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之所以选择考研,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若不是为了就业,大多数学生是不会选择考研的。正是因为怀着这样的希望,即使是历经千辛万苦,也觉得心甘情愿。没想到等到自己真正考研成功,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部分同学上了研究生一度有放弃学业的念头。近日收到一位985院校的研究生的私信,在私信中他表示,导师招了3个新生,其中有一个是推免生,自己跟另外一个学生是统招生。假期导师安排自己到一个公司去实习,等到实习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对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因为当初考研是跨专业考试的,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专业也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个专业考试难度小。因此自己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表现都非常不好,做什么事情都很消极。正因为自己的表现遭到了其他两位同学的排挤与孤立。再加上导师也看出了自己的心不在焉,对自己的态度感到非常不满意。就开始给自己各种提要求,要求每周上台讲一次PPT。因为自己的性格腼腆,很讨厌上台讲话。因为这些种种琐事,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过得非常难受。就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其实有与这位同学类似想法的同学不占少数,考研成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为何那么多同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考研成功,但在关键时刻想着要退学呢?1、搞科研与上大学有很多不一样大学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学习也并不紧张。但是读研却完全不一样,研究生期间就是真正的开始做科研,研究各类项目。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要不就是在图书馆看各类著作。总之,研究生期间异常辛苦和繁忙。然后很多同学之所以选择考研,并不是基于对学术的爱好,而只是单纯地想要提升学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就业。正是由于现实与想象的差距,才导致很多同学到了读研阶段一度很抑郁。想要搞好科研,但是却发现自己即使再努力,也写不出较好的论文,在科研方面似乎没有较好的天赋。2、对科研项目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不少学生为了提高当初考研成功的几率,会选择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虽然当初的选择是为了考研尽早上岸,但等到真正开始学习专业时就会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相反。每次做科研项目都是硬着头皮往下在做,随着时间的深入,这种不适应感越发强烈。这时候即使想换方向,也会引起导师的不满。只能继续做着自己不喜欢的项目,每天都要面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3、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方向有些同学在读研期间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就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目地。看着自己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发展前途大好。而自己每天除了在实验室里埋头搞科研,似乎并没有什么前途。甚至觉得在研究生三年学习的东西,对未来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帮助。其实,同学们切记自我怀疑,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无论前途如何,我们都要为自己的前途负责。读研的枯燥无味这很正常,越往上读,越艰苦。学习成长的道路注定是枯燥而且又孤独的。想要把知识学扎实,读研肯定比本科期间更累。但是等到毕业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高学历能够让我们在就业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在读研期间出现专业不感兴趣,与导师关系不和,论文压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2月15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出分日如约而至。在微博热搜#考研成绩#里,有人欢喜有人落泪,也有还未出分得同学,焦虑地恳求“考研成绩你快从热搜上下来吧,我看着你很慌”。当然了,那些分数得意的学霸,早已急不可耐又含蓄地晒出400+的分数,今年度的第一幕大型扎心现场由此展开。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90万,创下历史新高。二战考研,辞职考研,高龄考研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没有打算读研的人,仿佛才是本科毕业生里的非主流。放眼望去如今的大学校园,有多少初入象牙塔的新生,或是焦虑忐忑的毕业生,早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不读研?这可是一件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3岁,待业,失学,二战考研@阿舞 23岁 上海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真是紧张得要死了。比起查个人分数,在报考学校官网查成绩会更快一些。出分时间一到,我就盯着官网发布的成绩——那是一张长长的表格,一张密密麻麻地写着学号和全国排名的表格,找了半天的自己,简直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毕竟,有500多号人呢。最终,我没有成为进入复试的那40名优秀选手,也没有成为最终被录取的那25名新生之一。我以5分之差,落榜了。出分的时候有多紧张,那就说明自己可能就有多菜吧。因为把握不够,便只能将希望全部投注在运气上。那紧张是包含着侥幸的,多少像是赌博。而我分外紧张的原因,是我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复习得太好,却又忍不住祈求结果能出奇迹。那时我大哭了一场,没有什么用。于是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似乎好一点了。好吧,其实是昂贵的咨询费逼得我要自愈。由于分数差距不多,我妈就煽动我再考一次。我有不甘心,也很犹豫,然后决定先去外面实习。多少人是因为不想工作而读研的,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实习一结束,我就立马报了个考研辅导班。23岁,待业,失学,我妈开玩笑说,她担心我压力太大要跳楼,16号出成绩之前特地从老家跑来上海陪我。等待命运宰割的人是我,可反倒换成我来安慰我妈了。和第一次紧张到爆炸的考研复习相比,第二次复习之路我走得很松弛。我心里一直在想,只要比去年多考几分就行了。少掉的那些紧张,大概就是我多出来的希望吧。没有学术理想,难道就不配拿文凭吗@马路 26岁 北京本科毕业前夕,不少人在就业与读书之间犹犹豫豫,我觉得自己对学术并不感兴趣,所以基本没打算过要读研。我成绩还不错,保研名额确定之前,我的专业排名稳在保研指标内,当时还想上演一场“弃保”的装X戏码。没想到,各种综合测评的分数加上之后,我的排名就掉出队伍之外了。听同学说,院里有一位学霸,加上了学生会干部、社会实践、论文发表、国创校创项目七七八八的附加分后,成绩甚至到了一百零几分(满分100)。当然了,与这位学霸相伴的,也少不了诸如论文是花钱买的、在学生会里勾心斗角、和辅导员关系甚好等等传说。这让我对所谓学霸,所谓文凭更加嗤之以鼻。今年是我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保研考研那些校园故事,已经离我很遥远了。没想到,也就是在不久前,我居然在工作之余,生出了一个读在职研究生的念头。我手头有了一些积蓄,明年将和恋爱五年的女友订婚,我们在杭州贷款买了一间小房子,打算之后去那里发展和生活。其实,做出读在职研究生这一决定,不是因为我突然对学术感兴趣了。只不过,如果之后想要跳槽到新的城市,这一纸文凭应该能给我加点分、镀点金吧。写不完论文很烦,写完论文,也烦@朱珠 24岁 北京考上国内985top3本科,并且成功留在本校读研的人,应该是没资格说自己惨的吧。是的,别人只会觉得,身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享受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要是还抱怨还学不好,只能是我自己作的。比如,每次同门开分享会,我都会特别烦躁。明明没时间看文献却要认真听讲,越听不懂就越是焦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又开始担忧deadline迫在眉睫的开题报告,如坐针毡之际,导师又开始布置起了新的论文新的研究……读研以来,我几乎是活在接踵而至的论文堆砌的一团乱麻里,活在焦虑与愧疚交叠着的阴影里,一方面不想做,一方面又不甘心随随便便糊弄过去。我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承认自己学术兴趣有限,甚至有时还会怀疑,这条当初我认为相对正确的道路,会不会成为我未来的阻碍呢?毕竟,三年读下来,我就二十五六岁了。今年过年回家,我依旧抱着电脑一边唉声叹气,一边一鼓作气地肝论文,甚至还刷新了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里赶论文、在家族聚会ktv里赶论文、在喧哗的婚礼现场赶论文的记录。三姑六婆在一旁啧啧称奇地夸我勤学刻苦,只有我自己知道,说好的不要再在deadline前才突击日产上千上万字,我又没有做到。从前,不读研是一件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思南 23岁 成都如果说北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清华本科生毕业却失学,他们就“泯然众人”了,那我可能就是个庸人了吧。我985学校本科毕业,在爸妈的督促下匆忙申请了海外的研究生,没拿到offer,这成了我和他们之间一个很大的心结。工作半年多,我甚至有点庆幸那时的失学,因为其实当时我对于要学什么专业,未来做什么,是很不确定的。人生有太多种选择了,可是在父母眼里似乎只有一种才是完满的,就是他们走过的路的2.0版。读研越早读完越好,学历越快拿到越好,仿佛和当年那个只知道高考要考高分,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的高中生一样。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众人”队伍里的伙伴——北大毕业,申请国外读研失败,留京工作,成为普通的北漂,被身边人各种惋惜。他却一直很轻松,很豁达,还列了一条本科反思清单:细数本科阶段常有的误区/偏见困惑- 不想承认自己的论文都是DDL前一天赶出来的- 不知道读完自己的专业后能干嘛、要干嘛- 不读研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喜欢读书和写作就是适合做学术- 不清楚自己做研究的真实水平(高估/低估)- 不想承认自己羡慕从冷门文科转经管类的同学,口头上还是要恭维- 读不下书的原因是没有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希望有一段完全不受外界打扰的读书时光我多么希望能早一点明白这些道理,但经历之后才明白,也没关系。关于读书,我们不是为了顶撞上一辈而做出相悖的决定,而是希望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之后,做出更好的决定吧。来源:有间大学,作者为小新同学(ID:youjian-university)
不知不觉之间大三已经快过完了,考研这件事情也要提上日头了,无论要怎么选择,只要对得起自己就行了。之前我们班统计过考研的人数,最后的结果是80%有考研的欲望,当时我上报的结果是不考研。其实不考研这个想法,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扎根心底,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知道我考研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考研是为了学历能够更高一点,毕竟研究生出来比本科毕业出来在社会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个人的眼界和见识会更上一个台阶,新认识的朋友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就仅仅是学历能够更上一个层次就值得去用几年的青春去闯去试,但是经过深思熟虑,我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考研?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并且都有选择某种生活的原因,在大三的下学期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第二次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第一次是报志愿。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要面临考研、考公和就业这三个大方向的选择,当然无论选择那一条路,只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就好,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问了很多朋友、同学,问他们为什么考研,很多人给我的答复是:“家里人让我考的,那就试试呗!”其实我的家人也支持我考研,毕竟研究生更加珍贵,未来待遇也更好,但是我没有顺从,并不是说我多么叛逆,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也拥有正常的是非判断,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只是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考研?我知道自己既没有刻苦钻研劲头,又没有做深入研究的兴趣,这样即便是考上了研究生,也很大可能是浑浑噩噩的再过上几年。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大学四年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日子了。其实说实话这样的生活真的非常舒服,可是舒服过头了!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察觉不到处境的危险,一味的享受温水带来的舒适感,而错过了逃生的机会!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想进入社会,无论是工作创业或者是其他,这都是人生必经的道路,一味的逃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那么提前进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本科的学历在社会上当做敲门砖已经够用了,之后重要的不再是学历了,而是个人的实力。毕竟不管做任何事,个人的能力是别人尊重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去考研精进专业水平,还是进入社会锤炼生存技能,都是平等的。还有就是专业的原因,我学的是机械专业,我没有那种对机械的痴迷和热爱,甚至于并不喜欢。继续去考研精进,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源于内心的害怕!害怕努力之后的落榜,更害怕日后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拥有更好的人生。更何况社会上频频爆出的研究生毕业受到导师压迫的新闻,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受到的压迫更多。只因为他们不敢用放弃学历为代价而与导师撕破脸,那样的代价太大太大!既然这一切都是赌,那我选择了另一种赌法,放弃安逸,用生存的压力来压迫自己的潜能!能混到什么程度就看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了。说了这么多,并不是为了给你们指导方向,毕竟大家年龄相仿,根本没有资格给彼此指导人生方向。无论大家在这条人生的岔路口上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不过是基于自身的情况,做出的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生活哪有一层不变的啊!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活一直在改变!只要选择之后绝不后悔就行了!
首先,如果没有继续读研的想法,在本科期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软件工程专业,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比较稳妥的方案,选择人工智能专业则面临一定的挑战。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当中,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整个知识体系都紧紧围绕软件开发、设计和管理相关内容来展开,而且软件开发类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也相对比较大,所以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都有不错的表现,相信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潜力依然比较大。计科专业本身的学科体系比较成熟,而且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有读研的计划,选择计科专业往往更适合一些。虽然计科专业一直比较强调理论知识,但是当前计科专业也开始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本科期间选择计科专业是比较稳妥的方案,未来不论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都比较适合。人工智能专业是当前新开设的专业,长期以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都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为了满足产业领域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以诸多高校陆续成立了人工智能专业。由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尚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所以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往往更关注高端人才,所以如果没有读研的打算,当前要慎重选择人工智能专业。最后,不论选择哪个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好学习规划,尤其要重视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重视新技术的学习。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研究生考试好像是另一个潮流,未来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后,确实本科生的含金量不是很大,学历高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更受欢迎的存在,当然现在有很多工科专业,不考研究生的话就业率也很好,总的来说,有些大学的专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大,所以下面这几个专业不想考研别报考,本科毕业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快来看看吧。1、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类的专业很多,生态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专业看上去很神秘,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的专业,但是,如果不一口气读完这个专业,就不推荐报考这个专业。2、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属于工科专业,但大学专业中只要有生物这个字,就业率大多不理想,必须好好学习。3、哲学哲学完全是学术类的专业,如果不想走学术这条路,报考哲学完全让自己困扰,同时不推荐家庭条件的普通的学生报考,因为本科毕业的普通学生很难就业,还不如真正报考语言专业的就业率。4、工程力学——力学专业本身适合报考研究生,其次难度很高,专业的考生人数很少,而且,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的需求量比本科毕业生要大得多,招收毕业生的单位很少。以上就是不想考研别报考的专业,大家对此怎么看?如果想知道更多有关填报志、高考的专业等信息,欢迎关注小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临近毕业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心陷入了恐慌,所以,更多的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决定报考大学院,想以高学历为自己工作,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不想考研?看看这几个专业,本科毕业就好找工作。一、建筑学我想很多学生看了这个专业就会明白,这个专业是工作经验,不是你的学历,大楼不是在纸上说话建造的,需要实际的经验,学校这门专业的基础是理论性的,实践很少,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要去更高级的学府,去学习理论,优秀的建筑师一定是经验丰富的人,所以,这个专业不用考研究生也可以胜任。二、旅行管理这个专业通俗地说就是导游,社会经济正在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每年的五一、国庆节的黄金节开始可以看到,所以,从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不是很好的事情。三、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这个专门学校在专门学校里开设了很多,就业也不难,所以,这个专业比毕业有竞争力,工作也能找到好工作。以上就是不想考研?看看这几个专业,本科毕业就好找工作,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在职考研,重点在于自己能不能坚持的下来,如果工作压力大,时间紧,你确定能坚持下来,还有主观因素,产生在职考研这个念头是一时念起,三分钟热度,还是真的可以坚持下去。清楚自己的所需,否则对于自己而言这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否则盲目的去学习,对于自己而言,是没有附加值的产生的。所以清楚自己的所想,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目标可以向前挺进,对于自己而言是一个有条理的生活方式,若是浑浑噩噩的活着,只是一种浪费时间还自我安慰平凡可贵的碌碌无为生活。可怕的思想的一种懈怠。在职考研这个想法是很好的,有好的想法就要去实行,人贵在坚持,对于生活而言,难得有好的坚持的下得事情。在职考研的大多数基本上意味着在职读书,周六日上课,其余时间工作。如果把学习过程和课题研究过程也视为一种工作(有可能比现实中的工作还要辛苦一些),也就意味着没有周六日休息,研究生期间都从事工作。所以,整个过程是辛苦的。如果单位还承担一定工作职位,工作忙了还要到处出差跑业务,那就更加辛苦。许多在职读书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就是因为读书学习和工作不能同时兼顾。如果要说在职研的优势的话,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一个人在工作几年之后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什么地方,再进修的情况下也可以着重加强。如果就业机会好的话,那我也赞成先工作,毕竟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份不错的工作机会就先工作。正好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跟校园中是不一样的。在职读研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学习,并且减轻的家里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是好处多多。在职考研也可以不用在职读书。那就是考学术硕士或专业硕士。前者学制长一点,后者学制短一点。都是住校读书。且后者毕业论文要求与在职硕士(工程硕士)要求差不多,比较注重工程实际,对于工作后考研的应该是比较适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职考研但不在职读研的人有不少。有的人也会在学位课程结束后又去找工作,一边读书同时一边工作。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因为有工作经验,工作可以比较轻松,读书期间工资要求也不太高,找一个熟悉的工作也容易。这样也有经济来源。所以也有精力好的人是这样操作的。所以,小伙伴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是否读研,问问能否坚持下去?还有要综合自己实际情况比较适合先工作还是读研,不要一味地跟风。
文/星主 本文为星主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为什么有些学生读研究生读了一半,会坚持不下去,想退学?这是最近一个家长的提问。她说她儿子去年考上了研究生,刚就读一年,现在却回家说不想再继续读,想退学。由于儿子当初是考了两年才考上,她认为孩子应该好好珍惜,可是孩子现在却要放弃,因此她有些生气,就说了孩子几句。这几天孩子没有联系她,她打电话给他也不接,只是发信息说想自己静静几天。因为这事,她这几天休息不好,所以就留言问:为什么有些学生读研究生读了一半,会坚持不下去,想退学?其实,读研究生读到一半产生退学的想法,绝不是她儿子一个人。考研究生不易,读研究生顺利毕业更不易。因为读研过程中,有很多干扰的因素,而那些读研到一半想退学的学生,基本是以下这几种情况。一、读研只是为了学历,没考虑过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如果当初拼死要考研,目的就是希望拿到学历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和社会地位,可是并没有考虑过自己日后的具体发展问题,那么在选择考研并被录取后,后续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在读研过程中的想象幻灭。会发现读研的过程比想象中难,而自己因为没有明确目标来支撑,往往就很容易陷入迷茫,难以坚持,最终在退学的边缘徘徊。二、考研时,没有选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导致课业难以吃透。考研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的。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只想着哪个专业容易考就考哪一个,却没有想过后续读研后,自己是否会喜欢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又适不适合自己。结果考上后,在做科研项目时,因为难以理解透彻,总是遭到导师的否定,结果接连受挫,对自己产生怀疑,就容易不断出现退学的念头。三、性格偏敏感,导师风格冷淡,适应不下。研究生容易产生退学念头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性格和导师的教学风格有冲突。如果学生性格敏感多疑,人也相对感性,而导师的教学风格又冷淡、直接,那么在读研过程中,就会压力倍增。在遇到自己的课业问题时,也难以正确看待,总会以为是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这种情况下,读研往往就会备受煎熬,从而产生放弃想法。四、人际关系不和谐,精神受影响,无法好好专注学习。有些学生读研住校,和其他研究生一起生活学习。可是因为某些原因,遭到了孤立,或者有冲突,从而影响到了课业的研究和学习。每天处在勾心斗角的环境里,结果产生了逃离这个环境的念头,因此想退学。五、感情受到伤害,想退学进行调整。有些人读研,是因为自己的对象考研,而自己不希望对方读研太孤独,从而走上了考研读研的道路。然而,当彼此感情出现了问题,甚至分手,那么读研就会完全失去方向,甚至一谈到读研就会心痛。因此,他就会想通过退学来逃离这个环境,然后找其他地方和事情去疗伤。六、读研后,发现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理念相违背。有些人读研是带着自己的理念来学习的,目标十分明确。然而,在读研过程中,当发现学习的课业的理念、方式和内容全都与自己的理想目标、理念等有冲突时,那么就会充满排斥,从而产生退学的想法。以上六种情况就是学生为什么读研读到一半会向退学的可能性原因。这里,星主想说的是,研究生虽然已是成人,但在面对退学这种大事时,仍然多少会依赖于家长的意见。或者说,他们在乎家长对待这件事的感受。因此,建议家长在面对孩子产生“研究生退学”的想法时,就算心里否定孩子的选择,也要耐下心来倾听孩子说说“为什么”,帮助他分析,然后一起去面对。如果家长不懂得换位思考,一味否定孩子,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在想不通后作出极端行为。在此,也希望走上考研这条道路的人,能理性对待自己的读研事业,不儿戏不意气用事。————————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有困惑来咨询。
考研复习了一个月突然不想考了,是种什么感觉?你怎么看?我参加了16年的研究生考试。说实话,复习一个月有突然不想考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这也是个坎儿,需要努力跨越!曾经我在备考中也遇到这种情况,重新回想了考研的初衷,最终还是努力克服,继续前进。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考研人都会遇到,不足为怪。考研开始简单,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不完全统计,从一开始考研,到最后参加完最后一门考试,期间放弃的人数大约有20%之多,甚至30%。所以考研也是“剩者为王”!对于这种情况,个人看法如下:考研并不适合每个人。考研前期可以说是“以身试法”的过程,不可否认,有些同学在复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合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甚至会厌恶大学毕业后再学习等等的情况,这类同学应该果断放弃,抓紧时间寻找自己喜欢的领域。铁定心思要考研的人,必须拿下“考研之战”,无论有多困难!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耐力战,对考研“视死如归”的同学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应该用考研的动机,前景,同学之间的鼓励以及自己的信心来激励自己。另外,考研初期主要以基础复习为主,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在不断反思和改错中前进。衷心希望每位有志于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道路上能坚定信念,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读研和读本科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从毕业难度上来看,研究生很显然是要比本科毕业难度要高出不少的,研究生一般要求考过英语六级,而本科只需要考过四级就可以了,六级与四级之间的难度相差还是很大的。其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比本科要更加严格,不论是字数、质量要求、查重率还是数据量都比本科高出不少。并且研究生期间毕业大论文之前一般还需要发表一篇小论文,这也是必要的要求之一,而本科就没有这样一个要求。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就读研究生是要比本科辛苦一些的。最近有人问“考上研究生了,已经就读半年,觉得读研太辛苦不想读了,该怎么办?”,我也是一个读研过来人,深知其中的滋味,希望我的一些经历和建议能够给更多有着同样状态的学生一定帮助。读研期间的疲惫感是正常的其实不止是单单个人,很多人在读研期间都是会有一段时间有疲惫的感觉,研究生第一年是有课程的,所以一般就是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没有课就去到实验室,总是时间上被安排得比较紧凑。如果导师管得不严还好,没课的时候可以回到寝室休息下,或者是去外面逛逛,而如果导师管得较严,并且还有着实验项目需要做,那就显得有些忙了。一方面课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花时间学习,课程结束还有考试,需要保证不挂科,另一方面导师安排的工作又不可以不做,那么整个人的状态就是没有休闲的时间了。很多读研的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从心态上要认识到这一点。调整好心态是关键只有研一是需要上课的,到了研二、研三就没有课了,就只需要待在实验室做导师的项目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要稍微轻松一点了。之所以感觉到辛苦,主要是心态上还没有调整过来。研究生是更高学历的人才,不能够单单只获取文凭,应该要在能力上也与之相匹配,所以要从心态上认识到辛苦是正常的,也同样是值得的。研究生期间本就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的过程,只有这样看论文时才不会浮躁,做实验才不会觉得疲惫,而是一步一步地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在感觉到疲惫时,也是可以和同学一起出去散散心或者是放松一下的。所以,读研半年感觉到疲惫,还是不要轻言放弃,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过程,试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