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健顺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清庙

读博士前,一定要清楚这件事,不然读博欲哭无泪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一次去健身的时候,跟健身房一个小伙聊天,小伙知道我是博士感到很惊讶,问我“博士毕业考试多少分及格?是不是特别难?”一时我竟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一阵蒙圈之后告诉他博士毕业不需要考试,但需要发论文、写大论文。小伙又问“博士几年毕业?”我说博士没年限,有四年毕业的,也有六七年毕业的,还有六七年仍没有毕业的。小伙一脸懵圈,似懂非懂不再。是啊,博士毕业是个大难题,博士延期很正常,很多人的博士都是一延再延,甚至遥遥无期,中途退学的也有。决定读博士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报考院校的博士毕业年限。博士,作为学历金字塔顶端的一群貌似神秘人群,一直为外人所崇拜。其中原因,除了博士比较少见以外,还有就是博士难毕业。为了读博士,可以不贪恋爱、不结婚、不要孩子,甚至秃了头、抑郁自尽,前段时间中科大一位在读博士刘春杨自杀,就跟博士延期毕业有关。学校会规定博士时间,一般是3-6年,能够3年毕业的都是博士中的翘楚,少之又少。大部分四年才开始毕业,甚至有六七年、七八年还没毕业,最后只能肄业的,也就是说没有学位证。这种情况很惨,博士几年下来,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因为单位招聘需要毕业证和学位证。博士圈流传一句话“博士有风险,读博需谨慎!”反应了很多博士的心声,为了博士毕业,熬夜写论文、查资料,那种紧张、枯燥、乏味、甚至没有希望的感觉,只有真正读过博士的人才能懂得。如果自己能够忍受这些,那恭喜你可以读博士。但读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博士到底几年能毕业!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将有别乎

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么区别?

最近有学员咨询:想读博,问一下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有很多区别,听我慢慢说……博士生教学工作是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学工作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全日制博士,一种是在职博士,也就是非全日制博士。全日制博士全日制一般指学习时间上的一种分类,顾名思义是按照国家法定工作、学习时间进行全天候学习的一种方式。那么全日制博士,就是指符合国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高校录取并全脱产在校学习的博士。全日制博士通常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入学时都需要考英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几门课目。非全日制博士非全日制博士也就是在职博士,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即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博士生。非全日制博士是在全日制博士的基础上开展的,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现有的博士全日制学科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非全日制博士的教学工作通常是以高级研修班的形式开展的,在职人员可以在满足在职博士的招生条件的基础上,以统招的方式或者是免试入学的方式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的重难点是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在职博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的具体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招生方式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教育是专门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的教育方式,一般招生院校采取的是自主招生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考试。全日制博士是要参加统考的。2、招生对象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考生都是社会在职人员,而且想要报考必须要获得硕士学位满五年,这也是硬性要求,同时年龄不能过大,而且考生需要边学习边工作。全日制博士的考生从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他们是不需要边学习边工作。3、上课方式不同很多非全日制博士招生院校都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考生不用全天在校学习,学习时间灵活成为这种教育方式的一大特色。全日制博士则需要全天在校学习。4、获得证书不同非全日制博士分为同等学力博士和双证博士。报考同等学力博士的考生是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毕业后考生只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但是报考双证博士的社会在职人员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报考难度比较大,但是毕业后是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全日制博士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被学校录取之后,通过脱产学习毕业时会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5、报考条件不同全日制博士不仅招收统招硕士生,还招收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相较而言,非全日制博士更倾向于培养高层次的高级人才。非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专业人士;本科毕业但具有3年以上高管经验的精英人士;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3、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条件优秀者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须是国家统招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注:单证的专业学位考生报考须在报名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医学专业学位者,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6、学习期间收入来源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工资是单位补助,就全勤来说,由于钱是单位出,导师可以轻松地给他们开全勤。而他们本来在原单位都基本拿不到全勤奖的。所以很多报考在职博士的人在原单位地位不低,大多都是来镀金的,为了更好评职称等。全日制博士收入来自于国家,非全日制博士补贴来自单位。7、科研视野不同在科研视野上,全日制博士接触地科研会相对较少。而非全日制博士的视野就开阔地多。一般来说,非全日博士的科研项目因满足原单位的需求,跟导师更贴近“合作”模式,他们的科研能力更强,研究针对性更强,研究更有效率。他们见识广,本来就在本行业经营多年,很多地方比导师更熟悉,主观上更积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开展博士的教学工作要以提高博士研究人员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要不断的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教学体系,提升博士生教学的水平,为更多的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所以,从全日制博士到非全日制博士,在整个博士的发展的历程当中,不变的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核心,改变的是教学方式。

上海大学博士未获得学位证,将母校告至法庭,称学院另设新指标!

最近网上曝出了这样一个新闻,上海大学2014级博士生柴丽杰毕业超过1年仍然没有拿到学位证,多方反映无果之后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此案将在7月24日下午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生,他尊重法官和法庭的判决,在开庭之前保持静默,学校方面也表示不会发声。他认为学校严重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判被告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组织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对他的博士学位进行审核评定,颁发博士学位,同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上海大学方面一直没有对上述诉状提交答辩状,但是学校方面应该不会缺席庭审。柴丽杰在上海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之后,2014年考取了该校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学制3年,2017年12月,上海大学向其颁发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但是拒绝了他的博士学位的申请,原因是因为他在读博期间只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另有一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会议论文,但是没有达到学校学位授予的科研量化考核指标所规定的3篇。上海大学也向柴丽杰出具了一份书面答复,强调了学位授予的标准,以及他为什么没能获得学位的原因。但是他认为程序不当,于是决定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柴丽杰的起诉状中提到,他在读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符合《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及《上海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相关规定,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中,也没有对于论文数量上的限制,上海大学以“科研成果不足”为由,不接受博士学位的申请,是未依据《学位条例》履行法定职责。柴丽杰的代理律师表示,国务院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高校可以自行制定细则,但没有规定学校以下的部门还能单独设细则。如果按照学院的规定不授予他博士学位,相当于学院架空了学校的规定。而且柴丽杰所在学院没有给他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严重缺乏正当程序,是行政不作为的体现”。目前官司还在审理中,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国家昏乱

博士生出去不能自称博士?原来一个称呼还有这么多讲究

今年研究生又是大扩招,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学历的价值一直在降低。过去可能本科就能找到的工作,现在普遍都要求硕士起步,本科过去能作为人才被引进,现在各地的“绿色人才引进”,大多数都是博士了。学历的贬值,也让过去很多更小众的知识,走进了大家的眼里。最近在网络上,一个关于博士生能不能自称博士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博士生到底能不能用“doctor”的称呼那?博士层次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博士生确实不等于博士,在外出的时候和正式场合,并不能自称博士。新考入学校的博士生们,传统上一般被称为博士学生,用英文是PHD Sudent,这一时期还是一个初学者。当学生在导师手下学习一段时间,大概是一到两年之后,会有一次比较正式的质量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之后就会称为博士候选人,用英文就是PHD Candidate,这时候的学生依然不是博士,但是已经可以算在博士的范畴之内了,算是未来的博士。不过再是未来的博士,只有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得到学校和学院的认可,拿到自己的学位证和毕业证的,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博士。如果在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话,那么已经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Dr”,受到大家的尊敬。深造需谨慎对这个称呼问题,大多数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认为读了研究生就是硕士,读了博士就是博士,甚至博士后也被认为是一种学历。可在实际教学中,研究生阶段毕业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自己能熬得住,拿到学位证并不是难题。对博士阶段来说,想要顺利毕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博士已经正式踏入到学术圈,在知识上走到了人类的最前沿。搞学术的要求非常高,智商仅仅只是基础,还需要敏感的思维,要有严格的做事态度,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对学术有天赋,那么博士阶段就能做出惊人的成果,比如前一段时间引起轰动的天才曹原,可要是没有天赋,博士就会读得相当辛苦,看起来正常是三年教学,可延毕是很正常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士作为学历的最高峰,依然有一层光环存在。本科生和硕士或许不稀奇,但是博士还是能够得到尊敬,并且博士到任何一个城市去,都是最顶端的人才。不过这一般是学术圈,或者是正式场合才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国外。在国内的话,很多人分不清楚,也不需要分得太清楚,家里孩子或者朋友能考上博士,毫无疑问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不需要过于讲究。

无念

报考在职博士,怎样才能顺利毕业快速拿到博士学位证?

目前无论是脱产读博还是在职读博,我国现行的博士制度就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你考博读博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想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却是比较难的。博士圈里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博士毕业有多难了。对于全日制脱产博士,曾有一项数据显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每年按期毕业的比例不到2/3。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正常毕业率不足50%,上海交通大学甚至曾有90%的毕业生申请延期毕业。南京高校有三到四成的博士生延期毕业。对于在职博士每年有多少人延期毕业或不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显示。据很多在职读博的朋友反映,攻读在职博士要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还要兼顾家庭,要想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不管有多难,每年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博士还是很多的,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怎样才能顺利毕业并拿到博士学位呢?下面就针对在职博士报读人群说一下吧。在历经教育改革之后,现在我国的在职博士教育项目基本已经不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了,而是改成了院校自主招生,因此各个院校的招生工作计划、报名和考试等全国未作统一规定,也由各招生院校自定。所以在职博士能够顺利毕业并快速拿到博士学位,院校和导师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想顺利毕业快速拿到博士学位,你需要做到以下5点。1、选对学校,熟悉导师,并了解学校的毕业标准很多人选择在职读博之前都踌躇满志,志向远大,想着通过几年博士生活,学习新知识,开阔眼界,让工作和生活都上一个台阶。所以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的时候往往重视名气,最后选择了要求严格,毕业标准高的学校。导致了最后毕业难,拿学位更难,慢慢可能就失去信心了。所以,在选择学校时,你得了解一下学校的毕业标准是什么。比方说有的学校毕业拿学位标准是3到4篇论文,一篇核心,有的学校确是2篇论文,1篇核心即可。从毕业的角度看,选择标准低的就容易毕业。还有选择导师,在入学前就要了解一下导师,了解导师的渠道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了。选择了导师之后,想办法跟导师熟识,让导师了解你的工作,默认你付出,在选题时多考虑你的资源,让你用工作中积累的东西来毕业,而不是给你指定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探索,或者干脆不管你,让你自己选题。2、别缺课,千万别缺课在职人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如何合理的配置精力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甭管多难,咱千万别缺课。如果实在没办法必须要缺课去做某事,事后一定要补上。这样不至于因为课程被耽误,而出现课程重修的现象。3、端正态度,坚定信心的去读博看到很多在职博士最终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很大的原因在于自己思想上没有重视这件事情,也就是态度没有端正,没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足够坚定的信心去读博。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了,有较高的收入,对于拿博士学位仅仅是为自己锦上添花的事情,有这种思想必定会导致自己在行动上出现迟缓和拖延。所以,如果你想要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一定要端正态度,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完成这件事,努力的学习,把读博的工作量做足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可解释的,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就想拿博士学位,哪有这么轻松的事情。要知道博士学位毕竟是我国最高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标志着你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都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识水准。4、想办法处理好跟导师之间的关系曾有朋友提起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特别不待见导师,不爱见导师,怕导师。不待见导师,那是纯属给自己找麻烦,这个就不说了。说说不爱见导师,怕导师,怕什么呢?怕导师对自己的选题和想法不满意,怕见了导师不知道说啥。其实你越怕导师你与导师的关系就越远,导师对你的帮助作用就越小。所以,你得主动搞好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主动联系导师,要知道博士学位攻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所以你必须要经常主动的和导师进行沟通,探讨论文的研究方向,实验内容以及撰写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什么的,对导师多主动沟通联系,别躲着导师。同时按照学校和到时的规定准备论文,该答辩的时候如果论文能满足最基本的要求,相信导师一般也不会为难你的。5、重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不少人读在职博士一方面为了拿到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结识人脉。因为在职博士研修班学习的在职人员几乎都是领导高层,有一定职业背景的人士,积累这样的高端的人脉资源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而言是很重要的。当然能结识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脉固然是好,即使不能结识到相关人脉也要搞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能与一起学习的几个同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保障读书的效率。比如交作业、找材料、查分数,以及及时通知了解各种消息,或是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是给你建议等等,好处真是太多了。总之,能得到众多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对顺利读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上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同时祝愿每位读博的朋友都能顺利毕业快速拿到博士学位。(来源丨微信公众号:在职研微厅)

声之于响

报考母校博士生被要求证明硕士学位证是真的

报考母校博士生被要求 证明硕士学位证是真的长江日报讯(记者黄琪)报考母校导师的博士研究生,要先证明自己的硕士学位证书是真的才行。27日,武汉市民林先生回忆起这一遭遇仍很无奈:“这不就是证明‘我妈是我妈’在教育领域的翻版吗?”今年31岁的林先生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为了增添职场“砝码”,他打算报考在职博士生,而且还想跟着自己攻读硕士学位时的导师读。咨询报考条件时,工作人员告诉林先生,报考时要证明自己的硕士学位是真的。这让林先生很纳闷:“我在母校前后读了7年,学校应该有我的学籍记录。学校现在让我证明我的学位证书是真的,这不就是要我证明‘我妈是我妈’吗?”武汉理工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学位证书真假不好判定,因此需要认证。而且,学校工作人员事务繁重,不可能为每一位报考者查询信息。”长江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其他高校也有类似要求。无奈之下,林先生到指定的“学位网”办理了学位认证报告。他提供的发票显示,认证费加邮寄费一共232元,其中认证费210元。“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既然学历、学位信息可以在网上查到,为什么还要纸质版报告?”“一纸报告动辄一两百元,全国那么多毕业生,每年数以亿计的认证费用去哪儿了?”采访中,不少人提出疑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教授认为,本校校友的信息完全可以由学校核实。至于认证收费,即使因网站运维、数据管理、办理认证报告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也不会在200元以上。“学位网”应该把费用构成一一交代清楚,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今年4月,“学位网”曾发布公告称,学位认证费用按“信息咨询费”来收取,具体收费标准暂未列入国家定价范围。记者了解到,除了主要提供学位认证服务的“学位网”外,还有一家认证学历的“学信网”。6月19日,“学信网”被质疑后发布了调整学历认证受理范围的公告。记者27日从教育部官方网站了解到,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通知,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认证服务收费。得知这一消息,林先生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学历学位证明的数据查询等需求。

固不及质

之前那些博士未毕业、被清退的博士生去了哪里?

读博不易,前行道路坎坷,且行且珍惜!小西团队有个博士下午找我聊天(团队内其他导师的学生),至今已六年,3月份大论文依然不符合送审条件,预计下半年答辩毕业难度非常大。找我的原因是他小论文投稿后二次被拒,已流露出放弃还是坚守的疑惑。在我的鼓励下,根据评审意见再次修改后投稿,毕竟博士六年,此时放弃将一无所有,不如再坚持一年。其实,相信不少博士生都经历过(小西读博时也有过)投稿、大/小修、审稿意见回复,几个月折腾下来被拒,哎……博士学位其实,博士生最终未能毕业的比例不高,如年招生30-50人的学科,在7年后被清退的约1-2人。但是4年学制内未能按期毕业的占比已超过6成,大部分在4.5或5年时毕业,主要因为部分SCI期刊见刊需要等待1年或更久。小西之前有2016年投稿接受的SCI论文,2018年1月才正式见刊。另外,2019年全面取消博士学位论文"免盲",不少博士生没有信心通过盲审,甚至主动要求延期半年的。博士生博士生未能毕业的几个去向?未能顺利毕业的博士有常见几种类型:1)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如硕士学历的高校教职,学校有鼓励政策校内或校外攻读博士学位,其中不少人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要求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最终到期后被清退。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影响是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后,学校可能不会与硕士学历的部分教职续聘,如2018年爆出的临沂大学拒绝校聘300余名硕士学历教职。2)硕博连读/直博的同学。发现自己5年内实在无法毕业后,部分科研所、院校有政策,支持学生转回硕士,和当年毕业的硕士生一起答辩,给授予硕士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在没有类似政策支持的院校,对于无法正常毕业的博士清退时将会是什么都没有。小西之前有个跟其他导师硕博连读的师兄,第4年主动退学回老家在一家企业做的挺好的,之前去河南参加婚礼时还见过。3)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只要不是最后一年,都还有机会。不管是导师还是个人因素,有机会沟通的话,有1-2年达到学校博士毕业最低要求不是问题,也有机会顺利通过盲审和答辩。但是,一旦被清退的话,个人年龄比较大,就业会非常麻烦。美丽校园另外,还有部分被清退的博士属于之前博士入学监管不严,部分已就业的硕士生,依然报考自己本校的博士生,在工作的同时读的是全日制博士。就算顺利入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的科研产出和有体系、有逻辑、有创新的博士学位论文,根本无法送审、答辩甚至获得博士学位证的。对于这部分被清退的博士生,其实是合理的,毕竟占着指标混着学历对其他博士生也不公平呢。其实,小西想说不同的人读博遇到的不同导师,他们性格和培养方法都有差异。除非导师师德有问题,否则尽量适应导师和团队,找机会多和导师沟通交流自己课题的问题和难题,力争4-5年顺利博士毕业。加油!实在遇到过不去的坎,就找朋友倾诉下自己的遭遇和经历,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当然,也可以私信小西进行交流呢!

道通为一

那几个退学的博士生,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在我博士毕业时,我还有同年级的同学在延期读博。在一年后,我知道他还仍在实验室未毕业。后来,听说他在最长博士培养年限前已经退学了。但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再后来,他创立的企业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了。当然,现在博士生退学也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了,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说法,不经意间,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退学了。根据教育部2010年和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招收博士生6.38万人,在学博士生25.89万人,毕业博士生4.90万人;2019年,我国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毕业博士生6.26万人。2019年对比2010年,博士生招生人数增长1.65倍,博士生在校人数增长1.64倍,博士生毕业人数为1.28。2010年到2019年具体的博士生招生毕业在校情况如下:通过以上这个图表,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博士生在校生人数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招生人数的增长率;博士生毕业人数一直低于招生人数,毕业人数的增长率明显低于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也就是说,在校生的人数增加既有扩招的原因,也有延期毕业的原因,而那些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结业(类似半退学状态)乃至退学了。近几年,许多高校对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学籍清理的公示,将一些硕博同学做退学处理,而博士被学校清退的主要原因是超过学习年限仍未进行论文答辩(当然了,论文答辩需要取得答辩资格,比如发小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盲审等)。一般博士生退学来说有三种情况,被动退学、半主动和主动退学。通过学校“学籍清理”的退学属于被动退学。我的那个创业同学属于中者——在学校清退前的半主动退学。当然,我也见过有主动退学的例子。我读博士时有一个师妹,本硕都是985高校毕业,人很聪明,读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长得也颇赏心悦目。她拿到了硕士学位后,进入我所在的实验室读博士。在读了大概一半年的样子,她申请了博士退学。当我听到消息后,觉得有些惊讶,于是在她离校前某次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遇到她时,问了一下她的情况。她告诉我,她以硕士生的身份考取了本市某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准备工作去了。我的导师当时挽留了她好一阵,给了她很多建议:试着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你的主意是否还会坚持。如果这是一个你真正感觉有兴趣的领域,你自己的智力对你来说完成博士学位是足够了,将来也会有更好的回报。一旦你离开,要想重新回到博士学位的道路上,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你将来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并没有获得太好的回报,但这仍然是一项值得你这辈子骄傲的重大成就。但她早已主意打定,婉拒了导师。她退学后,进入到行业中的翘楚单位工作后,嫁人生育,相夫教子。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是幸福满满,回到实验室探望老师和同学们时也是神采奕奕。看得出她过上了快乐平静的正常生活。有次几个同学小聚,她向我们吐露心声:她已经对科研生活厌倦了,做实验和写论文都让她提不起精神。她还是喜欢“居里夫人”转变成了“居家夫人”的小日子(这种理由肯定不会作为她当初婉拒导师的理由,她当时的说辞是找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工作,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其实,在当时我也迷茫了很久。当时更悲催的是,由于已经延期了,学校让那时我办理了结业手续。虽然结业(指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任务而又达不到毕业要求,实际就是小论文迟迟未能发表)比肄业(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情况)强点,但我仍充满了挫败感,处于退学的边缘。我并没有立即退学,是因为我不想浪费已经花掉的六年读博时间,被动离开。而那个博士生师妹是主动离开,心情舒畅地领到了肄业证书直接走人,兴高采烈地去新单位上班去了。在我的博士生生涯最艰难的时刻,我想了很多。首先,其实博士生幸福感的高低与你是一名博士生的事实无关,它只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价值,以及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感知有关。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比博士更重要,例如家庭、朋友、有道德品行、健康、享受生活,但同时也拥有和获得理论技能,可以就宇宙中一些事物提出问题并回答一些我认为值得的问题。如果你不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自己。根据“延迟选择”实验的原理,其实一个人的当下意识决定能够颠覆人生的过去和将来。就像在“四维”空间中,一个人存在于无数条平行的人生道路,选择那个最尊崇内心的,也许是最好的那条道路。当年我并没有放弃博士学位,后来我在接触了一个专业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发表了论文,满足了毕业条件,于一年后顺利毕业了。原来,退学的念头是和读博时间成正比,但和退学的可能性成反比。有些人刚读博时还信心满满,但随着读博的深入,开始有了挫败感,潜滋暗长地有了退学,但随着时间的流转,沉没成本又太高,实际主动退学的可能性又在下降。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而我发现,那种主动或半主动的同学们,即使退学了,虽然没有拿到博士毕业证学位证,损失了几年时间。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在读博的那些日子里,视野、专业领域能力、眼识和见解等等发生实质性改变。也许有勇气选择放弃并重新接受开始的人,接下来的工作与生活肯定不会太差。当然,这只是笔者见到的有限样本,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中补充。本文不是鼓励大家都“退学”,只是提供一种当你发现科研真的太不适合自己,甚至感到压抑绝望时,可以走的另外一条路。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具有普适性,发现硬磕无效后,可及时止损选择退学;当能够努力一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也许奇迹就在坚持的下一秒发生。每到毕业季时,总有一些在读研读博的学生或者师弟师妹问我过一些关于是否退学的建议。我想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给任何建议,退不退学只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毕竟读博不读博都能继续自己的人生,在不在学校都不要放弃学习。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小白

人义

学位重不重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相比,二者到底有哪些差距?

“学位重不重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相比,二者到底有哪些差距?”有人问。早在20年前,师范院校的一个生物老师就对我们班的同学说:“大学的学位很重要,如果就读大学四年连学位都没能拿到手,那么大学四年估计就白读了,因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单单看你的大学毕业证,更要看你的学位证。”而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拥有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之人,在就业的时候基本上有更高的权重,至少在工作的起始月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博士学位是所有学位中档次最高的,硕士学位稍逊一筹。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硕士学位应该算是非常牛的存在,至少在多年前,在我们身边很少听说谁拥有硕士学位,甚至有些人天真地认为:传说中的研究生应该在发明创造些并研究些什么产品……但是随之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及学士学位不断贬值,导致考研大军当中加进去很多为了提高就业质量而去考研的人。在多年前,原本很多高校只要是硕士毕业生就能成为高校老师,现在不行了,很多二本大学招聘教师的最低标准就是必须拥有博士学历,甚至要求必须是在国外镀过“金”的“洋博士”才行。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硕士的吃香程度逐渐式微,读书读到博士毕业才能拥有更好的舞台和更牛的起始底薪。在学位没有“注水”的情况下,按道理拥有博士学位之人比拥有硕士学位之人在就业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要牛得多;拥有硕士学位之人在求职后可能成为“白领”,那么拥有博士学位之人在求职后可能成为传说中的“金领”。当然,不同用人单位对学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对本科第一学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比如他们对本科学历是清华北大更为看重,那么清北的学士学位就算是档次非常高的存在;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觉得最高学历越高越好,那么博士学位的“性价比”一下子就立马体现出来了。这就意味着,学位究竟要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不同的用人单位而言,差不多够用就行了。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都能成为腰缠千万贯的大老板,那些人手底下甚至聘着好多个博士生。但在大概率上来看,拥有博士学位的比初中毕业生、小学毕业生要强势太多了:好几万个小学、初中生当中可能有一两个当“大老板”的,好几十万个博士当中自然也有一两个混得不好的,个例现象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很多人都耗尽“洪荒之力”去读博,毕竟成为博士,自身的底蕴也深厚了很多。学位到底有多重要呢?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差距有多大?欢迎留言探讨。