管理僵化,后勤服务不计成本和质量,造成了高校有限后勤服务资源的严重浪费。3、“安置所”和“大锅饭”影响后勤队伍素质提升建国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后勤服务工作在高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眼中是做饭扫地,服务师生的粗俗工作,与高校教学科研的主流比起来,后勤部门地位较低。也因为高校对后勤部门的认识不够,加上高校扩张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部门一度成为高校征地中安置失地农民、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安置教师家属,安置教职工退休“补员”顶替的子女,安置学校富余人员等的安置所。这样一支来历复杂,学历素质参差,专业不对口,服务技能水平低的后勤人员队伍,极大影响了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计划体制下的“大锅饭”、“铁饭碗”等体制,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后勤服务工作中干多干少一个样,从而严重影响和打击了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使得整个后勤队伍一潭死水,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创造力和创新开拓精神、对市场经济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一无所知,工作效率及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低下,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及高校发展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政策变迁正是上文提到的三点因素,使得我国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传统高校后勤体制弊端的制约。随着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必然对高校后勤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后勤包袱沉重,高校越来越无力对后勤进行投入,导致因投入不足而使得高校后勤服务设施设备逐年陈旧老化,加上僵化的管理体制下,“铁饭碗”和“大锅饭”彻底削弱了后勤队伍的发展,后勤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低,业务技能差,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渐渐无法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工作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此,对高校后勤服务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后勤服务改革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供给福利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文革期间,全国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传统的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后勤工作方向被定义成修正主义黑线产物,而被统统“砸烂”,整个高校的后勤处于无政府主义的混乱之中。直到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后,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才逐步得以恢复。党的拨乱反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面启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步,我国高校后勤事业开始复苏并进入漫长的改革历程。经过整理和研究,笔者尝试着将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索阶段 (1984年之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后勤在恢复与探索中前进。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的推动下,教育界开始改变以往僵化的思想,逐步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既有服务教育的公益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而当时后勤部门单一的纯行政管理模式下,管理僵化、工作效率不高、效益低下、“大锅饭”思想泛滥,管理上“等、靠、要”、服务上“统、包、管”,学校办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高校后勤部门从改革行政管理,改变“大锅饭”观念入手,借鉴承包责任制的方法,开始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摸索性变革。这次变革首先从膳食部门开始的。由于膳食部门在当时最具有经营的性质,最容易参照同时期工商业的改革经验进行变革。之前的膳食行政部门,以纯粹的行政管理和“大锅饭”的供给制为主要管理模式,一方面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经营的手段减轻学校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无法调动广大膳食工作者的积极性,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服务水平无法提高。为此,改革采用“经营讲效益、服务有价值”的办法,将任务指标首次计入各食堂的工资体系中,并把奖金与服务的态度和质量挂钩起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的半企业化责任制的改革。这项改革的实施,就当时而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跨出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那就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革的第一步。2、综合改革和整顿发展阶段 (1984年—1999年)1984年,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理论,指明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性方向。之后国家教委还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伙食为中心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把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动员起来,把高校所在地方党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着开放、搞活、承包、社会化的精神,千方百计把学生伙食办好。”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高校后勤体系改革由单一的膳食科,扩展到全方位的综合性改革。这次改革的跨度较长,先后经历了综合承包、半企业化管理、资产管理与后勤实体分离等阶段。具体而言,首先是在前期各高校膳食部门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宿舍、基建维修、水电保障、交通运输等各相关后勤部门的承包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改革,逐步改善了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并使得“经济效益”理念逐步深入后勤人的意识当中。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着引进企业化的经济核算与经营机制,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或“小机关、多实体”等架构形式,通过采取员工档案工资与效益工资分离,参照业务技能和能力、服务质量与水平等因素确定员工报酬;通过引进劳动合同制,推进后勤人员的人事体制改革,减轻学校的人事包袱;通过引进企业化管理制度,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模式,激活后勤实体的工作积极性。这期间,针对部分地区后勤改革出现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服务质量的现象,1988年后,后勤改革更加强调了“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而1992年邓小平南巡,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后勤全方位改革的步伐。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一段初步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校后勤部门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服务内容、经费管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改革,从食堂的单体承包,宿舍的投资建设及管理模式多样化,垃圾保洁工作的社会化等,到教师住房建设分配的社会化以及宾馆、超市的承包经营等,我国高校逐步改变了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初步引入市场的因素激活后勤体系的活力与动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高校办社会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以及单一的经费渠道,提高了后勤服务的质量,扩大了后勤部门的规模,适应了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扩大对后勤服务保障的要求,并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为后勤改革全面推进夯实了基础。当然,这一时期的高校后勤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后勤改革探索始终局限在各高校内部,各自为政,缺乏全国性的统一而明确的政策方向指导,也因此改革无法实现本质性的突破,且各高校后勤改革的广度、力度及深度都存在较大差别;二是后勤改革的简单化,如一些对外招标承包的经营项目,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商家损害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影响高校稳定的事件。3、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阶段(1999年—2002年)九十年代后期,面对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后勤改革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开始明确了后勤改革的社会化目标。这一时期,全国各高校频繁交流,对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并开展了多层次的理论研讨,甚至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为后勤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层。1999年起,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多次在全国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为新时期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指引了方向;1999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最终明确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目标和步骤,改革中的政策以及组织领导等要求,标志着新一轮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号角正式吹响。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全国各高校大力推进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无论从改革的力度、幅度还是速度均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为确保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顺利开展,2000年2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0]25号),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支持高校后勤实体企业化改革;同时,全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顺利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迅速演变成为了一场中央政策指导,地方政府主导、高校主持承办、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变革。事实上,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目标的确定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配套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方针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以及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目标,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拉开序幕,也因此,不断扩张的教学科研以及不断膨胀的师生员工队伍,无论对高校后勤的规模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由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与此相配套,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也相应地贴上了“社会化”的标签。总之,这一阶段是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一次全面推进和实施阶段,其明确的“社会化”改革目标,为全国高校明确了方向,促使我国的后勤体制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仅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改变了后勤部门封闭垄断的旧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满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校扩招对后勤保障的需求。4、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反思及多元化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以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继续深化的同时,逐渐在反思中朝多元化倾向发展。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浪潮中,更多的高校卷入其中,继续扩大着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但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社会化”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由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非常难的革命性工作”,希望在短时间内,通过单纯而简单化地将高校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和市场,以此激活后勤活力,减轻高校负担,显然过于理想化。如出于维护高校稳定的需要,后勤部门担负了大量的政治性职能,这是单纯的社会企业所无法承担的,为此很多高校不敢贸然将后勤部门完全推向社会;又如,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原有的人事和分配体制涉及到的利益面太大,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因此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种种因素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彻底,形成了“行政化管理、事业化人事、企业化运作”等各种各样独特的后勤体制,事实上反而阻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正因如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渐降温,全国高校又进入了一个反思及探索新的后勤体制模式阶段。有一些高校甚至走回头路,部分恢复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前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随着近几年来高校后勤体制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现状。四、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一)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综合上文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着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回首高校后勤服务几十年的改革历程,虽然有过曲折,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成果是丰硕的。对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学术界已有诸多论述,为此笔者尝试着从以下三个独特的角度,对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全新的审视和总结:1、通过改革不断适应并满足各时期高校发展对后勤服务提出的各种要求高校要发展,需要改革;高校后勤要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纵观高校后勤服务几次大的改革,均是在我国高校体制大变革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建国初期我国高校的计划体制,需要高度计划性的高校后勤服务提供保障,以确保在物资贫乏,社会商业落后的情况下,能够不计报酬地为高校的运转提供充足的保障。虽然这种计划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给高校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甚至最终束缚了高校后勤自身的发展,但如果当时没有这种高度计划性的全福利型高校后勤服务作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就无法逐步创立并得到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高校后勤服务的计划体制自然同样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应的,我国高等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体制变革。作为高等教育的保障力量,高校后勤服务也必然需要转变计划体制,以适应高校变革的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逐渐发生市场化及产业化倾向,大学“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针的转变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的发展失去以往较为稳定的政府全额财政支持,必须依靠自身创收才能得以生存。而这也使得高校迫切需要摆脱自办后勤服务的包袱,以保证“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产业化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也必然不可避免地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同步迈进,并最终走上了全面的社会化改革之路。否则,高校后勤服务会因为失去高校对其稳定的财政支持,而最终反过来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新时期,随着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逐步在国内兴起,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和肯定,高校产业化也开始得到反思和质疑。在此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虽然减轻了高校和政府的负担,但社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也反过来影响到了高校的公益属性。因此,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渐渐降温,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回归逐步被提上重要议题,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也因此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以上论述可见,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事实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变革的产物,是为了适应和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及发展的需要而相应产生的。而正是因为高校后勤服务能够紧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通过自身体制改革来主动适应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后勤服务保障,高校后勤才得以生存并持续发展。从这点来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2、通过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源,持续提升了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改革的目的是发展,没有促进发展的改革必然不是成功的改革。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从改革开放至今,整体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均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实践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取得的总成绩。首先,改革拓宽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资源渠道,为高校后勤服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后勤服务要发展,需要一定的人财物资源,由于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一直以来比较紧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历年来严重不足,使得高校后勤服务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资源难以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及队伍壮大等方面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后勤服务的历次改革,事实上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高校后勤体制,逐步向开放的社会公共参与的市场体制方向转变之路。而这条改革之路的最直接成效便是改变了高校独自提供后勤部门一切资源的状况,拓宽了后勤发展的资金渠道来源,通过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由单纯依靠拨款,逐步转变为在上级拨款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筹资、银行借贷、招商引资、产学研共建、校友捐献、金融理财、企业化对外扩张经营等方式,拓宽经费来源,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校自办后勤的资源困难,打破了制约高校后勤服务发展的资源“瓶颈”,为高校后勤服务的建设和壮大奠定了基础,有力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其次,改革加快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随着资金等资源困难的逐步解决,全国各高校后勤纷纷加快校园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大量筹资建设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生活服务中心、教学楼、实验楼、多媒体中心、科学楼、艺术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项目等,大大改善和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的保障能力。其中,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教学保障设施,彻底提升了高校的教学环境和质量;现代化的适合各地学生习惯的公寓型学生宿舍及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安全、卫生、美味、多样的学生食堂餐厅,彻底保障了学生的用餐安全,改善了学生的用餐环境,提高了食品的美味和营养;设计科学的标准体育场、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体育设施设备,为学生课余生活及强身健体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美丽、整洁、郁郁葱葱的校园,让很多高校的校园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特别是伴随着扩建城市、整合地区教育资源的需要,很多地方政府在城市郊区划出专门地块,建设高校园区,而各地高校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征用土地扩建校园、建设新校区,踊跃参与地方高校园区的建设,迅速扩大了校园规模,最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所需的后勤保障建设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再次,改革突破了体制禁锢,引进了科学化管理及竞争理念,为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层次提供了“软件”保障。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高校后勤服务封闭体制以及固有的“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等理念,禁锢并阻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由此引起的一次次后勤体制改革,高校尝试着突破体制禁锢,通过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引进社会上优秀的第三产业集团参与高校后勤服务,打破原有高校后勤部门的垄断地位,促使高校后勤在竞争面前走出封闭、面对市场,改变“铁饭碗”、“大锅饭”等传统的后勤人事及分配体制,多元化引进社会上各种科学化的先进管理体制和理念,全面探索并推进了后勤的产权体制转轨、运行机制转变、财务及分配制度更新、人事和用工制度变革以及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导向、产业化服务和专业化人才引进及队伍建设,从“软件”的角度有效改善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管理经营水平和队伍素质,扩大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范围和规模,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3、通过改革不断融入高校主流,逐步升华了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价值高校的主流工作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第三产业性质,一直以来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较低,在高校领导和师生的眼中是辅助性的、粗俗的工作。特别是在大规模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之前,高校后勤服务往往成为安置教师家属等富余人员的安置所,队伍素质不高,在为师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过程中,由于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佳,而受到师生的不断质疑乃至排斥,反过来进一步导致高校后勤服务的边缘化地位。也正是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非主流地位,使得高校后勤服务完全社会化一度成为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然而,随着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兴起和不断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在朝社会化方向迈进的同时,自身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被高校及广大师生所认知,高校后勤服务不但没有远离高校的主流阵地,反而进一步靠近并融入高校的主流当中,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作用。首先,高校后勤服务对于保障和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改革逐渐昭显出来。高校后勤服务虽然从事的是简单的第三产业服务,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似乎关系不大,但通过一系列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转变管理体制和观念、引入社会优秀资源、激活自身活力等基础上,高校后勤的保障服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其创新的服务理念及项目对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越来越被高校及师生所认可。如校园功能布局科学的规划及全新的设计理念,有效顾及了教育的特点及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崭新的校园环境不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能力潜质,而且美化了学生们的心灵,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提高了学生们的品质;现代化的后勤设施从环保选材、内外装潢、灯光设计、隔音保温、舒适安全等方面均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处理,并融入先进的数字与网络技术,为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效率,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条件;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球场等后勤设施,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及时、快捷、高效地为师生提供服务保障,促进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此外,高校后勤服务的壮大和发展有力支撑了近年来高校扩招工作,为确保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调整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逐渐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主流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高校主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者,而不再是无关紧要的旁观者。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对于拓展高校的育人阵地,丰富育人内涵,提升育人成效的文化功能通过改革凸显出来。随着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育人功能”逐渐被重视和发掘。人们意识到,高校后勤服务不仅仅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主流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也进一步融入到高校的主流工作当中,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的组成力量。一方面,后勤服务场所往往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通过在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安装大屏幕电子宣传显示器、张贴宣传画及标语等形式以及开展相关育人活动,有效提升了育人工作的覆盖面和成效。一方面,通过在后勤服务过程中采取富有特色的举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个人修为和道德品格。如厦门大学食堂要求学生用完餐后自觉整理剩饭剩菜及餐具,自己端到食堂出口处的“餐具回收台”,以此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节约意识和公共意识;要求学生排队点餐的做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公众道德品质;在食堂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米饭主食,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意识。又如清华大学每天清晨播放广播的做法,旨在改变学生们晚起慵懒的习惯;一些高校组织学生义务承担校园的卫生保洁及公共场所的秩序维护等工作,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格;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后勤部门设立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及毕业实践岗位,为学生们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培养健康工作心态提供机会,为学生们走出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垫定良好的实践基础。总之,高校后勤服务的“育人功能”能否得到挖掘和发挥关系着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能否更好地开展。再次,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价值,在一次次改革的冲击下,逐步引起人们的共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反过来削弱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及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能。这可能体现在社会上的服务企业进入高校市场后,由于政治属性的缺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其在面对社会物价上涨的同时也必然不顾师生的反对,片面调高服务价格,从而导致一系列影响高校稳定的事件发生;又如在面对高校突发性的教学科研任务时,由于高校经费不足,无法及时给予付费,而拒绝提供相关服务,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再如在确保食堂用油及食材来源的安全可靠、供餐及餐具的卫生安全等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检测的体制和技术,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及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价值逐渐引起了校方及广大师生的反思和重视,也因此,高校后勤服务片面社会化改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和修正。从这个角度而言,正是由于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使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掘和重视,并最终升华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自身地位与价值,促使高校后勤服务逐步进入了高校的主流领域。(二)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而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改革提供了继续推进的动力。正如上文所述,高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的缺失,正是在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并反过来修正和推动了新的后勤体制改革。因此,系统地总结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此,笔者同样尝试着从以下三个独特的角度,总结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所存在的根本问题:1、改革不彻底限制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步伐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受到其所依托的政治体制、人事因素以及国有产权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由行政化管理向企业化经营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高校后勤服务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改革的理论目标,完成彻底的变革。而不论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是不彻底的改革最终都会因内部新老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最终限制和削弱了改革的成果,并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阻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从产权的角度而言,虽然各高校都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剥离方式,但是改革并没有真正涉及“产权”问题,原有的高校后勤财产始终属于高校财产的一部分,这一产权属性并没有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而发生根本性改变。而高校产权的特点就决定了很多高校虽然表面上建立起了企业化形式的后勤实体或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模式,但实际上由于与高校的产权隶属关系,这些后勤实体或企业并无法真正实现独立,而依然作为高校建制的一个部门而存在,成为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半企业机构。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后勤实体(企业)由于缺乏完全的独立产权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可观报酬,因此对自身所经营的高校所有资产缺乏保值增值的积极主动性,而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作为产权所有者的高校,容易产生行为越位,事企不分、权责不明,随意采用行政性命令干预并左右后勤实体(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服务保障工作,打乱了后勤实体(企业)自身的发展计划和管理规范,剥夺了后勤实体(企业)的独立发展空间。从监管的模式来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行以来,常见的做法是将原有的高校后勤部门分离为甲乙方,甲方作为学校管理后勤服务的行政机构,对社会化剥离后作为乙方的后勤实体(企业)进行监管,并逐步引进校外优秀的后勤服务企业(丙方、丁方……)进入校内市场,与原有的乙方形成一定竞争,以确保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降低高校的后勤保障成本,提升高校的后勤服务保障质量。然而,由于改革不彻底,从原有高校后勤部门中分离出来的所谓企业化“乙方”,事实上依然属于高校产权,人事关系依然纳入高校事业编制体系,管理上依然参照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总之依然与高校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因此所谓的“甲乙方”关系有名无实:代表高校后勤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甲方对同属于高校机构的后勤实体乙方,其监督管理职能形同虚设,不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进行制约或激励乙方,而且反而因此增设了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增加了高校后勤服务的成本。从具体的管理体制来看,由于改革不彻底,高校后勤实体(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无法完全按照企业化的机制运作。一方面,高校后勤实体(企业)由于没有真正实现产权独立,因而依然承担着高校所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导致高校在引进校外优秀后勤企业进入校内市场的同时,普遍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原有高校后勤实体的亏本或破产,真正受害的却是高校本身。而这也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无法更好地形成全面的竞争机制,影响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人力资源,由于改革不彻底,分流到后勤实体(企业)的人员很大部分还是保留学校的事业编制系列,归属学校的组织任命及管理,特别是为了确保高校后勤服务在保障高校各项工作开展及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责,后勤实体(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一般情况下依然保留行政级别,由学校指派任命。但也由于社会化改革的推行,很多后勤实体(企业)改革后新进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才属于非学校编制系列,这种所谓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双重标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同岗不同酬”、“论资历不论能力”、“任人唯编制而非贤能”等一系列不公平的人事现象,打击了后勤实体(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2、社会化理念削弱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根基前文提到的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复杂性。随着1999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兴起和推进,“社会化”理念一时充斥着高校以及高校后勤的神经。多年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表明,这里提到的所谓“社会化”,事实上是一种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市场化”的改革。而这与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属性及公益属性具有本质上的矛盾和冲突。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应当建立在一定的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基础之上。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念却使得一些政府及高校认为应当将高校后勤从高校的公共保障体系中完全剔除出去,像社会企业一样,自求生存、自生自灭,完全不再需要政府(高校)公共财政的支持。甚至于,高校后勤所占用的高校固定资产也应当归还或者以付费购买及租用的形式,进行分离。结果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举步维艰。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的运作应该顾及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承担着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职责。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念却使得一些高校通过给校有后勤实体(企业)下达经营创收指标的形式,鼓励其按照市场经济的做法,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上缴学校的利润来衡量其实绩。更有很多高校将校内一些服务市场以简单招标的方式承包给出价高的校外企业运营,以使校方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结果导致了校内物价高涨,师生员工实际沦为高校创收的买单者,且服务质量低下,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作及安全稳定。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属性要求高校后勤的设置、运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与高校自身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理念相协调、相配合、相促进,同时高校后勤服务能够通过提供实践岗位以及配合学校采取各种服务措施并举办各项活动等方式,参与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事业当中,履行高校后勤服务的育人职能。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念显然忽视了高校后勤服务所承担的重要育人职能,其仅仅要求高校后勤实体(企业)能够给高校创收,能够满足高校及师生日常食、住、行等简单的后勤服务需求,而忽视了高校后勤服务作为高校履行教育属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营造高校育人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之,“社会化”理念及改革的目标定位,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剥夺了高校后勤服务应当具备的公益属性及一定的教育属性,制约了高校后勤服务的成长及健康发展,使得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与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发生脱节,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危及高校的安全稳定。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渐引起人们的反思和修正。3、碎片化倾向影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行业发展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实践中出现一些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而新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方向不明,因而导致了当前我国高校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完整成熟的后勤服务模式。而这种发展方向不明,成熟模式缺失的现状,导致了各地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各异、多元化并存的现状,并有进一步碎片化发展的倾向。各地高校在修正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方向指引及成功的模板借鉴,而采取各种各样不同的举措。有的高校试图进一步深化社会化改革,通过彻底明确后勤产权的方法,解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产权不明的问题;有的高校试图走回头路,通过合并后勤服务甲乙方的方式,解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有的高校则在保持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一些细节上的修修补补,如给新进后勤人员学校编制以确保队伍稳定、在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减少后勤部门的经营指标或进行适当的财政扶持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维持着高校后勤服务的整体运行。事实上,作为兼顾“经营性”、“市场性”、“保障性”和“公益性”为一身的高校后勤服务,可以当成一种有别于校内其他部门院系以及校外企业的全新服务行业。这种行业的特征要求其既具备服务高校的公益属性,又有一定的经营创收能力;既不能走纯粹的社会化道路,又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财政支撑;既需要一定的公共资源无偿扶持,又要避免因缺少必要的竞争而导致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低下。而发展高校后勤服务这一行业,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目标方向和运作模式,以及全国性的指导、推进、支撑和互助体系,才能够避免各地各高校各自摸索、各成体系的碎片化发展倾向所带来的混乱、低效、曲折甚至失败。因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导致的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碎片化倾向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后勤服务整体行业的发展,亟需出现一种全新的、明确的、统一有效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为全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五、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综上所述,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面临困境的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亟需探索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模式,以推动高校后勤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此,笔者结合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在分析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沿革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尝试着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希望能够通过“公共化”改革方向取代“社会化”改革方向,以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后勤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确立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公共化改革方向高校后勤服务师生,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显著的公共性。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与高校后勤服务自身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又阻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确立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公共化改革方向至关重要。1、确立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地位根据“公共性”理论,我们发现:从组织特征而言,高校后勤部门的宗旨和目标主要在于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以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以赢取私利为目标;在内部架构上大多根据高校对后勤服务的需求,设立相应的服务部门架构,而不是根据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需要设置内部架构;在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延续高校事业体制设置,接受高校行政领导,获取高校在人财物以及校内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企业运作模式;在主体行为上紧密围绕高校各项中心任务以及日常运作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所需的后勤服务保障而开展工作,而不是单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其目标对象为高等教育活动及师生主体等公共事务,而不是纯粹的顾客。可见,我国高校后勤部门的现状有着显著的公共部门特征,具有公共属性。事实上从本质上而言,高校后勤服务不仅是高校的重要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不管在什么时候,高校后勤服务作为高校的一分子,都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力量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支撑力量。高校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其根本任务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校后勤服务的目的便是服从服务于高校这一根本任务,在高校的领导下,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与保障。可见,高校后勤服务与生俱来拥有教育属性,这有别于校外企业。离开了高校后勤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同样离开了高校,高校后勤服务也必然丧失其自身应有的社会功能与公益属性,也无法成为“高校”的后勤服务。因此,高校后勤服务与高校密不可分,高校后勤服务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等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公益性及公共产品属性又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即:从非排他性角度来看,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惠及的是整个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和水平,无论是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安全卫生的可口饭菜、明亮宽敞的教学课室、还是舒适便利的宿舍居室,对校内全体师生员工而言,都是共同享用而不具有互相排斥性;从非竞争性角度来看,高校后勤服务面对的是全体校内师生员工,秉承着一视同仁的理念,不会因为一部分师生享用高校后勤服务而影响到另一部分师生对其享用,不会因为一部分师生因高校后勤服务而受益却影响另一部分师生从中受益,即受益对象之间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特别的利益对立和冲突。正是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主要应该更多地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承担供给,这一点必须首先明确。当然,受到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容量限制,高校后勤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均是有限的,并不是纯公共产品,而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后勤服务可以通过一定的市场方式来补充,这点下文会作进一步论述。2、明确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方向方向就是旗帜,旗帜就是力量。在现有我国政治体制下,只有自上而下明确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公共化”,即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而不是“社会化”改革,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肯定并强化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解决因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切实推动高校后勤服务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满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论是各级政府、各高校还是全社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一是高校的基础工程建设,包括校舍住宅基建、基础管道铺设、校园规划建设、绿化节能工程、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配备维护等,是教学科研和师生教学生活的最基础保障,必须在国家的统一集中领导下,以科学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最大限度方便满足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弘扬发展高校文化为宗旨,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进行规划和建设,而不应由高校后勤过多承担和寻求基础工程的资金来源以及能够给自身带来的多少经济收益;二是高校的各类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大型活动会议的筹备,各类专项任务的保障以及日常教学科研的后勤服务以及师生员工的衣食住行,都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以服务为本,紧密围绕高校各项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不计个人得失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想师生员工之所想,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之所急,尽最大可能满足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在这过程中不应当过多考虑经营服务成本和经济收益问题,不能为了获取盈利而牺牲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高校的安全卫生工作,这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事关师生员工生命财产,事关高校改革与各项事业发展,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而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方面,高校后勤服务充当重要角色,在重点场所保卫、内部治安维护、食品卫生管控、防火防盗防灾害等工作以及维护校内物价稳定、筹办民族餐厅、快速机动完成学校维稳任务、确保高校和谐稳定等方面承当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四是高校后勤不仅仅承担单纯具体的服务保障工作,而且还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精神文明层面的工作,即高校后勤服务要具有教育属性,要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通过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自觉爱护卫生的习惯;通过细心周到的服务感化人,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奉献的真谛;通过环保的校舍建设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提供勤工俭学和实践实习的岗位,在帮助贫困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个人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虽然高校后勤服务从表面上来看与校外社会相关服务业企业相似,但承担有现阶段一般社会企业无法承担的以上各项重要职能,特别是政治维稳职能、高标准的安全卫生职能、附加的服务育人功能、从属性的高等教育职能等,因而高校后勤服务不是简单的社会服务业,而是具备独立行业性质的一种公共服务行业,属于准公共产品,不能也无法单纯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提供,否则必然会出现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事实上,高校后勤服务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性行业进行整体规划和政策指导,而有别于校外社会相关营利性行业规范。因此,在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面临困境的同时,明确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方向至关重要。3、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主要步骤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并不是全盘否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相反,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应在当前各地各高校现有后勤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为公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积累并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库。具体而言,回顾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总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矛盾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后勤改革涉及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有来自高校体制内的阻碍,有来自后勤各项业务相关行业的限制,也有相关配套的政策法律及社会环境不健全。任何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在改革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认识改革本身,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修正改革本身,改革便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应当说,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服务模式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推行,高校后勤已经历了一次次改革的洗礼。而当前,推进新一轮的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也依然需要在充分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进。首先,应该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观念依然在各级政府、各高校和广大教职员工中根深蒂固,一方面通过将高校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和市场,卸下政府和高校的包袱,甚至还可以为高校创收;另一方面,高校后勤部门依然在高校的行政命令下开展工作,事实上无法真正实现根据市场需求定价和收费,大锅饭和行政管理模式依然广泛存在于后勤部门之中。而高校后勤部门的这种“内忧外患”的现状,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充分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的现状,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其次,应当充分重视高校后勤服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纠正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一味片面的追求社会化,将高校原有的承担服务保障重要职能的后勤部门匆匆忙忙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而导致高校后勤保障力量极大削弱的错误做法。通过合并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甲乙双方,变甲乙方之间的合同契约关系为部门同事关系,并根据后勤业务实际,设立新型的“大机关、多实体”后勤服务保障机构,其中对提供后勤服务的部门根据性质特点划分为“纯服务保障部门”、“半保障半经营部门”以及“纯经营部门”,对纯服务保障部门采用百分之百的财政拨款方式确保正常运行;对半保障半经营部门进行财政补贴和扶持,确保其公益属性;对纯经营部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创收力度,用以弥补其他非创收性质后勤部门的经费不足。第三,应当充分重视并加强高校后勤服务的内涵建设,摈弃一味向钱看的企业化经营思路,恢复高校后勤自身承担的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构建公共部门性质的“内部组织架构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科学化制度管理体系”、“关键部位和环节监督体系”、“服务保障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文化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内部经营服务管理由企业化向事业化转变,由营利性向公益性转变,由被动提供服务产品向主动提供服务保障转变,最终增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功能,确保高校后勤服务能够真正跟上并满足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的步伐和需要。(二)强化政府主导,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制度安排既然高校后勤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力量,在现阶段很难依靠市场及高校后勤自身力量保证高校后勤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强化政府主导,依靠政府和学校扶持,才能确保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如果缺少了政府的行为,便无法取得成功,政府行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政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1、发挥政府在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中的主导作用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因而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并不能适用于高校后勤服务,而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等方式,以弥补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不足。同时,只有政府才能够真正公正地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顺应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慎重却合理地提出具有权威性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方案,且有能力带动相关组织和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改革的实施。具体而言,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体制变革和利益分配,只有大力发挥政府部门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规划统筹、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协调督办、财力支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革才能得以顺利的开展。首先,政府应当在继续发挥教育部及高校后勤现有行业协会的作用同时,组建全国性的高校后勤公共化改革政策及实践指导委员会或办公室,全面负责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事宜;其次,政府应当把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纳入政府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之中,提升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重要地位,营造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集全社会合力,推动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进行;第三,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后勤服务现状的调研,组织制定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及指导意见,统一并细化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政策保障,在有关人事、劳动、税收、经费以及社会企业和部门参与高校后勤工作等方面,出台切实合理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学校规范、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师生参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确保高校后勤服务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益,督促深化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推进;第四,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应当积极服从和配合上级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将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纳入本地区、本校的发展规划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地区财政和学校财政的扶持力度,推进各类配套改革措施,强化政策落实,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添砖加瓦。2、构建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法律体系当前各级政府均不同程度拥有对高校以及高校后勤部门一定的行政指挥权力,加上教育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由于各级政府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和定位认识不一,因此仅仅依靠政策层面还很难真正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必须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方式,确定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方向以及独立的行业地位和公共产品地位。一方面,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公共产品的范围及供给主体,必须明确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等公共部门及公益组织承担供给,而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应定位为公共部门或公益性组织,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律明确高校后勤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主要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承担,并确认高校后勤部门的公益性及公共部门地位,以便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赢得良好的空间和氛围,减少因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壁垒、利益冲突等因素对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阻碍。另一方面,应针对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的现状,将各高校自办的已经社会化或半社会化的后勤企业定义为公益组织或半公益组织,通过免除税赋,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扶持。3、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为高校后勤服务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作为公共产品的高校后勤服务离不开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撑。如果缺乏充足的经济保障,高校后勤服务必然会为了生存而一味追逐盈利,最终丧失自身的公共产品属性。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具有经营属性,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均没有重视对高校后勤服务的财力支持,要么要求高校后勤自负盈亏,政府和学校趁机甩掉包袱;要么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反过来为学校创收营利。为此,在明确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属性的同时,强化政府及高校的角色至关重要。这方面,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明确将高校后勤服务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纳入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划和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减轻甚至免除高校办后勤的负担,为高校后勤服务实现纯公益性服务及自身发展提供必需的财力保障。在这过程中,要重视因推行高校产业化及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所形成的各高校负债累累的现状,高校以及高校后勤不是企业,也没有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和能力通过贷款搞建设,这方面应引起政府的重视,逐步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及高校后勤的财政投入,逐步缓解和减轻高校及高校后勤的债务负担,以促进高校加快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步伐。(三)妥善解决产权及人事问题,大力发展高校后勤服务行业借鉴发达国家组建全国性高校后勤服务集团的成功经验是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初衷之一,只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方面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在于整合各高校原有后勤服务资源,组建跨高校的后勤服务集团时,涉及到碎片化的产权及人事问题,且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发展高校后勤服务行业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行不通的。1、尊重产权及人事现状,减少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各项阻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一大瓶颈就是产权和人事问题无法理顺,原有高校后勤部门的所有财产和人员均是高校的一部分,高校享有完全的产权及人事权。但社会化后勤又要求将高校原有后勤部门从高校中脱离,成为独立的企业,而与高校形成甲乙方的服务付费契约关系。在产权和人事权没有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后勤部门社会化只能是在表面上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依然是高校的一部分,而高校的行政体制以及对后勤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又决定了高校与高校后勤部门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而无法真正成为“甲乙方”的契约关系。多年的实践证明,任何试图分割高校与高校后勤部门产权的努力都是无法成功的,而虽然一些高校后勤的人事脱离了高校的编制体系,但高校依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放开对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任命权。因此,从这点而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难以有效推进的。事实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如面对和尊重现实。因此,作为兼顾“经营性”、“市场性”、“保障性”和“公益性”为一身的高校后勤服务,可以当成一种有别于校内其他部门院系以及校外企业的全新服务行业。而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的发展应该尊重高校后勤服务原有产权及人事现状,以及高校对后勤实体的实际行政支配权,以减少各项阻力。结合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地位,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应当首先将高校后勤服务机构及人员重新纳入高校的事业编制体系中,以强化和理顺高校对后勤服务的人财物管控,确保高校后勤服务的政治职能和公益属性。2、组建新的后勤实体,大力发展高校后勤服务行业从各高校中分离出原有的后勤服务实体,统一组建成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的构思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其没有尊重原有后勤部门的产权及人事权。因此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的发展应该在现有各高校后勤部门独立承担后勤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或社会重新组建全新的全国性或地区性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组织和服务实体的形式来实现。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组织和服务实体要在政府的政策及财政保障的基础上运行,且只能作为各高校现有后勤部门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在行业组织的组建上:一方面由于高校后勤服务是高等教育及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高校,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对高校后勤服务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服务在经历社会化改革以及所带来的碎片化现状下,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徘徊期,亟需引导和加强管理,以确保其公益性和保障性。而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并无专门机构,也无能力对高校后勤服务这一行业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指导和管理。因此要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当通过成立专业化的新型公共化后勤服务行业组织来实现行业指导、行业规范、行业自律、行业交流、行业协作、行业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在专业化的后勤服务实体组建上: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发展,各高校对后勤服务的范围、品种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各高校原有的后勤部门不一定有能力承担所有的后勤服务保障重任;另一方面,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简单通过高校间的后勤合作或后勤联盟等模式组建而成的后勤服务组织,并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专业化后勤服务实体,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协议架构,无法真正形成合力,更不可能承担太多其他高校的后勤服务重任。因此,应当在政府部门的主持下,组建全新的高校后勤专业化服务实体,一是为现有高校后勤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各类帮助,以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二是补充高校自身后勤部门的不足,为高校提供自身后勤部门无法提供的一些后勤保障服务项目;三是为新组建的高校或者那些后勤部门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高校以及规模较小的高校提供完全的后勤保障服务,而上述这些高校可不成立相关后勤实体部门,而将自身后勤服务事务全部交出,统一接受服务,以实现公共产品利用的最大化。(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及公共资源,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整体水平国外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目的在于采用市场机制来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应当说,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不能否定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不能走回封闭式的计划经济老路,而应当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以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整体水平。这方面学术界已有人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改革应实现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即高校后勤既不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福利性后勤,也不是营利性的企业化后勤,而应当是公益性的公共化后勤。1、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非营利性的企业才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公共产品同样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当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弥补主观性、计划性管理的不足。这要求高校后勤组织在公共化改革过程中应避免成为传统完全行政化的机关组织,而应当成为兼顾经营与管理的新型事业型组织;高校后勤实体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应避免成为纯行政管理方式的,不计成本的计划性经营组织,而应实现以市场选择为取向的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继续采用服务付费的方式,通过成本核算以及适当的竞争及激励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高校后勤实体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在具体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创新思路,吸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如采用外包的方式,将高校后勤部门自身无法承担或者自行承担所需的运行成本太高的业务通过招标等方式,引进社会上在相关服务行业中具备规模化、专业化优势的企业来提供,虽然这些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但相比高校后勤部门自行承担的做法依然能够节约设备购置成本、人员配置成本及机构运行成本,实现公共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当然,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只是一种手段,并不会影响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2、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整体水平作为公共资源的看门人——“政府”,应当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物品、公共产品)提供给高校后勤服务,除了上文提到的通过财政支持组建全新的全国性或地区性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组织和服务实体外,政府还应当把更多的公共资源主动提供给高校后勤服务,以弥补单纯依靠政策和财政支持的不足,提升高校后勤的整体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如为弥补高校后勤运输力量的不足,除现有财政支持外,应当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支持高校的运输工作;在土地保障方面,无偿支持高校为扩展教学空间而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要求;在水电保障方面,投资扩容水电供应基础工程建设,满足高校用水用电的需求;在安全保卫方面,设立组建行政执法机构,由政府财政承担运行及人员经费,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在方便学生学习生活方面,改变单纯依靠学校自身投资、自筹以及社会资助的方式办后勤,而是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通过财政上“明补”,政策上“暗补”等方式,确保教室、宿舍、食堂等后勤设备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此外,政府的各种政治资源,也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整体水平的有力保证。如党组织资源,通过加强高校后勤部门的党组织建设,可以保证高校后勤服务的政治方向和公益属性,并通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力,提升后勤部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拼搏精神,确保后勤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服从服务于高校发展,不计个人得失,投身于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中去。又如共青团组织,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增进高校后勤部门与高校其他部门乃至全社会各级公共部门团组织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后勤部门青年员工的朝气和活力,激发敢于冲锋陷阵的工作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动高校后勤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再如工会、妇委会组织,通过创建“职工之家”,丰富内部文化建设,关心关爱职工生活,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为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扎实可靠的人力资源。结语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面临瓶颈,究其根源在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片面强调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功利主义泛滥与高校后勤服务实际承担的教育属性以及保障高校安全稳定等“公益性”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为此,本文根据公共管理及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对高校后勤服务及其属性的界定,全面回顾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入总结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现状,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及具体思路。笔者认为,公共化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于强化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满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对高校后勤服务的需求,确保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本人理论视野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研讨的深度和广度难免不足,本文提出的思路及观点难免片面,仅期望此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对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属性的重视以及新型公共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可行性的关注。[本文原创作者:林琳(笔名零凝)]参考文献[1] 徐振岐.国外高校后勤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比较[J].高校后勤研究.[2] 谭青山.地方高校后勤系统优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3] 刘新秀.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后勤改革[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徐振岐.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5] 胡征宇、费伟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全国高校后勤“十一五”理论研究成果精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6] 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 田飒、叶林、张安江等.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8] 鞠传进主编.新时期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C].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9] 赵相华.如何提高高校后勤管理者的领导水平[J].高校后勤研究.[10] 姚玉龙主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实务[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1] 翟福生.中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2] 张伟超.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回眸与展望[J].高校后勤研究.[13] 侯敏、赵增弘.浅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14] 彭林权.社会化视野下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15] 唐华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探析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16] 李连江.高校后勤管理与社会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17] 方永胜.市场性与公益性双重目标下的高校后勤服务成本控制[J].教育财会研究.[18] 苏保君、刘卯生.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综述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19] 李航舟.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 彭怀祖.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1] 王成东.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试金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2] 戴德祥.高校后勤管理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3] 唐华山.地方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难及其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4] 甘龙.谈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5] 陈振明.理解公共事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 胡哲锋.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视野下推进高校后勤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7] 王四美、柳勃勃、李洪章.反思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8] 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9] 管永建.对美国高等院校后勤保障工作的几点见识[J].高校后勤研究.[30] 谢攀峰.“公共性”在高校后勤实体效率中的体现[J].经济与社会发展.[31] [美]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2] 林旭昌、姜群瑛.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33] 李建平.地方高核后勤管理改革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34] 张惠敏.构建我国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35] 刘黎莉、马英林.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36] 王富主编.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新华出版社.[37] 王乐夫、陈干全.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社会科学.[38] 周霖.德国、法国的高校后勤产业管理[J].高等教育.[39] 胡象明.关于公共部门的界定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兼谈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0] 高如峰.法国高校学生后勤的社会化服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1] 部分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概览[N].文汇报.[42] 周志忍.公共性与行政效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43] 张子元.改革“高校办社会”的弊端,逐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J].社会
财经界杂志简介《财经界》杂志于1983年创刊,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型财经期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主办,以重大经济动态、宏观经济政策、最新经济热点、产业发展趋势为主要报道对象,强调和谐发展和社会责任,突出独家性、权威性和可读性。财经界杂志栏目设置卷首语 名刊名著_国内外名刊名著 发改委专线 封面文章 智库 产经_汽车 产经_金融 产经_企业 国信观点 权威报告 对话 战略解读 资本市场 新闻资讯 世行在线 财政金融 投资理财 财会研究 税务筹划 人力资源财经界杂志李磊主管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稿周期: 1个月内曾用名: 财经界主办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出版周期: 月刊出版社: 行政事业单位类国际刊号: 1009-2781邮发代号: 82-569主编:国内刊号: 11-4098/F影响因子: 0.412期刊类别: 经济与管理科学创刊时间: 1983出版地区: 北京语言: 中文北京树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磊 作者简介:李磊,中国创业年轻杰出讲师; 教育品牌中国行业年度人物; 中国中小企业公益教育家;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培训著名讲师;著名心理咨询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李磊冷眼看世界》《李磊逆向思维》《李磊港澳高校直通车》《李磊有话说》栏目品牌创始人。分析如何通过经济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李磊,北京树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大兴区,102600摘要:随着市场准入机制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状态,将更多科学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加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并且逐渐被人们所学习、研究、熟悉,以此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价值。因此笔者将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谈一谈在当前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索可以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关键词:企业价值;经济管理;管理方法;稳定发展引言:笔者认为,需要对其经营管理进行创新,以此才能保证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这也是不断提高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一个不断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对市场进行准确且科学的定位,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企业在日后稳定的发展下去,最终才能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各项需求。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所存在的价值(一)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随着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其各项资源得到优化与配置,最终可以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代进步处于一个同步状态,最终促进企业运转效率得到提高。在科学管理体系的引导下,可以使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其所消耗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并且有效地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使其目标与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为企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必须围绕工作目标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保证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各项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为企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更好适应市场所具备的经济环境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调整的阶段,而我国经济在转型时对于企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发展经济必须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企业在日后开展资源配置过程中,准备的更加充分,并且使其更好地从市场发展规律出发,顺从国家所倡导的共享绿色高效理念,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把握住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最终提高经济发展所具备的适应性,提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与改革效率,最终满足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价值。二、企业经济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一)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较多,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欠缺有效且科学的制度,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因为外部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企业未能与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联系,同时未能做好企业管理制度与外部现实环境相适应的改革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规章制度往往重视于形式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难以调动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目标,最终影响到实现预期目标。(二)人才管理过程中具备较低的管理水平因为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未能采用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所以难以调动职工在参与管理中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未能发挥其所具备的优势,使其内在有效性受到约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未使其所具备的内在潜能被充分的开发出来,企业难以调动人力资源所具备的热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制约与影响。二是企业未能针对员工开展对应的激励政策,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较强的稳定性,而这时企业也会面临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难以保证各项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三组织模式缺乏灵活性,企业在形成组织结构时,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一些企业有着十分复杂的内部管理结构,并且未能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始终,同时因为内部运行体系十分复杂,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地面对市场所出现的变化。很多企业为了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导致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未能将创新管理模式加入其中,大胆的对其体系与结构进行不断变革,未能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切实照顾好每个部门的利益,因此就会导致企业的稳定性与健康性受到影响,难以保证企业与社会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最终难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发资源,同时也难以实现其树立的目标。三、如何利用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得最高价值(一)采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现代企业必须朝着规范化与标准化方向更好地发展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的制度,最终促进企业更好地运转下去。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以此降低企业在运行时所需要耗费的成本。目标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保障,只有确定一套完善的管理目标,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度,更好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成监督与制约等多项目标。在这时需要做到下述几点:一是需要利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市场转型角度出发,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入其中,企业应当在使用管理技术时,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必须利用科学化的监督方式,并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管理进行及时完善,采用数据信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式开展企业管理,可以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快速找到企业出现的各项漏洞,并且改进各种制度化缺陷;三是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工作进行更好的完善,并且从企业各种细节部分出发;四是采用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以此高质量、综合性、全面化的完成管理目标。(二)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得到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当前时代,作为市场经济逐渐步入到创新经济时代的一个前提,只有企业人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我们需要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当做到下述几个方面:首先,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努力为企业的各个员工搭建使其更好成长的发展平台,保证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起来,为员工找到合适的岗位,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员工开展培训,使员工可以积极的,并且积极地听取员工所提出的各种建议,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二是倡导采用全面且有效的评价机制,并且将科学去利用绩效考核模式,适当的对有突出表现与卓越贡献的员工进行鼓励和奖励,并且激励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可以贯穿在企业价值理念的始终,使员工的工作激情得到更好激发。(三)建立完善与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为了保证现代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经营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在综合性机构的带领之下,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此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对于财务、人事、销售等多个部门做好整合工作,最终可以保证企业的效益达到最优化。一是需要构建完善的发展战略,并且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二是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从企业竞争入手,通过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自动化设备加入其中,对其进行辅助,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管理活动,最终提高企业在管理中的智能水平。需要从企业发展与需求出发,使原有的结构模式被打破,允许恢复员工自由身份,并且企业的员工可以采用自由组队的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也能使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最终更好地完成企业所设定的工作目标。(四)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优化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设定的方向,应当从当代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此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经济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除此之外,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先确定产品的分类、数量、生产类型等产品,生产也成为影响企业占据市场份额最主要的因素。如果采用单一的产品生产模式,那么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所以企业必须对产品类型进行改变,通过生产多元化的产品,最终可以满足消费者所提出的不同消费需求。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保证体现在生产柔性化方面,也就是通过生产多种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所提出的新变化,因此可知柔性管理手段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发展多个方面,不仅包括经济管理方面,同时柔性管理主要是根据消费者与市场需求来开展的,在生产时没有较多的数量。这种生产方式,能帮助企业生产时更加顺利,因为生产的数量较少,可以促使企业控制好库存数量,调整生产的规模,同时柔性管理所具备的生产柔性化特点可以进一步的打破单一生产模式,利用市场所具备的需求,对于生产订单情况进行调整。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现企业价值过程中,成为达成经济效益和完成社会贡献的重要体现标准,无论是哪个行业或者哪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经济手段,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进行有效的干预,才能保证企业对更好的远离其面对的风险,最终使他的价值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张艳军,王思诺,张翼,丁伟明.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办公室业务,2018(18):72-73.[2]彭艳翼. 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才智,2018(22):228-229.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3]秦绪杰.在经济管理方法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措施[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7-28.
一、学校历史悠久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二、学校红色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华中师大的校友,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个恽代英广场三、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2011)收录期刊。《外国文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H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汉语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教育与经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教育财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以及《近代史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数学通讯》、《中学生英语》、《教师教育论坛》、《外国语文研究》。四、拥有众多优质学科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五、学校交通便利周围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所需。论学习,学校学风非常棒,去图书馆学习的同学络绎不绝。论风景,学校有四季的风景,有樱花、月季、牡丹、桂花、梅花、桃花、菊花等等,让你一年四季领略华师大的美。论美食,学校又称为“华中吃饭大学”,学校食堂令大学生流连忘返,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还怀念学校的美食。总之,这个学校值得报考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论坛时间:2020年12月7日9:00—18:00论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由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将于明日举办。届时,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将齐聚一堂,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大咖云集 思想盛宴这场教育盛会注定不容错过!01年度盛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是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年度品牌论坛,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竖起国家智库旗帜。02主题鲜明!有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03大咖云集!民进中央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蔡达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还有哪些大咖将出席明天的论坛咱们一起去看看发言专家简介(按照会议议题和发言顺序排列)上午论坛:“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顾明远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2014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彭斌柏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曾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处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导,国家督学,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江西等五省市政府咨询专家、多所大学兼职教授。30多年来专职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经常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文件和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顾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参与教育重大决策咨询和重要文件起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重大课题研究。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汉族。1988年加入民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下午分论坛一:“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至2019年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2008年至2018年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兼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国际副校长等。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历任河南大学教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系列专著有《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主编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新时代北外文库等。发表论文160多篇。王扬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先后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作,曾任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二秘、一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教学与教材处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教育分会会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多项。刘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国家督学。孟晖1970年5月出生,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2013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任、民进武汉市主委,武汉市政协常委。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总会计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会长、北京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教育与经济》副主编、《教育经济评论》编委会副主任,《教育财会研究》编委。刘宝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多项研究和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下午分论坛二:“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孙霄兵国家督学、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客座研究员、中华诗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杨银付1967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曾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驻洛杉矶总领馆教育领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7月任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作为研讨小组成员,参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大纲领性文件的研讨和起草工作。刘贵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教育科研评价的中国难题》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各类奖10余项。其中《区域综合改革:中国教育改革的转型与突破》著作,入选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为英文出版发行。王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综合研究部主任、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国家重大教育规划、政策制定和宣传解读。方中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历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础教育研究工作,承担大量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刁玉华1964年1月出生,山东海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现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兼任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长期关注和研究教育哲学、教育评价等问题。出版有《构建教育新模式》《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等著作。尹骏1973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曾任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理论与实践基础扎实,多篇论文在教育核心期刊刊登。教育实践大胆创新,实施“大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改革、“太原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太原市中小学减负新政”、“民办学校记分管理办法”等改革举措,在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井光进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潍坊中学党委书记。全程参与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等新世纪以来潍坊各项教育改革实践。著有《潍坊市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人的解放: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自主办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等,发表教育类学术文章37篇,获山东省教育人事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国家、省相关文件起草工作。本次论坛由人民政协网、中国教育报、光明网、中国网、人民视频、澎湃新闻、北师大官方微博、抖音、百度直播、爱奇艺、快手等十余家媒体进行现场实况同步视频直播。
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期刊信息中文名:时代经贸外文名:Economic & Trade Update语言:中文类别:经济原主管单位:北京市商务局原主办单位:北京市WTO事务中心现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现主办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编辑单位:时代经贸编辑部创刊时间:2003年出版周期:旬刊国内刊号:CN11-5036/F国际刊号:ISSN 1672-2949期刊特点:权威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期刊荣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栏目设置:主题研究 理论探讨 经济观察 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金融视线 法律天地 财会研究 经营有道 市场营销社会保障 招生就业 投资创业 科技新知 教法研究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刊文示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罗军 武海霞关于服务外包的文献综述 李亚亚企业定期投资与分红的数学模型 周玉梅论韦拔群的道德信念及其现实意义 刘万杰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入党热"现象的理性回归陈锴 石艺云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分析 赵伟行为金融学与非理性决策 钱玉文并购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杨黎黎通信运营商信息采集方法初探 胡欣 李玮海峡两岸跑步机安全检测要求比较研究 唐军 王水生 姜克 陈斌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刘树森对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分析 向奕民国初期广东赌博和迷信--以《广州民国日报》为考察对象 罗紫茵与时俱进优化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侯东萍经济管理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李鎏 武海霞 尹然平奥运会各国获得奖牌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林江斌节能发电调度下火电企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韩奇 董晓梅 王文迪网络团购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黄慧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于冰 张小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李翠香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下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思考 陈贻蒲 汪岳瑜论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林超群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邹莉独立学院国际化办学探索 徐莲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须知1、稿件署名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以书面文字稿投稿的须附以WORD格式保存的稿件软盘;以电子邮件投稿的,应将文稿以WORD格式按照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2、本刊根据情况可能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投稿时声明或注明。3、本刊收到来稿的5个工作日内即发出删改或录用通知,未收到通知者稿件可另外处理。4、来稿应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资料可靠,语言规范;随文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5、来稿中所列文献应与文内对应,参考文献按在文中首次引用的次序,排列序号(1)(2)(3)。。。。论著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时间;论文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和卷期等。6、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和电子信箱。7、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出版后每篇文章赠作者两本样刊。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投稿信箱:sdjmzz001@126.com●刊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礼士胡同41号●邮编: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