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招博士,年薪80万,求转发,求扩散,求推荐”……据报道,省内多所高校扎堆招博士,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网上甚至是朋友圈内热传。记者梳理多所高校的招聘简章发现,省内不少高校进入密集招聘期,各高校扎堆招人才,至少是博士以上学历,人数少则10多名,多则近百名。其实,不只是山东,其他省份博士招聘工作也是热度不减。一些地方高校对博士求贤若渴,诚意十足,有的甚至打出“急需引进博士,专业不限,根据不同专业,给予30万—60万不等一次性安家费,其他待遇可面谈面议”“分配商品房、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诱人条件。许多高校热衷招聘博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加快发展脚步,许多学科与专业急需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即高校出于提高学术生产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不得不在师资建设方面早作准备。客观原因正如报道中所言,为了满足对高校办学条件,如师生比、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比例、具有高级职称师资比例等基本指标的考核需要,或为了应对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评估。还有一些学校面临转型升级,如从学院升级为大学,也需要全面提升硬件条件。另外,我国经济社会多年来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端人才需求强烈,倒逼高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而使得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师资成为你争我抢的“香饽饽”。一边是高校对博士需求旺盛,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如发布包括《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在内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文件,对博士培养的入口和出口严格把关,进而拉大了优秀博士的求大于供。应该说,高校招聘博士是好事,持续旺盛的需求使得博士培养单位必须把好关,同时督促招聘博士的高校爱惜人才,即不能只招而不培,只拿数量说事,将博士数量作为招生或宣传的噱头,或只为迎检评估,这样既违背了博士生培养的初衷,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之所以需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学校与所招博士之间是一种互利互惠、相互成就的关系。尤其是在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大背景下,学校发展离不开优秀师资,需要高水平教师来助推办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升级。包括博士在内的优秀人才,也需要学校给予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良性竞争的学术氛围。对于办学水平相对较弱的高校,更要珍惜博士资源,类似“无论男博士还是女博士,只要抢到就是赚到”等抢占先机的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要认识到,这只是人才招聘的初级阶段,后续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优秀师资历来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像报道中专家所描述的,“目前博士不是太多,而是优秀博士太少”。既然优秀博士难求,因此一旦招来博士,不能变成一锤子买卖,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其逐渐成为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乃至学科带头人。相对而言,在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上做文章,在提升博士培养的软环境上下力气,才是可取之道,也有助于招来更多的优秀博士。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高校而言,招聘博士与名校相比确实存在劣势,如果基于博士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反而能在博士招聘大战中占得先机,实现博士自身发展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双赢。说到底,博士招聘热是人才的竞争,也是学校师资待遇、办学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环境的竞争,而后者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博士招聘的利器,也是学校弯道超车的核心竞争力。(韩娜)
不妨回忆一下,大学这几年,你所在的大学,教授、导师级人物走了几位,来了几位。如果大学的高层人才流失,最明显的表现是:三年之内,所在的大学排名肯定下滑,这是打不破的“魔咒”。进入2019年,各地高校纷纷使出解数引进优秀人才,发布招聘信息的高校不少于二十家。比如,公开信息的贵州理工学院计划引入大数据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0名博士研究生,每名博士最少可以获得50万元安家费。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热门专业的应届博士,就业即可获得70万元安家费;团队负责人给予科研启动经费和自行组建团队的权利。为了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甚至专门出台文件,为博士配偶解决工作。与贵州理工相比,太原理工甚至“开出更高优惠政策”,招徕首席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与其同时,某地针对留学国外的高层次人才的网络招聘活动也是如火如荼,300自多位全球知名高校的人才参与面试,其中不乏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因为时差原因,许多高学历的国外留学生宁可等待两个小时,也要争取与面试人沟通。热闹的招聘,众多的应聘者,说明国内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性吸引力越来越大。与此相伴生的是,国内高校之间“挖人才”的力度同样“空前”,今天你挖我精英人物,明天我引你权威人才,彼此之间墙角挖得不亦乐乎。越是财大气粗的高校,吸引人才的手法越是老辣,出手稳准狠。比如,长江学者、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院长,将南京大学的社会学从零基础一直引领到国内高校前列,差一点被“挖走”。高校要发展,当然离不开学科带头人,名校还需要人才创出成绩才能打响“名校品牌”,同时,教授学者在高校之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流动过频过繁,只会助长心态浮躁,影响学术的钻研,高校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阻碍。全国没有被“挖”的大学不多,有些地处偏远的大学被“挖”得更“惨”。曾有人做过统计,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足以再组建一所兰大”。不仅是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甚至堂堂有名的中科大在过去三年间也流失6位院士。人才往哪里流?大多是去往北上广和海外。流失人才过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输血”,大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必然呈现下降态势。高校人才流失最严重的每年年初年尾,便有学生戏言:今天晚上离开实验室,明天早上不知道教授还在不在学院工作。频繁的人才流动,带给大学损失的是科研经费浪费,整体排名倒退;带给学生带来的损失则是“学不到该学的知识”。说到底,高校之间的竞争,除了生源质量的竞争,也是院校之间人才的竞争。有人认为,物质的社会造就追求物质的人,其实,知识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要留住人才,重要的还要看高校的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和未来发展前景。(谢谢您的本次阅读,敬请继续关注作者“观海松说教育”。如果您有更好建议,敬请评论分享。)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近期,“高校博士招聘热”现象愈演愈烈,多地高校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网上甚至是朋友圈内热传,提供的待遇更是一家比一家有吸引力。小编查看了高校人才网上最近相关的招聘信息,不少高校在博士人才的引进上更加迫切,近三个月的博士招聘信息达到1000多条;更有一些关注高校人才网的朋友反映:最近看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人才招聘都要招博士了~~据了解,之所以越来越多高职院校重点引进博士,一方面近几年高校发展较快,很多专业都急需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学校的教授、博士、硕士的数量,都是考核的硬指标。”某高职院校招聘人员介绍,如果师资力量硬件不达标,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评估和今后的办学。此外,一些高职院校也在谋划转型升级,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很旺盛。在高等教育竞争渐趋激烈的当下,人才争夺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长期以来,公办本科院校都是博士求职的主要方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加入到博士人才引进的队伍中,特别是一些地处一、二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引进的博士不但直接有编制,而且在待遇上也不输于同城的公办本科院校,这无疑也为博士求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相比公办本科院校,很多高职院校也有硬伤,比如学校名声不够响亮,抑或学科实力薄弱、缺乏学术团队、抑或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存在先天劣势等原因,在博士人才争夺战中,似乎还是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成为博士们求职的第一选择。例如南京某专科高校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老师就表示:“学校很重视博士人才的引进,其实各方面提供的条件、待遇、教学科研环境等都挺不错的,甚至比一些本科院校的要好些,但是引进效果却不怎么好,可能还是平台层次不够吧~”对于博士层次人才来说,待遇、政策等固然为博士们所看重,然而在面临上文中类似的择业时,与薪酬待遇相较,高校提供的平台是否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更为重要些。“学科是否为优势学科,学术平台高不高等这些都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在某高校任职的覃姓博士如此说道。一般都希望到层次更高、更能开阔视野、有后劲的高校去就职。也有人说,虽然本科院校在层次上固然高些,平台也相对高些,但本科的教学科研任务更重,“非升即走”,面对的竞争压力更大;而专科相对会轻松些,职称竞争压力小点,职称评定可能更容易些等等。那么,博士毕业的你(或者说如果你取得博士学历),你会选择到普通本科院校还是条件较好的专科院校发展呢?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S:如果您目前处于某种困惑状态,或者有觉得值得探讨的话题,欢迎留言哟!
资料图:招聘会现场。 韦亮 摄中新社广州12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急需紧缺博士科研人才系列供需招聘专场引荐会23日在中山大学(广州市海珠区校区)英东体育馆举办,广东省内12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高新企业进场洽谈,博士科研人才需求量达2713人。记者现场注意到,用人单位对博士的需求以理工科方向为主,研究方向分类颇为精细,生物材料、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机器人算法、半导体、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各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一些用人单位高层现场“摆摊”,与应聘者面对面交流。“今年我们计划引进30名半导体专业博士,但现在都年底了,仅招到10人。”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彭海宁显得有点焦虑。他告诉记者,该院正在组建科研团队,急需微电子学、电子与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该院除了提供优厚的待遇,也创新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最高八成归科研人员。彭海宁表示,当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半导体专业人才都有很大需求,而原本国内这类高层次人才就很稀缺,因此当前对人才引进的竞争相当激烈。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廖恒当天上午与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初步接触。廖恒称,如果到企业任职,他希望从事的研发工作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如果是科研院所,他更希望分配机制上有所创新,能起到激励效应。据该引荐会主办方统计,当天共有1127名博士、博士后科研人才进场洽谈,供需双方现场达成初步签约意向的有568人次。该引荐会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承办。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广东省人社厅将于2019年1月6日在深圳大学举办博士科研人才招聘专场引荐会,2019年1月20日在广州举办留学归国人才专场引荐会。(完)
近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则招聘刷屏了。大家看了之后,表示这算得上是今年看到的最有诚意的招聘广告了。这是一则博士后招聘,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邹权课题组。在这则招聘信息里,邹老师言语之恳切,让人觉得诚意满满!比如他明确表示,博士后不是学生,他要招的乃是与其“合作一生的战友”。另外,他还承诺除工资外,会配套薪金给博后至少再加10万,并且上不封顶!除此之外,这则广告还有很多亮点,大家自己感爱吧邹权课题组常年招收博士后欢迎您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并且考虑选择我作为导师,与我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具体情况待遇见下:硬性要求:35岁以下,博士学位,全职关于薪水:学校给薪水12w起(12-30w,按照成果评定),我个人科研经费充足,导师配套薪金至少10w元,按照产出,上不封顶。学校对论文奖励丰厚,按照我课题组的水平,博后一年拿到的论文奖励也应该在6-10w。以上收入累加,均为税前每年。(之前部分微信公众号转发有误,以此为准)关于出站要求:选择以上年薪制博后,学院会与博后签订出站协议,一般是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例如:影响因子大于10、中科院大类一区、ESI高被引论文、或领域顶级期刊如Binformatics),按照本课题组之前的成果水平,只要您认真努力,我想问题不大。关于研究方向:我个人的方向是生物信息学(偏计算机)。我也非常欢迎生物、化学、医学、农学、数学背景的博士加入。不会编程不要紧,会用Linux软件即可。具体的方向可以面谈,我建议在您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生物信息学找一个交叉点。毕竟我在生信领域多年并担任多个期刊的主编、编委,对生信期刊了解的多一些。关于出国:我鼓励博士后出国长期交流,取得高水平论文成果,如果需要,我可以协助联系、推荐外导。但取得论文成果第一单位需标注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出站后去向:很多同学关心是否可以留校,以及“师资博后”的问题。基础前沿院较特殊,只有正高独立PI,入职基础前沿院的最低标准是“校百人”,竞争很激烈,需要有高水平论文(比如10分以上,甚至Nature子刊,ESI高被引论文等)。但其他课题组也有博后成功入选校百人的先例。我想,如果您足够努力,出站后的去向不是问题。我不希望您用尽浑身能量去哪当个讲师,而是希望您能成为多个高校追逐的目标,直接以教授、高层次人才、独立PI的身份开始职业生涯。如果您目前还没有高水平论文,甚至SCI论文,这都不要紧,只要有上进的心和毅力,我会尽我所能帮您实现目标。工作地点和环境: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在成都市中心,生活便利。通过3个国自然基金的积累,我已搭建好成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我课题组有专职助理,不需要做与学术无关的杂事。顺便说一句,基础前沿院的卫生间是我在国内所有高校见到的最干净的,基础院行政人员是我在国内多个高校中见到素质最高、态度最好的,没有之一。都是五星酒店水平。这也是我当时决定跳槽基础院的原因,细节决定成败!博后期间要求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会尽力指导撰写;另外,由博士后取得的各种基金、论文奖励均由博士后自行支配。我的要求:只有一点,需要尊重我。请相信:在论文撰写投稿,尤其是生信方向,我比您有更多的经验。另外,我希望博后能够努力、有追求。当然,也有人希望博后是个过度,期间要结婚生子,我也理解,但请一定事先和我协商。如果愿意来做博后,请先邮件联系我,可参考 准备材料。确定后我会请科研助理协助您准备材料,中国博士后网站审批一般在2周以内,审核通过后可以来学院报到、签合同、起薪,工资要等档案到校后才能发放。与我联系的最佳方式是邮件,一般当天我都会回复;微信、QQ我通常会静音,大量未读消息有可能被我丢失掉。读博名额紧张,近两年已满,抱歉。最后,我想说的是:博士后不是学生,而是与我合作一生的战友!我真心希望成都能够成为您起飞的起点和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您收获的不只是多篇论文和青年基金,还有应该有一份自信和职业高起点。我希望从我这离开的兄弟,都能够以教授、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入职新的单位,并会尽我全力帮助。未来的路多风雨,我们一生相互帮助!不要去个低水平地方拿低薪低职称,把宝贵的时间无奈地写垃圾材料、填表、报销、做ppt!我走过的弯路不希望你再走一遍!邹 权2018-12-21来源:青塔 (部分内容参考:中外学术情报)
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就在不久前,北京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工作人员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管理办法》中对各种人才的引进都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其中部分规定对博士等高级人才的引进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用人单位HR们都知道博士招聘难绝不只是政策问题。博士等高级人才招聘难在哪里?尽管有政策护身和引进刺激,但是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与博士等高级人才之间却始终隔着一道墙。一方面,像博士这样的高级人才,因为不缺少工作机会,导致在择业上不够“主动”,常常隐匿在招聘市场背后,“守株待兔”般等待抛过来的橄榄枝。另一方面,正因为博士在网络上几乎处于神隐状态,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无门”,更多依赖传统的线下招聘会或是向一些重点大学的就业办递交招聘信息,效果却是寥寥。因此,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找到能够更多接触博士等高级人才的渠道最为关键。高效的对话机制和招聘流程也必不可少。全国最大线上博士人才库,高级人才招聘“柳暗花明”到底怎样的招聘渠道才是高效、精准的呢?目前招聘渠道,一是传统的线下招聘会;二是通过各高校就业办;三是线上的招聘网站。说到这里,可能企业的HR要发牢骚了,因为很多HR都经历过在某些招聘网站常年付费、常年挂着招聘信息,却没看到半个博士简历。而反观前两种渠道虽然传统且效率不高,却似乎比线上招聘更靠谱一些。这其实是一个误会。不是线上招聘博士不靠谱,而是因为不是所有线上招聘网站都有博士人才。像智联招聘,它是以应届本科生和工作经验不多的职场新鲜人为主的,要是将招聘博士的需求寄望于它,能招到才怪。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智联招聘不好,而是术业有专攻,不同的招聘平台有不同的优势所在。那么,有没有更精准的招聘平台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旗下的线上招聘网站,蓝桥招聘全面承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强大的博士简历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线上博士人才库。目前,蓝桥招聘“中国博士”线上招聘专区拥有博士简历资源80000余份,每年新增应届博士生简历资源10000余份,覆盖全国高校硕博培养单位300所,院系20000个。各企事业单位和博士等高级人才在蓝桥招聘上实现高效沟通、对接和洽谈,促进高级人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满足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对于博士等高级人才的招聘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蓝桥招聘并没有舍弃线下传统招聘,而是打破线下招聘局限,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蓝桥招聘不一样要说蓝桥招聘为什么这么牛,还要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连续多年搭建高级人才线下招聘渠道,每年在全国各省市线下组织“全国高级人才巡回招聘会”40余场 。2018年度全国春季巡回招聘会已于3月12日起在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陕西、安徽、江苏、上海等9大省市展开,参会人员资质均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及博士后人员,到场人数超过万人。也正是在此基础上,蓝桥招聘方才有旁人难及的海量真实的博士简历资源,而且能实现博士简历资源的持续更新和增量。此外,蓝桥招聘还面向各企事业单位开通高级人才猎头服务,区隔于其他同类互联网招聘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双渠道赋能,帮助用人单位在博士等高级人才招聘过程中降本增效,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一站式高级人才解决方案的招聘平台。更让人惊喜的是,蓝桥招聘除了在博士等高级人才招聘方面表现突出外,在其他层次校招和社招方面也毫不逊色,基于全国竞赛、IT培训建立的真实优质的简历资源,让蓝桥招聘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人才招聘富生态圈,从多层次真实简历丰富度到人才经纪人推荐精准度,蓝桥招聘实际上是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人才招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正在为春季招聘发愁的HR们,不管你需要哪类人才,都不妨到蓝桥招聘试试看。万能的大熊微博2015 2016 2017连续三年获得科技领域、电商领域十大最具影响力大V公关品牌专家:曾负责360手机助手、360手机游戏、360随身wifi、360儿童手表、360行车记录仪的品牌营销,均为行业第一品牌。畅销书作者: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畅销书《格局逆袭》,销售近10万册。微营销第一社群大熊会创始人:2013年创建大熊会,位列中国社群影响力排行榜前五,是国内最大的致力于研究和引领微营销发展潮流的社会化营销社群组织,成员已超七千人。
分享教育经验知识、招聘就业信息,一起成长,欢迎关注本账号。江苏省是教育大省,省内高校林立,让人羡慕。本来想介绍盐城工学院,但是想到这所大学负面新闻缠身,就不想介绍了。今天要介绍的这所大学是常州工学院。一、学校情况常州工学院是合并组建的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后改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与常州职业大学使用一套编制。1982年,在常州职业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市机械冶金大学合并,新校名为常州工学院。这所大学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2003年,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到常州工学院,成为其中的师范学院。由此,这所大学文理工兼备,以工科为主,具有了综合性大学的样子。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在校生1.5万人,设有18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从专业水平看,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江苏省重点专业等10余个。常州之心二、招聘情况与其他大学一样,常州工学院的人才引进也是分层次的。它分为4个层次:高端人才、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高端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各种头衔的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主要是本学科成名人物。这两类都是稀缺人才,不需要介绍了。还是按照惯例来,重点介绍后两类:1.引进要求引进教授的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内高水平大或海外著名大学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引进博士的要求是,毕业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海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年龄不超过40周岁。2.待遇学科带头人引进费是60-100万,科研启动费面议。博士分为四类,安家费从20-60万,科研启动费3-20万,租房补贴1800元/月。如果是具有教授职称的博士,安家费是40-80万。三、评价一下常州工学院学校一般,它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区位。它在镇江和无锡之间,属于苏南地区,与上海、苏州、南京相邻。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还是具有吸引力的。从待遇来看,常州工学院给博士的引进费一般,也就是中规中矩。但是,与同城的常州大学相比,还是强了很多。很多发达地区的大学虽然一般,要求高,但是外在的环境对人有吸引力,很多人就是被所在地吸引的。这也不失为一种择业的标准。常州红梅公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啊。
王钟的“虽然说,收入不是衡量人才层次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应该最大程度地体现在收入水平上。”7月23日,华为发文公布了由任正非签发的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据报道,这批顶尖学生全部为2019年毕业的博士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此前,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讲话中提及:“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入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刚刚毕业就能收获上百万元的年薪,在外界看来,华为招聘的这批“顶尖学生”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有人争议应届生拿如此高的薪水是否合理,也有人好奇这批学生的教育背景,还有许多人感慨历来敢为人先的华为此举的大手笔、大格局。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华为此番招聘8名博士毕业生,看中的并不是他们的学历,或者说学历只是他们被华为高薪录用的基础条件。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8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进一步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博士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增强,但也意味着博士教育进一步普及,单凭一张文凭取得用人市场追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水平人才当然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学历本身不再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其次,由于能力存在高下之分,应届生的收入水平也将进一步分化。我们可以看到,在华为招聘的8名顶尖学生中,其年薪待遇差距悬殊。进一步分析,这批顶尖学生虽然都毕业于境内外一流高校,但与他们一起毕业的同学,未必能迈入像华为这样的工作平台,获得类似的收入待遇。根据相关报道,华为在录用这批博士毕业生时,详细考查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建树,这种精细化选拔人才的工作模式,值得许多用人单位学习与借鉴。与此同时,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也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再次,华为对顶尖学生许以高薪,态度鲜明地对论资排辈的用人方式说“不”。在传统的用人模式中,员工收入的高低与所谓的资历挂钩。不管是在何种性质的单位,都存在着论资排辈的弊病。尽管经验依然是衡量人才价值的重要维度,但在创新性环境中,资历较浅的新人完全可能一鸣惊人,发挥独特的“后喻”优势。机械地以人才的工作年限作为晋升条件,只会让企业面貌死气沉沉,让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虽然说,收入不是衡量人才层次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应该最大程度地体现在收入水平上。一直以来,华为都是一家以员工高收入、高福利著称的公司,其赢得的社会声誉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其对员工的爱护。这与一些空谈理想和奉献却枉顾员工实际权益的企业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高效的创新型社会,必然具有一股对学识和人才尊重,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华为多年以来的成功不是偶然,仅就其用人价值观而言,堪称科技企业的典范。
央广网广州10月29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通讯员粤仁宣)日前,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承办的“全省急需紧缺博士科研人才供需招聘引荐会”第一场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本场引荐会汇聚了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广东省航空航天装备技术研究所、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20家省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高新企业。活动当天,省内外共有417名博士、博士后科研人才进场洽谈,现场达成初步签约意向的有167人次。根据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数据汇集分析,目前用人单位博士科研人才需求量达2999人,以理工科方向为主,研究方向分类极为精细,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各用人单位积极争抢的香饽饽。本场活动由中山大学承办,作为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49个学科专业和领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学校之一。其中,有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率达92%。每年培养博士1200余名、博士后近千名,他们正逐渐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广东省博士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随着经济的深度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各地市行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需求仍亟待解决。“博士科研人才系列供需招聘专场引荐会”作为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粤组通〔2017〕46号)的重要举措,自2017年首届举办以来,为广东引进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创新人才,有效解决基层招聘高层次人才难问题,极大增强了广东对人才的吸引力,社会成效显著。下一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会同省教育厅,继续做大做强“博士科研人才系列供需招聘专场引荐会”活动品牌,为博士科研人才留粤工作、服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推动博士科研人才队伍壮大发展,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据了解,第二场急需紧缺人才博士科研人才供需招聘专场引荐会将于2019年11月9日在东莞松山湖举行。
为了招聘到好的人才,企业都能使出什么绝招?1、花式招聘信息想要招到好的人才,当然要先从“招聘”环节下手。什么搞笑段子、土味视频、网络炒作……只要能吸引到求职者,就是好的招聘信息!前几年,网易就把魔性洗脑神曲《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改编成了《浙江杭州网易互联网招聘了》,一下子就吸引了圈内人的注意力。2、参加面试送礼品没错,只要你来参加面试就送礼品。礼品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大礼包、榨汁机、办公神器……就算对公司不感兴趣,对礼品总该有点兴趣吧?感兴趣就来面试!3、砸钱当然,招聘人才的终极秘诀还是“砸钱”。只要舍得花钱,就没有招不到的人才!这不,为了吸引顶尖人才进入华为工作,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发起了名为“天才少年”的项目。加入“天才少年”项目的人才,工资共有三档,最高年薪可达 201 万元,而且还都是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这个薪资,这个待遇,我酸了……但是,想要成为“天才少年”的一员并非那么简单,该项目的面试需要经历七轮左右的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到目前为止,全球也只有 4 人获得了“天才少年”最高档的年薪。这4个人是: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张霁(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看来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也需要金钱的加持。而金钱,也是衡量一个人实力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