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视频请点击最下方的“阅读原文”)继续大型人物观察记录片《世界500强为何爱上长沙》。博世在长沙设立工厂已经15年了,它见证了长沙的种种变化。牵手博世,从他乡回到故乡的魏彦有话想说。我是魏彦,是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博世长沙是德国博世在中国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工厂。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我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伢子。2005年,当时我在美国。我记得是一个早上,突然接到猎头的电话,说博世在长沙建立一个企业,问我有没有兴趣来,当时我想,博世是一个挺好的企业,同时我是长沙人,所以就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博世长沙公司2004年11月正式注册,2005年5月工厂奠基,2006年2月正式竣工投产。当时从征地拆迁到平地完毕,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德方高管都竖起了大拇指。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我2007年回长沙以后,感觉长沙到处都是欣欣向荣,很有活力,和我在1993年离开长沙的时候完全是不同的,所以我当时感觉回到长沙是个很正确、不错的选择。博世长沙公司是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我们为汽车市场提供汽车稳定系统和刹车防抱死马达、发动机冷却马达、座椅电机、雨刮电机、雨刮连杆和雨刮片等。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长沙在中国的中部,具有很好的地域优势,从长沙辐射到全国主要的主机厂,基本上距离都在1000公里以内,是个最佳的选择。这些年,猎豹、北汽福田、陕汽环通、众泰、吉利、比亚迪、住友橡胶、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上海大众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进驻,长沙已经形成了以轿车、越野车、新能源汽车等6大类整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群。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这些年来,长沙除了有地域上的中部优势,和人工成本优势之外,同时汽车产业链也越来越完整,更加具有吸引力。博世作为跨国公司,能够在长沙成功地扎根下来,这给其他全球车企品牌选址长沙建立了信心。接待有意向在长沙投资的外资企业的考察,是我们这几年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作为博世,在长沙投资了十来年,并且取得很大发展的公司,以我们的亲身经历给他们介绍长沙的营商环境,更有说服力。随着业务发展和产量增加,博世长沙又相继在2008年、2012年、2016年完成了三期厂房及研发中心的建设,累计固定资产投入超过24亿元。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过去几年,博世(长沙)的销售额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那么随着一次一次的扩建,目前,博世(长沙)的员工由原来的400人,已经增长到4000人左右。在博世长沙中高层管理者中,有不少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回到长沙的湖南人,在技术研发部门,拥有海归背景的员工数量那就更多了。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彦:国际直航的相继开通、人才新政的颁布、“工业三十条”的政策、还有社保(缴费)过渡试点、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科研资金奖补政策,总的感觉是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们正在谋划第五期厂房建设,预计2021年正式投产,届时将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编辑:宝珠)大家都在看太方便!长沙发行潇湘卡,实现全国200多个城市一卡通长沙警方摧毁一25人“地下出警队”涉恶集团微信改版,经常找不到我们?点击右上角,把长沙观察设为星标随时获取最新消息!
博世长沙公司,技术员正在调试工业4.0生产线。 (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王晗当众多企业还在恶补工业3.0、工业2.0落下的“功课”时,作为我省首个工业4.0示范基地,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长沙”),已经开始向工业4.0进军。“工业4.0意味着将建成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从供应商到客户,将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2月24日,记者在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带领下,探寻这座“超级工厂”的“智造”魅力。以“人”为本的“机器换人”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们穿着干干净净,在电脑显示屏前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走进博世长沙,其散发出的工业之美令人惊叹。在这些聪明而高效的机器背后,是一群更聪明的人。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机器换人”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中描述智能制造所必备的元素。在博世长沙,“机器换人”正在推动企业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设备智能最终体现在‘人’上。”张毕生认为,设备的智能化归根结底是由人赋予的,人才是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因素。2016年初,博世长沙工业4.0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中德专家们一年的设计测试,建成了全新第九代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生产线。15套照相系统,每分每秒都在采集数据,自动上传。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博世长沙智能现场管理全自动化,真正实现“人机交互”。以绕线工序为例,需要由3台机器人合作完成。过去,要优化机器人之间配合,最通常的做法是由工程师掐秒表做计算,再一次次试验调整。现在,有了各环节实时而详尽的生产数据,他们就可以腾出手脚,专注于分析和设计,以创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人力,而是通过机器把人从过去简单、重复的岗位上解放出来,专注于研究分析和服务,从而促进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博世长沙总经理助理李永寿说。如今,博世长沙已实现办公电脑对工艺参数的远程控制,从而使工作变得愈发简单和高效。智能化生产线自动汇报生产情况、自动换型,通过博世生产执行系统MES,设备自动根据博世标准工艺进行生产,做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追溯,同时还避免了人员操作误差,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工业4.0示范生产线量产运行不到一年时间,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0%,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同时将工人从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人”为核心,赋予全生产线自动化的设备智能。打破信息壁垒的“万物互联”在博世长沙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车间,以一条不足2米宽的过道为界,一边是传统流水线,12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一边是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2名工人、5台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两条生产线的产品一模一样,但一小时内的产量却分别是288台和480台。记者看到,相比传统的流水线设计,工业4.0生产线34个工序采取U形工站闭合式排列,能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操作员穿着特制的穿戴设备,一靠近机械手臂,机器便自动降低生产节拍直至完全停止,保障操作员安全;在电脑上发号施令,智能化流水线就能“心领神会”,按部就班地生产出所需产品。“当制造环境内的人、机、物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岛屿后,让他们实现互联,就需要拥有统一的标准。”张毕生说,这就像大家都说同一种语言一样,博世工业4.0开发的软件和硬件标准,使其能够轻松地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记者看到,生产线上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射频技术等数据采集技术无处不在,这些便是实现互联共享的关键。这里所生产的每个产品都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物联号、生产状态、性能参数等所有产品信息都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清楚显示。“客户端一旦有问题,我们就可以立刻锁定问题解决。”李永寿介绍,这套由博世长沙自主研发的可追溯扫描系统,因为高性价比,已吸引了不少买家。从资源管理系统到生产执行系统,从设备维护到智能物流,博世长沙有一套整体的智能方案。而其在生产管理上的智能化运用,更是备受称道。生产线上每一个相关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寿命、维护保养时间等数据信息,都将被储存和显示。如此一来,便可根据需要,实现一边保养、一边更换、一边生产。同时,通过授权实现了与全球博世集团工厂生产管理信息的透明和互联。虽然从智能生产到工业互联,还要跨越工业标准、开放的平台、开放的通信协议“三座大山”,但对工业4.0项目在长沙乃至湖南的示范推广,博世长沙颇具信心。目前,博世长沙已为长沙锐博特、杰立特等本地供应商提供博世工业4.0相关软硬件技术培训,带动了本地智能制造发展,逐渐成为工业4.0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可以预期的是,2020年,博世长沙会成为整个博世集团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示范性的工厂。”张毕生表示,今年,博世长沙还将有13条生产线接入4.0的互联系统,5条全新的4.0生产线投入使用。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秦胜瑞 何宇):博世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发起者,在工业4.0领域有着独特的定位,既是工业4.0解决方案领先的践行者,也是工业4.0解决方案卓越的供应商。博世长沙公司是博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100多个工业4.0试点项目工厂之一,同时博世长沙公司的工业4.0示范项目得到了省、市政府及长沙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在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及长沙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博世长沙公司于2016至2017年间完成了工业4.0示范项目建设。以生产汽车防抱死马达为例,此前,9名工人在传统生产线生产1个成品需要9秒,每小时可生产400个。而工业4.0示范生产线仅用5台机器人,2个工人,7.5秒便完成了从原材料上料到成品集成的34道工序,每小时可生产480个成品。它不仅实现了智能化的现场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友好的人机协作,还能自动汇报其生产状况,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该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质量损失减少30%,操作工人减少80%。为更好地展示博世长沙智能制造技术与项目成果,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与强烈建议下,博世长沙公司的150平米的工业4.0培训展示室于2017年2月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培训展示室主要承担内、外部智能制造培训及参观交流的功能。博世长沙公司希望借此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工业4.0升级,近而实现工业4.0生态的建立。博世工业4.0特点博世生产工厂工人监督机器人工作情况
博世长沙公司,技术员正在调试工业4.0生产线。 (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王晗当众多企业还在恶补工业3.0、工业2.0落下的“功课”时,作为我省首个工业4.0示范基地,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长沙”),已经开始向工业4.0进军。“工业4.0意味着将建成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从供应商到客户,将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2月24日,记者在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带领下,探寻这座“超级工厂”的“智造”魅力。以“人”为本的“机器换人”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们穿着干干净净,在电脑显示屏前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走进博世长沙,其散发出的工业之美令人惊叹。在这些聪明而高效的机器背后,是一群更聪明的人。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机器换人”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中描述智能制造所必备的元素。在博世长沙,“机器换人”正在推动企业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设备智能最终体现在‘人’上。”张毕生认为,设备的智能化归根结底是由人赋予的,人才是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因素。2016年初,博世长沙工业4.0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中德专家们一年的设计测试,建成了全新第九代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生产线。15套照相系统,每分每秒都在采集数据,自动上传。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博世长沙智能现场管理全自动化,真正实现“人机交互”。以绕线工序为例,需要由3台机器人合作完成。过去,要优化机器人之间配合,最通常的做法是由工程师掐秒表做计算,再一次次试验调整。现在,有了各环节实时而详尽的生产数据,他们就可以腾出手脚,专注于分析和设计,以创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人力,而是通过机器把人从过去简单、重复的岗位上解放出来,专注于研究分析和服务,从而促进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博世长沙总经理助理李永寿说。如今,博世长沙已实现办公电脑对工艺参数的远程控制,从而使工作变得愈发简单和高效。智能化生产线自动汇报生产情况、自动换型,通过博世生产执行系统MES,设备自动根据博世标准工艺进行生产,做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追溯,同时还避免了人员操作误差,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工业4.0示范生产线量产运行不到一年时间,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0%,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同时将工人从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人”为核心,赋予全生产线自动化的设备智能。打破信息壁垒的“万物互联”在博世长沙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车间,以一条不足2米宽的过道为界,一边是传统流水线,12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一边是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2名工人、5台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两条生产线的产品一模一样,但一小时内的产量却分别是288台和480台。记者看到,相比传统的流水线设计,工业4.0生产线34个工序采取U形工站闭合式排列,能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操作员穿着特制的穿戴设备,一靠近机械手臂,机器便自动降低生产节拍直至完全停止,保障操作员安全;在电脑上发号施令,智能化流水线就能“心领神会”,按部就班地生产出所需产品。“当制造环境内的人、机、物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岛屿后,让他们实现互联,就需要拥有统一的标准。”张毕生说,这就像大家都说同一种语言一样,博世工业4.0开发的软件和硬件标准,使其能够轻松地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记者看到,生产线上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射频技术等数据采集技术无处不在,这些便是实现互联共享的关键。这里所生产的每个产品都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物联号、生产状态、性能参数等所有产品信息都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清楚显示。“客户端一旦有问题,我们就可以立刻锁定问题解决。”李永寿介绍,这套由博世长沙自主研发的可追溯扫描系统,因为高性价比,已吸引了不少买家。从资源管理系统到生产执行系统,从设备维护到智能物流,博世长沙有一套整体的智能方案。而其在生产管理上的智能化运用,更是备受称道。生产线上每一个相关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寿命、维护保养时间等数据信息,都将被储存和显示。如此一来,便可根据需要,实现一边保养、一边更换、一边生产。同时,通过授权实现了与全球博世集团工厂生产管理信息的透明和互联。虽然从智能生产到工业互联,还要跨越工业标准、开放的平台、开放的通信协议“三座大山”,但对工业4.0项目在长沙乃至湖南的示范推广,博世长沙颇具信心。目前,博世长沙已为长沙锐博特、杰立特等本地供应商提供博世工业4.0相关软硬件技术培训,带动了本地智能制造发展,逐渐成为工业4.0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可以预期的是,2020年,博世长沙会成为整个博世集团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示范性的工厂。”张毕生表示,今年,博世长沙还将有13条生产线接入4.0的互联系统,5条全新的4.0生产线投入使用。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马达工业4.0示范生产线。图/受访者提供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 通讯员 黄姿 长沙报道“基于博世工业4.0自动化平台Opcon+建造的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马达工业4.0示范生产线投入使用。”近日,记者从长沙经开区企业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获悉,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机器换人”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中描述智能制造所必备的元素。在博世长沙,“机器换人”正推动企业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 亮点一小时生产480台发动机穿过4道防护门,到达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马达装配车间。一条两米宽的过道,两条装配生产线对比鲜明:一边是传统生产线,工人忙个不停;一边是新生产线,智能化亮眼。记者在一个装配工序的工位发现,机器人正在作业。它能根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订单情况自动计算物料,将物料需求发送到仓库。仓库收到指令后会自动备料,然后交由运料小车配送到生产线上。这两条生产线产出的产品一模一样,效率却完全不同。传统流水线,12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全新的工业4.0生产线,2名工人、5台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两条生产线一小时内的产量分别是288台和480台。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该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让工人从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智能化升级改造线已改造完成,出现人为干预和非生产性损失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生产节拍缩短约30%。“该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博世生产执行系统MES,应用了8个工业4.0的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并且实现了智能化物流。”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介绍,从将生产计划发送至生产执行系统,从原材料的准备到配送,从制造成品到包装,整个装配生产线完全按照博世工业4.0理念,实现设备、物料、人的互联。相比旧的生产线,这条工业4.0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除了自动化水平更高、人机交互更便捷,还具备产品追溯、自动换型、智能订单管理、数字化包装等功能。 效果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工业4.0时代,掌握关键数据,打造全球化智能服务体系,对企业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至关重要。“‘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人力,而是通过机器把人从过去简单、重复的岗位上解放出来,专注于研究分析和服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博世长沙总经理助理李永寿说,互联的前提是数据的采集与共享,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射频技术等,就是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以绕线工序为例,需要由3台机器人合作完成。过去,要优化机器人之间配合,最通常的做法是由工程师掐秒表做计算,再一次次试验调整。现在,各环节有了实时、详尽的生产数据,工程师就可以腾出手脚,专注于分析和设计,创新和优化生产流程。2016年初,博世长沙就正式启动了工业4.0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条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马达工业4.0示范生产线,对现有生产线进行第一期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建设一间面积为150平方米的培训展示室。项目建成后,该公司参观接待次数及人数均为去年同期的5倍左右,为其他企业的工业4.0建设起到样板示范作用。培训展示室已于2017年2月投入使用。同时,在与长沙锐博、杰立特、佳林智能等本地供应商紧密合作过程中,该公司通过为其提供博世工业4.0相关的软、硬件培训,带动本地智能制造发展。链接经开区“飞地”园区九大项目开工本报长沙讯近日,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8亿元。集中开工的项目有美好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乐浦汽车零配件物流园建设项目、吉尔润科润滑油生产项目、精斯诚人防及消防设备生产项目、分布式10兆瓦自用光伏发电项目等。其中,招商产业项目5个,企业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达1.15亿元。美好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约139亩。厂房内将建成行业单产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上海乐浦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上汽大众多个分公司提供第三方仓储和物流配套的企业。项目争取在12月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8亿元。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是长沙经开区和汨罗市合作共建的飞地园区,是湖南省飞地经济试点园区。同时,记者从长沙经开区获悉,1月至4月,经开区共引进、洽谈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预计总投资570亿元,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行业。
慧推荐理由这一年来,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智慧,才能让博世长沙的工艺流程变得更加智慧。——博世长沙大数据团队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玲 通讯员 郭凤自2017年3月,长沙首条工业4.0示范线在博世长沙工厂投入并开始量产以来,博世长沙45条生产线已全部实现产线互联,每天产生海量工业数据。如何让冷冰冰的数据“活起来”,反哺到工业生产中,让机器生产更智慧?这是今年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面对记者采访时,他用“慧”字来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数据让产线从“智”到“慧”两年前,张毕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工业4.0生产线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原来组装一个防抱死马达需要12.5秒,现在只需要7.5秒,操作人员大幅减少,质量损失减少30%。因此,在推荐2017年年度字时,他几乎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用“智”来概括博世长沙工厂那一年的变化。经过两年的发展,博世长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但产线出现故障,影响生产的问题一直存在。如果能监控产线和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或许就可以减少损失。“产线互联后,我们产生并采集了海量数据。”张毕生介绍,一条生产线每天产生上百兆的数据,45条生产线每年产生的数据以TB计,但此前数据处于静默状态,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近两年来,博世长沙组建了一个10余人的团队,开始着手挖掘大数据,让冷冰冰的数据“活起来”,应用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网络、客户服务等环节,从而让产线更加智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多个智能解决方案应用到车间海量的数据中,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博世长沙的方法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指的是给设备和产线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采集数据;“软件”则是开发软件系统,对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张毕生说,他们将海量数据降维、处理转换后,与产线前后端岗位工程师协作,从数据中提取上百个变量,进一步分析后,选择对生产有价值的变量计算建模。截至目前,通过挖掘大数据,博世长沙已研发的智能解决方案,如能源管理系统、焊接设备管理系统、皮带寿命分析系统和车削质量预测系统等应用到生产环节,车间生产效率和成本都有明显优化。张毕生介绍,以往焊接电极使用寿命为700次,应用焊接设备管理系统后,焊接电极可使用900次,延长设备寿命周期的同时,也降低了30%的成本。除了自用,博世长沙皮带寿命分析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输出到某外部单位。该系统根据皮带电流状态和噪音等特征,可提前16个小时预警故障。“这一年来,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智慧,才能让博世长沙的工艺流程变得更加智慧。”张毕生再一次向记者阐释团队一致推荐“慧”的原因。参与推荐年度字渠道:1.关注长沙晚报官方微信(cswbweixin),直接回复“年度字”,出现推荐链接后,点击填写即可。2.在掌上长沙搜索“湖南年度字”,进入对应稿件后,即可找到填写年度字入口。3.拨打长沙晚报新闻热线电话96333推荐。4.视频参与。参与者可拍摄视频发送到邮箱2604249157@qq.com(xmt-cswb@qq.com),视频内容为介绍推荐的年度字,讲述推荐理由,同时表达对来年的期待和祝福。
集微网消息(文/春夏)5月8日,索恩格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研发中心、索恩格工业园二期项目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图片来源:华声在线)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近10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预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研发人员超过80人。未来,它将成为索恩格的全球研发中心、试制中心和性能测试中心,并负责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学研工作。据华声在线报道,索恩格工业园二期项目于5月开始,预计于2020年9月交付。值得注意的是,索恩格的前身是德国博世集团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起动机和发电机技术及服务供应商。索恩格中国拥有长沙和长春两个生产基地,其中长沙基地为中国总部。2017年,索恩格汽车中国总部新工厂正式开建,新工厂和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企业2018年生产汽车部件超过1400万台套。(校对/小北)
平林中学学生与博世长沙志愿者们合影。博世长沙总经理魏彦与学生们分享人生经验。红网时刻6月27日讯(记者 彭双林)“终于看到真正的机器人啦!”对于生活在湖南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坪子寨村的孩子们来说,这次由博世长沙公司提供的长沙研学机会颇为珍贵。近日,由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组织的平林中学长沙研学活动开展,远在山区的10名平林中学学生来到长沙,开始了他们三天两晚的长沙研学之旅。早上7点,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坐上前往长沙的大巴。地图上找不到平林中学的定位,老师介绍,从学校到市区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学校位置偏远,孩子们很少外出,更从未到过长沙。时值盛夏,繁枝叶茂稀释了燥热的阳光,6个小时的车程虽然辛苦,孩子们却热情不减。下午2点,大巴搭载着满车的好奇和期待,抵达孩子们长沙研学的始发站——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博世长沙公司。刚下车,大家望见眼前的景象便兴致勃勃地发问,“这就是博世?”“我们马上要看到机器人了吗?”作为研学之旅的第一站,博世长沙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体验课程和知识,倾力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故事。博世长沙总经理魏彦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趣事,鼓励他们跟世界“打一架”,努力拼搏,不惧困难。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博世长沙公司了解到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财务、智能制造工程师、记者,当天,活动便邀请了行业精英与他们进行职业分享,让孩子对未来的职业有了直观感受。分享会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以这些精英为榜样,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在随后两天的研学之旅中,孩子们零距离领略了湖湘文化的魅力。在岳麓书院,涤非文化公益课堂及湖南省礼仪文化研究会的胡鹏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礼仪滋养。在岳麓山俯望湘江,在湖南省博物馆了解历史风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瞻仰伟人风范。让孩子们在感受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克服生活贫困带来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今年是博世助学平林中学的第二个年头。从2016年起,为让偏远山区的学生拥有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博世长沙设立了“博世坪子寨村助学项目”,先后资助师生60余名,并且帮助学校添置了教学用电子白板、教师用床、太阳能路灯、洗浴设施等多项教育辅助设施。博世历来注重慈善事业,2011年设立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始终秉承着“博爱天下、世行善举”核心理念,致力于支持溯教育本源、赋贫者自助、促公益发展及助社区建设四大核心领域。截至2017年底,该中心已运作超过90个慈善公益项目,覆盖25个省市,累计捐献超过9596万人民币。
滔滔湘江水、巍巍岳麓山,孕育了长沙人“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质。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长沙,却出人意料唱出一曲“敢为天下智”的大戏,发展质量之高、动能转换之快令人眼前一亮!2018年,700多万长沙人民创造了1.1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产值超过13万元!一个不沿海、不沿边的中部城市,遵循和把握发展规律,依靠创新的战略思维和极为强劲的行动力,打造出一份高“智”量发展的长沙样本,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部地区发展模式和发展高度的固有认知。以“智”造统领制造“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制造业、重点在制造业。而长沙,优势恰恰就在制造业!“制造业在长沙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超过40%。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加快动能转换,推进智能化改造全面升级!”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表示。从2015年开始,一场以智能化为标签的改造行动“席卷”长沙制造业领域。一些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各项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走进博世长沙马达生产车间,居然并行着两条完全不一样的生产线。在全球先进的4.0生产线,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一两个工人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而在传统生产线上,工人们依然三五成组手工作业。两条生产线产出的产品完全一样,生产效率却完全不同。传统线9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工业“4.0线”2名工人、5个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博世长沙副总经理李永寿表示,与传统生产线相比,“4.0线”生产效率提高30%,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智能化改造不仅让生产线“改头换面”,甚至让整个企业“脱胎换骨”。像博世长沙智能化改造样本不胜枚举:山河智能高端工程机械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落地;铁建重工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今年投资8亿元建设特种设备制造、再制造中心基地及盾构机扩产基地……除这些“头部”企业,长沙中小企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也选定为智能制造。在长沙梦洁家纺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见,一堆蓬松的棉花被送入机器内,3分钟后“变”成了一床洁白的被芯。梦洁的这条智能生产线整合了国产的开松设备、西班牙的梳棉设备、德国的大象多针机设备、意大利的超声波裁切设备和自动折叠、枕芯打包等15套全自动化设备,只需6名员工,每小时可生产被芯2500床。“智能生产线投产前,我们每小时只能生产被芯800床。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而成本降低了20%!”梦洁集团行政总监漆鸿杰指着车间门口的一块牌子说,“这块牌子很值钱,是工信部授给我们的,也是全国家纺业唯一一块‘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牌子”。像梦洁这样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企业,长沙有27个,数量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目前,全市企业中有462家进行了智能制造试点改造,整体效率提升了30%,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产值。“更重要的是,长沙产生了很多内生动力,已经不是政府推着企业干,而是企业尝到甜头,非常愿意搞智能改造,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中国工程院咨询中心首席专家董景辰点出了长沙智能制造的“关键一跃”。以“智”量引领增量根植智能的沃土,长沙的经济增量充满了“智慧”的成分。“长沙正在构建一种智能制造生态。对所有引进的重大项目,要求只有一个——生产方式必须是智能的方式,其他条件都可以谈,这个条件不能谈!”胡衡华回忆起长沙在引进格力电器时,他和董明珠谈了很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格力一定要把最智能、最先进的生产线放在长沙,而事实也如他所愿。胡衡华推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去看这座智慧的工厂,因为那里很安静,没有匆忙的工人,也没有物流车来来往往,自动化率达到62%,已成为全国电器生产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智能化技术最新的工厂标杆。和格力同时间进驻长沙的,还有民营卫星企业天仪研究院。5月11日,天仪研究院刚刚将自己研制的“娄星号”卫星送上了太空。“没有两把刷子,不敢到‘北斗’的老家长沙落户。”天仪研究院卫星平台负责人吴兴贵介绍起自己的“看家本领”:我们能把商用卫星的重量降到最低10公斤,造价降到最低10万元。去年已成功完成6次太空发射任务共12颗微小卫星,成为国内商用航天企业卫星发射频率最快、发射数量最多的商用航空公司。像天仪研究院这样的高“智”量项目,去年长沙引进了178个,基本上是每2天就有一个,日均引进投资5.2亿元。在“增量”的拓展上,长沙也留有后手:打造三一众智新城智造创新旗舰项目,建设工程机械主题的现代工业经济综合体;京东集团与长沙达成合作,将共同建设京东智能电商运营结算中心、京东无人车总部、京东无人车测试示范基地、智能城市等项目;猎豹移动公司与湖南湘江新区达成合作,共同成立猎豹移动机器人研究院……传统优势企业内部,也裂变出“智慧”的增量。传统强企三一重工,内部孵化裂变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这个平台诞生仅仅3年,却成为三一重工甚至是全国机械工业最重要的“大脑”之一。在三一重工的厂房内,记者看到一款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黑匣子”被嵌在了多款泵车上。数十万台在外设备通过黑匣子将海量的位置、设备状态等数据上传到“根云”。“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指导公司的服务提升、研发创新,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海量数据也形成了业内著名的‘挖掘机指数’,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的参考指数。”三一重工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潘睿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根云”平台已经接入各类工业设备超45万台,服务了61个细分行业,连接超4300亿元资产,同时支持4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接入。以“智”能转换动能智能化的渗透,让长沙制造业迸发出蓬勃的活力,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激活一批新兴业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新载体不断涌现。在长沙中联环境,一款沿着道路行驶的智能清捡保洁机器人很引人瞩目。这款搭载着定位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小型机器人,转动的清扫盘将树叶、纸屑等垃圾吸进“体内”;碰上障碍,自动转弯;探测到被废弃的水瓶,又敏捷地伸出机械臂将瓶子放入自带的垃圾箱。“清洁机器人用的是自主设计的智能模块,智慧环境云平台将垃圾分类所涉及的人、车、物全部纳入智慧环保云平台,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监控。”中联环境执行总裁陈培亮介绍,这款拥有多项知识产权的机器人目前已在长沙橘子洲景区等地实验性投放。除机器人技术,长沙新技术案例不胜枚举:“天河二号”六次夺得世界冠军,“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世界领先,全球首台碳纤维臂架泵车、中国第一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2018年,以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总产值万亿元,增长15.1%,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2%。在长沙采访,“应用场景”一词频繁出现。“我们认为,应用场景就是最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胡衡华说,为大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长沙提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移动支付、分享经济、区块链“七大应用场景”。在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记者见到胡衡华引以为傲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一台无人驾驶巴士开进公交站,缓缓刹车、落客、上客后,又自动驶离站台……这是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线在智能网联测试区试运营的一幕。今年以来,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区已成为百度、京东、中车等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封闭测试的首选。去年这里开展了700余场测试,积累了包括智能重卡、智能乘用车、智慧公交等不同车型共计5万公里测试里程,数据还在逐日递增。如果放在几年前,很难想象智能网联汽车会在一个中部城市率先提出,但自2017年年底汽车工业产值继工程机械、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后成为长沙第七个千亿产业集群时,人们开始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在这个中部工业重镇发生。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成了长沙千亿主导产业之一,为长沙工业装上智能“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在长沙投入应用;与中国移动签约打造“移动支付第三城”……智能制造创新的生态体系,已经在湘江两岸风生水起,引领长沙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磊 刘麟 胡达闻)
读懂长沙经济格局,先要了解一个数据:40%。这是制造业在长沙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优势在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就在制造业。近年来,长沙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而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发展智能制造成为长沙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4月28日至30日,参加中宣部主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中央和省内媒体记者走进长沙几大园区,近距离观察长沙智能制造的成果。(5月7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集团工程机械总装车间,工人在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设备。)借助智能化“换道超车”从一堆棉花变为成品被芯,需要多久时间?答案是:3分钟。走进长沙高新区梦洁家纺车间,立刻被头顶一床床滑过的被芯吸引。一堆蓬松的棉花被送入机器内,仅需几个环节,再出来的就是一床床洁白的被芯。“这是目前全国家纺业唯一授牌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梦洁集团行政总监漆鸿杰介绍,其智能生产线整合了国产的开松设备、西班牙的梳棉设备、德国大象多针机设备、意大利超声波裁切设备和自动折叠、枕芯打包等15套全自动化设备,只需6名员工,每小时可生产被芯2500床。“智能生产线投产前,我们的纪录是每小时生产被芯800床。”漆鸿杰介绍,去年3月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而成本降低了20%。近年来,长沙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构建“四位协同”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和推动“三大变革”的有效途径,开启了“以点带面”推进智能制造的大幕。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等政策与规划相继出台,作为发展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促使制造业借助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换道超车”,建设新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工业4.0,这个源自德国的热词,其要旨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实现智能化,从而提高竞争力。在长沙经开区“博世长沙”,记者领略到了它的魅力。两米宽的走道,两侧分别是一条传统生产线和一条工业4.0生产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番景象:一边工人忙不停,一边只见机器在有条不紊地生产。工业4.0线上,机器人能根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订单情况自动计算物料,将物料需求发送到仓库。仓库收到指令后会自动备料,交由运料小车配送到生产线上,机器人再夹取装配。两条生产线产出的产品完全一样,生产效率却完全不同。传统线9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工业4.0线2名工人、5个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如今,经过几年来政府大力引导,长沙许多制造企业都在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智能化改造。长沙291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已有464家成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让传统制造业“发新芽”随着人口红利渐行渐远,国际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传统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长沙实施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用智能技术全面改造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特色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推动产品销售服务模式升级,实现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让传统制造业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5月15日,2019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拉开大幕。这次调研行中,长沙传统优势的工程机械产业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喷泉、棕榈树、绿草、清水,桌椅、咖啡,从头顶飘过的白云……在你还不能想像这是一个工厂的时候,一边生产线的显示屏上在传递着正在制造的部件信息和指令,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生产线旁自动配送着物料……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记者们被这样的“智能工厂”吸引住了。“这里8条装配线,可以实现69种产品混装柔性生产。”三一重工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华介绍,在这间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每一条生产线可同时混装30多种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整个厂房就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传统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个工位当前该做什么、怎么做,都由程序说了算。工程机械产业是长沙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长沙已成为享誉全国的“工程机械之都”。2012年,长沙工程机械产能爆发式增长,超过全球工程机械需求量,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夹击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进入低潮。这让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从火热中冷静下来,下行时期苦练内功,前瞻布局产业未来,积极拥抱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一集团衍变出了基于流程的业务变革、基于用户模式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中联重科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平台,可实现工程机械远程运维服务,做到“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山河智能凭借“先导式创新”、铁建重工坚持自主研发,都在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运维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上发力深耕。目前,长沙工程机械行业有4家企业获评为“国字号”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长沙有4家企业上榜,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品种门类最齐全、知名企业聚集数量最多的区域。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这类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重回历史最好水平。“智造”应用激活新业态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路径上,长沙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智能化培育。智能制造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场景,激活了一批新兴业态。在长沙中联环境,记者见到了这样一款智能清捡保洁机器人。这款搭载着激光雷达、GPS的小型机器人,沿着道路行驶,转动的清扫盘将树叶纸屑等垃圾吸进体内;碰上行人,自动转弯;碰上一个被扔弃的矿泉水,又敏捷地伸出手将瓶子拾进体内。“我们自主设计的智能模块,将实现环境装备产品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智慧环境云平台将垃圾分类监管对象(人车物事)全部纳入智慧环保装备云平台,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监控。”中联环境执行总裁陈培亮介绍,这款机器人目前已在长沙橘子洲景区等地实验性投放。他预计,随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10年后将有超过8成的环卫保洁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开始成体系形成新的产业氛围。中联环境期盼的自动驾驶等业态,也已在不远处的湖南湘江新区内落地。自动鸣笛启动,自动打开转向灯,方向盘自己动,遇到交通信号灯和行人自动刹车,到了十字路口自动转弯,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记者在湖南湘江新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体验了一把“智慧公交”。这辆由中车时代电动自主研发的L3级自动驾驶新能源公交车,能在指定线路上进行自动驾驶,并能做到车辆启动与刹车平稳、顺畅转弯,精准识别红绿灯、障碍物等,并适应于多种路段。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已受到广泛关注。该区不但跻身“国家队”,快速推动5GV2X演示、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线等多个智能网联示范应用项目落地,还吸引腾讯、京东、百度等十多家企业与湘江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长沙发展智能制造可以说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长沙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发展智能制造有基础、有机遇、有条件。未来,长沙将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协同共生,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加尊重市场法则,让智能制造的种子在长沙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来源:湖南日报 | 记者:熊远帆 | 编辑:柳峥丨校对:黄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