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和分享。点击文章右上方“关注”,即可跟进最新文章。01题 记如题所述,在职深造是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就已经决定的短期人生计划之一。最近,通过一些方式获得了中科院在职博士深造的邀请,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坐标深圳。同时,今年也在准备在职MBA考试,通过和辅导机构的老师沟通,她觉得我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和上交安泰(深圳)的概率很大。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在职深造的事情,希望通过我个人的案例,可以对你们的在职深造方案有一些启发,希望你们取得更好的发展。请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一定要选择和自己匹配,符合个人中长期规划的深造方案。02为什么需要在职深造?2014年9月,我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学习。研究生一年级时,在与老师沟通后,我放弃了硕博连读的机会。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决定在毕业以后,在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寻找符合个人发展规划的在职学习方式。2017年春天,我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开始步入职场,入职海康威视。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关注在职MBA的在职深造方式了。其中一个硬性条件是:硕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才能报考双证MBA。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2年多了。今年,也是去实现个人想法的一年了。从2019年底,就开始打听在职博士和在职MBA的相关事情。我个人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集中精力学习,弥补个人有所欠缺的东西,并不断完善,这对个人发展和精彩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帮助。学以美其身,铁肩担道义。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希望。03在中科院在职博士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职MBA之中,我决定选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职MBA。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个人的北大梦 我在四川一个非常落后的小山村里长大,在那里,大部分人的学历都很低,我爸爸小学一年级文化,我妈妈小学二年级文化。因为以前是地主成分,所以在我爸爸妈妈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机会念高中和大学。小时候,我和我爸爸妈妈只知道两个学习,一个叫做清华,另外一个叫做北大。 大约在我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个晚上,我给我爸爸说:“爸爸,我以后想去北大读书”。我爸爸一顿惊讶,开心地说:“北大很好,以后可以去念的”。然后我和我爸爸就开始做饭去了。就这样简单的几句,现在也记忆犹新。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梦,叫做“北大梦”。等我考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在职MBA,再告诉我爸爸妈妈,我现在还没有告诉他们我的MBA计划。(2) 弥补个人劣势我本科和硕士均念的工科专业,且所在的学校均是纯工科的学校。所以学校的人文氛围比较弱一点。所以,我一直希望去偏文科类的学校学校,去培养个人一些文科类的优点。从目前来看,我在商业思维、企业战略、经营模式等方面均需要学习和实践。读MBA就能学习这些相关知识,弥补我个人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3)未来事业规划对于未来,我的规划是做企业,做集团,做造福人民的事业。所以,MBA的相关课程对我来说,价值非常大。我相信,在北大认真学习三年,认真地和各位北大校友交流和沟通,和周围的企业高管和创业朋友沟通,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符合为个人长期目标的东西。总之,一切为了更美好。作者本人本科毕业于某“211”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某“985”高校。希望通过总结过往、分享经验的方式,在教育等方面帮助更多的人。后续文章会持续分享考研、留学、中高考、子女教育等相关话题,欢迎关注和留言讨论。-----------------------------------------------------今日互动话题:你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的职业生涯目标是什么?------------------------------------------------------本文部分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今社会,学历是一个人求职的敲门砖。尤其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没有学历,太难有发展。十年以前,本科学历很值钱。放眼现在,本科学历已经遍地都是,很多真正有实力的公司,都会更想招到研究生、硕士、乃至博士。如果一个人取得了博士学位,那么今后的职业起点,将会出奇的高。有一位褚先生取得了北大博士学位,他在职业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状况,引起了网友们的热切讨论。褚先生出生于普通家庭,从小立志读书,不负所望地考入北大,并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的褚先生也开始找工作,很快就收到2份offer。第一份是请他去大学做教授,并且还是985名校,年薪能超过20万,除此以外还有各享奖金。第二份是一项行政工作,去南方某个省份做一名选调生,开头两年是副县长级别,两年以后有更高的晋升机会,待遇也会更优厚。这两项工作可以说是很多人做梦都得不到的,褚先生一下子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发帖求助。看到这里热心的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人说我有个朋友就是做了选调生,现在也是在做副县长。反正进入这些行政单位,最重要的就是情商。一定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不能随便得罪别人,尤其是自己的领导,可以说自己的领导直接把握着自己的晋升脉门。除此以外,酒量还要好。一些网友认为还是去大学教书更好,当老师多稳定啊,并且还有寒暑假。老师的业余时间是相当多的,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副业。其实主要看自己的兴趣,如果喜欢学校的氛围,并且对研究学术不反感,那么就去当老师;如果自小就有当官梦,也喜欢处理人际关系,那么大可以选第二个。笔者认为:这两份工作不论薪资与发展潜力,都是非常大的。如何选取,不能随便听从别人的意见。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更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志向。就像第三位网友说的,喜欢做学术就去当教授,喜欢当官就选第二个。
我们知道博士学历现在还是非常顶级的,达到这个学历就可以是你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你了。如果学历只是研究生的话,差别也会不小,有些大公司也是不招收研究生的,毕竟现在研究生学历也不少见了,但是博士生还是稀奇。这不,一北大出身的博士被985录用了,晒出了真实的薪资之后,众网友看了也是表示非常羡慕了!原来发帖的博士说今年也是刚从北大毕业,家里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因为自己的学历也是收到了两个很不错的offer,其中一个是去985的大学当老师,年薪二十万,其中包括创收和课题方面的收入。另一份是福建的一个选调生,前两年是副县长,两年以后就可以转成正式的副处级。博士也是不了解这两个offer对于自己来说更合适一点,如果选错了怕对将来的自己有影响。网友们看了博士的纠结也是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说大学老师的福利还是非常不错的,最主要的是还有寒暑假,年薪三十万应该问题不大;第二份工作如果家里没什么背景就不建议去,对于情商和酒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还有的网友说那就看你想要稳定就选择大学老师,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可以选择选调生,看你想向学术界发展还是政界发展了。大家如果是这位博士的话又会如何选择呢?可以留言讨论一下。
作者简介:甘阳,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摘要: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我以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实际正在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这种危险就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实际却可能恰恰在把中国的大学变成注定只能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出现这种危险倾向的原因在于,目前对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相当似是而非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一些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从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且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假设情况来提出问题。以中国现在的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为例,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答案自然是后者,即北京大学不但没有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反而变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意味着,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甘阳(左一)很简单地说,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它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如果某大学仅仅能以高薪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高投入低产出。我们现在因此不妨提出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是讨论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暂时只考虑大学培养的今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才。第一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北京大学本身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吃香,受到哈佛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竞相聘请,亦即以“北大博士”这一学术资格就可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等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北京大学开始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第二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以“北京大学博士”的学术资格而直接受到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聘请担任教授的仍然很少或几乎没有,但以“北京大学博士”这一资格在中国本土一流大学任教的比例在国内仍然名列前茅;这种情况有可能表明北大仍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至少可以肯定,即北大仍然是中国的一流大学;第三种则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及的可能性了,即17年后“北大博士”的资格不但不足以在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得到聘请,甚至也已经得不到中国国内一流大学的聘请,而只有资格在中国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那么这就只能意味着,北大下滑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这就象假如哈佛的博士今后都只能去美国州立大学任教,那么哈佛也就下降到州立大学水平了。我们现在因此不能不问,北京大学现在宣称的在“十七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如果北大的目标是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在十七年内造就越来越多的“北大博士”直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那么至少有志气,唯一问题是北大通过什么制度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北大说,这种目标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十七年,甚至七十年都不可能,那就奇怪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北大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我们必须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是这大学培养的最高学位如博士是世界一流的,其他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美国有很多非常好的liberalcollege,培养最好的本科生,但不会称“世界一流大学”,人家根本就不屑这种空洞名号。又如果光是以生产论文数量质量为标准,那不如大力扩充办好中国的科学院和社科院体制,专事研究和写论文,何必浪费精神办大学,反正学生再培养也不成材,因为只能去二流三流大学教书。北京大学如果不是以上述第一种情况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实在没有必要喊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因为这种口号只能误导北大自己。这种误导就在于北大根本没有想过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却事先排除上述第二种情况,最后结果恰恰只能是沦落到上述第三种情况,即造成北大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越来越贬值。01 “留美近亲繁殖”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liberal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已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目前北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北京大学02 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美博士的水平。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已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都是来自西学主流部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恪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
自北大1898年创办至今,早已度过了风雨百年,一路发展、创造辉煌,令人慨叹不已。身为我国名校的门面招牌之一,北大底蕴深厚、实力强劲,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不知是多少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学府。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曾展出这样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对北大具有重大意义——一张编号为001的博士证书。001,意味着这张证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签发的第一张证书,它的主人叫做张筑生,也是从北大走出的第一位博士。张筑生1940年出生于贵州,1978年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拿到了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博士证书。这个时刻,实在是意义非凡。毕业之后,张筑生选择留在北大任教,成为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一名教授。在那个年代,高材生的数量还相当稀少,能够拿到北大博士学位并且任教于北大,在常人看来已经相当厉害,不可估量的辉煌前途就摆在眼前。张筑生教授也的确有着极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早在他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就曾经把著名数学家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中的一个给“干掉”了,引起不小的轰动。而他的学术研究也一直走在学科前沿,并且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和文学造诣,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学生深奥晦涩的数学内涵。因此,有许多学生都非常崇拜他。但张筑生似乎却并不在意名利之类的身外之物,而是甘于潜心从事最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他一生清贫,勤勤恳恳奋斗在岗位上,最后却连博导都未能评上。很多人都叹息,张筑生的一生,似乎都在做着“傻事”。【“吃力不讨好”,依然接下编写教材任务】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想要取得更高成就、得到晋升,就必须有过硬的科研成果。因此,大学教授的主业大都是由教学和科研两部分组成的。而张筑生却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课题研究,接下了当时编写教材的任务。编写教材,难度不小,却并不能算入所谓的科研成果之中。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吃里又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张筑生却完全不在意,而是放下手头学术课题,白天教学、晚上整理书稿和讲义,花费整整五年时间、倾注大量心血,于是有了《数学分析新讲》三册的问世。随后,张筑生还编写了《微分动力系统原理》、《微分拓扑讲义》教材,都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编写教材,无论讲得多好,都不算学术成果。能够这样用心投入地编写教材,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而这套书也被众多名教授予以高度好评,至今还是数学系的首选教材之一。【查出鼻咽癌,却依旧担任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接着,张筑生又干了一件人们眼中的“大傻事”。早在1990年就已经被查出患有鼻咽癌的张筑生,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理想。他要接受十分痛苦的放疗,并且长达数十年;癌症病变转移到了肝部,同时还患有严重结肠炎。而张筑生却依然接下了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队的主教练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五年。说他太傻,是因为这项工作难度高、强度大,不仅累还非常艰苦;付出无数,到头来还算不上学术科研,甚至连教学工作量都不包含在内。但他却依然全心全意地担任好主教练之职,甚至差点将命都搭进去。张筑生教授拖着病体,却带领数学奥赛国家队接连斩获五届总分第一,赢得学生们由衷的崇敬和佩服。在身体状况很糟糕的情况下,他还能够每年拿出几十道奥数级别的新题给学生训练,甚至为学生培训讲到口腔溃疡、唾腺损坏,严重时每天只能吃些流食。拖着半身癌细胞,张筑生创造了一个奇迹,也成为学生们心中永远的“丰碑”。【为教师开课长达八年,分文不取】此外,张筑生还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办“数学教师研讨班”,为老师们授课教学一讲就是八年,并且一开始分文不取、不计报酬,直到后来才拿一些授课费。整整八年,左手残疾的张筑生,就单手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路上,风雨无阻地坚持授课。他面容清瘦,衣着简朴,完全看不出一丝“北大名教授”的样子。许多人都难受得看不下去,劝他“不要这么拼”,领导想让他全休养病,他不同意。张筑生说,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忘掉痛苦,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在思考中享受快乐。而他,也的确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数学事业,一直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02年2月6日,张筑生与世长辞。北大校园网上贴满了对张筑生教授的悼念,无数学生痛哭流涕。《光明日报》更是出了一期张筑生教授为头版头条的报刊,赞扬他的学术天分和才能堪称楷模、在基础教学上的无私情怀令人敬佩。一辈子不争成果、争头衔,不计回报地为教育真心付出,心中永远只装着数学工作与自己的学生们。张筑生教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与怀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硕士生也比以前多很多。但是博士生相对来说还是香饽饽,找工作很好找。小编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楼主是北大的一名博士生,毕业后晒出高校老师的年收入后令网友们非常羡慕。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位楼主是北方人,家庭没有什么背景,北大博士毕业后收到了两份工作邀请。其中一份工作是去一个985大学当大学里的老师。基本代课工资加上课题等一些奖金每年到手能有20万。还有一个选择是一个省的选调生,博士过去是副县长的级别,两年后级别会上升。楼主目前很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个好,一旦选错了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一生,于是就在网上求助网友。有的网友给楼主支招,如果楼主想走学术这条路,就去大学里当老师,安安稳稳的有个比较稳定的收入,以后升为教授还能带学生研究课题,所有收入加起来也不少了,像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做的好的一年到手都得几百万了。还有的网友非常羡慕楼主现在达到的成绩,直夸楼主的智商高。但是随即表示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法回答,毕竟很多人都达不到楼主目前达到的高度。这两条路截然不同,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自己没到那个层次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能进到985高校当老师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大学老师没有太多的升学压力,假期还多,福利待遇都比很多行业要好得多。放假的时候还可以辅导学生,算下来一年也得有30万的收入了。不过博士刚毕业参加工作才只有20万的收入确实不算高,因为小编身边一些985研究生毕业做互联网的轻轻松松就能拿到这样的年薪。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质疑仅仅是北大毕业而没有海外留学经验就被985大学聘用了,有点不可思议。小编觉得可能是楼主比较的优秀所以就直接被聘用了,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对于第二份工作,如果自己情商一般,家里还没有啥背景,还是不要优先考虑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9月14日,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据统计,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对于该数据,实际上是一个很令人诧异的数据。我们都知道,一般本科生毕业大约在22岁到23岁左右,也就是说硕士生的平均年龄应该在23岁左右,而博士生的年龄肯定是要比硕士生要大的。但是今年北大的数据却恰恰相反。根据分析,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很多都是在职的研究生,或者说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这部分人的比例过大,显著拉高了北大硕士生的年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上也就是23岁左右,和硕士毕业来读博士的人年龄一平均,也就在24岁左右啦。此外,直博生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进一步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大家对北大硕士新生入学年龄超过博士生年龄怎么看?往期文章:如何顺利毕业?合适的研究课题将让你事半功倍中国高校分三档:清北,985,非985,这家央企闹哪样?读研?你应该这样: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硕士之路才能优秀!为什么读研?这六点你必须了解,知识、眼界、能力全方位提升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可能当上博士是和成为科学家一样的梦想,也确实是,在如今发展这么迅速的社会,作为博士还是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的,就比如一个普通大学的博士生都是可以找到非常的好的工作,相比起研究生来说,真的是自由了许多,可大家真的了解博士工作安排的待遇吗?一起来看看吧。在论坛上就有这么一篇帖子,是一个北方博士生被985录用成老师的帖子,当大家看到这个博士的工资待遇时,众网友都直呼羡慕了。原来这个北大博士生在自己毕业后接连收到了两份不错的offer,这其中就包括一个南方某省的选调生,另一个是某知名985大学的老师,这个北方博士就非常纠结了,因为他是一个北方人,家庭情况也就是属于一个普通水平,如果自己去985大学当老师可以拿到每年20万的工资和各种立项基金,但是去南方当选调生以后发展应该也会不错,这可让这个网友犯了难了。但网友却也非常的疑惑,现在如今的985大学的老师博士生毕业就可以去了吗?以前不是应该最少也得有留学经验的才可以嘛,如今能有这个好机会,觉得这个网友应该把握住,况且大学的老师福利待遇好,年薪肯定不止20万,还有还有寒暑假,幸福指数肯定很高。其他网友也纷纷表示,如果自己没有什么可靠的家庭背景,那么当官是很难的,恐怕一辈子就只能碌碌无为了,而且当官是很考验情商的,也有网友表示,其实还是要看这个博士想要干什么了,喜欢学术就去大学当老师,想当官就去南方当选调生,但更多的网友还是表现出了对这个博士生的羡慕之情,毕竟能够自己决定人生的人,都是非常棒。笔者认为,其实我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已经很优秀了,就看自己喜欢什么了,毕竟自己喜欢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现在虽然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博士生的人数依旧十分稀少。如果一个人能够读到博士那么基本上在工作方面基本上拥有了选择权,任何公司单位都会抢着要的。而一位北大的博士却说出了自己的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博士毕业于北大,家里是北方的普通家庭。最近他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去北京某个985院校去当老师,而且他所学的专业也是该学校的强势专业,加上学校也有一些科研上的经费和课题研究支持,基本年薪在刚入职的前几年就能够达到二十多万。而第二份则是南方某省的选调生,入职初期先担任科技的副县长工作两年就转为副处级干部。而因为这位博士之前一直在学校闷头读书搞科研,所以面对这两份诱人的简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其实让笔者来说,第一份offer还是比较适合他的因为能入985院校的机会十分难得,而且工作的氛围也与之前在博士时学习的氛围相差不多,是一个边挣钱边搞学术的好去处。虽然年薪和一些专业的研究生的年薪相差不多,但是学校的好处除了年薪比较丰厚外还有许多假期以及逢年过节的待遇也是非常好的。而第二份offer则需要情商很高的能力才可以的,竟要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需要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家里背景普通,情商方面锻炼的比较少所以说一般人想要做好这份工作还是很难的。其实选择什么工作看工资和待遇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方向是哪里。如果这位博士依旧想要进行学术研究那么高校老师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报答社会,那么选调生则是一条光辉大道,一切还都要遵循自己心里的意愿。大家对于这件事怎么看呢?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个工作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一下您的看法。
还是得感叹一下,提升学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咱们国内,学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且就算不是为了在社会上的些许方便,单纯为了自己,提升学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够让你接触到更多你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和人。前段时间小编在论坛看到这么个帖子:北大博士被985大学录用当老师,晒出自己当老师的收入后,网友表示:羡慕!这个网友是一个北方人,是刚刚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家里虽然是普通工人,但是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下了这个高学历。现在这个网友手里有两份offer,他自己有点犹豫,于是发到了网上准备让大家集思广益一下。其中,一份是985大学当老师,每年大概能拿到20万,还有各种奖金;另一份工作是去南方一个省当选调生,两年后直接晋升副县长,是级别的提升。网友们看到这个帖子之后,纷纷表示羡慕了。很多网友其实还是偏向于当老师这份工作的,首先他的专业非常吃香,是经济系,也是这个学校的强势专业。再加上每年20万以上的薪水其实已经不低了,而且当老师有寒暑假平时也很轻松,也有时间自己做点别的赚赚外快。而进入事业编制,对自己的要求要非常严格,而且免不了各种应酬,家里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光靠自己在官场上还是很辛苦的。很多网友表示,在大学当老师,努努力评上职称,以后可以当教授。等到那个级别以后的待遇只会变得更好,而且是985大学的老师,社会地位也不会低。小编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只要你有责任心,还是非常好的职业。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件事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