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决定要考研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到的一定是考研的难度,会查看历年考研的报考人数,会查看各院校的录取难度,于是我们会自然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即考研院校时应该选择双非院校还是“双一流”高校?是应该选择全日制还是也能够接受非全日制?这几乎是所有考研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双非高校的非全日制还值得我们考研学生去攻读吗?一直以来,对于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对比一直都存在,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有不同,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全日制才是考研学生的首选,非全日制更多的还是适合在职人员报考,因此如果想细细区分这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的好,还需要具体分析其所报考的群体。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全日制一定是首选,非全日制一定是无奈的选择,而更多的学生也认为非全日制并不适合应届毕业大学生,虽然我们都知道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学历上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你一定能够发现其巨大的差异。例如在每年的校园招聘会中,你一定会发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全日制才是主流,非全日制一定是最后的备选项,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宁肯二战考研,也不愿意选择去攻读非全日制的原因,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考研学生都认为非全日制是不值得去攻读的。但是,在做出这样的回答之前一定会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所面临的全日制研究生是怎样档次高校的?如果说你要攻读的是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那么这时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考研学生还是会毅然的选择非全日制,也会认为非全日制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你所攻读的是双非高校的非全日制那么相信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一定不会选择,而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便是由于高校的档次所决定的。因此,对于考研的大学生来说,双非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只要还有一丝的希望相信考研的大学生还是会选择二战考研,因为或许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只不过,我们承认的是双非高校的非全日制不是我们的首选,但是其一定有价值,也一定值得一部分学生去攻读,只是相对于整个大环境来看,其并不是我们必须要去争取的对象。同时,一定要明白的是考研是为了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极大的改变,是为了能够弥补自己原先的各种不足,所以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双非高校和“双一流”高校之间,作为考研学生的你一定要很好的衡量。总之,能考上硕士研究生就是一种成功,对于你所攻读的硕士研究生形式是怎样的,这或许并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只要你认为是值得的那就可以了。
“对不起,双非硕士学历,我们公司不招!”网友坐不住了双非女硕士求职遭拒:双非硕士被就业歧视,到底冤不冤?最近,笔者上网发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双非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大学)的女硕士在毕业季找工作时,因为双非硕士学历不受认可,求职屡屡碰壁,疑似遭到了企业的就业歧视。据这位女研究生所述,她在投简历应聘的过程中,有一些企业人员直接明确地拒绝她:我们公司不认可双非大学的硕士学位,你不符合我们的招聘需求。换言之,虽然很多企业要求的是硕士学历,但是具体到招聘过程中就会变相地要求985、211毕业,而不考虑双非硕士。这也算是一个招聘的潜规则了。很显然的是,有类似遭遇的毕业生肯定不少。那么,类似这样的双非硕士学历求职没人要的遭遇,到底冤不冤呢?首先,笔者试着分析一下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企业在招人的时候依然存在着“名校情结”,也不单单是企业,我们整个社会都有着这样的名校崇拜情结。所以,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会优先考虑那些毕业于985、211等名校的学生,这也有助于企业减少筛选人选的成本。从企业角度看,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每年似乎都是最难就业季。尤其是今年受到疫情等特殊情况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减少,毕业生们遇到的就业竞争就更大了。对于双非硕士们来说,在就业市场上的确是很难竞争得过那些名校毕业生的。以上这两点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我们忽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企业在招聘时变相要求名校学历,对于双非硕士而言,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就业歧视的嫌疑。所以,笔者的观点是:其一,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可能需要转变一下观念了,不要一味地以“学历”来判断一个人。学历有时候真的无法判断一个人。尤其是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在人力成本允许的前提下,除了看学历,不妨再多看看对方的学业表现、在校表现、特长技能、实践经历等,来综合评判一个人是否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不要因为学历就一棒子打死不给机会。其二,也想提醒那些双非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们,学历方面或许比不过人家,这一点不足要深刻认识到,从而能够在其他方面能够更加努力,去提升自我,弥补不足。笔者也曾见过普通一本的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比赛和社会实践,最后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素质得到了名企的工作机会。提升自我,这才是根本之道。最后,也想问问大家,关于双非学历受就业歧视的现象,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您认为这公平吗?
我国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过一系列建设计划,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211、985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校实力的迅速提升,但很多人却人为的将高校划分了“三六九等”。比如,“211”高校们似乎天生的被认为“高人一等”,而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也写着明晃晃的“211学历”几字。985高校南开大学更有甚者,“双非”的研究生都会被轻易地淘汰掉。有一种观点叫做“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的本科生”,很多人听起来感觉“满满的恶意”。不得不说,人们把学历这块“敲门砖”看得太重。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本科生在前些年,有些企业招聘甚至要看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毕竟高考成绩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今又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的硕士不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一种学历歧视,而且毫无依据的那种。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985强校中山大学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点赞。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就否定了别人的努力,否则纵有名校光环,也只是虚有其表。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些人的想法是没法改变的,因此,努力的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罢了。
前些天有位朋友发来私信,说起自己近期的一些困惑,其中提到自己本科和研究生的出身问题。不少人得知她的学历后都会问她是那所院校毕业的,这种问题总会让她尴尬,因为她非常不想让人们知道自己读的是双非院校。有一次,她的一位朋友要为她介绍男友,在了解情况时就咨询了她研究生就读的学校,她无奈之下告知了对方,那位朋友“哦”了一声,然后说“我就说你是研究生就行了,毕业院校就不提了”。朋友无意之言,让她颇为不痛快,也让她更为困惑:为什么大家对双非院校毕业生有这么多看法?女孩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双非院校,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本科或研究生能在985/211高校就读的,本身就是少数。不否认这少数学生很优秀,但不代表双非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就不优秀。笔者遇到过很多优秀的双非院校毕业生,他们工作努力、待人友善、组织协调能力强,受到单位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大家似乎并没有在乎他们是本科或研究生读的是哪所院校。同时,笔者也遇到一些211高校研究生或985高校研究生,他们或是对工作岗位不满意,或是觉得自己未得到重用有排斥心理,或是本身能力欠缺,工作劲头一般,与人交流有时不接地气。双非院校也好,211高校也罢,本身就是一个符号,觉得别人太在意,其实是自己太在意。女孩认为人们对她的双非院校毕业身份有看法,或许只是自己的错觉,别人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一切都只是自己过于敏感而已。所以这位纠结要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毕业院校的研究生,大可不必躲躲藏藏,大声说出“我是双非院校研究生”又能咋样?“研究生就读双非院校”不是丑事!别把自己看得太轻。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人会刻意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你,即便有这种人,也是素质很一般的人,不理会这种人就罢了。特别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才是得到单位同事和领导认可的关键因素,至于是什么院校毕业的,或许你说了,别人也很快就忘记了。而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们会根据这些来评价你。另外,你越是刻意隐藏什么,别人就越想知道什么,一个本不是秘密的东西,硬是被整成了秘密,这才是尴尬之所在。大气的跟别人承认“我研究生就是双非院校读的”,人们也会大气的接受一切。当然,在找工作阶段,毕业院校名气大确实要好些。整体上看985/211高校毕业生更容易被认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且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没有办法藏着掖着的。此时需要展现的是对自己和对自己就读院校的自信,不要在气场上被压倒,要极力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争取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某些时候,需要策略的避免与名校毕业生硬碰硬,从他们不太擅长的角度入手,迂回包抄,让招聘单位耳目一新、刮目相看。事实上,有不少双非院校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不比211高校研究生低,特别是一些行业领先的双非高校毕业生,比如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这样的院校,别说211高校,就是某些985高校毕业生也不见得有他们吃香。每当有人谈到“学历出身鄙视链”时,笔者都很不在意。真正有素养的人不会去轻易鄙视某些院校的毕业生,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不分出身;而那些特别看重学历出身的人,要么是招聘单位有硬性要求,要么就是自己内心充满着虚荣。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是人生长河中很短的两个阶段,它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但影响程度是有限的。社会中有一些人迷信学历出身,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人的发展不可预估,未来存在诸多变数,只要有毅力、有动力、有能力、肯学习,不管毕业于哪所高校,都一定会成为行业骨干,也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考研学子们,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考研选择学校十分重要。如果学校没选好,哪怕你的实力再强悍,也有可能在复试中被刷掉。所以说选择大于努力。以下学校是根据上岸学长学姐的总结反馈,这些学校他们不会歧视你的本科学校,在考研中相对比较好考的学校。第一所、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1896年建校。最终由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组建而成。四川大学每年都有许多专业未招满。去年有有林业专硕、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轻纺与食品、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专硕公共卫生、制药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质与化学工程等等。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司法制度、人权法、酒店管理学、放射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口腔基础医学、制药工程、药学、公共卫生、哲学等等接收校内调剂。不歧视双非,保护第一志愿,导师特别和蔼可善,一切以初试和复试的成绩为主。第二所、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位于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真的很大,学校内流行的一句话,美丽的长春在美丽的吉林大学里面。不是吉大在长春,而是长春在吉大。因为吉林大学的校区比较多。有6个校区。当你考研的时候,这个学校有几个特别的好处。他的专业课的资料特别好找。复试的时候,初试成绩占比比较大,复试的时间一般较早,这样对那些没上岸但想调剂的同学特别有利。而且也不歧视双非,每年基本都会有扩招的现象。第三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坐落于首都北京,1951年建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院校。考研的话,不歧视双非,复试成绩占比30%,复试比例为1:1.2,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无论你是几战,不看你的成绩单,不问你的四六级,复试只看你的政审表和学位证明,所有的都以成绩为主,部分的专业复试不用笔试。无论怎么样,我们选择后,自己只负责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结果不会辜负你。
现在考研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想扎堆去考985/211院校。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理解,毕竟本科985/211的学生,考研不会去读比本科还差的学校,而本科不太好的学生,则想通过考研来逆袭。不管本科学校好不好,考研的学生都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提高眼界、提升自身硬实力以及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等等。现在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很多人除了985/211等知名院校外,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即便是初试成绩不太满意,但依然有很多人纠结究竟谁二战还是工作,很少有人去考虑调剂到一个双非院校。那么问题来了,双非院校真的就那么不受人待见?如果初试成绩不够985/211,双非院校还有必要考吗?接下来叮当学姐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一、本科院校不好的很有必要去双非很多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总想着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至于实力有多强,当然是学校来决定的。于是这些学生往往把目标定到985/211,抱着一种“非985/211不去”的念头来考研。结果总有很多人因为根基薄弱,考不到理想的院校,同时又不甘心调剂去双非,最终要么二战,要么放弃考研去找工作。其实即便考不上985/211院校,无法实现“翻身”的念头,考个双非也不至于证明不了自己的实力。除了那些硬性规定一定要985/211的企业外,很多企业只要求硕士学位,并不会因为你是双非就对你有歧视或者是别的什么。如果本科就是双非的话,那么更需要依靠硕士学历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因为本科生远远要比研究生多得多,一个双非研究生不管怎么说,也要比双非本科生更具有竞争力的。所以本科院校不好的学生,考研的话一定不要嫌弃双非院校,因为院校再差也是研究生学历,也要比双非本科强的。二、本科院校很好的也可以去双非如果本科学校是985/211的学生,结果只能上双非院校,那样估计是挺难抉择的。普通本科的学生考上了双非院校,别人也会认为他们非常努力。如果985/211的学生最终上了双非,可能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别人也会认为他们没有努力。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如果能的话,那就好办了。在双非学校教育资源,师资水平没有985/211强这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哪里都有好老师,哪里都有厉害的学生,研究生更看重的应该是个人的能力,在双非学校一样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那么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二战,一种是工作。可是经过无数师兄师姐的实践,二战并不一定稳妥,很可能考得还不如第一次。而工作的话,可能刚毕业985/211发的光环还能有点用,但是工作几年之后,再光辉的本科院校出身也不如双非的研究生院校出身,因为人家学历摆在那里。如果能克服自己心理因素的话,学姐建议还是去双非吧,毕竟研究生学历确实要比本科生学历强。三、双非院校并没有想象中的差很久之前看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你三年内时间,你是选择读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车房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如果选择了前者,你有机会去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顺便解决车和房,如果选择了后者,其中几率可是要少很多。其实如果把本科院校与研究生院校做个对比大家就清楚了,本科院校再不济,也比大专要强,同理,研究生院校再不济,也要比本科要强。双非院校即便再差,人家也是研究生院校,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研究生学历。并且,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算是在双非院校也能得到很好地提升,那些考上了985/211名校的学生,如果在读研期间不再上进,也会逐渐的平庸下去。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双非院校,它们给的不过是一个不同的起点,但是终点却趋近相同。在这段路上,能学到多少东西,能收获到多少知识,全都在于自己。四、工作看的是最终学历学术界有这么一句话很流行:“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有些人认为,很多用人单位都对第一学历有要求,那是因为用人单位不清楚你的能力,你没有或者缺少让用人单位量化你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历就显得很重要,因为高考成绩是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能唯一判断你的指标了。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还是最公平、最能检验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方式。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比较适用于应届生,因为工作两年后还看学历的很少,企业更注重的还是个人能力。即便是跳槽,应聘的时候人家也是看最终学历和工作经验,这时候第一学历在企业面前,就像一个大学还挂科的学生说自己高中是学霸这样苍白无力。有位网友说得好:“双非院校300多个,要是都不值得读,那干嘛他们还要招生呢,都不值得读那干脆把双非的院校硕士生点取消算了。”其实叮当学姐觉得啊,考研不管是为了学术的提升,还是为了工作时身价的提升,双非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就像是985/211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区别,前者或许比较光鲜亮丽,但工作后都是以本科为起跑线。学历只是块敲门砖,决定自己生活质量的还是能力。至于那块砖是金砖银砖还是石砖,只要能敲开门,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是么?所以同学们如果真的考不上985/211院校的话,不妨考虑考虑双非院校,双非院校其实也不差呢。
近期有很多小伙伴问小编:我本科出身双非普通二本,考研会被歧视吗?我专科毕业,可不可以帮我选一个不受歧视的学校?有不少20考研考生都会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好而自卑,怕被歧视,怕受到不公平对待,那考研中会不会存在歧视问题呢?又要如何应对?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一、歧视是否真的存在?首先“歧视”这个词,本身就非常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但有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会深深的印在脑海,就好比我们对于985、211、普通本科的看法,前者就是比后面的优秀,虽然有特例,但这种普遍性的思维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所以,导师们也是一个个有主观感情的人,在我们考研复试面试的过程中,如果摆在老师们面前一群985、211和普通二本生,不让他们“另眼相看”真的很难。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另眼看待”或者大家所说的“歧视”确确实实存在,但存在不等于普遍。现在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好的学校,为了争取好的生源,为了公平竞争,不允许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带个人简历,不允许自我介绍包含有本科出身,甚至略过自我介绍这一环节,直接考查考生个人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说,导师招生都希望能招到那些优秀的、专业能力强的考生,那么对于普通院校本科出身的同学,他们会持有“怀疑”的态度,或者说想要看看你到底表现如何,直白点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专业素质如何一问便知。于是,在这样的考察下,有些确实专业素质不强的露出马脚被淘汰,心里当然会不舒服,于是“被歧视”就深深的烙在心里,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二、如何正视“歧视”这个问题1、首先,正视自身实力,合理择校。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选择学校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实力,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好学校谁都想考,但不是谁都能考得上。如果好高骛远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名校,能不能过初试线还是一回事。那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呢?查看学校历年报录比情况主要是看一下每年报考人数。如果每年报考人数都很多,但是一志愿录取的人却很少,并且一志愿录取的人分数都不高的话,那么该学校可能存在压分情况。这很明显是在给优秀的调剂生留地方,所以,谨慎选择。查看总分成绩组成比例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初试成绩不存在歧视不歧视的问题,面试可能会存在。所以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可以选择报考初试成绩比例大于复试成绩比例的学校。比如最后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占比70%+复试成绩30%,这种更多的拼初试成绩,相对公平很多。查看学校复试成绩组成比例通过查看报考院校的往年复试通知,里面会公布复试成绩计算方式。复试成绩一般由面试成绩、口语成绩、面试成绩组成,可以选择面试成绩占比较小的学校。查看学校去年接受调剂的方案如果调剂方案中写着只接受985/211本科生调剂,或是标明985/211学生有优待的,并且最终拟录取名单中大部分录取学生都是调剂进来的话,那么可以看出该学校走的是大量接收考名校落榜且本科好的调剂生路线。直接问上一届学长学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询问有几位是双非院校考上的,这一招最直接有效。2、其次,努力复习,尽全力做到最好,用分数来弥补“出身”。对于“本科歧视”这一点大家不要咆哮,毕竟老师也不是神仙,绝对的公平公正也不可能。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老师,你肯定也会对本科较差的学生抱有怀疑。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初试、复试做好充分准备,拿出实力给老师看,如果你表现优秀,老师们会不要你吗?对于同学们来说,初试和复试一样重要,现阶段的目标是先过了初试,认真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把初试的分数往高了考,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准备初试!如果初试你能考400分以上,你已经获胜一大半了!有句话叫“想要考上研:要么初试分高不可比,要么复试表现的无可挑剔”,如果你什么都不努力而在这里徒担心被歧视,那你注定是被淘汰的那一个。所以,加油吧,大学的出身已经无法改变,能改变的是你考研初试的成绩,和你复试的表现,趁现在还有时间,拼尽全力做到最好,不给别人挑刺的机会,不给自己留遗憾!20考研人,加油!更多考研择校选专业分析戳↓
不知不觉,2020年的考研也将于10月10日开启正式报名。2020年的考研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时至22时,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也不知道大家复习到了什么程度。客观地讲2020年的考研形势或许比2019年还要更加严峻。但是不管再难,研还是必须要考。不过,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却充满了门道。有过考研经历的人都知道,有一些高校无论你成绩再好,只要不是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都不会有成功“上岸”的机会。虽然从某种角度,歧视第一学历不可取,但是这也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如此,或许在考研的目标院校选择上,选择一些考研“良心”大学或许更为妥当。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一所法学类的211高校,在我国的法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因此每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报考也是十分火爆。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法学界的顶级学府,却不会像很多名牌高校一样歧视双非学生。在有一年的研究生招录中,中国政法大学甚至刷掉过本校的学生,选择录取了一位来自双非高校的学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很多高校在招录研究生时,都会查看考生的英语四六级成绩。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除去个别专业会对四六级有所要求外,只需提交政审表和学位证明。同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不歧视双非学生,以及考研屡战屡败的考生。复试比例高达1:1.2,而复试的成绩占比为30%,学校也充分保护第一志愿考生。最为重要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要外校调剂,复试的时间还很早。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它的考研同样也印证了校训。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复试非常公平,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一切以初试成绩及复试表现决定,学校对第一志愿的考生也有着充分的保护。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有着很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也就给了更多人成功上岸的机会。学校虽然不是985、211这样的名校,但是河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却不差。在考研上,河南大学也有着很好的政策。研究生学费便宜,初试也不压分,复试的时候也不让说本科学校和姓名。更为重要的是河南大学还有着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硕还可以直博。东华大学东华大学是一所比较适合第一志愿报考的高校,学校的很多学院不接受外校调剂,从而大大的保护了第一志愿。同时学校也会根据考生的学习情况,临时增加名额,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成为东华大学的研究生。至于双非的歧视,东华大学同样没有。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并不接受校外调剂,所以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到了复试阶段,上海财经大学也是采取抽签编号的方式进行。因此也就避免了像一些高校一样看着你是外校学生,问一大堆问题来淘汰人。当然考入上海财经大学也并不容易,因为它的初试占比很重。中央民族大学在985高校这个层次当中,中央民族大学被很多学生称为末流985。学校虽然没有其它985高校那样知名,但是还有不少强势的专业。在研究生的招录上,中央民族大学也不歧视双非,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同样也有机会,同时也不接受外校调剂。除了上面这些高校,也还有不少高校能够称得上“考研”的良心学校。当然考研看重的还是成绩,因此就要抓紧好最后的时间好好复习。
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只能填报一所大学,所以,相比高考来说,选择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努力。如果,开始就选错了学校,那可能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够弥补得了。所以说,考研之前必须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所以,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希望可以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一些参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既然决定考研,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则不建议去考研。因为,你多半坚持不到12月份上考场就会放弃,白白浪费时间。根据我们读研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学校层次也就不同。我们读研的“目的”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混”学历,毕业后去考公务员等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特别纠结考研院校是不是“双非”了。我们可以选择好考并且专业适合考公务员的学校即可。因为,考公首先比较看重的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而不会特别在意你的学校层次。当然,如果想走“远调生”而不是去考公务员,那可能只能选择好一些的“985”大学。第二种:弥补高考遗憾,考一所更好的大学有些同学考研的目的也比较单纯,那就是弥补高考遗憾。可能在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然后,上了大学以后又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遗憾,这没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考研目标院校很明确,没有办法选择。并且,这些学生一般都会选择“211”及以上层次的大学。所以说,我们只能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别无选择!第三种:就业,找一个好工作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会选择这一条路。如果是这种情况,个人觉得可能专业要比学校更重要一些。有些好专业,即使是“双非”大学,就业率依旧很高。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即使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可以进入华为工作。所以说,我们可以在选择好专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学校。学校当然层次越高越好,个人建议比本科院校高一个层次为最佳。如果本科学校是“双非”一本,那你可以选择一所普通211大学;如果本科学校是211工程大学,那么考研可以选择一所“985”大学,依此类推。当然,你如果实力很强,也非常自信,那么,你也可以选择比本科院校高几个层次的大学,也没有问题。第四种:想从事科研如果有同学抱着这个目的去考研,个人建议最好能够选择211以上大学。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想将来从事科研工作,那么,你所要走的路线也一目了然,那就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国(博士后)—研究学者。这样一条路,当然是学校越好越好走。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拿读博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读研本校申请“硕转博”,这样不光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助于积累科研经验。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专业在你所读学校可能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这种情况,在“双非”大学很常见,所以说,你如果选择了一所“双非”大学读研,则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你只能读完硕士研究生再去考其他学校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如果你选择一所985/211大学,基本上都可以顺利转博,继续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毕业以后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也会非常看重你的毕业学校层次。如果,你“双非”大学博士毕业,那你基本上不大可能进985/211大学搞科研,可能连“双非”大学都不一定能够进得去。所以说,这也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相信,以上四种情况,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同学选择读研的目的。大家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最后,还想跟大家说的是,学校再好,不适合自己羡慕也没有用。在我们选择考研院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2018年考研季进入尾声,常州大学同宿舍的8个男生,4人留在本校读研,3人考取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1人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宿舍8人全部考研成功,网友却迎面泼来一盆凉水。那意思就是即使你考上了985、211的研究生,还是会被看不起的,因为你本科学校不怎么样!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每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不放过任何碎片时间读书,这么励志的故事被报道后,网友的反应却是这样的:“一个硕士简历递过去,给不给笔试机会70%的权重压在你的本科学校,信不信由你们。”原始学历歧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新闻年年都有,什么武汉大学女博士第一学历被歧视啦,研究生因为第一学历求职碰壁啦甚至连白岩松,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一项关于“博士毕业找工作原始学历是否受到歧视?”的统计,说有76%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本科学历歧视。这些歧视有明着来的,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就写非985、211不要。也有暗着来的,嘴巴上说着只看实力不看学历,筛选简历的时候却很诚实。一些企业还看学校开工资,2015年深圳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时按照学历、学校给起薪: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的6000,211工程院校7000,985工程院校8000,清华、北大、电子科大为9000。简而言之,在用人单位眼里:高职的不如专科,专科比不上二本,二本肯定没得一本好,而一本呢还得看是不是211,985面前211也只能往后站,而这些,统统都不如清华北大。即使研究生、博士考上清华北大了,也还是比不上本科就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内部的歧视之外,导师因为学生本科时期的学术经验、思维训练、知识积累等,也更爱选择本校或名校的研究生。这导致很多双非学生考研时,除了备考,还要胆战心惊地到处询问哪些学校不歧视本科学历……找工作歧视、学校歧视,学生鄙视、导师也不喜欢,讲真,就因为一次高考,双非的人生就被定下了吗?退一步说,就算本科不是所谓的名校,名校研究生也是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凭什么就得受歧视了?如果真要拼学历,是不是幼儿园就得上重点?所以我个人认为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挑拣过程——不聪明的,淘汰;不努力的,淘汰;意志不坚定的,淘汰。四年大学,是人才的关键塑造期。本科时代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响深远,是其他后期的深造难以弥补的。前不久,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决赛中,击败北大硕士彭敏,成为总冠军。雷海为连大学都没考上,20岁就从家乡出来打工,从清洁工到外卖员,他都干过。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之不断学习,克服自身惰性,或许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捷径。有很多本科非名校的朋友,但是高考时因为分数不够只能服从分配,连读的专业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不过并没有因此浑浑噩噩地把四年日子混掉,而是在迷茫中想清楚了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所以本科期间找到一切办法接近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终于在毕业时成功转行。关键的是,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方向的迈进中,读名校已经不单纯是为了学历,而成了前进方向中的一块铺路石。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想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