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Maze Theory日前公开了旗下VR游戏新作《神秘博士:时之边界》(Doctor Who The Edge Of Time)一段开发者影像,除了展示游戏开发的历程外,视频中也公开了更多游戏的画面。《神秘博士:时之边界》是由BBC知名剧集所改编的VR游戏,游戏中玩家将扮演第十三任神秘博士,也就是最新一任的神秘博士茱蒂惠特克,而主角的配音也完全由电视剧中扮演茱蒂惠特克的演员担任。玩家将以茱蒂惠特克博士的视角体验各种奇幻的冒险故事。游戏将会采用完全原创的剧情,玩家需要穿越时空来拯救宇宙被毁灭的危机。《神秘博士:时之边界》将在2019年9月发售,登陆PS VR/Oculus Rift/Oculus Quest/HTC Vive/Vive Cosmos平台。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顺利的拿到博士学位都很困难。有些学校不光要求在某顶级期刊里发表一些论文,还需要你时刻待命为“老板”解决一些问题。这一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失败。如果在读博士之前,有些人能够给你一些有益的建议,可能“打怪”之路会顺畅一些。本文作者 Lucy A. Taylor 已经取得了牛津大学跨学科生物科学博士学位,她整理和总结了她最想在读博士之初就能知道的20件事情,为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建议,这组建议发表在Nature 杂志上,译文如下,希望对你有些帮助!1、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最好是在整个计划中保持良好的平衡并稳定地工作,不要一直地工作到精疲力竭。照顾自己是成功的关键。2.和自己的导师讨论研究目标。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不同,你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尽早将其传达给导师,这样你们就可以高效地共同工作。3.花一些时间来写文献综述。在数据收集之前和之后做这件事情,可以帮助你制定研究目标和得出结论。4.尽早确定你的目标。查看你所在的学院指南,然后根据你的论文要求建立明确的博士目标。目标以后还可以更改,但是明确的计划将帮助你一直保持专注。5.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不需要写下来,我会记住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会议记录,方法详细信息,代码注释等都是可以做记录、整理的。6.把工作以及工作空间整理的整整齐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使用显著的标签,这样就很容易了解事情的内容和位置。整洁的空间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7.现在开始撰写论文也不算太晚。写下并向你的导师展示你的工作——即使你最后没有用最初的论文,但这样可以让你多多锻炼,也是可以让你的想法井然有序。8.将你的论文分解为SMART(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和及时的timely)目标。如果你的待办事项列表是“结束第一段草稿”而不是“写第一章”,那么你的工作效率会更高。许多小动作可以引出一篇完整的论文。9.最好的论文是完成的论文。无论你花多少时间完善你的初稿,你的工作都会在修改中得到回报,在你提交最终版本之前,你会有很多的草稿。写完之后,记得尽快将草稿发送给你的导师哦。10.和你的导师坦诚相待。如果你不理解某些事情,或者你实验没做好,或者他们忘记给你反馈,直截了当地告诉导师就好。诚实可以让你和你的导师的关系更上一层楼。让你的导师帮助你是最方便的方法。11.至少每周备份一次你的工作!12.与实验室组员和其他学生搞好关系。这样可以讨论博士体验,获得建议和帮助,改善研究和结交许多好友。13.参加部门研讨会和实验室小组会议的时候,你发现主题不是你的专业领域的时候,不要逃避。你在未知领域学到的东西也许可以改变你的研究和职业方向。定期出勤也会让你增加曝光率。14.向别人介绍你的研究。演示可能很吓人,但随着练习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是获得反馈很棒的一种方式。15.一定要以发表你的研究项目为目标。最终就算无法达成,但起草文章并将其提交给期刊是学习新技能和提高简历的好方法。16.在工作之余,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你的实验室小组就像你的工作家庭一样,但是逃脱工作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你可以自己健身,参加俱乐部,发展一项属于自己的爱好,度假或与朋友共度时光。17.不要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博士学位的意义是带给你不断学习的机会。因此,所有博士课程都不同。你只需要做对你和你的项目有用的东西。18.研究的本质意味着事情并不总是按计划进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坏学生。保持冷静,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做。失败的实验仍然可以作为成功的博士学位的奠基石。19.永远不要自己纠结。与其他学生交谈,并与你的导师进行坦诚的讨论。寻求帮助并不羞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20.享受你的博士学位!这可能很艰难,而且有几天你希望你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但是博士学位课程充满了美好的经历,让你有机会从事你喜欢的事情。庆祝你的成功,享受自己。来源:Nature
读博不易,前行道路坎坷,且行且珍惜!小西团队有个博士下午找我聊天(团队内其他导师的学生),至今已六年,3月份大论文依然不符合送审条件,预计下半年答辩毕业难度非常大。找我的原因是他小论文投稿后二次被拒,已流露出放弃还是坚守的疑惑。在我的鼓励下,根据评审意见再次修改后投稿,毕竟博士六年,此时放弃将一无所有,不如再坚持一年。其实,相信不少博士生都经历过(小西读博时也有过)投稿、大/小修、审稿意见回复,几个月折腾下来被拒,哎……博士学位其实,博士生最终未能毕业的比例不高,如年招生30-50人的学科,在7年后被清退的约1-2人。但是4年学制内未能按期毕业的占比已超过6成,大部分在4.5或5年时毕业,主要因为部分SCI期刊见刊需要等待1年或更久。小西之前有2016年投稿接受的SCI论文,2018年1月才正式见刊。另外,2019年全面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免盲",不少博士生没有信心通过盲审,甚至主动要求延期半年的。博士生博士生未能毕业的几个去向?未能顺利毕业的博士有常见几种类型:1)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如硕士学历的高校教职,学校有鼓励政策校内或校外攻读博士学位,其中不少人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要求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最终到期后被清退。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影响是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后,学校可能不会与硕士学历的部分教职续聘,如2018年爆出的临沂大学拒绝校聘300余名硕士学历教职。2)硕博连读/直博的同学。发现自己5年内实在无法毕业后,部分科研所、院校有政策,支持学生转回硕士,和当年毕业的硕士生一起答辩,给授予硕士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在没有类似政策支持的院校,对于无法正常毕业的博士清退时将会是什么都没有。小西之前有个跟其他导师硕博连读的师兄,第4年主动退学回老家在一家企业做的挺好的,之前去河南参加婚礼时还见过。3)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只要不是最后一年,都还有机会。不管是导师还是个人因素,有机会沟通的话,有1-2年达到学校博士毕业最低要求不是问题,也有机会顺利通过盲审和答辩。但是,一旦被清退的话,个人年龄比较大,就业会非常麻烦。美丽校园另外,还有部分被清退的博士属于之前博士入学监管不严,部分已就业的硕士生,依然报考自己本校的博士生,在工作的同时读的是全日制博士。就算顺利入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的科研产出和有体系、有逻辑、有创新的博士学位论文,根本无法送审、答辩甚至获得博士学位证的。对于这部分被清退的博士生,其实是合理的,毕竟占着指标混着学历对其他博士生也不公平呢。其实,小西想说不同的人读博遇到的不同导师,他们性格和培养方法都有差异。除非导师师德有问题,否则尽量适应导师和团队,找机会多和导师沟通交流自己课题的问题和难题,力争4-5年顺利博士毕业。加油!实在遇到过不去的坎,就找朋友倾诉下自己的遭遇和经历,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当然,也可以私信小西进行交流呢!
机器之心转载作者:YY 硕近日,大疆创新的YY 硕(杨硕)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此文介绍了作者本人去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学的博士学位之前的心路历程。经授权,机器之心对此文进行了转载。在完成 RoboMaster 2018 总决赛和参与 Mavic 2 发布会后,我离开了在大疆创新的岗位,8 月 27 日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学的博士学位。读博士这件事,想法一直都有。2015 年硕士毕业前去西雅图参加 ICRA2015,顺路跟着导师李泽湘到他年轻时的好基友沈向洋先生家做客。导师站在沈向洋先生的豪宅前开玩笑地说:「看一下以后奋斗的目标。」而逛了一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书房里最显眼的位置挂着的博士学位证书。Doctor of Philosophy in Robotics,这是这位人生赢家最让我羡慕的地方。2016 年,带领大疆的智能导航团队保障 Phantom 4 顺利发布以后,我觉得我已经清楚了解了多旋翼的控制和智能导航相关的技术,这个领域不再有开创性的研究问题需要被探索了,我就有了去读博士的想法,找一些更有挑战性的机器人学问题去探索。2016 年中我开始做大疆创新在我心中最牛逼最激动人心的新项目——RoboMaster,为此把读博士的梦想耽搁了两年。2018 年终于是个好时机让我开启人生的下一阶段了。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但是我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召唤,愿意为此突破一些障碍。比如后来每次有人和我谈起沈向洋作为华人圈最成功的高管的种种事迹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总是我站在他的博士学位证书前感受到的羡慕和向往。比如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科技新闻,相比起成功融资、成功上市的企业家的新闻,我还是从心底更佩服那些在科研工作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的新闻。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机器人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尚未有定论,亟待科学家们的探索,这是需要探索和梦想的年代。虽然我在公司里有一些进展顺利的项目,但是科学上的挑战不多,而且公司里面专心科研的机会非常少,还是要回到学术机构才能比较高效专心地展开工作。另外在大疆的树荫下待久了,容易滋生自己很牛逼的心态。因为导师和大疆的成功,我也狐假虎威地跟着老板们接触了一些以前只在新闻上看过的名人,也接待了很多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奇人物来参访大疆。但是这都不是我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我想靠自己的科研学术能力去让别人认可我。很多人年轻时都怀抱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我比较幸运的是已经和一些很厉害的人参与了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因此对这个理想早已释怀。比起改变世界来说,做好自己更难。2016 年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开始了第一次申请。由于 RoboMaster 和公司其他项目繁重,我没考 TOEFL 和 GRE,只改了改简历、写了写文书申请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以不需要提交 TOEFL 和 GRE 成绩)。因为我的研究生导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 2017 年 2 月我拿到录取通知,可以在 17 年秋季入学。和大疆的同事以及妻子商量以后,觉得 17 年不是一个去读博士的好时机,他们都以为我 16 年只是随便申申,所以并没有准备好。我的工作交接不出去给别人,老婆也没做好跟我一起去美国的准备。所以我和伯克利沟通了一下之后,把 offer 推迟到了 18 年再入学。在拿到伯克利的录取前后,我也受邀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学院介绍大疆的无人机技术和 RoboMaster 这个机器人教育项目。所以 2017 年的 3 月,我首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做了一次 seminar,然后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给博士学生组织的校园开放日。两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3 月的加州伯克利阳光温暖和煦,四处充满着生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主要学术机构之一,人们都在兴奋地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区块链;而 3 月的宾州匹兹堡冷风刺骨,街道透出衰败的气息,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锈带区复兴的唯一希望,人们显得更加谨小慎微。虽然有不少科技公司在匹兹堡开设分支办公室,但大部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都会在毕业之后去硅谷,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们已经在宇宙中心了,我想这让他们的学术科研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的思考。两相比较下来,我发现我更想去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的很多教授和学生非常热情地欢迎了我。他们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我在大疆的工作已经帮助到了很多机器人学院的人,甚至有人知道 DJI SDK 是我主导并架构的项目。在机器人学院负有盛名的 Field Robotics Center,遍地都是大疆 M100 和 M600 飞行器,至少三个科研和创业项目以大疆飞行器为核心。一个机器人学院的学生骄傲地给我展示了他的工作,他在 M100 上增加了激光雷达,通过调用 DJI SDK 中控制飞行器的 API,实现自动桥梁巡检,他说奥巴马离任总统之前来卡内基梅隆参观的时候也看过他的项目。在机器人学院的官网上,一台由 M100 改造的空中机器人和很多其他卡内基梅隆造出来的著名机器人被展示在了一起。而在另一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们对我的态度不愠不火,很少有人听说过大疆这家公司。抛开多旋翼飞行器不说,我参观了很多伯克利的实验室,但是没有看到什么特别令人惊奇的机器人项目。他人的态度不应该作为做出选择的依据,既然我决定离开国内的人脉圈和大疆优越的环境去读博士,就应该做好从零开始的心理准备。我这样说,只是结合我的观察和感受,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地方人的态度,反映了他们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的不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专业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很强,不分伯仲。两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对自己学校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却有着不同的影响。在我看来,伯克利的计算机专业和硅谷周围偏软件互联网的环境吸收走了资源,一些本可以研究机器人的优秀人才都去做纯软件方面的科研工作了,工作的目的多半也是为了到硅谷创业。计算机科学非常契合人们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一个人单枪匹马发明了一个算法或者一个软件工具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计算机科学问题、开办了一家公司,这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很容易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在伯克利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时候,有一个 session 是教授们轮流上台讲自己的 research 来吸引学生,好几个教授在介绍的过程中都会说啊你看我这个工作已经创了业融了资,或者说啊我这个工作虽然充满了蛋疼的数学但也是能创业的……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不同,机器人是综合性学科,不能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路去研究,鲜有人能单枪匹马做一个机器人出来,大家必须一起合作。后来沈向洋在他的一篇文章里也谈到了这一点:…… 麻省理工大学每个人都是一头虎,而卡内基梅隆大学出来的都是一群狼。我们很少单打独斗,都是一个团队一起做一个大项目,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出名的都是大项目。所以卡内基梅隆大学成功的地方是培养了很多大的 IT 公司 CTO 级别的人物,很多学生在工业界更加成功。做大项目就意味着成果不那么容易出,而且大家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工作的讨论和同步。另外机器人相关的大项目一定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协作,由工程师制作基本的机器人平台,机器人科学家在上面进行科研探索。卡内基梅隆大学有非常完善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协作的制度,甚至进行教学工作的教授就分研究型和工程型两类。机器人学院虽然架构在计算机学院下面,但是计算机学院并没有非常强势地把控机器人学院的研究方向,机器人学院在人类做机器人的历史上功名赫赫,能够持续地吸引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学院跨学科交叉的制度吸收了很多 ECE 和 meche 的学生一起进行科研。因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协作制度和做大项目的能力,他们和工业界的联系非常紧密。他们能很快把握工业界的动向,很快地把一些工业界的产品用到科研当中,比如大疆的 Matrice 飞行器。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没有这样的协作机制,机器人项目也基本仅由最强势的 EECS 专业把控,很少能组织起背景丰富的交叉型团队。这么说并没有轻看伯克利的意思,相反我相信伯克利可以让精英更精英。我只是认为,机器人是狼群做的事情。独立去做研究的话,和辛湜、贾扬清这样优秀的伯克利学生比起来,我在工业界浅尝辄止的背景和编程能力,更像一匹狼,在伯克利应该是很难做出什么成绩的。所以我想再申请一次,去卡内基梅隆大学。另外,一些和学术不相关的东西也影响着我。匹兹堡作为上世纪美国工业重镇的历史总是让我时不时联系起我的家乡——中国的工业老城山西太原。太原和匹兹堡一样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一样是受益于煤炭和钢铁;一样也在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停滞。我能在匹兹堡的街道上嗅出一些在太原街上也有的气息,让我感觉很熟悉。4 月份我回太原的家里探亲,整理小时候看过的百科全书时随手翻了翻,在某一页赫然看到一个机器人被注明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学院所研发。我这才惊讶地发觉,虽然现在完全不记得,但是可能十几年前当我立志想做一个科学家的时候,曾经被机器人学院所激励过。2017 年 4 月 11 日,王小波逝世 20 周年。我买了张佳玮非常推崇的《万寿寺》来看,又从前言里了解到,王小波曾在匹兹堡大学陪他的妻子读书,他当时的好朋友、也在匹兹堡大学学习的丁学良后来成为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社会科学教授,我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时候也听过丁学良教授的课。想必匹兹堡这个地方深深影响了他们写作的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作为一个怀念并坚持童年理想的人,一个喜欢历史、社科和文学的人,很容易被这些冥冥之中的联系牵引起来。大家都想去硅谷,但我很想在匹兹堡这个地方多待一待,看看机器人产业如何让这个老城复兴。2017 年 6 月,在参加完 ICRA2017 之后,我写了这篇文章《未来的机器人未来》。其实有些读者应该很明显地看出我在这篇文章里表达的个人倾向了。如果去伯克利的话,多半是会按照深度神经网络和增强学习的方法去做一些东西,但是我更想跟随传统的路线。17 年的申请季,我重新申请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写《未来的机器人未来》前后,我也一直在了解深度神经网络和增强学习,一方面是了解这个研究领域,一方面也为 2018 年举办 RoboMaster AI 挑战赛做准备。在《RoboMaster AI 挑战赛科研思路浅谈》这篇文章里我讲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遗憾的是,半年过去,我、我的 RoboMaster 团队、RoboMaster AI 挑战赛的参赛学生,都没有实现出增强学习控制的机器人。我自己做深度增强学习,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败感:算法非常难收敛、variance 很大、极其 sensitive,随便改个参数结果会大相径庭、修改参数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最近有一篇文章《呵,我复现一篇深度强化学习论文容易吗》,很好地描述了复现一些深度增强学习的痛苦之处。让我感到特别不适的是,机器人系统的精髓——能量的转化和系统的建模——在深度增强学习里毫无用处。机器人上电和磁转化为动能、力带来的运动对外产生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但是一切可知的系统。但是在深度增强学习里这些都用不到,我们调整参数或者调整神经网络的层,参考依据居然不是牛顿运动定律。进入 2018 年,圈内出现的质疑声越来越多,比如《【AI 幽灵】超 90% 论文算法不可复现,你为何不愿公开代码?》、《这里有一篇深度强化学习劝退文》、《深度学习劝退文》。感觉世界上除了伯克利 BAIR 实验室的人,其他人都复现不出深度增强学习算法。虽有质疑,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伯克利和 OpenAI 都还是能拿出一些看起来效果非常惊艳的工作。不过,因此强行说 DRL 就能做出传统方法做不出来的东西,就有点不合适了。比如说最近 OpenAI 的新作像人手一样:OpenAI 用打 DOTA 算法,教机械手「盘核桃」,如果用传统方法来做,也是能做的,总计算量也差不多:用外部摄像头计算出木块的位姿,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欧拉方程列出动力学微分方程,再解个优化问题算出连续转动的施力点,接着计算每个手指提供施力的角度和方向,然后移动每根手指(后面这几步,在我导师的书 A Mathematical Introction to Robotic Manipulation 里都明确地写了该怎么做)。这些过程中要解一些非常繁琐的优化问题,但是如果能拿到 OpenAI 训练神经网络所用的计算量,解优化问题也不是太麻烦的事情。而且大家一说传统方法就觉得是有模型的,所以不容易扩展。但其实从物体的外形计算出合适的施力点这个过程,在传统的方法里本来就是无模型的凸优化问题(可参见 @ 戴泓楷的工作),不见得比 DRL 的方法差到哪里去。所以现在业外人士,包括业内人士的态度都变成了:方法 A 做出了不错的效果,推测觉得方法 B 做不到,就说明方法 B 完全不能用,方法 A 是人类的未来。但是就没有人用方法 B 做过同样的事情啊,连对比都没有。而且 OpenAI 这个机械手盘核桃,读了论文发现实验中 50 次平均成功 13 次,这么低的成功率为什么能被用来证明方法 A 就好到是人类的未来呢……我应该还会继续关注这个领域,但是不想也不再有机会去伯克利去弄明白这件事。17 年人工智能的浪潮继续高涨,大量的申请人想挤进 BAIR 实验室去做深度学习,伯克利的秘书说 17 年的申请人数量是 16 年的好多倍,我放弃了 offer 就拿不到了。不过好在后来顺利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 offer。我将加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的 Biorobotics lab,跟随 Howie Choset 教授进行科研,继续沿用比较传统的机器人学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非常巧合的是,前两天在 Mavic 2 宣传文里我谈到的给 Mavic Pro 颁发「年度空中救援机器人」的组织,同时也把「年度地面救援机器人」颁发给了 Howie Choset 教授团队做的机器蛇(https://www.zdnet.com/article/snakebot-named-ground-rescue-robot-of-the-year/ )这种机器人在狭小空间内搜索救援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引出很多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和方向。基于我在工业界的背景和卡内基梅隆机器人学院紧密结合工业界的传统,未来我会继续研究可以适用于多旋翼飞行器和地面机器人的通用控制和规划技术,同时也会关注机器人系统架构的标准化工作。我希望能够通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回答一些更大的问题:机器人应该尽量模仿生物还是超越生物?是否存在显性表现群体智能涌现的算法?真正的机器人学习是怎样的范式?我不想盲从人工智能热潮,我相信真正的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智能,应该是从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规律、能量转化的利用和现实世界抽象的数学中涌现出来的。虽然卡内基梅隆的很多人已经认识我,但是就像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田渊栋学长说的那样:不要在优越感中停止自己的脚步。名利于人最可怕的莫过于此,分明刚刚启程,但欢呼声让你觉得已然冲线,本来要万里长征,却变成了百米短跑,接受完了鲜花之后,就再也看不见远处的风景。其实境界到了或是未到,只有自己知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鼓掌的是别人,度化的是自己。我需要不断让自己做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心理准备。也希望未来在卡内基梅隆不会得到太多科研和教育以外的关注。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哪里展开科研工作的博士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不知道自己关于伯克利还是卡内基梅隆的选择有没有做对,多年以后回头再看也许会后悔,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已经转向了深度增强学习的研究,深度增强学习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至少最开始的时候我有一个我自己坚持的想法,没有随波逐流。我在大疆从事的最令我自豪的工作之一——RoboMaster,之后会继续以顾问和裁判长的身份参与,帮助这项比赛走向国际。过去几年中有很多高中生、大学生在参加完 RoboMaster 的比赛、冬令营和夏令营之后也受到卡内基梅隆和其他一些美国大学的青睐,未来我会继续在美国帮助他们,也会给 RoboMaster 圈子里的同学继续提供职业发展的建议和咨询。过去的五年,我在大疆经历了一段英雄辈出的时代,得以有幸和一些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工程师合作,并向他们学习了很多经验,没有和他们共事的经历也没有我现在能够得到的读博士的机会;同时在大疆也得到很好的平台和资源专心做机器人教育事业,通过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帮助了新一代工程师的成长,并且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去读博士不是这项事业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我相信大疆创新在未来依然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消费电子、机器人和制造业企业。公司内一些正在孕育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很多年中持续刷新人们对中国制造和创新的看法。RoboMaster 作为我口中的「大疆下一个创新」、被媒体描述成「大疆第二次创业」的项目,也会持续开花结果,带给人们紧张激烈的机器人比赛,也带给下一代年轻人更开阔的未来和可能性。我深深感谢过去经历的这一切,感谢合作过的每一个人,我们都会在世界各地继续努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妻子 @Lexi M。在别人都已经安顿下来的年纪,还要换个生活方式继续挑战自我,这对我的家庭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妻子从一开始就非常支持我去走上这条新的道路,给我出主意,并且愿意为了我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经历离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对我来说我同时得到的是知己、朋友、亲人和爱人,对此感激不尽,只能用一生的努力去报答。最后,用我非常欣赏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队的队训作为结尾,希望在未来的几年自己能够一直被这句话所激励:极限尤可突破,至臻亦不可止。知乎文章链接:https://zhuanlan.hu.com/p/4131372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8147256918016&wechatShar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本文为机器之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获得授权。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近些年坊间和舆论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论调。也是有一定数据支撑的,通过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调查情况看,看似支持这一结论。比如,两年前清华大一新生张小林的知乎答问,一度刷屏。很多媒体也跟进补充,一时讨论激烈,却也莫衷一是。她非空口无凭,信口胡诌,依据的是该校老师多年社会调查,如该校学生普遍家境和入学前活动半径,优于一般院校学生,乍看有理有据,因此更具争议。“一个人家庭环境会对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努力,还有家庭环境,包括父母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不抬杠的话,必须承认这是句大实话。一边还在挣扎求存,努力温饱,为学杂费愁白头时,一边生来就已占尽最优质公立教育资源,又能高薪聘一对一私教,或是四处游学,广开眼界。这本就是不对等的,再加上那句堪称“鸡精”(鸡汤界精华)的“比你优秀的还比你努力”所言,并非家境优渥的皆不学无术的纨绔之流,所以,寒门进阶之难,不算虚言。或正因如此,今日那个“寒门博士之死”(1月17日《中国青年报》)才又引发别样关注。其实,早在十天前,这事儿已经上网引热议了:“离开学校失联一天后 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溺亡灞河中”(1月8日封面新闻)。当日,其女友以网名“追寻杨宝德”发布长微博:《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一文,杨宝德自杀的新闻,走进公众视野。与一般随手拍,始终隔着一层的“网友曝”新闻不同,这是除了逝者本人外可能最知情的发帖者了。当时帖子只是指出其导师先答应帮联系出国事宜,随后就借故批评,出尔反尔,翻脸倾向明显。“出国无望,学术无果,导致巨大精神压力所以轻生”。而杨的家人最诧异的是,发现失踪求助导师时,导师反应冷淡,不但未施援手,反将求助者拉黑。仅以普通人情世故而论,自己学生无故失踪,家人忧心如焚,仓皇无措,千里外求援,就算无能力寻人,至少出言安抚慰藉才符合常情。所以,导师事后反应不能不算反常。校方也是略带卸责的官样表态,学校无责,成人当为自己安全负责。假如纯属个人私事,一时想不通走极端寻短见,其实导师和校方也只有人道主义的道义抚慰之责。但十来天后,中青大半版“博士之死”又显示或许校方和导师在此事中的角色,并非之前自称的那么超然。他硕转博后换了导师,噩梦也就从此开始。之前他学术成绩斐然,自转换门庭后,停滞不前。虽然不能说全怪现导师,但“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逛超市、去家中装窗帘、给熟人女儿做家教、在导师家做卫生,还得擦车……”如此当杂役一样使唤学生,就算不如爆料贴中所说“奴役”程度,却也显然是超纲超范围使用了。包括最后彻底压垮其精神的出国受阻,同学也一语道破“你这么好用,导师怎么会舍得放你走呢?”名校博导,不说自己和学生如何醉心最新科研学术,至少不能如此捡着一个软柿子就捏到底,直至捏爆吧?不能不承认,“博士之死”一定程度是自身性格悲剧所致:有求必应,从不说不,逆来顺受,谁张口都办,“所有合理不合理的”全自己抗。如此自我施压,终有承受极限,最后精神崩溃,生无所恋。这是性格缺陷,但却也不一定致命。就比如之前的导师手下,一心向学,用其所长,则学有所成。可见还是后来导师只当“杂役”用顺手后,就无督促辅导其学术精进之心。精神施虐到,谁都能看出他已抑郁成疾,导师还只知加压,不加疏导。这算重大的失察失职责任,校方难辞其咎。包括学院导师间也是山头林立,站队明显,换导师几乎从无先例,“没人敢收”,如此“潜规则”,不但妨碍学术研究,甚至在这种极端了一个绝望求生的最后机会。这还不算学术督导失范么?而那个他曾求救的前任导师,似乎也未进行及时有效心理干预,所有的事先性机制防范和临时的个体救助,都诡异地失效,最终悲剧发生。其实,无需特意强调他身出“寒门”,也别像跟帖里那样附和讥讽,说是因寒门无识,不像自小游历开过眼见过世界的,所以才会将自己困死于“死读书”。这是极端个案,但如何监督高校导师的学术操守和职业伦理规范,如何将学生当成一个个随时可能面临心理危机的鲜活个体,并及时提供足够有效干预救济指导,是每个学校都该从悲剧中反思的。【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大家好,我是晟者为王12138,之前小威有发过关于我的复仇者大厦的MC(我的世界)地图和手绘的文章,这次是我自己动手写的,初次投稿请多指教。晟者为王12138的往期投稿文章可点击《玩过《我的世界》么?看大神如何用它打造复仇者大厦》查看。这次我想说的是个老话题了,就是关于《奇异博士》电影故事发生的时间线问题。相信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看了不少文章。一开始很多人认为它发生在内战后,因为斯特兰奇车祸前曾在电话里听说一个"被实验性装甲压曾脊椎的人",这个人普遍被认为是战争机器罗迪。后来却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瘫痪者是《钢铁侠2》中汉莫手下测试仿钢铁侠装甲的员工,并说预告片中出现的不是复联大厦而是斯塔克大厦。很明显都有大大的logo啊。斯塔克大厦却没有。其次在存放阿戈摩托之眼的密室中管理员王很明确说了:"如果说复仇者联盟对抗的是实体威胁,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地球免受魔法侵袭。"瞧,此时复仇者不仅已经成立,还已经很有名了。而《钢铁侠2》时不仅没有复仇者联盟,甚至连斯塔克大厦也还没有建呢!具体请看漫威漫画《钢铁侠3序章》,没看过这部漫画的朋友,可以欣赏这部作品。可以看到大厦刚建时托尼在拆钢铁侠二中汉莫改造的马克二号(罗迪以为托尼不借自己穿了,然后闹了半天,结果托尼给了他新造的二代战争机器哈哈哈)(继续执行任务对抗满大人团伙的战争机器)(终于建成了,托尼在挂招牌)而复仇者联盟成立的标志性战役是在很久之后了:(复仇者:第一战)(面对战争机器,除托尼外,一脸嫌弃的众人哈哈)综上所述,奇异博士的故事至少发生于《复仇者联盟2》复仇者大厦改造完成之后,加上还有内战、蜘蛛侠(发生于内战三年后)等故事在拖时间,所以《雷神3》时奇异博士已成长为至尊法师不是没可能。关于奇异博士故事的时间线,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题外话:这篇文章我写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写文章这么累人啊,小威、教授你们辛苦啦!)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于溺水身亡,警方认定为自杀。且不说身为一个男人,一名博士,匆匆结束自己生命的对与错,仅仅说说,一名研究生导师的定位之错与失责之罪。罪一,没履行传道解惑之责。杨宝德的硕士阶段成绩是不错的,有研究成果,很顺利。作为一个农家孩子,他比别的同学更上进,更刻苦。但是到了博士阶段,研究却停滞不前。我们都知道,到了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自己,但是导师往往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杨宝德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把握研究方向,导师周筠缺位严重。罪二,高高在上之罪。本科的学生评价周筠“喜欢我们夸她”,建的学生群,叫“粉丝群”。公然对学生说,“我要把你培养成我的博士,好替我挡酒”。私聊发微信问学生自己的穿搭如何。字里行间,学生只是她的粉丝,是她的拥护者,而她在这个群体里高高在上,是个女王。罪三,干涉私生活严重。说,“我觉得你现在没有什么太忙的事,一周如果给她辅导3次,每次2个小时,100元/次,这样对你来说轻松也能挣些钱补贴一下。”几乎是强迫着让杨宝德去当家教。罪四,奴役学生之罪。陪逛超市,陪买衣服,洗车,擦玻璃,这是一个导师应该让学生做的事么?师德丧失至此,却非要学生的以命来警醒,谁之责?
作为一名1990年出生的90后,我深感写这样的文章有点心虚,毕竟此时的自己连博士都没有考上,还在这里写博士生导师。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深知在当下这个社会,越早取得博士学位,拿到高校的offer,我们才有足够的耐心去开展我们想进行的学术研究。不然你就会像我一样,每天担忧着明天怎么过?我还有逆袭的希望吗?如何学习英语?还要考六级吗?如何面对三十而立?等等思考了也不会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不可否认,在现有的传统求学之路上,我们一个普通人想取得博士学位,往往先要度过三十周岁,而在25-30岁之间的这段时间,外界(包括父母亲人)总是不时地给我们施加一些压力,特别是谈婚论嫁的问题,在当下高房价的客观现实下,我们每个在读学生不再一心搞学术研究,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挣点钱。当然这种挣钱的尝试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大多时候对于我们并无多大益处,反而可能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例如,如果你高三的时候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有效地备考,那么你可能落选或者进入一所不好的院校。不少人此时选择了复读,也许从短时来看,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短短的一年时光有时候会令你后悔不已,因此你本科、研究生毕业时至少比别人大一岁。再如,如果你大学期间没有合理地规划好时间,很大程度上会无缘国奖,丧失保研资格,当你发现失去时才知道国奖、保研资格的重要意义。怎么办?只能走传统的发展之路。即便是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如果你考取的不是名校,再不注意发表论文,那么你的考博之路可能也是充满荆棘,最后可能落得如我一样,都快30岁了还没有考上博士。说了这么多有点负能量的话,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传统的博士毕业时间以及可能变动周期。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6周岁是入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从6岁说起。我们不少人的求学轨迹是这样的:6岁入小学,13岁入初中,16岁入高中,19岁入大学,23岁本科毕业,23岁开始读研,26岁开始读博,29岁博士毕业。总的来说,好像很多人都可以在30岁之前顺利博士毕业,可是我想提示你的是如下基本事实。#考博#1.你的出生日期可能如我一样,在9月1日之后,因此你可能错过6岁入读小学的机会,7岁才能入读小学,我就是如此。2.你的父母可能担心你跟不上,因此让你小学留了一级,你当时非常开心,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这种情况在当下越来越少。3.在当下不少地方,省级示范性中学招生名额有限,你又不想去上一般的高中,因此你可能初中毕业后复读一年。这种情况在1980-1990年出生的农村孩子身上很常见,现在好像部分地方规定,不让复读。4.高考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人生起点的重要考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正常发挥,报考志愿也并非那么理想。怎么办?为了我的本科梦,为了我的名校梦,咱复读一年吧,或者复读了2年。不少学生确实通过复读考取了名校,但是更多的复读生只能考入非双一流院校。5.当你意气风发地的想通过考研考取名校时,你惊奇地的发现,自己学校竟然没有保研资格,或者报名名额只有可怜的2%,而你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因此你只能开启考研之路。如果你顺利一年走,祝贺你。可是就怕你考取名校的学硕,你很大程度上会落选,最后的结果只有2种,要么调剂到一所普通的高校,要么再战一年。6.当你读研时,你惊奇地诸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硕竟然只有2年,而你在普通院校需要熬上3年。而且越来越多的院校通过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甚至直博方式选拔博士。于是你的考博之路开始啦。如果你幸运,一年就考上,就怕你遇到强劲的对手,第一年落选了。此时的你大概为26-28岁。7.也许在你的观念认知中,博士为3年制,但是在当下博士正常毕业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你会惊奇地发现,大部分院校已经改为4年制,而且想正常毕业有点难。因此如果你走的是传统的求学之路,你博士毕业的年龄在29-35岁之间。想在30岁之前毕业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这并非不可能,而且还可能在30岁之前顺利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90后顺利的获聘为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他们中间既有本土博士,也有留洋博士。其中一位中南大学的特聘教授生于1992年,即才28岁。他的发展之路还是值得大家借鉴的。他201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9年博士毕业于西澳大学,本科到博士只用了3年。很显然他的发展之路在读博之前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其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留学读博,并且在博士期间大量发表论文,因此满足了国内教授的获聘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只有先读个硕士才能读博,其实这是不准确地。大家在2019年9月份的时候一定看过“清华大学2019级最小的博士生才17岁”的新闻,他采用的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本土读博方式——直博。而我们很多高校在当前每年都会招收不少14-17岁的大学本科生,他们如果认真努力,那么本科毕业时就是“17-21岁”,参见:我终于知道为啥清华大学最小的博士才17岁了!这样如果他们选择直博的方式取得博士学位,那么博士毕业时才25岁左右。即便是24岁本科毕业,直博取得博士学位才29岁。再用几年的时间拿到高校的教授席位,还是非常有希望的。除了上面的直博,其实在当下还是有不少可以缩短求学时间的安排。以法学专业为例,你本科毕业时可以选择出国读个LLM,一年制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或者选择读专硕,2年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这样你再选择读博,相比其他人也是可以节省1-2年的时间。还有就是硕博连读,5年即可拿到博士学位,这相比于3年学硕加4年博士少了2年时间。因此在当前,我们是有不少途径缩短自己取得博士学位时间的方法。当然,其中的大前提是你研究生考个博士点院校,最好本科读的也是名校。看完上面的分析,你知道如何在30岁之前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至少博士毕业了吗?如果你现在如我一样,那么请你现实一点,先考虑一下如何考博吧。
2011年下半年,我面临博士毕业的去向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妻子已经博士毕业,每天上下班来回要4个小时,非常辛苦,而我们当时已经开始准备要孩子。我在外面讲司法考试,虽然很拼很累,东奔西跑,但赚的不算多。既然要毕业了,我的第一选择就是进体制内,想法非常简单:在外面讲课赚钱,太辛苦了,我一定要找个稳定的工作,再也不受这个罪了。当时,我是很自信的:3个985,而且早在2006年硕士毕业之后就已经有了北京户口。你要知道,北京的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是优先考虑北京生源的。即使是现在也如此。就自身实力来说,我的专业水平、做事态度、写作能力、科研水平,都是很不错的。果然,比较顺利,进入了几家单位面试,其中一家是中央级出版社。几轮面试之后,进入了最后一轮,由Boss来进行一对一的面试。当时的Boss,是该社的总编辑,应该是正局级。这个人50多岁,要退休的年纪了,并没有直接对我进行面试,而是心直口快的谈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在机关,副局10多年,一直上不去,要退休时,领导照顾,来这个事业单位解决一个正局。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他绝不会选择来机关,而是会选择去做律师,自己当年XX大毕业的,高材生,蹉跎了大半辈子……当时听我的目瞪口呆。我的直觉是:你跟我说这些干啥?是你来面试我的,不是我来听你倾诉的啊,大佬。这个Boss 说到了最后,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你如果实在没地方去,来我这,我肯定要你。但我看你条件这么好,来这真是浪费了,你应该再次做一下选择,年轻时不要为了一时的安逸而做出错误选择。如果你认准了一个目标,那就去不断尝试,人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真是太不容易了,不要浪费了自己。那次面试,我基本没说话,都是在听他说,说自己年轻时的阅历,说自己机关的经历,说对年轻人的建议,等等。回去之后,我想了很多,给他发了个短信,说不去这个单位了,感谢您对我说了这么多。帝都的厅局级干部实在太多,后来我也接触过很多更高级别的。上述Boss的手机号,我也没有了,他姓什么,我都不知道。但他对我说的那一番话,我今天以一个过来人看,绝对是以个人名义对我说的,而不是以领导的口吻对我说的。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甚至,我不怀好意的想,他那天是不是因为心情不好、看破红尘、临近退休,想找个年轻人倾诉一下?……但这个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宝贵了。起码,它让我知道:人生不在一时,不要只看眼前,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写一个小文章,感谢一下当年的那个Boss,虽然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虽然他可能早就把我忘了。从这一次经历来说,我是何等的幸运。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篇C刊(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南大核心期刊)。”开春以来,对于在北京某重点高校攻读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的马广军来说,最高兴的事就是完成了博士期间最艰难的“指标”任务——发一篇C刊文章。此前他已经发表过两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这意味着,他读博期间的论文硬指标总数已经实现。“博士苦、博士累,负担累累人心碎。”一段时间来,博士生因心理压力大导致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近期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学术不端事件更是炒得沸沸扬扬。博士生,这个现代教育顶尖层次人群的生存境遇广受关注。博士生到底该如何培养,也成为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傅道彬委员建议,博士培养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国家应该出台相关规定,让博士生们从学术之外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为国家的未来发展积蓄力量。读博,以青春作赌注?“毕竟是一场豪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筹码’就冲进了这个‘赌局’,人生最黄金的几年都扔在这里了。”说起读博的状态,23岁的陈育叫苦不迭。去年6月从浙江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9月顺利跨专业进入中科院上海分院硕博连读,在别人的眼中,陈育是典型的学霸。可读博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忙起来的时候,能够连续一个月每天做实验到凌晨,“周六周日连个懒觉都没得睡,一早就得去整理实验数据,看着有些同学吃喝玩乐回家团聚,觉得自己挺惨的。”有时候实验推进不顺,走进实验室都会让陈育感到生理不适,“有种恶心的感觉,就想回家”。事实上,不仅是陈育,他身边不少博士生也面临着这样高强度的压力,“有师兄得了严重的心理抑郁,甚至有人因心理问题引起了神经性皮炎。”科研的过程“苦中有乐”。有一次,陈育的课题遭遇瓶颈,所有的方案都试了一遍,甚至陈育的导师都觉得“可以放弃了”。就在陷入绝望时,睡觉时做的梦给了陈育启发,醒来后他一步步回忆梦境,发现确实有些方面没有考虑到,“立马去实验室测试,真的太神奇,需要的信号出现了。”回忆起这段往事,陈育感言“简直太神奇,是上天的赏赐”。“有时候也很矛盾,年轻人就应该拼一拼呀,但是又很担心自己如果真的拼得太过,身体出了状况,父母咋办!”害怕扛不住、不时想退学,绝望和希望伴随着读博生活,陈育说,自己拿青春作赌注,一头扎进了一个有无限未知可能性的“地带”。“当我发现自己开始评估从实验楼哪层跳下去比较可行的时候,我就跟家里人说,这个文凭不要了,小命比学位重要。”27岁的叶军在北京化工大学读博士三年级,目前在准备毕业论文,如果顺利,今年夏天就可以毕业。可回首走过的路,叶军隐隐有些后怕。本科毕业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保送博士,看似学业顺风顺水,但其中的苦楚并不少。“大学同学很多都入职了,有的已经小有成就;很多人都成家了,都有职业发展的方向。”经济上的负担,科研的压力,看不见未来的无助感……这些都曾让叶军备感压抑。“如果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我不会选择读博,风险太大,有种赌博的感觉。”叶军感慨,最后悔的事就是读了博士,“但既然选择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好好读下去”。一场高强度的修行“有人问我课余如何度过,就像在问一个天天卖菜的平时去哪个国家旅游,可望而不可即啊。”繁重的科研任务占据了陈育的大部分时间,课余生活看起来单调又有点乏味,“锻炼、看资料、做实验、偶尔看闲书,就能概括这半年来的生活”。在浙大读本科时,室友个个成绩优秀,陈育“拼了命才勉强保持中游”,由于本科期间选修过生态学的课程,又有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意愿,经老师介绍,保研时顺利进入硕博连读阶段,最后被保送中科院继续深造。正因如此,陈育似乎比旁人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压力也就愈发大了。“高强度修罗场,就是如此”。天天泡在实验室,“8107工作制”(早8点上班,晚10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是叶军的生活常态。在叶军看来,“码农‘996工作制’的日子都比我们好”,巨大的工作学习强度下,叶军基本没有什么私生活,只有偶尔周末和朋友出去聚一下。“长久以来的压力积蓄,完全没有办法消除,从最开始的暴躁,到有破坏欲,到最后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在最崩溃的时候,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硕士学位,相比直博的同学已经算好,叶军努力自我开解,不再过分地逼自己、钻牛角尖。“都会有疲惫期的,最后一年更是咬牙过来的,有时候会哭,我妈就陪我一起哭。”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读法学专业的殷小小今年读博三,性格风风火火的她做任何事喜欢“赶早不赶晚”,所以早早就完成了学校发表论文的要求,毕业论文也接近尾声,现在已经签了工作——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老师。正常学制是三年,为了能按时毕业,殷小小从未放松过,寒暑假都没休息,今年大年三十还在改论文。博士论文的压力并不单单来自毕业论文,还有学校硬性要求的发表C刊、SCI(即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等论文的压力,这些硬性指标论文不发完,就不能提交毕业论文。“有一次,我投了20个期刊就一个回的,急得整夜整夜的失眠。”殷小小说。研究生毕业在一家企业工作8年后,33岁的马广军再次进入了校园,攻读新闻传播学博士。“刚进校园总觉得不对劲儿。”从工作繁重的职场到青春洋溢的校园,除了觉得自己已经“老去”,马广军还用了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大学校园波澜不惊的生活。可好景不长,随着博士课程的深入,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英语全英文授课,挂科就不能毕业,真是愁死人。”职场8年,英语口语已是空白,起初,每逢遇到课堂交流,马广军有时“紧张得一句都说不出,待在课堂特尴尬”。为了应对平静的校园生活中蕴藏的困难与挑战,马广军每天上课、听讲座、读书自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二年级的李雨辰也在为论文发愁。读博期间,他须在国内新闻传播类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A类(指期刊等级)刊物1篇,B类刊物2篇。“学制要求是三年,写论文、发表文章都需要时间,毕业估计要4年吧!”在他看来,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需要有好的选题规划与问题意识,做好这些都需要积累,加上文章写作及后期发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出现不能按时毕业的情况很正常。“延期现象时有发生,上上届18个毕业了6个,其他基本都延期了”。学业、就业与家庭,一个都不能少之惑除了学业,经年寒窗苦读,博士生大都到了面临就业和成家的人生阶段,如何协调学业、就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处在象牙塔顶尖的博士生们的又一困惑。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博士生王晓明刚发了一篇学术文章,在等待最后的完善。他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已结婚,有的同学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由于31岁还是单身,经常有亲朋好友提醒他,“老大不小了,学业和家庭都要兼顾”,每当这时王晓明总会觉得有点尴尬。这两年,相亲是王晓明逃不开的“课题”,没有女朋友,就总会被家里安排相亲,但他从来没有去过。“不是不想见,是真的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管”。最近实验终于做完,预计今年6月就可以毕业,时间也有了空闲,王晓明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毕竟自己年龄也到了,谈恋爱成家的问题也该提上日程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开始怀疑读博的意义。”面临毕业,叶军和殷小小也有很多感慨。研究传统高分子材料的叶军想去企业,但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很多企业不对口,进企业的空间也不大,“只能先做个博士后,换个方向做企业相关的项目,之后再去”。苦读十载,面临就业,叶军顿感缺乏信心。“行业待遇不高,且对身体健康还可能有危害。”叶军从本科开始就读化工相关专业,但大学期间只顾读书,对行业了解不多,也就从未考虑过转方向,保送了博士也没办法转了。虽然已经签了工作,但殷小小也有些许遗憾。“社科类博士在毕业之后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非常低,简单来说就是挣不了钱。”在她看来,很多人文社科博士生和硕士生工资差不多,不免会怀疑多读三四年博士的意义在哪里,“就感觉特别挫败,并且年龄大了甚至还不如硕士好找工作”。“现在博士留高校任教也并不容易,许多高校签老师都不是编制内,几年之内没有科研成果、论文,照样要走人。”虽然对薪酬不是很满意,但能顺利找到高校教师的工作,想想眼前的现实,殷小小又感觉很幸运。在读博的问题上,女博士要承受的压力更多,其中大龄女博士结婚是很现实的问题。27岁的殷小小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在她看来,倒不是女博士难嫁,只是很多人不想嫁。“其实追我的男生不少,只是一般来说女生不着急工作,选择读博的家庭条件都还可以,不需要靠男生生活,结婚生子可能还会耽误工作科研,想想不太合算。”殷小小开玩笑说。但在传统观念中,女生这样的想法总会被视为异类,“读书太多耽误嫁人啊”“女孩子哦,家里花再多钱在她身上将来也是要给别人啊”……殷小小也总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她并不在意,“吐槽一下就好啦,我还有论文要忙呢”。与较年轻的博士生不同,已经工作并拥有家庭的曹国东有他的烦恼。在大学从教8年,曹国东发现,自己仅有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对晋升职称、申请课题都有影响,他积极准备,去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对曹国东而言,读博的压力则更多源自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单位上的事顾不上,收入减了很多;孩子也经常见不着,家里大小的事情只能由爱人一人承担,确实也挺难。”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曹国东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上课、看书、写论文,他越来越感觉到,工作成家后再读博,更难得、也更难过,“没人能够平衡各方,每个人都在牺牲”。一顶博士帽,不忘初心负重行2017年,《Nature》杂志发布了一篇名为《Many junior scientists need to take a hard look at their job prospects》的文章,介绍了博士生攻读学位的压力和困境。2018年,《Nature》又有统计数据显示:39%以上的博士有抑郁或者焦虑症状,这一数据是正常人群的6倍以上。此外,62%以上的博士会有持续的科研焦虑;若导师在学术上不能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博士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会超过50%。在马广军看来,较之其他阶段,博士的焦虑是多方面的。“年龄大了,事情本来就多,由于读博,很多同龄人正常完成的事往往要滞后,加上各种不确定性,焦虑自然就多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傅道彬介绍,一些学校规定在读博士生必须在C刊或CSSCI(即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等期刊上,发表2至3篇不等的文章,且要参加有影响的国内国际学术讨论会,有学术讲座,有指导本科、硕士研究生的经历,等等。但以在C刊上发表文章为例,按照一些学校的目录,所谓C刊一个专业只有几种、十几种,连学校的教授、甚至是博士导师都难以发表。而有些核心期刊特别规定不接受博士生的稿件,令博士生望“刊”兴叹。“的确存在专业重点刊物少,论资排辈、发论文竞争激烈等现实,令很多博士很焦虑,但不可否认,博士群体中也存在学术训练不够,问题意识不强,对所学学科的理解、积累不够深等问题。”马广军认为,这和当下社会的风气息息相关,博士生中也确实存在浮躁的情况,一些人读博的初心不在学术、而在镀金,在此情况下,急于出成果,就会面临论文屡投不准,学业压力大,焦虑日盛的情况。在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博士生导师徐守军看来,较之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培养,对博士研究生在科研的创新方面有更高要求,这需要导师和学生都要用心投入、通力合作,才能较好完成博士学业。“只要师生都认真投入,顺利毕业就不会有问题,但一旦任何一方投入不够,就往往会影响正常学业,顺利获得学位自然就有困难了。”徐守军表示。“如果重新作一次选择,我还会选择读博,还是选择进这个研究所。”过去的一年,在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大佬级”老师的帮助和影响下,陈育心态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千万不要对博士那么绝望,我们这个群体依旧阳光灿烂。”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觉得一旦博士毕业,我们这批人的抗压能力都会比较强,就是心态成熟了,遇到啥大事都不慌。”毕业和工作基本都已有着落,殷小小憧憬着自己的职场生涯,她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挑战,但经过读博期间的修炼,都能从容应对。“熬过了读博,一步步走来,最终相信会苦尽甘来”。关于在职读博,曹国东也认为,其间肯定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把各方协调好,就能有好结果。“像大学老师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得不断学习进步,学历上要不断深造,学术上要不断更新,工作一段时间后,读博是很好的充电学习机会。”在他看来,尽管有一定压力,但只要用心投入,充分准备、夯实基础,完成博士学业也并非遥不可及。(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殷小小、叶军、李雨辰、王晓明、陈育均为化名,原题为《读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