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对中国的学历层次有所了解,博士研究生高于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又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除了医学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等特殊专业之外,学硕的难度都要高于专硕的难度。前几天,教育部通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快专硕的教育发展,方案透露出国家大力扶持专硕的信号,其中最有争议性的条例就是专硕的招生人数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的三分之二。去学术化将成为发展主流《方案》的本质就是硕士学位的专业化、去学术化。《方案》提倡大力发展专业型人才,毕业就直接对口工作,而不是发展科研、学术人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学术型研究生人数过多,造成了严重的冗余,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研究生只想拿到offer,然后毕业找工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想真正从事科研。既然不想从事科研,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报考学硕呢?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高校导师没有区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把专硕当成学硕培养。因为考专硕简单,所以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原因去报考的,等真正读研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学硕没什么区别,还是一样要通宵达旦搞科研,肝项目,发论文。甚至就连毕业要求也一模一样,学校还美名其曰:宽进严出。做得不比学硕少,学位却是专硕的,这还不算是最难受的。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专硕普遍比学硕低一等。企业以专硕的标准把你招聘进来,你会发现你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东西在社会上毫无用处,因为导师是用学硕的培养方式培养你的!明明是学硕的料子,却披着专硕的外皮,没有任何专硕的技能,会有哪个企业敢招你?所以不去学术化,招收再多的专硕也没用。而《方案》中的内容本质上就是去学术化,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向于专硕。研究生扩招、专硕扩招,研究生学历彻底贬值《方案》中的第四条和第七条表示,今年将大举扩招20万的研究生,未来将增设一批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新的专业硕士学位,这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招收人数扩大,考研压力也会减小。但相对应地,扩招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历的再一次贬值,以后就业压力更大。总的来说,专硕扩招一共就两个原因: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减少学术型人才的冗余。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74万人,很明显现在的市场吃不下这么庞大的毕业生,大部分企业择优录取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但是剩下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家为了缓解相关人员的就业压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专升本、第二学士、研究生扩招、参军入伍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研究生学历的贬值,而且贬值的跨度极大。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研究生只会扩招,不会缩减,本科学历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读专业硕士,因为专硕的考研难度逐年下降,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研究生的人数将会暴涨,现在还没有考研上岸的同学,真的要加把劲了,不然等研究生贬值到和现在的本科生一样的时候,就迟了。学长小结 研究生扩招,考研成功的概率提高,但是相应的,就业压力就会加大;研究生不扩招,就业难度保持正常,但是很可能考不上研究生。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你正在考研,你会怎么选?
当前,大学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报考研究生人数或将达到400万人,当前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公布了考研报名人数,部分学校同比报考人数确实出现了大幅增长,有些高校报考人数更是创了历史新高,由此可以推测今年的考研人数很有可能才创新高。近日,笔者查询了部分高校的招生简章,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都明确指出,采取住宿申请制度,鼓励学生申请不在学校住宿,并且有些学校提出符合住宿资格的学生才能申请。同时在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都明确指出,不再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共住宿,其中这种安排在前几年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并不普遍。但是根据目前一些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很多学校都提出了类似要求。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何区别?1、培养方向上的区别:专硕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学硕更加倾向与培养科研人才。2、招生上的区别:多数学校的学硕和专业招生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个别的学校招收的专业专硕需要具备一定工作经历。3、学习方式上的区别:学硕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专硕有半脱产和全日制学习两种方式。4、学费上的区别: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元左右,专硕的学费就要高一些,但是一般都在1000万以上,但是MBA和MPA的学费要高的多。当前,国家也大力提倡学生报考专业硕士,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为专业硕士提供住宿了呢?笔者认为主要因为学校寝室资源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前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在逐年增加,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后勤保障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当前学校的在校生主要有本科生、留学生、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的住宿必须满足,学术型也要供给,所以只能在专硕和非全研究生中压缩了。这样的后果无形中会给专硕和非全学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也会带来安全的隐患。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2021年报考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简章,提前做好规划和打算!
#2021考研指南#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后,各大高校及省份官宣研究生招生改革。从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研究生教育改革到中国传媒大学官宣破除“唯分数论”再到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研究生教育改革,可见研究生招生改革已成为趋势。近日,深圳大学也公布了考研招生改革方案,改革力度也是非常大。1 专业设置调整此前,个人多次推断专业硕士会扩招。在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专硕招生比例中得到验证,这次在深圳大学的招生方案中再次得到证明。在21招生中,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但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扩招:积极争取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该校不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 初试调整(1)专业课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2)公共课考英语的全日制考生全部由英语二转为英语一。全日制理工医专业由统考数学二变为数学一,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这两个专业依旧选用数学二。3 复试调整关于复试的调整需要注意的主要包括2点。个人认为:有往申请考核制方式转变。(1)学校将从复试环节,进一步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2)扩大各招生学院(部)的自主权,各招生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对考生提出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为选拔专业化复合型优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该校还公布:初试只提供考试大纲,不提供参考书目;复试只提供参考书目,不提供考试大纲。这使得考生的专业课备考难度在一定程度增加,而公共课的英语和数学也是大幅度提升难度。再加上复试可以对考生提出专业和能力要求。较往年,难度大概提升3个等级。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招生优质考生的决心和力度。以上就是关于深圳大学研究招生改革的信息。可以预见改革已成为趋势,但是如何改革,目前还不明确,但是改革的目的是招收优质考生。相信在接下来院校公布招生简章的高峰期,各大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改革。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
近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主席、总理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释放哪些考研改革信号?一起来看看吧~12021年研究生继续扩招之前,“2021考研会缩招”的消息不断引发焦虑,现在,终于有了明确答案:2021年研究生继续扩招!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今年的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是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已经公布扩招的学校已有8所清华大学: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深圳大学:扩大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的招生规模。陕西理工大学:扩招180人。天水师范大学:2021年有扩招的趋势。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年新闻学、传播学拟招生人数均在2020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各增加了2个名额,新闻与传播专业从2020年的35人增加到2021年的50个拟招生名额。三峡大学:扩招744人。合肥师范学院:扩招77人,新增学科教学(美术、体育)两个专业。暨南大学:扩招842人。2超8类专业为国家重视专业大大指示: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哪些是国家重视的关键领域?官方文件《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中,已经明确指出关键领域,即:“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分析:围绕高端芯片可以考虑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围绕软件可以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围绕智能科技可以考虑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3专硕招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总理指示: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分析学术型硕士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根据李克强总理指示以及历年大数据,专硕招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以下为详细解读:这两天,一则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新闻刷屏了!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于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规格之高、意义之重要将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次日,7月30日,教育部召开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之后,相信《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及其配套改革文件将陆续下发,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将到来。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及教育部召开的会议,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将会有哪些重要的改革?对于考研人来说,需要关注的有哪些呢?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100万,其中重点倾斜的领域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7月30日教育部会议副部长翁铁慧强调“要适应国家需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这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依然会持续扩招,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涵盖理工农医教育等服务民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根据部分高校最新公布2021年硕士招生信息来看,有学校已明确扩招: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且专硕培养模式有待完善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研究生招生数由2012年的不到5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余万人。近年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从2017年起已开始超过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人数。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811334人,其中学硕337061人,专硕474273人,占比超过58%。关于专硕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也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对于考研人说,选择专硕还是学硕,不要只盯着“扩招”,具体还是要以自己读研目的、院校招生情况及报考情况综合考虑。但是目前有些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甚至还在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有不少专硕根本没有校外导师,也没有参加过基地实践。相信新一轮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会更加完善,教育部副部长也表示:要抓好招生和培养环节,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分类抓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2,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学科专业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石,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一级学科调整周期过长,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部分高校自设二级学科存在不规范、小而散等问题,亟待优化调整。”今年有不少学校的招生专业已做调整,学硕已有一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专硕招生专业原则上不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设置上也作出调整,关于已公布初试科目调整的院校通知持续更新!3,研究生“混文凭”将难上加难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改革,打算靠读研“混文凭”的路子恐怕行不通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从年初以来,多所高校着手清退了过了最长年限仍未能毕业的研究生,如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等。最后,读研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也有一部分考研er上岸后在读研时后悔,自己不喜欢学术、学业压力大到喘不过气,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很迷茫,甚至说读研是一种煎熬。对于打算考研以及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来说,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选择走考研这条路,以及你要选择的专业、院校,必须要经过深思,这不仅仅是你考研时的精神支撑,更是你未来的方向。切不可盲目从众跟风考研。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动。对于考研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这也将是一个考上研究生的机遇,抓住读研的新好时代!大家一定要响应号召,努力奋斗,拼尽全力,加油!冲!上岸!
2021 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 2021 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 30 公里。实际上,尽管 2020 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 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 112 所高校超 10 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 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 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 64 所 " 双一流 " 高校在内的 109253 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 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 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 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 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 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 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 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 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 78.1%,比总体满意率低 4.6 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 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 8 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 " 按照国际惯例 " 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 1.2 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 2021 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4700 人,增加 600 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 2021 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7500 人,增加 1100 人,该校从 2019 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 9 月 22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 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 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 30%-50% 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 " 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 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 " 产业(行业)导师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 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 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 9 月 22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 1601 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4361 家,每年吸引 6000 多名高校导师、8000 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 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 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 9 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 " 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 " 的理由拒绝。" 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 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 年 9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 2020 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 2 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 2021 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 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 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 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 曲丽丽说。" 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 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 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 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 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导读: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表示:“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记 者丨王峰编 辑丨李博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30公里。实际上,尽管2020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64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9253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8.1%,比总体满意率低4.6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8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按照国际惯例”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1.2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4700人,增加600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7500人,增加1100人,该校从2019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30%-50%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2020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曲丽丽说。“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责任编辑:李剑华 实习生:郭金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研究生扩招遭遇挑战: 宿舍不够住怎么办,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歧视如何破?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30公里。实际上,尽管2020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64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9253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 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8.1%,比总体满意率低4.6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8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按照国际惯例”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1.2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4700人,增加600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7500人,增加1100人,该校从2019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30%-50%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2020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曲丽丽说。“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作者:王峰)
除了复习,考研调整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边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技能:规则要知道》。持续的关注会让你不断获得更多的考试信息!2020考研的技能:调整指南第一,我需要调整吗?如果想知道是否需要调整,首先要了解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调整:(1)未通过总分线, 单科线, 一区或总分线, 单科线, 34所独立学院和大学,并通过总分线和单科线, 二区的考生(二)未进入报考院校专业复试排名,并通过国家二区,总分线、单科线考试的考生(三)进入高等学校专业复试,总成绩和单科成绩不合格或者在较低排名中被淘汰的考生。如果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则需要进行调整。就我们的具体情况来说,如果认为不能进入复试,或者即使进入复试,参加考试的几率也不大,需要做好调整的准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情况呢?更准确的方法是根据前几年的复试线和录取线来衡量你的位置。当然,国家线今年的崛起意味着复试线和录取线,的崛起,所以在衡量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比如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复试线是328分。理论上,今年复试更大,330左右;然而,由于哲学增加了15分,分数在345分以上的国家线,学生有更大的希望进入复试。即使是350分以下的学生,也需要第一选择进行调整,因为即使进入复试,排名也较低。需要两手准备,一边准备复试,一边找机构准备调剂。二、我可以参加调剂吗?要想参与调整,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但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考试成绩应该超过国家线所在的区。如果你转到一区大学,你需要在一区,见国家线,如果你转到二区,你至少要在二区;见国家线第二,调剂目标院校专业考生不够,还有名额。一般来说,只要考生的调剂专业与原专业差别不大,且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学生可以向调剂机构申请调剂。三、我该如何调整?在具体的配药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形式:(1)同系不同专业之间的调剂,即对系内相对冷门专业的调剂;例如,如果你申请山东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如果你的分数不高,你可以申请转到外国哲学或科技哲学专业。(2)同一学校不同院系之间的调剂,即同一学校不同院系之间类似的专业调剂;比如报考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考生,山东大学有两个学院招收中国哲学研究生,分别是哲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和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所以可以尝试在两个学院之间进行调整。(3)同专业跨学院调剂,即不转专业,转其他学校;这种配药方式是最常见的。比如你报考山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可以调整到山东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4)学硕转专业硕士;如果这个专业同时拥有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从学术型硕士转专业型硕士。比如你想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转到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想政治)专业。但这种调整方法不适用于某些专业,如医学硕士、会计硕士等。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会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这让许多还在担心专硕含金量不如学硕的同学,纷纷傻了眼,“国家这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了?”是的!你没看错!教育部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虽然这则消息刚刚发布,但其实有不少国内知名院校早有响应,并且逐步停招或缩招部分专业的学硕,扩大专硕招生名额!接下来,宗师君将为大家盘点哪些院校专业开始缩招、停招学硕,汇总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并分析这个最新公布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对考研党有哪些影响。01哪些院校专业开始缩招/停招学硕?1.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发布了《软件学院关于调整 2021 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的说明》,表示软件学院从 2021 年起不再招收学硕。软件工程(专业代码 083500 )专业的相关研究方向和部分招生计划调整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 081202 )等专业招生。这意味着,复旦大学该专业的学硕会更难考,而专硕的招生比例会进一步扩大。招生计划详情,可参考下图:2.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直接指出:北大要减少学术型硕士,适度增加学术型博士,以逐步实现以学术性博士和专业硕士为主的研究生培养结构。这点,也直接体现在北大 2021 考研招生大纲中,有很多专业的学硕都不招或是只要推免生。3. 曲阜师范大学该校发布了 2021 年硕士招生计划——根据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要求,2021 年申报招生计划数,理论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高于 2020 招生数,学术学位应低于 2020 招生数。其实还有不少大学也呈现了缩招、停招学硕的趋势,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等,受文章篇幅限制,不在这儿一一列举。接下来,我们分析下同学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考研学硕和专硕,到底有何区别?为什么国家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了?02学硕 VS 专硕的八大区别宗师君汇总了学硕与专硕的八大区别,帮助大家梳理思绪,以供同学们作为选专业的考。1. 培养目标不同学硕侧重理论教育,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专硕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主要培养在某个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一般获得专硕学位的人往往从事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比较多。2. 培养方式不同学硕侧重基础理论学习,更侧重于学术理论知识。专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此外,专硕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过程中至少有半年时间的实践环节。3. 报名条件不同学硕对于考生的工作经验等无要求,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专硕应届生、往届生均可报考。值得注意的是,像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则要求考生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4. 考试内容不同学硕考试难度相对较大,比如学硕在公共课科目上要考英语一、数学一。专硕考试难度相对低一些,大多数专硕考英语二(难度比英语一低)、数学二或数学三(难度比数学一低)。5. 学费不同学硕一般学校的学硕专业学费是每学年 8000 元,学硕基本是三年制。专硕专硕的学费从每学年 10,000+ 元到好几万元不等,专硕基本是两年制,学费详情得看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同学们可以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大纲进行参阅。6. 招生专业不同学硕招生专业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13 大学科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的所有的专业方向。专硕招生比较有针对性,目前我国仅开设 40 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分别为: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警务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里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则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中医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7. 调剂政策限制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是一般情况下,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类专硕相反。报考临床医学类专硕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8. 读博方式不同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硕大多数院校规定,专硕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博导都会更倾向于招学硕的学生,读专硕且有计划读博的同学们可以提前做个心理准备。03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有何深远影响?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换而言之,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从 2009 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大。在今年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 2020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专硕在 2017 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 2018 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达到近 58% 。这意味着,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已经超过学术型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图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 2020 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 60% 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这里也简单解释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以就业实践为导向的同学,在报考研究生考试时纷纷选择专硕的主要原因。在前几年,还有同学会纠结自己到底该报考专硕还是学硕,担心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但是随着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计划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就读专硕还是学硕,无需顾虑学位含金量、社会认可度等问题!最后,宗师君也预祝小狮子们都能早日上岸,一战成硕!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在考研界,有一句话被奉为圭臬,那就是“对的学校和专业就是考研成功的一半”。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跟着学长学姐的步伐,伴着学长学姐的经验,目标定在了学长学姐考上的学校和就读的专业。当这些同学准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一个大的意外可能正在发生,那就是要考的学位可能今年刚刚被撤销,要读的专业可能今年刚刚要停招。早点知道,则可改变院校,更新目标,尚可一较;晚点知道,则会贻误战机,耗费心力,最终放弃。为了让大家不浪费充满汗水的考研青春,为了让大家不错过含苞待放的硕士生涯,今天董师兄罗列了一些明确通告2021考研起将停招的院校专业。如果你的目标不在榜单,请你继续拼搏奋战;如果你的目标落在榜单,请你及时做出改变。华北区停招信息首先要说的就是211财经名校,培养了无数商界精英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根据学校发布的公告,2021年将停止信息学院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的招生计划。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不淡定了,“财经院校不招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生了?”,其实公告中说的是信息学院的这两个专业,而非传统商学院中的这两个专业,所以不必慌张,选好学院,你要的专业都还在。除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发表了声明,新闻与传播的专硕和公共管理硕士,将在2021年停止招收全日制生源。这里有很多限定条件,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分别是新闻与传播的“专硕”,以及所谓的“全日制生源”,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则依然可以报考,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咨询学校招生办,进行再次确认。变动比较大的,应当属于北京大学,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于2021年起,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改为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河北工业大学发生的变动也不小,其理学院的统计学专业将不再招生,而且其会计专业,将在2021年起只招收全日制生源,非全日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华南区停招信息作为华南区的考研大热门,深圳大学,也加入了停招军团,根据公告显示,自2021年起,其应用化学专业将不再招生,取而代之的是新增了机械(核工程)和学科教学(生物)专业。而且,一些之前是非全日制的专业,也将正式转变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包括法律(非法学)、学科教育(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和学前教育专业。华东区停招信息华东地区在本次的停招军团中,可谓是人多势众,共有五所高校入选。首先是“篮球名校”华侨大学,其将在2021年停止招收法律(非法学)专业和法律(法学)专业的招生,两大当下的热门的专业被停招,势必会影响很多同学的备战,所以务必及时应对。上海地区有两所高校发布了相关停招信息,复旦大学的软件学院将从2021年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取而代之的是将其转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上海电力大学则是宣布停招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非全日制专业。浙江和安徽也分别选派了一所高校,加入到本次停招大军中,分别是浙江理工大学,其理学院的纳米材料与器件专业将于2021年停招;安徽工程大学则是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微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剔除出了2021招生专业名单中。西南区停招信息西南大学也是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其经济管理学院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将在2021年停招,之前有意的同学一定要及时更改目标,重新出发,或是换学校换专业,或是不换学校,然后专业做就近调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也在其2021的招考专业中,将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从名单中剔除,不再招生。招生信息心中记,再三确认要仔细。考研复习虽重要,目标选择莫儿戏。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