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中国第一位博士,手握001号博士证书,如今过得怎么样?阐提

新中国第一位博士,手握001号博士证书,如今过得怎么样?

手握001号博士证书是什么样的感受?在1982年,举行我国首次博士答辩,到场的老师,可以说是当时具有世界科研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到场的有参加“两弹一星”工作的彭桓武,还有胡宁与戴元本等著名的教授,这场答辩是由他们组成七人答辩投票小组,让这些老师来评价首位博士生论文的水平,还有是否有资格可以称为博士生。这次答辩会老师的阵容非常强大,可是来答辩的学生的实力也不可小觑。这一届的博士生各个都是实力顶尖的人才。博士编号为001的那位学生,曾受杨振宁的喜欢和夸赞。这张证书的拥有者马中骐,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证书是由钱三强亲自签发的,完整的证书编号是“10001”,他代表着中国第一批博士生中的第一位通过各位优秀老师的点评同意的证明。这一张博士证书被国家博物馆给保存下来,是一个全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回忆。首位博士生马中骐,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马中骐整整用了二十六年时间。1956年,马中骐当时只有十六岁的他就进入兰州大学。选择的是学习兰州大学的物理系,马中骐对于物理的喜爱,让克服其兰州那时的艰苦条件,他选择用学习和知识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在上大学的那期间,他没有业余时间,几乎时时刻刻在读书,一有休息时间,那就坐下来读一些书籍并研究他。其他户外活动,基本不参加。兰州大学顺利毕业以后,他选择留校教书。教书那年,马中骐才二十一岁。在兰州教书三年,马中骐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历程。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是胡宁的学生。在胡宁教授的教导下和自己的刻苦求学的坚持下,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老师也是非常关注他。一年后,马中骐迫于社会因素,回到兰州开始工作。开始工作后,马中骐可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马中骐没有放弃读书,但凡有休息时间,就开始读书充实自己,后来,马中骐错过两次重读研究生的机会。幸运总会帮助努力的人,国家放宽了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年龄。马中骐抓住机会就重新开始继续着他的求学生涯。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 他,被国家称为“博士导师”可想而知马中骐的学术能力有多高了,马中骐用他的求学经历,用他的刻苦努力,坚持学习,教育着后代告诉我们,努力变成日行千里的骏马,才能被伯乐所发现。

的故事

女学生读博13年没拿到博士证自杀,朋友称她曾遭导师骚扰

如今,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读研甚至读博,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然而近日,巴基斯坦一名女孩在读博13年后却一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甚至被爆出因遭受其导师的骚扰而自杀。据外媒8月20日报道,近日,一名来自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的女学生自杀身亡。该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有人爆出这名女学生的死和其导师的骚扰有关。据悉,死者名为Nadia Ashraf,是卡拉奇大学分子医学与研究中心博士班的学生。经调查得知,Nadia Ashraf已经在这里学习了13年,但一直没有拿到博士证。还有人称,她在申请博士学位时被拒绝了7次,还曾遭受到导师的骚扰,最终因此自杀身亡。Nadia Ashraf的同学们在得知其死亡后,纷纷呼吁当地警方要仔细调查Nadia Ashraf的死因。当警方得知Nadia Ashraf的死和其导师有关后便来到学校进行调查,但这名导师却否认了这一点,还称警方的怀疑和调查都是毫无根据的。后来,警方在一份声明中得知,Nadia Ashraf于2007年在Ameen Suria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当Ameen Suria离开后,Nadia Ashraf由导师Iqbal Choudhary监督和指导。校方称,Nadia Ashraf曾和其他学生一样被提供了到法国培训的机会。但由于家庭和健康问题,Nadia Ashraf还是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有时候甚至不会来上课。据报道称,Nadia Ashraf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与其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她的父亲在之前无故失踪,母亲则患有多种疾病,身体一直不好。当时,Nadia Ashraf所在的大学在得知她的家庭状况后还提供了很多帮助,Nadia Ashraf对此表示很感激。Nadia Ashraf的朋友向警方透露,Nadia Ashraf曾向她抱怨导师Iqbal Chaudhry不允许她获得博士学位,还曾对其做出一些过分的举动。所以,这名朋友觉得,Nadia Ashraf的死一定和其导师有关。目前,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当地警方正在全力调查此案。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希望当地警方能早日将此案查清,给死者和其家属一个交代。也有网友表示,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Nadia Ashraf遭到了导师的骚扰,所以他们觉得在真相还没有被查清之前还不能盲目谴责这名导师。

大魔神

他读研3年发16篇SCI!西安交大直接发他博士证?

从小学二年级跳到小学六年级,这叫聪明。从初中三年级直接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有人叫“神童”。那硕士读着读着毕业了,却要被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叫什么?近日,“西安交大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一话题登上知乎热搜,讨论热度达到857万。超模君大眼一瞪,三年发16篇SCI!这位仁兄,要不要这么强?孙光宇仁兄大名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就读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他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器工程专业,参与了中法工程师项目,获得法国高等电力-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西安交大双学位。回国后就一直从事真空沿面闪络与低温等离子体的科研工作。在三年硕士学习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Physics Letters、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各大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并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另外,他还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孙光宇部分论文除此之外,他参加过在广州举办的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terials and Power Equipment(ICEMPE) 会议与德国 Greifswald举办的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charge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in Vacuum(ISDEIV 2018)会议。他还曾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Igor Kaganovich博士, Alex Khrabrov博士合作进行强电子发射对射频等离子体作用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并撰写论文。孙光宇还为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High Voltage 期刊担任过审稿人,共审稿3次。在西安交大期间,孙光宇先后获得“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今年6月份,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3名,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理工院校。图片来自泰晤士高等教育争议单看上面的成就,16篇SCI,可能够某个博士毕业4次了。这个消息在微博上一爆出来,引起了大量关注,网友们纷纷膜拜。但是,超模君注意到,在知乎上,更多的则是“摇头”。这个摇头不全是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而是不赞同破格授予孙光宇博士学位。相对比较理智的分析对于那些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的网友,很简单,找个懂行的读读,超模君把论文链接放在文末了。另外有些网友听到他一年发表16篇SCI后,更加疑惑了。不是说论文发表周期长吗?他是怎么做到平均一年5篇的?快来看看孙光宇这篇一作论文“时间点”。2019年9月2日收到初稿2020年1月5日收到修订稿2020年2月12日接受2020年3月4日发布这样一看,发表一篇论文耗时挺“正常”的。想要一年5篇,除非他把精力同时用在两篇论文上。但是,如果他的论文20多天就能被接收呢?2018年5月28日收到初稿2018年6月21日接收2018年7月5日发布科研其实,孙光宇的论文并不是次次都能顺利发表。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张冠军确定的。关于这个研究方向,孙光宇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谈到这段经历,他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图片来自西安交大官网可他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却因为不够成熟而被拒绝了。孙光宇因此沮丧了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就从中总结除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是他读研后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但也是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说。写在最后很快,孙光宇就要前往瑞士攻读博士学位。他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后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孙光宇论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uangyu_Sun9知乎图片文章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19679868/answer/1458885780

煎饼哥

38年前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手握001号博士证书,如今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名著名音乐家,便是师旷。作为当时晋平公身边的首席音乐家之一,他不仅琴艺高超,本身还是一个非常富有学问的哲学大师。一天他照例给晋平公演奏他新作的曲子,晋平公听罢仍然意犹未尽,于是感叹道:“我太喜欢你这首曲子了,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听,只是不能太过劳累你了,但是我如今70岁了,自己再学恐怕也来不及了吧!”师旷闻言笑答:“那您就赶紧点着蜡烛学习吧,我还可以趁天色未完全黑尽给您讲解一二。”晋平公疑惑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又没有真的要学习,再说我学习跟点蜡烛又有什么关系呢?莫不是你在故意戏弄我?”师旷听后连忙解释:“不敢欺瞒戏弄大王,只是我听别人说,少年人学习如同走在朝阳下,青壮年学习,犹如走在正午阳光下,老年人学习,那就是在夜间点起蜡烛。不过我认为即便是在夜间点蜡烛学习,总比摸黑学习强上百倍吧。”晋平公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很快也就点起了蜡烛跟师旷学习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师旷论学故事,他告诉了我们后人一个生命不止学无止境的道理。其实很多人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往往都不够主动,但是事实证明只有主动的学习才能得到最优的效果。并且在主动的时候还要一直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并且以前的错误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最优的学习。比如中国的第一位博士马中骐,他就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物,当年手持001号博士证书的他,如今生活如何呢?精英中的佼佼者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如今国内人均受教育程度已经大幅提高了,但相较于国内遍地都是大学生的状态,研究生还是较为稀少的,更不要说博士了。中国人传统的三十而立这种思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超高学历人才的诞生。众所周知一个全日制研究生出社会差不多二十七八,如若在继续攻读博士乃至博士后,基本上也就三十往上了。虽然后面会有津贴补贴,但要实现财富自由养家糊口还是欠缺了一点。不过这样说却并不代表博士是有钱就能读的,相反它要求的人员综合素质更高,因此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博士生,那么他势必会成为家族里最受尊敬的人。一个小家庭对待博士的态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个国家了。1982年我国举行了第一次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台下的评委都是胡宁,戴元本这类大佬,他们可是参与“两弹一勋”工程研究的高端技术人才,这也可见此次答辩的重要性。当时一个叫马中骐的学生在众多优秀学子里脱颖而出,优秀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充满研究点的论题让他获得了无数老师的好评。答辩结束后,马中骐当场获得了钱三强老师签发的博士学位证书一张,并且编号是“10001”,这个证书不仅是对马中骐多年来学习态度以及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发的第一张博士证书,在我国教育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为国家建设出力的首位博士得到了肯定的马中骐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相反他更加勤奋,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上面有着突出贡献,至今发表了190余篇十分具有建设性的论文,一度成为进入理论物理研究课程的引路人。在他的数学物理研究层面上,系统的讨论了大统一理论,磁单极理论,量子散射理论和Levinson定理,量子群理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为多原子分子振动光谱和量子少体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他研究的课题与做出的结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本2004年版本的物理教科书里,专门开设了一章专门介绍了马中骐的证明Levinson定理的方法,并且与此同时他和杨振宁教授从事的冷原子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优秀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十分突出,马中骐先后多次获得了物理学术界的各项奖励,被称为是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不过马中骐能有如今的成就是与他永无止境的学习态度分不开的。坎坷的求学之路虽说马中骐如今在物理界也算得上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但他的学习史却十分艰难坎坷。1940年出生的马中骐,在少年时期见证了国家的诞生,但也见识到了国家建设途中遭遇到的许多困难。自小马中骐便是一名十分聪明的人,在他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兰州大学,沉浸在了物理这门学科的海洋里。本科毕业后马中骐选择留在学校,本来这样生活下去,马中骐极有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到了年纪便退休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但他的内心一直都有着一颗学习的心,在任教期间他考入了北京大学研究生,继续着自己的学习追逐之梦,成绩优异的他当时成为了胡宁教授的学生,更是让他欣喜若狂。北京大学毕业后,当时适逢特殊时期,马中骐也离开校园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当时很多学生在辛苦的劳作里渐渐丧失了本心,但是马中骐意志仍旧十分坚定,他闲暇时候就翻开书本研读,一直到了他回城。回城后的马中骐再次报考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开始差点因为年龄的原因失败,好在后面政策改变才得以进去。也许是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马中骐格外珍惜,很快便在众多学子里成为了最优秀的存在。1982年他正式被评为博士,成为了我国建国以来的首位博士生。马中骐已经在2005年就退休了,退休后他也没有停下学习,仍然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时刻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结语:学无止境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其实看穿了学习的本质之后,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何要不停地学习。首先世间万物都是不停变化着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开始接受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需要我们的不断刷新原有的知识储备。比如古代的天圆地方,在当时肯定是被盖上了“权威证明”的标签,但如今我们却都知道这是错误的认知。如果人们没有保持着学习态度,那么这个道理永远也不会被人推翻。其次人的大脑是需要时刻“更新”的,有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人会比经常不用脑的人,在同样的特定身体条件下,得阿尔兹海默症的几率小。因此很多人都在建议老年人要经常活动,做一些益智游戏来强化大脑。人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只有经常使用,最终才会一直工作下去。而学习就是让大脑保持高速运作的一个绝佳方法。因此永无止境的学习对于人来说,永远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通过马中骐的事迹,向他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生于陵屯

他是建国以来第一位博士,编号为1号博士证书,后来发展怎样?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非常的好,那就是“治国之本,教育为先”,由此可见教育在一个国家里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更加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所以现在非常的人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困难的家庭都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省钱,因为世界上永赚不赔的生意就是教育投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的第一位博士生,他当年的录取通知书还珍藏在博物馆。【关于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高,现在的大学生随处可见,就算是大街上随机的采访一位路人,他的学历大多都在本科以上,就连博士硕士研究生也随处可见,高学历人才在现在变得并不是那样的神秘和高级,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以前中国大部分的人民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几乎还处于文盲层次,扫盲也成为了国家的一大任务,所有的高精尖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军人物。【马中骐对学习的极度向往】今天的这一位主人公叫马中骐,他是一名知识分子,在中国绝大多数人还为生计忙活的时候,知识水平还处在文盲的时候,他选择了读书选择了知识,因为他知道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物质的满足或许能够让你活的逍遥自在,但是精神上的匮乏往往比物质上伤害更加的巨大,马中骐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在过去的每一天都拼尽全力的去学习充实自己,就这样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大学,他的专业是主攻物理的,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做贡献。【马中骐考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在兰州大学毕业后他又如愿的考上了那一所梦寐以求的大学,就是我们现在教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不经的为他的成就感到骄傲,要知道在那一个年代高中的学历已经是非常的高的了,他还顺利的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顺利的考上了研究生,这背后所付出的心酸和泪水相信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想象的。【马中骐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终于在1982年的时候,马中骐顺利博士毕业,拿到了他属于他的博士毕业证书,这是中国第一本对外颁布博士毕业证书,纪念意义非常的重大,就算是到了多年后的今天它也依旧在博物馆里珍藏着,保持着最初的样子,马中骐在博士毕业后也为中国的发展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对学习的热爱真的不是一般能够想象的,就算是退休多年后的今天,他依旧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努力提升自己,对此,荧幕前的有何感想?欢迎留言评论。

马德琳

洋葱快评|肯追回博士证书的大学更值得尊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近日,中南大学在其官网发文宣布,经查实,刘萍报考博士研究生时提交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造假,经校务会议研究,决定追回刘萍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这些年,博士生的“丑事”并不多么罕见,因长期完不成规定学业而被勒令退学者有之,因各种学术不端而被取消资格者有之。从这个角度看,刘萍的博士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被母校中南大学追回,无非是让博士生“丑事”又多了一个案例,似乎并不值得有什么大惊小怪。尽管如此,中南大学的决定一经发布,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赢得了不少人的点赞。要知道,当事人刘萍可不是一般人。据天眼查,刘萍为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丹邦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2009年获评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作为公司研发中心主任,2017年曾带领公司承接国家“02专项”科研项目,获得近两千万元的国家专项课题经费补助。肯对这样一个人“动手”,这需要校方有相当的定力与勇气。放在别的某些学校,这很可能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追回博士证书,通常是因为当事人博士在读期间有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因为本科学历学位造假而追回当事人博士证书的事极其罕见。也许,这跟有人公开“爆料”有关。去年10月,原丹邦科技两位高管曾发出“丹邦科技董事长刘萍学历造假”的公开信,称“刘萍对外宣称其为中南大学工学博士,但实际上未上过一天大学,无硕士文凭……或只有中学学历”。被刘萍宣布为本科母校的武汉科技大学也公开表示“查不到刘萍在本校就读信息”。为此,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曾公开承诺要发布公告作出回应。果然,中南大学没有食言,没有打哈哈绕圈圈,而是直奔主题,以本科学历造假为由宣布追回刘萍的博士证书。面对舆情,并不是每一个当事单位都能正面应对,肯追责追得这么远。对中南大学而言,追回李萍的博士证书是一次必要的纠错。什么人才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国家有明确规定。一个本科学历学位造假的人不仅没有报考资格,而且理当因为败德违法给予严惩。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对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高等学校学历的行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这个意义上,相关部门应依法对李萍给予相应的惩处,中南大学也应对博士生招考与培养程序更严厉的审视。肯追回博士证书的大学更值得尊敬。对其他大学来说,追回李萍的博士证书是一次可贵的示范。哪怕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实力,报考成为本校的博士生也不能造假,获得本校的博士学位也不能走“捷径”。否则,不论事情已过去了多少年,校方都会严惩不贷。唯有如此,才能更大程度地挤掉博士教育的水分,更大程度地减少各样注水博士对社会正气的侵蚀。

蒙庄

1983,中国第一批博士领证,仅18人

博士,在中国古代曾被用于学官名,也曾用于称呼茶坊伙计——“茶博士”。在现代汉语中,博士则是人类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王冠,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那顶博士帽,让无数学子、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博士作为学位已有几个世纪,而直到30年前,中国才有了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次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被耽误了10年之久的一大批青年,从厂矿、田间重新回到校园,就是在他们中间,诞生了新中国的首批18位博士。中国博士的第一次学位授予仪式,没有西方舶来的博士服和博士帽,却有着中国特色的隆重——仪式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颁发了学位证书。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清楚“博士”为何物,但首批博士学位的授予,却成为一个历史性事件,记录着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期待。博士“十八罗汉”首批博士在学位授予仪式后的合影1983年5月27日,北京,又一个姹紫嫣红的初夏。坐落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热闹非凡。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走进这里的既不是来访的外国首脑,也不是共商国是的人大代表。这一天,在这座宏伟建筑物里济济一堂的是当时全中国最有学问的群体——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这18个名字注定要载入史册: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中国自己培养的这18名“土博士”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除了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在美国读书没有到场外,其余17名博士和他们的老师、校长们,以及一批硕士参加了这次大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寓所内,首批博士之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教授马中骐指着书房里的一张照片对记者说:“后排最中间的那个就是我。”照片上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博士、导师和硕士代表”一行字,成为1983年5月27日的历史定格。照片上,博士们并没有穿着统一的学位服。因为意义重大,当时博士应该穿什么衣服参加学位授予仪式,也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要不要像国外一样采用学位服。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大接受西方的衣着方式,人们的服装以中山装、白衬衫为主,色调集中于黑、白、蓝、灰。像博士服、博士帽这样的特定服装很少为人所知,很多人觉得那像是宗教服装,很怪异。因为没有定论,最后国家决定,首批博士不配备学位服,而是按照大型会议的惯例,每个人发200元置装费,让博士们自己决定着装。 第一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只有王建磐一个人穿了西装,但根本不会打领带,只好向导师求助。马中骐则回忆说:“我当时也没请示什么人,只是觉得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穿洋装不太好,‘文革’时大家不都穿军便装嘛,我就去买了一套新的军便装,蓝色的确良卡其的。”首批博士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至今还保留着大会的入场券,粉色的票面上印着他的座位号。那天一位老先生走到他面前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李尚志说:“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先生说了句“中科大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才”,就走开了。旁边有人兴奋地小声嘀咕:“钱老!”李尚志这才知道,问他话的,竟然是中国科学界泰斗级人物、“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下午3时,学位授予仪式开始,当他们从中央领导人手中接过紫红色封面、印有金色国徽的博士学位证书时,新中国首批博士诞生了。这18名博士,后来被人戏称为“十八罗汉”。这样高规格的学位典礼,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原主任、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吴本厦曾撰文回忆说,举行这个仪式的目的是要选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北京集中举行授予仪式,也是为了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首批博士之一、复旦大学教授张荫南把1983年5月27日称为“国家学位的‘开国大典’”。“这是国家的根本大业,虽然当时的培养条件并不是很充分,但百废待举,人才青黄不接,急需自己培养人才。可以说,国家走出了大胆的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第三步……”“比梦都美好。”李尚志这样形容自己博士学位的获得。他甚至觉得那一天美好得不太真实,怕酣梦醒来,自己仍然躺在大巴山的小屋之中,桌上摆着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学习材料。1970年,李尚志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回到四川万源县,在公社小学和农村工作队一呆就是8年。“文革”之中,有关知识分子的政策,几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批判、批斗。小学教师身份的李尚志对此已经“习惯”了。但是,从1977年开始,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来了。恢复研究生1977年,夹在“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年份,像一道分水岭,划开了两个时代。现在,人们回忆起这个特殊的年份,总会将它和一个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命运的事件结合在一起——恢复高考。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工作,自告奋勇主抓教育和科技工作。当时“四人帮”虽然已经倒台,但“两个估计”,即所谓“新中国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依然沉重地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头上。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举行了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40多位教育界专家和官员,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与会者开始并不知道邓小平要来参会,后来,他们发现邓小平几乎每场必到。会议开始时,大家发言都很谨慎,但谈了两天后,谈话口子越来越大。清华大学的教授在谈到教育质量时说,现在很多人只有小学毕业的程度,补习了8个月就学大学的课程,读了3年就毕业了,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邓小平听了此发言,当即不满意地说:那就应当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不能叫大学。与会的学者们越说越激动,湖北大学的查全性教授激动地站起来请求改变当时的大学招生办法,提出在当年就恢复高考,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与会科学家的一致赞同。邓小平问:“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情绪激昂的专家们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邓小平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一锤定音。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个人的人生拐点。恢复高考的历史功绩被无数人感念,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比大学本科更高一级的研究生招生,也是在这一年确定恢复。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当时国务院批转的文件其实有两个,另一个即《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的主推者,同样是邓小平。1977年8月1日,邓小平在同方毅、刘西尧的谈话中提到:研究生也可以招过去大学读过一两年的大学生。凡是过去处理不当的,有点基础的,可以放到大学,也可以直接放到科学院,成为今年大学招生的重点,当然年龄可能大一点。几天后,在那次确定恢复高考的座谈会上,邓小平多数时间是安静地听取大家的发言,偶尔的插话中又一次提到了研究生教育: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有多少就选多少,可以在名额之外。当时,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中断了12年。早在1951年,中国就已经开始招收研究生,当时主要是由苏联援助中国的专家来教育培养。而这些研究生实际上是“师资研究生”,目的是为新中国培养一批高水平教师。1957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今年招收4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拟在“师资研究生”之外,培养少量质量较高的相当于苏联副博士水平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开始注重科研工作。此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在“师资研究生”和科研研究生之间摇摆。研究生毕业完全按照国家分配工作,师资研究生毕业了就去高校当助教,科研研究生毕业则进科研院所搞科研。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学位的概念,研究生就是比本科生高一级的学历。首批博士之中,马中骐是仅有的一个在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前就已经上过研究生的。1964年,马中骐考上北大物理系研究生,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但命运捉弄,只学了一年,“文革”爆发,正常的教学全被打乱。1967年,他回到母校兰州大学,当上了一名物理系助教。“文革”之中,教师水平、能力评价不在学术水平,他的助教一干就是十年。兰大理论物理教研室已经解散,图书馆都关门了,他只好搞点地下科研。1977年,马中骐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在去大连参加一个会议的途中,他到北京看望了导师胡宁。胡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中央允许69届、70届的大学生回原校继续就读,叫做“回炉大学生”。当时恢复高考的政策尚未出炉,“回炉大学生”的政策显然是来自8月4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而且与邓小平的讲话直接相关。有“回炉大学生”,那么也就可能有“回炉研究生”。胡宁惦记着自己的爱徒。“胡先生问我愿意不愿意当‘回炉研究生’。可以回北大读书,我当然高兴了。”马中骐满心欢喜地去了大连,但当他开会回来再去看望胡宁时,却被告知“‘回炉研究生’行不通”,因为中央没有红头文件,意味着没有编制和经费。马中骐只好又回到兰州大学教书。几个月之后,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文件正式下达。马中骐又看到了回北大读书的希望。可当年他已37岁,按照当时的规定,35岁以下才能报考。希望再次破灭。波折考研路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的文件在1977年10月正式下发,这时,早已经过了传统的夏季高考时间,但是整个国家对知识的渴望已经迫不及待。当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77级大学生实际上是1978年春季走入的大学校门。而选拔更高端人才的研究生招生,在1977年让位于高考,一直到转年的5月才开考。因为年龄超限而不能报考研究生的马中骐,恰恰因为这次研究生考试的“拖后”而得到了机会。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文化大革0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也正是在那次全国科技大会上,马中骐等一批超龄研究生迎来了他们的春天。胡宁等一批老学部委员,向国家提交了一个提案,提出1964年与1965年入学的研究生有一批人才,他们在“文革”时尚未完成学业,恢复研究生把他们排除在外实在可惜,希望能放宽年龄限制。提案交上去,胡宁等学界泰斗们并没有马上得到回复,但是研究生招生年龄限制的口子,却很快如他们所愿地打开了。时间到了1978年的4月份,距离研究生报考的最后期限仅剩几天时,马中骐在电影广告栏里看到一个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64级、65级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当时的这一政策真是解放了不少人才。”马中骐感慨。1978年5月5日,他和另外63500名考生同一时间走进不同的考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基础课和专业课。“文革”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几乎是断档的十年,这些科目的难度比以后的研究生考试要相对容易,亦如此前几个月的高考。但对当时一些考生来说,这样的考试已经难上加难。10年间,他们的手上,过早被镰刀和工厂的机器打满了老茧,考卷对他们已经非常陌生。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中,很多人甚至连真正的初中教育都没有完成,经过一两个月的突击自学就进了高考的考场。而对于满身疮痍的中国来说,也别无他途,只能降格以求,以便尽快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大学生。同在1978年入学的77级和78级大学生共有40.1万多名,只是参考人数的1/29,与今日中国大学超过70%的录取比例相比,真有云泥之别。 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1978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子中,马中骐说自己是“幸运”的。十年的助教生涯,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提拔晋升,但他始终没有离开物理教科书。基础课、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并没有超出他的授课内容,对他来讲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胡宁先生当年在北大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各设了两个研究生名额,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位置几乎就是为马中骐量身定制。而他的成绩也足以傲视同级,当之无愧。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科院成为1978年研究生招生的“大户”。原中科院教育局研究生处处长郁晓民回忆,中科院招收研究生比教育部所属高校的准备要早,因为中科院选取的都是高端人才,不涉及高考。1978年,中科院就成立了研究生院,第一期招生2400人,占到了当年中国研究生总数的近五分之一。首批博士之一的于秀源,1978年报考的是山东大学研究生。那时,距离他从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已过14载,他的身份是杭州四中校办工厂的工人。于秀源所在的厂子不太想放他走,但幸好当时中央对工作人员报考研究生的政策很宽松,虽然费了不少周折,厂里最终还是让他报名了。既要工作,又要准备考试,于秀源经历了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他只能在工作之余,一边哄孩子一边温书。于秀源回忆,每个晚上,他坐个小板凳,旁边放着竹板子做的童车。他的脚来回蹬着童车,“催眠”躺在里面的小儿子,一只手捧着书,另一只手在一个小方凳上演算题目。王建磐是首批18位博士中最年轻、也最有传奇性的一位。他同时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和1978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同一年拿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文革”爆发时,王建磐刚刚上完高中,还没来得及参加高考。此后十年中,他当过农民、中学数学老师,还在县剧团当了5年编剧。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王建磐已凭借戏剧创作多次获奖,小有名气。而他参加高考考中的,是与文学编剧毫不相关的华南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刚刚迈进大学校园不久,王建磐觉得自己最大的爱好还是数学,他在高中时就自学了大学数学课程。正在此时,研究生报名开始了,王建磐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曹锡华的研究生,又一次顺利通过了考试。1978年,全国共录取了10708名研究生。研究生不分级别,没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分。如果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学习、毕业,他们就会被统称为“78级研究生”,那18位佼佼者,也不会荣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博士。学位制出炉马中骐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78级研究生”入学时,没有人奢望自己能得到硕士、博士的头衔,这样的名词,对当时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是陌生的。马中骐告诉记者,虽然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博士”这个词,也知道它代表的荣誉,但“博士”并不在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内,他也就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博士。“那时我们在意的也不是能不能获得什么学位或者称号,能够堂堂正正地搞科研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学位制度,研究生就是最高学历,很少有人明确学历和学位的区别和意义。按照现代教育学概念的区分,研究生属于学历,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是学位,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者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一个是学习的经历,一个是学术的水平,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但在中国却被笼统地归于“研究生”。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已经培养出了于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于敏和周光召都在科研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周光召后来获得过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却始终不是中国的博士。现代学位制度在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仿效英美等国的学位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但适逢乱世,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中国也就一直没有自己培养授予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界、科学界曾经两次尝试建立学位制度。一次是1954年,国务院组织了由林枫、范长江、薛暮桥等13人组成的委员会,开始拟定学位制度。1957年,学位制度草案刚刚完成,却赶上了“反右”运动,学位制度胎死腹中。第二次是196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领衔起草学位条例。这次的学位条例草案未及完成,又赶上了“文革”。在“阶级斗争为纲”的统领下,学位被视作资产阶级法权范畴,学位条例再次被搁置。直到1979年,中国再一次开始酝酿建立学位制度,已经入学一年的“78级研究生”,有了成为硕士、博士的机会。吴本厦是《学位条例》的起草人之一,据他回忆,建立学位制的提议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提出,邓小平马上在他的报告上作了批示。刚刚担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接受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草《学位条例》。“当时小平同志的指示基本是三条,一是一定要搞成学位制度,二是建立学位制度要快,十年磨一剑不行,三是搞什么样的学位,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吴本厦回忆。这次学位制度的建立的确如邓小平所要求的,“速度快”,《学位条例》从起草到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仅用了11个月时间,但这样的效率并不意味着过程一帆风顺。1979年10月,当时国家科委一位副主任给方毅、胡乔木写信:“关于建立学位制度问题,我认为本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因为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文件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报中央,可是这个工作交到教育部的某个机构之后,将近1年之久(其实只有7个月),至今还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以第二次学位条例草案为基础制定学位制度在当时颇有支持者,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制定学位制度的方向之争:套用前苏联的学位制度,还是建立一套接轨世界的学位制度。“文革”之前我国草拟的两版学位制度,都是以前苏联学位制度为蓝本,而这个蓝本颇为“自成体系”,与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不大协调。比如,前苏联设立了“副博士”这样另类的学位,而博士学位不是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要靠科研工作者长年的科研成果去争取,能得到博士学位时经常要等到五六十岁年纪。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显然更注重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蒋南翔为此给邓小平打了报告,解释了此前学位条例草案的不适用理由:前苏联的博士学位,需要科研工作者“皓首穷经”,对我国“快出人才,特别是从青年人中发现和使用优秀人才是很不利的”。他还特别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制定一个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文凭、学位的国际公约。在经过调查走访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与老专家、老学者进行无数次交流、座谈后,学位起草小组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并交由人大常委会审议。1980年2月12日,《学位条例》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作为《学位条例》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没有出台,《学位条例》也成了共和国的第一项教育立法。依照《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随之成立,负责《学位条例》的贯彻和实施。直到今天,学位委员会仍然是领导全国学位工作的主要机构,负责《学位条例》的修改和实施,以及授予单位和学科的审批等重要工作。为了实施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地组织了由四五百人组成的庞大的学科评议组,评议首批学位授予单位。评议范围涉及到了50多个大学科,而评议组成员都是由该学科最有学术造诣的老专家组成。为了保证博士点资质审核的高质量高要求,起初的通过率只有1/3。不少知名大学甚至被“剃了光头”,申报的四五个学科竟无一通过。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的名单。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1981年,新中国的首批硕士产生了。这本来也是个值得关注的标志性事件,但首批硕士的风光全被首批博士“抢”去了——即便首批博士还没有产生,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8个授予博士学位的试点,已经让人们满怀期待。“黄金阵容”谁能成为中国授予的第一位博士呢?于秀源本来有机会创造这个“第一”。他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潘承洞院士,科研方向是解析数论。在他的毕业论文上,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做了这样的批语:“此人论文水平达到博士研究生水平”。可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可以授予他的博士学位。因为成绩优秀,于秀源在1980年就提前研究生毕业了,中国的学位制度还在草拟之中。直到学位制度出台,山东大学向教育部请示,希望于秀源能作为首批博士参加学位授予大会。于秀源记得,为了他的博士学位,学校研究生处处长专程带他到北京。处长告诉他,为了证明他的实力,学校将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检验他的水平,还可能组织考试。最后,考试并没有进行,于秀源也没有再进行形式上的博士论文答辩,潘承洞和王元两位中国顶尖数学家的评价足以证明于秀源的学术水平。1983年5月27日,在研究生毕业三年后,于秀源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这批博士,拥有一个现在看来很“奢侈”的培养阵容,他们的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如果一一列举出首批博士学业的授业恩师,那将是一长串令人高山仰止的泰斗级学者名单。后辈博士们对这样堪称“黄金阵容”的超豪华团队,恐怕只有艳羡的份儿了。马中骐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老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胡宁是他的导师,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文革”十年中,马中骐在兰州大学担任助教。相对于很多同级研究生在科研上的十年“撂荒”,马中骐说自己应该庆幸,他从未离开自己的专业。研究生第一年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除了英语和数学,他的专业课水平足以给同级研究生上课了。胡宁特批马中骐不用上专业课,直接开始搞科研。胡宁一直想用实践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博士。马中骐说,他读研究生时,李政道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招了一批学生去国外学习,胡宁坚决不同意马中骐去,理由是:“马中骐是我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水平足够博士的,没必要到国外再培养一遍。”“博士在科学上应该有所创造,博士论文应该达到世界上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我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的。”首批博士之一洪家兴的导师、中科院院士谷超豪曾经说。洪家兴现在已经是中科院院士了。从做谷超豪的学生到毕业后留在复旦做了导师的同事,共处的几十年,洪家兴发现导师就是这样做的:自己开拓了一个方向,交给研究生去做,然后再去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谷超豪最早研究微分几何,由于国家需要,转向与高速飞行器设计有关的数学问题;当他在超音速绕流等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后,就把这些研究交给了李大潜,自己一头扎进混合型方程组的研究;在已经有突破性成果后,又把这个领域交给洪家兴,自己转向规范场理论。关于他在规范场领域的研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赞叹过:“谷先生是站在高山上,看到了全局的人。”当时的导师们丝毫没有门户之见,每位博士的成果凝聚的不只是一位导师的心血,而是多名专家在培育。洪家兴说,当时除了谷超豪,复旦大学的李大潜、陈恕行等数学家也给自己很多指导。而他的导师谷超豪,也给了马中骐学术上的指导。马中骐的博士论文题目,用到了谷超豪创造的一种研究方法,为此,他两次前往上海向谷超豪请教。“超豪华阵容答辩委员会”是首批博士的共同经历。马中骐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7位物理学界的顶级专家组成,其中中科院院士就有五位,“两弹元勋”彭桓武,以及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等。和马中骐一样,李尚志也没有真正上过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他的博士论文原本是为硕士毕业准备的。他做出了导师曾肯成布置的一个题目,又用这个题目的方法,做出了北京大学段学复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代数学的猜想,取得很大突破。“曾老师得知后非常兴奋,把我的成果告诉两个人。一个是丁石荪,另一个是万哲先,中科院院士。两位先生看了之后说,如果这个东西没有错的话,那就不应该只是研究生毕业,应该是达到博士生水平了。”李尚志回忆说。李尚志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担任,中科院万哲先、北京大学丁石荪、华东师大曹锡华等教授任委员。“在那之后,代数界再也没有博士的答辩委员会能聚集分量如此重的一批专家。”为了给李尚志争取博士论文答辩的机会,曾肯成用尽了关系,“跑破了鞋子”,请丁石荪参加答辩会时,曾肯成要李尚志告诉丁石荪:“如果他不去,我就拿根绳子到丁家门口吊死。”李尚志到了丁石荪家里,哪敢这样说,但丁石荪还是答应了。李尚志出门时,才将导师的话说给丁石荪。丁石荪哈哈大笑。从1982年2月第一个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马中骐之后,到1983年4月,一万余名78级研究生中,层层遴选出了18位博士。1983年5月27日,中国以自己的最高礼遇,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自主培养博士颁发证书。当时有国家领导人问博士生导师之一、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我们国家培养的博士,和国际上的水平比起来怎么样?谷超豪笃定地回答:可以达到国际水平。十八博士今何在首批博士中唯一的女博士徐功巧和导师邹承鲁院士。30年过去,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现在都已是花甲、古稀之年。他们不少人都接受过多次采访,回顾这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很多报道都会说,获得博士学位,对他们来说是命运的改变。他们的命运确实转变了,但转变的契机不是博士学位,而是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如果不是恢复了高考,王建磐可能还在县剧团写着剧本,而不是后来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如果不是恢复研究生招生,于秀源可能还是一个校办工厂的普通工人,李尚志则在大巴山中当着小学教师……改变命运的又何止这18位博士,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拐点。而博士的光环,成就了这次改变最亮眼的标志和成果。作为“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对这一名号一直很淡然。30年前召开的首批博士授予大会,马中骐作为博士代表上台发言,发言的题目叫《新的起点》。“走上科研这条路,博士其实只是起步。我自己并没有把成为第一个博士当成那么光荣的事情。”马中骐说,“谁是第一批、第一个博士,这是历史的偶然。真正的意义在于国家恢复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如果说第一批博士有什么独特之处,马中骐认为应该是浓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那时候比较单纯,考研究生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热爱,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当中去。不像现在,很多博士其实就只为了个学位,好有个找工作的硬件。”这18位博士中,有17位理学博士、一位工学博士。他们一直活跃在相关学科的前沿,多数人已经作为导师带出了自己的博士。对于他们的科研成果,实在无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马中骐的博士论文《SU(N)静态球对称规范场》,仅是这个题目,就足以让非物理专业的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只能用更世俗的角度去说明一下他们的成就——尽管这是首批博士们都不太看重的一些评价: 赵林城成为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洪家兴院士作为特邀报告人曾登上国际数学家大会讲坛;苏淳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教头”;王建磐曾执掌华东师范大学……18位博士,有着当今无可比拟的“含金量”:他们当中走出了一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四位大学校长或中科院所长……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博士传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风范。马中骐的导师胡宁在北大,每周听一次他的科研汇报。“胡先生没有一点架子,听我汇报时都是相互探讨的姿态。如果他说的有什么不对,我当场就争辩,他会说,‘嗯,你说得对,我收回。’”现在的很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很多导师在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上署名,对此,马中骐很反感,“胡先生从来不在学生的论文上挂名。”马中骐毕业后去美国进修,曾和杨振宁一起工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篇论文是杨振宁给出的方向,并且提供了方法,却坚决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学风普遍影响了当年那一批博士。于秀源带出的博士生中,王小云可以说大名鼎鼎,年纪轻轻就找出了两大国际通用密码的漏洞。但别人提及她时,于秀源的回答是:“她的成就靠自己。”这与于秀源的导师、著名数学家潘承洞院士如出一辙。在别人说起于秀源在超越数论做出的成绩时,潘承洞说:“于秀源是我的学生,但我真的不太懂超越数论。”李尚志是我国首批1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之一。他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早已是博士生导师,但仍坚持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讲授基础课。这个习惯从他在中科大数学系当系主任时就保持着,他说:“我们系从华罗庚开始就一直是知名教授上基础课,这是多年的传统。我唯一的本事就是没有将这个传统破坏掉。”30年过去,从最初的18位博士起步,如今博士帽已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全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超过五万个,早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博士授予大国。但是,必须正视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博士所取得的成果,并没有与博士数量的增长成正比。早在30年前的首批博士授予大会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提了个问题:“以后那么多博士怎么办?”很多人当时并不明白苏步青何有此问。这个问题在今日听来,更容易理解其中深意:中国博士的数量与日俱增,博士是否还能保证足够的“含金量”?博士在科研工作中是不是有相称的贡献?现在,这个问题该交由一批一批的中国博士们去解答了。本文原载于2013.10.22 《北京日报》17、20版

忍空

中国第一位博士手握001号证书,杨振宁把关看论文,如今怎样?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编陈三,很开心又和大家见面了,1982年的时候我国举行了首次博士论文答辩,那一次到场的老师非常豪华,彭恒武、胡宁、戴元本著名教授都参与,七个人组成了答辩投票小会,让他们来评判博士生论文的质量,是否有资格可以获得博士生的称号。今天要说的就是获得博士编号001的学生,曾经受到杨振宁的青睐,中国第一位博士因此诞生,这个人叫做马中骐,博时证书是由钱三强亲自颁发,完整的博士编号就是10001,这也代表着中国第一批博士诞生,这张具有意义的博士证书还被国家博物馆给保存下来,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对于马中骐来说,这是一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他的博士之路非常艰辛,从大学本科到博士毕业,花费了整整二十六年,在1956年的时候,16岁的马中骐到兰州大学就读,选择的是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开始留校教书,后来马中骐准备再次开启学霸之路,通过自己的学习,最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博士生。马中骐的博士论文曾经送到过杨振宁的手中,还让杨振宁帮忙把关,他的学习成绩吸引了很多人关注,马中骐后来留在中国工作,一直在为国家服务,直到2005年才退休,当时被评为博士导师,在学术造诣非常高,他的刻苦努力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小伙伴你们对这位博士有什么看法吗?

千世之后

简单图示:终于明白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区别了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讨。一、学生版二、圈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三、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四、红烧肉版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硕士论文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博士论文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五、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1.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2.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地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成清华人的“能干、出活”精神。我以为能达做到这一点,硕士教育就达到了目标。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涨知识: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啦!自考君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章。

不知说生

在我看来,拿一张博士文凭只能证明这一点?看看网友都说了什么!

马云:招聘不看文凭 那只能证明多交了几年学费!我认为引进人才不能只看名气,看证书,看论文,这样很难引进创业人才;我们公司招聘我是从来没看过文凭。在我看来,拿一张博士文凭只能证明一点,他爸多付了几年学费而已。一个人才是不是真正的有本事,就看他在公司的个人所得税交多少;他交的个人所得税越高,他就越是个人才。网友们纷纷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看看网友怎么说: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这阿里高薪招聘?欢迎留言,私信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